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1944765A - 可避免信號中斷的多成員藍牙裝置以及相關的主藍牙電路與副藍牙電路 - Google Patents

可避免信號中斷的多成員藍牙裝置以及相關的主藍牙電路與副藍牙電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1944765A
TW201944765A TW107112825A TW107112825A TW201944765A TW 201944765 A TW201944765 A TW 201944765A TW 107112825 A TW107112825 A TW 107112825A TW 107112825 A TW107112825 A TW 107112825A TW 201944765 A TW201944765 A TW 201944765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bluetooth
circuit
remote
main
communication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711282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I659637B (zh
Inventor
陳奕錚
黃冠中
洪佳君
Original Assignee
瑞昱半導體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瑞昱半導體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瑞昱半導體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to TW10711282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I659637B/zh
Priority to CN201811004036.1A priority patent/CN110381481B/zh
Priority to CN201910261930.5A priority patent/CN110380759B/zh
Priority to CN201910261479.7A priority patent/CN110380758B/zh
Priority to CN201910261904.2A priority patent/CN110381484B/zh
Priority to US16/381,906 priority patent/US10652781B2/en
Priority to US16/381,799 priority patent/US10992356B2/en
Priority to US16/381,666 priority patent/US10700817B2/en
Priority to US16/381,814 priority patent/US10721666B2/en
Priority to JP2019076280A priority patent/JP6823683B2/ja
Priority to KR1020190043166A priority patent/KR102224417B1/ko
Priority to KR1020190043163A priority patent/KR102287595B1/ko
Priority to JP2019076259A priority patent/JP6772329B2/ja
Priority to KR1020190043162A priority patent/KR102101761B1/ko
Priority to JP2019076295A priority patent/JP6772330B2/ja
Priority to KR1020190043180A priority patent/KR102202988B1/ko
Priority to JP2019077166A priority patent/JP6847998B2/ja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65963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659637B/zh
Publication of TW20194476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944765A/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8/00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e.g. terminals, base stations or access point devices
    • H04W88/02Terminal devic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16Performing reselection for specific purposes
    • H04W36/18Performing reselection for specific purposes for allowing seamless reselection, e.g. soft reselec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2/00Power management, e.g. TPC [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power saving or power classes
    • H04W52/02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 H04W52/0209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in terminal devices
    • H04W52/0261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in terminal devices managing power supply demand, e.g. depending on battery leve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00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overed by a single one of groups H04B3/00 - H04B13/00; 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haracterised by the medium used for transmission
    • H04B1/38Transceivers, i.e. devices in which transmitter and receiver form a structural unit and in which at least one part is used for functions of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 H04B1/40Circuits
    • H04B1/401Circuits for selecting or indicating operating mod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12/00Security arrangements; Authentication; Protecting privacy or anonymity
    • H04W12/04Key management, e.g. using generic bootstrapping architecture [GBA]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4/00Supervisory,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 H04W24/04Arrangements for maintaining operational condi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03Reselecting a link using a direct mode connection
    • H04W36/035Reselecting a link using a direct mode connection in self-organising network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80Services using short range communication, e.g. near-field communication [NFC], radio-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RFID] or low energy communic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10Connection setup
    • H04W76/14Direct-mode setup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10Connection setup
    • H04W76/15Setup of multiple wireless link connec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4/00Network topologies
    • H04W84/18Self-organising networks, e.g. ad-hoc networks or sensor networks
    • H04W84/20Master-slave selection or change arrangemen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8/00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e.g. terminals, base stations or access point devices
    • H04W88/02Terminal devices
    • H04W88/04Terminal devices adapted for relaying to or from another terminal or user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Telephone Function (AREA)
  • Selective Calling Equipment (AREA)

Abstract

本發明提出一種多成員藍牙裝置,包含:主藍牙電路,可用藍牙無線傳輸方式直接與遠端藍牙裝置進行通信;以及一副藍牙電路,可透過主藍牙電路間接與遠端藍牙裝置進行通信。在運作經過一段時間之後,主藍牙電路會將主藍牙電路的裝置識別資料、以及主藍牙電路與遠端藍牙裝置之間的多個藍牙連線參數,傳送給副藍牙電路。副藍牙電路會在收到主藍牙電路的指示時,使用主藍牙電路的裝置識別資料與多個藍牙連線參數,冒充主藍牙電路的名義直接與遠端藍牙裝置進行藍牙通信,且主藍牙電路接下來會改為透過副藍牙電路間接與遠端藍牙裝置進行資料通信。

Description

可避免信號中斷的多成員藍牙裝置以及相關的主藍牙電路與副藍牙電路
本發明涉及藍牙裝置,尤指一種可避免信號中斷的多成員藍牙裝置以及相關的主藍牙電路與副藍牙電路。
多成員藍牙裝置指的是由多個互相搭配使用的藍牙電路所組成的藍牙裝置,例如,成對的藍牙耳機、成組的藍牙喇叭等等。當多成員藍牙裝置與其他的藍牙裝置(以下稱之為遠端藍牙裝置)進行連線時,遠端藍牙裝置會將多成員藍牙裝置視為單一藍牙裝置來對待。傳統的多成員藍牙裝置在運作時會指定其中一個成員電路做為信號中繼電路,做為遠端藍牙裝置與其他成員電路之間的資料通信橋梁。
在運作時,信號中繼電路的運算負荷會比其他成員電路高,所以信號中繼電路的耗電量跟發熱量通常也會比其他成員電路高。當信號中繼電路因電力不足或其他原因,而難以繼續做為遠端藍牙裝置與其他成員電路之間的資料通信橋梁時,傳統的多成員藍牙裝置會指派另一個成員電路做為新的信號中繼電路,並由新的信號中繼電路重新與遠端藍牙裝置建立新的藍牙連線。等新的信號中繼電路與遠端藍牙裝置建立了新的藍牙連線之後,多成員藍牙裝置中的所有成員電路便會改透過新的信號中繼電路恢復與遠端藍牙裝置之間的資料通信。
然而,在新的信號中繼電路與遠端藍牙裝置之間的新藍牙連線建立完成之前,其他成員電路有可能會因為暫時無法與遠端藍牙裝置進行資料通信,而出現信號中斷的情況。例如,在藍牙耳機的應用情境中,此時很可能會造成其中一個耳機發生音訊中斷的情況,而導致不良的用戶體驗。
有鑑於此,如何減少或避免多成員藍牙裝置發生信號中斷的情況,實為有待解決的問題。
本說明書提供一種多成員藍牙裝置的實施例。該多成員藍牙裝置用於與一遠端藍牙裝置進行資料傳輸,且包含:一主藍牙電路,包含:一第一藍牙通信電路;一第一資料傳輸電路;以及一第一控制電路,設置成可透過該第一藍牙通信電路以藍牙無線傳輸方式直接與該遠端藍牙裝置進行資料通信,並可透過該第一資料傳輸電路與其他裝置進行資料通信;以及一副藍牙電路,包含:一第二藍牙通信電路;一第二資料傳輸電路;以及一第二控制電路,設置成控制該第二資料傳輸電路與該第一資料傳輸電路進行資料通信,以透過該主藍牙電路間接與該遠端藍牙裝置進行資料通信;其中,該第一控制電路會將該主藍牙電路的一裝置識別資料、以及該主藍牙電路與該遠端藍牙裝置之間的多個藍牙連線參數,透過該第一資料傳輸電路傳送給該第二資料傳輸電路,而該第二控制電路會在收到該主藍牙電路的指示時,控制該第二藍牙通信電路使用該裝置識別資料與該多個藍牙連線參數,冒充該主藍牙電路的名義直接與該遠端藍牙裝置進行資料通信,且該第一控制電路接下來會控制該第一資料傳輸電路與該第二資料傳輸電路進行資料通信,以改為透過該副藍牙電路間接與該遠端藍牙裝置進行資料通信。
本說明書另提供一種多成員藍牙裝置中的主藍牙電路的實施例。該多成員藍牙裝置用於與一遠端藍牙裝置進行資料傳輸,且包含該主藍牙電路與一副藍牙電路。該主藍牙電路包含:一藍牙通信電路;一資料傳輸電路;以及一控制電路,設置成可透過該藍牙通信電路以藍牙無線傳輸方式直接與該遠端藍牙裝置進行資料通信,並可透過該資料傳輸電路與該副藍牙電路進行資料通信,使得該副藍牙電路可透過該主藍牙電路間接與該遠端藍牙裝置進行資料通信;其中,該控制電路會將該主藍牙電路的一裝置識別資料、以及該主藍牙電路與該遠端藍牙裝置之間的多個藍牙連線參數,透過該資料傳輸電路傳送給該副藍牙電路,以使該副藍牙電路得以使用該裝置識別資料與該多個藍牙連線參數,冒充該主藍牙電路的名義直接與該遠端藍牙裝置進行資料通信,且該控制電路接下來會改為透過該副藍牙電路間接與該遠端藍牙裝置進行資料通信。
本說明書另提供一種多成員藍牙裝置中的副藍牙電路的實施例。該多成員藍牙裝置用於與一遠端藍牙裝置進行資料傳輸,且包含該副藍牙電路與一主藍牙電路。該副藍牙電路包含:一藍牙通信電路;一資料傳輸電路;以及一控制電路,設置成控制該資料傳輸電路與該主藍牙電路進行資料通信,以透過該主藍牙電路間接與該遠端藍牙裝置進行資料通信;其中,該資料傳輸電路還會接收該主藍牙電路傳來的一裝置識別資料、以及該主藍牙電路與該遠端藍牙裝置之間的多個藍牙連線參數,而該控制電路會在收到該主藍牙電路的指示時,控制該藍牙通信電路使用該裝置識別資料與該多個藍牙連線參數,冒充該主藍牙電路的名義直接與該遠端藍牙裝置進行資料通信,且該主藍牙電路接下來會改為透過該副藍牙電路間接與該遠端藍牙裝置進行資料通信。
上述實施例的優點之一,是副藍牙電路藉由冒充主藍牙電路的名義直接與遠端藍牙裝置進行資料通信,便可無需與遠端藍牙裝置重新建立新的藍牙連線,所以能有效避免多成員藍牙裝置中的成員電路發生信號中斷的情況。
上述實施例的另一優點,是主藍牙電路可彈性決定副藍牙電路頂替主藍牙電路直接與遠端藍牙裝置進行資料通信的時機,因此能夠在多成員藍牙裝置的多個藍牙電路中實現負載平衡、耗電平衡、或發熱平衡等管理機制。
本發明的其他優點將搭配以下的說明和圖式進行更詳細的解說。
以下將配合相關圖式來說明本發明的實施例。在圖式中,相同的標號表示相同或類似的元件或方法流程。
圖1為本發明一實施例的多成員藍牙裝置100簡化後的功能方塊圖。多成員藍牙裝置100用於與一遠端藍牙裝置102進行資料傳輸,且包含多個成員電路(member circuit)。為了方便說明起見,在圖1的實施例中僅繪示三個成員電路,分別是第一藍牙電路110、第二藍牙電路120、以及第三藍牙電路130。
在本實施例中,多成員藍牙裝置100中的所有成員電路都有類似的主要電路架構,但在不同的成員電路中可以設置不同的額外電路元件,而不侷限所有成員電路的電路結構都要完全相同。例如,如圖1所示,第一藍牙電路110包含有一藍牙通信電路111、一資料傳輸電路113、一控制電路115、以及一判斷電路117。相仿地,第二藍牙電路120包含有一藍牙通信電路121、一資料傳輸電路123、一控制電路125、以及一判斷電路127。
藍牙電路130內部的主要電路元件也跟前述的藍牙電路110或120類似,但為了簡潔起見,並未將藍牙電路130的內部電路元件繪示在圖1中。
在第一藍牙電路110中,藍牙通信電路111可用於跟其他藍牙裝置進行資料通信。資料傳輸電路113可用於跟其他成員電路進行資料通信。
控制電路115耦接於藍牙通信電路111與資料傳輸電路113,設置成可透過藍牙通信電路111以藍牙無線傳輸方式直接與遠端藍牙裝置102進行資料通信,並可透過資料傳輸電路113與其他成員電路進行資料通信。
判斷電路117耦接於控制電路115,設置成可評估第一藍牙電路110的運算負荷、剩餘電力、溫度、或是操作環境,並可在第一藍牙電路110的前述操作參數達到預定條件時通知控制電路115。
在某些實施例中,判斷電路117還會耦接於資料傳輸電路113,並透過資料傳輸電路113接收其他成員電路(例如,圖1中的藍牙電路120或130)傳來的運算負荷、剩餘電力、溫度、或是操作環境的指示信息。
在第二藍牙電路120中,藍牙通信電路121可用於跟其他藍牙裝置進行資料通信。資料傳輸電路123可用於跟其他成員電路進行資料通信。
控制電路125耦接於藍牙通信電路121與資料傳輸電路123,設置成可透過藍牙通信電路121以藍牙無線傳輸方式與其他進行資料通信,並可透過資料傳輸電路123與其他成員電路進行資料通信。
判斷電路127耦接於控制電路125,設置成可評估第二藍牙電路120的運算負荷、剩餘電力、溫度、或是操作環境,並可在第二藍牙電路120的前述操作參數達到預定條件時通知控制電路125。
在某些實施例中,判斷電路127還會耦接於資料傳輸電路123,並透過資料傳輸電路123接收其他成員電路(例如,圖1中的藍牙電路110或130)傳來的運算負荷、剩餘電力、溫度、或是操作環境的指示信息。
實作上,前述的藍牙通信電路111與121,皆可用能夠支援各種版本的藍牙通信協定的合適通信電路來實現。前述的資料傳輸電路113與123,皆可用各種有線傳輸電路、無線傳輸電路、或是同時整合前述兩種傳輸機制的混合電路來實現。前述的控制電路115與125,皆可用具有適當運算能力的各種微處理器或數位信號處理電路來實現。前述的判斷電路117與127,皆可用能夠感測、收集、記錄、及比較相關操作參數的合適電路來實現。
在某些實施例中,也可以將判斷電路117或127整合到控制電路115或125中。另外,也可以將前述的資料傳輸電路113與123,分別整合到前述的藍牙通信電路111與121中,或是利用前述的藍牙通信電路111與121來實現資料傳輸電路113與123的功能。
換言之,前述的藍牙通信電路111與資料傳輸電路113有可能用不同的電路來實現,也可能用同一個電路來實現。同樣地,前述的藍牙通信電路121與資料傳輸電路123有可能用不同的電路來實現,也可能用同一個電路來實現。
在應用時,也可以將前述第一藍牙電路110中的不同功能方塊整合在一單一電路晶片中。例如,第一藍牙電路110中的所有功能方塊可以整合在一單一藍牙控制晶片(Bluetooth controller IC)中。同樣地,第二藍牙電路120中的所有功能方塊與可以整合在另一個單一藍牙控制晶片中。
由前述說明可知,多成員藍牙裝置100中的不同成員電路可以透過各自的資料傳輸電路,以各種有線或無線傳輸機制彼此進行資料通信,以形成各式型態的資料網路或資料鏈路。當多成員藍牙裝置100與遠端藍牙裝置102進行資料通信時,多成員藍牙裝置100的多個成員電路在同一時間中只會有一個特定的成員電路負責與遠端藍牙裝置102進行直接資料通信,其他的成員電路則都會透過該特定的成員電路間接與遠端藍牙裝置102進行資料通信。因此,遠端藍牙裝置102會將多成員藍牙裝置100視為單一藍牙裝置來對待。
以下將搭配圖2至圖4來進一步說明多成員藍牙裝置100的運作方式。圖2為本發明在多成員藍牙裝置100的不同成員電路之間實現無縫交接的方法簡化後的流程圖。圖3與圖4為多成員藍牙裝置100在不同運作階段的簡化後操作示意圖。
在圖2的流程圖中,位於一特定裝置所屬欄位中的流程,即代表由該特定裝置所進行的流程。例如,標記在「第一藍牙電路」欄位中的部分,是由第一藍牙電路110所進行的流程;標記在「第二藍牙電路」欄位中的部分,是由第二藍牙電路120所進行的流程;標記在「第三藍牙電路」欄位中的部分,則是由第三藍牙電路130所進行的流程。
為了方便說明起見,以下假設在多成員藍牙裝置100中預設用來負責與外部藍牙裝置進行藍牙通信的成員電路是第一藍牙電路110。
在流程202中,第一藍牙電路110會直接與遠端藍牙裝置102進行資料通信,如圖1所示。例如,控制電路115可在流程202中控制藍牙通信電路111與遠端藍牙裝置102建立藍牙連線,並與遠端藍牙裝置102直接進行雙向資料通信。又例如,控制電路115可在流程202中控制藍牙通信電路111以廣告模式向遠端藍牙裝置102單向發送資料。又例如,控制電路115可在流程202中控制藍牙通信電路111以適當的藍牙封包接收模式單向接收遠端藍牙裝置102傳來的資料。
換言之,第一藍牙電路110與遠端藍牙裝置102之間的資料通信可以是雙向的,也可以是單向的。
在流程204中,第一藍牙電路110會通知多成員藍牙裝置100中的其他成員電路,由第一藍牙電路110負責與遠端藍牙裝置102進行通信。亦即,接下來將由第一藍牙電路110扮演遠端藍牙裝置102與其他成員電路之間的資料通信橋梁。在流程204中,控制電路115可透過資料傳輸電路123將前述的通知信息傳送給其他成員電路的資料傳輸電路。
接下來,當第二藍牙電路120需要接收遠端藍牙裝置102傳來的資料,或是需要傳送資料給遠端藍牙裝置102時,第二藍牙電路120會進行流程206。相仿地,當第三藍牙電路130需要接收遠端藍牙裝置102傳來的資料,或是需要傳送資料給遠端藍牙裝置102時,第三藍牙電路120會進行流程208。
在流程206中,第二藍牙電路120會透過第一藍牙電路110間接與遠端藍牙裝置102進行資料通信。例如,第二藍牙電路120中的控制電路125可將要傳送給遠端藍牙裝置102的資料,透過資料傳輸電路123傳送給第一藍牙電路110的資料傳輸電路113,再由第一藍牙電路110將資料轉傳給遠端藍牙裝置102。又例如,第二藍牙電路120中的控制電路125可透過第一藍牙電路110接收遠端藍牙裝置102傳來的資料。
在流程208中,第三藍牙電路130會透過第一藍牙電路110間接與遠端藍牙裝置102進行資料通信。例如,第三藍牙電路130可將要傳送給遠端藍牙裝置102的資料,傳送給第一藍牙電路110的資料傳輸電路113,再由第一藍牙電路110將資料轉傳給遠端藍牙裝置102。又例如,第三藍牙電路130可透過第一藍牙電路110接收遠端藍牙裝置102傳來的資料。
如此一來,多成員藍牙裝置100在運作時只有第一藍牙電路110會直接與遠端藍牙裝置102進行資料通信,其他的成員電路都會透過第一藍牙電路110間接與遠端藍牙裝置102進行資料通信。換言之,此時第一藍牙電路110會扮演其他成員電路與遠端藍牙裝置102之間的信號中繼角色。
在多成員藍牙裝置100的所有成員電路都是依賴電池供電(battery-powered)的環境中,前述的機制可以節省其他成員電路的運算量、耗電量、以及發熱量。
在多成員藍牙裝置100運作的過程中,第一藍牙電路110的判斷電路117會週期性或間歇性進行流程210。
在流程210中,判斷電路117會評估第一藍牙電路110的運算負荷、剩餘電力、溫度、和/或操作環境等操作參數,以判斷是否需要將第一藍牙電路110扮演的信號中繼角色交接給其他成員電路。倘若判斷電路117判定第一藍牙電路110當下的情況已達到需要將信號中繼角色交接給其他成員電路的預設條件,則第一藍牙電路110會進行流程212;否則,判斷電路117會繼續週期性或間歇性重複進行流程210。
例如,判斷電路117可在第一藍牙電路110的運算負荷超過一預定水平、第一藍牙電路110的剩餘電力低於一預定水平、第一藍牙電路110的溫度超過一預定溫度值、且第一藍牙電路110的操作環境偏離預設條件時,才判定需要將第一藍牙電路110扮演的信號中繼角色交接給其他成員電路。在第一藍牙電路110是藍牙耳機的某些實施例中,第一藍牙電路110的操作環境的預設條件是第一藍牙電路110應該在用戶的耳道內運作。在此情況下,判斷電路117可在感測到第一藍牙電路110的位置離開用戶的耳朵時,判定第一藍牙電路110的操作環境偏離預設條件。
又例如,判斷電路117可在前述條件的至少其中之一成立時,便判定需要將第一藍牙電路110扮演的信號中繼角色交接給其他成員電路。
在另一實施例中,判斷電路117還可在流程210中透過資料傳輸電路113接收其他成員電路(例如,圖1中的藍牙電路120與130)傳來的運算負荷、剩餘電力、溫度、或是操作環境等操作參數的指示信息,並在流程210中比較第一藍牙電路110的操作參數與其他成員電路的操作參數之間的差距,以做為判斷是否需要將第一藍牙電路110扮演的信號中繼角色交接給其他成員電路的依據。在本實施例中,其他成員電路可利用各自的判斷電路評估自己的運算負荷、剩餘電力、溫度、和/或操作環境等操作參數,並在流程210中將獲得的操作參數傳送給第一藍牙電路110的判斷電路117。
例如,判斷電路117可在第一藍牙電路110的運算負荷超過其他成員電路達一預定程度、第一藍牙電路110的剩餘電力低於其他成員電路的剩餘電力達一預定程度、第一藍牙電路110的溫度超過其他成員電路的溫度達一預定程度、且第一藍牙電路110的操作環境偏離預設條件但其他成員電路的操作環境符合預設條件時,才判定需要將第一藍牙電路110扮演的信號中繼角色交接給其他成員電路。
又例如,判斷電路117可在前述條件的至少其中之一成立時,便判定需要將第一藍牙電路110扮演的信號中繼角色交接給其他成員電路。
實作上,判斷電路117也可將前述第一藍牙電路110自己的操作參數,以及第一藍牙電路110與其他成員電路在操作參數上的差距,都一起納入前述流程210的綜合判斷考慮中。
例如,判斷電路117可在第一藍牙電路110的運算負荷超過一預定水平、第一藍牙電路110的剩餘電力低於一預定水平、第一藍牙電路110的溫度超過一預定溫度值、第一藍牙電路110的運算負荷超過其他成員電路達一預定程度、第一藍牙電路110的剩餘電力低於其他成員電路的剩餘電力達一預定程度、第一藍牙電路110的溫度超過其他成員電路的溫度達一預定程度、且第一藍牙電路110的操作環境偏離預設條件但其他成員電路的操作環境符合預設條件時,才判定需要將第一藍牙電路110扮演的信號中繼角色交接給其他成員電路。
或者,判斷電路117也可在前述條件的至少其中一部分成立時,便判定需要將第一藍牙電路110扮演的信號中繼角色交接給其他成員電路。
當判斷電路117判定需要將第一藍牙電路110扮演的信號中繼角色交接給其他成員電路時,判斷電路117會通知控制電路115,使控制電路115進行流程212。
在流程212中,控制電路115可從多成員藍牙裝置100的其他成員電路中,選出一個成員電路來扮演後續運作中的信號中繼角色,並透過資料傳輸電路113將第一藍牙電路110的裝置識別資料、第一藍牙電路110與遠端藍牙裝置102之間的藍牙連線參數、以及一交接指示(handover instruction),傳送給選定的成員電路。
實作上,控制電路115可從多成員藍牙裝置100的其他成員電路中,挑選任意一個成員電路來扮演後續運作中的信號中繼角色。
或者,控制電路115也可從多成員藍牙裝置100的其他成員電路中,挑選操作參數最理想的一個成員電路來扮演後續運作中的信號中繼角色。
例如,控制電路115可從多成員藍牙裝置100的其他成員電路中,挑選剩餘電力最高的一個成員電路來扮演後續運作中的信號中繼角色。
又例如,控制電路115可從多成員藍牙裝置100的其他成員電路中,挑選平均運算負荷量最低的一個成員電路來扮演後續運作中的信號中繼角色。
又例如,控制電路115可從多成員藍牙裝置100的其他成員電路中,挑選溫度最低的一個成員電路來扮演後續運作中的信號中繼角色。
又例如,控制電路115也可對其他成員電路的多個操作參數分別設定合適的權重,並挑選這些操作參數的加權評分最高的一個成員電路來扮演後續運作中的信號中繼角色。
為了方便說明起見,以下假設控制電路115在前述的流程212中選擇了第二藍牙電路120來扮演後續運作中的信號中繼角色。
因此,控制電路115在流程212中會透過資料傳輸電路113與資料傳輸電路123,將第一藍牙電路110的裝置識別資料、第一藍牙電路110與遠端藍牙裝置102之間的藍牙連線參數、以及交接指示,傳送給第二藍牙電路120,如圖3所示。
前述的交接指示是用來指示第二藍牙電路120使用第一藍牙電路110的裝置識別資料與藍牙連線參數,冒充(imitate)第一藍牙電路110的名義直接與遠端藍牙裝置102進行資料通信,亦即,指示第二藍牙電路120使用第一藍牙電路110的裝置識別資料與藍牙連線參數,頂替第一藍牙電路110以藍牙無線傳輸方式直接與遠端藍牙裝置102進行資料通信,以接續扮演信號中繼角色。
實作上,在前述流程212中所傳送的第一藍牙電路110的裝置識別資料,可以隨著多成員藍牙裝置100與遠端藍牙裝置102之間所採用的藍牙通信協定的版本,或是藍牙通信模式而有所不同。
例如,在一實施例中,前述第一藍牙電路110的裝置識別資料包含第一藍牙電路110使用的同步字(sync word)、第一藍牙電路110的藍牙位址(Bluetooth address)、以及第一藍牙電路110的邏輯傳輸位址(logical transport address,LT_ADDR)。
又例如,在另一實施例中,前述第一藍牙電路110的裝置識別資料包含第一藍牙電路110的存取位址(access address)。
又例如,在另一實施例中,前述第一藍牙電路110的裝置識別資料包含第一藍牙電路110的存取位址、以及第一藍牙電路110的廣告裝置位址(advertising device address)。
同樣地,在前述流程212中所傳送的藍牙連線參數,可以隨著多成員藍牙裝置100與遠端藍牙裝置102之間所採用的藍牙通信協定的版本,或是藍牙通信模式而有所不同。
例如,在一實施例中,前述第一藍牙電路110與遠端藍牙裝置102之間的藍牙連線參數,包含微微網時脈(piconet clock)、以及適應性跳頻映射(adaptive frequency hopping map,AFH map)。
又例如,在另一實施例中,前述第一藍牙電路110與遠端藍牙裝置102之間的藍牙連線參數,包含微微網時脈、適應性跳頻映射、鏈路金鑰(link key)、以及加密金鑰(encryption key)
又例如,在另一實施例中,前述第一藍牙電路110與遠端藍牙裝置102之間的藍牙連線參數,包含廣告時距(advertising interval)、通道映射(channel map)、以及製造商自定的時序資料(vendor specific timing data)。
又例如,在另一實施例中,前述第一藍牙電路110與遠端藍牙裝置102之間的藍牙連線參數,包含錨點時序(anchor point instant)、連線計數值(connection counter)、連線時距(connection interval)、通道映射、長期金鑰(long term key)、連線金鑰(session key)、初始化向量(initialization vector)、加密演算法計數值(CCM counter)、以及製造商自定的時序資料。
在流程214中,第二藍牙電路120的控制電路125會透過資料傳輸電路123接收第一藍牙電路110傳來的前述裝置識別資料、藍牙連線參數、以及交接指示。
在流程216中,第一藍牙電路110或第二藍牙電路120會通知多成員藍牙裝置100中的其他成員電路,改由第二藍牙電路120負責與遠端藍牙裝置102進行通信。亦即,接下來將改由第二藍牙電路120扮演遠端藍牙裝置102與其他成員電路之間的資料通信橋梁。在流程216中,控制電路115或125可透過相應的資料傳輸電路將前述的通知信息傳送給其他成員電路的資料傳輸電路。
在流程218中,第二藍牙電路120的控制電路125會控制藍牙通信電路121使用第一藍牙電路110的裝置識別資料與藍牙連線參數,冒充第一藍牙電路110的名義直接與遠端藍牙裝置102進行資料通信,如圖4所示。請注意,前述所謂冒充第一藍牙電路110的名義,是指第二藍牙電路120在直接與遠端藍牙裝置102進行藍牙通信時,會刻意用第一藍牙電路110的裝置識別資料當作第二藍牙電路120的裝置識別資料,藉此致使遠端藍牙裝置102誤以為自己仍然是在跟第一藍牙電路110進行藍牙通信。
另一方面,當第二藍牙電路120的藍牙通信電路121用第一藍牙電路110的名義直接與遠端藍牙裝置102進行資料通信時,第一藍牙電路110的控制電路115則會控制藍牙通信電路111停止以藍牙無線傳輸方式直接與遠端藍牙裝置102進行資料通信,以避免造成遠端藍牙裝置102收訊上的衝突。
換言之,在第一藍牙電路110利用藍牙通信電路111直接與遠端藍牙裝置102進行資料通信的期間,第二藍牙電路120的藍牙通信電路121不會直接與遠端藍牙裝置102進行資料通信,而在第二藍牙電路120的藍牙通信電路121直接與遠端藍牙裝置102進行資料通信的期間,第一藍牙電路110的藍牙通信電路111則不會直接與遠端藍牙裝置102進行資料通信。
此外,藍牙通信電路121使用裝置識別資料與多個藍牙連線參數,冒充第一藍牙電路110的名義以藍牙無線傳輸方式直接與遠端藍牙裝置102進行資料通信的做法,並不需要先經過遠端藍牙裝置102的同意。因此,在第二藍牙電路120開始與遠端藍牙裝置102直接進行藍牙通信時,便不會被遠端藍牙裝置102要求重新進行藍牙連線程序。
換言之,前述第二藍牙電路120沿用第一藍牙電路110的裝置識別資料與藍牙連線參數直接與遠端藍牙裝置102進行藍牙通信的方式,能夠省去重新與遠端藍牙裝置102進行藍牙連線程序所需的時間。從另一角度而言,前述的方式能夠有效避免第二藍牙電路120需要以自己的名義重新與遠端藍牙裝置102建立藍牙連線過程而造成的訊號中斷情況。
接下來,當第一藍牙電路110需要接收遠端藍牙裝置102傳來的資料,或是需要傳送資料給遠端藍牙裝置102時,第一藍牙電路110會進行流程220。相仿地,當第三藍牙電路130需要接收遠端藍牙裝置102傳來的資料,或是需要傳送資料給遠端藍牙裝置102時,第三藍牙電路120會進行流程222。
在流程220中,第一藍牙電路110會改透過第二藍牙電路120間接與遠端藍牙裝置102進行資料通信。例如,第一藍牙電路110中的控制電路115可將要傳送給遠端藍牙裝置102的資料,透過資料傳輸電路113傳送給第二藍牙電路120的資料傳輸電路123,再由第二藍牙電路120將資料轉傳給遠端藍牙裝置102。又例如,第一藍牙電路110中的控制電路115可透過第二藍牙電路120接收遠端藍牙裝置102傳來的資料。
在流程222中,第三藍牙電路130會透過第二藍牙電路120間接與遠端藍牙裝置102進行資料通信。例如,第三藍牙電路130可將要傳送給遠端藍牙裝置102的資料,傳送給第二藍牙電路120的資料傳輸電路123,再由第二藍牙電路120將資料轉傳給遠端藍牙裝置102。又例如,第三藍牙電路130可透過第二藍牙電路120接收遠端藍牙裝置102傳來的資料。
如此一來,在多成員藍牙裝置100接下來的運作中,只有第二藍牙電路120會直接與遠端藍牙裝置102進行資料通信,其他的成員電路都會改透過第二藍牙電路120間接與遠端藍牙裝置102進行資料通信。換言之,此時第二藍牙電路120會頂替第一藍牙電路110扮演其他成員電路與遠端藍牙裝置102之間的信號中繼角色。
請注意,前述圖2中的流程執行順序只是一示範性的實施例,並非侷限本發明的實際實施方式。例如,前述將第一藍牙電路110的裝置識別資料、第一藍牙電路110與遠端藍牙裝置102之間的藍牙連線參數、以及交接指示傳送給第二藍牙電路120的動作,是在流程212中同時進行,但在實際應用上也可以分開在不同的時間點進行。
在某些實施例或應用中,前述第一藍牙電路110在扮演信號中繼角色的過程中,亦可為了實現特定的應用目的,而跳過(skip)前述流程210的判斷運作直接進行流程212的運作。例如,控制電路115可在第一藍牙電路110要進入某種特定運作模式(例如,進入省電模式、進入韌體自動更新模式、或是準備重新啟動時),主動要求其他成員電路中的某一個成員電路(例如,前述的第二藍牙電路120)頂替第一藍牙電路110直接與遠端藍牙裝置102進行資料通信,以接續扮演信號中繼角色,而不受限於判斷電路117當時的判斷結果。在此情況下,相當於是第一藍牙電路110跳過前述的流程210而直接進行流程212的運作。
另外,前述多成員藍牙裝置100中的成員電路的數量,可以減少至兩個,也可依實際電路應用的需要而增加。
前述多成員藍牙裝置100的架構與運作方式,可應用在成對的藍牙耳機、成組的藍牙喇叭、成組的虛擬實境設備、成組的藍牙胎壓偵測器、包含多個物聯網單元電路的物聯網系統等各式採用藍牙傳輸機制的裝置或系統中。前述的遠端藍牙裝置102則可以用各式具有藍牙傳輸能力的桌上型電腦、筆記型電腦、平板電腦、手機、智慧手錶、虛擬實境的影像信號產生裝置、智慧喇叭、智慧電視、車用電子設備、物聯網傳收電路等合適的裝置來實現。
由前述說明可知,第一藍牙電路110會先扮演多成員藍牙裝置100中的信號中繼角色,直接與遠端藍牙裝置102進行藍牙通信,並作為遠端藍牙裝置102與其他成員電路之間的資料通信橋梁。等到第一藍牙電路110扮演信號中繼角色一段時間之後,第一藍牙電路110的控制電路115便會指示第二藍牙電路120接續扮演信號中繼角色,並使用第一藍牙電路110的裝置識別資料與藍牙連線參數,冒充第一藍牙電路110的名義頂替第一藍牙電路110直接與遠端藍牙裝置102進行藍牙通信,以作為遠端藍牙裝置102與其他成員電路之間的資料通信橋梁。
前述第一藍牙電路110將信號中繼角色交接給第二藍牙電路120的做法,能有效減輕第一藍牙電路110的運算量、耗電量、或發熱量。
另外,採用前述冒充第一藍牙電路110的名義直接與遠端藍牙裝置102進行資料通信的方式,第二藍牙電路120便無需與遠端藍牙裝置102重新建立新的藍牙連線,所以能有效避免多成員藍牙裝置100中的成員電路發生信號中斷的情況。
換言之,採用前述圖2的方法,第一藍牙電路110便能將信號中繼角色無縫交接給第二藍牙電路120,而且無需先取得遠端藍牙裝置102的同意。
從另一角度而言,前述多成員藍牙裝置100中扮演當前信號中繼角色的成員電路(以下稱之為主藍牙電路),可在適當的時候挑選下一個接續扮演信號中繼角色的成員電路(以下稱之為副藍牙電路),並彈性決定副藍牙電路頂替主藍牙電路直接與遠端藍牙裝置102進行藍牙通信的時機。
因此,採用前述圖2的方法,便能夠在多成員藍牙裝置100的多個藍牙電路之間實現負載平衡、耗電平衡、或發熱平衡等管理機制,故能提升多成員藍牙裝置100的整體效能、延長藍牙電路的使用壽命、或是改善用戶體驗。
在說明書及申請專利範圍中使用了某些詞彙來指稱特定的元件,而本領域內的技術人員可能會用不同的名詞來稱呼同樣的元件。本說明書及申請專利範圍並不以名稱的差異來作爲區分元件的方式,而是以元件在功能上的差異來作爲區分的基準。在說明書及申請專利範圍中所提及的「包含」爲開放式的用語,應解釋成「包含但不限定於」。另外,「耦接」一詞在此包含任何直接及間接的連接手段。因此,若文中描述第一元件耦接於第二元件,則代表第一元件可通過電性連接或無線傳輸、光學傳輸等信號連接方式而直接地連接於第二元件,或通過其它元件或連接手段間接地電性或信號連接至第二元件。
在說明書中所使用的「和/或」的描述方式,包含所列舉的其中一個項目或多個項目的任意組合。另外,除非說明書中特別指明,否則任何單數格的用語都同時包含複數格的含義。
以上僅為本發明的較佳實施例,凡依本發明請求項所做的等效變化與修改,皆應屬本發明的涵蓋範圍。
100‧‧‧多成員藍牙裝置(multi-member Bluetooth device)
110‧‧‧藍牙電路(Bluetooth circuit)
111‧‧‧藍牙通信電路(Bluetooth communication circuit)
113‧‧‧資料傳輸電路(data transmission circuit)
115‧‧‧控制電路(control circuit)
117‧‧‧判斷電路(determining circuit)
120‧‧‧藍牙電路(Bluetooth circuit)
121‧‧‧藍牙通信電路(Bluetooth communication circuit)
123‧‧‧資料傳輸電路(data transmission circuit)
125‧‧‧控制電路(control circuit)
127‧‧‧判斷電路(determining circuit)
130‧‧‧藍牙電路(Bluetooth circuit)
202~222‧‧‧運作流程(operation)
圖1為本發明一實施例的多成員藍牙裝置簡化後的功能方塊圖。
圖2為本發明在多成員藍牙裝置的不同成員電路之間實現無縫交接(seamless handover)的方法簡化後的流程圖。
圖3與圖4為圖1中的多成員藍牙裝置在不同運作階段的簡化後操作示意圖。

Claims (28)

  1. 一種多成員藍牙裝置(100),用於與一遠端藍牙裝置(102)進行資料傳輸,該多成員藍牙裝置(100)包含: 一主藍牙電路(110),包含: 一第一藍牙通信電路(111); 一第一資料傳輸電路(113);以及 一第一控制電路(115),設置成可透過該第一藍牙通信電路(111)以藍牙無線傳輸方式直接與該遠端藍牙裝置(102)進行資料通信,並可透過該第一資料傳輸電路(113)與其他裝置進行資料通信;以及 一副藍牙電路(120),包含: 一第二藍牙通信電路(121); 一第二資料傳輸電路(123);以及 一第二控制電路(125),設置成控制該第二資料傳輸電路(123)與該第一資料傳輸電路(113)進行資料通信,以透過該主藍牙電路(110)間接與該遠端藍牙裝置(102)進行資料通信; 其中,該第一控制電路(115)會將該主藍牙電路(110)的一裝置識別資料、以及該主藍牙電路(110)與該遠端藍牙裝置(102)之間的多個藍牙連線參數,透過該第一資料傳輸電路(113)傳送給該第二資料傳輸電路(123),而該第二控制電路(125)會在收到該主藍牙電路(110)的指示時,控制該第二藍牙通信電路(121)使用該裝置識別資料與該多個藍牙連線參數,冒充該主藍牙電路(110)的名義直接與該遠端藍牙裝置(102)進行資料通信,且該第一控制電路(115)接下來會控制該第一資料傳輸電路(113)與該第二資料傳輸電路(123)進行資料通信,以改為透過該副藍牙電路(120)間接與該遠端藍牙裝置(102)進行資料通信。
  2. 如請求項1所述的多成員藍牙裝置(100),其中,該第一控制電路(115)會在該主藍牙電路(110)直接與該遠端藍牙裝置(102)進行資料通信一段時間之後,指示該副藍牙電路(120)使用該裝置識別資料與該多個藍牙連線參數,頂替該主藍牙電路(110)以藍牙無線傳輸方式直接與該遠端藍牙裝置(102)進行資料通信,以減輕該主藍牙電路(110)的運算量、耗電量、或發熱量,或是避免該副藍牙電路(120)以自己的名義重新與該遠端藍牙裝置(102)建立藍牙連線過程所造成的訊號中斷情況。
  3. 如請求項2所述的多成員藍牙裝置(100),其中,該第二藍牙通信電路(121)使用該裝置識別資料與該多個藍牙連線參數,冒充該主藍牙電路(110)的名義直接與該遠端藍牙裝置(102)進行資料通信的運作,無需先經過該遠端藍牙裝置(102)的同意。
  4. 如請求項2所述的多成員藍牙裝置(100),其中,該主藍牙電路(110)另包含: 一第一判斷電路(117),耦接於該第一控制電路(115),設置成評估該主藍牙電路(110)的運算負荷、剩餘電力、溫度、或是操作環境; 其中,該第一判斷電路(117)會在該主藍牙電路(110)的運算負荷超過一預定水平、該主藍牙電路(110)的剩餘電力低於一預定水平、該主藍牙電路(110)的溫度超過一預定溫度值、或是該主藍牙電路(110)的操作環境偏離預設條件時,通知該第一控制電路(115),使得該第一控制電路(115)透過該第一資料傳輸電路(113)指示該副藍牙電路(120)使用該裝置識別資料與該多個藍牙連線參數,頂替該主藍牙電路(110)直接與該遠端藍牙裝置(102)進行資料通信。
  5. 如請求項2所述的多成員藍牙裝置(100),其中,該主藍牙電路(110)另包含: 一第一判斷電路(117),耦接於該第一控制電路(115)與該第一資料傳輸電路(113),設置成評估該主藍牙電路(110)的運算負荷、剩餘電力、溫度、或是操作環境,並透過該第一資料傳輸電路(113)接收該副藍牙電路(120)傳來的運算負荷、剩餘電力、溫度、或是操作環境的指示信息; 其中,該第一判斷電路(117)會在該主藍牙電路(110)的運算負荷超過該副藍牙電路(120)達一預定程度、該主藍牙電路(110)的剩餘電力低於該副藍牙電路(120)的剩餘電力達一預定程度、該主藍牙電路(110)的溫度超過該副藍牙電路(120)的溫度達一預定程度、或是該主藍牙電路(110)的操作環境偏離預設條件但該副藍牙電路(120)的操作環境符合預設條件時,通知該第一控制電路(115),使得該第一控制電路(115)透過該第一資料傳輸電路(113)指示該副藍牙電路(120)使用該裝置識別資料與該多個藍牙連線參數,頂替該主藍牙電路(110)直接與該遠端藍牙裝置(102)進行資料通信。
  6. 如請求項2所述的多成員藍牙裝置(100),其中,當該第二藍牙通信電路(121)用該主藍牙電路(110)的名義直接與該遠端藍牙裝置(102)進行資料通信時,該第一控制電路(115)會控制該第一藍牙通信電路(111)停止直接與該遠端藍牙裝置(102)進行資料通信。
  7. 如請求項2所述的多成員藍牙裝置(100),其中,該第一控制電路(115)會在指示該副藍牙電路(120)頂替該主藍牙電路(110)直接與該遠端藍牙裝置(102)進行資料通信時,透過該第一資料傳輸電路(113)將該裝置識別資料與該多個藍牙連線參數傳送給該副藍牙電路(120)。
  8. 如請求項2所述的多成員藍牙裝置(100),其中,該裝置識別資料包含下列資料中的至少一項資料: 該主藍牙電路(110)使用的一同步字(sync word)、該主藍牙電路(110)的一藍牙位址(Bluetooth address)、該主藍牙電路(110)的一邏輯傳輸位址(logical transport address)、該主藍牙電路(110)的一存取位址(access address)、以及該主藍牙電路(110)的一廣告裝置位址(advertising device address)。
  9. 如請求項2所述的多成員藍牙裝置(100),其中,該多個藍牙連線參數包含下列參數中的至少部分參數: 一微微網時脈(piconet clock)、一適應性跳頻映射(AFH map)、一鏈路金鑰(link key)、一加密金鑰(encryption key)、一錨點時序(anchor point instant)、一連線計數值(connection counter)、一連線時距(connection interval)、一通道映射(channel map)、一長期金鑰(long term key)、一連線金鑰(session key)、一初始化向量(initialization vector)、一加密演算法計數值(CCM counter)、一廣告時距(advertising interval)、以及一製造商自定時序資料(vendor specific timing data)。
  10. 如請求項2所述的多成員藍牙裝置(100),其中,在該第一藍牙通信電路(111)直接與該遠端藍牙裝置(102)進行資料通信的期間,該第二藍牙通信電路(121)不會直接與該遠端藍牙裝置(102)進行資料通信,而在該第二藍牙通信電路(121)直接與該遠端藍牙裝置(102)進行資料通信的期間,該第一藍牙通信電路(111)不會直接與該遠端藍牙裝置(102)進行資料通信。
  11. 一種多成員藍牙裝置(100)中的主藍牙電路(110),該多成員藍牙裝置(100)用於與一遠端藍牙裝置(102)進行資料傳輸,且包含該主藍牙電路(110)與一副藍牙電路(120),該主藍牙電路(110)包含: 一藍牙通信電路(111); 一資料傳輸電路(113);以及 一控制電路(115),設置成可透過該藍牙通信電路(111)以藍牙無線傳輸方式直接與該遠端藍牙裝置(102)進行資料通信,並可透過該資料傳輸電路(113)與該副藍牙電路(120)進行資料通信,使得該副藍牙電路(120)可透過該主藍牙電路(110)間接與該遠端藍牙裝置(102)進行資料通信; 其中,該控制電路(115)會將該主藍牙電路(110)的一裝置識別資料、以及該主藍牙電路(110)與該遠端藍牙裝置(102)之間的多個藍牙連線參數,透過該資料傳輸電路(113)傳送給該副藍牙電路(120),以使該副藍牙電路(120)得以使用該裝置識別資料與該多個藍牙連線參數,冒充該主藍牙電路(110)的名義直接與該遠端藍牙裝置(102)進行資料通信,且該控制電路(115)接下來會改為透過該副藍牙電路(120)間接與該遠端藍牙裝置(102)進行資料通信。
  12. 如請求項11所述的多成員藍牙裝置(100),其中,該控制電路(115)會在該主藍牙電路(110)直接與該遠端藍牙裝置(102)進行資料通信一段時間之後,指示該副藍牙電路(120)使用該裝置識別資料與該多個藍牙連線參數,頂替該主藍牙電路(110)以藍牙無線傳輸方式直接與該遠端藍牙裝置(102)進行資料通信,以減輕該主藍牙電路(110)的運算量、耗電量、或發熱量,或是避免該副藍牙電路(120)以自己的名義重新與該遠端藍牙裝置(102)建立藍牙連線過程所造成的訊號中斷情況。
  13. 如請求項12所述的多成員藍牙裝置(100),其中,該副藍牙電路(120)使用該裝置識別資料與該多個藍牙連線參數,冒充該主藍牙電路(110)的名義直接與該遠端藍牙裝置(102)進行資料通信的運作,無需先經過該遠端藍牙裝置(102)的同意。
  14. 如請求項12所述的多成員藍牙裝置(100),其中,該主藍牙電路(110)另包含: 一判斷電路(117),耦接於該控制電路(115),設置成評估該主藍牙電路(110)的運算負荷、剩餘電力、溫度、或是操作環境; 其中,該判斷電路(117)會在該主藍牙電路(110)的運算負荷超過一預定水平、該主藍牙電路(110)的剩餘電力低於一預定水平、該主藍牙電路(110)的溫度超過一預定溫度值、或是該主藍牙電路(110)的操作環境偏離預設條件時,通知該控制電路(115),使得該控制電路(115)透過該資料傳輸電路(113)指示該副藍牙電路(120)使用該裝置識別資料與該多個藍牙連線參數,頂替該主藍牙電路(110)直接與該遠端藍牙裝置(102)進行資料通信。
  15. 如請求項12所述的多成員藍牙裝置(100),其中,該主藍牙電路(110)另包含: 一判斷電路(117),耦接於該控制電路(115)與該第一資料傳輸電路(113),設置成評估該主藍牙電路(110)的運算負荷、剩餘電力、溫度、或是操作環境,並透過該資料傳輸電路(113)接收該副藍牙電路(120)傳來的運算負荷、剩餘電力、溫度、或是操作環境的指示信息; 其中,該判斷電路(117)會在該主藍牙電路(110)的運算負荷超過該副藍牙電路(120)達一預定程度、該主藍牙電路(110)的剩餘電力低於該副藍牙電路(120)的剩餘電力達一預定程度、該主藍牙電路(110)的溫度超過該副藍牙電路(120)的溫度達一預定程度、或是該主藍牙電路(110)的操作環境偏離預設條件但該副藍牙電路(120)的操作環境符合預設條件時,通知該控制電路(115),使得該控制電路(115)透過該資料傳輸電路(113)指示該副藍牙電路(120)使用該裝置識別資料與該多個藍牙連線參數,頂替該主藍牙電路(110)直接與該遠端藍牙裝置(102)進行資料通信。
  16. 如請求項12所述的多成員藍牙裝置(100),其中,當該副藍牙電路(120)用該主藍牙電路(110)的名義直接與該遠端藍牙裝置(102)進行資料通信時,該控制電路(115)會控制該藍牙通信電路(111)停止直接與該遠端藍牙裝置(102)進行資料通信。
  17. 如請求項12所述的多成員藍牙裝置(100),其中,該控制電路(115)會在指示該副藍牙電路(120)頂替該主藍牙電路(110)直接與該遠端藍牙裝置(102)進行資料通信時,透過該資料傳輸電路(113)將該裝置識別資料與該多個藍牙連線參數傳送給該副藍牙電路(120)。
  18. 如請求項12所述的多成員藍牙裝置(100),其中,該裝置識別資料包含下列資料中的至少一項資料: 該主藍牙電路(110)使用的一同步字(sync word)、該主藍牙電路(110)的一藍牙位址(Bluetooth address)、該主藍牙電路(110)的一邏輯傳輸位址(logical transport address)、該主藍牙電路(110)的一存取位址(access address)、以及該主藍牙電路(110)的一廣告裝置位址(advertising device address)。
  19. 如請求項12所述的多成員藍牙裝置(100),其中,該多個藍牙連線參數包含下列參數中的至少部分參數: 一微微網時脈(piconet clock)、一適應性跳頻映射(AFH map)、一鏈路金鑰(link key)、一加密金鑰(encryption key)、一錨點時序(anchor point instant)、一連線計數值(connection counter)、一連線時距(connection interval)、一通道映射(channel map)、一長期金鑰(long term key)、一連線金鑰(session key)、一初始化向量(initialization vector)、一加密演算法計數值(CCM counter)、一廣告時距(advertising interval)、以及一製造商自定時序資料(vendor specific timing data)。
  20. 如請求項12所述的多成員藍牙裝置(100),其中,在該藍牙通信電路(111)直接與該遠端藍牙裝置(102)進行資料通信的期間,該副藍牙電路(120)不會直接與該遠端藍牙裝置(102)進行資料通信,而在該副藍牙電路(120)直接與該遠端藍牙裝置(102)進行資料通信的期間,該藍牙通信電路(111)不會直接與該遠端藍牙裝置(102)進行資料通信。
  21. 一種多成員藍牙裝置(100)中的副藍牙電路(120),該多成員藍牙裝置(100)用於與一遠端藍牙裝置(102)進行資料傳輸,且包含該副藍牙電路(120)與一主藍牙電路(110),該副藍牙電路(120)包含: 一藍牙通信電路(121); 一資料傳輸電路(123);以及 一控制電路(125),設置成控制該資料傳輸電路(123)與該主藍牙電路(110)進行資料通信,以透過該主藍牙電路(110)間接與該遠端藍牙裝置(102)進行資料通信; 其中,該資料傳輸電路(123)還會接收該主藍牙電路(110)傳來的一裝置識別資料、以及該主藍牙電路(110)與該遠端藍牙裝置(102)之間的多個藍牙連線參數,而該控制電路(125)會在收到該主藍牙電路(110)的指示時,控制該藍牙通信電路(121)使用該裝置識別資料與該多個藍牙連線參數,冒充該主藍牙電路(110)的名義直接與該遠端藍牙裝置(102)進行資料通信,且該主藍牙電路(110)接下來會改為透過該副藍牙電路(120)間接與該遠端藍牙裝置(102)進行資料通信。
  22. 如請求項21所述的多成員藍牙裝置(100),其中,在該主藍牙電路(110)直接與該遠端藍牙裝置(102)進行資料通信一段時間之後,該主藍牙電路(110)會指示該副藍牙電路(120)使用該裝置識別資料與該多個藍牙連線參數,頂替該主藍牙電路(110)以藍牙無線傳輸方式直接與該遠端藍牙裝置(102)進行資料通信,以減輕該主藍牙電路(110)的運算量、耗電量、或發熱量,或是避免該副藍牙電路(120)以自己的名義重新與該遠端藍牙裝置(102)建立藍牙連線過程所造成的訊號中斷情況。
  23. 如請求項22所述的多成員藍牙裝置(100),其中,該藍牙通信電路(121)使用該裝置識別資料與該多個藍牙連線參數,冒充該主藍牙電路(110)的名義直接與該遠端藍牙裝置(102)進行資料通信的運作,無需先經過該遠端藍牙裝置(102)的同意。
  24. 如請求項22所述的多成員藍牙裝置(100),其中,當該藍牙通信電路(121)用該主藍牙電路(110)的名義直接與該遠端藍牙裝置(102)進行資料通信時,該主藍牙電路(110)會停止直接與該遠端藍牙裝置(102)進行資料通信。
  25. 如請求項22所述的多成員藍牙裝置(100),其中,在該主藍牙電路(110)指示該副藍牙電路(120)頂替該主藍牙電路(110)直接與該遠端藍牙裝置(102)進行資料通信時,該主藍牙電路(110)會將該裝置識別資料與該多個藍牙連線參數傳送給該副藍牙電路(120)。
  26. 如請求項22所述的多成員藍牙裝置(100),其中,該裝置識別資料包含下列資料中的至少一項資料: 該主藍牙電路(110)使用的一同步字、該主藍牙電路(110)的一藍牙位址、該主藍牙電路(110)的一邏輯傳輸位址、該主藍牙電路(110)的一存取位址、以及該主藍牙電路(110)的一廣告裝置位址。
  27. 如請求項22所述的多成員藍牙裝置(100),其中,該多個藍牙連線參數包含下列參數中的至少部分參數: 一微微網時脈、一適應性跳頻映射、一鏈路金鑰、一加密金鑰、一錨點時序、一連線計數值、一連線時距、一通道映射、一長期金鑰、一連線金鑰、一初始化向量、一加密演算法計數值、一廣告時距、以及一製造商自定時序資料。
  28. 如請求項22所述的多成員藍牙裝置(100),其中,在該主藍牙電路(110)直接與該遠端藍牙裝置(102)進行資料通信的期間,該藍牙通信電路(121)不會直接與該遠端藍牙裝置(102)進行資料通信,而在該藍牙通信電路(121)直接與該遠端藍牙裝置(102)進行資料通信的期間,該主藍牙電路(110)不會直接與該遠端藍牙裝置(102)進行資料通信。
TW107112825A 2018-04-13 2018-04-13 可避免信號中斷的多成員藍牙裝置以及相關的主藍牙電路與副藍牙電路 TWI65963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7)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7112825A TWI659637B (zh) 2018-04-13 2018-04-13 可避免信號中斷的多成員藍牙裝置以及相關的主藍牙電路與副藍牙電路
CN201811004036.1A CN110381481B (zh) 2018-04-13 2018-08-30 多成员蓝牙装置以及相关的主蓝牙电路与副蓝牙电路
CN201910261479.7A CN110380758B (zh) 2018-04-13 2019-04-02 用于多成员蓝牙装置中的主蓝牙电路
CN201910261904.2A CN110381484B (zh) 2018-04-13 2019-04-02 可避免信号中断的多成员蓝牙装置
CN201910261930.5A CN110380759B (zh) 2018-04-13 2019-04-02 用于多成员蓝牙装置中的副蓝牙电路
US16/381,799 US10992356B2 (en) 2018-04-13 2019-04-11 Main bluetooth circuit of multi-member bluetooth device
US16/381,666 US10700817B2 (en) 2018-04-13 2019-04-11 Multi-member bluetooth device capable of avoiding signal interrupt
US16/381,814 US10721666B2 (en) 2018-04-13 2019-04-11 Multi-member bluetooth device capable of avoiding signal interrupt and related main bluetooth circuit and auxiliary bluetooth circuit
US16/381,906 US10652781B2 (en) 2018-04-13 2019-04-11 Auxiliary bluetooth circuit of multi-member bluetooth device
KR1020190043166A KR102224417B1 (ko) 2018-04-13 2019-04-12 신호 중단을 방지할 수 있는 다중 멤버 블루투스 장치
KR1020190043163A KR102287595B1 (ko) 2018-04-13 2019-04-12 신호 중단을 방지할 수 있는 다중 멤버 블루투스 장치 및 관련되는 메인 블루투스 회로와 보조 블루투스 회로
JP2019076259A JP6772329B2 (ja) 2018-04-13 2019-04-12 信号途切れを回避可能なマルチ構成要員型ブルートゥース装置
KR1020190043162A KR102101761B1 (ko) 2018-04-13 2019-04-12 다중 멤버 블루투스 장치에 사용되는 보조 블루투스 회로
JP2019076295A JP6772330B2 (ja) 2018-04-13 2019-04-12 マルチ構成要員型ブルートゥース装置におけるブルートゥース副回路
JP2019076280A JP6823683B2 (ja) 2018-04-13 2019-04-12 マルチ構成要員型ブルートゥース装置におけるブルートゥース主回路
KR1020190043180A KR102202988B1 (ko) 2018-04-13 2019-04-12 다중 멤버 블루투스 장치에 사용되는 메인 블루투스 회로
JP2019077166A JP6847998B2 (ja) 2018-04-13 2019-04-15 信号途切れを回避可能なマルチ構成要員型ブルートゥース装置、および、それに関連するブルートゥース主回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7112825A TWI659637B (zh) 2018-04-13 2018-04-13 可避免信號中斷的多成員藍牙裝置以及相關的主藍牙電路與副藍牙電路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I659637B TWI659637B (zh) 2019-05-11
TW201944765A true TW201944765A (zh) 2019-11-16

Family

ID=6734796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7112825A TWI659637B (zh) 2018-04-13 2018-04-13 可避免信號中斷的多成員藍牙裝置以及相關的主藍牙電路與副藍牙電路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10721666B2 (zh)
JP (1) JP6847998B2 (zh)
KR (1) KR102287595B1 (zh)
CN (1) CN110381481B (zh)
TW (1) TWI659637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789236B (zh) * 2021-02-09 2023-01-01 瑞昱半導體股份有限公司 可避免聲音中斷的藍牙通信系統及相關的藍牙設備群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380759B (zh) * 2018-04-13 2022-02-25 瑞昱半导体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多成员蓝牙装置中的副蓝牙电路
TWI733596B (zh) * 2019-11-05 2021-07-11 瑞昱半導體股份有限公司 可降低藍牙電路內部時脈更新複雜度的多成員藍牙裝置
US11405880B2 (en) * 2019-11-05 2022-08-02 Realtek Semiconductor Corp. Main Bluetooth circuit and auxiliary Bluetooth circuit of multi-member Bluetooth device capable of synchronizing audio playback between different Bluetooth circuits
CN111200769B (zh) * 2020-01-08 2022-01-28 昆山泰芯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蓝牙耳机设备的通信方法以及蓝牙耳机设备
JP7200284B2 (ja) * 2021-03-31 2023-01-06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鞍乗り型車両
KR20230072975A (ko) * 2021-11-18 2023-05-25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과온도 상태에 대응하는 동작을 수행하는 전자 장치 및 그 동작 방법
CN116133108B (zh) * 2023-02-03 2023-06-23 天津大学 一种低功耗蓝牙通信的数据同步方法及电子设备

Family Cites Families (2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933502B2 (ja) 2002-03-15 2007-06-20 株式会社東芝 無線通信装置
JP2004015136A (ja) 2002-06-04 2004-01-15 Sharp Corp 通信方法及び通信ネットワークシステム及び通信端末装置
JP2004350010A (ja) 2003-05-22 2004-12-09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無線通信装置
US8155055B2 (en) 2007-09-14 2012-04-10 Sony Ericsson Mobile Communications Ab Automatic re-connection of a previously lost connection in a frequency hopping communication system
US8115609B2 (en) 2008-07-22 2012-02-14 Nissaf Ketari Multi function bluetooth apparatus
US8768252B2 (en) 2010-09-02 2014-07-01 Apple Inc. Un-tethered wireless audio system
US9014633B2 (en) * 2013-03-07 2015-04-21 Kin-Man TSE Bluetooth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method for selectively switching modes of operation in between electronic devices
KR101490732B1 (ko) * 2013-04-23 2015-02-09 엘지이노텍 주식회사 무선전력 송신장치, 무선전력 수신장치, 무선전력 전송 방법, 무선전력 수신 방법, 정보 전송 방법 및 정보 수신 방법
JP2015180043A (ja) * 2014-02-25 2015-10-08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通信装置、通信装置の制御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US20150304833A1 (en) * 2014-04-18 2015-10-22 Laird Technologies, Inc. Bluetooth attribute repeater and aggregator
CN104240346B (zh) * 2014-09-05 2018-06-05 深圳坚朗海贝斯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智能移动终端互联的智能防盗锁系统
US20160112825A1 (en) * 2014-10-15 2016-04-21 Qualcomm Incorporated Rendering A Media Stream By Wireless Devices Sharing Device Identifiers And Encryption Keys
US10178494B2 (en) * 2015-01-30 2019-01-08 Cassia Networks Inc. Bluetooth transparent relay
US10122221B2 (en) * 2015-06-08 2018-11-06 Ossia Inc. Techniques for selectively powering devices in wireless power delivery environments
US10454756B2 (en) 2015-09-25 2019-10-22 Orion Labs Wearable group communication device bypass connectivity
KR20170070615A (ko) * 2015-12-14 2017-06-22 코마테크 주식회사 무선전력전송을 위한 무선전력전송시스템 및 이를 이용한 무선전력전송방법
CN106209900B (zh) * 2016-08-02 2019-11-05 成都荷码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锁向中继器注册的方法
CN106296899B (zh) * 2016-08-02 2018-09-11 成都荷码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户账号与智能锁解除绑定的方法
CN106535081A (zh) 2016-12-20 2017-03-22 建荣半导体(深圳)有限公司 蓝牙模式切换方法、装置、通信系统及立体声音频传输方法
US10206084B2 (en) 2016-12-27 2019-02-12 Avago Technologies International Sales Pte. Limited Power-efficient, balanced, and reliable true wireless bluetooth stereo audio solution
CN107145330A (zh) * 2017-04-26 2017-09-08 歌尔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连接双耳蓝牙耳机的方法和装置
CN107071618A (zh) 2017-04-26 2017-08-18 歌尔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连接双耳蓝牙耳机的方法和装置
CN107465537A (zh) * 2017-07-13 2017-12-12 深圳市盛路物联通讯技术有限公司 物联网中继器的备份方法及系统
CN107894881A (zh) * 2017-10-18 2018-04-10 恒玄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蓝牙耳机的主从连接切换、通话监听和麦克切换的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789236B (zh) * 2021-02-09 2023-01-01 瑞昱半導體股份有限公司 可避免聲音中斷的藍牙通信系統及相關的藍牙設備群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19186944A (ja) 2019-10-24
US10721666B2 (en) 2020-07-21
JP6847998B2 (ja) 2021-03-24
KR102287595B1 (ko) 2021-08-11
TWI659637B (zh) 2019-05-11
KR20190120085A (ko) 2019-10-23
CN110381481A (zh) 2019-10-25
US20190320370A1 (en) 2019-10-17
CN110381481B (zh) 2022-08-3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659637B (zh) 可避免信號中斷的多成員藍牙裝置以及相關的主藍牙電路與副藍牙電路
TWI659638B (zh) 可維持與遠端藍牙裝置之間的藍牙信號品質的多成員藍牙網路以及相關的主藍牙電路與副藍牙電路
US10652781B2 (en) Auxiliary bluetooth circuit of multi-member bluetooth device
US10992356B2 (en) Main bluetooth circuit of multi-member bluetooth device
CN110381484B (zh) 可避免信号中断的多成员蓝牙装置
TWI733094B (zh) 可避免信號中斷的多成員藍牙裝置
TWI757831B (zh) 能因應接收到的封包資料類型變化而適應性切換操作模式的多成員藍牙裝置中的主藍牙電路與副藍牙電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