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1826810A - 服務提供方法、裝置、終端設備和操作系統 - Google Patents

服務提供方法、裝置、終端設備和操作系統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1826810A
TW201826810A TW106136313A TW106136313A TW201826810A TW 201826810 A TW201826810 A TW 201826810A TW 106136313 A TW106136313 A TW 106136313A TW 106136313 A TW106136313 A TW 106136313A TW 201826810 A TW201826810 A TW 201826810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service
agent
signal
instruction information
item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613631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愷
袁志俊
李新征
Original Assignee
香港商阿里巴巴集團服務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香港商阿里巴巴集團服務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香港商阿里巴巴集團服務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182681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826810A/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50Network services
    • H04L67/51Discovery or management thereof, e.g. service location protocol [SLP] or web servic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50Network services
    • H04L67/56Provisioning of proxy servic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1/00Arrangements for maintenance, administration or management of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e.g. of packet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1/50Network service management, e.g. ensuring proper service fulfilment according to agreements
    • H04L41/5041Network service management, e.g. ensuring proper service fulfilment according to agre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time relationship between creation and deployment of a service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6/0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 G06F16/2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of structured data, e.g. relational data
    • G06F16/24Querying
    • G06F16/245Query process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3/00Arrangements for monitoring or testing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3/08Monitoring or testing based on specific metrics, e.g. QoS, energy consumption or environmental parameters
    • H04L43/0805Monitoring or testing based on specific metrics, e.g. QoS, energy consumption or environmental parameters by checking availability
    • H04L43/0817Monitoring or testing based on specific metrics, e.g. QoS, energy consumption or environmental parameters by checking availability by checking function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70Services for machine-to-machine communication [M2M] or machine type communication [MTC]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Databases & Information Systems (AREA)
  • Data Mining & Analysi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putational Linguistics (AREA)
  • Stored Programmes (AREA)
  • Telephone Function (AREA)
  • User Interface Of Digital Computer (AREA)
  • 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Services (AREA)

Abstract

本申請實施例提供了一種服務提供方法、裝置、終端設備和操作系統,以減少系統的消耗。所述的方法包括:對信號進行監聽;依據監聽到的至少一個信號確定服務代理,確定所述服務代理對應的服務指示資訊,其中,所述服務代理與應用程式對應;執行所述服務指示資訊對應的操作。從而系統中無需運行應用程式的服務進程即可提供服務,減少系統消耗和終端功耗。

Description

服務提供方法、裝置、終端設備和操作系統
本申請涉及終端技術領域,特別是涉及一種服務提供方法、一種服務提供裝置、一種終端設備,以及一種物聯網操作系統。
隨著終端技術的發展,越來越多的用戶使用終端,而終端也提供了越來越豐富的功能服務。目前終端上提供的服務通常是透過APP(Application,應用程式)方式提供的,提供服務功能的入口通常設置在桌面上。   用戶所需執行的各種服務功能通常是由不同APP提供的,例如聊天透過即時通訊APP提供,購物透過購物APP提供,不同的服務功能需要運行不同的APP提供,即使APP未顯示界面也需要在後台運行來接收資料提供服務功能。   因此,終端為了給用戶提供服務,往往需要在後台運行很多APP的服務進程,導致終端一直處於負載狀態,系統消耗較高。
本申請實施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服務提供方法,以減少系統的消耗。   相應的,本申請實施例還提供了一種服務提供裝置、一種終端設備,以及一種物聯網操作系統,用以保證上述方法的實現及應用。   為了解決上述問題,本申請實施例公開了一種服務提供方法,包括:對信號進行監聽;依據監聽到的至少一個信號確定服務代理,確定所述服務代理對應的服務指示資訊,其中,所述服務代理與應用程式對應;執行所述服務指示資訊對應的操作。   本申請實施例還公開了一種服務提供方法,包括:應用程式獲取服務代理;將服務代理發送給操作系統,以使所述操作系統依據服務代理確定信號對應的服務指示資訊並執行對應的操作。   本申請實施例還公開了一種服務提供裝置,包括:監聽模組,用於對信號進行監聽;代理確定模組,用於依據監聽到的至少一個信號確定服務代理,確定所述服務代理對應的服務指示資訊,其中,所述服務代理與應用程式對應;操作模組,用於執行所述服務指示資訊對應的操作。   本申請實施例還公開了一種服務提供裝置,包括:代理獲取模組,用於應用程式獲取服務代理;發送模組,用於將服務代理發送給操作系統,以使所述操作系統依據服務代理確定信號對應的服務指示資訊並執行對應的操作。   本申請實施例還公開了一種終端設備,包括:處理器和通訊組件;所述處理器,對信號進行監聽;依據監聽到的至少一個信號確定服務代理,確定所述服務代理對應的服務指示資訊,其中,所述服務代理與應用程式對應;執行所述服務指示資訊對應的操作;所述通訊組件,耦合至所述處理器,接收信號,將所述信號發送給所述處理器。   本申請實施例還公開了一種終端設備,包括:處理器;所述處理器,應用程式獲取服務代理;將服務代理發送給操作系統,以使所述操作系統依據服務代理確定信號對應的服務指示資訊並執行對應的操作。   本申請實施例還公開了一種物聯網操作系統,包括:監聽單元,對信號進行監聽;代理單元,依據監聽到的至少一個信號確定服務代理,確定所述服務代理對應的服務指示資訊,其中,所述服務代理與應用程式對應;處理單元,執行所述服務指示資訊對應的操作。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申請實施例包括以下優點:   在本申請實施例中,系統可以直接對信號進行監聽,依據監聽到的至少一個信號確定服務代理,確定所述服務代理對應的服務指示資訊,其中,所述服務代理與應用程式對應,執行所述服務指示資訊對應的處理操作,系統基於應用程式傳輸的服務代理對信號進行邏輯判斷並執行所需的處理操作,無需將監聽的信號給應用程式進行邏輯判斷處理,從而系統中無需運行應用程式的服務進程即可提供服務,減少系統消耗和終端功耗。
為使本申請的上述目的、特徵和優點能夠更加明顯易懂,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對本申請作進一步詳細的說明。   本實施例中,應用程式具有服務代理agent,服務代理agent用於感知服務場景並執行邏輯處理,將服務代理agent在具體設備和環境綁定後的實例Agent Instance可以為應用程式中服務代理agent的運行態即運行載體。因此應用程式基於服務代理agent進行對場景的感知和處理,即應用程式在系統運行後台服務service監聽信號後透過服務代理agent感知場景並進行邏輯處理。   服務指示資訊用於確定應用場景的處理邏輯,一個應用場景對應一個服務功能,因此可以採用服務指示資訊可表徵一個服務功能的處理邏輯,服務代理包括所需要的信號、服務指示資訊以及服務條件等,從而能夠基於信號執行相應的邏輯處理任務。信號指的是設備中資料的載體,該信號可以包括設備資料和設備接收資料,設備資料包括設備內的軟硬體資料,如設備軟體互動的指令資料、傳感器信號、各種介面資料等,設備接收資料包括設備接收的各種指令資料、硬體、介面資料等。例如設備接收到插入耳機的介面資料可以調用播放應用播放歌曲等音頻資料,又如設備感知到外部的藍牙信號則連接對應的藍牙耳機或其他藍牙設備,又如設備感知到天氣應用的溫度資料,可以通知空調開啟等。從而能夠對設備的各種資料進行接收並感知相應的應用場景來提供服務功能給用戶。   本申請實施例中,信號由信號源產生或接收,該信號源可透過各種觸發方式獲取信號,如透過被動觸發方式(如非用戶主動觸發的方式)或主動觸發方式(如用戶主動觸發的方式)。其中針對被動觸發方式,信號源可獲取來自外部設備的信號、來自傳感器的信號、來自設備內部的各種訊息(如廣播訊息、應用訊息、通知等)資料,以及根據設備狀態產生的設備狀態資訊等。對於主動觸發方式,信號源可透過用戶操作觸發獲取信號,例如用戶掃描二維碼獲取的二維碼信號,該二維碼可對應到某項服務功能,又如用戶點擊分享的、涉及服務代理的鏈接或快捷入口,又如用戶可從提供若干信號的集合中選擇獲取的信號等。從而透過信號源可以獲取各種信號,基於該信號提供所需的服務。   參照圖1,示出了本申請實施例的一種基於場景的處理示意圖。   為了減少終端中電量等資源的消耗,本實施例中將應用程式的服務代理傳遞給操作系統,使得操作系統能夠基於服務代理來代理應用程式執行場景的感知和邏輯處理。因此,每個應用程式可對應一個或多個服務代理,操作系統中可儲存多個服務代理,這些服務代理可來源於一個或應用程式。服務代理用於感知並執行應用程式的服務功能,即感知服務的發生或服務功能的啟動,執行對應的服務功能。   因此操作系統基於該服務代理可以確定需要監聽的信號,然後對對信號進行監聽,可以監聽到至少一個信號,然後查找與監聽到的信號匹配的服務代理,再確定該服務代理的服務條件是否滿足,確定服務條件滿足的服務代理對應的服務指示資訊,執行所述服務指示資訊對應的處理操作。從而操作系統在監聽到信號後,可以直接基於服務代理感知場景並執行處理,無需在系統中運行應用程式的服務,減少對於資源的消耗,節省終端的電量。   其中,服務代理包括信號、服務條件和服務指示資訊等,服務代理描述了對每個場景的感知和處理,一個服務代理可以對應一個或多個場景,不同場景提供不同的場景服務,一個場景對應一組信號、服務條件和服務指示資訊。其中,該信號為該場景服務所需的信號;服務條件為場景所需的條件,用於對場景進行判斷,例如可以為不同信號的組合條件;服務指示資訊為該場景對應的服務,如包括邏輯處理資訊等。例如,一個場景是:插上耳機跑步或走路是播放音樂,則提供的服務為播放音樂,所需的信號包括:終端連接耳機的信號A、走路信號B、跑步信號C,服務指示資訊為播放音樂,服務條件為A and(B or C)。則在檢測到信號A和B,或者信號A和C時,可以播放音樂。   其中基於服務提供的處理過程可以透過如下步驟實現:   參照圖2,示出了本申請的一種服務提供方法實施例操作系統側的步驟流程圖,具體可以包括如下步驟:   步驟202,對信號進行監聽。   步驟204,依據監聽到的至少一個信號確定服務代理,確定所述服務代理對應的服務指示資訊。   步驟206,執行所述服務指示資訊對應的操作。   參照圖3,示出了本申請的一種服務提供方法實施例應用程式側的步驟流程圖,具體可以包括如下步驟:   步驟302,應用程式獲取服務代理。   步驟304,將服務代理發送給操作系統,以使所述操作系統依據服務代理確定信號對應的服務指示資訊並執行對應的操作。   終端設備的操作系統安裝應用程式後,該應用程式中可具有服務代理,應用程式透過服務代理感知服務場景並提供服務處理。因為降低系統功能,可應用程式可獲取該服務代理,然後將服務代理發送給操作系統,使得操作系統基於該服務代理來代理應用程式提供服務功能,即操作系統可依據服務代理確定信號對應的服務指示資訊並執行對應的操作。   其中,每一個應用程式對應一個或多個服務代理。所述服務代理用於感知並執行應用程式的服務功能。所述服務代理包括信號、服務指示資訊和服務條件,則所述服務代理用於在接收到所述信號並判斷滿所述服務條件後,執行所述服務指示資訊對應的操作。所述服務指示資訊包括:服務標識資訊和服務動作,所述服務標識資訊用於確需要獲取的資料,所述服務動作用於確定需要執行的操作。所述服務指示資訊還包括:服務參數,所述服務參數用於確定需要調用的資料。   本實施例中,操作系統從各應用程式獲取服務代理後,可以基於服務代理確定要監聽的信號,從而操作系統對接收或產生的信號進行監聽,其中,對於終端設備接收的信號可透過監聽介面確定接收的信號,對於產生的信號可直接監聽信號源獲取產生的信號,當然介面也可看作一個信號源,從而透過監聽信號源即可獲取信號。操作系統可監聽到一個或多個信號,然後採用監聽到的信號查找服務代理,再確定滿足場景服務條件的服務代理,該服務代理的服務即為當前可提供的場景服務,從而獲取該服務條件滿足的服務代理的服務指示資訊,執行該服務指示資訊對應的處理操作,例如播放音樂,又如控制IOT設備開啟空調、關閉電燈、播放音樂等。從而能夠採用操作系統自動化的感知應用場景並執行相應的操作。   本申請實施例可以應用於物聯網技術,例如手機的操作系統感知場景控制物理網中系統設備執行相應的處理操作,又如車載設備的操作系統感知場景控制車輛的行駛等。因此所監聽的信號可以包括從物聯網設備中接收到的各種信號,然後感知信號的場景並進行處理。例如家庭網路中燈光系統、安防系統的信號、各種智能家居設備、智能廚電設備的信號等透過相應的介面傳輸給智能手機等行動終端,行動終端的操作系統監聽介面獲取信號,然後判斷應用場景即確定滿足場景服務條件的服務代理,然後執行該服務代理對應服務指示資訊的處理操作,實現終端設備的操作系統直接利用APP的服務代理感知場景並執行處理,減少終端設備的功耗。   參照圖3,示出了本申請的另一種基於場景的處理方法實施例的步驟流程圖,具體可以包括如下步驟:   步驟302,接收應用程式發送的服務代理。   步驟304,建立所述服務代理和至少一個信號的對應關係。   本申請實施例中,為了便於統一場景服務,可設計一套場景服務的編程模型,從而透過服務代理來描述一個完整的場景服務,例如場景服務透過javascript語言開發,則透過編程模型即可採用一段JS代碼來描述一個完整的場景服務。   終端中安裝應用程式後,為了減少消耗的同時給用戶提供場景服務,可以調用應用程式將描述場景的服務代理傳給系統服務,使得應用程式的服務代理給系統服務運行,從而即使應用程式關閉,也不會影響場景服務的運行。由於終端中可安裝各種應用程式,且應用程式可提供各種場景服務,因此本實施例中,為了便於確定需要監聽的信號以及在監聽到信號後確定服務代理,可建立服務代理和至少一個信號的對應關係,即建立服務代理和需要監聽的信號的對應關係。   本申請實施例中,系統透過後台服務代理應用程式感知場景並執行處理,因此系統後台服務service可由代理引擎(AgentEngine)、信號組件(SignalProvider)和處理組件(ActuatorProvider)組成,其中代理引擎用於接收來自應用程式的服務代理;信號組件用於監聽和接收信號;處理組件用於執行場景服務。   本申請一個可選實施例中,建立所述服務代理和至少一個信號的對應關係,包括:從所述服務代理中獲取所需的信號,記錄所述信號和服務代理的對應關係。即代理引擎可以從服務代理獲取場景所需的信號,然後將該信號作為需要監聽的信號,在服務關係表中記錄所述信號和服務代理的對應關係。操作系統可維護一張服務代理與信號的服務關係表,則服務代理和信號是多對多的關係,從而在系統接收到新的服務代理後,在該服務關係表中增加該新的服務代理和信號的對應關係。   步驟306,透過對信號源進行監聽,獲取所述信號。   操作系統可以採用信號組件對服務代理所需信號的信號源進行監聽,如產生信號的信號源或者接收信號的介面等,監聽到信號源對應接收或產生信號後,可透過系統後台服務service獲取該信號。   例如透過服務代理所確定需要監聽插拔耳機和運動識別對應的兩個信號源,系統可代理應用程式監聽這兩個信號源,當這兩個信號源有信號產生時,會傳遞到系統後台服務中。因此,信號的觸發不會導致應用程式被喚起,並且就算應用程式關閉過程中,也不影響對信號源的監聽。   本申請一個可選實施例中,所述對信號進行監聽,包括:依據監聽策略對信號進行監聽,即依據監聽策略對信號源進行監聽,獲取信號。監聽策略為信號監聽所需的策略,以在系統處於不同狀態時執行不同的監聽步驟。   依據監聽策略對信號進行監聽的步驟包括以下至少一種:依據監聽策略和信號優先級選取信號,對選取的信號進行監聽;依據監聽策略調整監聽頻率,按照調整的監聽頻率對信號進行監聽。   本實施例中,可以依據服務代理所配置信號的優先級,從而依據監聽策略和信號優先級選取信號,如在低電量、休眠等狀態下對應省電策略,則可以選取高優先級的信號進行監聽,又如在正常狀態、充電狀態下對應常規策略,則可對各信號都進行監聽。監聽策略還可以調整監聽頻率,如省電策略為低頻率如5分鐘,常規策略為常規頻率如1分鐘,則可按照調整的監聽頻率對信號進行監聽。   本申請實施例,監聽策略可採用多種方式配置,如基於用戶需求人工配置,又如接收伺服器下發的監聽策略,又如可以依據系統狀態確定。該系統狀態可依據設備類型及/或設備狀態確定。終端設備包括手機、平板電腦、可穿戴設備、車載設備、IOT設備、個人計算機(PC)等,即所述設備類型包括以下至少一種:手機類型、平板類型、車載類型、PC類型、物聯網終端類型等。設備狀態即終端設備的運行狀態,所述設備狀態包括以下至少一種:運行模式、聯網狀態。如運行狀態依據運行模式以及聯網狀態確定,如運行模式包括以下至少一種:正常模式、充電模式、省電模式、低電量模式等,聯網狀態包括以下至少一種:連接WIFI網路、連接蜂窩網路、連接藍牙等。其中正常模式、充電模式通常對應常規狀態,省電模式、低電量模式通常對應省電狀態,但是所使用終端設備不同,對於系統狀態也會產生影響,如手機處於省電模式連接蜂窩網路可確定為省電狀態,而車載設備處於省電模式連接蜂窩網路可確定為常規狀態,具體系統狀態依據平台類型和設備狀態確定。   其中,所述系統狀態profile包括以下至少一種:正常狀態、低電量狀態、休眠狀態、省電狀態。正常狀態為終端的常規狀態如手機處於正常模式且電量超過門限;低電量狀態low battery為終端電量低於門限的狀態;休眠狀態為終端休眠的狀態,省電狀態為終端系統節省電量的狀態。可依據系統狀態確定監聽策略,從而依據不同的監聽策略對信號進行監聽。本實施例在系統整個運行流程中都可以隨時取得系統狀態,並根據系統狀態執行不同的性能和功耗控制的監聽策略。   如:手機low battery時,停止非高優先級signal的監聽;手機深度睡眠時,降低signal的監聽頻率;手機處於省電模式時,停止非高優先級signal的監聽。透過監聽策略可達到更加智能控制功耗的目的。   然後可依據監聽到的至少一個信號確定服務代理,確定所述服務代理對應的服務指示資訊,包括:採用監聽到的至少一個信號進行查詢,確定至少一個服務代理;確定服務條件滿足的服務代理,獲取所述服務代理對應的服務指示資訊。即對於監聽到的至少一個信號,可查詢該信號對應的服務代理,然後判斷該服務代理的服務條件是否滿足,確定滿足服務條件的服務代理為需要執行的服務代理,然偶執行該服務代理對應的服務指示資訊。具體可執行以下步驟508-512。   步驟308,採用監聽到的至少一個信號查詢對應關係,確定與所述信號匹配的服務代理。   系統維護了服務代理和信號的服務關係表,因此在透過信號源監聽可以監聽到至少一個信號,然後信號組件採用監聽到的至少一個信號查詢服務關係表,從所述服務關係表中獲取與該信號具有對應關係的服務代理,即為與所述信號匹配的服務代理。   步驟310,判斷所述服務代理對應的服務條件是否滿足。   信號組件可從服務代理獲取對應的服務條件,然後判斷是否滿足該服務條件,從而透過服務條件的判斷感知具體場景的發生。其中,服務條件可依據具體的應用場景確定。   一種示例中透過服務條件為對於系統關係的限定條件,則可透過表達式來判斷傳入的信號資料是否滿足所設定的服務條件,如透過and和or來組合判斷信號源的條件。如上例的服務條件A and(B or C)即:當插拔耳機的信號狀態為plugged-in,且動作檢測的信號狀態是running或者walking,相應的場景“插上耳機跑步或則走路”。從而感知場景可由系統後台服務代理應用程式完成,整個過程中可不喚起應用程式。本申請實施例中,還可透過信號對應參數確定是否滿足服務條件,如確定溫度信號是否達到溫度條件的閾值。   在判斷滿足服務條件後,確認該服務代理即為符合的服務代理,執行步驟312;當判斷不滿足服務條件,確認該服務代理不為符合的服務代理,返回步驟306繼續監聽。   步驟312,從服務條件滿足的服務代理中獲取服務指示資訊。   步驟314,執行所述服務指示資訊對應的操作。   處理組件從符合的服務代理即服務條件滿足的服務代理中獲取服務指示資訊。其中,可以基於滿足的服務條件確定服務指示資訊,然後執行相應的處理操作。本申請實施例中,服務指示資訊包括服務標識資訊和服務動作,服務標識資訊用於標識一種服務(或服務功能),服務標識可對應服務資料,如服務的提供地址等,服務動作用於表徵該服務(或服務功能)的操作資訊,如需要執行的操作等。服務指示資訊還包括服務參數,服務參數用於表徵該服務(或服務功能)的操作參數、屬性資訊等。   因此在一個可選實施例中,執行所述服務指示資訊對應的操作,包括:從所述服務指示資訊中獲取服務標識資訊;依據所述服務標識資訊確定服務動作,執行所述服務動作對應處理操作。因此可以從所述服務指示資訊中獲取服務標識(ID)資訊,然後基於該服務ID資訊確定服務動作,再依據該服務動作執行對應處理操作。   其中,依據所述服務標識確定服務動作,執行所述服務動作對應處理操作,包括:依據所述服務標識確定服務動作和服務參數,依據所述服務參數執行所述服務動作對應處理操作。即依據服務ID確定服務動作和服務參數,然後採用該服務參數執行服務動作對應處理操作。   因此在另一個可選實施例中,所述執行所述服務指示資訊對應的操作包括以下至少一種步驟:從所述服務指示資訊中獲取服務標識資訊,獲取所述服務標識資訊對應的資料;從所述服務指示資訊中獲取服務動作,執行所述服務動作對應的操作;從所述服務指示資訊中獲取服務參數,調用所述服務參數對應的資料。   即可從所述服務指示資訊中獲取服務標識資訊,然後確定該服務標識資訊對應的資料並獲取該資料。例如actuator: "actuator://XX.com/musiccard"表示具體執行服務ID,如上例為音樂服務;也可以從所述服務指示資訊中獲取服務動作,然後執行所述服務動作對應的操作,如action: "action://XX.com/showcard"表示執行服務的具體動作,如上例為顯示一張音樂卡;還可以從所述服務指示資訊中獲取服務參數,調用所述服務參數對應的資料,如params: "page://YY.com/favoritemusic"表示執行服務的具體參數,如上例為表示播放favorite歌單。   本實施例中,應用程式是否啟動可依據服務指示資訊對應執行的處理操作確定,如所提供的場景服務由後台執行,則無需調起應用程式,若該處理操作需要喚醒應用程式的用戶界面,則可以啟動相應的應用界面,但是對於場景的感知以及邏輯處理無需應用程式參與。   從而透過系統後台服務來代理應用程式進行場景感知和服務執行,有效的控制終端的功耗;透過對不同環境和狀態下制定不同信號感知和服務執行策略,能夠更加智能的控制終端的功耗。   本申請實施例中,終端設備可以指各種智能設備,例如,可以是具有多媒體功能的終端設備,這些設備支持音頻、視頻、資料等方面的功能。也可以為具有信號收發、儲存或處理的設備,如燈光系統等,本實施例中終端設備可包括智能手機、平板電腦能、智能穿戴設備等智能行動終端,也可以是物聯網系統的設備以及車載設備等,如包括智能電視、智能路由、門禁系統、燈光系統等家居設備,又如包括智能冰箱、智能烤箱、智能電飯煲等廚電設備。該終端設備可以採用各種智能操作系統,如IOS、Android、YunOS等。   本申請實施例可以應用於物聯網(Internet of Things,IOT)技術,“物聯網”指的是將各種資訊傳感設備,如射頻識別裝置、紅外感應器、全球定位系統、激光掃描器等種種裝置與互聯網結合起來而形成的一個巨大網路。其目的是讓所有的物品都與網路連接在一起,方便識別和管理。在萬物互聯的時代,用戶的設備越來越多樣化,包括有屏設備、無屏設備、家居設備、穿戴設備等等,本申請實施例在系統層面打造一種場景引擎的基礎設施,提供場景感知和場景服務的能力,聯通各種設備,並串聯服務,以此給用戶一種主動的、自動化的服務形態。   基於上述服務提供方法,在接收到信號後可感知相應的服務場景並提供服務處理。該服務場景可應用於場景處理架構中,該服務提供架構如圖4-5所示,具體參見相應施例部分。本申請實施例可以結合該服務提供架構,來對監聽到的信號進行相應的服務處理,從而能夠在系統層面自動感知用戶所需的場景,為用戶提供所需的各種服務,如應用於IOS、Android、YunOS系統等。   在開發出服務代理後應用程式及操作系統,可以基於該架構執行自動化的場景服務。例如可以在接收到信號後確定服務代理,從而感知該信號對應服務的服務指示資訊,並且確定該服務指示資訊的處理邏輯,並執行相應的處理。   如圖4A所示的一種服務系統的示例架構圖,該服務系統可包括感知和處理的設備(或平台),如手機、平板電腦、可穿戴設備等行動設備,還可以包括IOT設備如智能冰箱、智能烤箱、智能空調、燈光系統等設備。因此可先將IOT設備和物聯網操作系統連接,從而能夠處理IOT設備的信號。手機、平板電腦等設備的物聯網操作系統可與至少一個IOT設備建立連接。然後操作系統獲取該IOT設備對應場景的資料適配器,基於該資料適配器能夠適配信號並執行邏輯處理。其中,一個資料適配器可以適配一個或多個信號,基於資料適配器能夠對信號進行註冊、註銷以及邏輯判斷等處理。因此IOT設備產生、獲取信號後,可以將該信號發送給服務平台如操作系統,對應服務平台可接收信號,然後採用資料適配器對應信號進行解析,從而能夠感知該信號對應的應用場景,執行對應的處理操作,給用戶提供場景服務。其中,依據所述資料適配器對所述信號進行處理後,可發送處理得到的信號給應用程式或操作系統,應用程式或操作系統可基於信號確定對應的服務代理,依據該服務代理執行相應的處理。   例如手機操作系統接收溫度信號,感知到氣溫超過30°,基於該信號確定滿足服務條件的服務代理,然後基於該服務代理的服務指示資訊可以控制家中的空調啟動運行;又如操作系統接收到安保信號基於該信號確定至少一個服務代理,然後確定該信號表徵家中已鎖門無人,可確定為燈光控制代理,獲取該燈光控制代理的服務指示資訊,基於該服務指示資訊可以控制關閉家中的電燈等電器,防止資源浪費。   以一種設備對應操作系統下的環境為例。可在系統層面打造場景引擎基礎設施和場景開發框架,在系統底層提供場景感知能力,在動態語言(Javascript)基礎上提供反應式編程模型(Reactive Programming),並以統一的協議接入IOT設備。主體架構如下圖4B所示:   主體架構主要包括三個模組:上層應用(Context Agent Host)、代理應用框架(Context Agent Framework)和代理引擎(Context Agent Engine),上述三個模組的關係如圖5A所示,代理引擎管理上層應用,上層應用依賴於代理應用框架。其中:   上層應用(Context Agent Host)指的是具備場景感知能力的應用容器,它繼承於最基本的應用單元或稱服務組件(Page),開發者可以透過它組織一個應用場景,並作為一個應用在系統中運行。   代理應用框架(Context Agent Framework)指的是場景引擎應用框架,系統底層透過此框架給上層應用(ContextAgentHost)提供場景感知和場景服務能力。   代理引擎(Context Agent Engine)指的是場景引擎系統服務,它是系統內置的獨立服務,負責管理上層應用(ContextAgentHost)。   其中,上層應用(ContextAgentHost)包括各種場景應用如ContextAgentA、B、C。   代理應用框架(Context Agent Framework)包括:信號流(SignalStream)、訂閱關係(Subscription)、處理任務(Actuator)、代理實例(Agent Instance),上述各模組基於JavaScript實現處理邏輯。   代理引擎(Context Agent Engine)包括:場景管理(Agent Management)、任務排程管理(Execution Scheduling)、安全監控(Security Gatekeeper)、信號流管理(Stream Management)、訂閱管理(Subscription Management)和任務管理(Actuator Management)。   開發者基於上層應用開發各個場景應用,一個場景應用可以包括如下組成部分,如圖5B所示:   應用包(Cloud App Package):是一個場景應用的整個應用包,可以透過domain來標識。   服務組件(Page):是應用的最基本單元,Context Agent Host繼承於它,代表一個具有場景化感知和服務能力的服務組件。   視圖(Page Cover):是應用中的視圖模組,在場景服務中負責人機互動的部分。   資訊實體(Page Link):可具有應用之間互動的協議,透過資訊實體可以喚起場景應用,也可以連接其他類型應用。   從而基於應用包下載到終端設備本地後,在感知應用場景後啟動場景應用提供相應的服務,並且可以提供人機互動界面,便於用戶進行控制。   本實施例中,代理應用框架給上層提供場景感知和服務能力,具體分為信號流(SignalStream)、訂閱關係(Subscription)、處理任務(Actuator)、服務代理和代理實例(Agent Instance),以上各個組成部分之間的關係如圖5C所示,其中:   服務代理(Agent):是一個完整場景的邏輯單元,透過服務代理來描述一個場景的感知以及邏輯處理。   服務實例(Agent Instance):是一個服務實例在具體設備和環境綁定後的實例。   信號流(SignalStream):代表信號流,它負責收集和處理各種設備或者信號,透過信號的各種操作,給上層應用提供場景感知的能力,Agent透過信號流組織關於場景感知的邏輯。   訂閱關係(Subscription):代表在一個場景裏對各種信號的訂閱關係,透過訂閱關係來連接場景感知和服務。   處理任務(Actuator):代表在場景服務裏可以使用的具體執行任務,它是場景感知和邏輯處理後實際的服務任務,比如感知到天氣悶熱後,控制空調啟動。   代理引擎(Context Agent Engine)負責管理各個場景應用,並維護應用的生命週期,一個應用的生命週期如下圖5D所示,其中:   創建階段(Created):代表應用的已創建狀態,表徵用戶目標機器上已安裝了此場景應用。   運行階段(Running):代表運行中狀態,處於此狀態的應用會按服務代理組織的邏輯來運轉。   凍結階段(Froze):代表凍結狀態,處於此狀態的應用不會佔用系統資源,也不會運行場景服務,但可以被代理引擎重新喚起和運行。   結束階段(Disposed):代表完結和停止狀態。   各狀態間的流轉由代理引擎控制,如圖5E所示,其中包括:依據代理引擎和代理控制界面(Agent Control UI)創建上層應用(Context Agent Host);代理引擎控制上層應用為凍結狀態,以及恢復上層應用的運行狀態;代理引擎控制上層應用完結,並且DPMS停止服務。其中,DPMS(Dynamic Page Manager Service,動態頁面管理服務),是服務組件(Page)運行期實例的管理的服務端,一般是指服務進程。   以下實施例以YunOS為例,描述基於YunOS的服務組件管理,其中:   (1)服務組件Page   服務組件Page也可以稱為服務組件,是對本地服務和遠程服務的抽象,也即應用服務的基本單元,透過對資料和方法的封裝,可以提供各種服務。一個服務場景可以包括多個服務組件Page。舉例來說,一個服務組件Page可以是UI(用戶界面)、拍照等服務,也可以是後台服務,如賬戶認證。運行態服務組件Page稱為服務組件實例,是本地服務或遠程服務的運行載體,可由DPMS創建(比如DPMS收到PageA發送的指向PageB的PageLink後可創建PageB的實例)、排程、管理,DPMS可維護服務組件實例的生命週期。   每個服務組件可以在YunOS中被唯一標識,比如可以使用URI(Uniform Resource Identifier,唯一資源標識符)對服務組件進行標識。URI可以透過各種方式生成,只要可以保證唯一性即可,本申請並不對URI的生成方式進行限制。   URI可以理解為一個地址鏈接,透過該URI可以唯一地確定出其對應的服務組件。例如,為了便於區分服務組件提供的服務,為該服務組件分配的URI中可以選擇性地包括該服務的相關資訊,例如:服務名稱、服務內容、服務提供方等。   例如:A公司提供的日曆服務,為其對應的服務組件分配的URI可以如下:   Page://calendar.a.com   其中:“Page://”用於區分該地址為Page對應的地址,以和其他類型的地址區分;“calendar”表示提供的服務名稱;“a”表示該服務的提供方。   根據場景需求,一個服務組件可能需要創建多個服務組件實例,為便於區分同一服務組件的不同實例,可以進一步為每個服務組件實例分配唯一的Page ID進行標識,該標識可以在服務組件實例被創建時分配。服務組件實例是指服務組件的運行態,即本地或遠程服務的運行載體,由DPMS創建排程並管理其生命週期。進一步地,該Page ID可以被攜帶在資訊實體PageLink中傳遞。   服務組件之間可以傳遞事件及/或資料,服務組件可以透過UI與用戶進行互動,以提供服務,如圖5F所示,PageA可以向PageB發送事件(Event),並從PageB獲取返回的資料(Data),PageA可以透過UI與用戶互動。其中,PageA可以提供服務A,PageB可以提供服務B。進一步地,PageA還可以以UI方式向用戶提供顯示界面,透過該界面為用戶展示服務以及接收用戶的各種輸入,PageB可以主要在後台運行,可以為其他Page提供服務支持。   服務組件Page可被創建和銷毀。服務組件從創建到銷毀有三種狀態:   Created(建立)狀態:表示服務組件被創建,Page被創建(即被實例化)後首先進入建立狀態;   Running(運行)狀態:服務組件被激活後進入運行狀態,運行狀態下的服務組件之間能夠傳遞事件及/或資料,以及能夠處理其他運行狀態的服務組件傳遞來的事件及/或資料;   Stopped(停止)狀態:服務組件被去激活後進入停止狀態,停止狀態下的服務組件不能夠與其他服務組件進行事件及/或資料的傳遞。   服務組件可在上述不同狀態之間進行轉換,並在轉換的時接收到生命事件通知,該生命事件通知用於指示服務組件轉換後的狀態。其中,服務組件的狀態轉換以及生命事件通知可以由DPMS控制。圖5G示出了服務組件狀態轉換示意圖,如圖5G所示,當服務組件從建立狀態進入運行狀態時,會收到開始(onStart)事件,當服務組件從運行狀態進入停止狀態時,會收到開始事件,服務組件在運行狀態下,可以透過連接(onLink)介面接收到其他服務組件發來的資訊實體。。其中,開始事件是用於指示服務組件開始進入運行狀態的生命事件通知,開始事件是用於指示服務組件開始進入停止狀態的生命事件通知。   若服務組件具有用UI(用戶界面),則運行狀態可以擴展成為以下三種狀態中的一種:   Hided(隱藏)狀態:隱藏狀態下的服務組件Page能夠在後台運行,對於用戶來說不可見;   Showed-inactive(可見地非互動)狀態:可見地非互動Showed-inactive狀態下的服務組件Page對於用戶來說可見,但是不回應用戶輸入;   Showed-active(可見地互動)狀態:可見地互動Showed-active狀態下的服務組件Page對用戶來說可見,並且可以回應用戶輸入。   例如:PageA為全屏窗口,PageB為非全屏窗口,當PageB在PageA之上顯示時,PageA是可見地非互動(Showed-inactive)狀態,PageB是可見地互動(Showed-active)狀態。   透過生命事件通知,服務組件Page可在上述不同狀態之間進行轉換。圖5H示出了服務組件Page的狀態轉換示意圖,如圖所示,隱藏狀態下的服務組件Page收到開始事件後進入可見地非互動Showed-inactive狀態,可見地非互動Showed-inactive狀態下的服務組件Page收到隱藏onHide事件後進入隱藏Hided狀態;可見地非互動Showed-inactive狀態下的服務組件Page收到活動onActive事件後進入可見地互動Showed-active狀態,Showed-active狀態下的服務組件Page收到互動onInactive事件後進入可見地非互動Showed-inactive狀態。   (2)PageLink   PageLink是服務組件Page之間流轉的資訊實體,可以在服務組件Page間傳遞資訊,例如,事件及/或資料等。具體傳遞資料可以使用設定的API(Application Programming Interface,應用程式編程介面),YunOS以此為基礎記錄服務組件之間的關聯關係。資訊實體PageLink可以指定目標服務組件Page的URI,並且可以包含事件、資料、服務等資訊中的一種或多種。   服務組件Page透過資訊實體PageLink以更加靈活的方式的組合,可以實現豐富的服務場景。   (3)DPMS   DPMS是Dynamic Page Manager Service的英文簡稱,中文稱為動態Page管理服務,可以被看作是服務組件管理實體,是一種系統服務。DPMS可以管理服務組件Page生命週期以及運行時排程,Page從創建到銷毀的生命週期管理,以及服務組件間經資訊實體PageLink的互動都可以透過DPMS實現。   基於以上描述,本申請實施例提供了一種服務組件管理系統,該系統可包括服務組件管理實體以及N個(N為大於1的整數)服務組件。基於該架構,服務組件管理實體可接收一個服務組件(為方便描述,此處稱為第一服務組件)發送的指向另一個服務組件(為方便描述,此處稱為第二服務組件的資訊實體),並發送該資訊實體給第二服務組件進行處理。   基於上述架構和概述,本申請實施例可以結合上述架構論述場景感知服務的方法,感知用戶所需的場景,為用戶提供所需的各種服務。   在開發出應用程式,可以基於上述架構提供自動化的場景服務。例如可以在接收到信號後確定服務代理,從而感知該信號對應服務的服務指示資訊,並且確定該服務指示資訊的處理邏輯,從而調用上層應用運行場景應用進行處理。例如接收到烤箱停止運行的信號後,感知提醒場景提供用戶食物暫停處理需要人工操作等,在人工操作完畢接收到烤箱門關閉信號後再次啟動烤箱,又如接收到臥室電燈開啟信號,感知使用臥室的場景,則可管理廊燈,防止資源浪費。   需要說明的是,對於方法實施例,為了簡單描述,故將其都表述為一系列的動作組合,但是本領域技術人員應該知悉,本申請實施例並不受所描述的動作順序的限制,因為依據本申請實施例,某些步驟可以採用其他順序或者同時進行。其次,本領域技術人員也應該知悉,說明書中所描述的實施例均屬於優選實施例,所涉及的動作並不一定是本申請實施例所必須的。   本申請實施例還提供了一種基於場景的處理裝置,應用於操作系統。   參照圖6A,示出了本申請一種基於場景的處理裝置實施例的結構框圖,具體可以包括如下模組:   監聽模組602,用於對信號進行監聽。   代理確定模組604,用於依據監聽到的至少一個信號確定服務代理,確定所述服務代理對應的服務指示資訊,其中,所述服務代理與應用程式對應。   操作模組606,用於執行所述服務指示資訊對應的操作。   綜上,系統可以直接對信號進行監聽,依據監聽到的至少一個信號確定服務代理,確定所述服務代理對應的服務指示資訊,其中,所述服務代理與應用程式對應,執行所述服務指示資訊對應的處理操作,系統基於應用程式傳輸的服務代理對信號進行邏輯判斷並執行所需的處理操作,無需將監聽的信號給應用程式進行邏輯判斷處理,從而系統中無需運行應用程式的服務進程即可提供服務,減少系統消耗和終端功耗。   參照圖6B,示出了本申請一種基於場景的應用操作裝置可選實施例的結構框圖,具體可以包括如下模組:   獲取模組608,用於接收應用程式發送的服務代理;建立所述服務代理和至少一個信號的對應關係。   監聽模組602,用於對信號進行監聽。   代理確定模組604,用於依據監聽到的至少一個信號確定服務代理,確定所述服務代理對應的服務指示資訊,其中,所述服務代理與應用程式對應。   操作模組606,用於執行所述服務指示資訊對應的操作。   其中,每一個應用程式對應一個或多個服務代理。所述服務代理用於感知並執行應用程式的服務功能。所述服務代理包括:信號、服務指示資訊和服務條件;所述服務指示資訊包括服務標識資訊和服務動作,還包括服務參數。   所述監聽模組602,用於透過對信號源進行監聽,獲取所述信號。   所述代理確定模組604,用於採用監聽到的至少一個信號進行查詢,確定至少一個服務代理;確定服務條件滿足的服務代理,獲取所述服務代理對應的服務指示資訊。   所述代理確定模組604,包括:   單元匹配子模組6042,用於採用監聽到的至少一個信號查詢對應關係,確定與所述信號匹配的服務代理。   判斷子模組6044,用於依據所述信號判斷所述服務代理對應的服務條件是否滿足。   資訊獲取子模組6046,用於在所述服務代理對應的服務條件滿足時,從服務條件滿足的服務代理中獲取服務指示資訊。   所述操作模組606,用於從所述服務指示資訊中獲取服務標識;依據所述服務標識確定服務動作,執行所述服務動作對應處理操作。   其中,所述操作模組606,用於依據所述服務標識確定服務動作和服務參數,依據所述服務參數執行所述服務動作對應處理操作。   所述操作模組606,用於從所述服務指示資訊中獲取服務標識資訊,獲取所述服務標識資訊對應的資料;從所述服務指示資訊中獲取服務動作,執行所述服務動作對應的操作;從所述服務指示資訊中獲取服務參數,調用所述服務參數對應的資料。   所述獲取模組608,用於從所述服務代理中獲取所需的信號,記錄所述信號和服務代理的對應關係。   其中,還包括:策略確定模組610,用於依據系統狀態確定監聽策略;所述監聽模組602,用於依據監聽策略對信號進行監聽。   所述監聽模組602,用於依據監聽策略和信號優先級選取信號,對選取的信號進行監聽;及/或,依據監聽策略調整監聽頻率,按照調整的監聽頻率對信號進行監聽。   其中,所述策略確定模組610,還用於依據設備類型及/或設備狀態確定系統狀態。   其中,所述系統狀態包括以下至少一種:正常狀態、低電量狀態、休眠狀態、省電狀態。所述設備類型包括以下至少一種:手機類型、平板類型、車載類型、PC類型、物聯網終端類型;所述設備狀態包括以下至少一種:運行模式、聯網狀態。   本申請實施例還提供了一種基於場景的處理裝置,應用於應用程式。   參照圖7,示出了本申請一種基於場景的處理裝置實施例的結構框圖,具體可以包括如下模組:   代理獲取模組702,用於應用程式獲取服務代理。   發送模組704,用於將服務代理發送給操作系統,以使所述操作系統依據服務代理確定信號對應的服務指示資訊並執行對應的操作。   其中,每一個應用程式對應一個或多個服務代理。所述服務代理用於感知並執行應用程式的服務功能。所述服務代理包括信號、服務指示資訊和服務條件,則所述服務代理用於在接收到所述信號並判斷滿所述服務條件後,執行所述服務指示資訊對應的操作。所述服務指示資訊包括:服務標識資訊和服務動作,所述服務標識資訊用於確需要獲取的資料,所述服務動作用於確定需要執行的操作。所述服務指示資訊還包括:服務參數,所述服務參數用於確定需要調用的資料。   本申請實施例還提供了一種非揮發性可讀儲存媒體,該儲存媒體中儲存有一個或多個模組(programs),該一個或多個模組被應用在終端設備時,可以使得該終端設備執行本申請實施例中各方法步驟的指令(instructions)。   圖8為本申請一實施例提供的終端設備的硬體結構示意圖。如圖8所示,該終端設備可以包括輸入設備80、處理器81、輸出設備82、儲存器83和至少一個通訊匯流排84。通訊匯流排84用於實現元件之間的通訊連接。儲存器83可能包含高速RAM儲存器,也可能還包括非揮發性儲存NVM,例如至少一個磁碟儲存器,儲存器83中可以儲存各種程式,用於完成各種處理功能以及實現本實施例的方法步驟。   可選的,上述處理器81例如可以為中央處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簡稱CPU)、應用專用積體電路(ASIC)、數位信號處理器(DSP)、數位信號處理設備(DSPD)、可編程邏輯器件(PLD)、現場可編程閘陣列(FPGA)、控制器、微控制器、微處理器或其他電子元件實現,該處理器81透過有線或無線連接耦合到上述輸入設備80和輸出設備82。   可選的,上述輸入設備80可以包括多種輸入設備,例如可以包括面向用戶的用戶介面、面向設備的設備介面、軟體的可編程介面、攝像頭、傳感器中至少一種。可選的,該面向設備的設備介面可以是用於設備與設備之間進行資料傳輸的有線介面、還可以是用於設備與設備之間進行資料傳輸的硬體插入介面(例如USB介面、串口等);可選的,該面向用戶的用戶介面例如可以是面向用戶的控制按鍵、用於接收語音輸入的語音輸入設備以及用戶接收用戶觸摸輸入的觸摸感知設備(例如具有觸摸感應功能的觸控螢幕、觸控板等);可選的,上述軟體的可編程介面例如可以是供用戶編輯或者修改程式的入口,例如晶片的輸入引腳介面或者輸入介面等;可選的,上述收發信機可以是具有通訊功能的射頻收發晶片、基帶處理晶片以及收發天線等。麥克風等音頻輸入設備可以接收語音資料。輸出設備82可以包括顯示器、音響等輸出設備。   在本實施例中,該終端設備的處理器包括用於執行各設備中資料處理裝置各模組的功能,具體功能和技術效果參照上述實施例即可,此處不再贅述。   圖9為本申請另一實施例提供的終端設備的硬體結構示意圖。圖9是對圖8在實現過程中的一個具體的實施例。如圖9所示,本實施例的終端設備包括處理器91以及儲存器92。   處理器91執行儲存器92所存放的計算機程式代碼,實現上述實施例中圖1至圖5的資料處理方法。   儲存器92被配置為儲存各種類型的資料以支持在終端設備的操作。這些資料的示例包括用於在終端設備上操作的任何應用程式或方法的指令,例如訊息,圖片,視頻等。儲存器92可能包含隨機存取儲存器(random access memory,簡稱RAM),也可能還包括非揮發性儲存器(non-volatile memory),例如至少一個磁碟儲存器。   可選地,處理器91設置在處理組件90中。該終端設備還可以包括:通訊組件93,電源組件94,多媒體組件95,音頻組件96,輸入/輸出介面97及/或傳感器組件98。終端設備具體所包含的組件等依據實際需求設定,本實施例對此不作限定。   處理組件90通常控制終端設備的整體操作。處理組件90可以包括一個或多個處理器91來執行指令,以完成上述圖1至圖5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驟。此外,處理組件90可以包括一個或多個模組,便於處理組件90和其他組件之間的互動。例如,處理組件90可以包括多媒體模組,以方便多媒體組件95和處理組件90之間的互動。   電源組件94為終端設備的各種組件提供電力。電源組件94可以包括電源管理系統,一個或多個電源,及其他與為終端設備生成、管理和分配電力相關聯的組件。   多媒體組件95包括在終端設備和用戶之間的提供一個輸出介面的顯示屏。在一些實施例中,顯示屏可以包括液晶顯示器(LCD)和觸摸面板(TP)。如果顯示螢幕包括觸摸面板,顯示螢幕可以被實現為觸控螢幕,以接收來自用戶的輸入信號。觸摸面板包括一個或多個觸摸傳感器以感測觸摸、滑動和觸摸面板上的手勢。所述觸摸傳感器可以不僅感測觸摸或滑動動作的邊界,而且還檢測與所述觸摸或滑動操作相關的持續時間和壓力。   音頻組件96被配置為輸出及/或輸入音頻信號。例如,音頻組件96包括一個麥克風(MIC),當終端設備處於操作模式,如語音識別模式時,麥克風被配置為接收外部音頻信號。所接收的音頻信號可以被進一步儲存在儲存器92或經由通訊組件93發送。在一些實施例中,音頻組件96還包括一個揚聲器,用於輸出音頻信號。   輸入/輸出介面97為處理組件90和外圍介面模組之間提供介面,上述外圍介面模組可以是點擊輪,按鈕等。這些按鈕可包括但不限於:音量按鈕、啟動按鈕和鎖定按鈕。   傳感器組件98包括一個或多個傳感器,用於為終端設備提供各個方面的狀態評估。例如,傳感器組件98可以檢測到終端設備的打開/關閉狀態,組件的相對定位,用戶與終端設備接觸的存在或不存在。傳感器組件98可以包括接近傳感器,被配置用來在沒有任何的實體接觸時檢測附近物體的存在,包括檢測用戶與終端設備間的距離。在一些實施例中,該傳感器組件98還可以包括攝像頭等。   通訊組件93被配置為便於終端設備和其他設備之間有線或無線方式的通訊。終端設備可以接入基於通訊標準的無線網路,如WiFi,2G或3G,或它們的組合。在一個實施例中,該終端設備中可以包括SIM卡插槽,該SIM卡插槽用於插入SIM卡,使得終端設備可以登錄GPRS網路,透過互聯網與伺服器建立通訊。   由上可知,在圖9實施例中所涉及的通訊組件93、音頻組件96以及輸入/輸出介面97、傳感器組件98均可以作為圖8實施例中的輸入設備的實現方式。   在本實施例的一種終端設備示例中,所述處理器,對信號進行監聽;依據監聽到的至少一個信號確定服務代理,確定所述服務代理對應的服務指示資訊,其中,所述服務代理與應用程式對應;執行所述服務指示資訊對應的操作;所述通訊組件,耦合至所述處理器,接收信號,將所述信號發送給所述處理器。   其中,每一個應用程式對應一個或多個服務代理;所述服務代理用於感知並執行應用程式的服務功能。   所述處理器,透過對信號源進行監聽,獲取對應的信號。   所述處理器,採用監聽到的至少一個信號進行查詢,確定至少一個服務代理;確定服務條件滿足的服務代理,獲取所述服務代理對應的服務指示資訊。   所述處理器,採用監聽到的至少一個信號查詢對應關係,確定與所述信號匹配的服務代理。   所述處理器,依據所述信號判斷所述服務代理對應的服務條件是否滿足;在所述服務代理對應的服務條件滿足時,從服務條件滿足的服務代理中獲取服務指示資訊。   所述處理器,從所述服務指示資訊中獲取服務標識資訊;依據所述服務標識資訊確定服務動作,執行所述服務動作對應處理操作。所述處理器,依據所述服務標識確定服務動作和服務參數,依據所述服務參數執行所述服務動作對應處理操作。   所述處理器,從所述服務指示資訊中獲取服務標識資訊,獲取所述服務標識資訊對應的資料;從所述服務指示資訊中獲取服務動作,執行所述服務動作對應的操作;從所述服務指示資訊中獲取服務參數,調用所述服務參數對應的資料。   所述處理器,接收應用程式發送的服務代理;建立所述服務代理和至少一個信號的對應關係。   所述處理器,從所述服務代理中獲取所需的信號,記錄所述信號和服務代理的對應關係。   所述處理器,依據監聽策略對信號進行監聽。所述監聽策略根據系統狀態確定。   所述處理器,依據監聽策略和信號優先級選取信號,對選取的信號進行監聽;依據監聽策略調整監聽頻率,按照調整後的監聽頻率對信號進行監聽。   所述系統狀態依據設備類型及/或設備狀態確定;所述系統狀態包括以下至少一種:正常狀態、低電量狀態、休眠狀態、省電狀態;所述設備類型包括以下至少一種:手機類型、平板類型、車載類型、PC類型、物聯網終端類型;所述設備狀態包括以下至少一種:運行模式、聯網狀態。   在本實施例的另一種終端設備示例中,所述處理器,應用程式獲取服務代理;將服務代理發送給操作系統,以使所述操作系統依據服務代理確定信號對應的服務指示資訊並執行對應的操作。   其中,每一個應用程式對應一個或多個服務代理;所述服務代理用於感知並執行應用程式的服務功能;所述服務代理包括信號、服務指示資訊和服務條件,則所述服務代理用於在接收到所述信號並判斷滿所述服務條件後,執行所述服務指示資訊對應的操作;所述服務指示資訊包括:服務標識資訊和服務動作,所述服務標識資訊用於確需要獲取的資料,所述服務動作用於確定需要執行的操作;所述服務指示資訊還包括:服務參數,所述服務參數用於確定需要調用的資料。   該終端設備還包括所述通訊組件,耦合至所述處理器,所述通訊組件接收信號。   本申請實施例還提供一種物聯網操作系統,如圖10所示,該終端設備的操作系統包括:監聽單元1002、感知單元1004和處理單元1006。   代理單元1002,對信號進行監聽。   感知單元1004,依據監聽到的至少一個信號確定服務代理,確定所述服務代理對應的服務指示資訊,其中,所述服務代理與應用程式對應。   處理單元1006,執行所述服務指示資訊對應的操作。   本實施例的操作系統還包括服務提供架構,依據獲取的信號確定服務指示資訊。場景解析引擎,運行所述服務指示資訊對應的目標場景應用,所述目標場景應用至少包括一個應用單元。場景應用層,採用所述目標場景應用執行所述服務指示資訊對應的操作。一種示例為應用於上述圖4B的主體架構。   對於裝置實施例而言,由於其與方法實施例基本相似,所以描述的比較簡單,相關之處參見方法實施例的部分說明即可。   本說明書中的各個實施例均採用遞進的方式描述,每個實施例重點說明的都是與其他實施例的不同之處,各個實施例之間相同相似的部分互相參見即可。   本領域內的技術人員應明白,本申請實施例的實施例可提供為方法、裝置、或計算機程式產品。因此,本申請實施例可採用完全硬體實施例、完全軟體實施例、或結合軟體和硬體方面的實施例的形式。而且,本申請實施例可採用在一個或多個其中包含有計算機可用程式代碼的計算機可用儲存媒體(包括但不限於磁碟儲存器、CD-ROM、光學儲存器等)上實施的計算機程式產品的形式。   在一個典型的配置中,所述計算機設備包括一個或多個處理器(CPU)、輸入/輸出介面、網路介面和內存記憶體。內存記憶體可能包括計算機可讀媒體中的非永久性儲存器,隨機存取記憶體(RAM)及/或非揮發性內存記憶體等形式,如唯讀記憶體(ROM)或快閃內存記憶體(flash RAM)。內存記憶體是計算機可讀媒體的示例。計算機可讀媒體包括永久性和非永久性、可移動和非可移動媒體可以由任何方法或技術來實現資訊儲存。資訊可以是計算機可讀指令、資料結構、程式的模組或其他資料。計算機的儲存媒體的例子包括,但不限於相變內存記憶體(PRAM)、靜態隨機存取記憶體(SRAM)、動態隨機存取記憶體(DRAM)、其他類型的隨機存取記憶體(RAM)、唯讀記憶體(ROM)、電可抹除可編程唯讀記憶體(EEPROM)、快閃記憶體或其他內存記憶體技術、唯讀光碟唯讀記憶體(CD-ROM)、數位多功能光碟(DVD)或其他光學儲存、磁盒式磁帶,磁帶磁磁碟儲存或其他磁性儲存設備或任何其他非傳輸媒體,可用於儲存可以被計算設備存取的資訊。按照本文中的界定,計算機可讀媒體不包括非持續性的電腦可讀媒體(transitory media),如調變的資料信號和載波。   本申請實施例是參照根據本申請實施例的方法、終端設備(系統)、和計算機程式產品的流程圖及/或方塊圖來描述的。應理解可由計算機程式指令實現流程圖及/或方塊圖中的每一流程和/或方塊、以及流程圖及/或方塊圖中的流程及/或方塊的結合。可提供這些計算機程式指令到通用計算機、專用計算機、嵌入式處理機或其他可編程資料處理終端設備的處理器以產生一個機器,使得透過計算機或其他可編程資料處理終端設備的處理器執行的指令產生用於實現在流程圖一個流程或多個流程和/或方塊圖一個方塊或多個方塊中指定的功能的裝置。   這些計算機程式指令也可儲存在能引導計算機或其他可編程資料處理終端設備以特定方式工作的計算機可讀儲存器中,使得儲存在該計算機可讀儲存器中的指令產生包括指令裝置的製造品,該指令裝置實現在流程圖一個流程或多個流程及/或方塊圖一個方塊或多個方塊中指定的功能。   這些計算機程式指令也可裝載到計算機或其他可編程資料處理終端設備上,使得在計算機或其他可編程終端設備上執行一系列操作步驟以產生計算機實現的處理,從而在計算機或其他可編程終端設備上執行的指令提供用於實現在流程圖一個流程或多個流程及/或方塊圖一個方塊或多個方塊中指定的功能的步驟。   儘管已描述了本申請實施例的優選實施例,但本領域內的技術人員一旦得知了基本創造性概念,則可對這些實施例做出另外的變更和修改。所以,所附權利要求意欲解釋為包括優選實施例以及落入本申請實施例範圍的所有變更和修改。   最後,還需要說明的是,在本文中,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類的關係術語僅僅用來將一個實體或者操作與另一個實體或操作區分開來,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這些實體或操作之間存在任何這種實際的關係或者順序。而且,術語“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變體意在涵蓋非排他性的包含,從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件的過程、方法、物品或者終端設備不僅包括那些要件,而且還包括沒有明確列出的其他要件,或者是還包括為這種過程、方法、物品或者終端設備所固有的要件。在沒有更多限制的情況下,由語句“包括一個……”限定的要件,並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件的過程、方法、物品或者終端設備中還存在另外的相同要件。   以上對本申請所提供的一種服務提供方法、一種服務提供裝置、一種終端設備,以及一種基於物聯網操作系統,進行了詳細介紹,本文中應用了具體個例對本申請的原理及實施方式進行了闡述,以上實施例的說明只是用於幫助理解本申請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時,對於本領域的一般技術人員,依據本申請的思想,在具體實施方式及應用範圍上均會有改變之處,綜上所述,本說明書內容不應理解為對本申請的限制。
602‧‧‧監聽模組
604‧‧‧代理確定模組
606‧‧‧操作模組
608‧‧‧獲取模組
610‧‧‧策略確定模組
6042‧‧‧單元匹配子模組
6044‧‧‧判斷子模組
6046‧‧‧資訊獲取子模組
702‧‧‧代理獲取模組
704‧‧‧發送模組
80‧‧‧輸入設備
81‧‧‧處理器
82‧‧‧輸出設備
83‧‧‧儲存器
84‧‧‧通訊匯流排
90‧‧‧處理組件
91‧‧‧處理器
92‧‧‧儲存器
93‧‧‧通訊組件
94‧‧‧電源組件
95‧‧‧多媒體組件
96‧‧‧音頻組件
97‧‧‧輸入/輸出介面
98‧‧‧傳感器組件
1002‧‧‧監聽單元
1004‧‧‧感知單元
1006‧‧‧處理單元
圖1是本申請實施例的一種基於場景的處理示意圖;   圖2是本申請的一種基於場景的處理方法實施例的步驟流程圖;   圖3是本申請的另一種基於場景的處理方法實施例的步驟流程圖;   圖4A是本申請實施例的一種服務系統的示例架構圖;   圖4B是本申請實施例的一種服務提供架構的主體架構示意圖;   圖5A是本申請實施例的一種服務提供架構的主體架構中各模組的互動示意圖;   圖5B是本申請實施例的一個應用的結構示意圖;   圖5C是本申請實施例的服務提供架構的結構示意圖;   圖5D是本申請實施例的應用的生命週期示意圖;   圖5E是本申請實施例的解析引擎管理示意圖;   圖5F是本申請實施例中服務組件間相互關係的示意圖;   圖5G是本申請實施例中的一種服務組件狀態轉換示意圖;   圖5H是本申請實施例中的另一種服務組件狀態轉換示意圖;   圖6A、圖6B是本申請一種基於場景的應用處理裝置實施例的結構框圖;   圖7是本申請另一種基於場景的應用處理裝置實施例的結構框圖;   圖8是本申請一實施例提供的終端設備的硬體結構示意圖;   圖9是本申請另一實施例提供的終端設備的硬體結構示意圖;   圖10是本申請實施例中一種基於場景感知的操作系統示意圖。

Claims (46)

  1. 一種服務提供方法,其特徵在於,包括:   對信號進行監聽;   依據監聽到的至少一個信號確定服務代理,確定該服務代理對應的服務指示資訊,其中,該服務代理與應用程式對應;   執行該服務指示資訊對應的操作。
  2.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方法,其中,一個應用程式對應一個或多個服務代理。
  3.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方法,其中,該服務代理用於感知並執行應用程式的服務功能。
  4.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方法,其中,該對信號進行監聽,包括:   透過對信號源進行監聽,獲取對應的信號。
  5.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方法,其中,該依據監聽到的至少一個信號確定服務代理,確定該服務代理對應的服務指示資訊,包括:   採用監聽到的至少一個信號進行查詢,確定至少一個服務代理;   確定服務條件滿足的服務代理,獲取該服務代理對應的服務指示資訊。
  6.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所述的方法,其特徵在於,採用監聽到的至少一個信號進行查詢,確定服務代理,包括:   採用監聽到的至少一個信號查詢對應關係,確定與該信號匹配的服務代理。
  7.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所述的方法,其中,該確定服務條件滿足的服務代理,獲取該服務代理對應的服務指示資訊,包括:   依據該信號判斷該服務代理對應的服務條件是否滿足;   在該服務代理對應的服務條件滿足時,從服務條件滿足的服務代理中獲取服務指示資訊。
  8.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方法,其中,該服務指示資訊包括服務標識資訊和服務動作。
  9.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8項所述的方法,其中,執行該服務指示資訊對應的操作,包括:   從該服務指示資訊中獲取服務標識資訊;   依據該服務標識資訊確定服務動作,執行該服務動作對應處理操作。
  10.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9項所述的方法,其中,該服務指示資訊還包括服務參數,該依據該服務標識確定服務動作,執行該服務動作對應處理操作,包括:   依據該服務標識確定服務動作和服務參數,依據該服務參數執行該服務動作對應處理操作。
  11.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方法,其中,該服務指示資訊包括服務標識資訊、服務動作和服務參數;   所述執行該服務指示資訊對應的操作包括以下至少一種步驟:   從該服務指示資訊中獲取服務標識資訊,獲取該服務標識資訊對應的資料;   從該服務指示資訊中獲取服務動作,執行該服務動作對應的操作;   從該服務指示資訊中獲取服務參數,調用該服務參數對應的資料。
  12.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3項任一項所述的方法,其中,還包括該獲取服務代理的步驟:   接收應用程式發送的服務代理;   建立該服務代理和至少一個信號的對應關係。
  13.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2項所述的方法,其中,建立該服務代理和至少一個信號的對應關係,包括:   從該服務代理中獲取所需的信號,記錄該信號和服務代理的對應關係。
  14.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方法,其中,該對信號進行監聽,包括:依據監聽策略對信號進行監聽。
  15.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4項所述的方法,其中,該監聽策略根據系統狀態確定。
  16.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4項所述的方法,其中,依據監聽策略對信號進行監聽的步驟包括以下至少一種:   依據監聽策略和信號優先級選取信號,對選取的信號進行監聽;   依據監聽策略調整監聽頻率,按照調整後的監聽頻率對信號進行監聽。
  17.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5項所述的方法,其中,該系統狀態依據設備類型及/或設備狀態確定。
  18.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5-17項任一項所述的方法,其中,該系統狀態包括以下至少一種:正常狀態、低電量狀態、休眠狀態、省電狀態。
  19.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8項所述的方法,其中,該設備類型包括以下至少一種:手機類型、平板類型、車載類型、PC類型、物聯網終端類型;該設備狀態包括以下至少一種:運行模式、聯網狀態。
  20. 一種服務提供方法,其特徵在於,包括:   應用程式獲取服務代理;   將服務代理發送給操作系統,以使該操作系統依據服務代理確定信號對應的服務指示資訊並執行對應的操作。
  21.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20項所述的方法,一個應用程式對應一個或多個服務代理。
  22.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20項所述的方法,其中,該服務代理用於感知並執行應用程式的服務功能。
  23.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20項所述的方法,其中,該服務代理包括信號、服務指示資訊和服務條件,則該服務代理用於在接收到該信號並判斷滿該服務條件後,執行該服務指示資訊對應的操作。
  24.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23項所述的方法,其中,該服務指示資訊包括:服務標識資訊和服務動作,該服務標識資訊用於確需要獲取的資料,該服務動作用於確定需要執行的操作。
  25.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24項所述的方法,其中,該服務指示資訊還包括:服務參數,該服務參數用於確定需要調用的資料。
  26. 一種服務提供裝置,其特徵在於,包括:   監聽模組,用於對信號進行監聽;   代理確定模組,用於依據監聽到的至少一個信號確定服務代理,確定該服務代理對應的服務指示資訊,其中,該服務代理與應用程式對應;   操作模組,用於執行該服務指示資訊對應的操作。
  27.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26項所述的裝置,其中,每一個應用程式對應一個或多個服務代理;該服務代理用於感知並執行應用程式的服務功能。
  28.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26項所述的裝置,其中,   該監聽模組,用於透過對信號源進行監聽,獲取該信號。
  29.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28項所述的裝置,其中,   該代理確定模組,用於採用監聽到的至少一個信號進行查詢,確定至少一個服務代理;確定服務條件滿足的服務代理,獲取該服務代理對應的服務指示資訊。
  30.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26項所述的裝置,其中,該服務指示資訊包括服務標識資訊和服務動作;   該操作模組,用於從該服務指示資訊中獲取服務標識;依據該服務標識確定服務動作,執行該服務動作對應處理操作。
  31.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26項所述的裝置,其中,該服務指示資訊包括服務標識資訊、服務動作和服務參數;   該操作模組,用於從該服務指示資訊中獲取服務標識資訊,獲取該服務標識資訊對應的資料;從該服務指示資訊中獲取服務動作,執行該服務動作對應的操作;以及,從該服務指示資訊中獲取服務參數,調用該服務參數對應的資料。
  32.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26項所述的裝置,其中,還包括:   獲取模組,用於接收應用程式發送的服務代理;建立該服務代理和至少一個信號的對應關係。
  33.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26項所述的裝置,其中,   該監聽模組,用於依據監聽策略對信號進行監聽;該監聽策略根據系統狀態確定。
  34. 一種服務提供裝置,其特徵在於,包括:   代理獲取模組,用於應用程式獲取服務代理;   發送模組,用於將服務代理發送給操作系統,以使該操作系統依據服務代理確定信號對應的服務指示資訊並執行對應的操作。
  35.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34項所述的裝置,其中,每一個應用程式對應一個或多個服務代理;該服務代理用於感知並執行應用程式的服務功能。
  36.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34項所述的裝置,其中,該服務代理包括信號、服務指示資訊和服務條件,則該服務代理用於在接收到該信號並判斷滿該服務條件後,執行該服務指示資訊對應的操作;   該服務指示資訊包括:服務標識資訊和服務動作,該服務標識資訊用於確需要獲取的資料,該服務動作用於確定需要執行的操作。
  37. 一種終端設備,其特徵在於,包括:處理器和通訊組件;   該處理器,對信號進行監聽;依據監聽到的至少一個信號確定服務代理,確定該服務代理對應的服務指示資訊,其中,該服務代理與應用程式對應;執行該服務指示資訊對應的操作;   該通訊組件,耦合至該處理器,接收信號,將該信號發送給該處理器。
  38.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37項所述的終端設備,其中,每一個應用程式對應一個或多個服務代理;該服務代理用於感知並執行應用程式的服務功能。
  39.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37項所述的終端設備,其中,   該處理器,透過對信號源進行監聽,獲取該信號;採用監聽到的至少一個信號進行查詢,確定至少一個服務代理;確定服務條件滿足的服務代理,獲取該服務代理對應的服務指示資訊。
  40.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37項所述的終端設備,其中,該服務指示資訊包括服務標識資訊和服務動作;   該處理器,從該服務指示資訊中獲取服務標識;依據該服務標識確定服務動作,執行該服務動作對應處理操作。
  41.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37項所述的終端設備,其中,該服務指示資訊包括服務標識資訊、服務動作和服務參數;   該處理器,從該服務指示資訊中獲取服務標識資訊,獲取該服務標識資訊對應的資料;從該服務指示資訊中獲取服務動作,執行該服務動作對應的操作;以及,從該服務指示資訊中獲取服務參數,調用該服務參數對應的資料。
  42.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37項所述的終端設備,其中,   該處理器,獲取模組,用於接收應用程式發送的服務代理;建立該服務代理和至少一個信號的對應關係。
  43. 一種終端設備,其特徵在於,包括:處理器;   該處理器,應用程式獲取服務代理;將服務代理發送給操作系統,以使該操作系統依據服務代理確定信號對應的服務指示資訊並執行對應的操作。
  44.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43項所述的終端設備,其中,每一個應用程式對應一個或多個服務代理;該服務代理用於感知並執行應用程式的服務功能。
  45.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43項所述的終端設備,其中,該服務代理包括信號、服務指示資訊和服務條件,則該服務代理用於在接收到該信號並判斷滿該服務條件後,執行該服務指示資訊對應的操作;   該服務指示資訊包括:服務標識資訊和服務動作,該服務標識資訊用於確需要獲取的資料,該服務動作用於確定需要執行的操作。
  46. 一種物聯網操作系統,其特徵在於,包括:   監聽單元,對信號進行監聽;   代理單元,依據監聽到的至少一個信號確定服務代理,確定該服務代理對應的服務指示資訊,其中,該服務代理與應用程式對應;   處理單元,執行該服務指示資訊對應的操作。
TW106136313A 2017-01-09 2017-10-23 服務提供方法、裝置、終端設備和操作系統 TW201826810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201710013460.1 2017-01-09
CN201710013460.1A CN108289111B (zh) 2017-01-09 2017-01-09 服务提供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和操作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826810A true TW201826810A (zh) 2018-07-16

Family

ID=6278243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6136313A TW201826810A (zh) 2017-01-09 2017-10-23 服務提供方法、裝置、終端設備和操作系統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20180198872A1 (zh)
CN (1) CN108289111B (zh)
TW (1) TW201826810A (zh)
WO (1) WO2018129513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839066A (zh) * 2019-11-22 2021-05-25 斑马智行网络(香港)有限公司 服务分发、生成方法、系统、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US11016873B1 (en) 2019-11-26 2021-05-25 Salesforce.Com, Inc. Self executing and self disposing signal for imperative programming languages
CN113127069B (zh) * 2019-12-31 2023-08-22 成都鼎桥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基于双系统的位置服务管理方法、装置和终端设备
CN113971049A (zh) * 2020-07-23 2022-01-25 海信视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后台服务管理方法及显示设备
CN111970102B (zh) * 2020-08-31 2023-06-23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数据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4039788B (zh) * 2021-11-15 2023-05-26 绿盟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策略传输方法、网闸系统、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Family Cites Families (1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714778B2 (en) * 2001-05-15 2004-03-30 Nokia Corporation Context sensitive web services
CN101102306A (zh) * 2006-07-07 2008-01-09 深圳Tcl工业研究院有限公司 服务调用通知的实现方法
US9454384B2 (en) * 2007-07-05 2016-09-27 Microsoft Technology Licensing, Llc Custom operating system via a web-service
CN101986679B (zh) * 2010-10-21 2013-07-10 意法·爱立信半导体(北京)有限公司 移动终端、节电方法和节电装置
CN102650943A (zh) * 2011-02-28 2012-08-29 深圳富泰宏精密工业有限公司 应用程序启动管理系统及方法
CN103428357B (zh) * 2012-05-25 2016-12-21 上海盛付通电子支付服务有限公司 实现移动终端操作系统上的本地服务共享的方法及装置
CN103581966B (zh) * 2013-10-08 2016-12-07 北京工商大学 一种智能手机实时监测优化配置方法
CN104580098B (zh) * 2013-10-22 2018-06-22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一种服务共享方法及装置
CN105723632B (zh) * 2013-11-21 2019-03-22 松下电器(美国)知识产权公司 信息通信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5278931B (zh) * 2014-06-19 2019-08-02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安卓系统禁止应用程序后台自启的方法及终端
CN104182232B (zh) * 2014-08-22 2017-12-1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创建上下文感知应用的方法及用户终端
CN104793994A (zh) * 2015-04-27 2015-07-22 中国农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批量作业处理方法、装置及系统
WO2016210327A1 (en) * 2015-06-25 2016-12-29 Websafety, Inc. Management and control of mobile computing device using local and remote software agents
WO2017079354A1 (en) * 2015-11-02 2017-05-11 Rapidsos, Inc. Method and system for situational awareness for emergency response
CN105554144A (zh) * 2015-12-25 2016-05-04 北京奇虎科技有限公司 应用数据的处理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5933846B (zh) * 2016-04-01 2020-09-15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业务处理方法、装置、终端及业务系统
CN106054644B (zh) * 2016-06-30 2017-12-22 慧锐通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家居控制方法及系统
US10497475B2 (en) * 2017-12-01 2019-12-03 Verily Life Sciences Llc Contextually grouping sensor channels for healthcare monitoring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80198872A1 (en) 2018-07-12
WO2018129513A1 (en) 2018-07-12
CN108289111B (zh) 2021-10-08
CN108289111A (zh) 2018-07-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289110B (zh) 设备关联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和操作系统
TW201826810A (zh) 服務提供方法、裝置、終端設備和操作系統
CN107948231B (zh) 基于场景的服务提供方法、系统和操作系统
US10659200B2 (en) Companion application for activity cooperation
CN108614689B (zh) 场景服务的生成方法、装置和终端设备
CN105634881B (zh) 应用场景推荐方法及装置
WO2019037660A1 (zh) 设备控制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和操作系统
US20140172123A1 (en) User terminal apparatus, network apparatus, and control method thereof
CN113037929B (zh) 一种信息接力输出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TW201814554A (zh) 搜索方法、裝置、終端設備和操作系統
US20230259250A1 (en) Control method and apparatus, and electronic device
TWI738832B (zh) 基於場景的應用操作方法、裝置、終端設備和操作系統
KR100832449B1 (ko) 기능적 요소들을 위한 시스템 및 방법
US20230362292A1 (en) IoT Device Management Method and Terminal
WO2022052758A1 (zh) 配网方法及设备
WO2022218138A1 (zh) 一种事件处理方法、设备及系统
WO2022179283A1 (zh) 推送消息的发送方法、电子设备及可读介质
WO2024027713A1 (zh) 场景配置方法、电子设备及系统
CN116166740A (zh) 一种数据同步管理方法、系统和电子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