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1840377A - 檢測構成鑄造設備之複數個裝置之異常原因之系統 - Google Patents

檢測構成鑄造設備之複數個裝置之異常原因之系統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1840377A
TW201840377A TW107102822A TW107102822A TW201840377A TW 201840377 A TW201840377 A TW 201840377A TW 107102822 A TW107102822 A TW 107102822A TW 107102822 A TW107102822 A TW 107102822A TW 201840377 A TW201840377 A TW 201840377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mold
pouring
serial number
unit
control devic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710282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白木正孝
加藤晃一
Original Assignee
日商新東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日商新東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日商新東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184037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840377A/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2CASTING; POWDER METALLURGY
    • B22DCASTING OF METALS; CASTING OF OTHER SUBSTANCES BY THE SAME PROCESSES OR DEVICES
    • B22D47/00Casting plants
    • B22D47/02Casting plants for both moulding and casting
    • GPHYSICS
    • G05CONTROLLING; REGULATING
    • G05BCONTROL OR REGULATING SYSTEMS IN GENERAL; FUNCTIONAL ELEMENTS OF SUCH SYSTEMS;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FOR SUCH SYSTEMS OR ELEMENTS
    • G05B19/00Programme-control systems
    • G05B19/02Programme-control systems electric
    • G05B19/418Total factory control, i.e. centrally controlling a plurality of machines, e.g. direct or distributed numerical control [DNC], flexible manufacturing systems [FMS], integrated manufacturing systems [IMS] or computer integrated manufacturing [CIM]
    • GPHYSICS
    • G05CONTROLLING; REGULATING
    • G05BCONTROL OR REGULATING SYSTEMS IN GENERAL; FUNCTIONAL ELEMENTS OF SUCH SYSTEMS;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FOR SUCH SYSTEMS OR ELEMENTS
    • G05B23/00Testing or monitoring of control systems or parts thereof
    • G05B23/02Electric testing or monitoring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9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contribution to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P90/02Total factory control, e.g. smart factories, flexible manufacturing systems [FMS] or integrated manufacturing systems [IM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Automation & Control Theory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asting Support Devices, Ladles, And Melt Control Thereby (AREA)
  • Casting Devices For Molds (AREA)

Abstract

本發明提供一種為了檢測構成鑄造設備之複數個裝置中產生之異常之原因而集中監視複數個裝置之運轉資料,來特定異常之真正原因的系統。系統(100)包括:採樣用PLC(102),其監測與複數個裝置內之至少一裝置之運行有關之資訊並記憶;及異常判定電腦(108),其自複數個採樣用PLC接收與複數個裝置之運行有關之資訊,以與裝置之運行有關之資訊來判定該裝置之異常,且記憶成為上述裝置之異常之原因的複數個裝置之運行狀態;並且若以與複數個裝置內之至少一個裝置之運行有關之資訊來判定該裝置之異常,則根據所記憶之複數個裝置之運行狀態,自所接收之與複數個裝置之運行有關之資訊來特定成為異常之原因的運行狀態。

Description

檢測構成鑄造設備之複數個裝置之異常原因之系統
本發明係關於一種檢測構成鑄造設備之複數個裝置之異常原因之系統,且關於在某裝置之異常係由其他裝置引起之情形時亦可特定原因之系統。
鑄件係藉由製造鑄模,將該鑄模搬送至澆注位置,對該鑄模澆注熔液而獲得。因此,鑄造工廠中有如下設備,其對造模砂進行調整(砂處理),製造鑄模,視需要製造、設置砂心,進行鑄模輸送。再者,有如下設備,其以盛桶接收於熔解爐中熔解之高溫熔液,將接收熔液後之盛桶搬運至澆注位置,於澆注位置上對鑄模澆注熔液。進而有將鑄模內之熔液冷卻,將鑄件製品與鑄模砂分離之設備(後處理)。如上所述,鑄造設備組合有複數個裝置,其等裝置相互關聯地運行。
鑄造設備之裝置於每個裝置中具備專用之控制裝置。例如,專利文獻1中,於運轉時收集負載電流值、轉數等來自馬達之運轉資料,監視運轉狀況,以能夠進行效率良好之維護。
但是,複數個裝置相互關聯地運行之鑄造設備之裝置中,亦存在產生故障之裝置之真正故障原因不在於該裝置自身,而是起因於其他裝置之情形。因此,即便僅監視該裝置之資料,反而存在產生多餘之保養作業或無益之檢查作業的情形。
因此,本發明之目的在於提供一種為了檢測構成鑄造設備之複數個裝置中產生之異常之原因,而集中監視複數個裝置之運轉資料,來特定異常之真正原因的系統。
[先前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1]日本特開2002-95219號公報
為了解決上述問題,本發明之第1態樣之系統例如如圖1所示,係檢測構成鑄造設備之複數個裝置之異常原因之系統100,上述鑄造設備係製造鑄模,將該鑄模搬送至澆注位置,並且對該鑄模澆注而獲得鑄件者;上述系統具備:採樣用PLC102,其監測與複數個裝置內之至少一個裝置之運行有關之資訊並記憶;以及異常判定電腦108,其自複數個採樣用PLC 102接收與上述複數個裝置之運行有關之資訊,以與裝置之運行有關之資訊來判定該裝置之異常,且記憶成為上述裝置之異常之原因的複數個裝置之運行狀態;若以與複數個裝置內之至少一個裝置之運行有關之資訊來判定該裝置之異常,則根據所記憶之複數個裝置之運行狀態,自所接收之與複數個裝置之運行有關之資訊來特定成為異常之原因之運行狀態。若以上述方式構成,則成為如下系統,其對於構成鑄造設備之複數個裝置中之一者所產生之異常,根據所記憶之成為異常之原因之運行狀況來調查複數個裝置之運行狀況,特定某裝置中產生之異常之真正原因。
再者,本發明之第2態樣之系統例如如圖1所示,係於第1態樣之系統100中,上述複數個裝置具有:測量用以運行該裝置之電流值之電流計或者測量用以運行該裝置之電壓值之電壓計,採樣用PLC 102係監測電流值或電壓值來作為與運行有關之資訊。若以上述方式來構成,則可測量對裝置施加之 負載作為電流值或電壓值,監測裝置之運行。
再者,本發明之第3態樣之系統例如如圖1所示,係於第1或第2態樣之系統100中,上述複數個裝置具有測量該裝置之噪音之噪音計或測量該裝置之振動之振動計,採樣用PLC 102監測噪音或振動來作為與運行有關之資訊。若以上述方式構成,則可測量裝置中產生之噪音或振動,偵測出裝置中產生之異常。
再者,本發明之第4態樣之系統例如如圖1所示,係於第1至第3中任一態樣之系統100中,採樣用PLC 102與異常判定電腦108透過交換集線器104而由LAN來連接。若以上述方式構成,則複數個裝置之採樣用PLC之資訊適當傳達至異常判定電腦。
再者,本發明之第5態樣之系統例如如圖1、圖2、圖3、圖4及圖8所示,係於第1至第4中之任一態樣之系統100中,具有:鑄模搬送單元30,搬送被製造之鑄模M;澆注單元70,對由鑄模搬送單元30所搬送之鑄模M澆注熔液;以及鑄造設備管理電腦91,控制鑄造設備1。造模單元10具有:造模裝置14,製造鑄模M;以及造模單元控制裝置11,控制造模裝置14之動作。造模單元控制裝置11係自鑄造設備管理電腦91中獲取造模計劃資料,以根據與該造模計劃資料對應之造模計劃來進行鑄模M之造模之方式控制造模裝置14,並且對造模完畢之鑄模M發行鑄模序列號,對該鑄模序列號與鑄模M有關之造模資料建立關聯。鑄模搬送單元30具有:搬送機構38,將鑄模M逐個搬送;鑄模位置檢測感測器39,對鑄模M搬送之情況加以檢測;以及鑄模搬送單元控制裝置31,控制鑄模搬送單元30之動作。鑄模搬送單元控制裝置31係以間歇地搬送鑄模M之方式來控制搬送機構38,接收由造模裝置14來製造且成為可由搬送機構38搬送之狀態的鑄模M之鑄模序列號,將配合與由鑄模位置檢測感測器39所檢測之鑄模M之移動而分配於鑄模M停止之鑄模位置的上述鑄模序列號錯開,藉 此使鑄模位置與位於該鑄模位置之鑄模M之鑄模序列號對應。澆注單元70具有:澆注機72,自澆注盛桶L2向鑄模M中注入熔液;以及澆注單元控制裝置71,控制澆注機72之動作。澆注單元控制裝置71係獲取與澆注盛桶L2內之熔液之熔液狀態資料建立關聯之盛桶序列號,自鑄模搬送單元控制裝置31中獲取位於澆注位置P6之鑄模M之鑄模序列號,以根據與對應於該鑄模序列號之與澆注計劃資料對應之澆注計劃來進行澆注之方式控制澆注機72,並且將澆注後之澆注盛桶L2之盛桶序列號與鑄模序列號建立關聯而傳送至上述鑄造設備管理電腦91中。
若以上述方式構成,則關於鑄模之資訊係與對每個鑄模發行之鑄模序列號建立關聯,再者,藉由在每次搬送鑄模時將鑄模序列號錯開,來把握鑄模停止之位置之鑄模序列號。再者,關於熔液之資訊係與每個盛桶之盛桶序列號建立關聯。而且,若利用澆注機對鑄模注入熔液,則使位於澆注位置之鑄模之鑄模序列號與澆注之盛桶之盛桶序列號建立關聯,發送至鑄造設備管理電腦中。即,可使用鑄模序列號以及與鑄模序列號建立關聯之盛桶序列號,將與鑄模相關之資料與熔液之熔液狀態資料組合而管理。以往,鑄造工廠係個別控制造模裝置、鑄模搬送裝置、熔液搬送裝置、澆注機等,運行人員控制各裝置使鑄造設備整體運行。尤其由於鑄模係連續製造多個鑄模而搬送,故而難以把握各個鑄模搬送之狀況來特定其位置而管理。因此,著眼於特定所要搬送之各個鑄模之位置來管理。再者,關於熔液,亦著眼於對搬送熔液之每個盛桶加以管理。進而,關於鑄造設備之資訊管理中的鑄模之造模資料與熔液之熔液狀態資料之管理方法,關於鑄模之資訊係一面對每個鑄模把握鑄模搬送之狀況一面收集,關於熔液之資訊係一面對每個盛桶把握搬送盛桶之狀況一面收集,若對鑄模注入熔液,則可將該鑄模之資訊與熔液之資訊組合而管理。再者,亦可將與造模裝置有關之資料與由造模裝置製造之鑄模建立關聯而管理。進而,亦 可對造模線上之獨立之鑄模加以識別而管理。根據由異常判定電腦所判定之異常之原因,作業人員可根據以上述方式管理之資訊,來特定具有產生故障之可能性之製品。
再者,本發明之第6態樣之系統例如如圖1、圖2、圖3及圖8所示,係於第5態樣之系統100中,造模單元控制裝置11兼為異常判定電腦108。若以上述方式構成,則可由造模單元控制裝置來判斷造模單元之裝置之異常之原因。
再者,本發明之第7態樣之系統例如如圖1、圖2、圖3及圖8所示,係於第5或第6態樣之系統100中,鑄模搬送單元控制裝置31兼為異常判定電腦108。若以上述方式構成,則可由鑄模搬送單元控制裝置來判斷鑄模搬送單元之裝置之異常之原因。
再者,本發明之第8態樣之系統例如如圖1、圖2、圖3及圖8所示,係於第5至第7中之任一態樣之系統100中,澆注單元控制裝置71兼為異常判定電腦108。若以上述方式構成,則可利用澆注單元控制裝置來判斷澆注單元之裝置之異常之原因。
再者,本發明之第9態樣之系統例如如圖1、圖2、圖3及圖8所示,係於第5態樣之系統100中,鑄造設備管理電腦91兼為異常判定電腦108。若以上述方式構成,則可由鑄造設備管理電腦來判斷鑄造設備整體之裝置之異常之原因。
再者,本發明之第10態樣之系統例如如圖1、圖2、圖3及圖15所示,係於第5至第9態樣之系統100中,鑄造設備1進一步具備:砂處理單元80,將對造模單元10供給中之鑄模砂調整為適合於造模之性狀;以及砂心造模單元82,對配置於鑄模M中之砂心進行造模;並且異常判定電腦108係將由鑄造設備1所鑄造之鑄件之不良之狀態、以及該不良在上述單元中之原因記憶於矩陣資 料庫中,根據與至少一個裝置之運行有關之資訊,使用該矩陣資料庫之資料來判定裝置之故障。若以上述方式構成,則可根據矩陣資料庫,迅速且確實地判定成為鑄件之不良之原因的裝置之故障。
再者,本發明之第11態樣之系統例如如圖15所示,係於第10態樣之系統100中,矩陣資料庫係將鑄件之不良之狀態與區分為砂處理、造模、砂心、澆注、冷卻及後處理之6個加工點之加工點建立關聯。若以上述方式構成,則可根據鑄件之不良之狀態,迅速且確實地判斷6個加工點中之故障。
再者,本發明之第12態樣之系統係於第10或第11態樣之系統100中,鑄造設備1進一步具備調整手段,其根據所判定之故障,為了消除該故障,而對成為故障之原因的裝置進行調整。若以上述方式構成,則可使用矩陣資料庫來迅速且確實地判定成為鑄件之不良之原因的裝置,而且可利用調整手段對成為故障之原因的裝置進行調整,從而消除故障。
再者,本發明之第13態樣之系統例如如圖1及圖2所示,係於第12態樣之系統100中,上述調整手段係造模單元控制裝置11、鑄模搬送單元控制裝置31、澆注單元控制裝置51中之任一者。若以上述方式構成,則利用對造模單元、鑄模搬送單元、澆注單元之裝置之動作加以控制之造模單元控制裝置、鑄模搬送單元控制裝置、澆注單元控制裝置,對成為故障之原因的裝置進行調整,從而可效率良好地進行故障之調整。
依據本發明之檢測構成鑄造設備之複數個裝置之異常原因之系統,上述鑄造設備係製造鑄模,將該鑄模搬送至澆注位置,並且對該鑄模澆注而獲得鑄件者,可集中監視複數個裝置之運轉資料來特定異常之真正原因。
本申請案係根據在日本於2017年2月3日提出申請之日本特願2017-018486號,其內容作為本申請案之內容而形成其一部分。
再者,本發明可藉由以下之詳細說明而進一步完全理解。然而,詳細之說 明及特定之實施例為本發明之理想之實施形態,僅出於說明之目的而記載。其原因在於,本發明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根據該詳細說明,可瞭解各種變更、改變。
申請人並非意圖將所記載之實施形態之任一種均呈獻給公眾,所揭示之改變、代替案中,於專利申請之範圍內在語句上可能未包含者亦作為均等論下之發明之一部分。
本說明書或申請範圍之記載中,只要未特別指示,或者只要未由上下文所明確否定,則名詞及及相同指示語之使用應解釋為包含單數及複數之兩種情況。本說明書中提供之任一例示或者例示性用語(例如「等」)之使用亦僅僅出於容易對本發明進行說明之意圖,只要未特別記載於申請範圍中,則並不對本發明之範圍加以限制。
1、2‧‧‧鑄造設備
10‧‧‧造模單元
11‧‧‧造模單元控制裝置
12‧‧‧造模前砂特性測量器
14‧‧‧造模裝置
16‧‧‧刻印措施
30‧‧‧鑄模搬送單元
31‧‧‧鑄模搬送單元控制裝置
32‧‧‧造模線
33‧‧‧鑄模搬送單元澆注區域
34‧‧‧鑄模搬送單元冷卻區域
37‧‧‧鑄模位置檢測用編碼器
38‧‧‧鑄模輸送推動件(搬送機構)
39‧‧‧鑄模位置感測器
40‧‧‧開氣孔裝置
41‧‧‧上下鑄模反轉機
42‧‧‧砂切斷機
43‧‧‧澆口切斷機
44‧‧‧平板台車設置裝置
45‧‧‧砂心設置件
46‧‧‧上鑄模再反轉機
47‧‧‧鑄模合模/鑄模移換裝置
48‧‧‧鑄模卸除裝置
50‧‧‧熔液搬送單元
51‧‧‧熔液搬送單元控制裝置
52‧‧‧具排空替換功能之接收熔液台車
54、84‧‧‧澆注盛桶搬送台車
56‧‧‧排空替換接種裝置
58‧‧‧澆注盛桶搬送機構
59‧‧‧盛桶位置檢測感測器
60‧‧‧合金材投入單元
61‧‧‧合金材投入單元控制裝置(合金材投入控制裝置)
62‧‧‧合金材漏斗
70‧‧‧澆注單元(熔液搬送單元)
71‧‧‧澆注單元控制裝置
72‧‧‧澆注機
76‧‧‧試樣(TP)採取單元
80‧‧‧砂處理單元
82‧‧‧砂心造模單元(砂心單元)
91‧‧‧鑄造設備管理電腦
100‧‧‧檢測構成鑄造設備之複數個裝置之異常原因之系統
102‧‧‧採樣用PLC
104‧‧‧交換集線器
106‧‧‧無線通訊設備
108‧‧‧異常判定電腦
520‧‧‧行駛台車
521‧‧‧控制盤
522‧‧‧行駛馬達
523‧‧‧編碼器(位置檢測感測器)
524‧‧‧剪式升降機(升降功能)
525‧‧‧荷重計(第1重量計)
526‧‧‧傾動裝置
527‧‧‧傾動馬達
528‧‧‧電纜捲盤
540‧‧‧行駛台車
541‧‧‧控制盤
542‧‧‧行駛馬達
543‧‧‧編碼器(盛桶位置檢測感測器)
544‧‧‧滾子輸送機
546‧‧‧滾子輸送機馬達
548‧‧‧電纜捲盤
720‧‧‧澆注機台車
722‧‧‧升降機構
724‧‧‧傾動機構
725‧‧‧荷重計(第2重量計)
726‧‧‧熔液液面偵測攝影機
728‧‧‧前後移動機構
840‧‧‧行駛台車
842‧‧‧導柱
843‧‧‧編碼器
844‧‧‧升降架
845‧‧‧荷重計(第1重量計)
846‧‧‧盛桶移動機構
848‧‧‧升降架升降裝置
849‧‧‧受電裝置
F‧‧‧熔解爐
L1‧‧‧處理盛桶
L2‧‧‧澆注盛桶
M‧‧‧鑄模
P1‧‧‧投入位置
P2‧‧‧接收熔液位置
P3‧‧‧反應位置
P4‧‧‧排空替換位置
P5‧‧‧移送位置
P6‧‧‧澆注位置
R‧‧‧軌道
Rf‧‧‧鑄模軌道
Rp‧‧‧澆注機軌道
T‧‧‧移送件
圖1係檢測構成鑄造設備之複數個裝置之異常原因之系統例之系統圖。
圖2係表示鑄造設備之構成之俯視圖,表示自爐由處理盛桶來接收熔液,排空替換成澆注盛桶,自澆注盛桶向所製造之鑄模中澆注熔液之鑄造設備。
圖3係圖2之A部放大圖。
圖4係表示搬送鑄模之鑄模輸送推動件與偵測其動作之感測器之圖。
圖5係帶有排空替換功能之接收熔液台車之側視圖。
圖6係澆注盛桶搬送台車之側視圖。
圖7係澆注機之側視圖。
圖8係表示鑄造設備之各單元中所取得之資料、以及單元間之資料之通訊的方塊圖。
圖9係對將鑄模序列號錯開之情形進行說明之示意圖。
圖10係對盛桶之位置、盛桶序列號以及與盛桶序列號建立關聯之熔液狀態資料進行說明之示意圖。
圖11係表示鑄造設備中之資料流的流程圖。
圖12係表示鑄造設備之構成之俯視圖,表示自爐接收熔液於澆注盛桶中,自澆注盛桶向所製造之鑄模中澆注熔液之鑄造設備。
圖13係圖12之B部放大圖。
圖14係帶有升降功能之澆注盛桶搬送台車之側視圖。
圖15係示意性示出表示鑄件之不良之狀態、與原因或故障之關係之矩陣資料庫之一例。
以下,參照圖式,對本發明之實施形態進行說明。此外,各圖中,對相互相同或相當之裝置標註同一符號,省略重複之說明。首先,參照圖1,對作為本發明之實施形態的檢測構成鑄造設備之複數個裝置之異常原因之系統100進行說明。圖中,省略構成鑄造設備之複數個裝置,符號102係表示設置於各裝置中之採樣用PLC。採樣用PLC 102監測與各裝置之運行有關之資訊並記憶。與各裝置之運行有關之資訊中包含由設置於各裝置中之感測器所測量之資訊。此外,採樣用PLC 102亦可控制裝置之運行。此處,所謂各裝置,例如係指造模裝置、揉合機、澆注機、表面處理裝置、集塵機、熔解爐等裝置,但並不限定於該等。再者,所謂與各裝置有關之資訊,包含與各裝置之規格有關之資訊、與各裝置之作動狀態有關之資訊等,但並不限定於該等。再者,所謂「記憶資訊」,係指取得資訊,且之後可輸出,記憶之時間亦可短少。再者,所謂設置於各裝置中之感測器,例如係指設置於造模裝置中之測量造模時之砂 投入重量、壓縮率、靜壓或擠壓壓力、擠壓時間、升壓速度、擠壓衝程、鑄模厚度、造模時刻等造模歷程資料之感測器(測量器)、測量用以運行之電流之電流計或者測量用以運行之電壓之電壓計、振動計、噪音計等,但並不限定於該等。
複數個採樣用PLC 102係透過交換集線器104而與異常判定電腦108進行LAN連接。於某裝置之採樣用PLC 102與交換集線器104位於通透性良好之位置之情形時,亦可透過無線通訊設備106而由無線LAN連接。但,有線LAN連接者由於通訊之可靠性高而較佳。此外,亦可不透過交換集線器104,而僅透過單獨之集線器,將採樣用PLC 102與異常判定電腦108進行LAN連接。
異常判定電腦108自包含由設置於各裝置中之感測器所測量之資訊的複數個採樣用PLC 102來接收與各裝置之運行有關之資訊,根據該資訊來判定裝置之異常。即,於某值脫離既定之範圍,或與現有之值相比大幅度變化之情形時,判定為該裝置異常。此外,既定之範圍例如亦可以隨著運行模式之變化而變更之方式來設定。
若判定為某裝置異常,則異常判定電腦108檢測其原因。異常判定電腦108記憶成為某裝置之異常之原因的複數個裝置之運行狀態。因此,當某裝置中產生異常時,不僅調查該裝置,亦調查其他裝置之運行狀況。調查之運行狀況為包含歷程之運行狀況。
例如,造模機中擠壓壓力升高,判定為造模機之異常。作為原因,存在造模機之閥或電力系統或者其他構成零件之故障之情形,亦存在造模機之前步驟之揉合機、CB(compactability:壓實性)控制器、鬆砂機(aerator)等中產生異常之情形。存在揉合機未正常作動,送至造模機中之鑄模砂之性狀差,造模機之擠壓壓力升高之情形。此種原因可藉由與記憶有揉合機中之砂溫度、砂之水分值、揉合機之電流值等之資料,即,使造模機之擠壓壓力升高之 類的砂溫度等進行比較而特定。同樣,可調查CB(compactability:壓實性)控制器、鬆砂機之運行狀況是否成為使造模機之擠壓壓力升高之運行狀況,來特定原因。
再者,設為帶式輸送機過載而異常地停止。作為原因,存在帶式輸送機之馬達系統之故障、或者輸送帶或皮帶驅動之咬入等帶式輸送機自身之異常之情形,亦存在帶式輸送機之前步驟之揉合機之異常為原因之情形。例如,亦想到於揉合機中,對鑄模砂過多地注水,砂之比重變得過大,由於過載而使帶式輸送機停止之情形。此種原因可藉由調查記憶有揉合機中之砂溫度、砂之水分值、揉合機之電流值等之資料,即,使造模機之鑄模砂中之注水量提高之類的資料而特定。
或者,設為揉合機過載而異常地停止。存在揉合機之混練輪之異常、混練輪之馬達系統之異常等揉合機自身之異常之情形,亦存在揉合機之前步驟之揉合機前水分控制為異常之情形。即,亦存在無法進行揉合機前水分控制,亦即無法利用後述之造模前砂特性測量器12中之水分感測器來測量正確之砂水分,揉合機中之注水變得過多而成為過載之情形。因此,可調查水分控制中之水分測量值、砂溫、大氣溫是否變得異常,來特定原因。
如上述例子所述,存在由於其他設備之異常而於某裝置中產生異常之情形。因此,複數個裝置之異常原因檢測系統100中,將各採樣用PLC 102中所得之資訊傳送至異常判定電腦108。異常判定電腦108中,若判定某裝置之異常,則包含周圍之裝置之資訊在內來探索其原因,特定異常之真正原因。如上所述,藉由系統100,可特定如鑄造設備般由複數個裝置所構成之設備中的某裝置之異常之真正原因。
接下來,參照圖2及圖3,對鑄造設備1之構成進行說明。圖2係表示鑄造設備之構成之俯視圖,圖3係圖2之A部放大圖。鑄造設備1包括造模單 元10、鑄模搬送單元30、熔液搬送單元50及澆注單元70。造模單元10係由鑄模砂來製造鑄模M。鑄模搬送單元30係將所製造之鑄模M自造模單元10向澆注單元70中搬送,而且將由澆注單元70所澆注熔液後之鑄模M一面搬送一面冷卻,使熔液冷卻/固化而形成鑄件,利用鑄模卸除裝置48自鑄模中取出鑄件。熔液搬送單元50係於處理盛桶L1中投入合金材,自爐F接收熔液於處理盛桶L1中,使熔液與合金材反應,將反應後之熔液排空替換成澆注盛桶L2,將澆注盛桶L2移送至澆注單元70之澆注機72中。澆注單元70係自澆注盛桶L2向鑄模M中澆注熔液。
造模單元10具有造模前砂特性測量器12,其測量造模前之鑄模砂之性狀。造模前之鑄模砂例如為於濕砂或以砂回收裝置對自鑄模卸除裝置48中排出之砂進行處理之砂中,調配黏結劑、添加劑、硬化劑、水分等,進行揉合而成之砂。鑄模砂之性狀對鑄模之品質造成大影響,故而於造模前測量。
造模單元10具有造模裝置14,其由鑄模砂來製造鑄模。造模裝置14中,於模仿製品之形狀的模型之周圍加入鑄件砂,對於1個製品形成上下2個鑄模。鑄模中有於模框之中製作的帶框鑄模、以及無模框之無框鑄模。造模裝置14具有測量器(未圖示),其測量造模時之砂投入重量、壓縮率、靜壓或擠壓壓力、擠壓時間、升壓速度、擠壓衝程、鑄模厚度、造模時刻等造模歷程資料。
造模單元10亦可具有刻印裝置16,其於藉由模型而形成於鑄模中之空間,亦即注入熔液而固化成為鑄件之空間之面,亦即內面上,對每個空間標註可識別之刻印。刻印裝置16例如可利用鑽頭等治具,於鑄模之空間之面上,將複數個孔狀之記號一面改變相互之位置關係一面進行切削加工,亦可利用雷射等來刻印孔或溝槽。若於鑄模之每個空間之內面上形成例如孔,則於所鑄造之鑄件之表面,在與孔對應之位置形成突起,可對每個鑄件進行識別。此 處,所謂鑄模之每個空間係由於利用1個鑄模來製作複數個鑄件。即,由於1個鑄模具有複數個空間。即,藉由對所製造之鑄件之每個空間之面上進行刻印,則與所得之每個鑄件對應形成刻印。此外,刻印裝置16亦可設置於鑄模搬送單元30上。但是,於製造鑄模後立即刻印,例如自硬性砂模之情形時可於完全硬化之前刻印,不會使鑄模崩塌而容易刻印。尤其於無框鑄模之情形時,於鑄模處於造模裝置14內之期間利用刻印裝置16進行刻印。
鑄模搬送單元30具有鑄模軌道Rf,其用以自造模單元10向澆注單元70搬送,以及將鑄模M一面搬送一面冷卻地搬送至鑄模卸除裝置48中。此外,鑄模軌道Rf例如如圖2所示般並列,鑄模M於軌道Rf間橫向移動,且於複數個軌道Rf上交替地於反方向上搬送。因此,澆注後之鑄模M花時間冷卻,熔液於到達鑄模卸除裝置48之前固化而成為鑄件。即,鑄模搬送單元30之搬送路徑大致分為:造模線32,將由造模裝置14所製造之鑄模處理成可澆注之狀態之完成鑄模;鑄模搬送單元澆注區域33,為了由澆注機72澆注熔液而搬送;以及鑄模搬送單元冷卻區域34,澆注熔液後之鑄模M花時間搬送而冷卻。
鑄模搬送單元30於軌道Rf之一直線之端部具有圖4所示之作為搬送機構之鑄模輸送推動件38。推動件38係為了擠壓鑄模而使桿伸縮之裝置,例如為氣缸、油壓缸或電動缸。推動件38具有鑄模位置感測器39,其係偵測桿之伸縮之感測器,且對鑄模M搬送之情況進行偵測。鑄模位置感測器39可為限制開關、接近開關、光電開關等。為了同步澆注、即便鑄模之厚度改變,亦正確地檢測澆注位置,推動件38較佳為具有鑄模位置檢測用編碼器37。推動件38係將排列於一直線之軌道Rf上之後端之鑄模僅擠壓1模框之量,將排列之鑄模1模框1模框地間歇地搬送。較佳為於一直線之軌道Rf之相反側(前端)亦設置推動件38,隨著於後端擠壓而收縮桿。若以上述方式構成,則於搬送中亦可自兩端壓住一列之鑄模M,於搬送中鑄模M亦穩定。若鑄模M到達前端,則利用移 送件T,於相鄰之軌道Rf上移送,設為該處之鑄模線上之後端。於移送件T上亦可具備鑄模位置感測器39。
鑄模搬送單元30之造模線32進一步具備開氣孔裝置40,其於鑄模上打開用以將澆注時產生之氣體排出之孔。造模線32進一步具備上下鑄模反轉機41,例如將上模及下模反轉,使鑄模之空間朝向上方。造模線32進一步具備砂切斷機42,其將上模之上表面及下模之下表面之多餘之砂去除,使其平坦。造模線32進一步具備澆口切斷機43,於上模上打開澆口。
造模線32進一步具備平板台車設置裝置44,將鑄模載置於平板台車上。造模線32進一步具備砂心設置件45,於上模及下模中設置砂心。造模線32進一步具備上鑄模再反轉機46,將上模反轉而與當將上下2個鑄模重疊時形成1個鑄模之朝向相符。造模線32進一步具備鑄模合模/鑄模移換裝置47,使上模與下模相合,成為可澆注之狀態之上下完成鑄模。此外,自開氣孔裝置40至砂心設置件45為止之裝置之排列順序並不限定於上述,可適當調換。
於鑄模為帶框之鑄模之情形時,鑄模搬送單元30例如如圖2所示,包括:開氣孔裝置40、上下鑄模反轉機41、砂切斷機42、澆口切斷機43、平板台車設置裝置44、砂心設置件45、上鑄模再反轉機46、鑄模合模/鑄模移換裝置47,對由造模裝置14製造之鑄模M進行處理,成為可澆注之狀態之上下完成鑄模。於鑄模為無框鑄模之情形時,亦可利用造模裝置14來進行排氣孔之形成、砂心設置、鑄模相合等處理,於該情形時,鑄模搬送單元30可不具備用以對鑄模進行處理之裝置40~47中之若干或者全部。
鑄模搬送單元30具有鑄模卸除裝置48。鑄模卸除裝置48中,將鑄模分解而取出鑄件,將鑄件與砂分離。然後,鑄件經過後步驟,作為製品而出貨。砂心亦分離。砂係於砂回收裝置(未圖示)中,將混在之鐵粉、或黏結劑等由砂回收裝置去除,用於鑄模用途。
熔液搬送單元50具備合金材投入單元60,其將與熔液反應之合金材投入至處理盛桶L1中。合金材投入單元60具有複數個合金材漏斗62,將1種或複數種之合金材投入至處理盛桶L1中。或者,亦可於處理盛桶L1上蓋上帶孔之蓋,於將填充有合金材之細管通過蓋之孔而插入處理盛桶L1內之熔液中之線接種裝置(未圖示)中,使合金材與熔液反應。合金材投入單元60具有測量自各合金材漏斗62向處理盛桶L1中投入之合金材之重量的測量器(未圖示)或計時器(未圖示)。
熔液搬送單元50於自合金材投入單元60向處理盛桶L1中投入合金材之投入位置P1、自爐F接收熔液之接收熔液位置P2、以及將熔液排空替換成澆注盛桶L2之排空替換位置P4,具有搬送處理盛桶L1之具排空替換功能之接收熔液台車52、以及具排空替換功能之接收熔液台車52行駛之軌道R。於藉由線接種而使合金材與熔液反應之情形時,線接種之位置成為投入位置P1。除此以外,以下所謂「投入合金材時」之記載,換稱為「線接種時」。此外,所謂合金材,係指為了提高鑄鐵之強度或韌性、或者耐蝕性、耐熱性、耐磨耗性等而添加於熔液中之Mg、Ce、Ca、Ni、Cr、Cu、Mo、V、Ti等。合金材中包含黑鉛球狀化劑。再者,合金材投入單元60中亦可添加矽化鈣、矽鐵、黑鉛等接種劑。
如圖5所示,具排空替換功能之接收熔液台車52具備:行駛台車520,於軌道R上行駛;以及行駛馬達522,用以使行駛台車520行駛。於行駛台車520之車輪上具備編碼器523,測量車輪之旋轉,即,測量行駛台車520之行駛。即,編碼器523係可檢測處理盛桶L1之位置之盛桶位置檢測感測器。此外,具排空替換功能之接收熔液台車52亦可具備後述之光電感測器等盛桶位置檢測感測器59(參照圖3)。具排空替換功能之接收熔液台車52具備:傾動裝置526,其為了排空替換熔液而使處理盛桶L1傾動;以及傾動馬達527,用以使 用傾動裝置526而使處理盛桶L1傾動。傾動裝置526及處理盛桶L1係於行駛台車520上載置於剪式升降機524上而升降。具排空替換功能之接收熔液台車52具有使處理盛桶L1升降之功能,故而自處理盛桶L1向澆注盛桶L2之排空替換變得容易。具排空替換功能之接收熔液台車52具有測量自爐F接收熔液之熔液之重量的荷重計(第1重量計)525。再者,具有測量所接收熔液之熔液之溫度的非接觸溫度計(未圖示)。
具排空替換功能之接收熔液台車52中,藉由將自外部接收電源之電纜捲盤528或控制盤521,設置在與處理盛桶L1相分離之位置,萬一自處理盛桶L1中漏出熔液之情形時,不會對該等設備造成影響。此外,控制盤521亦可不設置於行駛台車520上,而設置於沿著行駛台車520所行駛之軌道R的位置。
若於投入有合金材之處理盛桶L1中加入熔液,合金材與熔液反應,則熔液之液滴會飛散,或產生粉塵或氣體。因此,當處理盛桶L1內之合金材與熔液反應時,將處理盛桶L1搬送至反應位置P3。於反應位置P3上宜設置反應室(未圖示)。反應室包圍處理盛桶L1之上方,以導管排出空氣。因此,可防止熔液之液滴向周圍飛散,再者,可排出粉塵或灰塵。
如圖6所示,熔液搬送單元50於自處理盛桶L1排空替換熔液之排空替換位置P4(嚴格而言,與處理盛桶L1之排空替換位置P4不同,但為方便起見,使用相同符號)、以及將澆注盛桶L2向澆注機72移送之移送位置P5上,具有搬送澆注盛桶L2之澆注盛桶搬送台車54、以及澆注盛桶搬送台車54行駛之軌道R。澆注盛桶搬送台車54具備:於軌道上行駛之行駛台車540、設置於行駛台車540上且使澆注盛桶L2於水平方向上移動之滾子輸送機544以及滾子輸送機馬達546。於行駛台車540之車輪上具備編碼器543,測量車輪之旋轉,即,測量行駛台車540之行駛。即,編碼器543係可檢測澆注盛桶L2之位置之盛桶位置 檢測感測器。澆注盛桶搬送台車54中,藉由將自外部接收電源之電纜捲盤548或控制盤541,設置在與澆注盛桶L2相分離之位置,萬一自澆注盛桶L2中漏出熔液之情形時,不會對該等設備造成影響。此外,控制盤541亦可不設置於行駛台車540上,而設置於沿著行駛台車540所行駛之軌道R的位置。再者,於移送位置P5與澆注機72之間,亦可設置澆注盛桶搬送機構58,其將澆注盛桶L2在與澆注盛桶搬送台車54之行駛方向正交之方向上搬送。澆注盛桶搬送機構58可為滾子輸送機等。此外,亦可將處理盛桶L1之容量設為澆注盛桶L2之容量之例如2倍,自1台處理盛桶L1排空替換至2台澆注盛桶L2中。
亦可於排空替換位置P4之近旁具有排空替換接種裝置56,其於自處理盛桶L1向澆注盛桶L2排空替換之熔液中添加接種劑。排空替換接種裝置56之構成基本上與合金材投入單元60相同。藉由在自處理盛桶L1向澆注盛桶L2排空替換熔液時投入接種劑,可以短時間來均勻地投入接種劑。
熔液搬送單元50具有盛桶位置檢測感測器59,其檢測:處理盛桶L1搬送至作為處理盛桶L1之盛桶位置的投入位置P1、接收熔液位置P2、反應位置P3、以及排空替換位置P4的情況;以及澆注盛桶L2搬送至作為澆注盛桶L2之盛桶位置的排空替換位置P4及移送位置P5的情況。盛桶位置檢測感測器59例如如圖3所示,亦可為設置於澆注盛桶搬送機構58之滾子輸送機之下的接近開關或者雷射感測器。或者,亦可為設置於圖5所示之具排空替換功能之接收熔液台車52或圖6所示之澆注盛桶搬送台車54上之編碼器523、543,或者亦可為設置於具排空替換功能之接收熔液台車52或澆注盛桶搬送台車54上之光電感測器。此外,較佳為具有確認以下情況之光電感測器:於具排空替換功能之接收熔液台車52上搭載有處理盛桶L1之情況、以及於澆注盛桶搬送台車54上搭載有澆注盛桶L2之情況。
澆注單元70係如圖7所示,具有自澆注盛桶L2向鑄模M中澆注之 澆注機72。澆注機72具有:澆注機台車720,與澆注之鑄模M之搬送平行而行駛;升降機構722,設置於澆注機台車720上;傾動機構724,支持於升降機構722上且使所搭載之澆注盛桶L2傾動;澆注機台車720所行駛之澆注機軌道Rp;以及荷重計(第2重量計)725,測量澆注盛桶L2之熔液重量。升降機構722設置於前後移動機構728上,該前後移動機構728係在與澆注機台車720行駛之方向正交之方向上移動。再者,具有測量所注入之熔液之溫度的非接觸溫度計(未圖示)。為了可調整溫度測量部,非接觸溫度計較佳為設為例如纖維型。
澆注機72較佳為具有熔液液面偵測攝影機726,其偵測鑄模M之澆口之熔液液面水平。於該情形時,藉由在澆口之澆注杯中設置推拔(taper),根據由熔液液面偵測攝影機726拍攝之熔液液面之面積來檢測熔液液面水平。熔液液面偵測攝影機726可為影像感測器。熔液液面偵測攝影機較佳為由臂支持(吊下),設為可於水平方向上移動,即便澆口之位置變化,亦可拍攝熔液液面。
如圖7所示,澆注單元70較佳為具有試樣(TP)採取單元76,其出於試樣(TP)用途,自澆注盛桶L2中收取熔液。TP採取單元76中,為了材質檢查而自每個澆注盛桶L2之熔液中採取TP。
鑄造設備1中,如圖8所示,包括對鑄造設備1整體進行管理之鑄造設備管理電腦91,且於各單元中具備控制裝置,即,於造模單元10中具備造模單元控制裝置11,於鑄模搬送單元30中具備鑄模搬送單元31,於熔液搬送單元50中具備熔液搬送單元控制裝置51,於澆注單元70中具備澆注單元控制裝置71。進而,於合金材投入單元60中具備合金材投入單元控制裝置61。亦可於TP採取單元76中具備TP採取單元控制裝置。該等控制裝置設置於各單元中,但所設置之場所並未限定。例如,熔液搬送單元控制裝置51亦可由具排空替換功能之接收熔液台車52之控制盤521以及澆注盛桶搬送台車54之控制盤541所構成。 再者,澆注單元控制裝置71可如圖7所示設置於澆注機台車720上,亦可設置於沿著澆注機軌道Rp之位置。此外,於物理上而言,複數個控制裝置11、31、51、61、71可位於同一控制裝置內,亦可位於與鑄造設備管理電腦91相同之電腦內。鑄造設備管理電腦91只要為可進行資料管理之電腦即可,其構成並無特別限定。或者,利用雲端計算,各控制裝置及鑄造設備管理電腦91之動作亦可利用與鑄造設備1不同之部位的電腦來進行。於該等情形時,亦設為各單元具備各控制裝置,且鑄造設備1具備鑄造設備管理電腦91者。
各裝置具備採樣用PLC 102。此外,根據裝置,亦可不具備採樣用PLC 102。再者,鑄造設備1亦可進一步具備異常判定電腦108。或者,造模單元控制裝置11、鑄模搬送單元31、熔液搬送單元控制裝置51、合金材投入單元控制裝置61、澆注單元控制裝置71可分別具有異常判定電腦108之功能,或者鑄造設備管理電腦91亦可具有異常判定電腦108之功能。
接下來,參照圖2、圖3及圖8,對鑄造設備1中之鑄造方法及資料管理方法進行說明。根據製品計劃、使用者輸入等,以下資料輸入至鑄造設備管理電腦91中或者由鑄造設備管理電腦91來演算:造模計劃資料,表示以造模單元10製造鑄模M之計劃;搬送計劃資料,表示以鑄模搬送單元30搬送被製造之鑄模M,且對鑄模M進行開孔等加工之計劃;熔液搬送計劃資料,表示於熔液搬送單元50之熔液之搬送計劃或排空替換計劃;合金材計劃資料,表示以合金材投入單元60投入之合金材及接種劑之計劃;以及澆注計劃資料,表示以澆注單元70自澆注盛桶L2向鑄模M中之澆注計劃。此外,造模計劃資料、搬送計劃資料、熔液搬送計劃資料、合金材計劃資料、以及澆注計劃資料亦可將2種以上加以組合作為一套資料來處理。將熔液搬送計劃資料與合金材計劃資料合併稱為熔液計劃資料。
造模計劃資料中包含:模型編號、脫模劑塗佈時間、造模時之 靜壓或擠壓壓力、砂投入量、鑄模高度、鑄模厚度、壓縮率等資料。搬送計劃資料中包含:開氣孔、澆口之形狀與位置、砂心設置、間歇性之鑄模搬送之循環時間等資料。熔液搬送計劃資料中包含材質編號、接收熔液重量計劃值等資料。合金材計劃資料中包含漏斗編號、自漏斗之投入重量等資料。澆注計劃資料中包含澆注重量、杯位置、可澆注之溫度、容許消退時間及與鑄模對應之熔液之材質等資料。
造模單元10中,根據造模計劃資料來製造鑄模M。首先,利用造模前砂特性測量器12來測量造模前之鑄模砂之性狀。所測量之性狀為壓實性(CB)、水分、砂溫度、通氣度、鑄模強度(抗壓力)等。鑄模砂之性狀對鑄模之品質造成大影響。所測量之鑄模砂之性狀作為造模歷程資料而記憶於造模單元控制裝置11中。
使用已測量性狀之鑄模砂,以造模裝置14來製造鑄模(該階段中,上模與下模)。於既定之模型中塗佈脫模劑,加入既定量之鑄模砂,以既定之靜壓或擠壓壓力而加壓至達到既定之壓縮率為止,製造既定之厚度及高度之鑄模。若製造鑄模,則造模單元控制裝置11對該鑄模發行鑄模序列號。若發行鑄模序列號,則將所測量之鑄模砂之性狀等造模計劃資料與該鑄模序列號建立關聯。再者,於造模裝置14中測量砂投入重量、壓縮率、靜壓或擠壓壓力、擠壓時間、升壓速度、擠壓衝程、鑄模厚度、造模時刻等造模歷程資料,作為造模歷程資料而與鑄模序列號建立關聯。造模單元控制裝置11將鑄模序列號與造模歷程資料傳送至鑄造設備管理電腦91中。將造模計劃資料與造模歷程資料歸納稱為造模資料。再者,造模單元控制裝置11對鑄模搬送單元控制裝置31傳送鑄模序列號以及與鑄模序列號建立關聯之造模資料。
若以造模裝置14來製造鑄模,則於鑄模中之用以製造鑄件之空間之內面,以刻印裝置16刻印用以識別該空間之標記。只要刻印於上模或下模 中之任一者即可。再者,於在1個鑄模中存在複數個空間之情形,即,利用1個鑄模來製造複數個鑄件之情形時,於各空間中刻印可識別之標記。即,於所得之每個鑄件(製品)上標註可識別之標記。若以刻印裝置16刻印,則造模單元控制裝置11與各刻印對應而發行個體識別序列號。再者,造模單元控制裝置11將所發行之個體識別序列號與鑄模序列號建立關聯。此外,於刻印裝置16設置於鑄模搬送單元30上之情形時,個體識別序列號係由鑄模搬送單元控制裝置31發行,且藉由鑄模搬送單元控制裝置31而與鑄模序列號建立關聯。
鑄模搬送單元30中,根據鑄模搬送計劃資料搬送鑄模M,並且使鑄模M成為可澆注之狀態,再者,將澆注後之鑄模、亦即熔液冷卻,將鑄件與砂分離。鑄模搬送單元30中,利用推動件38將鑄模1框1框地間歇地送出。於移送件T上亦將鑄模1個1個地移送往相鄰之鑄模列。再者,利用開氣孔裝置40於鑄模上開孔,利用上下鑄模反轉機41,將上模及下模反轉而使鑄模之空間朝向上方,利用砂切斷機42去除上模之上表面之多餘之砂,利用澆口切斷機43於上模上打開澆口。進而,利用平板台車設置裝置44將鑄模載置於平板台車上,利用砂心設置件45於上模及下模中設置砂心,利用上鑄模再反轉機46將上模反轉,利用鑄模合模/鑄模移換裝置47將上模與下模合模,形成1個鑄模M。將該等處理中之歷程資料,例如開氣孔資訊、開澆口資訊、砂心資訊等作為造模資料(鑄模歷程資料)而收集,且與鑄模序列號建立關聯。如此,於鑄模搬送單元30中,一面搬送鑄模,一面收集造模資料。當於該等處理中產生故障時,鑄模搬送單元控制裝置31將該故障之資訊與鑄模M之鑄模序列號建立關聯。此外,於無框鑄模之情形時,亦可於造模單元10中獲得上述之開氣孔資訊、開澆口資訊、砂心資訊等之一部分或全部,且藉由造模單元控制裝置11而與鑄模序列號建立關聯。
如圖9所示,鑄模搬送單元控制裝置31於每次搬送鑄模時,利用 鑄模位置感測器39偵測鑄模之搬送,使鑄模序列號錯開。對由造模裝置14所製造之鑄模發行鑄模序列號「n」。若偵測到利用鑄模搬送單元30搬送1框鑄模之情況,則於下一位置上錯開鑄模序列號「n」。對鑄模之間歇性搬送中之停止位置全部分配鑄模序列號,將全部之鑄模序列號錯開,藉此鑄模之位置與鑄模序列號正確對應。
熔液搬送單元50中,根據熔液搬送計劃資料,使具排空替換功能之接收熔液台車52與澆注盛桶搬送台車54動作。空的處理盛桶L1藉由具排空替換功能之接收熔液台車52而首先向投入位置P1搬送。若處理盛桶L1向投入位置P1搬送,則自合金材投入單元60向處理盛桶L1中投入合金材。此外,合金材中亦可包含接種劑。
合金材投入單元60中,根據合金材投入計劃資料,將合金材投入處理盛桶L1中。若合金材投入處理盛桶L1中,則合金材投入單元控制裝置61對於該處理盛桶L1發行盛桶序列號。再者,將自合金材投入單元60向處理盛桶L1中投入之合金材之種類、重量、投入時刻等合金材投入歷程資料與盛桶序列號建立關聯。若盛桶序列號與合金材投入歷程資料齊全,則將其等資料傳送至鑄造設備管理電腦91中。再者,對熔液搬送單元控制裝置51至少傳送盛桶序列號。此外,亦可將盛桶序列號與合金材投入歷程資料不傳送至鑄造設備管理電腦91中,而傳送至熔液搬送單元控制裝置51中。於該情形時,熔液搬送單元控制裝置51係以包含其等資料在內且作為熔液歷程資料之熔液狀態資料的形式傳送至鑄造設備管理電腦91中。熔液狀態資料中亦可包含熔液計劃資料。此外,於在合金材投入單元60中之合金材向處理盛桶L1中之投入中產生故障之情形時,將該故障之資訊與盛桶序列號建立關聯而傳送至鑄造設備管理電腦91中。
藉由熔液搬送單元50之具排空替換功能之接收熔液台車52,投入有合金材之處理盛桶L1向接收熔液位置P2搬送。處理盛桶L1自爐F接收熔 液。若接收熔液,則利用作為第1重量計之荷重計525來測量所接收之熔液之重量、以非接觸溫度計測量之溫度。熔液搬送單元控制裝置51將所測量之重量、溫度、排出熔液爐編號或爐料編號、材質編號、接收熔液之時刻等,作為熔液狀態資料而與處理盛桶L1之盛桶序列號建立關聯。進而,接收與在爐F熔解之熔液之性狀有關之資料,亦可將該資料包含於熔液狀態資料中。此外,爐中熔解之熔液、處理盛桶中收取之熔液、與合金材反應之熔液均於本說明書中僅稱為「熔液」。
接收熔液後之處理盛桶L1藉由具排空替換功能之接收熔液台車52而向反應位置P3搬送。於熔液與合金材之反應激烈之情形時,利用合金材投入單元60於處理盛桶L1中投入合金材後,於合金材上覆蓋廢鋼等覆蓋劑,抑制熔液與合金材之接觸。因此,於處理盛桶L1中接收熔液後並不立即產生激烈反應,於此期間可將處理盛桶L1向反應位置P3移動。再者,於合金材中包含Mg等球狀化元素之情形時,若反應開始則產生激烈之起泡。因此,荷重計525中之測量值大幅度變動。因此,可將荷重計525之測量值大幅度變動,然後變得小於既定值之時刻理解為消退開始。熔液搬送單元控制裝置51亦可將消退開始時刻或者自消退開始時刻起之經過時間,亦即消退經過時間作為熔液狀態資料而與盛桶序列號建立關聯。與盛桶序列號建立關聯之消退開始時刻或者經過時間傳送至澆注單元控制裝置71。如此,熔液搬送單元控制裝置71中,一面搬送處理盛桶L1及澆注盛桶L2,一面收集熔液狀態資料,且與盛桶序列號建立關聯。
若熔液與合金材之反應結束,則處理盛桶L1藉由具排空替換功能之接收熔液台車52而向排空替換位置P4搬送。於排空替換位置P4上,空的澆注盛桶L2藉由澆注盛桶搬送台車54而搬送,且待機。此時,將熔液自處理盛桶L1向澆注盛桶L2中排空替換。此處,具排空替換功能之接收熔液台車52中,利 用剪式升降機524將處理盛桶L1設為所需之高度,傾動處理盛桶L1而排空替換,因此可安全且有效率地排空替換。此外,於處理盛桶1之搬送中,將處理盛桶L1降低,且移動至與行駛台車520之中心接近之位置,可減小由行駛台車520之搖動帶來之影響。
若排空替換結束,則與處理盛桶L1建立關聯之盛桶序列號與澆注盛桶L2建立關聯。然後,具排空替換功能之接收熔液台車52將處理盛桶L1向投入位置P1搬送,自合金材之投入起反覆進行。此外,亦可具備2台澆注盛桶L2及澆注機72,自1台處理盛桶L1向2台澆注盛桶L2排空替換熔液。於澆注花費時間之情形時,可藉由使用複數個澆注機72,自澆注盛桶L2向鑄模M中澆注,從而提高鑄造設備1之效率。於自1台處理盛桶L1向2台澆注盛桶L2排空替換時,第2台澆注盛桶L2中,處理盛桶L1之盛桶序列號、以及表示排空替換成第2台之澆注盛桶的資料作為盛桶序列號而建立關聯。此外,於自處理盛桶L1向澆注盛桶L2中排空替換之熔液中,亦可由排空替換接種裝置56來添加接種劑。熔液搬送單元控制裝置51將所添加之接種劑之種類、重量及添加時刻作為熔液狀態資料而與盛桶序列號建立關聯。
若於澆注盛桶L2排空替換熔液,則澆注盛桶搬送台車54將澆注盛桶L2搬送至移送位置P5。澆注盛桶L2藉由澆注盛桶搬送機構58而自移送位置P5移送至澆注位置P6,且保持於澆注機72中。熔液搬送單元控制裝置51將盛桶序列號、以及與盛桶序列號建立關聯之熔液狀態資料傳送至鑄造設備管理電腦91中。此外,於在澆注搬送單元50中之熔液搬送中產生故障之情形時,將該故障之資訊與盛桶序列號建立關聯而傳送至鑄造設備管理電腦91中。
如圖10所示,熔液搬送單元50利用盛桶位置檢測感測器59(或者編碼器523、543),來偵測位於投入位置P1、接收熔液位置P2、反應位置P3、排空替換位置P4、移送位置P5上之處理盛桶L1或澆注盛桶L2,使盛桶序列 號錯開。而且,將熔液狀態資料與盛桶序列號建立關聯。因此,處理盛桶L1或澆注盛桶L2之位置與盛桶序列號正確對應,來自各個裝置中之熔液狀態資料正確地與盛桶序列號建立關聯。
若鑄模M搬送至澆注機72之前,則鑄模搬送單元控制裝置31對澆注單元控制裝置71傳送鑄模M之鑄模序列號。然後,澆注單元控制裝置71自鑄造設備管理電腦91中接收澆注計劃資料,進而,自熔液搬送單元控制裝置51中接收澆注盛桶L2之盛桶序列號、接收熔液重量、容許消退時間、消退開始時刻、消退經過時間等。此外,澆注單元控制裝置71亦可不接收消退經過時間,而接收消退開始時刻來測量消退經過時間。
澆注單元控制裝置71係將與鑄模M之鑄模序列號對應的澆注計劃資料之熔液之材質,亦即合金材之種類、重量、熔液之重量等,和與澆注盛桶L2之盛桶序列號對應之熔液狀態資料的熔液之材質進行比較。當該等2種之材質不一致時,澆注單元控制裝置71發出錯誤信號。於該情形時,不澆注,而將熔液返回至熔解爐F中。可將澆注盛桶L2以起重機等吊出而返回至熔解爐F中。或者,亦可於熔解爐F設置送返熔液之搬送裝置(未圖示)而返回至熔解爐F中。
若以澆注機72來收取澆注盛桶L2,則利用作為第2重量計之荷重計725來測量澆注盛桶L2內之熔液之重量。計算由荷重計725測量之重量和與相同之盛桶序列號建立關聯之由荷重計525測量之重量之差,當該差大於既定值時,澆注單元控制裝置71發出錯誤信號。其原因在於,於搬送中熔液灑出或漏出之可能性高。
澆注單元控制裝置71根據澆注計劃資料,將熔液自澆注盛桶L2注入至鑄模M中。此處,首先根據與鑄模序列號建立關聯之鑄模之高度或澆口之位置,將澆注盛桶L2藉由前後移動機構728而移動至鑄模M側,且藉由升降 機構722而升降。接著,一面藉由升降機構722及前後移動機構728來移動澆注盛桶L2之澆注口,一面藉由傾動機構724而傾動澆注盛桶L2,對鑄模M澆注熔液。
澆注單元控制裝置71記憶有澆注型式,且利用適用於和鑄模序列號建立關聯之鑄模的澆注型式來澆注熔液。於澆注中,利用熔液液面偵測攝影機726來取得澆口之圖像資料。澆注單元控制裝置71係根據圖像資料,演算熔液液面水平,來控制傾動機構724中之澆注盛桶L2之傾動。再者,於澆注中亦利用荷重計725來測量澆注盛桶L2內之熔液重量,澆注單元控制裝置71演算出注入至鑄模M中之熔液之量。當所注入之熔液之重量接近目標值時,停止澆注熔液。此外,鑄模M於澆注機72之前,亦以與其他部位同樣之方式間歇地搬送。因此,於在停止之時間內,向鑄模M中之澆注未完畢之情形時,澆注機台車720以與所搬送之鑄模M相同之速度行駛,可繼續向鑄模M中澆注。再者,當自澆注機72中澆注之時間比鑄模間歇地搬送之間隔長時,使用2台澆注機72。即,使用2台澆注盛桶L2。
澆注單元控制裝置71將消退經過時間與容許消退時間適當比較。若消退經過時間超出容許消退時間,則發出錯誤信號,即便在澆注盛桶L2中殘留熔液,亦中止自澆注盛桶L2中之澆注。因此,可防止由消退引起之球狀化不良。殘留於澆注盛桶L2中之熔液係使用將熔液返回至熔解爐F中之搬送裝置而返回至熔解爐F中,從而再利用。
TP採取單元76係自澆注盛桶L2接收熔液,並固化為TP。接收熔液,可為自處理盛桶L2向最初之鑄模澆注熔液之前,可為對一個鑄模澆注結束至對下一個鑄模開始澆注之間,亦可為自澆注盛桶L2向最後之鑄模中澆注之後。若採取TP,則澆注單元控制裝置71發行試樣(TP)序列號。TP序列號係與盛桶序列號建立關聯。然後,TP進行材質檢查,檢查結果與TP序列號建立關 聯,傳送至鑄造設備管理電腦91中。此外,TP採取單元76具有TP採取單元控制裝置,亦可發行TP序列號。於該情形時,TP序列號傳送至澆注單元控制裝置71,與盛桶序列號建立關聯。於該情形時,TP採取單元控制裝置被視為澆注單元控制裝置71之一部分。於TP之檢查結果中有材質不良之情形時,將該TP序列號傳送至鑄造設備管理電腦91。根據TP序列號而獲知盛桶序列號,與鑄模序列號建立關聯,後述之鑄模卸除裝置48於錯誤信號與鑄模序列號建立有關聯之情形時作為不良品來處理。
澆注單元控制裝置71中,測量由同一澆注盛桶L2澆注之鑄模之編號,亦即盛桶內次數、澆注(鑄入)時刻、澆注型式編號、澆注(鑄入)重量及時間、澆注溫度等,將該等資料作為熔液狀態資料而與盛桶序列號建立關聯。再者,對鑄模M之鑄模序列號與鑄模M澆注之澆注盛桶L2之盛桶序列號建立關聯。若該等關聯建立結束後,則澆注單元控制裝置71將資料傳送至鑄造設備管理電腦91。此外,於在自澆注單元70之澆注盛桶L2向鑄模M中之澆注中產生故障之情形時,將該故障之資訊與鑄模序列號建立關聯而傳送至鑄造設備管理電腦91中。
鑄模搬送單元30中,使澆注後之鑄模M於冷卻區域34搬送。於冷卻區域34,軌道Rf長,搬送花費時間。於該時間內,鑄模M內之熔液冷卻固化。若鑄模M搬送至冷卻區域34之下游之鑄模卸除裝置48中,則鑄模M分解,鑄件與砂分離。鑄件被送至用以形成製品之後步驟。砂經過砂回收裝置(未圖示)而送至造模單元10中。鑄模搬送單元控制裝置31係於和搬送至鑄模卸除裝置48中之鑄模M之鑄模序列號建立關聯之錯誤信號以及TP檢查結果為不良品之情形時,不將分離後之鑄件送至後步驟中而加以區別。因此,可防止不良品作為製品而出貨。鑄模搬送單元控制裝置31對於送至後步驟之鑄件與鑄模序列號建立關聯。再者,將鑄模序列號與造模歷程資料傳送至鑄造設備管理電腦91。
鑄造設備管理電腦91中,記憶鑄模序列號、造模資料、盛桶序列號、熔液狀態資料、TP檢查結果。對由鑄造設備1所製造之鑄模與鑄模序列號建立關聯。對鑄模序列號與盛桶序列號建立關聯。因此,由鑄件製品而獲知鑄模序列號及盛桶序列號。而且,對鑄模序列號與鑄模之造模資料建立關聯,對盛桶序列號與熔液狀態資料建立關聯。因此,對鑄件製品與所有的歷程資料建立關聯。因此,於存在製品不良時,可確認製造歷程。此處,對每個盛桶來管理資料量多之熔液狀態資料,可根據每個鑄模之鑄模序列號抽出由每個盛桶管理之資料,可減少所記憶之資料量。
此外,於和鑄模之各空間對應而發行個體識別序列號之情形時,可利用個體識別序列號來特定鑄件製品。因此,例如於藉由製品檢查而發現故障之情形時,使用該鑄件製品之個體識別序列號,抽出鑄模序列號,根據鑄模序列號,可獲知鑄模之歷程資料及熔液狀態資料。因此,可容易查明產生故障之原因。
此處,亦參照圖11,將進行鑄模單位之資料處理之作業、與進行盛桶單位之資料處理之作業歸納而說明。使用進行砂處理且以造模前砂特性測量器來測量性狀之鑄模砂,利用造模裝置14來造模。對此處製造之鑄模發行鑄模序列號,之後使用該鑄模序列號來進行鑄模單位之資料處理。此外,鑄模之形狀等之交換係藉由將造模裝置14中使用之模箱、模型等交換而進行。作為對所製造之鑄模進行加工之步驟的開氣孔、上框反轉、砂切斷、澆口切斷、平板台車設置、砂心設置、上鑄模再反轉、鑄模合模等係使用鑄模單位之資料,歷程記錄於鑄模單位中。
若於載置於具排空替換功能之接收熔液台車52上之處理盛桶L1中投入合金材,則對處理盛桶L1發行盛桶序列號。之後使用該盛桶序列號來進行盛桶單位之資料處理。盛桶L1向接收熔液位置P2、反應位置P3、排空替換位 置P4之移動,來自熔解爐F之熔液之接收熔液,向載置於澆注盛桶搬送台車54上之澆注盛桶L2之排空替換,澆注盛桶L2向移送位置P5之移動,澆注盛桶L2向澆注機72之移送,澆注機72之向鑄模之澆注、TP採取單元76之TP採取等,係使用盛桶單位之資料,歷程(狀態資料)亦記錄於盛桶單位中。
若利用澆注機72對鑄模澆注熔液,則盛桶序列號與鑄模序列號建立關聯,可由鑄模序列號抽出與盛桶序列號建立關聯之資料。即,冷卻區域中之鑄模之冷卻時間可隨著例如熔液之澆注重量而改變,因此亦可對於每個鑄模,由鑄模序列號抽出澆注重量,來改變冷卻區域中搬送之長度。具體而言,只要改變以下即可:為了將鑄模移至相鄰之鑄模軌道Rf上,利用哪一個移送件T來移動,或者利用移送件T來移動至哪一個鑄模軌道Rf上。再者,當利用鑄模卸除裝置48來卸除鑄模時,若於由鑄模序列號抽出之熔液狀態資料中包含不良情況,則將卸除之鑄件與作為製品之鑄件加以區別,例如亦可進行廢棄處置。
接下來,參照圖12及圖13,對與圖2之鑄造設備1不同之鑄造設備2進行說明。鑄造設備2中,自爐F接收熔液於澆注盛桶L2中,不排空替換,移送至澆注機72中。其他方面與鑄造設備1相同,因此省略重複之說明,僅對不同點進行說明。當熔液與合金材之反應不太激烈時,無需於處理盛桶L1中反應,可於澆注盛桶L2接收熔液而反應。
熔液搬送單元50具有:合金材投入單元60;澆注盛桶搬送台車84,將澆注盛桶L2搬送至投入位置P1、接收熔液位置P2、反應位置P3、移送位置P5;澆注盛桶搬送台車84行駛之軌道R;以及澆注盛桶搬送機構58,將澆注盛桶L2自移送位置P5搬送至澆注機72。於反應穩定之情形時,並不特別限定反應位置P3,亦可於搬送中使熔液與反應合金材進行反應。再者,利用編碼器843來檢測澆注盛桶L2之位置。
如圖14所示,澆注盛桶搬送台車84具有:行駛台車840,於軌道 R上行駛;導柱842,設置於行駛台車840上;升降架844,自導柱842向水平方向上延伸,且可於台車上升降;盛桶移動機構846,設置於升降架844上,使澆注盛桶L2於水平方向上移動;以及升降架升降裝置848,使升降架844升降。升降架升降裝置848係藉由馬達848M之旋轉,將鏈條848C捲起而使升降架844升降。例如,即便熔解爐F與澆注單元70之建設時期不同,設置高度有差異,亦可藉由澆注盛桶搬送台車84具有使澆注盛桶L2升降之功能,而吸收設置高度之差。澆注盛桶搬送台車84具有荷重計(第1重量計)845,其測量自爐F接收之熔液之重量。再者,具有測量所接收之熔液之溫度的非接觸溫度計(未圖示)。
澆注盛桶搬送台車84藉由將自外部接收電源之受電裝置849或馬達848M設置於高的位置且為與澆注盛桶L2相分離之位置,則萬一自澆注盛桶L2中漏出熔液之情形時,不會對該等設備造成影響。所謂高的位置,係指比澆注盛桶搬送台車84行駛時,即,使升降架下降時之澆注盛桶L2之底部高的位置。所謂與澆注盛桶L2相分離之位置,係指隔著導柱842而相反側之位置。
於鑄造設備2中,亦於自合金材投入單元60向澆注盛桶L2中投入合金材後,對澆注盛桶L2發行盛桶序列號。使熔液狀態資料與盛桶序列號建立關聯,自澆注機72向鑄模M中澆注後,使盛桶序列號與鑄模序列號建立關聯。因此,可獲得與鑄造設備1相同之效果。
本說明書中所說明之各單元控制裝置11、31、51、61、71以及鑄造設備管理電腦91間之資料之傳輸並不限定於上述,亦可適當變更。作為各計劃資料、鑄模歷程資料、熔液狀態資料而示出之資料為一例,亦可使用其他資料。
上述實施形態中,一面由鑄模搬送單元控制裝置31搬送鑄模一面收集造模資料,當產生故障時,利用鑄模搬送裝置控制單元31將故障之資訊 與鑄模序列號建立關聯,且傳送至鑄造設備管理電腦91中。此處,鑄模搬送裝置控制單元31亦可作為異常判定電腦108而發揮功能,特定故障之真正原因。鑄模搬送裝置控制單元31記憶有導致某裝置異常之其他裝置之運行狀況,亦可藉由與故障之資訊一併,自鑄模搬送裝置控制單元31中接收來自推動件38或開氣孔裝置40、砂切斷機42、澆口切斷機43等各裝置之資料,與所記憶之運行狀況進行比較,從而特定故障之真正原因。
同樣,造模單元控制裝置11、熔液搬送單元控制裝置51、合金材投入單元控制裝置61、或澆注單元控制裝置71亦可作為異常判定電腦108而發揮功能。該等控制裝置11、51、61、71亦可記憶導致某裝置異常之其他裝置之運行狀況,接收來自各裝置之資料,從而特定故障之真正原因。
再者,鑄造設備管理電腦91亦可作為異常判定電腦108而發揮功能。即,鑄造設備管理電腦91亦可記憶導致某裝置異常之其他裝置之運行狀況,根據透過造模單元控制裝置11、鑄模搬送裝置控制單元31、熔液搬送單元控制裝置51、合金材投入單元控制裝置61、或澆注單元控制裝置71傳送之各裝置之資料,從而特定故障之真正原因。
藉由鑄造設備1、2,關於鑄模M之資訊係與對每個鑄模發行之鑄模序列號建立關聯,關於熔液之資訊係與每個盛桶之盛桶序列號建立關聯。而且,若利用澆注機72對鑄模M中注入熔液,則位於澆注位置P6上之鑄模M之鑄模序列號與澆注熔液之盛桶L2之盛桶序列號建立關聯。即,可使用鑄模序列號以及與鑄模序列號建立關聯之盛桶序列號,將與鑄模有關之資料與熔液之熔液狀態資料組合並管理。再者,亦可將與造模裝置有關之資料與由造模裝置所製造之鑄模建立關聯而管理。進而,亦可識別造模線上之獨立之鑄模而管理。根據由異常判定電腦所判定之異常之原因,作業人員可根據以上述方式管理之資訊來特定存在產生故障之可能性之製品,可防止產生故障之製品送至下游步 驟。
亦可與鑄模單位控制裝置11、鑄模搬送裝置控制單元31、熔液搬送單元控制裝置51、合金材投入單元控制裝置61、澆注單元控制裝置71、或者鑄造設備管理電腦91分開,而另外具備採樣用PLC 102或異常判定電腦108,來特定裝置之異常之原因。
鑄造設備1、2亦可進一步具備:砂處理單元80,將對造模單元供給之鑄模砂調整為適合於造模之性狀;以及砂心造模單元(或砂心單元)82,對配置於鑄模之中的砂心進行造模。此外,砂處理單元80或砂心造模單元82可與鑄造設備1、2分開而設置於其他建築物中,於該情形時,亦作為鑄造設備1、2之一部分。於砂處理單元80中進行調整之鑄模砂送至造模單元10中,由造模裝置14來製造成鑄模。於砂心造模單元82中所造模之砂心,送至鑄模搬送單元30之砂心設置件45中,設置於鑄模內。
異常判定電腦108或鑄造設備管理電腦91宜將由鑄造設備1、2所鑄造之鑄件之不良之狀態,與造模單元10、鑄模搬送單元30、熔液搬送單元50、合金材投入單元60、澆注單元70、砂處理單元80以及砂心單元82中之原因或故障之關係,作為矩陣資料庫來記憶。圖15中示意性表示矩陣資料庫之一例。圖15所示之例中,將偏移(於鑄件之分割面上產生的由上下模之偏移引起之尺寸不良)、夾砂(捲入塊狀、板狀之砂而介在於鑄件表面之近旁)、夾渣(熔渣於澆注時流入鑄模內而捲入,其於凝固後亦殘留於製品中之鑄造缺陷)、縮孔(於鑄件之表面或內部,主要由於熔液之凝固收縮而產生之具有粗糙內壁之空洞)、滯流(於熔液充滿鑄模中之前凝固而產生之缺陷)、氣體(將於鑄入中由空氣或鑄模產生之氣體或者自熔液中釋放出之氣體等捲入而產生的於鑄件之內部產生之大小之氣泡狀之孔)、打痕(鑄模卸除時碰撞表面而形成之缺陷)作為鑄件之不良,將砂處理單元、造模單元、砂心單元、澆注單 元、鑄模搬送單元之冷卻區域以及鑄模搬送單元之後處理裝置(鑄模卸除裝置)之6個代表性加工點設為成為該不良之原因的裝置。
例如,作為產生偏移之原因,可想到鑄模合模/鑄模移換裝置47之故障、鑄模搬送車道之故障等,因此於矩陣資料庫中保存將偏移與造模單元10之鑄模合模/鑄模移換裝置47、鑄模搬送車道建立關聯之資料。因此,於鑄件上產生偏移之情形時,異常判定電腦108或鑄造設備管理電腦91係以調查造模單元10中之鑄模合模/鑄模移換裝置47、鑄模搬送車道之運行狀況之方式來控制。
其結果為,若判明成為原因之裝置之運行狀況,則為了消除故障而調整該裝置之運轉。例如,於鑄模搬送車道之搬送速度過快而產生偏移之情形時,減緩鑄模搬送車道之搬送速度。該等調整可由自異常判定電腦108或鑄造設備管理電腦91中接收資訊之造模單元控制裝置11、鑄模搬送單元控制裝置31、熔液搬送單元控制裝置51來進行。
如此,藉由使用將鑄件之不良與加工點或裝置之故障建立關聯之矩陣資料庫,可確實且快速地特定成為鑄件之不良之原因的裝置。進而,藉由利用各單元之控制裝置來調整成為原因之裝置之運行,可消除鑄件之不良之原因。

Claims (13)

  1. 一種檢測構成鑄造設備之複數個裝置之異常原因之系統,上述鑄造設備係製造鑄模,將該鑄模搬送至澆注位置,並且對該鑄模澆注而獲得鑄件者;上述系統具備:採樣用PLC,其監測與上述複數個裝置內之至少一個裝置之運行有關之資訊並記憶;以及異常判定電腦,其自複數個上述採樣用PLC中接收與上述複數個裝置之運行有關之資訊,以與上述裝置之運行有關之資訊來判斷該裝置之異常,且記憶成為上述裝置之異常之原因的上述複數個裝置之運行狀態;並且若以與上述複數個裝置內之至少一個裝置之運行有關之資訊來判定該裝置之異常,則根據所記憶之上述複數個裝置之運行狀態,自所接收之與上述複數個裝置之運行有關之資訊來特定成為上述異常之原因的運行狀態。
  2. 如請求項1所述之系統,其中上述複數個裝置具有:測量用以運行該裝置之電流值之電流計或者測量用以運行該裝置之電壓值之電壓計;且上述採樣用PLC監測上述電流值或上述電壓值來作為與上述運行有關之資訊。
  3. 如請求項1所述之系統,其中上述複數個裝置具有:測量該裝置之噪音之噪音計或者測量該裝置之振動之振動計;且上述採樣用PLC監測上述噪音或上述振動來作為與上述運行有關之資訊。
  4. 如請求項1所述之系統,其中上述採樣用PLC與上述異常判定電腦透過交換集線器而由LAN連接。
  5. 如請求項1至4中任一項所述之系統,其中上述鑄造設備具有:造模單元,由鑄模砂來製造鑄模;鑄模搬送單元,搬送被製造之鑄模;澆注單元,對由上述鑄模搬送單元所搬送之上述鑄模澆注熔液;以及鑄造設備管理電腦,控制上述鑄造設備;上述造模單元具有:製造上述鑄模之造模裝置、以及控制該造模裝置之動作之造模單元控制裝置;上述造模單元控制裝置係自上述鑄造設備管理電腦中獲取造模計劃資料,以根據與該造模計劃資料對應之造模計劃來進行鑄模之造模之方式控制上述造模裝置,並且對造模完畢之鑄模發行鑄模序列號,對該鑄模序列號與上述鑄模有關之造模資料建立關聯;上述鑄模搬送單元具有:將上述鑄模逐個搬送之搬送機構、檢測鑄模搬送之情況之鑄模位置檢測感測器、以及控制該鑄模搬送單元之動作之鑄模搬送單元控制裝置;上述鑄模搬送單元控制裝置係以間歇地搬送鑄模之方式控制上述搬送機構,接收由上述造模裝置所製造且成為可由上述搬送機構搬送之狀態的鑄模之鑄模序列號,將配合與由上述鑄模位置檢測感測器所檢測之鑄模之移動而分配於上述鑄模停止之鑄模位置的上述鑄模序列號錯開,藉此使上述鑄模位置與位於該鑄模位置之鑄模之上述鑄模序列號對應;上述澆注單元具有:自澆注盛桶向鑄模中注入熔液之澆注機、以及控制該澆注機之動作之澆注單元控制裝置;並且上述澆注單元控制裝置獲取與上述澆注盛桶內之熔液之熔液狀態資料建立關聯之盛桶序列號,自上述鑄模搬送單元控制裝置中獲取位於上述澆注位置之 鑄模之鑄模序列號,以根據與對應於該鑄模序列號之與澆注計劃資料相對應之澆注計劃來進行澆注之方式控制上述澆注機,並且將澆注後之澆注盛桶之上述盛桶序列號與上述鑄模序列號建立關聯而傳送至上述鑄造設備管理電腦中。
  6. 如請求項5所述之系統,其中上述造模單元控制裝置兼為上述異常判定電腦。
  7. 如請求項5所述之系統,其中上述鑄模搬送單元控制裝置兼為上述異常判定電腦。
  8. 如請求項5所述之系統,其中上述澆注單元控制裝置兼為上述異常判定電腦。
  9. 如請求項5所述之系統,其中上述鑄造設備管理電腦兼為上述異常判定電腦。
  10. 如請求項5所述之系統,其中上述鑄造設備進一步具備:砂處理單元,將對上述造模單元供給之鑄模砂調整為適合於造模之性狀;以及砂心造模單元,對配置於上述鑄模中之砂心進行造模;並且上述異常判定電腦將由上述鑄造設備所鑄造之鑄件之不良之狀態、以及該不良在上述單元中之原因記憶於矩陣資料庫中,根據與上述至少一個裝置之運行有關之資訊,使用該矩陣資料庫之資料來判定裝置之故障。
  11. 如請求項10所述之系統,其中上述矩陣資料庫係將上述鑄件之不良之狀態與區分為砂處理、造模、砂心、澆注、冷卻及後處理之6個加工點的加工點建立關聯。
  12. 如請求項10所述之系統,其中上述鑄造設備進一步具備調整手段,其根據上述判定之故障,為了消除該 故障而對成為故障之原因的裝置進行調整。
  13. 如請求項12所述之系統,其中上述調整手段係上述造模單元控制裝置、鑄模搬送單元控制裝置、澆注單元控制裝置中之任一者。
TW107102822A 2017-02-03 2018-01-26 檢測構成鑄造設備之複數個裝置之異常原因之系統 TW201840377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7018486A JP6624100B2 (ja) 2017-02-03 2017-02-03 鋳造設備を構成する複数の装置の異常の原因を検出するシステム
JPJP2017-018486 2017-02-03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840377A true TW201840377A (zh) 2018-11-16

Family

ID=6304061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7102822A TW201840377A (zh) 2017-02-03 2018-01-26 檢測構成鑄造設備之複數個裝置之異常原因之系統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JP (1) JP6624100B2 (zh)
CN (1) CN109414759A (zh)
TW (1) TW201840377A (zh)
WO (1) WO2018142977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784512A (zh) * 2019-02-13 2019-05-21 上海大学 一种交通基础设施缺陷成因追溯的方法
DE102019121281A1 (de) 2019-08-07 2021-02-11 Netzsch-Gerätebau GmbH Datenerfassungssystem, System und Verfahren für Echtzeit-Inline-Überwachung von industriellen Herstellungsprozessen
CN115990629A (zh) * 2021-10-18 2023-04-21 深圳富桂精密工业有限公司 冲压设备的异常检测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946892B2 (ja) * 1991-12-12 1999-09-06 株式会社豊田自動織機製作所 織機診断システム
JPH0732132A (ja) * 1993-07-19 1995-02-03 Kawasaki Heavy Ind Ltd 鋳造工程の作業支援方法および装置
JP3613456B2 (ja) * 2000-01-05 2005-01-26 新東工業株式会社 砂型鋳造設備運転監視方法並びに監視装置
JP2004330264A (ja) * 2003-05-09 2004-11-25 Asahi Tec Corp 自動鋳造システムにおける運転状況制御方法とその装置
JP5880761B1 (ja) * 2015-04-17 2016-03-09 新東工業株式会社 データ管理システム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8142977A1 (ja) 2018-08-09
JP2018122350A (ja) 2018-08-09
JP6624100B2 (ja) 2019-12-25
CN109414759A (zh) 2019-03-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6472899B2 (ja) 鋳造設備および鋳造設備における鋳型の造型データと溶湯の溶湯状態データの管理方法
JP6856077B2 (ja) 鋳造設備における情報表示システム
WO2010146908A1 (ja) 自動注湯機への溶湯供給方法およびその設備
EP2476496B1 (en) Molten metal pouring machine control system, molten metal pouring equipment, and molten metal pouring method
TW201840377A (zh) 檢測構成鑄造設備之複數個裝置之異常原因之系統
US7475716B2 (en) Foundry mold handling system with multiple dump outputs and method
EP3269471B1 (en) Method for managing casting process on basis of property of molding sand
KR20160106890A (ko) 정량 주입 시스템
CN111556798B (zh) 防止因型腔部的偏移而引起的不良的方法
JPH0394970A (ja) 自動鋳造装置
WO2019064726A1 (ja) 鋳造ラインにおける動作不良の検出方法及び装置
JPH07136758A (ja) 縦型無枠式鋳造ラインシステム
KR20110121024A (ko) 몰드 슬래그 필름층 형성 시뮬레이터
JPH07136757A (ja) 縦型無枠式鋳造ラインシステム
JPH02117747A (ja) 鋳型造型装置
JPH07136737A (ja) 鋳型厚の測定方法
JPH01104444A (ja) 注湯枠数自動計測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