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1943376A - 電動吸塵器 - Google Patents

電動吸塵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1943376A
TW201943376A TW107131122A TW107131122A TW201943376A TW 201943376 A TW201943376 A TW 201943376A TW 107131122 A TW107131122 A TW 107131122A TW 107131122 A TW107131122 A TW 107131122A TW 201943376 A TW201943376 A TW 201943376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vacuum cleaner
electric vacuum
stand
electric
stat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713112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I708586B (zh
Inventor
矢吹祐輔
鈴木竜路
橘川拓也
中野俊
Original Assignee
日商日立環球生活方案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日商日立環球生活方案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日商日立環球生活方案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194337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94337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70858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708586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Electric Vacuum Cleaner (AREA)
  • Electric Suction Cleaners (AREA)

Abstract

本發明之課題為提供可改變充電台的形態而提升使用靈活性的電動吸塵器。   解決手段為:電動吸塵器具備:作為電源的充電式電池;收納電動送風機的吸塵器本體;將電池充電的AC轉換器;及可將AC轉換器裝卸的充電台,前述充電台由底座構件、立架構件及固定器構件所構成,前述充電台可從底座構件、立架構件與固定器構件之組合及底座構件與固定器構件之組合的2種形態中選擇使用。

Description

電動吸塵器
本發明係關於電動吸塵器。
在以往的充電式電動吸塵器,將吸塵器本體放置在內建充電電路的充電台,藉此將連接到本體的電池充電,同時予以收納・保管(例如參考專利文獻1)。 [先前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 日本特開2016-39860號公報
[發明所欲解決之課題]
然而,在主要以手持狀態使用電動吸塵器的情況,由於充電台在高處位置,而有未使用時佔有多餘空間或收納時不穩定之虞。
本發明係解決前述之以往的課題,目的為提供具備在手持狀態或是直立狀態皆可穩定收納的充電台之電動吸塵器。 [用於解決課題之方案]
本發明之特徵為:具備:作為電源的充電式電池;收納前述電動送風機的吸塵器本體;將電池充電的AC轉換器;及可將AC轉換器裝卸的充電台,前述充電台由底座構件、立架構件及固定器構件所構成,前述充電台可從底座構件、立架構件與固定器構件之組合及底座構件與固定器構件之組合的2種形態中選擇使用。 [發明之效果]
若依照本發明,則可提供可配合電動吸塵器的使用狀態而選擇充電時的收納方式之電動吸塵器。
以下,針對實施本發明之用的形態(以下稱為「實施形態」),參考適當圖示予以詳細説明。
圖1(a)為表示在充電台以直立狀態收納本實施形態的電動吸塵器之狀態的立體圖。
電動吸塵器100可變更成手持狀態、直立狀態等各種的使用狀態而進行清掃。收納電動吸塵器100的充電台70a係以直立狀態收納電動吸塵器100,並且構成為具備底座構件71、立架構件72及固定器構件73。在固定器構件73,安裝AC轉換器80的輸出插頭81,用於對被組裝在電動吸塵器100的蓄電池3充電,將電動吸塵器100裝置在充電台70a的話,輸出插頭81被連接到電動吸塵器100的輸入插座17b而可充電。如此一來,可構成為在充電台本身不必設置任何電動構件,而可抑制成本或提升生產性。又,由於是否有立架構件72並不影響電動連接,因此可確保製品的可靠性。
底座構件71具有:載置面71a;及延長部71b。載置面71a為大致呈矩形狀的板形狀之部分。延長部71b為大致呈圓錐台形狀的部分。延長部71b被設置成相對於載置面71a大致垂直。延長部71b的中心軸被設置成位在載置面71a的短邊方向大致中央處以及長邊方向的大致3/4左右處。
又,圖1(b)為表示在充電台以手持狀態收納本實施形態的電動吸塵器之狀態的立體圖。本狀態的充電台70b係以手持狀態收納電動吸塵器100,與充電台70a相異,構成為省略立架構件72而僅具備底座構件71與固定器構件73。
圖2為本實施形態的電動吸塵器之分解圖。
如圖2所示,電動吸塵器100構成為具備:吸塵器本體1;集塵箱2(集塵裝置);蓄電池3(蓄電装置);及氣密保持構件90。
吸塵器本體1構成為具備:本體部10;馬達箱部11;及把手部12。
本體部10係形成有連接延長管300(參考圖1)或標準吸口400(參考圖1)等的連接口10a(吸引口)。本連接口10a係由與本體部10、馬達箱部11、把手部12等相同的樹脂而成形。又,連接口10a具有大致呈圓形的開口,並且朝向前方形成。又,對於連接口10a,連接作為附屬品的縫隙・毛刷替換噴嘴110、延長管300、標準吸口400、小型吸口600、掃帚型吸口700等(下文中有時統稱為配件)。
又,在本體部10,可裝卸自如地組裝集塵箱2,並且具備導入管14,用於將從連接口10a吸入的包含灰塵的空氣送入集塵箱2(參考圖3)。
在馬達箱部11,內含電動送風機40(參考圖6)與本體基板50(參考圖6)。又,在馬達箱部11的前面,形成有將使用集塵箱2集塵之後的清淨空氣吸入的圓形吸入口11a。又,在馬達箱部11的前面,在比吸入口11a更靠下部處,設置與充電台70連接的本體端子部17。
把手部12被設置在本體部10的後側,並且具有形成為大致呈L字狀的抓持部12a。這個抓持部12a具有:朝前後方向沿直線狀延伸的第1抓持部12a1;及大致朝上下方向沿直線狀延伸的第2抓持部12a2。第1抓持部12a1位在比第2抓持部12a2更靠上側及前側處。第2抓持部12a2係以上部朝向前方的方式相對於上下方向略微傾斜。又,第1抓持部12a1與第2抓持部12a2大致呈棒狀並且連續地形成。如上文所述,第1抓持部12a1與第2抓持部12a2皆分別構成直線狀,藉此使用者比較容易識別手持的位置。又,由於第1抓持部12a1與第2抓持部12a2以趨近直角的角度彎折連接,因此抓持第1抓持部12a1時,手不易滑離到第2抓持部12a2,而抓持第2抓持部12a2時,手不易滑離到第1抓持部12a1。
又,在把手部12,設置鎖定蓄電池3之用的鎖定構件13。這個鎖定構件13形成為按鈕型,並且可搖動自如地被支撐。
又,在把手部12的第1抓持部12a1之上面,設置操作按鈕12b。操作按鈕12b例如由「強」、「標準」、「關」3個按鈕所構成。
在本體部10的前端上部,設置拆卸延長管300(參考圖1)等附屬品時所操作的解除按鈕18。藉由按下這個解除按鈕18,可解除本體部10與附屬品之間的鎖定,而將附屬品從本體部10拆卸。
又,在本體部10的前端,安裝氣密保持構件90。這個氣密保持構件90具有大致呈圓形的筒體91。這個筒體91在前端側具有以軟質樹脂形成為環狀的彈性部91a。筒體91在基端側具有以比前述彈性部91a硬質的材料形成,並且可連接到本體部10的連接部91b。筒體91係藉由彈性部91a與連接部91b的不同種類之2個構件一體成形而構成。尚且,彈性部91a係由彈性體等可彈性變形(可彎曲變形)的材料所構成。藉由將這種氣密保持構件90安裝在吸塵器本體1的連接口10a,可使氣密保持構件90的前端90s之全體密接在地面上,相較於未密接的情況,可提升吸引力。又,藉由利用硬質材料形成連接部91b,可使氣密保持構件90不脫落而以穩定的狀態安裝在本體部10。
尚且,在本實施形態,以彈性部91a由彈性體等彈性材料所形成的情況為例予以説明,但並不限定於此。例如,能夠利用與連接部91b相同的材料形成筒體91的大致全體,並且在筒體91的前端具備呈環狀的經靜電植毛的短毛。具備這種靜電植毛者也與彈性體相同,可使氣密保持構件90的前端密接在地面,而可提升吸引力。
在本體部10的連接口10a之外側面,於縱方向形成有細長的嵌合溝10b。這個嵌合溝10b在左右兩側各形成1條。在連接部91b的基端,形成有與前述嵌合溝10b凹凸嵌合而卡止的突起部(不圖示)。
又,在本體部10,於連接口10a的上部,設置發光元件10c(參考圖2)。這個發光元件10c構成為朝向前方也就是被清掃面(地面等)發光。又,發光元件10c的前端面10c1位在與連接口10a的前端10a1為大致同一面上。
蓄電池3係供給電力到電動送風機40(參考圖6)等,並且由鋰離子、氫化鎳等的二次電池所構成。又,蓄電池3具有合成樹脂製的大致呈半圓筒狀之箱體3a,可藉由對於箱體3a朝向前後方向滑動而對於本體部10裝卸。
在箱體3a的上面,設置與本體部10連接的端子部3b。又,在箱體3a的上面,於端子部3b的前方,形成有以對於本體部10可滑動的方式被支撐的滑動溝3c。又,在箱體3a的上面,於端子部3b的後方,以對於本體部10可滑動的方式支撐的滑動軌3d、3d形成為朝向左右側方突出。
又,在箱體3a的前面,於左右方向(寬方向)的一方(左側),形成有導入用於冷卻蓄電池3之冷卻用的空氣之導入孔3e。這個導入孔3e形成為朝向上下方向細長延伸。
又,在箱體3a的前面,於左右方向(寬方向)的另一方(右側),形成有排出冷卻蓄電池3之後的空氣之排出孔3f。這個排出孔3f形成為具有與前述的導入孔3e為左右對稱的形狀。
又,在箱體3a的背面,形成有鎖定構件13嵌合並且被鎖定到本體部10的鎖定凹部3g。
圖3為圖2的X方向箭頭方向視圖。
如圖3所示,集塵箱2係採用旋風方式,具有將從導入管14吸入之包含灰塵的空氣,分離成灰塵與空氣,然後收集灰塵的功能。又,集塵箱2係在馬達箱部11的前方以軸方向為前後方向而被配置,並且具有大致呈圓柱形狀的收納部2a。又,在集塵箱2的上面(側面),形成有與導入管14連接的大致呈矩形狀的流入口2b(參考圖2)。流入這個流入口2b的包含塵挨之空氣會成為渦流,對於灰塵施加離心力,在集塵箱2內分離成塵挨與空氣之後,已分離出灰塵的空氣會從集塵箱2的後部(背面)排出。
又,在集塵箱2的前面,將在集塵箱2內積聚的灰塵丟棄時必須開關的蓋2c經由樞軸部2d以可轉動自如地被支撐。又,在蓋2c的上部,設置解除蓋2c的鎖定之用的蓋鎖定機構2e。尚且,集塵箱2的內部之機構基於日本特開2016-137165號公報而構成。
在馬達箱部11的下部,設置排氣口16。這個排氣口16沿著前後方向具有複數個狹縫16a,複數個狹縫16a形成為朝向上下方向排列。尚且,雖然未圖示,但排氣口16被設置在左右的兩側。
圖4為本實施形態的電動吸塵器之立體圖。
如圖4所示,就電動吸塵器100而言,集塵箱2被安裝在本體部10的下方以及馬達箱部11的前方。此時,將集塵箱2裝置在吸塵器本體1的話,蓋鎖定機構2e被隱藏在吸塵器本體1側。原因在於將蓋鎖定機構2e設置在反對側(外側)時,在清掃中有蓋鎖定機構2e被解除之虞,但藉由將蓋鎖定機構2e隱藏在吸塵器本體1側,可防止錯誤運作。例如,以直立狀態清掃沙發或床鋪的下方時等,有使吸塵器本體1水平接近地面的情況。此時,將蓋鎖定機構2e設置在表側時,可能會與地面接觸而使得蓋鎖定機構2e被解除。蓋鎖定機構2e與樞軸部2d的位置並不限定於此,也可設置在吸塵器本體1的左右。
又,在集塵箱2,可裝卸自如地設置保養用毛刷2s(參考圖2、圖3)。本保養用毛刷2s被配置在集塵箱2被裝置在吸塵器本體1時從外部難以看見的位置。因此,在運轉中不易脫落,又,也不必在電動吸塵器100以外的場所保管保養用毛刷2s。
又,氣密保持構件90被安裝在吸塵器本體1時,氣密保持構件90會覆蓋發光元件10c。換言之,氣密保持構件90的內徑被設定成發光元件10c位在比氣密保持構件9更靠內側處。
圖5為本實施形態的電動吸塵器之平面圖。
如圖5所示,氣密保持構件90的連接部91b在左右兩側形成有朝向後方延長的延長部91b1、91b1。左側的延長部91b1與右側的延長部91b1之間在俯視下形成為凹狀部91b2。這個凹狀部91b2係與在本體部10的前端上面所形成的突出部10d之前端部10d1嵌合。藉此,進行氣密保持構件90相對於連接口10a(參考圖2)在前後方向及左右方向的對位。
在本體部10所形成的導入管14形成為先朝向右斜後方延伸,然後朝向下方延伸,與集塵箱2的流入口2b(參考圖2)連接。藉此,可在集塵箱2的收納部2a內使渦流產生,而可有效率地利用離心力分離出灰塵。
集塵箱2及蓄電池3的各者之寬度形成為比本體部10的寬度W稍微短。換言之,構成為集塵箱2或蓄電池3未從本體部10的側方突出。藉此,不論使用者使用左手或是右手抓持來進行清掃,皆可使電動吸塵器100朝向前後方向圓滑移動,而更易於使用。
圖6為圖5的VI-VI線剖面圖。尚且,圖6為從電動吸塵器100拆卸氣密保持構件90的狀態。
如圖6所示,在本體部10的馬達箱部11,收納電動送風機40。又,在馬達箱部11內,於電動送風機40的下方,收納控制吸塵器本體1的本體基板50(控制基板)。
電動送風機40係以旋轉驅動軸40a朝向前後方向的方式橫躺配置。又,從電動送風機40排出的空氣流到被配置在電動送風機40的下方之本體基板50,用於冷卻本體基板50。又,冷卻本體基板50的一部分空氣會冷卻蓄電池3。
本體基板50具有分割成上下並且被配置成2段的上部基板50a與下部基板50b,並且主要在相向的面(上部基板50a的下面與下部基板50b的上面)安裝各種構件。從電動送風機40排出的空氣之大多數會流動而冷卻各本體基板50上以相向配置的構件(發熱構件)。又,本體基板50由難燃性的樹脂箱51覆蓋,從電動送風機40排出的風(空氣)從後側朝向前側流經樹脂箱51內,然後通過樹脂箱51的底面之下側,而流到蓄電池3側。
又,電動送風機40與本體基板50被配置成在上下方向重疊。因此,可縮短前後方向的尺寸。又,就電動送風機40而言,藉由馬達箱部11朝向把手部12側膨脹而形成,可縮短本體部10的前後方向(全長)之尺寸。
又,電動送風機40及本體基板50位在把手部12的第1抓持部12a1之下方。藉此,使用者握持抓持部12a1操作時,電動吸塵器100的重心會在第1抓持部12a1的下方附近,因此使電動吸塵器100的前端朝上使用時,可穩定保持電動吸塵器100。
又,在第1抓持部12a1與馬達箱部11的上面11c之間,形成有用於插入手的寬尺寸H1之縫隙12c。又,在第2抓持部12a2與馬達箱部11的背面11d之間,形成有比寬尺寸H1寬的寬尺寸H2之縫隙12d。如上文所述,抓持第1抓持部12a1來清掃時,可使手臂保持在伸展的狀態,因此不必緊握第1抓持部12a1,即可使電動吸塵器100前後移動。又,抓持第2抓持部12a2來清掃時,必須將手(指)朝向縫隙12d大幅度插入而緊握,因此藉由使寬尺寸H2比寬尺寸H1寬,而可穩定抓持第2抓持部12a2。
又,第1抓持部12a1的厚度T1形成為薄質,第2抓持部12a2的厚度T2形成為比厚度T1厚。也就是說,第1抓持部12a1形成為較細,第2抓持部12a2形成為較粗。如上文所述,握持第2抓持部12a2來清掃時,藉由增加第2抓持部12a2的厚度T2,不僅易於深握,同時也可提升第2抓持部12a2的強度。
蓄電池3例如由能源效率高的鋰離子電池所構成。又,蓄電池3被配置在把手部12的第2抓持部12a2之下方。如上文所述,藉由將蓄電池3設置在電動吸塵器100的後端,把手部12的重心會比較靠近第2抓持部12a2,因此將電動吸塵器100的前端朝上使用時,可更易於操作。
就鎖定構件13而言,在後端部形成有按鈕型的操作部13a。這個操作部13a具有沿著前方延伸的手臂部13b,手臂部13b的前端由本體部10支撐。又,手臂部13b藉由彈簧13c朝向下方被彈壓。藉此,鎖定構件13嵌合到鎖定凹部3g而被鎖定時,操作部13a不會從鎖定凹部3g脫落。又,將蓄電池3從本體部10拆卸時,藉由推壓操作部13a,使其受到彈簧13的彈壓力而回彈,同時使操作部13a可從鎖定凹部3g脫落。
如上文所述,藉由將蓄電池3設成裝卸式,相較於無法將蓄電池裝卸者,可使蓄電池3的更換變容易。又,藉由選擇性準備預備用蓄電池3、及可對預備用蓄電池3充電的充電箱,當電動吸塵器100的本體側之蓄電池耗盡時,即更換成預備用蓄電池3,藉此可延長清掃時間。藉由如此構成,例如在清掃店舗等寬廣地面時可發揮效用。
如圖6所示,將通過本體部10的連接口10a之前端面的面作為R1時,構成為集塵箱2的前端2f與面R1(相對紙面朝向垂直方向延伸的面)大致呈同一平面。尚且,集塵箱2的前端2f成為比面R1更不朝向前方突出。藉此,即使在對吸塵器本體1不安裝氣密保持構件90的狀態清掃的情況,也可一邊使連接口10a的前端接觸地板等堅硬地面,一邊進行清掃。
在集塵箱2內,於收納部2a的軸方向之後端收納過濾片5。這個過濾片5構成為折成皺摺狀,可增加過濾片面積,同時可降低過濾片5導致的壓力損失。
又,過濾片5例如由高密度的HEPA過濾片(High Efficiency Particulate Air Filter)所構成。HEPA過濾片係指以額定風量對於粒徑為0.3μm的粒子具有99.97%以上的粒子捕集率,並且具有初期壓力損失為245Pa以下的性能之空氣過濾片。
圖7(a)(b)及圖9(a)(b)為本實施形態的已拆卸電動吸塵器100之狀態的充電台70a與充電台70b之立體圖,圖8及圖10為各自的分解圖。底座構件71與立架構件72的連接部及立架構件72與固定器構件73的連接部為同一形狀,並且構成為可改變形態。也就是說,下文所述的底座構件71之底座突起形狀部71c與立架構件72的立架突起形狀部72b之形狀為同一形狀,又,立架構件72的凹形狀部72h與固定器構件73的凹形狀部73h之形狀為同一形狀。
底座構件71具有標準吸口400(參考圖1)被載置並且大致呈矩形狀之載置面71a。又,底座構件71在寬方向(左右方向)的大致中央處、並且在長度方向(前後方向)的大致3/4左右處,具有朝向上方延伸的延長部71b。在這個延長部71b的前端,設置能夠選擇性安裝立架構件72或固定器構件73的底座突起形狀部71c。又,底座構件71在內部設置配重75(未圖示),當在充電台70裝置電動吸塵器100時,充電台70不易倒下。
立架構件72大致呈筒狀,下端部成為與底座構件71的底座突起形狀71c嵌合的凹形狀部72h。又,在上端部設置可安裝固定器構件73的立架突起形狀部72b,其形狀與在底座構件71的上端所設置的底座突起形狀部71c之形狀相同。
藉由將如此構成的立架構件72、固定器構件73及底座構件71予以連結而連接,如圖7所示,底座構件71、立架構件72及固定器構件73成為連續面,而可得到外觀上良好的充電台70。
又,藉由將固定器構件73及底座構件71予以連結而連接,如圖9所示,固定器構件73及底座構件71成為連續面,而可得到外觀上良好的充電台。
也就是說,充電台70a或充電台70b為可將對於吸塵器本體1的蓄電池3充電之用的AC轉換器80裝卸者,可從如充電台70a般的底座構件71、立架構件72與固定器構件73的組合、如充電台70b般的底座構件71與固定器構件73的組合之2種形態中選擇使用。此時,可提供一種電動吸塵器,不論電動吸塵器100主要以手持狀態使用、或是以直立狀態使用,皆可配合電動吸塵器100的使用狀態而選擇充電時的收納方式。
尚且,立架構件72構成為可分割成複數個構件。此時,可提供一種電動吸塵器,其具備可選擇偏好高度的充電台。
尚且,在固定器構件73,設置能夠以螺絲等固定在壁面的孔部。
圖11(a)(b)為固定器構件73的AC轉換器80之輸出插頭81安裝部的放大圖。在固定器構件73的上面73b,設置可安裝AC轉換器80的輸出插頭81之開口部73i,並且藉由在此安裝輸出插頭81,而可用作為對於電動吸塵器100充電的充電台。輸出插頭81被安裝成從固定器構件73的上面73b朝向上方突出,並且在其左右側具有在安裝本體時作為導引之用的大致呈直方體形狀的導引部73a。採用藉由這個導引部73a,而對於輸出插頭81不易施加負荷的構成。這個導引部73a在前端形成有倒角部。
又,在固定器構件73的前面73d,形成有大致呈肋條狀的導引部73e。這個導引部73e為可將吸塵器本體1(參考圖2)導引到輸出插頭813,同時可防止吸塵器本體1倒塌的構件,並且形成為從前面73d的兩端緣部朝向前方突出。又,在其下部設置突起73f,形成為藉由與在吸塵器本體1所安裝的集塵箱2之底部嵌合,而進一步防止吸塵器本體1倒塌。
圖12為將與AC轉換器80的輸出插頭81連接的電動吸塵器之本體端子部從集塵箱側仰望的狀態之立體圖。
如圖12所示,在吸塵器本體1的本體端子部17,形成有充電台70的導引部73a(參考圖20)嵌合的嵌合凹部17a。在嵌合凹部17a內中央處,配置與AC轉換器80的輸出插頭81連接的輸入插座17b。輸入插座17b由與蓄電池3的端子部3b連接的端子(未圖示)及導線(未圖示)所連接。
圖13為AC轉換器80的外觀圖。尚且,本實施例使用將直接AC轉換器連接到插座的類型,從AC轉換器80本體可使用經由附插座纜線連接到插座的類型。
圖14為表示將AC轉換器80直接連接到電動吸塵器予以充電的狀態之外觀圖。藉由如此構成,即使不設置放置充電台的空間也可節省空間而充電。
圖15(a)為表示將AC轉換器80安裝到充電台的固定器構件之情況的立體圖,圖15(b)(c)(d)為中央剖面圖。
使用者藉由將吸塵器本體1朝下,使吸塵器本體1從輸出插頭81的上方下降,而將本體端子部17連接到輸出插頭81。此時,由於輸出插頭81形成為朝上,因此藉由電動吸塵器100的本身重量,可將本體端子部17確實連接到輸出插頭81。
圖16為表示本體端子部與輸出插頭81之間的連接狀態之剖面圖。充電台70的導引部73a與本體的嵌合凹部17a嵌合的話,位在其中央的輸出插頭81與輸入插座17b會嵌合,使AC轉換器80與電動吸塵器1電性連接。吸塵器本體1被裝置在充電台70期間,輸出插頭81與輸入插座17b會維持接觸的狀態,而對於蓄電池3繼續充電。
又,由於輸出插頭81係與本體端子部17凹凸嵌合,例如即使使用者在充電中接觸了吸塵器本體1,本體端子17d與端子73c之間的導通狀態(接觸狀態)也不會解除。
在如此構成的充電台70,輸出插頭81會形成在立架構件72的上面72b,因此在輸出插頭81裝置本體端子部17時,由於在靠近使用者的視線之位置,因此容易將輸出插頭81插入到本體端子部17,而容易將吸塵器本體1裝設到充電台70。
又,在充電台70,輸出插頭81形成在立架構件72的上面72b。也就是說,輸出插頭81形成在比地面高的位置,碎屑不易堆積在輸出插頭81,而且也可降低灰塵從地面揚起而附著的情況。
又,在裝設在充電台70的電動吸塵器100,輸出插頭81位在靠近電動吸塵器100的重心之位置(電動送風機40及蓄電池3的位置),因此藉由輸出插頭81承受重心附近處,在充電中可將吸塵器本體1穩定保持在充電台70。
又,藉由將電動吸塵器100裝設在充電台70,可在拆卸集塵箱2的狀態予以充電,因此即使在將集塵箱2洗淨、乾燥的過程中也可充電。
又,採用輸出插頭81朝上並且本體端子部17從上方連接到輸出插頭81的構成。藉此,由於可使電動吸塵器100的本身重量主要作用在輸出插頭81,因此可確實連接本體端子部17與輸出插頭81。
在立架構件72及固定器構件73的背面,設置可配置AC轉換器80的輸出纜線82的溝部72g、73g。
尚且,雖然未圖示,但在充電台70,可將標準吸口400或其他配件連接到電動吸塵器100的狀態下收納・充電。
尚且,充電台70在未連接AC轉換器80而未對於蓄電池3充電的情況,也可用作為收納電動吸塵器100時的立架。
又,在將電動吸塵器100收納在充電台70的狀態,蓄電池3位在上端,鎖定構件13位在蓄電池3的上端,藉此可使蓄電池3的裝卸更容易。
換言之,在可收納吸塵器的吸塵器收納台,吸塵器收納台具有底座構件71;立架構件72;及固定器構件73,僅連接底座構件71及固定器構件73的狀態之吸塵器收納台係可收納第一狀態(手持狀態)的吸塵器,而連接底座構件71、立架構件72及固定器構件73的狀態之吸塵器收納台若為可收納第二狀態(直立狀態)的吸塵器之吸塵器收納台,則可發揮配合電動吸塵器100的使用狀態而提供可選擇收納時的收納方式之電動吸塵器的效果。
圖17為以直立狀態的電動吸塵器清掃地面時的使用形態圖。
圖17為將延長管300及標準吸口400連接到電動吸塵器100(維持裝設氣密保持構件90的狀態)而成為直立狀態,並且使電動吸塵器100比使用者更靠前方突出而清掃地面的情況。在這個情況,使用者可抓持把手部12的第2抓持部12a2,同時可使電動吸塵器100前後移動而清掃。又,雖然未圖示,但在使電動吸塵器100位在使用者的左右側之狀態清掃地面的情況,使用者可抓持把手部12的第1抓持部12a1,同時可使電動吸塵器100前後移動。如上文所述,在使用者清掃地面的情況,可變換把手部12的位置而清掃。
圖18為以直立狀態的電動吸塵器清掃高處場所時的使用形態圖。
另外,調整成直立狀態時,在重心位在前端側的電動吸塵器(參考日本特開2016-137165號公報),使電動吸塵器在比地面高的處所清掃時,使用者必須朝上拿起電動吸塵器的前端,因此手腕容易承受負擔。
於是,在本實施形態,如圖18所示,由於電動吸塵器100的重量物也就是電動送風機40(參考圖6)或蓄電池3位在靠近把手部12的位置(靠近手邊的位置),因此電動吸塵器100的重心G會變得靠近使用者的手邊。藉此,將電動吸塵器100調整成直立狀態,即使利用電動吸塵器100清掃比地面高的處所,也可使清掃更容易,而更易於使用。在圖18,雖然以清掃樓梯的情況為例進行説明,但在拿起電動吸塵器100清掃空調的室內機之面板等的情況場合也為有效。
1‧‧‧吸塵器本體
2‧‧‧集塵箱
3‧‧‧蓄電池(蓄電裝置)
3e‧‧‧導入孔
3f‧‧‧排出孔
3h、3h1、3h2‧‧‧單電池(電池胞)
10‧‧‧本體部
10a‧‧‧連接口(吸引口)
10c‧‧‧發光元件
11‧‧‧馬達箱部
11s‧‧‧導出孔
12‧‧‧把手部
40‧‧‧電動送風機
50‧‧‧本體基板(控制基板)
70‧‧‧充電台
80‧‧‧AC轉換器
90‧‧‧氣密保持構件
100‧‧‧電動吸塵器
110‧‧‧縫隙、毛刷替換噴嘴(配件、附屬品)
300‧‧‧延長管(配件、附屬品)
400‧‧‧標準吸口(配件、附屬品)
600‧‧‧小型吸口(配件、附屬品)
700‧‧‧掃帚型吸口(配件、附屬品)
800‧‧‧延長軟管(配件、附屬品)
圖1(a)為表示在充電台以直立狀態收納本實施形態的電動吸塵器之狀態的立體圖。(b)為表示在充電台以手持狀態收納本實施形態的電動吸塵器之狀態的立體圖。   圖2為本實施形態的電動吸塵器之分解圖。   圖3為圖2的X方向箭頭方向視圖。   圖4為本實施形態的電動吸塵器之立體圖。   圖5為本實施形態的電動吸塵器之平面圖。   圖6為圖5的VI-VI線剖面圖。   圖7(a)為本實施形態的直立用充電台之前方向立體圖。(b)為本實施形態的直立用充電台的後方向立體圖。   圖8為本實施形態的直立用充電台之分解立體圖。   圖9(a)為本實施形態的手持用充電台之前方向立體圖。(b)為本實施形態的手持用充電台之後方向立體圖。   圖10為本實施形態的直立用充電台之分解立體圖。   圖11(a)為圖7(a)及圖9(a)的本體連接部放大圖。(b)為圖7(b)及圖9(b)的本體連接部放大圖。   圖12為表示將與AC轉換器的輸出插頭連接的電動吸塵器之本體端子部從集塵箱側仰望的狀態之立體圖。   圖13為本實施形態的AC轉換器之外觀立體圖。   圖14為表示將本實施形態的AC轉換器以單體方式連接到電動吸塵器的狀態之外觀立體圖。   圖15(a)為表示將AC轉換器80安裝到充電台的固定器構件之情況的立體圖。(b)(c)(d)為中央剖面圖。   圖16為表示本體端子部與AC轉換器輸出插頭的連接狀態之剖面圖。   圖17為以直立狀態的電動吸塵器清掃地面時的使用形態圖。   圖18為直立狀態的電動吸塵器清掃高處場所時的使用形態圖。

Claims (6)

  1. 一種電動吸塵器,其特徵為:具備:作為電源的充電式電池;收納電動送風機的吸塵器本體;將電池充電的AC轉換器;及可裝卸AC轉換器的充電台,前述充電台由底座構件、立架構件及固定器構件所構成,前述充電台可從底座構件、立架構件與固定器構件之組合及底座構件與固定器構件之組合的2種形態中選擇使用。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記載之電動吸塵器,其中前述立架構件構成為可分割成複數個構件。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記載之電動吸塵器,其中前述底座構件構成為在內部可內建配重。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記載之電動吸塵器,其中在前述立架構件及固定器構件的背面,設置可收納前述AC轉換器的纜線的溝部。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記載之電動吸塵器,其中在前述固定器構件,設置能夠以螺絲等固定於壁面的孔部。
  6. 一種吸塵器收納台,其為可收納吸塵器的吸塵器收納台,   前述吸塵器收納台具有底座構件、立架構件及固定器構件,   僅將前述底座構件及前述構件連接之狀態的前述吸塵器收納台可收納第一狀態的吸塵器,   將前述底座構件、前述立架構件及前述固定器構件連接之狀態的前述吸塵器收納台可收納第二狀態的吸塵器。
TW107131122A 2018-04-20 2018-09-05 電動吸塵器 TWI708586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8-081081 2018-04-20
JP2018081081A JP6959177B2 (ja) 2018-04-20 2018-04-20 電気掃除機および掃除機収納台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943376A true TW201943376A (zh) 2019-11-16
TWI708586B TWI708586B (zh) 2020-11-01

Family

ID=6839143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7131122A TWI708586B (zh) 2018-04-20 2018-09-05 電動吸塵器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2) JP6959177B2 (zh)
TW (1) TWI708586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7291615B2 (ja) * 2019-12-18 2023-06-15 東芝ライフスタイル株式会社 電気掃除装置
CN110974087A (zh) * 2019-12-31 2020-04-10 北京石头世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吸尘器挂架组件
JP7317767B2 (ja) * 2020-07-14 2023-07-31 日立グローバルライフソリュ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電気掃除機

Family Cites Familie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843380B1 (en) * 1999-12-14 2005-01-18 Glenn A. Fickett Portable modular storage support device
JP2006043185A (ja) * 2004-08-05 2006-02-16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電気掃除機
JP2008161257A (ja) * 2006-12-27 2008-07-17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電気掃除機
JP6321560B2 (ja) * 2015-01-28 2018-05-09 日立アプライアンス株式会社 充電台
JP1553690S (zh) * 2016-01-15 2016-07-11
DE202017000984U1 (de) * 2016-02-29 2017-05-29 Lg Electronics Inc. Staubsauger
WO2017196027A1 (ko) * 2016-05-09 2017-11-16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청소기 거치대
KR102603584B1 (ko) * 2016-05-09 2023-11-20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청소기 거치대
WO2017196005A1 (ko) * 2016-05-09 2017-11-16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청소기 거치대
JP1567024S (zh) * 2016-08-31 2017-01-16
EP3299794A1 (en) * 2016-09-21 2018-03-28 F. Hoffmann-La Roche AG Automated scheduler for laboratory equipment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19187576A (ja) 2019-10-31
JP7225342B2 (ja) 2023-02-20
JP2022000285A (ja) 2022-01-04
TWI708586B (zh) 2020-11-01
JP6959177B2 (ja) 2021-11-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7225342B2 (ja) 電気掃除機および掃除機収納台
JP2019030555A (ja) 電気掃除機
JP7068089B2 (ja) 電気掃除機の充電台
JP2022125218A (ja) 電気掃除機
JP6762277B2 (ja) 電気掃除機
JP2023024828A (ja) 電気掃除機セット
JP7398535B2 (ja) 電気掃除機
WO2020262600A1 (ja) 電気掃除機
JP2019146876A (ja) 電気掃除機
JP2021129681A (ja) 電気掃除機
TWI736160B (zh) 吸塵器
JP2020110507A (ja) 電気掃除機
WO2021171661A1 (ja) 電気掃除機の吸口体およびこれを備えた電気掃除機
JP7344852B2 (ja) 電気掃除機の充電台
JP2021019758A (ja) 電気掃除機
JP2020000775A (ja) 電気掃除機
JP2019187580A (ja) 電気掃除機
JP2019187581A (ja) 電気掃除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