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1821058A - 用於保養肌膚之表皮幹細胞及具有多種功能的中草藥組成物及其面膜 - Google Patents

用於保養肌膚之表皮幹細胞及具有多種功能的中草藥組成物及其面膜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1821058A
TW201821058A TW105139919A TW105139919A TW201821058A TW 201821058 A TW201821058 A TW 201821058A TW 105139919 A TW105139919 A TW 105139919A TW 105139919 A TW105139919 A TW 105139919A TW 201821058 A TW201821058 A TW 201821058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skin
extract
stem cells
resveratrol
extract includes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513991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I679028B (zh
Inventor
翁明家
翁宇青
Original Assignee
白藜蘆醇作者生技研發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白藜蘆醇作者生技研發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白藜蘆醇作者生技研發有限公司
Priority to TW10513991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I679028B/zh
Publication of TW20182105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82105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67902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679028B/zh

Links

Landscapes

  • Cosmetics (AREA)

Abstract

一種用於保養肌膚之表皮幹細胞及具有多種功能的中草藥組成物及其面膜,包含葡萄皮或虎杖根萃取物5wt%~11wt%、桑葉萃取物0.5wt%~1.1wt%、黃耆萃取物5wt%~11wt%、雷公根萃取物0.7wt%~1.3wt%、褐藻萃取物3wt%~9wt%、玫瑰萃取物1wt%~5wt%、紅景天萃取物1wt%~5wt%、甘草萃取物0.5wt%~6.5wt %及添加劑51wt%~83wt%,而具有保養肌膚之表皮幹細胞的效果。

Description

用於保養肌膚之表皮幹細胞及具有多種功能的中草藥組成物及其面膜
本發明相關於一種中草藥組成物,特別是相關於一種用於保養肌膚之表皮幹細胞及具有多種功能的中草藥組成物及其面膜。
人類皮膚老化或產生的皮膚乾燥、暗沉、斑點、皺紋、粗糙、瘢痕、鬆弛、乏力、下垂、孔粗等均來自各種遺傳因素、生活環境、飲食習慣、藥物、內分泌、以及行為與時間等問題的影響而形成,其各種原因各學家眾說紛云。不過,追根究底就是源頭,亦即表皮幹細胞隨著歲月在成長及衰老,因而其功能在減退及數量在減少,並受到外在因素生活環境、飲食習慣、藥物、行為等破壞而受損、受傷。即,表皮幹細胞呈現衰老、衰少、衰退、衰損及衰傷等現象,而衍生了皮膚美容之缺陷。觀察嬰兒期、童年期、幼年期、青年期、壯年期、中年期、中老年期及老年期的人皮膚演變,主係表皮幹細胞的運轉呈現五衰的因果,也稱不可逆的「皮膚生理時鐘」現象。
人們為了要改善皮膚已有的缺陷或是防止有皮膚美容的缺陷及光老化、自然老化,或是益臻皮膚的美容化,於是使用各種不同的美容保養品,確實也達到某些程度的美容效果。但是坊間多數美容保養品由於分子量超過五千道爾頓(一道爾頓約1.67 x 10-27 公斤)無法滲透皮膚及能夠讓人體吸收,產生效應,只能停留在皮膚層,使得其就像打蠟,表面看來光滑,但不會改變物品本質,只能算是治標不能治本的美容保養品。也有的美容保養品採分子量小的材料可滲入皮膚達到人體吸收,但若不能增生活化人表皮幹細胞,仍有美中不足之憾。現行市場的面膜即呈現如此現象,但已為人們愛美一族所喜愛,台灣電視媒體各家熱烈的報導台灣面膜占世界銷售量17%,年銷售量在一億片以上,並為中國大陸觀光客來台搶購物品排行榜的第一名。顯然面膜已成為現代女性美容保養日常愛用必需品,但若能讓男性也愛用成為美容保養必需品,將是面膜用途進一步大突破。
發明者翁明家曾任蔣宋美齡侍衛官,與其貼身女侍葉秋涼私交甚好,因此悉知其宮廷面膜秘方,故引用做為本發明的次要組成成分而分享世人。發明者翁明家更因曾任台灣宏燁臍帶血銀行董事長/總經理,大展臍帶血銀行首席顧問,尖端臍帶血銀行股東,具實務熟悉幹細胞之運用領域,並已是榮獲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智識產權局ZL201210191413.3及美國專利 US 9439874;以及中華民國智慧財產局的「用於營養保養修養多種幹細胞的食品配方及其製造方法」發明專利者,鑑於坊間面膜正夯,但訴求都僅限於保濕、美白、淡斑、除皺等其一或其二,沒有均訴求有以上多功能齊全的面膜,發明者翁明家決以四大功能皆能齊全的訴求並再加添有平痕及抗皮膚老化功能,而以其配方及製造方法特別可用於增生、活化、修補、滋潤、調節人表皮幹細胞的生醫分子創新面膜美容保養品,以結合宮廷面膜秘方及發揮現代可增生活化人表皮幹細胞生醫領域製成嶄新的面膜為本發明之特色,今後將更廣泛施惠於世人,不只女人將更愛用,「連男人也愛自己皮膚年輕化」的異軍突起面膜精品。
原本面膜對皮膚的清潔主要通過吸附作用,當面膜塗抺在皮膚上時形成覆蓋膜,經過20min左右剥去,此時,毛囊內的皮脂及污垢隨面膜一併剥落,使毛孔通暢,有利於皮脂的排泄和營養成分的滲透吸收,而達成單一訴求或兩種訴求或鮮少的保濕、美白、袪斑、除皺、平痕、抗皮膚老化的六其三訴求,而本發明領先以一種面膜可有六大功能的多種訴求;尤尖端領先可用於保養修養人表皮幹細胞的配方及其製造方法,預料可異軍突起於現今面膜市場,貢獻世人愛美、希望皮膚年輕化一族之美顏佳品。
蚯蚓斬半不死還可一分為二,壁虎、蠑螈斷尾依然可以再生出尾巴,那是這些動物有天生的再生能力幹細胞,而人類能夠有再生能力的器官目前顯示只發現在肝臟、毛髮、指甲、皮膚,其中除肝臟外都歸類在皮膚幹細胞。皮膚幹細胞在2006年日本京都大學的山中伸彌發表世界首例利用小鼠從成年皮膚生成「萬能細胞的iPS細胞」,2007年美國威斯康辛大學詹姆士.湯姆森,11月20日與山中伸彌在同一天兩個不同的單位發表:把皮膚細胞變成人類的iPS萬能幹細胞,並成功使這些幹細胞轉化成為身體器官的一部份,透過向皮膚細胞植入特定四個基因,可誘導皮膚細胞改造,變成類似「肧胎幹細胞」的一種萬能幹細胞,並後來雙雙均得了諾貝爾發明獎。說明了皮膚幹細胞是僅次於胚胎幹細胞的萬能幹細胞。2016年4月日本理化學研究所以iPS細胞培養出含有毛囊、汗腺和皮脂腺等附屬器官的人造皮膚,以往人造皮膚是不具有以上的現象的,移植到實驗鼠身上後成功長出毛髮,可望5~10年內應用到人類身上,用來治療燒傷、嚴重秃髮等疾病,皮膚幹細胞的功能一直呈現有新的突破。
皮膚幹細胞主要分為「表皮幹細胞」和「毛囊幹細胞」兩大類,表皮幹細胞為皮膚組織中的專能幹細胞,是一種成年組織幹細胞,可增殖分化為表皮中各種細胞成分,保持皮膚正常的表皮結構,表皮幹細胞從皮膚表皮基底層中分離而出,另科學家還在位於表皮之下的毛囊側部的隆凸處發現也有幹細胞存在,定義為毛囊幹細胞,並證實這些幹細胞不僅能生成毛囊,而且可發育成表皮、皮脂腺。在發現的皮膚幹細胞中研究較多也較深入的為「表皮幹細胞」,它僅占表皮底層細胞的1%~10%,但對於維護皮膚新陳代謝及創面修護具有重要意義,研究表明:表皮幹細胞是皮膚生成、修護、重塑的關鍵性源泉,關於各種原因所致的皮膚損傷、缺損、缺陷的修復均依賴表皮幹細胞的分化、增殖、遷移、融合而達到復癒的目的。
機體內表皮幹細胞多處於靜息狀態,只有在皮膚受損或體外培養的情況下,該細胞分裂、增殖才明顯加快,在正常情況下,每個表皮幹細胞可通過「不對稱分裂」產生一個幹細胞和一個定向祖細胞即短暫擴增細胞(TA),在表皮中,TA細胞的主要功能是增加終末分化細胞的數量;其次,與造血系統定向祖細胞類似,短暫擴增細胞(TA)分化潛能有限,研究顯示:在表皮中它只能定向分化為角質細胞、毛髮和皮脂線,不對稱分裂的兩者都存在於表皮基底層中,並隨著表皮幹細胞的終末分化而形成棘層和角質層細胞。幹細胞和TA細胞以及終末分化細胞分布於表皮不同的空間結構中,統稱為「表皮增殖單位(EPU)」,並呈梯度變化。另一種是「細胞亞群不對稱分裂」,也稱「對稱分裂」,即每分裂一次可產生兩個幹細胞或兩個祖細胞,如此,在表皮組織受到外來損傷時,可通過對稱分裂增加幹細胞或分化細胞的數量,從而維護表皮的穩定及有更好的對應有機體之需要。簡言之,每次分裂可產生兩個子細胞,其中一個具有幹細胞原本的特性,而另一個子細胞分化為短暫擴充細胞(TA),這個TA經過3~5次分裂後形成有絲分裂後細胞,有絲分裂後細胞又不斷向上變遷為基底層上的「終末分化細胞」,最後以「皮屑」的形成從皮膚表面脫落。也就是古人傳說人是泥塑的,每天洗臉、洗澡仍然皮膚會有永遠洗不乾淨的污垢之皮膚原因!
表皮幹細胞的來源可能有:(1)胚胎幹細胞誘導分化產生;(2)已分化細胞逆轉產生(3)間葉幹細胞再生為表皮幹細胞(4)毛囊處的幹細胞是表皮幹細胞的倉庫(5)造血幹細胞或其他組織幹細胞隨血液循環遷移或過客至皮膚組織,在某些因素的刺激下,由於幹細胞的可塑性而向表皮幹細胞橫向分化。表皮幹細胞有三個最顯著的特徵:慢周期性(終末分化)、自我更新能力、及對皮膚基底膜的黏附。這使得表皮幹細胞生長周期、生長潛伏期、對數生長期和平台期比表皮細胞長,並且表皮幹細胞的自我更新能力不僅能保持細胞無限增殖能力,並且自然分化成表皮細胞,增加和維持了活細胞的數量。
皮膚幹細胞被精進研發可變成萬能幹細胞具有人類類似肧胎幹細胞的功能外,成為醫學上組織工程皮膚的研究重點,因為每天會有多少受傷進住醫院對燒傷、燙傷、外傷和其他傷口不能癒合的患者來說,皮膚換膚來源同樣短缺,以美國來說,每年有60萬人長期受糖尿病潰痬的煎熬,60萬人要割取皮膚去治療皮膚癌,還有1萬~1萬5仟人要進行皮膚移植以治療嚴重的燒燙傷,多少手術開刀希望傷口快速的癒合,多少秃頭渴望頭髮再生及多少白髮希望變回黑髮?相對的對於最普遍的皮膚美容、皮膚會老化、會失去彈性並表現皺紋,不再細嫩光滑等,因皮膚的膚色、光澤、滋潤、細膩和彈性己都成為現代文明人愛美一族所在乎的。皮膚暴露在機械壓力、化學刺激、紫外線照射和微生物侵襲等所造成的影響,透過皮膚幹細胞的有絲分裂實現持續地生長和更新。皮膚幹細胞的分化還可受到其周圍組織及細胞外基質等外源性因素的影響,例如:刺激性生長因子、KGF(角質細胞生長因子)、EGF(表皮生長因子)、TGF(轉化生長因子)、PDGF(血小板生長因子)和抑制性信號物質(如腎上腺素)等,都參與了皮膚增殖調控,都與皮膚的恢復與修補有關,2007年美國史丹佛福大學與致力於肌膚老化研究的迪奧研發中心,研發出「表皮幹細胞防護科技」,實驗結果證實,表皮幹細胞的保護能力提升104%,有效抵抗老化及刺激性微壓力傷害。同年同校張元豪博士(台灣親民黨副主席前長庚醫院院長張昭雄的長公子)在著名的世界期刊《基因與發展》發表「老化的老鼠皮膚變回年輕化」的試驗報告,他的團隊利用一隻兩歲大的小鼠(相當人的壽命天年50歲以上),這隻老鼠皮膚已經老化,他們封鎖老鼠的NFkB基因後,運用兩週的療程在皮膚塗抹特定保養品後,使皮膚停止老化並促進新生,經過保養後的皮膚,基因狀態慢慢的出現與新生小鼠的皮膚相同,非常神奇。
雖然皮膚幹細胞被發現非常的萬能,但是在現今科技移植使用上仍存在有使用的限制和困難,最主要是幹細胞存在有來源不足及取之不易以及培養技術未臻成熟普遍化,像胚胎幹細胞雖然萬能,但是來源存在著有非常困難,除非是流產或墮胎所能採取得到,要不然必須是犧牲一個生命去救另一個生命,不合許多宗教、倫理、道德、法律的問題,而皮膚幹細胞通常是以採集兒童的割包皮,其他就是要用自體的皮膚或是異體的皮膚移植或培養,必需是犧牲一面皮膚去挽救另一面皮膚,像是有些燒燙傷患者或是醫美整型,要是利用異體的皮膚移植,會有抗宿主排斥的考量,而不論自體或異體的皮膚依然是挖東牆補西牆,在美容方面要換回年輕細嫰的皮膚、渙回年輕活力的表皮幹細胞,確是一種困難重重、金錢重重之障礙!於是尋找可替代方法成為現代醫美學的研究重點。
生醫學家先前的科技導向活化皮膚表皮細胞公認是治本的最佳方法,惟均都是採以人體的或動物性或化學的「細胞激素」作為用於抵抗皮膚老化所衍生的皮膚缺陷,而有多篇相關專利揭露生化因子的抗老化應用,例如:1987年,日本專利JP62019511A2,複合一種上皮生長因子(EGF)到化粧品中作為防止皮膚老化的成分,1999年,美國專利US56306848,應用一種有機衍生成分(guanidine derivative),作為修飾皺紋的抗老化化粧品成分,同年,日本專利JP2001097844A2,應用Thymusserphyllum作為一種化粧品的抗老化成分。一直到2003年台灣發明專利申請案號:092101859號,以含有趨化細胞因子成分(類似於骨髓細胞所分泌者)用於抗老化化粧品,2006年台灣發明專利申請案號:095149902號,以交聯化羊膜做為生醫材料之方法,例如促進灼傷病患表皮之再生,或做為抗老化除皺之護膚面膜,2008年台灣發明專利申請案號:103105080,以間質幹細胞萃取物(趨化因子)應用於皮膚老化之修復,唯這些均未揭露可增生活化人表皮幹細胞又兼可抑制皮膚癌及癌症幹細胞?特別是癌症幹細胞的特性與正常幹細胞同具增生、分化特性,若非智慧型可增生活化幹細胞,豈不連癌症幹細胞潛伏期也一起激發,而自尋死路?故甚為重要!
研究人員發現,運用某些草本植物提取物,作用於皮膚後,通過透皮滲入,可以促進皮膚新陳代謝,達到美化或修復肌膚的作用,例如中國專利CN102772354A公開了一種中藥美白去斑面膜的組合物,它其中內含有黃耆提取物製備而成,又如中國專利:CN104666178A公開了一種美白保濕組合物及面膜,它其中內含有甘草萃取物、虎杖萃取物製備而成,唯均未能揭露這些提取物是能有效增生活化人表皮幹細胞,及萃取的何分子可增生活化人表皮幹細胞,以及可促透皮分子,及有可聯合加乘作用?
中草藥歷史悠久,自古在戰鬥或用於燒燙傷、外傷的有效成分不少,所以研究者以現代幹細胞醫學基礎去測試何物可具有增生活化人表皮幹細胞?在多年的努力暫有眉目,不過全是針對燒燙傷、創傷去做研究的。而本發明係以醫美為目的,訴求可逆轉人皮膚年輕化或延緩皮膚老化的中草藥生醫分子可增生活化人表皮幹細胞;以及可改善皮膚礙觀缺陷,故採以蔣宋美齡宮廷御用面膜主成分做為奠腳石,而再錦上添花用現代可增生活化人表皮幹細胞又兼具可預防皮膚癌與抑制癌症幹細胞的生醫分子及可促滲透皮膚分子,並求可加乘作用,經以下各已有的試驗顯示以及實施例的證明,本發明在「醫美面膜」的養顏美容領域已具一種新穎性、進步性、經濟性的可供產業上應用創作。
研究人員發現已有某些草本植物提取物可增生活化人表皮幹細胞或表皮細胞,如:2004年江西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燒傷中心藥劑科劉德伍等「黃耆誘導表皮幹細胞增殖構建組織工程皮膚治療皮膚缺損」研究,結論說明:在該實驗條件下,黃耆能誘導表皮幹細胞增殖,表皮幹細胞可參與創面新生毛囊結構的形成,具有構建組織工程皮膚完整修復皮膚結構和功能的應用前景。2006年遼東學院農業與環境分院宋寧「葡萄皮提取物白藜蘆醇的功能與應用」研究,在皮膚保健和美容作用說明了白藜蘆醇可促進膠原蛋白的分泌,維持皮膚的彈性和厚度,促進SOD的活性,清除人體自由基、抗氧化,改善人體內循環,增加皮膚營養,減少皺紋,促進表皮細胞分化,抑制黑色素並美白肌膚。2009年南昌大學第一附屬醫院藥劑科胡翔等「黃耆對人皮膚表皮幹細胞增殖活性的影響」研究,結論說明:黃耆可有效增強人皮膚表皮幹細胞端粒酶反轉錄酶的表達和體外增殖活性(逆轉表皮幹細胞老化)。2007年浙江省人民醫院骨科華擎等「藻酸鹽敷料與mEGF聯合應用促進難癒性創面表皮幹細胞增殖」研究,其中表明:藻酸鹽具有極強的吸收性,能吸收相當於自身重量20倍的液體,能有效控制滲液並延長使用時間。能保持創面濕潤且不黏創面,對維持濕潤環境、提高表皮細胞的再生能力、加快表皮細胞移動、促進創面癒合有重要意義得到發揮(2015年台灣發生驚動世界的八里八仙遊樂園集體燒傷新聞,結果患者送到有研發藻酸鹽敷料的台灣三軍總醫院,其燒傷治癒率遠比其他醫院患者為高,成為另一新聞焦點)。研究人員亦發現原本昆蟲、甲殼類或蛇類動物靠著一種「蛻皮激素」脫殼、脫皮,它能刺激真皮細胞產生新的表皮,而蛻變,如蝴蝶、蠶、蟬或蛇等等皆具代表性。而在1966年K. Nakanishi等人首次在台灣民間抗腫瘤草藥「百日青」中發現植物也有此物質,也是植物為什麼能有返青復萌或常青的一種重要元素,更後來在哺乳動物、人類也發現其在生長發育、蛻皮生殖發揮作用,尤其在植物界存在廣泛,並可大量提取,像是桑葉成了蠶的主要食物,桑葉中的蛻皮激素稱為β-蜕皮激素,又稱為蜕皮甾酮,在1974年Michael D等人通過體外實驗可促進人表皮細胞分化,最近更在2009年廣州南方醫科大學附屬南方醫院李國芳等「蛻皮甾酮對人表皮幹細胞體外增殖的影響」研究,結論說明:體外培養條件下蛻皮甾酮(EDS)能促進人表皮幹細胞(hESCs)增殖,該作用在EDS濃度為80mg.L-1時最為顯著。其促進作用機制之一可能是其促進人表皮幹細胞由G0期(細胞處於休眠期,可能為暫時性或永久性的停止生長)/G1期(細胞開始生長,細胞大小增加,同時產生RNA及合成蛋白質,主要的目的是為DNA複製做好準備),進入S期(即為DNA合成期,為了使分裂後的兩個子細胞相似,必須複製使含量增加一倍),再由S期進入G2期(為DNA複製到有絲分裂的期間,此時細胞核內的DNA的含量由G1期的2n變成4n。G2期也存在限制點,檢查DNA是否完成複製,細胞是否生長至合適大小,環境因素是否有利於細胞分裂等)/M期(在M期階段的細胞停止生長的蛋白質之合成,所有細胞的能量集中複雜而有規律性的細胞分裂以得到兩個相似的子細胞),啟動及逆轉了表皮幹細胞的活性。2010年上海曙光醫院仇菲等「積雪甙促進人表皮幹細胞複製和分裂作用」的研究,說明:積雪甙具有促進膠原更新,加速創面癒合等功能,對體外培養的人表皮細胞的分裂有促進作用,能縮短表皮細胞融合時間,對表皮細胞增殖具有促進作用及保護效能。2010年瑞士百樂公司進行了多種綜合研究測試,結果表明玫瑰葉幹細胞不但可以提升皮膚幹細胞的活力和壽命,同時能增強皮膚的屏障功能,保護肌膚對抗氣候變化引起的壓力。廣州嶺宇有限公司亦同樣以玫瑰葉幹細胞研究試驗,結果說明:玫瑰葉幹細胞能保護表皮幹細胞和維護皮膚屏障,在除皺及抗皮膚斑紅、過敏卓有效果。2011年大陸武警醫學院王毅錚等「白藜蘆醇對UVB損傷HaCaT細胞保護作用的雙向電泳圖譜差異分析」研究,結論說明:白藜蘆醇可上調細胞轉錄相關蛋白的表達,進而保護並促進細胞轉錄正常進行,另一方面,還通過上調MAGOH蛋白活性,促進表皮細胞分化而對中波紫外線(UVB)起到防護作用。
研究人員發現一種在草本植物天然的抵禦元素、抗菌素,使植物能夠面對艷陽高照、寒冬夜冷、風吹雨淋、煙霧露霜,鳥要啄、蟲要啃、連根微生都要蛀的侵襲,而能屹立生存,那就是目前72種植物的皮、葉、根發現的白藜蘆醇生醫分子,而以在葡萄皮、虎杖根、花生芽、桑樹葉發現含量最高,經多年生醫學家的不斷研究試驗屢有驚人不同的療效問世,如:2004年美國麻省理工學院賈倫提博士和辛克萊博士從事自限食療法後的其他抗老化方法,以多種可稱抗老化的食材餵食酵母菌、線蟲、果蠅,結果以白藜蘆醇這種生醫分子能延長其生命達75%,顯示白藜蘆醇能增加其sir2(長壽基因)活性。2006年義大利神經學研究所的亞歷山德羅˙切萊里博士在《當代生物學》雜誌發表:餵食白藜蘆醇能夠使最短命脊椎動物非洲齒鯉(魚)壽命延長了50%以上。2006年11月1日美國哈佛大學與美國國家老人學研究所合作,由辛克萊博士研究團隊從百餘種稱可抗老化食材篩選可激活sirt~1長壽基因的18種食材,而以白藜蘆醇列為榜首,經老鼠試驗可延長老鼠壽命15%(相當人類壽命延長10年),這個成果報導轟動全世界,全球5000家以上媒體均報導這則白藜蘆醇的神奇。2006年其後繼續進一步的對猴子做抗老化試驗,因為猴子的壽命天年40歲,人的壽命天年為120歲,在這麼長的壽命天年短短幾年是沒有辦法斷定抗老化的延長壽命幾年結論,但是在美國威斯康辛大學試驗室的20歲猴子,有吃白藜蘆醇的猴子與沒有吃白藜醇的猴子同齡經過八年;兩種猴子從外表表徵、身體狀況活動力觀察,有吃白藜蘆醇的猴子朝氣彭勃、容光煥發,沒有吃白藜蘆醇的猴子老態龍鍾,顯然對照吃白藜蘆醇的猴子年輕許多!另科學家針對白藜蘆醇人體吸收劑型做了各項比較試驗,以透皮吸收較口服為佳,因此做為養顏美容保養品的貼敷更有益人體的吸收。
研究人員發現某種草本植物提取物可抗皮膚自然老化,如:玫瑰因其浪漫、香醇的香味成為古今中外時尚女性最愛的香型,更是名貴婦人以玫瑰花浴的崇尚奢侈品,全世界有近3/4的香水都含有玫瑰精油的成分,在西方的香料中,玫瑰被稱為花中的「皇后」,是最古老和占有相當地位的天然香料之一。它色彩艷麗迷人,香味甜美芬芳,成為西方情人節代表性的獻物,亦是中外歷史許多名女人的最愛。英國著名的戴安娜王妃最愛香水大師jean patou在1929年製作的joy玫瑰香水。在古埃及托勒密王朝時期,有埃及艷后之稱的女王克里奧佩特拉(cleopatra)就對玫瑰芬芳、催情的作用情有獨鍾,每天都作玫瑰花浴,甚至在卧室的地上鋪滿了厚達45公分的玫瑰花瓣,濃郁的玫塊花香令凱撒大帝和羅馬名將安東尼沉醉其中,先後拜倒在她的石榴裙下。
中國歷史上香妃又稱容妃,是清朝乾隆皇帝四十一位后妃中唯一來自維吾爾族的女子,傳說她從不施脂粉、不佩香袋,渾身卻散發著一股玫瑰異香,「玉容未近,芳香襲人,沁人心脾,令人神飛」。原來香妃本是新疆回部酋長霍集贊的王妃,長期生活在天山山腳下,從小就嗜食當地特製的玫瑰花醬,幾乎每餐必食,即使被送入北京的皇宮,每月也要讓人千里迢迢從新疆帶來玫瑰花醬食用,她全身散發的玫瑰異香傳說可能與此有關。
蔣宋美齡更是酷愛玫瑰,在台灣士林官邸就有盛大的專門玫瑰花花園,種滿各式各樣的玫瑰花,並用以玫瑰花浴、玫瑰花醬及面膜的保養品,一直到106歲還是依然雍容華貴!成為現代愛用玫瑰的指標人物!
玫瑰精油的主要化學成分為香茅醇(玫瑰醇)、香葉醇、苯乙醇、金合歡醇及其酯類、芳樟醇、玫瑰醚、丁香酚、甲基丁香酚。這些芳香物質含量上的多少及其化學成分上的差異,更產生了深受全世界女性喜愛的濃郁、浪漫、甜美、神秘的玫瑰之香,它在紅景天揮發油的促滲透與抗氧化活性作用下順利被人體吸收,進入血液、體液,隨循環系統迅速游走於全身,並可能通過鼻翼、腋窩、臍窩、腹股溝及生殖器周圍等處的汗腺及全身各處的小汗腺散發出悠悠浪漫的玫瑰香芬芳,從而幫助人掩蓋體味,今人心曠神怡!
2008年山東省濟南衛生學校李明等「玫瑰花的生藥學研究初探」研究,說明玫瑰精油是從玫瑰花中提取的珍貴工業原料,被譽為「液體黃金」,是黃金價值的1.5倍,利用富含的VA 、VB 、VC 、VE 、VK 以及單寧酸(其中含VC 量較高,比中華彌猴桃還高8倍以上,可稱作維生素C之王)等有益成分之玫瑰精油,能夠防止皮膚老化、平扶肌膚細紋,調節肌膚的平衡。
2010年元月遼寧中醫藥大學王培等「白藜蘆醇對自然衰老小鼠H2 O2 含量和ATP酶活力影響」的實驗研究,實驗結果表明:白藜蘆醇能夠清除自由基,減少皮膚組織中過氧化氫(H2 O2 )含量和提高三磷酸腺苷ATP酶的活力,推測和證明了其在延緩皮膚衰老方面的作用。2010年遼寧中醫藥大學吳景東等「白藜蘆醇對自然衰老小鼠T-SOD活力及MDA含量影響的實驗研究」,結論說明:白藜蘆醇可以提高自然衰老小鼠血清中總超氧化物岐化酶(T-SOD)活性,降低皮膚組織中丙二醛(MDA)含量。白藜蘆醇通過清除氧自由基,對小鼠皮膚衰老進程有一定的控制和影響作用,可延緩其皮膚衰老,並呈劑量依賴性。2010年後遼寧中醫藥大學王培,遼寧衛生技術學院張效莉,遼寧省肛腸醫院皮膚科張燚等不同的研究單位,各以相同白藜蘆醇對自然衰老小鼠皮膚做實驗研究,綜合各結論證實:白藜蘆醇能提高小鼠谷胱甘肽(GSH)和抗氧化自由基含量,減少皮膚組織中過氧化氫(H2 O2 )含量和提高ATP酶的活力,並可防止皮膚自然衰老所引起的線粒體DNA的損傷,降低mt DNA缺失突變率的發生,達到延緩皮膚組織衰老的作用。2011年遼寧省肛腸醫院皮膚科張燚等「白藜蘆醇對自然衰老小鼠皮膚線粒體DNA損傷的實驗研究」,結論說明:白藜蘆醇可防止自然衰老引起的皮膚線粒體DNA的損傷。2011年4月遼寧中醫藥大學吳景東、張效莉等「白藜蘆醇對衰老小鼠GSH和抗超氧陰離子自由基含量變化的影響」研究,討論衰老是生命過程中正常而又複雜的生理現象,是機體內各種生化反應的綜合過程,隨著年齡的增長,自由基產生增多,而清除自由基的相關酶的活性下降以及機體免疫功能下降等多種因素均是機體發生衰老的重要機制。據2000年Hung等研究證實白藜蘆醇的抗氧化作用強於維生素E及維生素C,並能清除自由基,尤其是羥自由基,使DNA免受損傷,還可通過抑制二硫化谷胱甘肽的形成,使谷胱甘肽處於還原狀態,從而抑制自由基的形成。結論說明:白藜蘆醇可以提高GSH和抗超氧陰離子自由基含量,有提高機體的抗氧化能力,達到有效延緩皮膚組織衰老的作用,且與劑量的高低無明顯關係。2011年江西宜春美容醫學院吳正平等以「紅景天對急性衰老模型小鼠皮膚研究」,結論說明:紅景天多糖能明顯提高衰老小鼠皮膚組織羥脯氨酸含量,從而促進皮膚膠原蛋白合成,具有增強皮膚彈性,延緩皮膚衰老的作用。2015年大連工業大學白陽等「甘草黃酮的制備及其抗皮膚老化功能」研究,結論說明:甘草黃酮明顯抑制UVB導致的皮膚細胞膠原蛋白分解酶(mmp~L1)的生成,甘草黃酮質量濃度在1和10μg/mL時,將mmp~L1的生成分別降低23%和56%,說明其具有抗皮膚老化功能。
研究人員發現某種草本植物提取物可抗皮膚光老化,如:2008年大陸中南大學陳明亮的「UVA致人成纖維細胞和角質形成細胞損傷機制及白藜蘆醇的光保護作用」博士論文研究,結論說明:白藜蘆醇能修復長波紫外線(UVA)對人皮膚成纖維細胞和H2 C2 T細胞增殖的損傷,通過下調iNOS mRNA蛋白的表達,減少NO的合成以達到修復紫外線損傷的作用。2009年8月中國大陸中南大學陳明亮等在「白藜蘆醇對長波紫外線輻射後皮膚成纖維細胞增殖及誘導型一氧化氮合酶表達的影響」研究,結論說明:長波紫外線(UVA)可抑制體外培養的真皮成纖維細胞的增殖,誘導一氧化氮合酶(iNOS)的表達,而白藜蘆醇對UVA輻射損傷的成纖維細胞有保護作用。2009年9月中國大陸醫科大學附屬醫院皮膚科賈麗麗等在「白藜蘆醇對模擬日光照射所致皮膚損傷的防護作用」研究,結論說明:白藜蘆醇加抗氧化劑可有效防護模擬似日光照射引起的急性光損傷。2009年南昌大學況曉東等「白藜蘆醇對皮膚光老化的保護作用」研究,結論說明:白藜蘆醇可以提高光老化皮膚抗氧化物酶活性,改變氧化產物的含量,達到抗皮膚光老化作用。2011年蘇州大學葉侃等「白藜蘆醇對鈷60COγ射線照射線蟲壽命和生殖的影響」研究,結果表明:白藜蘆醇能提高受照射線蟲的壽命,增加產卵的存活率,保護其線粒體功能,其作用機制可能與白藜蘆醇減輕自由基所致的線蟲粒體損傷有關。2011年大陸中南大學唐樺等「白藜蘆醇對中波紫外線照射後人角質形成細胞的保護作用」研究,結論說明:不同濃度的白藜蘆醇對正常人角質形成細胞(HaCaT)增殖無明顯影響,白藜蘆醇卻在體外對照射後的HaCaT細胞有保護作用,其機制可能與提高氧化酶活性,清除自由基有關。高濃度白藜蘆醇的保護作用強於低濃度,表明白藜蘆醇的這種保護效應有一定的量效關係。2012年天津醫科大學王晶晶等「白藜蘆醇對中波紫外線致人角質形成細胞損傷的防護作用」研究,結論說明:白藜蘆醇可以顯著抑制UVB照射誘導的HaCaT細胞產生的MMP-1,MMP-9及TIMP-1 mRNA含量的變化,對皮膚光老化可有一定的防護作用。2012年西安交通大學鄭雯等「白藜蘆醇對UVB照射的人皮膚成纖維細胞MMP-1水平及細胞凋亡的影響」研究,結論說明:白藜蘆醇可以抑制UVB照射誘導的人皮膚成纖維細胞MMP-1水平的升高,並可減少細胞因UVB照射引起的凋亡,白藜蘆醇可能通過此機制對紫外線照射皮膚起到保護作用。2012年大陸中國醫科大學吳嚴等「白藜蘆醇外塗對模擬日光照射所致皮膚紅斑的抑制作用」研究,結論說明:白藜蘆醇外用可有效預防與治療模擬日光照射誘導的皮膚紅斑,尤以預防性應用效果更好。2010年台灣輔仁大學謝文豪的「甘草次酸衍生物對皮膚生理之應用」研究,結論說明:甘草可當作一種提高AQP~3表現的化合物(AQP~3第三型水分子通道是一種小分子(~30KDa)並鑲嵌於人表皮細胞膜上的「水通道蛋白」,其功能可促進水分及小分子如甘油的運輸。許多研究指出,提高AQP~3表現,會增加細胞增生及細胞遷移,增強皮膚屏障,進而達到促進皮膚傷口癒合)應用於AQP~3蛋白缺乏之皮膚及其他相關疾病,延緩皮膚老化。2012年長沙人民醫院皮膚科唐樺等「白藜蘆醇對紫外線照射後人角質形成細胞AQP3(水通道蛋白)表達的影響」研究,結論說明:白藜蘆醇可能通過抑制UVB導致的AQP3 mRNA下降,及提高氧化酶活性,清除自由基的功能,從而延緩皮膚衰老。2014年廣州市皮膚病防治所劉清等「白藜蘆醇作為NrF2(核因子E2相關因子2)激活劑防禦紫外線致皮膚氧化應激損傷的研究」,結論說明:白藜蘆醇其激活NrF2的機制可能是通過降低Keap1表達,促進NrF2在核內聚集從而保護HaCaT細胞免受UVA照射所導致的氧化應激損傷。2014年天津市分子核醫學重點實驗室王彥等「白藜蘆醇抑制輻射誘導NLRP3表達機理」研究,結論說明:白藜蘆醇能夠明顯抑制輻射誘導的1L~1β和NLRP3轉錄與表達,並且可能是通過sirt1~ NLRP3途徑發揮作用的。2015年中國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皮膚科雷衛等「白藜蘆醇對UVA照射人成纖維細胞的光保護作用」研究,結論說明:0.01mmol/L白藜蘆醇可能通過抑制1L~1β和NF~kB及其介導的MMPs表達,從而抑制UVA照射對人成纖維細胞造成的光損傷。2007~2010年由台灣嘉南藥理科大化妝品研究所張雅淑、劉容秀及南京醫科大學沈幹,北京中醫藥大學史飛等不同的學術研究單位,共同以紅景天針對人皮膚光老化影響研究,綜合各結論證實:紅景天確對UVB/UVA照射引起的人皮膚光老化缺陷,有保護及修護效果,其作用機制為紅景天具有改善UV照射所引發type 1 procollagen蛋白表現量減少;及MMP~1蛋白表現量增加之情形,以及可增加人角質形成細胞內抗氧化酶活性、抑制脂質氧化反應達到清自由基作用,明顯提高皮膚組織羥脯氨酸含量,進而維持細胞外基質中膠原蛋白之含量增強皮膚彈性。2010~2015年由廣東藥學院陳東波、蘭州大學田卓華、邊芳、趙敏、蘭州軍區總醫院皮膚科楊桂蘭等不同學術與臨床單位,共同以甘草、紅景天、黃耆針對人皮膚光老化影響研究,綜合各結論證實:甘草、紅景天、黃耆確對中波紫外線(UVB)照射所造成的人皮膚光老化和細胞凋亡,有抑制保護和修復作用,其保護機制為甘草、紅景天、黃耆可誘導皮膚組織中caspase~8、HSP27、HSP70表達及上調IL~10、SOD、NO表達,並抑制MDA、TNF~α的產生,增強皮膚抗氧化能力,促進氧自由基清除及皮膚膠原蛋白合成,減少皮膚細胞凋亡有關。
研究人員發現某種草本植物提取物可促進皮膚美白、袪斑作用,如:2009年台灣弘光科技大學化妝品科研所張汀沂等「白藜蘆醇美白特性之研究」,結論說明:白藜蘆醇可以有效抑制蕈菇酪胺酸酶之酵素活性,且由酵素動力學分析結果推測,白藜蘆醇應為酪胺酸酶之非競爭性抑制劑。而白藜蘆醇與麴酸相加後,其抑制細胞外酪胺酸酶活性能力具有加乘作用。利於應用於皮膚美白保養品的開發。2011年北京林業大學楊陽等「白藜蘆醇對酪氨酸酶體外抑制活性的動力學研究」,結論說明:白藜蘆醇對酪氨酸酶單酚酶和二酚酶均有抑制作用,它不但可用於色素增加性皮膚病(黃褐斑、雀斑等)的臨床治療,而且可用於化妝品使膚色增白,還可應用為食品添加劑,成為預防果蔬褐變和治療各種色素病的良好製劑。2011年北京清華大學生命科學學院史先敏等「白藜蘆醇美白功效的初步研究」結論說明:白藜蘆醇的確對B16黑色素細胞的增殖和細胞內的酪氨酸酶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從而減少了黑色素的合成,起到美白的效果。為化妝品添加白藜蘆醇作為美白劑提供了實驗依據。2011年北京中醫藥大學劉榮等「化妝品原料美白功效動物評價應用研究」,結論說明:白藜蘆醇對於黑色素生成具有明顯的抑制作用,表明白藜蘆醇不僅可以有效抑制酪氨酸酶活性,具有抑制黑色素生成的潛力,而且具有較強的透皮和透細胞膜功能,具有較好的美白效果。2013年廣東檢驗檢疫技術中心秦瑤等「動物模型評價化妝品原料美白功效的研究」,結論說明:複合使用熊果苷/白藜蘆醇能顯著提高美白效果,使組織中的黑色素顆粒生成和分布明顯減少。2014年廣東藥院羅莉瓊的「白藜蘆醇對酪胺酸酶活性抑制作用」的實驗研究,說明白藜蘆醇能減少人體皮膚黑色素的合成,從而達到美白、治療黃褐斑、雀斑作用,在一定的最佳條件下,白藜蘆醇對酪氨酸酶有顯著的抑制作用,隨著效應物即白藜蘆醇濃度增大,酪氨酸酶的活力逐漸下降,其半數抑制率IC50為5.3mmol/Lo理論上可以表明白藜蘆醇應用在化妝品添加劑,以增加化妝品的美白效應。2003~2009年上海復旦大學馬晶波及台灣嘉南藥理科大化妝品科研所張雅淑;以及台灣的中國醫藥大學簡吟芝等學研究單位,分別以紅景天針對人皮膚美白效果影響研究,綜合結論均確認:紅景天能抑制酪胺酸酶活性而使黑色素含量降低,其機制可能是通過調節酪氨酸酶mRNA和蛋白的表現對黑色素細胞合成的抑制,證明紅景天治療皮膚色素沉著疾病是安全性與有效性,適於美白保養品篩選原料。2014年台灣的中國醫藥大學王筱雯的「玫瑰花萃取物抑制黑色素生成及其機制探討」的研究,結論說明:玫瑰花萃取物對酪氨酸酶有顯著的抑制作用,並抑制黑色素細胞黑色素的生成,具有美白效果,是很好的化粧品添加劑。2010~2013年台灣嘉南藥理科技大學陳彙淳和陳世龍分別以「甘草在美白化粧品之配方設計」及「甘草萃取液的研發與其皮膚效能之研究」,結論分別說明:甘草萃取液的確是具備優異的抗氧化與美白活性,且有優異的安全性與穩定性,對紫外線色斑具改善效果,是具備成為優異皮膚保養品機能性原料的潛力。2011~2015年南京醫科大學岳學狀;吉林省白城醫專應隆;及天津中醫藥大學王艷;海南省皮膚病醫院黎雯等醫學研究單位,分別以甘草針對人皮膚美白效果研究,綜合結論說明:甘草中的光甘草定是目前世界上公認最有效的天然美白劑,其既能抑制酪氨酸酶的活性,又能抑制多巴色素互變和二羥基吲哚羧酸(DHICA)氧化酶活性,可通過降低黑色素細胞內游離鈣離子的濃度從而抑制黑色素細胞的遷移,是一種快速、高效、綠色的美白、袪斑化妝品添加劑,其美白亮膚、袪斑作用,為具有有與SOD(過氧化物歧化酶)相似的清除自由基能力,以及維生素E相似的抗氧自由基能力,和可減少黑色素細胞形成有關。
研究人員發現某種草本植物提取物可幫助皮膚損傷/傷口癒合,如:2004年江西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燒傷中心藥劑科劉德伍等以「黃耆對誘導人表皮幹細胞增殖建構組織工程皮膚治療皮膚缺陷醫學試驗」研究,結論說明:黃耆對人表皮體外擴展生長具有促進作用,能誘導表皮幹細胞增殖,具修護皮膚缺損結構和功能應用。2011年上海海洋大學張希等「中藥對合浦珠母貝插核手術傷口癒合效果和珍珠量的影響」研究,結論說明:白藜蘆醇或雲南白藥對傷口單次處理的效果最好。可顯著促進機體碱性成纖維細胞生長因子(bEGF)和血管內皮生長因子(VEGF)的表達,從而使血管生長加快,有利於傷口的癒合。2012年台灣科技大學高藝慈的「比較生物相容的細菌纖維素與膠原蛋白Ⅰ膜結合白藜蘆醇應用於傷口修復的效益」碩士論文研究,結論說明:經實驗結果,使用含有白藜蘆醇的細菌纖素因為具有很好的生物相容性以及調控發反應,能夠提供受損皮膚一個較好的環境進行皮膚的修復。2009年台灣嘉南藥理科技大學化粧品科技研究所蔡幸津的「紅景天萃取液應用於燒燙傷大鼠動物模式之探討」研究,結論說明:紅景天苷可能經由減少脂質過氧化及增加體內總抗氧化並減少皮膚中的發炎因子(TNF~α IL~1β)而達到燒燙傷害後所造成的修護作用。2008~2010年廣州南方醫科大學鄭高雲、周雲峰等各以蛻皮甾酮對兔實驗性皮膚創傷、缺損的促癒合作用及機制研究,綜合結論說明:蛻皮甾酮確能促進兔實驗性皮膚創傷的癒合,其機制可能與誘導表皮生長因子受體(EGFR)和bFGF的高表達有關。2010年台灣中臺科技大學葉人與的「電紡明膠奈光纖維結合積雪草於皮膚組織工程之應用與評估」研究,結論說明:積雪草苷緩慢釋放至受傷的皮膚組織中,促進皮膚內纖維母細胞增生,具有促進傷口癒合、縮短治癒時間的效果。2007~2014年浙江人民醫院華擎;及北京積水潭醫院田彭等以褐藻膠(又名海藻酸鈉、藻酸鹽)對難癒性皮膚缺損創面影響的醫學研究及對瘢痕皮膚供板區創面癒合的臨床效果研究,結論說明:褐藻膠可治療難癒性皮膚缺損創面,不僅可以增加碱性成纖維細胞生長因子(bFGF)的表達以及表皮幹細胞的增殖,而且可以通過bFGF與表皮幹細胞相互的作用,進一步促進創面快速高質量地癒合。2015年加拿大曼尼托巴大學吳軍等「藻酸鹽在促進小鼠全層損傷皮膚創面癒合中的作用」研究,結論說明:藻酸鹽用於皮膚創面,可促進骨髓間充質幹細胞(MSCs)在體內粘附、生長、分化、遷移,進而促進皮膚組織修復,更可加速創面癒合。
研究人員發現某種草本植物提取物可幫助任意皮瓣成活,如:2009年西京醫院董苑梅等以「白藜蘆醇對移植的任意皮瓣影響實驗研究」,結論說明:白藜蘆醇能夠顯著減少任意皮瓣移植後,組織內丙二醛(MDA)含量和抑制髓過氧化物酶活性,驗證了白藜蘆醇的抗氧化、抗自由基的作用,從而減輕皮瓣組織中毛細血管內皮細胞損傷,減輕缺血~再灌注損傷後內皮細胞與白細胞的黏附,有效防止缺血再灌注過程中的自由基損傷。另白藜蘆醇還可有效抑制血小板聚集,從而減輕皮瓣微循環的損傷,為白藜蘆醇能夠減輕皮瓣缺血再灌注損傷的作用機制,所以白藜蘆醇具有提高缺血皮瓣成活的潛力。
研究人員發現某種草本植物提取物可幫助皮膚除皺/平淡皮膚瘢痕,如:2007年美國史丹佛福大學張元豪研發團隊在老鼠實驗中發現,只要封鎖名為「NFkB」的單一基因,就可以讓老鼠的老化肌膚在接受兩週療程後恢復年輕。全球知名美容醫學權威尼可拉斯‧裴禮康博士指當皮膚細胞處於NFkB高度活化狀態並伴隨其他AP~1的轉錄因子時,便會產生皮膚皺紋。諸多研究證明白藜蘆醇就是NFkB天然的剋星,張元豪博士設法使一些兩歲小鼠(相當人類半百歲)的皮膚細胞中的NFkB受制,在老鼠皮膚塗抹特定乳霜,即始得皮膚細胞停止老化,兩週後,老鼠身上接受治療部位皮膚的基因和組織即變成年輕化!2007年12月1日台灣的中國時報、聯合報特別轉載這一研究成果。2007年Moreau對33名37~64歲女性的臉部及頸部皮膚,以Sirt~1激活劑(如白藜蘆醇、克魯維酵母菌雙性縮胺酸)1次/d共四週,結果證明Sirt~1激活劑可使人類正常皮膚纖維母細胞及表皮細胞中的Sirt~1表達增加,並可減少中波紫外線(UVB)引起的皮膚細胞衰老和DNA損傷。研究表明在第一次使用Sirt~1激活劑後,皮膚的水合作用均明顯改善、皮膚皺紋、色素沉著等皮膚衰老問題明顯改善。2005年9月深圳市第二人民醫院朱倩等「白藜蘆醇對膠原合成及相關基因表達的影響」研究,結論說明:白藜蘆醇對人皮膚瘢痕組織成纖維細胞增殖有抑制作用,且呈劑量/時間依賴性。另白藜蘆醇對Ⅰ型及Ⅲ型前膠原mRNA有明顯抑制作用,對Ⅰ型前膠原mRNA的抑制作用要比Ⅲ型前膠原強。(增生性瘢痕最主要的特徵之一就是過量膠原的沉積,人皮膚及疤痕的膠原主要由I型及Ⅲ型組成)許多報導已證明增生性瘢痕的膠原增生以Ⅰ型為主,即Ⅰ型膠原增高比Ⅲ型明顯。因此白藜蘆醇對Ⅰ、Ⅲ型前膠原合成的抑制作用,其分子機制可能是從轉錄的水平下調膠原Ⅰ、Ⅲ型mRNA的表達,從而抑制成纖維細胞合成膠原和降低膠原酶的降解。2006年3月朱倩等於《中國自然醫學雜誌》發表「白藜蘆醇對人皮膚成纖維細胞及兔耳增生性瘢痕的影響」論著,結論說明:(一)白藜蘆醇降低成纖維細胞增殖指數是其抑制瘢痕增生的途徑之一,且呈劑量/時間依賴性(二)隨著白藜蘆醇濃度增大,兔耳瘢痕增生指數下降,與瘢痕的體外實驗相吻合。2006年7月深圳第二人民醫院朱倩等在「白藜蘆醇對三維培養的人皮膚瘢痕成纖維細胞收縮特性的影響」臨床論著,證實白藜蘆醇對人皮膚瘢痕組織成纖維細胞增殖以及Ⅰ、Ⅲ型前膠原mRNA有明顯抑制作用,並能降低成纖維細胞增殖指數及兔耳瘢痕增生指數。結論表明:白藜蘆醇確可促進三維培養的皮膚瘢痕成纖維細胞的收縮。2009年廣東珠海市第二人民醫院喜占榮等「白藜蘆醇對成纖維細胞分泌心鈉素及腦鈉素的影響」研究,結論說明:實驗發現瘢痕成纖維細胞體外培養時分泌心鈉素和腦鈉素,白藜蘆醇能明顯抑制心鈉素和腦鈉素分泌,說明白藜蘆醇對成纖維細胞增殖及肥厚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其作用可能與上調NO-cGMP信號通路有關。
研究人員發現某種草本植物提取物及化學成分具促進經皮滲透/保濕效果,如:2008年台灣長庚大學黃梓柔的「天然抗氧化物白藜蘆醇之經皮膚投與傳輸系統研究」結論即說明白藜蘆醇在非離子狀態之滲透皮膚功能優於離子狀態。2011年北京中醫藥大學劉榮等「化妝品原料美白功效動物評價應用」研究,結論即說明:白藜蘆醇有轉強的透皮和透細膜功能。2011年天津中醫藥大學田慧等「白藜蘆醇磷脂複合物的體外透皮研究」,結論說明:白藜蘆醇磷脂複合物提高了白藜蘆醇的親水性和親脂性,累積滲透量顯著增加,釋藥行為符合一級釋藥模型。其促滲透機制可能與影響皮膚角質層結構和脂質層的流動性有關。2012年中國發明專利本發明人ZL2012 10191413.3及美國也通過發明專利「用於營養保養修養多種幹細胞的食品配方及其製造方法」,說明以海藻酸鈉(又稱藻酸鹽)併同羥丙基~β~環糊精包埋白藜蘆醇等為包合物當載體,可使「配方」達成在體內「長留時間」與到達「標靶」控釋的效果。2016年原料供應商皆表明羥丙基β環糊精在化妝品原料領域用作穩定劑、乳化劑、去味劑等,可降低化妝品中有機分子對皮膚黏膜組織的刺激,增強有效成分的穩定性,防止養分成分的揮發、氧化,並增加難溶性香精、香料的水溶,保持香味的緩釋及持久。2007年浙江人民醫院華擎等「藻酸鹽敷料與凍幹鼠表皮生長因子(mEGF)對難癒性創面表皮幹細胞增殖」研究,結論說明:藻酸鹽具有極強的吸收性,能吸收相當於自身重量20倍的液體,常被運用包埋藥物進入體內釋藥,若以液狀並能有效控制滲液並延長使用時間,維持濕潤(保濕)環境。2013年台灣嘉南藥理科技大學吳承穎的「玫瑰花瓣萃取物抗氧化與美白功效」研究,結論說明:玫瑰花精油在高濃度的劑量下(500μg/mL與1000μg/mL)確可以發現有顯著的抑制B16黑色素細胞生成黑色素的活性。玫瑰花瓣所萃取的粗多醣體在吸濕能力與保濕能力的評估上均與玻尿酸相似,即玫瑰萃取的玫瑰多醣具備開發成為天然保濕成分及化粧品原料的潛力。2014年浙江義烏出入境檢驗檢疫局田富饒等「桑葉提取物對皮膚保濕性能和彈性」的臨床研究,結論說明:桑葉提取物具有明顯的皮膚保濕、滋潤功能,並提升皮膚彈性,包括粗彈性、淨彈性和緊實程度的提升,以及抗皺功效。2014年江蘇省大豐市天生藥業公司陳隽樓等「高山紅景天揮發油對黃岑苷體外透皮吸收的影響」研究,結論說明:1%高山紅景天揮發油聯用3%氮酮對黃岑苷的促進滲透效果最好(一般單一使用紅景天1%,氮酮5%即透皮效果良好),證明了紅景天透皮作用。2015年天津中醫藥大學王艷等「促滲劑對光甘草定體外經皮膚滲透效果的影響」研究,結論說明:光甘草定的透皮吸收率較低,促滲劑能有效使其透過皮膚,不同促滲劑均能促進光甘草定的經皮滲透效果,而以氮酮為最佳。
本發明人有鑑於上述悉知某些中草藥俱備可增生活化人表皮幹細胞的藥物實驗報告,唯目前只都應用於燒燙傷、創傷等傷口癒合之研究,未曾有用於皮膚美容保養品的面膜上,且這些中草藥某些並不具透皮性,很難滲入體內進行可增生活化人表皮幹細胞,又幹細胞的特性「增生」、「分化」與癌症幹細胞的特性完全一樣,所以激發正常的人表皮幹細胞後,也可能激發潛伏期皮膚癌症幹細胞的顧慮!有實用困難及有待改善的缺失!故盼能提供一突破性的設計以增進實用效果,經潛心研思、設計組制,綜集其多年從事幹細胞保存銀行經驗及已獲中國及美國發明專利:用於營養保養修養多種幹細胞的食品配方及其製造方法殊榮,累積相關產品設計產銷的專業技術知識與實務經驗經研思設計求證,終研發出本發明之用於保養肌膚之表皮幹細胞及具有多種功能的中草藥組成物及其面膜,以提供男女都真正實用的面膜技術領先尖端產品者。
因此,本發明的目的即在提供一種用於保養肌膚之表皮幹細胞及具有多種功能的中草藥組成物及其面膜,以改善肌膚的多種問題。
本發明為解決習知技術之問題所採用之技術手段係提供一種中草藥組成物,包含如下重量百分比之原料:葡萄皮或虎杖根萃取物5%~11%;桑葉萃取物0.5%~1.1%;黃耆萃取物5%~11%;雷公根萃取物0.7%~1.3%;褐藻萃取物3%~9%;玫瑰萃取物1%~5%;紅景天萃取物1%~5%;甘草萃取物0.5%~6.5%;及添加劑51%~83%,其中,該葡萄皮或虎杖根萃取物包括不低於770mg/L的白藜蘆醇,該桑葉萃取物包括不低於50mg/L的蛻皮甾酮,該黃耆萃取物包括不低於770mg/L的黃耆甲苷,該雷公根萃取物包括不低於70mg/L的積雪甙,該褐藻萃取物包括不低於570mg/L的藻酸鹽,該紅景天萃取物包括不低於70mg/L的紅景天揮發油及不低於170mg/L的紅景天苷,該甘草萃取物包括不低於170mg/L的甘草黃酮及不低於120mg/L的光甘草定,及該玫瑰萃取物包括不低於170mg/L的玫瑰葉幹細胞及不低於70mg/L的玫瑰花精油。
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係提供一種中草藥組成物,該葡萄皮或虎杖根萃取物包括770~830mg/L的白藜蘆醇,該桑葉萃取物包括50~110mg/L的蛻皮甾酮,該黃耆萃取物包括770~830mg/L的黃耆甲苷,該雷公根萃取物包括70~130mg/L的積雪甙,該褐藻萃取物包括570~630mg/L的藻酸鹽,該紅景天萃取物包括70~130mg/L的紅景天揮發油及170~230mg/L的紅景天苷,該甘草萃取物包括170~230mg/L的甘草黃酮及120~180mg/L的光甘草定及該玫瑰萃取物包括170~230mg/L的玫瑰葉幹細胞及70~130mg/L的玫瑰花精油。
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係提供一種中草藥組成物,該葡萄皮或虎杖根萃取物包括800mg/L的白藜蘆醇,該桑葉萃取物包括80mg/L的蛻皮甾酮,該黃耆萃取物包括800mg/L的黃耆甲苷,該雷公根萃取物包括100mg/L的積雪甙,該褐藻萃取物包括600mg/L的藻酸鹽,該紅景天萃取物包括100mg/L的紅景天揮發油及200mg/L的紅景天苷,該甘草萃取物包括200mg/L的甘草黃酮及150mg/L的光甘草定及該玫瑰萃取物包括200mg/L的玫瑰葉幹細胞及100mg/L的玫瑰花精油。
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係提供一種中草藥組成物,該添加劑包括濕潤劑、增稠劑、防腐劑、增溶劑、潤滑劑、塑化劑、乳化劑、表面包覆劑、分散劑、矯味劑、酸度調節劑、及載體所組成之群組中的一個或多個。
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係提供一種中草藥組成物,該濕潤劑係選自玻尿酸鈉、玻尿酸、尿素、乳酸、乳酸鹽及甘油組成之群組中的一個或多個。
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係提供一種中草藥組成物,該玻尿酸鈉之重量百分比係為2%~8%。
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係提供一種中草藥組成物,該載體包括大豆萃取物、馬鈴薯萃取物及氮酮。
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係提供一種中草藥組成物,該大豆萃取物之重量百分比係為5%~11%、該馬鈴薯萃取物之重量百分比係為7%~13%及該氮酮之重量百分比係為1%~5%。
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係提供一種中草藥組成物,該5%~11%的大豆萃取物包括不低於770mg/L的大豆卵磷脂及該7%~13%的馬鈴薯萃取物包括不低於970mg/L的羥丙基-β-環糊精。
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係提供一種中草藥組成物,包含:一膜狀本體,具有複數個對應於人臉之眼、鼻及口之開口;以及一敷料層,係設置於該膜狀本體之表面,於該敷料層佈設有如請求項1至8中任一項所述之中草藥組成物。
本發明的用於保養肌膚之表皮幹細胞及具有多種功能的中草藥組成物及其面膜,其可具有如下的優點:本發明的主要目的係藉由複方共生可增生活化人表皮幹細胞的有效分子及有效劑量配合的特色,尤選可聯合作用加乘效果的成分及可透皮滲入達到可預期增生活化人表皮幹細胞又兼可抑制癌症幹細胞兼顧的成分配合優勢,除各種組合物原料成分具先前的試驗成果做為基礎做為科學根據,進而成為本創意的新面膜配方組合與製造方法,有別於先前技術及使用用途,可更有效捷徑增生活化人表皮幹細胞,發揮擷長補短、多效能彌補先前技術在使用目標仍有美中不足之憾!成為最具特色多功能並可保養修養「人表皮幹細胞」,又兼具可抑制皮膚癌細胞的可增生活化修補滋潤調節人表皮幹細胞的面膜。
本發明之用於保養肌膚之表皮幹細胞及具有多種功能的中草藥組成物的配方組成的主要分子其有效成分係以葡萄皮/虎杖根萃取的白藜蘆醇,以桑葉萃取的蛻皮甾酮,以黃耆萃取的黃耆甲苷,以雷公根萃取的積雪甙,以褐藻萃取的藻酸鹽(又名褐藻膠、海藻酸鈉),其中白藜蘆醇在2011年由河北醫科大學李永軍等「白藜蘆醇對皮膚癬菌抗菌活性」的實驗研究,說明白藜蘆醇對羊毛狀小孢子菌、紅色毛廯菌、石膏樣毛癬菌、絮狀表皮癬菌均有較強的抑菌效果。
白藜蘆醇於2012年經台北榮民總院邱士華等發表可抑制癌症幹細胞的新聞而轟動全球,更早在1997年由美國芝加哥伊利諾大學John Pezzuto教授在國際知名《科學》雜誌發表白藜蘆醇是強效的抗癌突變劑,能有效抑制癌症各個過程旳細胞活動,也即是在腫瘤發生的「起始」、「增進」、「擴張」三個主要進行階段,白藜蘆醇都能有抑制的作用。並說明在老鼠皮膚癌的動物試驗模式中顯示有抑制腫瘤產生的效果,罹患皮膚癌的老鼠在餵食白藜蘆醇補充劑18週之後,身上皮膚腫瘤的數目比未吃白藜蘆醇的老鼠要少了98%,它能將惡性細胞變回正常細胞。
Kundu等在白藜蘆醇抑制小鼠皮膚癌的研究中發現,白藜蘆醇可抑制IkB的降解,使NFkB與IkB結合的形式保留在細胞質內,而無法作用於核內基因的轉錄,進而誘導腫瘤細胞的凋亡。Kundu等還發現抑制小鼠皮膚組織中COX-2的表達來阻斷MAPKs和AP-1的激活,可能是白藜蘆醇抗皮膚癌的重要機制之一。Roy P等通過老鼠實驗發現白藜蘆醇能調節PI3 K/AKT信號通路抑制老鼠皮膚癌。
2011年北京首都醫科大學趙冬芝等「白藜蘆醇誘導人皮膚癌細胞系凋亡的可能信號通路」研究,結論說明:白藜蘆醇可能首先使JNK蛋白磷酸化,進入細胞核,發揮抑制Bcl-2蛋白表達,上調Bax和caspase-3蛋白表達,進而引起細胞凋亡。
2009年中國大陸首都醫科大學焦慧琴等在「白藜蘆醇對人皮膚癌細胞株A431 生長抑制」實驗研究,結論表明:白藜蘆醇對皮膚癌細胞株A431的增生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且不良反應較化療藥物順鉑(DDP)弱,白藜蘆醇並可誘導A431發生凋亡,可能與抑制Bcl-2表達、促進Caspase-3表達有關。
Hao等研究發現:白藜蘆醇能抑制人皮膚鱗狀細胞癌A431細胞株裸鼠移植瘤的生長,其機制之一可能與活化腫瘤組織中MAPK/ERK信號傳導通路,進而活化P53,誘導腫瘤細胞凋亡有關。
2010年瀋陽中國醫科大學賈麗麗等「白藜蘆醇對模擬日光照射後黑色素和朗格漢斯細胞的影響」研究,結論說明:白藜蘆醇很可能是蛋白質底物的一種競爭性抑制劑,無論順式還是反式結構都具有明顯的酪氨酸蛋白激酶抑制活性,從而抑制黑色素合成,阻止皮膚變黑。朗格漢斯細胞是表皮內的「抗原遞呈細胞」,在皮膚免疫反應中起著關鍵作用,大量研究證實紫外線照射可導致表皮內免疫遞呈細胞(朗格漢斯)減少或衰竭,從而導致免疫抑制,甚至皮膚癌發生,而白藜蘆醇聯合抗氧化劑或單獨應用,兩者之一均可有效地防護模擬日光照射引起的黑色素顆粒增加和朗格漢斯細胞數量減少,達到美白、預防皮膚癌效果。
2011年江蘇省徐州巿中醫院翟曉翔等「白藜蘆醇對人表皮樣癌細胞端粒酶活性及其增殖凋亡的影響」研究,結論說明:白藜蘆醇能夠抑制人表皮樣癌細胞A431的增殖,誘導其凋亡,其機制可能與抑制端粒酶hTERT mRNA基因蛋白的轉錄降低其蛋白的表達,從而降低端粒酶的活性有關。(在絕大多數腫瘤細胞端粒酶活性異常表達,而在正常人體細胞中檢測不到端粒酶活性,端粒酶活化是惡性腫瘤發生的關鍵環節之一)。
2011年廣州巿婦女兒童醫療中心羅佩誼等「白藜蘆醇誘導人皮膚鱗狀細胞癌凋亡的蛋白質組學」研究,結論說明:總共鑒定了11個受白藜蘆醇調控的差異蛋白質分子,包括BAG1、PDCD11、BCLAF1、HSPA9、YWHAZ等5個已經證實與細胞凋亡密切相關的蛋白質分子,為大家深入理解白藜蘆醇抗腫瘤的分子機制提供了依據和線索。
Johnson等報導,白藜蘆醇能抑制黑素瘤細胞依賴STAT3和NFkB的轉錄過程,下調細胞型Fas相關死亡區域蛋白樣細胞介素-1轉換酶抑制蛋白(cFLIP)和Bc1-xL的表達,最終激活MAPK和ATM-Chk2-P53信號通路,啟動凋亡程序。
2005年Yangs體外實驗發現,白藜蘆醇能夠抑制黑色素瘤細胞氧自由基的合成,並能夠抑制其增殖。
2008年江蘇省南通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趙婧等在「白藜蘆醇對人A375及鼠B16F10黑色素瘤細胞增殖及凋亡的影響」論著,研究結果,發現白藜蘆醇對人A375及鼠B16F10細胞均有顯著的增殖抑制作用,呈劑量效應依賴性關係,結論表明:白藜蘆醇在體外可抑制惡性黑色素瘤(MM)細胞的增殖。
2009年6月中國大陸江蘇省阜寧縣疾病控制中心高桂華等人,於「白藜蘆醇對惡性黑色素瘤生長抑制作用的體外及體內研究」,結論說明:體外和體內實驗證實白藜蘆醇有效的抑制了惡性黑色素瘤的生長,並且發現其抗腫瘤機制可能通過抑制p-Akt蛋白的表達來實現。
2010年廣州中醫藥大學劉晶晶的「白藜蘆醇對小鼠惡性黑色素瘤自殺基因療法的增效作用」研究,結論說明:體外實驗發現白藜蘆醇對B16細胞有生長抑制作用,並且對B16細胞株tk/GCV系統(自殺基因)具有增效作用,其增效作用與縫隙連接有關。體內試驗發現白藜蘆醇對小鼠惡性黑色素瘤的自殺基因治療同樣具有增效作用。
2011年寧夏大學李勇等「白藜蘆醇對黑色素癌細胞A375生長的抑制作用」研究,結論說明:白藜蘆醇對黑色素癌細胞A375增殖的抑制作用明顯,且白藜蘆醇對A375細胞在G1期和S期的阻滯作用具有一定的濃度依賴和時間依賴效應,抑制其生長併誘導凋亡,實驗中觀察到A375細胞出現典型的凋亡細胞形態特徵,表明白藜蘆醇對黑色素癌細胞的生長有明顯抑制作用。
2011年武漢巿第一醫院周飛紅等「白藜蘆醇對A375人黑色素瘤細胞株血管緊張素II及其受體表達的影響」研究,結論說明:白藜蘆醇與對惡性黑色素瘤局部腎素~血管緊張素系統的調控。其調控機制不是通過其血管緊張轉換酶抑制劑(ACEI)效應,而是通過抑制ATIR的表達來實現的。
2013年武漢大學中南醫院嚴月華等「白藜蘆醇對人惡性黑色素瘤細胞A375增殖和凋亡的影響」研究,結論說明:達到一定濃度的白藜蘆醇對人黑色素瘤A375細胞有明顯的抑制增殖作用,主要通過誘導A375細胞凋亡(早期凋亡)抑制其增殖。
2015年西安交通大學第二附屬醫院皮膚科任建文等「白藜蘆醇對缺氧誘導的皮膚黑色素瘤細胞A375侵襲及上皮細胞間質轉化過程的影響」研究,結論說明:白藜蘆醇可抑制缺氧誘導的黑色素瘤細胞A375增殖和遷移能力,其機制可能與抑制缺氧誘導的HIF~1α蛋白(缺氧誘導因子)上調和上皮細胞間質轉化(EMT)過程有關。白藜蘆醇可能作為HIF~1α抑制劑,成為黑色素瘤預防和治療的備選藥物。
2012年山東省醫學科學院孟德萍等「白藜蘆醇對黑色素瘤細胞增殖的抑制作用」研究,結論說明:白藜蘆醇可以抑制WM239細胞的增殖,引起細胞周期改變、凋亡細胞明顯增加。
白藜蘆醇確是現今智慧型的抗癌、抑癌「猫天性會咬老鼠又不傷家禽」的雙重作用生醫分子,特別是在本發明中具有醫美效果的各種貢獻。
本發明之用於保養肌膚之表皮幹細胞及具有多種功能的中草藥組成物的次要成分係採用蔣宋美齡宮廷秘方養顏美容面膜的主成分,而以本發明之用於保養肌膚之表皮幹細胞及具有多種功能的中草藥組成物為主要成分搭配,兼具了面膜更廣泛同時擁有保濕、美白、淡斑、除皺、平痕、抗皮膚老化,可增生活化表皮幹細胞的多功能,是為發揚光大古今最多功能兼備的面膜。在蔣宋美齡的宮廷秘方面膜主力成分中,本發明之用於保養肌膚之表皮幹細胞及具有多種功能的中草藥組成物更精髓的運用有效成分為玫瑰葉萃取的玫瑰幹細胞及玫瑰花萃取的玫瑰花精油,以及甘草萃取的光甘草定、甘草黃酮,還有紅景天萃取的紅景天苷、紅景天揮發油,以精益求精。
本發明之用於保養肌膚之表皮幹細胞及具有多種功能的中草藥組成物的配方輔料成分以大豆磷脂與藥物形成複合物,能改變原型藥物理化性質、增強皮膚和組織的滲透性,從而增強藥理作用、提高生物可利用度。以羥丙基-β-環糊精及藻酸鹽(海藻酸鈉)包埋可增生活化人表皮幹細胞的主要成分為包合物,亦成為載體,使配方達成在體內長留時間與到達「標靶」表皮幹細胞控釋的效果。以公認促滲劑最強的氮酮與高山紅景天揮發油聯用的透皮吸收協同作用,協助主成分透皮吸收,達成可快速保養修養膚質,是在本發明之用於保養肌膚之表皮幹細胞及具有多種功能的中草藥組成物中作為促滲劑、穩定劑、增稠劑、矯味劑等優良之選擇。
以下根據第1圖至第3圖,而說明本發明的實施方式。該說明並非為限制本發明的實施方式,而為本發明之實施例的一種。
本發明的中草藥組成物包含如下重量百分比之原料:葡萄皮或虎杖根萃取物5%~11%、桑葉萃取物0.5%~1.1%、黃耆萃取物5%~11%、雷公根萃取物0.7%~1.3%、褐藻萃取物3%~9%、玫瑰萃取物1%~5%、紅景天萃取物1%~5%、甘草萃取物0.5%~6.5%及添加劑51%~83%。
進一步而言,該葡萄皮或虎杖根萃取物包括不低於770mg/L的白藜蘆醇,該桑葉萃取物包括不低於50mg/L的蛻皮甾酮,該黃耆萃取物包括不低於770mg/L的黃耆甲苷,該雷公根萃取物包括不低於70mg/L的積雪甙,該褐藻萃取物包括不低於570mg/L的藻酸鹽,該紅景天萃取物包括不低於70mg/L的紅景天揮發油及不低於170mg/L的紅景天苷,該甘草萃取物包括不低於170mg/L的甘草黃酮及不低於120mg/L的光甘草定,及該玫瑰萃取物包括不低於170mg/L的玫瑰葉幹細胞及不低於70mg/L的玫瑰花精油。
較佳地,該葡萄皮或虎杖根萃取物包括770~830mg/L的白藜蘆醇,該桑葉萃取物包括50~110mg/L的蛻皮甾酮,該黃耆萃取物包括770~830mg/L的黃耆甲苷,該雷公根萃取物包括70~130mg/L的積雪甙,該褐藻萃取物包括570~630mg/L的藻酸鹽,該紅景天萃取物包括70~130mg/L的紅景天揮發油及170~230mg/L的紅景天苷,該甘草萃取物包括170~230mg/L的甘草黃酮及120~180mg/L的光甘草定及該玫瑰萃取物包括170~230mg/L的玫瑰葉幹細胞及70~130mg/L的玫瑰花精油。
具體而言,該葡萄皮或虎杖根萃取物包括800mg/L的白藜蘆醇,該桑葉萃取物包括80mg/L的蛻皮甾酮,該黃耆萃取物包括800mg/L的黃耆甲苷,該雷公根萃取物包括100mg/L的積雪甙,該褐藻萃取物包括600mg/L的藻酸鹽,該紅景天萃取物包括100mg/L的紅景天揮發油及200mg/L的紅景天苷,該甘草萃取物包括200mg/L的甘草黃酮及150mg/L的光甘草定及該玫瑰萃取物包括200mg/L的玫瑰葉幹細胞及100mg/L的玫瑰花精油。
在本發明之中草藥組成物中,葡萄皮或虎杖根萃取物、桑葉萃取物、黃耆萃取物、雷公根萃取物及褐藻萃取物係作為主成分,其中葡萄皮或虎杖根萃取物所含的白藜蘆醇具有抗菌、抗氧化、修復細胞之功效;桑葉萃取物所含的蛻皮甾酮具有促進膠原蛋白合成及細胞生長之功效;黃耆萃取物所含的黃耆甲苷具有排膿及修復細胞之功效;雷公根萃取物所含的積雪甙具有促進細胞再生、分裂及膠原蛋白合成之功效;以及褐藻萃取物所含的藻酸鹽具有強的吸收性而具有維持濕潤環境之能力,並能提高表皮細胞的再生能力等等。綜上,該主成分具有活化人類的表皮幹細胞及表皮細胞之功效。至於玫瑰萃取物、紅景天萃取物及甘草萃取物則作為次成分,其中玫瑰萃取物所含的玫瑰葉幹細胞具有抗過敏、避免皮膚泛紅、除皺及增強皮膚之屏障之功效,而玫瑰花精油能抑制黑色素及具有良好的吸濕及保濕能力;紅景天萃取物所含的紅景天揮發油能良好地促進成分經皮膚而被吸收,而紅景天苷能抗氧化及減少身體內的發炎因子,例如促發炎細胞激素TNF-α;以及甘草萃取物所含的光甘草定能抑制黑色素之形成及清除自由基,而甘草黃酮具有抗氧化之功效。本發明之中草藥組成物透過主成分與次成分之間的相互作用,而得到對肌膚保濕、美白、淡斑、除皺、平痕及抗皮膚老化的加成效果,
詳細而言,該添加劑包括濕潤劑、增稠劑、防腐劑、增溶劑、潤滑劑、塑化劑、乳化劑、表面包覆劑、分散劑、矯味劑、酸度調節劑、及載體所組成之群組中的一個或多個。
該濕潤劑可選自玻尿酸鈉、玻尿酸、尿素、乳酸、乳酸鹽及甘油組成之群組中的一個或多個。而該載體包括大豆萃取物、馬鈴薯萃取物及氮酮。值得一提的是,該玻尿酸鈉之重量百分比係為2%~8%;以及該大豆萃取物之重量百分比係為5%~11%、該馬鈴薯萃取物之重量百分比係為7%~13%及該氮酮之重量百分比係為1%~5%,且該大豆萃取物包括不低於770mg/L的大豆卵磷脂,及該馬鈴薯萃取物包括不低於970mg/L的羥丙基-β-環糊精。例如,該大豆萃取物可包括800mg/L的大豆卵磷脂,以及該馬鈴薯萃取物可包括1000mg/L的羥丙基-β-環糊精。
本發明之中草藥組成物可應用在製備成乳液、精華液或是面膜等等,以更為方便且良好地外用於肌膚。例如第1、2圖所示的一面膜100,包含一膜狀本體1及一敷料層2,該膜狀本體1具有複數個對應於人臉之眼、鼻及口之開口11、12、13。該敷料層2係設置於該膜狀本體1之表面,並於該敷料層2佈設有本發明之中草藥組成物。詳細而言,該膜狀本體1係為不織布。而該敷料層2所含有的本發明之中草藥組成物之總體積為1公升,各種原料之總重為1000mg。各種原料及實際劑量如下表1所示: ﹝表1﹞
以下搭配第3圖詳細說明本發明之中草藥組成物製備成該面膜的方式:
將含有羥丙基-β-環糊精的馬鈴薯萃取物及含有藻酸鹽的褐藻萃取物與水混合,並透過磁力攪拌使馬鈴薯萃取物及褐藻萃取物完全溶解於水中而得到第一混合溶液(步驟S1)。
將葡萄皮或虎杖根萃取物與大豆萃取物以1:1的重量比例溶於四氫呋喃中,並於40℃下磁力攪拌1小時後,透過減壓回收四氫呋喃,再加入氯仿,經溶解、過濾、蒸發,最後除去氯仿並真空乾燥,而得到淡黃色黏狀固體,即白藜蘆醇磷脂複合物(步驟S2)。
將白藜蘆醇磷脂複合物混合其他主原料及副原料,包括桑葉萃取物、黃耆萃取物、雷公根萃取物、紅景天萃取物、甘草萃取物及玫瑰萃取物,並用適量無水乙醇溶解,在磁力攪拌下緩慢將之滴加到該第一混合溶液中,繼續攪拌一定時間後,靜置一定時間,然後過濾,即得第二混合溶液(步驟S3)。
將聚乙烯吡咯烷酮、十二烷基硫酸鈉與去離子水,在90℃下充分攪拌而溶化,並均質化製成水相(步驟S4)。
將聚乙烯醇、鯨蠟或硬脂醇(碳鏈為16~18)、氮酮、紅景天揮發油、光甘草定透過水浴加熱至85℃以充分混合,並均質化製成油相(步驟S5)。
最後,將油相加入水相中,再取甘油、丙二醇、水解玻尿酸鈉、卡松、羥苯乙酯按同一方向攪拌均勻,在75℃加入步驟3的該第二混合溶液繼續攪拌,待50℃左右加入玫瑰花精油矯味放冷,再用三乙醇胺溶液調節ph值至6.6~6.7,充分攪拌均勻至微稠液狀,再以高温消毒好的不織布吸收,經消毒、滅菌,最後以鋁袋包裝即完成(步驟S6)。
以下為含有本發明之中草藥組成物之面膜經人體測試之試驗。於該試驗中,分為實驗組及對照組。實驗組為受試者使用含有本發明之中草藥組成物之面膜,而對照組所使用的面膜與實驗組所使用的面膜相比下,其成分少了本發明之中草藥組成物中的主成分,亦即:含有白藜蘆醇的葡萄皮或虎杖根萃取物、含有蛻皮甾酮的桑葉萃取物、含有黃耆甲苷的黃耆萃取物、含有積雪甙的雷公根萃取物及含有藻酸鹽的褐藻萃取物。此外,實驗組及對照組中並進一步區分皮膚具有缺陷者及皮膚屬正常狀態者。詳細如下:
總受試者的人數:64人,男女性各32人。實驗組:(1)年齡30~65歲且皮膚有缺陷者。男性8人、女性8人;(2)年齡26~65歲且皮膚正常狀態者。男性8人、女性8人。對照組:(1)年齡30~65歲且皮膚有缺陷者。男性8人、女性8人;(2) 年齡26~65歲皮膚正常狀態者,男性8人,女性8人。皮膚有缺陷者包括:臉部及前頸部皮膚較黑者:男性及女性各2人;臉部及前頸部皮膚具有嚴重皺紋者:男性及女性各2人;臉部及前頸部屬乾性皮膚:男性及女性各2人;臉部及前頸部屬油性皮膚者:男性及女性各2人;臉部及前頸部皮膚較明顯有斑點者:男性及女性各2人;臉部及前頸部皮膚明顯有疤痕者:男性及女性各2人;臉部及前頸部皮膚顯鬆懈而無彈力者:男性及女性各2人;以及皮膚老化者:男性及女性各2人。
而皮膚屬正常狀態者包括:26~45歲男女共14人、46~55歲男女共11人及 56~65歲男女共7人。
測試部位:主要以額頭、下巴、左臉頰、右臉頰及嘴角以及前頸部邊作為試驗區域。
測試前提:(1)於測試前2~3天,受試者的臉部及前頸部禁止使用各種美容保養品、食用藥物及健康保健食品。(2)於測試前,受試者已統一清潔臉部及前頸部皮膚,並以乾面紙巾擦拭乾淨。此外,受試者係在房間內靜坐至少40分鐘,臉部及前頸部皮膚呈暴露式,並被予以要求減少臉部及前頸部的摩擦及保持輕鬆。
測試時間:每月評鑑1次,連續測試90天,共評鑑3次
成效評分標準:
先按公式~臨床癥狀積分分值改善率:(實驗前癥狀積分分值-實驗後癥狀積分分值)/實驗前分值X100%計算出改善率,然後採用下述標準評定成效。
針對本次測試全體64人均順利全程完成測試,所獲得完整測試結果計64份,測試結果分為:
顯效:癥狀積分分值改善率≧70%:
有效:癥狀積分分值改善率≧50%:
微效:癥狀未見明顯改善或反見惡化,癥狀積分分值改善率<50%。
統計學處理:全部數據採用SPSS13.0統計學軟體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用均數±標準差(X±S)表示。兩組受試者實驗前後癥狀評分比較均採用t檢驗,兩組受試者臨床成效比較採用x2檢驗。
表2及表4為實驗組及對照組實驗使用前後臨床癥狀評分比較,表3及表5為實驗組和對照組實驗前後成效比較參照。從表5可得到含有本發明之中草藥組成物的面膜的保濕總有效率高達88%、美白總有效率88%、袪斑總有效率69%、除皺總有效率69%、平痕總有效率63%及皮膚年輕化總有效率88%。此外,經實驗組觀察,並無發現受試者的皮膚有發熱、潮紅、水腫或瘙癢等不良反應。 ﹝表2﹞ 實驗組及對照組中年齡30~65歲皮膚有缺陷者實驗前後臨床癥狀評分表: ﹝表3﹞ 實驗組及對照組中年齡30~65歲且皮膚有缺陷者成效比較表: ﹝表4﹞ 實驗組及對照組中年齡26~65歲且皮膚正常狀態者實驗前後臨床癥狀評分表: ﹝表5﹞ 實驗組及對照組中年齡26~65歲且皮膚正常狀態者成效比較表:
實驗組中的30~65歲且皮膚有缺陷者(如表3)使用後,在保濕、美白、皮膚年輕化、淡斑、除皺及平痕皆顯著地有效。實驗組中的年齡26~65歲且皮膚正常狀態者(如表5)於使用後,在保濕、美白及對皮膚年輕化皆顯著地有效,其他方面則因原本即無該缺陷癥狀而略為有效。
對照組中的年齡30~65歲且皮膚有缺陷者(如表3)使用後,在美白方面較有效果,而皮膚年輕化、去疤及其他皮膚缺陷者僅略為有效。對照組中的年齡26~65歲且皮膚正常狀態者(如表5)使用後,在美白方面具有顯著地效果,然而在保濕及皮膚年輕化則略為有效,其他方面則因原本即無該缺陷癥狀則略為有效。
綜上所述,在既己傳統優良的對照組,以及本發明配方組合物及其製造方法,在同一條件下分別實施了試驗效果,顯明本發明配方組成物及其製造方法,在使用包埋藥物原料與透皮滲入技術,及最重要尖端領先應用可增生、活化、修補、滋潤、調節人表皮幹細胞的生醫分子及兼顧可抑制防制皮膚癌、癌症幹細胞生醫分子之有效劑量適當比例組合物,在試驗結果已顯出增效了其在保濕、美白、淡斑、除皺、平痕的多種效果,尤其使皮膚年輕化顯像提高,證明運用了有效劑量組合物及其製造方法的本發明顯效用於保養肌膚之表皮幹細胞及其多種功能,為一甚具新穎性進步性及可供產業上應用的發明,實已符合發明專利的給予要件授以專利權的理由,爰依法提出專利申請,尚祈貴審查委員能詳予審查及支持,並早日賜准本案專利,實感得便。
唯以上之敘述以及說明僅為本發明之較佳實施例之說明,對於此項技術具有通常知識者當可依據以下所界定申請專利範圍以及上述之說明而作其他之修改,惟此些修改仍應是為本發明之發明精神而在本發明之權利範圍中。
100‧‧‧面膜
1‧‧‧膜狀本體
11、12、13‧‧‧開口
2‧‧‧敷料層
S1~S6‧‧‧步驟
第1圖為顯示根據本發明的一實施例的中草藥組成物形成於面膜時的示意圖。 第2圖為顯示根據本發明的實施例的中草藥組成物包含於面膜時的爆炸圖。 第3圖為顯示根據本發明的實施例的中草藥組成物用以製作於面膜時的流程圖。

Claims (10)

  1. 一種用於保養肌膚之表皮幹細胞的中草藥組成物,包含如下重量百分比之原料: 葡萄皮或虎杖根萃取物5%~11%; 桑葉萃取物0.5%~1.1%; 黃耆萃取物5%~11%; 雷公根萃取物0.7%~1.3%; 褐藻萃取物3%~9%; 玫瑰萃取物1%~5%; 紅景天萃取物1%~5%; 甘草萃取物0.5%~6.5%;及 添加劑51%~83%, 其中, 該葡萄皮或虎杖根萃取物包括不低於770mg/L的白藜蘆醇, 該桑葉萃取物包括不低於50mg/L的蛻皮甾酮, 該黃耆萃取物包括不低於770mg/L的黃耆甲苷, 該雷公根萃取物包括不低於70mg/L的積雪甙, 該褐藻萃取物包括不低於570mg/L的藻酸鹽, 該紅景天萃取物包括不低於70mg/L的紅景天揮發油及不低於170mg/L的紅景天苷, 該甘草萃取物包括不低於170mg/L的甘草黃酮及不低於120mg/L的光甘草定,及 該玫瑰萃取物包括不低於170mg/L的玫瑰葉幹細胞及不低於70mg/L的玫瑰花精油。
  2. 如請求項1所述之中草藥組成物,其中該葡萄皮或虎杖根萃取物包括770~830mg/L的白藜蘆醇,該桑葉萃取物包括50~110mg/L的蛻皮甾酮,該黃耆萃取物包括770~830mg/L的黃耆甲苷,該雷公根萃取物包括70~130mg/L的積雪甙,該褐藻萃取物包括570~630mg/L的藻酸鹽,該紅景天萃取物包括70~130mg/L的紅景天揮發油及170~230mg/L的紅景天苷,該甘草萃取物包括170~230mg/L的甘草黃酮及120~180mg/L的光甘草定及該玫瑰萃取物包括170~230mg/L的玫瑰葉幹細胞及70~130mg/L的玫瑰花精油。
  3. 如請求項1所述之中草藥組成物,其中該葡萄皮或虎杖根萃取物包括800mg/L的白藜蘆醇,該桑葉萃取物包括80mg/L的蛻皮甾酮,該黃耆萃取物包括800mg/L的黃耆甲苷,該雷公根萃取物包括100mg/L的積雪甙,該褐藻萃取物包括600mg/L的藻酸鹽,該紅景天萃取物包括100mg/L的紅景天揮發油及200mg/L的紅景天苷,該甘草萃取物包括200mg/L的甘草黃酮及150mg/L的光甘草定及該玫瑰萃取物包括200mg/L的玫瑰葉幹細胞及100mg/L的玫瑰花精油。
  4. 如請求項1所述之中草藥組成物,其中該添加劑包括濕潤劑、增稠劑、防腐劑、增溶劑、潤滑劑、塑化劑、乳化劑、表面包覆劑、分散劑、矯味劑、酸度調節劑、及載體所組成之群組中的一個或多個。
  5. 如請求項4所述之中草藥組成物,其中該濕潤劑係選自玻尿酸鈉、玻尿酸、尿素、乳酸、乳酸鹽及甘油組成之群組中的一個或多個。
  6. 如請求項5所述之中草藥組成物,其中該玻尿酸鈉之重量百分比係為2%~8%。
  7. 如請求項4所述之中草藥組成物,其中該載體包括大豆萃取物、馬鈴薯萃取物及氮酮。
  8. 如請求項7所述之中草藥組成物,其中該大豆萃取物之重量百分比係為5%~11%、該馬鈴薯萃取物之重量百分比係為7%~13%及該氮酮之重量百分比係為1%~5%。
  9. 如請求項7所述之中草藥組成物,其中該大豆萃取物包括不低於770mg/L的大豆卵磷脂及該馬鈴薯萃取物包括不低於970mg/L的羥丙基-β-環糊精。
  10. 一種面膜,包含: 一膜狀本體,具有複數個對應於人臉之眼、鼻及口之開口;以及 一敷料層,係設置於該膜狀本體之表面,於該敷料層佈設有如請求項1至8中任一項所述之中草藥組成物。
TW105139919A 2016-12-02 2016-12-02 用於保養肌膚之表皮幹細胞及具有多種功能的中草藥組成物及其面膜 TWI67902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5139919A TWI679028B (zh) 2016-12-02 2016-12-02 用於保養肌膚之表皮幹細胞及具有多種功能的中草藥組成物及其面膜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5139919A TWI679028B (zh) 2016-12-02 2016-12-02 用於保養肌膚之表皮幹細胞及具有多種功能的中草藥組成物及其面膜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821058A true TW201821058A (zh) 2018-06-16
TWI679028B TWI679028B (zh) 2019-12-11

Family

ID=6325825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5139919A TWI679028B (zh) 2016-12-02 2016-12-02 用於保養肌膚之表皮幹細胞及具有多種功能的中草藥組成物及其面膜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I679028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425706A (zh) * 2021-08-12 2021-09-24 宫念樵 一种甲基丁香酚在制备减轻肾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药物中的应用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425706A (zh) * 2021-08-12 2021-09-24 宫念樵 一种甲基丁香酚在制备减轻肾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药物中的应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I679028B (zh) 2019-12-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1059471B1 (ko) 피부 노화 방지용 화장료 조성물
KR101894229B1 (ko) 녹용 줄기세포 배양액을 포함하는 탈모 치료용 기능성 조성물
KR102222877B1 (ko) 불멸화 줄기세포 유래 엑소좀 풍부 배양액 및 장미꽃봉오리 추출물을 유효성분으로 포함하는 기능성 조성물
KR101208012B1 (ko) 홍삼 먹인 달팽이 점액을 함유하는 화장료 조성물 및 그 제조방법
US20230149490A1 (en) Novel composition comprising edelweiss-derived exosome as active ingredient
KR20180048431A (ko) 녹용 줄기세포 배양액을 포함하는 피부 재생용 기능성 조성물
US8557795B2 (en) Composition containing Chamaecyparis obtusa polysaccharides to be externally applied to the skin
KR101098400B1 (ko) 홍삼 먹인 달팽이 점액의 제조방법 및 이를 함유하는 화장료 조성물
KR102248258B1 (ko) 녹차 식물세포 유래 엑소좀을 유효성분으로 포함하는 피부개선용 조성물
JP2008143784A (ja) 細胞増殖促進剤
CN108143844A (zh) 用于保养肌肤的表皮干细胞及具有多种功能的中草药组成物及其面膜
CN108635326A (zh) 一种含有石斛干细胞提取物抗衰老祛皱组合物及其用途
KR101798632B1 (ko) 피뿌리풀 추출물 또는 그의 분획물을 포함하는 화장 조성물 및 그의 용도
KR20210018388A (ko) 식물추출물 또는 이의 분획물을 유효성분으로 함유하는 피부 상태 개선용 조성물
JP2008247783A (ja) 外用剤組成物
TWI679028B (zh) 用於保養肌膚之表皮幹細胞及具有多種功能的中草藥組成物及其面膜
KR101402193B1 (ko) 아위버섯 자실체 추출물 또는 아위버섯 균사체 추출물 또는 아위버섯 균사체 배양액을 함유하는 피부 미백용 화장료 조성물
KR20130036984A (ko) 탈모방지 또는 모발 성장 촉진용 화장료 조성물
KR101208013B1 (ko) 참바늘버섯 균사체 추출물을 함유하는 피부 외용제 조성물
KR20150108088A (ko) 능실 추출물을 유효성분으로 함유하는 스트레스 자극에 의한 피부노화 억제 또는 개선용 조성물
KR20140081137A (ko) 곰보버섯 자실체 추출물 또는 곰보버섯 균사체 추출물을 함유하는 피부 외용제 조성물
KR20140081138A (ko) 우장지버섯 자실체 추출물 또는 우장지버섯 균사체 추출물을 함유하는 피부 외용제 조성물
KR101458496B1 (ko) 아위버섯 자실체 추출물 또는 아위버섯 균사체 추출물 또는 아위버섯 균사체 배양액을 함유하는 항염용 피부 외용제 조성물
CN207445232U (zh) 用于保养肌肤的表皮干细胞及具有多种功能的连脖子面膜
KR20160122052A (ko) 피뿌리풀 추출물 또는 그의 분획물을 포함하는 상처를 치료하기 위한 조성물 및 개체의 상처를 치료하는 방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