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2027897A - 雷射加工方法,半導體裝置製造方法及檢查裝置 - Google Patents

雷射加工方法,半導體裝置製造方法及檢查裝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2027897A
TW202027897A TW108135823A TW108135823A TW202027897A TW 202027897 A TW202027897 A TW 202027897A TW 108135823 A TW108135823 A TW 108135823A TW 108135823 A TW108135823 A TW 108135823A TW 202027897 A TW202027897 A TW 202027897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semiconductor substrate
modified
rows
inspection
light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813582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坂本剛志
鈴木康孝
佐野育
Original Assignee
日商濱松赫德尼古斯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日商濱松赫德尼古斯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日商濱松赫德尼古斯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202789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027897A/zh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1/00Processes or apparatus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or solid state devices or of parts thereof
    • H01L21/70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devic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solid state components formed in or on a common substrate or of parts thereof; Manufacture of integrated circuit devices or of parts thereof
    • H01L21/77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devic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solid state components or integrated circuits formed in, or on, a common substrate
    • H01L21/78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devic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solid state components or integrated circuits formed in, or on, a common substrate with subsequent division of the substrate into plural individual devic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3MACHINE TOOLS; 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3KSOLDERING OR UNSOLDERING; WELDING; CLADDING OR PLATING BY SOLDERING OR WELDING; CUTTING BY APPLYING HEAT LOCALLY, e.g. FLAME CUTTING; WORKING BY LASER BEAM
    • B23K26/00Working by laser beam, e.g. welding, cutting or boring
    • B23K26/0006Working by laser beam, e.g. welding, cutting or boring taking account of the properties of the material involved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3MACHINE TOOLS; 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3KSOLDERING OR UNSOLDERING; WELDING; CLADDING OR PLATING BY SOLDERING OR WELDING; CUTTING BY APPLYING HEAT LOCALLY, e.g. FLAME CUTTING; WORKING BY LASER BEAM
    • B23K26/00Working by laser beam, e.g. welding, cutting or boring
    • B23K26/0093Working by laser beam, e.g. welding, cutting or boring combined with mechanical machining or metal-working covered by other subclasses than B23K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3MACHINE TOOLS; 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3KSOLDERING OR UNSOLDERING; WELDING; CLADDING OR PLATING BY SOLDERING OR WELDING; CUTTING BY APPLYING HEAT LOCALLY, e.g. FLAME CUTTING; WORKING BY LASER BEAM
    • B23K26/00Working by laser beam, e.g. welding, cutting or boring
    • B23K26/02Positioning or observing the workpiece, e.g. with respect to the point of impact; Aligning, aiming or focusing the laser beam
    • B23K26/03Observing, e.g. monitoring, the workpiece
    • B23K26/032Observing, e.g. monitoring, the workpiece using optical mea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3MACHINE TOOLS; 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3KSOLDERING OR UNSOLDERING; WELDING; CLADDING OR PLATING BY SOLDERING OR WELDING; CUTTING BY APPLYING HEAT LOCALLY, e.g. FLAME CUTTING; WORKING BY LASER BEAM
    • B23K26/00Working by laser beam, e.g. welding, cutting or boring
    • B23K26/36Removing material
    • B23K26/362Laser etching
    • B23K26/364Laser etching for making a groove or trench, e.g. for scribing a break initiation groov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3MACHINE TOOLS; 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3KSOLDERING OR UNSOLDERING; WELDING; CLADDING OR PLATING BY SOLDERING OR WELDING; CUTTING BY APPLYING HEAT LOCALLY, e.g. FLAME CUTTING; WORKING BY LASER BEAM
    • B23K26/00Working by laser beam, e.g. welding, cutting or boring
    • B23K26/50Working by transmitting the laser beam through or within the workpiece
    • B23K26/53Working by transmitting the laser beam through or within the workpiece for modifying or reforming the material inside the workpiece, e.g. for producing break initiation crack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2/00Testing or measuring during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Reliability measurements, i.e. testing of parts without further processing to modify the parts as such; Structural arrangements therefor
    • H01L22/10Measuring as part of the manufacturing process
    • H01L22/12Measuring as part of the manufacturing process for structural parameters, e.g. thickness, line width, refractive index, temperature, warp, bond strength, defects, optical inspection, electrical measurement of structural dimensions, metallurgic measurement of diffus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3MACHINE TOOLS; 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3KSOLDERING OR UNSOLDERING; WELDING; CLADDING OR PLATING BY SOLDERING OR WELDING; CUTTING BY APPLYING HEAT LOCALLY, e.g. FLAME CUTTING; WORKING BY LASER BEAM
    • B23K2101/00Articles made by soldering, welding or cutting
    • B23K2101/36Electric or electronic devices
    • B23K2101/40Semiconductor devic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3MACHINE TOOLS; 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3KSOLDERING OR UNSOLDERING; WELDING; CLADDING OR PLATING BY SOLDERING OR WELDING; CUTTING BY APPLYING HEAT LOCALLY, e.g. FLAME CUTTING; WORKING BY LASER BEAM
    • B23K2103/00Materials to be soldered, welded or cut
    • B23K2103/50Inorganic material, e.g. metals, not provided for in B23K2103/02 – B23K2103/26
    • B23K2103/56Inorganic material, e.g. metals, not provided for in B23K2103/02 – B23K2103/26 semiconduct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4GRINDING; POLISHING
    • B24BMACHINES, DEVICES, OR PROCESSES FOR GRINDING OR POLISHING; DRESSING OR CONDITIONING OF ABRADING SURFACES; FEEDING OF GRINDING, POLISHING, OR LAPPING AGENTS
    • B24B49/00Measuring or gauging equipment for controlling the feed movement of the grinding tool or work; Arrangements of indicating or measuring equipment, e.g. for indicating the start of the grinding operation
    • B24B49/12Measuring or gauging equipment for controlling the feed movement of the grinding tool or work; Arrangements of indicating or measuring equipment, e.g. for indicating the start of the grinding operation involving optical mea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4GRINDING; POLISHING
    • B24BMACHINES, DEVICES, OR PROCESSES FOR GRINDING OR POLISHING; DRESSING OR CONDITIONING OF ABRADING SURFACES; FEEDING OF GRINDING, POLISHING, OR LAPPING AGENTS
    • B24B7/00Machines or devices designed for grinding plane surfaces on work, including polishing plane glass surfac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B24B7/20Machines or devices designed for grinding plane surfaces on work, including polishing plane glass surfaces; Accessories therefor characterised by a special design with respect to properties of the material of non-metallic articles to be ground
    • B24B7/22Machines or devices designed for grinding plane surfaces on work, including polishing plane glass surfaces; Accessories therefor characterised by a special design with respect to properties of the material of non-metallic articles to be ground for grinding inorganic material, e.g. stone, ceramics, porcelain
    • B24B7/228Machines or devices designed for grinding plane surfaces on work, including polishing plane glass surfaces; Accessories therefor characterised by a special design with respect to properties of the material of non-metallic articles to be ground for grinding inorganic material, e.g. stone, ceramics, porcelain for grinding thin, brittle parts, e.g. semiconductors, wafe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Plasma & Fusion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il, Petroleum & Natural Gas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Ceramic Engineering (AREA)
  • Inorganic Chemistry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ndensed Matter Physics & Semiconductors (AREA)
  • Laser Beam Processing (AREA)
  • Dicing (AREA)
  • Testing Or Measuring Of Semiconductors Or The Like (AREA)
  • Grinding Of Cylindrical And Plane Surfaces (AREA)
  • Constituent Portions Of Griding Lathes, Driving, Sensing And Control (AREA)
  • Investigating Materials By The Use Of Optical Means Adapted For Particular Applications (AREA)

Abstract

檢查裝置具備: 平台,其係支撐在半導體基板的內部形成有複數列的改質區域的晶圓; 光源,其係輸出對於半導體基板具有透過性的光; 對物透鏡,其係使傳播於半導體基板的光通過; 光檢測部,其係檢測出通過對物透鏡的光;及 檢查部,其係於最接近半導體基板的背面的改質區域與背面之間的檢查區域中,檢查從最接近背面的改質區域延伸至背面側的龜裂的前端位置, 對物透鏡是在檢查區域內從背面側調焦點。光檢測部是檢測出從半導體基板的表面側到背面側傳播於半導體基板的光。

Description

雷射加工方法,半導體裝置製造方法及檢查裝置
本案是有關雷射加工方法,半導體裝置製造方法及檢查裝置。
為了沿著複數的切線的各者來切斷具備半導體基板及被形成於半導體基板的表面的機能元件層之晶圓,而藉由從半導體基板的背面側照射雷射光至晶圓,沿著複數的切線的各者來形成複數列的改質區域於半導體基板的內部的雷射加工裝置為人所知。在專利文獻1記載的雷射加工裝置是具備紅外線攝影機,可從半導體基板的背面側來觀察被形成於半導體基板的內部的改質區域、被形成於機能元件層的加工損傷等。 [先前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日本特開2017-64746號公報
(發明所欲解決的課題)
在上述般的雷射加工裝置中,有以形成跨越複數列的改質區域的龜裂之條件,從半導體基板的背面側照射雷射光至晶圓的情況。在如此的情況,若因為例如雷射加工裝置的狀態不佳等,跨越複數列的改質區域的龜裂未充分地延伸至半導體基板的表面側,則在之後的工程中,恐有無法沿著複數的切線的各者來確實地切斷晶圓之虞。特別是在改質區域的形成後研削半導體基板的背面時,若在研削工程之前無法確認跨越複數列的改質區域的龜裂是否充分地延伸至半導體基板的表面側,則恐有在研削工程之後,無法沿著複數的切線的各者來確實地切斷晶圓,研削工程徒勞之虞。
有關跨越複數列的改質區域的龜裂是否充分地延伸至半導體基板的表面側,僅觀察改質區域是難以確認。雖亦可觀察跨越複數列的改質區域的龜裂,但通常龜裂的寬度會比紅外線的波長更小,因此只使用紅外線攝影機是難以觀察龜裂。
本案是以提供一種可確認跨越複數列的改質區域的龜裂是否充分地延伸至半導體基板的表面側之雷射加工方法,半導體裝置製造方法及檢查裝置為目的。 (用以解決課題的手段)
本案之一形態的雷射加工方法,具備: 第1工程,其係準備晶圓,該晶圓具備:具有表面及背面的半導體基板,及被形成於表面的機能元件層,沿著複數的切線的各者來從背面側照射雷射光至晶圓,藉此沿著複數的切線的各者,在半導體基板的內部形成複數列的改質區域;及 第2工程,其係於複數列的改質區域之中最接近背面的改質區域與背面之間的檢查區域中,檢查從最接近背面的改質區域延伸至背面側的龜裂的前端位置, 在第1工程中,以形成跨越複數列的改質區域的龜裂之條件,沿著複數的切線的各者來從背面側照射雷射光至晶圓, 在第2工程中,在檢查區域內從背面側調焦點,檢測出從表面側到背面側傳播於半導體基板的光,藉此檢查前端位置。
在此雷射加工方法中,在最接近半導體基板的背面的改質區域與該背面之間的檢查區域內從半導體基板的背面側調焦點,檢測出從表面側到背面側傳播於半導體基板的光。藉由如此檢測出光,在檢查區域中,可確認從最接近背面的改質區域延伸至半導體基板的背面側的龜裂的前端位置。而且,對於最接近半導體基板的背面的改質區域與該背面之間的基準位置,龜裂的前端位置位於半導體基板的表面側時,估計跨越複數列的改質區域的龜裂未被充分地延伸至半導體基板的表面側。因此,若根據此雷射加工方法,則可確認跨越複數列的改質區域的龜裂是否充分地延伸至半導體基板的表面側。
在本案之一形態的雷射加工方法中,亦可在第1工程中,以跨越複數列的改質區域的龜裂達到表面的條件,沿著複數的切線的各者,從背面側照射雷射光至晶圓。若依此,則可確認跨越複數列的改質區域的龜裂是否達到半導體基板的表面。
本案之一形態的雷射加工方法亦可更具備:根據第2工程的檢查結果來評價第1工程的加工結果的第3工程, 在第3工程中,對於最接近背面的改質區域與背面之間的基準位置,前端位置位於背面側時,評價成跨越複數列的改質區域的龜裂達到表面,對於基準位置,前端位置位於表面側時,評價成跨越複數列的改質區域的龜裂未達到表面。 若依此,則可根據評價結果來決定之後的工程的實施形態。
在本案之一形態的雷射加工方法中,檢查區域為從基準位置延伸至背面側且未達到背面的區域, 在第3工程中,前端位置位於檢查區域時,評價成跨越複數列的改質區域的龜裂達到表面,前端位置不位於檢查區域時,評價成跨越複數列的改質區域的龜裂未達到表面。 龜裂的前端位置是跨越複數列的改質區域的龜裂達到半導體基板的表面時比跨越複數列的改質區域的龜裂未達到半導體基板的表面時更安定。因此,藉由將從基準位置延伸至半導體基板的背面側且未達到該背面的區域設為檢查區域,可效率佳地實施跨越複數列的改質區域的龜裂的檢查。
在本案之一形態的雷射加工方法中,複數列的改質區域亦可為2列的改質區域。若依此,則可效率佳地實施複數列的改質區域的形成、及跨越複數列的改質區域的龜裂的檢查。
本案之一形態的半導體裝置製造方法為具備: 上述雷射加工方法所具備的第1工程、第2工程及第3工程;及 第4工程,其係於第3工程中,被評價成跨越複數列的改質區域的龜裂達到表面時,藉由研削背面,使跨越複數列的改質區域的龜裂露出於背面,沿著複數的切線的各者來將晶圓切斷成複數的半導體裝置。
若根據此半導體裝置製造方法,則在被評價成跨越複數列的改質區域的龜裂未達到半導體基板的表面時,由於半導體基板的背面的研削不被實施,因此可防止在研削工程之後,無法沿著複數的切線的各者來確實地切斷晶圓的事態發生。
在本案之一形態的半導體裝置製造方法中,亦可在第4工程中,至少將背面研削至基準位置。藉此,可沿著複數的切線的各者來確實地切斷晶圓。
本案之一形態的檢查裝置為具備: 平台,其係支撐沿著複數的切線的各者來形成複數列的改質區域於半導體基板的內部的晶圓,該晶圓係具備:具有表面及背面的半導體基板,及被形成於表面的機能元件層; 光源,其係輸出對於半導體基板具有透過性的光; 對物透鏡,其係使從光源輸出而傳播於半導體基板的光通過; 光檢測部,其係檢測出通過對物透鏡的光;及 檢查部,其係根據從光檢測部輸出的訊號,在複數列的改質區域之中最接近背面的改質區域與背面之間的檢查區域中,檢查從最接近背面的改質區域延伸至背面側的龜裂的前端位置, 對物透鏡,係於檢查區域內從背面側調焦點, 光檢測部,係檢測出從表面側到背面側傳播於半導體基板的光。
此檢查裝置是在最接近半導體基板的背面的改質區域與該背面之間的檢查區域內從半導體基板的背面側調焦點,檢測出從表面側到背面側傳播於半導體基板的光。藉由如此檢測出光,可在檢查區域中確認從最接近背面的改質區域延伸至半導體基板的背面側的龜裂的前端位置。
在本案之一形態的檢查裝置中,對物透鏡的數值孔徑亦可為0.45以上。若根據此,則在檢查區域中可更確實地確認龜裂的前端位置。
在本案之一形態的檢查裝置中,對物透鏡亦可具有修正環。若根據此,則在檢查區域中可更確實地確認龜裂的前端位置。 [發明的效果]
若根據本案,則可提供一種可確認跨越複數列的改質區域的龜裂是否充分地延伸至半導體基板的表面側之雷射加工方法,半導體裝置製造方法及檢查裝置。
以下,參照圖面詳細說明有關本案的實施形態。另外,在各圖中,在同一或相當部分附上同一符號,省略重複的說明。 [雷射加工裝置的構成]
如圖1所示般,雷射加工裝置1是具備:平台2、雷射照射單元3、複數的攝像單元4,5,6、驅動單元7及控制部8。雷射加工裝置1是藉由照射雷射光L至對象物11,而在對象物11形成改質區域12的裝置。
平台2是藉由吸附例如被貼附於對象物11的薄膜來支撐對象物11。平台2是可沿著X方向及Y方向的各者來移動,可以平行於Z方向的軸線作為中心線旋轉。另外,X方向及Y方向是彼此垂直的第1水平方向及第2水平方向,Z方向是鉛直方向。
雷射照射單元3是將對於對象物11具有透過性的雷射光L集光而照射至對象物11。一旦雷射光L集光於被平台2所支撐的對象物11的內部,則在對應於雷射光L的集光點C的部分,雷射光L會特別被吸收,在對象物11的內部形成改質區域12。
改質區域12是密度、折射率、機械的強度、其他的物理的特性會與周圍的非改質區域不同的區域。作為改質區域12,例如有溶融處理區域、龜裂區域、絕緣破壞區域、折射率變化區域等。改質區域12是具有龜裂容易從改質區域12延伸至雷射光L的入射側及其相反側的特性。如此的改質區域12的特性是被利用在對象物11的切斷。
其一例,若使平台2沿著X方向移動,對於對象物11,使集光點C沿著X方向來相對地移動,則複數的改質點12s會被形成沿著X方向來排成1列。1個的改質點12s是藉由1脈衝的雷射光L的照射所形成。1列的改質區域12是排成1列的複數的改質點12s的集合。相鄰的改質點12s是依照集光點C對於對象物11的相對的移動速度及雷射光L的重複頻率,有彼此連接的情況,也有彼此分離的情況。
攝像單元4是攝取被形成在對象物11的改質區域12,及從改質區域12延伸的龜裂的前端。在本實施形態中,控制部8作為檢查部機能,平台2、攝像單元4及控制部8作為檢查裝置10機能(有關詳細是在之後敘述)。
攝像單元5及攝像單元6是在控制部8的控制之下,藉由透過對象物11的光來攝取被平台2所支撐的對象物11。藉由攝像單元5,6攝取而取得的畫像是例如供以雷射光L的照射位置的對準。
驅動單元7是支撐雷射照射單元3及複數的攝像單元4,5,6。驅動單元7是使雷射照射單元3及複數的攝像單元4,5,6沿著Z方向來移動。
控制部8是控制平台2、雷射照射單元3、複數的攝像單元4,5,6及驅動單元7的動作。控制部8是構成為包括處理器、記憶體、存儲器及通訊裝置等的電腦裝置。在控制部8中,處理器會實行被讀入至記憶體等的軟體(程式),控制記憶體及存儲器的資料的讀出及寫入以及通訊裝置的通訊。藉此,控制部8是例如實現作為檢查部的機能(有關詳細後述)。 [對象物的構成]
如圖2及圖3所示般,本實施形態的對象物11為晶圓20。晶圓20是具備半導體基板21及機能元件層22。半導體基板21是具有表面21a及背面21b。半導體基板21是例如矽基板。機能元件層22是被形成於半導體基板21的表面21a。機能元件層22是包括沿著表面21a來配列成二維的複數的機能元件22a。機能元件22a是例如發光二極體等的受光元件、雷射二極體等的發光元件、記憶體等的電路元件等。機能元件22a亦有堆疊複數的層而三維地構成的情況。另外,在半導體基板21是設有表示結晶方位的缺口21c,但亦可取代缺口21c,而設置定向平面(orientation flat)。
晶圓20是沿著複數的切線15的各者來按每個機能元件22a而切斷。複數的切線15是從晶圓20的厚度方向來看時通過複數的機能元件22a的各者之間。更具體而言,切線15是從晶圓20的厚度方向來看時通過切道區域23的中心(寬度方向的中心)。切道區域23是在機能元件層22中,以通過相鄰的機能元件22a之間的方式延伸。在本實施形態中,複數的機能元件22a是沿著表面21a來配列成矩陣狀,複數的切線15是被設定成格子狀。另外,切線15是假想的切線,但亦可為實際被劃的切線。 [雷射照射單元的構成]
如圖4所示般,雷射照射單元3是具有光源31、空間光調變器32及集光透鏡33。光源31是例如藉由脈衝振盪方式來輸出雷射光L。空間光調變器32是調變從光源31輸出的雷射光L。空間光調變器32是例如反射型液晶(LCOS:Liquid Crystal on Silicon)的空間光調變器(SLM:Spatial Light Modulator)。集光透鏡33是將藉由空間光調變器32所調變的雷射光L集光。
在本實施形態中,雷射照射單元3是沿著複數的切線15的各者來從半導體基板21的背面21b側照射雷射光L至晶圓20,沿著複數的切線15的各者來形成2列的改質區域12a,12b於半導體基板21的內部。改質區域(第1改質區域)12a是2列的改質區域12a,12b之中最接近表面21a的改質區域。改質區域(第2改質區域)12b是2列的改質區域12a,12b之中,最接近改質區域12a的改質區域,最接近背面21b的改質區域。
2列的改質區域12a,12b是在晶圓20的厚度方向(Z方向)相鄰。2列的改質區域12a,12b是對於半導體基板21藉由2個的集光點C1,C2沿著切線15來使相對地移動而形成。雷射光L是以例如對於集光點C1,集光點C2會位於前進方向的後側且雷射光L的入射側之方式,藉由空間光調變器32來調變。
雷射照射單元3是以跨越2列的改質區域12a,12b的龜裂14達到半導體基板21的表面21a之條件,沿著複數的切線15的各者來從半導體基板21的背面21b側照射雷射光L至晶圓20。其一例,對於厚度775μm的單結晶矽基板之半導體基板21,將2個的集光點C1,C2分別對準離表面21a,54μm的位置及128μm的位置,沿著複數的切線15的各者來從半導體基板21的背面21b側照射雷射光L至晶圓20。此時,雷射光L的波長為1099nm,脈衝寬度為700n秒,重複頻率為120kHz。並且,集光點C1的雷射光L的輸出為2.7W,集光點C2的雷射光L的輸出為2.7W,2個的集光點C1,C2對於半導體基板21相對的移動速度為800mm/秒。
如此的2列的改質區域12a,12b及龜裂14的形成是在其次般的情況被實施。亦即,在之後的工程中,藉由研削半導體基板21的背面21b來將半導體基板21薄化,且使龜裂14露出於背面21b,沿著複數的切線15的各者來將晶圓20切斷成複數的半導體裝置的情況。 [檢查用攝像單元的構成]
如圖5所示般,攝像單元4是具有光源41、反射鏡42、對物透鏡43及光檢測部44。光源41是輸出對於半導體基板21具有透過性的光I1。光源41是例如藉由鹵素燈及濾光片所構成,輸出近紅外線區域的光I1。從光源41輸出的光I1是藉由反射鏡42來反射而通過對物透鏡43,從半導體基板21的背面21b側照射至晶圓20。此時,平台2是如上述般支撐形成有2列的改質區域12a,12b的晶圓20。
對物透鏡43是使在半導體基板21的表面21a被反射的光I1通過。亦即,對物透鏡43是使傳播於半導體基板21的光I1通過。對物透鏡43的數值孔徑(NA)是0.45以上。對物透鏡43是具有修正環43a。修正環43a是藉由調整例如構成對物透鏡43的複數的透鏡的彼此間的距離,修正在半導體基板21內產生於光I1的像差。光檢測部44是檢測出透過對物透鏡43及反射鏡42的光I1。光檢測部44是例如藉由InGaAs攝影機所構成,檢測出近紅外線區域的光I1。
攝像單元4是可攝取2列的改質區域12a,12b的各者及複數的龜裂14a,14b,14c,14d的各者的前端(有關詳細是後述)。龜裂14a是從改質區域12a延伸至表面21a側的龜裂。龜裂14b是從改質區域12a延伸至背面21b側的龜裂。龜裂14c是從改質區域12b延伸至表面21a側的龜裂。龜裂14d是從改質區域12b延伸至背面21b側的龜裂。控制部8是以跨越2列的改質區域12a,12b的龜裂14達到半導體基板21的表面21a之條件,使雷射光L照射至雷射照射單元3(參照圖4),但若因為某些的狀態不佳等而龜裂14未達到表面21a,則形成如此的複數的龜裂14a,14b,14c,14d。 [對準修正用攝像單元的構成]
如圖6所示般,攝像單元5是具有光源51、反射鏡52、透鏡53及光檢測部54。光源51是輸出對於半導體基板21具有透過性的光I2。光源51是例如藉由鹵素燈及濾光片所構成,輸出近紅外線區域的光I2。光源51是亦可與攝像單元4的光源41共通化。從光源51輸出的光I2是藉由反射鏡52來反射而通過透鏡53,從半導體基板21的背面21b側照射至晶圓20。
透鏡53是使在半導體基板21的表面21a被反射的光I2通過。亦即,透鏡53是使傳播於半導體基板21的光I2通過。透鏡53的數值孔徑是0.3以下。亦即,攝像單元4的對物透鏡43的數值孔徑是比透鏡53的數值孔徑更大。光檢測部54是檢測出通過透鏡53及反射鏡52的光I2。光檢測部55是例如藉由InGaAs攝影機所構成,檢測出近紅外線區域的光I2。
攝像單元5是在控制部8的控制之下,從背面21b側照射光I2至晶圓20,且檢測出從表面21a(機能元件層22)返回的光I2,藉此攝取機能元件層22。又,攝像單元5是同樣在控制部8的控制之下,從背面21b側照射光I2至晶圓20,且檢測出從半導體基板21的改質區域12a,12b的形成位置返回的光I2,藉此取得包括改質區域12a,12b的區域的畫像。該等的畫像是被用在雷射光L的照射位置的對準。攝像單元6是除了透鏡53為更低倍率(例如在攝像單元5中是6倍,在攝像單元6中是1.5倍)的點以外,具備與攝像單元5同樣的構成,與攝像單元5同樣被用在對準。 [根據檢查用攝像單元的攝像原理]
利用圖5所示的攝像單元4,如圖7所示般,對於跨越2列的改質區域12a,12b的龜裂14達到表面21a的半導體基板21,使焦點F(對物透鏡43的焦點)從背面21b側朝向表面21a側移動。此情況,若從背面21b側將焦點F調至從改質區域12b延伸至背面21b側的龜裂14的前端14e,則可確認該前端14e(圖7的右側的畫像)。但,即使從背面21b側將焦點F調至龜裂14本身及達到表面21a的龜裂14的前端14e,也無法確認該等(圖7的左側的畫像)。另外,若從背面21b側將焦點F調至半導體基板21的表面21a,則可確認機能元件層22。
又,利用圖5所示的攝像單元4,如圖8所示般,對於跨越2列的改質區域12a,12b的龜裂14未達到表面21a的半導體基板21,使焦點F從背面21b側朝向表面21a側移動。此情況,即使從背面21b側將焦點F調至從改質區域12a延伸至表面21a側的龜裂14的前端14e,也無法確認該前端14e(圖8的左側的畫像)。但,若對於表面21a,從背面21b側將焦點F調至與背面21b相反側的區域(亦即,對於表面21a,機能元件層22側的區域),有關表面21a使與焦點F對稱的假想焦點Fv位於該前端14e,則可確認該前端14e(圖8的右側的畫像)。另外,假想焦點Fv是有關考慮了半導體基板21的折射率的焦點F與表面21a為對稱的點。
之所以如以上般如無法確認龜裂14本身,估計是因為龜裂14的寬度比照明光的光I1的波長更小所致。圖9及圖10是被形成於矽基板的半導體基板21的內部的改質區域12及龜裂14的SEM(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畫像。圖9的(b)是在圖9的(a)所示的區域A1的擴大像,圖10的(a)是在圖9的(b)所示的區域A2的擴大像,圖10的(b)是在圖10的(a)所示的區域A3的擴大像。如此,龜裂14的寬度是120nm程度,比近紅外線區域的光I1的波長(例如1.1~1.2μm)更小。
依據以上而假想的攝像原理是如其次般。如圖11的(a)所示般,若使焦點F位於空氣中,則由於光I1未返回,因此取得帶黑的畫像(圖11的(a)的右側的畫像)。如圖11的(b)所示般,若使焦點F位於半導體基板21的內部,則由於在表面21a反射的光I1會返回,因此取得帶白的畫像(圖11的(b)的右側的畫像)。如圖11的(c)所示般,若在改質區域12從背面21b側調焦點F,則有關在表面21a反射而返回的光I1的一部分,藉由改質區域12而產生吸收、散射等,因此取得改質區域12在帶白的背景之中呈現帶黑的畫像(圖11的(c)的右側的畫像)。
如圖12的(a)及(b)所示般,若從背面21b側將焦點F調至龜裂14的前端14e,則例如在前端14e附近產生的光學特異性(應力集中、應變、原子密度的不連續性等)、在前端14e附近產生的光的封閉等,所以有關在表面21a反射而返回的光I1的一部分產生散射、反射、干擾、吸收等,因此取得前端14e在帶白的背景之中呈現帶黑的畫像(圖12的(a)及(b)的右側的畫像)。如圖12的(c)所示般,若從背面21b側將焦點F調至龜裂14的前端14e附近以外的部分,則由於在表面21a反射的光I1的至少一部分會返回,因此取得帶白的畫像(圖12的(c)的右側的畫像)。 [根據檢查用攝像單元的檢查原理]
控制部8以跨越2列的改質區域12a,12b的龜裂14會達到半導體基板21的表面21a之條件,使雷射光L照射至雷射照射單元3的結果,按照預定,跨越2列的改質區域12a,12b的龜裂14達到表面21a時,龜裂14的前端14e的狀態是成為其次般。亦即,如圖13所示般,在改質區域12a與表面21a之間的區域、及改質區域12a與改質區域12b之間的區域是不出現龜裂14的前端14e。從改質區域12b延伸至背面21b側的龜裂14的前端14e的位置(以下簡稱「前端位置」)是對於改質區域12b與背面21b之間的基準位置P,位於背面21b側。
相對於此,控制部8以跨越2列的改質區域12a,12b的龜裂14達到半導體基板21的表面21a之條件,使雷射光L照射至雷射照射單元3的結果,違反預定,因為某些的狀態不佳,跨越2列的改質區域12a,12b的龜裂14未達到表面21a時,龜裂14的前端14e的狀態是成為如其次般。亦即,如圖14所示般,在改質區域12a與表面21a之間的區域是出現從改質區域12a延伸至表面21a側的龜裂14a的前端14e。在改質區域12a與改質區域12b之間的區域是出現從改質區域12a延伸至背面21b側的龜裂14b的前端14e、及從改質區域12b延伸至表面21a側的龜裂14c的前端14e。從改質區域12b延伸至背面21b側的龜裂14d的前端位置是對於改質區域12b與背面21b之間的基準位置P,位於表面21a。
藉由以上,若控制部8實施其次的第1檢查、第2檢查、第3檢查及第4檢查之中至少1個的檢查,則可評價跨越2列的改質區域12a,12b的龜裂14是否達到半導體基板21的表面21a。第1檢查是將改質區域12a與表面21a之間的區域設為檢查區域R1,從改質區域12a延伸至表面21a側的龜裂14a的前端14e是否存在於檢查區域R1的檢查。第2檢查是將改質區域12a與改質區域12b之間的區域設為檢查區域R2,從改質區域12a延伸至背面21b側的龜裂14b的前端14e是否存在於檢查區域R2的檢查。第3檢查是從改質區域12b延伸至表面21a側的龜裂14c的前端14e是否存在於檢查區域R2的檢查。第4檢查是將從基準位置P延伸至背面21b側且未達到背面21b的區域設為檢查區域R3,從改質區域12b延伸至背面21b側的龜裂14d的前端位置是否位於檢查區域R3的檢查。
檢查區域R1、檢查區域R2及檢查區域R3的各者是在形成2列的改質區域12a,12b之前,可根據對於半導體基板21調2個的集光點C1,C2的位置來設定。跨越2列的改質區域12a,12b的龜裂14達到半導體基板21的表面21a時,由於從改質區域12b延伸至背面21b側的龜裂14的前端位置是形成安定,因此基準位置P及檢查區域R3可根據測試加工的結果來設定。另外,攝像單元4是如圖13及圖14所示般,可攝取2個的改質區域12a,12b的各者,因此在形成2列的改質區域12a,12b之後,亦可根據2個的改質區域12a,12b的各者的位置來設定檢查區域R1、檢查區域R2及檢查區域R3的各者。 [雷射加工方法及半導體裝置製造方法]
參照圖15來說明有關本實施形態的半導體裝置製造方法。另外,本實施形態的半導體裝置製造方法是包括在雷射加工裝置1中被實施的雷射加工方法。
首先,準備晶圓20,載置於雷射加工裝置1的平台2。接著,雷射加工裝置1會沿著複數的切線15的各者來從半導體基板21的背面21b側照射雷射光L至晶圓20,藉此沿著複數的切線15的各者來形成2列的改質區域12a,12b於半導體基板21的內部(S01,第1工程)。在此工程中,雷射加工裝置1會以跨越2列的改質區域12a,12b的龜裂14達到半導體基板21的表面21a之條件,沿著複數的切線15的各者來從半導體基板21的背面21b側照射雷射光L至晶圓20。
接著,雷射加工裝置1會在改質區域12b與背面21b之間的檢查區域R3中,檢查從改質區域12b延伸至背面21b側的龜裂14d的前端位置(S02,第2工程)。在此工程中,雷射加工裝置1會在檢查區域R3內從背面21b側調焦點F,檢測出從表面21a側到背面21b側傳播於半導體基板21的光I1,藉此檢查龜裂14d的前端位置是否位於檢查區域R3。如此,在本實施形態中,雷射加工裝置1實施第4檢查。
更具體而言,攝像單元4的對物透鏡43會在檢查區域R3內從背面21b側調焦點F,攝像單元4的光檢測部44會檢測出從表面21a側到背面21b側傳播於半導體基板21的光I1。此時,攝像單元4會藉由驅動單元7來沿著Z方向而移動,焦點F會沿著Z方向來相對地移動於檢查區域R3內。藉此,光檢測部44取得在Z方向的各處的畫像資料。而且,控制部8會根據從光檢測部44輸出的訊號(亦即,在Z方向的各處的畫像資料)來檢查龜裂14d的前端位置是否位於檢查區域R3。如此,在本實施形態中,控制部8作為檢查部機能,平台2、攝像單元4及控制部8作為檢查裝置10機能。
接著,控制部8會根據工程S02的檢查結果來評價工程S01的加工結果(S03,第3工程)。在此工程中,當龜裂14d的前端位置位於檢查區域R3時,對於基準位置P,龜裂14d的前端位置會位於背面21b側,因此控制部8會評價成跨越2列的改質區域12a,12b的龜裂14達到半導體基板21的表面21a。另一方面,當龜裂14d的前端位置不位於檢查區域R3時,視為對於基準位置P,龜裂14d的前端位置會位於表面21a側,控制部8會評價成跨越2列的改質區域12a,12b的龜裂14未達到半導體基板21的表面21a。
接著,當被評價成跨越2列的改質區域12a,12b的龜裂14達到半導體基板21的表面21a時,控制部8會實施合格處理(S04)。在此工程中,控制部8會使實施雷射加工裝置1所具備的顯示器之合格的意旨的顯示、該顯示器之畫像資料的顯示、雷射加工裝置1所具備的記憶部之合格的意旨的記錄(作為記錄表的記憶)、該記憶部之畫像資料的記憶等,作為合格處理。如此,雷射加工裝置1所具備的顯示器是作為將合格的意旨報知給操作員的報知部機能。
另一方面,當被評價成跨越2列的改質區域12a,12b的龜裂14未達到半導體基板21的表面21a時,控制部8會實施不合格處理(S05)。在此工程中,控制部8會使實施雷射加工裝置1所具備的燈之不合格的意旨的點燈、雷射加工裝置1所具備的顯示器之不合格的意旨的顯示、雷射加工裝置1所具備的記憶部之不合格的意旨的記錄(作為記錄表的記憶)等,作為不合格處理。如此,雷射加工裝置1所具備的燈及顯示器的至少1個是作為將不合格的意旨報知給操作員的報知部機能。
以上的工程S01~工程S05為在雷射加工裝置1中被實施的雷射加工方法。另外,第4檢查的實施時機是不被限定於在沿著全部的切線15的各者來形成2列的改質區域12a,12b於半導體基板21的內部之後。第4檢查的實施時機是亦可為在沿著延伸於一方向的複數的切線15的各者的改質區域12a,12b的形成之後,在沿著延伸於一方向的複數的切線15的各者的改質區域12a,12b的更進一步的形成之前的時機,對於延伸於一方向的切線15之雷射光L的照射位置的對準被實施的時機。或,第4檢查的實施時機是亦可為從沿著延伸於一方向的複數的切線15的各者的改質區域12a,12b的形成切換成沿著延伸於別的方向的複數的切線15的各者的改質區域12a,12b的形成的時機。又,第4檢查的實施處是只要為被設定成格子狀的複數的切線15之中的至少1處即可。但,從沿著延伸於一方向的複數的切線15的各者的改質區域12a,12b的形成切換成沿著延伸於別的方向的複數的切線15的各者的改質區域12a,12b的形成時,第4檢查的實施處是除掉延伸於別的方向的切線15之中的交點(延伸於該別的方向的切線15與延伸於一方向的複數的切線15的各者的交點)之處為理想。因為在延伸於別的方向的切線15之中的交點是龜裂14的狀態容易形成不安定。
工程S04的合格處理被實施時(亦即,在工程03中,被評價成跨越2列的改質區域12a,12b的龜裂14達到半導體基板21的表面21a時),藉由研削裝置研削半導體基板21的背面21b,使跨越2列的改質區域12a,12b的龜裂14露出於背面21b,沿著複數的切線15的各者來將晶圓20切斷成複數的半導體裝置(S06,第4工程)。
以上的工程S01~工程S06為包括在雷射加工裝置1中被實施的雷射加工方法的半導體裝置製造方法。另外,工程S05的不合格處理被實施時(亦即,在工程03中,被評價成跨越2列的改質區域12a,12b的龜裂14未達到半導體基板21的表面21a時),雷射加工裝置1的檢查及調整、對晶圓20的再度的雷射加工(恢復加工)等會被實施。
在此,更具體說明有關工程S06的晶圓20的研削及切斷。如圖16所示般,藉由研削裝置200研削(研磨)半導體基板21的背面21b來使半導體基板21薄化且使龜裂14露出於背面21b,沿著複數的切線15的各者來將晶圓20切斷成複數的半導體裝置20a。在此工程中,研削裝置200會將半導體基板21的背面21b研削至第4檢查用的基準位置P。
如上述般,跨越2列的改質區域12a,12b的龜裂14達到半導體基板21的表面21a時,從改質區域12b延伸至背面21b側的龜裂14的前端位置是對於基準位置P位於背面21b側。因此,藉由將半導體基板21的背面21b研削至基準位置P,可使跨越2列的改質區域12a,12b的龜裂14露出於背面21b。換言之,將研削終了預定位置設為基準位置P,以跨越2列的改質區域12a,12b的龜裂14達到半導體基板21的表面21a及基準位置P之條件,沿著複數的切線15的各者來從半導體基板21的背面21b側照射雷射光L至晶圓20。
接著,如圖17所示般,藉由擴張裝置300使被貼附於半導體基板21的背面21b的擴張膠帶201擴張,使複數的半導體裝置20a的各者彼此分離。擴張膠帶201是例如藉由基材201a及黏著層201b所構成的DAF(Die Attach Film)。此情況,藉由擴張膠帶201的擴張,被配置於半導體基板21的背面21b與基材201a之間的黏著層201b會按每個半導體裝置20a而被切斷。被切斷的黏著層201b是與半導體裝置20a一起拾取。 [作用及效果]
上述的雷射加工方法中,在改質區域12b與半導體基板21的背面21b之間的檢查區域R3內從背面21b側調焦點F,檢測出從表面21a側到背面21b側傳播於半導體基板21的光I1。藉由如此檢測出光I1,可在檢查區域R3中確認從改質區域12b延伸至背面21b側的龜裂14d的前端位置。而且,對於基準位置P,龜裂14d的前端位置位於表面21a側時,估計跨越2列的改質區域12a,12b的龜裂14未達到半導體基板21的表面21a。因此,若根據上述的雷射加工方法,則可確認跨越2列的改質區域12a,12b的龜裂14是否達到半導體基板21的表面21a。
又,上述的雷射加工方法中,對於基準位置P,龜裂14d的前端位置不位於表面21a側時,評價成跨越2列的改質區域12a,12b的龜裂14達到半導體基板21的表面21a,對於基準位置P,龜裂14d的前端位置位於表面21a側時,評價成跨越2列的改質區域12a,12b的龜裂14未達到半導體基板21的表面21a。藉此,可根據評價結果來決定之後的工程的實施形態。
又,上述的雷射加工方法中,將從基準位置P延伸至背面21b側且未達到背面21b的區域設為檢查區域R3,龜裂14d的前端位置位於檢查區域R3時,評價成跨越2列的改質區域12a,12b的龜裂14達到半導體基板21的表面21a,龜裂14d的前端位置不位於檢查區域R3時,評價成跨越2列的改質區域12a,12b的龜裂14未達到半導體基板21的表面21a。龜裂14d的前端位置是跨越2列的改質區域12a,12b的龜裂14達到半導體基板21的表面21a的情況比跨越2列的改質區域12a,12b的龜裂14未達到半導體基板21的表面21a的情況更安定。因此,藉由將從基準位置P延伸至背面21b側且未達到背面21b的區域設為檢查區域R3,可效率佳地實施跨越2列的改質區域12a,12b的龜裂14的檢查。
又,上述的雷射加工方法中,形成2列的改質區域12a,12b,作為複數列的改質區域12。藉此,可效率佳地實施複數列的改質區域12的形成,及跨越複數列的改質區域12的龜裂14的檢查。
又,若根據上述的半導體裝置製造方法,則當被評價成跨越2列的改質區域12a,12b的龜裂14未達到半導體基板21的表面21a時,由於半導體基板21的背面21b的研削不被實施,因此可防止研削工程之後,無法沿著複數的切線15的各者來確實地切斷晶圓20的事態。
又,上述的半導體裝置製造方法中,將半導體基板21的背面21b研削至基準位置P。藉此,可沿著複數的切線15的各者來確實地切斷晶圓20。
又,檢查裝置10是在改質區域12b與半導體基板21的背面21b之間的檢查區域R3內從背面21b側調焦點F,檢測出從表面21a側到背面21b側傳播於半導體基板21的光I1。藉由如此檢測出光I1,可確認在檢查區域R3中龜裂14d的前端位置。
又,在檢查裝置10中,對物透鏡43的數值孔徑為0.45以上。藉此,在檢查區域R3中可更確實地確認龜裂14d的前端位置。
又,在檢查裝置10中,對物透鏡43具有修正環43a。藉此,在檢查區域R3中可更確實地確認龜裂14d的前端位置。 [變形例]
本案是不被限定於上述的實施形態。例如,在圖15所示的工程S02的檢查工程中,控制部8是除了上述的第4檢查以外,亦可實施第1檢查、第2檢查及第3檢查的至少1個的檢查。並且,在第4檢查中,亦可例如以改質區域12b與背面21b之間的全區域作為檢查區域R3,對於基準位置P檢查龜裂14d的前端位置是否位於背面21b側。
又,上述的實施形態,雷射加工裝置1會沿著複數的切線15的各者,在半導體基板21的內部形成2列的改質區域12a,12b,但雷射加工裝置1是亦可沿著複數的切線15的各者,在半導體基板21的內部形成3列以上的改質區域12。對於1條的切線15形成的改質區域12的列數、位置等是可考慮晶圓20的半導體基板21的厚度、半導體裝置20a的半導體基板21的厚度等來適當設定。另外,複數列的改質區域12是亦可藉由雷射光L的集光點C的相對的移動對於1條的切線15實施複數次而形成。
並且,在圖15所示的工程S06的研削及切斷工程中,研削裝置200是亦可超過基準位置P來研削半導體基板21的背面21b。研削終了預定位置是可按照是否將改質區域12留在半導體裝置20a的側面(切斷面)來適當設定。另外,半導體裝置20a例如為DRAM(Dynamic Random Access Memory)時,改質區域12亦可留在半導體裝置20a的側面。
又,如圖18所示般,檢查裝置10是亦可與雷射加工裝置1個別構成。圖18所示的檢查裝置10是除了攝像單元4以外,還具備平台101、驅動單元102及控制部103。平台101是與上述的平台2同樣構成,支撐形成有複數列的改質區域12的晶圓20。驅動單元102是支撐攝像單元4,使攝像單元4沿著Z方向而移動。控制部103是與上述的控制部8同樣構成,作為檢查部機能。在圖18所示的雷射加工系統中,在雷射加工裝置1與檢查裝置10之間,藉由機械手等的搬送裝置來搬送晶圓20。
又,沿著複數的切線15的各者來從半導體基板21的背面21b側照射雷射光L至晶圓20時的雷射光L的照射條件是不被限定於上述者。例如,雷射光L的照射條件是亦可為如上述般,跨越複數列的改質區域12(例如2列的改質區域12a,12b)的龜裂14達到半導體基板21與機能元件層22的界面之條件。或,雷射光L的照射條件是亦可為跨越複數列的改質區域12的龜裂14達到機能元件層22的與半導體基板21相反側的表面之條件。或,雷射光L的照射條件是亦可為跨越複數列的改質區域12的龜裂14達到半導體基板21內的表面21a的附近之條件。如此,雷射光L的照射條件是只要為跨越複數列的改質區域12的龜裂14會被形成的條件即可。哪個的情況皆可確認跨越複數列的改質區域12的龜裂14是否充分地延伸至半導體基板21的表面21a側。
又,上述的實施形態的各構成是不被限定於上述的材料及形狀,可適用各種的材料及形狀。又,上述的一實施形態或變形例的各構成是可任意地適用在其他的實施形態或變形例的各構成。
2:平台 8:控制部(檢查部) 10:檢查裝置 12,12a,12b:改質區域 14,14d:龜裂 14e:前端 15:切線 20:晶圓 20a:半導體裝置 21:半導體基板 21a:表面 21b:背面 22:機能元件層 22a:機能元件 41:光源 43:對物透鏡 43a:修正環 44:光檢測部 F:焦點 I1:光 L:雷射光 P:基準位置 R3:檢查區域
[圖1]是具備一實施形態的檢查裝置的雷射加工裝置的構成圖。 [圖2]是一實施形態的晶圓的平面圖。 [圖3]是在圖2所示的晶圓的一部分的剖面圖。 [圖4]是在圖1所示的雷射照射單元的構成圖。 [圖5]是在圖1所示的檢查用攝像單元的構成圖。 [圖6]是在圖1所示的對準修正用攝像單元的構成圖。 [圖7]是用以說明在圖5所示的檢查用攝像單元的攝像原理的晶圓的剖面圖,及根據該檢查用攝像單元的各處的畫像。 [圖8]是用以說明在圖5所示的檢查用攝像單元的攝像原理的晶圓的剖面圖,及根據該檢查用攝像單元的各處的畫像。 [圖9]是在半導體基板的內部所形成的改質區域及龜裂的SEM畫像。 [圖10]是在半導體基板的內部所形成的改質區域及龜裂的SEM畫像。 [圖11]是用以說明在圖5所示的檢查用攝像單元的攝像原理的光路圖,及顯示根據該檢查用攝像單元的焦點的畫像的模式圖。 [圖12]是用以說明在圖5所示的檢查用攝像單元的攝像原理的光路圖,及顯示根據該檢查用攝像單元的焦點的畫像的模式圖。 [圖13]是用以說明在圖5所示的檢查用攝像單元的檢查原理的晶圓的剖面圖,晶圓的切斷面的畫像,及根據該檢查用攝像單元的各處的畫像。 [圖14]是用以說明在圖5所示的檢查用攝像單元的檢查原理的晶圓的剖面圖,晶圓的切斷面的畫像,及根據該檢查用攝像單元的各處的畫像。 [圖15]是一實施形態的半導體裝置製造方法的流程圖。 [圖16]是在圖15所示的半導體裝置製造方法的研削及切斷工程的晶圓的一部分的剖面圖。 [圖17]是在圖15所示的半導體裝置製造方法的研削及切斷工程的晶圓的一部分的剖面圖。 [圖18]是具備變形例的檢查裝置的雷射加工系統的構成圖。
2:平台
4:攝像單元
12a,12b:改質區域
14a,14b,14c,14d:龜裂
15:切線
20:晶圓
21:半導體基板
21a:表面
21b:背面
22:機能元件層
22a:機能元件
41:光源
42:反射鏡
43:對物透鏡
43a:修正環
44:光檢測部
I1:光

Claims (10)

  1. 一種雷射加工方法,其特徵為具備: 第1工程,其係準備晶圓,該晶圓具備:具有表面及背面的半導體基板,及被形成於前述表面的機能元件層,沿著複數的切線的各者來從前述背面側照射雷射光至前述晶圓,藉此沿著前述複數的切線的各者,在前述半導體基板的內部形成複數列的改質區域;及 第2工程,其係於前述複數列的改質區域之中最接近前述背面的改質區域與前述背面之間的檢查區域中,檢查從最接近前述背面的前述改質區域延伸至前述背面側的龜裂的前端位置, 在前述第1工程中,以形成跨越前述複數列的改質區域的龜裂之條件,沿著前述複數的切線的各者來從前述背面側照射前述雷射光至前述晶圓, 在前述第2工程中,在前述檢查區域內從前述背面側調焦點,檢測出從前述表面側到前述背面側傳播於前述半導體基板的光,藉此檢查前述前端位置。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雷射加工方法,其中,在前述第1工程中,以跨越前述複數列的改質區域的前述龜裂達到前述表面之條件,沿著前述複數的切線的各者,從前述背面側照射前述雷射光至前述晶圓。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之雷射加工方法,其中,更具備:根據前述第2工程的檢查結果來評價前述第1工程的加工結果的第3工程, 在前述第3工程中,對於最接近前述背面的前述改質區域與前述背面之間的基準位置,前述前端位置位於前述背面側時,評價成跨越前述複數列的改質區域的前述龜裂達到前述表面,對於前述基準位置,前述前端位置位於前述表面側時,評價成跨越前述複數列的改質區域的前述龜裂未達到前述表面。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之雷射加工方法,其中,前述檢查區域為從前述基準位置延伸至前述背面側且未達到前述背面的區域, 在前述第3工程中,前述前端位置位於前述檢查區域時,評價成跨越前述複數列的改質區域的前述龜裂達到前述表面,前述前端位置不位於前述檢查區域時,評價成跨越前述複數列的改質區域的前述龜裂未達到前述表面。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4項中的任一項所記載之雷射加工方法,其中,前述複數列的改質區域為2列的改質區域。
  6. 一種半導體裝置製造方法,其特徵為具備: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或4項記載的雷射加工方法所具備的前述第1工程、前述第2工程及前述第3工程;及 第4工程,其係於前述第3工程中,被評價成跨越前述複數列的改質區域的前述龜裂達到前述表面時,藉由研削前述背面,使跨越前述複數列的改質區域的前述龜裂露出於前述背面,沿著前述複數的切線的各者來將前述晶圓切斷成複數的半導體裝置。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之半導體裝置製造方法,其中,在前述第4工程中,至少將前述背面研削至前述基準位置。
  8. 一種檢查裝置,其特徵為具備: 平台,其係支撐沿著複數的切線的各者來形成複數列的改質區域於前述半導體基板的內部的晶圓,該晶圓係具備:具有表面及背面的半導體基板,及被形成於前述表面的機能元件層; 光源,其係輸出對於前述半導體基板具有透過性的光; 對物透鏡,其係使從前述光源輸出而傳播於前述半導體基板的前述光通過; 光檢測部,其係檢測出通過前述對物透鏡的前述光;及 檢查部,其係根據從前述光檢測部輸出的訊號,在前述複數列的改質區域之中最接近前述背面的改質區域與前述背面之間的檢查區域中,檢查從最接近前述背面的前述改質區域延伸至前述背面側的龜裂的前端位置, 前述對物透鏡,係於前述檢查區域內從前述背面側調焦點, 前述光檢測部,係檢測出從前述表面側到前述背面側傳播於前述半導體基板的前述光。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8項之檢查裝置,其中,前述對物透鏡的數值孔徑為0.45以上。
  1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8或9項之檢查裝置,其中,前述對物透鏡,係具有修正環。
TW108135823A 2018-10-04 2019-10-03 雷射加工方法,半導體裝置製造方法及檢查裝置 TW202027897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8-189309 2018-10-04
JP2018189309A JP7307534B2 (ja) 2018-10-04 2018-10-04 レーザ加工方法、半導体デバイス製造方法及び検査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027897A true TW202027897A (zh) 2020-08-01

Family

ID=7005580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8135823A TW202027897A (zh) 2018-10-04 2019-10-03 雷射加工方法,半導體裝置製造方法及檢查裝置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Link
US (1) US20210398855A1 (zh)
JP (2) JP7307534B2 (zh)
KR (2) KR102658812B1 (zh)
CN (1) CN112789707A (zh)
DE (1) DE112019004954T5 (zh)
TW (1) TW202027897A (zh)
WO (1) WO2020071455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21166230A (ja) * 2020-04-06 2021-10-14 浜松ホトニクス株式会社 レーザ加工装置及びレーザ加工方法
JP7455476B2 (ja) 2020-05-28 2024-03-26 株式会社ディスコ ウエーハ検査装置、及びウエーハ検査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407360B1 (en) * 1998-08-26 2002-06-18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Laser cutt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CN100527360C (zh) * 2004-03-30 2009-08-12 浜松光子学株式会社 激光加工方法及半导体芯片
EP1775059B1 (en) * 2004-08-06 2015-01-07 Hamamatsu Photonics K.K. Laser processing method and semiconductor device
JP2006147818A (ja) * 2004-11-19 2006-06-08 Canon Inc 基板割断方法
JP2007132761A (ja) 2005-11-09 2007-05-31 Showa Seiki Kk 共焦点型信号光検出装置および信号光検出方法
JP4961982B2 (ja) 2006-12-07 2012-06-27 ソニー株式会社 固体撮像装置、固体撮像装置の駆動方法および撮像装置
JP5449665B2 (ja) * 2007-10-30 2014-03-19 浜松ホトニクス株式会社 レーザ加工方法
US8728914B2 (en) * 2009-02-09 2014-05-20 Hamamatsu Photonics K.K. Workpiece cutting method
JP5639997B2 (ja) * 2009-04-07 2014-12-10 浜松ホトニクス株式会社 レーザ加工装置
JP5491761B2 (ja) * 2009-04-20 2014-05-14 浜松ホトニクス株式会社 レーザ加工装置
JP5707889B2 (ja) * 2010-11-16 2015-04-30 株式会社東京精密 半導体基板の切断方法及び半導体基板の切断装置
TW201628751A (zh) * 2014-11-20 2016-08-16 康寧公司 彈性玻璃基板之回饋控制的雷射切割
JP6531345B2 (ja) 2015-09-29 2019-06-19 株式会社東京精密 レーザー加工装置及びレーザー加工方法
JP6906897B2 (ja) 2016-01-29 2021-07-21 株式会社東京精密 亀裂検出装置及び亀裂検出方法
JP6815692B2 (ja) 2016-12-09 2021-01-20 株式会社ディスコ ウェーハの加工方法
JP7171353B2 (ja) * 2018-10-04 2022-11-15 浜松ホトニクス株式会社 レーザ加工方法、半導体デバイス製造方法及び検査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0071455A1 (ja) 2020-04-09
US20210398855A1 (en) 2021-12-23
KR20210069657A (ko) 2021-06-11
JP7307534B2 (ja) 2023-07-12
KR20230175348A (ko) 2023-12-29
CN112789707A (zh) 2021-05-11
JP2020057743A (ja) 2020-04-09
JP2023129439A (ja) 2023-09-14
KR102658812B1 (ko) 2024-04-19
KR102617217B1 (ko) 2023-12-27
DE112019004954T5 (de) 2021-06-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2023129439A (ja) レーザ加工方法、半導体デバイス製造方法及び検査装置
TWI813782B (zh) 雷射加工方法、半導體裝置製造方法及檢查裝置
JP7313127B2 (ja) 撮像装置、レーザ加工装置、及び、撮像方法
JP7482296B2 (ja) レーザ加工方法及び半導体デバイス製造方法
TWI835876B (zh) 雷射加工方法、半導體裝置製造方法及檢查裝置
JP7319770B2 (ja) 撮像装置、レーザ加工装置、及び、撮像方法
TWI842749B (zh) 攝像裝置,雷射加工裝置,以及攝像方法
TWI831841B (zh) 攝像裝置,雷射加工裝置,以及攝像方法
CN118116798A (zh) 激光加工方法、半导体器件制造方法和检查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