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1920163A - (2s)‐2‐[[(z)‐[1‐(2‐胺基‐4‐噻唑基)‐2‐[[(3s)‐2,2‐二甲基‐4‐側氧基‐1‐(磺氧)‐3‐吖丁啶基]胺基]‐2‐氧亞乙基]胺基]氧基]‐3‐[4‐[亞胺基[(3r)‐3-哌啶基胺基]甲基]苯氧基]-丙酸之晶型 - Google Patents

(2s)‐2‐[[(z)‐[1‐(2‐胺基‐4‐噻唑基)‐2‐[[(3s)‐2,2‐二甲基‐4‐側氧基‐1‐(磺氧)‐3‐吖丁啶基]胺基]‐2‐氧亞乙基]胺基]氧基]‐3‐[4‐[亞胺基[(3r)‐3-哌啶基胺基]甲基]苯氧基]-丙酸之晶型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1920163A
TW201920163A TW107126077A TW107126077A TW201920163A TW 201920163 A TW201920163 A TW 201920163A TW 107126077 A TW107126077 A TW 107126077A TW 107126077 A TW107126077 A TW 107126077A TW 201920163 A TW201920163 A TW 201920163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crystalline
compound
formula
water
pharmaceutical composition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712607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博克哈德 克林克
威爾佛來德 史琪偉伯
蘇珊 波士曼
Original Assignee
德商艾庫里斯抗感染治療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德商艾庫里斯抗感染治療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德商艾庫里斯抗感染治療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192016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920163A/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DHETEROCYCLIC COMPOUNDS
    • C07D417/00Heterocyclic compounds containing two or more hetero rings, at least one ring having nitrogen and sulfur atoms as the only ring hetero atoms, not provided for by group C07D415/00
    • C07D417/02Heterocyclic compounds containing two or more hetero rings, at least one ring having nitrogen and sulfur atoms as the only ring hetero atoms, not provided for by group C07D415/00 containing two hetero rings
    • C07D417/12Heterocyclic compounds containing two or more hetero rings, at least one ring having nitrogen and sulfur atoms as the only ring hetero atoms, not provided for by group C07D415/00 containing two hetero rings linked by a chain containing hetero atoms as chain link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Pharmaceuticals Containing Other Organic And Inorganic Compounds (AREA)

Abstract

本發明係關於(2S)-2-[[(Z)-[1-(2-胺基-4-噻唑基)-2-[[(3S)-2,2-二甲基-4-側氧基-1-(磺氧)-3-吖丁啶基]胺基]-2-氧亞乙基]胺基]氧基]-3-[4-[亞胺基[(3R)-3-哌啶基胺基]甲基]苯氧基]-丙酸,亦即式(I)化合物之第一晶型。

Description

(2S)-2-[[(Z)-[1-(2-胺基-4-噻唑基)-2-[[(3S)-2,2-二甲基-4-側氧基-1-(磺氧)-3-吖丁啶基]胺基]-2-氧亞乙基]胺基]氧基]-3-[4-[亞胺基[(3R)-3-哌啶基胺基]甲基]苯氧基]-丙酸之晶型
本發明係關於(2S)-2-[[(Z)-[1-(2-胺基-4-噻唑基)-2-[[(3S)-2,2-二甲基-4-側氧基-1-(磺氧)-3-吖丁啶基]胺基]-2-氧亞乙基]胺基]氧基]-3-[4-[亞胺基[(3R)-3-哌啶基胺基]甲基]苯氧基]-丙酸,亦即式(I)化合物之第一晶型。
專利WO 2013110643描述脒經取代單環ß-內醯胺化合物、其製備、醫藥組合物及用途。此等化合物作為新穎ß-內醯胺抗生素為活性的,尤其適用於治療革蘭氏陰性感染。除該等化合物之外,(2S)-2-[[(Z)-[1-(2-胺基-4-噻唑基)-2-[[(3S)-2,2-二甲基-4-側氧基-1-(磺氧)-3-吖丁啶基]胺基]-2-氧亞乙基]胺基]氧基]-3-[4-[亞胺基[(3R)-3-哌啶基胺基]甲基]苯氧基]-丙酸亦具有抵抗革蘭氏陰性病原體之寬泛剖面。
同一專利詳述了(2S)-2-[[(Z)-[1-(2-胺基-4-噻唑基)-2-[[(3S)-2,2-二甲基-4-側氧基-1-(磺氧)-3-吖丁啶基]胺基]-2-氧亞乙基]胺基]氧基]-3-[4-[亞胺基[(3R)-3-哌啶基胺基]甲基]苯氧基]-丙酸之合成(式(I)化合物,WO 2013110643中之實例88),該化合物以3步合成繼之以純化(例如製備型HPLC)來製備:步驟1. 肟形成 · 起始物質SM1 (CAS# 1448674-85-8,(3R)-3-[[[4-[(2S)-2-(胺氧基)-3-(二苯基甲氧基)-3-側氧基丙氧基]苯基]亞胺基甲基]胺基]-1-哌啶羧酸-1,1-二甲基乙基酯)與起始物質SM2 (CAS# 68363-44-0,α-側氧基-2-[(三苯甲基)胺基]-4-噻唑乙酸或其鈉鹽(CAS#87241-10-9)一起經歷肟形成以形成中間產物IM1。 · 該反應一般在0℃至100℃之範圍內之溫度下於質子溶劑或含至少一種質子溶劑之溶劑混合物中進行1至24小時。適合質子溶劑為例如甲醇、乙醇、異丙醇、第三丁醇、水或乙酸。適合於形成混合物之溶劑為例如二氯甲烷、三氯甲烷、四氫呋喃、1,4-二噁烷、乙腈及N,N-二甲基甲醯胺。較佳地,反應在20至30℃下於無水乙醇與氯仿或無水乙醇與二氯甲烷之混合物中進行整夜。 步驟2. 醯胺偶合 · 中間產物IM1與起始物質SM3 (CAS# 102507-49-3,(3S)-3-胺基-4,4-二甲基-1-(磺氧)-2-氮雜環丁酮)一起經歷醯胺形成以形成中間產物IM2。 · 該反應一般在偶合反應劑存在下且適用時在添加鹼之情況下在-20℃至80℃之範圍內之溫度下於惰性溶劑中進行1至24小時,較佳地在20至30℃之溫度下進行整夜。惰性溶劑為例如二氯甲烷(DCM)、三氯甲烷、苯、甲苯、四氫呋喃(THF)、1,4-二噁烷、N,N-二甲基甲醯胺(DMF)、N,N-二甲基乙醯胺(DMA)、N-甲基吡咯啶-2-酮(NMP)及乙腈以及前述溶劑之混合物。較佳溶劑為N,N-二甲基甲醯胺。 · 適合偶合反應劑為:例如,碳化二亞胺,諸如N,N'-二乙基碳化二亞胺、N,N'-二丙基碳化二亞胺、N,N'-二異丙基碳化二亞胺、N,N'-二環己基碳化二亞胺、N-(3-二甲基胺基異丙基)-N'-乙基碳化二亞胺-鹽酸鹽(EDC)、N-環己基碳化二亞胺-N'-丙氧基甲基-聚苯乙烯(PS-碳化二亞胺);或羰基化合物,諸如羰基-二咪唑(CDI);或1,2-噁唑鎓化合物,諸如2-乙基-5-苯基-1,2-噁唑鎓-3-硫酸鹽或2-第三丁基-5-甲基-異噁唑鎓-過氯酸鹽;或醯胺基化合物,諸如2-乙氧基-1-乙氧羰基-1,2-二氫喹啉;或丙烷磷酸酐;或氯甲酸異丁酯;或雙(2-側氧基-3-噁唑啶基)-磷醯氯;或O-(苯并三唑-1-基)-N,N,N',N'-四甲基脲六氟磷酸鹽(HBTU);2-(2-側氧基-1-(2H)-吡啶基)-1,1,3,3-四甲基脲四氟硼酸鹽(TPTU);或O-(7-氮雜-苯并三唑-1-基)-N,N,N',N'-四甲基脲六氟磷酸鹽(HATU);或1-羥基苯并三唑(HOBt);或苯并三唑-1-基氧基參(二甲胺基)-鏻-六氟磷酸鹽(BOP);或苯并三唑-1-基氧基參(吡咯啶基)-鏻六氟磷酸鹽(PyBOP);或N-羥基丁二醯亞胺以及添加或不添加鹼的前述偶合反應劑的混合物。在後一情況下,無機鹼及有機鹼皆可用。適合鹼為例如碳酸鹽及碳酸氫鹽、三乙胺、二異丙基乙胺、N-甲基嗎啉、N-甲基哌啶或4-二甲胺基吡啶。較佳地,反應在添加碳酸氫鈉作為鹼或不添加之情況下使用碳化二亞胺及1-羥基苯并三唑之混合物進行。 步驟3. 脫除保護基 · 中間產物IM2經暴露於酸性條件以便移除三苯甲基、第三丁氧羰基及二苯甲基保護基且形成粗式(I)化合物。 · 酸性條件可涉及在0℃至100℃之範圍內之溫度下在視情況添加惰性有機溶劑及清除劑之情況下用甲酸、乙酸、三氟乙酸或鹽酸將中間產物IM2處理範圍為10分鐘至16小時的一段時間,較佳地在30至60℃的溫度下用90%甲酸或三氟乙酸/二氯甲烷(1:1)處理30至60分鐘。適合惰性添加有機溶劑為例如二氯甲烷、氯仿及1,4-二噁烷。適合添加清除劑系統為例如苯甲醚及三乙基矽烷。 步驟4. 純化 · 粗式(I)化合物藉由製備型HPLC或低壓逆相層析法純化,且藉由自彙集之溶離份沈澱或凍乾獲得呈非晶形固體形式的最終式(I)化合物。
根據此合成,僅可獲得非晶態之式(I)化合物。
然而,當化合物用於醫藥用途時,晶體態之化合物可能至關重要,例如在API穩定性、DP製造過程及DP穩定性方面。相較於非晶形固體,結晶化合物的固體物理特性可自一種固體型式變成另一種固體型式,其可影響其用於醫藥用途之適合性。另外,不同固體型式之晶型可併有不同類型及/或不同量之雜質。不同固體型式之化合物在暴露於熱及/或水一段時間後亦可具有不同化學穩定性。另外,固體晶型可以影響提及之特性的水合物、溶劑合物或溶劑合物之水合物的形式存在。另外,非晶形兩性離子物質可轉化成其對應鹽或共晶體以獲得晶型。
然而,獲得以上化合物之晶型的眾多嘗試均失敗了。儘管付出了巨大努力,卻未能獲得鹽的晶型或共晶體。對較大範圍之相對離子及共晶體形成劑進行用於結晶鹽及共晶型式之篩選,包含順丁烯二酸、L-麩胺酸、對甲苯磺酸、甲烷磺酸、苯磺酸、乙烷磺酸、乙烷-1,2-二磺酸、磷酸、L-酒石酸、檸檬酸、萘-2-磺酸、三氟乙酸、糖精、(-)-O,O'-二對甲苯甲醯基-L-酒石酸、(+)-O,O'-二對甲苯甲醯基-D酒石酸、丁二酸、菸鹼酸、龍膽酸、水楊酸、(-)-L-蘋果酸、苯甲酸、L-天冬胺酸、菸鹼酸、L-麩胺酸、D(-)-異抗壞血酸、2-側氧基戊二酸、1-羥基-2-萘甲酸、L-蘋果酸、L-杏仁酸、間苯二甲酸、馬尿酸、甲酸、D-葡糖酸、L-乳酸、DL-杏仁酸、三苯基乙酸、L-抗壞血酸、乳清酸、氫溴酸、鹽酸、硫酸、N-環己基胺磺酸、草酸、磷酸、丙二酸、L-酒石酸、反丁烯二酸、乙醇酸、D-葡糖醛酸、4-羥基苯甲酸、對乙醯胺基苯甲酸、己二酸、(+)-樟腦酸、氫基桂皮酸、山梨酸、乙酸鈉、碳酸氫鈉、4-羥基苯甲酸甲酯、菸鹼醯胺、N-甲基-葡糖胺、二乙醇胺、緩血酸胺、哌嗪、L-精胺酸、L-離胺酸、L-脯胺酸、乙醯膽鹼、膽鹼氫氧化物、D-甘露糖醇、D-果糖、木糖醇。
篩選包括一定範圍之不同結晶方法,如自濃縮溶液結晶、漿料/懸浮液平衡化、蒸發及溶劑液滴研磨(solvent-drop grinding)(亦稱為液體輔助研磨)。研究包括各種溫度條件及溶劑,如水、乙腈、乙酸乙酯、異丙醇、乙醇、甲苯、四氫呋喃、三氟乙醇、二甲基甲醯胺、丙酮及前述之混合物。在無鹽或共晶體形成劑存在下自三氟乙醇(TFE)結晶在起初看起來有前景。藉由XRPD之分析指示式(I)化合物之結晶TFE溶劑合物加合物;然而,此加合物經證明在所嘗試之分離方面不穩定。在全部其他情況下,藉由XRPD之分析突顯僅獲得非晶形物質。
呈游離型式、鹽或共晶體形式的兩性離子之結晶尤其具有挑戰性[參見例如N.K. Nath, S.S. Kumar, A. Nangia; Crystal Growth Design 2011, 11, 4594-4605]。
因此本發明之任務在於提供一種(2S)-2-[[(Z)-[1-(2-胺基-4-噻唑基)-2-[[(3S)-2,2-二甲基-4-側氧基-1-(磺氧)-3-吖丁啶基]胺基]-2-氧亞乙基]胺基]氧基]-3-[4-[亞胺基[(3R)-3-哌啶基胺基]甲基]苯氧基]-丙酸之晶型。
出人意料地,結晶式(I)化合物可藉由下文所描述之程序及方法獲得。
因此,本發明之主題為一種結晶式(I)化合物,式(I)為
在本發明之一個實施例中,本發明之主題為一種結晶式(I)化合物,但該晶型之KF值為18%至25%,較佳地21%。遵循藥典方法(例如<USP 921> Method Ic或Ph. Eur. 2.5.12 Method A)測定KF值(含水量)。水之總量顯著低於21%可指示至非晶形物質之部分轉化。然而,對於21%範圍內之KF量測值,應考慮偵測方法之潛在的1%至3%誤差容限。非晶形物質可含有7wt%至10 wt%之殘餘水,無任何可偵測結晶物質。
在本發明之一個實施例中本發明之主題為一種結晶式(I)化合物,其中該晶型為十水合物。十水合物型式(式(I)化合物▪10 H2 O)對應於21%之理論含水量。
在本發明之一個實施例中,本發明之主題為一種結晶式(I)化合物,但該晶型具有一X射線粉末繞射圖(XRPD),該X射線粉末繞射圖在以下值的2Θ角度±0.3°下展現特徵峰:6.2°、7.5°、8.4°、9.7°、10.6°、11.1°、12.5°、12.7°、13.3°、14.5°、14.8°、16.1°、16.3°、16.5°、16.8°、17.9°、18.3°、18.4°、18.8°、19.4°、19.7°、20.2°、21.0°、21.3°、22.1°、22.5°、22.8°、23.2°、23.4°、23.6°、23.9°、24.0°、25.0°、25.2°、25.7°、26.2°、26.5及26.8°。
在本發明之一個實施例中,本發明之主題為一種結晶式(I)化合物,但該晶型具有根據圖13—結晶物質(型式A)之X射線粉末繞射圖的XRPD。為了比較,圖1展示非晶形式(I)化合物之X射線粉末繞射圖,其在4°至40°範圍內之2Θ角度下未展現顯著峰。
在本發明之一個實施例中,本發明之主題為一種結晶式(I)化合物,但該晶型具有根據圖15—結晶物質(型式A)之單晶X射線結構的單晶結構。所獲得之單晶結構確認式(I)化合物之標識及絕對構形。
在本發明之一個實施例中,本發明之主題為一種結晶式(I)化合物,但該晶型具有根據圖16—結晶物質(型式A)之差示掃描熱量測定熱譜圖(DSC)及熱解重量分析的DSC及TGA,展示對應於水蒸發的約98℃之顯著吸熱及對應於水損耗的約8%之重量減輕。為了比較,圖中展示非晶形式(I)化合物的DSC及TGA。
式(I)化合物之特徵可進一步在於紅外線光譜分析(IR)、拉曼光譜分析(Raman)、1H-nmr光譜分析(1H-nmr)及旋光(OR)之測定。自非晶形式(I)化合物及結晶化合物獲得之資料之間僅存在極少量非顯著差異。所有特徵提供於實例3及實例17中。
式(I)化合物之結晶物質(型式A)展示在儲存穩定性方面相較於非晶形式(I)化合物的優勢。雖然結晶物質在-20℃(12個月)、5℃(12個月)及25℃(6個月)下幾乎不展示任何儲存穩定性之降低,但對於非晶形物質觀測到降低;尤其在延長儲存時間及提高溫度的情況下。細節例示於實例4及實例18中。
結晶物質(型式A)展示與非晶形物質相同的生物活性。該晶型為可獲得的且可藉由非晶形物質之轉變來獲得。
本發明之一些實施例 i) 本發明之一個實施例係關於一種結晶式(I)化合物,式(I)為。 ii) 本發明之一個實施例係關於如實施例i)之結晶式(I)化合物,其中該晶型之KF值為18%至25%,較佳地21%。 iii) 本發明之一個實施例係關於如實施例i)或ii)之結晶式(I)化合物,其中該晶型為十水合物。 iv) 本發明之一個實施例係關於如實施例i)至iii)中任一項之結晶式(I)化合物,其中該晶型具有一X射線粉末繞射圖(XRPD),該X射線粉末繞射圖在以下值的2Θ角度±0.3°下展現特徵峰:6.2°、7.5°、8.4°、9.7°、10.6°、11.1°、12.5°、12.7°、13.3°、14.5°、14.8°、16.1°、16.3°、16.5°、16.8°、17.9°、18.3°、18.4°、18.8°、19.4°、19.7°、20.2°、21.0°、21.3°、22.1°、22.5°、22.8°、23.2°、23.4°、23.6°、23.9°、24.0°、25.0°、25.2°、25.7°、26.2°、26.5及26.8°。 v) 本發明之一個實施例係關於如實施例i)至iv)中任一項之結晶式(I)化合物,其中該晶型具有根據圖13—結晶物質(型式A)之X射線粉末繞射圖的XRPD。 vi) 本發明之一個實施例係關於如實施例i)至v)中任一項之結晶式(I)化合物,其中該晶型根據圖15-結晶物質(型式A)之單晶X射線結構的單晶結構,屬於空間群單斜晶P21 ,其形式上的特徵在於在100 K下測定的以下單位晶胞常數:a = 12.0662(7) Å,b = 11.8726(4) Å,c = 14.5703(1) Å,α = 90º,β = 105.708(7)º,γ = 90°。 vii) 本發明之一個實施例係關於如實施例i)至vi)中任一項之結晶式(I)化合物,其中該晶型具有根據圖16—結晶物質(型式A)之DSC及TGA的差示掃描熱量測定頻譜(DSC)。 viii) 本發明之一個實施例係關於如實施例i)至vii)中任一項之結晶式(I)化合物的用途,用於製備醫藥組合物/調配物。 ix) 本發明之一個實施例係關於一種醫藥組合物,其可藉由包含以下步驟之方法獲得: - 將如實施例i)至vii)之結晶式(I)化合物溶解於含有適合於非經腸投與之賦形劑的適當媒劑中; - 為所獲得之溶液殺菌; - 將該溶液無菌填充至適合容器封閉系統中; - 凍乾適合容器封閉系統內之該溶液。 x) 本發明之一個實施例係關於可根據實施例viii)或根據實施例ix)獲得之醫藥組合物,其中該醫藥組合物適合於靜脈內非經腸投與。 xi) 本發明之一個實施例係關於如實施例ix)或x)之醫藥組合物,其中該醫藥組合物包含至少一種其他抗感染化合物。 xii) 本發明之一個實施例係關於如實施例ix)、x)或xi)中任一項之醫藥組合物,其中該醫藥組合物進一步包含β-內醯胺酶抑制劑。 xiii) 本發明之一個實施例係關於如實施例i)至vii)中任一項之化合物或如實施例ix)至xii)中任一項之醫藥組合物,其用於治療或預防細菌感染。 xiv) 本發明之一個實施例係關於如實施例i)至vii)中任一項之化合物或如實施例ix)至xii)中任一項之醫藥組合物,其用於治療或預防細菌感染,其中該細菌感染為革蘭氏陰性細菌感染。 xv) 本發明之一個實施例係關於如實施例i)至vii)中任一項之化合物或如實施例ix)至xii)中任一項之醫藥組合物,其用於治療或預防細菌感染,其中該化合物或組合物係非經腸投與的。 xvi) 本發明之一個實施例係關於一種治療或預防個體之細菌感染,詳言之革蘭氏陰性細菌感染的方法,其包含向有需要之患者投與治療有效量之如實施例i)至vii)中任一項之化合物或如實施例ix)至xii)中任一項之醫藥組合物。 xvii) 本發明之一個實施例係關於如實施例xvi)之治療或預防個體之細菌感染的方法,其中該化合物或組合物係非經腸投與的。 xviii) 本發明之一個實施例係關於如實施例i)至vii)中任一項之結晶式(I)化合物或如實施例ix)至xii)中任一項之醫藥組合物的用途,用於製造供治療及/或預防疾病之藥物。 xix) 本發明之一個實施例係關於如實施例i)至vii)中任一項之結晶式(I)化合物或如實施例ix)至xii)中任一項之醫藥組合物的用途,用於製造供治療及/或預防疾病之藥物,其中該疾病為個體之細菌感染,詳言之革蘭氏陰性細菌感染。 xx) 本發明之一個實施例係關於如實施例i)至vii)中任一項之結晶式(I)化合物或如實施例ix)至xii)中任一項之醫藥組合物的用途,用於製造供治療及/或預防疾病、詳言之革蘭氏陰性細菌感染之藥物,其中該化合物或組合物係非經腸投與的。 xxi) 本發明之一個實施例係關於一種製備如實施例i)至vii)中任一項之結晶式(I)化合物的方法,其包含以下步驟: - 提供非晶形式(I)化合物; - 在處於0至50℃之範圍內的溫度下將該非晶形化合物溶解於含水溶劑系統中,該含水溶劑系統為水或水及一或多種有機溶劑之混合物; - 過濾所獲得之溶液; - 將包含該化合物之該含水溶劑系統冷卻至處於0至10℃之範圍內的溫度(結晶步驟); - 自該含水溶劑系統分離經沈澱的結晶式(I)化合物; - 乾燥所獲得的結晶式(I)化合物。 xxii) 本發明之一個實施例係關於如實施例xxi)之製備結晶式(I)化合物的方法,其中該含水溶劑系統選自包含以下之群:在處於0至35℃範圍內之溫度下以80:20至20:80之範圍混合的THF/水或乙腈/水或丙酮/水或甲基乙基酮/水。 xxiii) 本發明之一個實施例係關於如實施例xxi)或xxii)之製備結晶式(I)化合物的方法,其中該含水溶劑系統為處於0至30℃之範圍內之溫度下以40:60至20:80之範圍混合的THF/水。 xxiv) 本發明之一個實施例係關於如實施例xxi)至xxiii)中任一項之製備結晶式(I)化合物的方法,其中該含水溶劑系統為處於20至30℃之範圍內之溫度下以50:50之範圍混合的THF/水,且其進一步用水稀釋以獲得在40:60與20:80之間的THF/水系統,之後冷卻包含該化合物之該含水溶劑系統。 xxv) 本發明之一個實施例係關於如實施例xxi)至xxiv)中任一項之製備結晶式(I)化合物的方法,其中該結晶步驟在2至8℃內之溫度下結束。 xxvi) 本發明之一個實施例係關於如實施例xxi)至xxv)中任一項之製備結晶式(I)化合物的方法,其中該含水溶劑系統為乙腈/水。 xxvii) 本發明之一個實施例係關於如實施例xxi)至xxv)中任一項之製備結晶式(I)化合物的方法,其中該含水溶劑系統為丙酮/水。
其他實施例 本發明之主題亦為一種製備根據本發明之結晶式(I)化合物的方法,其包含以下步驟: 1. 提供非晶形式(I)化合物; 2. 在處於0至50℃之範圍內的溫度下將該非晶形化合物溶解於含水溶劑系統中,該含水溶劑系統為水或水及一或多種有機溶劑之混合物; 3. 過濾所獲得之溶液; 4. 將包含該化合物在含水溶劑系統冷卻至處於0至10℃之範圍內的溫度(結晶步驟); 5. 自該含水溶劑系統分離經沈澱的結晶式(I)化合物; 6. 乾燥所獲得的結晶式(I)化合物。
本發明之主題亦為一種製備根據本發明之結晶式(I)化合物的方法,其中該含水溶劑系統選自包含以下之群:在處於0至35℃範圍內之溫度下以80:20至20:80之範圍混合的THF/水或乙腈/水或丙酮/水或甲基乙基酮/水。
本發明之主題亦為一種製備根據本發明之結晶式(I)化合物的方法,其中該含水溶劑系統為在處於0至30℃之範圍內的溫度下以40:60至20:80之範圍混合的THF/水。
本發明之主題亦為一種製備根據本發明之結晶式(I)化合物的方法,其中該含水溶劑系統為在處於20至30℃之範圍內的溫度下以50:50之範圍混合的THF/水,且其進一步用水稀釋以獲得40:60與20:80之間的THF/水系統,之後冷卻包含該化合物之該含水溶劑系統。
本發明之主題亦為一種製備根據本發明之結晶式(I)化合物的方法,其中該結晶(4)步驟在2至8℃內之溫度下結束。
將結晶式(I)化合物轉化回非晶形式(I)化合物在某些條件下係可能的。
在於純二氯甲烷、1,2-二甲氧基乙烷、二噁烷、甲酸乙酯、4-甲基環己酮、四氫呋喃、丙酮、乙腈、正丁醇或甲醇中製成漿料之後觀測到至非晶形物質之轉化。相反,在於純苯甲醚、氯苯、氯仿、異丙苯、1,2-二氯乙烷、甲基乙基酮、3-戊酮、1,1,1-三氯乙烷、甲苯、二甲苯、乙酸丁酯、二甲基碳酸酯、乙酸乙酯、乙酸異丁酯、乙酸異丙酯、乙酸甲酯、甲基異丁基酮、甲基第三丁基醚、乙酸丙酯、二異丙基醚、硝基甲烷、環己烷、異戊醇、異丁醇、1-戊醇、1-丙醇、2-丁醇、乙醇、異丙醇、正庚烷、正己烷或正戊烷中製成漿料之後發現未改變的晶型A。
在動態蒸氣吸附(DVS)實驗中於暴露於<20% RH之相對濕度環境之後觀測到至非晶形物質之轉化。類似地,低相對濕度亦可藉由應用低壓條件來形成。在於25℃下暴露於≤200毫巴 48小時後觀測到結晶物質至非晶形物質的轉化。
為熟悉此項技術者所知,本文中所揭示之固體型式可進一步經處理成任何類型之固體醫藥製劑或劑型。固體型式可適合於用醫藥學上可接受之媒劑復水以供投與。如本文中所描述之醫藥組合物可呈可注射型式。組合物可含有穩定劑。組合物可呈適合之無菌固體型式以供復水以形成可注射溶液。尤佳為可注射劑型。
在本發明之一個實施例中,本發明之主題因此為如上文所描述之結晶式(I)化合物的用途,用於製備醫藥組合物/調配物。
根據本發明之包含結晶式(I)化合物的醫藥組合物可為用於復水及稀釋、然後直接注射或輸注的凍乾物。此醫藥組合物可藉由包括以下步驟的方法獲得: 1. 將結晶式(I)化合物溶解於含適合於非經腸投與之賦形劑的適當媒劑中; 2. 為來自步驟1之溶液殺菌; 3. 將來自步驟2之溶液無菌填充至適合容器封閉系統中; 4. 凍乾適合容器封閉系統內之溶液。
根據本發明之包含結晶式(I)化合物的醫藥組合物可為用於直接注射或輸注的無菌溶液。此醫藥組合物可藉由包括以下步驟的方法獲得: 1. 將結晶式(I)化合物溶解於含適合於非經腸投與之賦形劑的適當媒劑中; 2. 為溶液殺菌; 3. 將該溶液無菌填充至適合容器封閉系統中。
根據本發明之包含結晶式(I)化合物的醫藥組合物可為用於稀釋、然後直接注射或輸注的無菌溶液。此醫藥組合物可藉由包括以下步驟的方法獲得: 1. 將結晶式(I)化合物溶解於含適合於非經腸投與之賦形劑的適當媒劑中; 2. 為溶液殺菌; 3. 將該溶液無菌填充至適合容器封閉系統中。
根據本發明之包含由結晶式(I)化合物表示的API的醫藥組合物可為用於復水及稀釋、然後直接注射或輸注的純淨無菌API粉末。此醫藥組合物可藉由包括以下步驟的方法獲得: 1. 藉由將粉末填充至適合容器封閉系統中來分配結晶式(I)化合物; 2. 藉由適當方法為結晶式(I)化合物粉末殺菌;
根據本發明之包含由結晶式(I)化合物表示的API的醫藥組合物可為用於復水及稀釋、然後直接注射或輸注的純淨無菌API粉末。此醫藥組合物可藉由包括以下步驟的方法獲得: 1. 為結晶式(I)化合物粉末殺菌; 2. 將結晶式(I)化合物粉末無菌填充至適合容器封閉系統中。
根據本發明之包含由結晶式(I)化合物表示之API的醫藥組合物可為用於復水及稀釋、然後直接注射或輸注的API與一或多種適合賦形劑之無菌粉末摻合物。此醫藥組合物可藉由包括以下步驟的方法獲得: 1. 摻合結晶式(I)化合物與適合於非經腸使用之賦形劑; 2. 藉由將粉末填充至適合容器封閉系統中來分配由步驟1產生之粉末摻合物; 3. 藉由適當方法為該容器封閉系統內之粉末摻合物殺菌。
根據本發明之包含由結晶式(I)化合物表示之API的醫藥組合物為用於復水及稀釋、然後直接注射或輸注的API與一或多種適合賦形劑的無菌粉末摻合物。此醫藥組合物可藉由包括以下步驟的方法獲得: 1. 摻合結晶式(I)化合物與適合於非經腸使用之賦形劑; 2. 為由步驟1產生之粉末摻合物殺菌; 3. 將粉末摻合物無菌填充至適合容器封閉系統中。
根據本發明之包含由結晶式(I)化合物表示之API的醫藥組合物為用於復水及稀釋、然後直接注射或輸注的API與一或多種適合賦形劑的無菌粉末摻合物。此醫藥組合物可藉由包括以下步驟的方法獲得: 1. 為結晶式(I)化合物粉末殺菌; 2. 為適合於非經腸使用之賦形劑殺菌; 3. 無菌摻合來自步驟1及步驟2之物質; 4. 將來自步驟3之粉末摻合物無菌填充至適合容器封閉系統中。
在上文上下文中,媒劑為用作在其中調配及投與醫學上之活性劑之溶劑或稀釋劑的載劑或惰性介質。
對適合媒劑及賦形劑以及製備此類醫藥製劑之方法的詳細描述可例如見於R.C. Rowe, P.J. Sheskey, W.G. Cook, M.E. Fenton, Handbook of Pharmaceutical Excipients, 第7版(2012), Pharmaceutical Press (出版); ISBN 978 0 85711 027 5中。
由式(I)化合物表示之API在根據本發明之最終醫藥組合物中的物理型式為結晶或非晶形的。
根據本發明之醫藥組合物適合於靜脈內非經腸投與。
根據本發明之醫藥組合物可進一步包含至少一種其他治療劑。
在一些實施例中,該其他治療劑為選自(但不限於)以下之群的額外藥物:諸如抗真菌劑之抗感染劑、抗病毒劑、抗寄生蟲劑、抗黴劑、抗分支桿菌劑、抗腸道感染劑、生物製劑(單株抗體、疫苗及類似物)、殺菌/增強滲透性之蛋白質產品(BPI)、抗毒性藥物、流出泵抑制劑、益生菌、溶素、抗微生物肽、抗生物膜藥劑、抗耐藥性核酸、抗菌核酸、抗生素降解酶、α適配體(alphamer)、醫學裝置、抗瘧疾劑、抗炎劑、抗過敏劑及/或在中心及周邊起作用之止痛藥、麻醉藥、免疫調節劑、免疫抑制劑、單株抗體、抗贅生藥、抗癌藥、鎮吐藥、抗抑鬱劑、抗精神病劑、抗焦慮劑、抗抽搐劑、HMG CoA還原酶抑制劑及其他抗膽固醇劑、抗高血壓劑、胰島素、口服抗糖尿病劑、泵抑制劑、抗凝血劑、利尿劑、地高辛(digoxin)、支氣管擴張劑、抗心律不齊劑、血管加壓劑、類固醇及衍生物以及其組合。
在一些實施例中,治療劑為另外的抗細菌劑。用於本發明之醫藥組合的抗細菌劑之非限制性實例可選自(但不限於)其他臨床上適用之抗生素藥劑,諸如青黴素、頭胞菌素、青黴烯、碳青黴烯、碳頭孢烯、氧頭孢烯、頭黴素、單醯胺菌素、(三環)碳青黴烯(trinems)、胺基糖苷類、細菌素、喹諾酮、氟喹諾酮、大環內酯、酮內酯、四環素、甘胺醯環素、噁唑啶酮、脂肽、多肽、多黏菌素、利福黴素(rifamycin)、截短側耳素(pleuromutilin)、硝基呋喃、醯胺醇類(amphenicol)、硝基咪唑、糖肽、脂糖肽(lipoglycopeptide)、鏈黴殺陽菌素(streptogramin)、安莎黴素(ansamycin)、林可醯胺類(lincosamides)、類固醇抗細菌劑、葉酸鹽路徑抑制劑、環氧樹脂抗細菌劑、硝基喹啉、抗菌磺醯胺及抗菌柳氮磺胺吡啶(sulfathalidine)、希波酚(xibornol)、氯福克酚(clofoctol)、甲烯胺及其類似物或衍生物。
根據本發明之醫藥組合物可進一步包含β-內醯胺酶抑制劑。用於本發明之醫藥組合的ß內醯胺酶抑制劑之非限制性實例可選自包含以下之群:克拉維酸、他唑巴坦(tazobactam)、舒巴坦(sulbactam)及屬於(但不限於)以下之群的其他ß內醯胺酶抑制劑:氧青黴烷、青黴烷碸(penam sulfone)、橋連單醯胺菌素、單醯胺菌素、三環-β-內醯胺(tribactam)、頭孢烯碸(cephem sulfone)、碳青黴烯、青黴烯、二氮雜二環辛烷抑制劑、過渡態模擬BLI、金屬β-內醯胺酶抑制劑以及其衍生物及組合。
術語「組合」意謂呈一個單位劑型之固定組合或用於組合投與之套組或說明書,其中可在使用或不使用任何醫療裝置之情況下同時、單獨及/或依序地投與本發明化合物及組合搭配物。
根據本發明之化合物或醫藥組合物可用於治療或預防細菌感染。
根據本發明之化合物或醫藥組合物可用於治療或預防細菌感染,其中該細菌感染為革蘭氏陰性細菌感染。
根據本發明之化合物或醫藥組合物可用於治療或預防細菌感染,其中該化合物或組合物係非經腸投與的。
本發明之主題亦為一種治療或預防個體之細菌感染、詳言之革蘭氏陰性細菌感染的方法,其包含向有需要之患者投與治療有效量之根據本發明之化合物或根據本發明醫藥組合物。
本發明之主題亦為根據本發明之治療或預防個體之細菌感染的方法,其中該化合物或組合物係非經腸投與的。
本發明之主題亦為根據本發明之結晶式(I)化合物或根據本發明之醫藥組合物之用途,用於製造供治療及/或預防疾病之藥物。
本發明之主題亦為根據本發明之結晶式(I)化合物或根據本發明之醫藥組合物之用途,用於製造供治療及/或預防疾病之藥物,其中該疾病為個體之細菌感染,詳言之革蘭氏陰性細菌感染。
本發明之主題亦為根據本發明之結晶式(I)化合物或根據本發明之醫藥組合物之用途,用於製造供治療及/或預防疾病之藥物,其中該化合物或組合物係非經腸投與的。
實驗部分 使用之設備及方法 X 射線粉末繞射 分析 ( XRPD ) 使用兩個聚乙酸酯箔在標準樣品保持器中製備大約20 mg之樣品。在不進一步操縱之情況下按原樣分析樣品。以透射幾何形狀使用CuKα1 -輻射(1.54060 Å)在室溫下於Bruker D8高級系列2θ/θ粉末繞射系統上獲取粉末繞射圖案。系統裝備有VĂNTEC-1單次光子計數PSD、鍺單色器、九十位自動變換器樣品台、固定的發散狹縫及輻射索勒(radial soller)。用於產生X射線光束之產生器強度經設定為40 mA及40 kV。使用之程式:使用DIFFRAC加XRD命令器V.2.5.1進行資料收集及使用EVA V.14.0.0.0 (Bruker-AXS 1996-2007)進行評估。在4º至40º之範圍內以具有0.008º之梯級大小的2θ在二十分鐘及/或一小時掃描內量測樣品。
變溫 X 射線粉末繞射分析 ( VT-XRPD ) 將大約1至5 mg精細粉末與少量黏油(全氟聚醚)混合,形成較小壓實球。隨後用安裝在Crystalcap銅磁性保持器上之200 µm MiTeGen Capton MicroMount(M1-L19-200)拾取該球且將其轉移至繞射儀。使用裝備有APPEX 2 4K CCD面積偵測器之Apex DUO Kappa 4軸測角計、使用CuKalpha輻射(1.54184 Å,45 kV/0.65 mA下之產生器)之Microfocus Source E025 IuS、作為單色器之Quazar MX多層光學器件及用以選擇量測溫度(T範圍=-173℃至227℃)之Oxford Cryosystems低溫裝置Cryostream 700+獲取粉末繞射圖案。使用之程式:使用APEX II進行資料收集(使用APEX II v2009.1-02版(Bruker(2007). Bruker AXS Inc., Madison, Wisconsin, USA)進行資料收集)且使用實施於APEX II中之Pilot XRD2 Eval進行資料處理。使用EVA V.14.0.0.0 (Bruker-AXS 1996-2007)執行不同溫度下PXRD圖案之最終評估及處理。
差示掃描熱量測定分析 ( DSC ) DSC分析記錄於具有56點Au-AuPd熱電堆FRS5感測器之Mettler Toledo DSC822中。將大約2至3 mg樣品稱入(使用MX5 Mettler Toledo微量天平)具有氣孔封蓋之40 μL鋁坩堝中,且以10℃/min在氮氣(50 mL/min)下自30℃加熱至300℃。使用之程式:用軟體STARe進行數據收集及評估。
熱解重量分析 ( TGA ) 熱解重量分析記錄於具有MT1型天平之Mettler Toledo TGA/SDTA851中。將大約3至4 mg樣品稱入(使用MX5 Mettler Toledo微量天平)具有氣孔封蓋之40 µL鋁坩堝中,且在氮氣下(10 mL/min)以10℃/min自30℃加熱至300℃。使用之程式:用軟體STARe進行數據收集及評估。
質子核磁共振光譜分析 ( 1 H-NMR ) 質子核磁共振分析記錄於Bruker Avance 400 Ultrashield NMR光譜儀中之氘化DMSO (DMSO-d6 )中。將8至10 mg樣品溶解於0.7 mL氘化溶劑中,獲取光譜。
FT- 紅外線光譜分析 ( FTIR ) 使用裝備有Bruker Diamond單反射ATR系統、作為激勵源之中紅外線源及DTGS偵測器的Bruker Alpha光譜儀記錄FT-IR光譜。在4 cm-1 之解析度下,在4000至400 cm-1 範圍內以32次掃描獲取光譜。執行分析不需要樣品製備。
FT- 拉曼光譜分析 ( FTR ) 使用附加至裝備有InGaAs及Ge偵測器、CaF2 分束器及在樣品處提供大約40 mW雷射功率之Nd:YVO4 雷射器(1064 nm)之Thermo Nicolet FT-IR 5700 Nexus光譜儀的NXR FT-拉曼模組記錄FT-拉曼光譜。在4 cm-1 之解析度下,在4000至400 cm-1 範圍內以256次掃描獲取光譜。執行分析不需要樣品製備。
粒度分佈分析 ( PSD ) 在裝備有樣品分散單元Malvern Hydro 2000SM之Malvern Mastersizer 2000分析儀中進行粒度分佈量測。PSD量測在以下條件下於0.02至2000 µm之範圍中進行:分散劑:水,粒子折射率:1.52,粒子吸收:0.1,分散劑折射率:1.33,攪拌速度:2500 rpm。對於樣品分散,將物質(150-200 mg)稱入小瓶中且添加5 mL甲酸銨水溶液(pH 3.0)。對混合物進行15秒之音波處理。一旦樣品經分散,即將所得懸浮液添加至具有滴管之分散單元(95 mL水)中,直至模糊度在10%至30%範圍內為止。每一結果為十秒之三次連續量測之平均值。
動態蒸氣吸附分析 ( DVS ) DVS分析記錄於與Projekt Messtechnik模塊化濕度產生器MHG 32耦接之Mettler Toledo TGA/DSC 1熱分析系統中。TGA/DSC 1模組裝備有熔爐(LF 1100)及具有SDTA FRS2型TGA感測器之高精確度Mettler Toledo微量天平(UMX1)。將大約10至15 mg樣品稱入150 µL鉑坩堝中。使用之程式:用軟體STARe進行數據收集及評估。
單晶 X 射線繞射 ( SCXRD ) 使用Zeiss立體顯微鏡利用偏光選擇所量測晶體,且在惰性條件下浸入作為用於操縱之保護油的全氟聚醚來進行製備。用裝備有APPEX 2 4K CCD面積偵測器之Apex DUO Kappa 4軸測角計、使用MoKα 輻射之Microfocus Source E025 IuS、作為單色器之Quazar MX多層光學器件及Oxford Cryosystems低溫裝置Cryostream 700+(T =100 K)進行100 K下之晶體結構測定。Fullsphere資料收集:ω及φ掃描。使用之程式:資料收集:APEX II (APEX II v2009.1-02版. Bruker (2007). Bruker AXS Inc., Madison, Wisconsin, USA),資料簡化:SAINT (Bruker SAINT V7.60A版. Bruker (2007). Bruker AXS Inc., Madison, Wisconsin, USA),及吸收校正:SADABS (V2008/1 Bruker (2001). Bruker AXS Inc., Madison, Wisconsin, USA. Blessing,Acta Cryst . (1995) A51, 33-38)。使用如SHELXTL(Sheldrick, G.M.Acta Cryst . (2008) A64, 112-122. SHELXTL 6.14版)中所實施之直接方法(SHELXS-97)獲得晶體結構解決方案,且使用程式SHELXle (C.B. Huebschle, G.M. Sheldrick & B. Dittrich; J.Appl.Cryst. (2011) 44, 1281-1284.)觀測。隨後根據差值傅立葉合成定位遺失原子,且將其添加至原子清單。使用程式SHELXL 2015 (SHELXL; Sheldrick, G.M.Acta Cryst . 2015 C71, 3-8.)進行使用所有經量測強度之F0 2 上之最小平方細化。細化所有非氫原子,包含各向異性置換參數。
旋光 於裝備有PMT偵測器之Jasco P-1030型號偏光計上使用鈉線在589 nm下進行特定旋光量測。製備濃度為0.01 g/mL之DMSO溶液,且在室溫下於1dm單元中進行量測。
紫外線光譜分析 在具有Peltier恆溫(7-60℃)樣品保持器之UV-2401PC型號的雙束UV-Vis Shimadzu光譜光度計中執行量測。量測之光學範圍為200至900 nm。在室溫下於DMSO中以不同濃度進行量測。
MIC 測定 藉由根據臨床及實驗室標準協會之指南(「Methods for Dilution Antimicrobial Susceptibility Tests for Bacteria that Grow Aerobically」,獲批標準,第7版,臨床及實驗室標準協會(CLSI)文檔M7-A8, Wayne, Pa., USA, 2009.)使用微量肉湯稀釋法(broth microdilution method)測定最低抑制濃度(MIC,以µg/mL計)來測試本發明化合物之抗微生物活性。雖然如上文所描述連續稀釋本發明化合物,但使用β-內醯胺酶抑制劑的4 µg/mL之恆定濃度。用於使用MIC測定評估抗微生物活性之菌株包括但不限於:大腸桿菌ATCC25922、肺炎克雷伯氏桿菌60 (K . pneumoniae 60)、陰溝桿腸菌34654 (E. cloacae 34654)、弗氏檸檬酸桿菌K21/3034 (C. freundii K21/3034)、摩氏摩根氏菌I26/3048 (M. morganii I26/3048)、綠膿桿菌PAO1 (P . aeruginosa PAO1)、綠膿桿菌2297(AmpC wt)、綠膿桿菌2297-con (AmpC去抑制)、鮑氏不動桿菌ATCC15308 (A. baumannii ATCC15308)、嗜麥芽窄食單胞菌ICB7569 (S. maltophilia ICB7569)、金黃色葡萄球菌133 (S. aureus 133)、卡他莫拉菌ICB489 (M. catarrhalis ICB489)、流感嗜血桿菌ATCC 49247 (H. influenzae ATCC 49247)、肺炎鏈球菌113 (S. pneumoniae 113)、脆弱類桿菌6688 (B. fragilis 6688)、產氣莢膜梭菌DSM756 (C. perfringens DSM756)、大腸桿菌J62及大腸桿菌J62-TEM-3。
HPLC 分析:將HPLC級溶劑用於所有操作。在以下條件下使用濃度約1 mg/mL之樣品執行HPLC分析。
實例 1 製備呈其非晶型之式(I)化合物。
步驟 1 ( 肟形成 ) 將α-側氧基-2-[(三苯甲基)胺基]-4-噻唑乙酸(2.16 g,5.2 mmol)添加至(3R)-3-[[[4-[(2S)-2-(胺氧基)-3-(二苯基甲氧基)-3-側氧基丙氧基]苯基]亞胺基甲基]胺基]-1-哌啶甲酸-1,1-二甲基乙基酯(3.60 gTFA鹽,5.2 mmol)於無水乙醇(100 mL)及二氯甲烷(200 mL)中之溶液中,且在室溫下將所得混合物攪拌隔夜且減壓濃縮。藉由管柱層析將殘餘物純化,用2%至5%甲醇/二氯甲烷之梯度溶離,得到呈黃色固體之步驟1中間產物(4.5 g,87%產率)。
步驟 2 ( 醯胺偶合 ) 在室溫下將二環己基碳化二亞胺(DCC,0.94 g,4.56 mmol)及1-羥基苯并三唑(HOBT,0.62 g,4.59 mmol)添加至化合物步驟1中間產物(4.5 g,4.56 mmol)於N,N-二甲基甲醯胺(50 mL)中之溶液中。在於室溫下攪拌1 h之後,添加(3S)-3-胺基-4,4-二甲基-1-(磺氧)-2-氮雜環丁酮(0.96 g,4.57 mmol),之後添加碳酸氫鈉(0.38 g,4.52 mmol)。將所得混合物在室溫下攪拌隔夜且在40℃下減壓濃縮。藉由管柱層析將殘餘物純化,用1%至5%甲醇/二氯甲烷之梯度溶離,得到呈黃色固體之步驟2中間產物(3.0 g,60%產率)。
步驟 3 ( 脫除保護基 ) 在35℃下攪拌步驟2中間產物(3.0 g,2.75 mmol)於90%甲酸(20 mL)中之溶液15 min。在減壓濃縮至乾燥之後,將殘餘物懸浮於二氯甲烷(100 mL)及苯甲醚(3 mL)中。在0℃下添加TFA (3 mL);將混合物升溫至室溫且攪拌直至質譜分析偵測不到起始物質為止。將混合物在20℃下減壓濃縮且在真空下乾燥。將該物質懸浮於二氯甲烷中且過濾。藉由製備型HPLC純化過濾殘餘物,得到呈無色非晶形固體形式之式(I)化合物(0.46 g,25% 產率)。
實例 2 替代地使用KP-C18-HS-400管柱及作為溶離劑之8%至12%乙腈/0.2%甲酸水溶液之梯度於Biotage SPF1上藉由逆相管柱層析純化實例1步驟3中所獲得之粗產物(39 g,粗產物)。將粗化合物(每次注入/運行1.5 g粗產物)溶解於10 mL之0.2%甲酸水溶液中且裝載至管柱上,收集50 mL溶離份,且冷凍乾燥含組合溶離份之產物,得到含一些殘餘量甲酸及三氟乙酸的呈灰白色非晶形固體形式之式(I)化合物(10.5 g,27% 產率)。
實例 3 使用本文檔之通用實驗部分中所描述之程序,所獲得之非晶形物質藉由XRPD、DSC、TGA、1H-nmr、IR、拉曼、UV、PSD、DVS、顯微法、HPLC及旋光表徵。代表性結果展示於圖1至圖11及下表中。 FT-IR頻帶之選擇(圖4) FT-拉曼頻帶之選擇(圖5)
實例 4 使用本文檔之通用實驗部分中描述之程序,在三個不同溫度條件下歷時達12個月之時段研究非晶形物質之儲存穩定性;結果報導於下表中。 1- 非晶形物質之儲存穩定性資料
實例 5 在室溫下將式(I)化合物之非晶形物質(10 mg)懸浮於0.2 mL對應溶劑中,且執行溶劑之連續添加(起初0.2 mL及最後0.5 mL)直至固體完全溶解或達至最大量6 mL為止。在每一次添加溶劑之後,將懸浮液劇烈攪拌5至10分鐘,且以肉眼檢查以判定固體是否完全溶解。 2- 非晶形物質之溶解度測定
實例 6 非晶形物質之漿料實驗。在室溫下將式(I)化合物之非晶形物質(10 mg)懸浮於對應溶劑(6 mL)中4小時。藉由PXRD分析所獲得之固體。 3- 非晶形物質之漿料實驗
實例 7 將(2S)-2-[[(Z)-[1-(2-胺基-4-噻唑基)-2-[[(3S)-2,2-二甲基-4-側氧基-1-(磺氧)-3-吖丁啶基]胺基]-2-氧亞乙基]胺基]氧基]-3-[4-[亞胺基[(3R)-3-哌啶基胺基]甲基]苯氧基]-丙酸轉變成晶型之各種嘗試失敗。
實例 7a 使用九種酸性相對離子及兩種鹼性相對離子在一個溶劑系統中進行非晶形式(I)化合物之鹽篩選方案。視待添加之相對離子(含水/丙酮且濃度為66.4 mg/mL的式(I)化合物之儲備溶液)的體積而定,將起始物質液體投配於1.8 mL或8 mL標度之實驗小瓶中。使用之相對離子之比率給出於下表中。在一個步驟中添加酸性相對離子之不同溶液。然而,逐滴添加鹼性相對離子以便控制pH且避免母化合物之水解(在pH>7-8下)。 *對甲苯磺酸、甲烷磺酸及磷酸,濃度0.1 M ** 溶解於水或水/丙酮中且液體投配 *** 溶解於水中直至濃度為20 mg/mL為止
使用冷卻-蒸發方法、之後在兩種溶劑中再結晶以改良樣品之結晶度。將加蓋小瓶在室溫下攪拌1小時且隨後冷卻並保持在5℃下24小時。當溫度量變曲線之後未出現固體時,藉由蒸發移除三分之二溶液。若仍無固體沈澱,則將溶液蒸發至乾。藉由XRPD分析乾燥固體。
將所有固體與1 mL再結晶溶劑(異丙醇或乙醇)混合。將實驗物在室溫下攪拌2小時,冷卻至5℃,老化時間為3天。將所有實驗物蒸發至初始體積之三分之一以藉由飽和刺激結晶,之後完全蒸發。藉由XRPD及數位成像進一步分析所獲得之固體。隨後將固體暴露於加速老化條件(例如,40℃/75% RH,持續48小時),之後藉由XRPD再分析。
未獲得適合晶型(參見下表)。 [1] AAC—加速老化條件(40℃及75% RH,持續48小時)
實例 7b 進行用於使用兩種酸性(對甲苯磺酸及甲烷磺酸)及兩種鹼性(乙酸鈉及碳酸氫鈉)相對離子於四種溶劑系統(水/丙酮50:50,水/異丙醇50:50,水/乙醇50:50及乙酸乙酯)中形成式(I)化合物之結晶鹽的鹽篩選方案。鹽形成實驗之後為冷卻蒸發再結晶方法及使用五種溶劑(水、乙酸乙酯、乙醇、異丙醇及THF)之漿料形成,以嘗試使樣品結晶。藉由暴露於加速老化條件(40℃/75% RH,持續24小時)、之後使用XRPD及數位成像進行再分析來研究所有樣品之物理穩定性。
將非晶形起始物質固體投配於1.8 mL標度實驗小瓶中。用四種相對離子(對甲苯磺酸、甲烷磺酸、乙酸鈉及碳酸氫鈉)及兩個比率(1:1及1:2)進行鹽形成。在一個步驟中添加酸性相對離子溶液。然而,逐滴添加鹼性相對離子以便控制pH且避免分子水解(在pH>8下)。之後,為實驗小瓶加蓋,且在室溫下攪拌1小時。隨後,將其冷卻且保持在5℃下24小時。當溫度量變曲線之後未出現固體時,藉由蒸發直至乾燥來移除溶液,且藉由XRPD分析乾燥固體。
將所有固體與1 mL再結晶溶劑(水、乙酸乙酯、乙醇、異丙醇及四氫呋喃)混合。將實驗物在室溫下攪拌2小時,冷卻至5℃,老化時間為3。蒸發所有實驗物直至乾燥,且藉由XRPD分析乾燥固體。倘若獲得非晶形物質,藉由持續5天在室溫下於相同溶劑(視此時固體之剩餘量而定,體積介於150 μL至400 μL之間)中製成漿料來嘗試其結晶。隨後將固體暴露於加速老化條件(例如,40℃/75% RH,持續24小時),之後藉由XRPD再分析。未獲得適合晶型。
實例 7c 使用非晶形式(I)化合物、四種不同結晶技術及九種溶劑系統進行其他鹽及共晶體形成實驗:
選擇-2.1至4.85之pKa範圍內之九種酸性鹽或共晶體形成劑及pKa>9之三種鹼性鹽形成劑,且以相對於式(I)化合物1:1之莫耳比使用: (1) Handbook of Pharmaceutical Salts, P.H. Stahl等人, Wiley-VCH, 2011。
在室溫及5℃下進行實驗。使用上文給出之酸性及鹼性鹽或共晶體形成劑形成結晶物質係不成功的。所有鹽或共晶體形成實驗產生黏性非晶形或玻璃態非晶形物質。
實例 7d 使用非晶形式(I)化合物之鹽及共晶體形成實驗經擴展以便研究額外溶劑系統及其他鹽及共晶體形成劑: (1) Handbook of Pharmaceutical Salts, P.H. Stahl等人, Wiley-VCH, 2011。
使用上文所描述之八種共晶體或鹽形成劑嘗試形成結晶物質係不成功的。所有共晶體或鹽形成實驗產生非晶形物質。
實例 7e 藉由研究式(I)化合物非晶型及一組19種酸性相對離子(pKa範圍2至6)在50 mg標度下於THF、水及異丙醇中之等莫耳混合物來進一步擴展鹽及共晶體篩選;使用三種結晶技術: 1. 冷卻至20至25℃而自熱飽和溶液(處於35℃)結晶; 2. 在20至25℃及35℃下進行漿料實驗; 3. 在20至25℃下進行溶劑蒸發。
該組相對離子包括:
未鑑別出式(I)化合物之適合結晶鹽或共晶體。
實例 8 式(I)化合物之不穩定TFE溶劑合物/加合物。 將非晶形物質(式(I)化合物,38.8 mg,97.2% HPLC純度)懸浮於1.0 mL 2,2,2-三氟乙醇中。將懸浮液音波處理1分鐘,且在室溫下攪拌。在於室溫下攪拌1小時之後,黏性物質黏附於小瓶之玻璃壁。將系統音波處理1分鐘,且在室溫下攪拌1天。黏性物質仍黏附於小瓶之玻璃壁。將系統音波處理1分鐘,且在室溫下攪拌。4天及6天後:黏性物質黏附於小瓶之玻璃壁。將樣品儲存於冷凍機中。在冷凍機中儲存7天之後,觀測到針樣粒子之部分形成,拾取該等粒子以作為晶種,且保持為TFE懸浮液形式。
將非晶形物質(215 mg,97.2% HPLC純度)懸浮於1.00 mL TFE中,添加0.1 mL晶種懸浮液,將混合物音波處理1分鐘且在室溫下攪拌15分鐘。母液中進行之顯微法展示針樣粒子之存在。隨後將懸浮液在5℃下攪拌1小時。母液中進行之顯微法展示較高濃度之針樣粒子。隨後將懸浮液在5℃下攪拌隔夜。母液中進行之顯微法展示更高濃度之針樣粒子。隨後使懸浮液離心(過濾器離心)。濕潤物質之產量為179 mg。濕潤樣品之顯微法仍展示針樣粒子。用乾燥氮氣流在室溫下將濕潤物質乾燥0.5小時。經乾燥物質之產量為47 mg (理論量之約22%)。HPLC顯示純度(97.8範圍%)相較於起始物質稍微有所提高。然而,XRPD展示在乾燥之後該物質係非晶形的。TG-FTIR展示在25℃至150℃之範圍內的溫度下的11.4%之質量損失(主要為TFE及一些水);圖12。
實例 9 結晶以自含有精胺酸反滴定過飽和溶液的含HP-ß-CD之磷酸水溶液獲得呈其游離兩性離子型式(晶型A)的式(I)化合物之第一晶種。溶液 A (40 mL) 量測約25 mL水 添加1.25 mL正磷酸 添加7.5 g HP-ß-環糊精 用水補充至40 mL之總體積 攪動直至完全溶解 記錄pH (應為約1.3)溶液 B (25 mL) 稱出3.10 g L-精胺酸 用水補充至25 mL之總體積 攪動直至完全溶解 記錄pH (應為約11.4) 經由0.2 μm PVDF過濾50 mg/mL API 溶液 (30 mL) 稱出1755 mg之NPI-1499-12 添加18.2 mL溶液A且音波處理直至完全溶解 在>21℃下平衡化30 min 在攪拌的同時逐滴添加11.8 mL溶液B 移除較小體積之樣品以記錄pH (應在4.0至4.5之範圍內)
在室溫下靜置形成懸浮液及沈澱,持續2至16 h。沈澱含有API晶型A及其他組分。適合API 型式A晶種可選自該沈澱。
實例 10 結晶以自丙酮/水獲得式(I)化合物之第一晶種(晶型A)。
將非晶形起始物質(14.6 mg)固體投配於1.8 mL標度實驗小瓶中且添加丙酮/水(50:50,400 µL)。之後,為實驗小瓶加蓋,且在25℃下攪拌1小時。隨後將其冷卻至5℃,老化時間為24小時,無固體沈澱。藉由蒸發至乾燥來移除溶液,且藉由XRPD將乾燥固體鑑別為非晶形物質。將固體與1 mL水混合,在25℃下攪拌2小時,且冷卻至5℃,老化時間為3天。在蒸發至乾燥之後,藉由XRPD將所獲得固體鑑別為非晶形物質。持續5天在25℃下將該物質於水中(400 μL)製成漿料,且藉由XRPD將所獲得固體鑑別為晶型A。隨後將固體暴露於加速老化條件(40℃/75% RH,持續24小時),之後藉由XRPD-分析,從而確認晶型A。
實例 11 結晶—添加酸、HP-β-CD及鹼。溶液 A (10.0 mL) 2.2012 g (2-羥丙基)-β-環糊精,平均MW ~ 1460 (Sigma Aldrich 332607)。 7.0 mL水LiChrosolv (Merck 1.15333.2500)。 0.168 mL H2SO4 95%至97% (Sigma-Aldrich 84720)。 用水LiChrosolv (Merck 1.15333.2500)補充至10.0 mL之總體積。 0.30 M / pH:0.6溶液 B (25 mL) 3.0987 g L-精胺酸 7 98% (Sigma-Aldrich A5006)。 用水LiChrosolv (Merck 1.15333.2500)補充至25.0 mL之總體積。 0.712 M / pH 11.3結晶實驗 將151.1 mg非晶形起始物質溶解於1.699 mL溶液A中。在5℃下攪拌溶液15分鐘且添加1.282 mL溶液B。在5℃下攪拌渾濁溶液隔夜。獲得黃色溶液(pH 3.6)。將溶液在室溫下進行攪拌,用結晶式(I)化合物接種且音波處理1分鐘。在室溫下攪拌懸浮液2小時(若干次將樣品音波處理1分鐘)。使懸浮液離心(過濾器離心)。產量:158 mg (濕潤樣品),晶型A。
實例 12 結晶—自丙酮/水。 將1.999 g非晶形起始物質(約1.797 g無水物質)置於100 mL玻璃反應器中,且在室溫下添加50 mL丙酮/水50:50 v/v。用槳式攪拌器(250 rpm)攪拌該系統。約15分鐘後,形成黃色溶液,但仍存在未溶解的棕色黏性團塊。提高攪拌器之轉速(450 rpm),且歷時約1小時以5 mL之梯級添加另外20 mL丙酮/水50:50 v/v (總計70 mL丙酮/水50:50 v/v)。大部分黏性團塊隨後溶解。用刮勺自系統移除剩餘之未溶解黏性團塊。溶液之pH為4.6。用10 mg結晶式(I)化合物接種溶液,且在室溫下攪拌形成之極稀薄懸浮液。1小時之後,獲取稀薄懸浮液之較小等分試樣。顯微法確認展示雙折射之一些較小粒子的存在。降低攪拌器之轉速(300 rpm)。在室溫下再攪拌1小時之後,懸浮液仍極為稀薄,且顯微法再次展示了展示雙折射之一些較小粒子。向1 mL的稀薄懸浮液等分試樣添加約1 mg結晶式(I)化合物。將樣品音波處理1分鐘,且在5℃下攪拌5分鐘。將形成之懸浮液第二次用於接種稀薄溶液。然而,在約20分鐘之後,仍僅存在極稀薄懸浮液。因此,用乾燥氮氣吹掃反應器之氣相以便緩慢移除丙酮。在約0.5小時之後,再次使用16 mg結晶式(I)化合物於1 mL過飽和溶液中之經音波處理懸浮液接種仍相對稀薄之懸浮液。在室溫下攪拌2小時之後,顯微法展示了展示雙折射之增加數目之粒子。然而,懸浮液仍相對稀薄。繼續攪拌懸浮液且吹掃反應器之氣相隔夜。在13小時之後,蒸發約35 mL溶劑。灰白色固體物質黏附於玻璃壁。再懸浮此物質,且形成幾乎不可能攪拌之濃稠白色懸浮液。因此,添加40 mL水,且提高攪拌器之轉速(600 rpm)。隨後白色懸浮液容易攪拌。在室溫下攪拌1小時之後,獲取稀薄懸浮液之較小等分試樣。顯微法展示針樣粒子之存在。在室溫下攪拌白色懸浮液7小時。將約22 mL等分試樣轉移至燒結玻璃漏斗(孔隙率P4)以用於真空過濾。懸浮液容易過濾(過濾時間約10秒)。為了風乾,將空氣抽吸穿過濾餅(23℃/71%相對濕度)。在約27分鐘之後,用刮勺小心地打破濾餅且轉移至Supelco小瓶中。固體物質稍具黏性,且不可能將團塊變成粉末。產量:1.067 g (含水物質)。無水物質(經計算):0.598 g。將約22 mL之懸浮液第二等分試樣轉移至燒結玻璃漏斗(孔隙率P4)以用於真空過濾。懸浮液容易過濾(過濾時間約10秒)。為了乾燥,將空氣抽吸穿過濾餅(22℃/74%相對濕度)。在7分鐘之後,停止真空且將5 mL丙酮/水50:50 v/v添加至濾餅。在5分鐘之後,將溶劑抽吸穿過濾餅。將此洗滌程序再重複3次。隨後藉由將空氣抽吸穿過濾餅來風乾濾餅。在約23分鐘之後,用刮勺小心地打破濾餅。此次可產生相對較小之非黏性粒子。產量:0.425 g (含水物質)。無水物質(經計算):0.336 g。將約23 mL之剩餘懸浮液轉移至燒結玻璃漏斗(孔隙率P4)以用於真空過濾。懸浮液容易過濾(過濾時間約10秒)。為了乾燥,將空氣抽吸穿過濾餅(22℃/79%相對濕度)。在14分鐘之後,停止真空且將5 mL丙酮/水50:50 v/v添加至濾餅。在5分鐘之後,將溶劑抽吸穿過濾餅。將此洗滌程序再重複3次。隨後藉由將空氣抽吸穿過濾餅來風乾濾餅。在約10分鐘之後,用刮勺小心地打破濾餅。此次可產生相對較小之非黏性粒子。產量:0.619 g (含水物質)。無水物質(經計算):0.412 g。
實例 13 結晶—自THF/水。 計劃形成非晶形起始物質於水/THF 50:50 v/v中之高度濃縮溶液。基於近似可溶性資料(>100 mg/mL),預期將需要約10至20 mL水/THF 50:50 v/v來溶解2 g非晶形起始物質。因此,將10.0 mL水/THF 50:50 v/v置於100 mL玻璃反應器中。用槳式攪拌器(300 rpm)在室溫下攪拌系統,且添加1.600 g非晶形起始物質。攪拌20分鐘之後,形成暗黃色溶液,但仍存在未溶解的棕色黏性團塊。以兩個5 mL之梯級添加另外10.0 mL水/THF 50:50 v/v,且在室溫下攪拌15分鐘之後,黏性團塊差不多溶解。與另外5 mL水/THF 50:50 v/v(總計25 mL)一起添加另外0.389 g非晶形起始物質(總計1.989 g;約1.788 g無水物質)。在室溫下攪拌1小時之後,非晶形起始物質完全溶解(暗黃色溶液變成橙色溶液)。溶液之pH為4.6。用9 mg結晶式(I)化合物接種溶液,且在室溫下攪拌形成之極稀薄懸浮液。在攪拌45分鐘之後,懸浮液仍然極其稀薄。向1 mL稀薄懸浮液等分試樣添加11 mg樣品結晶式(I)化合物。將樣品音波處理1分鐘,且在5℃下攪拌5分鐘。將形成之懸浮液第二次用於接種稀薄懸浮液。然而,在約25分鐘之後,仍僅存在極稀薄懸浮液。因此,在25分鐘內逐步添加37.5 mL水(最終比率為水/THF 80:20 v/v)。由於懸浮液仍相對稀薄,將其在冰/水浴中進行冷卻。在約5分鐘之後,形成聚結物,其黏附於反應器之玻璃壁。顯微法展示針樣粒子及一些聚結物或黏性粒子。使用刮勺將一些固體物質再懸浮,且在室溫下攪拌形成之懸浮液8分鐘。形成白色濃稠懸浮液,且需要將攪拌器之轉速提高至600 rpm以便有效地攪拌懸浮液。在攪拌25分鐘及55分鐘之後,顯微法仍主要展示針樣粒子及一些聚結物或黏性粒子。將約20 mL白色懸浮液等分試樣轉移至燒結玻璃漏斗(孔隙率P4)以用於真空過濾。懸浮液容易過濾(過濾時間約20秒)。為了風乾,將空氣抽吸穿過濾餅(23℃/50%相對濕度)。在12分鐘之後,停止真空且將5 mL水/THF 80:20 v/v添加至濾餅。在2分鐘之後,將溶劑抽吸穿過濾餅。進行兩次洗滌程序。隨後藉由將空氣抽吸穿過濾餅來風乾濾餅。在約5分鐘之後,用刮勺小心地打破濾餅。可產生相對較小之非黏性粒子。產量:0.391 g (含水物質)。無水物質(經計算):0.308 g。在室溫下再攪拌懸浮液75分鐘之後,將約40 mL剩餘懸浮液轉移至燒結玻璃漏斗(孔隙率P4)以用於真空過濾。懸浮液容易過濾(過濾時間約70秒)。為了乾燥,將空氣抽吸穿過濾餅(23℃/53%相對濕度)。在5分鐘之後,停止真空且將10 mL水/THF 80:20 v/v添加至濾餅。在5分鐘之後,將溶劑抽吸穿過濾餅。進行兩次洗滌程序。隨後藉由將空氣抽吸穿過濾餅來風乾濾餅。在約9分鐘之後,用刮勺小心地將濾餅打破成小塊。可產生相對較小之非黏性粒子。產量:0.970 g (含水物質)。無水物質(經計算):0.744 g。結晶式(I)化合物總產量:含水物質:0.391 g + 0.970 g = 1.361 g。無水物質:0.308 g + 0.744 g = 1.052 g (約59%產率)。
實例 14 結晶—自THF/水,2 g標度。 在室溫下將非晶形物質(1.996 g)溶解於THF/水50:50混合物(10 mL)中(濃度為0.20 g/mL)。在該溫度下攪拌一小時之後,用晶型A (30 mg,1.5 wt%)接種所得澄清溶液。在室溫下攪拌所得稀薄懸浮液一小時,且以83 μL/min之速率添加水(2.5 mL)直至THF/水之最終比率為40:60 (濃度為0.16 g/mL)為止。一旦完成添加,將所得懸浮液在室溫下攪拌2小時,冷卻至7℃且保持在該溫度下15小時。過濾掉所得懸浮液,且用THF/水40:60混合物(2 mL)洗滌所獲得固體且風乾,得到含水量為19.1%(DSC/TGA)的呈灰白色固體之結晶式(I)化合物(2.013 g,82%產率)。
實例 15 結晶-自THF/水,20 g標度。 在35℃下將非晶形物質(20 g)溶解於THF/水50:50混合物(60.8 mL)中(濃度為0.33 g/mL)。將所得溶液冷卻至20℃且在攪拌下(200 rpm)用晶型A接種(0.2 g,1.0 wt%)。在該溫度下攪拌一小時之後,在45分鐘內將水(15.2 mL)添加至所得稀薄懸浮液直至THF/水之最終比率為40:60 (濃度為0.26 g/mL)為止。一旦完成添加,將所得懸浮液在一小時內冷卻至5℃且在該溫度下攪拌(300 rpm) 16小時。過濾出所獲得固體,用THF/水40:60混合物(20 mL)洗滌且風乾,得到呈灰白色固體之結晶式(I)化合物(20.7 g,91%產率)。
實例 16 結晶-自THF/水,100 g標度。 將粗產物濕潤API (100 g,96.8% HPLC純度)溶解於THF/水(1:1,800 mL)中且經由Büchner漏斗過濾以去除較小顆粒,獲得棕色澄清溶液。歷時1 h將水(950 mL)緩慢添加至在25℃下之溶液以獲得懸浮液。添加晶種(50 mg)及另外的水(250 mL),且將溶液冷卻至0至5℃。使懸浮液靜置1 h。形成少量外皮,且自燒瓶壁刮除。在5℃下緩慢攪拌懸浮液隔夜。在過濾器上將沈澱濾出且乾燥,得到濕潤結晶API (65 g,98.2% HPLC純度)。
實例 17 使用本文檔之通用實驗部分中所描述之程序,所獲得之結晶物質藉由XRPD、變溫XRPD、單晶X射線結構測定、DSC、TGA、1H-nmr、IR、拉曼、UV、PSD、DVS、顯微法、HPLC及旋光表徵。代表性結果展示於圖13至圖29及下表中。 XRPD特徵峰之選擇(圖13)
在-20至100℃範圍之溫度下以4º至40º之範圍內的2θ進行的XRPD圖案之比較(圖14)。
所獲得之單晶結構證實式(I)化合物之標識。樣品在單斜晶對掌性空間群P21 中結晶。不對稱單元由式(I)化合物之一個雙兩性離子及十個水分子形成,指示物質對應於十水合物。此外,可使用Flack值0.046及基於帕森斯商(Parsons' quotients)之Flack值0.014(參考:Flack H.D., Acta Cryst. A39 (1983) 876及Parsons S., Flack H., Acta Cryst. A39 (2004) S61)可靠地測定絕對構形。用於正確絕對構形測定之Flack參數值應為0;反向結構將得到1。該結構具有高品質,在100 K下之R1值為3.9%。根據單晶資料計算之XRPD圖展示與以實驗方式量測之式(I)化合物型式A之XRPD圖的良好對應關係,指示其對應於相同結晶相(圖15至29)。 FT-IR頻帶之選擇(圖18) FT-拉曼頻帶之選擇(圖19)
將180 min之梯級10%之相對濕度循環50%-80%-10%-80%-50%(下部藍色痕跡)應用至樣品。在整個實驗期間監測重量(上部黑色痕跡);圖22。
在實驗之前(紅線)及之後(藍線)對樣品進行的XRPD分析(圖23)。
觀測到在低於約15%之相對濕度下因水釋放而導致的顯著重量減輕。固體丟失結晶度且變成非晶相(圖24)。
在實驗之前(藍線)及之後(紅線)對樣品進行的XRPD分析(圖25)。
實例 18 使用本文檔之通用實驗部分中描述之程序,在三個不同溫度條件下歷時達12個月之時段研究晶型A物質之儲存穩定性。 4- 結晶物質 ( 型式 A ) 之儲存穩定性資料
實例 19 在室溫下將式(I)化合物之結晶物質型式A (10 mg)懸浮於0.2 mL對應溶劑中,且連續添加(起初0.2 mL及最後0.5 mL)溶劑直至固體完全溶解或達至最大量6 mL為止。在每一次添加溶劑之後,將懸浮液劇烈攪拌5至10分鐘,且以肉眼檢查以判定固體是否完全溶解。 5- 結晶物質 ( 型式 A ) 之溶解度測定
實例 20 結晶物質(型式A)之漿料實驗。在室溫下將式(I)化合物之結晶物質型式A(10 mg)懸浮於對應溶劑(6 mL)中4小時。藉由PXRD分析所獲得之固體。 6- 結晶物質 ( 型式 A ) 之漿料實驗
實例 21 結晶物質(型式A)之乾燥實驗。持續1小時在室溫下將式(I)化合物之結晶物質型式A (1 g)於THF/水(40:60)溶劑混合物(50 mL)中製成漿料,且經由玻璃燒結漏斗過濾以獲得含47%殘餘水之起始物質。在不同溫度、壓力及相對濕度條件下乾燥此物質達48小時。藉由XRPD(固體型式)、TGA (含水量)及HPLC (純度)分析所獲得之物質。 7- 結晶物質 ( 型式 A ) 之乾燥實驗
實例 22 非晶形式(I)化合物至非晶形式(I)化合物-HCl的轉化。 將粗產物(10 g,87% HPLC純度)懸浮於水(50 mL)中,且添加濃HCl溶液(0.6 mL)。在室溫下攪拌混合物以獲得pH 2.5(±0.1)之透明棕色溶液。在劇烈攪拌下將溶液緩慢倒入乙醇(500 mL),且在室溫下攪拌所得懸浮液2.5小時。將沈澱濾出,用乙醇(100 mL)沖洗且在20℃下真空乾燥隔夜以獲得93% HPLC純度之4.4 g米色固體產物(對應於在MW=705.17、不考慮含水或其他內容物之情況下針對API單-HCl計算的74%產率)。
實例 23 非晶形式(I)化合物至非晶形式(I)化合物-HCl的轉化。 在500 mL圓底燒瓶中裝入粗產物非晶形API-游離型式(40 g,66% HPLC純度)、200 mL水及1.74 mL 濃HCl。攪拌混合物以獲得棕色溶液。在3 L燒瓶中裝入2 L EtOH,且逐滴添加產物之水溶液。攪拌懸浮液2.5小時。在氮氣氛圍下,過濾懸浮液;用2×100 mL EtOH洗滌濕潤的部分純化產物。在30℃下將濕潤粗產物API真空乾燥72小時(15 g,81% HPLC純度,65%產率)。
實例 24 結晶—自非晶形式(I)化合物-HCl。 將6.018 g非晶形式(I)化合物-HCl (按原樣檢定65.2%;HPLC純度81.2範圍%)置於100 mL玻璃小瓶中。添加45 mL水/四氫呋喃50:50 v/v (水:LiChrosolv, Merck 1.15333;四氫呋喃:Sigma-Aldrich 178810),且在室溫(約24℃)下用磁性攪拌器攪拌該系統5分鐘。透明棕色溶液之pH為2.8。在室溫下攪拌溶液,且在約10分鐘內在進行連續pH控制之情況下添加1.50 mL N,N-二異丙基乙胺(Sigma-Aldrich 496219)。褐綠色溶液之最終pH為5.9。將0.606 g活性炭Norit (Sigma-Aldrich 53663)添加至溶液,且在室溫下攪拌黑色懸浮液約30分鐘。使用濾紙(Ø 23 cm)在約50分鐘內將懸浮液過濾至250 mL玻璃反應器中。用15 mL水/四氫呋喃50:50 v/v洗滌濾紙及木炭[溶液於濾紙上具有相對高損耗]。在室溫下用槳式攪拌器(250 rpm)攪拌淡褐綠色溶液,且在約15分鐘內以5 mL之梯級添加90 mL水(LiChrosolv Merck 1.15333)(水/四氫呋喃之最終比率為約80:20 v/v)。用0.154 g結晶式(I)化合物於3 mL來自玻璃反應器之渾濁溶液中的經音波處理懸浮液接種褐綠色渾濁溶液[在室溫下將用於接種之懸浮液音波處理1分鐘至關重要且會產生米黃色懸浮液]。在室溫下攪拌在接種之後產生之稀薄懸浮液10分鐘[一些棕色物質黏附於反應器之玻璃壁]。顯微法展示針樣雙折射粒子之存在。在85分鐘內以約12 K/h之冷卻速率將懸浮液冷卻至約8℃。在15℃下,存在褐綠色懸浮液;懸浮液容易攪拌,且顯微法再次展示針樣粒子之存在,而無黏性團塊。在10℃下,存在米黃色懸浮液;懸浮液容易攪拌,且顯微法展示針樣粒子之存在,而無黏性團塊。隨後在8℃與7℃之間攪拌懸浮液16小時。存在米黃色懸浮液,懸浮液容易攪拌,且顯微法展示針樣粒子之存在,而無黏性團塊。使2 mL懸浮液等分試樣離心(過濾器離心;PTFE過濾器,0.2微米)。綠色母液之pH為5.1。隨後將剩餘懸浮液轉移至燒結玻璃漏斗(Ø 65 mm;孔隙率P4)以用於真空過濾。懸浮液相對容易過濾(過濾時間約2分鐘)。為了乾燥,將空氣抽吸穿過濾餅(24℃/47%相對濕度)。在16分鐘之後,停止真空,且添加30 mL用於洗滌玻璃反應器的水/四氫呋喃80:20 v/v至濾餅。在5分鐘之後,將溶劑抽吸穿過濾餅。濾餅為灰白色,具有少數較小棕色粒子。再次停止真空,且將15 mL水/四氫呋喃50:50 v/v添加至濾餅。在5分鐘之後,將溶劑抽吸穿過濾餅。用15 mL水/四氫呋喃50:50 v/v重複洗滌一次[隨後應調節用於洗滌濾餅所需之體積]。藉由將空氣抽吸穿過來風乾濾餅。在約10分鐘之後,用刮勺小心地將濾餅打破成小塊,且進一步乾燥約50分鐘。在此時間期間,用刮勺進一步減小濾餅塊的大小。重要的是,小心地打破濾餅以便防止堵塞過濾器孔。在室溫下於真空乾燥劑中對濾餅進行乾燥或在極低相對濕度下進行乾燥將導致至非晶形物質的轉變。可產生結晶物質之相對較小非黏性粒子。產量:3.18 g (結晶式(I)化合物,含水,灰白色粉末)。計算之無水物質:2.52 g (約64%產率)。
嘗試藉由用結晶水合物(型式A)異晶接種(heteroseeding)來形成形成結晶HCl鹽的額外實驗失敗。實驗導致產生非晶形黏性物質。
實例 25 實例 25a 藉由研究呈其結晶水合物型式(型式A)之式(I)化合物及一組37種酸性及鹼性相對離子在50 mg標度下於THF、水及異丙醇中之等莫耳混合物來進一步擴展前述鹽及共晶體篩選;使用三種結晶技術: 1. 以不同冷卻溫度(20至25℃及5℃)自熱飽和溶液(在35℃下)結晶; 2. 在20至25℃及35℃下進行漿料實驗; 3. 在20至25℃下進行溶劑蒸發。
該組相對離子包括:
未鑑別出式(I)化合物之適合結晶鹽或共晶體。
實例 25b 藉由研究液體輔助研磨進一步擴展鹽及共晶體篩選。添加催化量之THF/水50:50混合物,在Retsch MM200球磨機中以3 s-1 將呈其結晶水合物型式(型式A)之式(I)化合物及對應酸/無機鹽之等莫耳混合物(20 mg標度)研磨15 min。藉由PXRD分析所獲得之固體。使用以下相對離子:
在該等實驗內,未鑑別出式(I)化合物之適合結晶鹽或共晶體。
實例 26 使用本文檔之通用實驗部分中所描述之程序,針對一定範圍之菌株進行關於結晶物質(型式A)及非晶形物質之MIC測定。 8- 結晶及非晶形物質之生物資料
1 非晶形物質之XRPD
2 非晶形物質之DSC及TGA
3 非晶形物質之1H-NMR
4 非晶形物質之IR光譜
5 非晶形物質之拉曼光譜
6 非晶形物質之UV-VIS光譜
7 非晶形物質之PSD: 樣品分散液為具有寬粒子分佈及提高之結果可變性的粗粒及細粒之混合物。
8 非晶形物質之DVS: 將180 min之梯級10%之相對濕度循環50%-80%-10%-80%-50%(下部藍色痕跡)應用至樣品。在整個實驗期間監測重量(上部黑色痕跡)。
9 非晶形物質之顯微法影像: 在偏光顯微鏡中獲得之圖像。
10 非晶形物質之HPLC層析圖
11 非晶形物質之旋光: 製備濃度為0.01 g/mL的三份單獨的DMSO溶液,過濾以便移除懸浮液中的任何粒子,且隨後在24℃下分析(在589 nm下之Na線)。所用溶劑之選擇對結果具有極大影響,且因此水含量及所分析物質之檢定的不同引起某種可變性。 #:以間距兩秒之十個量測值之平均值的形式獲得每一結果。 †:自三個特定旋光值之平均值獲得每一結果。
12 不穩定TFE加合物之顯微法影像及XRPD
13 結晶物質(型式A)之XRPD
14 結晶物質(型式A)之變溫XRPD 在-20至100℃範圍之溫度下以4º至40º之範圍內的2θ進行XRPD圖案之比較
15 結晶物質(型式A)之單晶X射線結構
16 結晶物質(型式A)之DSC及TGA
17 結晶物質(型式A)之1H-NMR
18 結晶物質(型式A)之IR光譜
19 結晶物質(型式A)之拉曼光譜
20 結晶物質(型式A)之UV-VIS光譜
21 結晶物質(型式A)之PSD
22 關於結晶物質(型式A)之DVS實驗 將180 min之梯級10%之相對濕度循環50%-80%-10%-80%-50%(下部藍色痕跡)應用至樣品。在整個實驗期間監測重量(上部黑色痕跡)。
23 在實驗之前(紅線)及之後(藍線)對樣品之XRPD分析
24 觀測到在低於約15%之相對濕度下因水釋放而導致的顯著重量減輕。固體丟失結晶度且變成非晶相。
25 在實驗之前(藍線)及之後(紅線)對樣品之XRPD分析:
26 自THF/水獲得之結晶物質(型式A)之顯微法影像
27 自乙腈/水獲得之結晶物質(型式A)之顯微法影像
28 結晶物質(型式A)之HPLC層析圖
29 結晶物質(型式A)之旋光 製備濃度為0.01 g/mL的三份單獨的DMSO溶液,過濾以便移除懸浮液中的任何粒子,且隨後在24℃下分析(在589 nm下之Na線)。所用溶劑之選擇對結果具有極大影響,且因此水含量及所分析物質之檢定的不同引起某種可變性。 #:以間距兩秒之十個量測值之平均值的形式獲得每一結果。 †:自三個特定旋光值之平均值獲得每一結果。

Claims (18)

  1. 一種結晶式(I)化合物,式(I)為
  2. 如請求項1之結晶式(I)化合物,其中該晶型之KF值為18-25%,較佳地21%。
  3. 如請求項1或2之結晶式(I)化合物,其中該晶型為十水合物。
  4. 如請求項1或2之結晶式(I)化合物,其中該晶型具有一X射線粉末繞射圖(XRPD),該X射線粉末繞射圖在以下值的2Θ角度±0.3°下展現特徵峰:6.2°、7.5°、8.4°、9.7°、10.6°、11.1°、12.5°、12.7°、13.3°、14.5°、14.8°、16.1°、16.3°、16.5°、16.8°、17.9°、18.3°、18.4°、18.8°、19.4°、19.7°、20.2°、21.0°、21.3°、22.1°、22.5°、22.8°、23.2°、23.4°、23.6°、23.9°、24.0°、25.0°、25.2°、25.7°、26.2°、26.5°及26.8°。
  5. 如請求項1或2之結晶式(I)化合物,其中該晶型具有根據圖13 -結晶物質(型式A)之X射線粉末繞射圖的XRPD。
  6. 如請求項1或2之結晶式(I)化合物,其中該晶型具有根據圖15 -結晶物質(型式A)之單晶X射線結構的單晶結構,屬於空間群單斜晶P21 ,其形式上的特徵在於在100 K下測定的以下單位晶胞常數:a = 12,0662(7) Å,b = 11,8726(4) Å,c = 14,5703(1) Å,α = 90º,β = 105.708(7)º,γ = 90°。
  7. 如請求項1或2之結晶式(I)化合物,其中該晶型具有根據圖16 -結晶物質(型式A)之差示掃描熱量測定頻譜(DSC)及TGA的DSC。
  8. 一種如請求項1至7中任一項之結晶式(I)化合物的用途,其係用於製備醫藥組合物/調配物。
  9. 一種醫藥組合物,其可藉由包含以下步驟的方法獲得: 將如請求項1至7之結晶式(I)化合物溶解於含有適合於非經腸投與之賦形劑的適當媒劑中; 將該所獲得之溶液殺菌; 將該溶液無菌填充至適合容器封閉系統中; 凍乾適合容器封閉系統內之該溶液。
  10. 一種醫藥組合物,其可如請求項8或如請求項9獲得,其中該醫藥組合物適合於靜脈內非經腸投與。
  11. 如請求項9或10之醫藥組合物,其中該醫藥組合物包含至少一種其他抗感染化合物。
  12. 如請求項9或10之醫藥組合物,其中該醫藥組合物進一步包含β-內醯胺酶抑制劑。
  13. 如請求項1或2之結晶化合物,其係用於治療或預防細菌感染。
  14. 如請求項9或10之醫藥組合物,其係用於治療或預防細菌感染。
  15. 如請求項1或2之結晶化合物,其係用於治療或預防細菌感染,其中該細菌感染為革蘭氏陰性細菌感染。
  16. 如請求項9或10之醫藥組合物,其係用於治療或預防細菌感染,其中該細菌感染為革蘭氏陰性細菌感染。
  17. 一種製備如請求項1至7中任一項之結晶式(I)化合物的方法,其包含以下步驟: 提供非晶形式(I)化合物; 在處於0至50℃之範圍內的溫度下將該非晶形化合物溶解於含水溶劑系統中,該含水溶劑系統為水或水及一或多種有機溶劑之混合物; 過濾該所獲得之溶液; 將包含該化合物之該含水溶劑系統冷卻至處於0至10℃之範圍內的溫度(結晶步驟); 自該含水溶劑系統分離該經沈澱的結晶式(I)化合物; 乾燥該所獲得的結晶式(I)化合物。
  18. 如請求項17之製備結晶式(I)化合物的方法,其中該含水溶劑系統係選自包含以下之群:在處於0-35℃範圍內之溫度下以80:20至20:80之範圍混合的THF/水或乙腈/水或丙酮/水或甲基乙基酮/水。
TW107126077A 2017-07-28 2018-07-27 (2s)‐2‐[[(z)‐[1‐(2‐胺基‐4‐噻唑基)‐2‐[[(3s)‐2,2‐二甲基‐4‐側氧基‐1‐(磺氧)‐3‐吖丁啶基]胺基]‐2‐氧亞乙基]胺基]氧基]‐3‐[4‐[亞胺基[(3r)‐3-哌啶基胺基]甲基]苯氧基]-丙酸之晶型 TW201920163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17183862.6 2017-07-28
EP17183862 2017-07-28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920163A true TW201920163A (zh) 2019-06-01

Family

ID=5948529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7126077A TW201920163A (zh) 2017-07-28 2018-07-27 (2s)‐2‐[[(z)‐[1‐(2‐胺基‐4‐噻唑基)‐2‐[[(3s)‐2,2‐二甲基‐4‐側氧基‐1‐(磺氧)‐3‐吖丁啶基]胺基]‐2‐氧亞乙基]胺基]氧基]‐3‐[4‐[亞胺基[(3r)‐3-哌啶基胺基]甲基]苯氧基]-丙酸之晶型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AR (1) AR112464A1 (zh)
TW (1) TW201920163A (zh)
UY (1) UY37824A (zh)
WO (1) WO2019020810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829432B (zh) * 2021-11-18 2024-01-11 美商默沙東有限責任公司 用於治療細菌感染之唍脒單環內醯胺(monobactam)化合物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592536B (zh) * 2020-06-04 2023-11-03 宁夏农林科学院农业资源与环境研究所(宁夏土壤与植物营养重点实验室) 单环β-内酰胺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EP4165039A4 (en) * 2020-07-16 2023-06-21 Ningxia Academy of Agriculture and Forestry Sciences MONOBACTAM COMPOUNDS, THEIR PRODUCTION AND USE AS ANTIBACTERIAL AGENTS
WO2022027439A1 (en) * 2020-08-06 2022-02-10 Ningxia Academy Of Agriculture And Forestry Sciences β-LACTAM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AND USE AS ANTIBACTERIAL AGENTS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Y34585A (es) 2012-01-24 2013-09-02 Aicuris Gmbh & Co Kg Compuestos b-lactámicos sustituidos con amidina, su preparación y uso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829432B (zh) * 2021-11-18 2024-01-11 美商默沙東有限責任公司 用於治療細菌感染之唍脒單環內醯胺(monobactam)化合物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9020810A1 (en) 2019-01-31
AR112464A1 (es) 2019-10-30
UY37824A (es) 2019-02-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201920163A (zh) (2s)‐2‐[[(z)‐[1‐(2‐胺基‐4‐噻唑基)‐2‐[[(3s)‐2,2‐二甲基‐4‐側氧基‐1‐(磺氧)‐3‐吖丁啶基]胺基]‐2‐氧亞乙基]胺基]氧基]‐3‐[4‐[亞胺基[(3r)‐3-哌啶基胺基]甲基]苯氧基]-丙酸之晶型
US11332469B2 (en) Solid state forms of lumateperone ditosylate salt
US8227477B2 (en) Nilotinib HCl crystalline forms
US20230183235A1 (en) Solid state forms of amg-510 and process for preparation thereof
US11072586B2 (en) Solid state forms of eltrombopag choline
JP2002524467A (ja) EtO2C−CH2−(R)Cgl−Aze−Pab−OHの結晶形
EP3743405B1 (en) Crystalline siponimod fumaric acid and polymorphs thereof
CN114728899A (zh) 新型三苯基化合物盐
EP4153551A1 (en) Solid state forms of tapinarof
US10640487B2 (en) Solid state forms of Nilotinib salts
US20210380550A1 (en) New salt and solid state forms of escitalopram
US20180273499A1 (en) Salts and solid state forms of vortioxetine
CN111868054A (zh) 呋喹替尼的共晶、其制备方法、组合物和用途
KR101596554B1 (ko) 펩타이드계 물질의 결정체 및 그의 제조방법과 용도
US11584779B2 (en) Solid state forms of voclosporin
WO2022177927A1 (en) Unhydrous crystalline form of omecamtiv mecarbil dihydrobromide salt
US20240010629A1 (en) Solid state form of lemborexant
US20120220655A1 (en) Crystalline forms of fesoterodine fumarate and fesoterodine base
JP7356496B2 (ja) Lta4h阻害剤の結晶形態
US20200283381A1 (en) Solid state forms of elafibranor
EP4100398A1 (en) Solid state forms of blarcamesine salts
CN110582279B (zh) 2-(6-甲基-吡啶-2-基)-3-基-[6-酰胺基-喹啉-4-基]-5,6-二氢-4H-吡咯并[1,2-b]吡唑的共晶,其制备方法和药物组合物
CN105949182B (zh) 阿齐沙坦酯的晶型及其制备方法
US20240173304A1 (en) Solid state forms of tideglusib and process for preparation thereof
CN115626917B (zh) 化合物的晶型及其组合物和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