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1937143A - 閥等壓力機器的耐壓檢查方法及其耐壓檢查裝置與壓力機器 - Google Patents

閥等壓力機器的耐壓檢查方法及其耐壓檢查裝置與壓力機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1937143A
TW201937143A TW107146973A TW107146973A TW201937143A TW 201937143 A TW201937143 A TW 201937143A TW 107146973 A TW107146973 A TW 107146973A TW 107146973 A TW107146973 A TW 107146973A TW 201937143 A TW201937143 A TW 201937143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pressure
workpiece
inspection
valve
gas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714697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I689715B (zh
Inventor
花岡達幸
三井忠茂
Original Assignee
日商開滋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日商開滋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日商開滋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193714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93714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68971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689715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MTESTING STATIC OR DYNAMIC BALANCE OF MACHINES OR STRUCTURES; TESTING OF STRUCTURES OR APPARATU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1M3/00Investigating fluid-tightness of structures
    • G01M3/02Investigating fluid-tightness of structures by using fluid or vacuum
    • G01M3/04Investigating fluid-tightness of structures by using fluid or vacuum by detecting the presence of fluid at the leakage point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MTESTING STATIC OR DYNAMIC BALANCE OF MACHINES OR STRUCTURES; TESTING OF STRUCTURES OR APPARATU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1M3/00Investigating fluid-tightness of structures
    • G01M3/02Investigating fluid-tightness of structures by using fluid or vacuum
    • G01M3/04Investigating fluid-tightness of structures by using fluid or vacuum by detecting the presence of fluid at the leakage point
    • G01M3/20Investigating fluid-tightness of structures by using fluid or vacuum by detecting the presence of fluid at the leakage point using special tracer materials, e.g. dye, fluorescent material, radioactive material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MTESTING STATIC OR DYNAMIC BALANCE OF MACHINES OR STRUCTURES; TESTING OF STRUCTURES OR APPARATU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1M3/00Investigating fluid-tightness of structures
    • G01M3/02Investigating fluid-tightness of structures by using fluid or vacuum
    • G01M3/04Investigating fluid-tightness of structures by using fluid or vacuum by detecting the presence of fluid at the leakage point
    • G01M3/20Investigating fluid-tightness of structures by using fluid or vacuum by detecting the presence of fluid at the leakage point using special tracer materials, e.g. dye, fluorescent material, radioactive material
    • G01M3/22Investigating fluid-tightness of structures by using fluid or vacuum by detecting the presence of fluid at the leakage point using special tracer materials, e.g. dye, fluorescent material, radioactive material for pipes, cables or tubes; for pipe joints or seals; for valves; for welds; for containers, e.g. radiator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MTESTING STATIC OR DYNAMIC BALANCE OF MACHINES OR STRUCTURES; TESTING OF STRUCTURES OR APPARATU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1M3/00Investigating fluid-tightness of structures
    • G01M3/02Investigating fluid-tightness of structures by using fluid or vacuum
    • G01M3/26Investigating fluid-tightness of structures by using fluid or vacuum by measuring rate of loss or gain of fluid, e.g. by pressure-responsive devices, by flow detector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MTESTING STATIC OR DYNAMIC BALANCE OF MACHINES OR STRUCTURES; TESTING OF STRUCTURES OR APPARATU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1M99/00Subject matter not provided for in other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xamining Or Testing Airtightness (AREA)
  • Testing Of Devices, Machine Parts, Or Other Structures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發明的課題為提供一種閥等壓力機器的耐壓檢查方法及其耐壓檢查裝置與壓力機器,在閥等的壓力機器的組裝途中可進行耐壓檢查,迅速排出檢查用氣體藉此可在短時間實施耐壓檢查。
其解決手段是對閥等的壓力機器所構成的工件(2)供給檢測氣體並檢測有無洩漏。以組裝工件(2)之構成零組件的一部分的狀態,在其隨後以減少檢查空間(S)的容積的狀態包覆工件(2)的檢查對象部位(22),將檢測氣體封入工件(2)內進行檢測檢查空間(S)之檢測氣體有無洩漏的耐壓預備檢查,藉此早期檢測出工件(2)的缺陷或加工不良。

Description

閥等壓力機器的耐壓檢查方法及其耐壓檢查裝置與壓力機器
本發明是例如有關從閥等的內部施加壓力之壓力機器的耐壓檢查方法及其耐壓檢查裝置與壓力機器。
以往,對於閥等的壓力機器要求高的耐壓性,因此針對出貨前的壓力機器,進行用於確認耐壓部的強度、有無洩漏的耐壓試驗(殼體測試)。此時,該耐壓試驗通常是在壓力機器的組裝完成後進行,藉此,確認作為製品所使用之閥的耐壓性。
作為該種的耐壓檢查方法例如有浸水法、檢漏頭探測法、真空室檢測法等已為人知。浸水法是將內部以氣體加壓後的測試體浸漬在水中,以從測試體內部的氣泡檢測洩漏的方法,檢漏頭探測法是讓檢測氣體進入測試體內,使探針接近流出至測試體的外側的氣體以探針檢測洩漏的方法。並且,真空室檢測法是將測試體收納於真空容器內,使檢測氣體進入測試體內部,檢測從測試體流出至真空容器的氣體的方法。
例如,以球閥作為測試體,將此球閥藉浸水法進行耐壓檢查的場合,在將球閥整體浸水的狀態,朝內部施加1.2MPa程度的空氣壓,藉此確認有無從構成閥之鑄造物零組件的洩漏,或從各密封部位的洩漏。
此時,球閥是在心柱的軸密封部使用自用性的密封構件的O環,此O環於施加空氣壓時在安裝槽內移動而藉彈性變形發揮密接密封性。如上述O環在以高的空氣壓彈性變形時,則不能以耐壓檢查發現心柱等之加工部分的不良,或構成閥之鑄造零組件的問題,例如主體的軸筒部之鑄造時的芯子偏位所導致的成形不良等。
為消除此一問題,申請人是例如在施加上述1.2MPa的高空氣壓之前,以朝著閥內部施加0.2MPa程度的低空氣壓,在不因O環的移動產生彈性變形狀態下,確認加工不良或成形不良為原因而從心柱的洩漏,亦即軸洩漏的有無。
此時,軸洩漏部位附近的部分性檢查是在與檢查閥整體的全體性檢查相同的檢查空間,即包圍閥整體的空間實施。此一檢查順序在檢漏頭探測法或真空室檢測法等的其他的耐壓試驗也相同,在確認從鑄造零組件或各密封部位之洩漏用的全體性檢查之前,確認軸洩漏用的部分性檢查是在與整體檢查相同的檢查空間實施。
作為閥用的耐壓檢查裝置例如揭示有專利文獻1的檢查裝置。此檢查裝置是在將組裝成一體的閥等的流體控制器配置在檢查室的狀態下,檢查用流體供應至流體控制器內將內部加壓。從流體控制器洩漏至檢查室內的檢查用流體是藉著在連通狀態連接於此檢查室的洩漏檢測器來檢測,藉此,可確認流體控制器的耐壓性。
[先前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日本特許3325357號公報
[發明所欲解決之課題]
如上述,浸水法、檢漏頭探測法、真空室檢測法等的耐壓試驗中,對組裝完成後的閥進行耐壓檢查。因此,在加工不良或成形不良的確認用的全體性檢查之前,即使以軸洩漏的確認用的部分性檢查出不合格的場合,即有與全體性檢查的場合進行相同處置的必要。具體而言,有產生將閥體或心柱或密封零組件等從主體卸下進行閥整體分解,實施問題產生之處的修補或更換,再度組裝成高精度之密封狀態的必要。為此,耗費多餘的分解、組裝時間。
在進行部分性檢查時,由於是在與全體性檢查相同的包圍閥整體的寬敞檢查空間實施,因此使用氫等的氣體進行耐壓檢查的場合,卸下閥等之後在此寬敞檢查空間會殘留氣體。因此,殘留氣體的排氣耗費時間,下一的檢查用閥的迅速耐壓檢查變得困難,而使得短時間進行連續的耐壓檢查變得困難。
此外,在軸洩漏部位附近的部分性檢查是預先轉動心柱使閥成為半開狀態,在閥的腔室內,例如只要是浮球閥,皆有在球閥體、球密封件、主體、閥蓋所包圍的空間內,填充氫等的檢查用氣體的必要。因此,耐壓檢查時的步驟增加而會耗時。除此之外,部分性檢查之後,在進行全體性檢查的場合,也有再度轉動心柱形成開閥或閉閥狀態的必要。
本發明是為解決習知的課題所開發而成,其目的為提供一種閥等壓力機器的耐壓檢查方法及其耐壓檢查裝置與閥等的壓力機器,在閥等的壓力機器的組裝途中可進行耐壓檢查,迅速排出檢查用氣體藉此可在短時間實施耐壓檢查。

[用於解決課題的手段]
為達成上述目的,請求項1相關的發明是對閥等的壓力機器所構成的工件供給檢測氣體並檢測有無洩漏的耐壓檢查方法,以組入工件之構成零組件的一部分的狀態,在其隨後以減少檢查空間的容積的狀態包覆工件的檢查對象部位,將檢測氣體封入工件內進行檢測檢查空間之檢測氣體有無洩漏的耐壓預備檢查,藉此早期檢測出工件的缺陷或加工不良之閥等的壓力機器的耐壓檢查方法。
請求項2相關的發明是使用鑄造物零組件構成工件之閥等的壓力機器的耐壓檢查方法。
請求項3相關的發明是在工件的檢查對象部位包括有O環的密封部位之閥等的壓力機器的耐壓檢查方法。
請求項4相關的發明是在工件的檢查對象部位包括有閥的心柱軸密封部位之閥等的壓力機器的耐壓檢查方法。
請求項5相關的發明是在工件的耐壓預備檢查之後,組入對此工件施加壓力的所有的構成零組件並設置包覆工件整體的大檢查空間,將檢測氣體封入工件內進行大檢查空間之檢測氣體有無洩漏的耐壓正式檢查之閥等的壓力機器的耐壓檢查方法。
請求項6相關的發明是具備一部分具有由閥等的壓力機器所構成之工件可脫著的開放部的檢查空間,在此檢查空間內設有檢測供應工件內之檢測氣體的洩漏的氣體感測器,此氣體感測器藉著以從工件的檢查對象部位向側方退避的狀態排出檢查空間的殘留氣體,迅速正確地檢查下一的工件的閥等的壓力機器的耐壓檢查裝置。
請求項7相關的發明為氣體感測器是設置在底部開放的半開放型的腔室的內部,在此腔室內設有包圍工件的檢查對象部位的檢查空間之閥等的壓力機器的耐壓檢查裝置。
請求項8相關的發明是在檢查空間,或檢測氣體從氣體感測器退避的空間側設有排氣風扇之閥等的壓力機器的耐壓檢查裝置。
請求項9相關的發明是供應至工件內的檢測氣體為氫氣之閥等的壓力機器的耐壓檢查裝置。
請求項10相關的發明是設有在檢查結束後以空氣壓吹掃工件內的檢測氣體,並排出至檢查空間的外部用的吹掃流路之閥等的壓力機器的耐壓檢查裝置。
請求項11相關的發明是設腔室的進退方向,及保持工件的夾持支架的進退方向為相同方向之閥等的壓力機器的耐壓檢查裝置。
請求項12相關的發明為耐壓檢查裝置的被檢查物是閥等的壓力機器類的壓力機器。

[發明效果]
根據請求項1相關的發明時,在工件之構成零組件的組裝途中藉耐壓檢查早期地檢測出工件的缺陷或加工不良,因此在成為不合格時分解變得容易,可以短時間實施分解、組裝進行問題處的修補或更換。作為耐壓預備檢查是在減少檢查空間的容積的狀態下將檢測氣體封入工件內檢測來檢測此檢測氣體有無洩漏,因此與工件的成品比較,檢測氣體的填充容積少。如上述,將檢測氣體的擴散範圍抑制在所需最小限,迅速排出檢查後的殘留氣體,使耐壓檢查連續而可以短時間實施。可在組裝途中的工件內填充檢測氣體,無須對此工件施以變動即可實施耐壓檢查。
根據請求項2相關的發明時,可早期發現鑄造時之芯子偏位等的不良,在耐壓檢查後,也可立即進行檢查完成部位的塗裝。
根據請求項3相關的發明時,在抑制因O環的移動而彈性變形的狀態進行耐壓檢查,可藉此確認以加工不良或成形不良為原因之軸洩漏等的有無部份性洩漏。
根據請求項4相關的發明時,不論心柱的旋轉位置為何,可在插入心柱後的狀態立即進行閥的心柱軸密封部位的耐壓檢查。
根據請求項5相關的發明時,在加工不良或成形不良為原因的部分性檢查的耐壓預備檢查之後,可進行確認從各密封部之洩漏用的全體性檢查的耐壓正式檢查,容易進行洩漏等之問題位置的特定。並且,可藉最小限的檢測氣體以同樣的檢查空間迅速地實施該等部分性檢查與全體性檢查。
根據請求項6相關的發明時,可透過開放部在檢查空間一邊進行工件的脫著並連續的耐壓檢查的實施。在使設置於檢查空間內的氣體感測器從工件的檢查對象部位退避的狀態,排出檢查空間的殘留氣體,藉此可一邊防止朝檢查後的工件的檢查對象部位附近之檢測氣體的殘留,一邊將此殘留氣體迅速地從檢查空間內排出,可進一步迅速地檢查下一的工件。
根據請求項7相關的發明時,藉移動半開放腔室包覆於工件,設置包圍此工件之檢查對象部位的檢查空間,在耐壓檢查時可在此小的容積的檢查空間內正確地檢測從工件的檢查對象部位之氣體的洩漏。在檢查後,移動腔室可容易且迅速地排出滯留在工件周圍的氣體。
根據請求項8相關的發明時,透過排氣風扇將檢查後的工件釋放所釋出的氣體排氣至外部,可迅速且正確地進行下一的工件的耐壓檢查。
根據請求項9相關的發明時,由於氫氣是具有擴散性的氣體,在此氫氣從工件內漏出時,可藉著氣體感測器確實檢測高精度實施耐壓檢查。藉此,即使是低濃度的氣體也可高感度進行檢測。
根據請求項10相關的發明時,可透過吹掃流路迅速將封入工件內的檢測氣體排出,在檢查隨後將下一的檢查用工件取代工件,可一邊縮短時間一邊進行耐壓檢查。
根據請求項11相關的發明時,由於腔室的進退方向與夾持支架的進退方向為同一方向,因此可謀求裝置整體的小巧化。
根據請求項12相關的發明時,由於耐壓檢查裝置的被檢察物為閥等的壓力機器類,因此可正確地確認有無從構成閥的鑄造零組件等之零組件的洩漏或從各密封部位的洩漏,並且有無加工不良或成形不良等原因的軸洩漏,可提供耐壓性優異之高精度的閥等的壓力機器。
以下,根據實施形態詳細說明本發明之閥等壓力機器的耐壓檢查方法,及其耐壓檢查裝置(以下,稱裝置本體1)與壓力機器。
第1圖為耐壓檢查裝置的概略剖面圖,第2圖是藉耐壓檢查裝置之壓力機器的耐壓檢查狀態,第3圖是表示本實施形態的耐壓檢查方法之檢查步驟的流程圖。
第1圖表示的裝置本體1是對被檢查物的工件2供應檢測氣體,可實施該工件2的耐壓檢查,更具體是如後述的耐壓正式檢查前的耐壓預備檢查,具有:框體10、腔室11、氣體感測器12、支撐用支架13、夾持支架14。
框體10是形成可將工件2安裝於內側的框形,在其內部設有進行工件2之耐壓檢查用的檢查空間R。在框體10的一部分設有開放部20,由此開放部20之工件2的脫著是可從第1圖的框體10的右側或跟前側進行。圖中,在框體10的縱深側透過未圖示的板材等安裝有以一點虛線表示的兩個排氣風扇21,藉此排氣風扇21的旋轉可進行檢查空間R內的排氣。在框體10的內部,安裝有腔室11、支撐用支架13、夾持支架14。
腔室11在內部具有可收容工件2之檢查對象部位22的大小的大致矩形的蓋部23、一體設置在此蓋部23的上面側的吊掛部24,透過此吊掛部24設置成可在檢查空間R內前進、後退及上升、下降。腔室11是形成開放底部的半開放型,從此底部側可將工件2的檢查對象部位22引導至腔室11內。在腔室11內設有預定容積的檢查空間S,形成可在此檢查空間S包圍檢查對象部位22的狀態下進行耐壓檢查。在腔室11安裝有氣體感測器12、排氣風扇26。
腔室11的檢查空間S是稱為可使供應工件2的檢測氣體擴散的空間,設置為可從外部隔離的狀態。本實施形態的「從外部隔離的狀態」並非意味著腔室11為密封狀態,而是防止外部的風等的影響及於工件2,並容許在腔室11內,從工件2漏出的氫氣在檢查時間內到達氣體感測器12的程度之氣體的流動的狀態。
氣體感測器12是分別設置在腔室11內部的預定的複數處,本例示在腔室11的內側面的兩處,腔室11內上面的一處,藉著該等氣體感測器12,可在腔室11內檢測從供應工件2內之檢測氣體的檢查對象部位22的洩漏。氣體感測器12的個數可設定為任意個,只要增加其數量,也可提升檢測能力獲得檢測時間的縮短與自動化。
氣體感測器12設置成可與腔室11的移動一起從工件2的檢查對象部位22退避至側方。在耐壓檢查後,氣體感測器12的退避狀態下排出檢查空間R的殘留氣體,可藉此迅速且正確地檢查下一的工件2。
本實施形態的氣體感測器12是由氫感測器所構成,藉此,可檢測供應至工件2內的檢測氣體之後述的氫氣。使用此氫感測器12,可確實檢測擴散性氣體的氫與氮的混合氣體中之氫的洩漏。氣體感測器12雖是固定於腔室11,但為調整位置也可安裝成可移動。也可使用氦氣作為檢測氣體,此時,只要使用氣體熱傳導式感測器作為氣體感測器即可。
氣體感測器12是由預定的電壓施加,對應所漏出的氫濃度輸出電壓的模組所構成。在檢查前,有根據阻力調整用的容積變更輸出電壓,對應氣體感測器12的暖機狀態或大氣中的氫濃度的變化精細進行感度調整的必要。
作為氣體感測器12,使用可輸出模擬訊號(0-5V)的市售的半導體式感測器,例如,使用熱線型半導體式氫感測器。此氫感測器12是利用藉著二氧化錫(SnO2 )等金屬氧化物半導體表面的氫氣吸附之電傳導度變化的感測器。此時,輸出電壓是與氣體濃度成對數,即使在低濃度也可進行高感度的輸出。
使用複數氣體感測器12的場合,以使其基準電壓透過後述的CPU具有一致的一定值的調整功能為佳。藉此,使各氣體感測器12的感度均一化而可高精度檢測漏出的氫氣。
排氣風扇26是設置在檢測氣體從腔室11的氣體感測器12退避的空間側。藉此排氣風扇26,可將殘留於腔室11內的檢查空間S的氫氣排出至外部。在排氣風扇26與檢查空間S之間,設有使流路拉深用拉深部27。在藉排氣風扇26進行排氣時,透過此拉深部27加快排氣速度,藉此可有效吹掃腔室11內的殘留氣體。
支撐用支架13是以工件2的兩側附近可載放的預定間隔設置於框體10,形成可從下方側支撐工件2。將支撐用支架13的上面側的載放面28設置成可保持六角形或八角形等多角形的閥(工件2)側部的斜錐形狀,或可保持圓筒形狀之閥側部的圓弧形狀等的適當形狀。
夾持支架14具有固定夾持支架30、活動夾持支架31。
固定夾持支架30是透過固定用保持具32配置在成為工件2的初級側的位置,在此固定夾具支架30的中央附近形成有朝工件2內部供應檢測氣體用的初級側流路33。在與固定夾持支架30之工件2的初級側的相對面,裝設有環狀的墊圈所構成的密封構件34,藉此墊圈34防止工件2固定時從與此工件2的壓接部份漏出。
第2圖中,活動夾持支架31是配置在工件2的次級側,藉著與上述固定夾持支架30,安裝成可在緊固方向自由進退地保持著工件2。
配置使上述的腔室11的進退方向與工件2的夾持支架之活動夾具支架31的進退方向成為同一方向。在活動夾持支架31的內部設有吹掃流路的次級側流路35,在工件2的耐壓檢查後,透過此吹掃流路35以空氣壓吹掃工件2內的檢測氣體,排出至檢查空間S及檢查空間R的外部。
在與活動夾持支架31的工件2之次級側的相對面,與固定夾具支架30同樣裝設有由環狀的墊圈所構成的密封構件34。藉此墊圈34,防止在工件2固定時從與活動夾持支架31的壓接部份洩漏。
以裝置本體1所檢查的被檢查物的工件2是閥等的壓力機器類,本實施形態是以球閥作為被檢查物,使用組裝此球閥的構成零組件之一部分的狀態。
工件2是使用鑄造物零組件的主體40所構成,在形成於此主體40的軸筒部41插設有旋轉操作用的心柱42,由此上方安裝有墊圈壓件43,設置成可在心柱42定位的狀態下旋轉。在心柱42外圍裝設有兩處O環45,藉該等O環45設有密封部位46,本實施形態是工件2為球閥,因此該密封部位46成為閥的芯柱軸密封部位。
相對於上述工件2,在閥座檢查及耐壓檢查時所供應的檢測氣體是例如使用含氫的氣體,其中,使用分別含有具擴散性的氣體的氫5%與作為惰性氣體的氮95%之混合氣的氫氣。此混合氣體在耐壓試驗時有漏出至外部的場合,具有從主體40的軸筒部41與墊圈壓件43的螺固部份附近漏出的性質。
檢測氣體的氫5%與氮95%的混合氣體為不燃性的高壓氣體,因此可安全地使用。檢測氣體也可以是包含氫的氣體以外的氣體,例如,可以使用氦氣、甲烷氣體等的各種氣體。在使用氦氣作為檢測氣體的場合,與含氫的混合氣體同樣有高的擴散性。
接著,第3圖表示具備工件2為球閥時之裝置本體1的檢查線50的一例。該檢查線50中,設從氫氣供應側至裝置本體1的初級側為止的流路為第一流路51,設裝置本體1的次級側以後的流路為第二流路52。
檢查線50是除上述的裝置本體1外,並具有氫氣供應源53、調節器54、吹掃空氣供應源55、電磁閥56、57、58、59、壓力計60、壓力感測器61。
氫氣供應源53是設置成可將氫氣從檢查線50的第一流路51供應至工件2,透過調節器54,將調整為0.2MPa程度的氫氣供應至電磁閥56。電磁閥56是設置成藉其開關操作在耐壓檢查時可將氫氣供應至工件2內。吹掃空氣供應源55是設置成可將0.6MPa程度的壓力的吹掃空氣從第一流路51供應至工件2,藉電磁閥57的開關操作在耐壓檢查結束後將吹掃空氣供應至工件2內。在電磁閥56、57與固定夾持支架30之間設有真空流路62,設置成可透過該真空流路62藉電磁閥58的開關操作將第一流路51內的氫氣或吹掃空氣排出至外部。第一流路51的真空是藉內部壓力的排氣與從外部的壓力吸引來進行。
在第二流路52設有排氣流路63,此排氣流路63是設置成可藉電磁閥59進行開關。在排氣流路63內,設有壓力計60、壓力感測器61,透過該等可測量工件2內之氫氣的壓力。
雖未圖示,但是在檢查線60連接有由CPU(中央處理裝置)所構成的控制部,此控制部電連接有氣體感測器12、各電磁閥56~59、氫氣供應源53、吹掃空氣供應源55等的各元件。在控制部儲存有根據工件2的公稱壓力、公稱直徑、閥種類所設定的表格(設置數據),根據此數據控制各部的動作。
並且,在控制部設有數位顯示部,在從工件2有氫洩漏產生的場合,透過設置在控制部的訊號處理部作為對應氫氣濃度的電壓輸出到此數位顯示部。數位顯示部具有LCD(液晶顯示器),在此LCD指示顯示有各氣體感測器12的輸出電壓。
接著,根據第3圖的檢查線50說明本發明之閥等的壓力機器的耐壓檢查方法的實施形態。本實施形態的耐壓檢查方法是例如以JIS B2003(閥的檢查通則)所規定之閥箱耐壓檢查的各空氣壓試驗為準。
在第4圖表示的流程圖中,作為本實施形態之耐壓檢查方法的步驟有進行工件2之構成零組件的部份性檢查的耐壓預備檢查,及進行工件2整體或各密封部份之全體性檢查的耐壓正式檢查,持續該等進行實施。
在耐壓預備檢查的實施時,首先,將工件2的構成零組件之一部分的上述主體40、心柱42、O環45、墊圈壓件43一體組裝成半完成狀態。如上述,至少一邊將包括構成零組件間的密封部位的半完成狀態的工件2的初級側抵接於固定夾持支架30的墊圈34一邊將工件2載放於支撐用支架13,在此狀態下使活動夾持支架31從工件2的次級側朝著保持方向移動並將工件2夾持在預定位置。此時,墊圈34、34分別將工件2的初級、次級側端部密封,在防止洩漏的狀態下,可使得固定夾持支架30的初級側流路33、活動夾持支架31的吹掃流路35與工件2的初級、次級側開口連通。
在第5圖的流程圖中,表示工件2保持後之耐壓預備檢查的步驟。
第5圖中,在工件2保持後,將第1圖的所有的氣體感測器12歸零,以該等氣體感測器12的合否判定基準記憶於CPU。使該狀態成為檢查開始前的待機狀態,藉檢查開始訊號的輸入開始耐壓預備檢查。
接著,在此隨後使腔室11前進、下降,以腔室11包覆包括工件2的檢查對象部位22之O環的密封部位,即包括閥2之心柱軸密封部位46的主體40的軸筒部41。藉此,如第2圖表示,形成以減少檢查空間S的容積的狀態包圍工件2之檢查對象部位22的狀態。
在此狀態下,朝工件2內供應檢測氣體的氫氣,將氫氣封入此工件2內加壓,檢測腔室11內之檢查空間S的氫氣有無洩漏。藉此,可早期檢測工件2的缺陷與加工不良。
此時,耐壓預備檢查是藉CPU在第5圖中,如以下進行控制。
藉第3圖的檢查線50的壓力感測器61所測定的壓力值(工件2內的壓力值)小於規定的壓力的場合成為結束(NG),輸出NG訊號回到初期狀態。另一方面,所測定的壓力值在規定的壓力以上時,前進至下一的壓力下降檢測步驟。此時,停止氫氣的供應。
壓力下降檢測步驟中,在藉氫氣之加壓的停止後,確認壓力感測器61的測定值(工件2內的壓力值)大於初期值的97%的狀態,在此狀態下,以下一的耐壓洩漏檢測的步驟藉氣體感測器12測量檢查空間S的壓力。此測量是持續至壓力感測器61的測定值成為初期值97%以下為止,成為97%以下時,視為工件2內為壓力下降至不適合檢查的壓力值,成為結束(NG),輸出NG訊號回到初期狀態。此時,工件2相對於耐壓預備檢查成為不合格。
耐壓洩漏檢測步驟中,氣體感測器12的測定值小於判斷為洩漏產生的臨界值時,前進至下一的檢測時間測量步驟。氣體感測器12的測量值成為洩漏的臨界值以上時,視為從工件2檢測出耐壓洩漏,成為結束(NG),輸出NG訊號回到初期狀態。此時,工件2相對於耐壓預備檢查成為不合格。
檢測時間測量步驟是測量是否已經過預先所設定的檢測時間,未到達預定的檢測時間的場合,反饋至上述的壓力下降檢測步驟。
從壓力下降檢測步驟到檢測時間測量步驟為止的步驟是重複循環至此檢測時間測量步驟的檢測時間到達預定時間為止。到達預定時間為止在壓力下降檢測步驟及耐壓洩漏檢測步驟NG未產生的場合,預定壓力下的氫氣的洩漏是維持在基準值以下,工件2相對於耐壓預備檢查成為合格。
在預定時間經過後,使腔室11相對於工件2的檢查對象部位22上升、後退,朝工件2內一邊供應吹掃空氣一邊從真空流路62進行真空吸引,藉此實施密封狀態之工件2內的沖刷。隨後,藉著使活動夾具支架31朝著從工件2離開的方向移動的夾持釋放將工件2從裝置本體1卸下。此時,藉排氣風扇26將檢查空間S的檢測氣體排出至檢查空間R,將此檢查空間R的檢測氣體藉著排氣風扇21排出至外部,防止該等檢查空間S及檢查空間R之檢測空氣的殘留。
接著,在進行下一的工件2的耐壓預備檢查的場合,只要藉著與上述檢查方法相同的順序實施即可。
在上述耐壓預備檢查之後,如第6圖表示,在一部分組裝狀態的工件2組入施加有閥體70、球座71、蓋部72等的壓力的所有構成零組件成一體化,並在心柱42的上部,透過墊圈73、螺帽74固定把手75,設置作為製品使用的狀態的工件(閥)80。將此工件80以夾持支架保持在未圖示之大檢查裝置內的大檢查空間,在大檢查空間以包覆工件80整體的狀態實施耐壓正式檢查。
此時,透過把手75轉動心柱42,在閥80成半開狀態之後,在此工件80內也包括閥腔室Ca封入氫氣所構成的檢測氣體,以氣體感測器檢測此檢測氣體有無洩漏,藉此判定各工件的耐壓正式檢查的合格或不合格。在上述耐壓預備檢查與此耐壓正式檢查的雙方為合格的工件是成為耐壓檢查的合格品。在耐壓正式檢查中判定為不合格的場合,其原因處是只要除去在耐壓預備檢查合格的密封部位進行確認即可,可盡早特定原因處。在耐壓檢查後,吹掃工件內部排出殘留氣體,隨後,鬆開夾具支架卸下工件。
接著,敘述本發明之壓力機器的耐壓檢查方法及其耐壓檢查裝置的上述實施形態的作用。
作為耐壓檢查首先進行耐壓預備檢查,此耐壓預備檢查是以將裝設有O環45的心柱42插著於主體40的狀態,以組裝此構成零組件之一部分的閥為對象,因此在耐壓預備檢查的不合格時,從主體40卸下心柱42可簡單地實施問題產生之處的補修與修理。如上述,以閥的成品以前的半成品的狀態為工件2進行耐壓預備檢查,可縮短伴隨問題的分解、組裝時間。
耐壓預備檢查的工件2為鑄造物零組件,以其檢查對象部位22作為O環45的密封部位,本實施形態為包括閥的心柱軸密封部位46的部分,在包覆此檢查對象部位22的腔室11內的檢查空間S藉氣體感測器12測量洩漏。藉此,將檢查空間S的容積抑制在最小限來減少氫氣的滯留區域,可藉著氫氣的退避空間側的排氣風扇26迅速地排出殘留氣體。將排出後的氣體藉安裝在框體10的兩個排氣風扇21排出至檢查空間R的外部。此時,由於來自檢查空間S的殘留氣體為小量,因此將氣體從檢查空間迅速地排出至裝置本體1的外部,可以短時間沖刷檢查空間S及檢查空間R。
在耐壓預備檢查時由於閥體70或球座71尚未組入工件2,因此沒有進行心柱42旋轉操作的必要,且無論心柱42的旋轉狀態為何皆可將氫填充至心柱軸密封部位46為止,不需耗費多餘的工時即可進行耐壓檢查。
由於可對耐壓預備檢查後的半成品的閥體2施以防鏽塗裝,因此在未將此閥體2組入閥成品的狀態,可早期階段藉著鑄鐵零組件謀求鏽蝕或閥的防鏽。
以上,針對本發明的實施形態已進行詳述,但本發明不限於上述實施的形態記載,在不脫離本發明的申請專利範圍記載的精神的範圍內,可進行種種的變更。例如,本發明也可運用於球型閥或閘閥等的球閥以外的閥,並可運用在包括閥以外的配管機器,例如空氣壓式致動器等的各種壓力機器。在耐壓檢查的實施時,也可測量洩漏量來取代有無洩漏。在耐壓正式檢查後,也可與此連續進行閥座檢查。
1‧‧‧裝置本體
2‧‧‧球閥(工件)
11‧‧‧腔室
12‧‧‧氣體感測器
14‧‧‧夾持支架
20‧‧‧開放部
22‧‧‧檢查對象部位
26‧‧‧排氣風扇
30‧‧‧固定夾持支架
31‧‧‧活動夾持支架
35‧‧‧吹掃流路
45‧‧‧O環
46‧‧‧心柱軸密封部位
R‧‧‧檢查空間
S‧‧‧檢查空間
第1圖是表示耐壓檢查裝置的概略剖面圖。
第2圖是表示壓力機器之耐壓檢查狀態的放大剖面圖。
第3圖是表示耐壓預備檢查之檢查線的方塊圖。
第4圖是表示耐壓檢查方法之檢查步驟的流程圖。
第5圖是表示耐壓預備檢查之步驟的流程圖。
第6圖是表示組裝完成後之工件的縱剖面圖。

Claims (12)

  1. 一種閥等壓力機器的耐壓檢查方法,係對閥等的壓力機器所構成的工件供應檢測氣體並檢測有無洩漏的耐壓檢查方法,其特徵為:上述工件之構成零組件的一部分的狀態,在其隨後以減少檢查空間的容積的狀態包覆上述工件的檢查對象部位,將檢測氣體封入上述工件內進行檢測上述檢查空間之檢測氣體有無洩漏的耐壓預備檢查,藉此早期檢測出上述工件的缺陷或加工不良。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記載的閥等壓力機器的耐壓檢查方法,其中,上述工件是使用鑄造物零組件所構成。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或第2項記載的閥等壓力機器的耐壓檢查方法,其中,在上述工件的檢查對象部位包括有O環的密封部位。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或第2項記載的閥等壓力機器的耐壓檢查方法,其中,在上述工件的檢查對象部位包括有閥的心柱軸密封部位。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至第4項中任一項記載的閥等壓力機器的耐壓檢查方法,其中,在上述工件的耐壓預備檢查之後,組入對此工件施加壓力的所有的構成零組件並設置包覆工件整體的大檢查空間,將檢測氣體封入上述工件內進行上述大檢查空間之檢測氣體有無洩漏的耐壓正式檢查。
  6. 一種閥等壓力機器的耐壓檢查裝置,係具備一部分具有由閥等的壓力機器所構成之工件可脫著的開放部的檢查空間,在此檢查空間內設有檢測供應上述工件內之檢測氣體的洩漏的氣體感測器,此氣體感測器藉著以從上述工件的檢查對象部位向側方退避的狀態排出上述檢查空間的殘留氣體,迅速正確地檢查下一的工件。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記載的閥等壓力機器的耐壓檢查裝置,其中,上述氣體感測器是設置在底部開放的半開放型的腔室的內部,在此腔室內設有包圍上述工件的檢查對象部位的檢查空間。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或第7項記載的閥等壓力機器的耐壓檢查裝置,其中,在上述檢查空間,或檢測氣體從上述氣體感測器退避的空間側設有排氣風扇。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至第8項中任一項記載的閥等壓力機器的耐壓檢查裝置,其中,供應至上述工件內的檢測氣體為氫氣。
  1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至第9項中任一項記載的閥等壓力機器的耐壓檢查裝置,其中,設有在檢查結束後以空氣壓吹掃上述工件內的檢測氣體,並排出至上述檢查空間的外部用的吹掃流路。
  1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至第10項中任一項記載的閥等壓力機器的耐壓檢查裝置,其中,將上述腔室的進退方向,及保持上述工件的夾持支架的進退方向設為相同方向。
  12. 一種壓力機器,其特徵為: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至第11項中任一項記載的耐壓檢查裝置的被檢查物是閥等的壓力機器類。
TW107146973A 2017-12-27 2018-12-25 閥等壓力機器的耐壓檢查方法及其耐壓檢查裝置與壓力機器 TWI689715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7251325A JP6608418B2 (ja) 2017-12-27 2017-12-27 バルブなどの圧力機器の耐圧検査方法
JP2017-251325 2017-12-27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937143A true TW201937143A (zh) 2019-09-16
TWI689715B TWI689715B (zh) 2020-04-01

Family

ID=6706741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7146973A TWI689715B (zh) 2017-12-27 2018-12-25 閥等壓力機器的耐壓檢查方法及其耐壓檢查裝置與壓力機器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JP (1) JP6608418B2 (zh)
CN (1) CN111512133B (zh)
TW (1) TWI689715B (zh)
WO (1) WO2019131536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2045114A1 (ja) * 2020-08-31 2022-03-03 三菱重工業株式会社 バルブシステムの診断装置、診断方法及び診断プログラム
CN112945466B (zh) * 2021-04-14 2023-02-28 深圳市磐锋精密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监测气密性治具系统及监测方法
CN113624423B (zh) * 2021-09-15 2023-08-04 广东尚达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泄压防爆阀气密性检测设备

Family Cites Familie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124287U (zh) * 1974-08-10 1976-02-23
JPH09166293A (ja) * 1995-12-12 1997-06-24 Meiko Sangyo Kk ガス充填器
JPH10115570A (ja) * 1996-10-11 1998-05-06 Teisan Kk 複数ガス容器の漏洩検査装置
JP4475224B2 (ja) * 2005-11-15 2010-06-09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気密漏れ検査装置
CN201983913U (zh) * 2010-11-22 2011-09-21 四川制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铁路制动阀体类零件微控气密性试验台
US8997553B2 (en) * 2011-04-14 2015-04-07 Cincinnati Test Systems, Inc. Leak testing device and method
MX2014000225A (es) * 2011-07-01 2015-06-10 Nvb Composites Internationall Uk Ltd Combinacion de un piston y una camara motor vanderblom.
CN105358951B (zh) * 2013-05-07 2019-06-28 吕多尔管理有限公司 密封性检验装置和密封性检验方法
US9304053B2 (en) * 2013-08-07 2016-04-05 Dresser, Inc. System to monitor performance of packing material in a seal
BE1021896B1 (nl) * 2014-05-19 2016-01-25 Atlas Copco Airpower Naamloze Vennootschap Werkwijze voor het laten expanderen van een gasdebiet en inrichting daarbij toegepast
DE102014214176A1 (de) * 2014-07-22 2016-01-28 Robert Bosch Gmbh Hydraulisches Einbauventil und hydraulische Steueranordnung damit
CN204405246U (zh) * 2014-12-31 2015-06-17 美钻石油钻采系统(上海)有限公司 压力检测装置
JP6529892B2 (ja) * 2015-11-06 2019-06-12 株式会社キッツ 弁座漏れ検査装置
CN107515079A (zh) * 2016-06-17 2017-12-26 上海弘盛特种阀门制造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球阀中球体与阀座密封性能的检测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512133A (zh) 2020-08-07
JP6608418B2 (ja) 2019-11-20
WO2019131536A1 (ja) 2019-07-04
JP2019117122A (ja) 2019-07-18
CN111512133B (zh) 2023-11-21
TWI689715B (zh) 2020-04-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6812496B2 (ja) バルブ用耐圧検査装置
JP6638117B2 (ja) バルブ用弁座検査及び耐圧検査装置並びにこれらの検査方法
TWI689715B (zh) 閥等壓力機器的耐壓檢查方法及其耐壓檢查裝置與壓力機器
JP2008309698A (ja) 気密検査装置および気密検査方法並びに気密性製品の製造方法
JP2009281934A (ja) 外圧検出型漏れ検査装置及びそれを使った漏れ検査方法
JP2019117122A5 (ja) バルブなどの圧力機器の耐圧検査方法
JP2005055263A (ja) リークガス検出装置
KR101542512B1 (ko) 연료탱크 누설 검사장치
KR20080099387A (ko) 연료탱크의 누설 검사장치 및 방법
JP2018136308A (ja) 気密性試験方法及び装置
JP2010271094A (ja) ガスリーク検査装置
WO2020246592A1 (ja) バルブの耐圧検査装置
JP7381194B2 (ja) 検査装置用可変治具を用いた圧力機器の耐圧検査装置と検査装置用可変治具を用いた圧力機器の耐圧検査方法並びに組立装置用可変治具と加工装置用可変治具
WO2020138425A1 (ja) サーチガスの混合方法
JP2020106456A (ja) サーチガスの混合方法
JPH1137890A (ja) 圧洩れ検査装置
JP2525097B2 (ja) 中空構造物の漏れ検査方法
JPS5826240A (ja) チユ−ブレスタイヤ用リムのエア洩れ防止検査装置
JP2007071545A (ja) 漏洩検査装置及び方法
KR20030091859A (ko) 진공누설 검사방법 및 장치
JP2020106423A (ja) サーチガスを用いた耐圧検査装置並びに耐圧検査方法
CN212340561U (zh) 一种外丝及管箍用干式打压机
KR100913034B1 (ko) 하이드로 포밍 관의 터짐 검출장치
KR200338202Y1 (ko) 진공누설 검사장치
JP2003139645A (ja) リークテスト用前処理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