TW202109988A - 連接器 - Google Patents
連接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TW202109988A TW202109988A TW109115645A TW109115645A TW202109988A TW 202109988 A TW202109988 A TW 202109988A TW 109115645 A TW109115645 A TW 109115645A TW 109115645 A TW109115645 A TW 109115645A TW 202109988 A TW202109988 A TW 202109988A
- Authority
- TW
- Taiwan
- Prior art keywords
- buckle
- positioning
- groove
- joint surface
- locking
- Prior art date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46—Bases; Cases
- H01R13/502—Bases; Cases composed of different piece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40—Securing contact members in or to a base or case; Insulating of contact members
Landscapes
- Connector Housings Or Holding Contact Members (AREA)
Abstract
本申請公開了一種連接器,連接器包含第一端子組件和第二端子組件,第一端子組件包括第一絕緣座和複數第一端子,第一絕緣座具有第一接合面和第一卡扣部;該些第一端子設置於第一絕緣座;第二端子組件具有第二絕緣座和第二卡扣部,第二絕緣座具有第二接合面和第二卡扣部;該些第二端子設置於第二絕緣座;其中第一端子組件設置於第二端子組件,第一卡扣部與第二卡扣部連接,第一接合面與第二接合面鄰接, 以防止第一絕緣座和第二絕緣座在垂直於第一接合面的方向及平行於第一接合面的方向上產生位移。
Description
本申請涉及連接器的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連接性穩定的連接器。
目前連接器通常包括二端子組件,二端子組件通過連接結構連接,並形成二插接部,每一插接部中具有相對的二端子組。連接結構僅作單一方向上的干涉連接,例如圓柱與圓孔連接。連接器的二插接部經過另一連接器的反覆插拔或在高溫的使用環境下,二端子組件容易被撐開,導致二端子組之間的間隙增加而發生接觸不良的問題。
本申請實施例提供一種連接器,解決目前連接器的二端子組件透過連接結構作單一方向的干涉連接,導致反覆插拔或在高溫的使用環境下的二端子組件容易相互分離,增加二端子組之間的間隙而發生接觸不良的問題。
為了解决上述技術問題,本申請是這樣實現的:
提供了一種連接器,其包含:第一端子組件,包括:第一絕緣座,具有第一接合面和第一卡扣部,第一卡扣部位於第一接合面上;以及複數第一端子,設置於第一絕緣座,並且遠離第一接合面,該些第一端子的延伸方向與第一接合面平行;第二端子組件,包括:第二絕緣座,具有第二接合面和第二卡扣部,第二卡扣部位於第二接合面上;以及複數第二端子,設置於第二絕緣座,並且遠離第二接合面,該些第二端子的延伸方向與第二接合面平行; 其中第一端子組件設置於第二端子組件,第一卡扣部與第二卡扣部連接,第一接合面與第二接合面鄰接, 以防止第一絕緣座和第二絕緣座在垂直於第一接合面的方向及平行於第一接合面的方向上產生位移。
在本申請實施例中,透過第一卡扣部與第二卡扣部作多方向的干涉連接,使第一端子組件和第二端子組件之間的連接性穩定,第一端子組件和第二端子組件於反覆插拔的使用環境或在不良使用環境下使用時不容易分離,使第一端子組件的該些第一端子和第二端子組件的該些第二端子之間的間隙維持一定,避免連接器有接觸不良的問題產生。
下面將結合本申請實施例中的圖式,對本申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是本申請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於本申請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作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本申請保護的範圍。
請參閱圖1和圖2,其是本申請第一實施例的連接器的立體圖和圖1中沿著A-A’線的剖視圖;如圖所示,本實施例的連接器1包括外殼10、複數第一端子組件11和複數第二端子組件12,外殼10具有第一表面10a、第二表面10b及複數插孔101,第一表面10a與第二表面10b相對,該些插孔101分別位於第一表面10a和第二表面10b上,位於第一表面10a的該些插孔101分別與位於第二表面10b的該些插孔101的該些插孔101相對。該些第一端子組件11分別設置於該些第二端子組件12而形成複數組相連接的第一端子組件11和第二端子組件12,每一第一端子組件11具有複數第一端子111,每一第二端子組件12具有複數第二端子121,外殼10容置該些相連接的第一端子組件11和第二端子組件12,第一端子組件11的該些第一端子111和第二端子組件12的該些第二端子121分別穿設於相對的二插孔101中,即該些第一端子111和該些第二端子121穿設於位於第一表面10a的插孔101中並且相對,該些第一端子111和該些第二端子121也穿設於第二表面10b的插孔101中並且相對。插孔101的數量與第一端子組件11和第二端子組件12的組數相符。
請一併參閱圖3、圖4和圖5,其是本申請第一實施例的第一端子組件和第二端子組件的組合立體圖、第一端子組件的立體圖和第二端子組件的立體圖;如圖所示,每一第一端子組件11還包括第一絕緣座112,該些第一端子111設置於第一絕緣座112上,第一絕緣座112具有第一接合面112a、第一底表面112b、第一上表面112c、第一下表面112d、第一左側表面112e和第一右側表面112f,第一接合面112a與第一底表面112b相對,第一上表面112c和第一下表面112d相對、第一左側表面112e和第一右側表面112f相對,第一接合面112a、第一底表面112b、第一左側表面112e和第一右側表面112f位於第一上表面112c和第一下表面112d之間。第一絕緣座112還具有第一卡扣部1121,第一卡扣部1121位於第一接合面112a上。該些第一端子111間隔設置於第一絕緣座112,並且遠離第一接合面112a,該些第一端子111貫穿第一絕緣座112的第一上表面112c和第一下表面112d,該些第一端子111的兩端往遠離第一絕緣座112的方向延伸,該些第一端子111的延伸方向與第一接合面112a平行。
每一第二端子組件12還包括第二絕緣座122,該些第二端子121設置於第二絕緣座122上,第二絕緣座122具有第二接合面122a、第二底表面122b、第二上表面122c、第二下表面122d、第二左側表面122e和第二右側表面122f,第二接合面122a與第二底表面122b相對,第二上表面122c和第二下表面122d相對,第二左側表面122e和第二右側表面122f相對,第二接合面122a、第二底表面122b、第二左側表面122e和第二右側表面122f位於第二上表面122c和第二下表面122d之間。第二絕緣座122還具有第二卡扣部1221,第二卡扣部1221位於第二接合面122a上。該些第二端子121間隔設置於第二絕緣座122,並且遠離第二接合面122a,該些第二端子121貫穿第二絕緣座122的第二上表面122c和第二下表面122d,該些第二端子121的兩端往遠離第二絕緣座122的方向延伸,該些第二端子121的延伸方向與第二接合面122a平行。
當第一端子組件11設置於第二端子組件12時,第一卡扣部1121和第二卡扣部1221連接,第一接合面112a和第二接合面122a鄰接,以防止第一絕緣座112和第二絕緣座122在垂直於第一接合面112a的方向(X方向)及平行於第一接合面112a的方向(Z方向)上產生位移。
由上述可知,本實施例的第一端子組件11和第二端子組件12透過第一卡扣部1121與第二卡扣部1221作X方向和Z方向的干涉連接,能防止第一端子組件11和第二端子組件12產生位移(包括移動和轉動),使第一端子組件11和第二端子組件12之間具有穩定的連接性,第一端子組件11和第二端子組件12於反覆插拔的使用環境或在不良使用環境下使用時不容易分離,使第一端子組件11的該些第一端子111和第二端子組件12的該些第二端子121之間的間隙維持一定,避免連接器1有接觸不良的問題產生。
本實施例的第一卡扣部1121和第二卡扣部1221的數量分別為複數個,第一卡扣部1121的數量與第二卡扣部1221的數量相符,第一卡扣部1121的結構有兩種,如圖4中A區域和A’區域所示;第二卡扣部1221的結構有兩種,如圖5中B區域和B’區域所示。當第一端子組件11設置於第二端子組件12時,圖4中A區域所示的第一卡扣部1121與圖5中B區域所示的第二卡扣部1221連接,圖4中A’區域所示的第一卡扣部1121與圖5中B’區域所示的第二卡扣部1221連接。當然第一端子組件11的第一卡扣部1121的結構可為圖4中A區域或A’區域所示,若第一端子組件11的第一卡扣部1121的結構為圖4中A區域所示時,第二卡扣部1221的結構為圖5中B區域所示;若第一 端子組件11的第一卡扣部1121的結構為圖4中A’區域所示時,第二卡扣部1221的結構為圖5中B’區域所示。
下述說明圖4中A區域所示的第一卡扣部1121和圖5中B區域所示的第二卡扣部1221的結構,請一併參閱圖6和圖7,其是圖4中沿著B-B’線的剖視圖和圖5中沿著C-C’線的剖視圖;如圖所示,圖4中A區域所示的第一卡扣部1121具有第一卡槽11211,第一卡槽11211具有上卡扣壁11211a、下卡扣壁11211b和插入開口11211c,插入開口11211c位於第一接合面112a上,上卡扣壁11211a與第一上表面112c對應,下卡扣壁11211b與第一下表面112d對應。上卡扣壁11211a和下卡扣壁11211b分別具有至少一定位槽11211d。圖5中B區域所示的第二卡扣部1221具有定位柱12211和至少二定位凸塊12212,定位柱12211設置於第二接合面122a上,定位柱12211具有上定位面12211a和下定位面12211b,上定位面12211a與第二上表面122c對應,下定位面12211b與第二下表面122d對應。至少二定位凸塊12212分別設置於上定位面12211a和下定位面12211b上。
請一併參閱圖8,其是本申請第一實施例的第一卡扣部和第二卡扣部的組合剖視圖;如圖所示當第一卡扣部1121與第二卡扣部1221連接時,第二卡扣部1221從插入開口11211c進入第一卡槽11211中,至少二定位凸塊12212分別位於對應的定位槽11211d中。本實施例的第一卡槽11211的上卡扣壁11211a與上定位面12211a限制位於上定位面12211a的定位凸塊12212在平行於第一接合面112a的方向(Z方向)上產生位移,第一卡槽11211的下卡扣壁11211b與下定位面12211b限制位於下定位面12211b的定位凸塊12212在平行於第一接合面112a的方向(Z方向)上產生位移。
定位槽11211d具有定位側壁11211e,定位側壁11211e靠近第一接合面112a並且與第一接合面112a平行,定位凸塊12212具有抵接表面12213,抵接表面12213遠離第二接合面122a並且與第二接合面122a平行,當定位凸塊12212位於對應的定位槽11211d時,抵接表面12213抵接於定位側壁11211e,限制定位凸塊12212在垂直於第一接合面112a的方向(X方向)上產生位移。
位於上卡扣壁11211a的定位槽11211d的數量與位於定位柱12211的上定位面12211a的定位凸塊12212的數量相符,位於下卡扣壁11211b的定位槽11211d的數量與位於定位柱12211的下定位面12211b的定位凸塊12212的數量相符,於本實施例中,位於上卡扣壁11211a的定位槽11211d的數量與位於定位柱12211的上定位面12211a的定位凸塊12212的數量均為二個,位於下卡扣壁11211b的定位槽11211d的數量與位於定位柱12211的下定位面12211b的定位凸塊12212的數量也均為二個。
下述說明圖4中A’區域所示的第一卡扣部1121和圖5中B’區域所示的第二卡扣部1221的結構,請一併參閱圖9和圖10,其是圖4中沿著D-D’線的剖視圖和圖5中沿著E-E’線的剖視圖;如圖所示,圖5中B’區域所示的第二卡扣部1221具有第二卡槽12214,第二卡槽12214具有上卡扣壁12214a、下卡扣壁12214b和插入開口12214c,插入開口12214c位於第二接合面122a上,上卡扣壁12214a與第二上表面122c對應,下卡扣壁12214b與二下表面122d對應。上卡扣壁12214a和下卡扣壁12214b分別具有至少一定位槽12214d。圖4中A’區域所示的第一卡扣部1121具有定位柱11212和至少二定位凸塊11213,定位柱11212設置於第一接合面112a上,定位柱11212具有上定位面11212a和下定位面11212b,上定位面11212a與第一上表面112c對應,下定位面11212b與第二下表面122d對應。至少二定位凸塊11213分別設置於上定位面11212a和下定位面11212b上。請一併參閱圖11,其是本申請第一實施例的第一卡扣部和第二卡扣部的另一組合剖視圖;如圖所示,當第一卡扣部1121與第二卡扣部1221連接時,第一卡扣部1121從插入開口12214c進入第二卡槽12214中,至少二定位凸塊11213分別位於對應的定位槽12214d中。本實施例的第二卡槽12214的上卡扣壁12214a與上定位面11212a限制位於上定位面11212a的定位凸塊11213在平行於第一接合面112a的方向(Z方向)上產生位移,第二卡槽12214的下卡扣壁12214b與下定位面11212b限制位於下定位面11212b的定位凸塊11213在平行於第一接合面112a的方向(Z方向)上產生位移。
定位槽12214d具有定位側壁12214e,定位側壁12214e靠近第二接合面122a並且與第二接合面122a平行,定位凸塊11213具有抵接表面11214,抵接表面11214遠離第一接合面112a並且與第一接合面112a平行,當定位凸塊11213位於對應的定位槽12214d時,抵接表面11214抵接於定位側壁12214e,限制定位凸塊11213在垂直於第一接合面112a的方向(X方向)上產生位移。
其中位於上卡扣壁12214a的定位槽12214d的數量與位於定位柱11212的上定位面11212a的定位凸塊11213的數量相符,位於下卡扣壁12214b的定位槽12214d的數量與位於定位柱11212的下定位面11212b的定位凸塊11213的數量相符,於本實施例中,位於上卡扣壁12214a的定位槽12214d的數量與位於定位柱11212的上定位面11212a的定位凸塊11213的數量均為二個,位於下卡扣壁12214b的定位槽12214d的數量與位於定位柱11212的下定位面11212b的定位凸塊11213的數量也均為二個。
於本實施例中,圖4中A區域所示的第一卡扣部1121可與圖4中A’區域所示的第一卡扣部1121並排設置,如圖4中的中間部位。圖4中A區域所示的第一卡扣部1121可與圖4中A’區域所示的第一卡扣部1121分離設置,如圖4中的兩側部位。第二卡扣部1221的設置位置與第一卡扣部1121的設置位置相對,圖5中B區域所示的第二卡扣部1221可與圖5中B’區域所示的第二卡扣部1221並排設置或分離設置。本實施例的第一絕緣座112和第二絕緣座122的結構相同,所以第一絕緣座112與第二絕緣座122可透過同一套模具製作,減少模具開發,降低生產成本,提升生產效率。
復參閱圖6和圖10,圖4中A區域所示的第一卡扣部1121的定位槽11211d遠離第一接合面112a的一端貫穿第一底表面112b,圖4中A’區域所示的第一卡扣部1121還具有複數脫模槽11215,該些脫模槽11215貫穿第一接合面112a和第一底表面112b,並且分別與該些定位凸塊11213對應;同樣地,復參閱圖7和圖9,圖5中B區域所示的第二卡扣部1221還具有複數脫模槽12215,該些脫模槽12215貫穿第二接合面122a和第二底表面122b,並且分別與該些定位凸塊12212對應,圖5中B’區域所示的第二卡扣部1221的定位槽12214d遠離第一接合面112a的一端貫穿第二底表面122b。上述貫穿底表面的定位槽11211d、12214d和脫模槽11215、12215均用以模具成型製作,本實施例的第一絕緣座112和第二絕緣座122透過簡單的二層模具即能成型具有該些定位凸塊12212的第二絕緣座122和具有該些定位凸塊11213的第一絕緣座112,由於僅需兩個模具,可降低生產成本。
優選地,復參閱圖4和圖5,本實施例的第一絕緣座112還具有第一輔助定位部1122,第一輔助定位部1122位於第一接合面112a上,第二絕緣座122還具有第二輔助定位部1222,當第一端子組件11設置於第二端子組件12時,第一輔助定位部1122與第二輔助定位部1222連接進行預定位,使第一卡扣部1121能與第二卡扣部1221順利連接。本實施例的第一輔助定位部1122包括輔助定位柱,如圖4中靠近第一左側表面112e的第一輔助定位部1122,第二輔助定位部1222與第一輔助定位部1122對應,所以第二輔助定位部1222包括輔助定位孔,如圖5中靠近第二右側表面122f的第二輔助定位部1222,第一輔助定位部1122的輔助定位柱設置於第二輔助定位部1222的輔助定位孔中。當然本實施例的第一輔助定位部1122也能包括輔助定位孔,如圖4中靠近第一右側表面112f的第一輔助定位部1122,第二輔助定位部1222與第一輔助定位部1122對應,所以第二輔助定位部1222包括輔助定位柱,如圖5中靠近第二左側表面122e的第二輔助定位部1222,第二輔助定位部1222的輔助定位柱設置於第一輔助定位部1122的輔助定位孔中。本實施例的第一輔助定位部1122的數量為二個,第二輔助定位部1222的數量為二個,每一第一輔助定位部1122與對應的第二輔助定位部1222連接,當然也可僅設置單一第一輔助定位部1122和與第一輔助定位部1122對應的單一第二輔助定位部1222,或者能設置二個以上的第一輔助定位部1122和第二輔助定位部1222,第一輔助定位部1122的數量與第二輔助定位部1222相符。
優選地,請一併參閱圖12和圖13,其是本申請第一實施例的第一端子組件的另一立體圖和第二端子組件的另一立體圖;如圖所示,第一絕緣座112還具有第一鎖扣部1123,第一鎖扣部1123位於第一絕緣座112的一端,於本實施例中,第一鎖扣部1123的數量為二個,二第一鎖扣部1123分別位於第一絕緣座112的二端,並且分別位於第一絕緣座112的第一左側表面112e和第一右側表面112f上。第二絕緣座122還具有第二鎖扣部1223,第二鎖扣部1223位於第二絕緣座122的一端,於本實施例中,第二鎖扣部1223的數量為二個,二第二鎖扣部1223分別位於第二絕緣座122的二端,二第二鎖扣部1223位於第二絕緣座122的第二左側表面122e和第二右側表面122f上。當第一端子組件11設置於第二端子組件12時,位於第一左側表面112e的第一鎖扣部1123與位於第二右側表面122f的第二鎖扣部1223連接,位於第一右側表面112f的第一鎖扣部1123與位於第二左側表面122e的第二鎖扣部1223連接,本實施例的第一端子組件11和第二端子組件12之間除了透過第一卡扣部1121和第二卡扣部1221連接,更透過第一鎖扣部1123與第二鎖扣部1223連接而增加第一端子組件11和第二端子組件12之間的連接強度。
本實施例中,位於第一右側表面112f的第一鎖扣部1123包括鎖扣件11231,鎖扣件11231從第一接合面112a凸出,鎖扣件11231具有鎖扣凸塊11232。位於第二右側表面122f的第二鎖扣部1223的結構與位於第一右側表面112f的第一鎖扣部1123的結構相同,位於第二右側表面122f的第二鎖扣部1223包括鎖扣件12231,鎖扣件12231從第二接合面122a凸出,鎖扣件12231具有鎖扣凸塊12232。
位於第二左側表面122e的第二鎖扣部1223與位於第一右側表面112f的第一鎖扣部1123連接,位於第二左側表面122e的第二鎖扣部1223包括鎖扣槽12233,鎖扣槽12233位於第二絕緣座122的側表面上,於本實施例中,鎖扣槽12233位於第二絕緣座122的第二左側表面122e上。當位於第二左側表面122e的第二鎖扣部1223與位於第一右側表面112f的第一鎖扣部1123連接時,第一鎖扣部1123的鎖扣件11231的鎖扣凸塊11232卡設於第二鎖扣部1223的鎖扣槽12233。其中鎖扣凸塊11232具有鎖扣表面11232a,鎖扣表面11232a與第一接合面112a平行;鎖扣槽12233具有鎖扣側壁12233a,鎖扣側壁12233a與第二接合面122a平行,當鎖扣凸塊11232卡設於鎖扣槽12233時,鎖扣表面11232a與鎖扣側壁12233a相抵接,如此防止第一鎖扣部1123和第二鎖扣部1223在垂直於第一接合面112a的方向(X方向)產生位移。鎖扣槽12233垂直於第二接合面122a的二側壁抵接於鎖扣件11231相對二側表面,防止第一鎖扣部1123和第二鎖扣部1223在平行於第一接合面112a的方向(Z方向)產生位移(如圖3所示)。
位於第一左側表面112e的第一鎖扣部1123與位於第二右側表面122f的第二鎖扣部1223連接,位於第一左側表面112e的第一鎖扣部1123包括鎖扣槽11233,鎖扣槽11233位於第一絕緣座112的側表面上,於本實施例中,鎖扣槽11233位於第一絕緣座112的第一左側表面112e上。當位於第一左側表面112e的第一鎖扣部1123與位於第二右側表面122f的第二鎖扣部1223連接時,第二鎖扣部1223的鎖扣件12231的鎖扣凸塊12232卡設於第一鎖扣部1123的鎖扣槽11233。其中鎖扣凸塊12232具有鎖扣表面12232a,鎖扣表面12232a與第二接合面122a平行;鎖扣槽11233具有鎖扣側壁11233a,鎖扣側壁11233a與第二接合面122a平行,當鎖扣凸塊12232卡設於鎖扣槽11233時,鎖扣表面12232a與鎖扣側壁11233a相抵接,如此防止第一鎖扣部1123和第二鎖扣部1223在垂直於第一接合面112a的方向(X方向)產生位移。鎖扣槽11233垂直於第一接合面112a的二側壁抵接於鎖扣件12231相對二側表面,防止第一鎖扣部1123和第二鎖扣部1223在平行於第一接合面112a的方向(Z方向)產生位移。
請參閱圖14、圖15和圖16,其是本申請第二實施例的第一端子組件和第二端子組件的組合示意圖、第一端子組件的立體圖和第二端子組件的立體圖;如圖所示,本實施例的連接器1與第一實施例的連接器不同在於第一卡扣部1121和第二卡扣部1221的結構。本實施例的第一卡扣部1121和第二卡扣部1221的數量分別為複數個,第一卡扣部1121的數量與第二卡扣部1221的數量相符,第一卡扣部1121的結構有兩種,如圖15中C區域和C’區域所示;第二卡扣部1221的結構有兩種,如圖16中D區域和D’區域所示。當第一端子組件11設置於第二端子組件12時,圖15中C區域所示的第一卡扣部1121與圖16中D區域所示的第二卡扣部1221連接,圖15中C’區域所示的第一卡扣部1121與圖16中D’區域所示的第二卡扣部1221連接。當然第一端子組件11的第一卡扣部1121的結構可為圖15中C區域或C’區域所示,若第一端子組件11的第一卡扣部1121的結構為圖15中A區域所示時,第二卡扣部1221的結構為圖16中D區域所示;若第一端子組件11的第一卡扣部1121的結構為圖15中C’區域所示時,第二卡扣部1221的結構為圖16中D’區域所示。
下述說明圖15中C區域所示的第一卡扣部1121和圖16中D區域所示的第二卡扣部1221的結構,請一併參閱圖17和圖18,其是圖15中沿著E-E’線的剖視圖和圖16中沿著F-F’線的剖視圖;如圖所示,圖15中C區域所示的第一卡扣部1121具有第一凹槽11216和限位塊11217,第一凹槽11216具有上側壁11216a和下側壁11216b,上側壁11216a與第一上表面112c對應,下側壁11216b與第一下表面112d對應。上側壁11216a與下側壁11216b分別具有限位缺口11216c,於本實施例中,上側壁11216a上的限位缺口11216c與下側壁11216b上的限位缺口11216c相對。限位塊11217設置於第一凹槽11216中,限位塊11217具有上限位表面11217a和下限位表面11217b,上限位表面11217a和下限位表面11217b分別具有至少一限位槽11217c,每一限位槽11217c從對應的限位缺口11216c露出。
圖16中D區域所示的第二卡扣部1221具有讓位槽12216和二卡扣件12217,讓位槽12216具有上讓位側壁12216a和下讓位側壁12216b,上讓位側壁12216a與第二上表面122c對應,下讓位側壁12216b與第二下表面122d對應,二卡扣件12217設置於第二接合面122a,並且分別位於上讓位側壁12216a和下讓位側壁12216b。每一卡扣件12217具有至少一卡扣凸塊12217a。請一併參閱圖19,其是本申請第二實施例的第一端子組件和第二端子組件的組合剖視圖;如圖所示,當第一卡扣部1121與第二卡扣部1221連接時,二卡扣件12217分別進入對應的限位缺口11216c,限位塊11217進入讓位槽12216中,每一卡扣凸塊12217a位於對應的限位槽11217c中。卡扣件12217與限位塊11217限制卡扣凸塊12217a在平行於第一接合面112a的方向上產生位移。限位槽11217c具有限位側壁11217d,限位側壁11217d與第一接合面112a平行,卡扣凸塊12217a具有卡扣表面12217b,卡扣表面12217b與第二接合面122a平行,當卡扣凸塊12217a位於對應的限位槽11217c時,卡扣表面12217b抵接於限位側壁11217d,限制卡扣凸塊12217a在垂直於第一接合面112a的方向上產生位移。
下述說明圖15中C’區域所示的第一卡扣部1121和圖16中D’區域所示的第二卡扣部1221的結構,請一併參閱圖20和圖21,其是圖15中沿著G-G’線的剖視圖和圖16中沿著H-H’線的剖視圖;如圖所示,圖15中D’區域所示的第二卡扣部1221包括第二凹槽12218和限位塊12219,第二凹槽12218具有上側壁12218a和下側壁12218b,上側壁12218a與第二上表面122c對應,下側壁12218b與第二下表面122d對應,上側壁12218a與下側壁12218b分別具有限位缺口12218c,於本實施例中,位於上側壁12218a的限位缺口12218c與位於下側壁12218b的限位缺口12218c相對。限位塊12219設置於第二凹槽12218中,限位塊12219具有上限位表面12219a和下限位表面12219b,上限位表面12219a和下限位表面12219b分別具有至少一限位槽12219c,每一限位槽12219c從對應的限位缺口12218c露出。
圖16中C’區域所示的第一卡扣部1121具有讓位槽11218和二卡扣件11219,讓位槽11218具有上讓位側壁11218a和下讓位側壁11218b,二卡扣件11219設置於第二接合面122a,並且分別位於上讓位側壁11218a和下讓位側壁11218b,每一卡扣件11219具有至少一卡扣凸塊11219a。請一併參閱圖22,其是本申請第二實施例的第一端子組件和第二端子組件的組合剖視圖;如圖所示,當圖16中D’區域所示的第二卡扣部1221與圖15中C’區域所示的第一卡扣部1121連接時,二卡扣件11219分別進入對應的限位缺口12218c,限位塊12219進入讓位槽11218中,每一卡扣凸塊11219a位於對應的限位槽12219c中。卡扣件11219與限位塊12219限制卡扣凸塊11219a在平行於第一接合面112a的方向上產生位移。其中限位槽12219c具有限位側壁12219d,限位側壁12219d與第二接合面122a平行,卡扣凸塊11219a具有卡扣表面11219b,卡扣表面11219b與第一接合面112a平行,當卡扣凸塊11219a位於對應的限位槽12219c時,卡扣表面11219b抵接於限位側壁12219d,限制卡扣凸塊11219a在垂直於第一接合面112a的方向上產生位移。
於本實施例中,圖15中C區域所示的第一卡扣部1121可與圖15中C’區域所示的第一卡扣部1121並排設置,如圖15中的中間部位。第二卡扣部1221的設置位置與第一卡扣部1121的設置位置相對,圖16中D區域所示的第二卡扣部1221可與圖16中D’區域所示的第二卡扣部1221並排設置。當然本實施例的,圖15中C區域所示的第一卡扣部1121可與圖15中C’區域所示的第一卡扣部1121也可分離設置,圖16中D區域所示的第二卡扣部1221可與圖16中D’區域所示的第二卡扣部1221也作分離設置。第一絕緣座112和第二絕緣座122的結構相同,所以第一絕緣座112與第二絕緣座122可透過同一套模具製作,減少模具開發,降低生產成本,提升生產效率。
復參閱圖17和圖21,圖15中C區域所示的第一卡扣部1121的限位槽11217c遠離第一接合面112a的一端貫穿第一底表面112b,圖15中C’區域所示的結構的第一卡扣部1121還具有複數脫模槽11215,該些脫模槽11215貫穿讓位槽11218與第一接合面112a平行的表面和第一底表面112b,並且分別與該些卡扣凸塊11219a對應;同樣地,復參閱圖18和圖20,圖16中D區域所示的第二卡扣部1221還具有複數脫模槽12215,該些脫模槽12215貫穿讓位槽12216與第二接合面122a平行的表面和第二底表面122b,並且分別與該些卡扣凸塊12217a對應,圖15中D’區域所示的結構的第二卡扣部1221的限位槽12219c遠離第二接合面122a的一端貫穿第二底表面122b。上述貫穿底表面的限位槽11217c、12219c和脫模槽11215、12215均用以模具成型製作,本實施例的第一絕緣座112和第二絕緣座122透過簡單的二層模具即能成型具有該些卡扣凸塊12217a的第二絕緣座122和具有該些卡扣凸塊11219a的第一絕緣座112,由於僅需兩個模具,可降低生產成本。
本實施例的第一端子組件11也具有第一實施例的第一輔助定位部和第一鎖扣部,本實施例的第二端子組件12也具有第一實施例的第二輔助定位部和第二鎖扣部,於此不再贅述。
綜上所述,本申請提供一種連接器,第一端子組件和第二端子組件透過第一卡扣部與第二卡扣部作多方向的干涉連接,能防止第一端子組件和第二端子組件產生位移,使第一端子組件和第二端子組件之間具有穩定的連接性,第一端子組件和第二端子組件於反覆插拔的使用環境或在不良使用環境下使用時不容易分離,使第一端子組件的該些第一端子和第二端子組件的該些第二端子之間的間隙維持一定,避免連接器有接觸不良的問題產生。同時本申請的第一端子組件和第二端子組件的結構相同,所以第一端子組件和第二端子組件透過同一套模具製作,並且第一端子組件和第二端子組件只要透過簡單的二層模具製作即可,簡化模具開發和模具結構,大幅降低生產成本,並且提升生產效率。
需要說明的是,在本文中,術語“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變體意在涵蓋非排他性的包含,從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過程、方法、物品或者裝置不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還包括沒有明確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還包括為這種過程、方法、物品或者裝置所固有的要素。在沒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語句“包括一個……”限定的要素,並不排除在包括該要素的過程、方法、物品或者裝置中還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上面結合附圖對本申請的實施例進行了描述,但是本申請並不局限於上述的具體實施方式,上述的具體實施方式僅僅是示意性的,而不是限制性的,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在本申請的啓示下,在不脫離本申請宗旨和申請專利範圍所保護的範圍情况下,還可做出很多形式,均屬本申請的保護之內。
1:連接器
10:外殼
10a:第一表面
10b:第二表面
101:插孔
11:第一端子組件
111:第一端子
112:第一絕緣座
112a:第一接合面
112b:第一底表面
112c:第一上表面
112d:第一下表面
112e:第一左側表面
112f:第一右側表面
1121:第一卡扣部
11211:第一卡槽
11211a:上卡扣壁
11211b:下卡扣壁
11211c:插入開口
11211d:定位槽
11211e:定位側壁
11212:定位柱
11212a:上定位面
11212b:下定位面
11213:定位凸塊
11214:抵接表面
11215:脫模槽
11216:第一凹槽
11216a:上側壁
11216b:下側壁
11216c:限位缺口
11216d:卡扣表面
11217:限位塊
11217a:上限位表面
11217b:下限位表面
11217c:限位槽
11217d:限位側壁
11218:讓位槽
11218a:上讓位側壁
11218b:下讓位側壁
11219:卡扣件
11219a:卡扣凸塊
11219b:卡扣表面
1122:第一輔助定位部
1123:第一鎖扣部
11231:鎖扣件
11232:鎖扣凸塊
11232a:鎖扣表面
11233:鎖扣槽
11233a:鎖扣側壁
12:第二端子組件
121:第二端子
122:第二絕緣座
122a:第二接合面
122b:第二底表面
122c:第二上表面
122d:第二下表面
122e:第二左側表面
122f:第二右側表面
1221:第二卡扣部
12211:定位柱
12211a:上定位面
12211b:下定位面
12212:定位凸塊
12213:抵接表面
12214:第二卡槽
12214a:上卡扣壁
12214b:下卡扣壁
12214c:插入開口
12214d:定位槽
12214e:定位側壁
12215:脫模槽
12216:讓位槽
12216a:上讓位側壁
12216b:下讓位側壁
12217:卡扣件
12217a:卡扣凸塊
12217b:卡扣表面
12218:第二凹槽
12218a:上側壁
12218b:下側壁
12218c:限位缺口
12219:限位塊
12219a:上限位表面
12219b:下限位表面
12219c:限位槽
12219d:限位側壁
1222:第二輔助定位部
1223:第二鎖扣部
12231:鎖扣件
12232:鎖扣凸塊
12232a:鎖扣表面
12233:鎖扣槽
12233a:鎖扣側壁
圖1是本申請第一實施例的連接器的立體圖;
圖2是圖1中沿著A-A’線的剖視圖;
圖3是本申請第一實施例的第一端子組件和第二端子組件的組
合立體圖;
圖4是本申請第一實施例的第一端子組件的立體圖;
圖5是本申請第一實施例的第二端子組件的立體圖;
圖6是圖4中沿著B-B’線的剖視圖;
圖7是圖5中沿著C-C’線的剖視圖;
圖8是本申請第一實施例的第一卡扣部和第二卡扣部的組合剖
視圖;
圖9是圖4中沿著D-D’線的剖視圖;
圖10是圖5中沿著E-E’線的剖視圖;
圖11是本申請第一實施例的第一卡扣部和第二卡扣部的另一組
合剖視圖;
圖12是本申請第一實施例的第一端子組件的另一立體圖;
圖13是本申請第一實施例的第二端子組件的另一立體圖;
圖14是本申請第二實施例的第一端子組件和第二端子組件的組
合示意圖;
圖15是本申請第二實施例的第一端子組件的立體圖;
圖16是本申請第二實施例的第二端子組件的立體圖;
圖17是圖15中沿著E-E’線的剖視圖;
圖18是圖16中沿著F-F’線的剖視圖;
圖19是本申請第二實施例的第一端子組件和第二端子組件的組
合剖視圖;
圖20是圖15中沿著G-G’線的剖視圖;
圖21是圖16中沿著H-H’線的剖視圖;以及
圖22是本申請第二實施例的第一端子組件和第二端子組件的組
合剖視圖。
1:連接器
10:外殼
10a:第一表面
10b:第二表面
101:插孔
11:第一端子組件
111:第一端子
12:第二端子組件
121:第二端子
Claims (26)
- 一種連接器,其包含: 一第一端子組件,包括: 一第一絕緣座,具有一第一接合面和一第一卡扣部,該第一卡扣部位於該第一接合面;以及 複數第一端子,設置於該第一絕緣座,並且遠離該第一接合面,該些第一端子的延伸方向與該第一接合面平行; 一第二端子組件,包括: 一第二絕緣座,具有一第二接合面和一第二卡扣部,該第二卡扣部位於該第二接合面;以及 複數第二端子,設置於該第二絕緣座,並且遠離該第二接合面,該些第二端子的延伸方向與該第二接合面平行; 其中該第一端子組件設置於該第二端子組件,該第一卡扣部與該第二卡扣部連接,該第一接合面與該第二接合面鄰接, 以防止該第一絕緣座和該第二絕緣座在垂直於該第一接合面的方向及平行於該第一接合面的方向上產生位移。
- 如請求項1所述之連接器,其中該第一卡扣部具有一第一卡槽,該第一卡槽具有一上卡扣壁和一下卡扣壁,該上卡扣壁和該下卡扣壁分別具有至少一定位槽;該第二卡扣部具有一定位柱和至少二定位凸塊,該定位柱設置於該第二接合面,該定位柱具有一上定位面和一下定位面,至少二該定位凸塊分別設置於該上定位面和該下定位面,該第一卡扣部與該第二卡扣部連接時,該第二卡扣部進入該第一卡槽中,至少二該定位凸塊分別位於對應的該定位槽中。
- 如請求項2所述之連接器,其中該定位槽靠近該第一接合面的一定位側壁與該第一接合面平行,該定位凸塊遠離該第二接合面的一抵接表面與該第二接合面平行,當該定位凸塊位於對應的該定位槽時,該抵接表面抵接於該定位側壁。
- 如請求項2所述之連接器,其中該第一絕緣座具有一第一底表面,該第一底表面與該第一接合面相對,該定位槽遠離該第一接合面的一端貫穿該第一底表面。
- 如請求項2所述之連接器,其中該第二絕緣座具有一第二底表面及複數脫模槽,該第二底表面與該第二接合面相對,該些脫模槽貫穿該第二接合面和該第二底表面,並且分別與該些定位凸塊對應。
- 如請求項1所述之連接器,其中該第二卡扣部具有一第二卡槽,該第二卡槽具有一上卡扣壁和一下卡扣壁,該上卡扣壁合該下卡扣壁分別具有至少一定位槽;該第一卡扣部具有一定位柱和至少二定位凸塊,該定位柱設置於該第一接合面,該定位柱具有一上定位面和一下定位面,至少二該定位凸塊分別設置於該上定位面和該下定位面,該第一卡扣部與該第二卡扣部連接時,該第一卡扣部進入該第二卡槽中,至少二該定位凸塊分別位於對應的該定位槽中。
- 如請求項6所述之連接器,其中該定位槽靠近該第二接合面的一定位側壁與該第二接合面平行,該定位凸塊遠離該第一接合面的一抵接表面與該第一接合面平行,當該定位凸塊位於對應的該定位槽時,該抵接表面抵接於該定位側壁。
- 如請求項6所述之連接器,其中該第二絕緣座具有一第二底表面,該第二底表面與該第二接合面相對,該定位槽遠離該第二接合面的一端貫穿該第二底表面。
- 如請求項6所述之連接器,其中該第一絕緣座具有一第一底表面及複數脫模槽,該第一底表面與該第一接合面相對,該些脫模槽貫穿該第一接合面和該第一底表面,並且分別與該些定位凸塊對應。
- 如請求項1所述之連接器,其中該第一卡扣部具有一第一凹槽和一限位塊,該第一凹槽具有一上側壁和一下側壁,該上側壁和該下側壁分別具有一限位缺口,該限位塊設置於該第一凹槽中,該限位塊具有一上限位表面和一下限位表面,該上限位表面和該下限位表面分別具有至少一限位槽,每一該限位槽從對應的該限位缺口露出;該第二卡扣部具有一讓位槽和二卡扣件,該讓位槽具有一上讓位側壁和一下讓位側壁,二該卡扣件設置於該第二接合面,並且分別位於該上讓位側壁和該下讓位側壁,每一該卡扣件具有至少一卡扣凸塊,該第一卡扣部與該第二卡扣部連接時,二該卡扣件分別進入對應的該限位缺口,該限位塊進入該讓位槽,每一該卡扣件的該卡扣凸塊位於對應的該限位槽中。
- 如請求項10所述之連接器,其中該限位槽靠近該第一接合面的一限位側壁與該第一接合面平行,該卡扣凸塊遠離該第二接合面的一卡扣表面與該第二接合面平行,當該卡扣凸塊位於對應的該限位槽時,該卡扣表面抵接於該限位側壁。
- 如請求項10所述之連接器,其中該第一絕緣座具有一第一底表面,該第一底表面與該第一接合面相對,該限位槽遠離該第一接合面的一端貫穿該第一底表面。
- 如請求項10所述之連接器,其中該第二絕緣座具有一第二底表面及複數脫模槽,該第二底表面與該第二接合面相對,該些脫模槽貫穿該讓位槽與該第二接合面平行的表面和該第二底表面,並且分別與該些卡扣凸塊對應。
- 如請求項1所述之連接器,其中該第二卡扣部具一第二凹槽和一限位塊,該第二凹槽具有一上側壁和一下側壁,該上側壁和該下側壁分別具有一限位缺口,該限位塊設置於該第二凹槽中,該限位塊具有一上限位表面和一下限位表面,該上限位表面和該下限位表面分別具有至少一限位槽,每一該定位槽從對應的該限位缺口露出;該第一卡扣部具有一讓位槽和二卡扣件,該讓位槽具有一上讓位側壁和一下讓位側壁,二該卡扣件設置於該第二接合面,並且分別位於該上讓位側壁和該下讓位側壁,每一該卡扣件具有至少一卡扣凸塊,該第一卡扣部與該第二卡扣部連接時,二該卡扣件分別進入對應的該限位缺口,該限位塊進入該讓位槽,每一該卡扣件的該卡扣凸塊位於對應的該限位槽中。
- 如請求項14所述之連接器,其中該限位槽靠近該第二接合面的一限位側壁與該第二接合面平行,該卡扣凸塊遠離該第一接合面的一抵接表面,該抵接表面與該第一接合面平行,當該卡扣凸塊位於對應的該限位槽時,該抵接表面抵接於該限位側壁。
- 如請求項14所述之連接器,其中該第二絕緣座具有一第二底表面,該第二底表面與該第二接合面相對,該限位槽遠離該第二接合面的一端貫穿該第二底表面。
- 如請求項14所述之連接器,其中該第一絕緣座具有一第一底表面及複數脫模槽,該第一底表面與該第一接合面相對,該些脫模槽貫穿該讓位槽與該第一接合面平行的表面和該第一底表面,並且分別與該些卡扣凸塊對應。
- 如請求項1所述之連接器,其中該第一絕緣座具有一第一輔助定位部,該第一輔助定位部位於該第一接合面,該第二絕緣座具有一第二輔助定位部,該第二輔助定位部位於該第二接合面,該第一輔助定位部與該第二輔助定位部連接。
- 如請求項18所述之連接器,其中該第一輔助定位部包括一輔助定位柱,該第二輔助定位部包括一輔助定位孔。
- 如請求項18所述之連接器,其中該第一輔助定位部包括一輔助定位孔,該第二輔助定位部包括一輔助定位柱。
- 如請求項1所述之連接器,其中該第一絕緣座具有一第一鎖扣部,該第一鎖扣部位於該第一絕緣座的一端,該第二絕緣座具有一第二鎖扣部,該第二鎖扣部位於該第二絕緣座的一端,該第一鎖扣部與該第二鎖扣部連接。
- 如請求項21所述之連接器,其中該第一鎖扣部包括一鎖扣件,該鎖扣件從該第一接合面凸出,該鎖扣件具有一鎖扣凸塊,該第二鎖扣部包括一鎖扣槽,該鎖扣槽位於該第二絕緣座的一側表面,該鎖扣凸塊卡設於該鎖扣槽。
- 如請求項22所述之連接器,其中該鎖扣凸塊靠近該第一接合面的一鎖扣表面與該第一接合面平行,該鎖扣槽靠近該第二接合面的一鎖扣側壁與該第二接合面平行,該鎖扣表面與該鎖扣側壁相抵接。
- 如請求項21所述之連接器,其中該第二鎖扣部包括一鎖扣件,該鎖扣件從該第二接合面凸出,該鎖扣件具有一鎖扣凸塊,該第一鎖扣部包括一鎖扣槽,該鎖扣槽位於該第一絕緣座的一側表面,該鎖扣凸塊卡設於該鎖扣槽。
- 如請求項24所述之連接器,其中該鎖扣凸塊靠近該第二接合面的一鎖扣表面與該第二接合面平行,該鎖扣槽靠近該第一接合面的一鎖扣側壁與該第一接合面平行,該鎖扣表面與該鎖扣側壁相抵接。
- 如請求項1所述之連接器,還包括一外殼,該外殼容置該第一端子組件和該第二端子組件,該外殼具有相對的二插孔,該些第一端子和該些第二端子分別穿設於二該插孔中。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TW109115645A TWI729804B (zh) | 2020-05-11 | 2020-05-11 | 連接器 |
CN202010554690.0A CN111682345B (zh) | 2020-05-11 | 2020-06-17 | 连接器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TW109115645A TWI729804B (zh) | 2020-05-11 | 2020-05-11 | 連接器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TW202109988A true TW202109988A (zh) | 2021-03-01 |
TWI729804B TWI729804B (zh) | 2021-06-01 |
Family
ID=7243598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TW109115645A TWI729804B (zh) | 2020-05-11 | 2020-05-11 | 連接器 |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1682345B (zh) |
TW (1) | TWI729804B (zh) |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201038440Y (zh) * | 2007-04-13 | 2008-03-19 | 实盈电子(东莞)有限公司 | 连接器组合结构 |
CN202206683U (zh) * | 2011-09-22 | 2012-04-25 | 深圳市正耀科技有限公司 | 改进的u盘组装结构 |
CN205104626U (zh) * | 2015-11-24 | 2016-03-23 | 达昌电子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 连接器结构 |
CN205303806U (zh) * | 2015-12-23 | 2016-06-08 | 番禺得意精密电子工业有限公司 | 电连接器 |
CN208797211U (zh) * | 2018-08-28 | 2019-04-26 | 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 卡缘连接器 |
TWI693758B (zh) * | 2018-12-03 | 2020-05-11 | 宣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高頻連接器 |
TWI673919B (zh) * | 2019-02-27 | 2019-10-01 | 美商莫仕有限公司 | 板緣連接器 |
-
2020
- 2020-05-11 TW TW109115645A patent/TWI729804B/zh active
- 2020-06-17 CN CN202010554690.0A patent/CN111682345B/zh active Activ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1682345A (zh) | 2020-09-18 |
TWI729804B (zh) | 2021-06-01 |
CN111682345B (zh) | 2021-09-21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JP4955731B2 (ja) | 基板対基板電気コネクタ組立体 | |
US4648665A (en) | Electronic key assemblies | |
TW538564B (en) | Electrical connector | |
JPS62168355A (ja) | モジュラープラグ用ジヤツク | |
US6315606B1 (en) | Blind mate connector | |
JP2018516445A (ja) | 電気コネクタ | |
TWM613035U (zh) | 電連接裝置 | |
TW202110001A (zh) | 板端連接器和連接器組件 | |
US6010373A (en) | Electrical connector interlocking apparatus | |
TWI742794B (zh) | 電連接器 | |
US6077092A (en) | Electrical connector having stabilizing structure for spacer and terminal | |
TWI729804B (zh) | 連接器 | |
US6352452B1 (en) | Connector module polarization assembly | |
JP2002289302A (ja) | 電気コネクタ | |
JP2003203724A (ja) | パネル連結用コネクタ及びこのコネクタを使用したパネルの連結方法。 | |
TWI704732B (zh) | 電連接器基座以及電連接器 | |
TW202207536A (zh) | 電連接器 | |
TWI836615B (zh) | 線對板連接器 | |
CN215119318U (zh) | 连接器和连接器组件 | |
CN221574314U (zh) | 一种模块化组装汽车连接器 | |
JP3339750B2 (ja) | 電子機器のコネクター | |
CN217769019U (zh) | 第一连接器壳体、第二连接器壳体、第一连接器、第二连接器、组合连接器和连接器组件 | |
JP3242290U (ja) | ワイヤ対基板コネクタ | |
WO1986002496A1 (en) | Electronic key assemblies | |
TWI760932B (zh) | 連接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