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1828210A - 使用智能合約完成投保之系統及其方法 - Google Patents

使用智能合約完成投保之系統及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1828210A
TW201828210A TW106103284A TW106103284A TW201828210A TW 201828210 A TW201828210 A TW 201828210A TW 106103284 A TW106103284 A TW 106103284A TW 106103284 A TW106103284 A TW 106103284A TW 201828210 A TW201828210 A TW 201828210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insurance
smart contract
server
data
information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610328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I659382B (zh
Inventor
林祐德
Original Assignee
富邦金融控股股份有限公司
現代財富控股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富邦金融控股股份有限公司, 現代財富控股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富邦金融控股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to TW10610328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I659382B/zh
Publication of TW20182821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82821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65938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659382B/zh

Links

Landscapes

  • Financial Or Insurance-Related Operations Such As Payment And Settlement (AREA)

Abstract

一種使用智能合約完成投保之系統及其方法,其透過保險伺服器依據服務設備所傳送的投保資料產生投保訊息,公證方伺服器發布依據保險伺服器所傳送之投保訊息而產生的資料智能合約至區塊鏈中,並將資料智能合約地址傳送到保險伺服器,保險伺服器發布依據投保資料及資料智能合約地址所產生的保險智能合約至區塊鏈中,交易伺服器依據保險伺服器所產生之保險智能合約地址由區塊鏈中取得保險智能合約中的投保帳號、收款帳號、保險金額並完成支付保費之技術手段,可以即時成立保單,並達成提供使用者當場線上投保的技術功效。

Description

使用智能合約完成投保之系統及其方法
一種投保系統及其方法,特別係指一種使用智能合約完成投保之系統及其方法。
現行的投保作業中,投保方式依然是使用人工與書面作業,而非使用電子作業的方式。這是因為相關法令仍然規定保單需要使用容易發現被修改之處的書面文件來記錄保單內容,避免隨著時間的遞移,電子作業所產生的電子保單無法被電子保單的發出者或擁有人確認電子保單是否遭到篡改或偽造,造成電子保單之發出者與擁有人的爭議。
因此,現行的投保作業仍然仰賴保險業務員攜帶保單給要保人填寫資料與簽名,並在保險公司核准後保單才會生效。換句話說,目前的保險機制效率非常低,需要由要保人事先完成投保作業。
然而,人們不可能總是可以預期未來所有的情況,因此,不可能事事都預先投保,總是會有無法預期的事件發生導致需要使用非預期的服務而需要臨時投保的情況。在此情況下,服務提供者也無法事前為服務的使用者投保。
綜上所述,可知先前技術中長期以來一直存在現行保險機制需要人工作業以至於無法即時成立保單使得不同領域之服務提供者無法提供使用者現場購買保險的問題,因此有必要提出改進的技術手段,來解決此一問題。
有鑒於先前技術存在現行保險機制無法即時成立保單以提供服務使用者臨時投保的問題,本發明遂揭露一種使用智能合約完成投保之系統及其方法,其中:
本發明所揭露之使用智能合約完成投保之系統,至少包含:服務設備,用以取得投保資料,投保資料包含投保帳號;保險伺服器,用以接收服務設備所傳送之投保資料,並依據投保資料產生保險標的訊息;公證方伺服器,用以接收保險伺服器所傳送之保險標的訊息,及用以依據保險標的訊息產生資料智能合約,並取得發布資料智能合約至區塊鏈中所產生之資料智能合約地址,及用以傳送資料智能合約地址到保險伺服器,使保險伺服器依據投保資料及資料智能合約地址產生保險智能合約並取得發布保險智能合約至區塊鏈中所產生之保險智能合約地址,其中,保險智能合約包含資料智能合約地址、投保帳號、收款帳號、及保險金額;交易伺服器,用以依據保險伺服器所取得之保險智能合約地址由區塊鏈中取得保險智能合約,並由保險智能合約中取得投保帳號、收款帳號、及保險金額,及用以將保險金額由投保帳號轉帳至收款帳號以完成投保作業。
本發明所揭露之使用智能合約完成投保之方法,其步驟至少包括:服務設備取得投保資料,投保資料包含投保帳號;服務設備傳送投保資料至保險伺服器;保險伺服器依據投保資料產生保險標的訊息,並傳送保險標的訊息至公證方伺服器;公證方伺服器依據保險標的訊息產生資料智能合約,並發布資料智能合約至區塊鏈中,同時取得相對應之資料智能合約地址;公證方伺服器傳送資料智能合約地址到保險伺服器;保險伺服器依據投保資料及資料智能合約地址產生保險智能合約,並發布保險智能合約至區塊鏈中,同時取得相對應之保險智能合約地址,其中,保險智能合約包含資料智能合約地址、投保帳號、收款帳號、及保險金額;保險伺服器傳送保險智能合約地址至交易伺服器;交易伺服器依據保險智能合約地址由區塊鏈中取得保險智能合約,並由保險智能合約中取得投保帳號、收款帳號、及保險金額;交易伺服器將保險金額由投保帳號轉帳至收款帳號以完成投保作業。
本發明所揭露之系統與方法如上,與先前技術之間的差異在於本發明透過保險伺服器依據服務設備所傳送的投保資料產生投保訊息後,將投保訊息傳送到公證方伺服器,公證方伺服器依據所接收到的投保訊息產生資料智能合約,並發布資料智能合約至區塊鏈中,同時取得相對應之資料智能合約地址,以及將所取得之資料智能合約地址傳送到保險伺服器,保險伺服器依據服務設備所傳送的投保資料以及公證方伺服器所傳送的資料智能合約地址產生保險智能合約,並發布保險智能合約至區塊鏈中,同時取得相對應之保險智能合約地址,以及傳送所取得之保險智能合約地址至交易伺服器,交易伺服器依據保險智能合約地址取得保險智能合約實體中的投保帳號、收款帳號、及保險金額後,將保險金額由投保帳號轉至收款帳號以完成投保作業,藉以解決先前技術所存在的問題,並可以達成讓各個領域的服務提供者都可以即時在線上提供服務使用者購買保險的技術功效。
以下將配合圖式及實施例來詳細說明本發明之特徵與實施方式,內容足以使任何熟習相關技藝者能夠輕易地充分理解本發明解決技術問題所應用的技術手段並據以實施,藉此實現本發明可達成的功效。
本發明可以在提供服務的同時,透過在區塊鏈(Blockchain)中發布智能合約(Smart Contract)以產生保單,並透過交易伺服器進行保費繳交,藉以完成線上投保。
本發明所提之智能合約(包含保險智能合約以及資料智能合約)為可被電腦執行之程式碼,且對應有一個智能合約地址。本發明所提之智能合約地址(包含與保險智能合約對應的保險智能合約地址以及與資料智能合約對應的資料智能合約地址)為足以讓支援區塊鏈技術的節點(node)取得包含相對應之智能合約實體的資料,例如,智能合約實體內的某個變數在區塊鏈中之特定區塊(block)時的數值等。
以下先以「第1圖」本發明所提之使用智能合約完成投保之系統架構圖來說明本發明的系統運作。如「第1圖」所示,本發明之系統含有保險伺服器110、公證方伺服器120、服務設備130、以及交易伺服器140。其中,保險伺服器110、公證方伺服器120、服務設備130、以及交易伺服器140可以直接或間接與區塊鏈網路連接。
保險伺服器110可以提供服務設備130連接,並可以連線到公證方伺服器120,在部分的實施例中,保險伺服器110也可以與交易伺服器140連接。一般而言,保險伺服器110可以透過乙太網路等有線網路與服務設備130、公證方伺服器120、或交易伺服器140連接,也可以透過WiFi、Zigbee等無線網路與服務設備130、公證方伺服器120、或交易伺服器140連接,但本發明並不以此為限。另外,保險伺服器110可以呼叫公證方伺服器120(或交易伺服器140)所提供的應用程式介面(Application Programming Interface, API),藉以傳送資料到公證方伺服器120(或交易伺服器140)並接收公證方伺服器120(或交易伺服器140)所傳回的資料,但保險伺服器110與公證方伺服器120(或交易伺服器140)之間傳遞資料的方式並不以上述為限。
保險伺服器110負責接收服務設備130所傳送的投保資料。本發明所提之投保資料為完成保單所需之投保人與受益人的資料,包含但不限於投保人與受益人的姓名、身分識別資料(如身分證號碼等)、生日、金融帳號資訊等。其中,本發明所提之金融帳號資訊可以包含銀行的實體或數位的帳號,也可以是帳聯網等線上收付的帳號,在本發明中投保人之金融帳號資訊所包含的銀行帳號或線上收付帳號被稱為「投保帳號」、受益人之金融帳號資訊所包含的銀行帳號或線上收付帳號被稱為「受益帳號」。在部分的實施例中,投保資料也包含投保類型,但本發明並不以此為限。
保險伺服器110也負責依據所接收到的投保資料產生保險標的訊息,並負責將所產生的保險標的訊息傳送到公證方伺服器120。保險伺服器110可以依照已定義的規則,依據傳送投保資料之服務設備130之設備識別資料產生相對應的保險標的訊息,也可以依據所接收到之投保資料中的投保類型產生相對應的保險標的訊息,但本發明並不以此為限。其中,上述服務設備130之設備識別資料為足以讓保險伺服器110識別服務設備130的資料,包含但不限於服務設備130的網路位址、MAC位址、或保險伺服器110提供給服務設備130的識別碼,本發明沒有特別的限制。
保險伺服器110也負責接收公證方伺服器120所傳送的資料智能合約地址。保險伺服器110還負責依據所接收到的投保資料以及所接收到的資料智能合約地址產生保險智能合約。一般而言,保險伺服器110可以將完成一份保單所需的資料加入預先建立的智能合約樣板中,藉以產生保險智能合約。其中,預先建立的保險智能合約樣板中包含理賠條件與相對應的理賠內容,不同的保險智能合約樣板是針對不同保險類型而設計,也就是說,不同的保險智能合約樣板具有不同的理賠條件與理賠內容。另外,被加入智能合約樣板中的資料包含資料智能合約地址、全部或部分之所接收到的投保資料、預先定義的保險公司的收款帳號資訊及/或理賠帳號資訊、以及保險金額等,也就是說,保險伺服器110所產生的保險智能合約中包含理賠條件與理賠內容、資料智能合約地址、全部或部分的投保資料、保險公司的收款帳號、保險金額等資料,但本發明並不以此為限。在部分的實施例中,保險伺服器110也可以依據所接收到之投保資料或所產生保險標的訊息由預先建立的多個智能合約樣板選擇相對應的一個智能合約樣板,藉以產生保險智能合約。
保險伺服器110也負責將所產生的保險智能合約透過區塊鏈交易發布到區塊鏈中,藉以產生保單。更詳細的說,保險伺服器110可以產生包含所產生之保險智能合約的區塊鏈交易,並將所產生的區塊鏈交易發送至區塊鏈網路中的各個節點(圖中未示),當區塊鏈網路中的驗證節點接收到保險伺服器110所發送的區塊鏈交易後,可以製作包含所接收到之區塊鏈交易中的保險智能合約的區塊(block),並將所製作的區塊發送到區塊鏈網路中同步。當被發送到區塊鏈網路中的區塊被接受,被發送到區塊鏈網路中的區塊便會被加入區塊鏈的最末端,如此包含在區塊中的保險智能合約便被發布到區塊鏈中(在本發明中,「任何裝置或設備將任何資料透過區塊鏈交易發布到區塊鏈中」的過程將與上述的描述相似,故將不再詳細說明)。其中,本發明所提之發布智能合約(包含保險智能合約與資料智能合約)的區塊鏈可以是公開區塊鏈或私有區塊鏈,但本發明並不以此為限,例如,也可以是帳聯網區塊鏈等。
保險伺服器110也負責在將保險智能合約發布到區塊鏈中的同時取得與被發布之保險智能合約相對應的保險智能合約地址,並負責傳送所取得之保險智能合約地址至服務設備130。其中,保險伺服器110所發布之每一個保險智能合約對應的保險智能合約地址都不相同,也就是說,每一份保單都有一個唯一的保險智能合約地址。
保險伺服器110也可以在區塊鏈中設定公證方伺服器120產生之資料智能合約參考所取得之保險智能合約地址,使得公證方伺服器120產生之資料智能合約與所產生之保險智能合約產生關聯。更詳細的說,保險伺服器110可以將包含所產生之保險智能合約地址透過區塊鏈交易發布至區塊鏈中,藉以在區塊鏈中設定公證方伺服器120所產生之資料智能合約參考保險伺服器110所取得之保險智能合約地址。在部分的實施例中,保險伺服器110也可以將所取得的保險智能合約地址傳送到公證方伺服器120。
另外,保險伺服器110可以直接將與所產生之保險智能合約相對應的保險智能合約地址傳送到交易伺服器140,也可以間接地透過服務設備130或公證方伺服器120將保險智能合約地址傳送到交易伺服器140。
公證方伺服器120可以提供保險伺服器110連接,在部分的實施例中,公證方伺服器120也可以與交易伺服器140連接。一般而言,公證方伺服器120可以透過乙太網路等有線網路與保險伺服器110或交易伺服器140連接,也可以透過WiFi、Zigbee等無線網路與保險伺服器110或交易伺服器140連接,但本發明並不以此為限。另外,公證方伺服器120可以提供一個或多個應用程式介面給保險伺服器110呼叫,藉以接收保險伺服器110所傳送的資料並將資料傳送到保險伺服器110,公證方伺服器120也可以呼叫交易伺服器140所提供的應用程式介面,藉以傳送資料到交易伺服器140並接收交易伺服器140所傳回的資料,但公證方伺服器120與保險伺服器110或交易伺服器140之間傳遞資料的方式並不以上述為限。
公證方伺服器120負責接收保險伺服器110所傳送之保險標的訊息,也負責依據所接收到的保險標的訊息產生資料智能合約。與保險伺服器110相似的,公證方伺服器120可以依據預先建立的智能合約樣板產生資料智能合約,一般而言,公證方伺服器120可以由預先建立的多個智能合約樣板中選出與所接收到之保險標的訊息相對應的一個智能合約樣板,藉以產生資料智能合約。
公證方伺服器120也負責將所產生的資料智能合約發布到區塊鏈中,並負責在將資料智能合約發布到區塊鏈中的同時取得與被發布之資料智能合約相對應的資料智能合約地址。其中,公證方伺服器120發布資料智能合約至區塊鏈中的過程與保險伺服器110發布保險智能合約至區塊鏈中的過程相同,故不再贅述。
公證方伺服器120也負責將所取得之資料智能合約地址傳送到保險伺服器110。另外,在部分的實施例中,公證方伺服器120也可以接收保險伺服器110所傳送的保險智能合約地址,並將包含所接收到之保險智能合約地址透過區塊鏈交易發布至區塊鏈中,使得所產生之資料智能合約與所接收到之保險智能合約地址對應的保險智能合約產生關聯。
在部分的實施例中,公證方伺服器120也可以接收保險伺服器110所傳送的保險智能合約地址,並可以將所接收到之保險智能合約地址傳送給交易伺服器140。
服務設備130可以連線到保險伺服器110,也可以連線到交易伺服器140。一般而言,服務設備130可以透過乙太網路等有線網路與保險伺服器110或交易伺服器140連接,也可以透過WiFi、Zigbee等無線網路與保險伺服器110或交易伺服器140連接,但本發明並不以此為限。服務設備130可以呼叫保險伺服器110或交易伺服器140所提供的應用程式介面,藉以將資料傳送給保險伺服器110或交易伺服器140,並接收保險伺服器110或交易伺服器140所傳回的資料,但服務設備130與保險伺服器110或交易伺服器140之間傳遞資料的方式並不以上述為限。
服務設備130可以提供特定的服務,例如,服務設備130可以是提供自動租借服務的物聯網(Internet of Things, IoT)周邊設備,也可以是提供電子商務服務的伺服器等,但本發明所提之服務設備130並不以上述為限。
服務設備130負責取得投保資料,並負責將所取得之投保資料傳送到保險伺服器110。本發明所提之投保資料包含但不限於投保人的姓名、身分識別資料(如身分證號碼等)、生日、金融帳號資訊等。服務設備130可以提供服務使用者在服務設備130上輸入投保資料,也可以依據服務使用者提供的服務識別資料連線至服務主機150取得服務使用者的個人資料,並依據所取得之服務使用者的個人資料產生投保資料。上述之服務識別資料可以是服務使用者的身分證號碼或預先在服務主機150上所申請的帳號密碼等,本發明沒有特別的限制。
在部分的實施例中,服務設備130也可以接收保險伺服器110所傳送的保險智能合約地址,並可以將所接收到之保險智能合約地址傳送給交易伺服器140。另外,服務設備130也可以接收交易伺服器140所傳送的保費支付記錄,並顯示所接收到的保費支付記錄。甚至,服務設備130也可以將所接收到的保費支付記錄透過區塊鏈交易發布到區塊鏈中。
交易伺服器140提供服務設備130連接,也可以提供保險伺服器110或公證方伺服器120連接。一般而言,交易伺服器140可以透過乙太網路等有線網路與服務設備130、保險伺服器110或公證方伺服器120連接,也可以透過WiFi、Zigbee等無線網路與服務設備130、保險伺服器110或公證方伺服器120連接,但本發明並不以此為限。其中,交易伺服器140可以提供應用程式介面給公證方伺服器120呼叫,藉以接收公證方伺服器120所傳送的資料並傳回資料給公證方伺服器120,但交易伺服器140與公證方伺服器120之間傳遞資料的方式並不以上述為限。
交易伺服器140負責接收保險伺服器110所取得之保險智能合約地址。一般而言,交易伺服器140所接收之保險智能合約地址是由服務設備130所傳送,但在部分的實施例中,也可能是由保險伺服器110或公證方伺服器120所傳送。
交易伺服器140也負責依據所接收到之保險智能合約地址由區塊鏈中讀取保險伺服器110發布到區塊鏈中的保險智能合約,進而由所讀出之保險智能合約中取出投保帳號、收款帳號、及保險金額等資料,並將所取出之保險金額由所取出之投保帳號轉帳至所取出之收款帳號,藉以完成保費支付,也完成投保程序。在部分的實施例中,交易伺服器140可以支援帳聯網,也就是說,保險金額可以透過帳聯網由投保帳號轉至收款帳號。
交易伺服器140可以在完成保費支付後,產生相對應的保費支付記錄,並透過區塊鏈交易發布包含保費支付記錄至區塊鏈中,使得保費支付記錄可以與保險智能合約產生關聯。另外,在部分的實施例中,交易伺服器140也可以將保費支付記錄傳回傳送保險智能合約地址的設備或裝置。其中,交易伺服器140發布保費支付記錄至區塊鏈中的過程與保險伺服器110發布保險智能合約至區塊鏈中的過程相同,故不再贅述。
接著以一個實施例來解說本發明的運作系統與方法,並請參照「第2圖」本發明所提之使用智能合約完成投保之方法流程圖。
在服務設備130提供服務給使用者時,可以詢問使用者是否需要投保,若服務使用者需要投保,則服務設備130可以透過本發明為使用者完成投保。例如,服務設備130為提供腳踏車租借的自動設備,則當腳踏車被承租時,服務設備130可以提供使用者(也就是腳踏車的承租者)投保意外險;又如,服務設備130為電子商務伺服器,服務設備130可以提供使用者(每一次交易的交易雙方)購買保險。
若服務設備130透過本發明提供服務的使用者投保,首先,服務設備130可以先取得投保資料(步驟210),並可以將所取得的投保資料傳送到保險伺服器110。在本實施例中,若服務設備130為腳踏車租借設備,則服務設備130可以提供腳踏車的承租者(也就是使用者)透過服務設備130的觸控螢幕輸入投保人與受益人(通常都是服務使用者)的姓名、身分證號碼(身分識別資料)、生日、金融帳號資訊等資料,並依據提供輸入的資料產生投保資料;而若服務設備130為電子商務伺服器,則服務設備130可以讀出交易者(服務使用者)所註冊之姓名、身分證號碼、生日、金融帳號資訊等會員資料中的部分資料,並依據所取得的資料產生投保資料。其中,投保人、受益人、與交易者的金融帳號資訊可以是帳聯網帳號,也可以是實體或數位銀行帳號。另外,在本實施例中,服務設備130所產生投保資料也可以包含服務設備130之提供商與提供保險伺服器110之保險公司預先約定之類型識別碼,例如表示意外險的類型識別碼或交易風險保險的類型識別碼等,服務設備130可以在產生投保資料時在投保資料中加入類型識別碼作為投保類型。
在保險伺服器110接收到服務設備130所傳送的投保資料後,保險伺服器110可以依據接收到的投保資料產生保險標的訊息(步驟220),並可以將所產生的保險標的訊息傳送到公證方伺服器120。在本實施例中,保險伺服器110可以產生與所接收到之投保資料中的投保類型相對應的保險標的訊息。
在公證方伺服器120接收到保險伺服器110所傳送的保險標的訊息後,公證方伺服器120可以依據保險標的訊息產生資料智能合約,並透過區塊鏈交易發布所產生之資料智能合約至區塊鏈中,並在發布資料智能合約至區塊鏈中的同時取得與被發布之資料智能合約相對應的資料智能合約地址(步驟230)。在本實施例中,假設公證方伺服器120所包含的儲存媒體中儲存了預先建立的多個不同的資料智能合約樣板,公證方伺服器120可以由預先建立並儲存的資料智能合約樣板中選出一個與所接收到之保險標的訊息對應的資料智能合約樣板,並在使用所讀出的資料智能合約樣板產生資料智能合約後,將所產生的資料智能合約透過區塊鏈交易發布到區塊鏈中,並在同時取得相對應的資料智能合約地址。
在公證方伺服器120產生資料智能合約並取得相對應的資料智能合約地址後,公證方伺服器120可以將所取得之資料智能合約地址傳送到保險伺服器110。
在保險伺服器110接收到公證方伺服器120所傳送的資料智能合約地址後,可以依據先前接收自服務設備130的投保資料以及接收自公證方伺服器120的資料智能合約地址產生保險智能合約,並透過區塊鏈交易發布所產生的保險智能合約至區塊鏈中,同時在發布保險智能合約至區塊鏈中的同時取得與被發布之保險智能合約相對應的保險智能合約地址(步驟250)。在本實施例中,假設保險伺服器110所包含的儲存媒體中儲存了預先建立的多個不同的保險智能合約樣板,不同的保險智能合約樣板具有不同的理賠條件與理賠內容。保險伺服器110可以由預先建立並儲存的保險智能合約樣板中選出一個保險智能合約樣板,也就是依據先前接收自服務設備130之投保資料中的投保類型選擇並讀取適合意外險或交易風險保險的保險智能合約樣板,並將資料智能合約地址、保險公司的收款帳號資訊與理賠帳號資訊、保險金額、以及投保資料中的投保人與受益人的姓名、身分證號碼、生日、金融帳號資訊等資料加入所讀出的保險智能合約樣板中,藉以產生保險智能合約,接著,保險伺服器110可以將所產生的保險智能合約透過區塊鏈交易發布到區塊鏈中,藉以產生保單,並在同時取得相對應的保險智能合約地址。
在保險伺服器110取得與所產生之保險智能合約相對應的保險智能合約地址後,保險伺服器110可以將所取得之保險智能合約地址傳送給發出投保資料的服務設備130。在服務設備130接收到保險伺服器110所傳送的保險智能合約地址後,可以將所接收到的保險智能合約地址轉送到交易伺服器140。
在交易伺服器140接收到服務設備130所傳送的保險智能合約地址後,可以依據所接收到的保險智能合約地址由區塊鏈中取得相對應之保險智能合約,並可以由所取得之保險智能合約中讀取出投保帳號(投保人的帳聯網帳號)、收款帳號(保險公司的收款帳號資訊)與保險金額(步驟270)。
之後,交易伺服器140可以將保險金額由投保帳號轉帳至收款帳號(步驟280)。在本實施例中,若投保帳號與收款帳號都是帳聯網的帳號,交易伺服器140可以透過帳聯網將保險金額由投保帳號轉帳至收款帳號,藉以由服務設備130之使用者的帳聯網帳號支付保費;而若投保帳號與收款帳號都是銀行的實體或數位帳號,則交易伺服器140可以透過現有的轉帳機制完成保費支付。
在交易伺服器140可以將保險金額由投保帳號轉帳至收款帳號(步驟280)後,交易伺服器140可以產生相對應之保費支付記錄,並可以將所產生的保費支付記錄透過區塊鏈交易發布到區塊鏈中(步驟290),如此便可以完成投保作業。而後,交易伺服器140可以將所產生之保費支付記錄傳送到服務設備130,使得服務設備130可以顯示保費支付記錄,藉以讓使用者了解投保作業已完成。
另外,本發明也可以在交易伺服器140產生保費支付記錄後,將所產生的保費支付記錄傳送到公證方伺服器120或服務設備130,公證方伺服器120或服務設備130可以在接收到交易伺服器140所傳送的保費支付記錄後,將所接收到之保費支付記錄透過區塊鏈交易發布至區塊鏈中,藉以完成投保作業。如此,透過本發明,服務設備130便可以透過保險伺服器110、公證方伺服器120與交易伺服器140自動為服務使用者完成投保作業。
綜上所述,可知本發明與先前技術之間的差異在於具有保險伺服器依據服務設備所傳送的投保資料產生投保訊息後,將所產生的投保訊息傳送到公證方伺服器,公證方伺服器依據所接收到的投保訊息產生資料智能合約,並將所產生的資料智能合約透過區塊鏈交易發布到區塊鏈中,同時取得相對應之資料智能合約地址後,以及將所取得之資料智能合約地址傳送到保險伺服器,保險伺服器依據服務設備所傳送的投保資料及公證方伺服器所傳送的資料智能合約產生保險智能合約,並將所產生的保險智能合約透過區塊鏈交易發布到區塊鏈中,同時取得相對應之保險智能合約地址,以及直接或間接傳送保險智能合約地址至交易伺服器,交易伺服器依據所接收到的保險智能合約地址由區塊鏈中取得保險智能合約中的投保帳號、收款帳號、及保險金額後,將保險金額由投保帳號轉至收款帳號以完成投保作業之技術手段,藉由此一技術手段可以來解決先前技術所存在現行保險機制無法即時成立保單以提供使用者臨時投保的問題,進而達成讓各個領域的服務提供者都可以即時在線上提供服務使用者購買保險的技術功效。
再者,本發明之使用智能合約完成投保之方法,可實現於硬體、軟體或硬體與軟體之組合中,亦可在電腦系統中以集中方式實現或以不同元件散佈於若干互連之電腦系統的分散方式實現。
雖然本發明所揭露之實施方式如上,惟所述之內容並非用以直接限定本發明之專利保護範圍。任何本發明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在不脫離本發明所揭露之精神和範圍的前提下,對本發明之實施的形式上及細節上作些許之更動潤飾,均屬於本發明之專利保護範圍。本發明之專利保護範圍,仍須以所附之申請專利範圍所界定者為準。
110‧‧‧保險伺服器
120‧‧‧公證方伺服器
130‧‧‧服務設備
140‧‧‧交易伺服器
150‧‧‧服務主機
步驟210‧‧‧服務設備取得投保資料
步驟220‧‧‧保險伺服器依據服務設備傳送之投保資料產生保險標的訊息
步驟230‧‧‧公證方伺服器依據保險伺服器所傳送之保險標的訊息產生資料智能合約,並發布資料智能合約至區塊鏈中,同時取得相對應之資料智能合約地址
步驟250‧‧‧保險伺服器依據投保資料及公證方伺服器所傳送之資料智能合約地址產生保險智能合約,並發布保險智能合約至區塊鏈中,同時取得相對應之保險智能合約地址
步驟270‧‧‧交易伺服器依據保險智能合約地址由區塊鏈中取得保險智能合約,並由保險智能合約中取得投保帳號、收款帳號、及保險金額
步驟280‧‧‧交易伺服器將保險金額由投保帳號轉帳至收款帳號
步驟290‧‧‧交易伺服器產生保費支付記錄,並將保費支付記錄發布到區塊鏈中
第1圖為本發明所提之使用智能合約完成投保之系統架構圖。 第2圖為本發明所提之使用智能合約完成投保之方法流程圖。

Claims (10)

  1. 一種使用智能合約完成投保之方法,該方法至少包含下列步驟: 一服務設備取得一投保資料,該投保資料包含一投保帳號; 該服務設備傳送該投保資料至一保險伺服器; 該保險伺服器依據該投保資料產生一保險標的訊息,並傳送該保險標的訊息至一公證方伺服器; 該公證方伺服器依據該保險標的訊息產生一資料智能合約,並發布該資料智能合約至一區塊鏈中,同時取得相對應之一資料智能合約地址; 該公證方伺服器傳送該資料智能合約地址到該保險伺服器; 該保險伺服器依據該投保資料及該資料智能合約地址產生一保險智能合約,並發布該保險智能合約至該區塊鏈中,同時取得相對應之一保險智能合約地址,其中,該保險智能合約包含該資料智能合約地址、該投保帳號、一收款帳號、及一保險金額; 該保險伺服器傳送該保險智能合約地址至一交易伺服器; 該交易伺服器依據該保險智能合約地址由該區塊鏈中取得該保險智能合約,並由該保險智能合約中取得該投保帳號、該收款帳號、及該保險金額;及 該交易伺服器將該保險金額由該投保帳號轉帳至該收款帳號以完成投保作業。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使用智能合約完成投保之方法,其中該方法於該保險伺服器取得該保險智能合約地址之步驟後,更包含該保險伺服器於該區塊鏈中設定該資料智能合約參考該保險智能合約地址,或該保險伺服器傳送該保險智能合約地址至該公證方伺服器,使公證方伺服器於該區塊鏈中設定該資料智能合約參考該保險智能合約地址之步驟。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使用智能合約完成投保之方法,其中該公證方伺服器依據該保險標的訊息產生該資料智能合約之步驟為該公證方伺服器依據該保險標的訊息由預先建立之多個智能合約範本中選擇一該智能合約範本,並依據該被選擇之智能合約範本產生該資料智能合約。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使用智能合約完成投保之方法,其中該保險伺服器依據該投保資料產生該保險智能合約之步驟為該保險伺服器依據該投保資料由預先建立之多個智能合約範本中選擇一該智能合約範本,並依據該被選擇之智能合約範本產生該保險智能合約。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使用智能合約完成投保之方法,其中該方法於該交易伺服器將該保險金額由該投保帳號轉帳至該收款帳號之步驟後,更包含該交易伺服器產生相對應之一保費支付記錄,並將該保費支付記錄發布至該區塊鏈中之步驟。
  6. 一種使用智能合約完成投保之系統,該系統至少包含: 一服務設備,用以取得一投保資料,其中,該投保資料包含一投保帳號; 一保險伺服器,用以接收該服務設備所傳送之該投保資料,並依據該投保資料產生一保險標的訊息; 一公證方伺服器,用以依據該保險伺服器所傳送之該保險標的訊息產生一資料智能合約,並取得發布該資料智能合約至一區塊鏈中所產生之一資料智能合約地址,及用以傳送該資料智能合約地址到該保險伺服器,使該保險伺服器依據該投保資料及該資料智能合約地址產生一保險智能合約並取得發布該保險智能合約至該區塊鏈中所產生之一保險智能合約地址,其中,該保險智能合約包含該資料智能合約地址、該投保帳號、一收款帳號、及一保險金額;及 一交易伺服器,用以依據該保險伺服器所取得之該保險智能合約地址由該區塊鏈中取得該保險智能合約,並由該保險智能合約中取得該投保帳號、該收款帳號、及該保險金額,及用以將該保險金額由該投保帳號轉帳至該收款帳號以完成投保作業。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所述之使用智能合約完成投保之系統,其中該保險伺服器更用以於該區塊鏈中設定該資料智能合約參考該保險智能合約地址,更用以傳送該保險智能合約地址至該公證方伺服器,使該公證方伺服器更用以於該區塊鏈中設定該資料智能合約參考該保險智能合約地址。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所述之使用智能合約完成投保之系統,其中該投保帳號及該收款帳號為帳聯網帳號,且該交易伺服器是透過帳聯網完成轉帳。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所述之使用智能合約完成投保之系統,其中該交易伺服器更用以產生相對應之一保費支付記錄,並將該保費支付記錄加入該區塊鏈中。
  1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所述之使用智能合約完成投保之系統,其中該交易伺服器是透過該服務設備或該公證方伺服器接收該保險伺服器所傳送之該保險智能合約地址。
TW106103284A 2017-01-26 2017-01-26 使用智能合約完成投保之系統及其方法 TWI65938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6103284A TWI659382B (zh) 2017-01-26 2017-01-26 使用智能合約完成投保之系統及其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6103284A TWI659382B (zh) 2017-01-26 2017-01-26 使用智能合約完成投保之系統及其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828210A true TW201828210A (zh) 2018-08-01
TWI659382B TWI659382B (zh) 2019-05-11

Family

ID=6396025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6103284A TWI659382B (zh) 2017-01-26 2017-01-26 使用智能合約完成投保之系統及其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I659382B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325871A (zh) * 2018-10-17 2019-02-12 北京云保链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区块链的点对点风险自治保险方法及装置
CN112837059A (zh) * 2021-01-12 2021-05-25 曹燕 用于区块链安全防护的支付策略调用方法及数字金融平台
EP3812920A4 (en) * 2018-11-23 2021-09-08 Advanced New Technologies Co., Ltd. BLOCK CHAIN CERTIFICATE STORAGE PROCESS AND APPARATUS AND COMPUTER DEVICE
TWI790450B (zh) * 2020-06-15 2023-01-21 台灣灣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智能合約上鏈方法及其系統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556183B (zh) * 2011-09-16 2016-11-01 American Internat Assurance Company Ltd Based on the cloud operation of the insurance contract operating system, operating methods and business management tools
US20150379510A1 (en) * 2012-07-10 2015-12-31 Stanley Benjamin Smith Method and system to use a block chain infrastructure and Smart Contracts to monetize data transactions involving changes to data included into a data supply chain.
US20160117777A1 (en) * 2014-10-27 2016-04-28 Hartford Fire Insurance Company System for processing account data in a distributed server
CN105976231A (zh) * 2016-06-24 2016-09-28 深圳前海微众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区块链智能合约的资产管理方法及节点
CN106204287A (zh) * 2016-07-18 2016-12-07 上海仲托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区块链的互助保险和互助保障运行方法及系统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325871A (zh) * 2018-10-17 2019-02-12 北京云保链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区块链的点对点风险自治保险方法及装置
EP3812920A4 (en) * 2018-11-23 2021-09-08 Advanced New Technologies Co., Ltd. BLOCK CHAIN CERTIFICATE STORAGE PROCESS AND APPARATUS AND COMPUTER DEVICE
TWI790450B (zh) * 2020-06-15 2023-01-21 台灣灣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智能合約上鏈方法及其系統
CN112837059A (zh) * 2021-01-12 2021-05-25 曹燕 用于区块链安全防护的支付策略调用方法及数字金融平台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I659382B (zh) 2019-05-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210166203A1 (en) System and process for tokenization of digital media
US10482533B2 (en)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servicing an obligation utilizing a blockchain
US20170330159A1 (en) Resource allocation and transfer in a distributed network
US20160328705A1 (en) Mediated conversion of cryptographic currency and other funding sources to gold
US20180247376A1 (en) Automated transaction validation with distributed ledger
TWI683273B (zh) 使用智能合約進行保險理賠之系統及其方法
WO2015106285A1 (en) Verification method
CN110221919B (zh) 基于区块链的虚拟资源分配方法和装置
JP2017515252A (ja) 信頼度が低い、または信頼度が皆無の当事者間での価値転送を円滑化する装置、システム、または方法
KR102343615B1 (ko) 예술 작품 거래와 정보 관리를 위한 블록체인 시스템 및 이의 제어방법
TWI659382B (zh) 使用智能合約完成投保之系統及其方法
US10592994B1 (en) Orchestrating electronic signature, payment, and filing of tax returns
KR102182072B1 (ko) 실물 자산에 기반한 디지털 자산의 관리 방법 및 이를 이용한 실물자산 거래 시스템
JP2017010299A (ja) 電子記録債権による一括ファクタリング取引における債務者の債務圧縮と財務内容改善の方法及びそのシステム
JP2009098986A (ja) 電子債権仲介システム
KR101791625B1 (ko) 스마트 무역 서비스 제공 장치
JP6943282B2 (ja) 仮想通貨の支払代行装置、仮想通貨の支払代行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KR20200000595A (ko) 블록체인에 기반한 증서 관리 방법 및 이를 위한 장치, 서버 및 시스템
US11087324B2 (en) Pre-authorized secure resource allocation system
WO2023201360A2 (en) Method, controller, and computer-readable medium for replacement of a cancelled repeating transfer data structure on a distributed transfer network
WO2018179152A1 (ja) 仮想通貨の支払代行装置、仮想通貨の支払代行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記録媒体
JP5474491B2 (ja) 電子記録債権管理システム及び電子記録債権管理方法
KR20190048153A (ko) 송금 기반 결제를 위한 에스크로 서비스 제공 방법 및 그를 수행하기 위한 서버
US20190213574A1 (en) Prepaid multinational program
JP6018690B1 (ja) 割賦支払電子記録債権管理システ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