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040740A - 虚拟现实显示系统及显示驱动装置 - Google Patents

虚拟现实显示系统及显示驱动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040740A
CN109040740A CN201810576227.9A CN201810576227A CN109040740A CN 109040740 A CN109040740 A CN 109040740A CN 201810576227 A CN201810576227 A CN 201810576227A CN 109040740 A CN109040740 A CN 10904074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mage
module
drive apparatus
display
eye movem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576227.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弘�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Raydium Semiconductor Corp
Original Assignee
Raydium Semiconductor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Raydium Semiconductor Corp filed Critical Raydium Semiconductor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904074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040740A/zh
Withdrawn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11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with the human body, e.g. for user immersion in virtual reality
    • G06F3/013Eye tracking input arrangement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11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with the human body, e.g. for user immersion in virtual reality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14Digital output to display device ; Cooperation and interconnection of the display device with other functional units
    • G06F3/147Digital output to display device ; Cooperation and interconnection of the display device with other functional units using display panel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TIMAGE DATA PROCESSING OR GENERATION, IN GENERAL
    • G06T19/00Manipulating 3D models or images for computer graphics
    • G06T19/20Editing of 3D images, e.g. changing shapes or colours, aligning objects or positioning part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TIMAGE DATA PROCESSING OR GENERATION, IN GENERAL
    • G06T5/00Image enhancement or restoration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TIMAGE DATA PROCESSING OR GENERATION, IN GENERAL
    • G06T5/00Image enhancement or restoration
    • G06T5/50Image enhancement or restoration using two or more images, e.g. averaging or subtraction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5/0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visual indicators common to cathode-ray tube indicators and other visual indicators
    • G09G5/14Display of multiple viewport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5/0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visual indicators common to cathode-ray tube indicators and other visual indicators
    • G09G5/36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visual indicators common to cathode-ray tube indicators and other visual indicators characterised by the display of a graphic pattern, e.g. using an all-points-addressable [APA] memory
    • G09G5/39Control of the bit-mapped memory
    • G09G5/391Resolution modifying circuits, e.g. variable screen format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TIMAGE DATA PROCESSING OR GENERATION, IN GENERAL
    • G06T2219/00Indexing scheme for manipulating 3D models or images for computer graphics
    • G06T2219/20Indexing scheme for editing of 3D models
    • G06T2219/2016Rotation, translation, scaling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2320/00Control of display operating conditions
    • G09G2320/02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display appearance
    • G09G2320/0261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display appearance in the context of movement of objects on the screen or movement of the observer relative to the screen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2340/00Aspects of display data processing
    • G09G2340/04Changes in size, position or resolution of an image
    • G09G2340/0407Resolution change, inclusive of the use of different resolutions for different screen area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2350/00Solving problems of bandwidth in display system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Architecture (AREA)
  • Computer Graphics (AREA)
  • Software Systems (AREA)
  • Control Of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 Ray Tubes (AREA)
  • Controls And Circuits For Display Devi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虚拟现实显示系统及显示驱动装置。虚拟现实显示系统包含前端影像处理装置、显示驱动装置及显示面板。前端影像处理装置用以根据眼动追踪信息对第一影像进行分区影像处理后输出第二影像及分区信息。分区信息与眼动追踪信息及第一影像有关。第二影像的第二数据量小于第一影像的第一数据量。显示驱动装置耦接前端影像处理装置,用以根据分区信息将第二影像还原为第一影像。显示面板耦接显示驱动装置,用以显示第一影像。

Description

虚拟现实显示系统及显示驱动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与虚拟现实的显示技术有关,特别是关于一种虚拟现实(Virtualreality)显示系统及显示驱动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市面上常见的头戴式虚拟现实显示装置由于受到硬件要求高以及价格昂贵等限制,导致其于消费市场上的普及度并不高。为了降低虚拟现实技术对于电脑运算性能的要求,业界提出各种不同的解决方案,其中模拟人眼视觉的“注视点渲染技术”(FoveatedRendering)与最新用于头戴式虚拟现实显示装置的250Hz眼动追踪装置最受瞩目。
由于人眼在观看荧幕所显示的物体时并不会注意到所有的细节,仅有靠近中间位置的视觉焦点附近会是清晰的。因此,所谓的「注视点渲染技术」即是仅针对荧幕所显示画面真正受人眼注视处进行处理即可,而不需将电脑的运算能力浪费在人眼未注视处,故可有效减轻电脑的运算负担并降低虚拟现实技术对于电脑运算性能的要求,使得虚拟现实显示装置在消费市场上的普及度能获得有效提升。
详言之,“注视点渲染技术”基于眼动追踪信息而将荧幕所显示的画面分成三个区域:视觉中心、视觉边缘及中间过渡区,并分别对视觉中心、视觉边缘及中间过渡区进行不同解析度的渲染,例如100%、20%及60%解析度的渲染,由以大幅降低电脑的运算量。
然而,目前采用的“注视点渲染技术”虽可有效改善电脑的处理效率,但仍需将大量的影像数据传送至显示驱动装置(例如面板显示驱动IC)的传输界面。尤其是未来的显示面板具有愈来愈高的解析度与画面更新率(Frame rate)的情况下,其数据传输界面势必会面临频宽不足的问题而导致其数据传输速度遇到瓶颈,故亟待进一步加以解决。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提出一种虚拟现实显示系统及显示驱动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所遭遇的问题。
根据本发明的一较佳具体实施例为一种虚拟现实显示系统。于此实施例中,虚拟现实显示系统包含前端影像处理装置、显示驱动装置及显示面板。显示驱动装置分别耦接前端影像处理装置及显示面板。前端影像处理装置用以根据一眼动追踪信息对一第一影像进行一分区影像处理后输出一第二影像及一分区信息,其中分区信息与眼动追踪信息及第一影像有关且第二影像的一第二数据量小于第一影像的一第一数据量。显示驱动装置耦接前端影像处理装置,用以根据分区信息将第二影像还原为第一影像。显示面板耦接显示驱动装置,用以显示第一影像。
于一实施例中,前端影像处理装置包含一眼动追踪模块、一分区处理模块及一传送模块。眼动追踪模块用以追踪人眼注视于显示面板上的一注视位置并据以产生眼动追踪信息。分区处理模块耦接眼动追踪模块,用以分别接收第一影像及眼动追踪信息,并根据眼动追踪信息对第一影像进行分区影像处理,以产生第二影像及分区信息。传送模块分别耦接分区处理模块及显示驱动装置,用以将第二影像及分区信息传送至显示驱动装置。
于一实施例中,分区影像处理包含对第一影像的第一数据量进行一数据量缩减处理。
于一实施例中,显示驱动装置包含一接收模块、一影像还原模块及一驱动模块。接收模块耦接至前端影像处理装置,用以接收第二影像及分区信息。影像还原模块耦接接收模块,用以根据分区信息将第二影像还原为第一影像。驱动模块分别耦接影像还原模块及显示面板,用以产生包含第一影像的一驱动信号至显示面板,以驱动显示面板显示第一影像。
于一实施例中,影像还原模块对第二影像的第二数据量进行一数据量回复处理。
于一实施例中,虚拟现实显示系统还包含一传输界面,耦接于前端影像处理装置与显示驱动装置之间,用以传输第二影像及分区信息。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较佳具体实施例为一种显示驱动装置。于此实施例中,显示驱动装置应用于一虚拟现实显示系统且耦接于一前端影像处理装置及一显示面板之间。前端影像处理装置根据一眼动追踪信息对一第一影像进行一分区影像处理后输出一第二影像及一分区信息至显示驱动装置。分区信息与眼动追踪信息及第一影像有关且第二影像的一第二数据量小于第一影像的一第一数据量。显示驱动装置包含一接收模块、一影像还原模块及一驱动模块。接收模块耦接至前端影像处理装置,用以接收第二影像及分区信息。影像还原模块耦接接收模块,用以根据分区信息将第二影像还原为第一影像。驱动模块分别耦接影像还原模块及显示面板,用以产生包含第一影像的一驱动信号至显示面板,以驱动显示面板显示第一影像。
相较于现有技术,于本发明的虚拟现实显示系统中,前端影像处理装置可先以眼动追踪模块所得到人眼注视于显示面板上的注视位置为中心分为注视区域与非注视区域,并分别给予不同的位数及解析度,例如较高的位数及解析度仅给予注视区域,至于非注视区域则给予较低的位数及解析度。由此,前端影像处理装置可大幅缩减显示影像的数据量后再通过数据传输界面传送至显示驱动装置,故能有效节省数据传输界面传送显示影像所需的频宽,由以改善数据传输界面频宽不足的问题而能维持良好的数据传输速度。
关于本发明的优点与精神可以通过以下的发明详述及所附附图得到进一步的了解。
附图说明
图1示出本发明的一较佳具体实施例中的虚拟现实显示系统的功能方块图。
图2示出使用者通过眼睛分辨周围景物(例如文字、形状及颜色等)的视觉角度的示意图。
图3示出以人眼注视于显示面板上的第一注视位置为中心将显示面板分为多个显示区域的示意图。
图4示出根据人眼的水平视觉角度与人眼至显示面板的距离求出不同显示区域的宽度的示意图。
图5示出根据人眼的垂直视觉角度以及人眼至显示面板的距离求出不同显示区域的高度的示意图。
图6示出当人眼注视于显示面板上的位置由原本的第一注视位置移动至第二注视位置时,以第二注视位置为中心将显示面板分为多个显示区域的示意图。
图7示出根据人眼的水平视觉角度与人眼至显示面板的距离求出不同显示区域的宽度的示意图。
图8示出根据人眼的垂直视觉角度以及人眼至显示面板的距离求出不同显示区域的高度的示意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1:虚拟现实显示系统
10:前端影像处理装置
11:传输界面
12:显示驱动装置
14:显示面板
100:眼动追踪模块
102:分区处理模块
104:传送模块
120:接收模块
122:影像还原模块
124:储存模块
126:影像处理模块
128:驱动模块
M1:第一影像
ET:眼动追踪信息
M2:第二影像
PN:分区信息
DS:驱动信号
GD:注视方向
USER:使用者
EYE:人眼
R1~R3、R1’~R3’:区域
GP1:第一注视位置
D:距离
V1~V2:水平视觉角度
V3~V4:垂直视觉角度
W1~W2:宽度
H1~H2:高度
具体实施方式
根据本发明的一较佳具体实施例为一种虚拟现实显示系统。实际上,虚拟现实显示系统可以是头戴式虚拟现实显示装置,亦即使用者可戴上虚拟现实显示系统且其显示面板会对应于使用者的眼睛而设置,致使使用者可以观看到显示面板所显示的影像,但不以此为限。
于此实施例中,虚拟现实显示系统可根据人眼注视于显示面板上的注视位置将显示面板的整个显示区域分为注视区域与非注视区域,并分别给予不同的位数及解析度,由以缩减显示影像的数据量后再通过数据传输界面传送至显示驱动装置,故能达到节省数据传输界面传送显示影像所需的频宽且维持良好的数据传输速度的功效。
请参照图1,图1示出此实施例中的虚拟现实显示系统的功能方块图。如图1所示,虚拟现实显示系统1可包含前端影像处理装置10、传输界面11、显示驱动装置12及显示面板14。其中,传输界面11耦接于前端影像处理装置10与显示驱动装置12之间;显示驱动装置12耦接显示面板14。
前端影像处理装置10用以根据眼动追踪信息ET对第一影像M1进行分区影像处理后输出第二影像M2及分区信息PN。需说明的是,分区信息PN与眼动追踪信息ET及第一影像M1有关且第二影像M2的第二数据量会小于第一影像M1的第一数据量。
于此实施例中,前端影像处理装置10可包含眼动追踪模块100、分区处理模块102及传送模块104。其中,眼动追踪模块100耦接分区处理模块102;分区处理模块102耦接传送模块104;传送模块104耦接传输界面11。
眼动追踪模块100用以根据眼动追踪技术追踪人眼注视于显示面板14上的注视位置并据以产生眼动追踪信息ET后传送至分区处理模块102。
分区处理模块102用以分别接收第一影像M1及眼动追踪信息ET,并根据眼动追踪信息ET对第一影像M1进行分区影像处理,以产生第二影像M2及分区信息PN。接着,再由传送模块104通过传输界面11将第二影像M2及分区信息PN传送至显示驱动装置12。
当显示驱动装置12从传输界面11接收到第二影像M2及分区信息PN时,显示驱动装置12根据分区信息PN将第二影像M2还原为第一影像M1后输出至显示面板14,并由显示面板14显示第一影像M1。
于此实施例中,显示驱动装置12可包含接收模块120、影像还原模块122、储存模块124、影像处理模块126及驱动模块128。其中,接收模块120分别耦接传输界面11、影像还原模块122及储存模块124;影像还原模块122分别耦接接收模块120、储存模块124及影像处理模块126;储存模块124分别耦接接收模块120及影像还原模块122;影像处理模块126分别耦接影像还原模块122及驱动模块128;驱动模块128耦接显示面板14。
当接收模块120从传输界面11接收到第二影像M2及分区信息PN时,接收模块120将第二影像M2传送至影像还原模块122以及将分区信息PN传送至储存模块124。
当影像还原模块122接收到第二影像M2时,影像还原模块122可从储存模块124取得分区信息PN并根据分区信息PN将第二影像M2还原为第一影像M1后输出至影像处理模块126。需说明的是,影像还原模块122可对第二影像M2进行数据量还原处理,致使具有较小数据量的第二影像M2被还原为具有较大数据量的第一影像M1,但不以此为限。
接着,影像处理模块126会对第一影像M1进行一般的影像处理程序后传送至驱动模块128。最后,再由驱动模块128产生包含第一影像M1的驱动信号DS至显示面板14,以驱动显示面板14显示第一影像M1。
请参照图2,图2示出使用者通过眼睛分辨周围景物(例如文字、形状及颜色等)的视觉角度的示意图。如图2所示,假设使用者USER往注视方向GD注视,则使用者USER通过眼睛分辨文字、形状及颜色的视觉角度大致可为5°~10°、5°~30°及30°~60°,但不以此为限。也就是说,人眼可分辨颜色的视觉角度通常较广、分辨形状的视觉角度次之,而分辨文字的视觉角度通常较窄。
接下来,将通过不同的实际应用情境来进行说明。
请参照图3,图3示出以人眼注视于显示面板上的第一注视位置为中心将显示面板分为多个显示区域的示意图。
如图3所示,假设人眼EYE注视于显示面板上的位置为第一注视位置GP1,前端影像处理装置10中的眼动追踪模块100可通过眼动追踪技术追踪人眼EYE的第一注视位置GP1并据以产生眼动追踪信息ET至分区处理模块102,分区处理模块102可参照图2以第一注视位置GP1为中心依照不同视觉角度范围进行分区的程序。
以图3为例,分区处理模块102以第一注视位置GP1为中心依照不同视觉角度范围将显示面板的显示画面分为三个区域R1~R3,其中区域R1即为人眼可分辨得最清楚的部分、区域R2次之,而区域R3再次之。此时,区域R1~R3可分别被设定为人眼EYE的“主要注视区域”、“次要注视区域”及“非注视区域”,但不以此为限。
需说明的是,分区处理模块102将显示画面分为三个区域仅为一实施例,实务上也可依实际需求细分为更多区域,并无特定的限制。
承上例,假设分区处理模块102将显示画面分为三个区域,由于人眼的视觉角度的辨识度在水平方向与垂直方向上略有不同,亦即分区处理模块102所划分的不同区域的宽度与高度可能不同。因此,接下来将分别通过图4及图5进行水平方向与垂直方向上的说明。
请参照图4,图4示出根据人眼的水平视觉角度与人眼至显示面板的距离求出不同显示区域的宽度的示意图。
如图4所示,人眼EYE的第一注视位置GP1可以是显示面板的某一像素,若以第一注视位置GP1为中心向外扩大水平视觉角度V1可对应于区域R1的水平边界,且人眼EYE与显示面板的距离为D,则区域R1的宽度W1可根据距离D与水平视觉角度V1算出。同理,若以第一注视位置GP1为中心向外扩大水平视觉角度V2可对应于区域R2的水平边界,且人眼EYE与显示面板的距离为D,则区域R2的宽度W2可根据距离D与水平视觉角度V2算出。
需说明的是,当分区处理模块102将显示画面分为更多区域时,也可依此类推,于此不另行赘述。
请参照图5,图5示出根据人眼的垂直视觉角度与人眼至显示面板的距离求出不同显示区域的高度的示意图。
如图5所示,若以第一注视位置GP1为中心向外扩大垂直视觉角度V3可对应于区域R1的垂直边界,且人眼EYE与显示面板的距离为D,则区域R1的高度H1可根据距离D与垂直视觉角度V3算出。同理,若以第一注视位置GP1为中心向外扩大垂直视觉角度V4可对应于区域R2的垂直边界,且人眼EYE与显示面板的距离为D,则区域R2的高度H2可根据距离D与垂直视觉角度V4算出。
需说明的是,当分区处理模块102将显示画面分为更多区域时,也可依此类推,于此不另行赘述。
由上述说明可知:分区处理模块102可根据眼动追踪信息ET(例如包含第一注视位置GP1以及人眼EYE与显示面板的距离D,但不以此为限)将第一影像M1分为不同的区域R1~R3并分别求出各区域的水平宽度与垂直高度,再分别对不同的区域R1~R3进行不同的影像处理(例如分别给予不同的位数及解析度,但不以此为限)后产生第二影像M2。
举例而言,假设区域R1~R3分别为人眼EYE的“主要注视区域”、“次要注视区域”及“非注视区域”,则分区处理模块102可给予区域R1最高的位数及解析度、给予区域R2中等的位数及解析度,以及给予区域R3最低的位数及解析度。
需说明的是,分区处理模块102对第一影像M1所进行的分区影像处理包含对第一影像M1的第一数据量进行数据量缩减处理,致使分区处理模块102所产生的第二影像M2的数据量会小于原本的第一影像M1的数据量。
由此,前端影像处理装置10可先将原本具有较大数据量的第一影像M1缩减为具有较小数据量的第二影像M2后,再通过传输界面11将具有较小数据量的第二影像M2传送至显示驱动装置12,以有效改善传输界面11频宽不足的问题并能维持良好的数据传输速度。
此外,分区处理模块102也会产生分区信息PN并通过传输界面11将分区信息PN传送至显示驱动装置12。于此实施例中,分区信息PN可包含第一注视位置GP1的坐标、区域R1的宽度W1与高度H1、区域R2的宽度W2与高度H2等信息,但不以此为限。
接下来,将以另一实施例说明人眼EYE注视于显示面板上的位置由原本的第一注视位置GP1移动至第二注视位置GP2的情况。
请参照图6,图6示出当人眼EYE注视于显示面板上的位置由原本的第一注视位置GP1移动至第二注视位置GP2时,以第二注视位置GP2为中心将显示面板分为多个显示区域的示意图。
如图6所示,当人眼EYE注视于显示面板上的位置由原本的第一注视位置GP1移动至第二注视位置GP2时,前端影像处理装置10中的眼动追踪模块100可通过眼动追踪技术追踪到第二注视位置GP2并据以产生眼动追踪信息ET至分区处理模块102,分区处理模块102可参照图2以第二注视位置GP2为中心依照不同视觉角度范围进行分区的程序。
以图6为例,分区处理模块102以第二注视位置GP2为中心依照不同视觉角度范围将显示面板的显示画面分为三个区域R1’~R3’,其中区域R1’即为人眼可分辨得最清楚的部分、区域R2’次之,而区域R3’再次之。此时,区域R1’~R3’可分别被设定为人眼EYE的“主要注视区域”、“次要注视区域”及“非注视区域”,但不以此为限。
由于人眼的视觉角度的辨识度在水平方向与垂直方向上略有不同,亦即分区处理模块102所划分的不同区域的宽度与高度可能不同。因此,接下来将分别通过图7及图8进行水平方向与垂直方向上的说明。
请参照图7,图7示出根据人眼的水平视觉角度与人眼至显示面板的距离求出不同显示区域的宽度的示意图。
如图7所示,人眼EYE的第二注视位置GP2可以是显示面板的另一像素,若以第二注视位置GP2为中心向外扩大水平视觉角度V1可对应于区域R1’的水平边界,且人眼EYE与显示面板的距离为D,则区域R1’的宽度W1可根据距离D与水平视觉角度V1算出。同理,若以注视位置GP1为中心向外扩大水平视觉角度V2可对应于区域R2’的水平边界,且人眼EYE与显示面板的距离为D,则区域R2’的宽度W2可根据距离D与水平视觉角度V2算出。
请参照图8,图8示出根据人眼的垂直视觉角度与人眼至显示面板的距离求出不同显示区域的高度的示意图。
如图8所示,若以第二注视位置GP2为中心向外扩大垂直视觉角度V3可对应于区域R1’的垂直边界,且人眼EYE与显示面板的距离为D,则区域R1’的高度H1可根据距离D与垂直视觉角度V3算出。同理,若以第二注视位置GP2为中心向外扩大垂直视觉角度V4可对应于区域R2’的垂直边界,且人眼EYE与显示面板的距离为D,则区域R2’的高度H2可根据距离D与垂直视觉角度V4算出。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为一种显示驱动装置。于此实施例中,显示驱动装置可以是用以驱动显示面板显示影像的显示驱动IC,但不以此为限。
亦请参照图1,显示驱动装置12应用于虚拟现实显示统1且耦接于前端影像处理装置10及显示面板14的间。前端影像处理装置10与显示驱动装置12通过传输界面11耦接。
前端影像处理装置10根据眼动追踪信息ET对第一影像M1进行分区影像处理后通过传输界面11输出第二影像M2及分区信息PN至显示驱动装置12。其中,分区信息PN与眼动追踪信息ET及第一影像M1有关且第二影像M2的第二数据量小于第一影像M1的第一数据量。
显示驱动装置12可包含接收模块120、影像还原模块122、储存模块124、影像处理模块126及驱动模块128。其中,接收模块120分别耦接传输界面11、影像还原模块122及储存模块124;影像还原模块122分别耦接接收模块120、储存模块124及影像处理模块126;储存模块124分别耦接接收模块120及影像还原模块122;影像处理模块126分别耦接影像还原模块122及驱动模块128;驱动模块128耦接显示面板14。
当接收模块120从传输界面11接收到第二影像M2及分区信息PN时,接收模块120将第二影像M2传送至影像还原模块122以及将分区信息PN传送至储存模块124。
当影像还原模块122接收到第二影像M2时,影像还原模块122可从储存模块124取得分区信息PN并根据分区信息PN将第二影像M2还原为第一影像M1后输出至影像处理模块126。需说明的是,影像还原模块122可对第二影像M2进行数据量还原处理,致使具有较小数据量的第二影像M2被还原为具有较大数据量的第一影像M1,但不以此为限。
接着,影像处理模块126会对第一影像M1进行一般的影像处理程序后传送至驱动模块128。最后,再由驱动模块128产生包含第一影像M1的驱动信号DS至显示面板14,以驱动显示面板14显示第一影像M1。
相较于现有技术,于本发明的虚拟现实显示系统中,前端影像处理装置可先以眼动追踪模块所得到人眼注视于显示面板上的注视位置为中心分为注视区域与非注视区域,并分别给予不同的位数及解析度,例如较高的位数及解析度仅给予注视区域,至于非注视区域则给予较低的位数及解析度。由此,前端影像处理装置可大幅缩减显示影像的数据量后再通过数据传输界面传送至显示驱动装置,故能有效节省数据传输界面传送显示影像所需的频宽,由以改善数据传输界面频宽不足的问题而能维持良好的数据传输速度。
通过以上较佳具体实施例的详述,希望能更加清楚描述本发明的特征与精神,而并非以上述所公开的较佳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发明的范畴加以限制。相反地,其目的是希望能涵盖各种改变及具相等性的安排于本发明所欲申请的专利范围的范畴内。

Claims (11)

1.一种虚拟现实显示系统,其特征在于,包含:
一前端影像处理装置,用以根据一眼动追踪信息对一第一影像进行一分区影像处理后输出一第二影像及一分区信息,其中该分区信息与该眼动追踪信息及该第一影像有关且该第二影像的一第二数据量小于该第一影像的一第一数据量;
一显示驱动装置,耦接该前端影像处理装置,用以根据该分区信息将该第二影像还原为该第一影像;以及
一显示面板,耦接该显示驱动装置,用以显示该第一影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虚拟现实显示系统,其特征在于,该前端影像处理装置包含:
一眼动追踪模块,用以追踪人眼注视于该显示面板上的一注视位置并据以产生该眼动追踪信息;
一分区处理模块,耦接该眼动追踪模块,用以分别接收该第一影像及该眼动追踪信息,并根据该眼动追踪信息对该第一影像进行该分区影像处理,以产生该第二影像及该分区信息;以及
一传送模块,分别耦接该分区处理模块及该显示驱动装置,用以将该第二影像及该分区信息传送至该显示驱动装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虚拟现实显示系统,其特征在于,该分区影像处理包含对该第一影像的该第一数据量进行一数据量缩减处理。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虚拟现实显示系统,其特征在于,该显示驱动装置包含:
一接收模块,耦接至该前端影像处理装置,用以接收该第二影像及该分区信息;
一影像还原模块,耦接该接收模块,用以根据该分区信息将该第二影像还原为该第一影像;以及
一驱动模块,分别耦接该影像还原模块及该显示面板,用以产生包含该第一影像的一驱动信号至该显示面板,以驱动该显示面板显示该第一影像。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虚拟现实显示系统,其特征在于,该影像还原模块对该第二影像的该第二数据量进行一数据量回复处理。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虚拟现实显示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含:
一传输界面,耦接于该前端影像处理装置与该显示驱动装置之间,用以传输该第二影像及该分区信息。
7.一种显示驱动装置,应用于一虚拟现实显示系统且耦接于一前端影像处理装置及一显示面板之间,该前端影像处理装置根据一眼动追踪信息对一第一影像进行一分区影像处理后输出一第二影像及一分区信息至该显示驱动装置,该分区信息与该眼动追踪信息及该第一影像有关且该第二影像的一第二数据量小于该第一影像的一第一数据量,其特征在于,该显示驱动装置包含:
一接收模块,耦接至该前端影像处理装置,用以接收该第二影像及该分区信息;
一影像还原模块,耦接该接收模块,用以根据该分区信息将该第二影像还原为该第一影像;以及
一驱动模块,分别耦接该影像还原模块及该显示面板,用以产生包含该第一影像的一驱动信号至该显示面板,以驱动该显示面板显示该第一影像。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显示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前端影像处理装置包含:
一眼动追踪模块,用以追踪人眼注视于该显示面板上的一注视位置并据以产生该眼动追踪信息;
一分区处理模块,耦接该眼动追踪模块,用以分别接收该第一影像及该眼动追踪信息,并根据该眼动追踪信息对该第一影像进行该分区影像处理,以产生该第二影像及该分区信息;以及
一传送模块,分别耦接该分区处理模块及该显示驱动装置,用以将该第二影像及该分区信息传送至该显示驱动装置。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显示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分区影像处理包含对该第一影像的该第一数据量进行一数据量缩减处理。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显示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影像还原模块对该第二影像的该第二数据量进行一数据量回复处理。
11.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显示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显示驱动装置通过一传输界面耦接该前端影像处理装置,该传输界面用以传输该第二影像及该分区信息。
CN201810576227.9A 2017-06-08 2018-06-06 虚拟现实显示系统及显示驱动装置 Withdrawn CN109040740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201762516705P 2017-06-08 2017-06-08
US62/516,705 2017-06-08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040740A true CN109040740A (zh) 2018-12-18

Family

ID=6456345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576227.9A Withdrawn CN109040740A (zh) 2017-06-08 2018-06-06 虚拟现实显示系统及显示驱动装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20180356886A1 (zh)
CN (1) CN109040740A (zh)
TW (1) TW201903566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938638A (zh) * 2020-07-13 2022-01-14 明基智能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虚拟地分割显示面板的操作方法及操作系统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230186537A1 (en) * 2020-08-26 2023-06-15 Beijing Boe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Data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related device for virtual reality system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20319928A1 (en) * 2011-06-20 2012-12-20 Google Inc.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Adaptive Transmission of Data
CN104767992A (zh) * 2015-04-13 2015-07-08 北京集创北方科技有限公司 头戴式显示系统及影像低频宽传输方法
US20160267713A1 (en) * 2015-03-11 2016-09-15 Oculus Vr, Llc Display device with dual data drivers
WO2016171404A1 (ko) * 2015-04-22 2016-10-27 삼성전자 주식회사 가상현실 스트리밍 서비스를 위한 영상 데이터를 송수신하는 방법 및 장치
CN106131615A (zh) * 2016-07-25 2016-11-16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视频播放方法及装置
CN106648049A (zh) * 2016-09-19 2017-05-10 上海青研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眼球追踪及眼动点预测的立体渲染方法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20319928A1 (en) * 2011-06-20 2012-12-20 Google Inc.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Adaptive Transmission of Data
US20160267713A1 (en) * 2015-03-11 2016-09-15 Oculus Vr, Llc Display device with dual data drivers
CN104767992A (zh) * 2015-04-13 2015-07-08 北京集创北方科技有限公司 头戴式显示系统及影像低频宽传输方法
WO2016171404A1 (ko) * 2015-04-22 2016-10-27 삼성전자 주식회사 가상현실 스트리밍 서비스를 위한 영상 데이터를 송수신하는 방법 및 장치
CN106131615A (zh) * 2016-07-25 2016-11-16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视频播放方法及装置
CN106648049A (zh) * 2016-09-19 2017-05-10 上海青研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眼球追踪及眼动点预测的立体渲染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938638A (zh) * 2020-07-13 2022-01-14 明基智能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虚拟地分割显示面板的操作方法及操作系统
CN113938638B (zh) * 2020-07-13 2023-10-17 明基智能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虚拟地分割显示面板的操作方法及操作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80356886A1 (en) 2018-12-13
TW201903566A (zh) 2019-01-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572010B2 (en) Adaptive parallax adjustment method and virtual reality display device
US10657903B2 (en) Display system and driving method for display panel
US20210065391A1 (en) Pseudo rgb-d for self-improving monocular slam and depth prediction
CN110322818B (zh) 显示装置及操作方法
US7113618B2 (en) Portable virtual reality
CN107742512B (zh) 一种显示驱动电路、其驱动方法及显示装置
CN105874783B (zh) 一种用于对运动视频帧速率进行上变频的设备、方法和计算机可读介质
WO2020140758A1 (zh) 图像显示方法、图像处理方法和相关设备
CN108287678B (zh) 一种基于虚拟现实的图像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和介质
CN205539722U (zh) 一种虚拟现实成像设备
CN109741289B (zh) 一种图像融合方法和vr设备
US20160142673A1 (en) System for enabling eye contact in electronic images
CN105408838A (zh) 基于用户观察的屏幕区域动态调整gpu特征
CN109040740A (zh) 虚拟现实显示系统及显示驱动装置
CN105225609A (zh) 具有曲面显示功能的显示器
TWI683302B (zh) 用來針對顯示面板進行可視角增強之電子系統與電子裝置
US20150254802A1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simulating a wide field of view
CN107592520B (zh) Ar设备的成像装置及成像方法
CN107680048A (zh) 一种边缘显示效果处理方法
TW202143018A (zh) 擴增實境系統與其錨定顯示方法
US10699374B2 (en) Lens contribution-based virtual reality display rendering
CN110149505B (zh) 一种基于cave的异面透视矫正融合系统
CN109254664B (zh) 一种实时追踪人体镜中影像的系统
CN106707513B (zh) Vr系统及其显示设备
WO2023070329A9 (zh) 内容显示方法、内容显示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81218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