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576757B - 檔案傳輸方法、裝置與系統 - Google Patents

檔案傳輸方法、裝置與系統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576757B
TWI576757B TW104113926A TW104113926A TWI576757B TW I576757 B TWI576757 B TW I576757B TW 104113926 A TW104113926 A TW 104113926A TW 104113926 A TW104113926 A TW 104113926A TW I576757 B TWI576757 B TW I576757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electronic device
file
link information
module
selection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411392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638761A (zh
Inventor
陳靜萍
陳黃楷
林俊全
Original Assignee
宏碁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宏碁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宏碁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to TW10411392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I576757B/zh
Priority to US14/856,561 priority patent/US9858351B2/en
Publication of TW20163876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63876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57675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576757B/zh
Priority to US15/823,603 priority patent/US10102299B2/en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6/0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 G06F16/90Details of database functions independent of the retrieved data types
    • G06F16/95Retrieval from the web
    • G06F16/955Retrieval from the web using information identifiers, e.g. uniform resource locators [URL]
    • G06F16/9554Retrieval from the web using information identifiers, e.g. uniform resource locators [URL] by using bar cod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6/0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 G06F16/10File systems; File servers
    • G06F16/16File or folder operations, e.g. details of user interfaces specifically adapted to file system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01Protocols
    • H04L67/06Protoco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file transfer, e.g. file transfer protocol [FTP]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9/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independent of the application payload and not provided for in the other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 H04L69/22Parsing or analysis of heade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Databases & Information System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Data Mining & Analysi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Information Transfer Between Computers (AREA)

Description

檔案傳輸方法、裝置與系統
本發明是有關於一種檔案傳輸機制,且特別是有關於一種檔案傳輸方法、裝置與系統。
隨著網路與資訊技術的蓬勃發展,使用者往往會擁有多個電子裝置。因此,使用者對於多個裝置之間的管理電子檔案的需求也日益增加。一方面,使用者一般可藉由連結於裝置間的傳輸線來傳輸檔案,或是藉由外接式儲存媒體/裝置來進行檔案的存取。另一方面,使用者亦可透過網際網路,藉由電子郵件,雲端儲存空間等方式,以在多個裝置之間進行檔案的傳輸。但是,上述習知的檔案傳輸方式都會有其侷限性。
舉例來說,利用傳輸線或是外接式儲存媒體/裝置傳輸檔案來進行裝置間的檔案傳輸時,使用者需要攜帶額外的傳輸線或是外接式儲存媒體/裝置來進行裝置間的檔案傳輸操作。又例如,利用雲端儲存空間或是電子郵件來進行裝置間的檔案傳輸時,使 用者需要進行雲端空間或是電子郵件的註冊或是登入等程序,還需注意雲端儲存空間/電子郵件的空間限制,更有安全性的考量。
有鑑於此,本發明提供一種檔案傳輸方法、裝置與系統,藉由將使用者所選取物件的連結資訊內藏在選取範圍內,使用者只需利用另一裝置拍攝此選取範圍的影像並解讀影像中連結資訊,即可在此些裝置間實現檔案傳輸操作。
本發明的檔案傳輸方法,適於由第一電子裝置與第二電子裝置進行檔案傳輸操作。所述方法包括下列步驟:擷取包括所述第二電子裝置所顯示的選取範圍在內的目標影像,其中所述選取範圍是由所述第二電子裝置反應於對其所顯示之至少一個物件執行的選取操作而顯示;辨識所述目標影像中位於所述選取範圍內的編碼圖樣,並解碼所述編碼圖樣以獲得所述物件的連結資訊;以及根據所述連結資訊與所述第二電子裝置傳輸至少一個檔案。
本發明的檔案傳輸裝置包括影像擷取模組、解碼模組與檔案傳輸模組。影像擷取模組擷取包括第二電子裝置所顯示的選取範圍在內的目標影像,其中所述選取範圍是由所述第二電子裝置反應於對其所顯示之至少一個物件執行的選取操作而顯示。解碼模組辨識所述目標影像中位於所述選取範圍內的編碼圖樣,並解碼所述編碼圖樣以獲得所述物件的連結資訊。檔案傳輸模組根 據所述連結資訊與所述第二電子裝置傳輸至少一個檔案。
本發明的檔案傳輸系統包括第一電子裝置與第二電子裝置。第二電子裝置包括檔案選取辨識模組、編碼模組與顯示模組。其中,檔案選取辨識模組對應選取操作點選的至少一個物件在所述物件周圍顯示選取範圍,或對應所述選取操作圈選所述物件的圈選範圍顯示所述選取範圍。編碼模組擷取各所述物件的連結資訊,並編碼所述物件的所述連結資訊以產生編碼圖樣。顯示模組顯示所述編碼圖樣於所述選取範圍。第一電子裝置包括影像擷取模組、解碼模組與檔案傳輸模組。其中,所述影像擷取模組擷取包括所述第二電子裝置所顯示的所述選取範圍在內的目標影像。所述解碼模組辨識所述目標影像中位於所述選取範圍內的所述編碼圖樣,並解碼所述編碼圖樣以獲得所述物件的所述連結資訊。所述檔案傳輸模組根據所述連結資訊與所述第二電子裝置傳輸至少一檔案,以進行所述第一電子裝置與所述第二電子裝置之間的檔案傳輸操作。
基於上述,本發明所提供的檔案傳輸方法、裝置與系統,當使用者在一電子裝置中選取物件後,電子裝置即會將被選取物件的連結資訊編碼為編碼圖樣,並顯示在使用者的選取範圍內。藉此,使用者只需透過另一電子裝置擷取包括此選取範圍在內的影像,並對此影像中的編碼圖樣進行解碼,即可獲得物件的連結資訊,從而與電子裝置傳輸檔案。藉此,使用者可便利且直覺地在裝置間傳輸檔案。
為讓本發明的上述特徵和優點能更明顯易懂,下文特舉實施例,並配合所附圖式作詳細說明如下。
10‧‧‧檔案傳輸系統
100、300‧‧‧第一電子裝置
200、400‧‧‧第二電子裝置
110‧‧‧影像擷取模組
120‧‧‧解碼模組
130‧‧‧檔案傳輸模組
210‧‧‧檔案選取辨識模組
220‧‧‧編碼模組
230‧‧‧顯示模組
S201、S203、S205‧‧‧步驟
S301、S303、S305‧‧‧步驟
20‧‧‧使用者
310‧‧‧影像
320‧‧‧檔案傳輸按鈕
410‧‧‧物件
420‧‧‧滑鼠游標
430‧‧‧選取操作
440‧‧‧顯示畫面
450‧‧‧選取範圍
500‧‧‧網路連結
圖1是依照本發明一實施例所繪示的檔案傳輸系統的方塊圖。
圖2是依據本發明一實施例所繪示的檔案傳輸方法的流程圖。
圖3是依據本發明一實施例所繪示的選取範圍產生方法的流程圖。
圖4是依據本發明一實施例所繪示的檔案傳輸方法的示意圖。
一般而言,使用者在電子裝置上選取或圈選物件(例如,檔案、資料夾或是目錄)時,電子裝置會在所選取物件上顯示一個選取範圍。本發明即利用此選取範圍的顯示,將所選取物件的連結資訊編碼為編碼圖樣(pattern)並顯示在選取範圍內。藉此,使用者可利用另一電子裝置拍攝此選取範圍的影像,並從此影像中的編碼圖樣解讀出連結資訊,從而連結電子裝置以傳輸資料。藉由簡單的擷取影像的方式,本發明可提供使用者以簡單且直覺的方 式在裝置間傳輸檔案。
圖1是依照本發明一實施例所繪示的檔案傳輸系統的方塊圖。檔案傳輸系統10由多個檔案傳輸裝置所組成,其中所述檔案傳輸裝置例如是具有運算能力、通訊能力與影像擷取能力的伺服器、工作站或個人電腦等計算機裝置,或是手機、平板電腦等行動裝置。在本實施例中,為了便於說明,以2個檔案傳輸裝置為例,其中包括為行動裝置的第一電子裝置100以及為個人電腦的第二電子裝置200,但本發明不限於此。在其他實施例中,檔案傳輸系統10亦可由1個工作站與2個手機,或是其他裝置來組成。
第一電子裝置100包括影像擷取模組110、解碼模組120與檔案傳輸模組130。第二電子裝置200包括檔案選取辨識模組210、編碼模組220與顯示模組230。在本實施例中,這些模組例如是儲存在第一電子裝置100或第二電子裝置200的儲存單元中的程式或軟體,其可載入第一電子裝置100或第二電子裝置200的處理單元,而由處理單元執行,以實現本發明實施例的檔案傳輸方法。另一方面,在另一實施例中,這些模組亦可以實做為分別具有這些模組的功能的電路單元,並且實現本發明實施例的檔案傳輸方法。
所述儲存單元例如是任何型態的固定或可移動隨機存取記憶體(Random Access Memory,RAM)、唯讀記憶體(Read-Only Memory,ROM)、快閃記憶體(Flash Memory)或類似元件或上述元件的組合。需說明的是,本實施例中所述儲存單元並未限制是單 一記憶體元件,上述模組亦可以分開儲存在兩個或兩個以上相同或不同型態之記憶體元件中。
所述處理單元耦接儲存單元。處理單元例如是具有單核心或多核心的中央處理單元(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或是其他可程式化之一般用途或特殊用途的微處理器(Microprocessor)、數位信號處理器(Digital Signal Processor,DSP)、可程式化控制器、特殊應用積體電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或其他類似元件或上述元件的組合。在本實施例中,處理單元用以存取並執行儲存單元中記錄的模組,從而實現本發明實施例的檔案傳輸方法。本實施例中所述處理單元並未限制是單一處理元件,也可以是由兩個或兩個以上之處理元件共同執行。
圖2是依據本發明一實施例所繪示的檔案傳輸方法的流程圖。請同時參照圖1與圖2,本實施例的方法適用於圖1的檔案傳輸系統10。以下即搭配檔案傳輸系統10中的各項元件,說明本實施例檔案傳輸方法的詳細流程。
首先,在步驟S201中,第一電子裝置100的影像擷取模組110會擷取包括第二電子裝置200所顯示的選取範圍在內的目標影像,其中選取範圍是由第二電子裝置200反應於使用者對其所顯示之至少一個物件執行的選取操作而顯示。
具體來說,假設使用者欲對第二電子裝置200的至少一個物件作檔案傳輸操作,使用者首先會先選取欲進行檔案傳輸的 所述物件,第二電子裝置200會反應於此選取操作,而顯示一個選取範圍於第二電子裝置的螢幕上。影像擷取模組110會透過第一電子裝置100的影像擷取裝置來拍攝第二電子裝置200於螢幕上所顯示的畫面而擷取目標影像,其中目標影像會包含第二電子裝置200所顯示的選取範圍。所述影像擷取裝置是用以擷取影像或硬體裝置。例如,影像擷取裝置包括了光學定焦鏡頭或光學變焦鏡頭,以及電荷耦合元件(Charge Coupled Device,CCD)或互補金氧半導體(Complementary Metal-Oxide Semiconductor,CMOS)元件等感光元件。應注意的是,影像擷取裝置亦包括以任何方式耦接於第一電子裝置100的相機或是攝影機。
以下搭配圖3來詳細說明本發明實施例中,產生選取範圍的流程圖。
圖3是依據本發明一實施例所繪示的選取範圍產生方法的流程圖。請同時參照圖1與圖3,在本實施例中,第二電子裝置200的檔案選取辨識模組210會對應選取操作點選的物件,在物件周圍顯示選取範圍,或對應選取操作圈選物件的圈選範圍顯示選取範圍(步驟S301)。
舉例來說,假設使用者欲對第二電子裝置200的物件進行檔案傳輸操作,使用者會先透過第二電子裝置200來進行選取操作,以確認爾後所進行的檔案傳輸操作對應的物件。在本實施例中,選取操作例如是使用者利用鍵盤輸入、滑鼠點擊或是觸控等第二電子裝置200所支持的選取操作方式來點選欲進行檔案傳 輸操作的物件,或是使用者可利用滑鼠或是觸控等方式來圈選欲進行檔案傳輸操作的物件。
在利用點選的方式來選取所述物件的情況下,一般來說,作業系統會反應於此選取操作,而利用反白或是改變畫面上所顯示的被選取物件的物件名稱、底圖或是縮圖的顏色來表示此物件目前的狀態是被選取的。換言之,物件在被選取後與被選取前的檔案名稱、物件周圍的顏色會是不同的,以顯示一個選取範圍來讓使用者清楚知道辨識出被選取的物件。
此外,在利用圈選的方式下,假設使用者是利用滑鼠圈選物件,使用者會利用滑鼠圈選出一個矩形的圈選範圍,而第二電子裝置200會反應此圈選範圍來對此區域所包含的物件,顯示一個選取範圍於上述圈選範圍中。應注意的,本發明並不限於上述所說明的選取操作。例如,在另一實施例中,使用者亦可藉由觸控的方式,利用畫圓或是多點延伸一個圈選範圍的大小來選取物件。又例如,使用者可利用鍵盤輸入等習知的選取操作方式來選擇物件。
一般來說,每一電子裝置會具有一個作業系統以使電子裝置得以執行檔案的管理。第二電子裝置200中的檔案便會根據第二電子裝置的作業系統的配置,儲存在不同的目錄或是資料夾中。在本實施例中,所述被選取的物件可為第二電子裝置200的目錄、資料夾或是檔案。換言之,使用者可對第二電子裝置200中的目錄、資料夾或是檔案進行選取操作。
在本實施例中,在執行完選取操作後,第二電子裝置200的編碼模組220會擷取各物件的連結資訊,並編碼物件的連結資訊以產生編碼圖樣(S303)。
舉例來說,假設使用者對多個物件進行選取操作,檔案選取辨識模組210會辨識於此選取操作中被選取的各個物件,並且獲得對應各個物件的連結資訊。檔案選取辨識模組210會將對應各個物件的連結資訊傳送給編碼模組220。編碼模組220會擷取各物件的連結資訊,並對這些被選取物件的連結資訊進行編碼以產生編碼圖樣。
在本實施例中,所述連結資訊包括被選取物件的儲存於第二電子裝置200的檔案路徑與第二電子裝置200的網路位址。所述檔案路徑例如是被選取物件儲存在第二電子裝置200的邏輯位址或是實體位址。所述網路位址例如是用以表示第二電子裝置200於網際網路的IP位址或是在區域網路內的網路名稱,亦或是其他用以表示第二電子裝置200於一網路系統中的資訊,其中此資訊可讓同樣位於該通訊系統(或是網路系統)中的其他電子裝置藉由該資訊來定位第二電子裝置200以進行通訊連結(或是網路連結)的建立。也就是說,所述連結資訊會包括用以讓第一電子裝置100得以建立與第二電子裝置200之間的網路連結的資訊(網路位址),以及欲進行檔案傳輸的第二電子裝置200的物件的位址的資訊(檔案路徑)。應注意的是,為了方便說明,在下述的實施例中,僅以建立網路連結為代表來說明本發明的檔案傳輸方法。
編碼模組220例如會使用習知的條碼(Bar Code)演算法、快速響應矩陣碼(QR Code)演算法或是其他適合的點編碼演算法來根據被選取的各物件的連結資訊產生一維或是二維的編碼圖樣。利用條碼(Bar Code)演算法、快速響應矩陣碼(QR Code)演算法來產生編碼圖樣為一般習知的技術,不贅述於此。
在本實施例中,編碼模組會利用預設的點編碼演算法,將編碼圖樣先劃分為多個區域(Zones)。在劃分此些區域後,在每一區域中,選擇部分的區域作為標記區域(Label Zones),而其它的區域則作為數據區域(Data Zones)。接著,編碼模組220會開始在此些區域中設置(排列)點像素。設置於數據區域的點像素是根據點點編碼演算法與連結資訊來排列在數據區域中,並且不同的點像素排列方式與排列態樣可構成點編碼的數據內容(Data Information)。此些數據內容可被解碼而還原成被選取物件的連結資訊。設置於標記區域的點像素則是用以構成點編碼的標記內容(Label Information),其中標記內容是在解碼操作中用以定位此編碼圖樣的大小、位置與形狀,以便後續對數據內容的解碼操作。值得一提的是,根據點編碼所排列的點像素所形成的編碼圖樣,其中點像素的排列方式的差異不易被使用者所察覺。換句話說,在本發明實施例中,藉由點編碼方式所產生的編碼圖樣,可在不影響使用者視覺的情況下,在畫面中夾藏已編碼的數據內容。
產生編碼圖樣後,顯示模組230顯示編碼圖樣於選取範圍(S305)。具體來說,在本實施例中,由於所產生的編碼圖樣具有 固定的大小,顯示模組230會對所產生的編碼圖樣,進行縮放的動作,以使編碼圖樣可以適當地顯示於選取範圍內。而在另一範例實施例中,編碼模組220在產生編碼圖樣的過程中,還會根據選取範圍的大小來產生符合所顯示的選取範圍的編碼圖樣,再將編碼圖樣顯示於選取範圍中,但本發明不限於此。例如,在另一實施例中,顯示模組230會不縮放編碼圖樣,而是採用重複顯示,或是並列顯示等其他顯示方式,將編碼圖樣顯示於選取範圍中。
請再參考圖1與圖2,在本實施例中,當影像擷取模組110擷取目標影像後,在步驟S203中,解碼模組120會自動地辨識目標影像中位於選取範圍內的編碼圖樣,並解碼編碼圖樣以獲得物件的連結資訊。
具體來說,解碼模組120會解析目標影像的所有像素的排列。由於,設置於標記區域的點像素則是用以構成點編碼的標記內容(Label Information),其中標記內容是在解碼操作中用以定位此編碼圖樣的大小、區域與方向。因此,解碼模組120會根據置於標記區域的點像素的排列或是設置態樣來辨識出目標影像中的編碼圖樣,並且亦獲得此編碼圖樣的大小、位置以及形狀。需說明的是,由於在預設的點編碼演算法會使用預設的規則來劃分編碼圖樣中的標記區域與數據區域。因此,在辨識目標影像的編碼圖樣的標記區域後,解碼模組120亦可辨識出數據區域以及在數據區域內的點像素。接著,解碼模組120會根據設置於數據區域的點像素的排列或設置態樣,經由預設的點編碼演算法來解碼 編碼圖樣,以獲得物件的連結資訊。
獲得物件的連結資訊後,在步驟S205中,第一電子裝置100的檔案傳輸模組130會根據連結資訊與第二電子裝置傳輸至少一檔案。
在本實施例中,第一電子裝置100與第二電子裝置200之間的檔案傳輸操作可區分為第一電子裝置100將檔案上傳至第二電子裝置200的被選取物件的檔案上傳操作,與第一電子裝置100從第二電子裝置200的被選取物件中下載檔案的檔案下載操作。
在上述的檔案下載操作中,檔案傳輸模組130會根據連結資訊連結第二電子裝置200,以自該第二電子裝置下載各所述物件對應的至少一檔案。
具體來說,如上所述,由於連結資訊包含第二電子裝置的網路位址。因此,第一電子裝置100的檔案傳輸模組130會透過通訊單元來根據連結資訊建立與第二電子裝置200的網路連結。所述通訊單元例如是耦接至處理單元並且用以連接至網路。例如,電信網路、網際網路等。在本範例實施例中,通訊單元是支援WiFi通訊協定。然而,本發明不限於此,通訊單元亦可同時支援其他通訊協定。例如,通訊單元是由多個電路所組成,此些電路分別地支援藍芽(bluetooth)、近場通訊(Near Field Communication;NFC)、第三代通訊系統夥伴專案(3rd Generation Partnership Project;3GPP)標準等無線通訊模組。除此之外,通訊 單元也可具有一有線通訊模組(未繪示),並透過有線通訊的方式來傳輸或是接收資料。例如,在另一實施例中,通訊單元例如是網路介面卡(network interface card,NIC)其藉由網路線連接至網際網路,或是以點對點(P2P)的方式與其他電子裝置的通訊單元建立網路連結。
在網路連結建立後,檔案傳輸模組130例如會在第一電子裝置100上顯示一個檔案傳輸按鈕,並且判斷檔案傳輸按鈕是否被使用者觸發。若檔案傳輸按鈕被觸發,檔案傳輸模組130會經由所建立的網路連結從第二電子裝置200下載對應於被選取物件的檔案至第一電子裝置100。
另一方面,上述的網路連結也可用來上傳檔案。詳言之,使用者可以在第一電子裝置100上選取至少一個檔案,而在網路連結建立後或是檔案傳輸按鈕被觸發後,檔案傳輸模組130即會執行檔案上傳操作,而根據連結資訊連結第二電子裝置200,並將第一電子裝置100上被選取的檔案上傳至第二電子裝置200的各個物件(例如目錄或資料夾)下。
本發明並不限於上述檔案傳輸的態樣,例如,在另一實施例中,電子裝置可在取得連結資訊後直接進行檔案傳輸操作。在又一實施例中,檔案傳輸按鈕沒有區分上傳或是下載,並且檔案傳輸模組130可根據第一電子裝置100中是否有檔案被選取而在檔案傳輸按鈕被觸發時自動地判斷使用者欲執行的檔案傳輸操作為檔案上傳操作或是檔案下載操作。
圖4是依據本發明一實施例所繪示的檔案傳輸方法的示意圖。請參照圖4,舉例來說,假設使用者欲從第二電子裝置400下載物件410的檔案。使用者20可透過滑鼠游標420在第二電子裝置400上圈選物件410,以進行對物件410的選取操作430。在完成對物件410的選取操作後,第二電子裝置400會顯示具有編碼圖樣的選取範圍450於被選取的物件410上。使用者20可透過第一電子裝置300的影像擷取裝置來拍攝第二電子裝置400的顯示畫面440,以擷取包含第二電子裝置400所顯示的選取範圍450的影像310。第一電子裝置300會自動地辨識於影像310中的編碼圖樣,進行解碼以獲得連結資訊,顯示檔案傳輸按鈕320於第一電子裝置300的顯示畫面中,並且根據連結資訊建立第一電子裝置300與第二電子裝置400的網路連結500。當使用者點擊所述檔案傳輸按鈕320以觸發檔案傳輸功能時,第一電子裝置300便會透過所建立的網路連結500下載第二電子裝置400中被選取物件410的檔案。如此一來,使用者可直覺且便利地完成從第二電子裝置400將物件410的檔案下載至第一電子裝置300的檔案傳輸操作。
應注意的是,本實施例的檔案傳輸方法是藉由執行儲存於第一電子裝置100的儲存單元的影像擷取模組110、解碼模組120、檔案傳輸模組130,與執行儲存於第二電子裝置200的儲存單元的檔案選取辨識模組210、編碼模組220、以及顯示模組230來實現本發明實施例的檔案傳輸方法,但本發明不限於此。例如, 第一電子裝置100或第二電子裝置200的儲存單元可以儲存包含上述所有模組的程式碼。藉此,第一電子裝置100與第二電子裝置200可更方便地進行檔案傳輸操作。
值得一提的是,如上所述,在另一實施例中,這些模組亦可以實做為具有這些模組的功能的電路單元。換言之,本發明實施例的檔案傳輸方法亦可以硬體電路的方式來實現相同的功能。例如,影像擷取模組110的功能可實作為影像擷取電路。影像擷取電路耦接於(或是整合至)上述的影像擷取裝置,並且用以透過影像擷取裝置來拍攝且獲得目標影像,再將所獲得的目標影像傳送至解碼電路單元。檔案傳輸模組130的功能可實作為檔案傳輸電路,其例如是網路介面卡或是無線通訊模組,並且可用有線或是無線的方式來傳輸檔案。檔案選取辨識模組210的功能可實作為檔案選取辨識電路。解碼模組120的功能可實作為解碼電路單元,編碼模組220的功能可實作為編碼電路。應注意的是,在另一實施例中,編碼電路與解碼電路亦可整合為一個編碼/解碼電路。
又例如,顯示模組230的功能可實作為顯示電路,其耦接於(或整合至)第二電子裝置的顯示器,並且反應於第二電子裝置上的選取操作,透過第二電子裝置的顯示器來顯示具有編碼圖樣的選取範圍。所述顯示器例如是液晶顯示器(Liquid Crystal Display,LCD)、發光二極體(Light-Emitting Diode,LED)顯示器、場發射顯示器(Field Emission Display,FED)。所述顯示器亦可以 是利用其他種類顯示器的顯示面板與例如是電阻式(resistive)、電容式(capacitive)或光學式(optical)等觸控面板所組成的觸控顯示器,而可同時提供顯示及觸控操作功能,或是其他可提供顯示功能的顯示器,本發明不限於此。此外,上述的不同的各個電路耦接於處理單元,來實現本發明實施例的檔案傳輸方法。
綜上所述,本發明所提供的檔案傳輸方法、裝置與系統,當在一電子裝置中選取物件後,將所述裝置中被選取的所述物件的連結資訊編碼為編碼圖樣,並顯示一個具有所述編碼圖樣的顯示範圍於所選取的物件上。此外,本發明實施例還透過另一電子裝置擷取包括所述電子裝置所顯示的選取範圍在內的影像,對所述影像中的編碼圖樣進行解碼以獲得對應所述物件的連結資訊,從而使另一電子裝置根據連結資訊來傳輸檔案至所述電子裝置。藉此,使用者可便利且直覺地在裝置間傳輸檔案。
雖然本發明已以實施例揭露如上,然其並非用以限定本發明,任何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在不脫離本發明的精神和範圍內,當可作些許的更動與潤飾,故本發明的保護範圍當視後附的申請專利範圍所界定者為準。
S201、S203、S205‧‧‧步驟

Claims (9)

  1. 一種檔案傳輸方法,適於由一第一電子裝置與一第二電子裝置進行一檔案傳輸操作,該方法包括下列步驟:擷取包括該第二電子裝置所顯示的一選取範圍在內的一目標影像,其中該選取範圍是由該第二電子裝置反應於對其所顯示之至少一物件執行的一選取操作而顯示;辨識該目標影像中位於該選取範圍內的一編碼圖樣,並解碼該編碼圖樣以獲得所述物件的一連結資訊;以及根據該連結資訊與該第二電子裝置傳輸至少一檔案,其中該第二電子裝置反應於對其所顯示之至少一物件執行的一選取操作而顯示該選取範圍的步驟包括:對應該選取操作點選的所述物件在所述物件周圍顯示該選取範圍,或對應該選取操作圈選所述物件的一圈選範圍顯示該選取範圍;以及擷取各所述物件的該連結資訊,並編碼所述物件的所述連結資訊以產生該編碼圖樣,以及顯示該編碼圖樣於該選取範圍。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檔案傳輸方法,其中根據該連結資訊與該第二電子裝置傳輸該至少一檔案的步驟包括:根據該連結資訊連結該第二電子裝置,以自該第二電子裝置下載各所述物件對應的該至少一檔案。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檔案傳輸方法,其中根據該連結資訊與該第二電子裝置傳輸該至少一檔案的步驟包括: 根據該連結資訊連結該第二電子裝置,以傳輸該第一電子裝置上的該至少一檔案至該第二電子裝置的各所述物件下。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檔案傳輸方法,其中該連結資訊包括各所述物件所對應之該至少一檔案儲存於該第二電子裝置的一檔案路徑與該第二電子裝置的一網路位址。
  5. 一種檔案傳輸裝置,包括:一影像擷取模組,擷取包括一第二電子裝置所顯示的一選取範圍在內的一目標影像,其中該選取範圍是由該第二電子裝置反應於對其所顯示之至少一物件執行的一選取操作而顯示;一解碼模組,辨識該目標影像中位於該選取範圍內的一編碼圖樣,並解碼該編碼圖樣以獲得所述物件的一連結資訊;以及一檔案傳輸模組,根據該連結資訊與該第二電子裝置傳輸至少一檔案。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所述的檔案傳輸裝置,其中在上述根據該連結資訊與該第二電子裝置傳輸該至少一檔案的運作中,該檔案傳輸模組根據該連結資訊連結該第二電子裝置,以自該第二電子裝置下載各所述物件對應的該至少一檔案。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所述的檔案傳輸裝置,其中在上述根據該連結資訊與該第二電子裝置傳輸該至少一檔案的運作中,該檔案傳輸模組根據該連結資訊連結該第二電子裝置,以傳輸該至少一檔案至該第二電子裝置的各所述物件下。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所述的檔案傳輸裝置,其中該連結 資訊包括各所述物件所對應之該至少一檔案儲存於該第二電子裝置的一檔案路徑與該第二電子裝置的一網路位址。
  9. 一種檔案傳輸系統,包括:一第二電子裝置,包括:一檔案選取辨識模組,對應一選取操作點選的至少一物件在所述物件周圍顯示一選取範圍,或對應該選取操作圈選所述物件的一圈選範圍顯示該選取範圍;一編碼模組,擷取各所述物件的一連結資訊,並編碼所述物件的所述連結資訊以產生一編碼圖樣,以及一顯示模組,顯示該編碼圖樣於該選取範圍;以及一第一電子裝置,包括:一影像擷取模組,擷取包括該第二電子裝置所顯示的該選取範圍在內的一目標影像,一解碼模組,辨識該目標影像中位於該選取範圍內的該編碼圖樣,並解碼該編碼圖樣以獲得所述物件的所述連結資訊;以及一檔案傳輸模組,其中該檔案傳輸模組根據該連結資訊與該第二電子裝置傳輸至少一檔案,以進行該第一電子裝置與該第二電子裝置之間的一檔案傳輸操作。
TW104113926A 2015-04-30 2015-04-30 檔案傳輸方法、裝置與系統 TWI57675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4113926A TWI576757B (zh) 2015-04-30 2015-04-30 檔案傳輸方法、裝置與系統
US14/856,561 US9858351B2 (en) 2015-04-30 2015-09-17 File transmission method, file transmission apparatus and file transmission system
US15/823,603 US10102299B2 (en) 2015-04-30 2017-11-28 File transmission method, file transmission apparatus and file transmission system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4113926A TWI576757B (zh) 2015-04-30 2015-04-30 檔案傳輸方法、裝置與系統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638761A TW201638761A (zh) 2016-11-01
TWI576757B true TWI576757B (zh) 2017-04-01

Family

ID=5720497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4113926A TWI576757B (zh) 2015-04-30 2015-04-30 檔案傳輸方法、裝置與系統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US (2) US9858351B2 (zh)
TW (1) TWI576757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031799A (zh) * 2019-12-25 2021-06-25 宏碁股份有限公司 电子装置与其数据传输方法
US11503106B2 (en) 2019-12-12 2022-11-15 Acer Incorporated Electronic apparatus and data transmission method thereof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676106B (zh) 2018-11-09 2019-11-01 虹光精密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以圖碼開啟點對點傳輸的資料交換系統及方法
CN113795015B (zh) * 2021-08-17 2023-10-20 咪咕文化科技有限公司 数据传输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可读存储介质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201132016A (en) * 2010-01-29 2011-09-16 Pantech Co Ltd Communication terminal and method for data transmission
TW201207628A (en) * 2010-08-02 2012-02-16 Univ Kun Shan Connection method by using coded image
TW201430687A (zh) * 2013-01-22 2014-08-01 Acer Inc 多媒體檔案分享系統及其方法
TW201510881A (zh) * 2013-09-10 2015-03-16 Acer Inc 資料傳輸方法與資料傳輸系統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891973B1 (en) * 1998-03-20 2005-05-10 Mitsubishi Electronic Corporation Lossy/lossless region-of-interest image coding
WO2013052025A1 (en) * 2011-10-03 2013-04-11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Region selection for counterfeit determinations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201132016A (en) * 2010-01-29 2011-09-16 Pantech Co Ltd Communication terminal and method for data transmission
TW201207628A (en) * 2010-08-02 2012-02-16 Univ Kun Shan Connection method by using coded image
TW201430687A (zh) * 2013-01-22 2014-08-01 Acer Inc 多媒體檔案分享系統及其方法
TW201510881A (zh) * 2013-09-10 2015-03-16 Acer Inc 資料傳輸方法與資料傳輸系統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1503106B2 (en) 2019-12-12 2022-11-15 Acer Incorporated Electronic apparatus and data transmission method thereof
TWI784219B (zh) * 2019-12-12 2022-11-21 宏碁股份有限公司 電子裝置與其資料傳輸方法
CN113031799A (zh) * 2019-12-25 2021-06-25 宏碁股份有限公司 电子装置与其数据传输方法
CN113031799B (zh) * 2019-12-25 2024-03-22 宏碁股份有限公司 电子装置与其数据传输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638761A (zh) 2016-11-01
US9858351B2 (en) 2018-01-02
US10102299B2 (en) 2018-10-16
US20160321373A1 (en) 2016-11-03
US20180081979A1 (en) 2018-03-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588776B (zh) 在行動裝置中到影像相關應用程式的進入點
JP7255728B2 (ja) 通信端末、通信システム、送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JP6956182B2 (ja) バーコードに基づく通信方法およびデバイス、ならびに支払を実現するための方法およびデバイス
TWI576757B (zh) 檔案傳輸方法、裝置與系統
KR20110120902A (ko) 캡쳐 시 컨텐츠의 설정 및 배포
CN103916695A (zh) 从移动通信设备接收连接信息的方法和数字图像捕捉装置
WO2016161890A1 (zh) 一种数据上传的方法及其装置
JP5857722B2 (ja) 情報処理装置、情報処理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US10567608B2 (en) Information processing apparatus and non-transitory computer readable medium
KR102077665B1 (ko) 혼합 현실에서의 가상 모바일 단말 구현 시스템 및 이의 제어 방법
JP2018060513A (ja) 通信端末、通信システム、送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CN106302564B (zh) 文件传输方法、装置与系统
JP6058172B2 (ja) 撮像装置、撮像システム、撮像装置の制御方法、及び撮像装置の制御プログラム
JP2018045521A (ja) 情報処理システム
JP2017117010A (ja) 画像処理装置、画像共有方法、プログラム、及び画像共有システム
CN113031799B (zh) 电子装置与其数据传输方法
US11503106B2 (en) Electronic apparatus and data transmission method thereof
JP2017120614A (ja) 電子装置、情報伝送方法と情報読み取り方法
WO2019022921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IMAGE TRAPPING AND DISPLAY
WO2015104983A1 (ja) 画像読取システムおよび画像読取装置
TW201430687A (zh) 多媒體檔案分享系統及其方法
JP6291759B2 (ja) 画像の並べ替え方法、画像デバイス並びにプログラム
TW201642109A (zh) 檔案下載方法及系統
KR20180000271A (ko) 콘텐트 전송 방법 및 그 장치
WO2016042624A1 (ja) 画像データに付加された付加情報の処理方法及び処理装置、及びそれに用いる処理プログラ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