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1903566A - 虛擬實境顯示系統及顯示驅動裝置 - Google Patents

虛擬實境顯示系統及顯示驅動裝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1903566A
TW201903566A TW107119899A TW107119899A TW201903566A TW 201903566 A TW201903566 A TW 201903566A TW 107119899 A TW107119899 A TW 107119899A TW 107119899 A TW107119899 A TW 107119899A TW 201903566 A TW201903566 A TW 201903566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image
module
display
partition
information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711989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弘�
Original Assignee
瑞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瑞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瑞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190356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903566A/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11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with the human body, e.g. for user immersion in virtual reality
    • G06F3/013Eye tracking input arrangement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11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with the human body, e.g. for user immersion in virtual reality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14Digital output to display device ; Cooperation and interconnection of the display device with other functional units
    • G06F3/147Digital output to display device ; Cooperation and interconnection of the display device with other functional units using display panel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TIMAGE DATA PROCESSING OR GENERATION, IN GENERAL
    • G06T19/00Manipulating 3D models or images for computer graphics
    • G06T19/20Editing of 3D images, e.g. changing shapes or colours, aligning objects or positioning part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TIMAGE DATA PROCESSING OR GENERATION, IN GENERAL
    • G06T5/00Image enhancement or restoration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TIMAGE DATA PROCESSING OR GENERATION, IN GENERAL
    • G06T5/00Image enhancement or restoration
    • G06T5/50Image enhancement or restoration using two or more images, e.g. averaging or subtraction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5/0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visual indicators common to cathode-ray tube indicators and other visual indicators
    • G09G5/14Display of multiple viewport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5/0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visual indicators common to cathode-ray tube indicators and other visual indicators
    • G09G5/36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visual indicators common to cathode-ray tube indicators and other visual indicators characterised by the display of a graphic pattern, e.g. using an all-points-addressable [APA] memory
    • G09G5/39Control of the bit-mapped memory
    • G09G5/391Resolution modifying circuits, e.g. variable screen format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TIMAGE DATA PROCESSING OR GENERATION, IN GENERAL
    • G06T2219/00Indexing scheme for manipulating 3D models or images for computer graphics
    • G06T2219/20Indexing scheme for editing of 3D models
    • G06T2219/2016Rotation, translation, scaling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2320/00Control of display operating conditions
    • G09G2320/02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display appearance
    • G09G2320/0261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display appearance in the context of movement of objects on the screen or movement of the observer relative to the screen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2340/00Aspects of display data processing
    • G09G2340/04Changes in size, position or resolution of an image
    • G09G2340/0407Resolution change, inclusive of the use of different resolutions for different screen area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2350/00Solving problems of bandwidth in display system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Architecture (AREA)
  • Computer Graphics (AREA)
  • Software Systems (AREA)
  • Control Of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 Ray Tubes (AREA)
  • Controls And Circuits For Display Device (AREA)

Abstract

本發明揭露一種虛擬實境顯示系統。虛擬實境顯示系統包含前端影像處理裝置、顯示驅動裝置及顯示面板。前端影像處理裝置用以根據眼動追蹤資訊對第一影像進行分區影像處理後輸出第二影像及分區資訊。分區資訊係與眼動追蹤資訊及第一影像有關。第二影像之第二資料量小於第一影像之第一資料量。顯示驅動裝置耦接前端影像處理裝置,用以根據分區資訊將第二影像還原為第一影像。顯示面板耦接顯示驅動裝置,用以顯示第一影像。

Description

虛擬實境顯示系統及顯示驅動裝置
本發明係與虛擬實境之顯示技術有關,特別是關於一種虛擬實境(Virtual reality)顯示系統及顯示驅動裝置。
目前市面上常見的頭戴式虛擬實境顯示裝置由於受到硬體要求高以及價格昂貴等限制,導致其於消費市場上之普及度並不高。為了降低虛擬實境技術對於電腦運算性能的要求,業界提出各種不同的解決方案,其中模擬人眼視覺的「注視點渲染技術」(Foveated Rendering)與最新用於頭戴式虛擬實境顯示裝置的250Hz眼動追蹤裝置最受矚目。
由於人眼在觀看螢幕所顯示之物體時並不會注意到所有的細節,僅有靠近中間位置的視覺焦點附近會是清晰的。因此,所謂的「注視點渲染技術」即是僅針對螢幕所顯示畫面真正受人眼注視處進行處理即可,而不需將電腦的運算能力浪費在人眼未注視處,故可有效減輕電腦之運算負擔並降低虛擬實境技術對於電腦運算性能的要求,使得虛擬實境顯示裝置在消費市場上之普及度能獲得有效提升。
詳言之,「注視點渲染技術」係基於眼動追蹤資訊而將螢幕所顯示之畫面分成三個區域:視覺中心、視覺邊緣及中間過渡區,並分別對視覺中心、視覺邊緣及中間過渡區進行不同解析度的渲染,例如100%、20%及60%解析度的渲染,藉以大幅降低電腦的運算量。
然而,目前採用的「注視點渲染技術」雖可有效改善電腦的處理效率,但仍需將大量的影像資料傳送至顯示驅動裝置(例如面板顯示驅動IC)的傳輸介面。尤其是未來的顯示面板具有愈來愈高的解析度與畫面更新率(Frame rate)之情況下,其資料傳輸介面勢必會面臨頻寬不足的問題而導致其資料傳輸速度遇到瓶頸,故亟待進一步加以解決。
因此,本發明提出一種虛擬實境顯示系統及顯示驅動裝置,以解決先前技術中所遭遇的問題。
根據本發明之一較佳具體實施例為一種虛擬實境顯示系統。於此實施例中,虛擬實境顯示系統包含前端影像處理裝置、顯示驅動裝置及顯示面板。顯示驅動裝置分別耦接前端影像處理裝置及顯示面板。前端影像處理裝置用以根據一眼動追蹤資訊對一第一影像進行一分區影像處理後輸出一第二影像及一分區資訊,其中分區資訊係與眼動追蹤資訊及第一影像有關且第二影像之一第二資料量小於第一影像之一第一資料量。顯示驅動裝置耦接前端影像處理裝置,用以根據分區資訊將第二影像還原為第 一影像。顯示面板耦接顯示驅動裝置,用以顯示第一影像。
於一實施例中,前端影像處理裝置包含一眼動追蹤模組、一分區處理模組及一傳送模組。眼動追蹤模組用以追蹤人眼注視於顯示面板上之一注視位置並據以產生眼動追蹤資訊。分區處理模組耦接眼動追蹤模組,用以分別接收第一影像及眼動追蹤資訊,並根據眼動追蹤資訊對第一影像進行分區影像處理,以產生第二影像及分區資訊。傳送模組分別耦接分區處理模組及顯示驅動裝置,用以將第二影像及分區資訊傳送至顯示驅動裝置。
於一實施例中,分區影像處理包含對第一影像之第一資料量進行一資料量縮減處理。
於一實施例中,顯示驅動裝置包含一接收模組、一影像還原模組及一驅動模組。接收模組耦接至前端影像處理裝置,用以接收第二影像及分區資訊。影像還原模組耦接接收模組,用以根據分區資訊將第二影像還原為第一影像。驅動模組分別耦接影像還原模組及顯示面板,用以產生包含第一影像之一驅動訊號至顯示面板,以驅動顯示面板顯示第一影像。
於一實施例中,影像還原模組係對第二影像之第二資料量進行一資料量回復處理。
於一實施例中,虛擬實境顯示系統還包含一傳輸介面,耦接於前端影像處理裝置與顯示驅動裝置之間,用以傳輸第二影像及分區資訊。
根據本發明之另一較佳具體實施例為一種顯示驅動 裝置。於此實施例中,顯示驅動裝置應用於一虛擬實境顯示系統且耦接於一前端影像處理裝置及一顯示面板之間。前端影像處理裝置根據一眼動追蹤資訊對一第一影像進行一分區影像處理後輸出一第二影像及一分區資訊至顯示驅動裝置。分區資訊係與眼動追蹤資訊及第一影像有關且第二影像之一第二資料量小於第一影像之一第一資料量。顯示驅動裝置包含一接收模組、一影像還原模組及一驅動模組。接收模組耦接至前端影像處理裝置,用以接收第二影像及分區資訊。影像還原模組耦接接收模組,用以根據分區資訊將第二影像還原為第一影像。驅動模組分別耦接影像還原模組及顯示面板,用以產生包含第一影像之一驅動訊號至顯示面板,以驅動顯示面板顯示第一影像。
相較於先前技術,於本發明的虛擬實境顯示系統中,前端影像處理裝置可先以眼動追蹤模組所得到人眼注視於顯示面板上之注視位置為中心分為注視區域與非注視區域,並分別給予不同的位元數及解析度,例如較高的位元數及解析度僅給予注視區域,至於非注視區域則給予較低的位元數及解析度。藉此,前端影像處理裝置可大幅縮減顯示影像的資料量後再透過資料傳輸介面傳送至顯示驅動裝置,故能有效節省資料傳輸介面傳送顯示影像所需之頻寬,藉以改善資料傳輸介面頻寬不足的問題而能維持良好的資料傳輸速度。
關於本發明之優點與精神可以藉由以下的發明詳述及所附圖式得到進一步的瞭解。
1‧‧‧虛擬實境顯示系統
10‧‧‧前端影像處理裝置
11‧‧‧傳輸介面
12‧‧‧顯示驅動裝置
14‧‧‧顯示面板
100‧‧‧眼動追蹤模組
102‧‧‧分區處理模組
104‧‧‧傳送模組
120‧‧‧接收模組
122‧‧‧影像還原模組
124‧‧‧儲存模組
126‧‧‧影像處理模組
128‧‧‧驅動模組
M1‧‧‧第一影像
ET‧‧‧眼動追蹤資訊
M2‧‧‧第二影像
PN‧‧‧分區資訊
DS‧‧‧驅動訊號
GD‧‧‧注視方向
USER‧‧‧使用者
EYE‧‧‧人眼
R1~R3、R1’~R3’‧‧‧區域
GP1‧‧‧第一注視位置
D‧‧‧距離
V1~V2‧‧‧水平視覺角度
V3~V4‧‧‧垂直視覺角度
W1~W2‧‧‧寬度
H1~H2‧‧‧高度
圖1係繪示本發明之一較佳具體實施例中之虛擬實境顯示系統的功能方塊圖。
圖2係繪示使用者透過眼睛分辨周圍景物(例如文字、形狀及顏色等)的視覺角度之示意圖。
圖3係繪示以人眼注視於顯示面板上之第一注視位置為中心將顯示面板分為多個顯示區域之示意圖。
圖4係繪示根據人眼的水平視覺角度與人眼至顯示面板的距離求出不同顯示區域的寬度之示意圖。
圖5係繪示根據人眼的垂直視覺角度以及人眼至顯示面板的距離求出不同顯示區域的高度之示意圖。
圖6係繪示當人眼注視於顯示面板上之位置由原本的第一注視位置移動至第二注視位置時,以第二注視位置為中心將顯示面板分為多個顯示區域的示意圖。
圖7係繪示根據人眼的水平視覺角度與人眼至顯示面板的距離求出不同顯示區域的寬度之示意圖。
圖8係繪示根據人眼的垂直視覺角度以及人眼至顯示面板的距離求出不同顯示區域的高度之示意圖。
根據本發明之一較佳具體實施例為一種虛擬實境顯示系統。實際上,虛擬實境顯示系統可以是頭戴式虛擬實境顯示 裝置,亦即使用者可戴上虛擬實境顯示系統且其顯示面板會對應於使用者的眼睛而設置,致使使用者可以觀看到顯示面板所顯示之影像,但不以此為限。
於此實施例中,虛擬實境顯示系統可根據人眼注視於顯示面板上之注視位置將顯示面板之整個顯示區域分為注視區域與非注視區域,並分別給予不同的位元數及解析度,藉以縮減顯示影像的資料量後再透過資料傳輸介面傳送至顯示驅動裝置,故能達到節省資料傳輸介面傳送顯示影像所需之頻寬且維持良好的資料傳輸速度之功效。
請參照圖1,圖1係繪示此實施例中之虛擬實境顯示系統的功能方塊圖。如圖1所示,虛擬實境顯示系統1可包含前端影像處理裝置10、傳輸介面11、顯示驅動裝置12及顯示面板14。其中,傳輸介面11耦接於前端影像處理裝置10與顯示驅動裝置12之間;顯示驅動裝置12耦接顯示面板14。
前端影像處理裝置10係用以根據眼動追蹤資訊ET對第一影像M1進行分區影像處理後輸出第二影像M2及分區資訊PN。需說明的是,分區資訊PN係與眼動追蹤資訊ET及第一影像M1有關且第二影像M2之第二資料量會小於第一影像M1之第一資料量。
於此實施例中,前端影像處理裝置10可包含眼動追蹤模組100、分區處理模組102及傳送模組104。其中,眼動追蹤模組100耦接分區處理模組102;分區處理模組102耦接傳送模組104; 傳送模組104耦接傳輸介面11。
眼動追蹤模組100係用以根據眼動追蹤技術追蹤人眼注視於顯示面板14上之注視位置並據以產生眼動追蹤資訊ET後傳送至分區處理模組102。
分區處理模組102係用以分別接收第一影像M1及眼動追蹤資訊ET,並根據眼動追蹤資訊ET對第一影像M1進行分區影像處理,以產生第二影像M2及分區資訊PN。接著,再由傳送模組104透過傳輸介面11將第二影像M2及分區資訊PN傳送至顯示驅動裝置12。
當顯示驅動裝置12從傳輸介面11接收到第二影像M2及分區資訊PN時,顯示驅動裝置12根據分區資訊PN將第二影像M2還原為第一影像M1後輸出至顯示面板14,並由顯示面板14顯示第一影像M1。
於此實施例中,顯示驅動裝置12可包含接收模組120、影像還原模組122、儲存模組124、影像處理模組126及驅動模組128。其中,接收模組120分別耦接傳輸介面11、影像還原模組122及儲存模組124;影像還原模組122分別耦接接收模組120、儲存模組124及影像處理模組126;儲存模組124分別耦接接收模組120及影像還原模組122;影像處理模組126分別耦接影像還原模組122及驅動模組128;驅動模組128耦接顯示面板14。
當接收模組120從傳輸介面11接收到第二影像M2及分區資訊PN時,接收模組120將第二影像M2傳送至影像還原模組 122以及將分區資訊PN傳送至儲存模組124。
當影像還原模組122接收到第二影像M2時,影像還原模組122可從儲存模組124取得分區資訊PN並根據分區資訊PN將第二影像M2還原為第一影像M1後輸出至影像處理模組126。需說明的是,影像還原模組122可對第二影像M2進行資料量還原處理,致使具有較小資料量的第二影像M2被還原為具有較大資料量的第一影像M1,但不以此為限。
接著,影像處理模組126會對第一影像M1進行一般的影像處理程序後傳送至驅動模組128。最後,再由驅動模組128產生包含第一影像M1之驅動訊號DS至顯示面板14,以驅動顯示面板14顯示第一影像M1。
請參照圖2,圖2係繪示使用者透過眼睛分辨周圍景物(例如文字、形狀及顏色等)的視覺角度之示意圖。如圖2所示,假設使用者USER係往注視方向GD注視,則使用者USER透過眼睛分辨文字、形狀及顏色的視覺角度大致可為5°~10°、5°~30°及30°~60°,但不以此為限。也就是說,人眼可分辨顏色的視覺角度通常較廣、分辨形狀的視覺角度次之,而分辨文字的視覺角度通常較窄。
接下來,將透過不同的實際應用情境來進行說明。
請參照圖3,圖3係繪示以人眼注視於顯示面板上之第一注視位置為中心將顯示面板分為多個顯示區域之示意圖。
如圖3所示,假設人眼EYE注視於顯示面板上之位置為第一注視位置GP1,前端影像處理裝置10中之眼動追蹤模組100 可透過眼動追蹤技術追蹤人眼EYE的第一注視位置GP1並據以產生眼動追蹤資訊ET至分區處理模組102,分區處理模組102可參照圖2以第一注視位置GP1為中心依照不同視覺角度範圍進行分區的程序。
以圖3為例,分區處理模組102係以第一注視位置GP1為中心依照不同視覺角度範圍將顯示面板之顯示畫面分為三個區域R1~R3,其中區域R1即為人眼可分辨得最清楚的部分、區域R2次之,而區域R3再次之。此時,區域R1~R3可分別被設定為人眼EYE的「主要注視區域」、「次要注視區域」及「非注視區域」,但不以此為限。
需說明的是,分區處理模組102將顯示畫面分為三個區域僅為一實施例,實務上亦可依實際需求細分為更多區域,並無特定之限制。
承上例,假設分區處理模組102將顯示畫面分為三個區域,由於人眼之視覺角度的辨識度在水平方向與垂直方向上略有不同,亦即分區處理模組102所劃分的不同區域之寬度與高度可能不同。因此,接下來將分別透過圖4及圖5進行水平方向與垂直方向上之說明。
請參照圖4,圖4係繪示根據人眼的水平視覺角度與人眼至顯示面板的距離求出不同顯示區域的寬度之示意圖。
如圖4所示,人眼EYE之第一注視位置GP1可以是顯示面板的某一畫素,若以第一注視位置GP1為中心向外擴大水平視 覺角度V1可對應於區域R1的水平邊界,且人眼EYE與顯示面板之距離為D,則區域R1的寬度W1可根據距離D與水平視覺角度V1算出。同理,若以第一注視位置GP1為中心向外擴大水平視覺角度V2可對應於區域R2的水平邊界,且人眼EYE與顯示面板之距離為D,則區域R2的寬度W2可根據距離D與水平視覺角度V2算出。
需說明的是,當分區處理模組102將顯示畫面分為更多區域時,亦可依此類推,於此不另行贅述。
請參照圖5,圖5係繪示根據人眼的垂直視覺角度與人眼至顯示面板的距離求出不同顯示區域的高度之示意圖。
如圖5所示,若以第一注視位置GP1為中心向外擴大垂直視覺角度V3可對應於區域R1的垂直邊界,且人眼EYE與顯示面板之距離為D,則區域R1的高度H1可根據距離D與垂直視覺角度V3算出。同理,若以第一注視位置GP1為中心向外擴大垂直視覺角度V4可對應於區域R2的垂直邊界,且人眼EYE與顯示面板之距離為D,則區域R2的高度H2可根據距離D與垂直視覺角度V4算出。
需說明的是,當分區處理模組102將顯示畫面分為更多區域時,亦可依此類推,於此不另行贅述。
由上述說明可知:分區處理模組102可根據眼動追蹤資訊ET(例如包含第一注視位置GP1以及人眼EYE與顯示面板之距離D,但不以此為限)將第一影像M1分為不同的區域R1~R3並分別求出各區域的水平寬度與垂直高度,再分別對不同的區域R1~R3進行不同的影像處理(例如分別給予不同的位元數及解析度,但不 以此為限)後產生第二影像M2。
舉例而言,假設區域R1~R3分別為人眼EYE的「主要注視區域」、「次要注視區域」及「非注視區域」,則分區處理模組102可給予區域R1最高的位元數及解析度、給予區域R2中等的位元數及解析度,以及給予區域R3最低的位元數及解析度。
需說明的是,分區處理模組102對第一影像M1所進行的分區影像處理包含對第一影像M1之第一資料量進行資料量縮減處理,致使分區處理模組102所產生之第二影像M2的資料量會小於原本的第一影像M1的資料量。
藉此,前端影像處理裝置10可先將原本具有較大資料量的第一影像M1縮減為具有較小資料量的第二影像M2後,再透過傳輸介面11將具有較小資料量的第二影像M2傳送至顯示驅動裝置12,以有效改善傳輸介面11頻寬不足的問題並能維持良好的資料傳輸速度。
此外,分區處理模組102亦會產生分區資訊PN並透過傳輸介面11將分區資訊PN傳送至顯示驅動裝置12。於此實施例中,分區資訊PN可包含第一注視位置GP1之座標、區域R1之寬度W1與高度H1、區域R2之寬度W2與高度H2等資訊,但不以此為限。
接下來,將以另一實施例說明人眼EYE注視於顯示面板上之位置由原本的第一注視位置GP1移動至第二注視位置GP2的情況。
請參照圖6,圖6係繪示當人眼EYE注視於顯示面板上 之位置由原本的第一注視位置GP1移動至第二注視位置GP2時,以第二注視位置GP2為中心將顯示面板分為多個顯示區域的示意圖。
如圖6所示,當人眼EYE注視於顯示面板上之位置由原本的第一注視位置GP1移動至第二注視位置GP2時,前端影像處理裝置10中之眼動追蹤模組100可透過眼動追蹤技術追蹤到第二注視位置GP2並據以產生眼動追蹤資訊ET至分區處理模組102,分區處理模組102可參照圖2以第二注視位置GP2為中心依照不同視覺角度範圍進行分區的程序。
以圖6為例,分區處理模組102係以第二注視位置GP2為中心依照不同視覺角度範圍將顯示面板之顯示畫面分為三個區域R1’~R3’,其中區域R1’即為人眼可分辨得最清楚的部分、區域R2’次之,而區域R3’再次之。此時,區域R1’~R3’可分別被設定為人眼EYE的「主要注視區域」、「次要注視區域」及「非注視區域」,但不以此為限。
由於人眼之視覺角度的辨識度在水平方向與垂直方向上略有不同,亦即分區處理模組102所劃分的不同區域之寬度與高度可能不同。因此,接下來將分別透過圖7及圖8進行水平方向與垂直方向上之說明。
請參照圖7,圖7係繪示根據人眼的水平視覺角度與人眼至顯示面板的距離求出不同顯示區域的寬度之示意圖。
如圖7所示,人眼EYE之第二注視位置GP2可以是顯示面板的另一畫素,若以第二注視位置GP2為中心向外擴大水平視 覺角度V1可對應於區域R1’的水平邊界,且人眼EYE與顯示面板之距離為D,則區域R1’的寬度W1可根據距離D與水平視覺角度V1算出。同理,若以注視位置GP1為中心向外擴大水平視覺角度V2可對應於區域R2’的水平邊界,且人眼EYE與顯示面板之距離為D,則區域R2’的寬度W2可根據距離D與水平視覺角度V2算出。
請參照圖8,圖8係繪示根據人眼的垂直視覺角度與人眼至顯示面板的距離求出不同顯示區域的高度之示意圖。
如圖8所示,若以第二注視位置GP2為中心向外擴大垂直視覺角度V3可對應於區域R1’的垂直邊界,且人眼EYE與顯示面板之距離為D,則區域R1’的高度H1可根據距離D與垂直視覺角度V3算出。同理,若以第二注視位置GP2為中心向外擴大垂直視覺角度V4可對應於區域R2’的垂直邊界,且人眼EYE與顯示面板之距離為D,則區域R2’的高度H2可根據距離D與垂直視覺角度V4算出。
根據本發明之另一實施例為一種顯示驅動裝置。於此實施例中,顯示驅動裝置可以是用以驅動顯示面板顯示影像的顯示驅動IC,但不以此為限。
亦請參照圖1,顯示驅動裝置12係應用於虛擬實境顯示系統1且耦接於前端影像處理裝置10及顯示面板14之間。前端影像處理裝置10與顯示驅動裝置12係透過傳輸介面11耦接。
前端影像處理裝置10根據眼動追蹤資訊ET對第一影像M1進行分區影像處理後透過傳輸介面11輸出第二影像M2及分區資訊PN至顯示驅動裝置12。其中,分區資訊PN係與眼動追蹤資 訊ET及第一影像M1有關且第二影像M2之第二資料量小於第一影像M1之第一資料量。
顯示驅動裝置12可包含接收模組120、影像還原模組122、儲存模組124、影像處理模組126及驅動模組128。其中,接收模組120分別耦接傳輸介面11、影像還原模組122及儲存模組124;影像還原模組122分別耦接接收模組120、儲存模組124及影像處理模組126;儲存模組124分別耦接接收模組120及影像還原模組122;影像處理模組126分別耦接影像還原模組122及驅動模組128;驅動模組128耦接顯示面板14。
當接收模組120從傳輸介面11接收到第二影像M2及分區資訊PN時,接收模組120將第二影像M2傳送至影像還原模組122以及將分區資訊PN傳送至儲存模組124。
當影像還原模組122接收到第二影像M2時,影像還原模組122可從儲存模組124取得分區資訊PN並根據分區資訊PN將第二影像M2還原為第一影像M1後輸出至影像處理模組126。需說明的是,影像還原模組122可對第二影像M2進行資料量還原處理,致使具有較小資料量的第二影像M2被還原為具有較大資料量的第一影像M1,但不以此為限。
接著,影像處理模組126會對第一影像M1進行一般的影像處理程序後傳送至驅動模組128。最後,再由驅動模組128產生包含第一影像M1之驅動訊號DS至顯示面板14,以驅動顯示面板14顯示第一影像M1。
相較於先前技術,於本發明的虛擬實境顯示系統中,前端影像處理裝置可先以眼動追蹤模組所得到人眼注視於顯示面板上之注視位置為中心分為注視區域與非注視區域,並分別給予不同的位元數及解析度,例如較高的位元數及解析度僅給予注視區域,至於非注視區域則給予較低的位元數及解析度。藉此,前端影像處理裝置可大幅縮減顯示影像的資料量後再透過資料傳輸介面傳送至顯示驅動裝置,故能有效節省資料傳輸介面傳送顯示影像所需之頻寬,藉以改善資料傳輸介面頻寬不足的問題而能維持良好的資料傳輸速度。
藉由以上較佳具體實施例之詳述,係希望能更加清楚描述本發明之特徵與精神,而並非以上述所揭露的較佳具體實施例來對本發明之範疇加以限制。相反地,其目的是希望能涵蓋各種改變及具相等性的安排於本發明所欲申請之專利範圍的範疇內。

Claims (11)

  1. 一種虛擬實境顯示系統,包含:一前端影像處理裝置,用以根據一眼動追蹤資訊對一第一影像進行一分區影像處理後輸出一第二影像及一分區資訊,其中該分區資訊係與該眼動追蹤資訊及該第一影像有關且該第二影像之一第二資料量小於該第一影像之一第一資料量;一顯示驅動裝置,耦接該前端影像處理裝置,用以根據該分區資訊將該第二影像還原為該第一影像;以及一顯示面板,耦接該顯示驅動裝置,用以顯示該第一影像。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虛擬實境顯示系統,其中該前端影像處理裝置包含:一眼動追蹤模組,用以追蹤人眼注視於該顯示面板上之一注視位置並據以產生該眼動追蹤資訊;一分區處理模組,耦接該眼動追蹤模組,用以分別接收該第一影像及該眼動追蹤資訊,並根據該眼動追蹤資訊對該第一影像進行該分區影像處理,以產生該第二影像及該分區資訊;以及一傳送模組,分別耦接該分區處理模組及該顯示驅動裝置,用以將該第二影像及該分區資訊傳送至該顯示驅動裝置。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虛擬實境顯示系統,其中該分區影像處理包含對該第一影像之該第一資料量進行一資料量縮減處理。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虛擬實境顯示系統,其中該顯示 驅動裝置包含:一接收模組,耦接至該前端影像處理裝置,用以接收該第二影像及該分區資訊;一影像還原模組,耦接該接收模組,用以根據該分區資訊將該第二影像還原為該第一影像;以及一驅動模組,分別耦接該影像還原模組及該顯示面板,用以產生包含該第一影像之一驅動訊號至該顯示面板,以驅動該顯示面板顯示該第一影像。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所述之虛擬實境顯示系統,其中該影像還原模組係對該第二影像之該第二資料量進行一資料量回復處理。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虛擬實境顯示系統,還包含:一傳輸介面,耦接於該前端影像處理裝置與該顯示驅動裝置之間,用以傳輸該第二影像及該分區資訊。
  7. 一種顯示驅動裝置,應用於一虛擬實境顯示系統且耦接於一前端影像處理裝置及一顯示面板之間,該前端影像處理裝置根據一眼動追蹤資訊對一第一影像進行一分區影像處理後輸出一第二影像及一分區資訊至該顯示驅動裝置,該分區資訊係與該眼動追蹤資訊及該第一影像有關且該第二影像之一第二資料量小於該第一影像之一第一資料量,該顯示驅動裝置包含:一接收模組,耦接至該前端影像處理裝置,用以接收該第二影像及該分區資訊;一影像還原模組,耦接該接收模組,用以根據該分區資訊將該第二影像還原為該第一影像;以及一驅動模組,分別耦接該影像還原模組及該顯示面板,用 以產生包含該第一影像之一驅動訊號至該顯示面板,以驅動該顯示面板顯示該第一影像。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所述之顯示驅動裝置,其中該前端影像處理裝置包含:一眼動追蹤模組,用以追蹤人眼注視於該顯示面板上之一注視位置並據以產生該眼動追蹤資訊;一分區處理模組,耦接該眼動追蹤模組,用以分別接收該第一影像及該眼動追蹤資訊,並根據該眼動追蹤資訊對該第一影像進行該分區影像處理,以產生該第二影像及該分區資訊;以及一傳送模組,分別耦接該分區處理模組及該顯示驅動裝置,用以將該第二影像及該分區資訊傳送至該顯示驅動裝置。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所述之顯示驅動裝置,其中該分區影像處理包含對該第一影像之該第一資料量進行一資料量縮減處理。
  1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所述之顯示驅動裝置,其中該影像還原模組係對該第二影像之該第二資料量進行一資料量回復處理。
  1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所述之顯示驅動裝置,其中該顯示驅動裝置係透過一傳輸介面耦接該前端影像處理裝置,該傳輸介面係用以傳輸該第二影像及該分區資訊。
TW107119899A 2017-06-08 2018-06-08 虛擬實境顯示系統及顯示驅動裝置 TW201903566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201762516705P 2017-06-08 2017-06-08
US62/516,705 2017-06-08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903566A true TW201903566A (zh) 2019-01-16

Family

ID=6456345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7119899A TW201903566A (zh) 2017-06-08 2018-06-08 虛擬實境顯示系統及顯示驅動裝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20180356886A1 (zh)
CN (1) CN109040740A (zh)
TW (1) TW201903566A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938638B (zh) * 2020-07-13 2023-10-17 明基智能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虚拟地分割显示面板的操作方法及操作系统
CN112015273B (zh) * 2020-08-26 2024-05-24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虚拟现实系统的数据传输方法及相关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184069B1 (en) * 2011-06-20 2012-05-22 Google Inc.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adaptive transmission of data
US10290156B2 (en) * 2015-03-11 2019-05-14 Facebook Technologies, Llc Display device with dual data drivers
CN104767992A (zh) * 2015-04-13 2015-07-08 北京集创北方科技有限公司 头戴式显示系统及影像低频宽传输方法
KR102313485B1 (ko) * 2015-04-22 2021-10-15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가상현실 스트리밍 서비스를 위한 영상 데이터를 송수신하는 방법 및 장치
CN106131615A (zh) * 2016-07-25 2016-11-16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视频播放方法及装置
CN106648049B (zh) * 2016-09-19 2019-12-10 上海青研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眼球追踪及眼动点预测的立体渲染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80356886A1 (en) 2018-12-13
CN109040740A (zh) 2018-12-1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2275707B1 (ko) 디스플레이 드라이버, 디스플레이 장치 및 디스플레이 시스템
CN105874783B (zh) 一种用于对运动视频帧速率进行上变频的设备、方法和计算机可读介质
US20130335442A1 (en) Local rendering of text in image
CN109791431A (zh) 视点渲染
JP2022543729A (ja) フォービエイテッドレンダリングのためのシステムおよび方法
TW201903566A (zh) 虛擬實境顯示系統及顯示驅動裝置
CN104035739A (zh) 使用原始图像同时生成缩放的图像
TWI730217B (zh) 對頭戴式顯示器之傳輸技術
US20140204005A1 (en) System, method, and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 for distributed processing of overlapping portions of pixels
US10699374B2 (en) Lens contribution-based virtual reality display rendering
CN112740278B (zh) 用于图形处理的方法及设备
CN113450733A (zh) 一种屏幕刷新的方法与显示系统、用户设备
US20230040998A1 (en)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partial display of frame buffers
JP4530025B2 (ja) プロジェクションシステム、情報処理装置及びプロジェクタ
CN106707513B (zh) Vr系统及其显示设备
US20110001750A1 (en) Display apparatus and graphic display method
US20180061103A1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Generating Display Views Tracking User Head Movement for Head-Mounted Display Devices
US11748956B2 (en) Device and method for foveated rendering
TWI806443B (zh) 顯示驅動器積體電路、影像處理器及其操作方法
US11715441B2 (en) Virtual reality display device, host device, system and data processing method
CN112911268B (zh) 一种图像的显示方法及电子设备
US20230179754A1 (en) Electronic device and method for generating stereoscopic light-field data
US20220343459A1 (en) Methods and apparatus to facilitate regional processing of images for under-display device displays
KR102651104B1 (ko) 디스플레이 장치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디스플레이 시스템
CN114862657A (zh) 一种双显卡渲染方法及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