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1830143A - 感光性樹脂組成物、感光性元件、保護膜及觸控面板 - Google Patents

感光性樹脂組成物、感光性元件、保護膜及觸控面板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1830143A
TW201830143A TW106139802A TW106139802A TW201830143A TW 201830143 A TW201830143 A TW 201830143A TW 106139802 A TW106139802 A TW 106139802A TW 106139802 A TW106139802 A TW 106139802A TW 201830143 A TW201830143 A TW 201830143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group
touch panel
resin composition
protective film
photosensitive resin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613980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鮎之瀬友洋
佐藤真弓
小澤正芳
Original Assignee
日商日立化成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日商日立化成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日商日立化成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183014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830143A/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F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 C08F2/00Processes of polymerisation
    • C08F2/44Polymerisation in the presence of compounding ingredients, e.g. plasticisers, dyestuffs, filler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DCOATING COMPOSITIONS, e.g. PAINTS, VARNISHES OR LACQUERS; FILLING PASTES; CHEMICAL PAINT OR INK REMOVERS; INKS; CORRECTING FLUIDS; WOODSTAINS; PASTES OR SOLIDS FOR COLOURING OR PRINTING; USE OF MATERIALS THEREFOR
    • C09D201/00Coating compositions based on unspecified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Polymers & Plastics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W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Materials For Photolithography (AREA)

Abstract

本發明的一態樣的感光性樹脂組成物包括:黏合劑聚合物;光聚合性化合物;光聚合起始劑;以及矽烷偶合劑,所述矽烷偶合劑包含具有下述通式(1)所表示的部分結構的構成單元、以及具有選自由環氧基、巰基、(甲基)丙烯醯基、乙烯基及胺基所組成的群組中的至少一種基(X)的構成單元,所述感光性樹脂組成物用於形成觸控面板電極的保護膜。 [通式(1)中,R1 及R2 分別獨立地表示碳數1~4的烷基,n表示0~2的整數]

Description

感光性樹脂組成物、感光性元件、保護膜及觸控面板
本發明是有關於一種感光性樹脂組成物、感光性元件、保護膜及觸控面板。
於個人電腦、電視等大型電子設備、汽車導航、行動電話、電子辭書等小型電子設備、及辦公自動化(Office Automation,OA)・工廠自動化(Factory Automation,FA)設備等的顯示設備中,使用液晶顯示器件及觸控面板(觸控感測器)。於該些液晶顯示器件及觸控面板中,於基板上設置有包含透明導電電極材料的電極。作為透明導電電極材料,已知有氧化銦錫(Indium-Tin-Oxide,ITO)、氧化銦、氧化錫等。該些材料顯示出高的可見光透過率,因此作為液晶顯示器件等中使用的電極材料而成為主流。
觸控面板已藉由各種方式實現了實用化,近年來開始利用靜電電容方式的觸控面板。於靜電電容方式觸控面板中,若作為導電體的指尖與觸控輸入面接觸,則指尖與導電膜進行靜電電容耦合,形成電容器。如此般,靜電電容方式觸控面板藉由捕捉指尖接觸位置中的電荷變化而檢測出其座標。
尤其,投影型靜電電容方式的觸控面板具備因可進行指尖的多點檢測故可進行複雜的指示的良好的操作性,由於該良好的操作性,正在推進將該觸控面板用作行動電話、可攜式音樂播放器等具有小型顯示裝置的設備中的顯示面上的輸入裝置。
一般於投影型靜電電容方式的觸控面板中,為了表現X軸與Y軸的二維座標,多個X電極及與該X電極正交的多個Y電極形成二層結構,作為該電極而使用ITO。
且說,觸控面板的邊框區域為無法檢測觸控位置的區域,因此使所述邊框區域的面積減小是用以提高製品價值的重要要素。於邊框區域中,為了傳遞觸控位置的檢測信號而需要金屬配線,但為了實現邊框面積的狹小化,需要減小金屬配線的寬度。ITO的導電性並不夠高,因此,金屬配線一般藉由銅、銀等而形成。
然而,如上所述的觸控面板於與指尖接觸時,有時水分、鹽分等腐蝕成分會自感測區域侵入至內部。若腐蝕成分侵入至觸控面板的內部,則金屬配線會腐蝕而有電極與驅動用電路間的電阻增加、斷線等之虞。
為了防止此種金屬配線的腐蝕,已知於基材上設置由特定的感光性樹脂組成物形成的感光性樹脂層,對所述感光性樹脂層進行曝光、顯影,藉此形成對基材上的金屬配線進行保護的保護膜(例如參照專利文獻1)。
[專利文獻1]國際公開第2013/084873號
近年來,觸控面板被越來越多地搭載於柔性裝置(flexible device)上,於該情況下,對觸控面板要求可耐受彎折(耐彎曲性)。於使用耐彎曲性並不充分的觸控面板的情況下存在以下問題:當將觸控面板彎折時,ITO或保護膜中會產生裂紋,且發生電阻的增加、電極的斷線等。
因此,本發明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可提高觸控面板的耐彎曲性的感光性樹脂組成物、感光性元件及保護膜、以及包括該保護膜的觸控面板。
本發明者等人為解決所述課題而進行了銳意研究,結果發現:藉由使用含有特定的矽烷偶合劑的感光性樹脂組成物可提高觸控面板的耐彎曲性,從而完成了本發明。
本發明提供一種感光性樹脂組成物,包括:黏合劑聚合物;光聚合性化合物;光聚合起始劑;以及矽烷偶合劑,所述矽烷偶合劑包含具有下述通式(1)所表示的部分結構的構成單元、以及具有選自由環氧基、巰基、(甲基)丙烯醯基、乙烯基及胺基所組成的群組中的至少一種基(X)的構成單元,所述感光性樹脂組成物用於形成觸控面板電極的保護膜。[通式(1)中,R1 及R2 分別獨立地表示碳數1~4的烷基,n表示0~2的整數]
基(X)較佳為(甲基)丙烯醯基。
矽烷偶合劑較佳為包含下述通式(2)所表示的構成單元及下述通式(3)所表示的構成單元。 [式中,R1 、R2 及n分別與式(1)中的R1 、R2 及n為相同含義,R3 及R4 分別獨立地表示氫原子或甲基,X表示環氧基、巰基、(甲基)丙烯醯基、乙烯基或胺基,L1 及L2 分別獨立地表示單鍵或連結部的原子數為1~6的連結基]
L1 及L2 較佳為分別獨立地表示連結部的原子數為2~6的連結基。
相對於黏合劑聚合物及光聚合性化合物的合計量100質量份,矽烷偶合劑的含量較佳為0.1質量份~10質量份。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至第5項中任一項所述的感光性樹脂組成物,其中矽烷偶合劑的重量平均分子量為800以上。
另外,本發明提供一種感光性元件,包括:支持膜、以及設置於所述支持膜上的包含所述感光性樹脂組成物的感光層。
感光層的厚度較佳為10 μm以下。
另外,本發明提供一種觸控面板電極的保護膜,其是將包含所述感光性樹脂組成物的感光層硬化而成。
另外,本發明提供一種觸控面板,包括:基材;電極,設置於基材上;以及保護膜,所述保護膜設置於電極上,且是將包含所述感光性樹脂組成物的感光層硬化而成。
所述各觸控面板可具有可撓性。於該情況下,保護膜較佳為設置於觸控面板的彎折區域。
根據本發明,可提供一種可提高觸控面板的耐彎曲性的感光性樹脂組成物、感光性元件及保護膜、以及包括該保護膜的觸控面板。
以下,一面適當地參照圖式一面對用以實施本發明的形態加以詳細說明。但,本發明並不限定於以下的實施形態。
於本說明書中,所謂觸控面板電極不僅包含設置於觸控面板的感測區域(亦稱為「觸控畫面區域」)的電極,而且亦包含設置於作為感測區域(觸控畫面區域)以外的區域的邊框區域的金屬配線。設置保護膜的電極可為設置於感測區域(觸控畫面區域)的電極及設置於邊框區域的金屬配線中的任一者,亦可為兩者。
本說明書中,所謂「(甲基)丙烯酸」,是指「丙烯酸」或「甲基丙烯酸」。所謂「(甲基)丙烯酸酯」是指「丙烯酸酯」或「甲基丙烯酸酯」。
本說明書中,用語「步驟」不僅是指獨立的步驟,於無法與其他步驟明確區別的情況下只要達成所述步驟預期的作用,則亦包含於所述步驟中。本說明書中,使用「~」來表示的數值範圍包含「~」的前後所記載的數值分別作為最小值及最大值。
本說明書中,關於組成物中的各成分的含量,於在組成物中存在多種相當於各成分的物質的情況下,只要無特別說明,則是指組成物中存在的所述多種物質的合計量。
本實施形態的感光性樹脂組成物含有:黏合劑聚合物(亦稱為「(A)成分」);光聚合性化合物(亦稱為「B」成分);光聚合起始劑(亦稱為(C)成分);以及矽烷偶合劑,所述矽烷偶合劑包含具有下述通式(1)所表示的部分結構的構成單元、以及具有選自由環氧基、巰基、(甲基)丙烯醯基、乙烯基及胺基所組成的群組中的至少一種基(X)的構成單元。[通式(1)中,R1 及R2 分別獨立地表示碳數1~4的烷基,n表示0~2的整數]
作為(A)成分,例如可列舉具有羧基的黏合劑聚合物。具有羧基的黏合劑聚合物例如為含有具有羧基的聚合性單量體及其他聚合性單量體作為構成單元的共聚物,較佳為具有源自(a)(甲基)丙烯酸、及(b)(甲基)丙烯酸烷基酯的構成單元的共聚物。
作為(甲基)丙烯酸烷基酯,例如可列舉:(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乙酯、(甲基)丙烯酸丁酯、(甲基)丙烯酸2-乙基己酯、及(甲基)丙烯酸羥基乙酯。
所述共聚物亦可更具有可與所述(a)成分及(b)成分的至少一者進行共聚的其他單體作為構成單元。作為可與所述(a)成分及(b)成分的至少一者進行共聚的其他單體,例如可列舉:(甲基)丙烯酸四氫糠酯、(甲基)丙烯酸二甲基胺基乙酯、(甲基)丙烯酸二乙基胺基乙酯、(甲基)丙烯酸縮水甘油酯、(甲基)丙烯酸苄酯、(甲基)丙烯酸2,2,2-三氟乙酯、(甲基)丙烯酸2,2,3,3-四氟丙酯、(甲基)丙烯醯胺、(甲基)丙烯腈、二丙酮(甲基)丙烯醯胺、苯乙烯、及乙烯基甲苯。所述單體可單獨使用一種,亦可組合使用兩種以上。
作為(A)成分的黏合劑聚合物的重量平均分子量並無特別限制,就塗佈性、塗膜強度及顯影性的觀點而言,例如較佳為10,000~200,000,更佳為30,000~150,000,極佳為50,000~100,000。再者,本說明書中,重量平均分子量是指藉由與實施例相同的測定條件而獲得的值。
就容易形成具有所期望的形狀的保護膜的觀點而言,作為(A)成分的黏合劑聚合物的酸價可為85 mgKOH/g以上,就實現對保護膜的形狀的控制容易性與保護膜的防鏽性的兼顧的觀點而言,較佳為85 mgKOH/g~100 mgKOH/g,更佳為85 mgKOH/g~96 mgKOH/g,進而佳為85 mgKOH/g~92 mgKOH/g。
作為(A)成分的黏合劑聚合物的酸價可以如下方式進行測定。即,首先精確秤量作為酸價的測定對象的黏合劑聚合物1 g。於所述精確秤量的黏合劑聚合物中添加丙酮30 g,將所述黏合劑聚合物均勻地溶解。繼而,於所述溶液中添加適量的作為指示劑的酚酞,使用0.1 N的KOH水溶液進行滴定。然後,藉由下式算出酸價。 酸價=0.1×Vf×56.1/(Wp×I/100) 式中,Vf表示KOH水溶液的滴定量(mL),Wp表示含有所測定的黏合劑聚合物的溶液的質量(g),I表示含有所測定的黏合劑聚合物的溶液中的不揮發成分的比例(質量%)。另外,在將黏合劑聚合物與合成溶媒、稀釋溶媒等揮發成分混合的狀態下進行調配的情況下,在精確秤量之前預先以較揮發成分的沸點高10℃以上的溫度進行1小時~4小時加熱,將揮發成分去除後測定酸價。
(B)成分例如可為具有乙烯性不飽和基的光聚合性化合物。作為具有乙烯性不飽和基的光聚合性化合物,例如可列舉:單官能乙烯基單體、二官能乙烯基單體、及具有至少三個乙烯性不飽和基的多官能乙烯基單體。
作為單官能乙烯基單體,例如可列舉:關於所述(A)成分所具有的作為構成單元而言適宜的單量體而例示的(甲基)丙烯酸、(甲基)丙烯酸烷基酯及可與該些進行共聚的單體。
作為二官能乙烯基單體,例如可列舉:聚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乙氧基的數量為2~14者)、三羥甲基丙烷二(甲基)丙烯酸酯、聚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伸丙基的數量為2~14者);雙酚A聚氧乙烯二丙烯酸酯(即,2,2-雙(4-丙烯醯氧基聚乙氧基苯基)丙烷)、雙酚A聚氧乙烯二甲基丙烯酸酯(即,2,2-雙(4-甲基丙烯醯氧基聚乙氧基苯基)丙烷)、雙酚A二縮水甘油醚二丙烯酸酯、雙酚A二縮水甘油醚二甲基丙烯酸酯等;多元羧酸(鄰苯二甲酸酐等)與具有羥基及乙烯性不飽和基的物質(丙烯酸β-羥基乙酯、甲基丙烯酸β-羥基乙酯等)的酯化物等。
作為雙酚A聚氧乙烯二甲基丙烯酸酯,例如可列舉:雙酚A二氧乙烯二丙烯酸酯、雙酚A二氧乙烯二甲基丙烯酸酯、雙酚A三氧乙烯二丙烯酸酯、雙酚A三氧乙烯二甲基丙烯酸酯、雙酚A五氧乙烯二丙烯酸酯、雙酚A五氧乙烯二甲基丙烯酸酯、雙酚A十氧乙烯二丙烯酸酯、雙酚A十氧乙烯二甲基丙烯酸酯等。
作為具有至少三個乙烯性不飽和基的多官能乙烯基單體,例如可列舉:使具有至少三個羥基的多元醇與α,β-不飽和羧酸反應而得的化合物、使具有至少三個縮水甘油基的化合物與α,β-不飽和羧酸進行加成反應而得的化合物等。
作為使多元醇與α,β-不飽和羧酸反應而得的化合物,例如可列舉:三羥甲基丙烷三(甲基)丙烯酸酯、四羥甲基甲烷三(甲基)丙烯酸酯、四羥甲基甲烷四(甲基)丙烯酸酯、二季戊四醇五(甲基)丙烯酸酯、二季戊四醇六(甲基)丙烯酸酯等。
作為使具有縮水甘油基的化合物與α,β-不飽和羧酸進行加成反應而得的化合物,例如可列舉三羥甲基丙烷三縮水甘油醚三丙烯酸酯等。
(C)成分較佳為含有具有至少三個乙烯性不飽和基的多官能乙烯基單體。就對電極的腐蝕的抑制力及顯影的容易性的觀點而言,(C)成分較佳為包含選自具有源自季戊四醇的骨架的(甲基)丙烯酸酯化合物、具有源自二季戊四醇的骨架的(甲基)丙烯酸酯化合物及具有源自三羥甲基丙烷的骨架的(甲基)丙烯酸酯化合物中的至少一種,更佳為包含選自具有源自二季戊四醇的骨架的(甲基)丙烯酸酯化合物及具有源自三羥甲基丙烷的骨架的(甲基)丙烯酸酯化合物中的至少一種。
此處,所謂具有源自二季戊四醇的骨架的(甲基)丙烯酸酯是指二季戊四醇與(甲基)丙烯酸的酯化物。於該酯化物中,亦包含經伸烷氧基改質的化合物。所述酯化物一分子中的酯鍵的數量較佳為6。酯化物亦可包含一分子中的酯鍵的數量為1~5的化合物。
所謂所述具有源自三羥甲基丙烷的骨架的(甲基)丙烯酸酯化合物,是指三羥甲基丙烷與(甲基)丙烯酸的酯化物。於該酯化物中,亦包含經伸烷氧基改質的化合物。所述酯化物一分子中的酯鍵的數量較佳為3。酯化物中亦可包含一分子中的酯鍵的數量為1~2的酯化物。
所述具有至少三個乙烯性不飽和基的光聚合性化合物中,就進一步提高對電極腐蝕的抑制力及顯影容易性的觀點而言,(B)成分較佳為包含選自環氧烷改質三羥甲基丙烷(甲基)丙烯酸酯化合物、環氧烷改質四羥甲基甲烷(甲基)丙烯酸酯化合物、環氧烷改質季戊四醇(甲基)丙烯酸酯化合物、環氧烷改質二季戊四醇(甲基)丙烯酸酯化合物、環氧烷改質甘油(甲基)丙烯酸酯化合物、及環氧烷改質三羥甲基丙烷三縮水甘油醚(甲基)丙烯酸酯化合物中的至少一種化合物,更佳為包含選自環氧烷改質二季戊四醇(甲基)丙烯酸酯化合物及環氧烷改質三羥甲基丙烷(甲基)丙烯酸酯化合物中的至少一種化合物。
作為所述環氧烷改質四羥甲基甲烷(甲基)丙烯酸酯化合物,例如可使用環氧乙烷(Ethylene Oxide,EO)改質季戊四醇四丙烯酸酯。EO改質季戊四醇四丙烯酸酯可作為RP-1040(日本化藥(股)製造)而獲取。
所述(B)成分可單獨使用一種或組合使用兩種以上。
關於本實施形態的感光性樹脂組成物中的(A)成分及(B)成分的含量,相對於(A)成分及(B)成分的合計量100質量份,較佳為(A)成分為40質量份~80質量份且(B)成分為20質量份~60質量份,更佳為(A)成分為50質量份~70質量份且(B)成分為30質量份~50質量份,進而佳為(A)成分為55質量份~65質量份且(B)成分為35質量份~45質量份。
藉由將(A)成分及(B)成分的含量設為所述範圍內,可充分確保塗佈性或感光性元件中的薄膜性,且獲得充分的感度,充分確保光硬化性、顯影性及對電極腐蝕的抑制力。
於組合使用在分子內具有至少三個乙烯性不飽和基的多官能單體、與單官能乙烯基單體或二官能乙烯基單體的情況下,使用比例並無特別限制。就獲得光硬化性及對電極的腐蝕的抑制力的觀點而言,相對於感光性樹脂組成物中所含的光聚合性化合物((B)成分)的合計量100質量份,於分子內具有至少三個乙烯性不飽和基的多官能單體的比例較佳為30質量份以上,更佳為50質量份以上,進而佳為75質量份以上。
作為(C)成分的光聚合起始劑例如可列舉:苄基二甲基縮酮、二苯甲酮、N,N,N',N'-四甲基-4,4'-二胺基二苯甲酮(米其勒酮(Michler's ketone))、N,N,N',N'-四乙基-4,4'-二胺基二苯甲酮、4-甲氧基-4'-二甲基胺基二苯甲酮、2-苄基-2-二甲基胺基-1-(4-嗎啉基苯基)-丁酮-1、2-甲基-1-[4-(甲硫基)苯基]-2-嗎啉基-丙酮-1等芳香族酮;安息香甲醚、安息香乙醚、安息香苯醚等安息香醚化合物;安息香、甲基安息香、乙基安息香等安息香化合物;1,2-辛二酮,1-[4-(苯硫基)苯基-,2-(O-苯甲醯基肟)]、乙酮,1-[9-乙基-6-(2-甲基苯甲醯基)-9H-咔唑-3-基]-,1-(O-乙醯基肟)等肟酯化合物;除苄基二甲基縮酮以外的苄基衍生物;9-苯基吖啶、1,7-雙(9,9'-吖啶基)庚烷等吖啶衍生物;N-苯基甘胺酸等N-苯基甘胺酸衍生物;香豆素化合物;噁唑化合物;2,4,6-三甲基苯甲醯基-二苯基-氧化膦等氧化膦化合物。
相對於(A)成分及(B)成分的合計量100質量份,作為(C)成分的光聚合起始劑的含量較佳為0.1質量份~20質量份,更佳為1質量份~10質量份。藉由將(C)成分的含量設為所述範圍內,感光性樹脂組成物的光感度提高,並且可抑制以下不良情況:當照射光化射線時組成物表面中的吸收增大而內部的光硬化變得不充分,可見光透過率下降等。
作為(D)成分的矽烷偶合劑為包含具有下述通式(1)所表示的部分結構的構成單元(具有矽氧烷部位的構成單元,以下亦稱為「第1構成單元」)、以及具有至少一種選自由環氧基、巰基、(甲基)丙烯醯基、乙烯基及胺基所組成的群組中的基(X)的構成單元(以下亦稱為「第2構成單元」)的聚合物。矽烷偶合劑具有多個各構成單元,例如可具有分別為5個以上的第1構成單元及第2構成單元。
上述通式(1)中,R1 及R2 分別獨立地表示碳數1~4的烷基,較佳為碳數1~3的烷基,更佳為甲基或乙基。作為具體的烷基,可列舉:甲基、乙基、丙基、異丙基、丁基、第三丁基等。R1 及R2 較佳為彼此相同的基。n表示0~2的整數,較佳為0或1的整數,更佳為0。
第1構成單元較佳為下述通式(2)所表示的構成單元。
通式(2)中,R1 、R2 及n分別與式(1)中的R1 、R2 及n為相同含義,較佳的態樣亦相同。R3 表示氫原子或甲基,較佳為氫原子。 L1 表示單鍵、或連結部的原子數為1~6的連結基,較佳為連結部的原子數為2~6的二價的連結基,更佳為連結部的原子數為3~6的二價的連結基。藉由將連結部的原子數設為2~6,矽氧烷部位的運動性變得良好(矽氧烷部位變得靈活(flexible)),可提高保護膜的密接性,並且孔錐形性提高。
此處,所謂連結部的原子數是指構成將通式(2)中的主鏈與矽原子加以連結的連結基L1 的鏈的原子的數量。於連結基L1 中因具有分支結構或環狀結構而存在多個鏈的情況下,連結部的原子數是指構成將通式(2)中的主鏈與矽原子加以連結的最短的鏈的原子的數量。
具體而言,如下述式(I)所表示般,於L1 為伸丙基的情況下,將主鏈與矽原子加以連結的鏈由三個碳原子構成,因此連結部的原子數為3。另外,如下述式(II)所表示般,於L1 為伸環己基的情況下,認為將主鏈與矽原子加以連結的鏈由三個碳原子構成或者由五個碳原子構成,但連結部的原子數如上所述般是指最短的鏈,因此為3。如下述式(III)所表示般,於L1 具有羰基的情況下,連結部的原子數亦為3。
作為L1 所表示的連結部的原子數為1~6的連結基的具體例,可列舉碳數1~6的伸烷基(例如:亞甲基、伸乙基、伸丙基、伸丁基、伸戊基、伸己基、伸環己基)、碳數6~10的伸芳基(例如:伸苯基、伸萘基)等。該些中,較佳為碳數1~6的伸烷基。
第2構成單元所具有的基(X)選自由環氧基、巰基、(甲基)丙烯醯基、乙烯基、及胺基所組成的群組中,較佳為選自由環氧基、巰基、及(甲基)丙烯醯基表示的基所組成的群組中。於(C)成分中包含多個第2構成單元的情況下,各第2構成單元所具有的基(X)可彼此不同,但較佳為彼此相同。
第2構成單元較佳為下述通式(3)所表示的構成單元。
通式(3)中,R4 表示氫原子或甲基,較佳為氫原子。X表示環氧基、巰基、(甲基)丙烯醯基、乙烯基或胺基,較佳為環氧基、巰基或(甲基)丙烯醯基。L2 表示單鍵或連結部的原子數為1~6的連結基。較佳的L2 的態樣與通式(2)中的L1 相同。
矽烷偶合劑可包含第1構成單元(較佳為通式(2)所表示的構成單元)及第2構成單元(較佳為通式(3)所表示的構成單元),亦可除該些構成單元以外更包含其他構成單元。
作為其他構成單元,可列舉包括具有酸基的構成單元的構成單元。藉由作為其他構成單元而包括具有酸基的構成單元,顯影性的調整變得容易。所謂酸基,是指pKa小於7的質子解離性基。作為酸基,可例示源自羧酸基的基、源自磺醯胺基的基、源自膦酸基的基、源自磺酸基的基、源自酚性羥基的基、磺醯胺基、磺醯亞胺基等,較佳為源自羧酸基的基或源自酚性羥基的基。具有酸基的構成單元更佳為源自苯乙烯的構成單元、源自乙烯基化合物的構成單元、源自(甲基)丙烯酸或其酯的構成單元等。
其他構成單元例如可為源自以下化合物的構成單元:苯乙烯、(甲基)丙烯酸烷基酯、(甲基)丙烯酸環狀烷基酯、(甲基)丙烯酸芳基酯、不飽和二羧酸二酯、雙環不飽和化合物、順丁烯二醯亞胺化合物、不飽和芳香族化合物、共軛二烯系化合物、不飽和單羧酸、不飽和二羧酸、不飽和二羧酸酐、其他不飽和化合物等。
所述構成單元具體而言可為源自以下的構成單元:苯乙烯、甲基苯乙烯、羥基苯乙烯、α-甲基苯乙烯、α-甲基對羥基苯乙烯、乙醯氧基苯乙烯、甲氧基苯乙烯、乙氧基苯乙烯、氯苯乙烯、乙烯基苯甲酸甲酯、乙烯基苯甲酸乙酯、4-羥基苯甲酸(3-甲基丙烯醯基氧基丙基)酯、(甲基)丙烯酸、(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乙酯、(甲基)丙烯酸正丙酯、(甲基)丙烯酸異丙酯、(甲基)丙烯酸2-羥基乙酯、(甲基)丙烯酸2-羥基丙酯、(甲基)丙烯酸苄酯、(甲基)丙烯酸異冰片酯、(甲基)丙烯醯基嗎啉、N-環己基順丁烯二醯亞胺、丙烯腈、乙二醇單乙醯乙酸酯單(甲基)丙烯酸酯等。
矽烷偶合劑較佳為包含通式(2)所表示的構成單元及通式(3)所表示的構成單元,更佳為相對於所有構成單元而包含60莫耳%以上的通式(2)所表示的構成單元及通式(3)所表示的構成單元,進而佳為包含80莫耳%以上的通式(2)所表示的構成單元及通式(3)所表示的構成單元。
於矽烷偶合劑中,第1構成單元(較佳為通式(2)所表示的構成單元)與第2構成單元(較佳為通式(3)所表示的構成單元)的含有比率(莫耳比)較佳為15~85:85~15,更佳為25~75:75~25。
矽烷偶合劑例如可包含由下述式(D-1)~式(D-7)的任一者表示的構成單元。式(D-1)~式(D-7)中,Me表示甲基、Et表示乙基。
於該情況下,a:b(莫耳比)例如可為1:1~5:1,矽烷偶合劑的重量平均分子量例如可為800~3200。
於該情況下,a:b(莫耳比)例如可為1:5~3:1,矽烷偶合劑的重量平均分子量例如可為1600~2700。
於該情況下,a:b(莫耳比)例如可為1:2~2:1,矽烷偶合劑的重量平均分子量例如可為3000~4000。
於該情況下,a:b(莫耳比)例如可為2:1~4:1,矽烷偶合劑的重量平均分子量例如可為1000~1500。
於該情況下,a:b(莫耳比)例如可為1:2~2:1,矽烷偶合劑的重量平均分子量例如可為1800~2300。
於該情況下,a:b(莫耳比)例如可為4:1~6:1,矽烷偶合劑的重量平均分子量例如可為2700~3200。
於該情況下,a:b(莫耳比)例如可為1:4~1:6,矽烷偶合劑的重量平均分子量例如可為4800~5300。
作為矽烷偶合劑,可使用市售品,例如可使用X-12-981S、X-12-984S、X-12-1154、X-12-1048、X-12-972F(均為信越矽酮公司製造)。
矽烷偶合劑的重量平均分子量較佳為800以上,更佳為800~5000,進而佳為800~3000。藉由矽烷偶合劑的重量平均分子量為800以上,矽氧烷部位與基板的羥基的鍵結比例增加,可提高密接性,藉由矽烷偶合劑的重量平均分子量為5000以下,可獲得無損抗蝕劑的經時穩定性的效果。重量平均分子量可藉由凝膠滲透層析法(Gel Permeation Chromatography,GPC)而求出。
相對於(A)成分及(B)成分的合計量100質量份,(D)成分的含量較佳為0.1質量份~10質量份,更佳為0.1質量份~10質量份,進而佳為0.5質量份~10質量份,尤佳為0.5質量份~7.5質量份。(D)成分可僅為一種,亦可為兩種以上。於(D)成分為兩種以上的情況下,較佳為其合計量為所述範圍。藉由(D)成分的含量為0.1質量份以上,密接性進一步提高,藉由為10質量份以下,可進一步提高組成物的保存性。
此外,本實施形態的感光性樹脂組成物亦可視需要相對於(A)成分及(B)成分的合計量100質量份而含有除(D)成分以外的密接性賦予劑、調平劑、塑化劑、填充劑、消泡劑、阻燃劑、穩定劑、抗氧化劑、香料、熱交聯劑、聚合抑制劑等各0.01質量份~20質量份。該些添加劑可單獨使用或組合使用兩種以上。
本實施形態的感光性樹脂組成物可用於形成感光層。例如可藉由使感光性樹脂組成物均勻地溶解或分散於溶媒中而製備塗佈液,並將該塗佈液例如塗佈於支持基材上,藉此形成塗膜,藉由乾燥將溶媒去除,藉此形成感光層。
作為溶媒,就各成分的溶解性、塗膜形成的容易度等方面而言,可使用酮、芳香族烴、醇、二醇醚、二醇烷基醚、二醇烷基醚乙酸酯、酯、二乙二醇、氯仿、二氯甲烷等。該些溶媒可單獨使用一種,亦可製成包含兩種以上的溶媒的混合溶媒來使用。
於所述溶媒中,較佳為使用乙二醇單丁醚乙酸酯、二乙二醇單乙醚乙酸酯、二乙二醇二乙醚、二乙二醇乙基甲醚、二乙二醇二甲醚、丙二醇單甲醚、丙二醇單甲醚乙酸酯等。
本實施形態的感光性樹脂組成物用於形成觸控面板電極的保護膜,相對於觸控面板的基材的密接性優異。於觸控面板具有可撓性的情況下,感光性樹脂組成物適宜於形成設置於觸控面板的彎折區域的保護膜。根據該感光性樹脂組成物,可抑制將觸控面板彎折時的電極及保護膜中的裂紋的產生。
本實施形態的感光性樹脂組成物若以保護觸控面板(觸控感測器)的電極為目的,則不論搭載有觸控面板的裝置的種類如何均可適宜地使用。作為該裝置,可列舉液晶顯示裝置、有機電致發光顯示裝置等。觸控面板的結構可為外掛型(out cell type)、內嵌型(in cell type)、外嵌型(on cell type)、及混合內嵌型(hybrid in cell type)的任一種,本實施形態的感光性樹脂組成物若以保護觸控面板(觸控感測器)的電極為目的,則可適宜地用於任一種結構。
本實施形態的感光性樹脂組成物較佳為如後述感光性元件般成形為膜狀來使用。藉由於具有觸控面板電極的基材上積層感光性膜,可容易實現輥對輥製程、可縮短溶劑乾燥步驟等而可對製造步驟的縮短及成本減少作出大的貢獻。
圖1(a)為表示感光性元件的一實施形態的示意剖面圖。如圖1(a)所示,感光性元件1A包括支持膜2、以及設置於支持膜2上的包含所述感光性樹脂組成物的感光層3。
感光性元件1A例如是藉由如下方式而獲得:製備含有本實施形態的感光性樹脂組成物的塗佈液,並將該塗佈液塗佈於支持膜2上而形成塗膜,進而將該塗膜乾燥(使溶媒揮發),藉此形成感光層3。塗佈液可藉由將上文所述的構成本實施形態的感光性樹脂組成物的各成分均勻地溶解或分散於溶劑中而獲得。
作為溶劑,並無特別限制,可使用公知者。溶劑較佳為酮、芳香族烴、醇、二醇、醚、二醇烷基醚乙酸酯、酯、烷基鹵化物等。作為溶劑,例如可列舉:丙酮、甲基乙基酮、甲基異丁基酮、甲苯、甲醇、乙醇、丙醇、丁醇、亞甲基二醇、乙二醇、丙二醇、乙二醇單甲醚、乙二醇單乙醚、二乙二醇二甲醚、二乙二醇乙基甲醚、二乙二醇二乙醚、丙二醇單甲醚、乙二醇單丁醚乙酸酯、二乙二醇單乙醚乙酸酯、丙二醇單甲醚乙酸酯、氯仿、二氯甲烷等。該些溶劑可單獨使用一種,亦可製成包含兩種以上的溶劑的混合溶劑來使用。
作為塗佈方法,例如可列舉:刮刀塗佈法、線棒塗佈法、輥塗佈法、網版塗佈法、旋轉器塗佈法、噴墨塗佈法、噴霧塗佈法、浸漬塗佈法、凹版塗佈法、簾塗法、模塗法等。
乾燥條件並無特別限制,乾燥溫度較佳為60℃~130℃,乾燥時間較佳為0.5分鐘~30分鐘。
作為支持膜2,可使用聚合物膜。作為聚合物膜,例如可列舉包含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聚碳酸酯、聚乙烯、聚丙烯、聚醚碸等的膜。
就確保被覆性、以及抑制介隔支持膜2而照射光化射線時的解析度的下降的觀點而言,支持膜2的厚度較佳為5 μm~100 μm,更佳為10 μm~70 μm,進而佳為15 μm~40 μm,尤佳為20 μm~35 μm。
為了對電極的保護發揮充分的效果,且極力減小因形成部分的電極的保護膜而產生的觸控面板(觸控感測器)表面的階差,感光層3的厚度較佳為以乾燥後(使溶媒揮發後)的厚度計而為1 μm以上且10 μm以下,更佳為1 μm以上且9 μm以下,進而佳為1 μm以上且8 μm以下,尤佳為2 μm以上且8 μm以下,極佳為3 μm以上且8 μm以下。
於本實施形態中,感光層3的400 nm~700 nm下的光透過率的最小值較佳為90%以上,更佳為92%以上,進而佳為95%以上。感光層的400 nm~700 nm下的光透過率的最小值是指藉由使用紫外可見分光光度計對測定波長範圍400 nm~700 nm下的光透過率進行測定而獲得的、所述測定波長範圍中的光透過率的最小值。在對形成於支持膜上的感光層照射紫外線而進行光硬化後,對將支持膜剝離的硬化後的感光層進行光透過率的測定。
感光層3的CIELAB表色系統中的b*較佳為-0.2~1.0,更佳為0.0~0.7,進而佳為0.1~0.5。CIELAB表色系統中的b*是指藉由如下方式而獲得的值:關於對形成於支持膜上的感光層照射紫外線並進行光硬化的硬化後的感光層,例如使用柯尼卡美能達(Konica Minolta)(股)製造的分光測色計「CM-5」,於D65光源、視野角2°的條件下進行測定而得。
關於30℃下的感光層3的黏度,於將感光性元件1A製成輥狀的情況下,就長期(例如1個月以上)防止感光性樹脂組成物自感光性元件1A的端面滲出的觀點、以及防止於將感光性元件1A切斷時由於感光性樹脂組成物的碎片附著於基材所引起的照射光化射線時的曝光不良、顯影殘留等的觀點而言,較佳為15 mPa·s~100 mPa·s,更佳為20 mPa·s~90 mPa·s,進而佳為25 mPa·s~80 mPa·s。
再者,所述黏度是以如下方式獲得的值:將利用感光性樹脂組成物而形成的直徑為7 mm、厚度為2 mm的圓形膜作為測定用試樣,測定沿著所述試樣的厚度方向、分別於30℃及80℃下施加1.96×10-2 N的負荷時的厚度的變化速度,由該變化速度假定牛頓流體而換算成黏度。
除了感光層以外,本實施形態的感光性元件亦可於獲得所期望的效果的範圍內包括適當地選擇的其他層。作為其他層,並無特別限制,可根據目的而適當選擇,例如可列舉:光學調整層、緩衝層、氧阻隔層、剝離層、接著層等。感光性元件可包括該些層的單獨一種,亦可包括兩種以上。感光性元件亦可包括兩個以上的同種層。
於另一實施形態中,如圖1(b)所示,除支持膜2及感光層3外,感光性元件1B亦可更包括設置於感光層3的與支持膜2為相反側的面上的保護膜(覆蓋膜(cover film))4。即,一實施形態的感光性元件1B依序包括支持膜2、感光層3、以及保護膜4。
作為保護膜4,例如可列舉包含聚乙烯、聚丙烯、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聚碳酸酯、聚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及聚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與聚乙烯的積層膜等的膜。
保護膜4的厚度較佳為5 μm~100 μm。就將感光性元件1B捲繞成輥狀而進行保管的觀點而言,保護膜4的厚度較佳為70 μm以下,更佳為60 μm以下,進而佳為50 μm以下。
感光性元件1A及感光性元件1B藉由包括由所述感光性樹脂組成物形成的感光層3,可適宜地用於形成觸控面板電極的保護膜,尤其可形成與觸控面板的基材的密接性優異的保護膜。
圖2(a)、圖2(b)為表示靜電電容式的觸控面板的一例的示意圖。圖2(a)為該觸控面板的示意俯視圖,圖2(b)為沿著圖2(a)所示的C部分的I-I線的部分剖面圖。
如圖2(a)、圖2(b)所示,觸控面板5包括基材(透明基材)6、以及設置基材6上的觸控面板電極。於觸控面板5A的單面形成有用以檢測觸控位置座標的觸控畫面區域7。作為觸控面板電極,設置有第1透明電極8、第2透明電極9、金屬配線(引出配線)10、連接電極11及連接端子12。
圖2(a)、圖2(b)所示的包括觸控面板電極的基材6例如可藉由以下的流程而獲得。於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PET)膜等基材6上,藉由濺鍍按照ITO、Cu的順序形成金屬膜後,於金屬膜上貼附蝕刻用感光性膜,形成所需的抗蝕劑圖案,利用氯化鐵水溶液等蝕刻液將不需要的Cu去除後,將抗蝕劑圖案剝離去除。
作為基材6,可列舉一般用於觸控面板(觸控感測器)的玻璃板、塑膠板、陶瓷板等基材。作為觸控面板電極,可列舉:ITO、Cu、Al、Mo等電極等。
為了檢測靜電電容變化,第1透明電極8及第2透明電極9設置於觸控畫面區域7內。第1透明電極8及第2透明電極9分別檢測觸控位置的X座標及Y座標。
金屬配線10將藉由第1透明電極8及第2透明電極9而得的觸控位置的檢測信號傳遞至外部電路。金屬配線10、與第1透明電極8及第2透明電極9藉由設置於第1透明電極8及第2透明電極9上的連接電極11而彼此連接。金屬配線10的一端與第1透明電極8及第2透明電極9連接。於金屬配線10的另一端,設置有與外部電路的連接端子12。
如圖2(a)所示,於第1透明電極8、第2透明電極9、金屬配線10及連接電極11的全部以及連接端子12的一部分上,以覆蓋該些的方式配置有保護膜13。保護膜13可直接密接於金屬配線10等觸控面板電極及基材6,亦可經由其他層而設置於金屬配線10等觸控面板電極及基材6上。保護膜13使用本實施形態的感光性樹脂組成物或感光性元件而適宜地形成。
保護膜13例如以如下方式而形成。首先,於設置有金屬配線10等電極(觸控面板電極)的基材6上設置包含所述感光性樹脂組成物的感光層(第1步驟)。於第1步驟中,於使用感光性元件的情況下,感光層例如藉由以下方式而設置:一面對感光性元件進行加熱,一面將感光層壓接於基材6的設置有金屬配線10等的表面,藉此進行轉印、積層。再者,於使用包括保護膜4的感光性元件1B作為感光性元件的情況下,於壓接前將保護膜4去除。
作為壓接單元,可列舉壓接輥。壓接輥亦可包括加熱單元以便可進行加熱壓接。
進行加熱壓接時的加熱溫度較佳為10℃~180℃,更佳為20℃~160℃,進而佳為30℃~150℃,以使得於充分確保感光層與基材6的密接性、以及感光層與觸控面板電極的密接性的同時,使感光層的構成成分難以熱硬化或熱分解。
就於充分確保感光層與基材6的密接性的同時抑制基材6的變形的觀點而言,加熱壓接時的壓接壓力以線壓計較佳為50 N/m~1×105 N/m,更佳為2.5×102 N/m~5×104 N/m,進而佳為5×102 N/m~4×104 N/m。
若如上所述般對感光性元件進行加熱,則無須對基材6進行預熱處理,但就進一步提高感光層與基材6的密接性的方面而言,較佳為對基材6進行預熱處理。此時的預熱溫度較佳為30℃~180℃。
於其他的實施方式中,可代替使用感光性元件而製備含有本實施形態的感光性樹脂組成物及溶媒的塗佈液並塗佈於基材6的設置有觸控面板電極的表面,進行乾燥而形成感光層。
感光層較佳為滿足所述膜厚、可見光線透過率、及CIELAB表色系統中的b*的條件。
繼第1步驟之後,對感光層的整個面照射光化射線而形成包含感光層的硬化物的保護膜(第2步驟)。
當照射光化射線時,於感光層上的支持膜為透明的情況下,可直接照射光化射線,於感光層上的支持膜為不透明的情況下,將該支持膜去除後照射光化射線。就感光層的保護的方面而言,較佳為使用透明的聚合物膜作為支持膜,於使所述聚合物膜殘存的狀態下透過所述聚合物膜而照射光化射線。於該情況下,支持膜於光化射線的照射後被去除。
作為光化射線的照射中使用的光化射線的光源,可使用公知的活性光源,只要為有效地放射紫外線者,則並無特別限制。作為該光源,例如可列舉:金屬鹵化物燈、碳弧燈、超高壓水銀燈、高壓水銀燈、氙燈等。
此時的光化射線的照射量通常為1×102 J/m2 ~1×104 J/m2 ,於照射時亦可伴有加熱。若所述光化射線的照射量為1×102 J/m2 以上,則有光硬化的效果變得充分的傾向,若為1×104 J/m2 以下,則有可抑制感光層變色的傾向。
保護膜13的厚度較佳為1 μm以上且50 μm以下,更佳為1 μm以上且30 μm以下,進而佳為2 μm以上且20 μm以下,尤佳為3 μm以上且10 μm以下。
就視認性優異的觀點而言,保護膜13的400 nm~700 nm下的光透過率較佳為90%以上,更佳為92%以上,進而佳為95%以上。
若作為一般的可見光波長範圍的光線的、400 nm~700 nm的波長範圍中的保護膜的光透過率為90%以上,則於保護觸控面板(觸控感測器)的感測區域的透明電極的情況下、及於保護觸控面板(觸控感測器)的邊框區域的金屬層(例如,形成於ITO電極上的銅層)時自感測區域的端部可見保護膜的情況下,可充分抑制感測區域中的圖像顯示品質、色調、及亮度下降。
保護膜13的CIELAB表色系統中的b*較佳為-0.2~1.0,更佳為0.0~0.7,進而佳為0.1~0.5。
於其他的實施形態中,基材6可更包括光學調整層(亦稱為「折射率匹配層(index matching layer)」)、絕緣層等。
於所述觸控面板中,金屬配線10與第1透明電極8及第2透明電極9是藉由連接電極11而彼此連接,但於其他態樣中,金屬配線與第1透明電極及第2透明電極可彼此直接連接。
於其他的實施形態中,設置保護膜13的部位亦可適當變更。於所述觸控面板中,保護膜13以覆蓋第1透明電極8、第2透明電極9、金屬配線10及連接電極11的全部以及連接端子12的一部分的方式設置,但保護膜13亦可以覆蓋第1透明電極、第2透明電極及連接端子各自的一部分、以及金屬配線及連接電極的全部的方式設置。於該情況下,保護膜13例如以如下方式設置。首先,於第2步驟中,介隔光罩而對感光層的規定部分照射光化射線以使感光層硬化。藉由顯影液對照射光化射線後的感光層進行顯影,將未照射光化射線的部分(即,感光層的規定部分以外的部分)去除,藉此形成被覆電極的一部分的保護膜13(第3步驟)。保護膜13包含本實施形態的感光性樹脂組成物的硬化物,具有規定的圖案。
觸控面板5可具有可撓性。圖3(a)為表示具有可撓性的觸控面板的一例的立體圖。圖3(b)為沿著圖3(a)所示的II-II線的剖面圖。如圖3(a)、圖3(b)所示,觸控面板5A包括觸控面板基板14、以及設置於觸控面板基板14上的保護膜13。再者,於圖3(a)、圖3(b)及之後的圖式中,為了簡略化而將圖2中的基材6及觸控面板電極彙總稱作觸控面板基板14。即,觸控面板5A包括:基材6、設置於基材6上的觸控面板電極、以及以覆蓋觸控面板電極的至少一部分的方式設置的保護膜13。
具有可撓性的觸控面板5A於X方向的兩端部附近向相對於XY平面的垂直方向(-Z方向,觸控面板基板14的與保護膜13相對之側)彎折,具有沿著Y方向延伸的彎折區域R1。保護膜13設置於彎折區域R1上的至少一部分。
於其他的實施方式中,觸控面板亦可於彎折區域中折疊。另外,於其他的實施方式中,觸控面板亦可於其中央部附近具有彎折區域。
圖4(a)、圖4(b)分別為表示具有可撓性的觸控面板的另一例的立體圖。如圖4(a)所示,觸控面板5B於一實施形態中,於Y方向的中央部附近以保護膜13成為內側的方式,沿著XY平面方向(-Y方向,與觸控面板5B的主面水平的方向)折疊180°(亦稱為內彎折),具有沿著X方向延伸的彎折區域R2。保護膜13設置於彎折區域R2的至少一部分。
另外,如圖4(b)所示,觸控面板5C於一實施形態中,於Y方向的中央部附近以保護膜13成為外側的方式,沿著XY平面方向(-Y方向,與觸控面板5B的主面水平的方向)折疊180°(亦稱為外彎折),具有沿著X方向延伸的彎折區域R3。保護膜13設置於彎折區域R3的至少一部分。
保護膜13藉由利用所述感光性樹脂組成物形成而與觸控面板基板14(基材6)的密接性優異,因此於如上所述般的具有可撓性的觸控面板5A、觸控面板5B、觸控面板5C中適宜地使用。另外,藉由使用保護膜13,可抑制裂紋的產生,可提高觸控面板5A、觸控面板5B、觸控面板5C的耐彎曲性。此外,藉由使用保護膜13,亦可抑制觸控面板電極中的電阻值上昇。 [實施例]
以下列舉實施例來對本發明進行更具體的說明。但,本發明並不限定於以下的實施例。
[黏合劑聚合物溶液(A)的製作] 於具備攪拌機、迴流冷凝機、惰性氣體導入口及溫度計的燒瓶中投入60質量份的丙二醇單甲醚及40質量份的甲苯,於氮氣環境下昇溫至80℃,一面將反應溫度保持於80℃±2℃,一面用4小時均勻滴加14質量份的甲基丙烯酸、61質量份的甲基丙烯酸甲酯、25質量份的丙烯酸乙酯、以及1.5質量份的2,2-偶氮雙(異丁腈)的混合物。於滴加後,於80℃±2℃下持續攪拌6小時,獲得重量平均分子量為約60,000、酸價為91 mgKOH/g的黏合劑聚合物的溶液(固體成分為45質量%)(A)。
再者,重量平均分子量(Mw)是藉由以下方式導出:藉由凝膠滲透層析法(GPC)進行測定,並使用標準聚苯乙烯的校準曲線進行換算。以下示出GPC的條件。 GPC條件 泵:日立L-6000型(日立製作所(股)製造,製品名) 管柱:Gelpack GL-R420、Gelpack GL-R430、Gelpack GL-R440(以上為日立化成(股)製造,製品名) 溶離液:四氫呋喃 測定溫度:40℃ 流量:2.05 mL/分 檢測器:日立L-3300型RI(日立製作所(股)製造,製品名)
[酸價的測定方法] 酸價是以如下方式來測定。首先,將黏合劑聚合物的溶液於130℃下加熱1小時,去除揮發成分,而獲得固體成分。然後,精確秤量要測定酸價的聚合物1 g後,將精確秤量的聚合物放入至三角燒瓶中,於所述聚合物中添加丙酮30 g,將所述聚合物均勻地溶解。繼而,於所述溶液中添加適量的作為指示劑的酚酞,使用0.1 N的KOH水溶液進行滴定。然後,藉由下式算出酸價。 酸價=0.1×Vf×56.1/(Wp×I/100) 式中,Vf表示KOH水溶液的滴定量(mL),Wp表示所測定的黏合劑聚合物溶液的質量(g),I表示所測定的黏合劑聚合物的溶液中的不揮發成分的比例(質量%)。
(實施例1) [含有感光性樹脂組成物的塗佈液的製作] 使用攪拌機對表1中所示的材料進行15分鐘混合,製作含有用於形成保護膜的感光性樹脂組成物的塗佈液。
[感光性元件的製作] 使用厚度50 μm的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膜作為支持膜,使用缺角輪塗佈機(comma coater)將上述中製作的塗佈液均勻地塗佈於支持膜上。利用100℃的熱風對流式乾燥機將塗佈膜乾燥3分鐘以去除溶媒,形成包含感光性樹脂組成物的感光層。所得的感光層的厚度為5 μm。 繼而,於所得的感光層上貼合厚度25 μm的聚乙烯膜作為覆蓋膜,製作感光性元件。
[保護膜的劃格(crosscut)密接性試驗] 一面剝下所得的感光性元件的覆蓋膜、即聚乙烯膜,一面以於ITO膜(300R東洋紡(製造))上接觸感光層的方式使用層壓機(日立化成(股)製造,商品名HLM-3000型),於輥溫度為25℃、基板傳送速度為0.4 m/分鐘、壓接壓力(氣缸壓力)為4×105 Pa的條件下進行層壓。藉此,獲得於ITO膜上積層有感光層及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膜的積層體。
繼而,使用平行光線曝光機(奧克(ORC)製作所(股)製造,EXM1201),自所得的積層體的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膜上表面對感光層以曝光量5×102 J/m2 (i射線(波長365 nm)下的測定值)照射紫外線,並將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膜剝離,獲得包含厚度5.0 μm的感光層的硬化膜的劃格密接性試驗用試樣。
繼而,以JIS標準(K5400)為參考,實施100格的劃格試驗。於試驗面上使用切刀切出1 mm×1 mm見方的棋盤格的切口,對棋盤格部分強力壓接修補膠帶(mending tape)#810(日本3M(股)製造),將膠帶的端部以大致180°的角度迅速地揭下後,觀察棋盤格的狀態,按照以下的評分評價劃格密接性。 A:全部面積的約100%密接。 B:全部面積中的95%以上且未滿100%密接而有殘留。 B~C:全部面積中的85%以上且未滿95%密接而有殘留。 C:全部面積中的65%以上且未滿85%密接而有殘留。 C~D:全部面積中的35%以上且未滿65%密接而有殘留。 D:全部面積中的0%以上且未滿35%密接而有殘留。
[電極及保護膜的彎曲性試驗] 一面剝下所得的感光性元件的覆蓋膜、即聚乙烯膜,一面以於50 mm×30 mm的ITO膜(泰拓萊特(Teto-Light)TCF尾池工業(股)製造)上接觸感光層的方式使用層壓機(日立化成(股)製造,商品名HLM-3000型),於輥溫度為25℃、基板傳送速度為0.4 m/分鐘、壓接壓力(氣缸壓力)為4×105 Pa的條件下進行層壓。藉此,獲得於ITO膜上積層有感光層及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膜的積層體。
繼而,使用平行光線曝光機(奧克(ORC)製作所(股)製造,EXM1201),自所得的積層體的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膜上表面對感光層以曝光量5×102 J/m2 (i射線(波長365 nm)下的測定值)照射紫外線,並將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膜剝離,獲得包含厚度5.0 μm的感光層的硬化膜的彎曲性試驗用試樣。
繼而,使用SUS304(2B)製造的150 mm×209 mm×t1.0 mm的彎曲性評價用板實施彎曲性試驗。再者,板的側面呈圓弧狀的曲面。
藉由修補膠帶#810(日本3M(股)製造),對所述彎曲性試驗用試樣以自彎曲性評價用板的長邊沿水平方向超出30 mm的方式加以固定。此時,以彎曲性試驗用試樣的ITO膜面與板接觸的方式進行固定。於自彎曲性評價用板超出的30 mm中,於距端部10 mm的位置處懸掛100 g的重物,且以彎折時感光層朝向外側的方式,以180°將彎曲性試驗用試驗彎折。於彎折成180°且負有100 g負荷的狀態下靜置10秒鐘後,使彎曲性試驗用試樣的彎折狀態復原,將彎曲性試驗用試驗自板拆下。藉由顯微鏡觀察彎曲性試驗用試樣的感光層側的表面,按照以下的評分評價保護膜的彎曲性。 A:觀察到的裂紋的條數為0條。 B:觀察到的裂紋的條數為1條~3條。 C:觀察到的裂紋的條數為4條~6條。 D:觀察到的裂紋的條數為7條~9條。 E:觀察到的裂紋的條數為10條以上。
[保護膜的透過率及霧度的測定] 一面剝下所得的感光性元件的覆蓋膜、即聚乙烯膜,一面以於厚度1 mm的玻璃基板上接觸感光層的方式使用層壓機(日立化成(股)製造,商品名HLM-3000型),於輥溫度為120℃、基板傳送速度為0.4 m/分鐘、壓接壓力(氣缸壓力)為4×105 Pa(由於使用了厚度為1 mm、縱10 cm×橫10 cm的基板,因此此時的線壓為9.8×103 N/m)的條件下進行層壓。藉此,獲得於玻璃基板上積層有感光層及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膜的積層體。
繼而,使用平行光線曝光機(奧克(ORC)製作所(股)製造,EXM1201),自所得的積層體的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膜表面,自感光層側上方對感光層以曝光量5×102 J/m2 (i射線(波長365 nm)下的測定值)照射紫外線,然後將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膜去除,獲得包含厚度5.0 μm的感光層的硬化膜的測定用試樣。
繼而,對所得的測定用試樣使用霧度計(日本電色工業(股)製造,製品名:NDH 7000),對測定波長範圍400 nm~700 nm下的透過率及霧度進行測定。表1中分別示出400 nm~700 nm下的透過率及400 nm~700 nm下的霧度(Haze)。
[保護膜的b*的測定] 一面剝下所得的感光性元件的聚乙烯膜,一面以於厚度0.7 mm的玻璃基板上接觸感光層的方式使用層壓機(日立化成(股)製造,商品名HLM-3000型),於輥溫度為120℃、基板傳送速度為1 m/分鐘、壓接壓力(氣缸壓力)為4×105 Pa(由於使用了厚度為1 mm、縱10 cm×橫10 cm的基板,因此此時的線壓為9.8×103 N/m)的條件下進行層壓。藉此,獲得於玻璃基板上積層有感光層及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膜的基板。
繼而,使用平行光線曝光機(奧克(ORC)製作所(股)製造,EXM1201),自所得的積層體的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膜上表面,自感光層側上方對感光層以曝光量5×102 J/m2 (i射線(波長365 nm)下的測定值)照射紫外線。其後,將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膜去除,並自感光層側上方以曝光量1×104 J/m2 (i射線(波長365 nm)下的測定值)進一步照射紫外線,獲得包含厚度5.0 μm的感光層的硬化膜的b*測定用試樣。
對於所得的b*測定用試樣,使用柯尼卡美能達(Konica Minolta)(股)製造的分光測色計(CM-5),於光源設定為D65、視野角為2°的條件下測定CIELAB表色系統中的b*。
(實施例2~實施例4及比較例1~比較例4) 除如表1、表2所示般變更感光性樹脂組成物的組成以外,與實施例1同樣地製作感光性元件,並進行彎曲性試驗、劃格密接性試驗、透過率、霧度及b*的測定。
[表1]
[表2]
再者,表1、表2中的成分的簡稱分別表示以下含義。 (A)成分 A1:上述中製作的黏合劑聚合物 (B)成分 TMPTA:三羥甲基丙烷三丙烯酸酯(日本化藥(股)製造) T-1420:二-三羥甲基丙烷四丙烯酸酯(日本化藥(股)製造) (C)成分 BDK:苄基二甲基縮酮 (D)成分 X-12-1048:丙烯醯基改質聚合物型矽烷偶合劑(信越矽酮(股)製造,包含具有式(1)所表示的部分結構的構成單元、與具有丙烯醯基的構成單元的矽烷偶合劑) (E)成分 KBM-573:N-苯基-3-胺基丙基三甲氧基矽烷(信越矽酮(股)製造) KBM-5783:含胺基的矽烷偶合劑(信越矽酮(股)製造) 其他成分 安塔格(Antage)W-500:2,2'-亞甲基-雙(4-乙基-6-第三丁基苯酚)(川口化學(股)製造) SH-30:矽酮均化劑(東麗·道康寧(Toray·DowCorning)(股)製造) PM-21:含有光聚合性不飽和鍵的磷酸酯(日本化藥(股)製造) 甲基乙基酮:東燃化學(股)
如表1、表2所示,實施例1~實施例4中的耐彎曲性良好,相對於此,未使用矽烷偶合劑的比較例1、比較例2、以及使用了本發明的矽烷偶合劑以外的矽烷偶合劑的比較例3、比較例4為耐彎曲性較實施例1~實施例4差的結果。
1A、1B‧‧‧感光性元件
2‧‧‧支持膜
3‧‧‧感光層
4‧‧‧保護膜
5、5A、5B、5C‧‧‧觸控面板
6‧‧‧基材
7‧‧‧觸控畫面區域
8‧‧‧第1透明電極
9‧‧‧第2透明電極
10‧‧‧金屬配線
11‧‧‧連接電極
12‧‧‧連接端子
13‧‧‧保護膜
14‧‧‧觸控面板基板
R1、R2、R3‧‧‧彎折區域
C‧‧‧部分
X、Y、Z‧‧‧方向
圖1(a)、圖1(b)分別為表示感光性元件的一實施形態的示意剖面圖。 圖2(a)為表示靜電電容式的觸控面板的一態樣的示意俯視圖。圖2(b)為沿著圖2(a)所示的C部分的I-I線的部分剖面圖。 圖3(a)為表示具有可撓性的觸控面板的一例的立體圖。圖3(b)為沿著圖3(a)所示的II-II線的剖面圖。 圖4(a)、圖4(b)分別為表示具有可撓性的觸控面板的另一例的立體圖。

Claims (13)

  1. 一種感光性樹脂組成物,包括: 黏合劑聚合物; 光聚合性化合物; 光聚合起始劑;以及 矽烷偶合劑,包含具有下述通式(1)所表示的部分結構的構成單元、以及具有選自由環氧基、巰基、(甲基)丙烯醯基、乙烯基及胺基所組成的群組中的至少一種基(X)的構成單元, 所述感光性樹脂組成物用於形成觸控面板電極的保護膜,通式(1)中,R1 及R2 分別獨立地表示碳數1~4的烷基,n表示0~2的整數。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感光性樹脂組成物,其中所述基(X)為(甲基)丙烯醯基。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或第2項所述的感光性樹脂組成物,其中所述矽烷偶合劑包含下述通式(2)所表示的構成單元及下述通式(3)所表示的構成單元, 式中,R1 、R2 及n分別與式(1)中的R1 、R2 及n為相同含義,R3 及R4 分別獨立地表示氫原子或甲基,X表示環氧基、巰基、(甲基)丙烯醯基、乙烯基或胺基,L1 及L2 分別獨立地表示單鍵或連結部的原子數為1~6的連結基。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所述的感光性樹脂組成物,其中所述L1 及L2 分別獨立地表示連結部的原子數為2~6的連結基。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至第4項中任一項所述的感光性樹脂組成物,其中相對於所述黏合劑聚合物及所述光聚合性化合物的合計量100質量份,所述矽烷偶合劑的含量為0.1質量份~10質量份。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至第5項中任一項所述的感光性樹脂組成物,其中所述矽烷偶合劑的重量平均分子量為800以上。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至第6項中任一項所述的感光性樹脂組成物,其中所述觸控面板具有可撓性,所述保護膜設置於所述觸控面板的彎折區域。
  8. 一種感光性元件,包括:支持膜、以及設置於所述支持膜上的包含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至第7項中任一項所述的感光性樹脂組成物的感光層。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8項所述的感光性元件,其中所述感光層的厚度為10 μm以下。
  10. 一種觸控面板電極的保護膜,其是將包含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至第6項中任一項所述的感光性樹脂組成物的感光層硬化而成。
  1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0項所述的觸控面板電極的保護膜,其中所述觸控面板具有可撓性,所述保護膜設置於所述觸控面板的彎折區域。
  12. 一種觸控面板,包括: 基材; 電極,設置於所述基材上;以及 保護膜,其設置於所述電極上,且是將包含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至第6項中任一項所述的感光性樹脂組成物的感光層硬化而成。
  1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2項所述的觸控面板,其中所述觸控面板具有可撓性,所述保護膜設置於所述觸控面板的彎折區域。
TW106139802A 2016-11-24 2017-11-17 感光性樹脂組成物、感光性元件、保護膜及觸控面板 TW201830143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JP2016/084805 2016-11-24
PCT/JP2016/084805 WO2018096616A1 (ja) 2016-11-24 2016-11-24 感光性樹脂組成物、感光性エレメント、保護膜及びタッチパネル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830143A true TW201830143A (zh) 2018-08-16

Family

ID=6219489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6139802A TW201830143A (zh) 2016-11-24 2017-11-17 感光性樹脂組成物、感光性元件、保護膜及觸控面板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TW (1) TW201830143A (zh)
WO (1) WO2018096616A1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3084283A1 (ja) * 2011-12-05 2013-06-13 日立化成株式会社 タッチパネル用電極の保護膜の形成方法、感光性樹脂組成物及び感光性エレメント
KR102119603B1 (ko) * 2013-09-06 2020-06-08 엘지이노텍 주식회사 터치 윈도우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디스플레이
TW201518862A (zh) * 2013-09-13 2015-05-16 Fujifilm Corp 感光性樹脂組成物、硬化膜的製造方法、硬化膜、液晶顯示裝置及有機el顯示裝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8096616A1 (ja) 2018-05-3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6589953B2 (ja) 感光性エレメント
TWI625655B (zh) 觸控式面板用電極的保護膜的形成方法、感光性樹脂組成物與感光性元件、以及觸控式面板的製造方法
TWI634388B (zh) 帶硬化膜透明基材的製造方法、感光性樹脂組成物、感光性元件、及電子零件
WO2013084884A1 (ja) タッチパネル用電極の保護膜の形成方法、感光性樹脂組成物、感光性エレメント、タッチパネルの製造方法及びタッチパネル用電極の保護膜
JP6400289B2 (ja) 硬化膜付きタッチパネル用基材及びその製造方法、感光性エレメント並びにタッチパネル
JP2013200577A (ja) 樹脂硬化膜パターンの形成方法、感光性樹脂組成物、感光性エレメント、タッチパネルの製造方法及び樹脂硬化膜
JP6551277B2 (ja) 硬化膜付きタッチパネル用基材の製造方法、それに用いる感光性樹脂組成物、感光性エレメント及びタッチパネル
JP2015014783A (ja) 硬化膜付き透明基材の製造方法、感光性樹脂組成物、感光性エレメント、及び電子部品
JP5304973B1 (ja) タッチパネル用電極の保護膜の形成方法、感光性樹脂組成物及び感光性エレメント、並びに、タッチパネルの製造方法
US10717893B2 (en) Photosensitive film, photosensitive element, cured product and touch panel
JP2017198878A (ja) 感光性導電フィルム及びそれを用いた導電パターン、導電パターン基板、タッチパネルセンサの製造方法
JP2015146038A (ja) 樹脂硬化膜パターンの形成方法、感光性樹脂組成物、感光性エレメント、タッチパネルの製造方法及び樹脂硬化膜
TW201830143A (zh) 感光性樹脂組成物、感光性元件、保護膜及觸控面板
JP2015153009A (ja) 保護膜付きタッチパネル用基材の製造方法、それに用いる感光性樹脂組成物、感光性エレメント及びそれらにより得られるタッチパネル
JP5304970B1 (ja) タッチパネル用電極の保護膜の形成方法、感光性樹脂組成物、感光性エレメント、タッチパネルの製造方法及びタッチパネル用電極の保護膜
TW201832001A (zh) 感光性樹脂組成物、感光性元件、觸控面板電極的保護膜、觸控面板及觸控面板電極的保護膜的製造方法
JP5790783B2 (ja) 樹脂硬化膜パターンの形成方法、感光性樹脂組成物、感光性エレメント、タッチパネルの製造方法及び樹脂硬化膜
JP2021144723A (ja) 硬化膜付きタッチパネル用基材の製造方法、それに用いる感光性樹脂組成物、感光性エレメント及びタッチパネル
JP6236885B2 (ja) 保護膜付きタッチパネル用基材の製造方法、感光性樹脂組成物、感光性エレメント、及び、タッチパネル
TW201843188A (zh) 觸控面板電極的保護膜及觸控面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