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1907890A - 人員承載裝置之座部的側向移置結構 - Google Patents

人員承載裝置之座部的側向移置結構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1907890A
TW201907890A TW107111029A TW107111029A TW201907890A TW 201907890 A TW201907890 A TW 201907890A TW 107111029 A TW107111029 A TW 107111029A TW 107111029 A TW107111029 A TW 107111029A TW 201907890 A TW201907890 A TW 201907890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seat
carrying device
carrier
lateral displacement
personnel carrying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711102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吳逸銘
Original Assignee
吳逸銘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吳逸銘 filed Critical 吳逸銘
Publication of TW20190789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907890A/zh

Links

Landscapes

  • Seats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一種人員承載裝置之座部的側向移置結構,包含:一承載架;一座部以可移動的方式安裝於該承載架上;一滑軌機構,用於令該座部可以移動到該承載架之外側;該滑軌機構可以在使用時,被置設或移動於一預備移置乘坐之座椅或次承載裝置上,其中該座部係由該承載架上移出並沿著該滑軌機構移置到該座椅或次承載裝置上方,因此可讓位於該座部上的乘坐者在不需要離開該座部的狀態下,簡便地隨著該座部移置於該承載器與該座椅或次承載裝置之間。

Description

人員承載裝置之座部的側向移置結構
本發明係有關於承載裝置,尤其是一種具有側向可移動置座部之承載裝置結構。
當行動不便的人員,如老人、受傷或不良於行的人員由原本的承載裝置欲移坐至另一承載裝置時,通常會造成自身及照顧者極大的困擾。例如由一般的輪椅移坐到其他座椅即為明顯之例子。
以輪椅的使用者為例,乘坐者都是屬於行動不便的人員,因此當乘坐者需要由原承坐的輪椅上移置坐到其他座椅或另一承載裝置(下稱次承載裝置)上時,往往需要其他人的攙扶,以將乘坐者從輪椅的座部上移出再移動到其他的座位上,而移動乘坐者的過程不但費時費力,而且容易增加乘坐者在移動過程中受傷的機率,因此也具有安全上的風險。例如當輪椅的乘坐者需要進入汽車內的座位時,由於汽車內的空間較為狹小,且車內的空間與地面有高低落差,因此對於輪椅上行動不便的乘坐者,更難以進入車內,而且容易不小心發生碰撞而造成危險。
緣上,本發明希望提出一種嶄新的承載裝置的坐部側向移置結構,供讓乘坐者可以在不需要將其身體移離原來座部的狀態下,經由本發明的可側向移置結構將乘坐者安全且簡易的移置到其他座椅或次承載裝置上,以解決上述先前技術上的缺陷。
為了解決上述習知技術上的問題,本發明提出一種可被設置在使用者原乘坐之原承載裝置與預備移動的次承載裝置之間,以提供原承載裝置之座部可側向移置到次承載裝置上之結構,係將原承載裝置(如輪椅)的座部,設成可在允許的條件下,由原來的承載架上移出或移入的安裝方式,並且應用一滑軌機構架構於該承載架之外側,使該座部可以移置到該承載架的外側的其他座椅或次承載裝置上,藉此在座部上的乘坐者無須將其身體離開該座部,即可隨著該座部移置到該另一座椅或次承載裝置上,使用上相當的簡便;也可有效避免乘坐者在離開座部的移動過程中造成意外傷害,大大提高移置過程的安全性。
為達到上述目的本創作中提出一種具有側向移動式座部之人員承載裝置,包括:一承載架;可設有至少一輪體,連接於該車架下端;該座部,以可側向移動的方式安裝於該承載架上;一座部靠背,位於該座部的後側,用於提供乘坐者倚靠之用;一滑軌機構,用於提供該座部由該承載架移向外側的軌跡與支撐;使用時,該滑軌機構係可被設置於該承載架一側之一座椅或一次承載裝置上,令該座部可由該承載架上移出並沿著該滑軌機構移置到該座部或該次承載裝置上,座部上的乘坐者,可在不需要移開其身體的狀態下,隨著該座部一起移置到該座椅上或次承載裝置上。
依上述的可側向移置結構,其中該滑軌機構可為一獨立且穩固地設置於該承載架之外的組件,在使用狀態下,該滑軌機構係可被配置於該承載架一側的座椅或次承載裝置上;使得該座部可經由該滑軌機構從該承載架移置到該座椅或次承載裝置上。
依上述的可側向移置結構,其中該滑軌機構尚可以獨立且穩固地可移動式安裝於該承載架上,並設置於該座部下方;在使用狀態下,該滑軌機構係從該座部下方朝一側拉出,移置到該座椅或次承載裝置上;當該座部移置到該座椅或次承載裝置上時,該滑軌機構可再從該座部下方拉回到該承載架上的原來位置。
依上述的可側向移置結構,其中該滑軌機構尚可以獨立且穩固地可移動式安裝於該座部下方;在使用狀態下,該滑軌機構的一端係從該座部的一側拉出而延伸到該座椅或次承載裝置上,另一端可連接於該座部,使得該座部可由該承載架沿著該滑軌機構移置到該座椅或次承載裝置上。
由下文的說明可進一步瞭解本創作的特徵及其優點,閱讀時並請參考附圖。
茲謹就本發明的結構組成,及所能產生的功效與優點,配合圖式,舉本案之一較佳實施例詳細說明如下。
請參考第1圖至第17圖所示,顯示本發明之人員承載裝置之座部的側向移置結構,包含下列元件:
一承載架10;其中該承載架10可包含推桿11,用於供人員把持推動該承載架10,並可在承載架10之底部設具至少一輪體12,使得該承載架10可經由該輪體12輔助,方便於進行位移。
一座部13,以可在被允許之情況下被釋解,且可相對於承載架10施行側向位移的安裝於該承載架10上。該座部13上可提供使用者乘坐。
如圖1所示,該承載架10更包含至少一支撐架14,該座部13安裝於該支撐架14上方,並可相對該支撐架14進行側向位移。
位於該座部13的後側,可再加設一座部靠背15,用於提供乘坐者向後倚靠之用;且該座部靠背15可結合於該座部13或該承載架10上。
位於該座部13的兩側,更可再加設有扶手16,用於提供乘坐者的手臂承放之用。較佳者各該扶手16的一端係樞接於推桿11或座部靠背15上,使得各該扶手16可相對於樞接部位進行旋轉或擺動調整位置。
一滑軌機構20,用於令該座部13可以側向移動到承載架10之外側,該滑軌機構20係可被獨立配置於該承載架10與該座部13所欲移置之側的一座椅或次承載裝置30之間,令該座部13可由承載架10上沿著該滑軌機構20所搭設之路徑移出支撐架14,並移置到該座椅或次承載裝置30上之滑軌機構20之上,如此即可讓位於該座部13上的乘坐者,在不需離開座部13的情況下,直接隨著該座部13一起移置到該座椅或次承載裝置30之上。在使用上相當的簡便,且可避免乘坐者在移坐不同承載裝置的過程中造成非期待的意外傷害,可以大大的提高行動間之安全性。
如第1圖所示,該滑軌機構20可以是一獨立分離於該承載架10之外的組件,其設置有平行滑軌21、22(或滑板件),並在該等平行滑軌21、22之間設置支撐部23,以穩定各滑軌21、22之平行關係,以利上述的獨立作業;而且在最外側的兩滑軌21、22之上,設有側向嵌滑行於上述支撐架14(或座部13)之滑行元件(如滑輪)24,可有效地嵌定在支撐架14之上,避免滑移過程之前後側傾現象。在使用狀態下,該滑軌機構20係直接獨立配置於該座椅或次承載裝置30之上,當該承載架10移行到該座椅或次承載裝置30的一側,並臨靠或聯結該滑軌機構20(如第2圖所示),使得該座部13可經由該滑軌機構20從該承載架10移置到該座椅或該次承載裝置30之上(如第3圖所示)。當該座部13移置到該座椅或次承載裝置30之上時,可由該承載架10釋解該座部13,並將該座部13依上所述移置到座椅或次承載裝置30上,此時該承載架10即可脫離座部13而另移到其他所欲收納之處(如第4圖所示)。
第5圖顯示本發明之滑軌機構20之另一配置方式,其中該滑軌機構20也係以可相對移動的方式安裝於該座部13下方的乘載架10上。使用時,該滑軌機構20係從該座部13下方之承載架10上的一側拉出,並移置到該座椅或次承載裝置30之上(如第6圖所示),使得該座部13可順隨該滑軌機構20所延伸之路徑從該承載架10移置到該座椅或次承載裝置30之上(如第7圖所示)。當該座部13移到該座椅或次承載裝置30上時,該滑軌機構20即可從該座部13的下方拉出回到該承載架10上的原來位置(如第8圖所示)。並將該承載架10及滑軌機構20與該座部13分離移置到其他所欲收納之處(如第9圖所示)。
第10圖顯示本專利案之滑軌機構20之另一配置方式,其中該滑軌機構20也可以以可相對位移的方式安裝於該座部13之上。使用時,該滑軌機構20的一端,可從該座部13的一側拉出,並移置到該座椅或次承載裝置30上,該滑軌機構20之另一端則連接於該座部13(如第11圖所示),此時滑軌機構20上之滑軌元件24即嵌滑於座部13,且座部13與支撐架14之間亦設有適當之防前後側傾機制,例如鳩尾槽軌之設計,使得該座部13可沿著該滑軌機構20的延伸路徑,朝向該座椅或次承載裝置30上的一端移動,至整個該座部13均移置到該座椅或次承載裝置30上(如第12圖所示)。隨後該承載架10即可與該結合有滑軌機構20之座部13相分離,該承載架10可另放置到其他所欲收納之處(如第13圖所示)。
上述該滑軌機構20在實施上,係可包含至少一可滑移在承載架10(支撐架14)上方之滑軌21、22,在使用時,該滑軌21、22係移裝到該座椅或次承載裝置30上,使得該座部13可經由該滑軌21、22移動到該座椅或次承載裝置30上。
較佳者,該承載架10為可折疊式的結構,因此在收納時可達到節省收納空間的目的。
在該承載架10,且位於該座部13的前側下方可設有踏板19,用以提供乘坐者的雙腳踩踏而支撐住乘坐者的腳部。
上述之座椅或次承載裝置30可以是一般做為家具用的椅子(如第2圖所示),也可以是位於一車體(圖中未顯示)內的座椅(如第14圖所示)。
如第15圖所示,其中該座部靠背15如果是可連接於該座部13,則當該座部13沿著該滑軌機構20移動時,該座部靠背15即可連同該座部13一起移動到該座椅或次承載裝置30上。如此對於沒有後背的座椅或次承載裝置30,該座部13上所連接的該座部靠背15即可以做為支撐乘坐者的背部之用。
如第16圖所示,其中該承載架10尚可包含用以調節支撐架14高度之伸縮結構140,各該伸縮結構140可為多段可調節結構,例如可包含多段互相串套接合的伸縮柱141、142,經由調整各該伸縮柱141、142的相對串套位置,即可調整對應之伸縮結構140的總高度,依此即可調整該承載架10與該座部13的高度(如第16圖及第17圖所示),使得該座部13之被支撐高度為可調整,可以適應於不同高度的座椅或次承載裝置30。
本案的優點在於將人員承載裝置(如輪椅)的座部採用可被允許相對承載架進行側向位移的安裝方式,並且應用一滑軌機構用於令該座部可以移置到該承載裝置的外側的操作。當乘坐者欲由原承載裝置移動到其他座椅或其他次承載裝置時,將該滑軌機構設置在座椅或次承載裝置上,即可將該座部經由該滑軌機構移置到該座椅或次承載裝置上,因此,座部上的乘坐者可無須將其身體移離座部,即可隨著座部一併移置到該座椅或次承載裝置上,使用上相當的簡便,也可避免乘坐者在移坐過程中造成意外傷害的可能性,大大提高應用之安全性。
綜上所述,本發明為一人性化之體貼設計,相當符合實際需求。其具體改進現有缺失,相較於習知技術明顯具有突破性之進步優點,確實具有功效之增進,且非易於達成。本案未曾公開或揭露於國內與國外之文獻與市場上,已符合專利法規定。
上述詳細說明係針對本發明之部分可行實施例之具體說明,惟該實施例並非用以限制本發明之專利範圍,凡未脫離本發明技藝精神所為之等效實施或變更,均應包含於本案之專利範圍中。
10‧‧‧承載架
11‧‧‧推桿
12‧‧‧輪體
13‧‧‧座部
14‧‧‧支撐架
15‧‧‧座部靠背
16‧‧‧扶手
20‧‧‧滑軌裝置
21、22‧‧‧滑軌
23‧‧‧支撐部
24‧‧‧滑行元件
19‧‧‧踏板
140‧‧‧伸縮結構
141、142‧‧‧伸縮柱
30‧‧‧座椅或次承載裝置
第1圖顯示本發明第一種實施例組合結構示意圖。
第2圖顯示第1圖所示實施例之滑軌機構配置在座椅上之狀態示意圖。
第3圖顯示第1圖所示實施例之座部經由滑軌機構移置到座椅上之狀態示意圖。
第4圖顯示第1圖所示實施例之車架與座部分離狀態之示意圖。
第5圖顯示本發明之滑軌機構係在乘載架上之可行實施例示意圖。
第6圖顯示第5圖所示實施例之滑軌機構拉出至座椅上之狀態示意圖。
第7圖顯示第5圖所示實施例之座部經由滑軌機構移置到座椅上之狀態示意圖。
第8圖顯示第5圖所示實施例之滑軌機構再收回承載架上之狀態示意圖。
第9圖顯示第5圖所示實施例之承載架在座部保留於座椅上後,分離使用之狀態示意圖。
第10圖顯示本發明之滑軌機構係配置在座部上之可行實施例示意圖。
第11圖顯示第10圖所示實施例之滑軌機構,由座部拉出至座椅上之狀態示意圖。
第12圖顯示第10圖所示實施例之座部經由滑軌機構移置到座椅上之狀態示意圖。
第13圖顯示第10圖所示實施例之承載架在座部與滑軌機構均保留在座椅上後,分離使用之狀態示意圖。
第14圖顯示本發明應用於車體上之座椅之實施狀態示意圖。
第15圖顯示本發明之座部與座部靠背併合一體之可行實施例示意圖。
第16圖至第17圖顯示本發明之承載架之高度可調節結構之可行實施例示意圖。

Claims (30)

  1. 一種人員承載裝置之座部的側向移置結構,包含: 一承載架;具有一支撐架,該支撐架上設有一座部;且 該座部,以可相對支撐架進行側向位移的方式安裝於該承載架之支撐架上,用於供使用者乘坐; 一滑軌機構,具有可被獨立設置在該承載架之外側的平行滑軌及滑板件的其中之ㄧ,各平行滑軌間設有支撐部,供該座部可沿該滑軌機構往外側延伸之路徑,移置到承載架之外側。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人員承載裝置之座部的側向移置結構,位於該滑軌機構配置之承載架外側處,另設有一座椅或次承載裝置,令該座部可沿該滑軌機構之路徑,在該承載架與該座椅或次承載裝置之上方之間,來回移置。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或2項所述之人員承載裝置之座部的側向移置結構,其中之滑軌機構上設有可以側向嵌滑於支撐架及座部至少其一之上的滑行元件。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或2項所述之人員承載裝置之座部的側向移置結構,其中之承載架底部設有輪體。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所述之人員承載裝置之座部的側向移置結構,其中之承載架底部設有輪體。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或2項所述之人員承載裝置之座部的側向移置結構,另設有一座部靠背,供使用者背部承靠。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所述之人員承載裝置之座部的側向移置結構,另設有一座部靠背,供使用者背部承靠。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所述之人員承載裝置之座部的側向移置結構,另設有一座部靠背,供使用者背部承靠。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或2項所述之人員承載裝置之座部的側向移置結構,其中該滑軌機構為分離於該承載架及座部的獨立組件。
  1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所述之人員承載裝置之座部的側向移置結構,其中該滑軌機構為分離於該承載架及座部的獨立組件。
  1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所述之人員承載裝置之座部的側向移置結構,其中該滑軌機構為分離於該承載架及座部的獨立組件。
  1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或2項所述之人員承載裝置之座部的側向移置結構,其中該滑軌機構係以可相對位移的方式,安裝於該承載架上的座部下方。
  1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所述之人員承載裝置之座部的側向移置結構,其中該滑軌機構係以可相對位移的方式,安裝於該承載架上的座部下方。
  1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所述之人員承載裝置之座部的側向移置結構,其中該滑軌機構係以可相對位移的方式,安裝於該承載架上的座部下方。
  1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或2項所述之人員承載裝置之座部的側向移置結構,其中該滑軌機構係以可相對位移的方式,安裝於該座部上。
  1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所述之人員承載裝置之座部的側向移置結構,其中該滑軌機構係以可相對位移的方式,安裝於該座部上。
  1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所述之人員承載裝置之座部的側向移置結構,其中該滑軌機構係以可相對位移的方式,安裝於該座部上。
  1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或2項所述之人員承載裝置之座部的側向移置結構,其中該承載架為可折疊式的結構。
  1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所述之人員承載裝置之座部的側向移置結構,其中該承載架為可折疊式的結構。
  2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或2項所述之人員承載裝置之座部的側向移置結構,其中該承載架包含高度伸縮結構。
  2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所述之人員承載裝置之座部的側向移置結構,其中該承載架包含高度伸縮結構。
  2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所述之人員承載裝置之座部的側向移置結構,其中該承載架包含高度伸縮結構。
  2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0項所述之人員承載裝置之座部的側向移置結構,其中之高度伸縮結構為一多節串套之結構。
  2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或2項所述之人員承載裝置之座部的側向移置結構,其中該座椅或次承載裝置為家用的椅子。
  2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或2項所述之人員承載裝置之座部的側向移置結構,其中該座椅或次承載裝置為位於一車體內的座椅。
  2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所述之人員承載裝置之座部的側向移置結構,其中該座部靠背結合於該承載架。
  2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所述之人員承載裝置之座部的側向移置結構,其中該座部靠背結合於該座部。
  2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或2項所述之人員承載裝置之座部的側向移置結構,另設有扶手,提供乘坐者的手臂之倚靠。
  2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所述之人員承載裝置之座部的側向移置結構,另設有扶手,提供乘坐者的手臂之倚靠。
  3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所述之人員承載裝置之座部的側向移置結構,另設有扶手,提供乘坐者的手臂之倚靠。
TW107111029A 2017-07-13 2018-03-29 人員承載裝置之座部的側向移置結構 TW201907890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106123513 2017-07-13
TW106123513 2017-07-13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907890A true TW201907890A (zh) 2019-03-01

Family

ID=6658996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7111029A TW201907890A (zh) 2017-07-13 2018-03-29 人員承載裝置之座部的側向移置結構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201907890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529230A (zh) * 2020-04-27 2020-08-14 喻昭坤 一种多功能轮椅
TWI722862B (zh) * 2020-04-09 2021-03-21 蘇建忠 上下車移位機構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722862B (zh) * 2020-04-09 2021-03-21 蘇建忠 上下車移位機構
CN111529230A (zh) * 2020-04-27 2020-08-14 喻昭坤 一种多功能轮椅
CN111529230B (zh) * 2020-04-27 2022-05-13 喻昭坤 一种多功能轮椅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2021520284A (ja) 多機能車いす
US8646842B2 (en) Salon chair having positionable support
CN203370074U (zh) 可调节小腿架的按摩椅架
JP7475247B2 (ja) 多機能車椅子
KR101496587B1 (ko) 가변식 시트를 갖는 휠체어
TW201907890A (zh) 人員承載裝置之座部的側向移置結構
CN109350408A (zh) 过床护理椅
CN108888421A (zh) 多功能转移椅
CN205459409U (zh) 一种带履带的楼梯担架
KR102080545B1 (ko) 이동장치가 장착된 휠체어
JP3156874U (ja) 車輪付きベッドに変換可能な車椅子
US20110035876A1 (en) Human body supporting apparatus
KR20130007300U (ko) 다리받침대를 구비한 사무용 의자
JP4498980B2 (ja) ポータブル・トイレ
CA2674496A1 (en) Footrest that slides up and under/behind leg rest
JP4552041B2 (ja) 介護用車椅子装置
KR20190139525A (ko) 팔걸이의 움직임이 가능한 휠체어
JP6082376B2 (ja) 移乗移動装置
KR101219634B1 (ko) 장애인 구강 진료용 휠체어 리프트
CN209361173U (zh) 过床护理椅
TWI552739B (zh) Can be arbitrarily lift and left and right shift of the wheelchair structure of the device
TWM549615U (zh) 具有側向移動式坐墊之輪椅結構
JP2008237583A (ja) 介助用車椅子並びにそれに用いるフットレストアッセンブリ
JP2016120174A (ja) 足載せ装置と足載せ装置を備えた着座具
CN216221300U (zh) 一种下肢损伤恢复期用马桶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