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1842373A - 攝像模組鏡頭和攝像模組及其組裝方法 - Google Patents

攝像模組鏡頭和攝像模組及其組裝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1842373A
TW201842373A TW107131281A TW107131281A TW201842373A TW 201842373 A TW201842373 A TW 201842373A TW 107131281 A TW107131281 A TW 107131281A TW 107131281 A TW107131281 A TW 107131281A TW 201842373 A TW201842373 A TW 201842373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lens
camera module
external optical
glue
optical lens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713128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I731262B (zh
Inventor
王明珠
蔣恒
丁亮
劉春梅
郭楠
王守杰
陳飛帆
趙波杰
Original Assignee
大陸商寧波舜宇光電信息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大陸商寧波舜宇光電信息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大陸商寧波舜宇光電信息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184237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84237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73126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731262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7/00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 G02B7/02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for lenses
    • G02B7/021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for lenses for more than one le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7/00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 G02B7/02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for lenses
    • G02B7/023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for lenses permitting adjustment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7/00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 G02B7/02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for lenses
    • G02B7/025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for lenses using glue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Lens Barrels (AREA)

Abstract

本發明係一種攝像模組鏡頭和攝像模組及其組裝方法,其中所述攝像模組鏡頭包括至少一內部光學鏡片、至少一外部光學鏡片以及一鏡筒部件,各所述內部光學鏡片按照預定次序被設置於所述鏡筒部件的內部空間,各所述外部光學鏡片沿著所述鏡筒部件的高度方向被設置於所述鏡筒部件的外部,其中各所述內部光學鏡片與各所述外部光學鏡片均位於所述攝像模組鏡頭的光學路徑上,這種設計方式縮短了鏡頭的組裝公差鏈,減小了鏡頭到晶片的距離,可以實現較小鏡頭後焦距,保證較高的成像品質。

Description

攝像模組鏡頭和攝像模組及其組裝方法
本發明係一種攝像模組鏡頭和攝像模組及其組裝方法,尤其涉及攝像模組鏡頭和攝像模組及其組裝方法。
隨著攝像模組應用領域的逐漸擴大,各行各業對攝像模組的需求不斷增加,同時對攝像模組的質量要求也越來越高,這就對攝像模組製造行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使攝像模組能夠在較低的成本下獲得較高的成像品質。
在常規的攝像模組組裝工序中,鏡頭是一個獨立組裝的部件,其包括鏡筒(包括光闌)、鏡片、隔圈、壓環(stopper)等結構,其組裝過程包括:將隔圈與鏡片按次序裝入鏡筒,用膠水或壓環固定最後一枚鏡片實現鏡頭的組裝。上述組裝方式的組裝公差包括:鏡片與隔圈的組裝公差、鏡片與鏡頭的組裝公差。因此,這種組裝方式的組裝公差鏈過長,組裝成本高,鏡片的組裝位置精度比較差,影響鏡頭質量,進而影響整個攝像模組及其應用的產品的質量。
因此,如何改進攝像模組的組裝來縮短組裝公差鏈、降低製造成本、提高其成像品質成為攝像模組領域亟待解決的問題。
本發明的一個目的在於提供一種攝像模組鏡頭和攝像模組及其組裝方法,能夠縮短鏡頭組裝公差鏈,減少組裝成本,提高攝像模組的成像品質。
本發明的一個目的在於提供一種攝像模組鏡頭和攝像模組及其組裝方法,各內部光學鏡片之間嵌合組裝,對鏡筒部件的加工精度以及光學鏡片與鏡筒部件之間的組裝精度要求較低,有利於降低成本。
本發明的一個目的在於提供一種攝像模組鏡頭和攝像模組及其組裝方法,各內部光學鏡片之間嵌合後再組裝於鏡筒部件中,改變了傳統的單片組裝的工藝,使組裝公差鏈變短,提高組裝效率。
本發明的一個目的在於提供一種攝像模組鏡頭和攝像模組及其組裝方法,作為外部光學鏡片的最後一片光學鏡片未安裝於鏡筒部件中,而是在鏡筒部件的外部與鏡筒部件底部之間連接,可有效降低鏡筒部件的加工精度以及光學鏡片與鏡筒部件之間的組裝精度,降低了成本,提高了成像品質。
本發明的一個目的在於提供一種攝像模組鏡頭和攝像模組及其組裝方法,作為外部光學鏡片的最後一塊光學鏡片外側設置擋光層,能夠阻止外部光線從非光束入射通道進入,同時能夠防止鏡頭漏光,能夠保證鏡頭具有較高的質量,擋光層較薄,有利於減輕攝像模組鏡頭的重量。
本發明的一個目的在於提供一種攝像模組鏡頭和攝像模組及其組裝方法,其中外部光學鏡片未安裝於鏡筒部件內部,而是直接承靠在鏡座上,因此,鏡筒部件與鏡座之間的組裝公差不會影響攝像模組的成像品質,並且縮短了鏡頭的組裝公差鏈,有利於提高生產效率。
本發明的一個目的在於提供一種攝像模組鏡頭和攝像模組及其組裝方法,其中通過將最後一片光學鏡片設置於鏡筒外部與鏡座之間,能夠減小鏡頭到感光晶片之間的距離,可以實現較小鏡頭後焦距,有利於攝像模組向輕薄化的方向發展。
本發明的一個目的在於提供一種攝像模組鏡頭和攝像模組及其組裝方法,其中至少一片內部光學鏡片作為可調鏡片,調整後使得攝像模組鏡頭的中心軸線與感光晶片的中心軸線重合或在偏差允許的範圍內,以校準攝像模組的成像品質,保證攝像模組在製造完成後具有較高的成像品質。
本發明的一個目的在於提供一種攝像模組鏡頭和攝像模組及其組裝方法,其中將外部光學鏡片預組裝於鏡筒部件和鏡座之間,適於通過調整外部光學鏡片和/或鏡筒部件調整攝像模組鏡頭的光學路徑,進而對攝像模組成像進行校準,提高攝像模組的成像品質及製造良率。
本發明的一個目的在於提供一種攝像模組鏡頭和攝像模組及其組裝方法,通過設置可調鏡片,能夠校準鏡頭的後焦距及調節攝像模組的成像品質,在組裝過程中完成校準,可以大幅度的提升攝像模組的製造良率和產品性能。
本發明的一個目的在於提供一種攝像模組鏡頭和攝像模組及其組裝方法,其中通過設置可調鏡片,使得攝像模組在製造過程中完成校準,省去了後續的調焦步驟,減少工序、節約成本、提高效率。
本發明的一個目的在於提供一種攝像模組鏡頭和攝像模組及其組裝方法,組裝方法簡單可行、易操作,適於推廣應用。
為滿足本發明的以上目的以及本發明的其他目的和優勢,本發明提供一種攝像模組鏡頭,包括:
至少一內部光學鏡片;至少一外部光學鏡片;以及一鏡筒部件,各所述內部光學鏡片按照預定次序被設置於所述鏡筒部件的內部空間,各所述外部光學鏡片沿著所述鏡筒部件的高度方向被設置於所述鏡筒部件的外部,其中各所述內部光學鏡片與各所述外部光學鏡片均位於所述攝像模組鏡頭的光學路徑上。
根據本發明一實施例,各所述內部光學鏡片彼此嵌合組裝為一個整體,被固定於所述鏡筒部件中。
根據本發明一實施例,相鄰的所述內部光學鏡片之間使用隔圈進行嵌合或者通過膠水直接進行嵌合。
根據本發明一實施例,至少一片所述內部光學鏡片被預組裝於所述鏡筒部件中,作為可調鏡片,所述可調鏡片的組裝位置相對於所述鏡筒部件的空間位置適於被進行至少一個方向的調整。
根據本發明一實施例,沿著所述鏡筒部件的外側圓周方向設有至少一調整通道,各所述調整通道將所述鏡筒部件的內部空間和外部環境相連通,其中各所述調整通道均與各所述可調鏡片相對應,適於通過所述調整通道調整所述可調鏡片的組裝位置,以調整所述攝像模組鏡頭的光學路徑。
根據本發明一實施例,使用一點膠設備通過所述調整通道注入膠水將所述可調鏡片固定於所述鏡筒部件的內壁,同時得以密封所述調整通道。
根據本發明一實施例,第一片所述內部光學鏡片作為所述可調鏡片被設置於所述鏡筒部件頂部的內部空間中時,所述鏡筒部件的頂部設有至少一固定通道,其中所述固定通道與所述可調鏡片的邊緣相對應,將所述可調鏡片的邊緣和外部環境相連通,進而適於通過所述固定通道注入膠水來固定所述可調鏡片。
根據本發明一實施例,所述外部光學鏡片固定於所述鏡筒部件的底部,所述外部光學鏡片的頂部表面邊緣與所述鏡筒部件的底部表面相連接。
根據本發明一實施例,所述外部光學鏡片作為可調鏡片被預組裝於所述鏡筒部件的底部,所述外部光學鏡片的頂部表面邊緣與所述鏡筒部件的底部表面相連接,其中所述外部光學鏡片相對於所述鏡筒部件的組裝位置均適於被進行至少一個方向的調整。
根據本發明一實施例,各所述外部光學鏡片外側均具有一擋光層,所述擋光層完全覆蓋所述外部光學鏡片的整個側面。
根據本發明一實施例,通過在各所述外部光學鏡片的外側塗布黑膠形成所述擋光層。
根據本發明的另一方面,本發明還提供一種攝像模組,包括:
一感光裝置,所述感光裝置包括一感光晶片和一鏡座;和一種攝像模組鏡頭,所述攝像模組鏡頭被設置於所述感光晶片的感光路徑上,其中所述攝像模組鏡頭包括至少一內部光學鏡片、至少一外部光學鏡片以及一鏡筒部件,各所述內部光學鏡片按照預定次序被設置於所述鏡筒部件的內部空間,各所述外部光學鏡片被設置於所述鏡筒部件和所述鏡座之間,其中各所述內部光學鏡片與各所述外部光學鏡片均位於所述感光晶片的感光路徑上。
根據本發明一實施例,所述外部光學鏡片固定於所述鏡筒部件和所述鏡座之間,所述外部光學鏡片的頂部表面邊緣和底部表面邊緣分別與所述鏡筒部件的底部表面和所述鏡座的頂部表面之間均固定連接。
根據本發明一實施例,所述外部光學鏡片作為可調鏡片被預組裝於所述鏡筒部件和所述鏡座之間,所述外部光學鏡片的頂部表面邊緣和底部表面邊緣分別與所述鏡筒部件的底部表面和所述鏡座的頂部表面相連接,均不固定,其中所述外部光學鏡片及所述鏡筒部件相對於所述感光晶片的組裝位置均適於被進行至少一個方向的調整,調整後得以使所述攝像模組鏡頭的中心軸線與所述感光晶片的中心軸線重合或者在偏差允許的範圍內。
根據本發明一實施例,所述外部光學鏡片被預組裝於所述鏡筒部件和所述鏡座之間,所述外部光學鏡片的頂部表面邊緣與所述鏡筒部件的底部表面之間固定連接,所述外部光學鏡片的底部表面邊緣與所述鏡筒部件的底部表面之間預組裝,不做固定,使得所述攝像模組鏡頭相對於所述感光晶片的組裝位置適於被進行至少一個方向的調整,調整後得以使所述攝像模組鏡頭的中心軸線與所述感光晶片的中心軸線重合或者在偏差允許的範圍內。
根據本發明一實施例,所述外部光學鏡片通過膠水預組裝於所述鏡座,預組裝用的所述膠水為UV膠與熱固膠的混合膠,經紫外曝光半固化實現預組裝,調整後將所述膠水完全固化得以固定所述外部光學鏡片。
根據本發明的另一方面,本發明還提供一種攝像模組鏡頭的組裝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A)將至少一內部光學鏡片按照預定次序安裝於一鏡筒部件的內部空間;
(B)將至少一外部光學鏡片沿著所述鏡筒部件的高度方向安裝於所述鏡筒部件底部的外部空間;以及
(C)完成所述攝像模組鏡頭的組裝。
根據本發明一實施例,所述方法進一步包括一步驟(D):在所述外部光學鏡片的外側設置一擋光層,其中適於在組裝所述外部光學鏡片之前或之後進行所述擋光層的設置。
根據本發明的另一方面,本發明還提供一種攝像模組的組裝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a)將至少一內部光學鏡片按照預定次序安裝於一鏡筒部件的內部空間;
(b)將至少一外部光學鏡片沿著所述鏡筒部件的高度方向安裝於所述鏡筒部件的外部空間;
(c)在所述外部光學鏡片的外側設置一擋光層,完成所述攝像模組鏡頭的組裝;
(d)將所述攝像模組鏡頭設置於一感光晶片的感光路徑上;
(e)完成所述攝像模組的預組裝;以及
(f)封裝所述攝像模組鏡頭和所述感光晶片,完成所述攝像模組的組裝。
根據本發明一實施例,在所述步驟(a)中,預先將各所述內部光學鏡片按照預定次序彼此嵌合組裝為一個整體,然後固定於所述鏡筒部件的內部空間。
根據本發明一實施例,在所述步驟(a)中,將各所述內部光學鏡片按照預定次序逐片地固定於所述鏡筒部件的內部空間。
根據本發明一實施例,在所述步驟(a)中,將至少一片所述內部光學鏡片作為可調鏡片預組裝於所述鏡筒部件的內部空間,其中所述可調鏡片的組裝位置相對於所述鏡筒部件的內部空間適於被進行至少一個方向的調整。
根據本發明一實施例,所述鏡筒部件設有至少一調整通道,各所述調整通道連通於所述鏡筒部件的內部空間和外部環境,並與所述可調鏡片相對應,適於使用一外部調整裝置通過所述調整通道接觸所述可調鏡片的外側,以調整所述可調鏡片的組裝位置,調整後使得所述攝像模組鏡頭的中心軸線與所述感光晶片的中心軸線重合或者在偏差允許的範圍內。
根據本發明一實施例,使用一點膠設備通過所述調整通道注入膠水將所述可調鏡片固定於所述鏡筒部件的內壁,同時得以密封所述調整通道。
根據本發明一實施例,第一片所述內部光學鏡片作為所述可調鏡片被設置於所述鏡筒部件頂部的內部空間中時,所述鏡筒部件的頂部設有至少一固定通道,其中所述固定通道與所述可調鏡片的邊緣相對應,將所述可調鏡片的邊緣和外部環境相連通,進而適於通過所述固定通道注入膠水來固定所述可調鏡片。
根據本發明一實施例,在所述步驟(b)及所述步驟(d)中,所述外部光學鏡片固定於所述鏡筒部件和一鏡座之間,其中通過在所述外部光學鏡片的頂部表面邊緣或所述鏡筒部件的底部表面塗布膠水使二者固定地連接,通過在所述外部光學鏡片的底部表面邊緣或所述鏡座的頂部表面塗布膠水使二者固定的連接。
根據本發明一實施例,在所述步驟(b)及所述步驟(d)中,所述外部光學鏡片作為可調鏡片被預組裝於所述鏡筒部件和一鏡座之間,通過在所述外部光學鏡片的頂部表面邊緣或所述鏡筒部件的底部表面塗布膠水進行二者之間的預組裝,並通過在所述外部光學鏡片的底部表面邊緣或所述鏡座的頂部表面塗布膠水進行二者之間的預組裝,其中所述外部光學鏡片和所述鏡筒部件相對於所述感光晶片的組裝位置均適於被進行至少一個方向的調整。
根據本發明一實施例,在所述步驟(b)及所述步驟(d)中,所述外部光學鏡片作為可調鏡片被預組裝於所述鏡筒部件和一鏡座之間,通過在所述外部光學鏡片的頂部表面邊緣或所述鏡筒部件的底部表面塗布膠水使二者固定的連接,並通過在所述外部光學鏡片的底部表面邊緣或所述鏡座的頂部表面塗布膠水進行二者之間的預組裝,其中所述攝像模組鏡頭相對於所述感光晶片的組裝位置均適於被進行至少一個方向的調整。
根據本發明一實施例,在所述步驟(b)及所述步驟(d)中,所述外部光學鏡片作為可調鏡片被預組裝於所述鏡筒部件和一鏡座之間,通過在所述外部光學鏡片的頂部表面邊緣或所述鏡筒部件的底部表面塗布膠水進行二者之間的預組裝,並通過在所述外部光學鏡片的底部表面邊緣或所述鏡座的頂部表面塗布膠水使二者固定的連接,其中鏡筒部件相對於所述感光晶片的組裝位置均適於被進行至少一個方向的調整。
根據本發明一實施例,所述步驟(e)包括以下步驟:(e1)對預組裝完成的所述攝像模組進行通電,採集攝像模組成像;(e2)根據攝像模組成像調整計算所述可調鏡片的調整方式和調整量;以及(e3)按照調整量對所述可調鏡片進行調整,使得所述攝像模組成像滿足解像要求。
根據本發明一實施例,在所述步驟(f)中,對所述可調鏡片進行點膠固定,完成所述攝像模組的組裝。
根據本發明一實施例,在所述步驟(c)中,適於在組裝所述外部光學鏡片之前或之後進行所述擋光層的設置。根據本發明一實施例,在所述步驟(c)中,通過在各所述外部光學鏡片的外側塗布黑膠形成所述擋光層,所述擋光層完全覆蓋所述外部光學鏡片的整個側面。
以下描述用於揭露本發明以使本領域技術人員能夠實現本發明。以下描述中的較佳實施例只作為舉例,本領域技術人員可以想到其他顯而易見的變型。在以下描述中界定的本發明的基本原理可以應用於其他實施方案、變形方案、改進方案、等同方案以及沒有背離本發明的精神和範圍的其他技術方案。
參考圖1和圖2,本發明提供的攝像模組鏡頭的第一種具體實施方式將被闡述。如圖1和圖2所示,一種攝像模組鏡頭10,包括至少一內部光學鏡片11、至少一外部光學鏡片12和一鏡筒部件13,其中各所述內部光學鏡片11沿著所述鏡筒部件13的高度方向被設置於所述鏡筒部件13的內部空間,各所述外部光學鏡片12沿著所述鏡筒部件的高度方向被設置於所述鏡筒部件13的外部,例如所述鏡筒部件13的頂部或底部的外部空間,與所述內部光學鏡片11位於所述攝像模組鏡頭10的同一光學路徑上,但所述外部光學鏡片12並不包括在所述鏡筒部件13的內部。
本較佳實施例包括三片所述內部光學鏡片11,各所述內部光學鏡片11之間彼此嵌合,嵌合後固定於所述鏡筒部件13具有的一收容腔131中,其中相鄰的所述內部光學鏡片11之間可採用隔圈進行彼此之間的連接,也可以對各所述內部光學鏡片11的邊緣進行處理,例如塗膠,使得各所述內部光學鏡片11彼此之間按次序通過塗布的膠水的黏合直接嵌合在一起,省去隔圈等結構件。當各所述內部光學鏡片11嵌合在一起後形成一鏡片組件,然後將各所述內部光學鏡片11作為一個整體安裝於所述鏡筒部件13的內部,並加以固定,這種情況下,對所述鏡筒部件13的加工精度及各所述內部光學鏡片11與所述鏡筒部件13之間的組裝精度要求較低,有利於降低製造成本,並減少了組裝工序,降低了組裝公差鏈,節約組裝時間,提高生產效率和產品良率。
在本較佳實施例中,實施為一片所述外部光學鏡片12,所述外部光學鏡片12安裝於所述鏡筒部件13的底部,其中所述外部光學鏡片12的邊緣與所述鏡筒部件13的底部相連接。可實施為在所述外部光學鏡片12的頂部表面邊緣及所述鏡筒部件13的底部表面塗抹膠水將二者固定到一起,使得所述外部光學鏡片12與各所述內部光學鏡片11相對應,均位於所述攝像模組鏡頭10的光學路徑上。
由於所述鏡筒部件13為傳統的黑物鏡筒,具有擋光功能,能夠阻止外界光線從非光束入射通道之外的地方進入所述攝像模組鏡頭10內部,並能夠防止從光束入射通道進入所述攝像模組鏡頭10內部的光線洩露出去,而所述外部光學鏡片12並未設置於所述鏡筒部件13內部,所以本發明在所述外部光學鏡片12的外側設置一擋光層121,其中所述擋光層121必須完全覆蓋所述外部光學鏡片12的整個側面,以防止所述攝像模組鏡頭10漏光,並防止外部雜散光進入所述攝像模組鏡頭10內部,以保證所述攝像模組鏡頭10的成像品質。
在本發明的其他實施例中,針對所述攝像模組鏡頭10而言,在所述攝像模組鏡頭10中,所述外部光學鏡片12的外側可以沒有所述擋光層121,即所述攝像模組鏡頭10包括的是未設置擋光層的所述外部光學鏡片12,由於所述擋光層121可以在後續工序中進行設置,因此,所述擋光層121對於所述攝像模組鏡頭121而言並不是必須的。
當將所述攝像模組鏡頭10安裝於相應的攝像模組中後,為了保證所述攝像模組的成像品質,對已經組裝於攝像模組中的所述外部光學鏡片12設置所述擋光層121,也可以在組裝攝像模組時,在所述攝像模組鏡頭10的所述外部光學鏡片12的外側設置所述擋光層121,再將已經設置所述擋光層121的攝像模組鏡頭10與感光裝置組裝為攝像模組。
總之,所述攝像模組鏡頭10既可以包括所述擋光層121,也可以不包括所述擋光層121。
當所述攝像模組鏡頭10包括所述擋光層121時,所述擋光層121的設置時間可以採用以下三種方式:(1)預先在所述外部光學鏡片12的外側設置所述擋光層121,然後將所述外部光學鏡片12組裝於所述攝像模組鏡頭10;(2)將所述外部光學鏡片12組裝於所述攝像模組鏡頭10後,再設置所述當光層121;(3)將包括未設置所述擋光層121的所述攝像模組鏡頭10與感光裝置組裝成攝像模組後,在所述外部光學鏡片12的外側設置所述擋光層121。
較佳地,通過在所述外部光學鏡片12的外側塗布黑膠來設置所述擋光層121,所述黑膠可選為熱固膠,固化後形成所述擋光層121。
參考圖3,包括上述所述攝像模組鏡頭10的一攝像模組將被闡述。如圖3所示,一種攝像模組,包括所述攝像模組鏡頭10和一感光裝置20,所述感光裝置20包括一感光晶片21,所述攝像模組鏡頭10被設置於所述感光晶片21的感光路徑上,當物體反射的光線經過所述攝像模組鏡頭10進入所述攝像模組內部後,被所述感光晶片21接收和進行光電轉化,從而在後續過程中,所述攝像模組能夠獲得與物體相關的影像。
所述感光裝置進一步包括一濾光片22、一線路板23和一鏡座24,其中所述濾光片22安裝於所述鏡座24的內部,並被設置於所述感光晶片21的上方,其中所述感光晶片21貼裝於所述線路板23的上方,所述線路板23安裝於所述鏡座24的底部並使得所述感光晶片21位於所述鏡座24的內部的腔體中,且所述感光晶片21與所述鏡座24之間保持一間距,二者並不直接接觸,即所述感光裝置20採用COB(chip on board)工藝進行製作。
所述外部光學鏡片12被設置於所述鏡筒部件13與所述鏡座24之間,即所述外部光學鏡片12的頂部表面邊緣連接於所述鏡筒部件13的底部表面,所述外部光學鏡片12的底部表面邊緣連接於所述鏡座24的頂部表面,承靠在所述鏡座24上,被所述鏡座24支撐,且各所述內部光學鏡片11及各所述外部光學鏡片12均被設置於所述感光晶片21的感光路徑上。
所述外部光學鏡片12設置於所述鏡筒部件13的外部且承靠在所述鏡座24上,可以減小所述攝像模組鏡頭10到所述感光晶片21之間的距離,可以實現較小鏡頭後焦距,利用這種鏡頭製作的攝像模組的成像品質較高,成本也會大幅度降低。
參考圖4和圖10,所述攝像模組的組裝方法將被闡述。所述攝像模組的組裝方法1000包括以下步驟:
步驟(1001):將各所述內部光學鏡片11安裝於所述鏡筒部件13的內部空間,並加以固定;
步驟(1002):將所述外部光學鏡片12設置於所述鏡筒部件13底部的外部空間;
步驟(1003):在所述外部光學鏡片12的外側設置所述擋光層121,完成所述攝像模組鏡頭10的組裝;
步驟(1004):將所述攝像模組鏡頭10預組裝於所述感光裝置20,完成所述攝像模組的預組裝;
步驟(1005):調整所述攝像模組鏡頭10的組裝位置,使所述攝像模組成像滿足解像要求;以及
步驟(1006):封裝所述攝像模組鏡頭10和所述感光裝置20,完成所述攝像模組的組裝。
其中所述步驟(1001)至步驟(1003)為所述攝像模組鏡頭10的組裝步驟。
在所述步驟(1001)中,各所述內部光學鏡片11可以逐個單片的固定於所述鏡筒部件13的內部空間,也可以將各所述內部光學鏡片11嵌合後形成一個整體的鏡片組件後再固定於所述鏡筒部件13的內部空間。
在所述步驟(1002)和所述步驟(1003)中,在對所述外部光學鏡片12的外側塗布黑膠設置所述擋光層121時,也可以同時在所述鏡筒部件13和所述外部光學鏡片12的交界處塗布黑膠,既可以形成所述擋光層121,又可以將所述外部光學鏡片12與所述鏡筒部件13相連接,減少組裝步驟,節約時間,提高產品生產製造效率,降低成本。當然也可以將所述外部光學鏡片12與所述鏡筒部件13進行連接後,再在所述外部光學鏡片12的外側塗布黑膠設置所述擋光層121,根據實際情況進行選擇,其中所述擋光層121可在組裝所述外部光學鏡片12之前進行設置,當然也可在組裝後進行設置。
進一步地,可通過在所述外部光學鏡片12的頂部表面邊緣塗膠或者在所述鏡筒部件13的底部表面塗膠使二者連接到一起,其中所述外部光學鏡片12與所述鏡筒部件13之間可以固定連接,也可以不做固定,對二者進行預組裝,使得所述鏡筒部件13和所述外部光學鏡片12的組裝位置在後續工序中適於被進行至少一個方向的調整。
在所述步驟(1004)中,在所述外部光學鏡片12的底部表面邊緣塗膠或者在所述鏡座24的頂部表面塗膠,將所述外部光學鏡片12與所述鏡座24之間用膠水14進行固定地連接,其中所述膠水14較佳為熱固膠,也可以將二者進行預組裝,使得所述外部光學鏡片12相對於所述感光晶片21的組裝位置適於被進行至少一個方向的調整。
在上述各步驟中,預組裝用的膠水適於選擇UV膠與熱固膠的混合膠進行預組裝,所述膠水經過紫外曝光後呈半固化狀態實現預組裝,在後期經過烘烤進行完全固化,進而將所述外部光學鏡片12固定於所述鏡座24和所述鏡筒部件13上。
在所述步驟(1005)中,所述攝像模組鏡頭10的調整可通過調整所述外部光學鏡片12和/或所述鏡筒部件13來實現,即調整所述攝像模組鏡頭10的光學路徑,使得所述攝像模組鏡頭10的中心軸線與所述感光晶片21的中心軸線重合或者在偏差允許的範圍內,進而使攝像模組成像滿足預期的解像要求。
其中,在上述組裝方法中,可以通過對所述外部光學鏡片12的預組裝,所述攝像模組可按照下列三種方式進行校準:(1)調整所述鏡筒部件13的組裝位置對所述攝像模組進行校準,即通過調整所述鏡筒部件13得以調整固定於其內部空間的各所述內部光學鏡片11,換句話說,此種情況下,所述外部光學鏡片12與所述鏡筒部件13之間預組裝,與所述鏡座24之間固定連接;(2)分別調整所述鏡筒部件13和所述外部光學鏡片12對所述攝像模組進行校準,此種情況下,所述外部光學鏡片12與所述鏡筒部件13及所述鏡座24之間均進行預組裝;和(3)同時調整所述鏡筒部件13和所述外部光學鏡片12對所述攝像模組進行校準,即調整所述攝像模組鏡頭10來校準所述攝像模組,換句話說,此種情況下,所述外部光學鏡片12與所述鏡筒部件13之間固定連接,與所述鏡座24之間預組裝。
所述步驟(1005)包括以下步驟:步驟(10051)對預組裝的攝像模組進行通電,採集攝像模組成像;步驟(10052)根據攝像模組成像,使用軟件按照光學方法計算出所述攝像模組鏡頭10的調整方式及調整量,包括所述外部光學鏡片12的調整方式及調整量和/或所述鏡筒部件13的調整方式及調整量;步驟(10053)按照調整量對所述攝像模組鏡頭10的組裝位置進行定量調整。
在所述步驟(1006)中,調整預組裝的所述攝像模組10後,通過在所述外部光學鏡片12與所述鏡筒部件13之間及所述外部光學鏡片12與所述鏡座24之間進行點膠,例如熱固膠,然後固化來固定預組裝的所述外部光學鏡片12,完成所述攝像模組的組裝。
此外,也可以直接將所述外部光學鏡片12直接固定於所述鏡筒部件13和所述鏡座24之間,即將所述攝像模組鏡頭10固定於所述感光裝置20,固定後不可進行調整,完成所述攝像模組的組裝,但這種組裝方式會使得定焦模組的光學後焦距存在公差,得到的模組質量不穩定,需要再次對每個模組的光學後焦距進行調整。
參考圖5,包括上述所述攝像模組鏡頭10的另一種攝像模組將被闡述。如圖5所示,一種攝像模組,包括所述攝像模組鏡頭10和一感光裝置20A,所述感光裝置20A包括一感光晶片21A,所述攝像模組鏡頭10被設置於所述感光晶片21A的感光路徑上,當物體反射的光線經過所述攝像模組鏡頭10進入所述攝像模組內部後,被所述感光晶片21A接收和進行光電轉化,從而在後續過程中,所述攝像模組能夠獲得與物體相關的影像。
所述感光裝置20A進一步包括一濾光片22A、一線路板23A和一鏡座24A,所述感光裝置20A採用的是晶片倒裝工藝(flip chip),所述感光晶片21A位於所述鏡座24A的底部,直接與所述鏡座24A相連接,並且所述感光晶片21A與所述濾光片22A分別位於所述鏡座24A的內壁具有的一凸台的頂部和底部,其中所述感光晶片23A與所述線路板23A保持一間距,所述鏡座24A具有電氣功能,能夠保證所述攝像模組的成像。
本變形實施中的所述感光裝置20A的高度較小,不僅可以滿足小後焦距的模組的組裝需求,而且進一步地縮短了組裝的公差鏈長度,使所述感光晶片21A與所述攝像模組鏡頭10相對組裝位置公差最小化,提高了其組裝精度。而且有利於減小攝像模組的後焦限制,以進一步縮小模組的高度尺寸,有利於攝像模組向輕薄化的方向發展。此外,由於所述感光晶片21A直接設置於所述鏡座24A上,不需要貼裝於所述線路板23A上,能夠消除線路板的不平整對感光晶片的影響,進一步保證了所述攝像模組的成像品質。
參考圖6,本發明提供的攝像模組鏡頭的一種變形實施將被闡述。如圖6所示,一種攝像模組鏡頭10B,包括四內部光學鏡片11B、一外部光學鏡片12B和一鏡筒部件13B,各所述內部光學鏡片11B沿著鏡筒部件13B的高度方向被設置於所述鏡筒部件13B具有的一收容腔131B中,所述外部光學鏡片12B於所述鏡筒部件13B的底部固定於所述鏡筒部件13上,且各所述內部光學鏡片11B與所述外部光學鏡片12B位於所述攝像模組鏡頭10B的光學路徑上。
各所述內部光學鏡片11B按照次序被逐片的固定於所述鏡筒部件13B的內部空間,其中各所述內部光學鏡片11B之間及與所述鏡筒部件13B使用隔圈進行連接固定。
所述外部光學鏡片12B的邊緣具有一擋光層121B,所述擋光層121B是通過在所述外部光學鏡片12B的外側塗布黑膠形成的,所述黑膠較佳為熱固膠,其中所述擋光層121B完全覆蓋所述外部光學鏡片12B的整個側面,防止所述攝像模組鏡頭10B漏光。
參考圖7和圖8,本發明提供的攝像模組鏡頭的第二種具體實施方式將被闡述。如圖7和圖8所示,一種攝像模組鏡頭10C,包括至少一內部光學鏡片11C、至少一外部光學鏡片12C和一鏡筒部件13C,其中各所述內部光學鏡片11C被設置於所述鏡筒部件13C具有的一收容腔131C中,所述外部光學鏡片12C被設置於所述鏡筒部件13C的底部並位於所述鏡筒部件13C的外部,且所述內部光學鏡片11C和各所述外部光學鏡片12C位於所述攝像模組鏡頭10C的光學路徑上。
在本較佳實施例中,包括三片所述內部光學鏡片11C,分別為一第一內部光學鏡片111C、一第二內部光學鏡片112C和一第三內部光學鏡片113C,其中所述第一內部光學鏡片111C被預組裝於所述鏡筒部件13C頂部的內部空間中,作為可調鏡片,其組裝位置相對於所述鏡筒部件13C的空間位置適於被進行至少一個方向的調整,可調整的方向包括水準、垂直、傾斜和圓周方向中的一個或幾個方向。
較佳地,使用膠水預組裝所述第一內部光學鏡片111C,其中所述膠水較佳為UV膠與熱固膠的混合膠,經過紫外曝光後半固化將所述第一內部光學鏡片111C預組裝於所述鏡筒部件13C,後期經過調整後,再將所述膠水進行烘烤完全固化進行固定所述第一內部光學鏡片111C。本領域的技術人員也可以選擇其他方式對所述可調鏡片進行預組裝。
所述第二內部光學鏡片112C和所述第三內部光學鏡片113C嵌合後組成一個整體的鏡片組件,二者之間的嵌合可選擇使用隔圈或者直接塗膠進行連接,然後再將鏡片組件固定於所述鏡筒部件13C中部和底部的內部空間,可選擇使用銲接或膠水進行固定。其中,也可以將所述第二內部光學鏡片112C和所述第三內部光學鏡片113C分別單片的固定於所述鏡筒部件13C。
值得一提的是,可以選擇所述內部光學鏡片11C中的一片或者多片作為可調鏡片,也可以同時通過將所述外部光學鏡片12C預組裝於所述鏡筒部件13C的底部,使得所述外部光學鏡片12C的組裝位置可調,也將所述外部光學鏡片12C作為可調鏡片在後續工序中進行調節,通過對所述可調鏡片組裝位置的調節,以校準所述攝像模組鏡頭10C的光心,校準後再對所述可調鏡片進行固定,提高其製造良率。
所述鏡筒部件13C具有至少一調整通道132C,所述調整通道132C設置於所述鏡筒部件13C的安裝所述可調鏡片的位置處,本較佳實施例中的所述調整通道132C的設置位置與所述第一內部光學鏡片111C的組裝位置相對應,其中所述調整通道132C將所述鏡筒部件13C的內部空間和外部環境相連通,以便於從通過一外部調整裝置從所述鏡筒部件13C的外部伸入到所述調整通道132C接觸所述第一內部光學鏡片111C來調整所述第一內部光學鏡片111C的組裝位置。
較佳地,本較佳實施例在所述鏡筒部件13C的外側圓周方向設置四個所述調整通道132C,各所述調整通道132C均勻地分佈於所述鏡筒部件13C的頂部與所述第一內部光學鏡片111C相對應,各所述調整通道132C之間彼此相隔90°,以便於從不同方向對所述第一內部光學鏡片111C進行調整,保證調整的精度。
所述鏡筒部件13C具有至少一固定通道133C,設於所述鏡筒部件13C的頂部,與所述第一內部光學鏡片111C相對應,對所述第一內部光學鏡片111C進行調整後,使用一點膠設備通過所述固定通道133C點膠固定所述第一內部光學鏡片111C。較佳地,本實施例實施為四個所述固定通道133C,彼此相間隔90°,均與所述第一內部光學鏡片111C的邊緣相對應,以便於從多處對其進行固定,保證固定的牢固性。點膠固定所述第一內部光學鏡片111C的時候,可以多注入一些膠水到各所述固定通道133C中,便於同時密封所述固定通道133C,防止灰塵進入,並可防止鏡頭漏光。
值得一提的是,也可以通過所述調整通道132C注入膠水來固定所述第一內部光學鏡片111C,尤其是當將設置於所述鏡筒部件13C中部或者底部的內部空間中的內部光學鏡片作為可調鏡片時,通常使用與所述可調鏡片相對應的調整通道來固定所述可調鏡片,並多注入一些膠水,同時密封所述調整通道。
當所述外部光學鏡片12C作為可調鏡片時,可以使用以設備直接對其進行調整,然後通過點膠或者完全固化預組裝用的膠水來將其固定。
進一步地,在所述外部光學鏡片12C的邊緣設置一擋光層121C,其中所述擋光層121C必須完全覆蓋所述外部光學鏡片12C的整個側面,以防止所述攝像模組鏡頭10C漏光,並防止外部雜散光進入所述攝像模組鏡頭10C內部,以保證所述攝像模組鏡頭10C的成像品質。較佳地,通過在所述外部光學鏡片12的外側塗布黑膠來設置所述擋光層121,所述黑膠可選為熱固膠,固化後形成所述擋光層121C。
參考圖9,包括上述攝像模組鏡頭10C的攝像模組將被闡述。如圖9所示,一種攝像模組,包括一種攝像模組鏡頭10C和一感光裝置20C,所述感光裝置20C包括一感光晶片21C,所述攝像模組鏡頭10C被設置於所述感光晶片21C的感光路徑上,當物體反射的光線經過所述攝像模組鏡頭10C進入所述攝像模組內部後,被所述感光晶片21C接收和進行光電轉化,從而在後續過程中,所述攝像模組能夠獲得與物體相關的影像。
所述感光裝置進一步包括一濾光片22C、一線路板23C和一鏡座24C,其中所述濾光片22C安裝於所述鏡座24C的內部,並被設置於所述感光晶片21C的上方,其中所述感光晶片21C貼裝於所述線路板23C的上方,所述線路板23C安裝於所述鏡座24C的底部並使得所述感光晶片21位於所述鏡座24C的內部的腔體中,且所述感光晶片21C與所述鏡座24C之間保持一間距,二者並不直接接觸,即所述感光裝置20C採用COB(chip on board)工藝進行製作。
所述外部光學鏡片12C被設置於所述鏡筒部件13C與所述鏡座24C之間,即所述外部光學鏡片12C的頂部連接於所述鏡筒部件13C的底部,所述外部光學鏡片12C的底部連接於所述鏡座24C的頂部,承靠在所述鏡座24C上,被所述鏡座24C支撐,且各所述內部光學鏡片11C及各所述外部光學鏡片12C均被設置於所述感光晶片21C的感光路徑上,其中所述第一內部光學鏡片111C作為所述攝像模組的可調鏡片,其組裝位置相對於所述感光晶片21C的組裝位置被可調,調整後,能夠使得所述攝像模組鏡頭10C的中心軸線與所述感光晶片21C的中心軸線重合或者在偏差允許的範圍內,以保證所述攝像模組的成像品質。
值得一提的是,在所述攝像模組中,還可以將其他所述內部光學鏡片11C、所述外部光學鏡片12C作為可調鏡片來調整所述攝像模組鏡頭10C的中心軸線,將所述外部光學鏡片12C作為可調鏡片時,需要將所述外部光學鏡片12C與所述鏡座24C進行預組裝,所述外部光學鏡片12C不能固定於所述鏡座24C,其相對於所述鏡座24C的組裝位置被可調。
參考圖11,所述攝像模組的組裝方法將被闡述。所述攝像模組的組裝方法1100包括以下步驟:
步驟(1101):將各所述內部光學鏡片11C安裝於所述鏡筒部件13C的內部空間,其中將至少一片所述內部光學鏡片11C作為可調鏡片進行預組裝,其組裝位置被可調,並固定除所述可調鏡片以外的其餘所述內部光學鏡片11;
步驟(1102):將所述外部光學鏡片12C設置於所述鏡筒部件13C底部的外部空間;
步驟(1103):在所述外部光學鏡片12C的外側設置所述擋光層121C,完成所述攝像模組鏡頭10C的組裝;
步驟(1104):將所述攝像模組鏡頭10C預組裝於所述感光裝置20C,完成所述攝像模組的預組裝;
步驟(1105):調整所述攝像模組鏡頭10C的組裝位置,使所述攝像模組成像滿足解像要求;以及
步驟(1106):封裝所述攝像模組鏡頭10C和所述感光裝置20C,完成所述攝像模組的組裝。
其中所述步驟(1101)至步驟(1103)為所述攝像模組鏡頭10C的組裝步驟。
在所述步驟(1101)中,除所述可調鏡片之外的其餘各所述內部光學鏡片11C可以逐個單片的固定於所述鏡筒部件13C的內部空間,也可以將其嵌合後形成一個整體的鏡片組件後再固定於所述鏡筒部件13C的內部空間,其中將所述第一內部光學鏡片111C作為可調鏡片用膠水進行預組裝,在後續工序中對其組裝位置進行調整。
在所述步驟(1102)和所述步驟(1103)中,在對所述外部光學鏡片12C的外側塗布黑膠設置所述擋光層121C時,也可以同時在所述鏡筒部件13C和所述外部光學鏡片12C的交界處塗布黑膠,既可以形成所述擋光層121C,又可以將所述外部光學鏡片12C與所述鏡筒部件13C相連接,減少組裝步驟,節約時間,提高產品生產製造效率,降低成本。當然也可以將所述外部光學鏡片12C與所述鏡筒部件13C進行連接後,再在所述外部光學鏡片12C的外側塗布黑膠設置所述擋光層121C,根據實際情況進行選擇,其中所述擋光層121C可在組裝所述外部光學鏡片12C之前進行設置,當然也可在組裝後進行設置。
進一步地,可通過在所述外部光學鏡片12C的頂部表面邊緣塗膠或者在所述鏡筒部件13C的底部表面塗膠使二者連接到一起,其中所述外部光學鏡片12C與所述鏡筒部件13C之間可以固定連接,也可以不做固定,對二者進行預組裝,將所述外部光學鏡片12C作為可調鏡片,使得所述鏡筒部件13C和所述外部光學鏡片12C的組裝位置在後續工序中適於被進行至少一個方向的調整。
在所述步驟(1104)中,在所述外部光學鏡片12C的底部表面邊緣塗膠或者在所述鏡座24C的頂部表面塗膠,將所述外部光學鏡片12C與所述鏡座24C之間用膠水進行固定地連接,其中所述膠水較佳為熱固膠,也可以將二者進行預組裝,使得所述外部光學鏡片12C相對於所述感光晶片21C的組裝位置適於被進行至少一個方向的調整。
在上述各步驟中,預組裝用的膠水適於選擇UV膠與熱固膠的混合膠進行預組裝,所述膠水經過紫外曝光後呈半固化狀態實現預組裝,在後期經過烘烤進行完全固化,進而將所述外部光學鏡片12C固定於所述鏡座24C和所述鏡筒部件13C上。
在所述步驟(1105)中,所述攝像模組鏡頭10C的調整可通過調整作為所述可調鏡片的所述內部光學鏡片11C、所述外部光學鏡片12C和/或所述鏡筒部件13C來實現,即調整所述攝像模組鏡頭10C的光學路徑,使得所述攝像模組鏡頭10C的中心軸線與所述感光晶片21C的中心軸線重合或者在偏差允許的範圍內,進而使攝像模組成像滿足預期的解像要求。
具體地,在上述組裝方法中,可以通過對所述可調鏡片的預組裝,所述攝像模組鏡頭可按照下列幾種方式進行調整:(1)調整所述鏡筒部件13C的組裝位置對所述攝像模組進行校準,即通過調整所述鏡筒部件13C得以調整固定於其內部空間的各所述內部光學鏡片11C及預組裝的所述可調鏡片,換句話說,此種情況下,所述外部光學鏡片12C與所述鏡筒部件13C之間預組裝,與所述鏡座24C之間固定連接;(2)分別調整所述鏡筒部件13C和所述外部光學鏡片12C對所述攝像模組進行校準,此種情況下,所述外部光學鏡片12C與所述鏡筒部件13C及所述鏡座24C之間均進行預組裝;(3)同時調整所述鏡筒部件13C和所述外部光學鏡片12C對所述攝像模組進行校準,即調整所述攝像模組鏡頭10C來校準所述攝像模組,換句話說,此種情況下,所述外部光學鏡片12C與所述鏡筒部件13C之間固定連接,與所述鏡座24C之間預組裝;(4)對所述可調鏡片的組裝位置進行調整,進而得以調整所述攝像模組鏡頭10C的中心軸線;(5)將所述可調鏡片的調整與上述(1)至(3)中所述鏡筒部件13C及所述外部光學鏡片12C的調整相結合來校準所述攝像模組。
所述步驟(1105)包括以下步驟:步驟(11051)對預組裝的攝像模組進行通電,採集攝像模組成像;步驟(11052)根據攝像模組成像,使用軟件按照光學方法計算出所述攝像模組鏡頭10C的調整方式及調整量;步驟(11053)按照調整量對所述攝像模組鏡頭10C的組裝位置進行定量調整。
在所述步驟(1106)中,調整預組裝的所述攝像模組10C後,通過在所述外部光學鏡片12C與所述鏡筒部件13C之間及所述外部光學鏡片12C與所述鏡座24C之間進行點膠,例如熱固膠,然後固化來固定預組裝的所述外部光學鏡片12C,並通過所述調整通道132C和/或所述固定通道133C來固定作為可調鏡片的所述內部光學鏡片11C,完成所述攝像模組的組裝。
此外,也可以直接將所述外部光學鏡片12C直接固定於所述鏡筒部件13C和所述鏡座24C之間,固定後不可進行調整,僅僅通過調整作為可調鏡片的所述內部光學鏡片11C的組裝位置對攝像模組成像進行校準,然後將其固定,完成所述攝像模組的組裝。
本領域的技術人員應理解,上述描述及附圖中所示的本發明的實施例只作為舉例而並不限制本發明。本發明的目的已經完整併有效地實現。本發明的功能及結構原理已在實施例中展示和說明,在沒有背離所述原理下,本發明的實施方式可以有任何變形或修改。
10、10B、10C‧‧‧攝像模組鏡頭
11、11B、11C‧‧‧內部光學鏡片
111C‧‧‧第一內部光學鏡片
112C‧‧‧第二內部光學鏡片
113C‧‧‧第三內部光學鏡片
12、12B、12C‧‧‧外部光學鏡片
121、121B、121C‧‧‧擋光層
13、13B、13C‧‧‧鏡筒部件
14‧‧‧膠水
131、131B、131C‧‧‧收容腔
132C‧‧‧調整通道
133C‧‧‧固定通道
20、20A、20C‧‧‧感光裝置
21、21A、21C‧‧‧感光晶片
22、22A、22C‧‧‧濾光片
23、23A、23C‧‧‧線路板
24、24A、24C‧‧‧鏡座
1100、1100‧‧‧組裝方法
1001~1006‧‧‧步驟
10051~10053‧‧‧步驟
1101~1106‧‧‧步驟
11051~11053‧‧‧步驟
圖1是根據本發明的第一個較佳實施例的攝像模組鏡頭的立體結構示意圖。 圖2是根據本發明的上述第一個較佳實施例的攝像模組鏡頭的剖視示意圖。 圖3是根據本發明的上述第一個較佳實施例的攝像模組的剖視示意圖。 圖4是根據本發明的上述第一個較佳實施例的攝像模組的組裝方法示意圖。 圖5是根據本發明的上述第一個較佳實施例的攝像模組的一種變形實施。 圖6是根據本發明的上述第一個較佳實施例的攝像模組鏡頭的一種變形實施。 圖7是根據本發明的第二個較佳實施例的攝像模組鏡頭的立體結構示意圖。 圖8是根據本發明的上述第二個較佳實施例的攝像模組鏡頭的剖視示意圖。 圖9是根據本發明的上述第二個較佳實施例的攝像模組的剖視示意圖。 圖10是根據本發明的上述第一個較佳實施例的攝像模組的組裝方法流程圖。 圖11是根據本發明的上述第二個較佳實施例的攝像模組的組裝方法流程圖。

Claims (23)

  1. 一種攝像模組鏡頭,其特徵在於,所述鏡頭包括: 至少一內部光學鏡片; 至少一外部光學鏡片;以及 一鏡筒部件,各所述內部光學鏡片按照預定次序被設置於所述鏡筒部件的內部空間,各所述外部光學鏡片沿著所述鏡筒部件的高度方向被設置於所述鏡筒部件的外部,其中至少一片所述內部光學鏡片被預組裝於所述鏡筒部件中和/或至少一所述外部光學鏡片被預組裝於所述鏡筒部件的外部,作為可調鏡片,其中各所述內部光學鏡片與各所述外部光學鏡片均位於所述攝像模組鏡頭的光學路徑上。
  2. 依申請專利範圍第 1 項所述的鏡頭,其中至少一片所述內部光學鏡片的所述可調鏡片,其組裝位置相對於所述鏡筒部件的空間位置適於被進行至少一個方向的調整,其中至少一所述外部光學鏡片的所述可調鏡片,其組裝位置相對於所述鏡筒部件適於被進行至少一個方向的調整。
  3. 依申請專利範圍第 1 項所述的鏡頭,其中沿著所述鏡筒部件的外側圓周方向設有至少一調整通道,各所述調整通道將所述鏡筒部件的內部空間和外部環境相連通,其中各所述調整通道均與各所述可調鏡片相對應,適於通過所述調整通道調整所述可調鏡片的組裝位置,以調整所述攝像模組鏡頭的光學路徑。
  4. 依申請專利範圍第 1 項所述的鏡頭,其中第一片所述內部光學鏡片作為所述可調鏡片被設置於所述鏡筒部件頂部的內部空間中時,所述鏡筒部件的頂部設有至少一固定通道,其中所述固定通道與所述可調鏡片的邊緣相對應,將所述可調鏡片的邊緣和外部環境相連通,進而適於通過所述固定通道注入膠水來固定所述可調鏡片。
  5. 依申請專利範圍第 1 項至第 4 項任一項所述的鏡頭,其中預組裝的各元件通過膠水半固化進行預組裝,其中預組裝用的膠水為一種UV膠與熱固膠的混合膠,經過紫外曝光後所述膠水會半固化實現預組裝,經過烘烤處理後,所述膠水會完全固化,以固定整個所述攝像模組鏡頭。
  6. 依申請專利範圍第 5 項所述的鏡頭,其中各所述外部光學鏡片外側均具有一擋光層,所述擋光層完全覆蓋所述外部光學鏡片的整個側面。
  7. 一種攝像模組,其特徵在於,包括: 一感光裝置,所述感光裝置包括一感光晶片和一鏡座;和 一種攝像模組鏡頭,所述攝像模組鏡頭被設置於所述感光晶片的感光路徑上,其中所述攝像模組鏡頭包括至少一內部光學鏡片、至少一外部光學鏡片以及一鏡筒部件,各所述內部光學鏡片按照預定次序被設置於所述鏡筒部件的內部空間,各所述外部光學鏡片被設置或預組裝於所述鏡筒部件和所述鏡座之間,其中各所述內部光學鏡片與各所述外部光學鏡片均位於所述感光晶片的感光路徑上。
  8. 依申請專利範圍第 7 項所述的攝像模組,其中所述外部光學鏡片固定於所述鏡筒部件和所述鏡座之間,所述外部光學鏡片的頂部表面邊緣和底部表面邊緣分別與所述鏡筒部件的底部表面和所述鏡座的頂部表面之間均固定連接,其中所述至少一片所述內部光學鏡片被預組裝於所述鏡筒部件中作為可調鏡片。
  9. 依申請專利範圍第 7 項所述的攝像模組,其中所述外部光學鏡片作為可調鏡片被預組裝於所述鏡筒部件和所述鏡座之間,通過在所述外部光學鏡片的頂部表面邊緣或所述鏡筒部件的底部表面塗布膠水進行二者之間的預組裝,並通過在所述外部光學鏡片的底部表面邊緣或所述鏡座的頂部表面塗布膠水進行二者之間的預組裝,其中所述外部光學鏡片和所述鏡筒部件相對於一感光晶片的組裝位置均適於被進行至少一個方向的調整。
  10. 依申請專利範圍第 7 項所述的攝像模組,其中所述外部光學鏡片作為可調鏡片被預組裝於所述鏡筒部件和所述鏡座之間,通過在所述外部光學鏡片的頂部表面邊緣或所述鏡筒部件的底部表面塗布膠水使二者固定的連接,並通過在所述外部光學鏡片的底部表面邊緣或所述鏡座的頂部表面塗布膠水進行二者之間的預組裝,其中所述攝像模組鏡頭相對於一感光晶片的組裝位置均適於被進行至少一個方向的調整。
  11. 依申請專利範圍第 7 項所述的攝像模組,其中所述外部光學鏡片作為可調鏡片被預組裝於所述鏡筒部件和所述鏡座之間,通過在所述外部光學鏡片的頂部表面邊緣或所述鏡筒部件的底部表面塗布膠水進行二者之間的預組裝,並通過在所述外部光學鏡片的底部表面邊緣或所述鏡座的頂部表面塗布膠水使二者固定的連接,其中鏡筒部件相對於一感光晶片的組裝位置均適於被進行至少一個方向的調整。
  12. 依申請專利範圍第 7 項至第 11 項任一項所述的攝像模組,其中預組裝的各元件通過膠水半固化進行預組裝,其中預組裝用的膠水為一種UV膠與熱固膠的混合膠,經過紫外曝光後所述膠水會半固化實現預組裝,經過烘烤處理後,所述膠水會完全固化,以固定整個所述攝像模組。
  13. 依申請專利範圍第 7 項至第 11 項任一項所述的攝像模組,其中所述感光裝置採用COB工藝,其中所述感光晶片貼裝於一線路板的上方,所述線路板安裝於一鏡座的底部並使得所述感光晶片位於所述鏡座的內部的腔體中,且所述感光晶片與所述鏡座之間保持一間距。
  14. 依申請專利範圍第 7 項至第 11 項任一項所述的攝像模組,其中所述感光裝置採用晶片倒裝工藝,其中所述感光晶片位於一鏡座的底部,並直接與所述鏡座相連接,所述感光晶片與一線路板保持一間距。
  15. 依申請專利範圍第 14 項所述的攝像模組,其中所述鏡座具有電氣功能。
  16. 一種攝像模組鏡頭的組裝方法,其特徵在於,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a)將至少一內部光學鏡片按照預定次序安裝於一鏡筒部件的內部空間; (b)將至少一外部光學鏡片沿著所述鏡筒部件的高度方向安裝於所述鏡筒部件的外部空間,其中至少一所述外部光學鏡片預組裝作為可調鏡片; (c)在所述外部光學鏡片的外側設置一擋光層,完成所述攝像模組鏡頭的組裝; (d)將所述攝像模組鏡頭設置於一感光晶片的感光路徑上; (e)完成所述攝像模組的預組裝;以及 (f)封裝所述攝像模組鏡頭和所述感光晶片,完成所述攝像模組的組裝。
  17. 依申請專利範圍第 16 項所述的方法,其中在所述步驟(b)及所述步驟(d)中,所述外部光學鏡片作為可調鏡片被預組裝於所述鏡筒部件和一鏡座之間,通過在所述外部光學鏡片的頂部表面邊緣或所述鏡筒部件的底部表面塗布膠水進行二者之間的預組裝,並通過在所述外部光學鏡片的底部表面邊緣或所述鏡座的頂部表面塗布膠水進行二者之間的預組裝,其中所述外部光學鏡片和所述鏡筒部件相對於所述感光晶片的組裝位置均適於被進行至少一個方向的調整。
  18. 依申請專利範圍第 16 項所述的方法,其中在所述步驟(b)及所述步驟(d)中,所述外部光學鏡片作為可調鏡片被預組裝於所述鏡筒部件和一鏡座之間,通過在所述外部光學鏡片的頂部表面邊緣或所述鏡筒部件的底部表面塗布膠水使二者固定的連接,並通過在所述外部光學鏡片的底部表面邊緣或所述鏡座的頂部表面塗布膠水進行二者之間的預組裝,其中所述攝像模組鏡頭相對於所述感光晶片的組裝位置均適於被進行至少一個方向的調整。
  19. 依申請專利範圍第 16 項所述的方法,其中在所述步驟(b)及所述步驟(d)中,所述外部光學鏡片作為可調鏡片被預組裝於所述鏡筒部件和一鏡座之間,通過在所述外部光學鏡片的頂部表面邊緣或所述鏡筒部件的底部表面塗布膠水進行二者之間的預組裝,並通過在所述外部光學鏡片的底部表面邊緣或所述鏡座的頂部表面塗布膠水使二者固定的連接,其中鏡筒部件相對於所述感光晶片的組裝位置均適於被進行至少一個方向的調整。
  20. 依申請專利範圍第 16 項至第 19 項任一項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步驟(e)包括以下步驟:(e1)對預組裝完成的所述攝像模組進行通電,採集攝像模組成像;(e2)根據攝像模組成像調整計算所述可調鏡片的調整方式和調整量;以及(e3)按照調整量對所述可調鏡片進行調整,使得所述攝像模組成像滿足解像要求。
  21. 依申請專利範圍第 16 項所述的方法,其中在所述步驟(f)中,對所述可調鏡片進行點膠固定,完成所述攝像模組的組裝。
  22. 依申請專利範圍第 16 項所述的方法,其中在所述步驟(c)中,適於在組裝所述外部光學鏡片之前或之後進行所述擋光層的設置。
  23. 依申請專利範圍第 16 項所述的方法,其中在所述步驟(c)中,通過在各所述外部光學鏡片的外側塗布黑膠形成所述擋光層,所述擋光層完全覆蓋所述外部光學鏡片的整個側面。
TW107131281A 2015-12-29 2016-12-13 攝像模組鏡頭和攝像模組及其組裝方法 TWI731262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201511009093.5 2015-12-29
CN201511009093.5A CN105487191B (zh) 2015-12-29 2015-12-29 摄像模组镜头和摄像模组及其组装方法
CN201511009093.5 2015-12-29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842373A true TW201842373A (zh) 2018-12-01
TWI731262B TWI731262B (zh) 2021-06-21

Family

ID=55674285

Family Applications (4)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7131275A TWI691748B (zh) 2015-12-29 2016-12-13 攝像模組鏡頭和攝像模組及其組裝方法
TW107131247A TWI731261B (zh) 2015-12-29 2016-12-13 攝像模組鏡頭和攝像模組及其組裝方法
TW105141123A TWI644137B (zh) 2015-12-29 2016-12-13 攝像模組鏡頭和攝像模組及其組裝方法
TW107131281A TWI731262B (zh) 2015-12-29 2016-12-13 攝像模組鏡頭和攝像模組及其組裝方法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3)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7131275A TWI691748B (zh) 2015-12-29 2016-12-13 攝像模組鏡頭和攝像模組及其組裝方法
TW107131247A TWI731261B (zh) 2015-12-29 2016-12-13 攝像模組鏡頭和攝像模組及其組裝方法
TW105141123A TWI644137B (zh) 2015-12-29 2016-12-13 攝像模組鏡頭和攝像模組及其組裝方法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05487191B (zh)
TW (4) TWI691748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7071561A1 (zh) * 2015-10-30 2017-05-04 宁波舜宇光电信息有限公司 可调光学镜头和摄像模组及其制造方法和应用
KR102248437B1 (ko) 2016-06-23 2021-05-04 닝보 써니 오포테크 코., 엘티디. 고정 초점 카메라 모듈 및 이의 초점 조정 장치 및 초점 조정 방법
CN110058372B (zh) * 2017-02-23 2022-02-08 核心光电有限公司 折叠式摄影机透镜设计
WO2018171656A1 (zh) * 2017-03-24 2018-09-27 宁波舜宇光电信息有限公司 分体式镜头和摄像模组以及电子设备
CN109814224A (zh) * 2017-11-22 2019-05-28 扬明光学股份有限公司 镜头及其制造方法
TWI756521B (zh) * 2018-03-29 2022-03-01 大陸商寧波舜宇光電信息有限公司 光學鏡頭、攝像模組及其組裝方法
CN112534328B (zh) * 2018-04-28 2023-07-07 宁波舜宇光电信息有限公司 光学镜头、摄像模组及其组装方法
CN108459389A (zh) * 2018-05-23 2018-08-28 浙江舜宇光学有限公司 间隔环、光学镜头及摄像模组
CN108717224B (zh) * 2018-08-13 2021-05-14 宁波舜宇光电信息有限公司 光学镜头组装方法及用该方法组装的光学镜头、摄像模组
CN111190258A (zh) 2018-11-15 2020-05-22 三营超精密光电(晋城)有限公司 光学镜头、应用该光学镜头的镜头模组及电子装置
CN109491179B (zh) * 2018-11-29 2020-10-30 业成科技(成都)有限公司 镜筒结构及其组装方法
CN111385442A (zh) * 2018-12-28 2020-07-07 宁波舜宇光电信息有限公司 镜头组件、感光组件和摄像模组及其组装方法
CN112751990B (zh) * 2019-10-29 2022-10-14 宁波舜宇光电信息有限公司 摄像模组及其组装方法
CN111812794A (zh) * 2020-09-01 2020-10-23 歌尔股份有限公司 镜片组件及镜片组件的制备方法
CN112327444A (zh) * 2020-10-10 2021-02-05 昆山丘钛微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镜头组件、摄像模组及终端设备

Family Cites Families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277422B2 (ja) * 2000-05-19 2009-06-10 フジノン株式会社 光学装置
JP4248586B2 (ja) * 2007-05-24 2009-04-02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撮像装置及びその製造方法、並びに該撮像装置を搭載した携帯情報端末及び撮像機器
US8526129B2 (en) * 2008-04-09 2013-09-03 Hitachi Maxell, Ltd. Lens unit, camera module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of lens unit
CN101609191A (zh) * 2008-06-20 2009-12-23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镜头模组
CN101930109A (zh) * 2009-06-25 2010-12-29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镜头模组及其组装方法
KR101061249B1 (ko) * 2009-11-30 2011-09-01 삼성전기주식회사 카메라 모듈
CN102486560A (zh) * 2010-12-04 2012-06-06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相机模组
US8292524B1 (en) * 2011-08-05 2012-10-23 Hon Hai Precision Industry Co., Ltd. Lens module and camera module having same
CN202472093U (zh) * 2012-01-09 2012-10-03 上海微电子装备有限公司 镜头
JP2013174670A (ja) * 2012-02-23 2013-09-05 Olympus Corp レンズユニット
WO2013190918A1 (ja) * 2012-06-18 2013-12-27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カメラモジュール、および当該カメラモジュールを搭載した電子機器、ならびに当該カメラモジュールの製造方法
CN103676078A (zh) * 2012-08-31 2014-03-26 佛山普立华科技有限公司 变焦镜头调整结构
WO2014162846A1 (ja) * 2013-04-04 2014-10-09 コニカミノルタ株式会社 レンズユニット及び撮像装置
JP2017510849A (ja) * 2014-04-10 2017-04-13 エムイーエムエス スタート,エルエルシー ミニチュアレンズアセンブリ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CN204666932U (zh) * 2015-06-11 2015-09-23 深圳市莫廷影像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光学透镜微调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487191A (zh) 2016-04-13
TWI731261B (zh) 2021-06-21
TW201842372A (zh) 2018-12-01
TWI731262B (zh) 2021-06-21
TWI644137B (zh) 2018-12-11
TW201734534A (zh) 2017-10-01
CN105487191B (zh) 2019-10-18
TW201843485A (zh) 2018-12-16
TWI691748B (zh) 2020-04-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644137B (zh) 攝像模組鏡頭和攝像模組及其組裝方法
KR102292096B1 (ko) 광학 렌즈 헤드, 촬상 모듈 및 이들의 조립 방법
TWI788403B (zh) 採用分體式鏡頭的攝像模組及其組裝方法
TWI648585B (zh) 整合對焦機構的分體式鏡頭及其組裝方法和攝像模組
TWI684040B (zh) 可調光學鏡頭和攝像模組及其製造方法
TWI700526B (zh) 整合對焦機構的可調光學鏡頭和攝像模組及其組裝方法
US11099353B2 (en) Adjustable optical lens and camera module, manufacturing method and applications thereof
US11874584B2 (en) Lens module and capturing module integrating focusing mechanism and assembly method therefor
WO2020042788A1 (zh) 多群组镜头、摄像模组及其制造方法
WO2019174645A1 (zh) 光学镜头、摄像模组及其组装方法
US20220308310A1 (en) Adjustable Optical Lens and Camera Module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and Applications Thereof
WO2018171714A1 (zh) 分体式镜头和摄像模组
WO2020038161A1 (zh) 光学镜头、摄像模组及其组装方法
TWI403772B (zh) 鏡頭模組與鏡頭模組組裝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