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1836173A - 發光二極體晶片的製造方法及發光二極體晶片 - Google Patents

發光二極體晶片的製造方法及發光二極體晶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1836173A
TW201836173A TW107104136A TW107104136A TW201836173A TW 201836173 A TW201836173 A TW 201836173A TW 107104136 A TW107104136 A TW 107104136A TW 107104136 A TW107104136 A TW 107104136A TW 201836173 A TW201836173 A TW 201836173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transparent substrate
wafer
transparent
light
emitting diod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710413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岡村卓
Original Assignee
日商迪思科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日商迪思科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日商迪思科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183617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836173A/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33/00Semiconductor devices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 emission; Processe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thereof or of parts thereof; Details thereof
    • H01L33/005Process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33/00Semiconductor devices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 emission; Processe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thereof or of parts thereof; Details thereof
    • H01L33/48Semiconductor devices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 emission; Processe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thereof or of parts thereof; Details thereof characterised by the semiconductor body packages
    • H01L33/58Optical field-shaping element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1/00Processes or apparatus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or solid state devices or of parts thereof
    • H01L21/70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devic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solid state components formed in or on a common substrate or of parts thereof; Manufacture of integrated circuit devices or of parts thereof
    • H01L21/71Manufacture of specific parts of devices defined in group H01L21/70
    • H01L21/76Making of isolation regions between component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1/00Processes or apparatus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or solid state devices or of parts thereof
    • H01L21/70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devic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solid state components formed in or on a common substrate or of parts thereof; Manufacture of integrated circuit devices or of parts thereof
    • H01L21/77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devic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solid state components or integrated circuits formed in, or on, a common substrate
    • H01L21/78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devic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solid state components or integrated circuits formed in, or on, a common substrate with subsequent division of the substrate into plural individual devic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33/00Semiconductor devices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 emission; Processe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thereof or of parts thereof; Details thereof
    • H01L33/48Semiconductor devices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 emission; Processe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thereof or of parts thereof; Details thereof characterised by the semiconductor body packages
    • H01L33/483Container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933/00Details relating to devices covered by the group H01L33/00 but not provided for in its subgroups
    • H01L2933/0008Processes
    • H01L2933/0033Processes relating to semiconductor body packag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933/00Details relating to devices covered by the group H01L33/00 but not provided for in its subgroups
    • H01L2933/0008Processes
    • H01L2933/0033Processes relating to semiconductor body packages
    • H01L2933/0058Processes relating to semiconductor body packages relating to optical field-shaping elemen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ndensed Matter Physics & Semiconductor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Led Devices (AREA)
  • Dicing (AREA)

Abstract

[課題]提供一種可得到充分的亮度的發光二極體晶片的製造方法及發光二極體晶片。 [解決手段]一種發光二極體晶片的製造方法,其特徵在於具備有:晶圓準備步驟,準備晶圓,該晶圓是在結晶成長用之透明基板上具有積層體層,並於該積層體層的正面以相互交叉之複數條分割預定線所區劃出之各區域中各自形成有LED電路,該積層體層形成有包含發光層的複數層半導體層;透明基板加工步驟,在涵蓋整個面形成有複數個貫通孔的第1透明基板或涵蓋整個面形成有複數個貫通孔的第2透明基板之至少其中任一個的正面或背面,對應於LED電路來形成複數條溝;透明基板貼附步驟,在實施該透明基板加工步驟後,將該第1透明基板的正面貼附在晶圓的背面,並且將該第2透明基板的正面貼附在該第1透明基板的背面以形成一體化晶圓;及分割步驟,在實施該透明基板貼附步驟後,沿著該分割預定線將該晶圓和該第1及第2透明基板一起切斷以將該一體化晶圓分割成一個個的發光二極體晶片。

Description

發光二極體晶片的製造方法及發光二極體晶片
發明領域 本發明是有關於一種發光二極體晶片的製造方法及發光二極體晶片。
發明背景 在藍寶石基板、GaN基板、SiC基板等的結晶成長用基板的正面上形成有將n型半導體層、發光層、p型半導體層積層複數層而成的積層體層,並且在此積層體層上藉由交叉的複數條分割預定線所區劃出的區域中形成有複數個LED(發光二極體(Light Emitting Diode))等之發光元件的晶圓,是沿著分割預定線切斷而分割成一個個的發光元件晶片,已分割的發光元件晶片可廣泛地應用在手機、個人電腦、照明機器等的各種電氣機器上。
由於從發光元件晶片的發光層射出的光具有各向同性,所以即使被照射到結晶成長用基板的內部也會使光從基板的背面及側面射出。然而,由於已被照射到基板之內部的光之中在與空氣層之間的界面上的入射角為臨界角以上的光會在界面上進行全反射而被封閉在基板內部,並不會有從基板射出到外部之情形,所以會有導致發光元件晶片的亮度降低的問題。
為了解決此問題,在日本專利特開2014-175354號公報中已記載有下述之發光二極體(LED):為了抑制從發光層射出的光被封閉在基板的內部,而形成為在基板的背面貼附透明構件來謀求亮度的提升。 先前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日本專利特開2014-175354號公報
發明概要 發明欲解決之課題 然而,在專利文獻1所揭示的發光二極體中,雖然可藉由在基板的背面貼附透明構件而使亮度稍微提升,但是仍有無法得到充分的亮度的問題。
本發明是有鑒於像這樣的點而作成的發明,其目的在於提供一種能夠得到充分的亮度的發光二極體晶片的製造方法及發光二極體晶片。 用以解決課題之手段
依據請求項1記載的發明,可提供一種發光二極體晶片的製造方法,該發光二極體晶片的製造方法之特徵在於具備有: 晶圓準備步驟,準備晶圓,該晶圓是在結晶成長用之透明基板上具有積層體層,並於該積層體層的正面以相互交叉之複數條分割預定線所區劃出之各區域中各自形成有LED電路,該積層體層形成有包含發光層的複數層半導體層; 透明基板加工步驟,在涵蓋整個面形成有複數個貫通孔的第1透明基板或涵蓋整個面形成有複數個貫通孔的第2透明基板之至少其中任一個的正面或背面,對應於LED電路來形成複數條溝; 透明基板貼附步驟,在實施該透明基板加工步驟後,將該第1透明基板的正面貼附在晶圓的背面,並且將該第2透明基板的正面貼附在該第1透明基板的背面以形成一體化晶圓;及 分割步驟,在實施該透明基板貼附步驟後,沿著該分割預定線將該晶圓和該第1及第2透明基板一起切斷以將該一體化晶圓分割成一個個的發光二極體晶片。
較理想的是,在透明基板加工步驟中所形成之溝的截面形狀為三角形、四角形、或半圓形狀的任一種。較理想的是,在透明基板加工步驟中所形成的溝是藉由切削刀、蝕刻、噴砂、雷射的任一種方式而形成。
該第1及第2透明基板是以透明陶瓷、光學玻璃、藍寶石、透明樹脂的任一種所形成,並且在該透明基板貼附步驟中,該第1透明基板是利用透明接著劑來接著於晶圓,該第2透明基板是利用透明接著劑來接著於該第1透明基板。
依據請求項5記載的發明,可提供一種發光二極體晶片,該發光二極體晶片具備於正面形成有LED電路的發光二極體、貼附在該發光二極體的背面之具有複數個貫通孔的第1透明構件、及貼附在該第1透明構件的背面之具有複數個貫通孔的第2透明構件,且在該第1透明構件或該第2透明構件之至少其中任一個的正面或背面形成有溝。 發明效果
本發明的發光二極體晶片是藉由已形成於至少2層的透明構件的複數個貫通孔與溝來使光複雜地折射而使被封閉在第1及第2透明構件內的光減少,且讓從第1及第2透明構件射出之光的量增大並使發光二極體晶片的亮度提升。
用以實施發明之形態 以下,參照圖式詳細地說明本發明的實施形態。參照圖1,所示為光元件晶圓(以下,有時會簡稱為晶圓)11的正面側立體圖。
光元件晶圓11是在藍寶石基板13上積層氮化鎵(GaN)等的晶膜層(epitaxial layer)(積層體層)15而構成的。光元件晶圓11具有積層有晶膜層15的正面11a、及露出了藍寶石基板13的背面11b。
在此,在本實施形態的光元件晶圓11中,雖然是採用藍寶石基板13作為結晶成長用基板,但是也可以採用GaN基板或SiC基板等來替代藍寶石基板13。
積層體層(晶膜層)15是藉由依序使電子成為多數載子(carrier)的n型半導體層(例如n型GaN層)、成為發光層的半導體層(例如InGaN層)、電洞成為多數載子的p型半導體層(例如p型GaN層)進行晶膜生長而形成。
藍寶石基板13具有例如100μm的厚度,且積層體層15具有例如5μm的厚度。於積層體層15上以形成為格子狀的複數條分割預定線17來區劃而形成有複數個LED電路19。晶圓11具有形成有LED電路19的正面11a、和露出了藍寶石基板13的背面11b。
依據本發明實施形態的發光二極體晶片的製造方法,首先會實施準備如圖1所示的光元件晶圓11的晶圓準備步驟。又,還實施準備如圖2(A)及圖5所示之涵蓋整個面形成有複數個貫通孔之第1透明基板21及涵蓋整個面形成有複數個貫通孔之第2透明基板21A的透明基板準備步驟。
已實施晶圓及透明基板準備步驟後,實施透明基板加工步驟,該透明基板加工步驟是在要貼附於晶圓11的背面11b之第1透明基板21的正面或背面、或者在要貼附於第1透明基板21的背面之第2透明基板21A的正面或背面,對應於LED電路19而形成複數條溝。此透明基板加工步驟是使用例如已廣為周知的切削裝置來實施。
如圖2(A)所示,切削裝置的切削單元10包含有主軸殼體12、可旋轉地插入主軸殼體12中的圖未示的主軸、和裝設在主軸的前端的切削刀14。
切削刀14的切割刃是以例如用鍍鎳方式來將鑽石磨粒固定而成的電鑄磨石所形成,且其前端形狀是做成三角形、四角形、或半圓形。
切削刀14的大致上半部分是被刀片罩(blade cover)(輪罩(wheel cover))16所覆蓋,在刀片罩16上配設有於切削刀14的裏側及近前側水平地伸長的一對(圖中僅顯示1支)冷卻噴嘴18。
在第1透明基板21的正面21a形成複數條溝23的透明基板加工步驟中,是將第1透明基板21以圖未示的切削裝置的工作夾台來吸引保持。然後,藉由一邊使切削刀14朝箭頭R方向高速旋轉,一邊在第1透明基板21的正面21a切入規定深度,且將保持在圖未示之工作夾台上的第1透明基板21朝箭頭X1方向加工進給,以藉由切削而形成在第1方向上伸長的溝23。
將第1透明基板21朝正交於箭頭X1方向的方向按晶圓11的分割預定線17的每個間距來分度進給,並且切削第1透明基板21的正面21a,以如圖3所示,逐次地形成朝第1方向伸長的複數條溝23。
如圖3(A)所示,形成在第1透明基板21的正面21a的複數條溝23可為僅在一個方向上伸長的形態、或者也可設成如圖4所示,在第1透明基板21的正面21a形成朝第1方向及朝與該第1方向正交的第2方向伸長之複數條溝23。
形成在第1透明基板21的正面21a的溝,為如圖2(B)所示之截面三角形的溝23、或如圖2(C)所示之截面四角形的溝23A、或如圖2(D)所示之截面半圓形的溝23B的任一種皆可。
第1透明基板21及第2透明基板21A是由透明樹脂、光學玻璃、藍寶石、透明陶瓷的任一種所形成。在本實施形態中,是由比光學玻璃更有耐久性之聚碳酸酯、丙烯酸等之透明樹脂來形成第1透明基板21及第2透明基板21A。再者,作為形成溝的方法,亦可使用噴砂(sandblast)、蝕刻、雷射。
雖然在上述之實施形態中,是在第1透明基板21的正面21a形成有複數條溝23、23A、23B,但亦可取代此實施形態,而設成為在第1透明基板21的背面21b形成複數條溝23、23A、23B。
或者,亦可設成對第1透明基板21的正面及背面不施行任何加工,而是在第2透明基板21A的正面21a或背面21b對應於晶圓11之各LED電路19來形成複數條溝23、23A、23B。
已實施透明基板加工步驟之後,實施透明基板貼附步驟,該透明基板貼附步驟是將第1透明基板21的正面21a貼附到晶圓11的背面11b,並且將第2透明基板21A的正面21a貼附到第1透明基板21的背面21b。
在此透明基板貼附步驟中,是如圖3(A)所示,藉由透明接著劑將晶圓11的背面11b接著於已在正面21a形成有朝第1方向伸長的複數條溝23之第1透明基板21的正面,以如圖3(B)所示,將晶圓11和第1透明基板21一體化而形成第1一體化晶圓25。
作為替代實施形態,亦可設成藉由透明接著劑將晶圓11的背面11b接著於如圖4所示,在第1透明基板21的正面21a具有朝第1方向及朝與此第1方向正交的第2方向伸長的複數條溝23之第1透明基板21的正面21a,來將晶圓11和第1透明基板21一體化。在此,已形成在第1透明基板21的正面21a的溝23的間距是對應於晶圓11的分割預定線17的間距。
接著,如圖5(A)所示,將第2透明基板21A的正面21a貼附到第1一體化晶圓25的第1透明基板21的背面21b,以形成如圖5(B)所示的第2一體化晶圓25A。
此透明基板貼附步驟並非限定於上述之順序的步驟,亦可設成:於將第2透明基板21A的正面21a貼附在第1透明基板21的背面21b後,再將第1透明基板21的正面21a貼附到晶圓11的背面11b來形成第2一體化晶圓25A。
已實施透明基板貼附步驟後,實施支撐步驟,該支撐步驟是如圖6所示,將第2一體化晶圓25A的第2透明基板21A貼附到外周部已貼附於環狀框架F上之切割膠帶T來形成框架單元,並透過切割膠帶T以環狀框架F支撐第2一體化晶圓25A。
已實施支撐步驟之後,實施分割步驟,該分割步驟是將框架單元投入切削裝置,並且利用切削裝置來將一體化晶圓25切削以分割成一個個的發光二極體晶片。參照圖7來說明此分割步驟。
在分割步驟中,是隔著框架單元的切割膠帶T而在切削裝置的工作夾台20上吸引保持第2一體化晶圓25A,且環狀框架F是以圖未示的夾具夾持來固定。
然後,使切削刀14一邊朝箭頭R方向高速旋轉一邊切入晶圓11的分割預定線17直到切削刀14的前端到達切割膠帶T為止,並且一邊從冷卻噴嘴18朝向切削刀14及晶圓11的加工點供給切削液一邊將第2一體化晶圓25A朝箭頭X1方向加工進給,藉此形成沿著晶圓11的分割預定線17切斷晶圓11以及第1、第2透明基板21、21A的切斷溝27。
將切削單元10在Y軸方向上分度進給,並且沿著朝第1方向伸長的分割預定線17逐次地形成同樣的切斷溝27。其次,將工作夾台20旋轉90°之後,沿著於與第1方向正交的第2方向上伸長之全部的分割預定線17形成同樣的切斷溝27,以形成圖8所示之狀態,藉此將第2一體化晶圓25A分割成如圖9所示的發光二極體晶片31。
在上述之實施形態中,雖然在將第2一體化晶圓25A分割成一個個的發光二極體晶片31上是使用切削裝置,但是亦可設成:將對晶圓11及透明基板21、21A具有穿透性之波長的雷射光束沿著分割預定線13朝晶圓11照射,並且在晶圓11以及透明基板21、21A的內部於厚度方向上形成複數層的改質層,接著,對第2一體化晶圓25A賦與外力,來以改質層為分割起點將第2一體化晶圓25A分割成一個個的發光二極體晶片31。
圖9(A)所示的發光二極體晶片31是在正面具有LED電路19之LED13A的背面貼附有形成有複數個貫通孔29的第1透明構件21’。又,在第1透明構件21’的正面形成有溝23B。此外,在第1透明構件21’的背面貼附有形成有複數個貫通孔的第2透明構件21A’。
圖9(B)所示的發光二極體晶片31A是在正面具有LED電路19之LED13A的背面貼附有形成有複數個貫通孔的第1透明構件21’。又,在第1透明構件21’的背面形成有溝23B。此外,將第2透明構件21A’的正面貼附於第1透明構件21’的背面。
圖9(C)所示的發光二極體晶片31B是在正面具有LED電路19之LED13A的背面貼附有形成有複數個貫通孔的第1透明構件21’。此外,在第1透明構件21’的背面貼附有第2透明構件21A’。又,在第2透明構件21A’的正面形成有溝23B。
圖9(D)所示的發光二極體晶片31C是在正面具有LED電路19之LED13A的背面貼附有形成有複數個貫通孔的第1透明構件21’。此外,將第2透明構件21A’的正面貼附於第1透明構件21’的背面。又,在第2透明構件21A’的背面形成有溝23B。
從而,在圖9(A)所示之發光二極體晶片31上,由於在第1透明構件21’的正面形成有溝23B,所以會使第1透明構件21’的表面積增大。此外,從發光二極體晶片31的LED電路19射出並朝第1透明構件21’入射之光的一部分是在溝23B部分進行折射後進入第1透明構件21’內。
據此,在光從第1透明構件21’及第2透明構件21A’朝外部折射而射出之時,在第1及第2透明構件21’、21A’與空氣層之間的界面上之入射角成為臨界角以上之光的比例會減少,而使從第1、第2透明構件21’、21A’射出之光的量增大,並使發光二極體晶片31的亮度提升。
關於圖9(B)至圖9(D)所示之發光二極體晶片31A、31B、31C,也是發揮與圖9(A)所示之發光二極體晶片31同樣的作用效果。
10‧‧‧切削單元
11‧‧‧光元件晶圓(晶圓)
11a、21a‧‧‧正面
11b、21b‧‧‧背面
12‧‧‧主軸殼體
13‧‧‧藍寶石基板
13A‧‧‧LED
14‧‧‧切削刀
15‧‧‧積層體層
16‧‧‧刀片罩
17‧‧‧分割預定線
18‧‧‧冷卻噴嘴
19‧‧‧LED電路
20‧‧‧工作夾台
21‧‧‧第1透明基板
21A‧‧‧第2透明基板
21’‧‧‧第1透明構件
21A’‧‧‧第2透明構件
23、23A、23B‧‧‧溝
25‧‧‧第1一體化晶圓
25A‧‧‧第2一體化晶圓
27‧‧‧切斷溝
29‧‧‧貫通孔
31、31A、31B、31C‧‧‧發光二極體晶片
R、X1‧‧‧箭頭
T‧‧‧切割膠帶
F‧‧‧環狀框架
X、Y、Z‧‧‧方向
圖1是光元件晶圓的正面側立體圖。 圖2(A)是顯示透明基板加工步驟的立體圖,圖2(B)~圖2(D)是顯示所形成之溝形狀的截面圖。 圖3(A)是顯示將於正面具有複數條朝第1方向伸長之溝的第1透明基板貼附在晶圓之背面而形成第1一體化晶圓之透明基板貼附步驟的立體圖,圖3(B)是第1一體化晶圓的立體圖。 圖4是顯示將於正面具有朝第1方向及朝與第1方向正交的第2方向伸長之複數條溝的第1透明基板貼附於晶圓之背面來進行一體化之透明基板步驟的立體圖。 圖5(A)是顯示將第2透明基板的正面貼附到第1一體化晶圓之背面而形成第2一體化晶圓之情形的立體圖,圖5(B)是第2一體化晶圓的立體圖。 圖6是顯示透過切割膠帶而以環狀框架支撐第2一體化晶圓的支撐步驟的立體圖。 圖7是顯示將第2一體化晶圓分割成發光二極體晶片的分割步驟的立體圖。 圖8是分割步驟結束後之第2一體化晶圓的立體圖。 圖9(A)~圖9(D)是本發明實施形態的發光二極體晶片的立體圖。

Claims (5)

  1. 一種發光二極體晶片的製造方法,該發光二極體晶片的製造方法之特徵在於具備有: 晶圓準備步驟,準備晶圓,該晶圓是在結晶成長用之透明基板上具有積層體層,並於該積層體層的正面以相互交叉之複數條分割預定線所區劃出之各區域中各自形成有LED電路,該積層體層形成有包含發光層的複數層半導體層; 透明基板加工步驟,在涵蓋整個面形成有複數個貫通孔的第1透明基板或涵蓋整個面形成有複數個貫通孔的第2透明基板之至少其中任一個的正面或背面,對應於LED電路來形成複數條溝; 透明基板貼附步驟,在實施該透明基板加工步驟後,將該第1透明基板的正面貼附在晶圓的背面,並且將該第2透明基板的正面貼附在該第1透明基板的背面以形成一體化晶圓;及 分割步驟,在實施該透明基板貼附步驟後,沿著該分割預定線將該晶圓和該第1及第2透明基板一起切斷以將該一體化晶圓分割成一個個的發光二極體晶片。
  2. 如請求項1之發光二極體晶片的製造方法,其中在該透明基板加工步驟中所形成之前述溝的截面形狀為三角形、四角形、半圓形的任一種。
  3. 如請求項1之發光二極體晶片的製造方法,其中在該透明基板加工步驟中,前述溝是藉由切削刀、蝕刻、噴砂、雷射的任一種方式而形成。
  4. 如請求項1之發光二極體晶片的製造方法,其中該第1及第2透明基板是以透明陶瓷、光學玻璃、藍寶石、透明樹脂的任一種所形成,並且在該透明基板貼附步驟中該第1透明基板是使用透明接著劑來接著於晶圓,該第2透明基板是使用透明接著劑來貼附於該第1透明基板。
  5. 一種發光二極體晶片,具備:於正面形成有LED電路的發光二極體、貼附在該發光二極體的背面之具有複數個貫通孔的第1透明構件、及貼附在該第1透明構件的背面之具有複數個貫通孔的第2透明構件,且在該第1透明構件或該第2透明構件之至少其中任一個的正面或背面形成有溝。
TW107104136A 2017-03-06 2018-02-06 發光二極體晶片的製造方法及發光二極體晶片 TW201836173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7041313A JP2018148014A (ja) 2017-03-06 2017-03-06 発光ダイオードチップの製造方法及び発光ダイオードチップ
JP2017-041313 2017-03-06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836173A true TW201836173A (zh) 2018-10-01

Family

ID=6348588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7104136A TW201836173A (zh) 2017-03-06 2018-02-06 發光二極體晶片的製造方法及發光二極體晶片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JP (1) JP2018148014A (zh)
KR (1) KR20180102008A (zh)
CN (1) CN108538994A (zh)
TW (1) TW201836173A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695606A (zh) * 2022-04-18 2022-07-01 东莞市中麒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发光芯片制作方法及发光芯片

Family Cites Familie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122739B2 (ja) * 2001-07-26 2008-07-23 松下電工株式会社 発光素子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4766966B2 (ja) * 2005-09-07 2011-09-07 京セラ株式会社 発光素子
KR100856282B1 (ko) * 2007-03-05 2008-09-03 삼성전기주식회사 광자 리사이클링을 이용한 광자결정 발광소자
KR101081062B1 (ko) * 2010-03-09 2011-11-07 엘지이노텍 주식회사 발광 소자, 발광 소자 제조방법 및 발광 소자 패키지
KR101726807B1 (ko) * 2010-11-01 2017-04-14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반도체 발광소자
CN104160520A (zh) * 2012-02-01 2014-11-19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半导体发光元件、其制造方法和光源装置
JP5941306B2 (ja) * 2012-03-19 2016-06-29 スタンレー電気株式会社 発光装置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14175354A (ja) 2013-03-06 2014-09-22 Disco Abrasive Syst Ltd 発光ダイオード
KR102222215B1 (ko) * 2013-05-15 2021-03-03 루미리즈 홀딩 비.브이. 기판내에 산란 특징을 갖는 led
JP2014239123A (ja) * 2013-06-06 2014-12-18 株式会社ディスコ 加工方法
JP2015018953A (ja) * 2013-07-11 2015-01-29 株式会社ディスコ 発光チップ
JP6255235B2 (ja) * 2013-12-20 2017-12-27 株式会社ディスコ 発光チップ
JP2015192100A (ja) * 2014-03-28 2015-11-02 豊田合成株式会社 発光素子および発光素子の製造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18148014A (ja) 2018-09-20
KR20180102008A (ko) 2018-09-14
CN108538994A (zh) 2018-09-1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201836173A (zh) 發光二極體晶片的製造方法及發光二極體晶片
TWI771358B (zh) 發光二極體晶片的製造方法及發光二極體晶片
TW201824592A (zh) 發光二極體晶片的製造方法及發光二極體晶片
TW201822382A (zh) 發光二極體晶片的製造方法及發光二極體晶片
TW201813127A (zh) 發光二極體晶片的製造方法及發光二極體晶片
TWI789375B (zh) 發光二極體晶片的製造方法
TWI717506B (zh) 發光二極體晶片的製造方法
JP2018181998A (ja) 発光ダイオードチップの製造方法及び発光ダイオードチップ
TWI739999B (zh) 發光二極體晶片的製造方法
JP6821260B2 (ja) 発光ダイオードチップの製造方法及び発光ダイオードチップ
JP2017220479A (ja) 発光ダイオードチップの製造方法
CN107527986B (zh) 发光二极管芯片的制造方法和发光二极管芯片
CN107527985B (zh) 发光二极管芯片的制造方法和发光二极管芯片
TW201832375A (zh) 發光二極體晶片的製造方法及發光二極體晶片
TW201812889A (zh) 發光二極體晶片的製造方法及發光二極體晶片
TW201834040A (zh) 發光二極體晶片的製造方法及發光二極體晶片
TW201826492A (zh) 發光二極體晶片的製造方法及發光二極體晶片
TW201814199A (zh) 發光二極體晶片的製造方法及發光二極體晶片
TW201832380A (zh) 發光二極體晶片的製造方法及發光二極體晶片
TW201834046A (zh) 發光二極體晶片的製造方法及發光二極體晶片
TW201817030A (zh) 發光二極體晶片的製造方法及發光二極體晶片
TW201841396A (zh) 發光二極體晶片的製造方法及發光二極體晶片
TW201830725A (zh) 發光二極體晶片的製造方法
JP2018182168A (ja) 発光ダイオードチップの製造方法及び発光ダイオードチップ
TW201813149A (zh) 發光二極體晶片的製造方法及發光二極體晶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