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2012322A - 玻璃物品的製造方法以及製造裝置 - Google Patents

玻璃物品的製造方法以及製造裝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2012322A
TW202012322A TW108117770A TW108117770A TW202012322A TW 202012322 A TW202012322 A TW 202012322A TW 108117770 A TW108117770 A TW 108117770A TW 108117770 A TW108117770 A TW 108117770A TW 202012322 A TW202012322 A TW 202012322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cross
sectional area
molten glass
state
glass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811777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玉村周作
西村康宏
Original Assignee
日商日本電氣硝子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日商日本電氣硝子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日商日本電氣硝子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201232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012322A/zh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3GLASS; MINERAL OR SLAG WOOL
    • C03BMANUFACTURE, SHAPING, OR SUPPLEMENTARY PROCESSES
    • C03B5/00Melting in furnaces; Furnaces so far as specially adapted for glass manufacture
    • C03B5/16Special features of the melting process; Auxiliary means specially adapted for glass-melting furnaces
    • C03B5/26Outlets, e.g. drains, siphons; Overflows, e.g. for supplying the float tank, tweel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Glass Melting And Manufacturing (AREA)

Abstract

本發明的玻璃物品的製造方法包括:生成步驟,利用熔融玻璃生成裝置4來生成熔融玻璃Gm;均質化步驟,利用均質化槽6對所生成的熔融玻璃Gm實施均質化處理;狀態調整步驟,利用狀態調整槽7對經實施均質化處理的熔融玻璃Gm的狀態進行調整;以及成形步驟,將狀態經調整的熔融玻璃Gm供給於成形體8而成形玻璃帶Gr。均質化槽6與狀態調整槽7由第一連接管11連接,第一連接管11具有本體部11a、以及剖面積變化部11b,所述剖面積變化部11b位於本體部11a與狀態調整槽7之間且剖面積自本體部11a側向狀態調整槽7側逐漸變化。

Description

玻璃物品的製造方法以及製造裝置
本發明是有關於一種玻璃物品的製造方法以及製造裝置,特別是有關於一種用於藉由改良直至成形體的熔融玻璃的流路而抑制或防止玻璃物品的成形不良的技術。
如眾所周知般,玻璃卷或玻璃板的製造線包含熔融玻璃流經的熔融線、及玻璃帶流經的加工線。此時,熔融線例如成為下述構成:從上游側起依序具備熔解槽、澄清槽、攪拌槽等均質化槽、狀態調整槽及成形體,並且該些各槽與成形體由成為熔融玻璃的供給管的連接管所連接(例如參照專利文獻1)。 [現有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日本專利特開2016-88754號公報
[發明所欲解決之課題] 此外,於使具備所述熔融線的製造線運轉時,有時於經由成形體而得的玻璃帶的有效部(是指將於繼成形體之後的加工線中藉由切斷等而去除的玻璃帶的寬度方向兩端部除外的部分。以下於本說明書中相同),出現被稱為脈理的條紋狀的成形不良部。然而,迄今為止尚未詳細調查此種成形不良是因何種原因而產生,因而亦無法構建有效的對策。
鑒於以上的情況,本發明應解決的技術課題在於,防止於玻璃帶的有效部產生成形不良的事態,提高製品的良率。 [解決課題之手段]
所述課題的解決是藉由本發明的玻璃物品的製造方法而達成。即,所述製造方法是一種玻璃物品的製造方法,包括:生成步驟,利用熔融玻璃生成裝置來生成熔融玻璃;均質化步驟,利用均質化槽對所生成的熔融玻璃實施均質化處理;狀態調整步驟,利用狀態調整槽對經實施均質化處理的熔融玻璃的狀態進行調整;以及成形步驟,將狀態經調整的熔融玻璃供給於成形體而成形玻璃帶,所述製造方法於以下方面具有特徵:均質化槽與狀態調整槽由第一連接管連接,第一連接管具有本體部、以及剖面積變化部,所述剖面積變化部位於本體部與狀態調整槽之間且橫剖面積自本體部側向狀態調整槽側逐漸變化。
本發明者等人進行了潛心研究,結果判明,由於停滯於均質化槽的底部或狀態調整槽的上部的熔融玻璃流入成為成形體的玻璃帶的有效部的區域,而導致產生被稱為脈理的成形不良部。另外,本發明者等人基於所述現象是由在第一連接管與狀態調整槽的連接部分,伴隨熔融玻璃的流路剖面積的急遽變化所致的速度差而產生剝離流所引起這一推論,進一步進行潛心研究,結果得知,藉由在第一連接管與狀態調整槽的連接部不使其剖面積急遽變化,而是自第一連接管側向狀態調整槽側逐漸變化,而抑制(或防止)剝離流的產生,所述停滯區域的熔融玻璃可避開成為玻璃帶的有效部的區域而流入成形體。
本發明是基於所述一系列見解而成,著眼於將均質化槽與狀態調整槽連接的第一連接管、與狀態調整槽的連接部,其特徵在於:第一連接管具有剖面積變化部,該剖面積變化部位於本體部與狀態調整槽側之間,且橫剖面積自本體部側向狀態調整槽側逐漸變化。根據所述構成,可儘可能地防止於通過第一連接管的剖面積變化部流入狀態調整槽的熔融玻璃產生剝離流的事態,例如使停滯於均質化槽的底部的熔融玻璃流入成形體中成為玻璃帶的寬度方向兩端部的區域。基於以上內容,根據本發明的製造方法,可儘可能地防止導致成形不良的異質的熔融玻璃殘留於加工後的玻璃帶,導致作為製品的玻璃物品的品質下降的事態。
另外,本發明的玻璃物品的製造方法中,狀態調整槽可具備連接有第一連接管而熔融玻璃自第一連接管流入的上部、及狀態經調整的熔融玻璃流出的下部,第一連接管的本體部的橫剖面積設定為狀態調整槽的上部的橫剖面積的0.75倍以上且1.25倍以下。
若如上文所述般於剖面積變化部的上游側與下游側規定熔融玻璃的流路的剖面積比,則可進一步防止剝離流的產生。因此,可更可靠地防止停滯區域的熔融玻璃流入成形體中成為玻璃帶的有效部的區域的事態。
另外,本發明的玻璃物品的製造方法中,剖面積變化部可呈橫剖面積自本體部側向狀態調整槽側逐漸擴大的內表面形狀。
藉由如此般設為剖面積變化部的橫剖面積逐漸擴大的內表面形狀,可進一步防止剝離流的產生。因此,可更可靠地防止停滯區域的熔融玻璃流入成形體中成為玻璃帶的有效部的區域的事態。
另外,於呈橫剖面積逐漸擴大的內表面形狀時,於本發明的玻璃物品的製造方法中,剖面積變化部的縱剖面形狀可為圓弧狀。
藉由如此般將剖面積變化部的縱剖面形狀設為圓弧狀,可進一步防止剝離流的產生。因此,由此亦可更可靠地防止停滯區域的熔融玻璃流入成形體中成為玻璃帶的有效部的區域的事態。
另外,於本發明的玻璃物品的製造方法中,於呈剖面積變化部的橫剖面積逐漸擴大的內表面形狀時,第一連接管的本體部的橫剖面積可設定為狀態調整槽的上部的橫剖面積的0.75倍以上且0.96倍以下。
藉由如上文所述般於剖面積變化部的上游側與下游側規定熔融玻璃的流路的剖面積比,亦可進一步防止剝離流的產生。因此,可更可靠地防止停滯區域的熔融玻璃流入成形體中成玻璃帶的有效部的區域的事態。
另外,於本發明的玻璃物品的製造方法中,狀態調整槽的下部與成形體可由第二連接管連接,且狀態調整槽的下部的橫剖面積設定為第二連接管的狀態調整槽側的端部的橫剖面積的0.75倍以上且0.96倍以下。
此處,擔心由於在狀態調整槽與成形體的連接部產生剝離流,而停滯區域的熔融玻璃流入成為玻璃帶的有效部的區域。藉由如上文所述般於狀態調整槽與成形體的連接部於其上游側與下游側規定熔融玻璃的流路的剖面積比,可消除所述擔憂。因此,由此亦可更可靠地防止停滯區域的熔融玻璃流入成形體中成為玻璃帶的有效部的區域的事態。
另外,本發明的玻璃物品的製造方法中,通過剖面積變化部的熔融玻璃的黏度可設定為800 Pa·s以上。
此處,熔融玻璃的黏度越小,越容易產生剝離流。藉由如上文所述般增大通過剖面積變化部的熔融玻璃的黏度,可進一步防止剝離流的產生,可更可靠地防止停滯區域的熔融玻璃流入成形體中成為玻璃帶的有效部的區域的事態。
另外,所述課題的解決亦可藉由本發明的玻璃物品的製造裝置而達成。即,所述製造裝置是一種玻璃物品的製造裝置,包括:熔融玻璃生成裝置,生成熔融玻璃;均質化槽,對所生成的熔融玻璃實施均質化處理;狀態調整槽,調整經實施均質化處理的熔融玻璃的狀態;以及成形體,由狀態經調整的熔融玻璃來成形玻璃帶,所述製造裝置於以下方面具有特徵:均質化槽與狀態調整槽由第一連接管連接,第一連接管具有本體部、以及剖面積變化部,所述剖面積變化部位於本體部與狀態調整槽之間且橫剖面積自本體部側向狀態調整槽側逐漸變化。
如此,於本發明的製造裝置中,亦藉由將第一連接管的本體部與狀態調整槽經由橫剖面積自本體部側向狀態調整槽側逐漸變化的剖面積變化部連接,而可儘可能地防止於通過剖面積變化部流入狀態調整槽的熔融玻璃產生剝離流的事態,例如使停滯於均質化槽的底部的熔融玻璃流入成形體中成為玻璃帶的寬度方向端部的區域。基於以上內容,根據本發明的製造裝置,可儘可能地防止導致成形不良的異質的熔融玻璃殘留於加工後的玻璃帶,導致作為製品的玻璃物品的品質下降的事態。 [發明的效果]
根據本發明,可防止於玻璃帶的有效部產生成形不良的事態,故而可提高將玻璃帶加工而成的製品的良率。
以下,基於圖1~圖4對本發明的一實施形態進行說明。
圖1為自正面觀看本實施形態的玻璃物品的製造裝置1的圖,圖2為俯視相同的玻璃物品的製造裝置1的圖。如該些圖所示,該製造裝置1大致區分而具備熔融玻璃Gm流經的熔融線2、及成形的玻璃帶Gr的加工線3。其中,熔融線2具備配置於最上游區域的作為熔融玻璃生成裝置的熔解槽4、配設於熔解槽4的下游側的澄清槽5、配設於澄清槽5的下游側的均質化槽6、配設於均質化槽6的下游側的狀態調整槽7、配設於狀態調整槽7的更下游側的成形體8、以及將各槽4~7及成形體8之間連接的連接管9~連接管12。
另外,加工線3例如具備:徐冷處理部,位於成形體8的下方,對經成形體8成形的玻璃帶Gr實施徐冷處理;冷卻部,將經實施徐冷處理的玻璃帶Gr冷卻至既定的溫度、例如室溫附近;第一切斷部,將玻璃帶Gr沿著寬度方向每隔既定的長度切斷,由此自玻璃帶Gr依次切出玻璃板;以及第二切斷部,藉由切斷將玻璃板的寬度方向兩端部(亦稱為邊緣部。以下於本說明書中相同)去除,但均省略圖示。當然,所述構成僅為一例,亦可將所述構成元件的一部分變更、省略,或者亦可視需要追加所述以外的構成元件。以下,對於熔融線2,以均質化槽6與狀態調整槽7的連接結構為中心進行說明。
熔解槽4為用以進行生成步驟的容器,所述生成步驟將所投入的玻璃原料熔解而生成熔融玻璃Gm。熔解槽4藉由連接管9而連接於澄清槽5。
澄清槽5為用以進行澄清步驟的容器,所述澄清步驟藉由澄清劑等的作用將經由連接管9自熔解槽4供給的熔融玻璃Gm澄清。澄清槽5藉由連接管10而連接於均質化槽6。
均質化槽6為用以進行均質化步驟的容器,所述均質化步驟藉由將經澄清的熔融玻璃Gm進行例如攪拌而均一化。均質化槽6藉由連接管11而連接於狀態調整槽7。該連接管11相當於本發明的第一連接管。再者,均質化槽6可如圖示般為一個,或亦可將兩個以上排列配設。關於連接管11與狀態調整槽7的詳細的連接結構,將於後述。
狀態調整槽7為用以進行狀態調整步驟的容器,所述狀態調整步驟將熔融玻璃Gm調整為適於成形的狀態,例如對供給於成形體8的熔融玻璃Gm的流量進行調整。狀態調整槽7具備連接有連接管11而熔融玻璃Gm自連接管11流入的上部7a、狀態經調整的熔融玻璃Gm流出的下部7b、及將上部7a與下部7b相連的中間部7c。於上部7a的側面,設有用以使熔融玻璃Gm流入的開口部。上部7a及下部7b的剖面積均一定,上部7a的剖面積大於下部7b的剖面積。另外,中間部7c的剖面積於上下方向逐漸變化(向下方逐漸縮小)。狀態調整槽7的下部7b藉由連接管12而連接於成形體8。該連接管12相當於本發明的第二連接管。關於狀態調整槽7與連接管12的詳細的連接結構,將於後述。
成形體8將熔融玻璃Gm成形為所期望的形狀。本實施形態中,成形體8藉由溢流下拉(over-flow down draw)法將熔融玻璃Gm成形為帶狀。詳細而言,成形體8的剖面呈大致楔形狀,於其上部具有溢流槽8a(參照圖2),並且具有使自溢流槽8a溢出的熔融玻璃Gm流下的兩側面8b、8b。所述構成的成形體8可使沿著兩側面8b、8b流下的熔融玻璃Gm於兩側面8b、8b的下頂部融合而成形為帶狀的玻璃帶Gr。經成形的玻璃帶Gr例如厚度為0.01 mm~2 mm(較佳為0.5 mm以下),且用於液晶顯示器或有機電致發光(Electroluminescence,EL)顯示器等平板顯示器、有機EL照明、太陽電池等基板或保護蓋。
連接管9~連接管12例如由包含鉑或鉑合金的圓筒管所構成,自熔解槽4將熔融玻璃Gm向於下游側鄰接的各槽5~7以及成形體8依次移送。
圖3為將連接管11與狀態調整槽7的連接結構、以及狀態調整槽7與連接管12的連接結構自正面方向放大進行剖面觀察的圖。如圖3所示,連接管11具有本體部11a、以及剖面積變化部11b,所述剖面積變化部11b位於本體部11a與狀態調整槽7側之間且橫剖面積(與長度方向垂直的剖面的面積,以下亦簡稱為「剖面積」)自本體部11a側向狀態調整槽7側逐漸變化。藉此,連接管11的本體部11a與狀態調整槽7經由剖面積變化部11b而連接。
本實施形態中,若將連接管11的本體部11a的剖面積設為S1,將狀態調整槽7的上部7a的剖面積設為S2,則本體部11a的剖面積S1與上部7a的剖面積S2不同,更具體而言,本體部11a的剖面積S1小於上部7a的剖面積S2。此時,以剖面積變化部11b的剖面積自本體部11a側向狀態調整槽7側逐漸增大的方式,設定剖面積變化部11b的內表面11c的形狀。具體而言,剖面積變化部11b的內表面11c的、縱剖面(沿著長度方向的剖面)的形狀為圓弧狀。因此,剖面積變化部11b的內表面11c為筒狀,自本體部11a側向狀態調整槽7側擴徑。
本體部11a的剖面積S1可設定為上部7a的剖面積S2的0.75倍以上且1.25倍以下。於如本實施形態般使本體部11a的剖面積S1小於上部7a的剖面積S2時,可將本體部11a的剖面積S1設定為上部7a的剖面積S2的0.75倍以上且0.96倍以下。例如,本體部11a的內徑可設定為150 mm以上且300 mm以下,剖面積變化部11b的內表面11c的曲率半徑可設定為10 mm以上且50 mm以下,較佳為設定於20 mm以上且40 mm以下的範圍。
再者,本實施形態中,例示了連接管11的剖面積變化部11b與本體部11a一體地形成的情形,當然亦可將剖面積變化部11b與本體部11a分體地形成,例如雖圖示省略,但亦可藉由將設於本體部11a的下游端外周的凸緣連結於設於剖面積變化部11b的上游端外周的凸緣,而構成連接管11。另外,本實施形態中,例示了分體地形成狀態調整槽7與剖面積變化部11b,並將剖面積變化部11b按壓於狀態調整槽7的上部7a而連結的情形,當然亦可以除此以外的形態將狀態調整槽7與剖面積變化部11b連結。
本實施形態中,狀態調整槽7的下部7b與連接管12的上游端12a能以經切斷的狀態(狀態調整槽7的下部7b與連接管12的上游端12a不接觸的狀態),將熔融玻璃Gm自狀態調整槽7側向連接管12側供給。具體而言,如圖3所示,可於將下部7b插入連接管12的上游端12a內周的狀態下,將經狀態調整槽7調整了狀態的熔融玻璃Gm通過連接管12供給於成形體8。
此處,於將狀態調整槽7的下部7b的剖面積設為S3,將連接管12的狀態調整槽7側的端部、此處為上游端12a的剖面積設為S4時,可將下部7b的剖面積S3設定為上游端12a的剖面積S4的0.75倍以上且0.96倍以下。
另外,連接管12以其上游端12a與狀態調整槽7連接,且其下游端與設於成形體8的寬度方向(與所成形的玻璃帶Gr的寬度方向相等)側部的熔融玻璃Gm的流入口8c連接的方式,向既定方向彎曲。例如於將鉛垂方向設為Z方向,將如圖2般自Z方向(鉛垂上方)觀看狀態調整槽7時的、自連接管11流入狀態調整槽7的上部7a的熔融玻璃Gm的流動方向設為Y方向,將與該流動方向(Y方向)正交的方向設為X方向時,連接管12於YZ平面上彎曲(參照圖3)。
另外,於以與將各槽4~7之間連接的其餘的連接管9~連接管11的朝向的關係來看時,於俯視(自鉛垂上方觀看)各槽4~7以及成形體8的狀態下,所有連接管9~連接管12的長度方向彼此平行。換言之,該些連接管9~連接管12的中心線均於俯視的狀態下,位於與Y方向平行的共同的假想直線上。因此,於如圖2所示般俯視各槽4~7以及成形體8的狀態下,自熔解槽4到達成形體8的熔融玻璃Gm的流動方向一直設定為相同方向(Y方向)。
繼而,對於使用所述構成的製造裝置1的玻璃物品的製造方法的一例,尤其以自連接管11到達狀態調整槽7的熔融玻璃Gm的流動態樣為中心進行說明。
於使用成為所述構成的製造裝置1來製造玻璃物品時,如圖1及圖2所示,首先將玻璃原料投入位於熔融線2的最上游區域的熔解槽4,將玻璃原料熔解,藉此生成熔融玻璃Gm(生成步驟)。繼而,將熔融玻璃Gm經由連接管9供給於澄清槽5,將經澄清槽5澄清的熔融玻璃Gm經由連接管10供給於均質化槽6。供給於均質化槽6的熔融玻璃Gm藉由攪拌等而均質化後(均質化步驟),通過連接管11而供給於狀態調整槽7。於狀態調整槽7內對例如熔融玻璃Gm的流量進行調整(狀態調整步驟),調整後的熔融玻璃Gm通過連接管12而供給於成形體8。於成形體8中,例如藉由溢流下拉法將熔融玻璃Gm成形為帶狀的玻璃帶Gr(成形步驟)。經成形的玻璃帶Gr是於在與熔融線2正交的方向(以圖1而言為X方向)延伸的加工線3上搬送,藉由實施切斷等所述的適當的加工或處理,而獲得例如作為玻璃物品的玻璃板。如此,連續地實施玻璃物品的製造。另外,於該些製造裝置1的熔融線2中流動的熔融玻璃Gm的黏度被管理於既定的範圍內。具體而言,通過連接管11的本體部11a與狀態調整槽7之間的剖面積變化部11b(參照圖4)的熔融玻璃Gm的黏度較佳為設定為800 Pa·s以上,更佳為設定為1000 Pa·s以上。另一方面,就抑制失透的觀點而言,通過剖面積變化部11b的熔融玻璃Gm的黏度較佳為設定為50000 Pa·s以下。
此外,於利用所述構成的製造裝置1連續地製造玻璃物品時,例如有時如圖4所示,於均質化槽6的底部產生熔融玻璃Gm的停滯區域R1。此時,停滯區域R1的熔融玻璃Gm1'通過連接管11的底部而流入狀態調整槽7內,通過狀態調整槽7的下部7b的接近均質化槽6的一側(若以XYZ座標系而言則為-Y方向側)而到達連接管12。流入連接管12的停滯區域R1的熔融玻璃Gm1'通過連接管12的外側區域12b而到達成形體8的流入口8c的底部,流入溢流槽8a。流入溢流槽8a的停滯區域R1的熔融玻璃Gm1'沿著溢流槽8a的底部流動,流入成形體8中成為玻璃帶Gr的寬度方向一端部(圖4中為遠離狀態調整槽7的一側的寬度方向端部Gr2)的區域。
或者,同樣地如圖4所示,有時於狀態調整槽7的上部7a產生熔融玻璃Gm的停滯區域R2。此時,停滯區域R2的熔融玻璃Gm2'通過狀態調整槽7的下部7b的接近成形體8的一側(以XYZ座標系而言則為+Y方向側)而到達連接管12。流入連接管12的停滯區域R2的熔融玻璃Gm2'通過連接管12的內側區域12c而到達成形體8的流入口8c的頂部,流入溢流槽8a。流入溢流槽8a的停滯區域R2的熔融玻璃Gm2'於流入口8c附近自溢流槽8a溢出,流入成形體8中成為玻璃帶Gr的寬度方向另一端部(圖4中接近狀態調整槽7的一側的寬度方向端部Gr1)的區域。
此處,本製造裝置1中,連接管11於本體部11a與狀態調整槽7之間具有剖面積自本體部11a側向狀態調整槽7側逐漸變化的剖面積變化部11b。根據該構成,由於所述的原因而可儘可能地防止於自連接管11流入狀態調整槽7內部的熔融玻璃Gm產生剝離流的事態,使停滯於均質化槽6的底部的熔融玻璃Gm1'通過連接管12的外側區域12b,而可靠地流入成形體8中成為玻璃帶Gr的寬度方向一端部Gr2的區域。另外,可使停滯於狀態調整槽7的頂部的熔融玻璃Gm2'通過連接管12的內側區域12c,而可靠地流入成形體8中成為玻璃帶Gr的寬度方向另一端部Gr1的區域。基於以上內容,根據本發明的玻璃物品的製造方法以及製造裝置1,可儘可能地防止導致成形不良的異質的熔融玻璃Gm1'(Gm2')殘留於加工後的玻璃帶Gr,導致作為製品的玻璃物品的品質下降的事態。
以上,對本發明的一實施形態進行了說明,但本發明的玻璃物品的製造方法以及製造裝置不限定於所述實施形態,可於本發明的範圍內採取各種形態。
例如,所述實施形態中,作為剖面積變化部11b,例示了內表面11c的縱剖面形狀為圓弧狀,但亦可採用呈除此以外的形狀者。例如雖圖示省略,但亦可將採用內表面11c的縱剖面形狀呈線形錐狀者作為剖面積變化部11b。當然,不限於剖面積呈自連接管11的下游端側向狀態調整槽7側逐漸增大般的內表面11c形狀,亦可採用呈任意的內表面11c形狀的剖面積變化部11b。
當然,於連接管11的本體部11a的剖面積S1大於狀態調整槽7的上部7a的剖面積S2時,雖圖示省略,但亦可將剖面積變化部11b的剖面積呈自本體部11a側向狀態調整槽7側逐漸減小般的內表面11c形狀者用作剖面積變化部11b。
另外,所述實施形態中,例示了各連接管9~12的剖面積於長度方向成為一定的情況,但當然不限於該形態。只要不產生大幅度的剖面積的增減,則亦可採用剖面積於長度方向變化的連接管9~連接管12,但就進一步防止剝離流的產生的觀點而言,較佳為各連接管9~12的剖面積於長度方向一定。另外,所述實施形態中,作為連接管9、連接管11,例示了將呈直線形狀者以隨著朝向下游側而向上方傾斜的方式配置的情況,但當然亦可採用呈除此以外的形態者。具體而言,亦可於使呈直線形狀者傾斜而配置的連接管9、連接管11設置軸向水平的端部。另外,關於各連接管9~12的剖面形狀,亦原則上為任意,例如亦可將呈橢圓形狀等正圓以外的剖面形狀者用作連接管9~連接管12。
1:製造裝置 2:熔融線 3:加工線 4:熔解槽 5:澄清槽 6:均質化槽 7:狀態調整槽 7a:上部 7b:下部 7c:中間部 8:成形體 8a:溢流槽 8b:側面 8c:流入口 9、10:連接管 11:連接管/第一連接管 11a:本體部 11b:剖面積變化部 11c:內表面 12:連接管/第二連接管 12a:上游端 12b:外側區域 12c:內側區域 Gm、Gm1'、Gm2':熔融玻璃 Gr:玻璃帶 Gr1、Gr2:寬度方向端部 R1、R2:停滯區域 S1、S2、S3、S4:剖面積
圖1為從正面觀看本發明一實施形態的玻璃物品的製造裝置的主要部分的圖。 圖2為俯視圖1所示的製造裝置的主要部分的圖。 圖3為將圖1所示的第一連接管與狀態調整槽的連接結構放大的剖面圖。 圖4為示意性地描畫於具備圖1及圖3所示的連接結構的玻璃物品的製造裝置中,停滯區域的熔融玻璃到達成形體內部為止的流動的正面圖。
7:狀態調整槽
7a:上部
7b:下部
7c:中間部
8:成形體
11:連接管/第一連接管
11a:本體部
11b:剖面積變化部
11c:內表面
12:連接管/第二連接管
12a:上游端
12b:外側區域
12c:內側區域
S1、S2、S3、S4:剖面積

Claims (8)

  1. 一種玻璃物品的製造方法,包括:生成步驟,利用熔融玻璃生成裝置來生成熔融玻璃;均質化步驟,利用均質化槽對所生成的所述熔融玻璃實施均質化處理;狀態調整步驟,利用狀態調整槽對經實施均質化處理的所述熔融玻璃的狀態進行調整;以及成形步驟,將狀態經調整的所述熔融玻璃供給於成形體而成形玻璃帶,所述玻璃物品的製造方法的特徵在於: 所述均質化槽與所述狀態調整槽由第一連接管連接, 所述第一連接管具有本體部、以及剖面積變化部,所述剖面積變化部位於所述本體部與所述狀態調整槽之間且橫剖面積自所述本體部側向所述狀態調整槽側逐漸變化。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玻璃物品的製造方法,其中所述狀態調整槽包括連接有所述第一連接管而所述熔融玻璃自所述第一連接管流入的上部、及狀態經調整的所述熔融玻璃流出的下部, 所述本體部的橫剖面積設定為所述上部的橫剖面積的0.75倍以上且1.25倍以下。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或第2項所述的玻璃物品的製造方法,其中所述剖面積變化部呈橫剖面積自所述本體部側向所述狀態調整槽側逐漸擴大的內表面形狀。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所述的玻璃物品的製造方法,其中所述剖面積變化部的縱剖面形狀為圓弧狀。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或第4項所述的玻璃物品的製造方法,其中所述第一連接管的本體部的橫剖面積設定為所述狀態調整槽的上部的橫剖面積的0.75倍以上且0.96倍以下。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至第5項中任一項所述的玻璃物品的製造方法,其中所述狀態調整槽的下部與所述成形體由第二連接管連接, 所述狀態調整槽的下部的橫剖面積設定為所述第二連接管的所述狀態調整槽側的端部的橫剖面積的0.75倍以上且0.96倍以下。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至第6項中任一項所述的玻璃物品的製造方法,其中通過所述剖面積變化部的所述熔融玻璃的黏度設定為800 Pa·s以上。
  8. 一種玻璃物品的製造裝置,包括:熔融玻璃生成裝置,生成熔融玻璃;均質化槽,對所生成的所述熔融玻璃實施均質化處理;狀態調整槽,對經實施均質化處理的所述熔融玻璃的狀態進行調整;以及成形體,由狀態經調整的所述熔融玻璃來成形玻璃帶,所述玻璃物品的製造裝置的特徵在於: 所述均質化槽與所述狀態調整槽由第一連接管連接, 所述第一連接管具有本體部、以及剖面積變化部,所述剖面積變化部位於所述本體部與所述狀態調整槽之間且橫剖面積自所述本體部側向所述狀態調整槽側逐漸變化。
TW108117770A 2018-05-28 2019-05-23 玻璃物品的製造方法以及製造裝置 TW202012322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8-101324 2018-05-28
JP2018101324A JP7045643B2 (ja) 2018-05-28 2018-05-28 ガラス物品の製造方法及び製造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012322A true TW202012322A (zh) 2020-04-01

Family

ID=6869760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8117770A TW202012322A (zh) 2018-05-28 2019-05-23 玻璃物品的製造方法以及製造裝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JP (1) JP7045643B2 (zh)
TW (1) TW202012322A (zh)
WO (1) WO2019230340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4060038A1 (en) 2019-11-14 2022-09-21 Hiroshima University Method for introducing antigen-specific receptor gene into t cell genome using cyclic dna
WO2024038740A1 (ja) * 2022-08-19 2024-02-22 日本電気硝子株式会社 ガラス物品の製造方法及びガラス物品の製造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818164B2 (ja) 2012-05-25 2015-11-18 日本電気硝子株式会社 溶融ガラス用管状体及び溶融ガラス供給装置並びにパイプ部材
JP2014094843A (ja) * 2012-11-07 2014-05-22 Nippon Electric Glass Co Ltd 溶融ガラス移送装置
JP6346461B2 (ja) * 2014-02-28 2018-06-20 AvanStrate株式会社 ガラス板の製造方法、及び、ガラス板の製造装置
JP5921742B2 (ja) 2014-03-29 2016-05-24 AvanStrate株式会社 ガラス板の製造方法、及び、ガラス板の製造装置
KR102528554B1 (ko) 2015-02-26 2023-05-04 코닝 인코포레이티드 유리 제조 장치 및 방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7045643B2 (ja) 2022-04-01
JP2019206448A (ja) 2019-12-05
WO2019230340A1 (ja) 2019-12-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551557B (zh) A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a glass substrate, and a manufacturing apparatus for a glass substrate
US10221085B2 (en) Apparatus and methods for processing molten material
TW202012322A (zh) 玻璃物品的製造方法以及製造裝置
WO2018079810A1 (ja) ガラス製造装置、ガラス製造方法、ガラス供給管及び溶融ガラス搬送方法
JP2012167016A (ja) ガラス板の製造方法
JP6568598B2 (ja) 溶融材料を処理するための装置及び方法
KR102616991B1 (ko) 유리 물품의 제조 방법 및 제조 장치
JP7138843B2 (ja) ガラス物品の製造方法
JP6708968B2 (ja) 板ガラス製造装置及び板ガラス製造方法
JP5075228B2 (ja) ガラス板、プレス成形用素材、光学素子、薄板ガラスそれぞれの製造方法
JP2019094245A (ja) フロートガラス製造方法、およびフロートガラス
US10377654B2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composite glass articles
CN112368244B (zh) 玻璃物品的制造方法以及制造装置
JP2012001391A (ja) ガラス板の製造装置、ガラス板、プレス成形用ガラス素材、光学素子、薄板ガラスの製造方法
TW201410621A (zh) 薄板玻璃之製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