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1831159A - 吸收性物品 - Google Patents

吸收性物品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1831159A
TW201831159A TW106145490A TW106145490A TW201831159A TW 201831159 A TW201831159 A TW 201831159A TW 106145490 A TW106145490 A TW 106145490A TW 106145490 A TW106145490 A TW 106145490A TW 201831159 A TW201831159 A TW 201831159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absorbent article
adhesive
imaginary circle
region
portions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614549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I761411B (zh
Inventor
鈴木彦行
Original Assignee
日商花王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日商花王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日商花王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183115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83115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76141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761411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FFILTERS IMPLANTABLE INTO BLOOD VESSELS; PROSTHESES; DEVICES PROVIDING PATENCY TO, OR PREVENTING COLLAPSING OF, TUBULAR STRUCTURES OF THE BODY, e.g. STENTS; ORTHOPAEDIC, NURSING OR CONTRACEPTIVE DEVICES; FOMENTATION; TREATMENT OR PROTECTION OF EYES OR EARS; BANDAGES, DRESSINGS OR ABSORBENT PADS; FIRST-AID KITS
    • A61F13/00Bandages or dressings; Absorbent pads
    • A61F13/15Absorbent pads, e.g. sanitary towels, swabs or tampons for external or internal application to the body; Supporting or fastening means therefor; Tampon applicators
    • A61F13/51Absorbent pads, e.g. sanitary towels, swabs or tampons for external or internal application to the body; Supporting or fastening means therefor; Tampon applicators characterised by the outer layers
    • A61F13/514Backsheet, i.e. the impermeable cover or layer furthest from the skin
    • DTEXTILES; PAPER
    • D04BRAIDING; LACE-MAKING; KNITTING; TRIMMINGS; NON-WOVEN FABRICS
    • D04HMAKING TEXTILE FABRICS, e.g. FROM FIBRES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FABRICS MADE BY SUCH PROCESSES OR APPARATUS, e.g. FELTS, NON-WOVEN FABRICS; COTTON-WOOL; WADDING ; NON-WOVEN FABRICS FROM STAPLE FIBRES, FILAMENTS OR YARNS, BONDED WITH AT LEAST ONE WEB-LIKE MATERIAL DURING THEIR CONSOLIDATION
    • D04H1/00Non-woven fabrics formed wholly or mainly of staple fibres or like relatively short fibres
    • D04H1/40Non-woven fabrics formed wholly or mainly of staple fibres or like relatively short fibres from fleeces or layers composed of fibres without existing or potential cohesive properties
    • D04H1/54Non-woven fabrics formed wholly or mainly of staple fibres or like relatively short fibres from fleeces or layers composed of fibres without existing or potential cohesive properties by welding together the fibres, e.g. by partially melting or dissolving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Vascular Medicine (AREA)
  • Epidemiology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Heart & Thoracic Surgery (AREA)
  • Dermatology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Textile Engineering (AREA)
  • Absorbent Articles And Supports Therefor (AREA)

Abstract

本發明之吸收性物品包含防漏片材(13)、及被覆該防漏片材(13)之非肌膚對向面之外裝不織布(18)。防漏片材(13)與外裝不織布(18)係經由呈條紋狀配置之接著劑而接合。外裝不織布(18)包含複數個熔合部(3)。複數個熔合部(3)係按能使與複數個熔合部(3)相接且直徑各異之複數種假想圓以互不重疊之方式重複配置的圖案加以配置。複數種假想圓中直徑最大之大假想圓(4a)之直徑為上述接著劑之配置間距之長度以上。

Description

吸收性物品
本發明係關於一種吸收性物品。
對於拋棄式尿布等吸收性物品,要求非肌膚對向面側之肌膚觸感柔軟。已知,為了響應該需求,而藉由呈條紋狀塗敷之接著劑將防漏片材與被覆其非肌膚對向面之外裝不織布接合。例如,於專利文獻1之圖1中,圖示出了藉由呈條紋狀塗敷之接著劑將吸水墊與防水外覆體之間接合的情形。 又,作為用於構成吸收性物品之構件之不織布,自兼顧起毛抑制與柔軟性之觀點而言,已知包含以特定圖案熱壓接合(壓紋處理)而成之熔合部的不織布。例如,於專利文獻2中,記載有如下不織布:壓紋部包含具有藉由壓紋線而劃分出之單位圖案的壓紋圖案,上述壓紋線係使複數個壓紋要素部隔開特定間隔連續配置而構成,於特定方向上,複數個壓紋要素部中之至少一者係以將自上述任意部位朝向劃分出非壓紋部之壓紋線之外側距離最短的方向截斷之方式配設。 [先前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歐洲專利申請公開第0304631號說明書 [專利文獻2]美國專利申請公開第2012/0315440號說明書
本發明提供一種吸收性物品,其係縱長之吸收性物品,包含正面片材、吸收體、防漏片材、及被覆該防漏片材之非肌膚對向面之外裝不織布,且具有長度方向及與該長度方向正交之寬度方向。上述防漏片材與上述外裝不織布係經由呈條紋狀配置之接著劑而接合。上述外裝不織布包含複數個熔合部。上述複數個熔合部係按能使與複數個上述熔合部相接且直徑各異之複數種假想圓以互不重疊之方式重複配置的圖案加以配置。上述複數種假想圓中直徑最大之大假想圓之直徑為上述接著劑之配置間距之長度以上。
關於採用上述條紋塗敷及壓紋圖案兩者之吸收性物品,外裝不織布之柔軟性不充分,而且容易發生外裝不織布之纖維剝離。 因此,本發明之課題在於:提供一種可消除上述先前技術所具有之缺點的拋棄式尿布。 以下,一面基於本發明較佳之實施形態並參照圖式,一面對本發明進行說明。 於圖1、圖2及圖3中,圖示出了作為本發明之吸收性物品之一實施形態的拋棄式尿布1(以下,亦簡稱為尿布1)之基本構造。 如圖2及圖3所示,尿布1包含液體透過性之正面片材12、液體不透過性之防漏片材13、配置於兩片材12、13間之吸收體14、及被覆防漏片材13之非肌膚對向面之外裝不織布18。 正面片材12形成尿布1之肌膚對向面,外裝不織布18形成尿布1之非肌膚對向面。所謂肌膚對向面係指,尿布1等吸收性物品或其構成構件之於穿著該吸收性物品時朝向穿著者之肌膚側的面,所謂非肌膚對向面係指,尿布1等吸收性物品或其構成構件之於穿著該吸收性物品時朝向與穿著者之肌膚側為相反側之側的面。 關於防漏片材13,所謂液體不透過性係液體難透過性亦包括在內之概念,除了液體完全無法透過防漏片材13之情形以外,亦包括由撥水性之片材等構成防漏片材13之情形等。 尿布1具有與穿著者之前後方向對應的長度方向X、及於將尿布1如圖1所示般呈平面狀展開之狀態下與該長度方向X正交的寬度方向Y。又,尿布1於長度方向X上,包含穿著時配置於穿著者之腹側之腹側部A、穿著時配置於穿著者之背側之背側部B、及位於腹側部A與背側部B之間之胯下部C。尿布1為展開型拋棄式尿布,於背側部B之兩側緣部設置有黏扣帶7,於腹側部A之外表面設置有固定該黏扣帶7之著扣區域8。 尿布1中之吸收體14包含吸收性芯體14a及包裹該吸收性芯體14a之包芯片材14b。吸收性芯體14a例如可由紙漿纖維等吸液性纖維之纖維堆積體、或吸液性纖維與吸水性聚合物之混合纖維堆積體構成。作為吸液性纖維,例如可列舉紙漿纖維、嫘縈纖維、棉纖維、乙酸纖維素等纖維素系之親水性纖維。除了纖維素系之親水性纖維以外,亦可使用藉由界面活性劑等將由聚烯烴、聚酯、聚醯胺等合成樹脂構成之纖維親水化而成者。作為包芯片材14b,例如可使用衛生紙或透水性之不織布。可利用1片包芯片材14b包裹吸收性芯體14a整體,亦可將2片以上包芯片材14b組合而包裹吸收性芯體14a。作為防漏片材13,可使用液體不透過性或撥水性之樹脂膜、樹脂膜與不織布之層壓片材等。 於尿布1之長度方向X之兩側,配置有包含彈性構件15a之立體褶皺形成用片材15,藉由該彈性構件15a之收縮,而於穿著狀態下之胯下部C形成朝向穿著者之肌膚側立起之立體褶皺。又,於胯下部C之配置於腿周之部位,以伸長狀態配置有腿部彈性構件16,藉由其之收縮,而於穿著狀態下之胯下部C形成提昇相對穿著者腿周之服貼性之腿褶皺。 如圖4所示,本實施形態中之防漏片材13與外裝不織布18係經由呈條紋狀配置之接著劑20而接合,於尿布1之長度方向X上延伸之帶狀之接著劑配置部21形成有複數行。如圖4所示,接著劑配置部21係隔開間隔而配置。該接著劑配置部21間之間隔可為固定,亦可為不固定,但較佳為如本實施形態般為固定。於與各個接著劑配置部21延伸之方向正交的方向上相鄰之接著劑配置部21彼此間,形成有未配置接著劑20之接著劑未配置部22。於接著劑未配置部22,防漏片材13與外裝不織布18之間未接合。各個接著劑未配置部22於與接著劑配置部21延伸之方向為相同方向之長度方向X上延伸。於本發明中,關於呈條紋狀配置之接著劑20,各個接著劑配置部21分別於尿布1之寬度方向Y上延伸亦可,但本實施形態之尿布1中,各個接著劑配置部21係分別於尿布1之長度方向X上延伸。通常,出於生產方向之關係,以外裝不織布18為代表之多種材料於寬度方向Y上具有較高伸長率,自不損害藉由該伸長率而表現出之良好肌膚觸感及柔軟性的觀點而言,各個接著劑配置部21較佳為於尿布1之長度方向X上延伸。 以下,將以此種方式呈條紋狀配置有接著劑20之區域、即包含接著劑配置部21及接著劑未配置部22之區域亦稱為條紋塗敷區域2。 外裝不織布18包含複數個熔合部3。如圖5所示,複數個熔合部3形成為於長度方向X及寬度方向Y上分散之狀態。圖5係例示本發明之熔合部3之圖案之圖。 於本發明之外裝不織布18中,複數個熔合部3係按能使與複數個上述熔合部相接且直徑各異之複數種假想圓以互不重疊之方式重複配置的圖案加以配置。即,按滿足下述(1)~(3)之圖案加以配置。 (1)可將直徑各異之複數種假想圓以分別與複數個熔合部相接之方式配置。 (2)複數種上述假想圓能以互不重疊之方式配置。 (3)複數種假想圓係具有規律性地重複配置。 關於滿足上述(1)~(3)之熔合部3之圖案,一面參照圖5所示之圖案一面進行說明。 圖5所示之熔合部3之圖案可將複數種假想圓4a、4b以分別與複數個熔合部3相接之方式配置。如圖5所示,熔合部3之圖案係可將直徑各異之複數種假想圓4a、4b分別重複配置之圖案,更具體而言,可將直徑最大之假想圓即大假想圓4a及直徑小於該大假想圓之假想圓4b分別配置於4個以上熔合部3所形成之多邊形狀之區域41、42內。 再者,在圖5所示之圖案中,以形成正六邊形之區域41及包圍該正六邊形之小六邊形之區域42之方式配置有複數個熔合部3,於形成正六邊形之複數個熔合部3,配置與該正六邊形相接之假想圓4a,於形成小六邊形之複數個熔合部3,配置與該小六邊形相接之假想圓4b。 此種假想圓係按如下所示之條件(a)~(c)加以假定。 (a)以外裝不織布18之任意部位為中心,配置與複數個熔合部3相接之假想圓。 (b)當將假想圓之中心向任意方向偏移時,若可配置較該假想圓之大小更大之假想圓,則替換為此假想圓。若假想圓之大小不變或變小,則保持原假想圓不變。 (c)反覆進行上述(b),直至可假定出與複數個熔合部3相接之最大假想圓為止。 於圖5所示之圖案中,正六邊形之區域41之6個熔合部3與假想圓4a相接。又,小六邊形之區域42之2個熔合部3與假想圓4b相接。再者,如下所述,小六邊形之區域42之另外4個熔合部3可藉由將假想圓4b偏移而與該假想圓4b相接。 又,圖5所示之圖案包含2種假想圓4a、4b,且滿足上述條件(1)。此處,複數種假想圓中,直徑最大之假想圓亦稱為大假想圓4a,直徑最小之假想圓亦稱為小假想圓4b。於圖5所示之圖案中,假想圓4a為大假想圓4a,假想圓4b為小假想圓4b。再者,當將直徑不同之假想圓定義為種類不同之假想圓時,假想圓有2種以上即可,亦可有3種以上。較佳為有2種以上且4種以下。 在圖5所示之圖案中,於寬度方向Y上相鄰之大假想圓4a間,配置有直徑小於該大假想圓4a之小假想圓4b。 更詳細而言,於外裝不織布18中,如圖5所示,於寬度方向Y上交替地配置有正六邊形之區域41及小六邊形之區域42a、42b的複合行R1於長度方向X上形成有複數行,且就於長度方向X上相鄰之複合行R1彼此而言,正六邊形之區域41及小六邊形之區域42之位置分別於寬度方向Y上錯開1/2間距。 又,於複合行R1間,沿長度方向X形成有複數行六邊形行R2,該六邊形行R2交替地配置有複數個傾斜方向不同之小六邊形之區域42c、42d;且就於長度方向X上相鄰之六邊形行R2彼此而言,小六邊形之區域42c、42d之位置分別於寬度方向Y上錯開1/2間距。 而且,於圖5所示之圖案中,以此種方式規律地形成之正六邊形之區域41及小六邊形之區域42之內部可配置大假想圓4a及小假想圓4b,因此,大假想圓4a與小假想圓4b能以互不重疊之方式,具有特定規律性地重複配置。因此,圖5所示之圖案亦滿足上述(2)及(3)。 將圖5所示之圖案與呈條紋狀配置之接著劑20重疊之狀態表示於圖11中。如圖11所示,大假想圓4a之直徑Da大於接著劑之配置間距P1。此處,所謂接著劑之配置間距P1係指,寬度方向上之塗敷有接著劑之接著劑配置部21之長度、與配置於該接著劑配置部21間且未塗敷接著劑之接著劑未配置部22之長度的合計長度(參照圖11)。 根據本實施形態之尿布1,如上所述,防漏片材13與外裝不織布18係藉由呈條紋狀配置之接著劑20而接合,因此既可確保外裝不織布18與防漏片材13之接合強度,又可使外裝不織布18之質感、尤其是外裝不織布18之非肌膚對向面之觸感柔軟。又,於使用具有透濕性者作為防漏片材13之情形時,可抑制透濕性之降低,因此可使尿布1不易變得悶濕。 可是,於外裝不織布18中,如大假想圓4a所接區域般未配置熔合部3之區域容易發生纖維剝離。尤其是於將外裝不織布18與防漏片材13藉由呈條紋狀配置之接著劑而接合之情形時,未接合之部位明顯容易發生纖維剝離。 針對此,於本實施形態之尿布1中,如上所述,使大假想圓4a之直徑Da大於接著劑之配置間距P1,藉此大假想圓4a與接著劑配置部21局部重疊,以此可利用接著劑將容易發生纖維剝離之區域適當地接合於防漏片材13。 藉此,即便將外裝不織布18與防漏片材13藉由呈條紋狀塗敷之接著劑而接合,亦可實現大假想圓4a所接區域之纖維剝離之抑制,從而可與提昇外裝不織布18之柔軟性之效果兼得。又,可抑制於大假想圓4a中纖維勾住手指之情況,從而提昇外裝不織布18之肌膚觸感。 自更確實地發揮上述效果之觀點而言,大假想圓4a之直徑Da(參照圖11)相對於接著劑20之配置間距P1,較佳為125%以上,更佳為150%以上,又,較佳為400%以下,更佳為300%以下,又,較佳為125%以上且400%以下,更佳為150%以上且300%以下。 接著劑較佳為以如下尺寸加以塗佈。再者,如圖11所示,接著劑20之配置間距P1之長度為寬度方向上之接著劑配置部21之長度及接著劑未配置部22之長度的合計長度。 大假想圓4a之直徑Da較佳為4 mm以上,更佳為5 mm以上,又,較佳為20 mm以下,更佳為12 mm以下,又,較佳為4 mm以上且20 mm以下,更佳為5 mm以上且12 mm以下。 自進而確實地發揮上述效果之觀點而言,如圖5所示,熔合部3之圖案較佳為可將直徑最大之假想圓即大假想圓4a及直徑小於該大假想圓之假想圓4b分別配置於4個以上熔合部3所形成之多邊形狀之區域41、42內。又,於直徑小於大假想圓之假想圓有複數種之情形時,較佳為可將大假想圓及直徑小於該大假想圓之一種以上假想圓分別配置於上述多邊形狀之區域41、42內。 於圖5所示之圖案中,複數個熔合部3係以形成多邊形之方式形成。如上所述,若將圖5所示之熔合部3彼此相連,則形成正六邊形之區域41及包圍該區域41之小六邊形之區域42,形成該等區域之複數個熔合部3分別配置於正六邊形及小六邊形之角部間之邊部。假想圓4a、4b於該等區域41、42內分別相接。本發明之熔合部3之圖案較佳為假想圓內接於將假想圓所接之熔合部3彼此相連而成之區域。即,較佳為複數個熔合部3包圍大假想圓4a。於假定假想圓時,將熔合部3彼此相連而成之區域係藉由將與該假想圓相接之熔合部3彼此相連而假定。再者,如下所述,本發明亦可不假定將複數個熔合部3彼此相連而成之區域。 於本實施形態之外裝不織布18中,如圖11所示,小假想圓4b所接之小六邊形之區域42與接著劑未配置部22至少局部重疊。以下,將複數個熔合部3所形成之區域且小假想圓4b所內接之區域亦稱為小區域。藉由該構成,因為小區域42具有未藉由接著劑加以接合之部分,所以可進一步提昇外裝不織布18之柔軟性。如此,較佳為小假想圓4b之直徑Db大於寬度方向Y上之接著劑配置部21之長度W21、即接著劑20之配置寬度W21(參照圖11)。 於本實施形態之外裝不織布18中,如圖11所示,小區域與複數個接著劑配置部21及接著劑未配置部22至少局部重疊。藉由該構成,可抑制小區域之剝離及鉤掛。如此,較佳為小假想圓4b之直徑Db為接著劑之配置間距P1之長度以上。 自平衡於上述小區域之柔軟性與對剝離等之抑制之觀點而言,小假想圓4b之直徑Db(參照圖11)相對於接著劑配置部21之寬度W21,較佳為200%以上,更佳為250%以上,又,較佳為800%以下,更佳為600%以下,又,較佳為200%以上且800%以下,更佳為250%以上且600%以下。 又,小假想圓4b之直徑Db(參照圖11)相對於接著劑之配置間距P1,較佳為100%以上,更佳為125%以上,又,較佳為200%以下,更佳為150%以下,又,較佳為100%以上且200%以下,更佳為125%以上且150%以下。 又,小假想圓4b之直徑Db(參照圖11)較佳為1 mm以上,更佳為2 mm以上,又,較佳為8 mm以下,更佳為5 mm以下,又,較佳為1 mm以上且8 mm以下,更佳為2 mm以上且5 mm以下。 於本實施形態之外裝不織布18中,如圖11所示,於寬度方向上相鄰之大假想圓4a之中心Oa彼此之最短距離D1為接著劑之上述配置間距P1之4倍。藉由該構成,若使重複配置之大假想圓4a之相位一致,則可使內接於大假想圓4a之空間之固定部位、即大假想圓4a中外裝不織布18與防漏片材13藉由接著劑20而接合之部位始終相同,從而表現出均質之高度柔軟性,由此抑制觸摸時之不適感。如此,較佳為寬度方向上之大假想圓4a之中心彼此之最短距離為接著劑之配置間距之長度之整數倍。再者,「整數倍」包括大假想圓4a之中心Oa彼此之最短距離D1相對於上述配置間距P1之整數倍之長度,存在該配置間距P1之±10%之差的情形。 為了更確實地發揮上述效果,寬度方向上之大假想圓4a之中心Oa彼此之最短距離D1(參照圖11)為接著劑之配置間距P1之「整數倍」時的「整數」較佳為3~8之範圍之整數,更佳為4~6之範圍之整數。 自平衡外裝不織布18之柔軟性與對纖維剝離之抑制之觀點而言,接著劑較佳為以下述尺寸加以配置。 寬度方向上之接著劑之配置間距P1(參照圖11)較佳為2 mm以上,更佳為3 mm以上,又,較佳為10 mm以下,更佳為6 mm以下,又,較佳為2 mm以上且10 mm以下,更佳為3 mm以上且6 mm以下。 寬度方向Y上之接著劑配置部21之長度W21(參照圖11)相對於接著劑之配置間距P1,較佳為20%以上,更佳為30%以上,又,較佳為50%以下,更佳為40%以下,又,較佳為20%以上且50%以下,更佳為30%以上且40%以下。 寬度方向Y上之接著劑配置部21之長度W21(參照圖11)較佳為0.3 mm以上,更佳為0.5 mm以上,又,較佳為3 mm以下,更佳為2 mm以下,又,較佳為0.3 mm以上且3 mm以下,更佳為0.5 mm以上且2 mm以下。 寬度方向Y上之接著劑未配置部22之長度W22(參照圖11)相對於接著劑之配置間距P1,較佳為50%以上,更佳為60%以上,又,較佳為90%以下,更佳為80%以下,又,較佳為50%以上且90%以下,更佳為60%以上且80%以下。 寬度方向Y上之接著劑未配置部22之長度W22(參照圖11)較佳為1 mm以上,更佳為1.5 mm以上,又,較佳為9 mm以下,更佳為6 mm以下,又,較佳為1 mm以上且9 mm以下,更佳為1.5 mm以上且6 mm以下。 於本實施形態之外裝不織布18中,如圖11所示,於接著劑配置部21,大假想圓4a與小假想圓4b重疊。同樣地,於接著劑未配置部22,大假想圓4a與小假想圓4b重疊。藉由該構成,若使用者觸摸外裝不織布18,則於手沿長度方向X移動時必會觸摸到大假想圓4a之區域,於手沿寬度方向Y移動時必會觸摸到接著劑未配置部22,因此無論以哪種方式觸摸均可切實感受到拋棄式尿布1之柔軟。如此,較佳為於配置有接著劑20之接著劑配置部21,複數種上述假想圓重疊。又,較佳為於未配置接著劑20之接著劑未配置部22,複數種上述假想圓重疊。複數種假想圓只要如圖11所示般分別局部重疊即可。 外裝不織布18存在藉由壓紋處理而形成有熔合部之凹凸之壓紋面、及作為該壓紋面之相反側之面的平滑之平滑面,將哪一面設為與防漏片材13貼合之面並無特別限制。於本實施形態之外裝不織布18中,一部分熔合部3於接著劑配置部21與防漏片材13接觸。即,於本實施形態中,將外裝不織布18之平滑面設為與防漏片材13貼合之面。藉由該構成,可提昇外裝不織布18與防漏片材13之接合強度。如此,較佳為複數個熔合部3中之一部分經由上述接著劑而與上述防漏片材13接合。 於本實施形態之外裝不織布18中,如圖11所示,大假想圓4a之數量少於小假想圓4b之數量。藉由該構成,大區域所占面積減少,因此可進一步提昇外裝不織布18與防漏片材13之接合強度。如此,較佳為外裝不織布18中每單位面積(1 cm2 )之上述大假想圓4a之數量為上述小假想圓4b之數量以下。 自更確實地發揮上述效果之觀點而言,大假想圓4a之數量相對於小假想圓4b之數量,較佳為20%以上,更佳為30%以上,又,較佳為100%以下,更佳為75%以下,又,較佳為20%以上且100%以下,更佳為30%以上且75%以下。 圖5所示之圖案係可設定扁平多邊形區域42e作為4個以上熔合部3所形成之多邊形區域的圖案,上述扁平多邊形區域42e係可使直徑小於大假想圓4a之假想圓4b於一方向上偏移而配置於複數個部位者[參照圖12(a)];且使該假想圓4b偏移而繪出之該假想圓4b的中心之軌跡O4b與配置有接著劑之接著劑配置部21之延伸方向(圖11中為X方向)交叉[參照圖12(b)]。藉由該構成,可使與假想圓4b所內接之區域42重疊的各個接著劑未配置部22之面積變小,從而可進一步提昇不易發生纖維剝離之效果。較佳為中心之軌跡O4b與配置有接著劑20之接著劑配置部21之延伸方向交叉的假想圓4b不僅僅是直徑最小之小假想圓4b,而是所有直徑小於大假想圓4a之假想圓。再者,於圖5所示之圖案中,扁平多邊形區域42e為小區域42。 為了更確實地發揮上述效果,直徑小於大假想圓4a之假想圓的中心之軌跡O4b與接著劑配置部21之延伸方向的銳角側之交叉角θ[參照圖12(b)]之平均值較佳為15°以上,更佳為30°以上,又,較佳為90°以下,更佳為75°以下。 對本發明之熔合部3之圖案之其他實施形態進行說明。圖6~10係表示熔合部3之圖案之其他實施形態之圖。圖6及圖7所示之圖案與圖5相同,係以使複數個熔合部3形成與假想圓內接之區域之方式形成。另一方面,圖8~10所示之圖案與圖5不同,與假想圓內接之區域並未形成由熔合部3劃分之明確邊界。又,圖6~10所示之圖案滿足上述條件(1)~(3)。 於圖6所示之圖案中,複數個熔合部3形成縱長之六邊形之區域41、及配置於該六邊形之區域41間之四邊形之區域42。形成該等區域41、42之複數個熔合部3分別配置於六邊形之區域41及四邊形之區域42之角部。大假想圓4a與六邊形之區域41之4個熔合部3相接,小假想圓4b與四邊形之區域42之2個熔合部3相接。 在圖6所示之圖案中,於寬度方向Y上配置有複數個六邊形之區域41的六邊形行R3於長度方向X上形成有複數行,且就於長度方向X上相鄰之六邊形行R3彼此而言,寬度方向Y上之六邊形之區域41之位置分別相同。 又,於六邊形行R3間,沿長度方向X形成有複數行四邊形行R4,該四邊形行R4於寬度方向Y上配置有複數個四邊形之區域42;且就於長度方向X上相鄰之四邊形行R4彼此而言,寬度方向Y上之四邊形之區域42之位置分別相同。 於圖7所示之圖案中,複數個熔合部3形成八邊形之區域41、以及配置於該八邊形之區域41間的四邊形之區域42及六邊形之區域43。形成該等區域41、42、43之複數個熔合部3分別配置於各區域41之角部。大假想圓4a與八邊形之區域41之6個熔合部3相接,小假想圓4b與四邊形之區域42之4個熔合部3相接。又,直徑小於大假想圓4a且大於小假想圓4b之中假想圓4c與六邊形之區域43之4個熔合部3相接。如此,於圖7所示之圖案中,假定3種假想圓。 在圖7所示之圖案中,於寬度方向Y上配置有複數個八邊形之區域41的八邊形行R5於長度方向X上形成有複數行,且就於長度方向X上相鄰之八邊形行R5彼此而言,寬度方向Y上之八邊形之區域41之位置分別相同。 又,於八邊形行R5間,沿長度方向X形成有複數行複合行R6,該複合行R6於寬度方向Y上交替地配置有四邊形之區域42及六邊形之區域43;且就於長度方向X上相鄰之複合行R6彼此而言,寬度方向Y上之四邊形之區域42之位置分別相同,六邊形之區域43之位置亦分別相同。 圖8所示之圖案係以於一方向上排列有多行U字形之熔合部3的狀態形成。於長度方向X上排列有複數個U字形之熔合部3的熔合部行R7於寬度方向Y上形成有複數行,且就於寬度方向Y上相鄰之熔合部行R7彼此而言,該熔合部3之位置分別於長度方向X上錯開1間距。 在圖8所示之圖案中,大假想圓4a於U字形之熔合部3之凸部彼此對向之熔合部行R7間,與3個熔合部3相接。又,小假想圓4b於與U字形熔合部3之凸部為相反側之開口部彼此對向的熔合部行R7間,與3個熔合部3相接。 在圖9所示之圖案中,於長度方向X上排列有複數個熔合部群30的熔合部群行R8於寬度方向Y上形成有複數行,該熔合部群30以形成小圓之方式配置有4個弧狀之熔合部3;且就於寬度方向Y上相鄰之熔合部群行R8彼此而言,該熔合部3之位置分別於長度方向X上錯開1間距。 在圖9所示之圖案中,大假想圓4a於熔合部群30間,與8個熔合部3相接。又,小假想圓4b於熔合部群30所形成之小圓內,與4個熔合部3相接。 圖10所示之圖案係以於一方向上排列有多行縱長沿長度方向之S字狀之熔合部3的狀態形成。於長度方向X上排列有複數個S字狀之熔合部3的熔合部行R9於寬度方向Y上形成有複數行,且就於寬度方向Y上相鄰之熔合部行R9彼此而言,該熔合部3之位置分別於長度方向X上各錯開少許。 在圖10所示之圖案中,大假想圓4a於相鄰之熔合部行R9間,與4個S字狀之熔合部3之彎曲部相接。又,小假想圓4b於熔合部行R9之在長度方向X上相鄰之熔合部3間,與2個熔合部3之端部附近相接。 熔合部3之大小並無特別限制,自兼顧不織布之強度與柔軟性之觀點而言,與大假想圓4a相接之熔合部3之總面積相對於該大假想圓4a之面積,較佳為5%以上,更佳為10%以上,又,較佳為80%以下,更佳為40%以下,又,較佳為5%以上且80%以下,更佳為10%以上且40%以下。再者,於如圖5~7所示般複數個熔合部3形成大假想圓4a所內接之區域之情形時,上述「與大假想圓4a相接之熔合部3之總面積」意為形成該大假想圓4a所內接之區域的熔合部3之合計面積。 自相同觀點而言,熔合部3之面積較佳為0.5 mm2 以上,更佳為1 mm2 以上,又,較佳為20 mm2 以下,更佳為10 mm2 以下,又,較佳為0.5 mm2 以上且20 mm2 以下,更佳為1 mm2 以上且10 mm2 以下。 又,如圖7所示,於1個圖案中亦可存在大小不同之熔合部31、32。 熔合部3之形狀並無特別限制,可設為任意形狀。例如,可如圖5所示般為矩形狀,可如圖6~7所示般為圓形狀,可如圖8所示般為U字狀,可如圖9所示般為弧狀,可如圖10所示般為S字狀。 外裝不織布18例如亦可為熱風不織布、紡黏不織布、針刺不織布等任意不織布,但較佳為包含長纖維之不織布。作為包含長纖維之不織布,不僅包含紡黏不織布,還包含積層有由長纖維形成之紡黏層的積層不織布。作為此種積層不織布,可列舉紡黏-熔噴-紡黏積層不織布(SMS不織布)、紡黏-熔噴-熔噴-紡黏不織布(SMMS不織布)等。 若除使外裝不織布為如上所述之包含長纖維之不織布以外,還如上所述般,使一部分熔合部3於接著劑配置部21與防漏片材13接合,則可進一步提昇外裝不織布18與防漏片材之接合強度。 自外裝不織布18之柔軟性之觀點而言,較佳為於寬度方向Y上,條紋塗敷區域寬於吸收體14之寬度,更佳為條紋塗敷區域係防漏片材13之整個區域。再者,條紋塗敷區域2係指呈條紋狀配置有接著劑20之區域,且係包括接著劑配置部21及接著劑未配置部22之區域。 又,較佳為於長度方向X上,條紋塗敷區域長於該方向X上之吸收性芯體之全長(參照圖4),更佳為條紋塗敷區域遍及防漏片材13之整個區域。 自使外裝不織布18之非肌膚對向面之觸感良好之觀點而言,接著劑配置部21之合計面積相對於條紋塗敷區域2之面積,較佳為25%以上,更佳為30%以上,又,較佳為50%以下,更佳為25%以下,又,較佳為25%以上且50%以下,更佳為30%以上且40%以下。 自既確保充分之接合強度又提昇質感(柔軟之觸感)之觀點而言,接著劑配置部21中之接著劑20之塗佈量較佳為0.1 g/m2 以上,更佳為0.3 g/m2 以上,又,較佳為5 g/m2 以下,更佳為3 g/m2 以下,又,較佳為0.1 g/m2 以上且5 g/m2 以下,更佳為0.3 g/m2 以上且3 g/m2 以下。 上述接著劑20之塗佈量係以如下方式求出,即,先求出位於接著劑配置部21彼此間之接著劑未配置部22亦包括在內的條紋塗敷區域2整體之面積,再求出該區域2中之接著劑之總重量與該面積之比。 本實施形態中之接著劑20為熱熔型接著劑,係使用塗佈機進行塗敷。作為接著劑,可使用先前用於拋棄式尿布等之各種公知接著劑。 作為呈條紋狀塗敷接著劑之方法,除上述塗佈機式以外,亦可選擇凹版式、凸版式、液滴式、噴塗式等公知方法中之任一者。 若對尿布1中之各部之形成材料進行說明,則作為正面片材12、防漏片材13、吸收體14、立體褶皺形成用片材15之形成材料,並無特別限制,可使用先前之拋棄式尿布中用作各材料之各種公知材料等。例如,作為正面片材12,可使用不織布或開孔膜等各種液體透過性之片狀材,作為防漏片材13,可使用不具有透濕性之樹脂膜、具有微細孔且具有透濕性之樹脂膜、撥水不織布等不織布、或該等與其他片材之層壓體等,作為吸收體14,可使用由解纖紙漿等親水性纖維構成之纖維集合體或使該纖維集合體中包含高吸收性聚合物而成者等。 以上,對本發明之較佳之實施形態進行了說明,但本發明並不限制於上述實施形態,而可於不脫離本發明之主旨之範圍內進行各種變更。 上述一實施形態中之省略說明部分及僅一實施形態具有之要件可分別適當應用於其他實施形態,又,各實施形態中之要件可適當於實施形態間相互替換。 關於上述實施形態,進而揭示以下吸收性物品。 <1> 一種吸收性物品,其係縱長之吸收性物品,包含正面片材、吸收體、防漏片材、及被覆該防漏片材之非肌膚對向面之外裝不織布,且具有長度方向及與該長度方向正交之寬度方向,且 上述防漏片材與上述外裝不織布係經由呈條紋狀配置之接著劑而接合, 上述外裝不織布包含複數個熔合部, 上述複數個熔合部係按能使與複數個上述熔合部相接且直徑各異之複數種假想圓以互不重疊之方式重複配置的圖案加以配置,且 上述複數種假想圓中直徑最大之大假想圓之直徑為上述接著劑之配置間距之長度以上。 <2> 如上述<1>所記載之吸收性物品,其中於上述長度方向上排列有複數個U字形之上述熔合部的熔合部行於上述寬度方向上形成有複數行,且 就於上述寬度方向上相鄰之上述熔合部行彼此而言,該熔合部之位置分別於上述長度方向上錯開1間距。 <3> 如上述<2>所記載之吸收性物品,其中上述圖案係能以如下方式配置之圖案,即,上述大假想圓於U字形之上述熔合部之凸部彼此對向之上述熔合部行間,與3個上述熔合部相接,上述複數種假想圓中直徑最小之小假想圓於與U字形之上述熔合部之凸部為相反側之開口部彼此對向的上述熔合部行間,與3個熔合部相接。 <4> 如上述<1>所記載之吸收性物品,其中於上述長度方向上排列有複數個熔合部群的熔合部群行於上述寬度方向上形成有複數行,該熔合部群以形成小圓之方式配置有4個弧狀之上述熔合部,且 就於上述寬度方向上相鄰之上述熔合部群行彼此而言,上述熔合部之位置分別於上述長度方向上錯開1間距。 <5> 如上述<4>所記載之吸收性物品,其中上述圖案係能以如下方式配置之圖案,即,上述大假想圓於上述熔合部群間,與8個上述熔合部相接,上述複數種假想圓中直徑最小之小假想圓於上述熔合部群所形成之小圓內,與4個熔合部相接。 <6> 如上述<1>所記載之吸收性物品,其中於上述長度方向上排列有複數個縱長之S字狀之上述熔合部的熔合部行於上述寬度方向上形成有複數行,且 就於上述寬度方向上相鄰之上述熔合部行彼此而言,上述熔合部之位置分別於上述長度方向上各錯開少許。 <7> 如上述<6>所記載之吸收性物品,其中上述圖案係能以如下方式配置之圖案,即,上述大假想圓於相鄰之上述熔合部行間,與4個S字狀之上述熔合部之彎曲部相接,上述複數種假想圓中直徑最小之小假想圓於上述熔合部行之在上述長度方向上相鄰之上述熔合部間,與2個上述熔合部之端部附近相接。 <8> 如上述<1>所記載之吸收性物品,其中上述圖案係可將上述大假想圓及直徑小於該大假想圓之一種以上假想圓分別配置於4個以上上述熔合部所形成之多邊形狀之區域內的圖案。 <9> 如上述<8>所記載之吸收性物品,其中以形成正六邊形之區域及包圍該正六邊形之小六邊形之區域之方式配置有上述複數個熔合部,且 於上述寬度方向上交替地配置有上述正六邊形之區域及上述小六邊形之區域的複合行於上述長度方向上形成有複數行,且就於上述長度方向上相鄰之上述複合行彼此而言,上述正六邊形之區域及上述小六邊形之區域之位置分別於上述寬度方向上錯開1/2間距。 <10> 如上述<9>所記載之吸收性物品,其中於上述複合行間,沿上述長度方向形成有複數行六邊形行,該六邊形行交替地配置有複數個傾斜方向不同之上述小六邊形之區域,且就於上述長度方向上相鄰之上述六邊形行彼此而言,上述小六邊形之區域之位置分別於寬度方向上錯開1/2間距。 <11> 如上述<9>或<10>所記載之吸收性物品,其中在上述圖案中,於形成上述正六邊形之複數個上述熔合部,可配置與該正六邊形相接之大假想圓,於形成小六邊形之複數個上述熔合部,可配置與該小六邊形相接且直徑小於上述大假想圓之假想圓,且 上述大假想圓與直徑小於該大假想圓之上述假想圓能以互不重疊之方式,具有特定規律性地重複配置。 <12> 如上述<8>所記載之吸收性物品,其中複數個上述熔合部形成縱長之六邊形之區域及配置於該六邊形之區域間之四邊形之區域,且 形成上述六邊形之區域及上述四邊形之區域之複數個上述熔合部分別配置於上述六邊形之區域及上述四邊形之區域之角部。 <13> 如上述<12>所記載之吸收性物品,其中於上述寬度方向上配置有複數個上述六邊形之區域的六邊形行於上述長度方向上形成有複數行, 就於上述長度方向上相鄰之上述六邊形行彼此而言,上述寬度方向上之六邊形之區域之位置分別相同,且 於上述六邊形行間,沿上述長度方向形成有複數行四邊形行,該四邊形行於寬度方向上配置有複數個上述四邊形之區域, 就於上述長度方向上相鄰之上述四邊形行彼此而言,上述寬度方向上之上述四邊形之區域之位置分別相同。 <14> 如上述<12>或<13>所記載之吸收性物品,其中上述圖案係能以如下方式配置之圖案,即,上述大假想圓與上述六邊形之區域之4個熔合部相接,直徑小於該大假想圓之上述假想圓與上述四邊形之區域之2個熔合部相接。 <15> 如上述<8>所記載之吸收性物品,其中複數個上述熔合部形成八邊形之區域、以及配置於該八邊形之區域間之四邊形之區域及六邊形之區域,且 形成上述八邊形之區域、上述四邊形之區域及六邊形之區域之複數個上述熔合部分別配置於各上述區域之角部。 <16> 如上述<15>所記載之吸收性物品,其中於上述寬度方向上配置有複數個上述八邊形之區域的八邊形行於上述長度方向上形成有複數行, 就於上述長度方向上相鄰之上述八邊形行彼此而言,上述寬度方向上之上述八邊形之區域之位置分別相同,且 於上述八邊形行間,沿上述長度方向形成有複數行複合行,該複合行於上述寬度方向上交替地配置有上述四邊形之區域及上述六邊形之區域, 就於上述長度方向上相鄰之上述複合行彼此而言,上述寬度方向上之上述四邊形之區域之位置分別相同,上述六邊形之區域之位置亦分別相同。 <17> 如上述<15>或<16>所記載之吸收性物品,其中上述圖案係如下圖案:可配置上述大假想圓、上述複數種假想圓中直徑最小之小假想圓、及直徑小於上述大假想圓且大於上述小假想圓之中假想圓此3種上述假想圓,且 能以如下方式配置,即,上述大假想圓與上述八邊形之區域之6個熔合部相接,上述小假想圓與上述四邊形之區域之4個熔合部相接,上述中假想圓與上述六邊形之區域之4個熔合部相接。 <18> 如上述<1>至<17>中任一項所記載之吸收性物品,其中上述大假想圓之直徑Da相對於上述接著劑之配置間距P1,較佳為125%以上,更佳為150%以上,又,較佳為400%以下,更佳為300%以下。 <19> 如上述<1>至<18>中任一項所記載之吸收性物品,其中上述大假想圓之直徑Da較佳為4 mm以上,更佳為5 mm以上,又,較佳為20 mm以下,更佳為12 mm以下。 <20> 如上述<1>至<19>中任一項所記載之吸收性物品,其中上述寬度方向上之上述接著劑之配置間距P1較佳為2 mm以上,更佳為3 mm以上,又,較佳為10 mm以下,更佳為6 mm以下。 <21> 如上述<1>至<20>中任一項所記載之吸收性物品,其中配置有上述接著劑之接著劑配置部之上述寬度方向之長度W21相對於上述接著劑之配置間距P1,較佳為20%以上,更佳為30%以上,又,較佳為50%以下,更佳為40%以下。 <22> 如上述<1>至<21>中任一項所記載之吸收性物品,其中配置有上述接著劑之接著劑配置部之上述寬度方向之長度W21較佳為0.3 mm以上,更佳為0.5 mm以上,又,較佳為3 mm以下,更佳為2 mm以下。 <23> 如上述<1>至<22>中任一項所記載之吸收性物品,其中未配置上述接著劑之接著劑未配置部之上述寬度方向之長度W22相對於上述接著劑之配置間距P1,較佳為50%以上,更佳為60%以上,又,較佳為90%以下,更佳為80%以下。 <24> 如上述<1>至<23>中任一項所記載之吸收性物品,其中未配置上述接著劑之接著劑未配置部之上述寬度方向之長度W22較佳為1 mm以上,更佳為1.5 mm以上,又,較佳為9 mm以下,更佳為6 mm以下。 <25> 如上述<1>至<24>中任一項所記載之吸收性物品,其中配置有上述接著劑之接著劑配置部間之間隔固定。 <26> 如上述<1>至<25>中任一項所記載之吸收性物品,其中當將直徑不同之上述假想圓定義為種類不同之假想圓時,上述假想圓有2種以上且4種以下。 <27> 如上述<1>至<26>中任一項所記載之吸收性物品,其中上述複數種假想圓中直徑最小之小假想圓之直徑Db大於上述接著劑之配置寬度W21。 <28> 如上述<1>至<27>中任一項所記載之吸收性物品,其中上述複數種假想圓中直徑最小之小假想圓之直徑Db為上述接著劑之配置間距P1之長度以上。 <29> 如上述<1>至<28>中任一項所記載之吸收性物品,其中上述複數種假想圓中直徑最小之小假想圓之直徑Db相對於配置有上述接著劑之接著劑配置部之寬度W21,較佳為200%以上,更佳為250%以上,又,較佳為800%以下,更佳為600%以下。 <30> 如上述<1>至<29>中任一項所記載之吸收性物品,其中上述複數種假想圓中直徑最小之小假想圓之直徑Db相對於上述接著劑之配置間距P1,較佳為100%以上,更佳為125%以上,又,較佳為200%以下,更佳為150%以下。 <31> 如上述<1>至<30>中任一項所記載之吸收性物品,其中與未配置上述接著劑之接著劑未配置部重疊之上述假想圓有複數種。 <32> 如上述<1>至<31>中任一項所記載之吸收性物品,其中未配置上述接著劑之接著劑未配置部係於上述長度方向上延伸。 <33> 如上述<32>所記載之吸收性物品,其中關於呈條紋狀配置之上述接著劑,配置有上述接著劑之各個接著劑配置部係分別於尿布1之長度方向上延伸。 <34> 如上述<1>至<33>中任一項所記載之吸收性物品,其中上述寬度方向上之上述大假想圓之中心彼此之最短距離D1為上述接著劑之上述配置間距P1之長度之整數倍。 <35> 如上述<34>所記載之吸收性物品,其中上述寬度方向上之上述大假想圓之中心彼此之最短距離D1為上述接著劑之上述配置間距P1之長度之整數倍,且 上述整數倍之整數較佳為3~8之範圍之整數,更佳為4~6之範圍之整數。 <36> 如上述<34>或<35>所記載之吸收性物品,其中於上述寬度方向上相鄰之上述大假想圓之中心彼此之最短距離D1為上述接著劑之上述配置間距P1之長度之4倍。 <37> 如上述<8>所記載之吸收性物品,其中上述圖案係可設定扁平多邊形區域作為上述多邊形區域的圖案,所述扁平多邊形區域係可使直徑小於上述大假想圓之假想圓於一方向上偏移而配置於複數個部位者;且使該假想圓偏移而繪出之該假想圓的中心之軌跡與配置有上述接著劑之接著劑配置部之延伸方向交叉。 <38> 如上述<37>所記載之吸收性物品,其中上述軌跡O4b與配置有上述接著劑之接著劑配置部之延伸方向交叉的上述假想圓係上述大假想圓以外之假想圓。 <39> 如上述<37>或<38>所記載之吸收性物品,其中上述軌跡O4b與配置有上述接著劑之接著劑配置部之延伸方向的銳角側之交叉角θ之平均角度較佳為15°以上,更佳為30°以上,又,較佳為90°以下,更佳為75°以下。 <40> 如上述<1>至<39>中任一項所記載之吸收性物品,其中上述外裝不織布中每單位面積之上述大假想圓之數量為直徑小於上述大假想圓之假想圓之數量以下。 <41> 如上述<40>所記載之吸收性物品,其中上述大假想圓之數量相對於上述複數種假想圓中直徑最小之小假想圓之數量,較佳為20%以上,更佳為30%以上,又,較佳為100%以下,更佳為75%以下。 <42> 如上述<1>至<41>中任一項所記載之吸收性物品,其中上述外裝不織布為包含長纖維之不織布,且上述複數個熔合部中之一部分經由上述接著劑而與上述防漏片材接合。 <43> 如上述<1>至<42>中任一項所記載之吸收性物品,其中與上述大假想圓鄰接之上述熔合部之總面積相對於上述大假想圓之面積,較佳為5%以上,更佳為10%以上,又,較佳為80%以下,更佳為40%以下。 <44> 如上述<1>至<43>中任一項所記載之吸收性物品,其中上述熔合部之面積較佳為0.5 mm2 以上,更佳為1 mm2 以上,又,較佳為20 mm2 以下,更佳為10 mm2 以下。 <45> 如上述<1>至<44>中任一項所記載之吸收性物品,其中配置有上述接著劑之接著劑配置部之合計面積相對於呈條紋狀配置有上述接著劑之區域即條紋塗敷區域2之面積,較佳為25%以上,更佳為30%以上,又,較佳為50%以下,更佳為25%以下。 <46> 如上述<1>至<45>中任一項所記載之吸收性物品,其中配置有上述接著劑之接著劑配置部中的上述接著劑之塗佈量較佳為0.1 g/m2 以上,更佳為0.3 g/m2 以上,又,較佳為5 g/m2 以下,更佳為3 g/m2 以下。 [產業上之可利用性] 根據本發明之吸收性物品,可提昇外裝不織布之柔軟性且不易發生外裝不織布之纖維剝離。
1‧‧‧尿布
2‧‧‧條紋塗敷區域
3‧‧‧熔合部
4a‧‧‧大假想圓
4b‧‧‧小假想圓
4c‧‧‧中假想圓
7‧‧‧黏扣帶
8‧‧‧著扣區域
12‧‧‧正面片材
13‧‧‧防漏片材
14‧‧‧吸收體
14a‧‧‧吸收性芯體
14b‧‧‧包芯片材
15‧‧‧立體褶皺形成用片材
15a‧‧‧彈性構件
16‧‧‧腿部彈性構件
18‧‧‧外裝不織布
20‧‧‧接著劑
21‧‧‧接著劑配置部
22‧‧‧接著劑未配置部
30‧‧‧熔合部群
31‧‧‧熔合部
32‧‧‧熔合部
41‧‧‧多邊形之區域
42‧‧‧多邊形之區域
42a‧‧‧小六邊形之區域
42b‧‧‧小六邊形之區域
42c‧‧‧小六邊形之區域
42d‧‧‧小六邊形之區域
42e‧‧‧扁平多邊形區域
43‧‧‧多邊形之區域
A‧‧‧腹側部
B‧‧‧背側部
C‧‧‧胯下部
D1‧‧‧最短距離
Da‧‧‧大假想圓之直徑
Db‧‧‧小假想圓之直徑
O4b‧‧‧軌跡
Oa‧‧‧中心
P1‧‧‧配置間距
R1‧‧‧複合行
R2‧‧‧六邊形行
R3‧‧‧六邊形行
R4‧‧‧四邊形行
R5‧‧‧八邊形行
R6‧‧‧複合行
R7‧‧‧熔合部行
R8‧‧‧熔合部群行
R9‧‧‧熔合部行
W21‧‧‧接著劑配置部之長度
W22‧‧‧接著劑未配置部之長度
X‧‧‧長度方向
Y‧‧‧寬度方向
圖1係作為本發明之一實施形態之拋棄式尿布之立體圖。 圖2係表示將圖1所示之拋棄式尿布呈平面狀展開之展開狀態的俯視圖。 圖3係模式性地表示圖2之I-I線截面之橫截面圖。 圖4係表示圖1所示之拋棄式尿布之外裝不織布與防漏片材之接合狀態的俯視圖。 圖5係表示本發明之複數個熔合部之圖案的一實施形態之圖。 圖6係表示本發明之複數個熔合部之圖案的另一實施形態之圖。 圖7係表示本發明之複數個熔合部之圖案的進而另一實施形態之圖。 圖8係表示本發明之複數個熔合部之圖案的進而另一實施形態之圖。 圖9係表示本發明之複數個熔合部之圖案的進而另一實施形態之圖。 圖10係表示本發明之複數個熔合部之圖案的進而另一實施形態之圖。 圖11係表示將圖5所示之複數個熔合部與本發明之接著劑重疊之狀態的圖。 圖12(a)及(b)係圖5所示之小區域之放大圖。

Claims (46)

  1. 一種吸收性物品,其係縱長之吸收性物品,包含正面片材、吸收體、防漏片材、及被覆該防漏片材之非肌膚對向面之外裝不織布,且具有長度方向及與該長度方向正交之寬度方向,且 上述防漏片材與上述外裝不織布係經由呈條紋狀配置之接著劑而接合, 上述外裝不織布包含複數個熔合部, 上述複數個熔合部係按能使與複數個上述熔合部相接且直徑各異之複數種假想圓以互不重疊之方式重複配置的圖案加以配置,且 上述複數種假想圓中直徑最大之大假想圓之直徑為上述接著劑之配置間距之長度以上。
  2. 如請求項1之吸收性物品,其中於上述長度方向上排列有複數個U字形之上述熔合部的熔合部行於上述寬度方向上形成有複數行,且 就於上述寬度方向上相鄰之上述熔合部行彼此而言,該熔合部之位置分別於上述長度方向上錯開1間距。
  3. 如請求項2之吸收性物品,其中上述圖案係能以如下方式配置之圖案,即,上述大假想圓於U字形之上述熔合部之凸部彼此對向之上述熔合部行間,與3個上述熔合部相接,上述複數種假想圓中直徑最小之小假想圓於與U字形之上述熔合部之凸部為相反側之開口部彼此對向的上述熔合部行間,與3個熔合部相接。
  4. 如請求項1之吸收性物品,其中於上述長度方向上排列有複數個熔合部群的熔合部群行於上述寬度方向上形成有複數行,該熔合部群以形成小圓之方式配置有4個弧狀之上述熔合部,且 就於上述寬度方向上相鄰之上述熔合部群行彼此而言,上述熔合部之位置分別於上述長度方向上錯開1間距。
  5. 如請求項4之吸收性物品,其中上述圖案係能以如下方式配置之圖案,即,上述大假想圓於上述熔合部群間,與8個上述熔合部相接,上述複數種假想圓中直徑最小之小假想圓於上述熔合部群所形成之小圓內,與4個熔合部相接。
  6. 如請求項1之吸收性物品,其中於上述長度方向上排列有複數個縱長之S字狀之上述熔合部的熔合部行於上述寬度方向上形成有複數行,且 就於上述寬度方向上相鄰之上述熔合部行彼此而言,上述熔合部之位置分別於上述長度方向上各錯開少許。
  7. 如請求項6之吸收性物品,其中上述圖案係能以如下方式配置之圖案,即,上述大假想圓於相鄰之上述熔合部行間,與4個S字狀之上述熔合部之彎曲部相接,上述複數種假想圓中直徑最小之小假想圓於上述熔合部行之在上述長度方向上相鄰之上述熔合部間,與2個上述熔合部之端部附近相接。
  8. 如請求項1之吸收性物品,其中上述圖案係可將上述大假想圓及直徑小於該大假想圓之一種以上假想圓分別配置於4個以上上述熔合部所形成之多邊形狀之區域內的圖案。
  9. 如請求項8之吸收性物品,其中以形成正六邊形之區域及包圍該正六邊形之小六邊形之區域之方式配置有上述複數個熔合部,且 於上述寬度方向上交替地配置有上述正六邊形之區域及上述小六邊形之區域的複合行於上述長度方向上形成有複數行,且就於上述長度方向上相鄰之上述複合行彼此而言,上述正六邊形之區域及上述小六邊形之區域之位置分別於上述寬度方向上錯開1/2間距。
  10. 如請求項9之吸收性物品,其中於上述複合行間,沿上述長度方向形成有複數行六邊形行,該六邊形行交替地配置有複數個傾斜方向不同之上述小六邊形之區域,且就於上述長度方向上相鄰之上述六邊形行彼此而言,上述小六邊形之區域之位置分別於寬度方向上錯開1/2間距。
  11. 如請求項9或10之吸收性物品,其中在上述圖案中,於形成上述正六邊形之複數個上述熔合部,可配置與該正六邊形相接之大假想圓,於形成小六邊形之複數個上述熔合部,可配置與該小六邊形相接且直徑小於上述大假想圓之假想圓,且 上述大假想圓與直徑小於該大假想圓之上述假想圓能以互不重疊之方式,具有特定規律性地重複配置。
  12. 如請求項8之吸收性物品,其中複數個上述熔合部形成縱長之六邊形之區域及配置於該六邊形之區域間之四邊形之區域,且 形成上述六邊形之區域及上述四邊形之區域之複數個上述熔合部分別配置於上述六邊形之區域及上述四邊形之區域之角部。
  13. 如請求項12之吸收性物品,其中於上述寬度方向上配置有複數個上述六邊形之區域的六邊形行於上述長度方向上形成有複數行, 就於上述長度方向上相鄰之上述六邊形行彼此而言,上述寬度方向上之六邊形之區域之位置分別相同,且 於上述六邊形行間,沿上述長度方向形成有複數行四邊形行,該四邊形行於寬度方向上配置有複數個上述四邊形之區域, 就於上述長度方向上相鄰之上述四邊形行彼此而言,上述寬度方向上之上述四邊形之區域之位置分別相同。
  14. 如請求項12或13之吸收性物品,其中上述圖案係能以如下方式配置之圖案,即,上述大假想圓與上述六邊形之區域之4個熔合部相接,直徑小於該大假想圓之上述假想圓與上述四邊形之區域之2個熔合部相接。
  15. 如請求項8之吸收性物品,其中複數個上述熔合部形成八邊形之區域、以及配置於該八邊形之區域間之四邊形之區域及六邊形之區域,且 形成上述八邊形之區域、上述四邊形之區域及六邊形之區域之複數個上述熔合部分別配置於各上述區域之角部。
  16. 如請求項15之吸收性物品,其中於上述寬度方向上配置有複數個上述八邊形之區域的八邊形行於上述長度方向上形成有複數行, 就於上述長度方向上相鄰之上述八邊形行彼此而言,上述寬度方向上之上述八邊形之區域之位置分別相同,且 於上述八邊形行間,沿上述長度方向形成有複數行複合行,該複合行於上述寬度方向上交替地配置有上述四邊形之區域及上述六邊形之區域, 就於上述長度方向上相鄰之上述複合行彼此而言,上述寬度方向上之上述四邊形之區域之位置分別相同,上述六邊形之區域之位置亦分別相同。
  17. 如請求項15或16之吸收性物品,其中上述圖案係如下圖案:可配置上述大假想圓、上述複數種假想圓中直徑最小之小假想圓、及直徑小於上述大假想圓且大於上述小假想圓之中假想圓此3種上述假想圓,且 能以如下方式配置,即,上述大假想圓與上述八邊形之區域之6個熔合部相接,上述小假想圓與上述四邊形之區域之4個熔合部相接,上述中假想圓與上述六邊形之區域之4個熔合部相接。
  18. 如請求項1或2之吸收性物品,其中上述大假想圓之直徑相對於上述接著劑之配置間距,為125%以上且400%以下。
  19. 如請求項1或2之吸收性物品,其中上述大假想圓之直徑為4 mm以上且20 mm以下。
  20. 如請求項1或2之吸收性物品,其中上述寬度方向上之上述接著劑之配置間距為2 mm以上且10 mm以下。
  21. 如請求項1或2之吸收性物品,其中配置有上述接著劑之接著劑配置部之上述寬度方向之長度相對於上述接著劑之配置間距,為20%以上且50%以下。
  22. 如請求項1或2之吸收性物品,其中配置有上述接著劑之接著劑配置部之上述寬度方向之長度為0.3 mm以上且3 mm以下。
  23. 如請求項1或2之吸收性物品,其中未配置上述接著劑之接著劑未配置部之上述寬度方向之長度相對於上述接著劑之配置間距,為50%以上且90%以下。
  24. 如請求項1或2之吸收性物品,其中未配置上述接著劑之接著劑未配置部之上述寬度方向之長度為1 mm以上且9 mm以下。
  25. 如請求項1或2之吸收性物品,其中配置有上述接著劑之接著劑配置部間之間隔固定。
  26. 如請求項1或2之吸收性物品,其中當將直徑不同之上述假想圓定義為種類不同之假想圓時,上述假想圓有2種以上且4種以下。
  27. 如請求項1或2之吸收性物品,其中上述複數種假想圓中直徑最小之小假想圓之直徑大於上述接著劑之配置寬度。
  28. 如請求項1或2之吸收性物品,其中上述複數種假想圓中直徑最小之小假想圓之直徑為上述接著劑之配置間距之長度以上。
  29. 如請求項1或2之吸收性物品,其中上述複數種假想圓中直徑最小之小假想圓之直徑相對於配置有上述接著劑之接著劑配置部之寬度,為200%以上且800%以下。
  30. 如請求項1或2之吸收性物品,其中上述複數種假想圓中直徑最小之小假想圓之直徑相對於上述接著劑之配置間距,為100%以上且200%以下。
  31. 如請求項1或2之吸收性物品,其中與未配置上述接著劑之接著劑未配置部重疊之上述假想圓有複數種。
  32. 如請求項1或2之吸收性物品,其中未配置上述接著劑之接著劑未配置部係於上述長度方向上延伸。
  33. 如請求項32之吸收性物品,其中關於呈條紋狀配置之上述接著劑,配置有上述接著劑之各個接著劑配置部係分別於尿布(1)之長度方向上延伸。
  34. 如請求項1或2之吸收性物品,其中上述寬度方向上之上述大假想圓之中心彼此之最短距離為上述接著劑之上述配置間距之長度之整數倍。
  35. 如請求項34之吸收性物品,其中上述寬度方向上之上述大假想圓之中心彼此之最短距離為上述接著劑之配置間距之長度之整數倍,且 上述整數倍之整數為3~8之範圍之整數。
  36. 如請求項34之吸收性物品,其中於上述寬度方向上相鄰之上述大假想圓之中心彼此之最短距離為上述接著劑之上述配置間距之4倍。
  37. 如請求項8之吸收性物品,其中上述圖案係可設定扁平多邊形區域作為上述多邊形區域的圖案,所述扁平多邊形區域係可使直徑小於上述大假想圓之假想圓於一方向上偏移而配置於複數個部位者;且使該假想圓偏移而繪出之該假想圓的中心之軌跡與配置有上述接著劑之接著劑配置部之延伸方向交叉。
  38. 如請求項37之吸收性物品,其中上述軌跡與配置有上述接著劑之接著劑配置部之延伸方向交叉的上述假想圓係上述大假想圓以外之假想圓。
  39. 如請求項37或38之吸收性物品,其中上述軌跡與配置有上述接著劑之接著劑配置部之延伸方向的銳角側之交叉角之平均角度為15°以上且90°以下。
  40. 如請求項1或2之吸收性物品,其中上述外裝不織布中每單位面積之上述大假想圓之數量為直徑小於上述大假想圓之假想圓之數量以下。
  41. 如請求項40之吸收性物品,其中上述大假想圓之數量相對於上述複數種假想圓中直徑最小之小假想圓之數量,為20%以上且100%以下。
  42. 如請求項1或2之吸收性物品,其中上述外裝不織布為包含長纖維之不織布,且上述複數個熔合部中之一部分經由上述接著劑而與上述防漏片材接合。
  43. 如請求項1或2之吸收性物品,其中與上述大假想圓鄰接之上述熔合部之總面積相對於上述大假想圓之面積,為5%以上且80%以下。
  44. 如請求項1或2之吸收性物品,其中上述熔合部之面積為0.5 mm2 以上且20 mm2 以下。
  45. 如請求項1或2之吸收性物品,其中配置有上述接著劑之接著劑配置部之合計面積相對於呈條紋狀配置有上述接著劑之區域即條紋塗敷區域之面積,為25%以上且50%以下。
  46. 如請求項1或2之吸收性物品,其中配置有上述接著劑之接著劑配置部中的上述接著劑之塗佈量為0.1 g/m2 以上且5 g/m2 以下。
TW106145490A 2016-12-26 2017-12-25 吸收性物品 TWI761411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6-252134 2016-12-26
JP2016252134A JP6714501B2 (ja) 2016-12-26 2016-12-26 吸収性物品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831159A true TW201831159A (zh) 2018-09-01
TWI761411B TWI761411B (zh) 2022-04-21

Family

ID=6270819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6145490A TWI761411B (zh) 2016-12-26 2017-12-25 吸收性物品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JP (1) JP6714501B2 (zh)
CN (1) CN110087601B (zh)
RU (1) RU2738203C1 (zh)
TW (1) TWI761411B (zh)
WO (1) WO2018123638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2554651B (en) 2016-09-30 2019-08-28 Adv Med Solutions Ltd Nonwoven Fabric Comprising Gelling Fibres

Family Cites Familie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399174A (en) * 1993-04-06 1995-03-21 Kimberly-Clark Corporation Patterned embossed nonwoven fabric, cloth-like liquid barrier material
EP0800808B1 (en) * 1995-10-27 2008-05-28 Kao Corporation Absorbent article
JPH1077566A (ja) * 1996-07-11 1998-03-24 Uni Charm Corp 不織布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3457481B2 (ja) * 1996-09-05 2003-10-20 花王株式会社 複合シート及びそれを用いた吸収性物品
US5964742A (en) * 1997-09-15 1999-10-12 Kimberly-Clark Worldwide, Inc. Nonwoven bonding patterns producing fabrics with improved strength and abrasion resistance
KR100752979B1 (ko) * 2002-09-26 2007-08-30 아사히 가세이 셍이 가부시키가이샤 스펀본드계 부직포 및 위생 재료
JP3645248B2 (ja) * 2003-08-05 2005-05-11 ユニ・チャーム株式会社 使い捨ておむつ
CN101090697A (zh) * 2004-12-29 2007-12-19 Sca卫生产品股份公司 短裤型吸收性制品
WO2014047160A1 (en) * 2012-09-21 2014-03-27 The Procter & Gamble Company Article with soft nonwoven layer
JP6108599B2 (ja) * 2012-12-21 2017-04-05 花王株式会社 使い捨ておむつ
WO2015000774A1 (en) * 2013-07-02 2015-01-08 Fitesa Germany Gmbh Non-woven fabric and process for forming the sam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18102596A (ja) 2018-07-05
TWI761411B (zh) 2022-04-21
JP6714501B2 (ja) 2020-06-24
CN110087601B (zh) 2021-08-03
WO2018123638A1 (ja) 2018-07-05
CN110087601A (zh) 2019-08-02
RU2738203C1 (ru) 2020-12-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5980949B2 (ja) 複合シート材とこれを用いた使い捨て着用物品および複合シート材の製造方法と製造装置
JP6108447B2 (ja) 吸収性物品
JP6275364B1 (ja) 吸収性物品
JP2008245960A (ja) 吸収性物品の製造方法および吸収性物品
JP2015112339A (ja) 吸収性物品の表面シート及び吸収性物品
JP5909521B2 (ja) シート部材およびシート部材の製造方法
TW201831159A (zh) 吸收性物品
WO2017086132A1 (ja) 吸収性物品
JP7075740B2 (ja) 吸収性物品
TWI755443B (zh) 吸收性物品
TW201722383A (zh) 吸收性物品
JP6151510B2 (ja) 吸収性物品
JP5881366B2 (ja) 吸収体
JP6905335B2 (ja) 使い捨ておむつ
JP6972590B2 (ja) 吸収性物品
TW201842888A (zh) 吸收性物品
JP7257948B2 (ja) 積層不織布
JP7075754B2 (ja) 吸収性物品
JP2018102805A (ja) 吸収性物品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M4A Annulment or lapse of patent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