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1925960A - 主機板組件 - Google Patents

主機板組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1925960A
TW201925960A TW106141898A TW106141898A TW201925960A TW 201925960 A TW201925960 A TW 201925960A TW 106141898 A TW106141898 A TW 106141898A TW 106141898 A TW106141898 A TW 106141898A TW 201925960 A TW201925960 A TW 201925960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limiting
assembly
buckle
wall
engaging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614189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利學展
薛惟翰
Original Assignee
英業達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英業達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英業達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to TW10614189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201925960A/zh
Publication of TW20192596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925960A/zh

Links

Landscapes

  • Coupling Device And Connection With Printed Circuit (AREA)

Abstract

一種主機板組件,適用於一擴充卡,包含一電路板、一擴充埠及一卡扣裝置。卡扣裝置包含一組裝體、一限位體及一卡扣體。組裝體裝設於電路板。限位體可彎折地連接於組裝體遠離擴充埠之一側而可相對組裝體於一限制位置及一打開位置之間轉動。卡扣體可彎折地連接於組裝體而可相對卡扣體於一扣壓位置及一釋放位置之間轉動。當限位體位於限制位置時,限位體用以抵靠於擴充卡遠離擴充埠之一側,且限位體受位於扣壓位置之卡扣體抵壓而固定於限制位置。當卡扣體位於釋放位置時,卡扣體解除對限位體的抵壓關係。

Description

主機板組件
本發明係關於一種電子裝置,特別是一種包含擴充卡固定裝置的主機板組件。
電腦設備中主機板上除設置有如中央處理器、電源供應器等提供基本功能運作的電子裝置外,亦配置有擴充插槽,可供使用者在有額外功能需求時,透過插設擴充卡來擴增電腦功效。舉例來說,當使用者有無線上網的需求,而電腦主機中未內建無線網卡時,使用者可選擇性地於電腦主機中增設無線網卡,以執行無線上網的功能。
由於塑膠彈臂具彈性,故使用者在要將擴充卡插入擴充埠時,則需要先透過雙手撐開二塑膠扣件的彈臂,以將二塑膠扣件的彈臂維持在相對遠離的狀態,再借用他人之手才得以讓擴充卡插入擴充埠。或是,使用者需先勉強用單手撐開二塑膠扣件的彈臂,再用另一隻手將擴充卡插入擴充埠。然而,不論採用上述任一種方法,擴充卡插設於擴充埠之操作皆有不便之處。反之,將擴充卡自擴充埠拔出亦同有不便之處。此外,二組塑膠彈臂扣件分別扣設擴充卡的左右二端,易阻礙擴充卡連接於連接器及電纜線的位置。此外,二組塑膠彈臂扣件無法有效地緊固介面卡,使得擴充卡容易因電子設備的移動或是晃動而與擴充埠脫開。
本發明在於提供一種主機板組件,藉以解決先前技術中塑膠彈臂扣件操作不便、塑膠彈臂扣件扣設位置易阻礙擴充卡連接於連接器及電纜線及塑膠彈臂扣件難以有效緊固擴充卡的問題。
本發明之一實施例所揭露之主機板組件,適用於一擴充卡,包含一電路板、一擴充埠及一卡扣裝置。卡扣裝置包含一組裝體、一限位體及一卡扣體。組裝體裝設於電路板。限位體可彎折地連接於組裝體遠離擴充埠之一側而可相對組裝體於一限制位置及一打開位置之間轉動。卡扣體可彎折地連接於組裝體而可相對組裝體於一扣壓位置及一釋放位置之間轉動。當限位體位於限制位置時,限位體用以抵靠於擴充卡遠離擴充埠之一側,且限位體受位於扣壓位置之卡扣體抵壓而固定於限制位置。當卡扣體位於釋放位置時,卡扣體解除對限位體的抵壓關係。
根據上述實施例所揭露的主機板組件,由於限位體與卡扣體皆可相對組裝體旋轉,且限位體與組裝體之間並無設置彈性件來讓限位體復位,故使用者僅需依序地將卡扣體扳動至釋放位置以及將限位體旋轉至釋放位置,而無需藉由雙手來將卡扣體與限位體固定於釋放位置與打開位置。也就是說,使用者能藉由原本滑動限位體的手來繼續擴充卡的插接,進而提升裝卸擴充卡的便利性。
此外,擴充卡組裝於卡扣裝置時,同時受到第一牆體、第三牆體、抵壓凸塊及限位體與卡扣體多方限位,如此一來可提升擴充卡與卡扣裝置的組裝強度,避免擴充卡因主機板組件受到非預期的撞擊而拖離卡扣裝置。
以上關於本發明內容的說明及以下實施方式的說明係用以示範與解釋本發明的原理,並且提供本發明的專利申請範圍更進一步的解釋。
請參閱圖1至圖4。圖1為根據本發明之第一實施例所述之主機板組件的局部俯視示意圖。圖2為圖1之卡扣裝置的立體示意圖。圖3為圖1之限位體位於限制位置的主機板組件的局部立體示意圖。圖4為圖3之卡扣體位於扣壓位置的主機板組件的局部立體示意圖。
本實施例之主機板組件1a,適用於一具有金手指21的M.2介面卡或PCIE介面卡的擴充卡2。主機板組件1a包含一電路板11、一擴充埠12及二卡扣裝置13a。
擴充埠12設置於電路板11,並用以供擴充卡2的金手指21插設。
二卡扣裝置13a分別夾設於擴充卡2的兩側,且每一卡扣裝置13a包含一組裝體131、一銜接體132、一限位體133、一卡扣體134、一第一牆體135、一抵壓凸塊136、一第二牆體137及一第三牆體138。
組裝體131裝設於電路板11,並具有一承載面1311、第一側邊1312、一第二側邊1313、一第三側邊1314及一第一定位結構1315。承載面1311背對於電路板11。第一側邊1312與第二側邊1313連接於承載面1311的相對兩側,且第一側邊1312較第二側邊1313遠離擴充埠12。第三側邊1313連接於第一側邊1312及第二側邊1313之間。第一定位結構1315例如為一凸柱,第一定位結構1315凸出於承載面1311,並鄰近於第一側邊1312。
銜接體132可彎折地連接於組裝體131的第三側邊1313靠近第一側邊1312的一處。
限位體133包含一止擋塊1331及一卡扣塊1332。止擋塊1331可彎折地連接於銜接體132,以令限位體133透過銜接體132可彎折地連接於組裝體131遠離擴充埠12之一側,而具有一限制位置(請暫參閱圖3)及一打開位置(如圖2所示)。
止擋塊1331具有一匹配於第一定位結構1315的第二定位結構13313。第二定位結構13313例如為一卡合槽,但並不以此為限。在其它實施例中,第一定位結構也可以是一卡合槽,第二定位結構也可以是一凸柱。
卡扣塊1332包含一支撐部13321及一扣部13322。支撐部13321銜接止擋塊1331及扣部13322。此外,請先參閱圖5,扣部13322的寬度D1大於支撐部13321的寬度D2。
此外,限位體133具有一容置槽1334及二定位槽1335。容置槽1334位於止擋塊1331遠離擴充埠12之一側,二定位槽1335位於容置槽1334之相對兩側。
限位體133更包含有一限制凸塊1336。限制凸塊1336連接於容置槽1334的一側緣,並朝遠離擴充埠12的方向延伸。
當限位體133位於打開位置時(如圖2所示),組裝體131、限位體133與銜接體132實質上平行。當限位體133位於限制位置(如圖3所示)時,限位體133與銜接體132實質上垂直,限位體133與組裝體131相對,而令第一定位結構1315與第二定位結構13313相結合。
卡扣體134包含一本體部1341及一卡槽部1342。本體部1341可彎折地連接於組裝體131的第一側邊1312,而使卡扣體134可相對組裝體131於一扣壓位置(如圖4所示)及一釋放位置(如圖3所示)之間轉動。
本體部1341具有一限制凹槽13411。卡槽部1342包含一底板13421及兩側板13422。底板13421與兩側板13422連接於本體部1341靠近擴充埠12的一側。兩側板13422分別連接於底板13421之相對兩側,以令底板13421及兩側板13422共同圍繞一卡合槽13423。底板13421具有對應卡合槽13423的一讓位缺口134211。也就是說,限制凹槽13411與卡合槽13423位於底板13421的相異兩側。
第一牆體135凸出於組裝體131的第二側邊1313,而與卡扣體134相對。抵壓凸塊136連接於第一牆體135遠離組裝體131之一側,並朝向卡扣體134凸出。
第二牆體137凸出於組裝體131的第一側邊1312,並相對於第一牆體135。當限位體133位於限制位置時,第二牆體137抵靠於止擋塊1331遠離擴充埠12之一側。
第三牆體138凸出於組裝體131,並介於第一牆體135與第二牆體137之間。詳細來說,第三牆體138係由組裝體131的第一側邊1312往第二側邊1313的方向延伸。
在本實施例中,限位體133、銜接體132、卡扣體134與組裝體131為一體成型,限位體133與銜接體132的連接處、銜接體132與組裝體131的連接處以及卡扣體134與組裝體131的連接處的厚度薄化,以讓限位體133可相對銜接體132擺動、銜接體132可相對組裝體131擺動以及卡扣體134可相對組裝體131擺動,但並不以此為限。在其他實施例中,上述的連接處也可例如以樞軸來達到相對擺動或轉動的效果。
以下詳細說明以卡扣裝置固定擴充卡的流程,請再參閱圖2至圖5。
首先,如圖2所示,限位體133與卡扣體134分別位於打開位置及釋放位置。接著,如圖3所示,將擴充卡2插設於擴充埠12,且承載於組裝體131的承載面1311上。為固定擴充卡2,先將限位體133由打開位置旋轉至限制位置。此時,限位體133的第二定位結構13313扣合於組裝體131的第一定位結構1315,而暫時固定限位體133與組裝體131的位置關係,並使擴充卡2被夾設於限位體133及電路板11之間。接著,如圖4所示,將卡扣體134由釋放位置向上彎折,使其進入限位體133的容置槽1334,而讓卡扣體134的本體部1341的相對兩側分別定位於二定位槽1335,以令卡扣體134位於扣壓位置。此時,如圖5所示,限制凸塊1336穿設於限制凹槽13411,並受卡槽部1342的底板13421抵壓,且支撐部13321位於讓位缺口134211,扣部13322扣合於卡合槽13423。限位體133因此受位於扣壓位置的卡扣體134抵壓而固定於限制位置。由於限位體133受卡扣體134的固定,且擴充卡2受限位體133的限位。
當擴充卡2被卡扣裝置13a固定時,以單側來說,擴充卡2在四個方向上被限位。詳細來說,第一牆體136抵靠於擴充卡2靠近擴充埠12的一側面,而使擴充卡2在第一水平方向H1被第一牆體135限位。第三牆體138抵靠於擴充卡2遠離相對一側卡扣裝置的一側面,而使擴充卡2在第二水平方向H2被第三牆體138限位。抵壓凸塊136抵靠於擴充卡1遠離電路板11的一表面,且限位體133的止擋塊1331抵靠於擴充卡2遠離電路板11的表面的另一側,而使擴充卡2在第三水平方向H3受止擋塊1331限位,以及在垂直方向V1被抵壓凸塊137以及止擋塊1331限位,而使擴充卡2在遠離電路板11方向的活動自由被侷限。如此一來,擴充卡2不但受到三個水平方向的限位,兩側亦平衡地受到垂直方向上的限位,而可避免擴充卡2因主機板組件1受到非預期的撞擊而脫離卡扣裝置13a。
此外,由上述卡扣裝置13a的操作流程可知,僅需逐一地旋轉卡扣體134與限位體133即可快速地完成對擴充卡2的固定,並提供多方向的限位。相反地,當需要解除卡扣裝置13a對擴充卡2的固定,可在依序解開卡扣體134與限位體133的限位後,雙手即可被騰出而可方便地取出擴充卡2。如此一來,提升裝卸擴充卡2的便利性。
在前述實施例中,擴充卡2的兩側皆採用相同之卡扣裝置13a來固定,但並不以此為限。請參閱圖6,圖6為根據本發明第二實施例所述之主機板組件的俯視示意圖。在本實施例中,主機板組件1b中左右側的卡扣裝置不同,其中一側可採用前一實施例中的卡扣裝置13a,而另一側則可例如使用傳統彈臂式的卡扣裝置13b。彈臂式的卡扣裝置13b包含一相連的彈臂件1301及卡扣件1302。彈臂件1301可向外拉伸而令擴充卡2組裝或脫離卡扣件1302的固定。
根據上述實施例之主機板組件,由於限位體與卡扣體皆可相對組裝體旋轉,且限位體與組裝體之間並無設置彈性件來讓限位體復位,故使用者僅需依序地將卡扣體扳動至釋放位置以及將限位體旋轉至釋放位置,而無需藉由雙手來將卡扣體與限位體固定於釋放位置與打開位置。也就是說,使用者能藉由原本滑動限位體的手來繼續擴充卡的插接,進而提升裝卸擴充卡的便利性此外,由上述卡扣裝置11的操作流程可知,僅需透過旋轉限位體133以及旋轉卡扣體134即可快速地完成對擴充卡2的固定,並提供多方向的限位。如此一來,簡化了擴充卡2與卡扣裝置11的組裝,而可提升擴充卡2的安裝效率。
此外,擴充卡組裝於卡扣裝置時,同時受到第一牆體、第三牆體、抵壓凸塊及限位體與卡扣體多方限位,如此一來可提升擴充卡與卡扣裝置的組裝強度,避免擴充卡因主機板組件受到非預期的撞擊而拖離卡扣裝置。
雖然本發明以前述之諸項實施例揭露如上,然其並非用以限定本發明,任何熟習相像技藝者,在不脫離本發明之精神和範圍內,當可作些許之更動與潤飾,因此本發明之專利保護範圍須視本說明書所附之申請專利範圍所界定者為準。
1a、1b‧‧‧主機板組件
11‧‧‧電路板
12‧‧‧擴充埠
13a、13b‧‧‧卡扣裝置
1301‧‧‧彈臂件
1302‧‧‧卡扣件
131‧‧‧組裝體
1311‧‧‧承載面
1312‧‧‧第一側邊
1313‧‧‧第二側邊
1314‧‧‧第三側邊
1315‧‧‧第一定位結構
132‧‧‧銜接體
133‧‧‧限位體
1331‧‧‧止擋塊
13313‧‧‧第二定位結構
1332‧‧‧卡扣塊
13321‧‧‧支撐部
13322‧‧‧扣部
1334‧‧‧容置槽
1335‧‧‧定位槽
1336‧‧‧限制凸塊
134‧‧‧卡扣體
1341‧‧‧本體部
13411‧‧‧限制凹槽
1342‧‧‧卡槽部
13421‧‧‧底板
134211‧‧‧讓位缺口
13422‧‧‧側板
13423‧‧‧卡合槽
135‧‧‧第一牆體
136‧‧‧抵壓凸塊
137‧‧‧第二牆體
138‧‧‧第三牆體
2‧‧‧擴充卡
21‧‧‧金手指
D1‧‧‧扣部寬度
D2‧‧‧支撐部寬度
圖1為根據本發明第一實施例所述之主機板組件的局部俯視示意圖。 機板組件,其中該限位體具有一容置槽及二定位槽,該容置槽自該凸緣 圖2為圖1之卡扣裝置的立體示意圖。 圖3為圖1之限位體位於限制位置的主機板組件的局部立體示意圖。 圖4為圖3之卡扣體位於扣壓位置的主機板組件的局部立體示意圖。 圖5為圖4之側面透視示意圖。 圖6為根據本發明第二實施例所述之主機板組件的局部俯視示意圖。

Claims (10)

  1. 一種主機板組件,適用於一擴充卡,包含: 一電路板;一擴充埠,設置於該電路板;以及一卡扣裝置,包含:一組裝體,裝設於該電路板;一限位體,可彎折地連接於該組裝體遠離該擴充埠之一側而可相對該組裝體於一限制位置及一打開位置之間轉動;以及一卡扣體,可彎折地連接於該組裝體而可相對該組裝體於一扣壓位置及一釋放位置之間轉動;其中,當該限位體位於該限制位置時,該限位體用以抵靠於該擴充卡遠離該擴充埠之一側,且該限位體受位於該扣壓位置之該卡扣體抵壓而固定於該限制位置,當該卡扣體位於該釋放位置時,該卡扣體解除對該限位體的抵壓關係。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主機板組件,其中該卡扣裝置更包含一銜接體,該銜接體可彎折地連接於該組裝體遠離該擴充埠之一側,且該限位體可彎折地連接於該銜接體,以令該限位體透過該銜接體可彎折地連接於該組裝體遠離該擴充埠之一側。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之主機板組件,其中當該限位體位於該限制位置時,該限位體與該銜接體實質上垂直,且該限位體與該組裝體相對,當該限位體位於該打開位置時,該組裝體、該限位體與該銜接體實質上平行。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之主機板組件,其中該限位體包含相連的一止擋塊及一卡扣塊,該止擋塊可彎折地連接於該銜接體,且當該限位體位於該限制位置時,該止擋塊疊設於該組裝體,且該卡扣塊位於該止擋塊遠離該組裝體之一側,該卡扣體包含相連的一本體部及一卡槽部,該本體部可彎折地連接於該組裝體,當該限位體位於該限制位置且該卡扣體位於該扣壓位置時,該卡槽部可拆卸地卡合於該卡扣塊。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所述之主機板組件,其中該卡扣塊包含一支撐部及一扣部,該支撐部銜接該止擋塊及該扣部,且該扣部的寬度大於該支撐部的寬度,該卡槽部包含一底板及兩側板,該兩側板分別連接於該底板之相對兩側,以令該底板及兩側板共同圍繞一卡合槽,該底板具有對應該卡合槽之一讓位缺口,當該限位體位於該限制位置且該卡扣體位於該扣壓位置時,該支撐部位於該讓位缺口,且該扣部扣合於該卡合槽。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所述之主機板組件,其中該限位體更包含一限制凸塊,該卡扣體之該本體部具有一限制凹槽,當該限位體位於該限制位置且該卡扣體位於該扣壓位置時,該限制凸塊位於該限制凹槽,且該卡槽部之該底板抵壓該限制凸塊。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所述之主機板組件,其中該組裝體具有一第一定位結構,該止擋塊具有匹配於該第一定位結構的一第二定位結構,當該限位體位於該限制位置時,該第一定位結構與該第二定位結構相結合。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所述之主機板組件,其中該卡扣裝置更包含一第一牆體及一抵壓凸塊,該第一牆體凸出於該組裝體,並相對於該卡扣體,該抵壓凸塊連接於該第一牆體遠離該組裝體之一側,並朝向該卡扣體凸出。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8項所述之主機板組件,其中該卡扣裝置更包含一第二牆體及一第三牆體,該第二牆體凸出於該組裝體,並相對於該第一牆體,當該限位體位於該限制位置時,該第二牆體抵靠於該止擋塊遠離該擴充埠之一側,該第三牆體凸出於該組裝體,並介於該第一牆體與該第二牆體之間。
  1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9項所述之主機板組件,其中該限位體具有一容置槽及二定位槽,該容置槽位於該止擋塊遠離該擴充埠之一側,該二定位槽位於該容置槽之相對兩側,當該限位體位於該限制位置且該卡扣體位於該扣壓位置時,該卡扣體之該本體部位於該容置槽,且該卡扣體之該本體部之相對兩側分別卡合於該二定位槽。
TW106141898A 2017-11-30 2017-11-30 主機板組件 TW201925960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6141898A TW201925960A (zh) 2017-11-30 2017-11-30 主機板組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6141898A TW201925960A (zh) 2017-11-30 2017-11-30 主機板組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925960A true TW201925960A (zh) 2019-07-01

Family

ID=6804885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6141898A TW201925960A (zh) 2017-11-30 2017-11-30 主機板組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201925960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738368B (zh) * 2020-06-01 2021-09-01 群光電子股份有限公司 觸控板裝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738368B (zh) * 2020-06-01 2021-09-01 群光電子股份有限公司 觸控板裝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494741B (zh) 接合組件及電子系統
TWM503601U (zh) 介面卡固定模組
TW201233299A (en) Latch apparatus for memory card
TWI487458B (zh) 介面卡模組以及具有介面卡模組的電子裝置
TWI509389B (zh) 擴充底座
TW201925960A (zh) 主機板組件
TWM554631U (zh) 儲存單元之定位裝置
TW200826797A (en) Interface card retention
TW201633037A (zh) 一體式電腦
TW201925955A (zh) 主機板組件及其卡扣裝置
CN107783604B (zh) 主板组件
TW201406253A (zh) 電子裝置殼體
TWM625803U (zh) 連接結構與具有該連接結構的電子裝置
TWI674830B (zh) 機殼裝置
TW201925956A (zh) 主機板組件
TWI535357B (zh) 連接裝置與應用其之電子設備
TWI652976B (zh) 主機板組件及其卡扣裝置
TWI461140B (zh) 可攜式電子裝置
TWI604673B (zh) 電子裝置及防鬆脫模組
TWI637564B (zh) 卡扣機構及具有此卡扣機構的傳輸座和電子設備
TWI619420B (zh) Fastening device
TW201925961A (zh) 固定座及主機板組件
TWI783838B (zh) 理線架及電子裝置
TWI672581B (zh) 固定架組件
TWI657330B (zh) 保護結構及電子元件保護結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