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1931876A - 通訊裝置 - Google Patents
通訊裝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TW201931876A TW201931876A TW108100507A TW108100507A TW201931876A TW 201931876 A TW201931876 A TW 201931876A TW 108100507 A TW108100507 A TW 108100507A TW 108100507 A TW108100507 A TW 108100507A TW 201931876 A TW201931876 A TW 201931876A
- Authority
- TW
- Taiwan
- Prior art keywords
- communication device
- audio module
- group
- microphone
- item
- Prior art date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6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including speech amplifiers
- H04M1/6033—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including speech amplifiers for providing handsfree use or a loudspeaker mode in telephone sets
- H04M1/6041—Portable telephones adapted for handsfree use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02—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elephone sets
- H04M1/0202—Portable telephone sets, e.g. cordless phones, mobile phones or bar type handsets
- H04M1/0206—Portable telephones comprising a plurality of mechanically joined movable body parts, e.g. hinged housings
- H04M1/0208—Portable telephones comprising a plurality of mechanically joined movable body parts, e.g. hinged housings characterized by the relative motions of the body parts
- H04M1/0225—Rotatable telephones, i.e. the body parts pivoting to an open position around an axis perpendicular to the plane they define in closed position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8/00—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e.g. terminals, base stations or access point devices
- H04W88/02—Terminal devices
- H04W88/06—Terminal devices adapted for operation in multiple networks or having at least two operational modes, e.g. multi-mode terminal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02—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elephone sets
- H04M1/0202—Portable telephone sets, e.g. cordless phones, mobile phones or bar type handsets
- H04M1/0206—Portable telephones comprising a plurality of mechanically joined movable body parts, e.g. hinged housings
- H04M1/0241—Portable telephones comprising a plurality of mechanically joined movable body parts, e.g. hinged housings using relative motion of the body parts to change the operational status of the telephone set, e.g. switching on/off, answering incoming call
- H04M1/0243—Portable telephones comprising a plurality of mechanically joined movable body parts, e.g. hinged housings using relative motion of the body parts to change the operational status of the telephone set, e.g. switching on/off, answering incoming call using the relative angle between housing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6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including speech amplifiers
- H04M1/6033—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including speech amplifiers for providing handsfree use or a loudspeaker mode in telephone sets
- H04M1/6041—Portable telephones adapted for handsfree use
- H04M1/6058—Portable telephones adapted for handsfree use involving the use of a headset accessory device connected to the portable telephone
- H04M1/6066—Portable telephones adapted for handsfree use involving the use of a headset accessory device connected to the portable telephone including a wireless connection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2250/00—Details of telephonic subscriber devices
- H04M2250/12—Details of telephonic subscriber devices including a sensor for measuring a physical value, e.g. temperature or mo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Telephone Set Structure (AREA)
- Telephone Function (AREA)
Abstract
一種通訊裝置,包括一第一機體、一第二機體、一第一音訊模組及一第二音訊模組。第二機體可轉動地連接於第一機體。第一音訊模組配置於第一機體。第二音訊模組至少部分地配置於第一機體。當第二機體相對於第一機體旋轉至一第一狀態而使通訊裝置成為第一使用模式時,至少部分第一音訊模組開啟且第二音訊模組關閉。當第二機體相對於第一機體旋轉至一第二狀態而使通訊裝置成為第二使用模式時,第一音訊模組關閉且第二音訊模組開啟。
Description
本發明是有關於一種電子裝置,且特別是有關於一種通訊裝置。
隨著網路通訊技術的發展,各種網路通訊裝置逐漸普及於消費市場,如個人式的網路電話機,或是供多人通訊會議使用的會議電話機。以個人式的網路電話機而言,其體積較小讓使用者便於拿取並將其靠在耳邊進行通話,而以會議電話機而言,其需具有足夠的體積來設置大功率的揚聲器並外露足夠數量的麥克風。然而,目前未有整合此兩種電話機之上述特性的通訊裝置,使得消費者需分別利用不同的通訊裝置進行個人通訊及多人會議通訊。
本發明提供一種通訊裝置,可切換成不同的使用模式。
本發明的通訊裝置包括一第一機體、一第二機體、一第一音訊模組及一第二音訊模組。第二機體可轉動地連接於第一機體。第一音訊模組配置於第一機體。第二音訊模組至少部分地配置於第一機體。當第二機體相對於第一機體旋轉至一第一狀態而使通訊裝置成為第一使用模式時,至少部分第一音訊模組開啟且第二音訊模組關閉。當第二機體相對於第一機體旋轉至一第二狀態而使通訊裝置成為第二使用模式時,第一音訊模組關閉且第二音訊模組開啟。
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上述的第一音訊模組包括至少一第一揚聲器組及至少一第一麥克風組,第二音訊模組包括至少一第二揚聲器組及至少一第二麥克風組。
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上述的至少一第一揚聲器組的數量為兩個,至少一第一麥克風組的數量為兩個,當第二機體為第一狀態時,一第一揚聲器組及一第一麥克風組開啟且另一第一揚聲器組及另一第一麥克風組關閉。
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上述的一第一揚聲器組及一第一麥克風組位於第一機體的一第一端,另一第一揚聲器組及另一第一麥克風組位於第一機體的一第二端,當第二機體為第一狀態且第一端位於第二端上方時,位於第一端的第一揚聲器組及位於第二端的第一麥克風組開啟,且當第二機體為第一狀態且第二端位於第一端上方時,位於第二端的第一揚聲器組及位於第一端的第一麥克風組開啟。
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上述的第一機體具有一感測器,感測器適於感測第一端及第二端的相對位置。
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上述的第二揚聲器組的功率大於第一揚聲器組的功率。
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上述的至少一第二麥克風組的數量為多個,這些第二麥克風組構成一麥克風陣列。
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上述的至少一第二麥克風組的數量為多個,部分這些第二麥克風組配置於第一機體,另一部分這些第二麥克風組配置於第二機體。
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上述的第二機體適於相對於第一機體旋轉至第一狀態與第二狀態之間的多種不同狀態,以分別啟動通訊裝置的多種不同功能。
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當第二機體為第一狀態時,第二機體覆蓋至少部分第二音訊模組,且當第二機體為第二狀態時,第二機體暴露至少部分第二音訊模組。
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上述的第一使用模式為單人通訊模式,第二使用模式為多人會議模式。
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上述的第一機體具有一開關,當第二機體觸發開關時,通訊裝置成為第一使用模式,且當第二機體不觸發開關時,通訊裝置成為第二使用模式。
本發明的通訊裝置包括一第一機體、至少一第二音訊模組及一第二機體。第一機體,具有一下殼體及一上殼體,其中上殼體可升降地連接於下殼體,上殼體與下殼體之間形成一共振空間。第二音訊模組至少部分地配置於上殼體及下殼體的至少其中之一。第二機體可轉動地連接於第一機體,其中第二機體適於相對於第一機體旋轉而切換通訊裝置的使用模式,且第二機體適於相對於第一機體旋轉而帶動上殼體相對於下殼體升降,以改變共振空間的體積,其中當第二機體相對於第一機體旋轉至一第一狀態時,通訊裝置成為第一使用模式,當第二機體相對於第一機體旋轉至一第二狀態時,通訊裝置成為第二使用模式。
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上述的第二機體具有至少一凸柱,上殼體具有至少一導槽,凸柱位於導槽內,當第二機體相對於第一機體旋轉時,凸柱沿導槽移動並推動導槽的內壁,以帶動上殼體相對於下殼體升降。
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上述的第二機體具有一轉軸,上殼體具有一套筒,轉軸穿入套筒並樞接於下殼體,凸柱連接於轉軸的外壁,導槽形成於套筒的內壁。
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上述的導槽的延伸方向傾斜於上殼體的升降方向。
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上述的套筒的頂端具有至少一缺口,缺口連接導槽。
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上述的第一機體在下殼體具有一樞接組件,樞接組件突伸至套筒內,轉軸藉由樞接組件而樞接於下殼體。
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上述的第二機體沿一旋轉軸線可轉動地連接於第一機體,旋轉軸線平行於上殼體的升降方向。
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上述的第二機體適於相對於第一機體旋轉而切換通訊裝置的使用模式。
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上述的至少一音訊模組包括一第一音訊模組及一第二音訊模組,第一音訊模組配置於第一機體,第二音訊模組至少部分地配置於第一機體,其中當第二機體相對於第一機體作動至第一狀態而使通訊裝置成為第一使用模式時,至少部分第一音訊模組開啟且第二音訊模組關閉,且當第二機體相對於第一機體作動至第二狀態而使通訊裝置成為第二使用模式時,第一音訊模組關閉且第二音訊模組開啟。
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上述的至少一共振空間包括一第一共振空間及一第二共振空間,第一音訊模組包括兩第一揚聲器組及兩第一麥克風組,一第一揚聲器組及一第一麥克風組配置於第一共振空間內,另一第一揚聲器組及另一第一麥克風組配置於第二共振空間內。
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上述的通訊裝置包括一感測器,其中感測器配置於第一機體中且適於感測第一共振空間與第二共振空間的相對位置。
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當第二機體覆蓋第一音訊模組且感測器感測到第一共振空間位於第二共振空間上方時,位於第一共振空間的第一揚聲器組及位於第二共振空間的第一麥克風組開啟且位於第二共振空間的第一揚聲器組及位於第一共振空間的第一麥克風組關閉。
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上述的第二音訊模組包括多個第二揚聲器組及多個第二麥克風組,部分第二揚聲器組及部分第二麥克風組配置於第一共振空間,另一部分第二揚聲器組及另一部分第二麥克風組配置於第二共振空間。
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當第二機體暴露至少部分第二音訊模組時,第二音訊模組開啟。
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上述的第一機體具有一開關,當第二機體旋轉而觸發開關時,通訊裝置成為第一使用模式,且當第二機體旋轉而不觸發開關時,通訊裝置成為第二使用模式。
基於上述,在本發明的通訊裝置中,第二機體可相對於第一機體作動至第一狀態以使通訊裝置切換為第一使用模式,第一使用模式利用第一音訊模組提供對應的通訊功能(如個人通訊功能)。另一方面,第二機體可相對於第一機體作動至第二狀態以使通訊裝置切換為第二使用模式,第二使用模式利用第二音訊模組提供對應的通訊功能(如多人通訊會議功能)。亦即,本發明的通訊裝置可藉其不同的使用模式分別進行個人通訊及多人會議通訊,而有較佳的泛用性。此外,當第二機體相對於第一機體作動至第二狀態時,第二機體會帶動第一機體的上殼體相對於下殼體上升而擴大第一機體的共振空間,使通訊裝置進行多人會議通訊時能夠藉由所述被擴大的共振空間提供良好的揚聲效果。
為讓本發明的上述特徵和優點能更明顯易懂,下文特舉實施例,並配合所附圖式作詳細說明如下。
圖1是本發明一實施例的通訊裝置的立體圖。圖2是圖1的通訊裝置的分解圖。請參考圖1及圖2,本實施例的通訊裝置100包括一第一機體110、一第二機體120、一第一音訊模組130及一第二音訊模組140。第二機體120沿一旋轉軸線A可轉動地連接於第一機體110。第一音訊模組130包括兩第一揚聲器組130a、130c及兩第一麥克風組130b、130d,第一揚聲器組130a、130c及第一麥克風組130b、130d配置於第一機體110。第二音訊模組140包括兩第二揚聲器組140a、140c及四第二麥克風組140b、140d、140e、140f,第二揚聲器組140a、140c及第二麥克風組140b、140d配置於第一機體110,且第二麥克風組140e、140f配置於第二機體120。
在本實施例中,第一揚聲器組130a、130c及第一麥克風組130b、130d例如用以提供個人通訊功能,而第二揚聲器組140a、140c及第二麥克風組140b、140d、140e、140f例如用以提供多人會議通訊功能。具體方式如下。
圖3A至圖3C繪示圖1的第二機體相對於第一機體轉動。圖4是圖3C的通訊裝置的立體圖。第二機體120可如圖3A至圖3C所示相對於第一機體110旋轉。當第二機體120相對於第一機體110旋轉作動至圖1及圖3A所示的第一狀態而使通訊裝置100成為第一使用模式(如單人通訊模式)時,第一揚聲器組130a及第一麥克風組130b開啟或第一揚聲器組130c及第一麥克風組130d開啟,且第二揚聲器組140a、140c及第二麥克風組140b、140d、140e、140f關閉,以藉由第一揚聲器組130a及第一麥克風組130b提供個人通訊功能,或藉由第一揚聲器組130c及第一麥克風組130d提供個人通訊功能。當第二機體120相對於第一機體110旋轉作動至圖3C及圖4所示的第二狀態而使通訊裝置100成為第二使用模式(如多人會議模式)時,第一揚聲器組130a、130c及第一麥克風組130b、130d關閉且第二揚聲器組140a、140c及第二麥克風組140b、140d、140e、140f開啟,以藉由第二揚聲器組140a、140c及第二麥克風組140b、140d、140e、140f提供多人會議通訊功能。亦即,通訊裝置100可藉其不同的使用模式分別進行個人通訊及多人會議通訊,而有較佳的泛用性。
在本實施例中,第一機體110具有一開關110b。當第二機體120旋轉至圖1及圖3A所示的第一狀態而觸發開關110b時,通訊裝置100成為所述第一使用模式。當第二機體120旋轉至圖3C及圖4所示的第二狀態而不觸發開關110b時,通訊裝置100成為所述第二使用模式。舉例來說,開關110b可為磁簧開關,且第二機體120相應地具有磁性件120a(如磁鐵),磁性件120a用以在圖3A所示的第一狀態下觸發開關110b。在其他實施例中,開關110b可為霍爾感測器(Hall sensor)或其他種類的觸發元件,本發明不對此加以限制。
以下詳細說明通訊裝置100藉由第一揚聲器組130a、130c及第一麥克風組130b、130d進行個人通訊的方式。
如圖2所示,第一揚聲器組130a及第一麥克風組130b位於第一機體110的一第一端(圖2中的第一機體110的左端)的共振空間S1(標示於圖3B及圖3C)內,另一第一揚聲器組130c及另一第一麥克風組130d位於第一機體110的一第二端(圖2中的第一機體110的右端)的共振空間S2(標示於圖3B及圖3C)內。此外,第一機體110具有一感測器110a,感測器110a適於感測所述第一端及其共振空間S1及所述第二端及其共振空間S2的相對位置。感測器110a例如是陀螺儀、加速度計等動態感測器,本發明不對此加以限制。
承上,當第二機體120為圖1及圖3A所示的第一狀態而覆蓋第一音訊模組130,且感測器110a感測到第一機體110的所述第一端及其共振空間S1位於所述第二端及其共振空間S2上方時,通訊裝置100將當下的狀態判斷為所述第一端對應於使用者的耳且所述第二端對應於使用者的口,並據以使位於所述第一端的第一揚聲器組130a及位於所述第二端的第一麥克風組130d開啟,且使位於所述第二端的第一揚聲器組130c及位於所述第一端的第一麥克風組130b關閉,讓使用者能夠藉由第一揚聲器組130a及第一麥克風組130d順利地進行通話。類似地,當第二機體120為圖1及圖3A所示的第一狀態,且感測器110a感測到第一機體110的所述第二端位於所述第一端上方時,通訊裝置100將當下的狀態判斷為所述第二端對應於使用者的耳且所述第一端對應於使用者的口,並據以使位於所述第二端的第一揚聲器組130c及位於所述第一端的第一麥克風組130b開啟,且使位於所述第一端的第一揚聲器組130a及位於所述第二端的第一麥克風組130d關閉,讓使用者能夠藉由第一揚聲器組130c及第一麥克風組130b順利地進行通話。
以下詳細說明通訊裝置100藉由第二揚聲器組140a、140c及第二麥克風組140b、140d、140e、140f進行多人會議通訊的方式。
本實施例的第二揚聲器組140a、140c的功率大於第一揚聲器組130a、130c的功率,以在多人會議通訊時藉由第二揚聲器組140a、140c提供良好的擴音效果。第二揚聲器組140a、140c的功率例如是3W或其他適當功率,本發明不對此加以限制。另一方面,當第二機體120為圖3C及圖4所示的第二狀態時,第二麥克風組140b、140d、140e、140f構成麥克風陣列,以精確地分辨聲音來源的方位,提供良好的收音訊號。
此外,在本實施例中,當第二機體120為圖1及圖3A所示的第一狀態而使通訊裝置100用於提供個人通訊功能時,第二揚聲器組140a、140c及第二麥克風組140b、140d不作用且被第二機體120覆蓋。反之,當第二機體120為圖3C及圖4所示的第二狀態而使通訊裝置100用於提供多人會議通訊功能時,第二揚聲器組140a、140c及第二麥克風組140b、140d被第二機體120暴露且第二音訊模組140開啟。需說明的是,本實施例的第二機體110包括一下殼體112、一上殼體114及一蓋體116,第二揚聲器組140a、140c及第二麥克風組140b、140d配置於上殼體114及下殼體112的至少其中之一而位於上殼體114與下殼體112之間,且蓋體116覆蓋於上殼體114,故圖3C及圖4無法直接看到第二揚聲器組140a、140c及第二麥克風組140b、140d。
進一步而言,在本實施例的第一機體110中,上殼體114可升降地連接於下殼體112,第二機體120的旋轉軸線A平行於上殼體112的升降方向,上殼體114與下殼體112之間形成所述共振空間(圖3B及圖3C標示出第一共振空間S1及第二共振空間S2),第二揚聲器組140a及第二麥克風組140b配置於第一共振空間S1,第二揚聲器組140c及第二麥克風組140d配置於第一共振空間S2。第二機體120適於相對於第一機體110旋轉而帶動上殼體114相對於下殼體112升降,以改變共振空間的體積。以下藉由圖式對此具體說明。
圖5A及圖5B是圖2的上殼體相對於下殼體升降的示意圖。當第二機體120為圖1及圖3A所示的第一狀態時,上殼體114位於圖5A所示的較低的位置,而當第二機體120旋轉至為圖3C及圖4所示的第二狀態時,上殼體114相對於下殼體112上升至圖5B所示的較高的位置,此時上殼體114與下殼體112之間的共振空間(此處以第一共振空間S1為例)擴大,使得配置於殼體114與下殼體112之間的第二揚聲器組(此處以第二揚聲器組140a為例)能夠藉由擴大的共振空間(此處以第一共振空間S1為例)而提供更佳的揚聲效果。此外,本實施例的第二揚聲器組(此處以第二揚聲器組140a為例)配置於上殼體114而可隨著上殼體114上升,以進一步提升其揚聲效果。
以下說明第二機體120帶動上殼體114升降的方式。
圖6是圖1的通訊裝置的分解圖。圖7是圖1的通訊裝置的部分構件立體圖。請參考圖2、圖6及圖7,本實施例的第二機體120具有兩凸柱122,上殼體114具有分別對應於兩凸柱122的兩導槽114a1(圖7因視角關係僅可其中一個導槽114a1),各凸柱122位於對應的導槽114a1內。各導槽114a1的延伸方向傾斜於上殼體114的升降方向,從而當第二機體120相對於第一機體110旋轉時,第二機體120的各凸柱122沿對應的導槽114a1移動並推動導槽114a1的內壁,以帶動上殼體114相對於下殼體112升降。舉例來說,當第二機體120從圖3A所示的第一狀態順時針旋轉至圖3C所示的第二狀態時,第二機體120帶動上殼體114從圖5A所示位置上升至圖5B所示位置,且當第二機體120從圖3C所示的第二狀態逆時針旋轉至圖3A所示的第一狀態時,第二機體120帶動上殼體114從圖5B所示位置下降至圖5A所示位置。
更詳細而言,本實施例的第一機體110在下殼體112具有一樞接組件112a。第二機體120具有一轉軸124(繪示於圖7)。各凸柱122連接於轉軸124的外壁。上殼體114具有一套筒114a,樞接組件112a突伸至套筒114a內,轉軸124穿入套筒114a並藉由樞接組件112a而樞接於下殼體112。各導槽114a1形成於套筒114a的內壁而朝向對應的凸柱122,使各凸柱122能夠伸入對應的導槽114a1。
需說明的是,本實施例的樞接組件112a例如是藉其墊片112a1而干涉於轉軸124內的結構,使轉軸124與樞接組件112a不會沿平行於轉動軸線A的方向相互分離,且樞接組件112a藉其螺絲112a2來固定墊片112a1。在圖7中,為了使導槽114a1與凸柱122清楚可見,未繪示出墊片112a1及螺絲112a2,且未繪示出凸柱122所連接的轉軸124。此外,如圖7所示,本實施例的套筒114a的頂端具有兩缺口114a2,各缺口114a2連接對應的導槽114a1,使各凸柱122在組裝時可從對應的缺口114a2進入對應的導槽114a1。
在本實施例中,通訊裝置100例如藉由WiFi、藍芽等無線通訊技術,透過個人電腦、筆記型電腦、平板電腦、智慧型手機等外部設備傳送訊號,以與遠端進行通訊。本發明不對無線通訊技術的種類及外部設備的種類加以限制。
本實施例的第二機體120除了可如上述般相對於第一機體110旋轉90度(如圖3A至圖3C所示)而成為所述第一狀態或所述第二狀態以切換通訊裝置100的使用模式,更可相對於第一機體110旋轉至所述第一狀態與所述第二狀態之間的多種不同狀態,以分別啟動通訊裝置100的多種不同功能。舉例來說,當第二機體120相對於第一機體110旋轉特定角度(如10度、20度、30度、40度、50度、60度、70度或80度等)時,可啟動通訊裝置100的靜音、播放音量的調整、電量顯示、訊號強度顯示、頻道切換、無線訊號的切換等功能。
綜上所述,在本發明的通訊裝置中,第二機體可相對於第一機體作動至第一狀態以使通訊裝置切換為第一使用模式,第一使用模式利用第一音訊模組提供對應的通訊功能(如個人通訊功能)。另一方面,第二機體可相對於第一機體作動至第二狀態以使通訊裝置切換為第二使用模式,第二使用模式利用第二音訊模組提供對應的通訊功能(如多人通訊會議功能)。亦即,本發明的通訊裝置可藉其不同的使用模式分別進行個人通訊及多人會議通訊,而有較佳的泛用性。此外,當第二機體相對於第一機體作動至第二狀態時,第二機體會帶動第一機體的上殼體相對於下殼體上升而擴大第一機體的共振空間,使通訊裝置進行多人會議通訊時能夠藉由所述被擴大的共振空間提供良好的揚聲效果。
雖然本發明已以實施例揭露如上,然其並非用以限定本發明,任何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在不脫離本發明的精神和範圍內,當可作些許的更動與潤飾,故本發明的保護範圍當視後附的申請專利範圍所界定者為準。
100‧‧‧通訊裝置
110‧‧‧第一機體
110a‧‧‧感測器
110b‧‧‧開關
112‧‧‧下殼體
112a‧‧‧樞接組件
112a1‧‧‧墊片
112a2‧‧‧螺絲
114‧‧‧上殼體
114a‧‧‧套筒
114a1‧‧‧導槽
114a2‧‧‧缺口
116‧‧‧蓋體
120‧‧‧第二機體
120a‧‧‧磁性件
122‧‧‧凸柱
124‧‧‧轉軸
130‧‧‧第一音訊模組
130a、130c‧‧‧第一揚聲器組
130b、130d‧‧‧第一麥克風組
140‧‧‧第二音訊模組
140a、140c‧‧‧第二揚聲器組
140b、140d、140e、140f‧‧‧第二麥克風組
A‧‧‧旋轉軸線
S1、S2‧‧‧共振空間
圖1是本發明一實施例的通訊裝置的立體圖。
圖2是圖1的通訊裝置的分解圖。
圖3A至圖3C繪示圖1的第二機體相對於第一機體轉動。
圖4是圖3C的通訊裝置的立體圖。
圖5A及圖5B是圖2的上殼體相對於下殼體升降的示意圖。
圖6是圖1的通訊裝置的分解圖。
圖7是圖1的通訊裝置的部分構件立體圖。
Claims (26)
- 一種通訊裝置,包括: 一第一機體; 一第二機體,可轉動地連接於該第一機體; 一第一音訊模組,配置於該第一機體;以及 一第二音訊模組,至少部分地配置於該第一機體, 其中當該第二機體相對於該第一機體旋轉至一第一狀態而使該通訊裝置成為第一使用模式時,至少部分該第一音訊模組開啟且該第二音訊模組關閉,且當該第二機體相對於該第一機體旋轉至一第二狀態而使該通訊裝置成為第二使用模式時,該第一音訊模組關閉且該第二音訊模組開啟。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通訊裝置,其中該第一音訊模組包括至少一第一揚聲器組及至少一第一麥克風組,該第二音訊模組包括至少一第二揚聲器組及至少一第二麥克風組。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的通訊裝置,其中該至少一第一揚聲器組的數量為兩個,該至少一第一麥克風組的數量為兩個,當該第二機體為該第一狀態時,一該第一揚聲器組及一該第一麥克風組開啟且另一該第一揚聲器組及另一該第一麥克風組關閉。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所述的通訊裝置,其中一該第一揚聲器組及一該第一麥克風組位於該第一機體的一第一端,另一該第一揚聲器組及另一該第一麥克風組位於該第一機體的一第二端,當該第二機體為該第一狀態且該第一端位於該第二端上方時,位於該第一端的該第一揚聲器組及位於該第二端的該第一麥克風組開啟,且當該第二機體為該第一狀態且該第二端位於該第一端上方時,位於該第二端的該第一揚聲器組及位於該第一端的該第一麥克風組開啟。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所述的通訊裝置,其中該第一機體具有一感測器,該感測器適於感測該第一端及該第二端的相對位置。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的通訊裝置,其中該第二揚聲器組的功率大於該第一揚聲器組的功率。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的通訊裝置,其中該至少一第二麥克風組的數量為多個,該些第二麥克風組構成一麥克風陣列。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的通訊裝置,其中該至少一第二麥克風組的數量為多個,部分該些第二麥克風組配置於該第一機體,另一部分該些第二麥克風組配置於該第二機體。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通訊裝置,其中該第二機體適於相對於該第一機體旋轉至該第一狀態與該第二狀態之間的多種不同狀態,以分別啟動該通訊裝置的多種不同功能。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通訊裝置,其中當該第二機體為該第一狀態時,該第二機體覆蓋至少部分該第二音訊模組,且當該第二機體為該第二狀態時,該第二機體暴露該至少部分第二音訊模組。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通訊裝置,其中該第一機體具有一開關,當該第二機體觸發該開關時,該通訊裝置成為該第一使用模式,且當該第二機體不觸發該開關時,該通訊裝置成為該第二使用模式。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通訊裝置,其中該第一使用模式為單人通訊模式,該第二使用模式為多人會議模式。
- 一種通訊裝置,包括: 一第一機體,具有一下殼體及一上殼體,其中該上殼體可升降地連接於該下殼體,該上殼體與該下殼體之間形成至少一共振空間; 至少一音訊模組,至少部分地配置於該上殼體及該下殼體的至少其中之一;以及 一第二機體,可轉動地連接於該第一機體,其中該第二機體適於相對於該第一機體旋轉而切換該通訊裝置的使用模式,且該第二機體相對於該第一機體旋轉而帶動該上殼體相對於該下殼體升降,以改變該至少一共振空間的體積,其中當該第二機體相對於該第一機體旋轉至一第一狀態時,該通訊裝置成為第一使用模式,當該第二機體相對於該第一機體旋轉至一第二狀態時,該通訊裝置成為第二使用模式。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3項所述的通訊裝置,其中該第二機體具有至少一凸柱,該上殼體具有至少一導槽,該凸柱位於該導槽內,當該第二機體相對於該第一機體旋轉時,該凸柱沿該導槽移動並推動該導槽的內壁,以帶動該上殼體相對於該下殼體升降。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4項所述的通訊裝置,其中該第二機體具有一轉軸,該上殼體具有一套筒,該轉軸穿入該套筒並樞接於該下殼體,該凸柱連接於該轉軸的外壁,該導槽形成於該套筒的內壁。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4項所述的通訊裝置,其中該導槽的延伸方向傾斜於該上殼體的升降方向。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4項所述的通訊裝置,其中該套筒的頂端具有至少一缺口,該缺口連接該導槽。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4項所述的通訊裝置,其中該第一機體在該下殼體具有一樞接組件,該樞接組件突伸至該套筒內,該轉軸藉由該樞接組件而樞接於該下殼體。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3項所述的通訊裝置,其中該第二機體沿一旋轉軸線可轉動地連接於該第一機體,該旋轉軸線平行於該上殼體的升降方向。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3項所述的通訊裝置,其中該至少一音訊模組包括一第一音訊模組及一第二音訊模組,該第一音訊模組配置於該第一機體,該第二音訊模組至少部分地配置於該第一機體,其中當該第二機體相對於該第一機體作動至該第一狀態而使該通訊裝置成為該第一使用模式時,至少部分該第一音訊模組開啟且該第二音訊模組關閉,且當該第二機體相對於該第一機體作動至該第二狀態而使該通訊裝置成為第二使用模式時,該第一音訊模組關閉且該第二音訊模組開啟。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0項所述的通訊裝置,其中該至少一共振空間包括一第一共振空間及一第二共振空間,該第一音訊模組包括兩第一揚聲器組及兩第一麥克風組,一該第一揚聲器組及一該第一麥克風組配置於該第一共振空間內,另一該第一揚聲器組及另一該第一麥克風組配置於該第二共振空間內。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1項所述的通訊裝置,包括一感測器,其中該感測器配置於該第一機體中且適於感測該第一共振空間與該第二共振空間的相對位置。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2項所述的通訊裝置,其中當該第二機體覆蓋該第一音訊模組且該感測器感測到該第一共振空間位於該第二共振空間上方時,位於該第一共振空間的該第一揚聲器組及位於該第二共振空間的該第一麥克風組開啟且位於該第二共振空間的該第一揚聲器組及位於該第一共振空間的該第一麥克風組關閉。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1項所述的通訊裝置,其中該第二音訊模組包括多個第二揚聲器組及多個第二麥克風組,部分該第二揚聲器組及部分該第二麥克風組配置於該第一共振空間,另一部分該第二揚聲器組及另一部分該第二麥克風組配置於該第二共振空間。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0項所述的通訊裝置,其中當該第二機體暴露至少部分該第二音訊模組時,該第二音訊模組開啟。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3項所述的通訊裝置,其中該第一機體具有一開關,當該第二機體旋轉而觸發該開關時,該通訊裝置成為該第一使用模式,且當該第二機體旋轉而不觸發該開關時,該通訊裝置成為該第二使用模式。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US201862614984P | 2018-01-08 | 2018-01-08 | |
US62/614,984 | 2018-01-08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TW201931876A true TW201931876A (zh) | 2019-08-01 |
TWI715910B TWI715910B (zh) | 2021-01-11 |
Family
ID=6714111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TW108100507A TWI715910B (zh) | 2018-01-08 | 2019-01-07 | 通訊裝置 |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10750002B2 (zh) |
CN (1) | CN110022387B (zh) |
TW (1) | TWI715910B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TWI715191B (zh) * | 2019-09-11 | 2021-01-01 | 宏碁股份有限公司 | 喇叭設備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D885359S1 (en) * | 2018-05-29 | 2020-05-26 | Compal Electronics, Inc. | Communication conference device |
CN110691290B (zh) * | 2019-09-27 | 2022-10-25 |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 拾音控制方法和装置、电子设备和介质 |
Family Cites Families (2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834012B2 (ja) | 1994-11-08 | 1998-12-09 |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 スピーカ収納型電話機 |
US7433654B2 (en) * | 2001-12-21 | 2008-10-07 | Motorola, Inc. | Rotatable function selectors in communication handsets and methods therefor |
JP2004056408A (ja) * | 2002-07-19 | 2004-02-19 | Hitachi Ltd | 携帯電話端末 |
EP1432216A1 (en) * | 2002-12-20 | 2004-06-23 | Motorola Inc. | Display for a mobile communication device |
US20040203520A1 (en) * | 2002-12-20 | 2004-10-14 | Tom Schirtzinger |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application control in an electronic device |
JP4402355B2 (ja) * | 2003-01-21 | 2010-01-20 | 京セラ株式会社 | 重ね型携帯端末装置 |
US7269255B2 (en) | 2003-02-12 | 2007-09-11 |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 Portable terminal device |
US7542781B2 (en) * | 2003-06-30 | 2009-06-02 | Casio Computer Co., Ltd. | Handheld electronic apparatus |
CN100589500C (zh) * | 2003-11-21 | 2010-02-10 | 诺基亚有限公司 | 一种通信装置及其操作方法 |
US7162030B2 (en) | 2003-12-23 | 2007-01-09 | Nokia Corporation | Communication device with rotating housing |
US7742758B2 (en) * | 2005-08-19 | 2010-06-22 | Callpod, Inc. | Mobile conferencing and audio sharing technology |
TWI325712B (en) * | 2006-08-16 | 2010-06-01 | Htc Corp | Handheld electronic apparutus with mutiple opertaing configurations |
KR101155259B1 (ko) * | 2006-12-15 | 2012-06-13 |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 이동통신 단말기 및 그의 작동 모드 선택 방법 |
JP4416804B2 (ja) * | 2007-03-26 | 2010-02-17 |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 携帯端末 |
JP5299273B2 (ja) * | 2007-04-25 | 2013-09-25 |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 回転式携帯端末機 |
US20080311958A1 (en) * | 2007-06-15 | 2008-12-18 | Motorola, Inc. | Twist electronic device and methods therefor |
JP4568798B2 (ja) * | 2007-09-28 | 2010-10-27 | 株式会社東芝 | 携帯電話機 |
TWI353552B (en) * | 2007-10-25 | 2011-12-01 | Htc Corp | Electronic device and application program switchin |
US8433378B2 (en) * | 2009-02-19 | 2013-04-30 | Kyocera Corporation | Audio driver housing with expandable chamber for portable communication devices |
US8332000B2 (en) * | 2009-10-13 | 2012-12-11 | Research In Motion Limited | Handheld electronic device having a slide-and-twist mechanism |
CN102763433A (zh) * | 2009-10-30 | 2012-10-31 | 欧特科技有限公司 | 伸缩式扬声器 |
CN102196079A (zh) | 2010-03-19 | 2011-09-21 | 希姆通信息技术(上海)有限公司 | 手机及其工作方法 |
US8699963B2 (en) * | 2011-09-22 | 2014-04-15 | Blackberry Limited | Mobile communication device with receiver speaker |
CN203038162U (zh) * | 2012-12-24 | 2013-07-03 |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 一种笔记本电脑与一种音箱系统以及一种手机 |
CN203482246U (zh) | 2013-06-18 | 2014-03-12 | 北京三星通信技术研究有限公司 | 移动终端设备 |
CN107181853B (zh) * | 2016-03-10 | 2020-10-09 | 深圳富泰宏精密工业有限公司 | 麦克风切换方法及应用该方法的电子装置 |
CN106657698B (zh) * | 2017-01-03 | 2019-08-02 | 奇酷互联网络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 便携式电话会议系统及电话会议的方法和装置 |
-
2019
- 2019-01-07 TW TW108100507A patent/TWI715910B/zh active
- 2019-01-07 US US16/240,793 patent/US10750002B2/en active Active
- 2019-01-08 CN CN201910014875.XA patent/CN110022387B/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TWI715191B (zh) * | 2019-09-11 | 2021-01-01 | 宏碁股份有限公司 | 喇叭設備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TWI715910B (zh) | 2021-01-11 |
US20190215393A1 (en) | 2019-07-11 |
CN110022387B (zh) | 2020-12-15 |
CN110022387A (zh) | 2019-07-16 |
US10750002B2 (en) | 2020-08-18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10536761B2 (en) | Acoustic assembly for an electronic device | |
WO2019228245A1 (zh) | 移动终端控制方法及移动终端 | |
TWI715910B (zh) | 通訊裝置 | |
US7622685B2 (en) | Portable information terminal | |
US8024019B2 (en) | Portable information terminal | |
US11196848B2 (en) | Terminal device having rotatable camera assembly and rotatable camera assembly of terminal device | |
US11108902B2 (en) | Camera assembly and terminal | |
TWI437869B (zh) | 用於薄型掀蓋式手機之機械設計及元件配置 | |
WO2017113243A1 (zh) | 卷轴式柔性显示器 | |
KR101324422B1 (ko) | 상부 하우징부에 하나 이상의 전기 제어 버튼을 포함하는 통신 장치 | |
KR101143183B1 (ko) | 상부 하우징부에 하나 이상의 전기 제어 버튼을 포함하는통신 장치 | |
WO2017113203A1 (zh) | 卷轴式柔性输入装置 | |
KR100651412B1 (ko) | 휴대용 단말기의 스윙 힌지 장치 | |
US20100226078A1 (en) | Accessory strap fixing structure | |
WO2019228164A1 (zh) | 移动终端控制方法及移动终端 | |
KR20030081725A (ko) | 휴대용 무선 단말기 | |
CN112514355A (zh) | 一种电子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 |
WO2017113204A1 (zh) | 卷轴式柔性输入装置 | |
US7991440B2 (en) | Rotary mechanism for portable electronic device | |
WO2019096125A1 (zh) | 壳体组件、功能组件及移动终端 | |
WO2017113241A1 (zh) | 卷轴式柔性输入装置 | |
JP2008294375A (ja) | 携帯端末 | |
TWM611189U (zh) | 折疊式電子裝置 | |
KR100658207B1 (ko) | 개인휴대단말기 | |
KR100975710B1 (ko) | 디스플레이 회전형 휴대 단말기의 힌지 장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