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637564B - 卡扣機構及具有此卡扣機構的傳輸座和電子設備 - Google Patents

卡扣機構及具有此卡扣機構的傳輸座和電子設備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637564B
TWI637564B TW106131839A TW106131839A TWI637564B TW I637564 B TWI637564 B TW I637564B TW 106131839 A TW106131839 A TW 106131839A TW 106131839 A TW106131839 A TW 106131839A TW I637564 B TWI637564 B TW I637564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hook portion
translation
electronic device
frame
stat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613183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916489A (zh
Inventor
楊瑞霖
Original Assignee
神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神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神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to TW10613183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I637564B/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63756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637564B/zh
Publication of TW20191648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916489A/zh

Links

Landscapes

  • Casings For Electric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一種卡扣機構,用以設置於一承載面。卡扣機構包含至少一平移扣件、至少一導引框以及至少一平移框。至少一平移扣件包含一滑件、一臂及一勾部。臂裝設於滑件,且勾部凸出於臂。至少一導引框用以固定並凸設於承載面。勾部於一釋放狀態下受至少一導引框罩覆。勾部於一卡扣狀態下凸出於至少一導引框的相對兩外側之一。當勾部於釋放狀態時,至少一平移框之相對兩內側可抵靠至少一導引框的相對兩外側而可沿著一承載方向座落於承載面,且勾部可自釋放狀態切換至卡扣狀態而銜接至少一平移框。

Description

卡扣機構及具有此卡扣機構的傳輸座和電子設備
本發明係關於一種卡扣機構,特別是一種具有卡扣機構的傳輸座和電子設備。
隨著科技的進步,電子產品在設計上愈趨人性化,並且朝向多功能用途發展,提供消費者更多元的使用模式。近年來,變形筆電的問市,將傳統筆記型電腦的使用模式帶到了另一層次。變形筆電一般係指一種將平板和鍵盤座組合的產品。當使用者將平板和鍵盤座結合時,即成為一般習知的筆電使用模式,而當使用者將平板和鍵盤座分離時,即可單獨拿持平板使用。如此,消費者僅需購買單一產品,即可同時滿足擁有筆電功能和平板功能的需求。
習知的變形筆電在平板和鍵盤座一般係利用卡扣的方式接合。在平板插入鍵盤座的插槽時,平板會先推開位於插槽的卡勾,待平板完全插入插槽而讓平板的卡槽與鍵盤座的卡勾對位後,卡勾才會復位並卡合於平板的卡槽,以使平板和鍵盤座彼此銜接。然而,平板推開卡勾時,平板與卡勾間易產生碰撞,久而久之卡勾則較易因碰撞而受損。此外,用於扣合平板和鍵盤座的卡勾與卡槽一般為分佈於插槽的相對兩側,若平板之左右兩側未平均插入鍵盤座之插槽而略微歪斜時,使用者就有可能在其中一邊的卡勾和卡槽未確實對位的狀況下進行卡勾與卡槽的卡扣操作。如此一來,卡勾除了可能會受到平板的阻擋而無法確實卡合於卡槽外,亦可能因與平板的碰撞而受損。
本發明在於提供一種卡扣機構及具有此卡扣機構的傳輸座和電子設備,藉以解決先前技術中平板和鍵盤座插接與卡勾扣入容易在銜接的過程中互相碰撞,造成鍵盤座的卡勾和平板損壞的問題,以及在銜接過程中無法偵測二卡合結構是否皆確實對位的問題。
本發明之一實施例所揭露之卡扣機構,用以設置於一承載面。卡扣機構包含至少一平移扣件、至少一導引框以及至少一平移框。至少一平移扣件包含一滑件、一臂及一勾部。臂裝設於滑件,且勾部凸出於臂。至少一導引框用以固定並凸設於承載面。勾部於一釋放狀態下受至少一導引框罩覆。勾部於一卡扣狀態下凸出於至少一導引框的相對兩外側之一。當勾部於釋放狀態時,至少一平移框之相對兩內側可抵靠相對兩外側而可沿著一承載方向座落於承載面,且勾部可自釋放狀態切換至卡扣狀態而銜接至少一平移框。
本發明之另一實施例所揭露之傳輸座,一第一電子裝置一對接側邊上的至少一平移框可沿著一承載方向電性對接於傳輸座。傳輸座包含一座體、至少一平移扣件以及至少一導引框。座體具有一容置槽,用以容置對接側邊。至少一平移扣件包含一滑件、一臂及一勾部。臂裝設於滑件,且勾部凸出於臂。至少一導引框固定凸設於實質上位於容置槽底的一承載面。勾部於一釋放狀態下受至少一導引框罩覆。勾部於一卡扣狀態下凸出於至少一導引框的相對兩外側之一。其中當勾部於釋放狀態時,至少一平移框之相對兩內側抵靠相對兩外側而沿著一承載方向座落於承載面,且至少一平移扣件的勾部受掣動而扣合於至少一平移框。
本發明之又另一實施例所揭露之電子設備包含一傳輸座、一第一電子裝置以及一第二電子裝置。第一電子裝置一對接側邊上的至少一平移框可沿著一承載方向電性對接於傳輸座。傳輸座樞設於第二電子裝置。傳輸座包含一座體、至少一平移扣件以及至少一導引框。座體具有容置對接側邊的一容置槽。至少一平移扣件包含一滑件、一臂及一勾部。臂裝設於滑件,且勾部凸出於臂。至少一導引框固定凸設於實質上位於容置槽底的一承載面。勾部於一釋放狀態下受至少一導引框罩覆。勾部於一卡扣狀態下凸出於至少一導引框的相對兩外側之一。其中當勾部於釋放狀態時,至少一平移框的相對兩內側抵靠相對兩外側而沿著一承載方向座落於承載面,且至少一平移扣件的勾部受掣動而扣合於至少一平移框。
根據上述實施例所揭露的卡扣機構及具有此卡扣機構的傳輸座和電子設備,在第一電子裝置與傳輸座銜接的過程中,透過第一電子裝置於對接側邊上的平移框之相對兩內側抵靠導引框的相對兩外側,可將第一電子裝置較準確地導引至卡合位置,使平移框座落於承載面。此外,透過卡扣機構的導引框罩覆平移扣件的勾部,藉此可保護平移扣件不會被第一電子裝置直接碰撞而受損。
以上關於本發明內容的說明及以下實施方式的說明係用以示範與解釋本發明的原理,並且提供本發明的專利申請範圍更進一步的解釋。
以下在實施方式中詳細敘述本發明之實施例之詳細特徵以及優點,其內容足以使任何本領域中具通常知識者了解本發明之實施例之技術內容並據以實施,且根據本說明書所揭露之內容、申請專利範圍及圖式,任何本領域中具通常知識者可輕易地理解本發明相關之目的及優點。以下之實施例係進一步詳細說明本發明之觀點,但非以任何觀點限制本發明之範疇。
請參閱圖1至圖3C。圖1為根據本發明之一實施例所描繪之電子設備的立體示意圖。圖2A為圖1之傳輸座的分解示意圖。圖2B為圖2A之平移扣件的分解示意圖。圖3A為圖1之電子設備的剖面示意圖。圖3B為圖3A之局部放大示意圖。圖3C為圖1之電子設備於另一視角的剖面示意圖。
本實施例之電子設備1包含一傳輸座10、一第一電子裝置30以及一第二電子裝置50。第一電子裝置30一對接側邊300上的二平移框310可沿著一承載方向D電性對接於傳輸座10。傳輸座10樞設於第二電子裝置50。
於本實施例中,第一電子裝置30係以平板電腦為例,而第二電子裝置50係以鍵盤為例,但本發明不以此為限。於其他實施例中,第一電子裝置可為其他具有顯示功能的電子裝置,而第二電子裝置可例如為具有實體鍵盤或虛擬鍵盤等可輸入指令功能的電子裝置。
傳輸座10包含一座體100、一卡扣機構110以及一連接埠120。座體100具有容置對接側邊300的一容置槽101。卡扣機構110及連接埠120設置於座體100。
座體100包含一基座部102以及一組裝部103。組裝部103設置於基座部102中,且共同形成容置槽101底部的一承載面104。
卡扣機構110包含二平移扣件111、二導引框112、一第一彈性件113、二觸壓件114、二第二彈性件115、一連動件116以及一撥鈕117。
二平移扣件111各包含一滑件1111、一臂1112、一勾部1113以及一擋止卡扣1115。二滑件1111可滑動地設置於座體100的基座部102。二滑件1111各具有相連的一長組裝孔1111a以及一短組裝孔1111b,且長組裝孔1111a在Y軸方向上的長度大於短組裝孔1111b。二臂1112分別穿設於二滑件1111的二短組裝孔1111b。二勾部1113分別凸出於二臂1112。二擋止卡扣1115分別蓋合於二長組裝孔1111a。
於本實施例中,在將與勾部1113相連的臂1112裝設於滑件1111時,首先將臂1112穿過滑件1111的長組裝孔1111a而使臂1112及勾部1113凸出於滑件1111。接著,將臂1112平移以使臂1112自長組裝孔1111a卡入短組裝孔1111b。最後,將擋止卡扣1115蓋合於長組裝孔1111a以止擋臂1112,使臂1112固定於短組裝孔1111b的位置,如此即完成平移扣件111的組裝。
二導引框112固定凸設於容置槽101底部的承載面104。各平移扣件111的勾部1113於一釋放狀態下受導引框112罩覆;勾部1113於一卡扣狀態下凸出於導引框112的相對兩外側1121、1122之一側。藉此,在第一電子裝置30與傳輸座10結合的過程中,可保護平移扣件111不會被第一電子裝置30直接碰撞而受損。
於本實施例中,於卡扣狀態下,二勾部1113分別皆凸出於二導引框112的外側1121,但不以此為限。此外,所述釋放狀態及卡扣狀態係分別用以描述第一電子裝置30與傳輸座10在分離及結合時,平移扣件111的勾部1113相對於導引框112的位置狀態。
二觸壓件114各包含一本體部1141、一受壓部1142及一限位部1143。二本體部1141分別可滑動地設置於二平移扣件111旁,且本體部1141的滑動方向(如圖中的Z軸方向)實質上正交於平移扣件111的滑動方向(如圖中的Y軸方向)。受壓部1142與限位部1143皆連接於本體部1141。二第二彈性件115可例如為壓縮彈簧,其一端連接座體100的基座部102,其另一端連接觸壓件114的本體部1141。當勾部1113侷限於釋放狀態時,觸壓件114受第二彈性件115抵壓而令受壓部1142凸出於承載面104,以及令限位部1143位於一限制位置而插入滑件1111之一限位孔1114。當對接側邊300上的平移框310座落於承載面104時,平移框310下壓受壓部1142,以令限位部1143脫離滑件1111之限位孔1114而讓勾部1113得以自釋放狀態切換至卡扣狀態。
於本實施例中,平移扣件111、導引框112、觸壓件114、第二彈性件115及平移框310的數量皆為二,但本發明不以此為限。於其他實施例中,前述之元件數量可皆為一個或三個以上。
連動件116連接二平移扣件111。第一彈性件113可例如為一拉伸彈簧,其一端連接座體100的基座部102,其另一端連接連動件116,藉此,以透過第一彈性件113一併帶動二平移扣件111常態偏向卡扣狀態。也就是說,當平移扣件111受觸壓件114的拘束被解除時,第一彈性件113會移動平移扣件111使其位於卡扣狀態。於本實施例中,二平移扣件111的二滑件1111與連動件116係以一體成型之設計為例,但本發明不以此為限。
撥鈕117設置於連動件116上,並透過連動件116間接地連接二平移扣件111的二滑件1111,以帶動二勾部1113自卡扣狀態切換回釋放狀態。
於本實施例中,第一彈性件113的一端係連接座體100的基座部102,其另一端係連接連動件116,透過連動件116間接連接二平移扣件111,以同時帶動二平移扣件111平移,但不以此為限。於其他實施例中,第一彈性件113可例如直接連接平移扣件111的滑件1111。
此外,於本實施例中,撥鈕117係設置於連動件116上,以透過連動件116間接帶動二勾部1113自卡扣狀態切換回釋放狀態,但不以此為限。於其他實施例中,撥鈕可例如直接設置於滑件上。
連接埠120設置於座體100的組裝部103並位於承載面104上,且連接埠120位於二觸壓件114之間。連接埠120用於與第一電子裝置30的連接埠(未繪示)電性對接。於本實施例中,二觸壓件114分別位於連接埠120相對兩側是為了確保在二勾部1113分別對準二平移框310時,才將二勾部1113扣入二平移框310,進而可防止勾部1113與平移框310產生誤碰撞而避免勾部1113受損。詳細來說,第一電子裝置30一併抵壓到位於連接埠120相對兩側的二觸壓件114時,代表第一電子裝置30未歪斜,且二勾部1113分別對準二平移框310。因此,當二觸壓件114皆受壓而一併解除二觸壓件114之二限位部1143對二滑件1111的拘束時,二勾部1113可在已對準二平移框310的前提下分別扣入二平移框310。
反之,若第一電子裝置30僅抵壓到其中一觸壓件114時,代表第一電子裝置30歪斜,且至少其中一勾部1113未對準平移框310。然而,因為僅其中一觸壓件114受壓並不足以讓二勾部1113扣入二平移框310。因此,二觸壓件114分別位於連接埠120相對兩側可確保二勾部1113在對準二平移框310的情況下分別扣入二平移框310,進而避免勾部1113受損。
請同時參閱圖3A至圖5B。其中,圖4A為圖1之第一電子裝置沿承載方向插入傳輸座的剖面示意圖。圖4B為圖4A之局部放大示意圖。圖4C為圖1之第一電子裝置沿承載方向插入傳輸座於另一視角的剖面示意圖。圖5A為圖1之平移扣件的勾部於卡扣狀態的剖面示意圖。圖5B為圖5A之局部放大示意圖。
圖3A至圖3C所示為第一電子裝置30與傳輸座10尚未接合的狀態。此時勾部1113係處於釋放狀態。當欲將第一電子裝置30與傳輸座10結合時,使第一電子裝置30沿著承載方向D插入座體100的容置槽101,透過平移框310之相對兩內側311、312抵靠導引框112的相對兩外側1121、1122,可將第一電子裝置30較準確地導引至卡合位置,使對接側邊300上的平移框310座落於承載面104。
如圖4A至圖4C所示,係為第一電子裝置30平放於傳輸座10,使二平移框310同時座落於承載面104,並同時下壓二觸壓件114之二受壓部1142的狀態。如圖4C所示,此時觸壓件114的限位部1143脫離滑件1111的限位孔1114,而使平移扣件111可藉由第一彈性件113向卡扣狀態偏彈或偏移,或是藉由撥動撥鈕117可將平移扣件111卡回釋放狀態。接著,如圖5A及圖5B所示,係為二平移扣件111銜接二平移框310的狀態。詳細來說,當二限位部1143同時脫離二限位孔1114後,第一彈性件113透過連動件116帶動二平移扣件111使其位於卡扣狀態,此時二勾部1113凸出於二導引框112的外側1121,以與二平移框310銜接。
此外,當第一彈性件113拉動連動件116而使二平移扣件111位於卡扣狀態時,設置於連動件116上的撥鈕117也一併被帶動而由一釋放位置平移至一接合位置。此時,可透過一保險件1171將撥鈕117鎖定於接合位置,以防止誤觸撥鈕117而意外地將第一電子裝置30自傳輸座10脫離。詳細來說,請參閱圖6至圖8,圖6為圖5A之保險件於解鎖位置的示意圖,圖7為圖6之保險件平移至鎖定位置的示意圖,而圖8為圖6之撥鈕平移至釋放位置的示意圖。保險件1171係可滑動地設置於撥鈕117,且其滑動方向實質上正交於撥鈕117的平移方向。保險件1171包含一操作凸塊1171a以及一限位凸塊1171b。操作凸塊1171a係提供使用者推抵以使保險件1171滑動至一解鎖位置或一鎖定位置。限位凸塊1171b受操作凸塊1171a的帶動而可平移地卡入或脫離座體100的組裝部103的一限位槽1031。當操作凸塊1171a受掣動而使保險件1171位於鎖定位置時(如圖7所示),限位凸塊1171b卡入限位槽1031而使撥鈕117鎖定於接合位置;當操作凸塊1171a受掣動而使保險件1171位於解鎖位置時(如圖6所示),限位凸塊1171b脫離限位槽1031而解除對撥鈕117的拘束,使撥鈕117可受掣動而自接合位置平移至釋放位置(如圖8所示)。
當使用者欲將第一電子裝置30自傳輸座10脫離時,可先將保險件1171對撥鈕117的拘束解除,亦即使保險件1171滑移至解鎖位置,再平移撥鈕117自接合位置至釋放位置,以一併拉動第一彈性件113及連動件116,而帶動二平移扣件111使其位於釋放狀態(如圖4A所示)。接著,將第一電子裝置30沿承載方向D的反方向移開,此時二觸壓件114受第二彈性件115抵壓而令受壓部1142凸出於承載面104,以及令限位部1143插入滑件1111的限位孔1114而回到限制位置(如圖3C所示)。
於本實施例中,卡扣機構110係以兩個可滑動的平移扣件111為例,但本發明不以此為限。於其他實施例中,卡扣機構可例如為一固定扣件以及一平移扣件。固定扣件可例如為一勾部。第一電子裝置先將其中一平移框對齊固定扣件,自傾斜的開啟位置卡入,接著令第一電子裝置旋轉至一水平位置,以將其另一平移框對應平移扣件的導引框而座落於承載面,並下壓觸壓件以啟動卡扣機制。
根據上述實施例之卡扣機構及具有此卡扣機構的傳輸座和電子設備,在第一電子裝置與傳輸座銜接的過程中,透過第一電子裝置於對接側邊上的平移框之相對兩內側抵靠導引框的相對兩外側,可將第一電子裝置較準確地導引至卡合位置,使平移框座落於承載面。此外,透過卡扣機構的導引框罩覆平移扣件的勾部,藉此可保護平移扣件不會被第一電子裝置直接碰撞而受損。
並且,藉由觸壓件對滑件的限位,可確保第一電子裝置的平移框已確實座落於承載面,並下壓觸壓件以將觸壓件的限位部自滑件的限位孔移出後,才使平移扣件自釋放狀態切換至卡扣狀態與平移框銜接。藉此,可確保在第一電子裝置與傳輸座銜接的過程中,平移框與導引框已確實對位,才將平移扣件的勾部自導引框移出,以避免卡勾和平移框未確實對位而互相碰撞,導致卡勾和平移框受損。
更進一步地,當卡扣機構的平移扣件之數量為二,且二平移扣件分別位於連接埠的相對兩側時,可有效確保第一電子裝置在與傳輸座結合時,待第一電子裝置已確實平放於傳輸座的承載面之後,才能同時解除二觸壓件的限位部對二滑件的拘束,以使第一電子裝置與傳輸座能確實接合,並避免勾部和平移框的碰撞。
雖然本發明以前述之較佳實施例揭露如上,然其並非用以限定本發明,任何熟習相像技藝者,在不脫離本發明之精神和範圍內,當可作些許之更動與潤飾,因此本發明之專利保護範圍須視本說明書所附之申請專利範圍所界定者為準。
1‧‧‧電子設備
10‧‧‧傳輸座
100‧‧‧座體
101‧‧‧容置槽
102‧‧‧基座部
103‧‧‧組裝部
104‧‧‧承載面
1031‧‧‧限位槽
110‧‧‧卡扣機構
111‧‧‧平移扣件
1111‧‧‧滑件
1111a‧‧‧長組裝孔
1111b‧‧‧短組裝孔
1112‧‧‧臂
1113‧‧‧勾部
1114‧‧‧限位孔
1115‧‧‧擋止卡扣
112‧‧‧導引框
1121、1122‧‧‧導引框的相對兩外側
113‧‧‧第一彈性件
114‧‧‧觸壓件
1141‧‧‧本體部
1142‧‧‧受壓部
1143‧‧‧限位部
115‧‧‧第二彈性件
116‧‧‧連動件
117‧‧‧撥鈕
1171‧‧‧保險件
1171a‧‧‧操作凸塊
1171b‧‧‧限位凸塊
120‧‧‧連接埠
30‧‧‧第一電子裝置
300‧‧‧對接側邊
310‧‧‧平移框
311、312‧‧‧平移框的相對兩內側
50‧‧‧第二電子裝置
D‧‧‧承載方向
圖1為根據本發明之一實施例所述之電子設備的立體示意圖。 圖2A為圖1之傳輸座的分解示意圖。 圖2B為圖2A之平移扣件的分解示意圖。 圖3A為圖1之電子設備的剖面示意圖。 圖3B為圖3A之局部放大示意圖。 圖3C為圖1之電子設備於另一視角的剖面示意圖。 圖4A為圖1之第一電子裝置沿承載方向插入傳輸座的剖面示意圖。 圖4B為圖4A之局部放大示意圖。 圖4C為圖1之第一電子裝置沿承載方向插入傳輸座於另一視角的剖面示意圖。 圖5A為圖1之平移扣件的勾部於卡扣狀態的剖面示意圖。 圖5B為圖5A之局部放大示意圖。 圖6為圖5A之保險件於解鎖位置的示意圖。 圖7為圖6之保險件平移至鎖定位置的示意圖。 圖8為圖6之撥鈕平移至釋放位置的示意圖。

Claims (10)

  1. 一種卡扣機構,用以設置於一承載面,所述卡扣機構包含: 至少一平移扣件,包含一滑件、一臂及一勾部,所述臂裝設於所述滑件,且所述勾部凸出於所述臂; 至少一導引框,用以固定並凸設於所述承載面,所述勾部於一釋放狀態下受所述至少一導引框罩覆,所述勾部於一卡扣狀態下凸出於所述至少一導引框的相對兩外側之一;以及 至少一平移框,當所述勾部於所述釋放狀態時,所述至少一平移框之相對兩內側可抵靠所述相對兩外側而可沿著一承載方向座落於所述承載面,且所述勾部可自所述釋放狀態切換至所述卡扣狀態而銜接所述至少一平移框。
  2. 如請求項1所述之卡扣機構,更包含一第一彈性件,使所述至少一平移扣件偏向所述卡扣狀態。
  3. 如請求項2所述之卡扣機構,更包含一觸壓件及一第二彈性件,所述觸壓件包含一本體部、一受壓部及一限位部,所述本體部可滑動地設置於所述至少一平移扣件旁,且所述本體部的滑動方向實質上正交於所述至少一平移扣件的滑動方向,所述受壓部與所述限位部皆連接於所述本體部,當所述勾部侷限於所述釋放狀態時,所述觸壓件受所述第二彈性件抵壓而令所述受壓部凸出於所述承載面以及令所述限位部位於一限制位置而插入所述滑件之一限位孔,當所述至少一平移框座落於所述承載面時,所述至少一平移框下壓所述受壓部,以令所述限位部脫離所述滑件之所述限位孔而讓所述勾部得以自所述釋放狀態切換至所述卡扣狀態。
  4. 一種傳輸座,一第一電子裝置一對接側邊上的至少一平移框可沿著一承載方向電性對接於所述傳輸座,所述傳輸座包含: 一座體,具有一容置槽,用以容置所述對接側邊; 至少一平移扣件,包含一滑件、一臂及一勾部,所述臂裝設於所述滑件,且所述勾部凸出於所述臂;以及 至少一導引框,固定凸設於實質上位於所述容置槽底的一承載面,所述勾部於一釋放狀態下受所述至少一導引框罩覆,所述勾部於一卡扣狀態下凸出於所述至少一導引框的相對兩外側之一; 其中當所述勾部於所述釋放狀態時,所述至少一平移框之相對兩內側抵靠所述相對兩外側而沿著一承載方向座落於所述承載面,且所述至少一平移扣件的所述勾部受掣動而扣合於所述至少一平移框。
  5. 如請求項4所述之傳輸座,更包含一第一彈性件,使所述至少一平移扣件偏向所述卡扣狀態。
  6. 如請求項5所述之傳輸座,更包含至少一觸壓件及至少一第二彈性件,所述至少一觸壓件包含一本體部、一受壓部及一限位部,所述本體部可滑動地設置於所述至少一平移扣件旁,且所述本體部的滑動方向實質上正交於所述至少一平移扣件的滑動方向,所述受壓部與所述限位部皆連接於所述本體部,當所述勾部侷限於所述釋放狀態時,所述至少一觸壓件受所述至少一第二彈性件抵壓而令所述受壓部凸出於所述承載面以及令所述限位部位於一限制位置而插入所述滑件之一限位孔,當所述至少一平移框座落於所述承載面時,所述至少一平移框下壓所述受壓部,以令所述限位部脫離所述滑件之所述限位孔而讓所述勾部得以自所述釋放狀態切換至所述卡扣狀態。
  7. 如請求項6所述之傳輸座,更包含一連接埠,所述至少一觸壓件的數量為兩個,所述連接埠位於所述兩個觸壓件之間。
  8. 如請求項6所述之傳輸座,更包含一撥鈕,所述撥鈕連接所述滑件,以帶動所述勾部自所述卡扣狀態切換回所述釋放狀態。
  9. 如請求項8所述之傳輸座,更包含一連動件,且所述至少一平移扣件的數量為二,所述連動件連接所述二平移扣件,且所述撥鈕透過所述連動件連接所述滑件,以透過所述第一彈性件一併帶動所述二平移扣件偏向所述卡扣狀態。
  10. 一種電子設備,所述電子設備包含: 一傳輸座; 一第一電子裝置,其一對接側邊上的至少一平移框可沿著一承載方向電性對接於所述傳輸座;以及 一第二電子裝置,所述傳輸座樞設於所述第二電子裝置,其中所述傳輸座包含: 一座體,具有容置所述對接側邊的一容置槽; 至少一平移扣件,包含一滑件、一臂及一勾部,所述臂裝設於所述滑件,且所述勾部凸出於所述臂;以及 至少一導引框,固定凸設於實質上位於所述容置槽底的一承載面,所述勾部於一釋放狀態下受所述至少一導引框罩覆,所述勾部於一卡扣狀態下凸出於所述至少一導引框的相對兩外側之一; 其中當所述勾部於所述釋放狀態時,所述至少一平移框之相對兩內側抵靠所述相對兩外側而沿著一承載方向座落於所述承載面,且所述至少一平移扣件的所述勾部受掣動而扣合於所述至少一平移框。
TW106131839A 2017-09-15 2017-09-15 卡扣機構及具有此卡扣機構的傳輸座和電子設備 TWI63756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6131839A TWI637564B (zh) 2017-09-15 2017-09-15 卡扣機構及具有此卡扣機構的傳輸座和電子設備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6131839A TWI637564B (zh) 2017-09-15 2017-09-15 卡扣機構及具有此卡扣機構的傳輸座和電子設備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I637564B true TWI637564B (zh) 2018-10-01
TW201916489A TW201916489A (zh) 2019-04-16

Family

ID=6480276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6131839A TWI637564B (zh) 2017-09-15 2017-09-15 卡扣機構及具有此卡扣機構的傳輸座和電子設備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I637564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904933A (zh) * 2019-11-19 2021-06-04 英业达科技有限公司 外壳组件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M480936U (zh) * 2014-03-06 2014-07-01 Universal Scient Ind Shanghai 攜行電腦站及其定位機構
TWI521328B (zh) * 2013-12-10 2016-02-11 和碩聯合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結合裝置及使用該結合裝置之電子產品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521328B (zh) * 2013-12-10 2016-02-11 和碩聯合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結合裝置及使用該結合裝置之電子產品
TWM480936U (zh) * 2014-03-06 2014-07-01 Universal Scient Ind Shanghai 攜行電腦站及其定位機構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904933A (zh) * 2019-11-19 2021-06-04 英业达科技有限公司 外壳组件
CN112904933B (zh) * 2019-11-19 2022-11-15 英业达科技有限公司 外壳组件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916489A (zh) 2019-04-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185360B1 (en) Engaging mechanism and transmission dock and electronic device having the same
TWI527720B (zh) Seat belt locking device
US8172282B2 (en) Computing device latching assembly
TWI515530B (zh) 可攜式電子裝置之擴充平台
TWI493129B (zh) 一種閂鎖裝置及使用此閂鎖裝置的擴充座
TWI435680B (zh) 鎖固機構及具有該鎖固機構的電子裝置
TWI438609B (zh) 雙向式扣合機構及其電子裝置
US20060133025A1 (en) Portable computer having improved latch mechanism
TWI502142B (zh) 易於拆裝之樞軸機構及其電子裝置
TWI502313B (zh) 用來支撐顯示模組於支撐座上之支撐機構與可攜式電子裝置
JP7274445B2 (ja) バックルアセンブリ
TW201414932A (zh) 閂扣機構及其相關電子裝置
TWI527969B (zh) 滑動開關及其相關電子裝置
US7679904B2 (en) Housing of foldable electronic device
TWI637564B (zh) 卡扣機構及具有此卡扣機構的傳輸座和電子設備
CN109542163B (zh) 卡扣机构及具有此卡扣机构的传输座和电子设备
TWI463936B (zh) A lever recirculation release hub and a connector having the hub
TWM462498U (zh) 電子裝置
CN111726432B (zh) 固定装置以及固定装置组件与电子设备
TWI429367B (zh) 電子裝置
JP2023087006A (ja) バックルアセンブリ
CN107977054B (zh) 主板组件
TWI433378B (zh) 鎖固機構及具有該鎖固機構的電子裝置
TWI732340B (zh) 鎖固結構
TWM458065U (zh) 可攜式電子設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