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2033897A - 跨坐型車輛 - Google Patents

跨坐型車輛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2033897A
TW202033897A TW109101317A TW109101317A TW202033897A TW 202033897 A TW202033897 A TW 202033897A TW 109101317 A TW109101317 A TW 109101317A TW 109101317 A TW109101317 A TW 109101317A TW 202033897 A TW202033897 A TW 202033897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engine
tensioner
shaft
vehicle
attachment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910131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I754885B (zh
Inventor
青山将之
三浦祐太朗
鬼村直樹
Original Assignee
日商山葉發動機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日商山葉發動機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日商山葉發動機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203389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03389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75488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754885B/zh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2COMBUSTION ENGINES; HOT-GAS OR COMBUSTION-PRODUCT ENGINE PLANTS
    • F02BINTERNAL-COMBUSTION PISTON ENGINES; COMBUSTION ENGINES IN GENERAL
    • F02B61/00Adaptations of engines for driving vehicles or for driving propellers; Combinations of engines with gearing
    • F02B61/02Adaptations of engines for driving vehicles or for driving propellers; Combinations of engines with gearing for driving cycl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1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ENGINE PLANTS IN GENERAL; STEAM ENGINES
    • F01LCYCLICALLY OPERATING VALVES FOR MACHINES OR ENGINES
    • F01L1/00Valve-gear or valve arrangements, e.g. lift-valve gear
    • F01L1/02Valve drive
    • F01L1/022Chain driv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1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ENGINE PLANTS IN GENERAL; STEAM ENGINES
    • F01LCYCLICALLY OPERATING VALVES FOR MACHINES OR ENGINES
    • F01L1/00Valve-gear or valve arrangements, e.g. lift-valve gear
    • F01L1/20Adjusting or compensating clearanc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Automatic Cycles, And Cycles In General (AREA)
  • Devices For Conveying Motion By Means Of Endless Flexible Members (AREA)

Abstract

一第一軸包括一第一螺紋部分且至少部分地安置於一第一容納部分內部。一第二軸至少部分地安置於一第二容納部分內部,且根據該第一軸之旋轉在一張力器之一軸線方向上移動。該第二軸包括一第二螺紋部分及一遠端。該第二螺紋部分與該第一螺紋部分旋擰在一起。該遠端自該第二容納部分突出至一引擎中。一彈簧推動該第一軸以使該第一軸旋轉。當於一車輛平面視圖觀察時,該張力器至少部分地與一進氣路徑部分重疊。該彈簧安置於該第一容納部分及該第二容納部分內部。

Description

跨坐型車輛
本發明係關於一種跨坐型車輛。
存在一種類型的引擎,其與張力器附接以用於按壓正時鏈或正時皮帶。例如,PCT國際申請案第WO2003/048605號描述包括旋轉軸、推力軸、殼體、彈簧及軸承之張力器。旋轉軸與推力軸經由螺紋彼此旋擰在一起。旋轉軸及彈簧安置於殼體內部。彈簧推動旋轉軸以使旋轉軸旋轉。軸承附接至殼體,並限制推力軸之旋轉。旋轉軸藉由彈簧之推動力而旋轉,從而使推力軸在其軸向方向上移動。因此,推力軸按壓正時鏈或正時皮帶。
存在一種類型的跨坐型車輛,其中張力器安置於進氣系統與引擎之間。為了將進氣系統及引擎緊湊地安置於此種類型之車輛中,需要減小張力器自引擎突出之量。
為了減小張力器自引擎突出之量,可假定縮短安置於引擎外部之殼體。然而,在此狀況下,需要縮短安置於殼體內部之彈簧。此情況導致彈簧繞組數目減小。另外,當意欲施加等效於未縮短初始彈簧之負載的負載時,需要增大此縮短彈簧之外徑。在此狀況下,彈簧外徑之改變速率相對於推力軸之位移增大。考慮到彈簧外徑之改變速率,需要增大殼體之徑向大小。因此,使得引擎大小增大。
在跨坐型車輛中,儲物箱及座椅安置於引擎上方。因此,引擎大小之增大導致儲物箱容量減小。替代地,引擎大小之增大導致座椅高度增大,從而騎乘者之腳部變得難以觸地係不可避免的。
本發明的一個目標為提供一種跨坐型車輛,其可抑制引擎大小增大且同時使得張力器自引擎突出之量較小。根據本發明,藉由具有獨立技術方案1之特徵之跨坐型車輛解決該目標。較佳實施例限定於附屬請求項中。
根據一態樣之跨坐型車輛包括車體框架、引擎、儲物箱、座椅、進氣路徑部分及張力器。引擎由車體框架以可樞轉方式支撐。儲物箱安置於引擎上方。座椅安置於儲物箱上方。進氣路徑部分安置於儲物箱下方,且連接至引擎。張力器在車輛上下方向上安置於進氣路徑部分與引擎之間,且附接至引擎。
張力器包括第一容納部分、第二容納部分、第一軸、第二軸及彈簧。第一容納部分安置於引擎外部,且附接至引擎。第二容納部分安置於引擎內部,且連接至第一容納部分。第一軸至少部分地安置於第一容納部分內部,且包括第一螺紋部分。第二軸至少部分地安置於第二容納部分內部,且根據第一軸之旋轉在張力器之軸線方向上移動。第二軸包括第二螺紋部分及遠端。第二螺紋部分與第一螺紋部分旋擰在一起。遠端自第二容納部分突出至引擎中。彈簧推動第一軸以使第一軸旋轉。當於車輛平面視圖觀察時,張力器至少部分地與進氣路徑部分重疊。彈簧安置於第一容納部分及第二容納部分內部。
在根據當前態樣之跨坐型車輛中,彈簧安置於安置於引擎外部之第一容納部分及安置於引擎內部之第二容納部分兩者內部。由於此,相比於彈簧完全安置於第一容納部分內部之組態,可使得張力器自引擎突出之量較小,同時可以可靠地產生具有足夠長度的彈簧。因此,可使得張力器自引擎突出之量較小,同時可抑制引擎大小之增大。另外,由於可使得張力器自引擎突出之量較小,因此可緊湊地安置引擎及進氣路徑部分。因此,可抑制儲物箱容量減小。另外,可抑制座椅高度增大,從而可抑制騎乘者之腳部變得難以觸地。
第二容納部分可包括在張力器之軸線方向上延伸之凹槽。彈簧可包括鎖定至凹槽之鎖定部分。鎖定部分可在張力器之軸線方向上在凹槽內延伸。在此狀況下,相較於當彈簧之鎖定部分在彈簧之圓周方向上延伸時,可更穩定地限制彈簧發生旋轉。由於此,彈簧耐用性可經增強。
鎖定部分可自第二容納部分突出。引擎可包括附接孔,第二容納部分插入至該附接孔中。附接孔可包括第一退避部分及第二退避部分。鎖定部分可安置於第一退避部分處。第二退避部分可安置於繞附接孔之中心自第一退避部分旋轉位移預定角度之位置中。第二退避部分使得鎖定部分能夠安置於其中。在此狀況下,可藉由第一退避部分避免鎖定部分與附接孔之間的干擾。另外,不僅可藉由第一退避部分而且可藉由第二退避部分避免鎖定部分與附接孔之間的干擾。由於此,使得將張力器附接至引擎變得簡單。
鎖定部分可自第二容納部分突出。引擎可包括附接孔及第一與第二螺栓孔以用於將張力器附接至引擎。附接孔可為第二容納部分插入其中之孔。附接孔可包括安置有鎖定部分之退避部分。當於附接孔之軸線方向上觀察時,退避部分可安置於不與連接第一與第二螺栓孔之中心之虛擬直線重疊的位置中。在此狀況下,可提供退避部分,同時可抑制第一與第二螺栓孔之間的距離增大。由於此,可抑制引擎大小增大。
第一容納部分可包括附接至引擎之凸緣部分。第二容納部分可與凸緣部分整合。在此狀況下,使得形成第一與第二容納部分變得簡單。
第一容納部分可在張力器之軸線方向上長於第二容納部分。在此狀況下,可以可靠地產生具有較大長度之彈簧。
引擎可包括曲軸箱、氣缸及頭蓋。氣缸可包括第一端及第二端。第一端可附接至頭蓋。第二端可附接至曲軸箱。氣缸可包括張力器附接部分及進氣附接部分。張力器可附接至張力器附接部分。進氣路徑部分可附接至進氣附接部分。進氣路徑部分可自進氣附接部分朝向第二端側延伸。進氣附接部分可在氣缸之軸線方向上安置於第一端與張力器附接部分之間。第一端與張力器附接部分之間的距離在氣缸之軸線方向上大於張力器附接部分與第二端之間的距離。在此狀況下,張力器相較於第一端側較接近於第二端定位。因此,張力器朝向第二端距進氣附接部分分隔較遠地安置。由於此,張力器可遠離進氣附接部分安置。因此,使得易於接近張力器,從而張力器之維護效能可經增強。
跨坐型車輛可進一步包括連接至引擎之排氣系統。排氣系統可包括安置於引擎下方之催化劑。在此狀況下,可使得張力器自引擎突出之量較小,從而可緊湊地安置引擎及進氣路徑部分。由於此,甚至在催化劑安置於引擎下方時,可抑制車輛高度增大或車輛距地面之最低高度減小。
進氣路徑部分可包括進氣導管及節流閥本體。進氣導管可連接至引擎。節流閥本體可連接至進氣導管。當於車輛平面視圖觀察時,張力器可至少部分地與節流閥本體重疊。在此狀況下,可使得張力器自引擎突出之量較小,從而可緊湊地安置引擎及節流閥本體。
引擎可包括曲軸箱、曲軸及氣缸。曲軸可容納於曲軸箱中。氣缸可連接至曲軸箱。進氣路徑部分可包括進氣導管。進氣導管可連接至氣缸,且可自氣缸向後彎曲。當於車輛側視圖觀察時,氣缸之軸線可自曲軸之旋轉中心向下偏移。在此狀況下,氣缸位置可降低。由於此,進氣路徑部分可安置於較低位置中,同時可在氣缸上方可靠地產生空間以便在其中安置具有彎曲形狀之進氣導管。因此,可抑制引擎大小增大。
跨坐型車輛可進一步包括輻射器及冷卻水路徑。氣缸之軸線可相對於水平方向形成大於45度之角度。冷卻水路徑可連接至輻射器及引擎。當於垂直於氣缸軸線之方向上觀察時,張力器可與冷卻水路徑重疊。
根據一較佳實施例之跨坐型車輛1將在下文中參看圖式解釋。圖1為跨坐型車輛1之側視圖。根據當前較佳實施例之跨坐型車輛1為速克達型車輛。如圖1中所示,跨坐型車輛1包括車體框架2、轉向裝置3、車體罩蓋4、前輪5、座椅6、後輪7及動力單元8。
應注意,在本說明書中,跨坐型車輛1之前後方向、上下方向及左右方向指代自跨坐型車輛1上騎乘之騎乘者可見之前後方向、上下方向及左右方向。另外,前後方向經界定為不僅指示平行於跨坐型車輛1之前後方向配置之方向,而且涵蓋相對於跨坐型車輛1之前後方向在±45度之角範圍內傾斜之方向。換言之,將相較於左右方向及上下方向較接近於前後方向之給定方向分類為前後方向。
同樣,上下方向經界定為涵蓋相對於跨坐型車輛1之上下方向在±45度之角範圍內傾斜之方向。換言之,將相較於前後方向及左右方向較接近於上下方向之給定方向分類為上下方向。另外,左右方向經界定為涵蓋相對於跨坐型車輛1之左右方向在±45度之角範圍內傾斜之方向。換言之,將相較於前後方向及上下方向較接近於左右方向之給定方向分類為左右方向。
在本說明書中,術語「連接」不限於直接連接,且涵蓋間接連接。另外,術語「連接」不限於分離部件固定至彼此之情況,且涵蓋整合式部件中之複數個部分彼此接續之情況。
車體框架2包括頭管11、下框12、下部框架13及後部框架14。下框12自頭管11向下延伸。下部框架13連接至下框12之下部部分。下部框架13自下框12向後延伸。後部框架14自下部框架13向後且向上延伸。
轉向裝置3由頭管11可轉動地支撐。轉向裝置3包括轉向軸21、下方托架22及前車輪叉23。轉向軸21插入至頭管11中。轉向軸21在其上部部分處連接至把手25。轉向軸21由頭管11支撐且由此可向右及向左轉動。下方托架22連接至轉向軸21之下部部分。前車輪叉23在其上端處連接至下方托架22。前輪5由前車輪叉23可旋轉地支撐。
車體罩蓋4包括前部罩蓋32、後部罩蓋33、下部罩蓋34、護腿板35及擋泥罩39。前部罩蓋32安置於頭管11前方。護腿板35安置於前部罩蓋32後方。護腿板35安置於頭管11及下框12後方。擋泥罩39安置於前輪5後方及護腿板35前方。後部罩蓋33覆蓋後部框架14之周圍部分。後部罩蓋33安置於座椅6下方。下部罩蓋34安置於前部罩蓋32與後部罩蓋33之間。下部罩蓋34覆蓋下部框架13之周圍部分。
下部罩蓋34之上表面包括腳踏板36。腳踏板36安置於座椅6下方及前方。腳踏板36安置於護腿板35後方。腳踏板36安置於下部框架13上方。提供腳踏板36以用於允許騎乘者將他的/她的腳部置於其上。腳踏板36在車輛寬度方向上具有完全平坦形狀。然而,腳踏板36可並不具有平坦形狀。例如,中心通道部分可設置於腳踏板36之中部中。中心通道部分具有向上突出形狀且在前後方向上延伸。
動力單元8安置於座椅6下方。動力單元8包括引擎26及傳動裝置27。動力單元8由車體框架2以可樞轉方式支撐。動力單元8可旋轉地支撐後輪7。換言之,包括引擎26之動力單元8與後輪7一起樞轉。因此,跨坐型車輛1包括所謂的機組擺動類型之動力單元8。
後輪7由穿過後部懸架28之車體框架2支撐。儲物箱38安置於引擎26上方。座椅6安置於儲物箱38上方。座椅6安置於後部框架14上方。
圖2為引擎26及其周圍部分之放大左側視圖。圖3為引擎26及其周圍部分之放大俯視圖。應注意,在圖3中,以雙點劃線來描繪儲物箱38之位置。如圖2及圖3中所示,引擎26包括曲軸箱41、氣缸42及頭蓋43。曲軸箱41安置於傳動裝置27側面。曲軸箱41容納曲軸40。
氣缸42安置於曲軸箱41前方。氣缸42包括氣缸本體42a及氣缸頭部42b。氣缸本體42a連接至曲軸箱41。氣缸頭部42b連接至氣缸本體42a。頭蓋43安置於氣缸42前方。頭蓋43連接至氣缸頭部42b。當於車輛側視圖觀察時,氣缸42之軸線Ax1 (在下文中被稱作「氣缸軸Ax1」)向前且向上傾斜。當於車輛側視圖觀察時,氣缸軸Ax1自曲軸40之旋轉中心C1向下偏移(位移)。氣缸軸Ax1相對於水平方向形成小於45度之角度。
跨坐型車輛1包括進氣路徑部分44。進氣路徑部分44連接至引擎26。進氣路徑部分44安置於引擎26上方。當於車輛平面視圖觀察時,進氣路徑部分44至少部分地與引擎26重疊。進氣路徑部分44安置於儲物箱38下方。當於車輛平面視圖觀察時,進氣路徑部分44與儲物箱38重疊。
進氣路徑部分44包括進氣導管45、節流閥本體46、進氣導管47及空氣清淨器48。進氣導管45連接至引擎26。詳細地,進氣導管45連接至氣缸頭部42b。進氣導管45安置於氣缸42上方。當於車輛平面視圖觀察時,進氣導管45至少部分地與氣缸42重疊。進氣導管45安置於儲物箱38下方。當於車輛平面視圖觀察時,進氣導管45與儲物箱38重疊。
進氣導管45連接至氣缸頭部42b之上表面420。進氣導管45經塑形以自氣缸頭部42b之上表面420向後彎曲。節流閥本體46連接至進氣導管45。節流閥本體46安置於進氣導管45後方。節流閥本體46安置於氣缸42上方。當於車輛平面視圖觀察時,節流閥本體46與氣缸42重疊。節流閥本體46安置於儲物箱38下方。當於車輛平面視圖觀察時,節流閥本體46與儲物箱38重疊。
進氣導管47連接至節流閥本體46。進氣導管47安置於節流閥本體46後方。進氣導管47安置於曲軸箱41上方。當於車輛平面視圖觀察時,進氣導管47與曲軸箱41重疊。當於車輛平面視圖觀察時,進氣導管47可與氣缸42重疊。進氣導管47安置於儲物箱38下方。當於車輛平面視圖觀察時,進氣導管47與儲物箱38重疊。進氣導管47自節流閥本體46向後延伸。
空氣清淨器48連接至進氣導管47。空氣清淨器48安置於進氣導管47後方。空氣清淨器48安置於動力單元8上方。詳細而言,空氣清淨器48安置於傳動裝置27上方。空氣清淨器48安置於引擎26上方。
圖4為動力單元8及其周圍部分之放大右側視圖。圖5為動力單元8及其周圍部分之放大仰視圖。應注意,圖4及圖5省略了對進氣路徑部分44之說明。如圖4及圖5中所示,跨坐型車輛1包括排氣系統51。排氣系統51連接至引擎26。排氣系統51包括第一排氣管道52、催化劑53、第二排氣管道54及消音器55。
第一排氣管道52連接至氣缸頭部42b。第一排氣管道52至少部分地安置於氣缸42下方。當於車輛平面視圖觀察時,第一排氣管道52至少部分地與氣缸42重疊。第一排氣管道52至少部分地安置於曲軸箱41下方。當於車輛平面視圖觀察時,第一排氣管道52至少部分地與曲軸箱41重疊。第一排氣管道52自氣缸頭部42b向後延伸。
催化劑53連接至第一排氣管道52。催化劑53之直徑厚於第一排氣管道52。催化劑53之直徑厚於第二排氣管道54。催化劑53淨化自引擎26轉移至其之排出氣體。催化劑53至少部分地安置於引擎26下方。詳細地,催化劑53至少部分地安置於曲軸箱41下方。當於車輛平面視圖觀察時,催化劑53至少部分地與曲軸箱41重疊。第二排氣管道54連接至催化劑53。消音器55連接至第二排氣管道54。
如圖2及圖3中所示,跨坐型車輛1包括張力器60。張力器60附接至引擎26。詳細地,張力器60附接至氣缸本體42a。張力器60在車輛上下方向上安置於進氣路徑部分44與引擎26之間。張力器60附接至氣缸42之上表面420。張力器60安置於進氣路徑部分44下方。當於車輛平面視圖觀察時,張力器60至少部分地與進氣路徑部分44重疊。詳細地,當於車輛平面視圖觀察時,張力器60至少部分地與節流閥本體46重疊。然而,當於車輛平面視圖觀察時,張力器60可至少部分地與進氣管道45重疊。當於車輛平面視圖觀察時,張力器60可至少部分地與進氣管道47重疊。
圖6為張力器60之透視圖。圖7為張力器60之分解透視圖。圖8為張力器60之橫截面圖。圖9為引擎26之部分之橫截面圖。如圖6至圖9中所示,張力器60包括第一容納部分61、第二容納部分62、第一軸63、第二軸64及彈簧65。
如圖9中所示,第一容納部分61安置於引擎26外部。第一容納部分61附接至氣缸42之上表面420。如圖8中所示,第一容納部分61在張力器60之軸線Ax2之方向上的長度大於第二容納部分62。換言之,第一容納部分61在張力器60之軸線方向(Ax2)上長於第二容納部分62。第一容納部分61包括容納本體66及凸緣部分67。容納本體66具有圓柱形形狀。容納本體66包括最上部部分68。最上部部分68具備開口680。開口680在張力器60之軸線方向(Ax2)上與第一軸63相對。頂蓋77附接至開口680。
凸緣部分67自容納本體66徑向向外突出。凸緣部分67附接至氣缸42之上表面420。如圖7中所示,凸緣部分67包括複數個附接孔671及672。詳細地,複數個附接孔671及672包括第一附接孔671及第二附接孔672。第一附接孔671與第二附接孔672相對於張力器60之軸線Ax2彼此對稱安置。應注意,附接孔之數目不限於兩個,且替代地,可大於兩個。第一附接孔671與第二附接孔672可並非相對於張力器60之軸線Ax2彼此對稱安置。
第二容納部分62安置於引擎26內部。第二容納部分62具有圓柱形形狀。第二容納部分62連接至凸緣部分67。第二容納部分62在張力器60之軸線方向(Ax2)上自凸緣部分67延伸。第二容納部分62與第一容納部分61整合。第二容納部分62與凸緣部分67整合。然而,第二容納部分62可與第一容納部分61分離。第二容納部分62在其遠端處為敞開的。
第一軸63在張力器60之軸線方向(Ax2)上延伸。如圖8中所示,第一軸63安置於第一容納部分61及第二容納部分62兩者內部。第一軸63包括第一基座端631及第一遠端632。第一基座端631包括在第一軸63之徑向方向上延伸之凹槽633。凹槽633在張力器60之軸線方向(Ax2)上與第一容納部分61之最上部部分68之開口680相對。第一遠端632設置於第一基座端631之相對側上。
張力器60包括第一支撐部件69。第一支撐部件69安置於第一容納部分61內部。第一支撐部件69可旋轉地支撐第一軸63。第一支撐部件69安置於第一軸63之第一基座端631與第一容納部分61之最上部部分68之間。第一支撐部件69在第一基座端631處支撐第一軸63。第一支撐部件69包括開口690。第一支撐部件69之開口690在張力器60之軸線方向(Ax2)上與第一容納部分61之最上部部分68之開口680相對。
第一軸63包括第一螺紋部分634。第一螺紋部分634設置於第一軸63之外部周邊表面上。第一螺紋部分634以預定範圍設置在第一軸63上,該預定範圍在軸線方向(Ax2)上自第一遠端632開始。第一軸63包括頭端部分71及軸體72。頭端部分71包括上文所描述之第一基座端631及凹槽633。頭端部分71之外徑大於軸體72之外徑。軸體72包括上文所描述之第一遠端632及第一螺紋部分634。
第二軸64在張力器60之軸線方向(Ax2)上延伸。第二軸64部分地安置於第二容納部分62內部。第二軸64部分地安置於第一容納部分61及第二容納部分62兩者外部。第二軸64包括第二基座端641及第二遠端642。第二基座端641安置於第二容納部分62內部。然而,第二基座端641可安置於第一容納部分61內部。第二軸64具有中空管狀形狀。第二軸64在第二基座端641處為敞開的。
第二軸64包括第二螺紋部分643。第二螺紋部分643設置於第二軸64之內部周邊表面上。第二螺紋部分643以預定範圍設置於第二軸64上,該預定範圍在軸線方向(Ax2)上自第二基座端641開始。第二螺紋部分643與第一螺紋部分634旋擰在一起。第二遠端642設置於第二基座端641之相對側上。第二遠端642自第二容納部分62突出至引擎26中。頂蓋73附接至第二遠端642。
張力器60包括第二支撐部件74。第二支撐部件74附接至第二容納部分62。第二支撐部件74不可旋轉地支撐第二軸64。第二支撐部件74在軸線方向(Ax2)上以可移動方式支撐第二軸64。詳細地,如圖7中所示,第二支撐部件74包括支撐本體740及附接部分741至743。支撐主體740具有適合於第二容納部分62之內部周邊表面之輪廓,且安置於第二容納部分62內部。附接部分741至743附接至第二容納部分62。附接部分741至743製成為呈自支撐本體740徑向向外突出之複數個突起之形狀。
第二容納部分62包括複數個切口621至623。提供分別對應於附接部分741至743之切口621至623。切口621至623經塑形以在軸線方向(Ax2)上自第二容納部分62之遠端凹入。附接部分741至743鎖定至切口621至623,從而限制第二支撐部件74繞軸線Ax2旋轉。另外,第二容納部分62具備附接凹槽624。附接凹槽624在第二容納部分62之外部周邊表面上沿圓周延伸。夾片75附接至附接凹槽624,從而防止第二支撐部件74在軸線方向(Ax2)上與第二容納部分62脫離。應注意,在當前較佳實施例中,第二支撐部件74具備三個附接部分741至743。然而,附接部分之數目不限於三個,且替代地,可小於或大於三個。
支撐本體740包括開口744。開口744被第二軸64穿透。開口744具有非圓形形狀。詳細地,開口744之邊緣包括鎖定部分745及746。第二軸64在其外部周邊表面上包括被鎖定部分644及645。支撐本體740之鎖定部分745及746鎖定至第二軸64之被鎖定部分644及645,從而限制第二軸64繞軸線Ax2旋轉。詳細地,鎖定部分745及746各自具有豎直形狀。被鎖定部分644及645各自具有平坦形狀。然而,鎖定部分745及746與被鎖定部分644及645之形狀可不同於上文所描述之彼等形狀。另外,在當前較佳實施例中,提供兩對鎖定部分745、746與被鎖定部分644、645。然而,鎖定部分及被鎖定部分之對數不限於兩對,且替代地,可為一對或可為三對或更多對。
如圖8中所示,張力器60包括隔片76。隔片76在軸線方向(Ax2)上安置於第一軸63之頭端部分71與第二支撐部件74之間。隔片76具有中空管狀形狀。第一軸63之軸體72安置於隔片76內部。隔片76包括第一支撐部分761及第二支撐部分762。第一支撐部分761設置於隔片76之一端上。第二支撐部分762設置於隔片76之另一端上。
第一支撐部分761包括孔763。孔763被軸體72穿透。孔763之內徑小於頭端部分71之外徑。由於此,第一支撐部分761接觸頭端部分71,從而限制第一軸63在軸線方向(Ax2)上朝向第二支撐部件74移動。第二支撐部分762在圓周方向上向外延伸。第二支撐部分762在軸線方向(Ax2)上與第二支撐部件74相對。當第二支撐部分762接觸第二支撐部件74時,限制隔片76在軸線方向(Ax2)上朝向第二支撐部件74移動。
彈簧65安置於第一容納部分61及第二容納部分62兩者內部。彈簧65推動第一軸63以使第一軸63旋轉。在當前較佳實施例中,彈簧65為螺旋彈簧。第一軸63之軸體72至少部分地安置於彈簧65內部。隔片76至少部分地安置於彈簧65內部。如圖8中所示,彈簧65包括線圈部分651、第一鎖定部分652及第二鎖定部分653。第一鎖定部分652設置於彈簧65之一端上。第二鎖定部分653設置於彈簧65之另一端上。第一鎖定部分652自線圈部分651徑向向內突出。第一鎖定部分652安置於第一軸63之凹槽633中。第一鎖定部分652在凹槽633處鎖定至第一軸63。彈簧65之推動力經由第一鎖定部分652傳輸至第一軸63。
第二鎖定部分653自線圈部分651徑向向外突出。第二容納部分62包括鎖定凹槽625。鎖定凹槽625在第二容納部分62中在軸線方向(Ax2)上延伸。第二鎖定部分653安置於鎖定凹槽625中。第二鎖定部分653在鎖定凹槽625內在軸線方向(Ax2)上延伸。如圖6中所示,第二鎖定部分653自第二容納部分62突出至第二容納部分62外部。第二鎖定部分653在鎖定凹槽625處鎖定至第二容納部分62。因此,限制彈簧65繞軸線Ax2旋轉。
應注意,鎖定凹槽625在軸線方向(Ax2)上自第二容納部分62之遠端延伸至第一容納部分61。詳細地,鎖定凹槽625穿過凸緣部分67部分地延伸至容納本體66。第二鎖定部分653之遠端鎖定至凸緣部分67中之鎖定凹槽625。應注意,可改變具備鎖定凹槽625之範圍。
在根據當前較佳實施例之張力器60中,藉由彈簧65將繞軸線Ax2旋轉之推動力施加至第一軸63。第一軸63之第一螺紋部分634與第二軸64之第二螺紋部分643旋擰在一起。另外,第二軸64由第二支撐部件74支撐,同時可在軸線方向(Ax2)上移動而不可繞軸線Ax2旋轉。因此,當第一軸63旋轉時,第二軸64在軸線方向(Ax2)上移動。如圖9中所示,第二軸64經由安置於引擎26內部之按壓部件56按壓傳動部件57,諸如正時鏈或正時皮帶。因此,使得張力器60將預定量值之張力施加至傳動部件57。
另外,有可能藉由將夾具插入至第一容納部分61之開口680中而將夾具鎖定至第一軸63之凹槽633。因此,當藉由夾具使第一軸63旋轉時,有可能調節待藉由張力器60施加至傳動部件57之按壓力之量值。
接下來,將解釋用於將張力器60附接至引擎26之結構。如圖2中所示,氣缸42包括第一端421及第二端422。第一端421附接至頭蓋43。第二端422附接至曲軸箱41。氣缸42包括張力器附接部分49及進氣附接部分50。張力器附接部分49及進氣附接部分50設置於氣缸42之上表面420上。張力器附接部分49安置於進氣附接部分50後方。張力器60附接至張力器附接部分49。進氣路徑部分44附接至進氣附接部分50。詳細地,進氣導管45附接至進氣附接部分50。
進氣路徑部分44自進氣附接部分50朝向第二端422側延伸。換言之,進氣路徑部分44自進氣附接部分50向後延伸。進氣附接部分50在氣缸軸線方向(Ax1)上安置於第一端421與張力器附接部分49之間。第一端421與張力器附接部分49之間的距離L1在氣缸軸線方向(Ax1)上大於張力器附接部分49與第二端422之間的距離L2。應注意,張力器附接部分49之位置在本文中經界定為意謂張力器附接部分49之附接孔80 (待描述)之中心之位置。
圖10為展示引擎26之氣缸42之上表面420之部分的放大視圖。在圖10中,以雙點劃線來描繪張力器60之位置。如圖10中所示,張力器附接部分49包括附接孔80、第一螺栓孔81及第二螺栓孔82。第二容納部分62插入至附接孔80中。第一螺栓孔81與第二螺栓孔82提供成分別對應於凸緣部分67之第一附接孔671與第二附接孔672。第一螺栓孔81及第一附接孔671被展示於圖3中之螺栓83及84中之一者穿透,而第二螺栓孔82及第二附接孔672被螺栓83及84中之另一者穿透。因此,張力器60之凸緣部分67固定至氣缸42。
附接孔80具有非圓形形狀。詳細地,當於附接孔80之軸線Ax3之方向上觀察時,附接孔80經塑形為在垂直於虛擬直線V1之方向長於虛擬直線V1之方向。當於附接孔80之軸線方向(Ax3)上觀察時,虛擬直線V1為連接第一螺栓孔81之中心C1與第二螺栓孔82之中心C2的直線。應注意,附接孔80之軸線Ax3之位置意謂張力器60之軸線Ax2之位置。附接孔80包括第一退避部分801及第二退避部分802。
第二退避部分802安置於繞附接孔80之軸線Ax3自第一退避部分801旋轉位移預定角度之位置中。在當前較佳實施例中,預定角度為180度。然而,預定角度可不同於180度。第二退避部分802相對於附接孔80之軸線Ax3與第一退避部分801對稱安置。當於附接孔80之軸線方向(Ax3)上觀察時,第一退避部分801與第二退避部分802安置於不與虛擬直線V1重疊之位置中。
當於附接孔80之軸線方向(Ax3)上觀察時,自附接孔80之軸線Ax3至第一退避部分801之距離L3大於在虛擬直線V1上的自附接孔80之軸線Ax3至附接孔80之邊緣之距離L4、L5。當於附接孔80之軸線方向(Ax3)上觀察時,自附接孔80之軸線Ax3至第二退避部分802之距離L6大於在虛擬直線V1上的自附接孔80之軸線Ax3至附接孔80之邊緣之距離L4、L5。當於附接孔80之軸線方向(Ax3)上觀察時,在虛擬直線V1上的自附接孔80之軸線Ax3至附接孔80之邊緣之距離L4、L5小於自附接孔80之軸線Ax3至彈簧65之第二鎖定部分653之遠端的距離L7。
當於附接孔80之軸線方向(Ax3)上觀察時,自附接孔80之軸線Ax3至第一退避部分801之距離L3大於自附接孔80之軸線Ax3至彈簧65之第二鎖定部分653之遠端之距離L7。當於附接孔80之軸線方向(Ax3)上觀察時,自附接孔80之軸線Ax3至第二退避部分802之距離L6大於自附接孔80之軸線Ax3至彈簧65之第二鎖定部分653之遠端之距離L7。因此,第一退避部分801與第二退避部分802中之每一者使得彈簧65之第二鎖定部分653能夠安置於其中。由於此,當張力器60附接至引擎26時,使得彈簧65之第二鎖定部分653能夠安置於第一退避部分801與第二退避部分802中之任一者中。
在根據上文所描述之當前較佳實施例之跨坐型車輛1中,張力器60之彈簧65安置於安置於引擎26外部之第一容納部分61及安置於引擎26內部之第二容納部分62兩者內部。由於此,相比於彈簧65完全安置於第一容納部分61內部之組態,可使得張力器60自引擎26突出之量較小,同時可以可靠地產生具有足夠長度的彈簧65。因此,可使得張力器60自引擎26突出之量較小,同時可抑制引擎26之大小增大。另外,由於可使得張力器60自引擎26突出之量較小,因此可緊湊地安置引擎26及進氣路徑部分44。因此,可抑制儲物箱38之容量減小。另外,可抑制座椅6之高度增大,從而可抑制騎乘者之腳部變得難以觸地。
在張力器60中,彈簧65之第二鎖定部分653在第二容納部分62之鎖定凹槽625內在張力器60之軸線方向(Ax2)上延伸。因此,相較於當彈簧65之第二鎖定部分653在彈簧65之圓周方向上延伸時,本文中可更穩定地限制彈簧65發生旋轉。由於此,彈簧65之耐用性可經增強。
張力器附接部分49之附接孔80包括第一退避部分801與第二退避部分802。因此,可藉由第一退避部分801避免第二鎖定部分653與附接孔80之間的干擾。另外,不僅可藉由第一退避部分801而且可藉由第二退避部分802避免第二鎖定部分653與附接孔80之間的干擾。由於此,使得易於將張力器60附接至引擎26。
當於附接孔80之軸線方向(Ax3)上觀察時,第一退避部分801與第二退避部分802安置於不與虛擬直線V1重疊之位置中。因此,可提供第一退避部分801與第二退避部分802,同時可抑制第一螺栓孔81與第二螺栓孔82之間的距離增大。由於此,可抑制引擎26之大小增大。
第二容納部分62與第一容納部分61之凸緣部分67整合。由於此,使得易於形成第一容納部分61與第二容納部分62。
第一容納部分61在張力器60之軸線方向(Ax2)上長於第二容納部分62。由於此,可以可靠地產生具有較大長度之彈簧65。
第一端421與張力器附接部分49之間的距離L1在氣缸42之軸線方向(Ax1)上大於張力器附接部分49與第二端422之間的距離L2。因此,張力器60朝向第二端422側距進氣附接部分50分隔較遠地安置。由於此,張力器60可遠離進氣附接部分50安置。因此,使得易於接近張力器60,從而張力器60之維護效能可經增強。
如上文所描述,可使得張力器60自引擎26突出之量較小,從而可緊湊地安置引擎26及進氣路徑部分44。因此,甚至在催化劑53安置於引擎26下方時,可抑制跨坐型車輛1之高度增大或跨坐型車輛1距地面之最低高度減小。
引擎26之氣缸軸線Ax1自曲軸40之旋轉中心C1向下偏移(位移)。由於此,氣缸42之位置可降低。因此,進氣路徑部分44可安置於較低位置中,同時可在氣缸42上方可靠地產生空間以便在其中安置具有彎曲形狀之進氣導管45。因此,可抑制引擎26之大小增大。
上文已經解釋了根據當前教示之一個較佳實施例。然而,當前教示不限於前述較佳實施例,且可在不脫離當前教示的情況下進行各種改變。
跨坐型車輛1不限於速克達型車輛,且替代地,可為另一類型之車輛。前輪之數目不限於一個,且替代地,可為兩個或更多個。除此之外,後輪之數目不限於一個,且替代地,可為兩個或更多個。
車體框架2之結構不限於前述較佳實施例之結構,且可改變。例如,可改變頭管11、下框12、下部框架13或後部框架14之形狀或佈局。
引擎26、進氣路徑部分44及排氣系統51之結構及/或佈局可改變,而不限於前述較佳實施例之彼等結構及/或佈局。例如,可改變進氣附接部分50之結構及/或佈局。可改變張力器附接部分49之結構及/或佈局。可改變附接孔80之形狀。可省略第一退避部分801與第二退避部分802中之任一者或兩者。可改變催化劑53之形狀。替代地,可省略催化劑53。
氣缸軸線Ax1可相對於水平方向形成45度或更大之角度。例如,圖11為根據修改之引擎26及其周圍部分之放大左側視圖。圖12為根據修改之引擎26及其周圍部分之放大俯視圖。如圖11中所示,氣缸軸線Ax1可相對於水平方向形成大於45度之角度。如圖11及圖12中所示,根據修改之跨坐型車輛1包括輻射器91、冷卻水路徑92及水泵93。
如圖12中所示,當於車輛平面視圖觀察時,輻射器91安置於引擎26前方。水泵93連接至氣缸頭部42b。冷卻水路徑92連接至引擎26及輻射器91。冷卻水路徑92被安置成在氣缸頭部42b後方通過。當於垂直於氣缸軸線Ax1之方向上觀察時,張力器60與冷卻水路徑92重疊。如圖11中所示,當於車輛側視圖觀察時,張力器60之軸線Ax2之延伸部與冷卻水路徑92重疊。如圖12中所示,當於車輛俯視圖觀察時,張力器60之軸線Ax2之延伸部與冷卻水路徑92重疊。
可改變張力器60之結構及/或佈局,而不限於前述較佳實施例之彼等/彼結構及/或佈局。例如,當於車輛平面視圖觀察時,張力器60可與進氣路徑部分44完全重疊。可改變第一容納部分61、第二容納部分62、第一軸63、第二軸64及/或彈簧65之結構及/或佈局。
1:跨坐型車輛 2:車體框架 3:轉向裝置 4:車體罩蓋 5:前輪 6:座椅 7:後輪 8:動力單元 11:頭管 12:下框 13:下部框架 14:後部框架 21:轉向軸 22:下方托架 23:前車輪叉 25:把手 26:引擎 27:傳動裝置 28:後部懸架 32:前部罩蓋 33:後部罩蓋 34:下部罩蓋 35:護腿板 36:腳踏板 38:儲物箱 39:擋泥罩 40:曲軸 41:曲軸箱 42:氣缸 42a:氣缸本體 42b:氣缸頭部 43:頭蓋 44:進氣路徑部分 45:進氣導管 46:節流閥本體 47:進氣導管 48:空氣清淨器 49:張力器附接部分 50:進氣附接部分 51:排氣系統 52:第一排氣管道 53:催化劑 54:第二排氣管道 55:消音器 56:按壓部件 57:傳動部件 60:張力器 61:第一容納部分 62:第二容納部分 63:第一軸 64:第二軸 65:彈簧 66:容納本體 67:凸緣部分 68:最上部部分 69:第一支撐部件 71:頭端部分 72:軸體 73:頂蓋 74:第二支撐部件 75:夾片 76:隔片 77:頂蓋 80:附接孔 81:第一螺栓孔 82:第二螺栓孔 83:螺栓 84:螺栓 91:輻射器 92:冷卻水路徑 93:水泵 420:上表面 421:第一端 422:第二端 621:切口 622:切口 623:切口 624:凹槽 625:鎖定凹槽 631:第一基座端 632:第一遠端 633:凹槽 634:第一螺紋部分 641:第二基座端 642:第二遠端 643:第二螺紋部分 644:被鎖定部分 645:被鎖定部分 651:線圈部分 652:第一鎖定部分 653:第二鎖定部分 671:第一附接孔 672:第二附接孔 680:開口 690:開口 740:支撐本體 741:附接部分 742:附接部分 743:附接部分 744:開口 745:鎖定部分 746:鎖定部分 761:第一支撐部分 762:第一支撐部分 763:孔 801:第一退避部分 802:第二退避部分 Ax1:氣缸軸線方向 Ax2:張力器軸線方向 Ax3:附接孔軸線方向 L1:距離 L2:距離 L3:距離 L4:距離 L5:距離 L6:距離 L7:距離 C1:中心 C2:中心 V1:虛擬直線
圖1為根據一較佳實施例之跨坐型車輛之側視圖。
圖2為引擎及其周圍部分之放大左側視圖。
圖3為引擎及其周圍部分之放大俯視圖。
圖4為動力單元及其周圍部分之放大右側視圖。
圖5為動力單元及其周圍部分之放大仰視圖。
圖6為張力器之透視圖。
圖7為張力器之分解透視圖。
圖8為張力器之橫截面圖。
圖9為引擎之部分之橫截面圖。
圖10為引擎氣缸之上表面之部分的放大視圖。
圖11為根據修改之引擎及其周圍部分之放大左側視圖。
圖12為根據修改之引擎及其周圍部分之放大俯視圖。
60:張力器
61:第一容納部分
62:第二容納部分
63:第一軸
64:第二軸
65:彈簧
66:容納本體
67:凸緣部分
68:最上部部分
69:第一支撐部件
71:頭端部分
72:軸體
73:頂蓋
74:第二支撐部件
75:夾片
76:隔片
77:頂蓋
624:凹槽
625:鎖定凹槽
631:第一基座端
632:第一遠端
633:凹槽
634:第一螺紋部分
641:第二基座端
642:第二遠端
643:第二螺紋部分
651:線圈部分
652:第一鎖定部分
653:第二鎖定部分
680:開口
690:開口
761:第一支撐部分
762:第一支撐部分
763:孔
Ax2:張力器軸線方向

Claims (11)

  1. 一種跨坐型車輛,其包含: 一車體框架(2); 一引擎(26),其由該車體框架(2)以可樞轉方式支撐; 一儲物箱(38),其在一車輛上下方向上安置於該引擎(26)上方; 一座椅(6),其在該車輛上下方向上安置於該儲物箱(38)上方; 一進氣路徑部分(44),其在該車輛上下方向上安置於該儲物箱(38)下方,該進氣路徑部分(44)連接至該引擎(26);以及 一張力器(60),其在該車輛上下方向上安置於該進氣路徑部分(44)與該引擎(26)之間,該張力器(60)附接至該引擎(26),其中 該張力器(60)包括 一第一容納部分(61),其安置於該引擎(26)外部,該第一容納部分(61)附接至該引擎(26), 一第二容納部分(62),其安置於該引擎(26)內部,該第二容納部分(62)連接至該第一容納部分(61), 一第一軸(63),其至少部分地安置於該第一容納部分(61)內部,該第一軸(63)包括一第一螺紋部分(634), 一第二軸(64),其至少部分地安置於該第二容納部分(62)內部,該第二軸(64)根據該第一軸(63)之旋轉在該張力器(60)之一軸線方向(Ax2)上移動,該第二軸(64)包括一第二螺紋部分(643)及一遠端(642),該第二螺紋部分(643)與該第一螺紋部分(634)旋擰在一起,該遠端(642)自該第二容納部分(62)突出至該引擎(26)中,以及 一彈簧(65),其推動該第一軸(63)以使該第一軸(63)旋轉, 該張力器(60)當於車輛平面視圖觀察時至少部分地與該進氣路徑部分(44)重疊,且 該彈簧(65)安置於該第一容納部分(61)及該第二容納部分(62)內部。
  2. 如請求項1之跨坐型車輛,其中該第二容納部分(62)包括在該張力器(60)之該軸線方向(Ax2)上延伸之一凹槽(625), 該彈簧(65)包括鎖定至該凹槽(625)之一鎖定部分(653),且 該鎖定部分(653)在該凹槽(625)內在該張力器(60)之該軸線方向(Ax2)上延伸。
  3. 如請求項2之跨坐型車輛,其中該鎖定部分(653)自該第二容納部分(62)突出, 該引擎(26)包括一附接孔(80),該第二容納部分(62)插入至該附接孔中,且 該附接孔(80)包括 一第一退避部分(801),其中安置有該鎖定部分(653),及 一第二退避部分(802),其使得該鎖定部分(653)能夠安置其中,該第二退避部分(802)安置於繞該附接孔(80)之一中心自該第一退避部分(801)旋轉位移一預定角度之一位置中。
  4. 如請求項2之跨坐型車輛,其中該鎖定部分(653)自該第二容納部分(62)突出, 該引擎(26)包括 一附接孔(80),該第二容納部分(62)插入至該附接孔中,及 第一與第二螺栓孔(81、82),其用於將該張力器(60)附接至該引擎(26), 該附接孔(80)包括安置有該鎖定部分(653)之一退避部分(801),且 該退避部分(801)當於該附接孔(80)之一軸線方向(Ax3)上觀察時安置於不與連接該等第一與第二螺栓孔(81、82)之中心(C1、C2)之一虛擬直線(V1)重疊之一位置中。
  5. 如請求項1之跨坐型車輛,其中該第一容納部分(61)包括附接至該引擎(26)之一凸緣部分(67),且 該第二容納部分(62)與該凸緣部分(67)整合。
  6. 如請求項1之跨坐型車輛,其中該第一容納部分(61)在該張力器(60)之該軸線方向(Ax2)上長於該第二容納部分(62)。
  7. 如請求項1之跨坐型車輛,其進一步包含: 一排氣系統(51),其連接至該引擎(26),其中 該排氣系統(51)包括安置於該引擎(26)下方之一催化劑(53)。
  8. 如請求項1之跨坐型車輛,其中該進氣路徑部分(44)包括 一進氣導管(45),其連接至該引擎(26),及 一節流閥本體(46),其連接至該進氣導管(45),且 該張力器(60)當於該車輛平面視圖觀察時至少部分地與該節流閥本體(46)重疊。
  9. 如請求項1之跨坐型車輛,其中該引擎(26)包括一曲軸箱(41)及連接至該曲軸箱(41)之一氣缸(42)。
  10. 如請求項9之跨坐型車輛,其中, 該氣缸(42)包括 附接至頭蓋(43)之一第一端(421),及 附接至該曲軸箱(41)之一第二端(422), 該氣缸(42)包括 一張力器附接部分(49),該張力器(60)附接至該張力器附接部分,及 一進氣附接部分(50),該進氣路徑部分(44)附接至該進氣附接部分, 該進氣路徑部分(44)自該進氣附接部分(50)朝向該第二端(422)側延伸, 該進氣附接部分(50)在該氣缸(42)之一軸線方向(Ax1)上安置於該第一端(421)與該張力器附接部分(49)之間,且 該第一端(421)與該張力器附接部分(49)之間的一距離(L1)在該氣缸(42)之該軸線方向(Ax1)上大於該張力器附接部分(49)與該第二端(422)之間的一距離(L2)。
  11. 如請求項9之跨坐型車輛,其中該引擎(26)包括容納於該曲軸箱(41)中之一曲軸(40),且 該進氣路徑部分(44)包括一進氣導管(45),該進氣導管(45)連接至該氣缸(42),該進氣導管(45)在一車輛前後方向上自該氣缸(42)向後彎曲,且 該氣缸(42)之一軸線當於車輛側視圖觀察時自該曲軸(40)之一旋轉中心(C1)向下偏移。
TW109101317A 2019-03-13 2020-01-15 跨坐型車輛 TWI754885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9-045696 2019-03-13
JP2019045696A JP2020148132A (ja) 2019-03-13 2019-03-13 鞍乗型車両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033897A true TW202033897A (zh) 2020-09-16
TWI754885B TWI754885B (zh) 2022-02-11

Family

ID=6858146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9101317A TWI754885B (zh) 2019-03-13 2020-01-15 跨坐型車輛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EP (1) EP3708802B1 (zh)
JP (1) JP2020148132A (zh)
TW (1) TWI754885B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986760B2 (ja) * 2001-02-02 2007-10-03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自動二輪車用エンジン
CN100501191C (zh) 2001-12-03 2009-06-17 日本发条株式会社 张紧装置
AU2003277533A1 (en) * 2002-11-01 2004-05-25 Nhk Spring Co., Ltd. Tensioner
JP2011031873A (ja) * 2009-07-07 2011-02-17 Yamaha Motor Co Ltd 自動二輪車
JP6155213B2 (ja) * 2014-03-20 2017-06-28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鞍乗型車両
CN109563780B (zh) * 2016-08-10 2021-10-22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跨骑型车辆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3708802A1 (en) 2020-09-16
JP2020148132A (ja) 2020-09-17
EP3708802B1 (en) 2021-04-28
TWI754885B (zh) 2022-02-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016321B2 (en) Straddle type vehicle
WO2011083514A1 (ja) 鞍乗り型車両の蒸発燃料制御装置
US9573459B2 (en) Exhaust pipe cover structure for saddle-ride type vehicle
JP3154660U (ja) 自動二輪車
US8302984B2 (en) Side stand attaching structure for motorcycle, motorcycle and method for attaching levelable side stand to motorcycle
US9638156B2 (en) Saddle-ride type vehicle
JP6630321B2 (ja) 鞍乗り型車両のキャニスター構造
EP2995539B1 (en) Supporting structure for rear parts of a motorcycle
JP2013231384A (ja) マフラー及び鞍乗型車両
JP6130119B2 (ja) 自動二輪車
EP1442970B1 (en) Side stand device
JP6612304B2 (ja) 鞍乗型車両
JP2008296658A (ja) 車両
JP5874527B2 (ja) 自動二輪車の吸気制御装置
JP2019060256A (ja) 鞍乗型車両の排気装置
TW202033897A (zh) 跨坐型車輛
JP2019155944A (ja) 鞍乗型車両
TWI702164B (zh) 跨坐型車輛
JP2013071492A (ja) 鞍乗り型車両用内燃機関の冷却装置
JP2014162409A (ja) 鞍乗り型車両におけるブレーキケーブル支持構造
WO2020100838A1 (ja) 鞍乗型車両
JP2017121924A (ja) 鞍乗り型車両
EP3112239B9 (en) Routing structure for braking force-transmitting member in motorcycle
JP2020059436A (ja) 鞍乗型車両
EP2781441B1 (en) Saddle type vehic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