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2005854A - 座墊之支撐彈性調整結構 - Google Patents

座墊之支撐彈性調整結構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2005854A
TW202005854A TW107124361A TW107124361A TW202005854A TW 202005854 A TW202005854 A TW 202005854A TW 107124361 A TW107124361 A TW 107124361A TW 107124361 A TW107124361 A TW 107124361A TW 202005854 A TW202005854 A TW 202005854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grooves
seat cushion
rotating rod
seat
buckl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712436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范 維爾德 皮特
Original Assignee
荷蘭商艾爾創研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荷蘭商艾爾創研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荷蘭商艾爾創研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to TW10712436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202005854A/zh
Publication of TW20200585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005854A/zh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hair Legs, Seat Parts, And Backrests (AREA)

Abstract

本發明一種座墊之支撐彈性調整結構,包括一座墊具有位於相反兩側的一上承面、一座弓及一組設槽,組設槽具有朝向座弓的一穿孔,配合一轉棒具有位於兩端的二限位段、位於二限位段之間的一調整凸塊,調整凸塊具有一扳動片以及位於轉棒徑向表面不同凸出高度的複數頂推面,轉棒置於組設槽內且調整凸塊相對穿孔;座弓具有一彈性變形段及連接於彈性變形段的一插組端,插組端由穿孔伸入組設槽並頂抵調整凸塊的複數頂推面之一,扳動片扳動轉棒迴轉使調整凸塊以不同凸出高度的複數頂推面推抵該座弓的插組端,用以壓縮彈性變形段變形及改變支撐彈性。

Description

座墊之支撐彈性調整結構
本發明涉及座墊結構的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能調整不同軟硬調性的支撐彈性的座墊。
自行車是現代人相當喜愛的交通工具之一,其兼具有方便、免能源、無污染及運動休閒等功能,尤其是近年來隨著休閒風氣漸起,以及民眾日益重視休閒生活品質,使得自行車逐漸受到現代人的喜愛與廣泛使用。
騎乘自行車時,一般自行車座墊主要是用於支撐騎士重量,而好的座墊結構則更可以提供騎士舒適的騎乘感受。
習知的自行車座墊通常包含有一與騎者直接接觸之座墊本體,以及一用以支撐座墊本體並能與自行車座桿固設結合之座弓;座墊本體後端底面具有二固定孔,而座弓則係由金屬桿件彎折形成,其前端係固設於座墊本體前端底面,後端則形成二彎曲結構之支撐桿,使二支撐桿的後端直接穿套入座墊本體後端底面的固定孔中結合固定,使座墊本體藉二支撐桿的後端支持座墊本體後半部,然而座墊本體後半部是支撐騎者臀部的主要部分,兩個獨立且無彈性表現的支撐點使座墊本體後半部失去了對騎者臀部的彈性緩衝功能,形成騎者臀部莫大的壓力。
後來業者推出了改善座墊缺乏彈性缺點的改良結構,如申請 第M501987號之「自行車座墊結構」,包括一座墊本體以及結合於其底面的座弓,該座弓於座墊本體底面提供前、後、左、右四個支撐點,該前、後支撐點支撐著該座墊本體的前、後端,該左、右支撐點支撐該座墊本體的後端部左、右區域,且四個支撐點透過該座弓而產生間接的連接關係;上述四個支撐點中有三個支撐點是位於該座墊本體的後端部,使座墊本體的後端部承受騎者的臀部重量時可以提供更強而穩定的支撐力及較佳的彈性表現。
上揭習知專利結構,僅單純達到使座墊本體的後端部承受騎者的臀部重量時可以提供較佳的彈性表現,然而,騎自行車所遇到的路況有各種不同變化,單純具有彈性的座墊一但遇到的路況有變,而座墊卻無法透過支撐彈性的軟硬調整來因應,仍然沒有完全解決座墊相對騎者臀部所形成的壓力,而無法完全避免騎者臀部不適應感。
所以,如何針對上述習知專利座墊結構無法透過支撐彈性的軟硬調整來因應不同路況,仍然沒有完全解決座墊相對騎者臀部所形成的壓力,及無法完全避免騎者臀部不適應感等缺點而進行改良,是為本發明所欲行解決的困難點所在。
本發明之主要目的,能因應不同的路況靈活調整不同軟硬調性的支撐彈性,提供騎者臀部的最佳彈性支撐,有效避免座墊相對騎者臀部所形成的壓力,而達到完全解決騎者臀部不適應感的使用進步性。
為了達成上述之目的與功效,本發明一座墊之支撐彈性調整結構,包括一座墊具有位於相反兩側的一上承面、一座弓,以及相對該 座弓的一組設槽,該組設槽具有朝向該座弓的一穿孔。
以及一轉棒具有位於兩端的二限位段、位於二限位段之間凸出於轉棒徑向表面外周側的一調整凸塊,該調整凸塊具有一扳動片、一平抵部以及一凸抵部,該轉棒置於該組設槽內,且該調整凸塊相對該穿孔。
該座弓具有一彈性變形段及連接於彈性變形段一端的一插組端,且該插組端穿組該穿孔伸入組設槽並頂抵該平抵部、凸抵部之任一,該扳動片扳動轉棒迴轉,該平抵部、凸抵部之任一推抵該座弓的插組端,用以對彈性變形段形成不同程度壓縮變形及改變支撐彈性。
本發明進一步的技術特徵在於,該凸抵部凸出於轉棒徑向表面的高度大於平抵部凸出於轉棒徑向表面的高度,用以對彈性變形段形成不同程度壓縮變形。
本發明進一步的技術特徵在於,該組設槽具有位於兩端的二接槽、連接兩端的二側向壁,位於該二側向壁的二扣槽,以及穿出上承面的一上槽口,進一步配合一限位蓋具有位於兩端朝向同一側凸設的二凸靠部、位於兩側的二扣片,該限位蓋從上槽口蓋組於該組設槽且該二凸靠部對應該二接槽並以該二扣片扣結該二扣槽固定,且該二凸靠部靠抵該轉棒以限位該轉棒。
本發明進一步的技術特徵在於,該二扣槽進一步設有位於槽壁的二凹扣階,該二扣片分別具有一倒鉤部,且各倒鉤部對應扣抵該凹扣階固定。
本發明進一步的技術特徵在於,該座墊具有位於上承面相反一側的一下組槽、位於下組槽的二後套槽,該座弓具有連接彈性變形段的 一靠接段,該座弓組設於下組槽並以靠接段插抵該後套槽,且插組端伸入組設槽並頂抵該調整凸塊。
本發明進一步的技術特徵在於,該下組槽具有朝下的二槽口,與位於該二槽口的二凹扣部,以及位於該二凹扣部內的二限位凸塊,該靠接段具有一插扣片以及凹設於插扣片的二限位槽,該二凹扣部套組該插扣片且該二限位槽套抵該二限位凸塊用以形成限位組合。
本發明進一步的技術特徵在於,該彈性變形段包含連接靠接段兩端與插組端之間的二下支桿、二上支桿,與連接該二下支桿的複數長接桿,及連接該二上支桿的複數短接桿,該二下支桿分別呈兩端向上彎曲延伸,該二上支桿分別呈兩端向下彎曲且分別組接各下支桿。
本發明進一步的技術特徵在於,該該轉棒具有軸向凸設於二限位段端面的二樞部,並以二樞部頂入於二接槽固定,該限位蓋的二凸靠部會靠抵該二樞部以限位該轉棒,該扳動片扳動轉棒而以兩端的二樞部為支點迴轉。
本發明進一步的技術特徵在於,該轉棒的二限位段凸設有位於徑向表面外周側的複數定位凸部,該限位蓋具有位於二凸靠部、二扣片之間的二定位凹部,且該二限位段分別以其中一定位凸部頂入該限位蓋的二定位凹部,用以限位固定轉棒的迴轉調整。
本發明進一步的技術特徵在於,該進一步包含有蓋結於該座墊上承面的一上蓋。
本發明進一步的技術特徵在於,該座弓的彈性變形段為一體成型於該座墊。
(10)‧‧‧座墊
(11)‧‧‧上承面
(12)‧‧‧下組槽
(121)‧‧‧後套槽
(122)‧‧‧槽口
(123)‧‧‧凹扣部
(124)‧‧‧限位凸塊
(13)‧‧‧組設槽
(131)‧‧‧接槽
(132)‧‧‧側向壁
(133)‧‧‧扣槽
(1331)‧‧‧凹扣階
(134)‧‧‧穿孔
(20)‧‧‧轉棒
(21)‧‧‧調整凸塊
(211)‧‧‧扳動片
(212)‧‧‧平抵部
(213)‧‧‧凸抵部
(22)‧‧‧限位段
(221)‧‧‧二樞部
(222)‧‧‧定位凸部
(30)‧‧‧限位蓋
(31)‧‧‧凸靠部
(32)‧‧‧扣片
(321)‧‧‧倒鉤部
(33)‧‧‧定位凹部
(40)‧‧‧座弓
(41)‧‧‧靠接段
(411)‧‧‧插扣片
(412)‧‧‧限位槽
(42)‧‧‧插組端
(43)‧‧‧彈性變形段
(431)‧‧‧下支桿
(432)‧‧‧上支桿
(433)‧‧‧長接桿
(434)‧‧‧短接桿
(50)‧‧‧上蓋
第一圖為本發明之立體組合示意圖。
第二圖為本發明之立體分解示意圖。
第三圖為本發明使用方向之立體組合示意圖。
第四圖為本發明使用方向之立體分解示意圖。
第五圖為第二圖局部放大之立體分解示意圖。
第六圖為第三圖Ⅵ-Ⅵ線段之剖面示意圖。
第七圖為第六圖之放大示意圖。
第八圖為根據第七圖中該轉棒偏轉改變支撐彈性示意圖。
第九圖為第三圖Ⅸ-Ⅸ線段之剖面示意圖。
本發明為達成上述的目的與功效,以及所採用之技術手段與構造,茲搭配圖示就本發明的實施例加以詳細說明其特徵與功效。
請參閱第一至圖所示本發明一種座墊之支撐彈性調整結構,包括:一座墊(10)具有位於相反兩側的一上承面(11)、一座弓(40),以及相對該座弓(40)的一組設槽(13),該組設槽(13)具有朝向該座弓(40)的一穿孔(134)。
以及一轉棒(20)具有位於兩端的二限位段(22)、位於二限位段(22)之間凸出於轉棒(20)徑向表面外周側的一調整凸塊(21),該調整凸塊(21)具有一扳動片(211)、一平抵部(212)以及一凸抵部(213),該轉棒(20)置於該組設槽(13)內且該調整凸塊(21)相對該穿孔(134)。
該座弓(40)具有一彈性變形段(43)及連接於彈性變形段(43)一端的一插組端(42),且該插組端(42)穿組該穿孔(134)伸入組設槽(13)並頂抵該平抵部(212)、凸抵部(213)之任一,該扳動片(211)扳動轉棒(20)迴轉,該平抵部(212)、凸抵部(213)之任一推抵該座弓(40)的插組端(42),用以對彈性變形段(43)形成不同程度壓縮變形及改變支撐彈性。
前述為本發明主實施例之主要技術特徵,其對應本案申請專利範圍第一項的內容,得以詳知本發明之目的與實施型態,而其餘附屬申請專利範圍所述的技術特徵是為對申請專利範圍第一項內容的詳述或附加技術特徵,而非用以限制申請專利範圍第一項的界定範圍,應知本案申請專利範圍第一項不必要一定包含其餘附屬申請專利範圍所述的技術特徵。
於下進一步細述本發明的各元件之特徵,在上述第一至九圖中,該凸抵部(213)凸出於轉棒(20)徑向表面的高度大於平抵部(212)凸出於轉棒(20)徑向表面的高度,用以對彈性變形段(43)形成不同程度壓縮變形。其次,該組設槽(13)具有位於兩端的二接槽(131)、連接兩端的二側向壁(132),位於該二側向壁(132)的二扣槽(133),以及穿出上承面(11)的一上槽口(135),進一步配合一限位蓋(30)具有位於兩端朝向同一側凸設的二凸靠部(31)、位於兩側的二扣片(32),該限位蓋(30)從上槽口(135)蓋組於該組設槽(13)且該二凸靠部(31)對應該二接槽(131)並以該二扣片(32)扣結該二扣槽(133)固定,且該二凸靠部(31)靠抵該轉棒(20,圖中未示)以限位該轉棒(20)。而且,該二扣槽(133)進一步設有位於槽壁的二凹扣階(1331),該二扣片(32)分別具有一倒鉤部(321),且各倒鉤部(321)對應扣抵該凹扣階(1231)固定。另外,該 座墊(10)具有位於上承面(11)相反一側的一下組槽(12)、位於下組槽(12)的二後套槽(121),該座弓(40)具有連接彈性變形段(43)的一靠接段(41),該座弓(40)組設於下組槽(12)並以靠接段(41)插抵該後套槽(121),且插組端(42)伸入組設槽(13)並頂抵該調整凸塊(21)。再者,該下組槽(12)具有朝下的二槽口(122),與位於該二槽口(122)的二凹扣部(123),以及位於該二凹扣部(123)內的二限位凸塊(124),該靠接段(41)具有一插扣片(411)以及凹設於插扣片(411)的二限位槽(412),該二凹扣部(123)套組該插扣片(411)且該二限位槽(412)套抵該二限位凸塊(124)用以形成限位組合。而且,該彈性變形段(43)包含連接靠接段(41)兩端與插組端(42)之間的二下支桿(431)、二上支桿(432),與連接該二下支桿(431)的複數長接桿(433),及連接該二上支桿(432)的複數短接桿(434),該二下支桿(431)分別呈兩端向上彎曲延伸,該二上支桿(432)分別呈兩端向下彎曲且分別組接各下支桿(431)。又,該轉棒(20)具有軸向凸設於二限位段(22)端面的二樞部(221),並以二樞部(221)頂入於二接槽(131)固定,該限位蓋(30)的二凸靠部(31)會靠抵該二樞部(221,圖中未示)以限位該轉棒(20),該扳動片(211)扳動轉棒(20)而以兩端的二樞部(221)為支點迴轉。另外,該轉棒(20)的二限位段(22)凸設有位於徑向表面外周側的複數定位凸部(222),該限位蓋(30)具有位於二凸靠部(31)、二扣片(32)之間的二定位凹部(33),且該二限位段(22)分別以其中一定位凸部(222)頂入該限位蓋(30)的二定位凹部(33),用以限位固定轉棒(20)的迴轉調整。最後,進一步包含有蓋結於該座墊(10)上承面(11)的一上蓋(50)。
如第六、七圖所示,本創作透過該限位蓋(30)蓋組於該組設槽(13)並以該二扣片(32)扣結該二扣槽(133)的凹扣階(1331)固定,且藉由對應 該二接槽(131)的該二凸靠部(31)會向下靠抵該二樞部(221,圖中未示)以限位於二接槽(131)內;而該座弓(40)組設於下組槽(12)並以靠接段(41)靠抵該後套槽(121),並以插組端(42)穿組該穿孔(134)而伸入組設槽(13)係頂抵該調整凸塊(21)的平抵部(212,如第七圖所示);如第八圖所示,當由扳動片(211)扳動轉棒(20)以兩端的二樞部(221)為支點迴轉,該調整凸塊(21)改變以凸出於轉棒(20)徑向表面的高度大於平抵部(212)的該凸抵部(212)推抵該座弓(40)的插組端(42),藉以壓縮彈性變形段(43)產生變形及改變支撐彈性,能靈活因應不同的路況,提供騎者臀部的最佳彈性支撐,有效避免座墊相對騎者臀部所形成的壓力,而達到完全解決騎者臀部不適應感的使用進步性。
而且如第九圖所示,上述扳動轉棒(20)的支撐彈性調整操作中,該二限位段(22)同時分別以其中一定位凸部(222)頂入該限位蓋(30)的二定位凹部(33),用以固定調整後的支撐彈性。
最後,該座弓(40)也可以該彈性變形段(43)一體成型於該座墊(圖中未示)。
由上所述者僅為用以解釋本發明之較佳實施例,並非企圖據以對本發明做任何形式上之限制,是以,凡有在相同之創作精神下所做有關本發明之任何修飾或變更者,為其他可據以實施之型態且具有相同效果者,皆仍應包括在本發明意圖保護之範疇內。
綜上所述,本發明「座墊之支撐彈性調整結構」,其實用性及成本效益上,確實是完全符合產業上發展所需,且所揭露之結構創作亦是具有前所未有的創新構造,所以其具有「新穎性」應無疑慮,又本發 明可較習用之結構更具功效之增進,因此亦具有「進步性」,其完全符合我國專利法有關發明專利之申請要件的規定,乃依法提起專利申請,並敬請鈞局早日審查,並給予肯定。
(10)‧‧‧座墊
(12)‧‧‧下組槽
(121)‧‧‧後套槽
(122)‧‧‧槽口
(123)‧‧‧凹扣部
(124)‧‧‧限位凸塊
(13)‧‧‧組設槽
(131)‧‧‧接槽
(132)‧‧‧側向壁
(133)‧‧‧扣槽
(134)‧‧‧穿孔
(20)‧‧‧轉棒
(30)‧‧‧限位蓋
(40)‧‧‧座弓
(41)‧‧‧靠接段
(411)‧‧‧插扣片
(412)‧‧‧限位槽
(42)‧‧‧插組端
(43)‧‧‧彈性變形段
(431)‧‧‧下支桿
(432)‧‧‧上支桿
(50)‧‧‧上蓋

Claims (11)

  1. 一座墊之支撐彈性調整結構,包括:一座墊具有位於相反兩側的一上承面、一座弓,以及相對該座弓的一組設槽,該組設槽具有朝向該座弓的一穿孔;以及一轉棒具有位於兩端的二限位段、位於二限位段之間凸出於轉棒徑向表面外周側的一調整凸塊,該調整凸塊具有一扳動片、一平抵部以及一凸抵部,該轉棒置於該組設槽內,且該調整凸塊相對該穿孔;該座弓具有一彈性變形段及連接於彈性變形段一端的一插組端,且該插組端穿組該穿孔伸入組設槽並頂抵該平抵部、凸抵部之任一,該扳動片扳動轉棒迴轉,該平抵部、凸抵部之任一推抵該座弓的插組端,用以對彈性變形段形成不同程度壓縮變形及改變支撐彈性。
  2. 如請求項1所述之座墊之支撐彈性調整結構,其中該凸抵部凸出於轉棒徑向表面的高度大於平抵部凸出於轉棒徑向表面的高度,用以對彈性變形段形成不同程度壓縮變形。
  3. 如請求項1所述之座墊之支撐彈性調整結構,其中該組設槽具有位於兩端的二接槽、連接兩端的二側向壁,位於該二側向壁的二扣槽,以及穿出上承面的一上槽口,進一步配合一限位蓋具有位於兩端朝向同一側凸設的二凸靠部、位於兩側的二扣片,該限位蓋從上槽口蓋組於該組設槽且該二凸靠部對應該二接槽並以該二扣片扣結該二扣槽固定,且該二凸靠部靠抵該轉棒以限位該轉棒。
  4. 如請求項3所述之座墊之支撐彈性調整結構,其中該二扣槽進一步設有位於槽壁的二凹扣階,該二扣片分別具有一倒鉤部,且各倒鉤部對應扣抵該凹扣階固定。
  5. 如請求項1所述之座墊之支撐彈性調整結構,其中該座墊具有位 於上承面相反一側的一下組槽、位於下組槽的二後套槽,該座弓具有連接彈性變形段的一靠接段,該座弓組設於下組槽並以靠接段插抵該後套槽,且插組端伸入組設槽並頂抵該調整凸塊。
  6. 如請求項5所述之座墊之支撐彈性調整結構,其中該下組槽具有朝下的二槽口,與位於該二槽口的二凹扣部,以及位於該二凹扣部內的二限位凸塊,該靠接段具有一插扣片以及凹設於插扣片的二限位槽,該二凹扣部套組該插扣片且該二限位槽套抵該二限位凸塊用以形成限位組合。
  7. 如請求項6所述之座墊之支撐彈性調整結構,其中該彈性變形段包含連接靠接段兩端與插組端之間的二下支桿、二上支桿,與連接該二下支桿的複數長接桿,及連接該二上支桿的複數短接桿,該二下支桿分別呈兩端向上彎曲延伸,該二上支桿分別呈兩端向下彎曲且分別組接各下支桿。
  8. 如請求項3所述之座墊之支撐彈性調整結構,其中該轉棒具有軸向凸設於二限位段端面的二樞部,並以二樞部頂入於二接槽固定,該限位蓋的二凸靠部會靠抵該二樞部以限位該轉棒,該扳動片扳動轉棒而以兩端的二樞部為支點迴轉。
  9. 如請求項3所述之座墊之支撐彈性調整結構,其中該轉棒的二限位段凸設有位於徑向表面外周側的複數定位凸部,該限位蓋具有位於二凸靠部、二扣片之間的二定位凹部,且該二限位段分別以其中一定位凸部頂入該限位蓋的二定位凹部,用以限位固定轉棒的迴轉調整。
  10. 如請求項1至9項中任一項所述之座墊之支撐彈性調整結構,進一步包含有蓋結於該座墊上承面的一上蓋。
  11. 如請求項1所述之座墊之支撐彈性調整結構,其中該座弓的彈性變形段為一體成型於該座墊。
TW107124361A 2018-07-13 2018-07-13 座墊之支撐彈性調整結構 TW202005854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7124361A TW202005854A (zh) 2018-07-13 2018-07-13 座墊之支撐彈性調整結構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7124361A TW202005854A (zh) 2018-07-13 2018-07-13 座墊之支撐彈性調整結構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005854A true TW202005854A (zh) 2020-02-01

Family

ID=7041266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7124361A TW202005854A (zh) 2018-07-13 2018-07-13 座墊之支撐彈性調整結構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202005854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275509B (en) Bicycle's seat capable of adjustment size
CN102946762B (zh) 椅子
JP2007130364A (ja) 椅子用基板
JP3974636B2 (ja) 椅子用基板および椅子
US20190142168A1 (en) Chair structure
TW202005854A (zh) 座墊之支撐彈性調整結構
TWM485190U (zh) 自行車座墊結構
KR200417492Y1 (ko) 자전거 안장
US20130214116A1 (en) Seat post structure
CN208593464U (zh) 一种自行车座
KR100651612B1 (ko) 의자용 등받이의 조립구조
KR200382955Y1 (ko) 의자의 등받이 연결구
CN206734471U (zh) 坐垫的装置
CN110758602A (zh) 座垫的支撑弹性调整结构
CN101254802A (zh) 自行车座垫缓压结构
TWI657003B (zh) 自行車兒童座椅
CN103770864B (zh) 一种三点式折叠自行车座
TWI430908B (zh) 可配合騎乘者大腿內側移動變形的自行車座墊結構(三)
JP3196495U (ja) 自転車用サドル
JP3216045U (ja) 自転車の前部車輪を増設する前部車輪増設機構。
CN219428265U (zh) 一种高弹鞍座结构
CN214356459U (zh) 车把调节式儿童平衡车
JP2003019053A (ja) 座椅子
CN206615293U (zh) 可调式座垫总成
TWI430907B (zh) 可配合騎乘者大腿內側移動變形的自行車座墊結構(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