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1925956A - 主機板組件 - Google Patents

主機板組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1925956A
TW201925956A TW106140813A TW106140813A TW201925956A TW 201925956 A TW201925956 A TW 201925956A TW 106140813 A TW106140813 A TW 106140813A TW 106140813 A TW106140813 A TW 106140813A TW 201925956 A TW201925956 A TW 201925956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limiting
positioning structure
expansion card
sliding
slot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614081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利學展
謝漢志
Original Assignee
英業達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英業達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英業達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to TW10614081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201925956A/zh
Publication of TW20192595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925956A/zh

Links

Landscapes

  • Mounting Of Printed Circuit Boards And The Like (AREA)

Abstract

一種主機板組件,適於插接一擴充卡。主機板組件包含一電路板、一擴充埠及一固定座。電路板具有一設置面。擴充埠設置於電路板之設置面,並用以供擴充卡插接。固定座包含一座體及一限位體。座體裝設於電路板之設置面,並具有一承載面。限位體可滑動地設置於座體且於一限制位置及一釋放位置之間滑動,當限位體位於限制位置時,限位體用以抵靠擴充卡遠離擴充埠的一側,當限位體位於釋放位置時,限位體用以脫離擴充卡遠離擴充埠的一側。

Description

主機板組件
本發明係關於一種固定座及主機板組件,特別是一種具滑動式限位體的主機板組件。
目前電子設備的主機板上常設有多個擴充埠,用來供使用者插接多個擴充卡,以增加電子設備的效能,進一步使電子設備能符合使用者在使用上的需求。目前擴充卡常透過設置於主機板上的兩組塑膠扣件分別扣住擴充卡的左右二端,使擴充卡固定於主機板上。
由於塑膠扣件具彈性,故使用者在要將擴充卡插入擴充埠時,則需要先透過雙手撐開二塑膠扣件的彈臂,以將二塑膠扣件的彈臂維持在相對遠離的狀態,再借用他人之手才得以讓擴充卡插入擴充埠。或是,使用者需先勉強用單手撐開二塑膠扣件的彈臂,再用另一隻手將擴充卡插入擴充埠。然而,不論採用上述任一種方法,擴充卡插設於擴充埠之操作皆有不便之處。反之,將擴充卡自擴充埠拔出亦同有不便之處。此外,二組塑膠彈臂扣件分別扣設擴充卡的左右二端,易阻礙擴充卡連接於連接器及電纜線的位置。此外,二組塑膠彈臂扣件無法有效地緊固介面卡,使得擴充卡容易因電子設備的移動或是晃動而與擴充埠脫開。
本發明在於提供一種固定座及主機板組件,藉以解決先前技術中塑膠彈臂扣件操作不便、塑膠彈臂扣件扣設位置易阻礙擴充卡連接於連接器及電纜線及塑膠彈臂扣件難以有效緊固擴充卡的問題。
本發明之一實施例所揭露之一種主機板組件,適於插接一擴充卡。主機板組件包含一電路板、一擴充埠及一固定座。電路板具有一設置面。擴充埠設置於電路板之設置面,並用以供擴充卡插接。固定座包含一座體及一限位體。座體裝設於電路板之設置面,並具有一承載面。限位體可滑動地設置於座體且於一限制位置及一釋放位置之間滑動,當限位體位於限制位置時,限位體用以抵靠擴充卡遠離擴充埠的一側,當限位體位於釋放位置時,限位體用以脫離擴充卡遠離擴充埠的一側。
根據上述實施例所揭露的固定座及主機板組件,因限位體可滑動地設置於座體,且限位體與座體之間並無設置彈性件來讓限位體復位,故使用者將限位體從限制位置滑動至釋放位置後並無需藉由雙手來將限位體固定於釋放位置。也就是說,使用者能藉由原本滑動限位體的手來繼續擴充卡的插接,進而提升擴充卡的組裝便利性。
以上關於本發明內容的說明及以下實施方式的說明係用以示範與解釋本發明的原理,並且提供本發明的專利申請範圍更進一步的解釋。
請參閱圖1與圖4。圖1為根據本發明第一實施例所揭露的主機板組件與擴充卡結合的立體示意圖。圖2為圖1的俯視圖。圖3為圖1沿1-1’割面線繪示的剖視圖。圖4為圖1沿2-2’割面線繪示的剖視圖。
一種主機板組件10,適於插接一擴充卡11。主機板組件10包含一電路板100、一擴充埠200、二固定座300及一操作鈕400。電路板100具有一設置面110。擴充埠200設置於電路板100之設置面110,並用以供擴充卡11插接。
在本實施例中,主機板組件10中的二個固定座300分別設置於擴充卡11的二側並為相同的結構而各包含一座體310及一限位體320。因此以下皆是針對其中一側的固定座300作說明。
座體310包含一承載板311、一滑動槽體312、第一側牆313、一止擋凸塊314、第二側牆315及第三側牆316。承載板311裝設於電路板100的設置面110,承載板311背對設置面110的一側具有一承載面3111及一穿孔3112。承載面3111用以承載擴充卡11。穿孔3112貫穿承載板311且位於承載面3111。穿孔3112例如供螺鎖件穿設。滑動槽體312連接於承載板311,滑動槽體312具有一滑槽3121、一開口3122、一穿槽3123、一第一定位結構3124及一第二定位結構3125。開口3122與穿槽3123皆連通滑槽3121,且穿槽3123位於滑動槽體312平行於承載面3111的一側,並與開口3122分別位於滑槽3121的不同側。第一定位結構3124與第二定位結構3125位於滑槽3121內,且第一定位結構3124相較於第二定位結構3125鄰近開口3122,開口3122供後續說明的限位凸塊322凸出。在本實施例中,第一定位結構3124與第二定位結構3125皆例如為凹槽。第一側牆313連接於承載板311,且位於承載板311相對滑動槽體312的一側。第一側牆313具有一個穿孔3131,例如供螺鎖件穿設。止擋凸塊314朝滑動槽體312凸出於第一側牆313。在本實施例中,第二側牆315的外形為平板狀。第二側牆315凸出於承載板311,且位於第一側牆313及滑動槽體312之間。第三側牆316凸出於承載板311,且連接於滑動槽體312的開口3122處。
限位體320包含一滑動塊321及一限位凸塊322。滑動塊321可滑動地位於滑動槽體312的滑槽3121內。滑動塊321包含一本體部3211、一彈性部3212、一第三定位結構3213、二第一限位結構3214及二第二限位結構3215。彈性部3212可擺動地連接於本體部3211,且第三定位結構3213位於彈性部3212遠離本體部3211的一側。在本實施例中,第三定位結構3213為凸塊,且第三定位結構3213可選擇地定位於第一定位結構3124或第二定位結構3125。二第一限位結構3214及二第二限位結構3215在本實施例中例如但不限為二支撐臂,二第一限位結構3214分別連接於本體部3211,二第二限位結構3215分別連接於彈性部3212。二第一限位結構3214與二第二限位結構3215之間的距離L1、L2小於本體部3211與彈性部3212之間的距離L3,且二第一限位結構3214及二第二限位結構3215分別可分離地互相抵靠,以限制彈性部3212變形的位移量。限位凸塊322凸出滑動塊321的本體部3211,且限位凸塊322具有一限位溝槽3221。限位溝槽3221具有一第一限位面3221a、一第二限位面3221b及一第三限位面3221c。第一限位面3221a與第二限位面3221b相對且分別連接於第三限位面3221c的二側。第一限位面3221a及第二限位面3221b分別用以抵靠擴充卡11遠離及鄰近承載板311的二側,且第三限位面3221c用以抵靠於擴充卡11遠離擴充埠200的一側。操作鈕400連接於滑動塊321的彈性部3212,且可滑動地位於滑動槽體312的穿槽3123,以令滑動塊321於一限制位置(如圖1、圖2所示)及一釋放位置(請暫時參閱圖6)之間滑動。
當滑動塊321位於限制位置時,限位凸塊322凸出於開口3122,第三定位結構3213與第一定位結構3124卡固,限位溝槽3221的第一限位面3221a及第二限位面3221b分別抵靠擴充卡11遠離及鄰近承載板311的二側,第三限位面3221c抵靠擴充卡11遠離擴充埠200的一側,第三側牆316抵靠限位凸塊322遠離第一側牆313的一側。當滑動塊321位於釋放位置時,限位凸塊322的限位溝槽3221脫離擴充卡11遠離擴充埠200承載板311的一側,且第三定位結構3213卡固於第二定位結構3125。
在本實施例中,第一定位結構3124與第二定位結構3125分別為凹槽,以及第三定位結構3213為凸塊的設置,並非用以限定本發明。在其他實施例中,第一定位結構與第二定位結構可改為凸塊,且第三定位結構可改為凹槽。
另外,在本實施例中,第一限位結構3214的數量及第二限位結構3215的數量皆為二的設置,並非用以限定本發明。在其他實施例中,可將第一限位結構與第二限位結構的數量可皆改為一個或是多個。更或是,限位結構可僅設置第一限位結構或是第二限位結構。
接著說明擴充卡11的從固定座300上拆卸與安裝於固定座300上的過程,請一併參閱圖5至圖7。圖5為圖4的操作鈕壓下的示意圖。圖6為圖2的主機板組件的滑動塊位於釋放位置的示意圖。圖7為圖5的剖視圖。
當滑動塊321位於圖3所示的限制位置,若使用者欲將擴充卡11從固定座300拆卸,如圖5所示,使用者先以手壓下操作鈕400,使得操作鈕400帶動彈性部3212朝向承載板311的方向位移,而令第三定位結構3213脫離第一定位結構3124。如圖6及圖7所示,接著,沿方向D1滑動操作鈕400,操作鈕400帶動滑動塊321及限位凸塊322同動,且令第三定位結構3213卡固於第二定位結構3125。此時,滑動塊321位於釋放位置,且限位凸塊322的限位溝槽3221脫離擴充卡11遠離擴充埠200的一側。如此一來,使用者可從垂直方向D1的方向D2將擴充卡11拔出。其中,當操作鈕400壓下時,彈性部3212朝承載板311的方向位移令二第一限位結構3214與二第二限位結構3215互相抵靠。
當使用者欲回裝擴充卡11時,亦如圖6及圖7所示,先將滑動塊321置於釋放位置,接著將擴充卡11裝設於承載板311的承載面3111上,並將擴充卡11插入擴充埠200。此時,擴充卡11抵靠第一側牆313及第二側牆315,且擴充卡11被止擋凸塊314抵靠。接著,壓下操作鈕400使第三定位結構3213脫離第二定位結構3125,並以方向D1之反向滑動,以令第三定位結構3213朝第一定位結構3124滑動。接著,請在參考圖3及4,當第三定位結構3213滑動至第一定位結構3124卡固時,限位凸塊322凸出於開口3122,且限位凸塊322的第一限位面3221a及第二限位面3221b分別抵靠擴充卡11遠離及鄰近承載板311的二側,第三限位面3221c抵靠擴充卡11遠離擴充埠200的一側,以及限位凸塊322抵靠第三側牆316,而令限位凸塊322從原本圖6所示的釋放位置滑動為圖2所示的限制位置,如此即完成擴充卡11的插設組裝。
接著,請再參閱圖1至圖4,本實施例的主機板組件10中,當擴充卡11裝設於承載板311的承載面3111,以及限位體320的滑動塊321位於限制位置時,擴充卡11於多個方向上分別被第一限位面3221a、第二限位面3221b、止擋凸塊314、承載面3111、第一側牆313、第三限位面3221c及第二側牆315所抵靠。
詳細來說,為了清楚描述固定座300對擴充卡11的限位關係,在本實施例中,定義彼此相正交的X軸向、Y軸向及Z軸向,以供後續使用。其中, X軸向即平行於穿過第一側牆313及第三側牆316的軸線P之方向,Y軸向即平行於同時垂直承載面3111的法線N及軸線P的方向,Z軸向為平行於承載面3111的法線N的方向。
限位凸塊322的第一限位面3221a、第二限位面3221b、止擋凸塊314及承載面3111分別抵靠於擴充卡11於Z軸向上之相對兩側,以令擴充卡11在正負Z軸向上的移動能力被限制。
此外,第一側牆313及第三限位面3221c分別相向地抵靠擴充卡11於X軸向上之相對兩側,以令擴充卡11在正負X軸向上的移動能力被限制。另外,在滑動塊321位於限制位置時,第三側牆316抵靠限位凸塊322遠離第一側牆313之一側的設置,可幫助限位凸塊322的第三限位面3221c於負X軸向抵靠擴充卡11的抵靠強度。
再者,本實施例的固定座300為二組的設置,因此第二側牆315的數量亦有二個。二第二側牆315分別相向地抵靠擴充卡11於Y軸向上之相對二側,而令擴充卡11於正、負Y軸向的移動被二第二側牆315所限制。如此一來,在限位體320的滑動塊321於限制位置時,總共在X、Y、Z軸向上的移動分別受到限制,而可增加擴充卡11固定於固定座300上的緊固力。
在前述操作鈕400壓下的過程中,因二第一限位結構3214與二第二限位結構3215之間的距離L1、L2皆小於本體部3211與彈性部3212之間的距離L3,且二第一限位結構3214與二第二限位結構3215之間為可分離地互相抵靠的設置,使得彈性部3212的位移在二第一限位結構3214分別與二第二限位結構3215互相抵靠時即停止。如此一來,可避免使用者過度壓下操作鈕400而使彈性部3212超過可位移的範圍而損壞。
另外,第三定位結構3213卡固於第一定位結構3124,可確保當滑動塊321位於限制位置時,主機板組件10受到搖晃或碰撞等狀況,滑動塊321仍然維持在限制位置。同理地,第三定位結構3213卡固於第二定位結構3125亦是確保滑動塊321可穩固地維持在釋放位置。
本實施例的主機板組件10中,使用者可透過手壓下操作鈕400後而使操作鈕400滑動的方式,以令限位凸塊322的所有限位面脫離之後,不須再以手將操作鈕400維持在釋放位置。如此一來,使用者輕鬆地透過同隻手將擴充卡11從座體310上拆下,或是將擴充卡11固定於座體310上。
如圖3所示,在本實施例中,本體部3211與彈性部3212之間具有一鏤空結構3216而讓彈性部3212可相對本體部3211擺動,但並不以此為限。在其他實施例中,鏤空結構的數量可大於一,即本體部及彈性部之間可再隔成二個以上鏤空結構,以調整位於彈性部的操作鈕的按壓手感。
在本實施例中,第二側牆315的外形為平板狀的設置,並非用以限制本發明。請參閱圖8,圖8為根據本發明第二實施例所揭露的主機板組件與擴充卡結合的立體示意圖。第二側牆515可改為具有段差設計的板體。詳細來說,本實施例的主機板組件20的第二側牆515具有第一止擋部5151及第二止擋部5152。第一止擋部5151及第二止擋部5152在操作鈕600滑動的方向D1上保持一距離L4,而令第二側牆515形成為一個具有段差的板體。當擴充卡11裝設於承載板511的承載面5111,以及限位體520的滑動塊521位於限制位置時,第一止擋部5151抵靠擴充卡11,而第二止擋部5152與擴充卡11之間具有一空槽5153。空槽5153用以供擴充卡11與連接器及電纜之間可順暢的連接。
前述的主機板組件中,透過二組的固定座以將擴充卡固定的設置,並非用以限定本發明。請參閱圖9,圖9為根據本發明第三實施例所揭露的主機板組件與擴充卡結合的立體示意圖。在本實施例主機板組件30中,將原本二組的固定座中的其中一組改為彈性扣件700,即主機板組件30包含一固定座600及一彈性扣件700。固定座600與彈性扣件700設置於擴充卡11的兩側且共同固定擴充卡11。如此一來,使用者可透過一隻手維持在扳開彈性扣件700的狀況下,另一隻手操作固定座600的限位體620滑動至釋放位置後,再利用同手操作擴充卡11的插入或拔出。因此,相較於傳統二彈性扣件的設置,本實施例的主機板組件30仍提升了擴充卡11組裝的便利性。
另外,前述的二固定座各具有一承載板的設置,但並非用以限定本發明。請參閱圖10,圖10為根據本發明第四實施例所揭露的主機板組件與擴充卡結合的立體示意圖。在本實施例主機板組件40中,將原本的二固定座中的二承載板合併成為一個承載板,而令二固定座併為一件式的設計。即本實施例的主機板組件40中,固定座800為一件式的設計,且一件式的固定座800仍具有前述實施例中的二固定座的設置。其中,僅固定座800中的承載板811的數量為一。
根據上述實施例所揭露的主機板組件,因限位體的滑動塊於限制位置時,承載板、限位凸塊的限位溝槽、第一側牆、第二側牆、第三側牆及止擋凸塊共同抵靠擴充卡,使得擴充卡於多個方向上的移動受到限制,以令擴充卡固定於座體上的緊固力增加。
此外,因限位體的滑動塊為可滑動的設置,且又透過操作鈕可令滑動塊滑動的設計,使得使用者再將滑動塊從限制位置滑動至釋放位置後,不需要再藉由手將滑動塊維持在釋放位置,以令使用者可再使用同隻手將擴充卡插入或拔出,進而提升了擴充卡的組裝便利性。
再者,在部分實施例中,因第二側牆的第一止擋部與第二止擋部於操作鈕的滑動方向上保有一距離,使得當擴充卡設置承載板,以及限位體的滑動凸塊於限制位置時,第二止擋部與擴充卡之間具有一空槽,使得擴充卡與連接器及電纜得以順暢地連接。
雖然本發明以前述之較佳實施例揭露如上,然其並非用以限定本發明,任何熟習相像技藝者,在不脫離本發明之精神和範圍內,當可作些許之更動與潤飾,因此本發明之專利保護範圍須視本說明書所附之申請專利範圍所界定者為準。
10、20、30、40‧‧‧主機板組件
11‧‧‧擴充卡
100‧‧‧電路板
110‧‧‧設置面
200‧‧‧擴充埠
300、600、800‧‧‧固定座
310‧‧‧座體
311、511、811‧‧‧承載板
3111、5111‧‧‧承載面
3112‧‧‧穿孔
312‧‧‧滑動槽體
3121‧‧‧滑槽
3122‧‧‧開口
3123‧‧‧穿槽
3124‧‧‧第一定位結構
3125‧‧‧第二定位結構
313‧‧‧第一側牆
3131‧‧‧穿孔
314‧‧‧止擋凸塊
315、515‧‧‧第二側牆
5151‧‧‧第一止擋部
5152‧‧‧第二止擋部
5153‧‧‧空槽
316‧‧‧第三側牆
320、520、620‧‧‧限位體
321、521‧‧‧滑動塊
3211‧‧‧本體部
3212‧‧‧彈性部
3213‧‧‧第三定位結構
3214‧‧‧第一限位結構
3125‧‧‧第二限位結構
3216‧‧‧鏤空結構
322‧‧‧限位凸塊
3221‧‧‧限位溝槽
3221a‧‧‧第一限位面
3221b‧‧‧第二限位面
3221c‧‧‧第三限位面
400、600‧‧‧操作鈕
700‧‧‧彈性扣件
L1、L2、L3、L4‧‧‧距離
D1、D2‧‧‧方向
X、Y、Z‧‧‧軸向
P‧‧‧軸線
N‧‧‧法線
圖1為根據本發明第一實施例所揭露的主機板組件與擴充卡結合的立體示意圖。 圖2為圖1的俯視圖。 圖3為圖1沿1-1’割面線繪示的剖視圖。 圖4為圖1沿2-2’割面線繪示的剖視圖。 圖5為圖4的操作鈕壓下的示意圖。 圖6為圖2的主機板組件的滑動塊位於釋放位置的示意圖。 圖7為圖5的剖視圖。 圖8為根據本發明第二實施例所揭露的主機板組件與擴充卡結合的立體示意圖。 圖9為根據本發明第三實施例所揭露的主機板組件與擴充卡結合的立體示意圖。 圖10為根據本發明第四實施例所揭露的主機板組件與擴充卡結合的立體示意圖。

Claims (10)

  1. 一種主機板組件,適於插接一擴充卡,該主機板組件包含: 一電路板,具有一設置面;一擴充埠,設置於該電路板之該設置面,並用以供該擴充卡插接;以及一固定座,包含:一座體,裝設於該電路板之該設置面,並具有一承載面;以及一限位體,可滑動地設置於該座體且於一限制位置及一釋放位置之間滑動,當該限位體位於該限制位置時,該限位體用以抵靠該擴充卡遠離該擴充埠的一側,當該限位體位於該釋放位置時,該限位體用以脫離該擴充卡遠離該擴充埠的一側。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主機板組件,更包含一操作鈕,該座體包含一承載板及一滑動槽體,該滑動槽體連接於該承載板,該滑動槽體具有一滑槽、一開口及一穿槽,該開口與該穿槽連通該滑槽並分別位於該滑槽的不同側,該限位體與該操作鈕相連並分別可滑動地位於該滑槽該穿槽,當該限位體位於該限制位置時,該限位體凸出於該開口。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之主機板組件,其中該限位體包含一滑動塊及一限位凸塊,該限位凸塊凸出該滑動塊,該滑動塊可滑動地位於該滑動槽體的該滑槽內,當該限位體位於該限制位置時,該限位凸塊凸出於該開口。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所述之主機板組件,其中該滑動槽體更具有位於該滑槽內的一第一定位結構及一第二定位結構,且該第一定位結構相較於該第二定位結構鄰近該開口,該滑動塊包含一本體部、一彈性部及一第三定位結構,該彈性部可擺動地連接於該本體部,且該第三定位結構位於該彈性部遠離該本體部的一側,該操作鈕連接於該彈性部,以令該第三定位結構可選擇地定位於該第一定位結構或該第二定位結構,當該限位體的該滑動塊位於該限制位置時,該第三定位結構與該第一定位結構卡固,當該限位體的該滑動塊位於該釋放位置時,該第三定位結構與該第二定位結構卡固。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所述之主機板組件,其中該滑動塊更包含二限位結構,該二限位結構分別連接於該本體部與該彈性部,該二限位結構之間的距離小於該本體部與該彈性部之間的距離,且該二限位結構可分離地互相抵靠,以限制該彈性部變形的位移量。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所述之主機板組件,其中該限位凸塊具有一限位溝槽,當該限位體位於該限制位置時,該限位溝槽用以抵靠該擴充卡遠離該擴充埠的一側。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之主機板組件,其中該座體更包含一第一側牆及一止擋凸塊,該第一側牆連接於該承載板,且位於該承載板相對該滑動槽體的一側,該止擋凸塊朝該滑動槽體凸出於該第一側牆。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所述之主機板組件,其中該座體更包含一第二側牆,該第二側牆凸出於該承載板,且位於該第一側牆及該滑動槽體之間。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8項所述之主機板組件,其中該座體更包含一第三側牆,該第三側牆凸出於該承載板,當該限位體位於該限制位置時,該第三側牆抵靠該限位體遠離該第一側牆的一側。
  1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之主機板組件,其中該第一側牆與該承載板分別具有一穿孔,用以供螺鎖件穿設。
TW106140813A 2017-11-23 2017-11-23 主機板組件 TW201925956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6140813A TW201925956A (zh) 2017-11-23 2017-11-23 主機板組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6140813A TW201925956A (zh) 2017-11-23 2017-11-23 主機板組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925956A true TW201925956A (zh) 2019-07-01

Family

ID=6804885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6140813A TW201925956A (zh) 2017-11-23 2017-11-23 主機板組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201925956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817388A (zh) * 2019-11-18 2021-05-18 英业达科技有限公司 扩充卡安装结构及电路组件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817388A (zh) * 2019-11-18 2021-05-18 英业达科技有限公司 扩充卡安装结构及电路组件
CN112817388B (zh) * 2019-11-18 2023-03-10 英业达科技有限公司 扩充卡安装结构及电路组件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M546032U (zh) 插槽總成及工作件
US20140153166A1 (en) Electronic apparatus and detachable assembly thereof
TWM503601U (zh) 介面卡固定模組
TWM573850U (zh) 多層擴充卡之固定器
TWI687149B (zh) 機箱
CN107977054B (zh) 主板组件
TW201925956A (zh) 主機板組件
TWI761854B (zh) 鎖合結構及含該鎖合結構之電子裝置
US9060426B2 (en) Securing mechanism
TWI702899B (zh) 擴充卡安裝結構及電路組件
TW200826797A (en) Interface card retention
TW201401685A (zh) 卡緣連接器
TW201925955A (zh) 主機板組件及其卡扣裝置
TWM625803U (zh) 連接結構與具有該連接結構的電子裝置
TWI637564B (zh) 卡扣機構及具有此卡扣機構的傳輸座和電子設備
TW201925960A (zh) 主機板組件
TWI592084B (zh) 電子卡保護機構
TW202224525A (zh) 機箱及其擴充匣
CN107783604B (zh) 主板组件
TWI840729B (zh) 固定裝置
TWI652976B (zh) 主機板組件及其卡扣裝置
TWI672581B (zh) 固定架組件
TW201925961A (zh) 固定座及主機板組件
TWM460502U (zh) 固定機構
TWI482338B (zh) 卡合結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