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1910890A - 顯示裝置 - Google Patents

顯示裝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1910890A
TW201910890A TW107125463A TW107125463A TW201910890A TW 201910890 A TW201910890 A TW 201910890A TW 107125463 A TW107125463 A TW 107125463A TW 107125463 A TW107125463 A TW 107125463A TW 201910890 A TW201910890 A TW 201910890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layer
substrate
display device
transparent electrode
absorbent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712546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I773795B (zh
Inventor
宮地弘一
勝井宏充
神井英行
樫下幸志
Original Assignee
日商Jsr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17146947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2019028229A/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17146939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2019028228A/ja
Application filed by 日商Jsr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日商Jsr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191089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91089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77379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773795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26/00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using movable or deformable optical elements
    • G02B26/02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using movable or deformable optical elements for controlling the intensity of light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5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cells with optical devices, e.g. polarisers or reflector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7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characterised by the electro-optical or magneto-optical effect, e.g. field-induced phase transition, orientation effect, guest-host interaction or dynamic scattering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65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translational movement of particles in a fluid under the influence of an applied field
    • G02F1/166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translational movement of particles in a fluid under the influence of an applied field characterised by the electro-optical or magneto-optical effect
    • G02F1/167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translational movement of particles in a fluid under the influence of an applied field characterised by the electro-optical or magneto-optical effect by electrophoresi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7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variable-absorption element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G02F1/015 - G02F1/169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Nonlinear Science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rystallography & Structural Chemistry (AREA)
  • Electrochemistry (AREA)
  • Molecular Biology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 Diaphragms For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AREA)
  • Measuring Pulse, Heart Rate, Blood Pressure Or Blood Flow (AREA)
  • Vehicle Body Suspensions (AREA)
  • Liquid Crystal (AREA)

Abstract

顯示裝置包括:第1基板、與所述第1基板相向地配置的第2基板、配置於所述第1基板與所述第2基板之間的所述第1基板側的第1透明電極、配置於所述第1基板與所述第2基板之間的所述第2基板側的第2透明電極、所述第1基板與所述第1透明電極之間的反射層、配置於所述第1透明電極與所述第2透明電極之間且具有調光功能的液晶層、以及配置於所述第1透明電極與所述反射層之間的發色層,並且自所述第2基板側入射的入射光的顏色、與由所述反射層反射且自所述第2基板側出射的出射光的顏色彼此不同。

Description

顯示裝置以及顯示裝置的製造方法
本發明是有關於一種顯示裝置以及顯示裝置的製造方法。
先前,提出有使用螢光體、以及賓主(guest-host)型液晶層的液晶顯示裝置(例如,專利文獻1)。 [現有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日本專利特開平8-29787號公報
[發明所欲解決之課題] 但是,如現有技術般,於使用螢光體的情況下,光譜的半值寬度比較廣,因此顏色會模糊而存在顯示品質並不優異的問題。
另外,如現有技術般,於使用賓主型液晶層的情況下,二色性色素的二色比並不充分高,且對比度比並不充分高。若欲提高對比度比,則需要提高色素濃度,但若提高色素濃度,則透過率會降低且亮度會降低。
本發明的一實施形態欲解決所述般的伴隨現有技術的課題,且其目的在於提供一種顯示品質更優異的顯示裝置。 [解決課題之手段]
根據本發明的一實施形態,提供一種顯示裝置,其包括:第1基板、與第1基板相向地配置的第2基板、配置於第1基板與第2基板之間的第1基板側的第1透明電極、配置於第1基板與第2基板之間的第2基板側的第2透明電極、第1基板與第1透明電極之間的反射層、配置於第1透明電極與第2透明電極之間且具有調光功能的液晶層、以及配置於第1透明電極與反射層之間的發色層,並且自第2基板側入射的入射光的顏色、與由所述反射層反射且自第2基板側出射的出射光的顏色彼此不同。
根據本發明的一實施形態,提供一種顯示裝置,其包括:第1基板、與第1基板相向地配置的第2基板、配置於第1基板與第2基板之間的第1基板側的第1透明電極、配置於第1基板與第2基板之間的第2基板側的第2透明電極、第1基板與第1透明電極之間的反射層、配置於第1透明電極與第2透明電極之間且包含具有帶電性的粒子或液體並具有調光功能的層、以及配置於第1透明電極與反射層之間的發色層,並且自第2基板側入射的入射光的顏色、與由反射層反射且自所述第2基板側出射的出射光的顏色彼此不同。
根據本發明的一實施形態,提供一種顯示裝置,其包括:第1基板、與第1基板相向地配置的第2基板、配置於第1基板與第2基板之間的第1基板側的第1透明電極、配置於第1基板與第2基板之間的第2基板側的第2透明電極、第1基板與第1透明電極之間的反射層、配置於第1透明電極與第2透明電極之間且包含具有帶電性的粒子或液體並具有調光功能的層、以及配置於第1透明電極與反射層之間的發色層,並且自第2基板側入射的入射光的顏色、與由反射層反射且自所述第2基板側出射的出射光的顏色彼此不同。 [發明的效果]
根據本發明的一實施形態,可提供一種顯示品質優異的顯示裝置。
根據本發明的一實施形態,藉由將具有調光功能的層與發色層組合而可提供一種顯示品質優異的顯示裝置。
以下,一邊參照圖式,一邊對本發明的一實施形態進行詳細說明。以下所示的實施形態為本發明的實施形態的一例,本發明並不限定於該些實施形態。另外,為了更明確地進行說明,與實際的態樣相比,存在圖式對各部的寬度、厚度、形狀等進行示意性表示的情況。但是,示意性的圖式終歸只是一例,並不限定本發明的解釋。
另外,於本實施形態中所參照的圖式中,對同一部分或具有相同功能的部分標註同一符號或類似的符號(於數字後僅標註A、B等的符號),且存在省略其重覆說明的情況。
於本說明書中,所謂「上」,不僅包含以直接相接於某物體或區域上的方式進行配置的情況,亦包含之間隔著其他物體或區域進行配置的情況。關於「下」這一用語亦相同。另外,「上」、「下」等用語是表示物體或區域間的相對的上下關係,並非是指絕對的上下關係。
<第1實施形態> [顯示裝置的構成] 使用圖1及圖2對本發明的一實施形態的顯示裝置進行說明。圖1是表示本發明的一實施形態的顯示裝置的構成的示意性平面圖。
顯示裝置1包括:第1基板11、畫素區域104、閘極側驅動電路108及閘極側驅動電路109、源極側驅動電路112、柔性印刷電路基板(Flexible Printed Circuit,FPC)114及積體電路(Integrated Circuit,IC)116。
於第1基板11上形成有畫素區域104、閘極側驅動電路108及閘極側驅動電路109、源極側驅動電路112。柔性印刷電路基板114與第1基板11連接。積體電路(IC)116設置於柔性印刷電路基板114上。
畫素區域104包含多個畫素10。多個畫素10沿著一方向及與一方向交叉的方向配置。多個畫素10的排列數為任意。例如,於X方向上排列m個畫素10且於Y方向上排列n個畫素10。m與n分別獨立地為比1大的自然數。畫素區域104為顯示區域。畫素10的各個具有顯示元件,且顯示元件包含液晶元件。
例如,可於三個畫素的各個中設置與紅色(R)、綠色(G)、及藍色(B)三原色對應的顯示元件。藉由對各畫素供給256階的電壓或電流而可提供全彩色(fullcolor)的液晶顯示裝置。另外,多個畫素10的排列並無限制。例如,可採用條紋(stripe)排列或三角(delta)排列等。
柔性印刷電路基板114具有將影像信號、控制電路動作的時序(timing)信號、電源等供給至閘極側驅動電路108及閘極側驅動電路109、源極側驅動電路112的作用。柔性印刷電路基板114可使用柔性印刷電路(FPC)。影像信號、控制電路動作的時序信號、電源等是自外部電路經由柔性印刷電路基板114而被供給至閘極側驅動電路108及閘極側驅動電路109、源極側驅動電路112。
閘極側驅動電路108及閘極側驅動電路109、源極側驅動電路112具有使用所供給的影像信號、控制電路動作的時序信號、電源等來驅動各畫素10而於畫素區域104顯示影像的作用。
閘極側驅動電路108及閘極側驅動電路109、源極側驅動電路112的全部可形成於第1基板11上。例如,包含閘極側驅動電路、源極側驅動電路的一部分或全部功能的積體電路(IC)可配置於第1基板11上、或柔性印刷電路基板114上。再者,圖1的積體電路(IC)116具有閘極側驅動電路、源極側驅動電路的一部分的功能。
其次,使用圖2對顯示裝置的構成進行說明。圖2是表示本發明的一實施形態的顯示裝置的構成的示意性剖面圖。
顯示裝置1包括:第1基板11、閘極絕緣膜15、薄膜電晶體20、鈍化層23、堤岸層25、反射層27、配線層29、發色層33、外塗層34、第1透明電極35、黑色矩陣·間隔物37、第1配向膜39、液晶層46、第2配向膜41、第2透明電極43及第2基板45。
第1基板11及第2基板45為玻璃基板。作為第1基板11及第2基板45的材料,為鋁矽酸玻璃、鋁硼矽酸玻璃等。第2基板45與第1基板11相向地配置。薄膜電晶體20包括閘極電極13、源極·汲極電極19及源極·汲極電極21、半導體層17。此處,閘極電極13的材料為鉭(Ta)、鉬(Mo)、鉬鉭(MoTa)、鉬鎢(MoW)、鋁(Al)等。半導體層17的材料為摻雜有雜質(n+ :磷)的a-Si(n+ )。源極·汲極電極19及源極·汲極電極21的材料例如為低電阻的Al系合金。於閘極電極13與半導體層17之間配置有閘極絕緣膜15。閘極絕緣膜15的材料例如為氧化矽(SiOx )或氮化矽(SiNx )等。
於薄膜電晶體20及閘極絕緣膜15上配置有鈍化(保護)層23。鈍化層23的材料例如為氮化矽等。
堤岸層25配置於鈍化層23上。堤岸層25中有開口部,且於開口部側的側壁26配置有反射層27。側壁26於剖面視時為錐形形狀。堤岸層25可由感光性樹脂組成物形成塗佈膜並藉由曝光、顯影、硬化而形成。需要於堤岸層25形成精密的圖案。因此,用以形成堤岸層25的感光性樹脂組成物較佳為解析性高、且曝光、顯影後的圖案形狀於其後的熱處理步驟中亦難以發生變化的材料。作為此種材料,較佳為包含耐熱性高的樹脂的組成物,例如可列舉:包含環狀脂肪族基或芳香族基的樹脂、包含可賦予高的玻璃轉移溫度的單量體成分的樹脂等。作為樹脂,較佳為選自丙烯酸系樹脂、矽氧烷系樹脂、聚醯亞胺樹脂、酚醛清漆樹脂、聚醚系樹脂中。作為此種感光性樹脂組成物,可應用日本專利3241399號公報、日本專利4207604號公報、日本專利4784283號公報、日本專利4784283號公報、日本專利4637209號公報、日本專利4637221號公報、日本專利4232527號公報、日本專利5176768號公報等中記載的感光性樹脂組成物。藉由使用此種材料,於堤岸層25的硬化時,可維持顯影時殘存的圖案且可獲得具有精密的圖案的堤岸層25。
反射層27反射自第2基板45側入射的光。反射層27的材料為鋁(Al)、銀(Ag)等金屬。為了有效率地進行利用反射層27的反射(提高光取出效率),堤岸層25的開口部側的側壁26於剖面視時成為錐形形狀。反射層27具有:沿著該開口部的側壁26的傾斜面、以及沿著於開口部的底面暴露的鈍化層23的平面。
堤岸層25有與配置有反射層27的開口部不同的開口部。於該開口部形成有配線層29。後述的第1透明電極35經由配線層29而與薄膜電晶體20電性連接。因此,與配置有反射層27的開口部不同的開口部可謂是接觸孔(contact hole)。
發色層33配置於反射層27上。發色層33以被覆反射層27的傾斜面及平面的方式配置。關於發色層33的詳細的構成、材料,將於後述。
外塗層34配置於發色層33、反射層27的一部分及配線層29的一部分上。外塗層34是為了平坦化而配置。外塗層34的材料例如為透明的環氧丙烯酸酯系等牢固的材料。於外塗層34以露出配線層29的方式設置有開口部。
第1透明電極35配置於外塗層34上、外塗層34的開口部側的側壁、藉由外塗層34的開口部而露出的配線層29上。第1透明電極35的材料例如為氧化銦錫(Indium Tin Oxide,ITO)或氧化銦鋅(Indium Zinc Oxide,IZO)。第1透明電極35為所謂的畫素電極。
黑色矩陣·間隔物(柱狀間隔物)37配置於有外塗層34的開口部的第1透明電極35上。黑色矩陣·間隔物37具有作為黑色矩陣的功能、以及作為控制液晶層46的厚度的間隔物的功能。作為黑色矩陣·間隔物37的材料,可使用公知(例如,日本專利特開2014-146029號公報)的著色感光性樹脂組成物。
於圖式中,第2透明電極43配置於第2基板45的下側。第2透明電極43的材料與第1透明電極35的材料相同。第2透明電極43為所謂的共通電極。
第1配向膜39配置於黑色矩陣·間隔物37、第1透明電極35及外塗層34上。另一方面,於圖式中,第2配向膜41配置於第2透明電極43的下側。
第1配向膜39及第2配向膜41可使用如下的液狀組成物作為液晶配向劑而形成,所述液狀組成物包含選自由聚醯胺酸、聚醯亞胺、聚醯胺酸酯、聚(甲基)丙烯酸酯及聚矽氧烷所組成的群組中的至少一種聚合物(A)作為聚合物成分且是將該聚合物(A)分散或溶解於溶劑中而成。就以低溫形成塗膜的觀點而言,該液晶配向劑較佳為含有聚(甲基)丙烯酸酯或聚矽氧烷作為聚合物成分。再者,於本說明書中,「聚(甲基)丙烯酸酯」是設為包含聚丙烯酸酯及聚甲基丙烯酸酯,且較佳為藉由使用(甲基)丙烯酸系單量體的聚合而獲得的聚合物。
就充分獲得使用低沸點溶媒時的塗敷性的改善效果、並且獲得透明性充分高的液晶元件的觀點而言,液晶配向劑中的聚(甲基)丙烯酸酯的含有比例較佳為相對於液晶配向劑的聚合物成分的合計量而為3質量%~99質量%。關於該含有比例的下限,更佳為5質量%以上,進而佳為20質量%,特佳為50質量%。另外,關於上限,於獲得與聚(甲基)丙烯酸酯不同的聚合物帶來的各種特性的改善效果的情況下,更佳為95質量%以下,進而佳為90質量%以下。再者,聚(甲基)丙烯酸酯可單獨使用一種,亦可將兩種以上組合使用。
液晶配向劑中所使用的聚醯胺酸使用藉由使四羧酸二酐與二胺反應而獲得者。關於供於聚醯胺酸的合成反應的四羧酸二酐與二胺的使用比例,較佳為相對於二胺的胺基1當量而四羧酸二酐的酸酐基成為0.2當量~2當量的比例,更佳為成為0.3當量~1.2當量的比例。
液晶配向劑中所使用的聚醯亞胺可藉由對如所述般合成的聚醯胺酸進行脫水閉環並加以醯亞胺化而獲得。聚醯亞胺可為對作為其前驅物的聚醯胺酸所具有的醯胺酸結構的全部進行脫水閉環而成的完全醯亞胺化物,亦可為僅對醯胺酸結構的一部分進行脫水閉環而醯胺酸結構與醯亞胺環結構併存的部分醯亞胺化物。液晶配向劑中所使用的聚醯亞胺較佳為其醯亞胺化率為30%以上,更佳為40%~99%,進而佳為50%~99%。該醯亞胺化率是以百分率來表示聚醯亞胺的醯亞胺環結構的數量相對於醯胺酸結構的數量與醯亞胺環結構的數量的合計所佔的比例。此處,醯亞胺環的一部分亦可為異醯亞胺環。
液晶配向劑中所含的聚醯胺酸酯例如可藉由如下方法獲得:(1)使藉由所述合成反應而獲得的聚醯胺酸、與含有羥基的化合物、鹵化物、含有環氧基的化合物等進行反應而合成的方法;(2)使四羧酸二酯與二胺進行反應的方法;(3)使四羧酸二酯二鹵化物與二胺進行反應的方法。聚醯胺酸、聚醯亞胺以及聚醯胺酸酯較佳為於將其製成濃度10重量%的溶液時,具有10 mPa·s~800 mPa·s的溶液黏度,更佳為具有15 mPa·s~500 mPa·s的溶液黏度。再者,所述聚合物的溶液黏度(mPa·s)是對使用該聚合物的良溶媒(例如γ-丁內酯、N-甲基-2-吡咯啶酮等)來製備的濃度10重量%的聚合物溶液,使用E型旋轉黏度計於25℃下測定而得的值。還原黏度若為可形成均勻的塗膜的範圍則並無特別限定,較佳為0.05 dl/g~3.0 dl/g,更佳為0.1 dl/g~2.5 dl/g,進而佳為0.3 dl/g~1.5 dl/g。
聚矽氧烷例如可藉由對水解性的矽烷化合物進行水解·縮合而獲得。亦可於液晶配向劑中含有在側鏈具有光配向性基或預傾角賦予基(例如,以下所示的垂直配向性基等)等功能性基的聚矽氧烷。此種具有功能性基的聚矽氧烷例如可藉由如下方式獲得:例如對於原料的至少一部分藉由使用含有環氧基的水解性矽烷化合物的聚合,合成在側鏈具有環氧基的聚矽氧烷,繼而使具有環氧基的聚矽氧烷與具有功能性基的羧酸進行反應。或者,亦可採用利用將具有功能性基的水解性矽烷化合物用於單體中的聚合的方法。
作為液晶配向劑中所使用的有機溶媒的較佳的具體例,可列舉:2-丁酮、2-己酮、甲基異丁基酮、環戊酮、環己酮及乙酸丁酯等。有機溶媒較佳為以固體成分濃度成為5質量%~50質量%的比例使用。所述反應中的反應溫度較佳為0℃~200℃,反應時間較佳為0.1小時~50小時。於反應結束後,對自反應液分取的有機溶媒層視需要利用乾燥劑進行乾燥後,去除溶媒,藉此可獲得具有功能性基的聚矽氧烷。
第1配向膜39及第2配向膜41的形成中使用的液晶配向劑較佳為含有具有光配向性基的聚合物。此處,所謂「光配向性基」,是指藉由利用光照射的光異構化反應或光二聚化反應、光分解反應、光弗里斯重排(photo Fries rearrangement)反應而對膜賦予各向異性的官能基。作為光配向性基的具體例,例如可列舉:包含偶氮苯或其衍生物作為基本骨架的含有偶氮苯的基、包含肉桂酸或其衍生物作為基本骨架的含有肉桂酸結構的基、包含查耳酮或其衍生物作為基本骨架的含有查耳酮的基、包含二苯甲酮或其衍生物作為基本骨架的含有二苯甲酮的基、包含香豆素或其衍生物作為基本骨架的含有香豆素的基、包含聚醯亞胺或其衍生物作為基本骨架的含有聚醯亞胺的結構等。
關於光配向性基,可由聚(甲基)丙烯酸酯具有,亦可由與聚(甲基)丙烯酸酯不同的聚合物具有。作為所述聚合物的主骨架,例如可列舉:聚醯胺酸、聚醯胺酸酯、聚醯亞胺、聚矽氧烷、聚醯胺等。就確保液晶元件的可靠性及耐候性的觀點而言,可較佳地使用具有光配向性基的聚矽氧烷。
於液晶配向劑含有具有光配向性基的聚合物及不具有光配向性基的聚合物的情況下,就藉由放射線照射對使用液晶配向劑而形成的塗膜賦予充分的配向能力的觀點而言,具有光配向性基的聚合物的含有比例較佳為相對於液晶配向劑中的聚合物成分的合計量而設為1質量%以上,更佳為設為5質量%~99質量%。
液晶配向劑中所含的聚合物成分並不限定於所述聚(甲基)丙烯酸酯及聚矽氧烷,亦可包含其他聚合物。作為其他聚合物,例如可列舉:聚醯胺酸、聚醯亞胺、聚醯胺酸酯、聚醯胺、聚酯、纖維素衍生物、聚縮醛、聚苯乙烯衍生物、聚(苯乙烯-苯基馬來醯亞胺)衍生物等。該些其他聚合物中,較佳為選自由聚醯胺酸及聚醯胺酸酯所組成的群組中的至少一種,更佳為聚醯胺酸。
所述其他聚合物的調配比例較佳為相對於液晶配向劑中的聚合物成分的合計量而設為20質量%以下,更佳為設為10質量%以下,進而佳為設為5質量%以下。再者,其他聚合物可單獨使用一種或併用兩種以上。
液晶配向劑較佳為含有具有交聯性基的化合物(以下,亦稱為交聯劑)作為其他成分。交聯性基是可藉由光或熱而於同一或不同分子間形成共價鍵的基,例如可列舉:(甲基)丙烯醯基、具有乙烯基的基(烯基、乙烯基苯基等)、乙炔基、環氧基(氧雜環丙基、氧雜環丁基)、羧基、(保護)異氰酸酯基等。該些中,就反應性高的方面而言,特佳為(甲基)丙烯醯基。再者,「(甲基)丙烯醯基」是指包含丙烯醯基及甲基丙烯醯基。交聯劑所具有的交聯性基的數量可為1個,亦可為多個。就充分提高液晶元件的可靠性的方面而言,較佳為2個以上,更佳為2個~6個。
作為液晶配向劑中所含的其他成分,例如可列舉:抗氧化劑、金屬螯合物化合物、硬化促進劑、界面活性劑、填充劑、分散劑、光增感劑等。該些其他成分的調配比例可根據各化合物而適宜選擇。
關於液晶配向劑的製備中使用的有機溶媒,就以低溫形成塗膜的觀點而言,其中,較佳為相對於溶劑的合計量而包含40質量%以上的沸點為160℃以下的化合物,更佳為包含50質量%以上,進而佳為包含70質量%以上。
液晶配向劑中的固體成分濃度(液晶配向劑的溶媒以外的成分的合計質量於液晶配向劑的總質量中所佔的比例)是考慮黏性、揮發性等而適宜選擇,較佳為1質量%~10質量%的範圍。於固體成分濃度小於1質量%的情況下,塗膜的膜厚過小而難以獲得良好的液晶配向膜。另一方面,於固體成分濃度超過10質量%的情況下,塗膜的膜厚過大而難以獲得良好的液晶配向膜,另外,液晶配向劑的黏性增大而存在塗佈性降低的傾向。
使用棒塗機將所述製備的液晶配向劑塗佈於第1透明電極35、外塗層34及黑色矩陣·間隔物37上,利用80℃的加熱板進行1分鐘預烘烤後,於對庫內進行了氮氣置換的120℃的烘箱中進行2分鐘加熱(後烘烤),藉此可形成平均膜厚0.1 μm的塗膜。而且,對所製作的塗膜表面,使用Hg-Xe燈及格蘭-泰勒(Glan Taylor)稜鏡,從自基板法線傾斜20°的方向照射包含313 nm的明線的偏光紫外線20 mJ/cm2 ,從而可形成第1配向膜39。第2配向膜41亦可同樣地製作。
液晶層46配置於第1透明電極35與第2透明電極43之間。液晶層46配置於第1配向膜39與第2配向膜41之間。液晶層46具有調光功能。如後所述,本實施形態中,各發色層包含量子點。且說,量子點相對於激勵光的發光並不保存偏光狀態。換言之,即便使偏光入射至量子點,發光亦為非偏光。因此,具有調光功能的液晶層46較佳為不需要偏光板的液晶層。具體而言,液晶層46為手性向列類型(正型液晶)的賓主型液晶層。因是賓主型液晶層,因此液晶層46包含液晶分子47與二色性色素49。二色性色素49可使用偶氮系、蒽醌系、萘醌系、苝系、二噁嗪系等二色性色素。作為此種二色性色素的具體例,可列舉:美國專利4154746號公報、日本專利特開平10-183122號公報、日本專利特開2018-003020號公報、日本專利特開2018-053167號公報中所記載的二色性色素。
[發色層的構成] 此處,圖2所示的發色層33的結構於發出藍色的藍色發色層、發出紅色的紅色發色層、發出綠色的綠色發色層的全部中共通。因此,圖式上,只示出任一色的子畫素。再者,以紅色(R)、綠色(G)、藍色(B)三色一組為一畫素。不過,各發色層中,如以下說明般,構成發色層的物質不同。
該例中,藍色發色層包含藍色QD(Quantum Dot;量子點)、散射粒子、綠色吸收劑及紅色吸收劑。作為藍色QD,例如可使用西格瑪奧德里奇(SIGMA-ALDRICH)製造的藍色QD(製品編號:753742,製品名:CdSeS/ZnS合金量子點(alloyed quantum dots))。另外,作為散射粒子,可使用電氣化學(denka)股份有限公司製造的球狀氧化鋁(製品名:DAM-03、DAM-07)、日本觸媒股份有限公司製造的二氧化矽粒子(製品名:KE-P250、MM-P)、東曹(TOSOH)股份有限公司製造的氧化鋯粒子(製品名:TZ-3YS-E)、堺化學工業股份有限公司製造的二氧化鈦粒子(製品名:R-38L)等。作為綠色吸收劑,可使用山田化學股份有限公司製造的可見光吸收劑(製品名:FDG-02,吸收波長:525 nm)或作為色素蛋白質的藻紅素(phycoerythrin)。作為紅色吸收劑,可使用作為色素蛋白質的藻青素(phycocyanin)。
該例中,綠色發色層包括綠色QD、散射粒子及紅色吸收劑。作為綠色QD,例如可使用NN-萊博茲(NN-Labs)公司製造的綠色QD(製品名:CZ520-100)、納諾考科技(NANOCO TECHNOLOGIES)製造的QD(製品名:GREEN-CFQD-G3-525)、西格瑪奧德里奇(SIGMA-ALDRICH)製造的綠色QD(製品編號:753831,製品名:CdSeS/ZnS合金量子點(alloyed quantum dots))、西格瑪奧德里奇(SIGMA-ALDRICH)製造的綠色QD(製品編號:776750,製品名:InP/ZnS量子點(quantum dots))等。作為散射粒子,可使用與藍色發色層中可使用的散射粒子相同的散射粒子。
紅色發色層包含紅色QD及散射粒子。作為紅色QD,為NN-萊博茲(NN-Labs)公司製造的紅色QD(製品名:CZ620-100)、納諾考科技(NANOCO TECHNOLOGIES)製造的QD(製品名:RED-CFQD-G2-604)、西格瑪奧德里奇(SIGMA-ALDRICH)製造的紅色QD(製品編號:753882,製品名:CdSeS/ZnS合金量子點(alloyed quantum dots))、西格瑪奧德里奇(SIGMA-ALDRICH)製造的紅色QD(製品編號:776777,製品名:InP/ZnS量子點(quantum dots))等。作為散射粒子,可使用與藍色發色層中可使用的散射粒子相同的散射粒子。另外,作為其他的QD,可使用ZnSeTe系QD(「材料研究快報( Mater. Res. Express 」(4(2017)106501))、AgInS2 系QD(日本專利6293710號公報)。
自第2基板45側入射的入射光Li 的顏色、與自第2基板45側出射的出射光Lo 的顏色彼此不同。換言之,自第2基板45側入射的入射光Li 中所含的波長成分、與自第2基板45側出射的出射光Lo 中所含的波長成分彼此不同。該例中,入射光Li 的顏色為白色。另一方面,出射光Lo 的顏色於通過藍色發色層而自第2基板45側出射的情況下,為藍色,於通過綠色發色層而自第2基板45側出射的情況下,為綠色,於通過紅色發色層而自第2基板45側出射的情況下為紅色。
本實施形態中,與現有技術相比,光譜的半值寬度變窄,因此色純度變高。因此,本實施形態中,可提供顯示品質更優異的顯示裝置。
本實施形態中,各發色層中包含散射粒子。因此,可減低顏色的視角依存性。另外,來自各QD的發光為全方位。因此,若無散射粒子,則亦存在進行全反射而封入顯示裝置內部的光,但是,藉由存在散射粒子,可防止該情況。另外,本實施形態中,液晶層46為手性向列類型(正型液晶)的賓主型液晶層。因此,無需偏光板便可實現調光功能。
本實施形態中,顯示裝置1除了包括反射層27以外,亦包括薄膜電晶體20。因此,可應用於電子書或電子教科書等電子紙、室外用途的數位標牌(Digital Signage)。
[顯示裝置的製造方法] 其次,使用圖3至圖10對本發明的一實施形態的顯示裝置的製造方法進行說明。圖3至圖10分別是用以說明本發明的一實施形態的顯示裝置的製造方法的一步驟的示意性剖面圖。
首先,對母玻璃基板(第1基板)11進行清洗後,利用濺鍍將金屬膜堆積於第1基板11整體。其次,使用微影技術,對圖3所示般的閘極電極13與蓄積電容電極(未圖示)進行圖案形成。其次,如圖4所示,利用化學氣相成長(Chemical Vapor Deposition,CVD)法將閘極絕緣膜15形成於第1基板11整面。進而,堆積半導體層17並形成Al等的金屬膜。而且,使用微影技術對所需的區域進行圖案形成,從而形成源極·汲極電極19及源極·汲極電極21。繼而,使用CVD,將鈍化層23形成於第1基板11整面、即閘極絕緣膜15、源極·汲極電極19及源極·汲極電極21、半導體層17上。
其次,對感光性樹脂組成物使用濕式成膜法進行塗佈膜形成,之後介隔光罩進行曝光。以下,設為感光性樹脂組成物為正型而進行說明。作為光罩,較佳為使用被稱為所謂的半色調遮罩或灰色調遮罩的多色調(multi-tone)遮罩。利用顯影將曝光部去除,並且使殘留於未曝光部的塗佈膜硬化,藉此形成堤岸層。較佳為於硬化溫度為120℃至250℃的範圍內進行。於堤岸層的所需的區域以露出鈍化層23的方式形成開口部,並形成堤岸層25。進而,為了使源極·汲極電極21的一部分露出而對所需的區域的鈍化層23進行蝕刻,從而形成接觸孔。繼而,於第1基板11的整面、即堤岸層25(包含側壁26)、鈍化層23、源極·汲極電極21上形成銀或鋁的金屬膜,並對不需要的部分選擇性地進行蝕刻,藉此形成反射層27及配線層29(圖5)。
其次,如圖6所示,於反射層27上且堤岸層25的開口部形成發色層33。且說,發色層33包含藍色發色層、紅色發色層、綠色發色層。各發色層包含各QD。而且,各QD的組成物的製備是如下所述。即,首先,合成以下的聚合物。具體而言,於具備冷卻管與攪拌機的燒瓶中投入丙二醇單甲醚乙酸酯150質量份並進行氮氣置換。而且,加熱至80℃,於相同溫度下歷時2小時滴加丙二醇單甲醚乙酸酯50質量份、2-甲基丙烯醯氧基乙基琥珀酸酯30質量份、苄基甲基丙烯酸酯10質量份、2-乙基己基甲基丙烯酸酯60質量份及2,2'-偶氮雙(2,4-二甲基戊腈)6質量份的混合溶液,保持該溫度並進行1小時聚合。其後,使反應溶液的溫度升溫至90℃,進而進行1小時聚合,藉此獲得聚合物。聚合物是以聚合物溶液(固體成分濃度=33質量%)的狀態獲得。
對該聚合物溶液90質量份添加甲基環己烷40質量份並使其溶解後,混合10質量份的QD並製成均勻的溶液。例如,於為所述藍色發色層的情況下,對聚合物溶液90質量份添加甲基環己烷40質量份並使其溶解後,混合10質量份的藍色QD並製成均勻的溶液,其後按照散射粒子、紅色吸收劑、綠色吸收劑的順序進行混合。對該混合溶液混合1,2-辛二酮-1-[4-(苯硫基)-2-(O-苯甲醯基肟)](日本巴斯夫(BASF Japan)公司製造的豔佳固(Irgacure)(註冊商標)OXE01)10質量份、1,9-壬二醇二丙烯酸酯70質量份,製備包含QD的組成物。將所製備的包含各QD的組成物塗佈於反射層27上且堤岸層25的開口部,藉此形成發色層33。
其次,如圖7所示,於第1基板11的整面形成外塗層34,並以露出配線層29的一部分的方式對外塗層34的一部分進行蝕刻。其次,如圖8所示,於外塗層34的一部分及配線層29的一部分形成第1透明電極35。第1透明電極35的形成方法為公知的直流濺鍍法、高頻濺鍍法、電漿離子鍍法等中的任一種。繼而,利用公知(例如,日本專利特開2014-146029號公報)的方法形成黑色矩陣·間隔物37。
其次,如圖9所示,於第1基板11的整面、即外塗層34的一部分、第1透明電極35的一部分及黑色矩陣·間隔物37上形成第1配向膜39。具體而言,將用以形成所述第1配向膜39的材料塗佈於第1基板11並進行煅燒而獲得所需的膜厚,藉此形成第1配向膜39。再者,該例中,第1配向膜39為水平配向膜。另外,考慮到發色層33中所含的量子點的耐熱性,第1配向膜39的煅燒溫度較佳為低。該煅燒溫度理想的是180℃以下,進而理想的是160℃以下。更理想的是第1配向膜39的煅燒溫度為140℃以下。
於形成第1配向膜39後,為了使液晶分子47與二色性色素49於一定方向上排列而進行摩擦處理。再者,摩擦方向理想的是液晶分子47及二色性色度49的配向扭曲成為180°至360°左右的方位。
繼而,如圖10所示,將另行製造的相向基板(於第2基板45依次積層第2透明電極43、第2配向膜41而成者)配置於第1基板11側、即黑色矩陣·間隔物37上。具體而言,預先準備對具有正的介電各向異性的液晶(正液晶)添加適量的二色性色素49、誘發自發性的扭曲的手性材料而成的液晶材料。而且,利用分配器將該液晶材料於第1基板11的顯示區域(area)內滴加規定量。於相向基板的顯示區域外描畫密封。再者,就接著強度的觀點而言,理想的是於並無第2配向膜41的部分進行描畫。其中,亦可於顯示區域外的存在第2配向膜41的部分描畫密封而使顯示裝置的邊框寬度變窄。而且,對於第1基板11與相向基板此兩基板,於將腔室內設為真空且進行對位後進行貼合。其次,對密封部照射紫外線並使其硬化。進而,設為常壓並於烘箱內加熱至130℃,使密封充分硬化。
<變形例1> 於以上的實施形態中,以如下情況為前提進行了說明:藍色發色層包含藍色QD、散射粒子、綠色吸收劑及紅色吸收劑,綠色發色層包含綠色QD、散射粒子、紅色吸收劑,紅色發色層包含紅色QD及散射粒子。不過,各發色層並不限定於此。與以上實施形態不同,例如,藍色發色層亦可不包含藍色QD而包含散射粒子、綠色吸收劑及紅色吸收劑。綠色發色層亦可不包含散射粒子而包含綠色QD及紅色吸收劑。紅色發色層亦可不包含散射粒子而包含紅色QD。
再者,亦可將第1實施形態的各發色層與本變形例中的各發色層組合。例如,亦可為:藍色發色層如第1實施形態般包含藍色QD、散射粒子、綠色吸收劑及紅色吸收劑,另一方面,綠色發色層如本變形例般不包含散射粒子而包含綠色QD及紅色吸收劑,紅色發色層如本變形例般不包含散射粒子而包含紅色QD。各發色層的組合可適宜變更。
<第2實施形態> 使用圖11對本發明的其他的實施形態的顯示裝置進行說明。本實施形態的顯示裝置與第1實施形態的顯示裝置大致相同。因此,對不同點進行詳細說明而省略對重覆部位的說明。
第2實施形態的顯示裝置與第1實施形態的顯示裝置不同而具有散射層31。該例中,如圖11所示,散射層31配置於反射層27與發色層33之間。散射層31具有使入射至散射層31的光散射的功能。
另外,本實施形態中,發色層33亦與第1實施形態的發色層33不同。具體而言,本實施形態中,藍色發色層包含藍色QD,但不包含綠色吸收劑與紅色吸收劑。同樣地,本實施形態的綠色發色層包含綠色QD,但不包含紅色吸收劑。代替其,本實施形態的配置於藍色發色層的下側的散射層31包含綠色吸收劑及紅色吸收劑。另外,本實施形態的配置於綠色發色層的下側的散射層31包含紅色吸收劑。即,本實施形態是於第1實施形態中的發色層33中,在散射粒子濃度或吸收劑的濃度於設為單一層時變得過高的情況下,將該些分離而設置另外的層(散射層31)。本實施形態亦發揮與第1實施形態相同的效果。
<變形例2> 於以上的第2實施形態中,以如下情況為前提進行了說明:藍色發色層不包含散射粒子而包含藍色QD,綠色發色層不包含散射粒子而包含綠色QD,紅色發色層不包含散射粒子而包含紅色QD。不過,各發色層並不限定於此。各發色層中可包含散射粒子。再者,該情況下的散射粒子的濃度為各發色層可以單一層的形式構成的範圍的濃度。本變形例亦發揮與第2實施形態相同的效果。進而,本變形例中,藉由各發色層進而包含散射粒子,與第2實施形態相比,進一步使光散射而可進一步減低顏色的視覺依存性。
<第3實施形態> 第3實施形態的顯示裝置與第1實施形態的顯示裝置不同而具有散射層31。該例中,與第2實施形態(參照圖11)同樣地,散射層31配置於反射層27與發色層33之間。散射層31具有使入射至散射層31的光散射的功能。
另外,本實施形態中,發色層33亦與第1實施形態的發色層33不同。具體而言,本實施形態中,各色發色層包含各色QD,但不包含顏色吸收劑。另外,本實施形態的配置於發色層的下側的散射層31包含吸收發色層所發出的顏色以外的光的顏色吸收劑。具體而言,本實施形態的配置於藍色發色層的下側的散射層31包含綠色吸收劑及紅色吸收劑。配置於綠色發色層的下側的散射層31包含藍色吸收劑及紅色吸收劑。配置於紅色發色層的下側的散射層31包含藍色吸收劑及綠色吸收劑。再者,關於紅色吸收劑及綠色吸收劑,適宜使用第1實施形態的說明中所說明的化合物。而且,關於藍色吸收劑,適宜使用選自由C.I.顏料黃(Pigment Yellow)150、C.I.顏料黃213、C.I.顏料黃215、C.I.顏料黃185、C.I.顏料黃138、C.I.顏料黃139、C.I.溶劑黃(Solvent Yellow)21、C.I.溶劑黃82、C.I.溶劑黃83:1、C.I.溶劑黃33、C.I.溶劑黃162所組成的群組中的至少一種黃色有機染料顏料。即,關於本實施形態,於第1實施形態中的發色層33中,各色的QD未吸收的藍色光及綠色光由下層的散射層31吸收,藉此可發揮如下效果:防止該些光再次自畫素射出,並防止各畫素的色純度降低。另外,同時,於第1實施形態中的發色層33中,在散射粒子濃度或吸收劑的濃度於設為單一層時變得過高的情況下,將該些分離而設置另外的層(散射層31),本實施形態亦發揮與第1實施形態相同的效果。
<變形例3> 於以上的第3實施形態中,以如下情況為前提進行了說明:藍色發色層不包含散射粒子而包含藍色QD,綠色發色層不包含散射粒子而包含綠色QD,紅色發色層不包含散射粒子而包含紅色QD。不過,各發色層並不限定於此。各發色層中可包含散射粒子。再者,該情況下的散射粒子的濃度為各發色層可以單一層的形式構成的範圍的濃度。本變形例亦發揮與第3實施形態相同的效果。進而,本變形例中,藉由各發色層進而包含散射粒子,與第3實施形態相比,進一步使光散射而可進一步減低顏色的視覺依存性。
<變形例4> 於以上的實施形態及變形例中,進行了如下說明:將所製備的包含各QD的組成物塗佈於反射層27上且堤岸層25的開口部,藉此形成發色層33。不過,發色層33的形成方法並不限定於此。例如,亦可藉由利用噴墨進行塗佈而形成發色層33。作為噴墨用組成物,可使用公知(例如,日本專利特開2010-9995號公報、日本專利特開2009-76282號公報等)的QD組成物。本變形例亦發揮與以上實施形態相同的效果。
<變形例5> 於以上的實施形態及變形例中,以賓主型液晶層46為手性向列類型(正型液晶)的液晶層為前提進行了說明。不過,賓主型液晶層46並不限定於此。亦可為以下詳細說明的手性向列類型(負型液晶)、相轉變賓主模式、高分子分散型及高分子穩定型膽固醇藍相。再者,以下的說明中,僅對與使用手性向列類型(正型液晶)的賓主型液晶層46不同的方面進行詳細說明,並省略對重覆部分的詳細說明。
[手性向列類型(負型液晶)] 於手性向列類型(負型液晶)的情況下,所準備的液晶為具有負的介電各向異性的液晶(負型液晶)。例如,可使用默克(Merck)股份有限公司製造的MLC-6609。另外,所使用的配向膜為垂直配向膜。本變形例亦發揮與以上實施形態相同的效果。另外,手性向列類型(負型液晶)於電壓斷開時為白顯示,於電壓導通時為黑顯示(常白(normally white))。於電子書或電子標簽的用途中,白顯示的區域多為支配性的,因此可進一步降低消耗電力,就燒印或可靠性的觀點而言有優勢。
[相轉變賓主模式] 較手性向列類型(正型液晶)的情況而言,增加手性材料的添加量。具體而言,將手性材料的添加量設為10%以上而激發膽固醇層。本變形例亦發揮與以上實施形態相同的效果。另外,於本變形例的情況下,根據驅動波形而可存在平面(planer)、焦錐(focal conic)、垂直(homeotropic)的穩定配向狀態,因此具有顯示保持特性(記憶性)。因此,可不使用主動矩陣而進行利用單純矩陣或段(segment)驅動的顯示。另外,記憶性適於重視消耗電力的電子書或電子標簽的用途。
[高分子分散型] 於高分子分散型液晶(Polymer Dispersed Liquid Crystal,PDLC)的情況下,較手性向列類型(正型液晶)的情況而言,增加手性材料的添加量,進而亦添加聚合性單體,並於封入液晶後進行紫外線照射。例如,製成將90 wt%的作為液晶的默克(Merck)股份有限公司製造的「BL007」(商品名)、3 wt%的作為手性成分的默克(Merck)股份有限公司製造的「CB15」(商品名)、7 wt%的作為高分子前驅物的聯苯基甲基丙烯酸酯混合而成的溶液,將該溶液注入至基板間間隙(gap)為5微米左右的空單元內,進行密封後,照射紫外線而於液晶中使高分子粒子進行相分離。本變形例亦發揮與以上實施形態相同的效果。另外,幾乎沒有配向方位的依存性,因此並無製造時的配向不良所致的良率降低。
[高分子穩定型膽固醇藍相] 該情況下,較手性向列類型(正型液晶)的情況而言,增加手性材料的添加量,進而亦添加聚合性單體,並於封入液晶後進行紫外線照射。其中,紫外線照射是於膽固醇藍相的溫度範圍內實施。例如,準備分別以50.0重量%、38.5重量%、11.1重量%的比例將「JC-1014XX」(商品名,智索(Chisso)股份有限公司製造的向列液晶混合體)、4-氰基-4'-戊基聯苯(西格瑪奧德里奇(SIGMA-ALDRICH)公司製造)、手性摻雜劑(默克(Merck)股份有限公司製造的「ZLI-4572」(商品名))混合而成的混合物。以87.1重量%、5.4重量%、7.1重量%、0.4重量%的比例將該混合物、TMPTA(三羥甲基丙烷三丙烯酸酯(trimethylolpropane triacrylate),西格瑪奧德里奇(SIGMA-ALDRICH)公司製造)、RM257、DMPA(2,2-二甲氧基-2-苯基-苯乙酮(2,2-dimethoxy-2-phenyl-acetophenone))混合,於膽固醇-膽固醇藍相轉變溫度附近,一邊保持為膽固醇藍相,一邊照射紫外線,並使光反應性單體聚合。本變形例亦發揮與以上實施形態相同的效果。另外,幾乎沒有配向方位的依存性,因此並無製造時的配向不良所致的良率降低。
<變形例6> 於第1實施形態至第3實施形態、及該些的變形例中,以存在電晶體層、即主動矩陣驅動方式為前提進行了說明。不過,驅動方式並不限定於此,可根據目的而適宜變更。例如,為了提供廉價的顯示裝置,亦可使用公知的單純矩陣方式。另外,亦可使用公知的段驅動方式。藉此,可將先前為單色顯示的電子標簽設為高品質的彩色電子標簽。進而,於以上的實施形態及變形例中,以電晶體為所謂的逆交錯型為前提進行了說明。不過,並不限定於此,亦可為交錯型。根據本變形,發揮與第1實施形態相同的效果。
再者,本發明並不限定於所述實施形態,可於不脫離主旨的範圍內適宜進行變更。
<第4實施形態> 圖12是表示本發明的一實施形態的顯示裝置的第1狀態的構成的示意性剖面圖。此處,所謂第1狀態,是指未對第1透明電極35與第2透明電極43之間施加電壓的狀態。
顯示裝置1包括:第1基板11、閘極絕緣膜15、薄膜電晶體20、鈍化層23、堤岸層25、反射層27、配線層29、發色層33、外塗層34、第1透明電極35、第2透明電極43及第2基板45。該些構件的構成與第1實施形態中的構成相同。本實施形態的顯示裝置中,代替第1實施形態的液晶層及配向膜而包括具有調光功能的層40(以下,有時亦表述為「調光層40」)。
調光層40配置於第1透明電極35與第2透明電極43之間。調光層40包括:疏水性膜51、第1隔離壁材料53、第2隔離壁材料55、第1液體57及第2流體59。調光層40包括具有帶電性的粒子或液體。作為使用具有帶電性的粒子的例子,有電泳型方式。另一方面,作為使用液體的方式,有電潤濕方式。作為電泳型方式,可使用日本專利第5904994號中所揭示的粒子。再者,就高對比度、高響應性的觀點而言,較佳為電潤濕方式。以下的說明中,以電潤濕方式為例進行說明。
疏水性膜51配置於第1透明電極35上。疏水性膜51的表面至少與第1液體57相接。該例中,疏水性膜51包含非晶氟聚合物。
第1隔離壁材料53及第2隔離壁材料55對疏水性膜51上方進行區劃。即,疏水性膜51與第2透明電極43之間由第1隔離壁材料53及第2隔離壁材料55區劃。第2隔離壁材料55配置於第1隔離壁材料53上。第1隔離壁材料53相對於第1液體57的潤濕性高(疏水性)。另一方面,第2隔離壁材料55相對於第1液體57的潤濕性低(親水性)。該例中,第1隔離壁材料53與第2隔離壁材料55的合計厚度較佳為約20 μm以下。
第1液體57為非極性的溶媒,該例中為黑油(black oil)。第2流體59為極性,該例中為純水。第1液體57及第2流體59配置於疏水性膜51與第2透明電極43之間由第1隔離壁材料53及第2隔離壁材料55區劃而成的區域。
疏水性膜51於未施加電壓時,如圖12所示,處於主要與第1液體57接觸的狀態。另一方面,於施加電壓時,第1液體57於疏水性膜51的表面移動而如圖13所示,成為並不存在第1液體57的區域與第2流體59接觸的狀態。此處,圖13是表示本發明的一實施形態的顯示裝置的第2狀態的構成的示意性剖面圖。所謂第2狀態,是指對第1透明電極35與第2透明電極43之間施加有第2電壓的狀態。所謂第2電壓,是指如下電壓:藉由施加該第2電壓而於疏水性膜51的表面產生電荷,且藉由該電荷,第2流體59推開與疏水性膜51相接的第1液體57而與疏水性膜51接觸,從而可成為圖13所示的狀態。此時,第1液體57藉由存在潤濕性低的第2隔離壁材料55而繼續移動。如此,關於第1液體57及第2流體59,疏水性膜51與第2透明電極43之間由第1隔離壁材料53及第2隔離壁材料55區劃而成的區域藉由第1液體57的移動而作為進行圖像顯示的顯示單元發揮功能。即,未對第1透明電極35與第2透明電極之間施加電壓的狀態(圖12)和對第1透明電極35與第2透明電極之間施加有第2電壓的狀態(圖13)的變化是由觀察者識別為畫素的「斷開」「導通」的狀態。再者,第2流體59與疏水性膜51相接的面積依存於對第1透明電極35與第2透明電極之間施加的電壓的大小。因此,可根據電壓而於畫素中顯現各種灰階(gray scale)。將以上方式稱為所謂的電潤濕方式。
[顯示裝置的製造方法] 與第1實施形態同樣地,於母玻璃基板(第1基板)11上形成閘極電極13、閘極絕緣膜15、半導體層17、源極·汲極電極19及源極·汲極電極21、鈍化層23、堤岸層25、反射層27、配線層29、發色層33(參照圖3至圖6)。
而且,如圖14所示,於第1基板11的整面形成外塗層34,並以露出配線層29的一部分的方式對外塗層34的一部分進行蝕刻。其次,如圖14所示,於外塗層34的一部分及配線層29的一部分形成第1透明電極35。第1透明電極35的形成方法為公知的直流濺鍍法、高頻濺鍍法、電漿離子鍍法等中的任一種。繼而,利用公知的塗佈法或轉印法於第1透明電極35上形成疏水性膜51。
其次,如圖15所示,藉由平板印刷等公知的印刷處理而形成第1隔離壁材料53。而且,如圖15所示,於由疏水性膜51與第1隔離壁材料53區劃的區域(即,顯示區域)利用分配器滴加規定量的第1液體57。
繼而,如圖16所示,準備另行製造的相向基板(於第2基板45依次積層第2透明電極43、第2隔離壁材料55而成者)。而且,於相向基板的顯示區域外描畫密封。而且,對於第1基板11與相向基板此兩基板,於將腔室內設為真空且進行對位後進行貼合。進而,對密封部照射紫外線並使其硬化。其次,設為常壓並於烘箱內加熱至130℃,使密封充分硬化。繼而,於腔室內放入貼合的基板與第2流體59,並將腔室內設為真空後,使貼合的基板的注入口與第2流體59接觸並恢復至大氣壓,藉此自注入口將第2流體59注入至顯示區域內。注入第2流體59後,使用紫外線硬化型接著劑(密封材料)將注入口堵住。
<變形例7> 於第4實施形態中,以如下情況為前提進行了說明:藍色發色層包含藍色QD、散射粒子、綠色吸收劑及紅色吸收劑,綠色發色層包含綠色QD、散射粒子、紅色吸收劑,紅色發色層包含紅色QD及散射粒子。不過,各發色層並不限定於此。與第4實施形態不同,例如,藍色發色層亦可不包含藍色QD而包含散射粒子、綠色吸收劑及紅色吸收劑。綠色發色層亦可不包含散射粒子而包含綠色QD及紅色吸收劑。紅色發色層亦可不包含散射粒子而包含紅色QD。
再者,亦可將第4實施形態的各發色層與本變形例中的各發色層組合。例如,亦可為:藍色發色層如第4實施形態般包含藍色QD、散射粒子、綠色吸收劑及紅色吸收劑,另一方面,綠色發色層如本變形例般不包含散射粒子而包含綠色QD及紅色吸收劑,紅色發色層如本變形例般不包含散射粒子而包含紅色QD。各發色層的組合可適宜變更。
<第5實施形態> 使用圖17對第5實施形態的顯示裝置進行說明。本實施形態的顯示裝置與第4實施形態的顯示裝置大致相同。因此,對不同點進行詳細說明而省略對重覆部位的說明。
第5實施形態的顯示裝置與第4實施形態的顯示裝置不同而具有散射層31。該例中,如圖17所示,散射層31配置於反射層27與發色層33之間。散射層31具有使入射至散射層31的光散射的功能。
另外,本實施形態中,發色層33亦與第4實施形態的發色層33不同。具體而言,本實施形態中,藍色發色層包含藍色QD,但不包含綠色吸收劑與紅色吸收劑。同樣地,本實施形態的綠色發色層包含綠色QD,但不包含紅色吸收劑。代替其,本實施形態的配置於藍色發色層的下側的散射層31包含綠色吸收劑及紅色吸收劑。另外,本實施形態的配置於綠色發色層的下側的散射層31包含紅色吸收劑。即,本實施形態是於第4實施形態中的發色層33中,在散射粒子濃度或吸收劑的濃度於設為單一層時變得過高的情況下,將該些分離而設置另外的層(散射層31)。本實施形態亦發揮與第4實施形態相同的效果。
<變形例8> 於以上的第5實施形態中,以如下情況為前提進行了說明:藍色發色層不包含散射粒子而包含藍色QD,綠色發色層不包含散射粒子而包含綠色QD,紅色發色層不包含散射粒子而包含紅色QD。不過,各發色層並不限定於此。各發色層中可包含散射粒子。再者,該情況下的散射粒子的濃度為各發色層可以單一層的形式構成的範圍的濃度。本變形例亦發揮與第5實施形態相同的效果。進而,本變形例中,藉由各發色層進而包含散射粒子,與第5實施形態相比,進一步使光散射而可進一步減低顏色的視覺依存性。
<第6實施形態> 第6實施形態的顯示裝置與第4實施形態的顯示裝置不同而具有散射層31。該例中,與第5實施形態(參照圖17)同樣地,散射層31配置於反射層27與發色層33之間。散射層31具有使入射至散射層31的光散射的功能。
另外,本實施形態中,發色層33亦與第4實施形態的發色層33不同。具體而言,本實施形態中,各色發色層包含各色QD,但不包含顏色吸收劑。另外,本實施形態的配置於發色層的下側的散射層31包含吸收發色層所發出的顏色以外的光的顏色吸收劑。具體而言,本實施形態的配置於藍色發色層的下側的散射層31包含綠色吸收劑及紅色吸收劑。配置於綠色發色層的下側的散射層31包含藍色吸收劑及紅色吸收劑。配置於紅色發色層的下側的散射層31包含藍色吸收劑及綠色吸收劑。再者,關於紅色吸收劑及綠色吸收劑,適宜使用第4實施形態的說明中所說明的化合物。而且,關於藍色吸收劑,適宜使用選自由C.I.顏料黃(Pigment Yellow)150、C.I.顏料黃213、C.I.顏料黃215、C.I.顏料黃185、C.I.顏料黃138、C.I.顏料黃139、C.I.溶劑黃(Solvent Yellow)21、C.I.溶劑黃82、C.I.溶劑黃83:1、C.I.溶劑黃33、C.I.溶劑黃162所組成的群組中的至少一種黃色有機染料顏料。即,關於本實施形態,於第4實施形態中的發色層33中,各色的QD未吸收的藍色光、及綠色光由下層的散射層31吸收,藉此可發揮如下效果:防止該些光再次自畫素射出,並防止各畫素的色純度降低。另外,同時,於第4實施形態中的發色層33中,在散射粒子濃度或吸收劑的濃度於設為單一層時變得過高的情況下,將該些分離而設置另外的層(散射層31),本實施形態亦發揮與第4實施形態相同的效果。
<變形例9> 於第6實施形態中,以如下情況為前提進行了說明:藍色發色層不包含散射粒子而包含藍色QD,綠色發色層不包含散射粒子而包含綠色QD,紅色發色層不包含散射粒子而包含紅色QD。不過,各發色層並不限定於此。各發色層中可包含散射粒子。再者,該情況下的散射粒子的濃度為各發色層可以單一層的形式構成的範圍的濃度。本變形例亦發揮與第5實施形態相同的效果。進而,本變形例中,藉由各發色層進而包含散射粒子,與第6實施形態相比,進一步使光散射而可進一步減低顏色的視覺依存性。
<變形例10> 於第4實施形態至第6實施形態、及該些的變形例中,進行了如下說明:將所製備的包含各QD的組成物塗佈於反射層27上且堤岸層25的開口部,藉此形成發色層33。不過,發色層33的形成方法並不限定於此。例如,亦可藉由利用噴墨進行塗佈而形成發色層33。作為噴墨用組成物,可使用公知(例如,日本專利特開2010-9995號公報、日本專利特開2009-76282號公報等)的QD組成物。本變形例亦發揮與以上實施形態相同的效果。
<變形例11> 於第4實施形態至第6實施形態、及該些的變形例中,以存在電晶體層、即主動矩陣驅動方式為前提進行了說明。不過,驅動方式並不限定於此,可根據目的而適宜變更。例如,為了提供廉價的顯示裝置,亦可使用公知的單純矩陣方式。另外,亦可使用公知的段驅動方式。藉此,可將先前為單色顯示的電子標簽設為高品質的彩色電子標簽。進而,於以上的實施形態及變形例中,以電晶體為所謂的逆交錯型為前提進行了說明。不過,並不限定於此,亦可為交錯型。根據本變形,發揮與第4實施形態相同的效果。
<變形例12> 於第4實施形態至第6實施形態、及該些的變形例中,以調光層40為電潤濕方式為前提進行了說明。不過,調光層40並不限定於此,亦可使用應用公知的微機電系統(Micro Electro Mechanical Systems,MEMS)技術的機械快門(mechanical shutter)。本變形例亦發揮與第1實施形態相同的效果。
<變形例13> 於第4實施形態至第6實施形態中,以存在第1隔離壁材料53與第2隔離壁材料55為前提進行了說明。不過,隔離壁材料亦可並非為兩個而為一個或三個以上的多個。
再者,本發明並不限定於所述實施形態,可於不脫離主旨的範圍內適宜進行變更。
1‧‧‧顯示裝置
10‧‧‧畫素
11‧‧‧第1基板
13‧‧‧閘極電極
15‧‧‧閘極絕緣膜
17‧‧‧半導體層
19、21‧‧‧源極·汲極電極
20‧‧‧薄膜電晶體
23‧‧‧鈍化層
25‧‧‧堤岸層
26‧‧‧側壁
27‧‧‧反射層
29‧‧‧配線層
31‧‧‧散射層
33‧‧‧發色層
34‧‧‧外塗層
35‧‧‧第1透明電極
37‧‧‧黑色矩陣·間隔物
39‧‧‧第1配向膜
40‧‧‧調光層
41‧‧‧第2配向膜
43‧‧‧第2透明電極
45‧‧‧第2基板
46‧‧‧液晶層
47‧‧‧液晶分子
49‧‧‧二色性色素
51‧‧‧疏水性膜
53‧‧‧第1隔離壁材料
55‧‧‧第2隔離壁材料
57‧‧‧第1液體
59‧‧‧第2流體
104‧‧‧畫素區域
108、109‧‧‧閘極側驅動電路
112‧‧‧源極側驅動電路
114‧‧‧柔性印刷電路基板
116‧‧‧積體電路(IC)
Li‧‧‧入射光
Lo‧‧‧出射光
圖1是表示本發明的一實施形態的顯示裝置的構成的示意性平面圖。 圖2是表示本發明的一實施形態的顯示裝置的構成的示意性剖面圖。 圖3是用以說明本發明的一實施形態的顯示裝置的製造方法的一步驟的示意性剖面圖。 圖4是用以說明本發明的一實施形態的顯示裝置的製造方法的一步驟的示意性剖面圖。 圖5是用以說明本發明的一實施形態的顯示裝置的製造方法的一步驟的示意性剖面圖。 圖6是用以說明本發明的一實施形態的顯示裝置的製造方法的一步驟的示意性剖面圖。 圖7是用以說明本發明的一實施形態的顯示裝置的製造方法的一步驟的示意性剖面圖。 圖8是用以說明本發明的一實施形態的顯示裝置的製造方法的一步驟的示意性剖面圖。 圖9是用以說明本發明的一實施形態的顯示裝置的製造方法的一步驟的示意性剖面圖。 圖10是用以說明本發明的一實施形態的顯示裝置的製造方法的一步驟的示意性剖面圖。 圖11是表示本發明的其他實施形態的顯示裝置的構成的示意性剖面圖。 圖12是表示本發明的一實施形態的顯示裝置的第1狀態的構成的示意性剖面圖。 圖13是表示本發明的一實施形態的顯示裝置的第2狀態的構成的示意性剖面圖。 圖14是用以說明本發明的一實施形態的顯示裝置的製造方法的一步驟的示意性剖面圖。 圖15是用以說明本發明的一實施形態的顯示裝置的製造方法的一步驟的示意性剖面圖。 圖16是用以說明本發明的一實施形態的顯示裝置的製造方法的一步驟的示意性剖面圖。 圖17是表示本發明的其他實施形態的顯示裝置的電壓斷開狀態的構成的示意性剖面圖。

Claims (28)

  1. 一種顯示裝置,其包括:第1基板、 與所述第1基板相向地配置的第2基板、 配置於所述第1基板與所述第2基板之間的所述第1基板側的第1透明電極、 配置於所述第1基板與所述第2基板之間的所述第2基板側的第2透明電極、 所述第1基板與所述第1透明電極之間的反射層、 配置於所述第1透明電極與所述第2透明電極之間且具有調光功能的液晶層、以及 配置於所述第1透明電極與所述反射層之間的發色層,並且 自所述第2基板側入射的入射光的顏色、與由所述反射層反射且自所述第2基板側出射的出射光的顏色彼此不同。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顯示裝置,其中所述液晶層為包含液晶分子與二色性色素的賓主型液晶層。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的顯示裝置,其中所述賓主型液晶層為海爾邁耶型液晶層、包含手性成分的垂直配向型液晶層、具有膽固醇藍相的液晶層及高分子分散型液晶層中的一種。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顯示裝置,其中所述發色層包含量子點。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所述的顯示裝置,其進而包括配置於所述反射層與所述發色層之間且使入射的光散射的散射層。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所述的顯示裝置,其中所述發色層包含藍色發色層、紅色發色層及綠色發色層, 所述藍色發色層包含藍色量子點, 所述紅色發色層包含紅色量子點, 所述綠色發色層包含綠色量子點, 所述藍色發色層與所述反射層之間的所述散射層包含綠色吸收劑及紅色吸收劑, 所述紅色發色層與所述反射層之間的所述散射層包含藍色吸收劑及綠色吸收劑, 所述綠色發色層與所述反射層之間的所述散射層包含藍色吸收劑及綠色吸收劑。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所述的顯示裝置,其中所述藍色吸收劑為選自由C.I.顏料黃150、C.I.顏料黃213、C.I.顏料黃215、C.I.顏料黃185、C.I.顏料黃138、C.I.顏料黃139、C.I.溶劑黃21、C.I.溶劑黃82、C.I.溶劑黃83:1、C.I.溶劑黃33、C.I.溶劑黃162所組成的群組中的至少一種黃色有機染料顏料。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顯示裝置,其中所述發色層包含藍色發色層、紅色發色層及綠色發色層。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8項所述的顯示裝置,其中所述紅色發色層包含量子點, 所述綠色發色層包含量子點及紅色吸收劑, 所述藍色發色層包含綠色吸收劑及紅色吸收劑。
  1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8項所述的顯示裝置,其中所述藍色發色層進而包含散射粒子。
  1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0項所述的顯示裝置,其中所述紅色發色層及所述綠色發色層分別進而包含散射粒子。
  1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顯示裝置,其進而包括配置於所述第1基板與所述液晶層之間且具有開口部的堤岸層, 所述反射層配置於所述堤岸層的所述開口部側的側壁。
  1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2項所述的顯示裝置,其中所述側壁於剖面視時為錐形形狀。
  14. 一種顯示裝置,其包括:第1基板、 與所述第1基板相向地配置的第2基板、 配置於所述第1基板與所述第2基板之間的所述第1基板側的第1透明電極、 配置於所述第1基板與所述第2基板之間的所述第2基板側的第2透明電極、 所述第1基板與所述第1透明電極之間的反射層、 配置於所述第1透明電極與所述第2透明電極之間且包含具有帶電性的粒子或液體並具有調光功能的層、以及 配置於所述第1透明電極與所述反射層之間的發色層,並且 自所述第2基板側入射的入射光的顏色、與由所述反射層反射且自所述第2基板側出射的出射光的顏色彼此不同。
  1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4項所述的顯示裝置,其中所述具有調光功能的層包括: 配置於所述第1透明電極上的疏水性膜、 對所述疏水性膜上方進行區劃的第1隔離壁材料、 配置於由所述第1隔離壁材料區劃的區域的非極性的第1液體與極性的第2流體。
  1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5項所述的顯示裝置,其中所述具有調光功能的層進而包括配置於所述第1隔離壁材料上的第2隔離壁材料, 所述第1隔離壁材料相對於所述第1液體的潤濕性高, 所述第2隔離壁材料相對於所述第1液體的潤濕性低。
  17. 一種顯示裝置,其包括:第1基板、 與所述第1基板相向地配置的第2基板、 配置於所述第1基板與所述第2基板之間的所述第1基板側的第1透明電極、 配置於所述第1基板與所述第2基板之間的所述第2基板側的第2透明電極、 所述第1基板與所述第1透明電極之間的反射層、 配置於所述第1透明電極與所述第2透明電極之間的微機電系統快門、以及 配置於所述第1透明電極與所述反射層之間的發色層,並且 自所述第2基板側入射的入射光的顏色、與由所述反射層反射且自所述第2基板側出射的出射光的顏色彼此不同。
  1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或第4項所述的顯示裝置,其中所述發色層包含量子點。
  1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8項所述的顯示裝置,其進而包括配置於所述反射層與所述發色層之間且使入射的光散射的散射層。
  2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9項所述的顯示裝置,其中所述發色層包含藍色發色層、紅色發色層及綠色發色層, 所述藍色發色層包含藍色量子點, 所述紅色發色層包含紅色量子點, 所述綠色發色層包含綠色量子點, 所述藍色發色層與所述反射層之間的所述散射層包含綠色吸收劑及紅色吸收劑, 所述紅色發色層與所述反射層之間的所述散射層包含藍色吸收劑及綠色吸收劑, 所述綠色發色層與所述反射層之間的所述散射層包含藍色吸收劑及綠色吸收劑。
  2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0項所述的顯示裝置,其中所述藍色吸收劑為選自由C.I.顏料黃150、C.I.顏料黃213、C.I.顏料黃215、C.I.顏料黃185、C.I.顏料黃138、C.I.顏料黃139、C.I.溶劑黃21、C.I.溶劑黃82、C.I.溶劑黃83:1、C.I.溶劑黃33、C.I.溶劑黃162所組成的群組中的至少一種黃色有機染料顏料。
  2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4項或第17項所述的顯示裝置,其中所述發色層包含藍色發色層、紅色發色層及綠色發色層。
  2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2項所述的顯示裝置,其中所述紅色發色層包含量子點, 所述綠色發色層包含量子點及紅色吸收劑, 所述藍色發色層包含綠色吸收劑及紅色吸收劑。
  2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2項所述的顯示裝置,其中所述藍色發色層進而包含散射粒子。
  2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4項所述的顯示裝置,其中所述紅色發色層及所述綠色發色層分別進而包含散射粒子。
  2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4項或第17項所述的顯示裝置,其中所述發色層包含螢光物質。
  2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4項或第17項所述的顯示裝置,其進而包括配置於所述第1基板與所述液晶層之間且具有開口部的堤岸層, 所述反射層配置於所述堤岸層的所述開口部側的側壁。
  2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7項所述的顯示裝置,其中所述側壁於剖面視時為錐形形狀。
TW107125463A 2017-07-28 2018-07-24 顯示裝置 TWI773795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7-146939 2017-07-28
JP2017-146947 2017-07-28
JP2017146947A JP2019028229A (ja) 2017-07-28 2017-07-28 表示装置及び表示装置の製造方法
JP2017146939A JP2019028228A (ja) 2017-07-28 2017-07-28 表示装置及び表示装置の製造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910890A true TW201910890A (zh) 2019-03-16
TWI773795B TWI773795B (zh) 2022-08-11

Family

ID=6504136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7125463A TWI773795B (zh) 2017-07-28 2018-07-24 顯示裝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CN (1) CN110869844A (zh)
TW (1) TWI773795B (zh)
WO (1) WO2019021884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275351B (zh) * 2019-05-31 2022-02-22 苏州星烁纳米科技有限公司 量子点膜的制备方法及量子点膜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7181483A (ja) * 1993-12-22 1995-07-21 Casio Comput Co Ltd アクティブマトリックス液晶表示素子
JP2005274675A (ja) * 2004-03-23 2005-10-06 Seiko Epson Corp 液晶表示装置および電子機器
TWI442088B (zh) * 2012-02-24 2014-06-21 Ind Tech Res Inst 電濕潤顯示元件
TWI467228B (zh) * 2012-11-30 2015-01-01 Nat Univ Chung Hsing An electric wetting element and its making method
WO2015083823A1 (ja) * 2013-12-06 2015-06-11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発光体基板、太陽電池、表示装置、照明装置、電子機器、有機el素子、及び発光体基板の製造方法
CN104090361B (zh) * 2014-06-24 2017-02-15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有源基板及显示装置
WO2016017468A1 (ja) * 2014-07-28 2016-02-04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表示装置
JP2016034994A (ja) * 2014-08-01 2016-03-17 クラリアント・インターナシヨナル・リミテツド 彩度と色相が改良されたイエロー着色剤組成物、そのための顔料組成物およびそれらの使用
CN104600093A (zh) * 2014-12-25 2015-05-06 上海和辉光电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
JP6948120B2 (ja) * 2015-11-30 2021-10-13 大日本印刷株式会社 積層体の製造方法、積層体、バックライト装置、および表示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869844A (zh) 2020-03-06
TWI773795B (zh) 2022-08-11
WO2019021884A1 (ja) 2019-01-3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766927B (zh) 分散體及使用其之噴墨用墨水組成物、光轉換層及液晶顯示元件
KR101820966B1 (ko) 액정표시장치, 배향막 및 이들을 제조하는 방법들
KR101902984B1 (ko) 화소전극 표시판, 액정표시판 조립체 및 이들을 제조하는 방법들
KR101978312B1 (ko) 액정표시장치, 배향막 및 이들을 제조하는 방법들
TWI403814B (zh) 液晶顯示元件之製造方法
KR101343183B1 (ko) 액정 표시 장치 및 그의 제조 방법
WO2018105545A1 (ja) 液晶表示素子
JPWO2019059308A1 (ja) 光変換フィルム及びそれを用いた画像表示素子
WO2008001817A1 (en) Liquid crystal composition, liquid crystal optical element,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liquid crystal optical element
US6985200B2 (en) Liquid crystal optical element and method for fabricating the same
JP2010210886A (ja) 表示装置
CN109471303A (zh) 液晶显示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TW201910890A (zh) 顯示裝置
JP4679972B2 (ja) 液晶表示素子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US10754199B2 (en) Liquid crystal composition,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using the liquid crystal composition,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JP2019028228A (ja) 表示装置及び表示装置の製造方法
US9019446B2 (en)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KR20190015671A (ko) 액정 표시 장치 및 그 제조 방법
JP2008026387A (ja) 液晶表示素子用基板の製造方法
JP4848918B2 (ja) 液晶表示素子の製造方法
JP2010191256A (ja) 液晶表示素子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WO2019235233A1 (ja) 液晶表示素子
JP2019028229A (ja) 表示装置及び表示装置の製造方法
JP4679973B2 (ja) 液晶表示素子
TW201111881A (en) Liquid crystal display panel and method of fabricating liquid crystal display pan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