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1936372A - 包含局部色層的暴露透鏡復歸反射物品 - Google Patents

包含局部色層的暴露透鏡復歸反射物品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1936372A
TW201936372A TW107137871A TW107137871A TW201936372A TW 201936372 A TW201936372 A TW 201936372A TW 107137871 A TW107137871 A TW 107137871A TW 107137871 A TW107137871 A TW 107137871A TW 201936372 A TW201936372 A TW 201936372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layer
color
article
reflective
retroreflectiv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713787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葵 陳
安 克莉絲汀 高德
希爾薇 喬西歐薇 波諾維瓦 剛特曼
麥可 安東尼 麥可考伊
雪瑞 尼瓦斯
馬修 史黛華特 史戴
夏穎
Original Assignee
美商3M新設資產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美商3M新設資產公司 filed Critical 美商3M新設資產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193637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936372A/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5/00Optical elements other than lenses
    • G02B5/12Reflex reflectors
    • G02B5/136Reflex reflectors plural reflecting elements forming part of a unitary body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5/00Optical elements other than lenses
    • G02B5/12Reflex reflectors
    • G02B5/126Reflex reflectors including curved refracting surface
    • G02B5/128Reflex reflectors including curved refracting surface transparent spheres being embedded in matrix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5/00Layered products characterised by the non- homogeneity or physical structure, i.e. comprising a fibrous, filamentary, particulate or foam layer; Layered products characterised by having a layer differing constitutionally or physically in different part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5/00Optical elements other than lenses
    • G02B5/20Filters
    • G02B5/28Interference filters
    • G02B5/285Interference filters comprising deposited thin solid films
    • G02B5/286Interference filters comprising deposited thin solid films having four or fewer layers, e.g. for achieving a colour effect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260/00Layered product comprising an impregnated, embedded, or bonded layer wherein the layer comprises an impregnation, embedding, or binder material
    • B32B2260/02Composition of the impregnated, bonded or embedded laye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551/00Optical element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5/00Optical elements other than lenses
    • G02B5/20Filters
    • G02B5/22Absorbing filters
    • G02B5/223Absorbing filters containing organic substances, e.g. dyes, inks or pigment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Optical Elements Other Than Lenses (AREA)

Abstract

一種復歸反射物品,其包括一黏合劑層及複數個復歸反射元件。各復歸反射元件包括部分埋置在該黏合劑層中的一透明微球體。該復歸反射元件中的至少一些包含設置在該透明微球體與該黏合劑層之間的一反射層、以及至少一局部色層,該至少一局部色層埋置在該透明微球體與該反射層之間。

Description

包含局部色層的暴露透鏡復歸反射物品
復歸反射材料已針對各式各樣的應用開發。此種材料常用作例如衣物中的高能見度飾邊材料以增加穿戴者的能見度。例如,此種材料常添加至由消防員、救難人員、道路工人、及類似者穿著的衣物。
概括而言,本文揭示一種暴露透鏡復歸反射物品,其包括一黏合劑層及複數個復歸反射元件。各復歸反射元件包括部分埋置在該黏合劑層中的一透明微球體。該復歸反射元件中的至少一些包含設置在該透明微球體與該黏合劑層之間的一反射層以及至少一局部色層,該至少一局部色層埋置在該透明微球體與該反射層之間。此等及其他態樣將經由下文的詳細說明而顯而易見。然而,無論如何,不應將本案發明內容解釋為限制可主張的申請標的,不論此申請標的是在最初申請之申請案的申請專利範圍內所提出,或是在審理中以修改或是其他方式呈現的申請專利範圍中皆然。
1‧‧‧物品
2‧‧‧前(觀看)側
3‧‧‧背側
4‧‧‧前表面
5‧‧‧區域
6‧‧‧第二區域
7‧‧‧選定區域
8‧‧‧區域
10‧‧‧黏合劑層
11‧‧‧容納腔
12‧‧‧下表面
13‧‧‧區域
14‧‧‧前表面
15‧‧‧後表面
16‧‧‧邊緣
20‧‧‧復歸反射元件
21‧‧‧透明微球體
23‧‧‧主後表面
24‧‧‧暴露區域
25‧‧‧埋置區域
26‧‧‧位置
27‧‧‧剩餘部分
30‧‧‧色層
31‧‧‧次要邊緣
32‧‧‧主前表面
33‧‧‧主後表面
40‧‧‧反射層
41‧‧‧次要邊緣
42‧‧‧部分
43‧‧‧前表面
44‧‧‧前表面
50‧‧‧第二局部色層
51‧‧‧次要邊緣
60‧‧‧非局部色層
61‧‧‧橫向邊緣
100‧‧‧轉移物品
110‧‧‧載體層
111‧‧‧後表面
112‧‧‧區域
120‧‧‧接合層
124‧‧‧前表面
125‧‧‧後表面
130‧‧‧基材
圖1係例示性暴露透鏡復歸反射物品的示意側截面圖。
圖2係在本文中揭示的單個透明微球體與局部埋置色層的隔離放大透視圖。
圖3係另一例示性暴露透鏡復歸反射物品的示意側截面圖。
圖4係例示性暴露透鏡復歸反射物品的另一示意側截面圖。
圖5係包含例示性暴露透鏡復歸反射物品之例示性轉移物品的示意側截面圖,其中該轉移物品顯示成耦接至基材。
各圖式中相似的元件符號代表相似的元件。某些元件可能存在有相同或等效的複數者;在此類情況下,一元件符號可僅指示一或多個代表性元件,但應瞭解,此類元件符號適用於所有此等相同元件。除非另外指示,本說明書內所有圖式與繪圖都未依照比例,並且係經選取用於例示本發明不同實施例之目的。尤其是,許多組件的尺寸僅供例示,並且除非明確指示,否則應當可從該等圖式推斷許多組件的尺寸之間並無關聯。
如本文所使用,諸如「前方(front)」、「向前(forward)」、及類似者的用語係指自其觀看復歸反射物品的該側。諸如「後方(rear)」、「向後(rearward)」、及類似者的用語係指相對側,例如,待耦接至衣物之側。用語「橫向(lateral)」係指垂直於物品之前後方向的任何方向,並包括沿著物品之長度及寬度二者的方向。例示性物品的前後方向(f-r)及例示性橫向方向(1)指示於圖1中。
諸如設置在...上(on)、設置在...之上(upon)、設置在...的頂上(atop)、設置在...之間(between)、設置在...之後(behind)、設置成相鄰(adjacent)、設置成鄰近(proximate)、及類似者的用語不要求第一實體(例如,層)必然與該第一實體,例如,設置於其上、設置於其之後、或設置成與其相鄰的第二實體直接接觸(例如,第二層)。而是,此種用語為描述的便利性使用並允許一額外實體(例如,層)或在其間之多個實體存在,如將從本文的討論清楚知道。
如本文中所使用,用語「大致上(generally)」當作特性或屬性的修飾詞時,除非另有具體定義,否則意指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可輕易辨識該特性或屬性,但是不需要高度近似(例如可量化特性之+/- 20%之內)。對於角度定向,用語「大致上(generally)」意指順時針或逆時針10度以內。除非另有具體定義,否則用語「實質上(substantially)」表示高度近似(例如可量化特性之+/- 10%之內)。對於角度定向,用語「實質上(substantially)」意指順時針或逆時針5度以內。「基本上(essentially)」一詞表示高度近似(例如可量化特性之加或減2%之內);對於角度定向,在加或減2度內);將理解的是,用語「至少基本上(at least essentially)」包含「精確(exact)」匹配之具體情況。然而,甚至「精確(exact)」匹配或使用例如相同、等於、完全相同、均勻的、恆定的、及類似者的任何其他表徵詞據了解應在適用於特定環境,而非要求絕對精準或完美匹配的一般公差或測量誤差之內。用語「經組態以(configured to)」及類似用語之約束性至少與用語「經調適以(adapted to)」一樣,且需要執行特定 功能的實際設計意圖,而非僅是執行此一功能的實體能力。應理解,本文中所引用的數值參數(尺寸、比率等等)係藉由使用自該參數之數個量測導出的平均值計算而得(除非另有註明),尤其對於參數為變數的情況來說。
圖1繪示例示性實施例中的暴露透鏡復歸反射物品1。如圖1所示,物品1包含黏合劑層10,該黏合劑層包含在黏合劑層10之前側面的長度及寬度上方間隔開的複數個復歸反射元件20。各復歸反射元件包含透明微球體21,該透明微球體部分地埋置在黏合劑層10中使得使微球體21部分地暴露並定義物品的前(觀看)側2。透明微球體因此各具有埋置區域25及暴露區域24,該埋置區域坐落在黏合劑層10的容納腔11中,該暴露區域向前暴露於黏合劑層10,因此物品1稱作暴露透鏡物品。在至少一些實施例中,微球體21的暴露區域24暴露在原使用的最終物品中的環境氣氛(例如,空氣),而非,例如,以任何種類的透明保護層覆蓋。在許多實施例中,微球體可部分地埋置在黏合劑層中,使得平均從微球體之直徑的15、20、30百分比至微球體之直徑的約80、70、60、或50百分比埋置在黏合劑層10內。
復歸反射元件20將包含設置在復歸反射元件的透明微球體21與黏合劑層10之間的反射層40。微球體21及反射層40共同地使大量的入射光返回光源。亦即,照射復歸反射物品之前側2的光 進入並通過微球體21並由反射層40反射以再度進入微球體21,使得光轉向成朝向光源返回。
如圖1中的例示性實施例所繪示的,復歸反射元件20的至少一些包含至少一色層30。使用於本文中的用語「色層(color layer)」表明較佳地允許在至少一個波長範圍中的電磁輻射通過的層,同時藉由吸收至少一個其他波長範圍之輻射的至少一些者而較佳地使該波長範圍中之電磁輻射的通過最小化。波長範圍是指包括可見光、紅外線輻射、與紫外線輻射的總光譜內的範圍。在一些實施例中,色層將選擇性地允許一個波長範圍的可見光通過,同時減少或最小化另一波長範圍之可見光的通過。在一些實施例中,色層將選擇性地允許至少一個波長範圍的可見光通過,同時減少或最小化近紅外線(700至1400nm)波長範圍之光的通過。在一些實施例中,色層將選擇性地允許近紅外線輻射通過,同時減少或最小化至少一個波長範圍的可見光的通過。如本文定義的色層藉由使用設置在色層中的著色劑(例如,染料或顏料)實施電磁輻射的波長選擇性吸收,如本文稍後詳細討論的。任何此種色層能配置成使得藉由復歸反射元件復歸反射的光穿過色層,使得復歸反射光呈現由色層賦予的顏色。
如圖1中的例示性實施例所繪示的,色層30的至少一些係局部色層。按定義,局部色層30係設置成相鄰於透明微球體21之埋置區域25的一部分的非連續色層,如圖1的例示性實施例所示。局部色層將相鄰於且將大致上適形於透明微球體21之埋置區域25的一部分(通常包括最後方部分)。按定義,局部色層係不包含從微球 體21之埋置區域25沿著物品1的任何橫向維度延伸開達任何顯著程度的任何部分。尤其是,此類局部色層30不橫向地延伸以橋接相鄰透明微球體21之間的橫向間隙。
在至少一些實施例中,局部色層30中的至少一些可係埋置的色層,如圖1所示。按定義,埋置的色層是由黏合劑層10與透明微球體21的組合完全圍繞(例如,夾設)的局部色層(注意到,反射層40也將存在於物品1中,並且可構成色層的周圍)。換言之,色層的次要邊緣31(如圖1中的例示性實施例所描繪的)將「掩埋」而非暴露在透明微球體21與黏合劑材料10之間。亦即,標示微球體的暴露區域24與微球體的埋置區域25之間的邊界的位置26將與黏合劑10的邊緣16(或設置於其上之層的邊緣,如本文稍後所討論)鄰接,而非與色層30的次要邊緣31鄰接。
將理解,在本文所揭示的一般類型的復歸反射物品的實際工業生產中,小尺度統計波動可不可避免地存在,其可導致形成少量的色層(例如,色層的次要部分),其沿着橫向方向延伸及/或其呈現暴露而不是被掩埋的次要邊緣,及/或其中兩相鄰復歸反射元件的色層橫向緊密鄰接或甚至彼此接觸。任何實際使用生產程序均預期此種偶發事件;然而,本文所揭示的埋置的色層配置不同於其中特意配置色層以例如橫向連續及/或包含顯著數量的暴露的次要邊緣,或以包含彼此橫向接觸的顯著數量的色層之情況。
微球體21的配置以及用於設置色層30在透明微球體21與黏合劑層10之間的方法可被控制以產生局部埋置色層30,如本 文稍後詳細討論的。在許多實施例中,局部埋置色層30可包含圖1與圖2所示的一般類型的外觀。圖2係透明微球體21及局部埋置色層30的放大隔離透視圖,其中為易於顯現色層30而省略黏合劑與反射層。
如這些圖所示,色層30通常將包含大致弓形的形狀,其中色層30的主前表面32適形於微球體21的主後表面23的一部分。在一些實施例中,色層30的主前表面32可與微球體21的主後表面23直接接觸;然而,在一些實施例中,色層30的主前表面32可與本身設置在微球體21的主後表面23上之層接觸(例如,提供保護功能、作為連結層或黏著促進層等之透明層)。色層30的主後表面33(例如,與反射層40的前表面43接觸的表面,或存在於其上之層的表面)可,但不一定必須,與色層30的主前表面32一致(例如,局部平行)。此可,例如,取決於將色層設置在透明微球體上的特定方式,如本文稍後所討論的。
從圖2可明顯看出,在至少一些實施例中,局部埋置色層30將設置成使得其佔據微球體21之埋置區域25的一部分,但不是整體。此種配置能依據由色層30覆蓋之埋置區域25的百分比而特徵化(與層30是否與區域25直接接觸或藉由,例如,連結層或類似者與其分隔無關)。在各種實施例中,色層30可覆蓋微球體21之埋置區域25的至少5、10、20、30、40、50、60、或70百分比。在另外的實施例中,色層可覆蓋埋置區域25的至多95、85、75、60、55、 45、35、或25百分比。此種計算將基於由色層30覆蓋的埋置區域25的實際百分比,而非使用,例如,平面投影區域。
在一些實施例中,局部埋置色層30可依據色層佔據的角弧特徵化。出於測量的目的,此種角弧可沿著透明微球體的截面切片(例如,導致諸如圖1中的橫截面圖之切片)取得,並可從在透明微球體21之幾何中心的頂點(v)測量,如圖2所示。在各種實施例中,局部埋置色層30可設置成使得其佔據包含小於約200、180、160、140、120、或100度的角弧。在進一步的實施例中,色層可佔據至少約10、20、45、65、85、或105度的角弧。(藉由具體實例,圖1的例示性色層30佔據約160度之範圍中的角弧,然而圖2的例示性色層30佔據約90度之範圍中的角弧。)
如藉由本文稍後之關於製造局部色層之方法的詳細討論而將變得清楚的,在許多實施例中,當沿著透明微球體的前後軸觀看時,局部色層30可不一定係對稱的(例如,圓形及/或中心在透明微球體的前後中心線上)。相反地,在一些情況下,色層可以是非圓形的,例如橢圓形、不規則、垂耳面、有污點等。因此,如果這種色層以上文所描述的方式藉由角弧特徵化,將描述角弧的平均值。這種平均值可藉由沿八個橫截面切片(其等圍繞微球體以45度遞増的方式鄉間隔,其中沿微球體的前後軸觀看微球體)測量角弧並且取這些測量的平均值來獲得。
對於,例如,如圖1與圖2中之對稱地定位在微球體上的色層,任何或所有此種角弧的中點可至少與微球體的前後軸實質上 重合。亦即,對於對稱地定位且對稱地塑形的色層,色層的幾何中心可與微球體的前後軸重合。然而,在一些實施例中,色層可相對於微球體的前後軸至少稍微偏置,使得至少一些此種中點可定位成偏離微球體之前後軸,例如,10、20、或甚至30度。
除了可能呈現例不規則形狀的任何單獨色層外,色層可在形狀及/或尺寸上彼此不同。例如,如本文稍後詳細討論的,在微球體部分地(且暫時地)埋置在載體中的同時,色層可藉由物理性地轉移至其突出部分而合宜地設置在微球體上。因為不同微球體可在尺寸上輕微改變,及/或可在不同微球體埋置在載體中的深度上有變化,不同微球體可從載體向外突出不同距離。因此,例如,相較於更深地埋置在載體中的微球體,從載體進一步向外突出的微球體可接收更大量之轉移至其的色層。在這種情況下,用於特徵化色層的任何上述參數,例如色層所佔據的角弧或色層所佔據的微球體的埋置區域的百分比可獲得自多個微球體/色層的測量。
在各種實施例中,局部色層可展現從至少0.1、0.2、0.5、1、2、4、或8微米到至多40、20、10、7、5、4、3、2、或1微米的平均厚度(例如,在色層之範圍上的數個位置測量)。基於本文的討論,將理解,在一些實施例中,色層的厚度可依色層而有所變化,並且不同的色層可呈現出不同的厚度。
局部(例如,埋置)色層存在於暴露透鏡復歸反射物品中能允許物品1包含其呈現經著色復歸反射光的至少一些區域,而與此等區域(或物品的任何其他區域)在環境(非復歸反射)光中呈現 的(多個)顏色無關。此類配置可與本文稍後所揭示的任何配置方式結合使用,藉此可在環境光中操縱物品的外觀。
在一些實施例中,提供有局部色層30的所有復歸反射元件20係提供有相同顏色的色層30。因此,物品可在物品的所有復歸反射區域中提供至少大致相同顏色的復歸反射光。如果需要,可配置復歸反射區域,以在復歸反射光中觀看時提供着色的圖形、影像、標記、或類似者。在一些實施例中,物品1的一或多個區域5可包含復歸反射元件,其等包含第一顏色的局部色層30,如圖3的例示性實施例所示。同樣如圖3所示,物品1的一或多個第二區域6可包含復歸反射元件,其等包含不同於第一色層30的第一顏色之第二顏色的第二局部色層50。在至少一些實施例中,第二局部色層50可係埋置色層,例如具有如圖3所示的「掩埋的」次要邊緣51。
通常,兩種顏色彼此不同是指顏色在CIE 1931 XYZ色彩空間色度圖中呈現至少0.01的(x,y)色度差(即,由一般的平方根方法計算的線性距離)。(將理解,許多顏色可彼此顯著不同,使得其等可僅藉由隨意檢查被建立為彼此不同)。具體關於復歸反射光所表現出的顏色,當在復歸反射光中以0.2度的觀看角度且以5度或30度的進入角度觀看時,如果復歸反射元件在CIE 1931 XYZ色彩空間色度圖中表現出至少0.01單位的線性距離不同的(x,y)座標,則復歸反射元件將被視為表現出不同的顏色。在一些實施例中,當在復歸反射光中以0.2度的觀看角度且以5度的進入角度觀看時,第一復歸反射元件的第一色層可表現出與第二復歸反射元件的第二色層的顏色不 同的顏色,表現出至少0.02、0.05、0.10、0.15、0.20、0.30、或0.40的色度差。在另外的實施例中,例如當在復歸反射光中以0.2度的觀看角度且以30度的進入角度觀看時,兩個此類色層可表現出至少0.02、0.05、0.10、0.15、0.20、0.30、或0.40的色度差。
此類配置可允許復歸反射物品1包含表現出第一顏色的復歸反射光之一些區域與表現出第二不同的顏色的復歸反射光之其他區域。無論物品在環境(非復歸反射)光中表現出何顏色,可提供此類配置,且此類配置可與下文揭示的任何配置(藉此可操縱物品在環境光中的外觀)結合使用。
在一些實施例中,至少一些復歸反射元件20可包含多個(例如,兩個)局部(例如埋置)色層30,其等處於堆疊(重疊)構形,使得復歸反射光可根據進入及/或觀察角度穿過一或兩個色層。在特定實施例中,第一局部色層可大於第二局部色層(例如,根據上文描述,使得第一色層佔據較大角弧)。在這種情況下,在低的(例如迎面)進入及/或觀看角度的復歸反射顏色可表現出兩色層的組合所賦予的顏色,而在高的(例如掃視)進入及/或觀看角度的復歸反射顏色可表現出僅第一色層所賦予的顏色。即,在足夠高的角度下,光可僅穿過未與第二色層重疊之第一色層的部分。因此,根據復歸反射光的進入及/或觀看角度,此類物品可因此表現出根據需要而改變的復歸反射顏色。(如本文稍後詳細討論的,也可選擇色層與反射層的相對尺寸,色層與反射層共享復歸反射光路徑,使得利用改變進入及/或觀看角度,復歸反射顏色根據需要而改變,或根據需要而保持恆定。在 二(或多個)色層以堆疊構形存在的情況下,可選擇色層,使得穿過層的光呈現出組合的層所賦予之所欲的整體顏色。
物品1可經配置以提供物品1在環境(非復歸反射)光中的外觀可依需要控制。例如,在圖1的例示性配置中(其中,反射層40係非連續的),物品1的前表面4藉由黏合劑層10之在視覺上暴露的前表面14而部分地提供(例如,在未由透明微球體21佔據之物品1的前側2的區域8中)。在此種實施例中,物品1之前側2在環境光中的外觀可因此大部分由橫向地在微球體21之間的黏合劑層10之區域13中的黏合劑層10的顏色(或缺少顏色)主導。在一些此類實施例中,黏合劑層10可係加載著色劑(例如,加載顏料)的黏合劑層。可將顏料選擇成在環境光中賦予任何合適顏色,例如,螢光黃色、綠色、橙色等。
在其他配置中,例如圖3所示,反射層40可係連續的不透明反射層,其包括設置在黏合劑層10的前表面14上的部分42(例如,使得反射層部分42的前表面44提供物品1的視覺上暴露的前表面4於物品1的微球體區域8之間)。因此,此類物品可在環境光中表現出基本上由不透明反射層40的部分42所主導的外觀(例如,反射層(諸如例如氣相沉積的金屬層)通常可在環境光中表現出相對中性(例如,灰色)的顏色)。然而,在此類情況下,黏合劑層10可或可不係着色的,如針對任何目的所欲的。
在一些實施例中,在透明微球體21之間的橫向區域8中的物品1的前表面的至少一部分可由非局部色層60的視覺上暴露的 表面64提供,如圖4的例示性實施例所示。此類非局部色層60可連續地在物品1的選定區域7上延伸,儘管其可由透明微球體21中斷。在這種情況下,物品1的前側2的至少一選定區域7在環境光中的外觀可至少部分由非局部色層60控制。非局部色層60可設置在物品1的整個長度與寬度上;或者,其可僅提供在區域7的選定區域中。如果需要,多個非局部色層可提供在不同的區域中,例如配置以提供圖形、影像、標記、或類似物。這種非局部色層或多個層可存在於包含局部或非局部的反射層之實施例中,如所欲的(在後面的實例中,非局部色層可用於隱蔽或偽裝上面提及之由一些連續的反射層通常表現出的有些中性或灰色外觀)。
將理解,例如如果非局部色層60的橫向邊緣61緊密鄰接透明微球體21的橫向邊緣,非局部色層60的存在可對高角度復歸反射光的顏色具有至少一些影響。即,至少大致上沿物品的前後軸進入透明微球體21的光可表現出主要由局部色層30主導的復歸反射性中的顏色,而以高(例如掃視)角度進入的光可表現出至少某種程度上由非局部色層60影響的復歸反射性中的顏色。如果需要,可使用此類現象以得到利處,且可藉由使用充分向前延伸圍繞透明微球體以確保以高角度進入的光將被復歸反射之反射層來促進此類現象。
要強調的是,本文所揭示的任何配置(藉此可操縱物品1在環境光中的外觀)可用於結合本文所揭示的任何配置(藉此可操縱物品1在復歸反射光中的外觀)。此類配置不限於例如圖式中所示的例示性組合。因此,例如,物品1可包含一或多個區域5與一或多 個區域6,一或多個區域5包含第一局部色層30,且一或多個區域6包含第二局部色層50;這類區域之任一或兩者可包含一或多個區域7,一或多個區域7包含非局部色層60。可使用任何數量的局部色層及/或非局部色層,且任何數量的局部色層及/或非局部色層可利用未着色的黏合劑層10或着色黏合劑層10等而與連續或不連續的反射層40組合使用。
在一些具體實施例中,復歸反射物品1可經結構設計以使得物品的至少一些部分在環境光中表現出與其等在復歸反射光中表現出之類似的或至少實質上相同的顏色。這可以例如藉由適當地選擇例如黏合劑層10及/或非局部色層60的着色劑來實現,端視局部色層30中所用的着色劑。在一些替代實施例中,可選擇並配置各種着色劑,使得物品的至少部分在復歸反射中表現出與在環境光中不同的顏色。在各種實施例中,當在復歸反射光中(例如,以0.2度的觀看角度且以5度的進入角度)觀看時之於當在環境光中觀看時,物品1的至少部分可表現出至少0.01、0.02、0.05、0.10、0.15、0.20、0.30、或0.40的(x,y)色度差。在其他實施例中,當在復歸反射光中(例如,以0.2度的觀看角度且以5度的進入角度)觀看時之於當在環境光中觀看時,物品1的至少部分可表現出小於0.35、0.25、0.18、0.13、或0.08的(x,y)色度差。
如前述,在一些情況下,至少一些復歸反射元件可各自表現出隨進入角度及/或觀看角度而變動的復歸反射顏色。因此,在各種實施例中,當在復歸反射光中以0.2度的觀看角度且以5度的進入 角度觀看時之於當在復歸反射光中以0.2度的觀看角度且以30度的進入角度觀看時,物品1的至少部分可表現出至少0.01、0.02、0.05、0.10、0.15、0.20、0.30、或0.40的(x,y)色度差。
如上文簡要提及的,復歸反射元件20將包含設置在透明微球體21與黏合劑層10之間的反射層40。在許多實施例中,反射層40將至少設置於微球體21的埋置區域25與黏合劑層10的下表面12之間。反射層40將設置在色層30後面(例如,色層30的後表面33與黏合劑層10的下表面12之間),使得色層30在復歸反射光路徑中,如上述。在各種實施例中,反射層可包含至少10、20、40、或80奈米的平均厚度;在進一步實施例中,反射層可包含至多10、5、2、或1微米,或至多400、200、或100奈米的平均厚度。
在一些實施例中,反射層40可係不連續反射層,例如僅位於上述區域中的局部反射層,如圖1的例示性實施例例所示。在特定實施例中,局部反射層40可係埋置反射層(使用具有與用於如上文討論的色層相同之意義的用語局部及埋置)。亦即,埋置反射層40可包含係「掩埋」而非暴露邊緣的次要邊緣41。
在一些實施例中,埋置反射層可經組態成使得在復歸反射光路徑中之反射層的部分的整體定位在局部色層後方。此可確保入射光不能不行進通過色層而到達反射層(及不能自其反射),而無論光進入及離開透明微球體的角度。此種配置可提供從復歸反射元件復歸反射的光展現所欲顏色,而無論光的進入/離開角度。(此類配置也 可提供環境光中的復歸反射元件的外觀將由色層而不是反射層來控制)。
先前提及的參數(例如,由層佔據的角弧,及由層覆蓋之微球體的埋置區域的百分比)能用於局部反射層例如相對於與其共享復歸反射光路徑的局部色層的特徵化,以描述此類配置。
在各種實施例中,埋置反射層40可設置成使得其佔據包含小於約190、170、150、130、115、或95度的角弧。在進一步的實施例中,埋置反射層可佔據至少約5、15、40、60、80、90、或100度的角弧。在各種實施例中,埋置反射層可設置成使得其佔據比與其共享復歸反射光路徑的埋置色層更小至少5、10、15、20、25、或30度的角弧。
在其他實施例中,埋置反射層可設置成使得其佔據比與其共享復歸反射光路徑的埋置色層更大至少5、10、15、20、25、或30度的角弧。在這類配置中,復歸反射光可表現出相對較低角度(例如頭上)的色層所賦予的顏色,並可在沒有較高(例如掃視)角度的色層時表現出反射層所賦予的顏色(例如通常是白色的顏色)。
在其他實施例中,反射層40可以是非局部反射層,例如連續反射層,其包含橫向延伸超過上述局部區域的部分。例如,在一些實施例中,反射層40可包括橫向延伸於微球體21之間的部分42,如本文前面所討論。此類部分42可設置在復歸反射物品的至少一或多個宏觀區域上,如圖3的例示性實施例所示。
在一些實施例中,反射層可包含金屬層,例如,單層的氣相沉積金屬(例如,鋁或銀)。儘管可例如遮罩住該沉積,以如所欲地僅在物品的某些宏觀區域中提供反射層,這種沉積方法可尤其適於提供非局部的,例如連續的反射層。此外,在一些實施例中,可移除(例如,藉由蝕刻)先前沉積的(例如,氣相沉積的)反射層的部分以將反射層轉變成非連續反射層,如本文稍後更詳細地討論的。
在一些實施例中,反射層可包含介電質反射層,該介電質反射層由組合成提供反射性質的高折射率層及低折射率層的光學堆疊組成。此類材料可適用於例如作為連續反射層或作為非連續反射層。介電質反射層在美國專利申請公開案第2017/0131444號中進一步詳細描述,針對此目的將其全文以引用方式併入本文中。在特定實施例中,介電質反射層可係所謂的層接層(LBL)結構,其中光學堆疊的各層(亦即,各高折射率層及各低折射率)本身係由多個雙層的子堆疊組成。各雙層繼而由一第一子層(例如,帶正電荷子層)及一第二子層(例如,帶負電荷子層)組成。高折射率子堆疊之雙層的至少一個子層將包含賦予高折射率的成分,而低折射率子堆疊之雙層的至少一個子層將包含賦予低折射率的成分。LBL結構、製造此種結構的方法、及包含介電質反射層(其包含此種結構)的復歸反射物品詳細地描述於美國專利申請公開案第2017/0276844號中,其全文以引用方式併入本文中。
在一些實施例中,反射層可包含印刷或塗佈層(例如,包含反射材料,諸如,金屬鋁或銀)。例如,可將包含反射材料(例 如銀油墨)的可流動前驅物設置(例如印刷)在微球體21的區域25的至少一部分上,且然後固化成反射層。若需要,反射層可受熱處理(例如,燒結)以増強層的反射性。此類材料可適用於作為連續反射層或作為非連續反射層。
在特定實施例中,印刷或塗佈的反射層可包含反射材料的粒子,例如薄片(例如,鋁薄片粉末、珠光顏料等),例如,如美國專利第5344705號中所述,其以引用方式全部併入本文中。在一些實施例中,黏合劑層10可載有反射材料或珠光材料的粒子,例如薄片,使得向後相鄰於透明微球體21與色層30之黏合劑層10的至少一部分可提供如本文所揭示的反射層40。(在這種設計中,黏合劑層10的此部分將被視為包含反射層,該反射層設置在透明微球體21與黏合劑層10(的向後部分)之間。在一些實施例中,反射層(例如,局部埋置的反射層)可以是「轉移的」反射層,這表示單獨製備且然後物理性地轉移(例如層壓)至載體承載的透明微球體之反射層。此種「轉移的」反射層詳細地描述於美國臨時專利申請案第62/578343號中(例如,在實施例2.3(包括實例2.3.1至2.3.3)及實例2.4(包括實例2.4.1至2.4.5)中),其全文以引用方式併入本文中。
在一些實施例中,可將如本文揭示的復歸反射物品1提供為轉移物品100的部分,轉移物品100包括復歸反射物品1與可移除的載體層110。在一些合宜實施例中,復歸反射物品1可建立在此種載體層110上,該載體層可針對物品1的最終用途而移除,如以下所描述的。例如,物品1的前側2可與載體層110的後表面111可釋 放地接觸,如圖5中的例示性實施例所示。復歸反射物品1(例如,雖然仍係轉移物品100的一部分)可耦接至任何期望基材130,如圖5所示。在一些實施例中,此可藉由使用接合層120完成,該接合層用於以面對基材130之物品1的背側3將物品1耦接至基材130。在一些實施例中,此類接合層120可接合物品1的黏合劑層10(或向後設置在其上的任何層)至基材130。此種接合層120可係例如(任何合適類型及組成物的)壓敏黏著劑或熱活化黏著劑(例如,「熨燙式(iron-on)」接合層)。各種壓敏黏著劑在美國專利申請公開案第2017/0276844號中詳細描述,其全文以引用方式併入本文中。
用語「基材」廣義地使用並涵蓋期望將復歸反射物品1,例如,耦接或載置至其的任何物品、物品的一部分、或物品的集合。此外,耦接至或安裝在基材上的復歸反射物品的概念不限於將復歸反射物品例如附接至基材的主表面的組態。更確切地說,在一些實施例中,復歸反射物品可係將其,例如,穿透、編織、縫紉、或以其他方式插入及/或穿過基材,使得復歸反射物品的至少一些部分可見的,例如,長條、細絲、或任何合適的高縱橫比物品。事實上,此種復歸反射物品(例如,以紗線的形式)可與其他,例如,非復歸反射物品(例如,非復歸反射紗線)組裝(例如,編織)以形成其中的復歸反射物品的至少一些部分係可見的基材。耦接至基材的復歸反射物品的概念因此涵蓋物品有效地變成基材的一部分的情況。
在一些實施例中,基材130可係衣物的一部分。用語「衣物(garment)」廣義地使用,且大致涵蓋旨在穿著、攜帶、或以其 他方式存在於使用者身體上或附近的任何項目或其部分。在此種實施例中,物品1可例如藉由接合層120(或藉由縫紉或任何其他合適方法)直接耦接至衣物。在其他實施例中,基材130本身可係物品1藉由例如接合或縫紉耦接至其並將機械完整性及穩定性添加至物品的支撐層。然後可依需要將包括支撐層的整體總成耦接至任何合適項目(例如,衣物)。通常,在將物品1耦接至期望實體然後在耦接完成後移除的期間,將載體110保持在原地可係合宜的。嚴格地說,雖然載體110於物品1之前側上保持在原地,但透明微球體21的區域24將尚未暴露於空氣,且因此復歸反射元件20可尚未展現所欲的復歸反射性位準。然而,仍將可拆卸地設置在將針對作為復歸反射器之物品1的實際使用而移除的載體110上的物品1視為係如本文所特徵化的暴露透鏡復歸反射物品。
在一些實施例中,復歸反射物品1能藉由從載體層110開始而製造。透明微球體21可部分地(且可釋放地)埋置至載體層110中以形成實質單層微球體。針對此種目的,在一些實施例中,載體層110可方便地包含,例如可被加熱的可熱軟化聚合材料,及以將微球體部分地埋置於其中的此種方式沉積至其上的微球體。然後可將載體層冷卻以可釋放地將微球體保持在用於進一步處理的條件下。一般而言,原沉積的微球體至少彼此略微橫向地間隔開,雖然微球體可偶爾彼此橫向接觸。
在各種實施例中,微球體21可部分地埋置在載體110中,例如,達微球體直徑的約20至50百分比。未埋置在載體中的微 球體21的區域25從載體向外突出,使得彼等隨後能接收局部埋置層30、反射層40及黏合劑層10(及依需要的任何其他層)。在將微球體設置在載體層上的時間期間,此等區域25(其將形成微球體在最終物品中的埋置區域25)在本文中將稱為微球體的突出區域。如稍早所述,在不同微球體在載體110中埋置得多深上可能有一些變化,其可影響沉積至不同微球體之突出表面上的局部色層的大小及/或形狀。
透明微球體可用任何合適類型。用語「透明的(transparent)」大致用以指透射在經選擇波長或在經選擇波長範圍內的電磁輻射的至少50%的本體(例如,玻璃微球體)或基材。在一些實施例中,透明微球體可透射可見光譜(例如,從約400nm至約700nm)中的光的至少75%;在一些實施例中,為至少約80%;在一些實施例中,為至少約85%;在一些實施例中,為至少約90%;且在一些實施例中,為至少約95%。在一些實施例中,透明微球體可透射近紅外線光譜(例如,從700nm至約1400nm)中的經選擇波長(或範圍)的輻射的至少50%。在各種實施例中,透明微球體可由,例如,無機玻璃製造,可具有例如30至200微米的平均直徑,及/或可具有,例如,從1.7至2.0的折射率。微球體的絕大多數(例如,按數目計至少90%)在形狀上可至少大致、實質上、或基本上係球形。然而,將瞭解在任何實際、大規模程序中如產生時的微球體可包含在形狀上展現輕微偏差或不規則的小數目微球體。因此,用語「微球體」的使用不要求此等物品必須係,例如,形狀上完美或恰為球形的。
合適載體層的進一步細節、暫時將透明微球體埋置在載體層中的方法、及使用此種層產生復歸反射物品的方法揭示於美國專利申請公開案第2017/0276844號中。
微球體21部分埋置在載體110中之後,將成為局部埋置色層30的色層可施加至任何選定的微球體的突出區域25。在各種實施例中,可將單個色層30施加至所有微球體;或者,其可僅施加至選定區域中的微球體。在一些實施例中,第一色層30可施加在(所產生物品1的)一或多個區域5中,且第二、不同的色層50可施加至一或多個其它的區域6。色層可藉由能沉積色層的任何方法(嚴格來說,其可沉積可例如藉由乾燥、固化、或類似者凝固的色層前驅物,以形成實際的色層)以如本文所定義及描述地局部化(例如,埋置)色層的此種方式施加。
在許多合宜實施例中,沉積處理可配置成提供色層僅沉積在微球體21之突起區域25上,且不,例如,形成在載體110的表面111上。例如,可使用物理性轉移程序,其中將色層前驅物接近微球體的突出區域,使得色層前驅物轉移至微球體的突出區域的至少部分而不任何顯著程度地轉移至載體的表面。任何這種轉移程序將在本文中特徵化為「印刷」程序,且將與色層前驅物不僅沉積在微球體的突出區域上,也沈積載體的表面上、在微球體之間的「塗佈」程序形成對比。
在一些此類實施例中,可使用接觸印刷方法,其中將色層前驅物設置在靠近微球體承載載體110的印刷表面上,使得色層前 驅物轉移至微球體21的突出區域25的至少部分而不轉移至載體110的表面111。在一些合宜的實施例中,這可藉由柔版印刷來執行,其中微球體承載載體110係印刷基材,且其中色層前驅物係待印刷的材料。印刷表面(例如,柔版印刷板的表面)接近突出的微球體區域25的靠近程度、將印刷板與載體110帶至彼此靠近的壓力、色層前驅物的黏度、柔版印刷板的剛度/適形能力等可受控制,以提供僅將色層前驅物轉移至微球體21的突出區域25。(即,可控制此類參數,以確保不任何顯著程度地將色層前驅物轉移至載體表面111)。事實上,可控制此類參數,以提供根據需要將色層前驅物轉移至微球體21的突出區域25的較大或較小的百分比。根據本文的揭露,實現此類控制的方法對於柔版印刷的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將是顯而易見的。
在具體實施例中,可控制轉移(例如印刷)程序,使得色層前驅物未設置在微球體21之突出區域25的整體上。亦即,在一些情況下,可實行該轉移處理,使得色層前驅物僅轉移至微球體21之突出區域25的最外側部分(該最外側部分將變成最終物品中之微球體21的埋置區域25的最後方部分)。
藉由具體的實例,在一些實施例中,微球體21可設置在載體110上使得微球體直徑的約50%埋置在載體中。因此,微球體的約50%的直徑將從載體的表面111向外突出。可執行該轉移程序,使得色層前驅物僅例如沉積在微球體的最外部分上。此外,可選擇前驅物組成物與程序條件,使得前驅物不會沿微球體的突出表面散開、 運行、或吸芯至任何顯著程度。在沉積程序完成之後,將存在不包含色層30在其上之突出的微球體區域25的剩餘部分27。在轉移微球體21至黏合劑層10(且從其移除載體110)後,可形成包含以圖2描繪的一般方式配置的微球體21及色層30的復歸反射元件20。即,微球體21將埋置在黏合劑層至深度約50%的微球體直徑,其中色層30僅佔據微球體21的埋置區域25的向後部分。具體地,色層30不佔據埋置區域25的向前部分27。這種方法能夠提供局部埋置色層30(例如,其在圖2的例示性描繪中佔據約90度的範圍的角弧)。然而,如上述,例如藉由諸如柔版印刷的轉移程序實現的實際色層可能不一定如圖2所示的例示性描繪般對稱。
其它接觸轉移/印刷方法可用於替代柔版印刷。此種方法可包括,例如,微接觸印刷、移印、軟微影、凹版印刷、平版印刷、及類似者。一般而言,只要將處理條件及色層前驅物的流動性質控制成使得所產生的色層係局部埋置色層,可使用任何沉積方法(例如,噴墨印刷)。將理解無論使用哪種方法,可有利的控制該方法,使得色層前驅物以非常薄的層(例如,幾微米或更小)並以適當黏度沉積,以提供前驅物至少實質地保持在其所沉積的區域中。此種配置可確保,例如,所得到的色層以上述方式佔據所欲的角弧。也將理解,一些沉積方法可提供厚度可因地而異的色層30。換言之,色層的後主表面33可不一定與色層的主前表面32完全一致。然而,已發現至少一些此類型變異量(例如,可隨柔版印刷發生)在本工作中係可接受的。
如本文之前簡單提及的,在一些實施例中,有機聚合材料的層(例如透明層)可定位在復歸反射物品中的微球體的後方。在各種實施例中,此類層(如果存在)可沉積在色層之前或之後,且因此可定位於色層前方或後方。此類層可用作任何所欲的功能,例如,其可用作保護層。在一些實施例中,此類層可用作接合層,例如用於下面討論的轉移的反射層。有機聚合物層(例如,保護層)及其可能合適的組合物詳細地描述於美國專利申請公開案第2017/0276844號中,其全文以引用方式併入本文中。在具體實施例中,此種層可由聚胺甲酸酯材料組成。可能適合此種目的的各種聚胺甲酸酯材料描述於,例如,美國專利申請公開案第2017/0131444號中,其全文以引用方式併入本文中。
當局部埋置色層或多個色層30設置在透明微球體21的突出區域25上後,反射層或多個反射層40然後可設置在其上。此可,例如,藉由,例如,連續金屬層(諸如,鋁或銀)的氣相沉積、藉由許多高折射率層及低折射率層的沈積以形成介電質反射層、藉由印刷以其他方式設置包含反射添加劑的材料(例如藉由印刷銀油墨或包含珠光顏料的材料)、藉由包括反射添加劑在黏合劑層中、藉由轉移(例如層壓)單獨製成的反射層等來實行。可選擇並且可執行任何合適的方法,以提供連續反射層,或(例如,藉由合適的遮蔽或其他方式)多個非連續反射層。如所述,在一些實施例中,非連續反射層可係局部反射層;在特定實施例中,其可係埋置反射層。
在各種實施例中,可例如藉由在載體承載的透明微球體的突出區域的部分上印刷反射油墨來提供任何此類非連續反射層。或者,此類反射層可例如如此提供:藉由塗佈反射層(例如藉由氣相塗佈)至載體與其上的微球體上,且然後從載體的表面移除(例如藉由蝕刻)反射層,同時留下局部反射層在微球體上的定位。在此類型的一些具體實施例中,可施加抗蝕劑材料(例如,藉由諸如柔版印刷之類的轉移程序)於微球體的突出區域的頂部上之反射層的部分上,但不施加至微球體之間的載體表面上之反射層的部分。然後能施加移除除了由抗蝕劑材料保護的反射層部分外的反射層的蝕刻劑。此種方法更詳細地描述於美國臨時專利申請案第62/578343號中,其全文以引用方式併入本文中。替代地,在一些實施例中,可採取措施以確保當反射層沉積(例如,藉由氣相塗佈)至透明微球體上並且至承載微球體的載體的表面上時,在載體表面上之反射層的部分保留在載體上,而不是轉移至黏合劑層。此類配置(其詳細描述於美國專利申請公開案第2016/0245966號中,其全文以引用方式併入本文中)可提供所得的復歸反射物品包含局部反射層。
在一些實施例中,轉移方法尤其可用於提供不連續反射層40,例如局部埋置反射層。此類用語表示一種物理性轉移方法,其中單獨形成反射層作為一連續的宏觀實體(例如,作為多層基材的部分,其包括在處理期間支撐反射層的可移除支撐層)。將預製反射層帶至接近設置在載體110上的透明微球體21的突出區域25附近,使得反射層的局部區域接觸存在於微球體的突出區域25的至少一部分上 並且物理性地轉移至其上的接合層。在此類程序中,反射層的局部區域將與反射層的橫向圍繞區域分離,其中反射層的橫向圍繞區域與多層基材的剩餘層一起被移除。此類物理性轉移方法可視為是局部層壓程序,並且可提供不連續的反射層,例如局部反射層,例如特別是埋置反射層。製備此類反射層(稱為「轉移」層)的方法詳細描述於前述的美國臨時專利申請案第62/578343號中(例如,在實施例2.3(包括實例2.3.1至2.3.3)及實例2.4(包括實例2.4.1至2.4.5)中)。
如本文前面所述,在一些實施例中,局部埋置反射層可設置成使得其佔據比與其共享復歸反射光路徑的埋置色層更小的角弧。因此在一些實施例中,反射層可比色層30覆蓋透明微球體21的埋置區域25較少的百分比。在此類型的具體實施例中,反射層的整體將定位在色層的後方(換句話說,在此類實施例中,反射層的任何部分將不會延伸超過色層的邊界以提供與反射層相遇但不與色層相遇之復歸反射路徑)。用於設置色層與反射層的程序可被選擇與控制,以確保各層以此類方式設置來實現此。例如,可執行色層沉積程序與不連續反射層轉移程序,以提供所得的反射層不相對於色層偏移。
如果期望復歸反射物品1包括本文先前所述的一般類型的一或多個非局部色層60,則這些層可在生產程序期間提供於任何合適的點,並且可例如藉由任何合適的沉積程序提供。在許多合宜的實施例中,非局部色層前驅物可塗佈在載體110的微球體承載表面111上,且固化以形成非局部色層於微球體之間橫向的載體的區域中。然 後,可將此色層轉移至黏合劑層10的區域13,以形成最終物品的非局部色層60,例如如圖4所示。
在一些實施例中(特別是如果反射層40是連續不透明反射層),非局部色層60的沉積可在反射層40的形成之前執行,例如使得色層60以不可見的方式不掩埋在反射層40下方。
在一些實施例中,非局部色層60可塗佈至微球體承載載體110的選定區域上,以(在被轉移至黏合劑層之後)提供最終物品的對應區域(例如圖4的區域7)中的環境顏色。在這方面,塗佈意味着非局部色層設置在載體的選定區域的全部上,包括橫向在微球體21之間的載體表面111的區域112,以及微球體21的突出區域25上(或已經存在其上的一層上)。對於其上已存在局部色層30的微球體21而言,復歸反射光路徑中的兩層兩色疊堆的存在可導致復歸反射光中所顯示的實際顏色受到局部色層30與非局部色層60兩者的影響。在此類實施例中,這些色層可因此被選擇使得其等的組合效果提供復歸反射中的所欲顏色。
然而,在一些實施例中,如果任何非局部色層60將保持在局部色層30與反射層40之間的位置中,則可進行僅提供相對少量於最後物品1中之程序。(在此類情況下,復歸反射光中的顏色將由可根據需要選擇的局部色層30來控制)。即,即使非局部色層的部分初始沉積在載體承載的微球體21上的現有局部色層的頂部上,則可使用方法優先移除或重新定位此類部分,例如在隨後提供反射層之前。此類方法可提供包含非局部色層60在橫向於微球體21之間的物 品1的至少一些區域8中之最終物品,同時最小化保持在局部色層30與反射層40之間的此類色層60的任何量。達成此類配置的方法呈現於美國專利申請公開案第2011/0292508號中,其以引用方式併入本文。
在實施上.述程序的任何型式或組合之後,可將黏合劑前驅物(例如,黏合劑層組分的混合物或溶液)施加至微球體承載載體110上。黏合劑前驅物可設置(例如,藉由塗佈)在加載微球體的載體上,然後硬化以形成黏合劑層(例如,連續黏合劑層)。黏合劑可係任何合適的組成物,例如,其可形成自包含彈性聚胺甲酸酯組合物連同任何期望添加劑等的黏合劑前驅物。黏合劑組成物、從前驅物製造黏合劑的方法等描述於美國專利申請公開案第2017/0131444號及第2017/0276844號中,其全文以引用方式併入本文中。如所述,在一些實施例中,黏合劑可包含一或多種着色劑。在具體實施例中,黏合劑可包含一或多種螢光顏料。合適的顏料例如可選自在上文引用之‘444及‘844公開案中列舉的那些。
如果需要,可任選地將基材130(例如,織物)埋置於黏合劑前驅物中,然後使前驅物硬化以形成黏合劑層10。(這可提供直接接合至黏合劑層的基材130,而不需要例如黏著劑層、縫紉等)。替代地,在一些實施例中,接合層(例如黏著劑層)120可設置在黏合劑層10的後側上,例如,接合層的前表面124接觸黏合劑層的後表面15。(嚴格地說,即使提供織物層,仍然可提供黏著劑層(例如,鐵上黏著劑),以促進耦接織物層/物品1至例如衣物。)
因此形成的構造(其中載體110仍在定位)稱為轉移物品(由圖5中的元件符號100標識)。如果沒有基材以上述方式埋置黏合劑層中,則可將轉移物品耦接至基材(例如,接合層120的後表面125可接合至基材的前表面)。基材可以是衣物的織物;或者,其可以是以任何期望的方式進一步耦接至衣物的片狀材料(例如貼片)。通常,在期望的時間將移除載體110(例如剝離)。在一些實施例中,在轉移物品已耦接至期望的基材之後,可移除載體,例如作為形成復歸反射物品在期望的衣物上的定位之最終步驟。
如本文稍早指出的,在一些實施例中,色層可藉由使用設置在色層中的著色劑實施在包括可見光、紅外線輻射、及紫外線輻射的範圍中的至少某處的電磁輻射的波長選擇性吸收。用語著色劑(colorant)廣義地涵蓋顏料及染料。習知地,顏料被認為係大致不溶於著色劑存在於其中的材料中的著色劑,且染料被認為係大致可溶於著色劑存在於其中的材料中的著色劑。然而,當分散至特定材料中時,著色劑表現得是否像顏料或染料可能並不總是有明線區別。因此,用語著色劑包含任何此種材料,無論是否在特定環境中、其是否被認為係染料或顏料。
在一些實施例中,合適的染料包括例如且不限於,氯苯酚紅、酸性橙12、酸性藍25、鉻黒T、麗絲胺綠B、酸性品紅、茜素藍黒B、酸性藍80、酸性藍9、豔藍G、水溶性苯胺黒、亞甲基藍、結晶紫、番紅、鹼性品紅、與其組合。可使用單一染料或兩種或更多種染料的混合物來獲得期望的顏色。合適的顏料可選自,例如,在商 標名稱CAB-O-JET下可購自Cabot Corporation(Boston,MA)的產品,與在各種商標名稱(例如9R1252與9S1250)下可購自Penn Color(Doylestown,PA)的產品。在一些實施例中,着色劑可包含合適的近紅外波長吸收材料,該吸收材料選自例如紅外線(IR)吸收染料、IR吸收顏料(諸如氧化鑭(LaB6)的奈米粒子)、與摻雜金屬的氧化物,包括摻雜銻的錫氧化物(ATO)、摻雜銦的錫氧化物(ITO)、混合價鎢氧化物,諸如氧化銫鎢(CWO)等。可根據需要使用任何此類染料或多個染料以及任何此類顏料或多個顏料的任何合適的組合。適用於本文使用的染料與顏料及其尺寸描述於美國臨時專利申請案第62/650381號中,其以引用方式全部併入本文。將理解,包括着色劑於用於本文所揭示的目的的材料(例如,局部或非局部色層,黏合劑層等)中將例如與包括低含量的組分(例如UV吸收劑)以實現環境穩定性與類似目的有所區分。
可將任何合適的着色劑包括在可印刷的組成物中,以使着色劑設置在復歸反射元件的色層中。例如,可將着色劑混合至可商購獲得的柔版印刷組成物中;或者,其可混合至定製的可印刷組成物中。在一些實施例中,柔版印刷組成物(例如,印刷油墨)可商購獲得,其中合適的油墨或顏料已經存在於其中;此類組成物可原樣使用。任何此類可印刷的組成物,無論是例如架上的組成物或定製的組成物,均可依賴於任何合適的成分及/或固化機制。例如,在一些實施例中,可印刷組成物可係水性組成物(例如聚胺甲酸酯分散體、丙烯酸分散體等);或者,其可以是基於溶劑的組成物。該組成物可例如 藉由移除揮發性組分(諸如水或有機溶劑)而固化。在一些實施例中,該組成物可藉由化學交聯(例如(甲基)丙烯酸酯基團或其他反應性基團)而固化,無論是熱促進的及/或藉由例如UV輻射、電子束、或類似者。例如,該組成物可係例如可光致固化的100%活性(例如無溶劑)(甲基)丙烯酸酯組成物。可使用任何此類方法以及其組合。
為了向復歸反射元件賦予波長選擇性,在各種實施例中,色層可吸收350nm與10600nm之間的至少一波長下的輻射,例如,350nm或更大、400nm或更大、450nm或更大、500nm或更大、550nm或更大、600nm或更大、650nm或更大、或700nm或更大之至少一波長;以及10600nm或更小、10,000nm或更小、9000nm或更小、8000nm或更小、7000nm或更小、6000nm或更小、5,000nm或更小、4000nm或更小、3000nm或更小、2000nm或更小、1700nm或更小、1400nm或更小、1000nm或更小、900nm或更小、850nm或更小、800nm或更小、或750nm或更小之至少一波長。換句話說,色層可吸收在350nm與10600nm之間、在350nm與1400nm之間、在350nm與750nm之間(例如,典型的可見光波長範圍)、或在750nm與1400nm之間(例如,典型的近紅外光波長範圍)的至少一波長。
如上述,如本文所揭示的物品可表現出顏色(無論是例如藉由局部色層、非局部色層、或着色黏合劑層所賦予的),其相似性或差異可使用CIE 1931 XYZ色彩空間色度圖來特徵化。也就是 說,顏色之間的差異或相似性可根據(x,y)色度座標及/或根據顏色亮度(Y)來特徵化,例如如美國專利申請公開案第2017/0276844號與第2017/0293056號中討論的。這些公開案也討論根據,例如,復歸反射性係數(R A )將復歸反射性特徵化的方法,其全文以引用方式併入本文中的整體內容。在各種實施例中,物品1的至少經選擇區域可呈現根據此等公開案中概述的程序測量之每平方公尺每勒克司至少50、100、200、250、350、或450燭光的復歸反射性係數。
在各種實施例中,如本文揭示的復歸反射物品可滿足ANSI/ISEA 107-2015及/或ISO 20471:2013的要求。在許多實施例中,如本文揭示的復歸反射物品可展現令人滿意的或優異的洗滌耐久性。此種洗滌耐久性可在根據ISO 6330 2A的方法進行多次(例如,25)洗滌循環後顯現為高R A 保留(洗滌後的R A 與洗滌前的R A 之間的比率),如美國專利申請公開案第2017/0276844號中所概述的。在各種實施例中,如本文揭示的復歸反射物品在25次此種洗滌循環之後可展現至少30%、50%、或75%的R A 保留的百分比。
在一些實施例中,如本文揭示的復歸反射物品可經組態用於或與執行例如機械視覺、遠端感測、監視、或類似者的系統一起使用。此種機械視覺系統可依賴,例如,一或多個可見及/或近紅外線(IR)影像獲取系統(例如,相機)及/或輻射源或照明源,連同操作該系統所需的任何其他硬體及軟體。在一些此類實施例中,物品的至少一些復歸反射元件可包含至少兩種不同復歸反射特性(例如強度、亮度、顏色、對比度等)。在特定實施例中,此類特性可係例如波長相 關的及/或角度相關的。因此在一些實施例中,如本文揭示的復歸反射物品(無論其是否安裝在基材上)可係任何所欲類型及組態之機械視覺系統的組件或可搭配該機械視覺系統工作。此種復歸反射物品可,例如,經組態成被光學地詢問(無論是否是視覺上或藉由近紅外線,例如,在多達數公尺的距離),而與環境光條件無關。因此,在各種實施例中,此種復歸反射物品可包含復歸反射元件,該等復歸反射元件經組態以共同展現允許由物品運載的資訊的任何合適的(多個)影像、(多個)碼、圖案、或類似者以由機械視覺系統擷取。例示性機械視覺系統、復歸反射物品可經組態用於此種系統中的方式、及復歸反射物品可特別關於用於此種系統的適用性而特徵化的方式係揭示於美國臨時專利申請案第62/536654號中,其全文以引用方式併入本文中。
復歸反射物品的各種組件(例如,透明微球體、黏合劑層、反射層等)、製造此種組件及在各種配置中將此種組件併入復歸反射物品中的方法描述於,例如,美國專利申請公開案第2017/0131444號、第2017/0276844號、及第2017/0293056號中,及美國臨時專利申請案第62/578343號中,所有申請案的全文以引用方式併入本文中。
將理解包含如本文揭示之局部色層的復歸反射元件能使用在任何合適設計及用於任何合適應用的任何復歸反射物品中。尤其應指出包含透明微球體(連同一或多個局部色層、反射層等)的復歸 反射元件的存在條件不排除不包含透明微球體的其他復歸反射元件(例如,所謂的立體角復歸反射器)存在於物品中的某處。
雖然本文的討論主要涉及本文描述的復歸反射物品與衣物及相似項目一起使用,將理解當安裝至任何合適組件或實體、或存在於其上或接近其時,此等復歸反射物品可發現在任何應用中使用。因此,例如,如本文揭示的復歸反射物品可發現在路面標記帶、路標、車輛標記或識別(例如,車牌)中使用,或通常在任何類別的反射片材中。在各種實施例中,此種物品及包含此種物品的片材可呈現資訊(例如,標示)、可提供美學外觀、或可提供此種目的二者的組合。
例示性實施例清單
實施例1係一種暴露透鏡復歸反射物品,其包含:一黏合劑層;及,複數個復歸反射元件,該複數個復歸反射元件在該黏合劑層的一前側的一長度及寬度上間隔開,各復歸反射元件包含一透明微球體,該透明微球體部分埋置在該黏合劑層中;其中該復歸反射元件中的至少一些包含設置在該透明微球體與該黏合劑層之間的一反射層以及至少一局部色層,該至少一局部色層埋置在該透明微球體與該反射層之間。
實施例2係實施例1之暴露透鏡復歸反射物品,其中該等局部埋置色層的至少一些佔據平均從45度至100度的一角弧。
實施例3係實施例1至2之任一者之暴露透鏡復歸反射物品,其中該物品包含至少一第一區域與至少一第二區域,該至少一第一區域包含呈現一第一顏色的第一局部埋置色層,且該至少一第二區域包含呈現一第二顏色的第二局部埋置色層,該第二顏色不同於該第一顏色。
實施例4係實施例1至3之任一者之暴露透鏡復歸反射物品,其中在該等透明微球體之間橫向的區域中之該物品的一視覺暴露前表面的至少一部分係由一非局部色層的一色層的一視覺暴露表面提供。
實施例5係實施例1至4中任一者的暴露透鏡復歸反射物品,其中該黏合劑層包含一著色劑。
實施例6係實施例1至5之任一者之暴露透鏡復歸反射物品,其中該等復歸反射元件的至少一些各包含一反射層,該反射層係一非局部反射層的一部分。
實施例7係實施例1至6之任一者之暴露透鏡復歸反射物品,其中該等復歸反射元件的至少一些各包含一反射層,該反射層係一局部反射層。
實施例8係實施例1至6之任一者之暴露透鏡復歸反射物品,其中該等復歸反射元件的至少一些各包含一局部反射層,該局部反射層係埋置於該透明微球體與該黏合劑層之間的一埋置反射層。
實施例9係實施例8之暴露透鏡復歸反射物品,其中該等埋置反射層的至少一些係埋置於該局部埋置色層與該黏合劑層之間。
實施例10係實施例7至9之任一者之暴露透鏡復歸反射物品,其中該等復歸反射元件中的至少一些各包含一局部反射層,該局部反射層佔據小於該復歸反射元件的該局部埋置色層所佔據的一角弧之一角弧,且其中該局部反射層的該整體係位於該局部埋置色層的後方。
實施例11係實施例1至10之任一者之暴露透鏡復歸反射物品,其中該等復歸反射元件的至少一些各包含一反射層,該反射層包含一氣相塗佈金屬層。
實施例12係實施例1至11之任一者之暴露透鏡復歸反射物品,其中該等復歸反射元件的至少一些包含一反射層,該反射層係包含交替的高折射率子層與低折射率子層的一介電質反射體層。
實施例13係實施例1至12之任一者之暴露透鏡復歸反射物品,其中該物品在25次洗滌循環之後呈現一復歸反射性係數(R A ,在0.2度觀看角度及5度進入角度測量),該復歸反射性係數係任何洗滌循環之前初始呈現的一復歸反射性係數的至少50%。
實施例14係一種轉移物品,其包含如實施例1至13之任一者的暴露透鏡復歸反射物品及一載體層,該暴露透鏡復歸反射物品可拆卸地設置於該載體層上,且該等透明微球體的至少一些與該載體層接觸。
實施例15係一種包含如實施例1至14中任一者之暴露透鏡復歸反射物品的基材,其中該復歸反射物品的該黏合劑層耦接至該基材,且該等復歸反射元件的至少一些背對該基材。
實施例16係如實施例15之基材,其中該基材係一衣物的一織物。
實施例17係如實施例15之基材,其中該基材係支撐該暴露透鏡復歸反射物品並經組態以耦接至一衣物的一織物的一支撐層。
實施例18係一種製造一復歸反射物品的方法,該復歸反射物品包含複數個復歸反射元件,該等復歸反射元件的至少一些各包含一局部色層,該方法包含:將至少一色層前驅物物理性地轉移至由一載體層承載並且部分埋置於其中之透明微球體的突出區域的至少部分上;將該色層前驅物固化成局部色層,設置一反射層於該等局部色層的至少一些上,將一黏合劑前驅物設置在該載體層上並且在承載該等局部色層與該等反射層於其上之該等透明微球體的該等突出區域上,以及,固化該黏合劑前驅物以形成一黏合劑層。實施例19係實施例18之方法,其中該至少一色層前驅物的該物理性地轉移包含該至少一色層前驅物的柔版印刷。
實施例20係實施例18至19之任一者之方法,其中針對該等透明微球體的至少一些,該方法包含物理性地轉移該至少一色層前驅物至該微球體的該突出區域的一部分上,同時使該微球體的該突出區域的另一部分沒有一色層前驅物在其上。
實施例21係實施例18至19之任一者之方法,其中該方法包含一步驟:設置一非局部色層前驅物在承載該等透明微球體之該載體層的一側的至少一選定區域的一主表面上。
實施例22係如實施例1至17中任一者的物品或基材,藉由實施例18至21中任一者的方法製造。
實例
實例及說明書其餘部分中之所有份數、百分比、比率等皆依重量計,除非另有說明。所使用的溶劑與其他試劑可獲得自Sigma-Aldrich Chemical Company;Milwaukee,Wisconsin獲得,除非另有說明。
測試方法
使用RoadVista Field Retroreflectometer Model 932(Gamma Scientific,UDT Instruments,San Diego,CA)測量0.2度的觀看角度與5度或30度的進入角度下之復歸反射光。將復歸反射性係數(R A ,單位係cd/lux/m2)與顏色座標(在CIE 1931 XYZ顏色空間色度圖中的x與y)報告為三個不同樣本區域的測量的平均值。在根據方法ISO 6330 2A實行指示的(例如25個)洗滌循環之後,將洗滌耐久性報告為R A 保留的百分比(計算為洗滌後的R A 與洗滌前的R A 的比率,各在0.2度的觀看角度與5度的進入角度下測量)。
工作例1
為了製造工作例1樣本1,獲得8”寬的載體層,其包含塗佈有一層聚乙烯的紙片,並承載直徑範圍為40至90微米、部分埋置在聚乙烯層中的透明玻璃微球體。使用習知的柔版印刷設備,利用UV可固化的洋紅色油墨配方(參見表2的組成物)柔版印刷載體層的微球體承載側。程序條件如下:6英寸寬的封閉迴路施用裝置,2.5 BCM/in2(每平方英寸十億立方微米)與900線/英寸網紋輥,線速度10英尺每分鐘,在氮氣氛圍下UV固化。柔版印刷板係具有肖氏A硬度38的橡膠套管(Luminite Products Coop.,Bradford,PA),其裝配至標準柔版印刷輥上。將印刷輥與標準柔版印模(背襯)輥配接,以提供兩者之間的間隙。根據需要調節間隙,以獲得將洋紅色油墨配方最佳轉移至微球體的突出部分上。
在如此印刷的洋紅色油墨配方被UV固化之後,將物品的印刷側塗佈有鋁層(使用習知的金屬氣相塗佈方法)以形成連續反射層。然後,使用設置在8密耳間隙的凹口棒塗佈機,用黏合劑前驅物(參見表3的組成物)塗佈鋁塗佈的物品。然後,將該物品保持在88℃的烘箱中30秒,以部分硬化黏合劑前驅物的層。多孔的白色聚酯織物然後層壓至黏合劑前驅物,使得織物部分地穿透至黏合劑前驅物中,之後,該物品保持在102℃烘箱中6分鐘。然後,將該物品保持在室溫下至少12小時,之後移除含有聚乙烯層的紙襯墊,以產生工作例1樣本1(WE1-S1)。
為了製備工作例1樣本2,使用上述組分與程序,其中有以下差異:油墨係UV可固化的青綠色油墨配方(參見表4的組成 物),使用0.6BCM/in2(2000線/in)網紋輥,並且線速度係100英尺/分鐘。由此製得的物品係工作例1樣本2(WE1-S2)。
由此產生的物品中的各者包含復歸反射元件,復歸反射元件各自包括不連續的、局部的、與埋置的色層並且包括連續反射層。(即,這些樣本包含大致上類似於圖5中的一般表示中所示的配置之復歸反射元件)。
比較例
出於比較的目的,獲得可商購的復歸反射物品。據信,各物品包括以美國專利第9248470號中所述的一般方式在透明微球體頂部上的着色保護層。比較例1係紅色並且比較例2係藍色。比較樣本3係3MTM ScotchliteTM C750,其不含有着色保護層。
評估
由人類志願者在視覺上定性地評估工作例樣本WE1-S1與WE1-S2以及比較樣本1、2、與3,在環境光中或通過3M手持復 歸反射觀看器觀察迎面與高角度(評估為大約45度)復歸反射光中的樣本。結果報告於表5中。
也根據上述設備與程序,針對R A 、x、與y評估工作例樣本1與2以及比較樣本1、2、與3。在0.2度的觀看角度、5度的進入角度、與30度的進入角度評估樣本。結果報告在表6中(在此與所有其他表中,a/b的該命名法表示觀看角度/進入角度)。
工作例2
為了製備工作例2樣本3,遵循WE1-S1的組分與程序,具有以下差異:油墨係基於水的青綠色油墨配方(參見表7的組成物),線速度係25英尺/分鐘,並且將油墨塗佈的物品保持在135℃的烘箱中10秒,以乾燥油墨(而不是將油墨UV固化)。由此製得的物品係工作例2樣本3(WE2-S3)。
遵循如針對樣本WE2-S3所述的相同程序製備工作例2樣本4,不同的是其使用基於水的洋紅色油墨配方(參見表8的組成物),而不是基於水的青綠色油墨配方。由此製得的物品係工作例2樣本4(WE2-S4)。
由人類志願者以如同針對樣本WE1-S1與WE1-S2的相似方式視覺上定性地評估樣本WE2-S3與WE2-S4。結果報告於表9中。
也根據上述設備與程序,針對R A ,、x、與y評估樣本WE2-S3與WE2-S4。結果報告於表10中。根據上述程序評估洗滌耐久性。在根據方法ISO 6330 2A進行25次洗滌循環之後,兩個樣本WE2-S3與WE2-S4保持81%的R A
工作例3
為了製造工作例3樣本5,遵循WE2-S4的組分與程序,具有以下差異:取代使用(非圖案化)橡膠套管作為印刷板,(從Southern Graphics Systems,Brooklyn Park,MN)獲得在商標名稱Cyrel DPR 67下可購自DowDuPont的該類型的印刷板。製造商DowDuPont報告了板材料為具有69的肖氏A硬度。板已由習知的板製備方法進行加工,以包含「3M」徽標形狀的宏觀印刷圖案。由此製得的物品係工作例3樣本5(WE3-S5),並且包含具有復歸反射元件 (其等各包括洋紅色色層)的一些區域(在宏觀的「3M」徽標圖案中),以及具有復歸反射元件(其等不包括色層)的其它區域(在背景中)。
為了製造工作例3樣本6,遵循WE2-S3的組分與程序,具有以下差異。用基於水的青綠色油墨以如針對WE2-S3的相同的方式柔版印刷承載微球體的載體層,即,使用未圖案化的橡膠套管作為印刷板。然後用基於水的洋紅色油墨以如針對WE3-S5的相同的方式再次柔版印刷所產生的物品,即,使用圖案化(「3M」徽標)印刷板。由此製得的物品(樣本WE3-S6)因此包含具有復歸反射元件(其等各包括青綠色色層與洋紅色色層的堆疊)的一些區域(在宏觀的「3M」徽標圖案中),以及具有復歸反射元件(其等僅包括青綠色色層)的其它區域(在背景中)。
樣本WE3-S5與WE3-S6由人類志願者視覺上定性地評估。結果報告於表11中。
工作例4
為了製造工作例4樣本7,遵循WE1-S1的組分與程序,具有以下差異。用UV可固化的洋紅色油墨以如針對WE1-S1的相同的方式柔版印刷承載微球體的載體層。所得的中間物品然後被塗佈有可在表12中找到的青綠色塗佈組成物。用具有2密耳間隙的凹口棒塗佈機進行塗佈。將塗佈的物品保持在65℃的烘箱中3分鐘,然後在90℃的烘箱中2分鐘。然後以如針對WE1-S1的相似的方式處理所得的物品(例如,用鋁來氣相塗佈,然後塗佈黏合劑前驅物,黏合劑前驅物硬化以形成黏合劑層)。
因此,樣本WE4-S7包含各包括局部(埋置)洋紅色色層的復歸反射元件,並且進一步包含在透明微球體/復歸反射元件之間的橫向區域中的非局部青綠色色層。據信,由於例如青綠色塗佈組成物的特性(例如黏度)與凹口棒塗佈程序的特性,大部分青綠色塗佈組成物從微球體的突出部分排出(至載體層的表面上,然後轉移至黏合劑層的表面上)。因此,僅少量的青綠色似乎保持在微球體的突出部分上。
為了製造工作例4樣本8,遵循WE1-S2的組分與程序,具有以下差異。用UV可固化的青綠色油墨以如針對WE1-S2的相同的方式柔版印刷承載微球體的載體層。所得的中間物品然後被塗佈有可在表13中找到的洋紅色塗佈組成物。用具有2密耳間隙的凹口棒塗佈機進行塗佈。將塗佈的物品保持在65℃的烘箱中3分鐘,然後在90℃的烘箱中2分鐘。所得的物品然後以如針對WE4-S7的相似方式處理,以產生樣本WE4-S8。
因此,樣本WE4-S8包含各包括局部(埋置)青綠色色層的復歸反射元件,並且進一步包含在透明微球體/復歸反射元件之間的橫向區域中的非局部洋紅色色層。據信,由於例如洋紅色塗佈組成物的特性(例如黏度)與凹口棒塗佈程序的特性,大部分洋紅色塗佈組成物從微球體的突出部分排出(至載體層的表面上,然後轉移至黏合劑層的表面上)。因此,僅少量的洋紅色似乎保持在微球體的突出部分上。
樣本WE4-S7與WE4-S8由人類志願者視覺上定性地評估。結果報告於表14中。
也根據上述設備與程序,針對R A ,、x、與y評估樣本WE4-S7與WE4-S8。結果報告於表15中。
前述實例已僅為了清楚理解而提供,並且無任何不必要的限制係自其理解。實例中描述之測試及測試結果旨為闡釋而非預測,並且可預期測試程序中的變化會得出不同結果。鑒於所使用的程序中涉及眾所周知的公差,實例中的所有定量值應理解為係近似的。
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應理解,本文所揭示之特定例示性元件、結構、特徵、細節、結構設計等等都可在許多實施例中修改及/或結合。所有此類變化及組合皆經本案發明人設想而全都在本發明的範圍內,並非只有經選擇作為例示性說明的那些代表性設計。因此,本發明的範疇應不侷限於本文中描述的特定例示結構,而是至少延伸至申請專利範圍之語言所述之結構及這些結構的等效物。本說明書中明確敘述作為替代者之元件中的任一者皆可如所欲以任何 組合明確包括於申請專利範圍內或排除自申請專利範圍外。本說明書中以開放式語言(例如:包含(comprise)及其衍生語)敘述之元件或元件組合中的任一者,皆可視為另外以封閉式語言(例如:組成(consist)及其衍生語)及半封閉式語言(例如:基本上組成(consist essentially)、及其衍生語)來敘述。雖然本文中可能已論述各項理論及可能的機制,此類論述無論如何都不應該用來限制可主張的申請標的。倘若本說明書之內容與以引用方式併入本說明書中之任何文件之揭露間有任何衝突或差異,應以本說明書的內容為主。

Claims (21)

  1. 一種暴露透鏡復歸反射物品,其包含:一黏合劑層;以及,複數個復歸反射元件,其等在該黏合劑層的一前側的一長度及寬度上方間隔開,各復歸反射元件包含一透明微球體,該透明微球體部分地埋置在該黏合劑層中;其中該等復歸反射元件中的至少一些包含設置在該透明微球體與該黏合劑層之間的一反射層、以及至少一局部色層,該至少一局部色層埋置在該透明微球體與該反射層之間。
  2. 如請求項1之暴露透鏡復歸反射物品,其中該等局部埋置色層的至少一些佔據平均從45度至100度的一角弧。
  3. 如請求項1之暴露透鏡復歸反射物品,其中該物品包含至少一第一區域與至少一第二區域,該至少一第一區域包含呈現一第一顏色的第一局部埋置色層,該至少一第二區域包含呈現一第二顏色的第二局部埋置色層,該第二顏色不同於該第一顏色。
  4. 如請求項1之暴露透鏡復歸反射物品,其中在該等透明微球體之間橫向的區域中之該物品的一視覺暴露前表面的至少一部分係由一非局部色層的一色層的一視覺暴露表面提供。
  5. 如請求項1之暴露透鏡復歸反射物品,其中該黏合劑層包含一著色劑。
  6. 如請求項1之暴露透鏡復歸反射物品,其中該等復歸反射元件的至少一些各包含一反射層,該反射層係一非局部反射層的一部分。
  7. 如請求項1之暴露透鏡復歸反射物品,其中該等復歸反射元件的至少一些各包含一反射層,該反射層係一局部反射層。
  8. 如請求項1之暴露透鏡復歸反射物品,其中該等復歸反射元件的至少一些各包含一局部反射層,該局部反射層係埋置於該透明微球體與該黏合劑層之間的一埋置反射層。
  9. 如請求項8之暴露透鏡復歸反射物品,其中該等埋置反射層的至少一些係埋置於該局部埋置色層與該黏合劑層之間。
  10. 如請求項7之暴露透鏡復歸反射物品,其中該等復歸反射元件的至少一些各包含一局部反射層,該局部反射層佔據小於該復歸反射元件的該局部埋置色層所佔據的一角弧之一角弧,且其中該局部反射層的整體係位於該局部埋置色層的後方。
  11. 如請求項1之暴露透鏡復歸反射物品,其中該等復歸反射元件的至少一些各包含一反射層,該反射層包含一氣相塗佈金屬層。
  12. 如請求項1之暴露透鏡復歸反射物品,其中該等復歸反射元件的至少一些各包含一反射層,該反射層係包含交替的高折射率子層與低折射率子層的一介電質反射體層。
  13. 如請求項1之暴露透鏡復歸反射物品,其中該物品在25次洗滌循環之後呈現一復歸反射性係數(R A ,在0.2度觀看角度及5度進入角度測量),該復歸反射性係數係任何洗滌循環之前初始呈現的一復歸反射性係數的至少50%。
  14. 一種轉移物品,其包含如請求項1之暴露透鏡復歸反射物品,及一載體層,該暴露透鏡復歸反射物品可拆卸地設置於該載體層上,且該等透明微球體的至少一些與該載體層接觸。
  15. 一種基材,其包含如請求項1之暴露透鏡復歸反射物品,其中該復歸反射物品的該黏合劑層耦接至該基材,且該等復歸反射元件的至少一些背對該基材。
  16. 如請求項15之基材,其中該基材係一衣物的一織物。
  17. 如請求項15之基材,其中該基材係支撐該暴露透鏡復歸反射物品並經組態以耦接至一衣物的一織物的一支撐層。
  18. 一種製造一復歸反射物品的方法,該復歸反射物品包含複數個復歸反射元件,該等復歸反射元件的至少一些各包含一局部色層,該方法包含:將至少一色層前驅物物理性地轉移至由一載體層承載並且部分埋置於其中之透明微球體的突出區域的至少部分上;將該色層前驅物固化成局部色層,設置一反射層於該等局部色層的至少一些上,將一黏合劑前驅物設置在該載體層上並且在承載該等局部色層與該等反射層於其上之該等透明微球體的該等突出區域上,以及,固化該黏合劑前驅物以形成一黏合劑層。
  19. 如請求項18之方法,其中該至少一色層前驅物的該物理性地轉移包含該至少一色層前驅物的柔版印刷。
  20. 如請求項18之方法,其中針對該等透明微球體的至少一些,該方法包含物理性地轉移該至少一色層前驅物至該微球體的該突出區域的一部分上,同時使該微球體的該突出區域的另一部分沒有一色層前驅物在其上。
  21. 如請求項18之方法,其中,該方法包含一步驟:設置一非局部色層前驅物在承載該等透明微球體之該載體層的一側的至少一選定區域的一主表面上。
TW107137871A 2017-10-27 2018-10-26 包含局部色層的暴露透鏡復歸反射物品 TW201936372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201762578343P 2017-10-27 2017-10-27
US62/578,343 2017-10-27
US201862675020P 2018-05-22 2018-05-22
US62/675,020 2018-05-22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936372A true TW201936372A (zh) 2019-09-16

Family

ID=6624639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7137871A TW201936372A (zh) 2017-10-27 2018-10-26 包含局部色層的暴露透鏡復歸反射物品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20200264352A1 (zh)
EP (1) EP3701296A4 (zh)
CN (1) CN111279226A (zh)
TW (1) TW201936372A (zh)
WO (1) WO2019084297A2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710481B (zh) * 2019-11-11 2020-11-21 英屬開曼群島商睿能創意公司 反光結構、車燈以及反光結構的製造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344607B (zh) 2017-10-27 2022-06-07 3M创新有限公司 包括具有双层结构的颜色层的外露透镜回射制品
US11366252B2 (en) 2017-10-27 2022-06-21 3M Innovative Properties Company Retroreflective article comprising locally-laminated reflective layers
EP3701297A4 (en) 2017-10-27 2021-07-28 3M Innovative Properties Company REFLECTIVE ITEM INCLUDING RETRO-REFLECTIVE ELEMENTS INCLUDING PRIMARY REFLECTIVE LAYERS AND SECONDARY REFLECTIVE LAYERS
WO2019084302A1 (en) 2017-10-27 2019-05-02 3M Innovative Properties Company RETROREFLECTIVE ARTICLE COMPRISING INCORPORATED REFLECTIVE LAYERS
US20220214478A1 (en) * 2019-04-25 2022-07-07 3M Innovative Properties Company Retroreflective article comprising multiple locally-laminated layers
EP3977336A1 (en) 2019-05-24 2022-04-06 3M Innovative Properties Company Radar-optical fusion article and system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763985A (en) * 1986-08-01 1988-08-16 Minnesota Mining And Manufacturing Company Retroreflective sheet with enhanced brightness
US5344705A (en) * 1993-05-05 1994-09-06 Minnesota Mining And Manufacturing Company Retroreflective transfer sheet material
US6361850B1 (en) * 1999-06-17 2002-03-26 3M Innovative Properties Company Retroreflective article having a colored layer containing a dye covalently bonded to a polymer
EP1431449B1 (en) * 2002-12-19 2006-06-14 Industria Bergamasca Rifrangenti S.r.l. Process for manufacturing retroreflective printed material
BRPI0418341A (pt) * 2003-12-30 2007-05-02 3M Innovative Properties Co artigo retrorreflexivo com variação de cor e método para produzir um artigo retrorreflexivo com variação de cor
WO2011147079A1 (en) * 2010-05-25 2011-12-01 3M Innovative Properties Company Exposed lens retroreflective article
CN106461825B (zh) * 2014-05-09 2020-04-03 3M创新有限公司 彩色回射制品
EP3191879A1 (en) * 2014-09-10 2017-07-19 3M Innovative Properties Company Exposed lens retroreflective articles comprising a self-assembled dielectric mirror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710481B (zh) * 2019-11-11 2020-11-21 英屬開曼群島商睿能創意公司 反光結構、車燈以及反光結構的製造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200264352A1 (en) 2020-08-20
WO2019084297A2 (en) 2019-05-02
EP3701296A4 (en) 2021-07-28
WO2019084297A3 (en) 2019-05-31
EP3701296A2 (en) 2020-09-02
CN111279226A (zh) 2020-06-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201936372A (zh) 包含局部色層的暴露透鏡復歸反射物品
JP6760929B2 (ja) 再帰反射性着色物品
JP5248496B2 (ja) 虹色反射光を持つ再帰性反射材
TW201922510A (zh) 包含埋置反射層的復歸反射物品
TWI472809B (zh) 反光物品製程
TW201932882A (zh) 包含具有初級反射層及次級反射層之復歸反射元件的復歸反射物品
CN105940325A (zh) 彩色回射制品
CN111344607B (zh) 包括具有双层结构的颜色层的外露透镜回射制品
TW201030386A (en) Prismatic retroreflective article bearing a graphic and method of making same
US20100108247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 Retro-reflective Material
JP3432507B1 (ja) カラー再帰性反射材
CN100406923C (zh) 具有良好重复洗涤性能的介质镜逆向反射饰物
US20220206195A1 (en) Retroreflective article comprising multiple layers that differ in reflectivity
JP5766343B1 (ja) 再帰性反射性材料
TW202107125A (zh) 包含多個局部層壓層的復歸反射物品
WO2008016716A2 (en) A process of making retro-reflective materi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