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2018523A - 以圖碼開啟點對點傳輸的資料交換系統及方法 - Google Patents

以圖碼開啟點對點傳輸的資料交換系統及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2018523A
TW202018523A TW107139777A TW107139777A TW202018523A TW 202018523 A TW202018523 A TW 202018523A TW 107139777 A TW107139777 A TW 107139777A TW 107139777 A TW107139777 A TW 107139777A TW 202018523 A TW202018523 A TW 202018523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document
information
point
electronic device
data exchang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713977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I676106B (zh
Inventor
廖俊傑
林宏仁
黃鈞平
Original Assignee
虹光精密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虹光精密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虹光精密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to TW10713977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I676106B/zh
Priority to CN201910423672.6A priority patent/CN110177187B/zh
Priority to US16/542,819 priority patent/US10728419B2/en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67610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676106B/zh
Publication of TW20201852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018523A/zh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32Circuits or arrangements for control or supervision between transmitter and receiver or between image input and image output device, e.g. between a still-image camera and its memory or between a still-image camera and a printer device
    • H04N1/327Initiating, continuing or ending a single-mode communication; Handshaking therefor
    • H04N1/32765Initiating a communication
    • H04N1/32771Initiating a communication in response to a request, e.g. for a particular document
    • H04N1/32778Initiating a communication in response to a request, e.g. for a particular document using a mark-sheet or machine-readable code request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KGRAPHICAL DATA READING; PRESENTATION OF DATA; RECORD CARRIERS; HANDLING RECORD CARRIERS
    • G06K19/00Record carriers for use with machines and with at least a part designed to carry digital markings
    • G06K19/06Record carriers for use with machines and with at least a part designed to carry digital markings characterised by the kind of the digital marking, e.g. shape, nature, code
    • G06K19/06009Record carriers for use with machines and with at least a part designed to carry digital markings characterised by the kind of the digital marking, e.g. shape, nature, code with optically detectable marking
    • G06K19/06037Record carriers for use with machines and with at least a part designed to carry digital markings characterised by the kind of the digital marking, e.g. shape, nature, code with optically detectable marking multi-dimensional coding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20/00Payment architectures, schemes or protocols
    • G06Q20/04Payment circuits
    • G06Q20/042Payment circuits characterized in that the payment protocol involves at least one cheque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20/00Payment architectures, schemes or protocols
    • G06Q20/08Payment architectures
    • G06Q20/12Payment architectur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ectronic shopping systems
    • G06Q20/123Shopping for digital content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20/00Payment architectures, schemes or protocols
    • G06Q20/30Payment architectures, schemes or protocol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specific devices or networks
    • G06Q20/32Payment architectures, schemes or protocol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specific devices or networks using wireless devices
    • G06Q20/327Short range or proximity payments by means of M-devices
    • G06Q20/3274Short range or proximity payments by means of M-devices using a pictured code, e.g. barcode or QR-code, being displayed on the M-device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20/00Payment architectures, schemes or protocols
    • G06Q20/30Payment architectures, schemes or protocol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specific devices or networks
    • G06Q20/32Payment architectures, schemes or protocol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specific devices or networks using wireless devices
    • G06Q20/327Short range or proximity payments by means of M-devices
    • G06Q20/3276Short range or proximity payments by means of M-devices using a pictured code, e.g. barcode or QR-code, being read by the M-device
    • GPHYSICS
    • G07CHECKING-DEVICES
    • G07FCOIN-FREED OR LIKE APPARATUS
    • G07F17/00Coin-freed apparatus for hiring articles; Coin-freed facilities or services
    • G07F17/26Coin-freed apparatus for hiring articles; Coin-freed facilities or services for printing, stamping, franking, typing or teleprinting apparatu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0127Conn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a still picture apparatus with another apparatus, e.g. for storage, processing or transmission of still picture signals or of information associated with a still picture
    • H04N1/00204Conn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a still picture apparatus with another apparatus, e.g. for storage, processing or transmission of still picture signals or of information associated with a still picture with a digital computer or a digital computer system, e.g. an internet server
    • H04N1/00209Transmitting or receiving image data, e.g. facsimile data, via a computer, e.g. using e-mail, a computer network, the internet, I-fax
    • H04N1/00214Transmitting or receiving image data, e.g. facsimile data, via a computer, e.g. using e-mail, a computer network, the internet, I-fax details of transmiss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0127Conn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a still picture apparatus with another apparatus, e.g. for storage, processing or transmission of still picture signals or of information associated with a still picture
    • H04N1/00204Conn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a still picture apparatus with another apparatus, e.g. for storage, processing or transmission of still picture signals or of information associated with a still picture with a digital computer or a digital computer system, e.g. an internet server
    • H04N1/00209Transmitting or receiving image data, e.g. facsimile data, via a computer, e.g. using e-mail, a computer network, the internet, I-fax
    • H04N1/00214Transmitting or receiving image data, e.g. facsimile data, via a computer, e.g. using e-mail, a computer network, the internet, I-fax details of transmission
    • H04N1/00217Transmitting or receiving image data, e.g. facsimile data, via a computer, e.g. using e-mail, a computer network, the internet, I-fax details of transmission only involving computer data transmission protocols, e.g. SMTP, WAP or HTTP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0127Conn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a still picture apparatus with another apparatus, e.g. for storage, processing or transmission of still picture signals or of information associated with a still picture
    • H04N1/00204Conn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a still picture apparatus with another apparatus, e.g. for storage, processing or transmission of still picture signals or of information associated with a still picture with a digital computer or a digital computer system, e.g. an internet server
    • H04N1/00244Conn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a still picture apparatus with another apparatus, e.g. for storage, processing or transmission of still picture signals or of information associated with a still picture with a digital computer or a digital computer system, e.g. an internet server with a server, e.g. an internet serve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0127Conn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a still picture apparatus with another apparatus, e.g. for storage, processing or transmission of still picture signals or of information associated with a still picture
    • H04N1/00281Conn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a still picture apparatus with another apparatus, e.g. for storage, processing or transmission of still picture signals or of information associated with a still picture with a telecommunication apparatus, e.g. a switched network of teleprinters for the distribution of text-based information, a selective call terminal
    • H04N1/00307Conn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a still picture apparatus with another apparatus, e.g. for storage, processing or transmission of still picture signals or of information associated with a still picture with a telecommunication apparatus, e.g. a switched network of teleprinters for the distribution of text-based information, a selective call terminal with a mobile telephone apparatu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20/00Payment architectures, schemes or protocols
    • G06Q20/08Payment architectures
    • G06Q20/085Payment architectures involving remote charge determination or related payment system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201/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and to details thereof
    • H04N2201/0077Types of the still picture apparatus
    • H04N2201/0094Multifunctional device, i.e. a device capable of all of reading, reproducing, copying, facsimile transception, file transcep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puting System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ccounting & Taxation (AREA)
  • Strategic Management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Finance (AREA)
  • Information Transfer Between Computers (AREA)
  • Facsimiles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本發明係一種以圖碼開啟點對點傳輸的資料交換系統及方法,主要由一電子裝置透過有線連接一文件處理裝置,並與使用者持的一行動裝置進行資料即時交換。該電子裝置與該行動裝置係透過一圖碼資訊建立無線連結,並由該電子裝置提供一檔案轉傳資料區,透過該檔案轉傳資料區儲存要傳輸的資料,當使用者係透過該行動裝置向該電子裝置發送一遙控指令,則該電子裝置根據該遙控指令直接驅動該文件處理裝置,令該文件處理裝置執行相對應的一文件自動化處理動作(如掃描或列印);藉由該圖碼資訊建立即時資料交換機制,以提升文件處理效率。

Description

以圖碼開啟點對點傳輸的資料交換系統及方法
本發明係關於一種應用於文件處理設備的資料交換系統及方法,尤指一種應用於文件處理設備的以圖碼開啟點對點傳輸的資料交換系統及方法。
近年來科技日新月異,科技產品的推出與發展雖然如雨後春筍般,但是無論是企業、公/民營機構、學校等機關場所,仍然會設置一種傳統的文件處理裝置,以處理相關資料,該文件處理裝置可包括一掃描器、一印表機或一多功能事務機(MFP),透過該文件處理裝置提升使用者處理文書工作的效率。一般而言,傳統的文件處理裝置係透過一連接線與一電腦設備連接,使用者可以在該電腦設備進行操作,令該文件處理裝置執行相應的文件處理動作,例如:選取相關資料,再將所選取好的資料透過該文件處理裝置印出,或者將紙本的資料放置在該文件處理裝置上進行掃描,掃描完成後的影像儲存在該電腦設備中,供使用者瀏覽。
但是在現有技術中,通常該文件處理裝置可提供給多數不同的使用者共用,當使用者欲將該文件處理裝置掃描之影像資料帶走,或者有資料欲列印輸出,則必須再利用一隨身碟與該電腦設備連接,用以儲存或者提供影像資料,但如此一來不具安全性;而且,若使用者本身沒有準備該隨身碟,則使用者必須利用該電腦設備先連結一網際網路,並透過使用者的帳號密碼與一雲端伺服器連結,利用該雲端伺服器儲存或下者載影像資料,此方式相當麻煩。例如:使用者若欲將私人的一行動裝置(如手機、平板、筆記型電腦等)中的一文件資料進行輸出,需先將該行動裝置中的文件資料先上傳至該雲端伺服器,上傳完畢後再經操作該電腦設備、設定該文件處理裝置,並從該雲端伺服器下載該文件資料,再由該電腦設備驅動該文件處理裝置列印輸出該文件資料,當另一位使用者欲輸出另一文件資料,則需要將前述動作重新進行一次,而且要重新連結該雲端伺服器、操作該電腦設備、設定該文件處理裝置,過程相當麻煩、費時。
再者,如果使用者欲將手邊文件轉換成一影像檔,並存入該行動裝置中,以方便閱讀、瀏覽、攜帶,則使用者同樣地必須先操作該電腦設備、設定該文件處理裝置,再由該文件處理裝置執行完掃描動作之後,才會將該影像檔先儲存在該電腦設備,在透過該電腦設備發送至該雲端伺服器,使用者必須又要透過該行動裝置登入該雲端伺服器,並從該雲端伺服器下載該影像檔,執行的過程同樣麻煩、費時,因此上述無論是列印或掃描,對使用者而言均相當不便。由此可知,現有技術雖然將傳統的文件處理裝置、該電腦設備、該雲端伺服器進行整合,以盡量達到多數使用者共用的需求,但是無論是列印輸出或者掃描輸入,都需要執行上述攏長又麻煩的操作、設定過程,是以,如何能夠有效文件處理效率以及提升使用者的方便性,確實有待進一步的提出更佳解決方案的必要。
有鑑於上述現有技術之不足,本發明的主要目的在於提供一種以圖碼開啟點對點傳輸的資料交換系統及方法,利用圖碼及無線傳輸技術,建立即時的點對點資料交換機制,能有效提升文件處理效率。
為達成上述目的所採取的主要技術手段係令前述以圖碼開啟點對點傳輸的資料交換系統包括: 一文件處理裝置,具有一第一連接埠; 一電子裝置,其安裝有一第一應用程式、具有一第二連接埠,該第二連接埠係連接該文件處理裝置的第一連接埠,並由該第一應用程式產生一圖碼資訊; 一行動裝置,其安裝有一第二應用程式,並透過該第二應用程式擷取該圖碼資訊,以與該電子裝置建立無線連結; 其中,當該行動裝置與該電子裝置建立連結,則該電子裝置的第一應用程式提供一檔案轉傳資料區,透過該檔案轉傳資料區儲存欲直接與該文件處理裝置、該行動裝置進行點對點傳輸之資料;並且,當該電子裝置收到該行動裝置發送的一遙控指令,則根據該遙控指令發送對應的一驅動訊號至該文件處理裝置,以執行相對應的一文件自動化處理動作。
由上述構造,當使用者持該行動裝置並操作該電子裝置時,使用者僅須利用該行動裝置的第二應用程式擷取該電子裝置的第一應用程式所產生的該圖碼資訊,該電子裝置與該行動裝置透過該圖碼資訊建立無線連結,且該電子裝置透過該檔案轉傳資料區,儲存欲直接與該文件處理裝置、該行動裝置進行點對點傳輸之資料,當該電子裝置收到該行動裝置發送的遙控指令,則根據該遙控指令使該文件處理裝置執行相對應的文件自動化處理動作;藉由利用該圖碼資訊建立即時的點對點資料交換機制,能達到提升文件處理效率的目的。
為達成上述目的所採取的另一主要技術手段係令前述以圖碼開啟點對點傳輸的資料交換方法,主要係由一文件處理裝置有線連接一電子裝置,該電子裝置安裝有一可產生圖碼的第一應用程式,並由該電子裝置執行以下步驟: 透過一圖碼資訊與一近端建立無線連結; 提供一檔案轉傳資料區; 接收該近端發送的一遙控指令,並藉由該電子裝置發送一驅動指令,以直接驅動該文件處理裝置執行一文件掃描程序; 將該文件掃描程序取得的一文件影像資料,直接透過該檔案轉傳資料區傳送至該近端儲存。
由上述方法,當具有該近端的使用者操作該電子裝置、該文件處理裝置時,由該電子裝置的第一應用程式產生該圖碼資訊,該電子裝置透過該圖碼資訊與該近端建立無線連結,並且產生該檔案轉傳資料區,當該電子裝置收到該近端發送的遙控指令,則令該文件處理裝置執行該文件掃描程序以取得該文件影像資料,再經由該電子裝置的檔案轉傳資料區使該文件影像資料直接發送給具有該近端的使用者;藉由利用該圖碼資訊建立即時的點對點資料交換機制,能達到提升文件處理效率的目的。
關於本發明以圖碼開啟點對點傳輸的資料交換系統之第一較佳實施例,請參考圖1所示,其包括一文件處理裝置10、一電子裝置20以及一行動裝置30,該文件處理裝置10可設置於企業、公/民營機構、學校等機關場所,該文件處理裝置10可同時提供給多人共用,或者亦可設置於使用者的家中並只專屬一人使用;需特別說明的是,該文件處理裝置10通常相當耐用、汰換率不高,因此,當該文件處理裝置10特別屬於舊式的傳統機型時,該文件處理裝置10係不具有無線傳輸模組,而無法直接與該行動裝置30連結。
而於本發明中,使用者僅需持該行動裝置30並操作該電子裝置20,便可直接的透過該行動裝置30操控該電子裝置20,使得該電子裝置20直接與該文件處理裝置10、該行動裝置30進行點對點傳輸之資料交換;於本較佳實施例中,該行動裝置30可為一手機、一平板、一筆記型電腦等,該電子裝置20可為一個人電腦設備、一桌上型電腦、一筆記型電腦等。
如圖1所示,於本較佳實施例中,該文件處理裝置10包括一第一處理器11、一第一連接埠12及一掃描模組13,該第一處理器11分別與該第一連接埠12、該掃描模組13構成電連接,該第一連接埠12係用於將收到的一驅動訊號傳送至該第一處理器11,並由該第一處理器11驅動該掃描模組13。
於本較佳實施例中,該電子裝置20包括一第二處理器21、一第二連接埠22、一無線通訊模組23、一顯示模組24及一儲存單元25,該第二處理器21分別與該第二連接埠22、該無線通訊模組23、該顯示模組24、該儲存單元25構成電連接,並且該第二處理器21安裝有一第一應用程式(APP),該電子裝置20的第二連接埠22係與該文件處理裝置10的第一連接埠12構成電連接,經由該電子裝置20的第二處理器21執行該第一應用程式(APP),並由該第一應用程式(APP)產生一圖碼資訊,再經由該顯示模組24將該圖碼資訊進行顯示。
進一步的,於本較佳實施例中,該行動裝置30係與網路連結,並透過網路下載並安裝一第二應用程式(APP),該第二應用程式(APP)係可與該第一應用程式(APP)相對應,該行動裝置30更具有一影像擷取模組31、一資料庫32,如圖1、2所示,當使用者執行該行動裝置30的第二應用程式(APP),並透過該第二應用程式(APP)驅動該影像擷取模組31,以擷取該電子裝置20的顯示模組24所顯示的該圖碼資訊,則該行動裝置30的第二應用程式(APP)係對即時擷取到的該圖碼資訊進行解析,並取得專屬的一連線資訊,於本較佳實施例中,該連線資訊包括一帳號資訊、一密碼資訊、一位址資訊等,該行動裝置30根據取得該連線資訊,並透過一無線協定發送無線訊號至該電子裝置20的無線通訊模組23,以與該電子裝置20的無線通訊模組23建立無線連結。
於本較佳實施例中,該圖碼資訊可由一快速響應矩陣碼(QRCode)所構成,該快速響應矩陣碼可包含數字、文字、符號、位元組等,故可構成網址、簡訊、電話號碼、無線連線帳號/密碼等資訊,由於該圖碼資訊的編、解碼速度快,應用時效率高,故可提升使用的方便性。
當該行動裝置30透過該圖碼資訊與該電子裝置20建立無線連結,則該電子裝置20的第一應用程式(APP)係透過該儲存單元25建立並提供一檔案轉傳資料區,透過該檔案轉傳資料區儲存欲直接與該文件處理裝置10、該行動裝置30進行點對點傳輸之資料,並且當該電子裝置20的無線通訊模組23收到由該行動裝置30發送的一遙控指令,該電子裝置20的第一應用程式(APP)根據該遙控指令,並由該第一處理器21將相對應的一驅動訊號,透過該第二連接埠22傳送至該文件處理裝置10的第一連接埠12,該文件處理裝置10的第一連接埠12再將該驅動訊號轉傳至該第一處理器11,由該文件處理裝置10的第一處理器11驅動該掃描模組13執行相對應的一文件自動化處理動作。
於本較佳實施例中,該文件自動化處理動作包括一文件掃描程序,並將該文件掃描程序所產生的一個以上的文件影像資料,透過該文件處理裝置10的第一連接埠12傳送至該電子裝置20的第二連接埠22,並先暫存在該儲存單元25的檔案轉傳資料區,再透過該電子裝置20的無線通訊模組23即時發送至該行動裝置30的資料庫32。
進一步的,請參考圖3所示,於本較佳實施例中可更包括一郵件伺服器41、一應用伺服器42、一付費伺服器43,且該文件處理裝置10係進一步以有線的方式與網路連接,並透過網路與該郵件伺服器41、該應用伺服器42、該付費伺服器43連結;於本較佳實施例中進一步提供使用者可在該行動裝置30或者該電子裝置20上,預設一組設定參數、設定一排程資訊,或者使用者係可在該文件處理裝置10上預設該組設定參數、設定該排程資訊,該組設定參數包含文件數量、影像尺寸、影像旋轉、影像裁切、影像正反面、影像品質等。
於本較佳實施例中,該排程資訊包括一發送郵件指令、一儲存雲端指令、一分類儲存指令、一付費指令,當該文件處理裝置10執行完該文件自動化處理動作,則該文件處理裝置10係根據該排程資訊執行相對應的後續動作;其中,當該排程資訊為該發送郵件指令,則該文件處理裝置10係透過網路將直接產生的該文件影像資料轉送到該郵件伺服器41,或者間接的將儲存在該電子裝置20的檔案轉傳資料區內的文件影像資料,轉送到該郵件伺服器41,使用者可登入該郵件伺服器41收取該文件影像資料,並再轉發給其他使用者,以提升使用方便性。
當該排程資訊為該儲存雲端指令,則該文件處理裝置10係透過網路將直接產生的該文件影像資料發送到該應用伺服器42備份,或者間接的將儲存在該電子裝置20的檔案轉傳資料區內的文件影像資料,發送到該應用伺服器42,使用者可利用該應用伺服器42將該文件影像資料備份,或者再轉傳給其他使用者,以提升資料管理的方便性。
當該排程資訊為該分類儲存指令,則該文件處理裝置10係根據該文件影像資料的屬性或參數,將該文件影像資料儲存在該電子裝置20的檔案轉傳資料區中對應的一資料夾,或者透過該電子裝置20轉傳送至該行動裝置30,由該行動裝置20的第二應用程式(APP)根據該文件影像資料的屬性或參數,將該文件影像資料儲存在該行動裝置20的資料庫22內相對應的另一資料夾,藉此進一步提升資料管理的方便性。
當該排程資訊為該付費指令,則該文件處理裝置10係發送一付費請求至該付費伺服器43,並透過該付費伺服器43完成付費手續。
關於本發明以圖碼開啟點對點傳輸的資料交換系統之第二較佳實施例,請參考圖4所示,本較佳實施例的主要技術內容係與第一較佳實施例的技術內容大致相同,惟本較佳實施例中提供一列印模組14,並以該列印模組14取代該文件處理裝置10的掃描模組13,且該處理器11與該列印模組14構成電連接;於本較佳實施例中,當該行動裝置30透過該圖碼資訊與該電子裝置20建立無線連結,則該電子裝置20可透過該檔案轉傳資料區儲存欲直接與該文件處理裝置10、該行動裝置30進行點對點傳輸之資料,並且當該電子裝置20的無線通訊模組23收到由該行動裝置30發送的另一遙控指令,該電子裝置20的第一應用程式(APP)根據該另一遙控指令,將相對應的另一驅動訊號傳送至該文件處理裝置10,並驅動該列印模組14執行相對應的另一文件自動化處理動作;於本較佳實施例中,該另一文件自動化處理動作包括一文件列印程序。
關於本發明以圖碼開啟點對點傳輸的資料交換系統之第三較佳實施例,請參考圖5所示,本較佳實施例的主要技術內容係分別與前述第一較佳實施例、前述第二較佳實施例的技術內容大致相同,惟本較佳實施例中該文件處理裝置10同時具有該掃描模組13、該列印模組14,且該第一處理器11分別與該掃描模組13、該列印模組14構成電連接,並藉此構成一多功能事務機(MFP);於本較佳實施例中,該文件處理裝置10能提供一雙向的文件自動化處理動作,該雙向的文件自動化處理動作包括前述的該文件掃描程序、該文件列印程序。
因此,本發明上述各較佳實施例主要係藉由利用該圖碼資訊令該電子裝置20與該文件處理裝置10、該行動裝置30建立即時的點對點資料交換機制,並受控於該行動裝置30使該文件處理裝置10執行相對應的文件自動化處理動作,以及進一步的排程後續動作,確實能夠達到提升提升文件處理效率的目的。
根據前述各較佳實施例及其具體應用方式,本發明可進一步歸納一以圖碼開啟點對點傳輸的資料交換方法,如圖6所示,該方法主要係於該文件處理裝置10有線連接該電子裝置20,且該電子裝置20安裝有一可產生圖碼的第一應用程式(APP),並由該電子裝置20執行以下步驟: 提供一圖碼資訊與一近端的行動裝置30以一無線協定建立無線連結(S61);於本較佳實施例中,該近端係指該行動裝置30靠近該電子裝置20時,對於該電子裝置20而言,該行動裝置30係屬於於近端,於本較佳實施例中使用者可持該近端的行動裝置30擷取該圖碼資訊並進行解析,以取得專屬的一連線資訊,該行動裝置30根據取得該連線資訊,並透過一無線協定發送無線訊號至該電子裝置20的無線通訊模組23,以與該電子裝置20的無線通訊模組13建立無線連結; 提供一檔案轉傳資料區(S62),於本較佳實施例中,該檔案轉傳資料區係透過該電子裝置20的第一應用程式建立; 接收該近端的行動裝置30發送的一遙控指令,並藉由該電子裝置20發送一驅動指令,以直接驅動該文件處理裝置10執行一文件掃描程序(S63); 將執行該文件掃描程序取得的一文件影像資料,直接透過該檔案轉傳資料區傳送至該近端的行動裝置30儲存(S64)。
於本較佳實施例中,該圖碼資訊可由一快速響應矩陣碼(QRCode)所構成,該電子裝置20透過該圖碼資訊與該近端的行動裝置30建立無線連結,並且產生該檔案轉傳資料區,當該電子裝置20收到來自於該近端的行動裝置30的遙控指令,則令該文件處理裝置10執行該文件掃描程序以取得該文件影像資料,再經由該電子裝置20的檔案轉傳資料區,使該文件影像資料直接發送給具有該近端的行動裝置20的使用者。
進一步的,當上述步驟執行「提供一圖碼資訊與一近端的行動裝置30以一無線協定建立無線連結(S61)」之步驟前,如圖7所示,該方法可更包括以下步驟:於該電子裝置20或該近端的行動裝置30上,預設一組設定參數、設定一排程資訊(S60)。當上述步驟執行至「將執行該文件掃描程序取得的一文件影像資料,直接透過該檔案轉傳資料區傳送至該近端的行動裝置30儲存(S64)」之步驟後,如圖7所示,該方法可更進一步的包括以下步驟:使該文件處理裝置10,根據該電子裝置20或該近端的行動裝置30上所預設的該組設定參數及該排程資訊,執行相對應的一資料處理程序(S65);其中,於本較佳實施例中,該資料處理程序可包括一發送郵件程序、一儲存雲端程序、一分類儲存程序、一付費程序。藉由執行該資料處理程序提升使用方便性、資料管理的方便性、簡化完成付費的手續。
10:文件處理裝置 11:第一處理器 12:第一連接埠 13:掃描模組 20:電子裝置 21:第二處理器 22:第二連接埠 23:無線通訊模組 24:顯示模組 25:儲存單元 30:行動裝置 31:影像擷取模組 32:資料庫 41:郵件伺服器 42:應用伺服器 43:付費伺服器
圖1 係本發明之第一較佳實施例的系統架構方塊圖。 圖2 係本發明之第一較佳實施例的應用狀態示意圖。 圖3 係本發明之第一較佳實施例的另一系統架構方塊圖。 圖4 係本發明之第二較佳實施例的系統架構方塊圖。 圖5 係本發明之第三較佳實施例的系統架構方塊圖。 圖6 係本發明之較佳實施例的資料交換方法流程圖。 圖7 係本發明之較佳實施例的另一資料交換方法流程圖。
10:文件處理裝置
11:第一處理器
12:第一連接埠
13:掃描模組
20:電子裝置
21:第二處理器
22:第二連接埠
23:無線通訊模組
24:顯示模組
25:儲存單元
30:行動裝置
31:影像擷取模組
32:資料庫

Claims (20)

  1. 一種以圖碼開啟點對點傳輸的資料交換系統,其包括: 一文件處理裝置,具有一第一連接埠; 一電子裝置,其安裝有一第一應用程式、具有一第二連接埠,該第二連接埠係連接該文件處理裝置的第一連接埠,並由該第一應用程式產生一圖碼資訊; 一行動裝置,其安裝有一第二應用程式,並透過該第二應用程式擷取該圖碼資訊,以與該電子裝置建立無線連結; 其中,當該行動裝置與該電子裝置建立連結,則該電子裝置的第一應用程式提供一檔案轉傳資料區,透過該檔案轉傳資料區儲存欲直接與該文件處理裝置、該行動裝置進行點對點傳輸之資料;並且,當該電子裝置收到該行動裝置發送的一遙控指令,則根據該遙控指令發送對應的一驅動訊號至該文件處理裝置,以執行相對應的一文件自動化處理動作。
  2. 如請求項1所述之以圖碼開啟點對點傳輸的資料交換系統,該文件處理裝置更包括一第一處理器、及一掃描模組,該第一處理器分別與該第一連接埠、該掃描模組構成電連接; 其中,該文件自動化處理動作包括一文件掃描程序,將產生的一個以上的文件影像資料,透過該電子裝置的無線通訊模組即時發送至該行動裝置。
  3. 如請求項2所述之以圖碼開啟點對點傳輸的資料交換系統,該電子裝置更包括一第二處理器、一無線通訊模組、一顯示模組及一儲存單元,該第二處理器分別與該第二連接埠、該無線通訊模組、該顯示模組、該儲存單元構成電連接; 其中,該第一應用程式係安裝於該第二處理器上,並由該顯示模組將該圖碼資訊進行顯示,以及透過該儲存單元建立並提供該檔案轉傳資料區。
  4. 如請求項3所述之以圖碼開啟點對點傳輸的資料交換系統,該行動裝置更具有一影像擷取模組、一資料庫,透過該影像擷取模組擷取該圖碼資訊,以及將該文件影像資料,儲存在該資料庫。
  5. 如請求項1所述之以圖碼開啟點對點傳輸的資料交換系統,進一步包括一郵件伺服器、一應用伺服器、一付費伺服器,該文件處理裝置係透過網路與該郵件伺服器、該應用伺服器、該付費伺服器連結,並根據所收到的一排程資訊執行相對應的後續排程動作。
  6. 如請求項1所述之以圖碼開啟點對點傳輸的資料交換系統,該文件處理裝置更包括一第一處理器及一列印模組,該第一處理器分別與該第一連接埠、該列印模組構成電連接; 其中,該文件自動化處理動作包括一文件列印程序。
  7. 如請求項1所述之以圖碼開啟點對點傳輸的資料交換系統,該文件處理裝置更包括一第一處理器、一掃描模組及一列印模組,該第一處理器分別與該第一連接埠、該列印模組、該列印模組構成電連接,以構成一多功能事務機; 其中,該文件處理裝置提供一雙向的文件自動化處理動作,該雙向的文件自動化處理動作包括一文件掃描程序、一文件列印程序。
  8. 如請求項1至7中任一項所述之以圖碼開啟點對點傳輸的資料交換系統,該行動裝置的第二應用程式係對該圖碼資訊進行解析,以取得一連線資訊,該行動裝置根據取得該連線資訊,與該電子裝置建立連結。
  9. 如請求項8所述之以圖碼開啟點對點傳輸的資料交換系統,該連線資訊包括一帳號資訊、一密碼資訊、一位址資訊;該行動裝置根據取得該連線資訊,並透過一無線協定與該電子裝置建立連結。
  10. 如請求項1至7中任一項所述之以圖碼開啟點對點傳輸的資料交換系統,該圖碼資訊可由一快速響應矩陣碼所構成,該快速響應矩陣碼包含數字、文字、符號、位元組,以構成網址、簡訊、電話號碼、無線連線帳號/密碼等資訊。
  11. 一種以圖碼開啟點對點傳輸的資料交換方法,係由一文件處理裝置有線連接一電子裝置,該電子裝置安裝有一可產生圖碼的第一應用程式,並由該電子裝置執行以下步驟: 透過一圖碼資訊與一近端建立無線連結; 提供一檔案轉傳資料區; 接收該近端發送的一遙控指令,並藉由該電子裝置發送一驅動指令,以直接驅動該文件處理裝置執行一文件掃描程序; 將該文件掃描程序取得的一文件影像資料,直接透過該檔案轉傳資料區傳送至該近端儲存。
  12. 如請求項11所述之以圖碼開啟點對點傳輸的資料交換方法,當上述步驟執行「透過一圖碼資訊與一近端建立無線連結」之步驟,該方法更包括以下步驟: 預設一組設定參數、設定一排程資訊;
  13. 如請求項12所述之以圖碼開啟點對點傳輸的資料交換方法,當上述步驟執行「將該文件掃描程序取得的一文件影像資料,直接透過該檔案轉傳資料區傳送至該近端儲存」之步驟,該方法進一步包括以下步驟: 使該文件處理裝置根據所預設的該組設定參數及該排程資訊,執行相對應的一資料處理程序。
  14. 如請求項13所述之以圖碼開啟點對點傳輸的資料交換方法,該資料處理程序包括一發送郵件程序; 該發送郵件程序係將該文件影像資料透過網路轉送到一郵件伺服器,供登入該郵件伺服器收取該文件影像資料。
  15. 如請求項13所述之以圖碼開啟點對點傳輸的資料交換方法,該資料處理程序包括一儲存雲端程序; 該儲存雲端程序係透過網路將該文件影像資料發送到一應用伺服器,利用該應用伺服器將該文件影像資料備份。
  16. 如請求項13所述之以圖碼開啟點對點傳輸的資料交換方法,該資料處理程序包括一分類儲存程序; 該分類儲存程序係將該文件影像資料儲存在該檔案轉傳資料區中對應的一資料夾。
  17. 如請求項13所述之以圖碼開啟點對點傳輸的資料交換方法,該資料處理程序包括一付費程序; 該付費程序係發送一付費請求至一付費伺服器,以完成付費手續。
  18. 如請求項11至17中任一項所述之以圖碼開啟點對點傳輸的資料交換方法,由該近端係對該圖碼資訊進行解析,以取得一連線資訊,該近端根據取得該連線資訊,與該文件處理裝置建立連結。
  19. 如請求項18所述之以圖碼開啟點對點傳輸的資料交換方法,該連線資訊包括一帳號資訊、一密碼資訊、一位址資訊。
  20. 如請求項11至17中任一項所述之以圖碼開啟點對點傳輸的資料交換方法,該圖碼資訊可由一快速響應矩陣碼所構成,該快速響應矩陣碼包含數字、文字、符號、位元組,以構成網址、簡訊、電話號碼、無線連線帳號/密碼等資訊。
TW107139777A 2018-11-09 2018-11-09 以圖碼開啟點對點傳輸的資料交換系統及方法 TWI67610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7139777A TWI676106B (zh) 2018-11-09 2018-11-09 以圖碼開啟點對點傳輸的資料交換系統及方法
CN201910423672.6A CN110177187B (zh) 2018-11-09 2019-05-21 以图码开启点对点传输的数据交换系统及方法
US16/542,819 US10728419B2 (en) 2018-11-09 2019-08-16 System and method using matrix barcode information to perform point-to-point information exchange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7139777A TWI676106B (zh) 2018-11-09 2018-11-09 以圖碼開啟點對點傳輸的資料交換系統及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I676106B TWI676106B (zh) 2019-11-01
TW202018523A true TW202018523A (zh) 2020-05-16

Family

ID=6769168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7139777A TWI676106B (zh) 2018-11-09 2018-11-09 以圖碼開啟點對點傳輸的資料交換系統及方法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10728419B2 (zh)
CN (1) CN110177187B (zh)
TW (1) TWI676106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815039B (zh) * 2020-09-11 2023-09-11 虹光精密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兼具安全及便利的文件付費處理裝置及系統
TWI826760B (zh) * 2020-12-31 2023-12-21 虹光精密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具自動化售後服務的文件處理系統及其資訊處理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2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915327B1 (en) * 2000-10-30 2005-07-05 Raja Singh Tuli Portable high speed communication device peripheral connectivity
JP4604365B2 (ja) * 2001-02-23 2011-01-05 コニカミノルタビジネステクノロジーズ株式会社 画像処理方法、画像処理システムおよびこれに用いる携帯用端末、画像形成データ送信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ならびに画像処理プログラムおよびこれを記録したコンピュータ読み取り可能な記録媒体
TW201007586A (en) * 2008-08-06 2010-02-16 Otiga Technologies Ltd Document management device and document management method with identification, classification, search, and save functions
JP5791311B2 (ja) * 2011-03-02 2015-10-07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情報処理装置、印刷設定方法、及び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
KR101836876B1 (ko) * 2011-03-02 2018-03-09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휴대용 단말기에서 네트워크 연결을 수행하기 위한 장치 및 방법
US8902461B2 (en) * 2012-02-02 2014-12-02 Kabushiki Kaisha Toshiba Communication control apparatus and communication control system for transmitting a scanned image via a NGN
JP6024167B2 (ja) * 2012-04-09 2016-11-09 株式会社リコー 要求処理システム
TW201401843A (zh) * 2012-06-28 2014-01-01 Avision Inc 文件掃描方法及電腦程式
WO2014037980A1 (ja) * 2012-09-07 2014-03-13 Necカシオモバイルコミュニケ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無線通信方法、携帯端末、情報処理装置、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TWI466012B (zh) * 2012-09-11 2014-12-21 Kinpo Elect Inc 文件處理方法
JP5888300B2 (ja) * 2013-08-30 2016-03-16 コニカミノルタ株式会社 携帯端末装置、同装置における画像処理装置の登録方法及び登録プログラム
JP5963730B2 (ja) * 2013-10-17 2016-08-03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通信システム及び通信装置
CN103916561A (zh) * 2014-03-20 2014-07-09 上海合合信息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图像数据获取装置及其控制装置和方法
CN105278884A (zh) * 2014-07-22 2016-01-27 珠海金山办公软件有限公司 一种文档打印方法及装置
TWI521426B (zh) * 2014-09-11 2016-02-11 誠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列印系統及其操作方法
TWM505662U (zh) * 2015-03-16 2015-07-21 Cathay United Bank 智慧型二維條碼資料系統
TWI576757B (zh) 2015-04-30 2017-04-01 宏碁股份有限公司 檔案傳輸方法、裝置與系統
CN106557285B (zh) * 2015-09-25 2020-07-24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打印方法和装置
TWI651618B (zh) * 2016-12-22 2019-02-21 國立中正大學 使用二維條碼的雙向無線傳輸系統
CN107360614B (zh) * 2017-07-05 2019-12-10 珠海赛纳打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与图像形成装置进行网络连接的方法及图像形成装置
TWM566959U (zh) * 2018-07-02 2018-09-11 吳志賢 Using intelligent information devices as devices for IoT gateways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177187B (zh) 2021-08-06
US20200153997A1 (en) 2020-05-14
CN110177187A (zh) 2019-08-27
US10728419B2 (en) 2020-07-28
TWI676106B (zh) 2019-11-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6364738B2 (ja) 情報処理システム、情報処理装置、プログラム及び処理実行方法
CN104408626A (zh) 基于二维码的新型打印方法
US11394837B2 (en) System and method using matrix barcode information to process documents
JP2019144616A (ja) 情報処理装置および制御方法
JP2015089008A (ja) 画像形成システム、画像形成方法、画像形成管理装置、画像形成装置、及び情報処理装置
TWI676106B (zh) 以圖碼開啟點對點傳輸的資料交換系統及方法
KR101091520B1 (ko) 복합 프린팅-통신 서비스 시스템
US9060080B2 (en) Image processing apparatus, method for controlling the same, and storage medium for generating image data based on a read document
JP2013038784A (ja) スキャニング装置、スキャニング方法及び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
JP2016025450A (ja) 情報処理システム、情報処理装置、携帯端末装置及びプログラム
US11449286B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generate display mirror image of user interface and to print documents in a third-party application from a multi-function device
JP2019070981A (ja) 画像処理装置、画像処理装置の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JP2014236396A (ja) 画像形成装置
TW202211114A (zh) 兼具安全及便利的文件付費處理裝置及系統
JP4935377B2 (ja) ブログサーバ装置および情報処理システム
TW201419829A (zh) 掃描器、智慧型掃描器系統以及掃描器控制遠端列印的方法
US20230273968A1 (en) Information processing apparatus, information processing system, information processing method, and non-transitory recording medium
JP2016045792A (ja) 画像読取装置、会議情報登録方法、プログラム及び会議システム
US20240118840A1 (en) System, control method, client terminal, printing apparatus, and storage medium
WO2017187561A1 (ja) 印刷システム、携帯端末装置、及び印刷プログラム
JP5223962B2 (ja) ブログサーバ装置および情報処理システム
JP2024060438A (ja) システム及び制御方法
JP5031656B2 (ja) 通信システムおよび出力方法、および、サーバ装置、および、送信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および、記録媒体
JP2014050050A (ja) 画像データ送信装置、画像データ送信方法、および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
JP2021007006A (ja) 情報処理装置、制御方法、プログラムおよびシステ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