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2008420A - 斷路器 - Google Patents

斷路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2008420A
TW202008420A TW107140052A TW107140052A TW202008420A TW 202008420 A TW202008420 A TW 202008420A TW 107140052 A TW107140052 A TW 107140052A TW 107140052 A TW107140052 A TW 107140052A TW 202008420 A TW202008420 A TW 202008420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circuit
arc
descending
base
fixed contact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714005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I695399B (zh
Inventor
三好伸郎
Original Assignee
日商三菱電機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日商三菱電機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日商三菱電機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200842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00842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69539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695399B/zh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73/00Protective overload circuit-breaking switches in which excess current opens the contacts by automatic release of mechanical energy stored by previous operation of a hand reset mechanism
    • H01H73/02Details
    • H01H73/18Means for extinguishing or suppressing arc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9/00Details of switching devices, not covered by groups H01H1/00 - H01H7/00
    • H01H9/30Means for extinguishing or preventing arc between current-carrying parts
    • H01H9/34Stationary parts for restricting or subdividing the arc, e.g. barrier plate
    • H01H9/36Metal parts

Landscapes

  • Breakers (AREA)
  • Arc-Extinguishing Devices That Are Switches (AREA)

Abstract

本發明提供一種斷路器100,係具備:設於基座11上的電源側端子24;固定接觸子27,係具有:從電源側端子24朝基座11之底面方向下降的下降電路27a;從下降電路27a起朝可動接觸子23方向延伸之第一電路27b、27c;從第一電路27b、27c起朝電源側端子24的方向延設且設有固定接點21的第二電路27e;以及從第二電路27e的端部起朝電源側端子24方向延設的電弧引導通路27f;可動接觸子23,係設有與固定接點21接觸或分離之可動接點22;消弧裝置51,係由以缺口部51a1包圍兩接點21、22之複數片柵格板51a構成;以及遮蔽部52b,係設於下降電路27a與電弧引導通路27f之間,遮蔽因流通於下降電路27a之電流所造成的磁場。

Description

斷路器
本發明係有關用以阻斷電壓較高的電路之斷路器,特別是有關內建的消弧裝置與固定接觸子。
隨著直流電路的普及,希望能將電路高電壓化以減小銅損的需求高漲,對於在直流電壓使用的斷路器之高電壓化的要求亦增高。為了阻斷電壓較高的電路,增大開閉接點的分離距離雖然有效,但為了增大開閉接點的分離距離,必需重新設計斷路器之整體。
因此,就不需變更開閉接點的分離距離而阻斷高電壓的電路的方法而言,已知有下述方法:在可動接觸子的轉動中心位於操作把手側之型態的斷路器中,將導引負載側端子之電位的電弧引導通路(arc runner)及導引電源側端子之電位的電弧引導通路,設於消弧裝置的上下,使電弧移動至分離距離較寬廣之處並予以阻斷(例如,參照專利文獻1)。
(先前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
日本特開平1-140531號公報
在基座底面側具有可動接觸子的轉動中心之型態之習知的斷路器中,一般係將消弧裝置設於電源側端子之側,將固定接點設於基座底面側,因此,電源側端子至固定接點的電路係通過消弧裝置與基座之間。如此一來,由於電源側端子的電位成為消弧裝置的下側,因此必需將負載側端子的電位導引至消弧裝置的上部。
然而,設置開閉機構部的極中,由於具有開閉機構部,所以存在有非常難以將負載側端子的電位導引至消弧裝置的上部的問題。
本發明係為了解決上述課題而完成者,目的在於提供一種斷路器,於以往的基座底面側具有可動接觸子的轉動中心之型態的斷路器中,不需變更開閉接點間的距離即能夠應付電路的高電壓化。
本發明之斷路器係具備:基座;第一外部端子及第二外部端子,係於基座上隔著間隔排列且分別設於兩端;可動接觸子,其轉動中心係設於基座上,且該可動接觸子設有可動接點;固定接觸子,係具有:與可動接點接觸及分離的固定接點;從第一外部端子朝基座的底面方向延設的下降電路;從下降電路朝可動接觸子的方向延 伸的第一電路;從第一電路朝第一外部端子的方向延設且設有固定接點的第二電路;及從第二電路的端部朝第一外部端子的方向且朝基座的底面方向延設的電弧引導通路;以及,遮蔽部,係設於下降電路與前述電弧引導通路之間,遮蔽因流通於下降電路之電流所產生的磁場。
依據本發明之斷路器,不需擴大開閉接點間的分離距離即能夠應付電路的高電壓化。
10‧‧‧殼體
11‧‧‧基座
12‧‧‧罩蓋
12a‧‧‧把手用窗孔
20‧‧‧電路阻斷單元
21‧‧‧固定接點
22‧‧‧可動接點
23‧‧‧可動接觸子
24‧‧‧電源側端子
25‧‧‧負載側端子
26‧‧‧可動接觸子保持器
27‧‧‧固定接觸子
27a‧‧‧下降電路
27b、27c‧‧‧第一電路
27b1、27c1‧‧‧第一電路平行部
27b2、27c2‧‧‧第一電路上升部
27b3、27c3‧‧‧第一電路連接部
27d‧‧‧連接部
27e‧‧‧第二電路
27f‧‧‧電弧引導通路
27f1‧‧‧終端部
27g‧‧‧空間部
30‧‧‧開閉機構部
31‧‧‧操作把手
32‧‧‧橫桿
33‧‧‧跳脫桿
40‧‧‧脫離裝置
50‧‧‧消弧單元
51‧‧‧消弧裝置
51a‧‧‧柵格板
51a1‧‧‧側足部
51a2‧‧‧鉚接部
51b‧‧‧支撐板
51c‧‧‧缺口
51e‧‧‧可動子止擋件
52‧‧‧芯部
52a‧‧‧側板部
52b、52c‧‧‧遮蔽部
53‧‧‧絕緣構件
53a‧‧‧側部
53b、53c‧‧‧第一電路蓋部
53d‧‧‧遮蔽部蓋
100、101‧‧‧斷路器
A1、A2、B1、B2、C、E、F‧‧‧箭號
D1、D2‧‧‧磁通
G‧‧‧空間
第1圖係顯示本發明實施形態1之斷路器之整體的側剖面圖。
第2圖係顯示第1圖之斷路器中的包含消弧裝置、固定接觸子之消弧單元的分解立體圖。
第3圖係顯示組裝第2圖的消弧單元後的狀態的立體圖。
第4圖係顯示將第3圖之斷路器中的可動子止擋器拆除後的狀態之消弧單元的分解立體圖。
第5圖係顯示第3圖之消弧單元中的固定接觸子的圖,(a)係上面圖,(b)係側面圖。
第6圖係顯示第3圖之消弧單元中的芯部的圖,(a)係上面圖,(b)係側面圖。
第7圖係顯示第3圖之消弧單元中的絕緣構件的圖,(a)係上面圖,(b)係側面圖,(c)係立體圖。
第8圖係顯示消弧單元之側面的圖,係用以說明柵格板之片數的增加設置的說明圖。
第9圖係用以說明依據流通於固定接觸子之第二電路之電流的方向之電弧之驅動的說明圖,(a)表示電流從固定接點流向可動接點的情形,(b)表示電流從可動接點流向固定接點的情形。
第10圖係用以說明消弧裝置與芯部所造成電弧之驅動的說明圖。
第11圖係用以說明依據流通於固定接觸子之第二電路之電流的方向之電弧之驅動的說明圖,(a)表示電流從固定接點流向可動接點的情形,(b)表示電流從可動接點流向固定接點的情形。
第12圖係用以說明遮蔽部之作用的說明圖。
第13圖係用以說明芯部與消弧裝置之間之間距的說明圖。
第14圖係用以說明遮蔽部發生磁飽和時的電弧驅動的說明圖。
第15圖係顯示本發明實施形態2之斷路器之整體的側剖面圖。
第16圖係顯示第15圖之斷路器中的包含消弧裝置、固定接觸子之消弧單元的分解立體圖。
實施形態1
第1圖係顯示本發明實施形態1之斷路器之整體的側 剖面圖。第2圖係顯示第1圖之斷路器中的包含消弧裝置、固定接觸子之消弧單元的分解立體圖。第3圖係顯示組裝第2圖的消弧單元後的狀態的立體圖。第4圖係顯示將第3圖之斷路器中的可動子止擋器拆除後的狀態之消弧單元的分解立體圖。第5圖係顯示第3圖之消弧單元中的固定接觸子的圖,(a)係上面圖,(b)係側面圖。第6圖係顯示第3圖之消弧單元中的芯部的圖,(a)係上面圖,(b)係側面圖。第7圖係顯示第3圖之消弧單元中的絕緣構件的圖,(a)係上面圖,(b)係側面圖,(c)係立體圖。第8圖係顯示消弧單元之側面的圖,係用以說明柵格板之片數的增加設置的說明圖。
如第1圖所示,斷路器100係使用包含以絕緣材料所形成的基座11與罩蓋12的殼體10來構成。極數數量的電路阻斷單元20係相互隔著間隔排列於基座11上,眾所周知的具有肘節機構的開閉機構部30係配置於電路阻斷單元20的上部。罩蓋12係覆蓋基座11上的各極的電路阻斷單元20與開閉機構部30,開閉機構部30的操作把手31係從罩蓋12之把手用窗孔12a突出。
各極的電路阻斷單元20係相互相同地構成,橫桿32係以共通於各極的電路阻斷單元20地與各極的電路阻斷單元20正交的方式,配置於基座11上。此橫桿32係隨著開閉機構部30而以其軸心為中心來轉動,且分別安裝有各極的電路阻斷單元20中的各可動接觸子23。橫桿32以其軸心為中心來轉動時,各極的電路阻斷單元20之 各可動接觸子23會同時地轉動,藉由如此的可動接觸子23的轉動,可動接點22與固定接點21接觸或分離。開閉機構部30係由眾所周知的肘節機構所構成,具備藉由脫離裝置40來驅動之眾所周知的跳脫桿(trip bar)33。
再者,各極的電路阻斷單元20係具有:設於基座11上的電源側端子24;從電源側端子24延設且設有固定接點21的固定接觸子27;與此固定接點21接觸或分離的可動接點22;一端設有此可動接點22且藉由橫桿32保持成可自由轉動的可動接觸子23;透過可動接觸子保持器26而連接於此可動接觸子23的脫離裝置40;從脫離裝置40延設的負載側端子25;以及與固定接觸子27搭配,將阻斷時的電弧消弧的消弧單元50。
此外,申請專利範圍中所述的「第一外部端子」係電源側端子24及負載側端子25中之任一方,「第二外部端子」係電源側端子24及負載側端子25中之另一方。
由固定接點21與可動接點22構成開閉電路的開閉接點。若可動接點22接觸固定接點21,則兩端子24、25之間的電路導通(ON),此外,若可動接點22與固定接點21分離,則兩端子24、25之間的電路關斷(OFF)。此時,藉由消弧單元50將可動接點22與固定接點21之間產生的電弧消弧。
依第2圖、第3圖來說明與固定接觸子27搭配的消弧單元50。
消弧單元50係由下列構件所構成:阻斷時將兩接點 21、22之間發生的電弧消弧的消弧裝置51;設於消弧裝置51之下部的固定接觸子27;設於消弧裝置51之外側的芯部52;以及設置成包圍消弧裝置51,將消弧裝置51與芯部52之間予以絕緣的絕緣構件53。
如第4圖所示,消弧裝置51係具有眾所周知之於方形板之一邊設有大致U字形的缺口51c的形狀之由磁性鋼板構成之複數片柵格板51a;以及由絕緣性的材料構成且以預定的間隔支撐複數片柵格板51a的一組的支撐板51b。此外,柵格板51a係於缺口51c的兩側形成有側足部51a1,U字形的缺口51c係設置為朝向固定接觸子21及可動接觸子22之方向,可動接觸子23係轉動於由此U字形的缺口51c形成的空間。柵格板51a係以使貫穿支撐板51b的前端的鉚接部51a2擴大的方式使之塑性變形從而被保持於支撐板51b。在此顯示可動子止擋件51e從支撐板51b卸下的狀態。
如第5圖所示,固定接觸子27係由下列構件所構成:從連接外部配線的電源側端子24延設且朝基座11之底面方向延伸至基座11為止的下降電路27a;從下降電路27a起分成兩股且朝可動接觸子23方向延伸之一側的第一電路27b及另一側的第一電路27c;連接兩第一電路27b、第一電路27c的連接部27d;設有固定接點21且從連接部27d朝電源側端子24方向延設的第二電路27e;以及從第二電路的端部起朝基座11的底面方向延設至基座11之後,朝電源側端子24方向且朝基座11之底面方向延 設的電弧引導通路27f。
在此,第二電路27e及電弧引導通路27f係設於從下降電路27a分成兩股後之一側的第一電路27b及另一側的第一電路27c之間的空間部27g。
兩第一電路27b、27c係由下列構件所構成:從下降電路27b起與基座11平行地延伸於基座11上之一側的第一電路平行部27b1及另一側的第一電路平行部27c1;從兩第一電路平行部27b1、27c1起朝固定接點21的方向上升之一側的第一電路上升部27b2及另一側的第一電路上升部27c2;以及從兩第一電路上升部27b2、27c2起延伸至連接部27d為止之一側的第一電路連接部27b3及另一側的第一電路連接部27c3。
此外,電弧引導通路27f係設於比兩第一電路平行部27b1、27c1的上表面更靠近罩蓋12側。
如第6圖所示,芯部52係具有:以覆蓋支撐板51b的方式設於消弧裝置51的兩側之由磁性體構成的一組的側板部52a;以及以覆蓋下降電路27a之固定接點21側的方式設於下降電路27a與電弧引導通路27f之間,藉由流通於下降電路27a的電流而遮蔽發生於電弧引導通路27f周邊之磁場的遮蔽部52b。
此外,一組的側板部52a係分別配置於兩第一電路平行部27b1、27c1上部,具有使因流通於兩第一電路平行部27b1、27c1之電流而產生的磁通集中於側板部52a而降低電弧引導通路27f附近之磁場的作用。
如第7圖所示,絕緣構件53係具有:設於消弧裝置51的一組的支撐板51b的外側,進行柵格板51a與芯部52之間的絕緣的側部53a;設於側部53a的基座11側,以使兩第一電路27b、27c不會露出於柵格板51a側的方式進行覆蓋之一側的第一電路蓋部53b及另一側的第一電路蓋部53c;以及以使芯部52之遮蔽部52b不會露出於柵格板51a側的方式進行覆蓋的遮蔽部蓋53d。此外,側部53a係設置為以亦涵蓋從支撐板51b突出的柵格板51a的鉚接部51a2之方式覆蓋消弧裝置51之整體側面。
如以上說明,消弧單元50係如第8圖所示,兩第一電路平行部27b1、27c1及電弧引導通路27f係設於比下降電路27a的上端、連接部27d及固定接點21更靠近基座11側。藉此,產生出由下降電路27a、兩第一電路平行部27b1、27c1及電弧引導通路27f、以及兩第一電路上升部27b2、27c2所包圍的空間G,而能夠將消弧裝置51的下端配置於比下降電路27a的上端更靠近基座11側。
並且,藉由此種構成,由於消弧裝置51可將柵格板51a設置於所產生出的空間G,所以整體上能夠增設柵格板51a的片數。
此外,電弧引導通路27f的終端部27f1係設於比固定接點21更靠近基座11側,電弧引導通路27f與可動接點22之間的分離距離係構成為比固定接點21與可動接點22之間的分離距離更廣。
接著說明斷路器100的投入與阻斷動作。
投入操作握把31時,眾所周知的肘節的開閉機構部30超過死點,使得橫桿32開始旋轉。由於橫桿32旋轉而使可動接觸子23轉動,使得設於可動接觸子23的可動接接點22接觸固定接點21而使斷路器100成為導通狀態。
接著針對阻斷動作進行說明。
第9圖係用以說明依據流通於固定接觸子之第二電路之電流的方向之電弧之驅動的說明圖,(a)表示電流從固定接點流向可動接點的情形,(b)表示電流從可動接點流向固定接點的情形,第10圖係用以說明消弧裝置與芯部所造成電弧之驅動的說明圖,第11圖係用以說明依據流通於固定接觸子之第二電路之電流的方向之電弧之驅動的說明圖,(a)表示電流從固定接點流向可動接點的情形,(b)表示電流從可動接點流向固定接點的情形,第12圖係用以說明遮蔽部之作用的說明圖,第13圖係用以說明芯部與消弧裝置之間之間距的說明圖,第14圖係用以說明遮蔽部發生磁飽和時的電弧驅動的說明圖。
過載電流流於電路時,脫離裝置40會推壓跳脫桿33,驅動開閉機構部30,使橫桿32開始轉動。由於橫桿32的轉動,可動接觸子23也轉動,使設於可動接觸子23的可動接點22從固定接點21分離。
接著,針對隨著阻斷時可動接觸子23的轉動,可動接點22相對於固定接點21成為最大分離距離之後,使維持在可動接點22與固定接點21之間的電弧往分離距離更大的消弧空間移動的方法進行說明。
首先,針對第二電路27e、電弧引導通路27f的作用進行說明。
如第9圖(a)所示,電流依箭號A1所示的從電源側端子24朝固定接點21的方向,亦即從固定接點21流向可動接點22時,流通於第二電路27e的電流係從可動接觸子23的轉動中心往電源側端子24的方向流動。依此,因流通於第二電路27e的電流而發生於第二電路27e之罩蓋12側的磁通係在第9圖(a)的紙面上呈向上的箭號B1的方向。藉由此磁通,電弧係承受朝向電源側端子24方向即箭號C之方向的電磁力。
反之,如第9圖(b)所示,電流依箭號A2所示的從固定接點21朝電源側端子24的方向,亦即從可動接點22流向固定接點21時,流通於第二電路27e的電流係從電源側端子24往可動接觸子23的轉動中心的方向流動。依此,因流通於第二電路27e的電流而發生之於第二電路27e之罩蓋12側的磁通係在第9圖(b)的紙面上呈向下的箭號B2的方向。藉由此磁通,電弧係承受朝向電源側端子24方向即箭號C之方向的電磁力。
此外,電弧於電弧引導通路27f上移動的情形也同樣地,電弧不依據電流的方向而都承受朝向電源側端子24方向即箭號C之方向的電磁力,並驅動至電弧引導通路27f的終端部27f1。
接著,針對由消弧裝置51與芯部52所進行之電弧的驅動進行說明。
消弧裝置51係稱為去離子式(deion type)消弧裝置,因此,如第10圖所示,藉由位於U字形之缺口51c的電弧而發生的磁通,在可動接觸子23之轉動中心側的磁通D1因無磁性體而呈緊密,電源側端子24側的磁通D2因磁通貫通柵格板51a及芯部52之側板部52a、52a而呈稀疏。藉由此磁通的偏倚,將電弧往箭號E所示的電源側端子24方向驅動。
此時,與僅有消弧裝置51的情形相比較,由於設有芯部52之一組的側板部52a,磁路剖面積變大,因此,能夠增大磁通密度,使得將電弧往箭號E方向驅動的力量也變大。
再者,電弧於電弧引導通路27f上朝電源側端子24驅動,而於接近下降電路27a時,由於流通於下降電路27a的電流所發生的磁場會對電弧造成影響,所以首先針對無遮蔽部52b的情形進行說明。
如第11圖(a)所示,電流從固定接點21往可動接點22的方向流通時,流通於下降電路27a之電流所造成的磁通係在第11圖(a)之紙面上呈順時針旋轉的方向,而產生將朝向電源側端子24方向驅動的電弧往箭號F所示之固定接點21的方向驅動的電磁力。
同樣地,如第11圖(b)所示,電流從可動接點22往固定接點21的方向流通時,流通於下降電路27a之電流所造成的磁通係在第11圖(b)之紙面上呈反時針旋轉的方向,而亦產生將朝向電源側端子24方向驅動的電弧往箭號F 所示之固定接點21的方向驅動的電磁力。
另一方面,本實施形態之斷路器100中,係於下降電路27a與電弧引導通路27f之間設置遮蔽部52b,覆蓋下降電路27a之固定接點21側,藉由流通於下降電路27a之電流所造成的磁場,使電弧引導通路27f上發生的磁通集中於遮蔽部52b。
因此,如第12圖所示,流通於下降電路27a之電流所造成的磁通幾乎都通過遮蔽部52b。從而,通過電弧引導通路27f上的磁通幾乎不存在,而可將電弧驅動至電弧引導通路27f的終端部27f1。
接著,針對流於電路的過載電流非常大的情形下的芯部52的作用進行說明。
流於斷路器100的過載電流非常大時,可思及會有因流通於下降電路27a之過大電流而使芯部52之遮蔽部52b發生磁飽和的可能性。因此,藉由以下說明的方式構成消弧裝置51與芯部52之間的間隙時,即使是遮蔽部52b發生磁位飽和的情形,電弧也會驅動至電弧引導通路27f的終端部27f1。
如第13圖所示,消弧裝置51與芯部52之側板部52b之間的間隙係構成為:柵格板51a之鉚接部51a與側板部52b之間的間隔設為L1,柵格板51a之側板部52b側與芯部52之側板部52a之間的間隔設為L2時,L1與L2的關係成為L1<L2。亦即,側板部52a與柵格板51a之間的間隔係構成為:可動接觸子23側之間隔L1小於下 降電路27a側的間隔L2。藉由如此的間隔L1<間隔L2的關係,使經由鉚接部51a2之路徑的磁阻降低。
從而,如第14圖所示,遮蔽部52b發生磁飽和時,下降電路27a所造成的磁通不會集中於遮蔽部52b的附近,而也能夠使磁通分散至柵格板51a之鉚接部51a2側。藉由使下降電路27a所造成的磁通分散,將電弧往固定接點21的方向驅動的電磁力也會減少,因此,由於流通於電弧引導通路27f的電流所致之將電弧往電源側端子24的方向驅動的電磁力較大,而可將電弧驅動至終端部27f1。
此外,電弧往電源側端子24之側移動之後,通過鉚接部51a2側的磁通會發生將電弧往電源側端子24的方向驅動的電磁力,因此,更促進將電弧往終端部27f1之驅動。
依據本實施形態,由於具有:固定接觸子27,係具有從電源側端子24起朝基座11之底面方向下降的下降電路27a、從下降電路27a起朝可動接觸子23方向延伸之第一電路27b、27c、從第一電路27b、27c起朝電源側端子24的方向延設且設有固定接點21的第二電路27e、以及從第二電路27e的端部起朝電源側端子24方向且朝基座11之底面方向延設的電弧引導通路27f;可動接觸子23,係將轉動中心設於基座11上,且設有藉由轉動而與固定接點21接觸或分離之可動接點22;以及遮蔽部52b,係設於下降電路27a與電弧引導通路27f之間,遮蔽 因流通於下降電路27a之電流所造成的磁場,因此,能夠配置更多的柵格板51a,且能夠將電弧驅動至分離距離較寬的電弧引導通路27f並予以阻斷,不依存於兩接點21、22之間的距離而能夠阻斷高電壓的電路。
此外,由於具有:消弧裝置51,係由複數個柵格板51a構成,該柵格板51a係於可動接觸子23之側形成有U字形的缺口部51c且於缺口部51c的兩側形成有側足部51a1,缺口部51c係包圍兩接點21、22及固定接觸子27;以及側板部52a,係由磁性體構成,以覆蓋消弧裝置51之側面的方式,設於消弧裝置51的兩側,且遮蔽部52b係連結設在消弧裝置51之兩側之二片側板部52a,所以能夠提升組裝性。
且由於兩第一電路平行部27b1、27c1及電弧引導通路27f係設於比下降電路27a的上端、連接部27d及固定接點21更靠近基座11側,因此,能夠將柵格板51a設置於比下降電路27a的上端更靠近基座11側,而能夠增加柵格板51a的片數,所以能夠提升阻斷性能。
再者,由於側板部52a與柵格板51a之間的間隔係構成為可動接觸子23側的間隔L1小於下降電路側的間隔L2,所以在遮蔽部52b發生磁飽和時,下降電路27a所造成的磁通不會集中於遮蔽部52b的附近,而也能夠使磁通往柵格板51a的鉚接部51a2側分散。藉此,由於將電弧往固定接點21的方向驅動的電磁力降低,藉由流通於電弧引導通路27f的電流將電弧往電源側端子24的方向 驅動的電磁力較大,兒能夠將電弧往終端部27f1的方向驅動。
由於具備連接第一電路27b、27c與第二電路27e的連接部27d,且第一電路27b、27c係從下降電路27a至連接部27d為止,於中央具有空間部27g而分割為二,第二電路27e及電弧引導通路27f係設於第一電路27b、27c的空間部27g,因此,流通於第二電路27e及電弧引導通路27f的電流所造成的磁場能夠產生將電弧往終端部27f1的方向驅動的力量。
由於第一電路27b、27c具有:從下降電路27b起,與基座11平行地延伸於基座11上的第一電路平行部27b1、27c1;從第一電路平行部27b1、27c1起,朝固定接點21的方向上升的第一電路上升部27b2、27c2;以及從第一電路上升部27b2、27c2起,延伸至連接部27d為止的第一電路連接部27b3、27c3,所以,能夠配置更多的柵格板51a,且能夠將電弧驅動至分離距離較寬的電弧引導通路27f並予以阻斷,不依存於兩接點21、22之間的距離而能夠阻斷高電壓的電路。
再者,由於電弧引導通路27f係設於比兩第一電路平行部27b1、27c1的上表面更靠近罩蓋12側,所以從第二電路27e往電弧引導通路27f流通的電流所造成的磁通能夠產生將電弧往終端部27f1的方向驅動的力量。
再者,芯部52之側板部52a、52a係配置於 一側的第一電路平行部27b1、另一側的第一電路平行部27c1的上部,而具有使流通於兩第一電路平行部27b1、27c1之電流所產生的磁通集中且遮蔽磁場的作用,因此,能夠防止流通於兩第一電路平行部27b1、27c1之電流所產生的磁通阻礙以從第二電路27e往電弧引導通路27f流通的電流產生的磁通所進行之電弧的驅動。
再者,遮蔽部52b係設於下降電路27a的電弧引導通路27f側,因流通於下降電路27a之電流而發生的磁通會集中於遮蔽部52b而使得磁場受到遮蔽,所以,可防止由於流通於下降電路27a之電流所發生的磁通使得阻斷時之電弧朝固定接點21方向反向驅動而可提升阻斷性能。
此外,電弧往電源側端子24之側通過之後,通過鉚接部51a2側的磁通係產生將電弧往電源側端子24之方向驅動的電磁力,能夠更促進電弧之往電弧引導通路27f之終端部27f1的方向的驅動。
實施形態2
第15圖係顯示本發明實施形態2之斷路器之整體的側剖面圖。第16圖係顯示第15圖之斷路器中的包含消弧裝置、固定接觸子之消弧單元的分解立體圖。
如第15圖所示,本實施形態之斷路器101係廢除實施形態1中所設置之芯部52的側板部52a,而僅設有遮蔽部52c。以下的說明中,對於具有與實施形態1相同功能的構成要素賦予相同符號而省略說明,而以與實施形態1 之斷路器100不同之點為中心進行說明。
如第16圖所示,消弧單元50也可在下降電路27a與電弧引導通路27f之間僅設置遮蔽流通於下降電路27a之電流所造成的磁場的遮蔽部52c。
實施形態1之芯部52由於亦具有側板部52a且形狀複雜,因此,適合以板厚較薄的鐵板等磁性材料來製作,但本實施形態之遮蔽部52c由於形狀也是板狀的長方體,若使用飽和磁通密度較大且可確保較大的剖面積的純鐵厚板、電磁鋼板等,則能夠防止過大電流時的磁飽和,因此,能夠減輕未設側板部52a的影響。
依據本實施形態,由於具有:固定接觸子27,係具有從電源側端子24起朝基座11之底面方向下降的下降電路27a、從下降電路27a起朝可動接觸子23方向延伸之第一電路27b、27c、從第一電路27b、27c起朝電源側端子24的方向延設且設有固定接點21的第二電路27e、以及從第二電路27e的端部起朝電源側端子24方向且朝基座11之底面方向延設的電弧引導通路27f;可動接觸子23,係將轉動中心設於基座11上,且設有藉由轉動而與固定接點21接觸或分離之可動接點22;以及遮蔽部52c,係設於下降電路27a與電弧引導通路27f之間,遮蔽因流通於下降電路27a之電流所造成的磁場,因此,能夠配置更多的柵格板51a,且能夠將電弧驅動至分離距離較寬的電弧引導通路27f並予以阻斷,不依存於兩接點21、22之間的距離而能夠阻斷高電壓的電路。
由於具備連接第一電路27b、27c與第二電路27e的連接部27d,且第一電路27b、27c係從下降電路27a至連接部27d為止,於中央具有空間部27g而分割為二,第二電路27e及電弧引導通路27f係設於第一電路27b、27c的空間部27g,因此,流通於第二電路27e及電弧引導通路27f的電流所造成的磁場能夠產生將電弧往終端部27f1的方向驅動的力量。
由於第一電路27b、27c具有:從下降電路27b起,與基座11平行地延伸於基座11上的第一電路平行部27b1、27c1;從第一電路平行部27b1、27c1起,朝固定接點21的方向上升的第一電路上升部27b2、27c2;以及從第一電路上升部27b2、27c2起,延伸至連接部27d為止的第一電路連接部27b3、27c3,所以,能夠配置更多的柵格板51a,且能夠將電弧驅動至分離距離較寬的電弧引導通路27f並予以阻斷,不依存於兩接點21、22之間的距離而能夠阻斷高電壓的電路。
另外,由於兩第一電路平行部27b1、27c1及電弧引導通路27f係設於比下降電路27a的上端、連接部27d及固定接點21更靠近基座11側,因此,能夠將柵格板51a設置於比下降電路27a的上端更靠近基座11側,而能夠增加柵格板51a的片數,所以能夠提升阻斷性能。
另外,由於電弧引導通路27f係設於比兩第一電路平行部27b1、27c1的上表面更靠近罩蓋12側,所以能夠使從第二電路27e往電弧引導通路27f流通的電流 所造成的磁通有效地運用於電弧的驅動。
再者,遮蔽部52c係設於下降電路27a的電弧引導通路27f側,因流通於下降電路27a之電流而發生的磁通會集中於遮蔽部52c而使得磁場受到遮蔽,所以可防止由於流通於下降電路27a之電流所發生的磁通使得阻斷時之電弧朝固定接點21方向反向驅動而可提升阻斷性能。
10‧‧‧殼體
11‧‧‧基座
12‧‧‧罩蓋
12a‧‧‧把手用窗孔
20‧‧‧電路阻斷單元
21‧‧‧固定接點
22‧‧‧可動接點
23‧‧‧可動接觸子
24‧‧‧電源側端子
25‧‧‧負載側端子
26‧‧‧可動接觸子保持器
30‧‧‧開閉機構部
31‧‧‧操作把手
32‧‧‧橫桿
33‧‧‧跳脫桿
40‧‧‧脫離裝置
50‧‧‧消弧單元
100‧‧‧斷路器

Claims (6)

  1. 一種斷路器,係具備:基座;第一外部端子及第二外部端子,係於前述基座上隔著間隔排列且分別設於兩端;可動接觸子,其轉動中心係設於前述基座上,且該可動接觸子設有可動接點;固定接觸子,係具有:與前述可動接點接觸及分離的固定接點;從前述第一外部端子朝前述基座的底面方向延設的下降電路;從前述下降電路朝前述可動接觸子的方向延伸的第一電路;從前述第一電路朝前述第一外部端子的方向延設且設有前述固定接點的第二電路;及從前述第二電路的端部朝前述第一外部端子的方向且朝前述基座的底面方向延設的電弧引導通路;以及遮蔽部,係設於前述下降電路與前述電弧引導通路之間,遮蔽因流通於前述下降電路之電流所產生的磁場。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斷路器,其包含:消弧裝置,係由複數個柵格板構成,該柵格板係於前述可動接觸子之側形成有U字形的缺口部且於前述缺口部的兩側形成有側足部,前述缺口部係包圍前述可動接點及固定接點;及側板部,係由磁性體構成,以覆蓋前述消弧裝置之側面的方式,設於前述消弧裝置的兩側; 前述遮蔽部係連結設於前述消弧裝置之兩側的二片前述側板部。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之斷路器,其中,在前述側板部與前述柵格板之間的間隔中,前述可動接觸子之側的前述間隔小於前述下降電路之側的前述間隔。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至3項中任一項所述之斷路器,其具備連接前述第一電路與前述第二電路的連接部;前述第一電路係從前述下降電路至前述連接部為止於中央具有空間部而被分割為二,前述第二電路及前述電弧引導通路係設於前述第一電路的前述空間部。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所述之斷路器,其中,前述第一電路係具備:第一電路平行部,係從前述下降電路起,與前述基座平行地延伸於前述基座上;第一電路上升部,係從前述第一電路平行部起,朝前述固定接點的方向上升;以及第一電路連接部,係從前述第一電路上升部起,延伸至前述連接部為止。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所述之斷路器,其中,前述電弧引導通路的終端部係設於比前述固定接點更靠近前述基座之側。
TW107140052A 2018-08-07 2018-11-12 斷路器 TWI695399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WOPCT/JP2018/029623 2018-08-07
PCT/JP2018/029623 WO2020031264A1 (ja) 2018-08-07 2018-08-07 回路遮断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008420A true TW202008420A (zh) 2020-02-16
TWI695399B TWI695399B (zh) 2020-06-01

Family

ID=6941405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7140052A TWI695399B (zh) 2018-08-07 2018-11-12 斷路器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JP (1) JP6966002B2 (zh)
CN (1) CN112534538A (zh)
TW (1) TWI695399B (zh)
WO (1) WO2020031264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12161733U (zh) * 2020-06-12 2020-12-15 乐清市智顺电气有限公司 一种漏电断路器

Family Cites Familie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755797Y2 (ja) * 1986-09-09 1995-12-20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回路しや断器
JPH01140531A (ja) * 1987-11-25 1989-06-01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回路遮断器
US4970481A (en) * 1989-11-13 1990-11-13 General Electric Company Current limiting circuit breaker contact arm configuration
JP3450050B2 (ja) * 1994-04-11 2003-09-22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開閉器
US5608198A (en) * 1995-06-26 1997-03-04 Square D Company Circuit breaker arrangement for protection against electrical arcs
US5581063A (en) * 1995-06-26 1996-12-03 Square D Company Arc-resistant shield for protecting a movable contact carrier of a circuit breaker
US6060674A (en) * 1997-05-28 2000-05-09 Eaton Corporation Circuit interrupter with plasma arc acceleration chamber and contact arm housing
JP4360013B2 (ja) * 2000-06-27 2009-11-11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回路遮断器
US6624375B2 (en) * 2001-04-04 2003-09-23 Siemens Energy & Automation, Inc. Wire lug/arc vent barrier molded case circuit breaker
KR101079012B1 (ko) * 2010-01-20 2011-11-01 엘에스산전 주식회사 한류형 배선용 차단기
KR200460487Y1 (ko) * 2011-02-22 2012-05-24 엘에스산전 주식회사 소호부를 갖는 배선용 차단기
JP6191125B2 (ja) * 2012-11-16 2017-09-06 富士電機機器制御株式会社 回路遮断器
AU2017253327B2 (en) * 2016-04-22 2019-06-20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oration Contactor device for circuit breaker and circuit breaker using same contactor devic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0031264A1 (ja) 2020-02-13
JP6966002B2 (ja) 2021-11-10
CN112534538A (zh) 2021-03-19
JPWO2020031264A1 (ja) 2020-12-17
TWI695399B (zh) 2020-06-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056200B2 (en) Electromagnetic contactor
TWI446392B (zh) 電路斷路器
US8866034B2 (en) Arc runner with integrated current path that develops a magnetic field to boost arc movement towards splitter plates
EP2919248B1 (en) Electromagnetic relay
RU2596615C2 (ru) Устройство электрической защиты, содержащее, по меньшей мере, один переключающий модуль, управляемый устройством управления с электромагнитной катушкой
TW201314728A (zh) 斷路器
JP6103489B2 (ja) 直流開閉器の消弧機構、および当該消弧機構を有する直流開閉器並びに直流遮断器
JP7432762B2 (ja) 気中遮断器
US9196433B2 (en) Electromagnetic switch
TWI695399B (zh) 斷路器
JP2012138173A (ja) 回路遮断器
JP7432760B2 (ja) アーク消弧部、及びこれを含む気中遮断器
KR20140079302A (ko) 개폐기
JP7399308B2 (ja) 気中遮断器
JP7076635B2 (ja) 回路遮断器
US20230110171A1 (en) Arc extinguishing unit and air circuit breaker comprising same
EP3899999B1 (en) Contact unit for a switching device and switching device
US20240170239A1 (en) Arc extinguishing unit and air circuit breaker comprising same
KR20230011113A (ko) 아크 소호부, 차단부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기중 차단기
KR20220155092A (ko) 차단부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기중 차단기
JP2022135534A (ja) 電磁継電器
JPS63108623A (ja) 開閉器
JP2014139913A (ja) 開閉器
JPH09171758A (ja) 回路遮断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