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1832774A - 熟地黃萃取物於製備抗老化組成物之用途 - Google Patents

熟地黃萃取物於製備抗老化組成物之用途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1832774A
TW201832774A TW106107926A TW106107926A TW201832774A TW 201832774 A TW201832774 A TW 201832774A TW 106107926 A TW106107926 A TW 106107926A TW 106107926 A TW106107926 A TW 106107926A TW 201832774 A TW201832774 A TW 201832774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extract
rehmannia glutinosa
rehmannia
dna
composition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610792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I704925B (zh
Inventor
曾詠瑋
黃寶逸
梁家華
Original Assignee
新譯漢方有限公司
梁家華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新譯漢方有限公司, 梁家華 filed Critical 新譯漢方有限公司
Priority to TW10610792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I704925B/zh
Publication of TW20183277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83277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70492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704925B/zh

Links

Landscapes

  • Medicines Containing Plant Substances (AREA)
  • Cosmetics (AREA)

Abstract

本發明係關於一種熟地黃(SteamedRehmannia glutinosa )萃取物於製備抗老化組成物之用途;熟地黃萃取物係以一九蒸九曬之熟地黃材料蒸餾後製得,且具有抗氧化、抗老化、抗發炎、保護去氧核醣核酸(DNA)及保濕之功效;藉此,本發明可應用於製備改善皮膚問題之組成物。

Description

熟地黃萃取物於製備抗老化組成物之用途
本發明係關於一種熟地黃萃取物於製備抗老化組成物之用途,尤指一種經過九蒸九曬後的熟地黃蒸餾後所獲得之熟地黃萃取物,具有抗氧化、抗老化、抗發炎、保護去氧核醣核酸(DNA)及保濕之功效。
地黃(Rehmannia glutinosa )是一種玄參科植物,其根部為傳統中藥之一,將地黃、酒與砂仁拌炒後,在經過九次蒸曬程序所獲得之產物稱之為「熟地黃」,此九蒸九曬的步驟較繁複且費時,故目前已開發出不少改良的炮製方法,例如減少蒸曬的次數(六蒸六曬或三蒸三曬),或是以微波方式炮製熟地黃,又或是將生地黃以高溫高壓的條件處理以獲得熟地黃等等。熟地黃被認為具有滋陰補血、益精填髓等功效。
目前熟地黃的產品大多都是以複方的方式存在,例如中醫常見的六味地黃丸或八味地黃丸係以六至八種中藥材製得。又中國專利CN 103285305(A)號公開案為一種熟地黃飲片的製備方法,係將熟地黃切片,以紅棗汁拌勻浸泡並蒸熟、乾燥而獲得;另,中國專利CN 105535244(A)號公開案為另一種熟地黃飲片的加工法,先將生地黃清洗後冷凍、再解凍並切成斜厚片,微波乾燥後將生地黃斜厚片與含有當歸粉、甘草粉、山藥粉萃取液的黃酒拌勻並蒸煮,最後進行鼓風乾燥,以獲得熟地黃飲片。
由於現今熟地黃少有以單方的方式存在,因此對於以熟地黃單一原料製得之組成物的功效仍不清楚。
今,發明人有鑑於對熟地黃萃取物之瞭解仍有不足,於是乃一本孜孜不倦之精神,並藉由其豐富專業知識及多年之實務經驗所輔佐,而加以改善,並據此研創出本發明。
本發明係一種熟地黃萃取物及其用於製備抗老化、抗氧化、抗發炎、保護去氧核醣核酸(DNA)及保濕組成物之用途,其中該熟地黃萃取物係將九蒸九曬的熟地黃經蒸餾後所製得之產物。
於本發明之一實施例中,熟地黃萃取物係清除自由基或抑制細胞內活性氧(ROS)生成。
於本發明之一實施例中,自由基係DPPH或ABTS自由基。
於本發明之一實施例中,熟地黃萃取物係抑制脂氧合酶活性。
於本發明之一實施例中,熟地黃萃取物係抑制玻尿酸酶活性。
於本發明之一實施例中,熟地黃萃取物之有效劑量係為0.5~2.5 mg/mL。
於本案之一實施例中,熟地黃萃取物之有效劑量係為2.5 mg/mL。
於本發明之一實施例中,熟地黃萃取物係含有10~20 mg/g之總酚,20~50 mg/g之總黃酮以及2000~3000 mg/g之總多醣。
於本發明之一實施例中,組成物係為醫藥組成物、食品組成物或化妝品組成物。
於本發明之一實施例中,化妝品組成物係為溶液、懸浮液、凝膠、膠凍、乳液、乳霜、清潔用品、發泡物、膠囊、粉劑或膏劑。
藉此,本案熟地黃萃取物可作為抗老化、抗氧化、抗發炎、保護去氧核醣核酸(DNA)及保濕組成物的醫藥組成物或化妝品組成物,以達改善皮膚之功效。
本發明之目的及其功能上的優點,將依據以下圖面所示之結果,配合具體實施例予以說明,俾使審查委員能對本發明有更深入且具體之瞭解。
本發明為一種熟地黃萃取物於製備抗老化、抗氧化、抗發炎、保護去氧核醣核酸(DNA)及保濕組成物之應用,其中熟地黃萃取物係以一九蒸九曬的熟地黃蒸餾後製得;熟地黃萃取物具有清除自由基、抑制細胞內活性氧(ROS)生成、抑制脂氧合酶活性、抑制玻尿酸活性之功效;熟地黃萃取物之有效劑量係為0.5~2.5 mg/mL,較佳為2.5 mg/mL;熟地黃萃取物含有10~20 mg/g之總酚,20~50 mg/g之總黃酮以及2000~3000 mg/g之總多醣;熟地黃萃取物可用以製備醫藥組成物、食品組成物或化妝品組成物,其中化妝品組成物可為溶液、懸浮液、凝膠、膠凍、乳液、乳霜、清潔用品、發泡物、膠囊、粉劑或膏劑。
此外,藉由下述具體實施例,可進一步證明本發明可實際應用之範圍,但不意欲以任何形式限制本發明之範圍。
一、熟地黃萃取物之製備
請參見第一圖,為本案熟地黃萃取物製備流程圖,敘述如下:
取生地黃進行清洗,生地黃的表面呈現灰黑色,且暗沉無光澤;重複多次清洗生地黃表面的沙土並去皮,直到完全無沙狀態。
將洗淨之生地黃曝曬於陽光下,當生地黃表面呈現乾燥時,便將生地黃浸泡於酒精濃度介於19.5度到34度之公賣局米酒,浸泡時間約8小時。
將15斤砂仁均勻撒佈於鋪有蒸籠布之蒸籠,再覆蓋蒸籠,其上放一層生地黃;將浸泡公賣局米酒的生地黃放入大蒸籠層層舖滿推高並以武火加熱,隔水蒸約9小時,過程須調換蒸籠順序(1小時更換蒸籠順序1次)以使生地黃均勻受熱;於隔水蒸生地黃的過程中,每30鐘就需要均勻噴灑公賣局米酒於生地黃上。將蒸熟完成的熟地黃取出並日曬,日曬過程中需隨時將熟地黃翻面,使其均勻曝曬,曬乾時間約需3至4日。將曝曬完成的熟地黃再回收並以公賣米酒浸泡,以完成第一次蒸曝過程。重複上述蒸曝流程,共進行九次,共約需要45至50個工作天以獲得一九蒸九曬之熟地黃材料,且每一次經過蒸炊後的熟地黃質更膠Q表面就越光滑黑亮。
將九蒸九曬後之熟地黃材料磨成細粉,取100克(g)細粉並加入5倍去離子水(ddH2 O)以覆蓋熟地黃,加熱至100 ˚C萃取三小時,水蒸氣通過加熱回流(冷卻)系統凝結成為液體,冷卻後,過濾收集濾液;收集所有濾液,並減壓濃縮、冷凍乾燥以獲得熟地黃萃取物,並保存於-20˚C;獲得熟地黃萃取物39.29克,其萃取率為39.29%。
此外,取一洗淨之生地黃材料,磨粉並以上述的蒸餾法進行萃取,以獲得一生地黃萃取物並保存於-20˚C;獲得生地黃萃取物40.82克,其萃取率為40.82%。
二、細胞存活度測試
以MTT細胞存活測試檢測熟地黃萃取物之細胞毒性,其原理為:活細胞的粒線體酵素能將3-(4,5-dimethylthiazol-2-yl)2,5- diphenyltetrazolium bromide試劑(MTT試劑)還原成紫色結晶物(formazan),以溶劑溶解紫色結晶物並偵測其吸光值,便可以推知細胞代謝活性高低,以作為細胞存活度高低的指標;當紫色結晶越多,吸光值越高,表示存活的細胞數越多。
將人類皮膚角質化細胞株HaCaT細胞培養在96孔盤,每盤培養1´104 細胞,在37°C、5% CO2 培養箱中培養至少24小時。移除培養液,並加入含有不同濃度之生地黃萃取液或熟地黃萃取液之新鮮培養液後,再培養24小時;移除舊的培養液,以磷酸鹽緩衝生理食鹽水 (Phosphate buffered saline, PBS)清洗一次,加入新鮮培養液並加入10 μL MTT試劑,培養4小時之後再移除培養液,加入100 μL二甲基亞碸(dimethyl sulfoxide, DMSO)以溶解formazan,並於波長570 nm下測定吸光值。結果請見第二圖與表一:添加濃度為0.5、1、2.5 mg/mL並培養24小時作用條件下,給予生地黃萃取液之細胞的存活度分別為102.6%、84.8%與85.2%,而給予熟地黃萃取物之細胞的存活度則分別為97.9%、87.3%、81.2%;結果顯示生地黃萃取物與熟地黃萃取物對人類皮膚角質化細胞株 HaCaT細胞存活度的影響程度相似,且生地黃萃取物與熟地黃萃取物於使用濃度小於0.5 mg/mL時,細胞存活度皆大於90%以上,在使用濃度為2.5 mg/mL時,細胞存活度亦也有80%以上。
表一
三、自由基清除測試
(1) DPPH自由基
DPPH(1,1-diphenyl-2-picrylhydrazyl)是一種穩定的非離子型自由基,在波長517 nm有最大吸光值;當抗氧化物存在時,DPPH會與抗氧化物形成電子配對,呈現的顏色會由藍紫轉為淡黃色,且改變其吸收波長517 nm之能力,故藉由517nm吸光值的變化,便可換算出待測物清除DPPH非離子型自由基的能力。
取99 μL之100 μM DPPH乙醇溶液,與1 μL待測物混合,避光作用30分鐘,再偵測混合液於波長517 nm之吸光值(BioTek, SynergyTM 2, USA),並計算出DPPH自由基清除率,其中DPPH清除率(%)=[ (對照組吸光值-實驗組吸光值)/對照組吸光值 ] X 100%;每組實驗進行三重複,結果請參見表二:結果顯示生地黃萃取物與熟地黃萃取物皆能清除DPPH自由基,但是相同濃度的熟地黃萃取物,清除DPPH自由基的能力顯然優於生地黃萃取物,當熟地黃萃取物的使用濃度為2.5 mg/mL時,其清除率可以達到82.9±2.5%。
表二
(2) ABTS+ 自由基
ABTS (2,2'-azino-bis-(3-ethylbenzthiazoline-6-sulfonic acid)在過氧化酶(peroxidase)催化下會產生ABTS+ 自由基且呈現穩定的藍綠色,其最大吸收波長為734 nm;而抗氧化物存在時會抑制ABTS+ 自由基產生且抑制藍綠色生成,故藉由測量波長734 nm下吸光值的變化可以評估ABTS+ 自由基的清除情形。
混合7 mM ABTS溶液與4.9 mM過硫酸鉀(potassium persulfate, K2 S2 O8 )溶液,於室溫避光反應16小時以產生ABTS+ 自由基,此混合溶液稱為ABTS+ 檢測試劑。取1.5 μL之待測物,與3.5 μL去離子水、145 μL之ABTS+ 檢測試劑混合,靜置20分鐘後再以分光光度計檢測734 nm之吸光值,每個樣本測量三次;當734 nm之吸光值越低時,表示待測物清除ABTS+ 自由基的能力越佳。本試驗中以維生素C作為對照組,並將待測物的檢測結果與維生素C之結果進行比對,以獲得ABTS+ 自由基清除率,其中維生素C於使用濃度為50 μg/mL時的ABTS+ 自由基清除率為99.6%。結果請參見表三:在使用濃度為0.5 mg/mL、1 mg/mL與2.5 mg/mL下,生地黃萃取物之ABTS+ 自由基清除率分別為40.8%、63.4%以及96.7%,而熟地黃萃取物之ABTS+ 自由基清除率分別為41.9%、74.6%和99.9%。此外,生地黃萃取物的EC50 為0.7 mg/mL,熟地黃萃取物的EC50 為0.6 mg/mL (EC50 於代表待測物產生50%效果之濃度),結果顯示生地黃萃取物與熟地黃萃取物皆具有良好的ABTS+ 自由基清除能力。
表三
四、活性氧生成測試
將將1×105 cell/mL的 HaCaT細胞培養在96孔培養盤中,並在37℃、5% CO2 培養箱中生長24小時以上,再加入不同濃度的熟地黃萃取物進行反應;移除上清液,以PBS清洗後加入含有0.1 μM 過氧化氫 (H2 O2 ) 之新鮮培養液作用一小時;移除培養液,加入含有10μM 2’,7’-dichlorofluorescin diacetate (DCFH2 DA) 之新鮮培養液避光作用一小時,再移除培養液並加入定量PBS,於激發光502 nm/散射光524 nm下測其吸光值(BioTek, SynergyTM 2, USA),每組試驗進行三重複,結果請參見第三圖。
根據第三圖,HaCaT細胞經過0.1 μM H2 O2 作用1小時之後,與對照組的細胞相比,細胞內活性氧物質增加了41.0%,但處理0.5 mg/mL、1 mg/mL與2.5 mg/mL熟地黃萃取物之組別,與僅處理H2 O2 之組別相比,細胞內的活性氧物質分別下降了46.4%、50.0%與52.2%。此外,熟地黃萃取物降低細胞內活性物質的EC50 為1 mg/mL。此試驗結果顯示熟地黃萃取物具有保護細胞免於氧化傷害的功能。
五、脂氧合酶抑制
脂氧合酶(lipooxygenase-1,簡稱LOX-1)為參與發炎反應的重要酵素之一,故利用脂氧合酶活性測試以評估熟地黃萃取物是否具有抗發炎之功效。實驗步驟如下:將1 μL的待測物與2 μL的LOX-1(135 units)混合,再加入1.5 μL 10 mM的亞麻油酸(linoleic acid)作為反應的基質,最後再加入95.5 μL的Tris-HCl(pH 9.0)緩衝液;均勻混合後,以分光光度計於波長234 nm下測定吸光值,並計算抑制率;每組試驗進行三重複,結果請參閱表四。
本試驗中以咖啡酸(caffeic acid)作為對照組,當咖啡酸使用濃度0.5 mg/mL時,其抑制脂氧合酶活性能力為92.4%;根據表四,在使用濃度為0.5 mg/mL、1 mg/mL與2.5 mg/mL下,生地黃萃取物抑制脂氧合酶活性能力分別為29.8%、52.7%以及76.4%,而熟地黃萃取物抑制脂氧合酶活性能力分別為49.4%、64.1%和92.4%;此外生地黃萃取物的EC50 為0.9 mg/mL,而熟地黃萃取物的EC50 為0.5 mg/mL,顯然熟地黃萃取物具有較佳抑制脂氧合酶的能力,且熟地黃萃取物具有與咖啡酸相似的抑制脂氧合酶活性能力。
表四
六、保濕率評估
稱取一定量含水分的樣品(質量稱為M0),放置於乾燥器中乾燥,於2小時、4小時、8小時、24小時與48小時候再稱量樣品重量(質量稱為Mt),再分析各樣品的保濕率,每組試驗重複三次;本試驗保濕率的計算公式為:保濕率(%)= (Mt/M0 ) x 100%。本試驗以純水以及玻尿酸作為對照組,測試結果請參見圖四。
根據圖四,於乾燥48小時之後,純水已經完全乾燥,玻尿酸的保濕率為49.9%,生地黃萃取物的保濕率為2.7%,而熟地黃萃取物的保濕率為52.6%,顯示熟地黃萃取物的保濕率除了遠高於純水與生地黃萃取物之外,更與玻尿酸相當,故熟地黃萃取物具有良好的保濕功效。
七、保護去氧核醣核酸(DNA)之功效
質體(plasmid)為一種環形超螺旋結構(Supercoiled form,簡稱S-form)的去氧核醣核酸(DNA),經過UV或氧化傷害後,質體的超旋結構就會被打開並形成直線型結構(Linear form,簡稱L-form),環形超螺旋結構與直線型結構的DNA於洋菜膠電泳(agarose electrophoresis)後會停留在不同的位置,因此可以藉由在洋菜膠不同位置上的DNA含量判定DNA損傷情形。
將pUC119質體、 H2 O2 、FeSO4 以及不同濃度的熟地黃萃取物混合,並以20 J/m2 之UVB照射,於37℃作用1小時之後,再將混合物以0.8%洋菜膠進行電泳;電泳30分鐘後再將洋菜膠進行影像擷取並以定量軟體(Quantity One software and the Gel Doc 2000 system (Bio-Rad Laboratories, CA))進行分析,比較S-form質體與L-form質體的百分比;每組試驗重複三次,結果請參見第五圖與第六圖。
根據第五圖之電泳膠圖,在質體DNA沒有任何處理下,其S-form的DNA量明顯多於L-form的DNA,但是以UV+H2 O2 +FeSO4 處理明顯增加L-form的DNA量,且S-form的DNA幾乎偵測不到;但加入不同濃度的熟地黃萃取物後,S-form的DNA量開始增加;第五圖之O-form代表僅有單股DNA斷裂一缺口(opened form),其損傷程度低於L-form之DNA。第六圖為電泳膠片的定量結果,並以完全無處理之對照組的S-form DNA量作為100%,並將其他組別與之進行比較;根據第六圖,以UV+H2 O2 +FeSO4 處理之組別幾乎偵測不到S-form的DNA,而加入熟地黃萃取物者能提高S-form的DNA量,且具有劑量依存的現象(dose dependent)。
八、抗皺機能評估-玻尿酸酶抑制能力
於製作十二烷基硫酸鈉聚丙醯烯胺凝膠(SDS-PAGE)時加入玻尿酸(hyaluronan,簡稱HA),若進行電泳的樣品中含有玻尿酸酶(Hyaluronidase,簡稱HAase)時,電泳後將SDS-PAGE染色後,會發現一透明條帶,表示SDS-PAGE所含有的HA被分解故無法被染色;若樣品中不含有HAase或是HAase失去活性,則染色後的SDS-PAGE不會呈現透明條帶,。
本實驗方法簡述如下:(A)製備SDS-PAGE膠片,下膠為含有1.7 mL 0.1% HA之10% SDS PAGE,上膠為5% SDS-PAGE;(B)準備樣品:樣品共三組,分別為:(a) 正對照組(positive control):4 μL沒食子酸酯化兒茶素(Epigallocatechin gallate,EGCG,濃度0.5 mg/mL) +2 μL HAase(200倍稀釋);(b) 負對照組(negative control):11.5 μL 之pH5.7氯化鈉-甲酸鈉緩衝液(0.15 M NaC-0.1 M sodium formate buffer) +2 μL HAase(200倍稀釋);以及(c) 熟地黃萃取物組:11.5 μL熟地黃萃取物(25 mg/mL) + 2 μL HAase(200倍稀釋)。
將上述三組樣品均勻混合後置入37℃恆溫水浴槽作用18小時,再將反應完之樣品與4.5 μL之4倍染料(loading dye)混合均勻,注入至上膠的小孔中,於電壓80伏特(V)的條件下進行電泳3小時;電泳結束後將膠片取下,以HEPES(pH7.4)溶液清洗三次,每次於室溫中溫和搖盪10分鐘;加入適量pH5.7、含有0.15 M氯化鈉與0.1 M甲酸鈉之緩衝液,於37℃恆溫水浴槽作用18小時;加入含有0.5% Alcian Blue染劑之3%醋酸(acetic acid)溶液,溫和震盪20分鐘;以考馬斯亮藍R250(Coomassie Brilliant Blue R250)染劑進行染色,30分鐘後再加入退染劑,最後判讀結果。
請參閱第七圖,負對照組呈現一透明條帶,表示負對照組中的HAase確實能分解HA,正對照組(0.5 mg/mL EGCG)並無觀察到明顯的透明條帶,而熟地黃萃取物組僅有些微透明條帶的產生,表示EGCG與熟地黃萃取物都能夠抑制HAase的活性。另參閱第八圖,為電泳膠片定量分析圖,正對照組(0.5mg/mL EGCG)具有94.1%玻尿酸酶活性抑制能力,而2.5 mg/mL之熟地黃萃取物具有76.2%玻尿酸酶活性抑制能力。
九、熟地黃萃取物檢測
(1) 性質檢測
檢測生地黃萃取物與熟地黃萃取物的營養成分,包含其熱量、蛋白質含量等等,檢測樣本為生地黃或熟地黃磨粉後,經過蒸餾過濾所獲得的濾液,結果請參見表五。
表五
(2) 總酚含量測定
本發明使用Folin-Ciocalteu比色法檢測萃取物的總酚含量,因Folin-Ciocalteu試劑含有鎢鉬酸,於還原時會生成藍色化合物,其顏色深淺與受試物的多酚含量成正比,另以沒食子酸(gallic acid)配置標準品,便可測得受試物中總多酚的相對含量。取1 μL待測物與25 μL 10倍稀釋的Folin-Ciocalteu試劑反應5分鐘,再加入20 μL 7.5% 碳酸鈉(Na2 CO3 ),最後加入去離子水(ddH2 O)使總體積為100 μL,混合均勻後反作用5分鐘,並於波長510 nm下測定吸光值。結果請參見表六,1 g生地黃萃取物之總酚含量相當於5.1 mg沒食子酸,而1 g熟地黃萃取物之總酚含量相當於11.3 mg沒食子酸,表示九蒸九曬之製備過程可以提高熟地黃萃取物內的總酚含量。
表六
(3) 總黃酮含量測定
取1 μL之待測物,依序與3 μL之5%(w/v) 亞硝酸鈉(NaNO2 )溶液、3 μL之10% 三氯化鋁(AlCl3 )溶液與40 μL之4% 氫氧化鈉(NaOH)溶液混合,並加入去離子水以使最終體積為100 μL;混合均勻後反應15分鐘,並於波長510 nm下測定吸光值;本測試以芸香素(rutin)作為標準品,並以其繪製出標準曲線,以獲得本發明萃取物的總黃酮相對含量。測試結果請參見表七,其中1 g生地黃萃取物之總黃酮含量相當於15.4 mg芸香素,而1 g熟地黃萃取物之總黃酮含量相當於33.8 mg沒食子酸,表示九蒸九曬之製備過程可以提高熟地黃萃取物內的總黃酮含量。
表七
(4) 總多醣含量測定
配置不同濃度的葡萄糖標準液,其濃度分別為0、0.025、0.05、0.075、0.1、0.125 mg/mL。取2mL之葡萄糖標準液或是待測物置入試管中,加入25 mL之5% 酚,再立刻加入125 mL濃硫酸,混勻後靜置30分鐘;反應完全後,混合液會呈現橘黃色,便可偵測混合液於490 nm波長下的吸光值,再與葡萄糖標準液之吸光值比對後以獲得待測物之總多醣含量。結果請參見表八,熟地黃萃取物中的總多糖含量為2723.5 mg/g,高於生地黃萃取物的2442.9 mg/g。
表八
由上述之實施說明可知,本發明與現有技術相較之下,本發明具有以下優點:
1. 本發明之熟地黃萃取物具有優秀的抗氧化能力,能有效清除DPPH以及ABTS+ 自由基,以及降低細胞內活性氧(ROS)含量。
2. 本發明之熟地黃萃取物可透過抑制脂氧合酶(LOX-1)活性以達到抗發炎之功效。
3. 本發明之熟地黃萃取物,能有效提高保濕率,以及抑制玻尿酸酶活性,以達到保濕抗老之目的。
4. 本發明之熟地黃萃取物,能保護細胞DNA免於紫外線之傷害,能避免老化或是DNA突變。
5. 本發明以九蒸九曬之熟地黃製備所得的萃取物,其總酚、總黃酮與總多糖含量皆高於未經過蒸曬之生地黃萃取物,表示九蒸九曬的處理會有助於熟地黃所含有之總酚、總黃酮與總多糖之萃取。
綜上所述,本發明熟地黃萃取物於製備抗老化組成物之用途,的確能藉由上述所揭露之實施例,達到所預期之使用功效,且本發明亦未曾公開於申請前,誠已完全符合專利法之規定與要求。爰依法提出發明專利之申請,懇請惠予審查,並賜准專利,則實感德便。
惟,上述所揭之說明,僅為本發明之較佳實施例,非為限定本發明之保護範圍;其;大凡熟悉該項技藝之人士,其所依本發明之特徵範疇,所作之其它等效變化或修飾,皆應視為不脫離本發明之設計範疇。
第一圖:本發明熟地黃萃取物的製備流程圖。
第二圖:本發明熟地黃萃取物影響細胞存活度分析圖。
第三圖:本發明熟地黃萃取物降低細胞內活性氧分子分析圖。
第四圖:本發明熟地黃萃取物保濕率分析圖。
第五圖:本發明熟地黃萃取物保護DNA電泳膠圖。
第六圖:本發明熟地黃萃取物保護DNA定量分析圖。
第七圖:本發明熟地黃萃取物抑制玻尿酸酶活性凝膠電泳圖。
第八圖:本發明熟地黃萃取物抑制玻尿酸酶活性定量分析圖。

Claims (10)

  1. 一種熟地黃萃取物於製備抗老化、抗氧化、抗發炎、保護去氧核醣核酸(DNA)及保濕組成物之用途,其中該熟地黃萃取物係以一九蒸九曬之熟地黃材料蒸餾後製得。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用途,其中該熟地黃萃取物係清除自由基或抑制細胞內活性氧生成。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之用途,其中該自由基係DPPH或ABTS+ 自由基。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用途,其中該熟地黃萃取物係抑制脂氧合酶活性。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用途,其中該熟地黃萃取物係抑制玻尿酸酶活性。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至第5項所述之用途,其中該熟地黃萃取物之有效劑量係為0.5~2.5 mg/mL。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所述之用途,其中該熟地黃萃取物之有效劑量係為2.5 mg/mL。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用途,其中該熟地黃萃取物係含有10~20 mg/g之總酚,20~50 mg/g之總黃酮以及2000~3000 mg/g之總多醣。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用途,其中該組成物係為醫藥組成物、食品組成物或化妝品組成物。
  1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9項所述之用途,其中該化妝品組成物係為溶液、懸浮液、凝膠、膠凍、乳液、乳霜、清潔用品、發泡物、膠囊、粉劑或膏劑。
TW106107926A 2017-03-10 2017-03-10 熟地黃萃取物於製備保濕抗皺組成物之用途 TWI70492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6107926A TWI704925B (zh) 2017-03-10 2017-03-10 熟地黃萃取物於製備保濕抗皺組成物之用途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6107926A TWI704925B (zh) 2017-03-10 2017-03-10 熟地黃萃取物於製備保濕抗皺組成物之用途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832774A true TW201832774A (zh) 2018-09-16
TWI704925B TWI704925B (zh) 2020-09-21

Family

ID=6442641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6107926A TWI704925B (zh) 2017-03-10 2017-03-10 熟地黃萃取物於製備保濕抗皺組成物之用途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I704925B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0873998B1 (ko) * 2007-04-30 2008-12-17 서병기 숙지황 추출물을 유효성분으로 하는 자외선 차단용 피부외용 조성물
CN101518590B (zh) * 2009-03-24 2012-01-25 朱清山 九蒸九晒熟地黄的制作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I704925B (zh) 2020-09-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137822B (zh) 一种芦荟胶及其制备方法
Zhang et al. In vitro antioxidant properties of different parts of pomegranate flowers
CN107320375A (zh) 生物活性植物化妆品组合物及其生产方法
CN108714126A (zh) 具有保湿和抗氧化功效的护肤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14948824A (zh) 美白祛斑组合物
CN107468568A (zh) 一种具有美白防晒活性的柿叶多酚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5708759B (zh) 一种含牡丹籽油的纯天然抗氧化美白多效面霜及其制备方法
KR102415369B1 (ko) 식물 분말로 구성된 기능성 입욕제 조성물
CN102813710A (zh) 一种用于防治日光性皮肤损伤的中药复方组合物及其应用
CN108186542A (zh) 具有舒缓抗敏作用的护唇口红
CN112353722A (zh) 一种保湿抗衰修复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TW201832774A (zh) 熟地黃萃取物於製備抗老化組成物之用途
CN112137937B (zh) 一种具有延缓皮肤衰老功能的活性组合物及其应用
CN111297733A (zh) 一种含丹皮酚的高保湿防晒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6265175A (zh) 金荞麦提取物、制备方法、应用以及含其的皮肤外用剂
CN109528528A (zh) 牛樟小分子肽美肌面膜液及其制备方法
CN114569517A (zh) 一种抗氧化美白面霜
US10945943B2 (en) Extract of dragon fruit flower, method for preparing the same, use thereof, and skin complexion improved composition thereof
CN106420489A (zh) 一种植物复合防晒剂及其制备和应用
CN104586921B (zh) 一种提高土贝母中有效成分含量及抗氧化活性的处理方法
Jaishree et al. A comparative study of in vitro antioxidant and DNA damage protection of soxhlet vs microwave assisted extracts of Michelia champaca Linn. flowers
CN108478479A (zh) 含有能自行提供弱酸性环境的紫檀芪复合物的眼部抗皱啫喱及其制备方法
TWI789749B (zh) 可抗氧化、抗發炎、促進黑色素生成之刺蔥萃取物
CN114652630B (zh) 一种具有协同效果的抗氧化组合物
TWI711468B (zh) 苧麻萃取物用於製備保護細胞與美白抗皺組合物之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