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2035925A - 環境控制系統及環境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環境控制系統及環境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2035925A
TW202035925A TW109102697A TW109102697A TW202035925A TW 202035925 A TW202035925 A TW 202035925A TW 109102697 A TW109102697 A TW 109102697A TW 109102697 A TW109102697 A TW 109102697A TW 202035925 A TW202035925 A TW 202035925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control
time
subject
aforementioned
control system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910269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I730609B (zh
Inventor
青木沙季
鈴鹿裕子
Original Assignee
日商松下知識產權經營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日商松下知識產權經營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日商松下知識產權經營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203592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03592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73060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730609B/zh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5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user interfaces or communication
    • F24F11/61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user interfaces or communication using time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0001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for ventilation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62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type of control or by internal processing, e.g. using fuzzy logic, adaptive control or estimation of values
    • F24F11/63Electronic processing
    • F24F11/65Electronic processing for selecting an operating mod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70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 F24F11/72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for controlling the supply of treated air, e.g. its pressure
    • F24F11/74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for controlling the supply of treated air, e.g. its pressure for controlling air flow rate or air velocity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7/00Ventilation
    • F24F7/007Ventilation with forced flow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8/00Treatment, e.g. purification, of air supplied to human living or working spaces otherwise than by heating, cooling, humidifying or drying
    • F24F8/50Treatment, e.g. purification, of air supplied to human living or working spaces otherwise than by heating, cooling, humidifying or drying by odorisation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BELECTRIC HEATING; ELECTRIC LIGHT SOUR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ELECTRIC LIGHT SOURCES, IN GENERAL
    • H05B47/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operating light sources in general, i.e. where the type of light source is not relevant
    • H05B47/10Controlling the light source
    • H05B47/16Controlling the light source by timing mea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2110/00Control inputs relating to air properties
    • F24F2110/10Temperatur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2110/00Control inputs relating to air properties
    • F24F2110/20Humidity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2110/00Control inputs relating to air properties
    • F24F2110/50Air quality properties
    • F24F2110/65Concentration of specific substances or contaminants
    • F24F2110/70Carbon dioxid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2130/00Control inputs relating to environmental factors not covered by group F24F2110/00
    • F24F2130/20Sunlight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2130/00Control inputs relating to environmental factors not covered by group F24F2110/00
    • F24F2130/30Artificial light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2221/00Details or featur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4F2221/02Details or featur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ombined with lighting fixtur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20/00Energy efficient lighting technologies, e.g. halogen lamps or gas discharge lamps
    • Y02B20/40Control techniques providing energy savings, e.g. smart controller or presence detection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30/00Energy efficient heating, ventilation or air conditioning [HVAC]
    • Y02B30/70Efficient control or regulation technologies, e.g. for control of refrigerant flow, motor or heat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Fluid Mechanics (AREA)
  • Fuzzy Systems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Air Conditioning Control Device (AREA)
  • Circuit Arrangement For Electric Light Sources In General (AREA)
  • Ventilation (AREA)

Abstract

本發明之環境控制系統(10)具備:送風裝置(20),其朝向對象者(200)送出風;及控制裝置(120),其取得對象者(200)之預定起床時刻、對象者(200)之預定就寢時刻、日出時刻、及日落時刻之至少1個時刻,且在所取得之至少1個時刻,切換送風裝置(20)之控制。

Description

環境控制系統及環境控制方法
本發明係關於一種環境控制系統、及環境控制方法。
在專利文獻1中曾揭示藉由併用生理資訊及行動資訊而檢測居住者之身體狀態,且針對上述身體狀態對住宅設備機器進行就個人而言最佳之控制之環境控制機器。 [先前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日本特開2001-041531號公報
[發明所欲解決之問題]
且說,在人之自律神經中包含對照地作用之交感神經及副交感神經之2種神經,人具有之器官之功能藉由該2種神經均衡性良好地作用而被維持。現代,因不規則之生活及習慣等,而抱怨因自律神經之平衡失調引起之身體不適之人不斷增加。
本發明提供一種可抑制對象者之自律神經之紊亂之環境控制系統及環境控制方法。 [解決問題之技術手段]
本發明之一態樣之環境控制系統具備:送風裝置,其朝向對象者送出風;及控制裝置,其取得前述對象者之預定起床時刻、前述對象者之預定就寢時刻、日出時刻、及日落時刻之至少1個時刻,且在所取得之前述至少1個時刻,切換前述送風裝置之控制。
本發明之一態樣之環境控制方法係取得對象者之預定起床時刻、前述對象者之預定就寢時刻、日出時刻、及日落時刻之至少1個時刻,且在所取得之前述至少1個時刻,切換朝向前述對象者送出風之送風裝置之控制。 [發明之效果]
根據本發明實現一種可抑制對象者之自律神經之紊亂之環境控制系統及環境控制方法。
以下,針對實施形態,一面參照圖式一面具體地說明。又,以下所說明之實施形態均為顯示概括性或具體性之例者。以下之實施形態所示之數值、形狀、材料、構成要件、構成要素之配置位置及連接形態、步驟、及步驟之順序等係一例,並非是限定本發明之主旨。又,針對以下之實施形態之構成要素中之未記載於獨立申請專利範圍中之構成要素,以任意之構成要素進行說明。
另外,各圖係示意圖,不一定係嚴密地圖示者。此外,在各圖中,有對於實質上同一構成賦予同一符號,且將重複之說明省略或簡略化之情形。
(實施形態) [環境控制系統之構成] 首先,針對實施形態之環境控制系統之構成進行說明。圖1係顯示實施形態之環境控制系統之構成之圖。
圖1所示之環境控制系統10藉由控制與房間等之封閉空間即空間300內之環境關聯之對象裝置,而進行調整對象者200之自律神經之作用之控制。
在自律神經中包含對照地作用之交感神經及副交感神經之2種神經,人具有之器官之功能藉由該2種神經均衡性良好地作用而被維持。一般而言,人之自律神經在白天時交感神經之作用優勢於副交感神經之作用,在夜間時交感神經之作用優勢於副交感神經之作用。圖2係顯示交感神經之作用與副交感神經之作用之圖。即,可謂於某一程度決定應使交感神經為優勢之第一時間段、及應使副交感神經之作用為優勢之第二時間段。
因而,環境控制系統10以考量對象者200之預定起床時刻、對象者200之預定就寢時刻、日出時刻、及日落時刻之至少1個之特定之時序,切換使交感神經之作用較副交感神經之作用為優勢的第一控制、及使副交感神經之作用較交感神經之作用為優勢的第二控制。藉此,可抑制對象者200之自律神經之紊亂。
環境控制系統10具體而言具備:送風裝置20、空調裝置30、照明裝置40、外部光調整裝置50、間接照明裝置60、換氣裝置70、揚聲器80、香氣產生裝置90、環境計測裝置100、生物體資訊計測裝置110、及控制裝置120。
送風裝置20為朝向對象者200送出風之裝置。送風裝置20具體而言為循環器等之指向性比較高之送風裝置,但可為電風扇等。
空調裝置30為用於調整對象者200位處之空間300之溫度之裝置。空調裝置30也可調整空間300之濕度。空調裝置30將空間300之溫度及濕度接近由控制裝置120指示之溫度及濕度。
照明裝置40係將對象者200位處之空間300照亮之直接照明用之裝置。照明裝置40例如為具有LED等之發光元件作為光源之吸頂燈,但可為基座燈或下照燈等其他之照明裝置。照明裝置40可藉由控制裝置120而調光及調色。
外部光調整裝置50為調整朝對象者200位處之空間300引入之外部光量之裝置。外部光調整裝置50例如為利用調光膜等實現之電子百葉窗,但可為電動式百葉窗(電動式遮板式遮門)等。
間接照明裝置60例如藉由具有發光色不同之複數個光源而可變更發光色。間接照明裝置60例如具有:發出紅色光之光源、發出綠色光之光源、及發出藍色光之光源,藉由調整各光源發出之光之亮度而變更發光色。間接照明裝置60可利用光源及光學濾光器之組合實現任意之發光色。作為間接照明裝置60,例如利用聚光燈、立燈、托架燈、或吊燈、生產線照明等。
換氣裝置70進行對象者200位處之空間300之換氣。換氣裝置70與空調裝置30不同,不具有溫度調整功能。換氣裝置70例如為全熱交換器(ERV:Energy Recovery Ventilator,能量回收通風器),但可為換氣扇等之不伴隨熱交換之換氣裝置。又,換氣裝置70可為設置於空間300之窗之開閉裝置。
揚聲器80為配置於對象者200位處之空間300且輸出聲音或音樂等之裝置。
香氣產生裝置90為配置於對象者200位處之空間之發出香氣之裝置。香氣產生裝置90例如為香氣擴散器,但可為其他之香氣產生裝置。香氣產生裝置90可為統合有送風裝置20及揚聲器80之機器。
環境計測裝置100為計測對象者200位處之空間300內之環境資訊之裝置。環境計測裝置100例如為計測空間300內之溫度之溫度感測器、計測空間300內之濕度之濕度感測器、計測空間300內之照度之照度感測器、及計測空間300內之二氧化碳(CO2)濃度之CO2感測器等。
生物體資訊計測裝置110為計測對象者200之生物體資訊之裝置。生物體資訊計測裝置110可將對象者200之體溫、血壓、心率、脈搏、出汗量、瞳孔直徑、表皮溫度、或表情等作為生物體資訊而計測。生物體資訊計測裝置110可計測根據心跳、脈搏、及呼吸變動波形算出之VLF(Very Low Frequency,特低頻)、HF(High Frequency,高頻)、LF(Low Frequency,低頻)、LF/HF、吸氣時間、排氣時間、暫停時間等。生物體資訊計測裝置110例如為佩戴於對象者200之身體之穿戴型感測器(換言之,接觸型感測器),但可為非接觸型感測器。作為非接觸型感測器,例示可計測心率、呼吸數、脈搏等之電波感測器、瞳孔直徑或表情之相機等。
控制裝置120為控制送風裝置20、空調裝置30、照明裝置40、外部光調整裝置50、間接照明裝置60、換氣裝置70、揚聲器80、及香氣產生裝置90等之對象裝置之裝置。圖3係顯示控制裝置120之功能構成之方塊圖。
如圖3所示,控制裝置120具備:控制部121、通訊部122、計時部123、記憶部124、操作受理部125、及位置計測部126。
控制部121藉由使通訊部122發送控制信號而控制對象裝置。控制部121例如利用微電腦實現,但可利用處理器實現。
通訊部122為用於控制裝置120與對象裝置通訊之通訊電路(換言之,通訊模組)。通訊部122例如基於控制部121之控制朝對象裝置發出控制信號。又,通訊部122自環境計測裝置100接收空間300之環境資訊,且自生物體資訊計測裝置110接收對象者200之生物體資訊。通訊部122例如進行無線通訊,但可進行有線通訊。由通訊部122進行之通訊之通訊規格無特別限定。
計時部123計測當前時刻。計時部123例如利用即時時鐘等實現。
記憶部124係記憶用於控制部121控制對象裝置之控制程式等之記憶裝置。記憶部124例如利用半導體記憶體實現。
操作受理部125受理對象者200等之使用者之操作(例如,與使交感神經之作用為優勢之第一控制相關之設定操作、或與使副交感神經之作用為優勢之第二控制相關之設定操作等)。操作受理部125利用觸控面板或硬體按鈕等實現。
位置計測部126計測控制裝置120之當前位置(換言之,空間300之部位)。位置計測部126利用例如取得GPS(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全球定位系統)信號(即自衛星發送之電波),且基於取得之GPS信號計測控制裝置120之當前位置之GPS模組實現。
[送風裝置之控制之切換] 環境控制系統10取得對象者200之預定起床時刻、對象者200之預定就寢時刻、日出時刻、及日落時刻之至少1個時刻,且在所取得之至少1個時刻,切換送風裝置20之控制。環境控制系統10更具體而言切換使交感神經之作用較副交感神經之作用為優勢的第一控制、及使副交感神經之作用較交感神經之作用為優勢的第二控制。圖4係環境控制系統10之切換動作之流程圖。
首先,控制裝置120之控制部121取得對象者200之預定起床時刻、及對象者200之預定就寢時刻(S11)。控制部121基於由操作受理部125受理之對象者200之指定時刻之操作,取得對象者200之預定起床時刻、及對象者200之預定就寢時刻。所取得之預定起床時刻、及預定就寢時刻作為設定資訊被記憶於記憶部124。對象者200之預定起床時刻及對象者200之預定就寢時刻的根據日常生活週期推測之預定起床時刻及對象者200之預定就寢時刻可自動地設定,該日常生活週期根據自生物體資訊計測裝置110取得之對象者200之生物體資訊資料庫算出。又,根據生物體資訊計測裝置110之生物體資訊資料庫算出之對象者200之適於起床之時間及適於就寢之時間可自動地設定為對象者200之預定起床時刻、及對象者200之預定就寢時刻。
其次,控制部121取得進行切換動作之日之日出時刻、及日落時刻(S12)。控制部121例如基於對象者200之指定時刻之操作,取得日出時刻、及日落時刻。即,對象者200直接人工輸入時刻。所取得之日出時刻、及日落時刻作為設定資訊被記憶於記憶部124。
此外,日出時刻、及日落時刻之取得方法並不限定於對象者200之人工輸入。例如,控制部121可基於對象者200指定位處之空間300之場所的操作,取得日出時刻及日落時刻。具體而言,在由對象者200進行選擇“大阪”等之都市之名稱(換言之,地域之名稱)之操作時,控制部121利用通訊部122在外部伺服器裝置(例如管理氣象資訊之伺服器裝置)查詢所選擇之都市之日出時刻及日落時刻。其結果為,控制部121可自外部伺服器裝置經由通訊部122取得日出時刻及日落時刻。
又,控制部121可基於自在衛星定位系統(更具體而言,GPS系統)取得之資訊取得日出時刻、及日落時刻。具體而言,位置計測部126基於所取得之GPS信號算出當前位置(座標),控制部121利用基於所算出之當前位置之特定之運算處理算出(即取得)日出時刻、及日落時刻。控制部121可利用通訊部122朝外部伺服器發送顯示當前位置之資訊,且利用外部伺服器算出日出時刻、及日落時刻。該情形下,控制部121自外部伺服器取得日出時刻、及日落時刻。
其次,控制部121決定控制之切換時序(S13)。控制部121具體而言將預定起床時刻決定為自第二控制朝第一控制之切換時序,將預定就寢時刻及日落時刻之任一較早之時刻決定為自第一控制朝第二控制之切換時序。
此外,在預定起床時刻較晚之情形下(例如在正午附近之情形下),控制部121可將日出時刻決定為自第二控制朝第一控制之切換時序。又,如後述般,在日落時刻早於預定就寢時刻之情形下,有第二控制包含在日落時刻~預定就寢時刻進行之睡眠前控制、及在預定就寢時刻以後進行之睡眠中控制之情形。即,有進行睡眠前控制及睡眠中控制之切換之情形。
之後,控制部121開始送風裝置20之控制(第一控制及第二控制之任一者)(S14),且進行由計時部123計測之當前時刻是否為切換時序之判定(S15)。控制部121直至判定出當前時刻為切換時序為止(S15中否),持續當前之控制,若判定出當前時刻為切換時序(S15中是),則切換控制(S16)。
[送風裝置之控制之細節] 以下,針對送風裝置20之控制之細節進行說明。圖5係用於說明包含送風裝置20之對象裝置之控制之切換的時序圖。圖6係用於說明送風裝置20之第一控制之時序圖(圖5之送風裝置之控制之部分放大圖)。此外,圖5之時序圖係日出時刻及預定起床時刻均為6:00,日落時刻為18:00,預定就寢時刻為22:00時之時序圖。
送風裝置20設置於可朝對象者200之皮膚露出之臂部、頭頸、及臉部等部位送出風之位置。送風裝置20例如以風朝向對象者200之臉部吹拂之方式設置。如此,由於藉由使風直接吹拂至對象者200之體表,而可賦予降低對象者200之體感溫度等之較強之刺激,且降低對象者200之臉部周邊之氧濃度,故可使交感神經之作用為優勢。
控制裝置120之控制部121控制如上述之設置狀態之送風裝置20。首先,針對送風裝置20之第一控制(即,使對象者200之交感神經之作用較副交感神經之作用為優勢的控制)進行說明。
送風裝置20之第一控制在圖5之時序圖中,於6:00至18:00之期間進行。控制部121使送風裝置20送出之風之風速以15分鐘以上60分鐘以下之特定週期變化。又,控制部121將風速為最小值之時間設為特定週期之75%以下。由於若如上述般風速經時地變化,則可對於對象者200穩定地賦予由風引起之刺激(對象者200難以適應由風引起之刺激),且可抑制對象者200之疲勞度,故容易維持交感神經之作用為優勢之狀態。
如圖6所示,控制部121更具體而言使送風裝置20送出之風之風速以30分鐘週期變化。送風裝置20送出之風之風速在剛開始控制後達到最大值(例如1.5 m/sec),且維持最大值15分鐘。之後,風速歷經5分鐘呈線性降低而達到最小值(例如0.5 m/sec),且維持最小值10分鐘。
一般而言,人之注意力持續之時間為15分鐘~60分鐘左右,因風速以15分鐘以上60分鐘以下之特定週期(例如30分鐘週期)變化,而可對於對象者200有效地賦予刺激。此外,在上述之例中,風速為最小值之時間相當於特定週期之33%,但只要為特定週期之75%以下即可。
根據發明人等之詳細之探討,在將特定週期分為風速為最小值 (即無風或微風)之第一期間、及第一期間以外之第二期間之情形下,第一期間之長度較理想為15分鐘以下,第二期間之長度較理想為20分鐘以下。即,第一期間較理想為5分鐘以上25分鐘以下左右。同樣地,第二期間較理想為10分鐘以上30分鐘以下左右。
又,在圖5中,送風裝置20送出之風之風速自最小值變為最大值之時間(例如大致0),短於送風裝置20送出之風之風速自最大值變為最小值之時間(例如5分鐘)。
如此,若送風裝置20送出之風之風速自最小值變為最大值之時間設定得較短,則可對於對象者200有效地賦予刺激。又,若送風裝置20送出之風之風速自最大值變為最小值之時間設定得較短,則可抑制對象者200感到不適感。
且說,雖然在圖5中未正確地圖示,但控制部121使送風裝置20送出之風之風速以最大值(例如1.5 m/sec)為基準自波動最大值(例如2.0 m/sec)變化至波動最小值(例如0.5 m/sec)。即,在圖5中風速看似直線性地變化,但實際上風速發生變化。以下,也將風速之變化表現為“波動”。圖7係顯示此風速之波動之一例之圖。
風速之波動例如為1/f波動,但可為隨機之波動。1/f波動係意味著功率譜密度與頻率f成反比例之波動。風速之波動以1 sec~10 sec左右之數秒等級之週期形成。即,控制部121使送風裝置送出之風之風速以較特定週期(例如30分鐘)更短之時間間隔波動。
由於若如上述般風速穩定地變化,則可對於對象者200穩定地賦予由風引起之刺激(對象者200難以適應由風引起之刺激),故容易維持交感神經之作用為優勢之狀態。又,若波動並非係週期性,則可進一步對於對象者200穩定地賦予由風引起之刺激(對象者200難以適應由風引起之刺激)。
其次,針對送風裝置20之第二控制(即,使對象者200之副交感神經之作用較交感神經之作用為優勢的控制)進行說明。在圖5之時序圖中,送風裝置20之第二控制在18:00至翌日之6:00之期間進行。
控制部121在第二控制下使送風裝置20之送風停止。藉此,因減小由送風裝置20送出之風對於對象者200賦予之刺激,而可使副交感神經之作用為優勢。此外,控制部121在第二控制下可使送風裝置20送出微弱之風。控制部121在第二控制下,只要使送風裝置20送出之風之風速較第一控制減小即可。
[空調裝置之控制之切換] 其次,針對空調裝置30之控制之切換進行說明。首先,針對空調裝置30之第一控制進行說明。空調裝置30之第一控制在圖5之時序圖中於6:00至18:00之期間進行。控制部121利用空調裝置30使對象者200之周圍之溫度上升及下降。控制部121在第一控制之開始最初,當歷經1小時使周圍之溫度上升至基準溫度+3℃後,歷經30分鐘使周圍之溫度降低3℃,繼而歷經30分鐘使周圍之溫度上升3℃。此外,溫度變化較理想為在30分鐘以內。之後重複此溫度變化。基準溫度根據季節而不同,例如,在夏季時為26℃,在春季及秋季時為22℃,在冬季時為20℃。此外,為了使交感神經之作用為優勢,而有較佳為使溫度變化3℃以上之情形。若考量健康方面,則溫度變化只要在5℃以內即可,在圖5之例中設為3℃。
此外,對象者200之周圍之溫度例如由環境計測裝置100計測,控制部121基於由環境計測裝置100計測出之溫度而控制空調裝置30。控制部121可在不利用環境計測裝置100下,使空調裝置30之溫度設定如上述般以60分鐘週期上升及下降。
如此,控制部121以特定週期(例如60分鐘週期)使溫度上升及下降。由於若溫度經時地變化,則可對於對象者200穩定地賦予由溫度引起之刺激(對象者200難以適應由溫度引起之刺激),故容易維持對象者200之交感神經之作用為優勢之狀態。
此外,控制部121在進行第一控制之期間利用空調裝置30將空間300之濕度設於40%以上60%以下之範圍內。控制部121更具體而言將空間300之濕度在夏季時設於40%以上55%以下之範圍內,將空間300之濕度在冬季時設於45%以上60%以下之範圍內。
其次,針對空調裝置30之第二控制進行說明。空調裝置30之第二控制在圖5之時序圖中於18:00至翌日之6:00之期間進行。第二控制進一步被區別為在18:00(即日落時刻)至22:00(即預定就寢時刻)之期間進行之睡眠前控制、及在22:00以後進行之睡眠中控制。
在睡眠前控制下,控制部121以空間300之溫度在預定就寢時刻變為基準溫度之方式使溫度逐漸降低。在圖5之例中,歷經4小時使溫度降低3℃。
在接續之睡眠中控制下,控制部121在歷經30分鐘使周圍之溫度上升1℃後歷經30分鐘使周圍之溫度降低1℃。此外,溫度變化較理想為在30分鐘以內。之後重複此溫度變化。
如此,控制部121以特定週期(例如60分鐘週期)使溫度略微地(具體而言未達3℃左右)上升及下降。一般而言,人重複下述基礎代謝,即:若身體發熱時則出汗而將身體冷卻且隨著時間經過而身體會發熱。若將對象者200之溫度設為一定,則忽略該基礎代謝,感到太熱或感到太冷。
相對於此,若溫度以設想基礎代謝之週期略微地變化,則可減少對於對象者200賦予之由溫度引起之刺激,且提高舒適度。因而,可使對象者200之副交感神經之作用為優勢。
此外,控制部121在進行睡眠前控制之期間利用空調裝置30將空間300之濕度設於40%以上60%以下之範圍內。控制部121更具體而言將空間300之濕度在夏季時設於40%以上55%以下之範圍內,將空間300之濕度在冬季時設於45%以上60%以下之範圍內。
又,控制部121在進行睡眠中控制之期間利用空調裝置30將空間300之濕度設於50%以上60%以下之範圍內。
[照明裝置之控制] 其次,針對照明裝置40之控制之切換進行說明。首先,針對照明裝置40第一控制進行說明。照明裝置40第一控制在圖5之時序圖中於6:00至18:00之期間進行。
控制部121在第一控制開始之30分鐘前使熄滅狀態之照明裝置40點亮,歷經30分鐘將空間300之照度上升至2000勒克司。之後,控制部121例如在1小時內將空間300之照度上升至2500勒克司。較佳為以對象者200對照度變動不會產生厭惡感之程度使照度發生時間變動。
空間300之照度例如維持2500勒克司不變直至15時為止,之後,歷經2小時30分鐘降低至2000勒克司,進而,之後,歷經30分鐘降低至300勒克司。
如此,若將空間300變明亮,則可使對象者200之交感神經之作用為優勢。此外,第一控制下之空間300之最大之照度只要為2500勒克司以上即可。
又,關於照明裝置40之色溫度,控制部121在第一控制開始之30分鐘前以2500 K使照明裝置40點亮。之後,控制部121將照明裝置40之色溫度歷經2小時30分鐘上升至4500 K,進而,之後,歷經3小時30分鐘上升至5000 K。
之後,控制部121將照明裝置40之色溫度歷經3小時30分鐘降低至4500 K,歷經2小時30分鐘降低至3000 K,歷經30分鐘降低至2500 K。
如此,藉由將空間300之色溫度模仿室外之色溫度(日光之色溫度)發生變化,而可使對象者200之交感神經之作用為優勢。
其次,針對照明裝置40之第二控制進行說明。照明裝置40之第二控制在圖5之時序圖中於18:00至翌日之6:00之期間進行。第二控制進而被區別為在18:00至22:00之期間進行之睡眠前控制、及在22:00以後進行之睡眠中控制。
在睡眠前控制下,控制部121藉由控制照明裝置40而將空間300之照度設為300勒克司。又,控制部121將照明裝置40之色溫度設為2500 K。而且,在睡眠中控制下,控制部121將照明裝置40熄滅(關斷)。
如此,若藉由將空間300變暗而減弱對於對象者200賦予之光刺激,則可使對象者200之副交感神經之作用為優勢。
[外部光調整裝置之控制之切換] 其次,針對外部光調整裝置50之控制之切換進行說明。首先,針對外部光調整裝置50之第一控制進行說明。外部光調整裝置50之第一控制在圖5之時序圖中於6:00至18:00之期間進行。
控制部121自第一控制開始之30分鐘前歷經30分鐘將外部光調整裝置50之透過率上升至100%,之後之3小時維持100%之狀態。透過率之初始值例如為10%。
如此,若將空間300變明亮,則可使對象者200之交感神經之作用為優勢。
之後,在直至第一控制之結束時刻(18:00)為止之期間,控制部121與天候相應地控制外部光調整裝置50。該控制例如基於外部光調整裝置50具備之照度感測器顯示之照度進行。例如,控制部121在天候為陰天之情形下(在照度感測器顯示之照度比較低之情形下),將外部光調整裝置50之光之透過率設為100%,在天候為晴天之情形下(在照度感測器顯示之照度比較高之情形下),出於抑制眩光之目的等,使透過率降低至例如30%左右。
其次,針對外部光調整裝置50之第二控制進行說明。照明裝置40之第二控制在圖5之時序圖中於18:00至翌日之6:00之期間進行。在第二控制下,將外部光調整裝置50之透過率設為10%。
如此,若藉由將空間300變暗而減弱對於對象者200賦予之光刺激,則可使對象者200之副交感神經之作用為優勢。
[間接照明裝置之控制之切換] 其次,針對間接照明裝置60之控制之切換進行說明。首先,針對間接照明裝置60之第一控制進行說明。間接照明裝置60之第一控制在圖5之時序圖中於6:00至18:00之期間進行。
在第一控制下,控制部121使間接照明裝置60點亮,歷經5小時30分鐘將間接照明裝置60之亮度提高至60 cd/m2 。之後,控制部121將間接照明裝置60之亮度設為60 cd/m2 直至第一控制之結束為止。
又,雖然在圖5中未正確地圖示,但控制部121在間接照明裝置60之亮度為60 cd/m2 之期間(即11:30~18:00之期間),使間接照明裝置60發出之光之照度波動。控制部121例如將間接照明裝置60發出之光之明亮度以1 sec~10 sec左右之數秒等級之週期(既可為一定週期,亦可為隨機之週期)變亮或變暗。間接照明裝置60發出之光既可以一定之振幅波動,亦可以隨機之振幅波動。例如,控制部121可如圖7之風速之波形般使間接照明裝置60發出之光之照度波動。
由於若如上述般間接光之照度穩定地變化,則可對於對象者200穩定地賦予由間接光引起之刺激(對象者200難以適應由間接光引起之刺激),故容易維持對象者200之交感神經之作用為優勢之狀態。
又,關於間接照明裝置60之色度,控制部121在第一控制中使間接照明裝置60以對象者200之非偏好之發光色發光。顯示對象者200之非偏好之發光色之資訊與由操作受理部125受理之對象者200之操作相應地預先記憶於記憶部124。藉此,可使對象者200之交感神經之作用為優勢。
其次,針對間接照明裝置60之第二控制進行說明。間接照明裝置60之第二控制在圖5之時序圖中於18:00至翌日之6:00之期間進行。第二控制進而被區別為在18:00至22:00之期間進行之睡眠前控制、及在22:00以後進行之睡眠中控制。
在睡眠前控制下,控制部121以間接照明裝置60在預定就寢時刻熄滅之方式使間接照明裝置60之亮度降低。控制部121在睡眠前控制中使間接照明裝置60以對象者200之偏好之發光色發光。顯示對象者200之偏好之發光色之資訊與由操作受理部125受理之對象者200之操作相應地預先記憶於記憶部124。藉此,可使對象者200之副交感神經之作用為優勢。在睡眠中控制下,間接照明裝置60被熄滅。
此外,根據發明人等之試驗確認,若使間接照明裝置60以對象者之偏好之顏色發光,則副交感神經之作用變為優勢,若使間接照明裝置60以對象者之非偏好之顏色發光,則交感神經之作用變為優勢。
[換氣裝置之控制之切換] 其次,針對換氣裝置70之控制之切換進行說明。首先,針對換氣裝置70之第一控制進行說明。換氣裝置70之第一控制在圖5之時序圖中於6:00至18:00之期間進行。在第一控制下,控制部121使用換氣裝置70將空間300內之二氧化碳濃度設為未達800 ppm。其在一般居住空間中相當於換氣量3.0 m3 /m2 ・h以上。控制部121例如在空間300內之二氧化碳濃度較高時,藉由增加換氣裝置70之換氣量,而將空間300內之二氧化碳濃度設為未達800 ppm。此外,空間300內之二氧化碳濃度例如由環境計測裝置100計測,控制部121基於由環境計測裝置100計測出之二氧化碳濃度而控制換氣裝置70。
如此,若使空間300內之二氧化碳濃度降低,則可使對象者200之交感神經之作用為優勢。
其次,針對換氣裝置70之第二控制進行說明。換氣裝置70之第二控制在圖5之時序圖中,於18:00至翌日之6:00之期間進行。在第二控制之最初3小時之期間,控制部121使用換氣裝置70將空間300內之二氧化碳濃度設為未達1000 ppm。其在一般居住空間中相當於換氣量2.6 m3 /m2 ・h以上。控制部121在之後之2小時之期間(即預定就寢時刻之前後1小時),將空間300內之二氧化碳濃度設為2000 ppm以上3000 ppm以下。之後,控制部121使用換氣裝置70將空間300內之二氧化碳濃度設為未達1000 ppm。
如此,若調整空間300內之二氧化碳濃度,則可使對象者200之副交感神經之作用為優勢。
[揚聲器之控制] 其次,針對揚聲器80之控制進行說明。控制部121在第一控制下,於送風裝置20送出之風之風速提高時,使揚聲器80發出之聲音變化。此處之“使聲音變化”,包含在未出聲之狀態下開始出聲。揚聲器80例如輸出節奏比較快之曲子。藉此,由於以送風裝置20提高風速之時序、亦即增強對於對象者200之刺激之時序,作為另一刺激使聲音變化,故進一步增強刺激。因而,可進一步使對象者200之交感神經之作用為優勢。
又,控制部121在第二控制下使揚聲器80發出之聲音變化。此處之“使聲音變化”,包含在未出聲之狀態下開始出聲。揚聲器80例如輸出療癒音樂等之具有放鬆效果之聲音、或節奏比較慢之曲子等。藉此,可使對象者200之副交感神經之作用為優勢。
[香氣產生裝置之控制] 其次,針對香氣產生裝置90之控制進行說明。控制部121在第一控制下,於送風裝置20送出之風之風速提高時,使香氣產生裝置發出之香氣變化。此處之“使香氣變化”,包含在未產生香氣之狀態下開始產生香氣。香氣產生裝置90例如產生薄荷之香氣等之舒適之刺激之香氣。藉此,由於以送風裝置20提高風速之時序、亦即增強對於對象者200之刺激之時序,作為又一刺激使香氣變化,故進一步增強刺激。因而,可進一步使對象者200之交感神經之作用為優勢。
又,控制部121在第二控制下使香氣產生裝置發出之香氣變化。在此處之“使香氣變化”中包含在不產生香氣之狀態下開始產生香氣。香氣產生裝置90例如產生含有芬多精(植物殺菌素)等之刺激較少之香氣、或薰衣草之香氣等。藉此,可使對象者200之副交感神經之作用為優勢。
[變化例1] 控制裝置120可取得對象者200之生物體資訊,且基於取得之生物體資訊調整送風裝置20之控制之內容。生物體資訊利用生物體資訊計測裝置110計測。圖8係顯示交感神經及副交感神經之作用與生物體資訊之變化之關係之圖。如圖8所示,對象者200之體溫、血壓、心率、脈搏、出汗量、瞳孔直徑、表皮溫度、及表情等之生物體資訊與交感神經之作用及副交感神經之作用建立關聯,可用作用於調整送風裝置20之控制之內容之指標。
控制裝置120之控制部121例如監測在第一控制之執行中利用生物體資訊計測裝置110計測之對象者200之心率,並與記憶於記憶部124之特定之基準資料進行比較。例如,以複數日取得對象者200之1日之安靜時之心率之變化,在記憶部124中,將其等平均之1日之心率之變化作為心率之基準資料被記憶。此外,基準資料只要根據經驗或試驗預先決定即可,並非必須基於對象者200之心率之過去之實測值決定。
在心率低於基準資料之情形下,推定交感神經之作用較弱,認為必須進行以交感神經為優勢之第一控制。因而,控制部121為了增強對於對象者200賦予之刺激,而縮短第一控制之週期,或提高第一控制下之風速之最大值。此環境控制系統10在推定出對象者200之交感神經之作用較通常更弱之情形下,可以使交感神經之作用為優勢之方式調整第一控制之內容。即,環境控制系統10可抑制對象者200之自律神經之紊亂。此外,利用心率以外之生物體資訊也可進行可同樣之動作。
[變化例2] 在上述實施形態中針對環境控制系統10對第一控制、及第二控制以考量對象者200之預定起床時刻、對象者200之預定就寢時刻、日出時刻、及日落時刻之至少1個時刻之特定之時序進行切換之動作模式(以下也記載為晝夜節律模式)進行了說明。環境控制系統10藉由利用控制裝置120之操作受理部125受理特定之操作,而可切換晝夜節律模式與其他之動作模式。即,環境控制系統10可選擇性地執行晝夜節律模式與其他之動作模式。
作為其他之動作模式,例如例示對象者200可利用本身之操作自由地切換第一控制及第二控制之手動模式。又,作為其他之動作模式之另一例,例示排程模式。
在排程模式之動作中,控制裝置120取得對象者200之排程資訊,基於取得之排程資訊以特定之時序切換第一控制及第二控制。圖9係顯示排程模式之動作之圖。此外,排程資訊例如藉由操作受理部125進行對象者200等之使用者之排程之輸入操作,而被預先記憶於記憶部124。
如圖9所示,在排程資訊中預定對象者200之發表。如此在推定出對象者200在發表前緊張之情形下,並非簡單地使對象者200放鬆,而是在提高一次清醒度後使其放鬆。藉此,在發表時,對象者200可獲得適當之緊張感及放鬆感,而發揮較高之表現力。
因而,控制部121在直至下一預定(例如發表)為止存在1小時之時間之情形下,在最初之30分鐘內執行第一控制,在歷經30分鐘後執行第二控制。藉此,在發表時,對象者200可獲得適當之緊張感及放鬆感,而發揮較高之表現力。此外,相對於發表以外之行動,可在該行動前進行適於該行動之第一控制及第二控制之切換。
如此,環境控制系統10可基於特定之操作,無關於對象者200之預定起床時刻、對象者200之預定就寢時刻、日出時刻、及日落時刻之至少1個時刻而控制送風裝置20等。
[效果等] 如以上所說明般,環境控制系統10具備:送風裝置20,其朝向對象者送出風;及控制裝置120,其取得對象者200之預定起床時刻、對象者200之預定就寢時刻、日出時刻、及日落時刻之至少1個時刻,且在所取得之至少1個時刻,切換送風裝置20之控制。
此環境控制系統10藉由在對象者200之預定起床時刻、對象者200之預定就寢時刻、日出時刻、及日落時刻之至少1個時刻適切地切換送風裝置20之控制,而可抑制對象者200之自律神經之紊亂。
又,例如,控制裝置120取得預定起床時刻、預定就寢時刻、及日落時刻,在預定起床時刻至預定就寢時刻及日落時刻之任一較早之時刻之期間,進行藉由使送風裝置20送出之風之風速以特定週期變化而使對象者200之交感神經之作用較副交感神經之作用為優勢的第一控制;在預定就寢時刻及日落時刻之任一較早之時刻以後,進行藉由使送風裝置20送出之風之風速較第一控制為小而使對象者200之副交感神經之作用較交感神經之作用為優勢的第二控制。
此環境控制系統10藉由與晝夜節律相配對應地切換第一控制及第二控制,而可抑制對象者200之自律神經之紊亂。
又,例如,控制裝置120在第一控制下,使送風裝置20送出之風之風速以較特定週期更短之時間間隔波動。
此環境控制系統10藉由使風速經時地變化,而可對於對象者200穩定地賦予由風引起之刺激。由於對象者200難以適應由風引起之刺激,故容易維持交感神經之作用為優勢之狀態。
又,例如,環境控制系統10更具備用於調整對象者200位處之空間300之溫度的空調裝置30。控制裝置120在所取得之至少1個時刻切換空調裝置30之控制。
此環境控制系統10藉由切換空調裝置30之控制,而可抑制對象者200之自律神經之紊亂。
又,例如,環境控制系統10更具備將對象者200位處之空間300照亮之照明裝置40。控制裝置120在所取得之至少1個時刻切換與色溫度相關之照明裝置40之控制。
此環境控制系統10藉由切換與色溫度相關之照明裝置40之控制,而可抑制對象者200之自律神經之紊亂。
又,例如,環境控制系統10更具備將對象者200位處之空間300照亮之照明裝置40。控制裝置120在所取得之至少1個時刻切換與空間300之照度相關之照明裝置40之控制。
此環境控制系統10藉由切換與空間300之照度相關之照明裝置40之控制,而可抑制對象者200之自律神經之紊亂。
又,例如,環境控制系統10更具備配置於對象者200位處之空間300之間接照明裝置60。控制裝置120在所取得之至少1個時刻將間接照明裝置60之發光色切換為預先設定之對象者200之偏好之顏色、或預先設定之對象者200之非偏好之顏色。
此環境控制系統10藉由切換間接照明裝置60之發光色,而可抑制對象者200之自律神經之紊亂。
又,例如,環境控制系統10更具備進行對象者200位處之空間300之換氣之換氣裝置70。控制裝置120在所取得之至少1個時刻切換與空間300內之二氧化碳濃度相關之換氣裝置70之控制。
此環境控制系統10藉由切換進行空間300之換氣之換氣裝置70之控制,而可抑制對象者200之自律神經之紊亂。
又,例如,環境控制系統10更具備調整朝對象者200位處之空間300引入之外部光量之外部光調整裝置50。控制裝置120在所取得之至少1個時刻切換外部光調整裝置50之控制。
此環境控制系統10藉由切換外部光調整裝置50之控制,而可抑制對象者200之自律神經之紊亂。
又,例如,環境控制系統10更具備配置於對象者200位處之空間300之揚聲器80及香氣產生裝置90。
此環境控制系統10藉由控制揚聲器80及香氣產生裝置90,而可抑制對象者200之自律神經之紊亂。
又,例如,環境控制系統10更具備計測對象者200位處之空間300內之環境資訊的環境計測裝置100。
此環境控制系統10可基於空間300內之環境資訊進行用於抑制對象者200之自律神經之紊亂之對象裝置之控制。
又,例如,環境控制系統10更具備計測對象者200之生物體資訊之生物體資訊計測裝置110。控制裝置120基於計測出之對象者200之生物體資訊調整送風裝置20之控制之內容。
此環境控制系統10可基於對象者200之生物體資訊更有效地抑制對象者200之自律神經之紊亂。
又,例如,控制裝置120可基於特定之操作,無關於至少1個時刻而控制送風裝置20。
此環境控制系統10可利用對象者200本身之操作進行切換第一控制及第二控制之動作等。
又,例如,控制裝置120基於指定時刻之操作,取得日出時刻、及日落時刻。
此環境控制系統10可與對象者200等之指定時刻之操作相應地取得日出時刻、及日落時刻。
又,例如,控制裝置120基於對象者200指定位處之空間300之場所的操作,取得日出時刻、及日落時刻。
此環境控制系統10可與對象者200等之指定場所之操作相應地取得日出時刻、及日落時刻。
又,例如,控制裝置120基於自衛星定位系統取得之資訊取得日出時刻、及日落時刻。
此環境控制系統10可利用衛星定位系統取得日出時刻、及日落時刻。
又,例如,環境控制系統10等之電腦執行之環境控制方法取得對象者200之預定起床時刻、對象者200之預定就寢時刻、日出時刻、及日落時刻之至少1個時刻,且在所取得之至少1個時刻,切換朝向對象者200送出風之送風裝置20之控制。
此環境控制方法藉由在對象者200之預定起床時刻、對象者200之預定就寢時刻、日出時刻、及日落時刻之至少1個時刻適切地切換送風裝置20之控制,而可抑制對象者200之自律神經之紊亂。
(其他之實施形態) 以上,針對實施形態進行了說明,但本發明並非係限定於上述實施形態者。
例如,在上述實施形態中,可由另一處理部執行特定之處理部執行之處理。又,既可變更複數個處理之順序,亦可並行地執行複數個處理。
又,在上述實施形態中,各構成要素可藉由執行適於各構成要素之軟體程式而實現。各構成要素可藉由CPU或處理器等之程式執行部讀出並執行記錄於硬碟或半導體記憶體等之記錄媒體之軟體程式而實現。
又,各構成要素可利用硬體實現。各構成要素可為電路(或積體電路)。該等電路既可以整體構成1條電路,亦可為分別不同之電路。又,該等電路既可分別為泛用之電路,亦可為專用之電路。
又,本發明之所有或具體的態樣可利系統、裝置、方法、積體電路、電腦程式或電腦可讀取之CD-ROM等之記錄媒體實現。又,可利用系統、裝置、方法、積體電路、電腦程式及記錄媒體之任意之組合實現。
例如,本發明既可實現為環境控制方法,亦可實現為使電腦執行環境控制方法之程式,還可實現為記錄有此程式之電腦可讀取之非暫時性記錄媒體。
又,本發明既可實現為上述實施形態之控制裝置,亦可實現為用於使電腦作為此控制裝置而動作之由該電腦執行之程式。又,本發明可實現為記錄有此程式之電腦可讀取之非暫時性記錄媒體。
又,在上述實施形態中,環境控制系統可利用複數個裝置實現。可實現為單一裝置。在環境控制系統由複數個裝置實現之情形下,上述實施形態中所說明之環境控制系統具備之構成要素可以任何方式分配至複數個裝置。
此外,對於各實施形態實施熟悉此項技術者所想到之各種變化而獲得之形態、或藉由在不脫離本發明之趣旨之範圍內任意地組合各實施形態之構成要素及功能而實現之形態亦包含於本發明。
10:環境控制系統 20:送風裝置 30:空調裝置 40:照明裝置 50:外部光調整裝置 60:間接照明裝置 70:換氣裝置 80:揚聲器 90:香氣產生裝置 100:環境計測裝置 110:生物體資訊計測裝置 120:控制裝置 121:控制部 122:通訊部 123:計時部 124:記憶部 125:操作受理部 126:位置計測部 200:對象者 300:空間
圖1係顯示實施形態之環境控制系統之構成之圖。 圖2係顯示交感神經之作用與副交感神經之作用之圖。 圖3係顯示控制裝置之功能構成之方塊圖。 圖4係實施形態之環境控制系統之切換動作之流程圖。 圖5係用於說明包含送風裝置之對象裝置之控制之切換的時序圖。 圖6係用於說明送風裝置之第一控制之時序圖。 圖7係顯示風速之波動之一例之圖。 圖8係顯示交感神經及副交感神經之作用與生物體資訊之變化之關係之圖。 圖9係顯示排程模式之動作之圖。
10:環境控制系統
20:送風裝置
30:空調裝置
40:照明裝置
50:外部光調整裝置
60:間接照明裝置
70:換氣裝置
80:揚聲器
90:香氣產生裝置
100:環境計測裝置
110:生物體資訊計測裝置
120:控制裝置
200:對象者
300:空間

Claims (17)

  1. 一種環境控制系統,其具備: 送風裝置,其朝向對象者送出風;及 控制裝置,其取得前述對象者之預定起床時刻、前述對象者之預定就寢時刻、日出時刻、及日落時刻之至少1個時刻,且在所取得之前述至少1個時刻,切換前述送風裝置之控制。
  2. 如請求項1之環境控制系統,其中前述控制裝置: 取得前述預定起床時刻、前述預定就寢時刻、及前述日落時刻; 在自前述預定起床時刻至前述預定就寢時刻及前述日落時刻之任一較早之時刻之期間,進行藉由使前述送風裝置送出之風之風速以特定週期變化而使前述對象者之交感神經之作用較副交感神經之作用為優勢的第一控制; 在前述預定就寢時刻及前述日落時刻之任一較早之時刻以後,進行藉由使前述送風裝置送出之風之風速較前述第一控制為小而使前述對象者之前述副交感神經之作用較前述交感神經之作用為優勢的第二控制。
  3. 如請求項2之環境控制系統,其中前述控制裝置在前述第一控制下,使前述送風裝置送出之風之風速以較前述特定週期更短之時間間隔波動。
  4. 如請求項1之環境控制系統,其更具備用於調整前述對象者位處之空間之溫度的空調裝置;且 前述控制裝置在所取得之前述至少1個時刻,切換前述空調裝置之控制。
  5. 如請求項1之環境控制系統,其更具備將前述對象者位處之空間照亮之照明裝置;且 前述控制裝置在所取得之前述至少1個時刻,切換與色溫度相關之前述照明裝置之控制。
  6. 如請求項1之環境控制系統,其更具備將前述對象者位處之空間照亮之照明裝置;且 前述控制裝置在所取得之前述至少1個時刻,切換與前述空間之照度相關之前述照明裝置之控制。
  7. 如請求項1之環境控制系統,其更具備配置於前述對象者位處之空間之間接照明裝置;且 前述控制裝置在所取得之前述至少1個時刻,將前述間接照明裝置之發光色切換為預先設定之前述對象者之偏好之顏色、或預先設定之前述對象者之非偏好之顏色。
  8. 如請求項1之環境控制系統,其更具備進行前述對象者位處之空間之換氣之換氣裝置;且 前述控制裝置在所取得之前述至少1個時刻,切換與前述空間內之二氧化碳濃度相關之前述換氣裝置之控制。
  9. 如請求項1之環境控制系統,其更具備調整朝前述對象者位處之空間引入之外部光量之外部光調整裝置;且 前述控制裝置在所取得之前述至少1個時刻,切換前述外部光調整裝置之控制。
  10. 如請求項1之環境控制系統,其更具備配置於前述對象者位處之空間之揚聲器及香氣產生裝置。
  11. 如請求項1之環境控制系統,其更具備計測前述對象者位處之空間之環境資訊的環境計測裝置。
  12. 如請求項1之環境控制系統,其更具備計測前述對象者之生物體資訊之生物體資訊計測裝置;且 前述控制裝置基於計測出之前述對象者之生物體資訊,調整前述送風裝置之控制之內容。
  13. 如請求項1之環境控制系統,其中前述控制裝置基於特定之操作,無關於前述至少1個時刻而控制前述送風裝置。
  14. 如請求項1至13中任一項之環境控制系統,其中前述控制裝置基於指定時刻之操作,取得前述日出時刻及前述日落時刻。
  15. 如請求項1至13中任一項之環境控制系統,其中前述控制裝置基於前述對象者指定位處之空間之場所的操作,取得前述日出時刻及前述日落時刻。
  16. 如請求項1至13中任一項之環境控制系統,其中前述控制裝置基於自衛星定位系統取得之資訊,取得前述日出時刻及前述日落時刻。
  17. 一種環境控制方法,其取得對象者之預定起床時刻、前述對象者之預定就寢時刻、日出時刻、及日落時刻之至少1個時刻;且 在所取得之前述至少1個時刻,切換朝向前述對象者送出風之送風裝置之控制。
TW109102697A 2019-01-31 2020-01-30 環境控制系統及環境控制方法 TWI730609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9015406 2019-01-31
JP2019-015406 2019-01-31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035925A true TW202035925A (zh) 2020-10-01
TWI730609B TWI730609B (zh) 2021-06-11

Family

ID=7183998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9102697A TWI730609B (zh) 2019-01-31 2020-01-30 環境控制系統及環境控制方法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20220065485A1 (zh)
EP (1) EP3919832A4 (zh)
JP (1) JPWO2020158560A1 (zh)
CN (1) CN113227665A (zh)
TW (1) TWI730609B (zh)
WO (1) WO2020158560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WO2020090642A1 (ja) * 2018-11-02 2021-09-16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環境制御システム、及び、環境制御方法
CN113074443B (zh) * 2021-02-22 2023-12-22 青岛海信日立空调系统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家电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
US11940168B2 (en) * 2022-03-25 2024-03-26 Motorola Mobility Llc Device with optical heart rate sensor and corresponding methods

Family Cites Families (1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0104972A (ja) * 1998-09-29 2000-04-11 Sanyo Electric Co Ltd 冷暖房機の温度制御装置
JP3543688B2 (ja) 1999-07-30 2004-07-14 松下電器産業株式会社 環境制御機器およびケア住宅
JP2002089927A (ja) * 2000-09-19 2002-03-27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空調システム
JP2005098204A (ja) * 2003-09-25 2005-04-14 Sanyo Electric Co Ltd 扇風機
JP2006162159A (ja) * 2004-12-08 2006-06-22 Sanyo Electric Co Ltd 空気調和装置
JP2007212109A (ja) * 2006-02-13 2007-08-23 Toshiba Kyaria Kk 空気調和機
TW200905119A (en) * 2007-07-30 2009-02-01 Topco Technologies Corp Illumination system
JP5409148B2 (ja) * 2009-07-10 2014-02-05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生体状態取得装置、生体状態取得プログラム、生体状態取得装置を備えた機器及び空気調和機
US9810441B2 (en) * 2012-02-23 2017-11-07 Honeywell International Inc. HVAC controller with indoor air quality scheduling
KR102199139B1 (ko) * 2013-10-04 2021-01-06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공기 조화기 제어 장치, 공기 조화 시스템 및 공기 조화기 제어 방법
JP6295438B2 (ja) * 2015-02-27 2018-03-20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空気調和機
JP6090382B2 (ja) * 2015-07-31 2017-03-08 ダイキン工業株式会社 空調制御システム
JP6090383B2 (ja) * 2015-07-31 2017-03-08 ダイキン工業株式会社 空調制御システム
JP2017116236A (ja) * 2015-12-25 2017-06-29 トヨタホーム株式会社 建物及び住環境システム
CN105715575B (zh) * 2016-02-29 2017-11-14 广东美的环境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风扇及其控制方法
WO2018039433A1 (en) * 2016-08-24 2018-03-01 Delos Living Llc Systems, methods and articles for enhancing wellness associated with habitable environments
JP2018056012A (ja) * 2016-09-29 2018-04-05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環境制御システム、環境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SG11202002607YA (en) * 2017-09-28 2020-04-29 Daikin Ind Ltd Control device of environment control means
US20200003448A1 (en) * 2018-06-27 2020-01-02 Johnson Controls Technology Company Facility management portal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I730609B (zh) 2021-06-11
CN113227665A (zh) 2021-08-06
JPWO2020158560A1 (ja) 2021-10-28
WO2020158560A1 (ja) 2020-08-06
EP3919832A1 (en) 2021-12-08
US20220065485A1 (en) 2022-03-03
EP3919832A4 (en) 2022-04-2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730609B (zh) 環境控制系統及環境控制方法
US10306741B2 (en) Illumination system and mobile body
JP7113299B2 (ja) 環境制御システム、及び、環境制御方法
JP2005211319A (ja) 睡眠環境形成装置
TWI725599B (zh) 環境控制系統及環境控制方法
TWI723603B (zh) 環境控制系統及環境控制方法
US11324097B2 (en) Illumination control method and illumination control apparatus
JP6580353B2 (ja) 照明付き建物
JP2008151466A (ja) 空気調和システムおよびそのプログラム
TWI740255B (zh) 環境控制系統及環境控制方法
JP2005339993A (ja) 照明制御方法及び照明制御システム
JP2021137325A (ja) 据え置き型テレ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