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1945135A - 鉗子 - Google Patents

鉗子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1945135A
TW201945135A TW108114742A TW108114742A TW201945135A TW 201945135 A TW201945135 A TW 201945135A TW 108114742 A TW108114742 A TW 108114742A TW 108114742 A TW108114742 A TW 108114742A TW 201945135 A TW201945135 A TW 201945135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pliers
locking member
arm
region
pin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811474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I815880B (zh
Inventor
提姆 萊德克
Original Assignee
德商C 格斯塔夫 布希 克尼佩克斯工廠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德商C 格斯塔夫 布希 克尼佩克斯工廠 filed Critical 德商C 格斯塔夫 布希 克尼佩克斯工廠
Publication of TW20194513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94513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81588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815880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5HAND TOOLS; PORTABLE POWER-DRIVEN TOOLS; MANIPULATORS
    • B25BTOOLS OR BENCH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FOR FASTENING, CONNECTING, DISENGAGING OR HOLDING
    • B25B7/00Pliers; Other hand-held gripping tools with jaws on pivoted limbs; Details applicable generally to pivoted-limb hand tools
    • B25B7/14Locking mea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5HAND TOOLS; PORTABLE POWER-DRIVEN TOOLS; MANIPULATORS
    • B25BTOOLS OR BENCH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FOR FASTENING, CONNECTING, DISENGAGING OR HOLDING
    • B25B7/00Pliers; Other hand-held gripping tools with jaws on pivoted limbs; Details applicable generally to pivoted-limb hand tools
    • B25B7/06Joints
    • B25B7/08Joints with fixed fulcrum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GINSTALLATION OF ELECTRIC CABLES OR LINES, OR OF COMBINED OPTICAL AND ELECTRIC CABLES OR LINES
    • H02G1/00Method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installing, maintaining, repairing or dismantling electric cables or lines
    • H02G1/12Method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installing, maintaining, repairing or dismantling electric cables or lines for removing insulation or armouring from cables, e.g. from the end thereof
    • H02G1/1202Method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installing, maintaining, repairing or dismantling electric cables or lines for removing insulation or armouring from cables, e.g. from the end thereof by cutting and withdrawing insulation
    • H02G1/1204Hand-held tools
    • H02G1/1207Hand-held tools the cutting element not rotating about the wire or cable
    • H02G1/1209Hand-held tools the cutting element not rotating about the wire or cable making a transverse cut
    • H02G1/1212Hand-held tools the cutting element not rotating about the wire or cable making a transverse cut using wire or cable clamping mean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ripping Jigs, Holding Jigs, And Positioning Jigs (AREA)
  • Harvester Elements (AREA)

Abstract

本發明係有關於一種鉗子(1),具有第一及第二鉗臂(2、3),第一及第二鉗臂圍繞旋轉軸(x)相對於彼此可旋轉地保持在接頭區域(4)中,並且在接頭區域(4)之一側形成手柄區域(6、7),在另一側形成鉗口(8),其中,藉由鎖定件(V)可固定鉗子(1)之一位置,通常為閉合位置,其中,進一步地,鎖定件(V)在第一鉗臂(2)上可旋轉地保持在從此鉗臂(2)之手柄區域(6)到接頭區域(4)的過渡處,並且在固定位置上藉由貼靠第二鉗臂(3)之接頭區域(4)來固定鉗子(1)。為了特別是在鎖定方面進一步改良上述類型之鉗子,本發明提出:在固定位置上,鎖定件(V)無論如何在加載之情況下在垂直於鉗臂(2、3)之旋轉軸(x)的平面中既支撐性貼靠第二鉗臂(3)之接頭區域(4),又支撐性貼靠第一鉗臂(2)之手柄區域(6)。

Description

鉗子
本發明係有關於一種鉗子,具有第一鉗臂及第二鉗臂,該第一鉗臂及該第二鉗臂圍繞旋轉軸相對於彼此可旋轉地保持在接頭區域中,並且在該接頭區域之一側形成手柄區域,在另一側形成鉗口,其中,藉由鎖定件可固定該鉗子之一位置,通常為閉合位置,其中,進一步地,該鎖定件在該第一鉗臂上可旋轉地保持在從此鉗臂之手柄區域到接頭區域的過渡處,並且在該固定位置上藉由貼靠該第二鉗臂之接頭區域來固定該鉗子。
前述類型之鉗子以不同的實施方案為吾人所知,例如以夾鉗或者切割鉗或切割剪之形式。關於此,例如請參閱DE 10 2011 052 926 A1。此專利申請揭露一種多功能鉗子,在鉗口區域內具有不同的切割及抓持區域,該鉗子之鉗臂可藉由鎖定件至少被固定於一位置,特別是閉合位置。鎖定件可樞轉地佈置於第一鉗臂之近接頭區域中,具有樞軸,該樞軸與鉗臂旋轉時所圍繞的幾何旋轉軸同向。在固定位置上,第二鉗臂藉由形成在其接頭區域中之鎖定面而支撐在鎖定件上。鎖定件藉由固定於第一鉗臂上之樞轉螺栓而具有樞轉式位移能力。
鑒於上述之先前技術,本發明之目的在於特別是在鎖 定方面進一步改良前述類型之鉗子。
根據第一發明構思,用以達成該目的之解決方案為一種鉗子,在該鉗子中如下設置:在該固定位置上,該鎖定件無論如何在加載之情況下在垂直於該等鉗臂之旋轉軸的平面中既支撐性貼靠該第二鉗臂之接頭區域,又支撐性貼靠該第一鉗臂之手柄區域。
在被鎖定的鉗子閉合位置上(例如,當試圖使第二鉗臂在鎖定位置上相對於第一鉗臂做打開樞轉運動時)可能作用於鎖定件的力基於本發明所提出之解決方案而經由鎖定件被直接導入第一鉗臂之手柄區域。此係藉由鎖定件(至少在此種加載位置上)較佳地直接支撐於第二鉗臂之接頭區域及第一鉗臂之手柄區域上而實現。在此,力的導入與傳遞較佳可實質上發生在橫向於鉗臂之旋轉軸且進一步亦橫向於鎖定件之樞軸而定向的平面中,或者發生在一組橫向於旋轉軸且沿著旋轉軸之方向上下疊置的平面中,進一步地,較佳發生在第二鉗臂在其支撐於鎖定件上之接頭區域中沿旋轉軸之方向所形成的厚度中。
鎖定件之用以與第一鉗臂接合的接合區域就可能作用於此連接之剪力而言較佳保持未被加載。因此,僅藉由鉗臂對鎖定件的加載,便可消除鎖定件鬆脫或鎖定位置解除之風險。
下文將對本發明之更多特徵進行說明,其中亦在附圖描述中加以闡釋,通常透過與請求項1之主題或者與其他請求項之特徵的較佳配合來進行說明。但此等特徵亦可與請求項1或其他請求項之個別特徵配合,或者自身即發明本質所在。
因此,根據較佳技術方案,可如下設置:形成該貼靠 之區域僅可藉由直線彼此連接,該直線與該鎖定件之幾何樞軸之間存在徑向距離。直線到樞軸之徑向距離可相當於貼靠區域之間的直線之長度的二十分之一至三分之一,例如約十分之一。藉此可藉由貼靠的鉗臂在鎖定位置上施加轉矩於鎖定件,該鎖定件(亦)基於此外加轉矩而進入貼靠另一鉗臂之貼靠位置。藉此為「藉由鎖定件將力較佳地直接導入第一鉗臂之手柄區域」提供有利支持。
根據本發明進一步提出之技術方案,在此情況下,該鎖定件可無隙支承於具有該幾何樞軸之銷栓上。在此,鎖定件至少在所需樞轉範圍上可在鎖定位置與解鎖位置之間圍繞該銷栓自由旋轉。不設置橫向於樞軸之運動,但視情況在樞軸支承之常見公差範圍內設有橫向於樞軸之運動。
在進一步的較佳技術方案中,可如下設置:該鎖定件藉由銷栓可旋轉地保持在該第一鉗臂上。該銷栓一般可為特別是在與鎖定件共同作用之區域中採用圓柱形設計之銷件,此外,亦可為多邊形銷之形式。
該銷栓之旋轉容置部較佳可形成為具有過盈(Übermaß),該過盈在該固定位置上實現前述在該第二鉗臂之接頭區域上且同時在加載情況下在該第一鉗臂之手柄區域上的支撐性貼靠。相應地,在銷栓之旋轉容置部區域內形成間隙空間,以實現銷栓相對於形成旋轉容置部之部分的相對運動。
因此,在可能的技術方案中,該旋轉容置部可建構為長形孔,該長形孔具有實質上匹配於銷栓直徑之橫向延伸以及相當於銷栓直徑數倍之縱向延伸。
因此,該長形孔之最大自由長度可相當於該銷栓之最 大直徑尺寸的1.1至1.5倍,進一步地例如相當於1.15至1.2倍。
在可能的技術方案中,該銷栓可形成於該第一鉗臂上,且該旋轉容置部可形成於該鎖定件上。在此技術方案中,銷栓相應地固定於第一鉗臂上,進一步地例如藉由鉚接或螺接。鎖定件具有被銷栓貫穿之旋轉容置部,其形式例如為長形孔。
該鎖定件亦可在橫截面中呈罐形,且該銷栓貫穿罐底。罐底可佈置成面向第一鉗臂之面向該罐底的平坦側,其中,在可能的技術方案中,視情況而呈長形孔狀的旋轉容置部形成於罐底中。
該銷栓之頭部(相應地為該銷栓之背離第一鉗臂上之固定側末端的末端)可埋設於該鎖定件中,相應地較佳被罐壁包圍,該罐壁視情況環繞一整周,但在可能的技術方案中亦可僅部分地環周延伸。
該鎖定件亦可在能夠實現該支撐性貼靠之軸向區域中就其外輪廓而言實質上形成為圓形。特別是在鎖定位置上支撐性貼靠第二鉗臂之接頭區域且支撐性貼靠第一鉗臂之手柄區域的罐壁部分就其外輪廓而言較佳沿著圓弧部分成形。其幾何中心特別是在支撐性貼靠位置(鎖定位置)上可位於鎖定件之幾何樞軸或銷栓之幾何縱軸上。
該鎖定件亦可在該具有圓形外輪廓之區域中具有平坦部。此平坦部定義用於解除第二鉗臂之旋轉鎖定的解鎖區域。為了實現解鎖,鎖定件繞其樞軸樞轉,使得外輪廓中的平坦部對應於第二鉗臂之接頭區域,從而開放第二鉗臂之樞轉路徑。
該平坦部可轉變為形成於該罐壁中的空隙。該空隙可 為罐壁之切空區域。進一步地,該空隙可建構為窗口。
該鎖定件可形成止擋部分,該止擋部分在用於在該鎖定位置上進行該支撐性貼靠的區域上方延伸,該止擋部分朝向手柄內側。止擋部分可與鉗子部分共同作用以形成鎖定件之明確止擋。以鎖定件之樞軸為參考,止擋部分可例如沿徑向向外延伸越過鎖定件之罐壁,其自由突出度例如相當於罐體直徑的0.3至0.7倍,進一步地例如為0.5倍。
在可能的技術方案中,該止擋部分被建構為用於限制該鎖定件轉入該鉗子之待固定位置。此外,亦可限制鎖定件轉入鉗子之釋放位置。在可能的技術方案中,此種限制係藉由鎖定件上之另一止擋區域而實現,以鎖定件之平面圖(鎖定件之樞軸在該平面圖中呈現為一個點)為參照,該止擋區域實質上沿直徑與上述止擋部分相對地設置於罐體之壁部外側。進一步地,例如可藉由操作區域來實現上述限制,該操作區域亦可用來使鎖定件發生樞轉式位移(Schwenkverlagerung)。
該止擋部分可被建構為與該第一鉗臂共同作用。相應地,在此技術方案中,第一鉗臂之與止擋部分共同作用的區域與第一鉗臂之在鎖定位置上貼靠鎖定件之外套部分的區域實質上為同一個區域或相鄰區域。在加載情況下用於支撐鎖定件之此鉗臂背部較佳為總體上一體成型之鉗臂的一部分。
定義鉗子打開位置之止擋區域亦可與此鉗臂部分共同作用。
在進一步的較佳技術方案中,該止擋部分被建構為與該第一鉗臂之手柄護套共同作用。該手柄護套較佳為以塑膠製成的 大壁厚插套式手柄護套。
就揭示而言,前述及下文述及之範圍或取值範圍或倍數範圍亦包含所有中間值,特別是採用相應因次的1/10步距,即視情況而定亦無因次。舉例而言,1.1至1.5倍的表述亦包含1.2至1.5倍、1.1至1.4倍、1.2至1.4倍等等。此揭示可一方面用於自下部及/或自上部界定述及之範圍界限,但作為替代或補充方案,亦用於揭示給定範圍中的一或多個個別的值。
1‧‧‧鉗子
2‧‧‧第一鉗臂
3‧‧‧第二鉗臂
4‧‧‧接頭區域
5‧‧‧接頭螺栓
6‧‧‧手柄區域
7‧‧‧手柄區域
8‧‧‧鉗口
9‧‧‧平頰區域
10‧‧‧剝線區域
11‧‧‧切割構型
12‧‧‧切割區域
13‧‧‧第一切割刃
14‧‧‧第二切割刃
15‧‧‧燃燒器孔
16‧‧‧切割區域
17‧‧‧壓接區域
18‧‧‧過渡區域
19‧‧‧銷栓
20‧‧‧罐底
21‧‧‧長形孔
22‧‧‧旋轉容置部
23‧‧‧罐壁
24‧‧‧平坦部
25‧‧‧空隙
26‧‧‧開孔
27‧‧‧頭部
28‧‧‧凸肩
29‧‧‧凹口
30‧‧‧支撐區域
31‧‧‧貼靠區域
32‧‧‧止擋部分
33‧‧‧手柄護套
34‧‧‧操作區域
35‧‧‧突起
36‧‧‧突起
a‧‧‧線條
b‧‧‧寬度
c‧‧‧長度
d‧‧‧直徑
e‧‧‧距離
f‧‧‧長度
p‧‧‧箭頭
r‧‧‧打開方向
r'‧‧‧閉合方向
x‧‧‧旋轉軸
y‧‧‧樞軸
G‧‧‧直線
K‧‧‧圓周線
L‧‧‧縱向線
V‧‧‧鎖定件
以下參照所附圖式闡述本發明,但所附圖式僅示出實施例。凡僅聯繫其中一實施例加以闡述之組件,若其在其他實施例中因該實施例所揭露之特徵而未被其他組件所代替,則此組件對於該其他實施例而言亦為無論如何皆可能存在之組件。其中:圖1為鉗子處於閉合位置時之立體圖,係關於第一實施方式;圖2為該鉗子之部分俯視圖;圖3為圖2中III區域之放大圖,係關於該鉗子利用鎖定件而形成之鎖定位置;圖4為沿圖3中IV-IV線所截取之剖面;圖5為沿圖4中V-V線所截取之剖面;圖6為圖5中VI區域之放大圖;圖7為對應於圖6之細節圖,係關於加載位置;圖8為對應於圖3之視圖,係關於解鎖位置;圖9為沿圖8中IX-IX線所截取之剖面;圖10為沿圖9中X-X線所截取之剖面;圖11為實質上對應於圖5之視圖,在鉗子之使用位置上已觸發 鎖定;圖12為其他實施方式中之鉗子的部分視圖,係關於閉合位置;圖13為第三實施方式中之鉗子的另一部分視圖,同樣係關於閉合位置;圖14為第四實施方式中之鉗子處於閉合位置時之視圖;圖15為第五實施方式中之又一鉗子的視圖,係關於閉合位置;圖16為對應於圖3之視圖,係關於另一實施方式之解鎖位置;圖17為對應於圖16之視圖,係關於鎖定位置;圖18以根據圖7之剖面圖圖示圖17中的放大部分XVIII。
首先結合圖1對鉗子1進行圖示與描述,該鉗子具有兩個(例如在圖2中僅部分示出的)鉗臂2及3,該等鉗臂圍繞幾何旋轉軸x相對於彼此可旋轉地保持在接頭區域4中。幾何旋轉軸x係藉由在接頭區域4中貫穿鉗臂2及3之接頭螺栓5而形成。
在接頭區域4之其中一側,第一鉗臂2形成手柄區域6,且第二鉗臂3形成手柄區域7,而在接頭區域4之另一側則形成鉗口8。
根據圖1至圖11所示之第一實施例,鉗口8具體可具有一個接一個(意即,以縱向線L-L觀之係為依次)形成的不同作用區域。因此,在尖端側(意即,對應於鉗臂2及3之自由端)可形成平頰區域9。
鉗口8在近接頭處可具有切割區域12,該切割區域具有設於第一鉗臂2上之第一切割刃13以及設於第二鉗臂3上之第二切割刃14。
根據第一實施例,在切割區域12與平頰區域9之間可進一步設置剝線區域10,該剝線區域包含具有不同直徑之切割構型11,以便實現對不同橫截面之線材的剝線處理。根據圖12至圖15中的視圖,例如根據圖12所示,鉗子1亦可形成為所謂的組合鉗,具有切割區域12與平頰區域9以及形成於此等區域之間的燃燒器孔(Brennerloch)15。
進一步地,根據圖13中之視圖,鉗子1亦可按鋼絲繩割刀樣式進行建構,具有以旋轉軸x觀之與手柄區域6及7相對之第一切割區域12以及在近接頭處形成於手柄區域6與7之間的第二切割區域16。在此技術方案中,可沿著縱軸L-L進一步設置數個(在此為兩個)壓接區域17。
圖14示出切割鉗形式之鉗子1,相應具有切割區域12。
圖15示出側剪鉗樣式之鉗子1。
此外,鉗子1亦可按任一種夾鉗、中心鉗或頂切鉗、剝線鉗、電纜鉗、壓接鉗或剝線鉗(Abmantelungszange)樣式進行建構。特別地,鉗子1可按如下之鉗子或剪刀的樣式進行建構:鉗臂2及3在任一鉗臂樞轉位置上皆在接頭區域4中彼此重疊。
藉由鎖定件V可固定鉗子1之一位置,在圖示實施例中,此位置係指根據圖1之閉合位置。
鎖定件V在第一鉗臂2上可旋轉地保持在從第一鉗臂之手柄區域6到接頭區域4的過渡區域18中。鎖定件V之幾何樞軸y與旋轉軸x同向。
銷栓19在過渡區域18中固定於第一鉗臂2上且具有 縱軸,該縱軸實質上形成樞軸y。銷栓19從第一鉗臂2或其過渡區域18開始延伸而越過面向另一鉗臂3之表面。
在圖1至圖15所示之實施方式中,銷栓19承載整體上大致呈罐形之鎖定件V,在此係在形成於此處之長形孔21區域內貫穿罐底20。長形孔21形成銷栓19之旋轉容置部22。
長形孔21具有寬度尺寸b,該寬度尺寸實質上相當於銷栓19之直徑尺寸d。橫向於長形孔21之寬度b所測得的最大自由長度尺寸c約等於銷栓直徑d的1.1至1.2倍。
根據旋轉容置部22之長形孔技術方案,鎖定件V總體上相對於貫穿罐底20之銷栓19能夠以長度c與直徑d之差的幅度垂直於樞軸y發生相對於銷栓19之滑動式位移(schiebeverlagerbar)。
罐形鎖定件V具有直立於罐底20上且與罐底20以單一材料一體成型之罐壁23。例如參考圖6及圖7中的平面圖,此罐壁與罐底20一樣亦實質上呈圓形,具有呈割線狀延伸之平坦部24。在罐底20區域內形成沿著割線在罐底厚度之方向上延伸的平坦側。在罐壁23區域內,平坦部24轉變為窗口狀空隙25(另見圖9)。
進一步如圖9所示,在可能的技術方案中,此空隙25係沿著第二鉗臂3之面向該空隙之接頭區域4的(以旋轉軸x之延伸觀測的)厚度延伸。
在圖示實施例中,鎖定件V沿軸向延伸越過第二鉗臂3之面向該鎖定件的接頭區域4,其中,關於此,在空隙25上方,罐壁23實質上呈環繞一整周的環形。
在圖示實施例中,銷栓19在第一鉗臂2之過渡區域 18中固定於相應設置的開孔26中。銷栓19在此可藉由壓配合而固定,或者若形成有螺紋孔,則以螺接方式進行固定。此外,亦可藉由鉚釘實現固定。
銷栓19之突出於開孔26且穿過罐底20中之長形孔21的頭部27埋設固定於鎖定件V中,在圖示實施例中係形成碟形的徑向擴展部,該徑向擴展部搭接旋轉容置部22或長形孔21。
參考圖4中之剖面圖所示的鎖定位置,與第二鉗臂3之接頭區域4之面向鎖定件V的部分相對地,凸肩28以單一材料一體成型於第一鉗臂2上,在圖示實施例中,該凸肩係為鉗臂2之相關手柄區域6的一部分。參考圖4所示之截面圖,凸肩28在樞軸y之方向上至少大致上沿著與第二鉗臂3之接頭區域4之面向鎖定件V的部分相同之高度而延伸。
鎖定件V以其罐壁23及罐底20實質上係在第二鉗臂3之接頭區域4中藉由凹口29而形成之支撐區域30與第一鉗臂2中之凸肩28所形成的貼靠區域31之間延伸。
在如圖1至圖6中之視圖所示的鎖定位置上,且亦參考圖11至圖14中的其他實施例,鎖定件V繞其樞軸y樞轉,從而在留下間隙於鎖定件V之外側面與支撐區域30及貼靠區域31之面向該外側面的(以平面圖看同樣係沿圓弧部分而形成的)表面之間的情況下,該間隙為十分之幾毫米,例如為十分之一毫米至十分之八毫米,進一步地例如約為十分之五毫米,幾乎使得支撐區域30及貼靠區域31置於鎖定件V之外側面的兩側(例如參見圖6)。
在此鎖定位置上在第二鉗臂3相對於第一鉗臂2位移之情況下打開鉗口8(打開方向r)的嘗試,會使得支撐區域30支撐 於鎖定件V之罐壁23的外側面上,且視情況(視鎖定件V之初始定向而定)接下來會使得鎖定件V總體上朝第一鉗臂2中之凸肩28的貼靠區域31方向發生由銷栓19與長形孔21配合導引的滑動式位移,乃至使得鎖定件V支撐性貼靠於此貼靠區域31上(參見圖7)。
銷栓19在此支撐位置上可固定在相對於長形孔21之縱長定向而言的大致中心位置上,使得在上述打開嘗試中透過第二鉗臂3及其支撐區域30而作用於鎖定件V的力僅藉由罐形鎖定件V被導入第一鉗臂2之貼靠區域31。圖7中以線條a示意性圖示了該力流。
銷栓19在此位置上擺脫可能存在的作用於此銷栓之力,特別是剪力。鎖定件V無論如何在加載之情況下在垂直於鎖定件V之樞軸y的平面中既支撐性貼靠貼靠區域31且進而支撐性貼靠第一鉗臂2之手柄區域6,又支撐性貼靠支撐區域30且進而支撐性貼靠第二鉗臂3之接頭區域4。
較佳可藉由止擋限位來定義鎖定位置。為此,鎖定件V在圖示實施例中具有在用於支撐性貼靠之區域上方延伸的止擋部分32。以樞軸y觀之,此止擋部分實質上沿徑向定向且至少在鎖定位置上朝向手柄內側。
在垂直於樞軸y而觀測的平面中,止擋部分32較佳幾乎在接頭區域4中第二鉗臂3之面向該止擋部分的外表面正上方延伸。
止擋部分32被建構為與第一鉗臂2共同作用,例如與手柄區域6之面向該止擋部分的端面共同作用。然而,止擋部分32亦可被建構為與第一鉗臂2之手柄護套33之面向該止擋部分的 端面共同作用,該手柄護套跨越手柄區域6。
參考圖3所示之平面圖,鎖定件V可進一步沿直徑與止擋部分32相對地在外套壁外側具有相對於罐壁23之外表面突出的操作區域34。相應地,此操作區域實質上朝向手柄外側。
操作區域34具有有利於鎖定件V之操作的結構化部。因此,例如可用同時握著鉗子1的手之拇指對鎖定件V進行操作。藉此實現單手操作。
同時,操作區域34可在圖8至圖10所示之解鎖位置上與第一鉗臂2之貼靠區域31之面向該操作區域的表面共同作用而形成止擋。
在此解鎖位置上,鎖定件V繞樞軸y樞轉,使得罐底20中之平坦部24及罐壁23中之空隙25面向第二鉗臂3之支撐區域30定向,藉此一般能使支撐區域30樞轉經過鎖定件V,以便打開鉗口8以及使鉗臂2及3具有自由可動性(另見圖10中以點劃線繪示之第二鉗臂3的樞轉位置)。
本發明所提出之關於鎖定件V的技術方案及佈局亦適用於具有復位彈簧且藉由該復位彈簧將鉗臂2及3擠入鉗口打開位置之鉗子1。基於彈簧之施力,第二鉗臂3在被鎖定的鉗子閉合位置上藉由鎖定件V支撐於第一鉗臂2上,而總體上用於將鎖定件V保持在第一鉗臂2上之銷栓19不必吸收作用於該銷栓的力。
特別是如圖11所示,在鉗子打開位置上亦可將鎖定件V送入鎖定位置而不影響鉗子1之功能。鎖定件V在鉗子使用過程中可能因疏忽而進入鎖定位置。
在此情況下,當第二鉗臂3基於旋轉-拖拽帶動 (Dreh-Schlepp-Mitnahme)而沿閉合方向r'位移時,在藉由支撐區域30為鎖定件側之平坦部24加載之情況下,鎖定件V從鉗子打開位置位移至圖10所示之解鎖位置。第二鉗臂3保持可自由旋轉。
在鉗臂2及3已進入鉗子閉合位置之情況下,僅鎖定件V之(強調意願的)進入鎖定位置的旋轉式位移即能形成所希望之鉗子鎖定。
圖16至圖18示出鎖定件V之替代性實施方式,藉由該鎖定件能以相同方式將力經由鎖定件V直接導入第一鉗臂2,相應地在不對銷栓19加載之情況下。
與前述實施方式不同,鎖定件V在此係無隙支承於銷栓19上並且在根據圖17及圖18之鎖定位置上具有兩個面向支撐區域30及貼靠區域31之凸輪狀突起35及36。此等突起在相對於樞軸y而言的徑向上突出於與樞軸y有關之圓周線K,其中,面向支撐區域30之突起35之突出於圓周線K的突出程度可約等於面向貼靠區域31之突起36的兩倍。
在鎖定位置上,藉此可實現第二鉗臂3透過鎖定件V而直接支撐在第一鉗臂2上,其中,在鎖定件V藉由其突起35及36而相應支撐於區域30及31之情況下,僅藉由鎖定件V便可實現力流(參見圖18中的線條a)。
基於突起35與36及/或對應的支撐區域30及貼靠區域31之佈局及設計,在藉由第二鉗臂3施力之情況下,在鎖定位置上以箭頭p之方向外加轉矩於鎖定件V,且藉此使突起36逆著解鎖旋轉方向而轉入貼靠貼靠區域31之貼靠位置。
貼靠突起35及36之貼靠區域31及支撐區域30在 鎖定位置上可藉由一組直線G彼此連接(參見圖18),該等直線G與樞軸y之間分別存在徑向距離e。其中,此徑向距離e可約等於貼靠點之間的直線G之長度f的十分之一至五分之一,進一步地例如約等於七分之一。
前述實施方案係用於說明本申請整體所包含之發明,該等發明至少透過以下特徵組合分別獨立構成相對於先前技術之改良方案,其中,此等特徵組合中的兩個、數個或所有特徵組合亦可相互組合,即:
一種鉗子,其特徵在於:在該固定位置上,該鎖定件V無論如何在加載之情況下在垂直於該等鉗臂2、3之旋轉軸x的平面中既支撐性貼靠該第二鉗臂3之接頭區域4,又支撐性貼靠該第一鉗臂2之手柄區域6。
一種鉗子,其特徵在於:形成該貼靠之區域僅可藉由直線G彼此連接,該直線與該鎖定件V之幾何樞軸y之間存在徑向距離e。
一種鉗子,其特徵在於:該鎖定件V無隙支承於該銷栓19上。
一種鉗子,其特徵在於:該鎖定件V藉由銷栓19可旋轉地保持在該第一鉗臂2上。
一種鉗子,其特徵在於:該銷栓19之旋轉容置部22形成為具有過盈,該過盈在該固定位置上實現該支撐性貼靠。
一種鉗子,其特徵在於:該旋轉容置部22建構為長形孔21。
一種鉗子,其特徵在於:該長形孔21之最大自由長 度(c相當於該銷栓19之最大直徑尺寸d的1.1至1.5倍。
一種鉗子,其特徵在於:該銷栓19形成於該第一鉗臂2上,且該旋轉容置部22形成於該鎖定件V上。
一種鉗子,其特徵在於:該鎖定件V在橫截面中呈罐形,且該銷栓19貫穿罐底20。
一種鉗子,其特徵在於:該銷栓19之頭部27埋設於該鎖定件V中。
一種鉗子,其特徵在於:該鎖定件V在能夠實現該支撐性貼靠之軸向區域中就其外輪廓而言實質上形成為圓形。
一種鉗子,其特徵在於:該鎖定件V在該具有圓形外輪廓之區域中具有平坦部24。
一種鉗子,其特徵在於:該平坦部24轉變為形成於該罐壁23中的空隙25。
一種鉗子,其特徵在於:該空隙25形成為窗口。
一種鉗子,其特徵在於:該鎖定件V形成止擋部分32,該止擋部分在該用於在鎖定位置上進行該支撐性貼靠的區域上方延伸,該止擋部分朝向手柄內側。
一種鉗子,其特徵在於:該止擋部分32被建構為用於限制該鎖定件V轉入該鉗子1之固定位置。
一種鉗子,其特徵在於:該止擋部分32被建構為與該第一鉗臂2共同作用。
一種鉗子,其特徵在於:該止擋部分32被建構為與該第一鉗臂2之手柄護套33共同作用。
所有已揭露特徵(作為單項特徵或特徵組合)皆為發 明本質所在。故本申請之揭露內容亦包含相關/所附優先權檔案(在先申請副本)所揭露之全部內容,該等檔案所述特徵亦一併納入本申請之申請專利範圍。附屬項以其特徵對本發明針對先前技術之改良方案的特徵予以說明,其目的主要在於在該等請求項基礎上進行分案申請。每個請求項中所給出的發明可進一步具有前述說明中給予的、特別是以符號標示且/或在符號說明中給予的特徵中之一或數項。本發明亦有關於如下設計形式:前述說明中所述及之個別特徵不實現,特別是對於具體用途而言為非必需的或者可被技術上具有相同功效的其他構件所替代之特徵。

Claims (10)

  1. 一種鉗子(1),具有第一及第二鉗臂(2、3),該第一及第二鉗臂圍繞旋轉軸(x)相對於彼此可旋轉地保持在接頭區域(4)中,並且在該接頭區域(4)之一側形成手柄區域(6、7),在另一側形成鉗口(8),其中,藉由鎖定件(V)可固定該鉗子(1)之一位置,通常為閉合位置,其中,進一步地,該鎖定件(V)在該第一鉗臂(2)上可旋轉地保持在從此鉗臂(2)之手柄區域(6)到接頭區域(4)的過渡處,並且在該固定位置上藉由貼靠該第二鉗臂(3)之接頭區域(4)來固定該鉗子(1),其特徵在於:在該固定位置上,該鎖定件(V)無論如何在加載之情況下在垂直於該等鉗臂(2、3)之旋轉軸(x)的平面中既支撐性貼靠該第二鉗臂(3)之接頭區域(4),又支撐性貼靠該第一鉗臂(2)之手柄區域(6)。
  2. 如請求項1之鉗子,其中,形成該貼靠之區域僅可藉由直線(G)彼此連接,該直線與該鎖定件(V)之幾何樞軸(y)之間存在徑向距離(e),且/或,較佳地,該鎖定件(V)無隙支承於該銷栓(19)上。
  3. 如前述請求項中任一項之鉗子,其中,該鎖定件(V)藉由銷栓(19)可旋轉地保持在該第一鉗臂(2)上。
  4. 如前述請求項中任一項之鉗子,其中,該銷栓(19)之旋轉容置部(22)形成為具有過盈,該過盈在該固定位置上實現該支撐性貼靠。
  5. 如前述請求項中任一項之鉗子,其中,該旋轉容置部(22)建構為長形孔(21),且/或,較佳地,該長形孔(21)之最大自由長度(c)相當於該銷栓(19)之最大直徑尺寸(d)的1.1至1.5倍。
  6. 如前述請求項中任一項之鉗子,其中,該銷栓(19)形成於該第一鉗臂(2)上,且該旋轉容置部(22)形成於該鎖定件(V)上。
  7. 如前述請求項中任一項之鉗子,其中,該鎖定件(V)在橫截面中呈罐形,且該銷栓(19)貫穿罐底(20),且/或,較佳地,該銷栓(19)之頭部(27)埋設於該鎖定件(V)中。
  8. 如前述請求項中任一項之鉗子,其中,該鎖定件(V)在能夠實現該支撐性貼靠之軸向區域中就其外輪廓而言實質上形成為圓形,且/或,較佳地,該鎖定件(V)在該具有圓形外輪廓之區域中具有平坦部(24)。
  9. 如前述請求項中任一項之鉗子,其中,該平坦部(24)轉變為形成於該罐壁(23)中的空隙(25),且/或,較佳地,該空隙(25)形成為窗口。
  10. 如前述請求項中任一項之鉗子,其中,該鎖定件(V)形成止擋部分(32),該止擋部分在該用於在該鎖定位置上進行該支撐性貼靠的區域上方延伸,該止擋部分朝向手柄內側,且/或,較佳地,該止擋部分(32)被建構為用於限制該鎖定件(V)轉入該鉗子(1)之固定位置,且/或,較佳地,該止擋部分(32)被建構為與該第一鉗臂(2)共同作用,且/或,較佳地,該止擋部分(32)被建構為與該第一鉗臂(2)之手柄護套(33)共同作用。
TW108114742A 2018-04-26 2019-04-26 鉗子 TWI815880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DE102018110106.6A DE102018110106A1 (de) 2018-04-26 2018-04-26 Zange
DE102018110106.6 2018-04-26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945135A true TW201945135A (zh) 2019-12-01
TWI815880B TWI815880B (zh) 2023-09-21

Family

ID=6637989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8114742A TWI815880B (zh) 2018-04-26 2019-04-26 鉗子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11673235B2 (zh)
EP (1) EP3784439B1 (zh)
CN (1) CN112041122B (zh)
DE (1) DE102018110106A1 (zh)
TW (1) TWI815880B (zh)
WO (1) WO2019207033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1731246B2 (en) * 2017-11-30 2023-08-22 Jin Fu Chen Pliers
US20220134515A1 (en) * 2020-10-31 2022-05-05 Armor Tool Llc Adjustable locking pliers and lock assembly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113012C1 (de) * 2001-03-17 2002-08-14 Vulkan Lokring Gmbh & Co Kg Handzange
US6588039B1 (en) * 2002-03-21 2003-07-08 Stride Tool, Inc. Plier tool and process
CN2915382Y (zh) * 2006-05-31 2007-06-27 江苏金鹿集团有限公司 钳子
DE102010000558A1 (de) 2010-02-25 2011-08-25 KNIPEX-Werk C. Gustav Putsch KG, 42349 Zange
DE102011052926A1 (de) * 2011-05-20 2012-11-22 Knipex-Werk C. Gustav Putsch Kg Zange
JP3174975U (ja) * 2011-12-01 2012-04-19 株式会社石井超硬工具製作所 超硬合金4側面替刃式タイルニッパー
CN103481217B (zh) * 2013-09-23 2015-07-08 威海市威力高档工具有限公司 一种可自动调节的大力钳
CN105328596B (zh) * 2014-07-18 2019-03-12 杭州巨星工具有限公司 大力钳
EP3159088B1 (de) * 2015-10-23 2018-12-05 Wezag GmbH Werkzeugfabrik Handzange
DE202017107442U1 (de) 2017-12-06 2017-12-20 Jin Fu Chen Scher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3784439B1 (de) 2022-06-01
TWI815880B (zh) 2023-09-21
US11673235B2 (en) 2023-06-13
US20210101260A1 (en) 2021-04-08
CN112041122A (zh) 2020-12-04
EP3784439A1 (de) 2021-03-03
CN112041122B (zh) 2022-10-14
DE102018110106A1 (de) 2019-10-31
WO2019207033A1 (de) 2019-10-3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930005357B1 (ko) 절첩식 연장
US7409766B2 (en) Folding tool with blade locking mechanism
TW201945135A (zh) 鉗子
JP5201878B2 (ja) ドリルチャック
US20120137840A1 (en) Biased pliers
EP2414121B1 (en) Spindle locking assembly
FR2860419A1 (fr) Instrument chirurgical avec fixation telescopique
US10828751B2 (en) Screwdriver having a changeable direction freewheel lock
WO1997018061A1 (fr) Dispositif d'accouplement, et outil d'entrainement en rotation correspondant
US6065213A (en) Folding scissors
US10081468B2 (en) Hose clamp
JP4343666B2 (ja) トング
EP3322364B1 (fr) Manche d'ancillaire et ensemble d'instrumentation chirurgicale comprenant un tel manche d'ancillaire
CN112352361B (zh) 间接带电线路作业用握持工具
EP3566810B1 (en) Plunger clamp with a lever lock
JP7383296B2 (ja) カッタ
US20220105608A1 (en) Locking Pliers With One-Hand Adjustment
US20240082995A1 (en) Hand tool with locking flexible head
US11833649B2 (en) Hand tool
US20220105606A1 (en) Locking Pliers With Improved Adjustmentd
US20240100655A1 (en) Pliers with multiple bite adjustment options
JP2022076647A (ja) 圧着工具
EP1504848B1 (fr) Pince étau
JP2000116807A (ja) 災害救助用如意棒
TW201945132A (zh) 鉗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