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2036110A - 顯示裝置 - Google Patents

顯示裝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2036110A
TW202036110A TW108114568A TW108114568A TW202036110A TW 202036110 A TW202036110 A TW 202036110A TW 108114568 A TW108114568 A TW 108114568A TW 108114568 A TW108114568 A TW 108114568A TW 202036110 A TW202036110 A TW 202036110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area
substrate
top surface
spacer
auxiliary support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811456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I710824B (zh
Inventor
鄭宏哲
姜凱鐙
周文傑
鍾凱聿
Original Assignee
大陸商友達光電(昆山)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大陸商友達光電(昆山)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大陸商友達光電(昆山)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203611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03611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71082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710824B/zh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 Electroluminescent Light Sources (AREA)

Abstract

本發明提供一種顯示裝置,包括一第一基板,包含相鄰的一顯示區與一周邊區;多個畫素單元,設置於所述第一基板的所述顯示區;一導線組,設置於所述第一基板,由多條導線組成且位於所述周邊區;一第二基板,與所述第一基板對向設置;一第一間隔物,設置於所述第二基板,所述第一間隔物具有背對所述第二基板的一第一頂表面,且所述第一頂表面與所述導線組的至少一條導線相對並形成一第一頂面重疊區域;一第二間隔物,設置於所述第二基板,所述第二間隔物具有背對所述第二基板的一第二頂表面;一第一輔助支撐塊,設置於所述第一基板,所述第一輔助支撐塊與所述第二間隔物對應設置,且與所述第二間隔物的所述第二頂表面相對並形成一第二頂面重疊區域。

Description

顯示裝置
本發明是有關於一種顯示裝置,且特別是有關於一種在基板上形成有支撐結構的顯示裝置。
隨著科技的發展,顯示裝置被廣泛應用在許多電子產品上,如手機、平板電腦、手錶等。為了提高顯示品質,大尺寸、高解析度、高亮度的顯示裝置應運而生。
一般而言,顯示面板具有顯示區、位於顯示區之外的周邊區。顯示區內具有陣列配置的多個畫素結構,周邊區內往往形成有覆晶薄膜焊墊(COF Pad)、多工器(Mux)、測試焊墊(CT Pad)、測試電路、靜電放電保護電路(ESD)以及其他可能存在的驅動電路及相關走線。
圖1A是現有顯示裝置結構的俯視示意圖,圖1B是圖1A沿A-A’的剖面示意圖。如圖1A、圖1B所示,顯示裝置100顯示區AA以及周邊區BA,顯示區AA中形成有陣列佈置的畫素單元(圖中未示出),控制電路IC形成在周邊區BA中,畫素單元等元件的電極通過多條金屬導線TL電性連接至控制電路IC。顯示裝置100包括第一基板101、第二基板102,導線TL形成在第一基板101上,第二基板102 上形成有多個間隔物103。由於部分間隔物103與導線TL相對應,部分間隔物103下方並未有對應的導線TL,因此,無對應導線TL的間隔物103與第一基板101之間形成間距,在外力作用下,容易導致第二基板102的不平整甚至發生斷裂。
因此,如何避免顯示裝置基板斷裂的問題產生以確保產品良率,實為目前顯示裝置在製作上亟待克服的課題之一。
為解決上述問題,本發明提供一種顯示裝置,可以有效避免基板不平整進而導致斷裂的問題,進而提高產品良率。
本發明的顯示裝置,包括一第一基板,包含相鄰的一顯示區與一周邊區;多個畫素單元,設置於所述第一基板的所述顯示區;一導線組,設置於所述第一基板,由多條導線組成且位於所述周邊區;一第二基板,與所述第一基板對向設置;一第一間隔物,設置於所述第二基板,所述第一間隔物具有背對所述第二基板的一第一頂表面,且所述第一頂表面與所述導線組的至少一條導線相對並形成一第一頂面重疊區域;一第二間隔物,設置於所述第二基板,所述第二間隔物具有背對所述第二基板的一第二頂表面;一第一輔助支撐塊,設置於所述第一基板,所述第一輔助支撐塊與 所述第二間隔物對應設置,且與所述第二間隔物的所述第二頂表面相對並形成一第二頂面重疊區域。
上述的顯示裝置,其中,還包括一第二輔助支撐塊,設置於所述第一基板,所述第二輔助支撐塊設置於所述導線組的其中至少一條所述導線的至少一側,且與所述第一間隔物相對並形成一第三頂面重疊區域。
上述的顯示裝置,其中,其中所述第一頂面重疊區域的面積為S1,且所述第一頂表面的面積為T1,S1/T1
Figure 108114568-A0101-12-0003-21
30%。
上述的顯示裝置,其中,其中所述第一頂面重疊區域的面積為S1,且所述第一頂表面的面積為T1,所述第三頂面重疊區域的面積為S3,其中,(S1+S3)/T1
Figure 108114568-A0101-12-0003-22
60%。
上述的顯示裝置,其中,所述導線組與所述第一輔助支撐塊的厚度相同。
上述的顯示裝置,其中,所述導線組與所述第二輔助支撐塊的厚度相同。
上述的顯示裝置,其中,所述第一輔助支撐塊與所述第二輔助支撐塊採用同一材料層,且與所述導線組採用不同材料層。
上述的顯示裝置,其中,每一所述第一輔助支撐塊具有一第三頂表面,所述第二頂表面的面積為T2,所述第三頂表面的面積為T3,其中,T3
Figure 108114568-A0101-12-0003-23
T2。
上述的顯示裝置,其中,所述第一輔助支撐塊由多個第一子輔助支撐塊組成。
上述的顯示裝置,其中,所述第二輔助支撐塊由多個第二子輔助支撐塊組成。
以下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例對本發明進行詳細描述,但不作為對本發明的限定。
100‧‧‧顯示裝置
101‧‧‧第一基板
102‧‧‧第二基板
103‧‧‧間隔物
AA‧‧‧顯示區
BA‧‧‧周邊區
IC‧‧‧控制電路
TL‧‧‧導線
200‧‧‧顯示裝置
201‧‧‧第一基板
202‧‧‧第二基板
203A‧‧‧第一間隔物
203B‧‧‧第二間隔物
204、204’‧‧‧第一輔助支撐塊
205、205’‧‧‧第二輔助支撐塊
OL1、OL2、OL3‧‧‧重疊區域
TS1、TS2、TS3‧‧‧頂表面
圖1A是現有顯示裝置結構的俯視示意圖。
圖1B是圖1A沿A-A’的剖面示意圖。
圖2A是本發明一實施例顯示裝置結構的俯視示意圖。
圖2B是圖2A沿A-A’的剖面示意圖。
圖2C是圖2B的局部俯視示意圖。
圖3是本發明另一實施例顯示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圖4A是本發明又一實施例顯示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圖4B是圖4A所示實施例的變形例顯示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圖5是本發明再一實施例顯示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圖6A是本發明第一輔助支撐塊的結構示意圖。
圖6B是本發明第二輔助支撐塊的結構示意圖。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發明的結構原理和工作原理作具體的描述: 圖2A是本發明一實施例顯示裝置結構的俯視示意圖,圖2B是圖2A沿A-A’的剖面示意圖,圖2C是圖2B的局部俯視示意圖。如圖2A、圖2B以及圖2C所示,顯示裝置200包括第一基板201,第一基板201例如為TFT基板,包括相鄰設置的顯示區AA以及周邊區BA,顯示區AA中設置有多個畫素單元(圖中未示出);周邊區BA中設置可驅動畫素單元的控制電路IC,顯示區AA內的畫素單元通過多條導線TL與周邊區BA中的控制電路IC電性連接,實現顯示功能。第二基板202例如為濾光片CF,與第一基板201相對設置,第二基板202上設置有第一間隔物203A以及第二間隔物203B,用於支撐並保持第一基板201以及第二基板202之間的間隙。於本實施例中,顯示裝置200的第一基板201還可以內嵌觸控功能,而於第一基板201的顯示區AA內設置觸控單元(圖中未示出),並且顯示區AA內的觸控單元通過多條導線TL與周邊區BA中還可驅動觸控單元的控制電路IC電性連接,實現觸控功能。
如圖2B所示,本實施例中,第一間隔物203A下方具有導線TL,而第二間隔物203B下方不具有導線TL,而是設置有與第二間隔物203B相對應的第一輔助支撐塊204。
請同時參見圖2B與圖2C,其中,第一間隔物203A具有一頂表面TS1,頂表面TS1背對(遠離)第二基板202,頂表面TS1的面積為T1,且頂表面TS1與導線TL相接觸並形成一第一重疊區域OL1,如圖中斜線區域所示; 第二間隔物203B具有一頂表面TS2,頂表面TS2背對(遠離)第二基板202,頂表面TS2的面積為T2,且頂表面TS2與第一輔助支撐塊204相接觸並形成一第二重疊區域OL2,如圖中網格區域所示。本實施例中,位於第一間隔物203A下方的導線TL的數量以3條為例,但本發明並不以此為限,位於第一間隔物203A下方的導線TL的數量根據間隔物的大小及導線TL線寬與線距的不同而不同。本實施例中,第一輔助支撐塊204具有一頂表面TS3,且頂表面TS3的面積為T3,其中,頂表面TS3的面積T3大於等於頂表面TS2的面積T2,即T3
Figure 108114568-A0101-12-0006-19
T2,藉由頂表面TS3的面積T3大於等於頂表面TS2的面積T2,可確保第二間隔物203B受到第一輔助支撐塊204的支撐,但本發明並不以此為限。
圖3是本發明另一實施例顯示裝置的結構示意圖。結合圖2C及圖3所示,當第一間隔物203A所對應的導線較少,例如為1條時,此時第一間隔物203A與其所對應導線TL之間形成的第一重疊區域OL1較小,當第一重疊區域OL1的面積S1與第一間隔物203A頂面積T1之間的比值小於等於30%時,即S1/T1
Figure 108114568-A0101-12-0006-20
30%時,需要在導線TL的一側設置一第二輔助支撐塊205,第二輔助支撐塊205與第一間隔物203A之間形成一第三重疊區域OL3,如圖中網格區域所示,第三重疊區域OL3的面積為S3。此時,第二輔助支撐塊205與導線TL共同支撐第一間隔物203A。本實施例中,藉由第三重疊區域OL3的面積S3與第一重疊區域OL1的面積S1之和超過第一間隔物203A頂面積T1的60%,即 (S1+S3)/T1
Figure 108114568-A0101-12-0007-12
60%,第二輔助支撐塊205與導線TL能夠更好地起到支撐作用,防止間隔物203發生傾斜。
圖4A是本發明又一實施例顯示裝置的結構示意圖。本實施例與圖3所示實施例不同之處在於,在圖4A所示的實施例中,與第一間隔物203A相比導線TL的線距較寬,並且與第一間隔物203A對應的導線TL大致位於第一間隔物203A的中間位置。因此,本實施例的第二輔助支撐塊205包含兩個第二子輔助支撐塊205’,分別設置在導線TL的兩側。兩個第二子輔助支撐塊205’與第一間隔物203A之間共同形成第三重疊區域OL3,如圖中網格區域所示,且第三重疊區域OL3的面積為S3。此時,兩個第二子輔助支撐塊205’與導線TL共同支撐第一間隔物203A。本實施例中,藉由第三重疊區域OL3的面積S3與第一重疊區域OL1的面積S1之和超過第一間隔物203A頂面積T1的60%,即(S1+S3)/T1
Figure 108114568-A0101-12-0007-18
60%,第二輔助支撐塊205與導線TL能夠更好地起到支撐作用,防止間隔物203發生傾斜。
圖4B是圖4A所示實施例的變形例顯示裝置的結構示意圖。在圖4B所示的變形例中,因相鄰的兩條導線TL間距較窄,相較于設置於導線TL右側的第二子輔助支撐塊205’,設置於導線TL左側的第二子輔助支撐塊205’外形較為縮減,以避開右側的導線TL。
圖5是本發明再一實施例顯示裝置的結構示意圖。本實施例中第一間隔物203A所對應的導線較少,且第一間隔物203A與其所對應的兩條導線TL之間形成的第一 重疊區域OL1也較小,例如第一重疊區域OL1的面積S1與第一間隔物203A頂面積T1之間的比值小於等於30%,即S1/T1
Figure 108114568-A0101-12-0008-16
30%時,可在兩條導線TL的外側及兩條導線TL的中間設置包含三個第二子輔助支撐塊205’的第二輔助支撐塊205。三個第二子輔助支撐塊205’共同與第一間隔物203A之間形成一第三重疊區域OL3,且第三重疊區域OL3的面積為S3。此時,三個第二子輔助支撐塊205’與導線TL共同支撐第一間隔物203A。本實施例中,藉由第三重疊區域OL3的面積S3與第一重疊區域OL1的面積S1之和超過第一間隔物203A頂面積T1的60%,即(S1+S3)/T1
Figure 108114568-A0101-12-0008-17
60%,第二輔助支撐塊205與導線TL則能夠更好地起到支撐作用,防止間隔物203發生傾斜。
圖6A是本發明第一輔助支撐塊的結構示意圖,圖6B是本發明第二輔助支撐塊的結構示意圖。如圖6A、圖6B所示,第一輔助支撐塊204以及第二輔助支撐塊205分別可以由多個第一子輔助支撐塊204’以及第二子輔助支撐塊205’組成,每一第一子輔助支撐塊204’以及第二子輔助支撐塊205’可以呈矩形、圓形、橢圓形、弧形或其他不規則形狀,而第一子輔助支撐塊204’以及第二子輔助支撐塊205’共同組成的第一輔助支撐塊204以及第二輔助支撐塊205的外輪廓可以呈現出矩形、橢圓形、圓形或不規則形狀。本發明僅以圖6A、圖6B所示的形狀為例,但並不以此為限。
上述的實施例中,為了更好地支撐間隔物203,第一輔助支撐塊204以及第二輔助支撐塊205的厚度可以設置成與導線TL的厚度相同。另外,所有的第一輔助支撐塊204以及第二輔助支撐塊205可以採用相同的材料層製成,並與與導線TL採用不同的材料層所製成。
當然,本發明還可有其它多種實施例,在不背離本發明精神及其實質的情況下,熟悉本領域的技術人員當可根據本發明作出各種相應的改變和變形,但這些相應的改變和變形都應屬於本發明所附的申請專利範圍的保護範圍。
201‧‧‧第一基板
202‧‧‧第二基板
203A‧‧‧第一間隔物
203B‧‧‧第二間隔物
204‧‧‧第一輔助支撐塊
TL‧‧‧導線

Claims (10)

  1. 一種顯示裝置,包括:一第一基板,包含相鄰的一顯示區與一周邊區;多個畫素單元,設置於所述第一基板的所述顯示區;一導線組,設置於所述第一基板,由多條導線組成且位於所述周邊區;一第二基板,與所述第一基板對向設置;一第一間隔物,設置於所述第二基板,所述第一間隔物具有背對所述第二基板的一第一頂表面,且所述第一頂表面與所述導線組的至少一條導線相對並形成一第一頂面重疊區域;一第二間隔物,設置於所述第二基板,所述第二間隔物具有背對所述第二基板的一第二頂表面;以及一第一輔助支撐塊,設置於所述第一基板,所述第一輔助支撐塊與所述第二間隔物對應設置,且與所述第二間隔物的所述第二頂表面相對並形成一第二頂面重疊區域。
  2. 根據請求項1所述的顯示裝置,還包括一第二輔助支撐塊,設置於所述第一基板,所述第二輔助支撐塊設置於所述導線組的其中至少一條所述導線的至少一側,且與所述第一間隔物相對並形成一第三頂面重疊區域。
  3. 根據請求項2所述的顯示裝置,其中所述第一頂面重疊區域的面積為S1,且所述第一頂表面的面積為T1,S1/T1
    Figure 108114568-A0101-13-0002-13
    30%。
  4. 根據請求項2所述的顯示裝置,其中所述第一頂面重疊區域的面積為S1,且所述第一頂表面的面積為T1,所述第三頂面重疊區域的面積為S3,其中,(S1+S3)/T1
    Figure 108114568-A0101-13-0002-14
    60%。
  5. 根據請求項1所述的顯示裝置,所述導線組與所述第一輔助支撐塊的厚度相同。
  6. 根據請求項2所述的顯示裝置,所述導線組與所述第二輔助支撐塊的厚度相同。
  7. 根據請求項2所述的顯示裝置,所述第一輔助支撐塊與所述第二輔助支撐塊採用同一材料層,且與所述導線組採用不同材料層。
  8. 根據請求項1所述的顯示裝置,每一所述第一輔助支撐塊具有一第三頂表面,所述第二頂表面的面積為T2,所述第三頂表面的面積為T3,其中,T3
    Figure 108114568-A0101-13-0002-15
    T2。
  9. 根據請求項1所述的顯示裝置,所述第一輔助支撐塊由多個第一子輔助支撐塊組成。
  10. 根據請求項2所述的顯示裝置,所述第二輔助支撐塊由多個第二子輔助支撐塊組成。
TW108114568A 2019-03-27 2019-04-25 顯示裝置 TWI710824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240356.5 2019-03-27
CN201910240356.5A CN109765731B (zh) 2019-03-27 2019-03-27 显示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036110A true TW202036110A (zh) 2020-10-01
TWI710824B TWI710824B (zh) 2020-11-21

Family

ID=6645861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8114568A TWI710824B (zh) 2019-03-27 2019-04-25 顯示裝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09765731B (zh)
TW (1) TWI710824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262693B (zh) * 2019-06-21 2022-07-15 友达光电(昆山)有限公司 触控显示装置
CN111522171B (zh) * 2020-07-02 2020-10-09 友达光电(昆山)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373298A (zh) * 2007-08-20 2009-02-25 中华映管股份有限公司 液晶显示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JP2010139953A (ja) * 2008-12-15 2010-06-24 Hitachi Displays Ltd 液晶表示装置
JP5840873B2 (ja) * 2011-06-14 2016-01-06 株式会社ジャパンディスプレイ マザー基板
CN103676336B (zh) * 2013-12-09 2017-06-06 合肥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液晶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TWM503591U (zh) * 2015-02-25 2015-06-21 Au Optronics Corp 顯示面板
CN105116633B (zh) * 2015-10-08 2019-01-01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用于曲面显示装置的液晶面板及曲面显示装置
CN105467691B (zh) * 2016-01-29 2019-06-14 上海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触控显示装置
CN106054442B (zh) * 2016-08-18 2019-04-09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其盒厚测试方法、显示装置
CN106094359B (zh) * 2016-08-19 2019-07-23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06502005A (zh) * 2017-01-03 2017-03-15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和显示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765731A (zh) 2019-05-17
TWI710824B (zh) 2020-11-21
CN109765731B (zh) 2021-10-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3477702B1 (en) Flexible display substrate and preparation method therefor
US9927935B2 (en) Touch panel and display device
US9846325B2 (en) Array substrate, touch display panel and touch display device
US10001889B2 (en) Mesh electrode, sensing device, and electrode layer
WO2020087819A1 (zh)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TWI461806B (zh) 引線結構以及具有此引線結構之顯示面板
KR101842176B1 (ko) 전극 접속 구조체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전자 소자
CN206193724U (zh) 触控面板及包括触控面板的显示装置
WO2022007055A1 (zh) 触控显示面板
TWI710824B (zh) 顯示裝置
US9465256B2 (en) Liquid crystal display panel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CN111063257A (zh) 柔性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
WO2019127786A1 (zh) 柔性显示面板及其覆晶薄膜结构
CN113253872B (zh) 触控面板和显示装置
TWI708175B (zh) 觸控顯示裝置
EP3447619A1 (en) Touch panel and display device
US20090020316A1 (en)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chip on film and structure thereof
US10256257B2 (en) Display panel, pixel array substrate and line array structure
US20140063394A1 (en)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KR102354030B1 (ko) 전극 접속 패드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전자 소자
CN110716356B (zh) 具有共用电极层间隙图案设计的显示装置
CN112860110B (zh) 触控显示面板
US10635252B1 (en) Touch module
TWI747466B (zh) 顯示裝置
CN110277411B (zh) 一种阵列基板、有机电致发光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