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1811788A - 作為抗病毒劑之多環吡啶酮化合物 - Google Patents

作為抗病毒劑之多環吡啶酮化合物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1811788A
TW201811788A TW106130881A TW106130881A TW201811788A TW 201811788 A TW201811788 A TW 201811788A TW 106130881 A TW106130881 A TW 106130881A TW 106130881 A TW106130881 A TW 106130881A TW 201811788 A TW201811788 A TW 201811788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compound
alkyl
pharmaceutically acceptable
acceptable salt
halo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613088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繼平 傅
仙明 金
相泰 李
路培超
約瑟夫 麥可 楊
Original Assignee
瑞士商諾華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瑞士商諾華公司 filed Critical 瑞士商諾華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181178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811788A/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DHETEROCYCLIC COMPOUNDS
    • C07D471/00Heterocyclic compounds containing nitrogen atoms as the only ring hetero atoms in the condensed system, at least one ring being a six-membered ring with one nitrogen atom, not provided for by groups C07D451/00 - C07D463/00
    • C07D471/12Heterocyclic compounds containing nitrogen atoms as the only ring hetero atoms in the condensed system, at least one ring being a six-membered ring with one nitrogen atom, not provided for by groups C07D451/00 - C07D463/00 in which the condensed system contains three hetero rings
    • C07D471/14Ortho-condensed system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PSPECIFIC THERAPEUTIC ACTIVITY OF CHEMICAL COMPOUNDS OR MEDICINAL PREPARATIONS
    • A61P31/00Antiinfectives, i.e. antibiotics, antiseptics, chemotherapeutics
    • A61P31/12Antivirals
    • A61P31/20Antivirals for DNA viruses

Abstract

本發明提供式(I)化合物

Description

作為抗病毒劑之多環吡啶酮化合物
本發明係關於新穎四環吡啶酮化合物,其為肝炎病毒複製之抑制劑,且因此適用於治療病毒感染,且尤其B型肝炎病毒(HBV)。本發明提供如本文所揭示之新穎四環吡啶酮化合物、含有該等化合物之醫藥組合物及在治療及預防HBV感染中使用此等化合物及組合物之方法。
全球超過4億人長期感染B型肝炎病毒(HBV),且僅美國存在超過1千2百萬。在彼等長期感染患者中,至多40%將最終自肝硬化罹患肝臟衰竭併發症或罹患肝細胞癌(HCC)。B型肝炎病毒(HBV)屬於肝炎DNA病毒(Hepadnaviridae )家族,藉由RNA中間體之逆轉錄複製之小親肝性DNA病毒族群。病毒粒子中之3.2 kb HBV基因組呈環狀、部分雙鏈DNA構形(松環DNA或rcDNA)。HBV基因組由四個重疊開放閱讀框架(ORF)構成,其編碼核心、聚合酶(Pol)、外膜及X蛋白質。rcDNA係轉錄惰性的且必須在病毒RNA可轉錄之前在經感染細胞之細胞核中轉化成共價閉合環狀DNA(cccDNA)。cccDNA係HBV轉錄之唯一模板,且由於HBV RNA模板基因組逆轉錄,需要cccDNA保持用於持續感染。 HBV之外膜包含表面抗原蛋白質(HBsAg)之混合物。HBsAg覆層係三種重疊蛋白質之混合物:所有三種共用共同區,其對應於三種蛋白質中之最小者(SHBsAg)。混合物主要由SHBsAg構成,但亦包括中等HBsAg,其包含SHBsAg加上額外多肽片段,及大HBsAg,其包含M HBsAg加上另一額外多肽片段。除形成感染性病毒粒子以外,S、M、及L HBsAg蛋白質亦組裝成次病毒粒子,已知係22 nm粒子,其不具感染性但含有與包封感染性病毒粒子相同之蛋白質。實際上,此等次病毒非感染性粒子已用作疫苗,因為其含有與包封感染性HBV病毒粒子相同之抗原表面蛋白質,且因此誘發識別感染物之抗體。有趣的是,此等次病毒粒子數量極大地多於感染性病毒粒子,且認為其保護感染性病毒粒子免遭經感染宿主之免疫系統。藉由巨大數目,次病毒粒子可充當誘餌,使免疫反應自感染性病毒粒子分散注意力,但另外據報導其抑制免疫細胞(單核球、樹突狀細胞及自然殺手細胞)之功能,且可因此削弱對HBV之免疫反應。由於此等次病毒粒子保護感染性HBV免遭宿主免疫系統,減少次病毒粒子之含量已公認為可行治療方法。參見例如WO2015/113990。 慢性HBV之一種關鍵診斷症狀係B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之高血清含量。近年臨床資料表明持續病毒反應通常與早在第8週治療之早期階段期間降低之治療時HBsAg相關,而持續暴露於HBsAg及其他病毒抗原可導致HBV特異性免疫耐受性及T細胞耗竭。在治療期間經歷血清HBsAg含量較大及較快減少之慢性HB患者達成顯著較高的持續病毒反應率(約40%),如由持續病毒對照後治療所定義。 HBV之當前治療選擇方案包括干擾素療法及病毒DNA聚合酶之核苷/核苷酸抑制劑,諸如因提弗(entecavir)及替諾福韋(tenofovir)。此等療法聚焦於降低病毒血症程度及肝功能障礙耐受性,且可具有不利副作用,且在長期治療期間亦選擇耐藥性病毒變體。更重要的是,此等療法無法根除慢性B型肝炎患者中之肝內HBV cccDNA集區或限制自預先存在cccDNA轉錄HBsAg,其亦無法影響合成之HBsAg分泌進入患者血液抵消宿主先天性免疫反應。因此,此等HBV治療在大多數情況下係長期療法,且中止通常導致病毒復發。 因此,仍存在對HBV更加有效治療之需要,尤其治療慢性HBV感染,包括減少HBsAg血清含量之療法。本發明提供減少血清HbsAg含量之化合物,且認為其藉由遏制含有HBsAg之22 nm次病毒粒子之分泌起作用。此等化合物適用於治療HBV感染且減小由HBV感染導致之重度肝病症之發生率。
本發明提供抑制自感染B型肝炎病毒之細胞分泌HBsAg之新穎化合物,且因此減少患有慢性HBV感染之患者中之病毒負荷及病毒複製。因此本發明之化合物適用於治療患有HBV之患者。本發明亦提供含有該等新穎化合物之醫藥組合物以及使用該等化合物及組合物抑制B型肝炎病毒複製,及治療與HBV相關或由HBV引起之疾病病症的方法。本發明之其他目標描述於以下描述及實例中。 在一個態樣中,本發明提供式(I)化合物:如本文進一步描述,及其醫藥學上可接受之鹽。
相關申請案之交叉參考 本申請案主張2016年9月09日申請之美國臨時申請案第62/385681號之優先權,此申請案之內容以引用之方式併入本文中。 出於解釋本說明書之目的,將應用以下定義,且在適當時以單數使用之術語亦將包括複數。 除非上下文另外清楚地指示,否則本說明書中所用之術語具有以下含義: 如本文所用,術語「個體」係指動物。在某些態樣中,動物係哺乳動物。個體亦指例如靈長類(例如人類)、牛、綿羊、山羊、馬、狗、貓、兔、大鼠、小鼠、魚、鳥及其類似者。在某些實施例中,個體係人類。如本文所用之「患者」係指人類個體。 如本文所使用,術語「抑制」(inhibition/inhibiting)係指降低或遏制給定病狀、症狀、或病症、或疾病,或顯著降低生物活動或過程之基線活性。 如本文所使用,術語「治療」(treating/treatment)任何疾病或病症在一個實施例中係指改善疾病或病症(亦即,減緩或停滯或減少疾病或其至少一個臨床症狀之發展)。在另一實施例中,「治療」係指緩解或改善至少一個生理參數,包括患者可能無法辨別之生理參數。在又一實施例中,「治療」係指在身體上(例如穩定可辯別的症狀)、生理上(例如穩定生理參數)或在其兩方面調節疾病或病症。在又一實施例中,「治療」係指預防或延緩疾病或病症之起始或發展或進展。 如本文所用,除非本文中另外指示或與上下文明顯矛盾,否則本發明之上下文中(尤其在申請專利範圍之上下文中)所用之術語「一(a/an)」、「該」及類似術語應解釋為涵蓋單數及複數兩者。 除非本文中另外指示或另外與上下文明顯矛盾,否則本文所述之所有方法可以任何適合順序進行。使用本文所提供之任何及所有實例或例示性語言(例如「諸如」)僅意欲更好地闡明本發明,且並不對另外所主張的本發明的範疇造成限制。 「視情況經取代」意謂所提及之基團可在一或多個位置處經其後所列之基團之任一者或任何組合取代。取代基之數量、位置及選擇理解為僅涵蓋熟練化學家將預期為相當穩定之彼等取代;因此,『側氧基』將不為例如芳基或雜芳基環上的取代基,且單個碳原子將不具有三個羥基或胺基取代基。除非另外規定,否則視情況存在之取代基通常係至多四個選自以下之基團:鹵基、側氧基、CN、胺基、羥基、-C1 - 3 烷基、-OR*、-NR*2 、-SR*、-SO2 R*、-COOR*及-CONR*2 ,其中各R*獨立地係H或C1 - 3 烷基。 除非另外規定,否則如本文所用之「芳基」係指苯基或萘基。除非另外規定,否則芳基可視情況經至多四個選自以下之基團取代:鹵基、CN、胺基、羥基、C1 - 3 烷基、-OR*、-NR*2 、-SR*、-SO2 R*、-COOR*及-CONR*2 ,其中各R*獨立地係H或C1 - 3 烷基。 如本文所用之「鹵基」或「鹵素」可為氟、氯、溴或碘。 如本文所用之「C1 - 6 烷基」或「C1 -C6 烷基」指示具有1至6個碳原子之直鏈或分支鏈烷基。若指定不同碳原子數,諸如C4 或C3 ,則相應地修正定義,諸如「C1 - 4 烷基」將表示甲基、乙基、丙基、異丙基、丁基、異丁基、第二丁基及第三丁基。 如本文所用之「C1 - 6 伸烷基」或「C1 -C6 伸烷基」指示具有1至6個碳原子且兩個碳原子開放價態用於連接至兩個其他基團之直鏈或分支鏈烷基。若指定不同碳原子數,諸如C4 或C3 ,則相應地修正定義,諸如「C1 - 4 伸烷基」將表示亞甲基(-CH2 -)、伸乙基(-CH2 CH2 -)、直鏈或分支鏈伸丙基(-CH2 CH2 CH2 -或-CH2 -CHMe-CH2 -)及其類似基團。 如本文所用之「C1 - 6 烷氧基」指示具有1至6個碳原子之直鏈或分支鏈烷氧基(-O-烷基)。若指定不同碳原子數,諸如C4 或C3 ,則相應地修正定義,諸如「C1 - 4 烷氧基」將表示甲氧基、乙氧基、丙氧基、異丙氧基、丁氧基、異丁氧基、第二丁氧基及第三丁氧基。 如本文所用之「C1 - 4 鹵烷基」或「C1 -C4 鹵烷基」指示具有1至4個碳原子之直鏈或分支鏈烷基,其中至少一個氫已經鹵素置換。鹵素置換數可為一個至未經取代之烷基上的氫原子數。若指定不同碳原子數,諸如C6 或C3 ,則相應地修正定義。因此「C1 - 4 鹵烷基」將表示具有至少一個經鹵素取代之氫的甲基、乙基、丙基、異丙基、丁基、異丁基、第二丁基及第三丁基,諸如其中鹵素係氟:CF3 CF2 -、(CF3 )2 CH-、CH3 -CF2 -、CF3 CF2 -、CF3 、CF2 H-、CF3 CF2 CH(CF3 )-或CF3 CF2 CF2 CF2 -。 如本文所用之「C3 - 8 環烷基」係指具有3至8個碳原子之飽和單環烴環。此類基團之實例包括環丙基、環丁基、環戊基及環己基。若指定不同碳原子數,諸如C3 -C6 ,則相應地修正定義。 「4至8員雜環基」、「5至6員雜環基」、「3至10員雜環基」、「3至14員雜環基」、「4至14員雜環基」及「5至14員雜環基」分別係指4至8員、5至6員、3至10員、3至14員、4至14員及5至14員雜環;除非另外規定,否則該等環含有1至7個、1至5個或1至3個選自由氮、氧及硫組成之群的雜原子作為環成員,且環可為飽和或部分飽和的,但不為芳族。雜環基可在氮或碳原子處連接至另一基團。術語「雜環基」包括單環基團、稠環基團及橋聯基團。此類雜環基之實例包括(但不限於)吡咯啶、哌啶、哌嗪、吡咯啶酮、嗎啉、四氫呋喃、四氫噻吩、四氫硫代哌喃、四氫哌喃、1,4-二噁烷、1,4-氧硫𠮿、8-氮雜-雙環[3.2.1]辛烷、3,8-二氮雜雙環[3.2.1]辛烷、3-氧雜-8-氮雜-雙環[3.2.1]辛烷、8-氧雜-3-氮雜-雙環[3.2.1]辛烷、2-氧雜-5-氮雜-雙環[2.2.1]庚烷、2,5-二氮雜雙環[2.2.1]庚烷、氮雜環丁烷、伸乙二氧基、氧雜環丁烷或噻唑。在某些實施例中,若未另外指明,則雜環基具有1至2個選自N、O及S之雜原子作為環成員,及4至7個環原子,且視情況經至多四個選自以下之基團取代:鹵基、側氧基、CN、胺基、羥基、C1 - 3 烷基、-OR*、-NR*2 、-SR*、-SO2 R*、-COOR*及-CONR*2 ,其中各R*獨立地係H或C1 - 3 烷基。特定言之,含有硫原子之雜環基視情況在硫上經一或兩個側氧基取代。 「雜芳基」係完全不飽和(芳族)環。術語「雜芳基」係指5至14員單環或雙環或三環芳環系統,具有1至8個選自N、O或S之雜原子。通常,雜芳基係5至10員環或環系統(例如5至7員單環基或8至10員雙環基),通常係含有至多四個選自N、O及S之雜原子之5至6員環,但通常雜芳基環在環中含有不超過一個二價O或S。典型雜芳基包括呋喃、異噻唑、噻二唑、噁二唑、吲唑、吲哚、喹啉、2-噻吩基或3-噻吩基、2-呋喃基或3-呋喃基、2-吡咯基或3-吡咯基、2-咪唑基、4-咪唑基或5-咪唑基、3-吡唑基、4-吡唑基或5-吡唑基、2-噻唑基、4-噻唑基或5-噻唑基、3-異噻唑基、4-異噻唑基或5-異噻唑基、2-噁唑基、4-噁唑基或5-噁唑基、3-異噁唑基、4-異噁唑基或5-異噁唑基、3-(1,2,4-三唑基)或5-(1,2,4-三唑基)、4-(1,2,3-三唑基)或5-(1,2,3-三唑基)、四唑基、三嗪、嘧啶、2-吡啶基、3-吡啶基或4-吡啶基、3-噠嗪基或4-噠嗪基、3-吡嗪基、4-吡嗪基或5-吡嗪基、2-吡嗪基、及2-嘧啶基、4-嘧啶基或5-嘧啶基。雜芳基係且視情況經至多四個選自以下之基團取代:鹵基、CN、胺基、羥基、C1 - 3 烷基、-OR*、-NR*2 、-SR*、-SO2 R*、-COOR*及-CONR*2 ,其中各R*獨立地係H或C1 - 3 烷基。 術語「羥基(hydroxy/hydroxyl)」係指基團-OH。 本文中描述本發明之各種實施例。應認識到各實施例中指定之特徵可與其他指定特徵組合以提供其他實施例。以下列舉之實施例表示本發明: 一種式(I)化合物:其中: R1 係H、鹵基或C1 -C3 烷基; Z1 係N或CR2 ;其中R2 選自H、鹵基及C1 -C3 烷基; Z2 係N或CR5 ,其中R5 選自H、鹵基、CN、C1 -C3 烷基、C3 -C6 環烷基、C1 -C3 鹵烷基、C1 -C3 烷氧基及C1 -C3 鹵烷氧基; 其限制條件為Z1 及Z2 中之至少一者係N; R3 係H、C1 -C3 烷基或C1 -C3 烷氧基; R4 選自R11 、-OR11 、-SR11 及-NRR11 ; R11 係C1 -C10 烷基、C3 -C6 環烷基、(C3 -C6 環烷基)-C1 -C4 烷基、氧雜環丁烷基、四氫呋喃基或四氫哌喃基,其各自視情況經至多三個選自以下之基團取代:鹵基、CN、-OR、C1 -C4 烷基、C1 -C3 鹵烷氧基、-NR2 及含有一或兩個選自N、O及S之雜原子作為環成員之4至7員雜環基,該雜環基視情況經一或兩個選自鹵基、側氧基、CN、R、-OR及-NR2 之基團取代; R在每次出現時獨立地選自H及視情況經一至三個選自鹵基、-OH、C1 -C3 烷氧基、側氧基、CN、-NH2 、-NH(C1 -C3 烷基)、-N(C1 -C3 烷基)2 及環丙基之基團取代之C1 -C3 烷基; 且直接連接至同一原子之兩個R基團可視情況結合在一起形成3至6員環,該原子可為C或N,該環可視情況含有選自N、O及S之額外雜原子作為環成員,且可經至多兩個選自-OH、側氧基、C1 -C3 烷基及C1 -C3 烷氧基之基團取代; R6 係H、鹵基、C1 -C3 烷氧基或C1 -C6 烷基; R7 係H、鹵基、C1 -C3 烷氧基或C1 -C6 烷基; R8 係H或C1 -C6 烷基; R9 係H、苯基、含有至多三個選自N、O及S之雜原子作為環成員之5或6員雜芳基、C1 -C6 烷基、C3 -C6 環烷基、-O-(C1 -C6 烷基)或(C3 -C6 環烷基)-C1 -C4 烷基,其中各烷基、苯基、雜芳基及環烷基視情況經至多三個選自鹵基、-OR、-NR2 、CN及-SO2 (C1 -C4 烷基)之基團取代; 或R9 與一個選自R6 及R7 之基團結合在一起連同間插原子形成3至7員環烷基環或含有N、O或S作為環成員之3至7員雜環;其中該3至7員環烷基或雜環視情況經至多三個選自R、-OR、-NR2 、鹵基、CN、COOR、CONR2 及側氧基之基團取代; W係-COOR10 、-C(O)NH-SO2 R、-C(O)NH-SO2 NR2 、5-四唑基或1,2,4-噁二唑-3-基-5(4H)-酮; R10 係H或視情況經一或兩個選自鹵基、-OR、側氧基、CN、-NR2 、COOR及CONR2 之基團取代之C1 -C6 烷基; 或其醫藥學上可接受之鹽。 如實施例1之化合物或其醫藥學上可接受之鹽,其中R1 係H或F。 3. 如前述實施例中任一項之化合物,或其醫藥學上可接受之鹽,其中Z1 係N。 4. 如前述實施例中任一項之化合物,或其醫藥學上可接受之鹽,其中Z2 係N。 5. 如實施例1至3中任一項之化合物或其醫藥學上可接受之鹽,其中R3 係C1 -C3 烷氧基。在一些此等實施例中,R3 係甲氧基。 6. 如前述實施例中任一項之化合物或其醫藥學上可接受之鹽,其中R4 係-OR11 。在一些此等實施例中,R11 係-(CH2 )2 - 3 -OMe。 7. 如前述實施例中任一項之化合物或其醫藥學上可接受之鹽,其中R5 係H。 8. 如前述實施例中任一項之化合物或其醫藥學上可接受之鹽,其具有下式:, 其中R9 與R7 結合在一起形成3至7員環烷基環或含有N、O或S作為環成員之3至7員雜環;其中該環烷基或雜環視情況經至多三個選自R、-OR、-NR2 、鹵基、CN、COOR、CONR2 及側氧基之基團取代;或其醫藥學上可接受之鹽。 9. 如實施例1至7中任一項之化合物,其具有下式:, 其中R9 係C1 -C6 烷基;或其醫藥學上可接受之鹽。 10. 如前述實施例中任一項之化合物或其醫藥學上可接受之鹽,其中R11 係C1 -C4 烷基,視情況經至多兩個選自以下之基團取代:鹵基、CN、-OR、C1 -C3 鹵烷氧基及含有一或兩個選自N、O及S之雜原子作為環成員之4至7員雜環基,該雜環基視情況經一或兩個選自鹵基、側氧基、CN、R、-OR及-NR2 之基團取代。 11. 如實施例10之化合物或其醫藥學上可接受之鹽,其中R11 選自-CH2 CH2 OMe、-CH2 CH2 CH2 OMe及-CH2 -OEt。 12. 如實施例1至6中任一項之化合物或其醫藥學上可接受之鹽,其中 R9 與一個選自R6 及R7 之基團結合在一起形成4至6員環烷基環或含有N、O或S作為環成員之5至6員雜環;其中該環烷基或雜環視情況經至多三個選自R、-OR、-NR2 、鹵基、CN、COOR、CONR2 及側氧基之基團取代。 13. 如實施例1之化合物,其選自: ; 其中Z1 係N,且Z2 係CH; 或其醫藥學上可接受之鹽。 14. 如實施例1之化合物,其選自: ; 其中Z1 係CH,且Z2 係N; 或其醫藥學上可接受之鹽。 15. 如實施例1之化合物,其選自: ; 其中Z1 係N,且Z2 係N; 或其醫藥學上可接受之鹽。 16. 一種如實例1.1、1.2、1.3、2.1及2.2中任一項之化合物或其醫藥學上可接受之鹽。 17. 一種醫藥組合物,包含與至少一種醫藥學上可接受之載劑摻合之如前述實施例中任一項之化合物。 18. 一種治療B型肝炎感染之方法,其包含向患有B型肝炎感染之患者投與如實施例1至16中任一項之化合物或如實施例17之醫藥組合物。 19. 如實施例18之方法,其中如實施例1至16中任一項之化合物或如實施例17之醫藥組合物與選自以下之額外治療劑組合使用:干擾素或聚乙二醇化干擾素、HBV聚合酶抑制劑、病毒進入抑制劑、病毒成熟抑制劑、蛋白殼組裝抑制劑、HBV核心調節劑、逆轉錄酶抑制劑、TLR促效劑或免疫調節劑。 20. 一種抑制B型肝炎病毒複製之方法,其包含使該B型肝炎病毒在活體外或活體內與如實施例1至16中任一項之化合物接觸。 本發明之另一實施例提供如上文所述之化合物,或其醫藥學上可接受之鹽,作為藥物。 式(I)化合物或其醫藥學上可接受之鹽的用途亦在本發明的範疇內,其用於製造供治療或預防人類中病毒疾病及/或感染(包括HBV)用的藥物。 包含式(I)化合物或其醫藥學上可接受之鹽及醫藥學上可接受之載劑之醫藥組合物包括在本發明之範疇內。 根據此實施例之另一態樣,根據本發明之醫藥組合物進一步包含治療有效量之至少一種其他抗病毒劑。 本發明亦提供如上文所描述之醫藥組合物之用途,用於治療患有或處於患有感染之風險下之人類中的HBV感染。 本發明亦提供如上文所描述之醫藥組合物之用途,用於治療正患有或處於患有疾病之風險下之人類中的HBV感染。 本發明之另一態樣涉及藉由向人類投與抗病毒有效量之本發明化合物、其醫藥學上可接受之鹽或如上文所述之組合物,單獨或與至少一種其他抗病毒劑組合,一起或分別投與,以治療或預防人類中B型肝炎病毒疾病及/或感染之方法。 本發明之另一態樣係關於一種製品,其包含可有效治療B型肝炎病毒疾病及/或感染之組合物;及封裝材料,其包含指示該組合物可用以治療由B型肝炎病毒導致之疾病及/或感染的標籤;其中該組合物包含根據本發明之式(I)化合物或其醫藥學上可接受之鹽。 本發明之又一態樣係關於抑制HBV複製之方法,其包含使病毒在抑制病毒複製之條件下暴露於有效量之式(I)化合物或其鹽。此方法可在活體外或活體內實施。 本發明之範疇中進一步包括式(I)化合物或其鹽之用途,用於抑制HBV複製。 在一些實施例中,式(I)化合物與至少一種選自以下之額外治療劑共投與或組合使用:干擾素或聚乙二醇化干擾素、HBV聚合酶抑制劑、病毒進入抑制劑、病毒成熟抑制劑、蛋白殼組裝抑制劑、HBV核心調節劑、逆轉錄酶抑制劑、TLR促效劑或免疫調節劑。可用於與本發明之化合物組合之一些特定治療劑包括本文所述之免疫調節劑、干擾素α 2a、干擾素α-2b、聚乙二醇化干擾素α-2a、聚乙二醇化干擾素α-2b、TLR-7及TLR-9促效劑、因提弗、替諾福韋、西多福韋(cidofovir)、替比夫定(telbivudine)、地達諾新(didanosine)、紮西他濱(zalcitabine)、司他夫定(stavudine)、拉米夫定(lamivudine)、阿巴卡韋(abacavir)、安卓西他賓(emtricitabine)、阿普瑞西他濱(apricitabine)、阿的維拉濱(atevirapine)、利巴韋林(ribavirin)、阿昔洛韋(acyclovir)、泛昔洛韋(famciclovir)、發昔洛韋(valacyclovir)、更昔洛韋(ganciclovir)、阿丹弗(adefovir)、依法韋侖(efavirenz)、奈韋拉平(nevirapine)、地拉韋定(delavirdine)及依曲韋林(etravirine)。適合之核心調節劑揭示於WO2013/096744中;適合之HBV蛋白殼抑制劑描述於US2015/0252057中。 此等額外製劑可與本發明化合物組合以產生單個醫藥劑型。或者此等額外製劑可作為多劑型之部分,例如使用套組分別投與患者。此類額外製劑可在投與本發明化合物或其醫藥學上可接受之鹽之前、同時或之後投與患者。或者,此等額外治療劑可與本發明化合物分開,且視情況藉由與本發明化合物不同之投與途徑及不同給藥時程投與,其限制條件係本發明化合物及額外治療劑同時用於治療HBV感染或由HBV感染引起或併發之病症。 本發明之化合物每天可適用之劑量範圍係通常0.01至100 mg/kg體重,較佳0.1至50 mg/kg體重。各劑量單元宜可含有5%至95%活性化合物(w/w)。較佳地此類製備物含有20%至80%活性化合物。 當然實際醫藥學上之有效量或治療劑量將視而熟習此項技術者已知之因素而定,諸如患者之年齡及體重、投與途徑及疾病之嚴重性。在任何情況下,將基於患者之獨特病況以允許遞送醫藥學上有效量之劑量及方式投與組合。 當本發明之組合物包含本發明化合物及一或多種額外治療劑或預防劑之組合時,化合物及額外製劑兩者皆應以介於通常以單藥療法療程投與之劑量的約10%至100%、且更佳介於約10%與80%的劑量含量存在。 考慮用於此類組合治療之抗病毒劑包括可有效抑制人類中病毒形成及/或複製之製劑(化合物或生物製劑),包括(但不限於)干擾病毒在人類中形成及/或複製所必需之宿主或病毒機制的製劑。此類製劑可選自因提弗、替諾福韋、西多福韋、替比夫定、地達諾新、紮西他濱、司他夫定、拉米夫定、阿巴卡韋、安卓西他賓、阿普瑞西他濱、阿的維拉濱、利巴韋林、阿昔洛韋、泛昔洛韋、發昔洛韋、更昔洛韋、阿丹弗、依法韋侖、奈韋拉平、地拉韋定及依曲韋林,及本文所述之免疫調節劑,包括干擾素及聚乙二醇化干擾素、TLR-7促效劑及TLR-9促效劑。 本發明之多種化合物含有一或多個對掌性中心。此等化合物可製成及用作單一異構體或異構體混合物。分離異構體(包括非對映異構體及對映異構體)之方法在此項技術中已知,且本文描述適合方法之實例。在某些實施例中,本發明化合物用作單一大體上純異構體,意謂化合物之至少90%樣品係指定異構體且小於10%樣品係任何其他異構體或異構體混合物。較佳地,至少95%樣品係單一異構體。適合之異構體之選擇在一般技術程度內,如一種異構體將通常在本文所述用於量測HBV活性之活體內或活體外分析中更具活性,且將係較佳異構體。異構體之間活體外活性不同之情況相對較少,例如小於約係數4,較佳異構體可基於細胞培養中抵抗病毒複製之活性程度,使用諸如本文所述之彼等之方法來選擇:具有較低最低抑制濃度(minimum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MIC)或EC-50之異構體較佳。 本發明化合物可藉由下文說明之通用合成途徑合成,其特定實例更詳細描述於實例中。 術語「光學異構體」或「立體異構體」係指可為本發明之給定化合物而存在之各種立體異構組態中之任一者,且包括幾何異構體。應理解取代基可附接在碳原子之對掌性中心處。術語「對掌性」係指對其鏡像搭配物具有不重疊性之特性之分子,而術語「非對掌性」係指可重疊其鏡像搭配物之分子。因此,本發明包括化合物之對映異構體、非對映異構體或外消旋體。「對映異構體」係一對彼此為不重疊鏡像之立體異構體。一對對映異構體之1:1混合物係「外消旋」混合物。術語用於在適當時指明外消旋混合物。「非對映異構體」係具有至少兩個不對稱原子但彼此不為鏡像之立體異構體。根據Cahn- lngold- Prelog R-S系統指定絕對立體化學。當化合物為純對映異構體時,在各對掌性碳處之立體化學可由R或S指定。絕對組態未知之解析化合物可指定為(+)或(-),視在鈉D線之波長下其旋轉平面偏振光之方向(右旋或左旋)而定。本文所描述之某些化合物含有一或多個不對稱中心或軸,且可因此產生對映異構體、非對映異構體及其他立體異構形式,就絕對立體化學而言,該等立體異構形式可定義為(R)-或(S)-。 視起始物質及程序之選擇而定,化合物可以可能的異構體之一的形式或以其混合物形式存在,例如以純光學異構體形式或以異構體混合物形式存在,諸如外消旋體及非對映異構體混合物(視不對稱碳原子之數目而定)。本發明意欲包括所有此類可能的立體異構體,包括外消旋混合物、非對映異構混合物及光學純形式。光學活性(R)-及(S)-異構體可使用對掌性合成組元或對掌性試劑製備,或使用習知技術解析。若化合物含有雙鍵,則取代基可為E或Z組態。若化合物含有經二取代之環烷基,則環烷基取代基可具有順式或反式組態。亦意欲包括所有互變異構形式。 任何所得異構體混合物可基於成分之物理化學差異例如藉由層析及/或分步結晶而分離成純的或大體上純的幾何或光學異構體或非對映異構體。 任何所得最終產物或中間體之外消旋體可藉由已知方法而解析成光學對映體,例如藉由分離其非對映異構體鹽(該等鹽用光學活性酸或鹼獲得)及釋放光學活性酸性或鹼性化合物。特定言之,鹼性部分可因此用於將本發明之化合物解析為其光學對映體,例如藉由使由光學活性酸(例如酒石酸、二苯甲醯基酒石酸、二乙醯基酒石酸、二-O,O'-對甲苯甲醯基酒石酸、杏仁酸、蘋果酸或樟腦-10-磺酸)形成之鹽分步結晶。外消旋產物亦可藉由對掌性層析來解析,例如使用對掌性吸附劑之高壓液相層析(HPLC)。 此外,本發明之化合物(包括其鹽)亦可以其水合物之形式獲得,或包括用於其結晶之其他溶劑。本發明之化合物可固有地或經設計以與醫藥學上可接受之溶劑(包括水)形成溶劑合物;因此,本發明意欲涵蓋溶劑化及非溶劑化形式兩者。術語「溶劑合物」係指本發明化合物(包括其醫藥學上可接受之鹽)與一或多個溶劑分子的分子複合物。此類溶劑分子為醫藥技術中常用之已知對接受者無害之彼等溶劑分子,例如水、乙醇及其類似物。術語「水合物」係指其中溶劑分子為水之複合物。 本發明化合物(包括其鹽、水合物及溶劑合物)可固有地或經設計以形成多晶型物。 如本文所用,術語「鹽」係指本發明化合物之酸加成鹽或鹼加成鹽。「鹽」尤其包括「醫藥學上可接受之鹽」。術語「醫藥學上可接受之鹽」係指保留本發明之化合物的生物學效用及特性且通常不可為生物學上或其他方面不期望的鹽。在許多情況下,本發明之化合物能夠藉助於胺基及/或羧基或其類似基團之存在而形成酸鹽及/或鹼鹽。 醫藥學上可接受之酸加成鹽可用無機酸及有機酸形成,例如乙酸鹽、天冬胺酸鹽、苯甲酸鹽、苯磺酸鹽、溴化物/氫溴酸鹽、碳酸氫鹽/碳酸鹽、硫酸氫鹽/硫酸鹽、樟腦磺酸鹽、 氯化物/氫氯酸鹽、氯茶鹼鹽(chlortheophyllonate)、檸檬酸鹽、乙二磺酸鹽、反丁烯二酸鹽、葡庚糖酸鹽、葡糖酸鹽、葡萄糖醛酸鹽、馬尿酸鹽、氫碘酸鹽/碘化物、羥乙磺酸鹽、乳酸鹽、乳糖酸鹽、月桂基硫酸鹽、蘋果酸鹽、順丁烯二酸鹽、丙二酸鹽、杏仁酸鹽、甲磺酸鹽、甲基硫酸鹽、萘甲酸鹽、萘磺酸鹽、菸鹼酸鹽、硝酸鹽、十八酸鹽、油酸鹽、草酸鹽、棕櫚酸鹽、雙羥萘酸鹽、磷酸鹽/磷酸氫鹽/磷酸二氫鹽、聚半乳糖醛酸鹽、丙酸鹽、硬脂酸鹽、丁二酸鹽、磺基水楊酸鹽、酒石酸鹽、甲苯磺酸鹽及三氟乙酸鹽。 可衍生成鹽之無機酸包括例如鹽酸、氫溴酸、硫酸、硝酸、磷酸及其類似物。 可衍生成鹽之有機酸包括例如乙酸、丙酸、乙醇酸、草酸、順丁烯二酸、丙二酸、丁二酸、反丁烯二酸、酒石酸、檸檬酸、苯甲酸、杏仁酸、甲磺酸、乙磺酸、甲苯磺酸、磺基水楊酸及類似者。醫藥學上可接受之鹼加成鹽可用無機鹼及有機鹼形成。 可自其衍生鹽之無機鹼包括例如銨鹽及週期表之第I行至第XII行之金屬。在某些實施例中,鹽衍生自鈉、鉀、銨、鈣、鎂、鐵、銀、鋅及銅;尤其適合之鹽包括銨鹽、鉀鹽、鈉鹽、鈣鹽及鎂鹽。 可自其衍生鹽之有機鹼包括例如一級胺、二級胺及三級胺;包括天然存在之經取代胺的經取代胺;環胺;鹼離子交換樹脂及其類似物。某些有機胺包括異丙胺、芐乙二胺青黴素(benzathine)、膽茶鹼、二乙醇胺、二乙胺、離胺酸、葡甲胺、哌嗪及緩血酸胺。 本發明之醫藥學上可接受之鹽可藉由習知化學方法自鹼性或酸性部分合成。一般而言,該等鹽可藉由使此等化合物之游離酸形式與化學計算量之適當鹼(諸如Na、Ca、Mg或K之氫氧化物、碳酸鹽、碳酸氫鹽或其類似物)反應,或藉由使此等化合物之游離鹼形式與化學計算量之適當酸反應來製備。該等反應通常於水中或有機溶劑中,或於兩者之混合物中進行。一般而言,在可實行時,需要使用如乙醚、乙酸乙酯、乙醇、異丙醇或乙腈之非水性介質。其他適合鹽之清單可見於例如「Remington's Pharmaceutical Sciences」, 第20版, Mack Publishing Company, Easton, Pa., (1985)中;及「Handbook of Pharmaceutical Salts: Properties, Selection, and Use」中, Stahl及Wermuth (Wiley-VCH, Weinheim, Germany, 2002)。 本文給出之任何化學式意欲表示本發明化合物之未標記形式以及經同位素標記形式,具有至多三個具有非天然同位素分佈之原子,例如富含氘或13 C或15 N之位點。除一或多個原子經具有選定的原子質量或質量數(天然豐度質量分佈除外)之原子置換以外,經同位素標記化合物具有由本文所給出之化學式描繪的結構。可有益地過度併入本發明化合物中之同位素之實例包括氫、碳、氮、氧、磷、氟及氯之同位素,諸如分別係2 H、3 H、11 C、13 C、14 C、15 N、18 F、31 P、32 P、35 S、36 Cl、125 I。本發明包括各種經同位素標記之本發明化合物,例如放射性同位素(諸如3 H及14 C)或非放射性同位素(諸如2 H及13 C)以大體上高於正常同位素分佈之含量存在的經同位素標記的本發明化合物。該等經同位素標記之化合物適用於代謝研究(使用例如14 C);反應動力學研究(使用例如2 H或3 H);偵測或成像技術,諸如正電子發射斷層攝影術(PET)或單光子發射電腦斷層攝影術(SPECT),包括藥物或受質組織分佈分析;或適用於患者之放射性治療。特定言之,經18 F標記之本發明化合物可尤其為PET或SPECT研究所需。經同位素標記之本發明化合物一般可藉由熟習此項技術者已知之習知技術或藉由與隨附實例及製備中所描述之方法類似的方法,使用適當的經同位素標記的試劑替代通常所用的未經標記的試劑來製備。標記之樣品可在相當低的同位素併入下適用,諸如當放射性標記用於偵測化合物之痕量時。 此外,用較重同位素,尤其氘(亦即,2 H或D)更廣泛取代可得到由較大代謝穩定性產生之某些治療優勢,例如活體內半衰期增加或劑量需求減少或治療指數改良。應理解,氘在此情形下被視為本發明化合物之取代基,且具有氘作為取代基之化合物之樣品通常在標記位置具有至少50%氘併入。此類較重同位素(尤其氘)之濃度可由同位素增濃因素定義。如本文所用之術語「同位素增濃因素」意謂指定同位素之同位素豐度與天然豐度之間的比率。若本發明之化合物中的取代基標示為氘,則該化合物所具有的各指定氘原子之同位素增濃因素分別係至少3500 (在各指定氘原子處52.5%氘併入)、至少4000 (60%氘併入)、至少4500 (67.5%氘併入)、至少5000 (75%氘併入)、至少5500 (82.5%氘併入)、至少6000 (90%氘併入)、至少6333.3 (95%氘併入)、至少6466.7 (97%氘併入)、至少6600 (99%氘併入)或至少6633.3 (99.5%氘併入)。 根據本發明之醫藥學上可接受之溶劑合物包括結晶之溶劑可經同位素取代之溶劑合物,例如D2 O、d6 -丙酮、d6 -DMSO。 含有能夠充當氫鍵之供體及/或受體之基團的本發明化合物可能能夠與適合之共晶體形成劑形成共晶體。此等共晶體可藉由已知共晶體形成程序由本發明化合物製備。該等程序包括在溶液中將本發明化合物與共晶體形成劑在結晶條件下研磨、加熱、共昇華、共熔融或接觸,及分離由此形成之共晶體。適合之共晶體形成劑包括描述於WO 2004/078163中之彼等共晶體形成劑。因此本發明進一步提供包含本發明化合物之共晶體。使用方法 除非本文中另外指示或另外與上下文明顯矛盾,否則本文所述之所有方法可以任何適合順序進行。使用本文所提供之任何及所有實例或例示性語言(例如「諸如」)僅意欲更好地闡明本發明,且並不對另外所主張的本發明的範疇造成限制。 本發明化合物可藉由已知方法投與,包括口服、非經腸、吸入及其類似者。在某些實施例中,本發明化合物以丸劑、口含錠、糖衣錠、膠囊、溶液或懸浮液之形式經口投與。在其他實施例中,本發明化合物藉由注射或輸注投與。輸注通常經靜脈內進行,通常歷經約15分鐘與4小時之間的時間段。在其他實施例中,本發明化合物經鼻內或藉由吸入投與;吸入方法尤其適用於治療呼吸道感染。本發明化合物展現口服生物可用性,因此經口投與有時係較佳的。 在本發明之某些實施例中,本發明化合物與第二抗病毒劑,諸如本文提出之彼等組合使用。 術語「組合」意謂一種單位劑型的固定組合,呈適合於同時或依序一起使用之獨立劑型的形式,或呈用於組合投與之分裝部分之套組的形式,其中本發明化合物及組合搭配物可獨立地同時投與或在尤其允許組合搭配物展示合作(例如協同)效應的時間間隔內分開投與,或其任何組合。 第二抗病毒劑可與本發明化合物組合投與,其中第二抗病毒劑在本發明化合物之前、與其同時或在其之後投與。當需要同時投與本發明化合物與第二製劑且投與途徑相同時,則本發明化合物可用第二製劑調配成相同劑型。含有本發明化合物及第二製劑之劑型之實例為錠劑或膠囊。 在一些實施例中,本發明化合物與第二抗病毒劑之組合可提供協同活性。本發明化合物及第二抗病毒劑可一起、獨立但同時或依次投與。 化合物之「有效量」為必需或足以治療或防止病毒感染及/或本文所描述之疾病或病狀的量。在一實例中,式I化合物之有效量係足以治療個體中病毒感染的量。在另一實例中,有效量係足以治療需要該治療之個體中HBV的量。有效量可視諸如個體之大小及重量、疾病類型或本發明之特定化合物之因素而變化。舉例而言,本發明化合物之選擇可影響構成「有效量」之要素。一般熟習此項技術者將能夠在不需過度實驗的情況下研究本文所含的因素且進行關於本發明化合物的有效量的測定。 投與方案可影響構成有效量之要素。本發明化合物可在病毒感染發作之前或之後投與個體。此外,幾個分劑量以及交錯劑量可每日或依次投與,或劑量可連續輸注,或可快速注射。此外,本發明化合物之劑量可如由治療或預防情況之緊急狀態所指示按比例增加或減少。 本發明化合物可用於治療如本文所描述之病況、病症或疾病,或用於製造用於治療此等疾病之醫藥組合物。本發明提供使用本發明化合物治療此等疾病或製備用於治療此等疾病之具有本發明化合物的醫藥組合物的方法。 語言「醫藥組合物」包括適合於投與哺乳動物(例如人類)之製劑。當本發明化合物作為藥劑投與哺乳動物,例如人類時,其可自身提供或作為含有例如0.1至99.5% (更佳0.5至90%)至少一種式(I)化合物或其任何亞屬作為活性成分以及醫藥學上可接受之載劑,或視情況兩種或多於兩種醫藥學上可接受之載劑的醫藥組合物提供。 片語「醫藥學上可接受之載劑」為本技術公認的且包括適合於向哺乳動物投與本發明化合物之醫藥學上可接受之材料、組合物或媒劑。載劑包括參與將個體製劑自身體之一個器官或部分攜帶或輸送至身體之另一器官或部分之液體或固體填充劑、稀釋劑、賦形劑、溶劑或囊封材料。各載劑在與調配物之其他成分相容且對患者無害的意義上必須為「可接受的」。可充當醫藥學上可接受之載劑之材料的一些實例包括:糖,諸如乳糖、葡萄糖及蔗糖;澱粉,諸如玉米澱粉及馬鈴薯澱粉;纖維素及其衍生物,諸如羧甲基纖維素鈉、乙基纖維素及乙酸纖維素;粉末狀黃蓍;麥芽;明膠;滑石;賦形劑,諸如可可脂(cocoa butter)及栓劑蠟;油,諸如花生油、棉籽油、紅花油、芝麻油、橄欖油、玉米油及大豆油;二醇,諸如丙二醇;多元醇,諸如丙三醇、山梨糖醇、甘露糖醇及聚乙二醇;酯,諸如油酸乙酯及月桂酸乙酯;瓊脂;緩衝劑,諸如氫氧化鎂及氫氧化鋁;褐藻酸;無熱原質水;等張鹽水;林格氏溶液(Ringer's solution);乙醇;磷酸鹽緩衝溶液;及醫藥調配物中所用的其他無毒相容物質。通常,醫藥學上可接受之載劑為滅菌及/或大體上無熱原質的。 濕潤劑、乳化劑及潤滑劑(諸如月桂基硫酸鈉及硬脂酸鎂)以及著色劑、脫模劑、包衣劑、甜味劑、調味劑及芳香劑、防腐劑及抗氧化劑亦可存在於組合物中。 醫藥學上可接受之抗氧化劑之實例包括:水溶性抗氧化劑,諸如抗壞血酸、半胱胺酸鹽酸鹽、硫酸氫鈉、偏亞硫酸氫鈉、亞硫酸鈉及其類似物;油溶性抗氧化劑,諸如棕櫚酸抗壞血酸酯、丁基化羥基大茴香醚(BHA)、丁基化羥基甲苯(BHT)、卵磷脂、沒食子酸丙酯、α-生育酚及其類似物;及金屬螯合劑,諸如檸檬酸、乙二胺四乙酸(EDTA)、山梨糖醇、酒石酸、磷酸及其類似物。 本發明調配物包括適合於口服、經鼻、吸入、局部、經皮、經頰、舌下、經直腸、經陰道及/或非經腸投與之調配物。調配物可宜以單位劑型呈現且可藉由藥劑學技術中熟知之任何方法製備。可與載劑材料組合以製造單一劑型的活性成分之量一般將為產生治療效果之化合物的量。一般而言,在100%中,此量將在約1%至約99%、較佳約5%至約70%、最佳約10%至約30%之活性成分範圍內。 製備此等調配物或組合物之方法包括將本發明化合物與載劑及視情況存在之一或多種附屬成分結合之步驟。一般而言,藉由將本發明化合物與液體載劑或細粉狀固體載劑或兩者均勻且緊密地結合且必要時隨後使產物成形來製備調配物。 適合於經口投與之本發明調配物可呈膠囊、扁囊劑、丸劑、錠劑、口含錠(使用調味基質,例如通常係蔗糖及阿拉伯膠或黃蓍)、散劑、顆粒劑之形式,或呈水性或非水性液體中之溶液或懸浮液形式,或呈水包油或油包水之液體乳液形式,或呈酏劑或糖漿形式,或呈片劑(使用惰性基質,諸如明膠及丙三醇,或蔗糖及阿拉伯膠)及/或呈漱口劑形式及其類似形式,各含有預定量之本發明化合物作為活性成分。本發明化合物亦可以大丸劑、舐劑或糊劑形式投與。 在本發明之用於經口投與之固體劑型(膠囊、錠劑、丸劑、糖衣藥丸、散劑、顆粒及其類似物)中,活性成分與一或多種醫藥學上可接受之載劑(諸如檸檬酸鈉或磷酸二鈣)及/或以下任一者混合:填充劑或增量劑,諸如澱粉、乳糖、蔗糖、葡萄糖、甘露糖醇及/或矽酸;黏合劑,諸如羧甲基纖維素、褐藻酸鹽、明膠、聚乙烯吡咯啶酮、蔗糖及/或阿拉伯膠;保濕劑,諸如甘油;崩解劑,諸如瓊脂-瓊脂、碳酸鈣、馬鈴薯或木薯澱粉、褐藻酸、某些矽酸鹽及碳酸鈉;溶液延遲劑,諸如石蠟;吸收促進劑,諸如四級銨化合物;濕潤劑,諸如鯨蠟醇及甘油單硬脂酸酯;吸附劑,諸如高嶺土及膨潤土;潤滑劑,諸如滑石、硬脂酸鈣、硬脂酸鎂、固體聚乙二醇、月桂基硫酸鈉及其混合物;及著色劑。在膠囊、錠劑及丸劑之情況下,醫藥組合物亦可包含緩衝劑。亦可使用諸如乳糖(lactose/milk sugar)以及高分子量聚乙二醇及其類似物之賦形劑將類似類型之固體組合物用作軟填充及硬填充明膠膠囊中之填充劑。 錠劑可藉由視情況與一或多種附屬成分一起壓縮或模製來製備。可使用黏合劑(例如明膠或羥丙基甲基纖維素)、潤滑劑、惰性稀釋劑、防腐劑、崩解劑(例如羥基乙酸澱粉鈉或交聯羧甲基纖維素鈉)、界面活性劑或分散劑來製備壓縮錠劑。模製錠劑可藉由使經惰性液體稀釋劑濕潤之粉末狀化合物之混合物在適合機器中模製來製備。 本發明之醫藥組合物之錠劑及其他固體劑型(諸如糖衣藥丸、膠囊、丸劑及顆粒)可視情況經刻痕或製備成具有包衣及殼層,諸如腸溶衣及醫藥調配技術中熟知之其他包衣。其亦可使用例如不同比例之羥丙基甲基纖維素以提供所需釋放曲線、其他聚合物基質、脂質體及/或微球體來調配以便提供其中活性成分之緩慢或控制釋放。其可藉由(例如)經由細菌截留過濾器過濾,或藉由併入呈臨用前可溶解於無菌水或一些其他無菌可注射介質中之無菌固體組合物形式之滅菌劑來滅菌。此等組合物亦可視情況含有遮光劑且可為視情況以延遲方式僅僅或較佳將活性成分釋放於胃腸道某一部分中之組合物。可使用之包埋組合物之實例包括聚合物質及蠟。活性成分亦可適當時與一或多種上述賦形劑一起呈微囊封形式。 用於經口投與之本發明化合物之液體劑型包括醫藥學上可接受之乳劑、微乳劑、溶液、懸浮液、糖漿及酏劑。除活性成分以外,液體劑型可含有此項技術中常用之惰性稀釋劑(諸如水或其他溶劑)、增溶劑及乳化劑,諸如乙醇、異丙醇、碳酸乙酯、乙酸乙酯、苯甲醇、苯甲酸苯甲酯、丙二醇、1,3-丁二醇、油(尤其棉籽油、花生油、玉米油、胚芽油、橄欖油、蓖麻油及芝麻油)、甘油、四氫呋喃醇、聚乙二醇及脫水山梨糖醇之脂肪酸酯及其混合物。 除惰性稀釋劑以外,經口組合物亦可包括佐劑,諸如濕潤劑、乳化劑及懸浮劑、甜味劑、調味劑、著色劑、芳香劑及防腐劑。 除活性化合物以外,懸浮液可含有懸浮劑,例如乙氧基化異硬脂醇、聚氧乙烯山梨糖醇及脫水山梨糖醇酯、微晶纖維素、偏氫氧化鋁、膨潤土、瓊脂及黃蓍及其混合物。 用於經直腸或經陰道投與之本發明醫藥組合物之調配物可以栓劑形式呈現,其可藉由將一或多種本發明化合物與一或多種包含例如可可脂、聚乙二醇、栓劑蠟或水楊酸酯之適合無刺激性賦形劑或載劑混合來製備,且其在室溫下為固體,但在體溫下為液體,且因此熔融於直腸或陰道腔中且釋放活性化合物。 適用於經陰道投與之本發明調配物亦包括含有諸如此項技術中已知為適當之載劑之子宮托、棉塞、乳膏、凝膠、糊劑、泡沫或噴霧劑調配物。 用於局部或經皮投與之本發明化合物之劑型包括散劑、噴霧、軟膏、糊劑、乳膏、洗劑、凝膠、溶液、貼片及吸入劑。活性化合物可在無菌條件下與醫藥學上可接受之載劑及可能需要之任何防腐劑、緩衝劑或推進劑混合。 除本發明之活性化合物以外,軟膏、糊劑、乳膏及凝膠可含有賦形劑,諸如動物及植物脂肪、油、蠟、石蠟、澱粉、黃蓍、纖維素衍生物、聚乙二醇、聚矽氧、膨潤土、矽酸、滑石及氧化鋅,或其混合物。 除本發明化合物以外,散劑及噴霧可含有賦形劑,諸如乳糖、滑石、矽酸、氫氧化鋁、矽酸鈣及聚醯胺粉末,或此等物質之混合物。噴霧可另外含有習用推進劑,諸如氯氟烴及揮發性未經取代之烴,諸如丁烷及丙烷。 經皮貼片具有提供控制本發明化合物向身體之傳遞的額外優勢。可藉由將化合物溶解或分散於適當介質中來製備該等劑型。亦可使用吸收增進劑來增加化合物通過皮膚之通量。該通量之速率可藉由提供速率控制膜或將活性化合物分散於聚合物基質或凝膠中來控制。 在本發明之範疇內亦涵蓋眼用調配物、眼膏、散劑、溶液及其類似物。 適用於非經腸投與之本發明醫藥組合物可包含一或多種本發明化合物與一或多種醫藥學上可接受之載劑(諸如無菌等張水性或非水性溶液、分散液、懸浮液或乳液)或可僅在臨用前復原成無菌可注射溶液或分散液之無菌散劑之組合,該等組合物可含有抗氧化劑、緩衝劑、抑菌劑、使得調配物與指定接受者之血液等張之溶質或懸浮劑或增稠劑。 可用於本發明醫藥組合物中之適合水性及非水性載劑之實例包括水、乙醇、二醇醚、多元醇(諸如甘油、丙二醇、聚乙二醇及其類似物)及其適合混合物、植物油(諸如橄欖油)及可注射有機酯(諸如油酸乙酯)。可例如藉由使用包衣材料(諸如卵磷脂)、在分散液之情況下藉由維持所需粒度及藉由使用界面活性劑來維持恰當流動性。 此等組合物亦可含有佐劑,諸如防腐劑、濕潤劑、乳化劑及分散劑。可藉由包括各種抗細菌劑及抗真菌劑,例如對羥基苯甲酸酯、氯丁醇、苯酚山梨酸及其類似物來確保預防微生物的作用。亦可能需要在組合物中包括等張劑,諸如糖、氯化鈉及其類似物。另外,可藉由包括延遲吸收之製劑(諸如單硬脂酸鋁及明膠)來延長可注射醫藥形式之吸收。 在一些情況下,為延長藥物之效果,需要減緩皮下或肌肉內注射之藥物吸收。此點可藉由使用具有不良水溶性之結晶或非晶形材料之液體懸浮液來實現。藥物吸收速率則視其溶解速率而定,而溶解速率又可視晶體大小及結晶型而定。或者,藉由將藥物溶解或懸浮於油性媒劑中來延遲非經腸投與之藥物形式之吸收。 可注射之積存形式係藉由在諸如聚丙交酯-聚乙交酯之可生物降解聚合物中形成本發明化合物之微膠囊基質來製備。視藥物與聚合物之比率及所用特定聚合物之性質而定,可控制藥物釋放之速率。其他生物可降解聚合物之實例包括聚(原酸酯)及聚(酸酐)。可注射之積存調配物亦藉由將藥物截留於與身體組織相容之脂質體或微乳劑中來製備。 本發明之製備物可經口、非經腸、局部或經直腸給與。其等當然以適合各投與途徑之形式給與。舉例而言,其係以錠劑或膠囊形式投與,藉由注射、吸入投與,以眼藥水、軟膏、栓劑等形式投與,藉由注射、輸注或吸入投與;藉由洗劑或軟膏局部投與;及藉由栓劑經直腸投與。 如本文所用之片語「非經腸投與(parenteral administration/administered parenterally)」意謂採用除了經腸及局部投與之外的投與模式,通常藉由注射,且包括(但不限於)靜脈內、肌肉內、動脈內、鞘內、囊內、眼眶內、心內、皮內、腹膜內、經氣管、皮下、表皮下、關節內、囊下、蛛膜下、脊柱內及胸骨內注射及輸注。靜脈內輸注有時為遞送本發明化合物之較佳方法。輸注可用於遞送單個每日劑量或多個劑量。在一些實施例中,本發明化合物歷經15分鐘至4小時之間,通常0.5至3小時之間的時間期,藉由輸注投與。該輸注可每天一次、每天兩次或至多每天三次使用。 如本文所用之片語「全身性投與(systemic administration/administered systemically)」、「周邊投與(peripheral administration/administered peripherally)」意謂化合物、藥物或其他材料並非直接投與至中樞神經系統,使得其進入患者之系統且因此經歷代謝及其他類似過程,例如皮下投與。 此等化合物可藉由任何適合投與途徑向人類及其他動物投與以用於治療,投與途徑包括經口、經鼻(如藉由例如噴霧)、經直腸、陰道內、非經腸、腦池內及局部(如藉由散劑、軟膏或滴劑,包括經頰及舌下)。 不論所選擇之投與途徑,可以適合水合形式使用之本發明化合物及/或本發明之醫藥組合物係藉由熟習此項技術者已知之習知方法調配成醫藥學上可接受之劑型。 可改變本發明之醫藥組合物中活性成分之實際劑量水準以獲得有效達成特定患者、組合物及投與模式之所要治療反應而對患者無毒性的活性成分的量。 所選劑量水準將視多種因素而定,包括所用之本發明之特定化合物或其酯、鹽或醯胺之活性;投與途徑;投與時間;所用特定化合物之排泄速率;治療持續時間;與所用特定化合物組合使用之其他藥物、化合物及/或材料;所治療患者之年齡、性別、體重、狀態、整體健康狀況及先前病史;及醫學技術中熟知之類似因素。 一般熟習此項技術之醫師或獸醫可容易確定及開具所需醫藥組合物之有效量。舉例而言,醫師或獸醫開始可以低於為達成所要治療效應所需之水準給與醫藥組合物中所用之本發明化合物,且逐漸增加劑量直至達成所需效應。 一般而言,本發明化合物之適合日劑量為有效產生治療效果之最低劑量的化合物量。該有效劑量將一般視上文所描述之因素而定。一般而言,用於患者之本發明化合物之靜脈內及皮下劑量在用於指定效果時範圍將係約0.0001至約100 mg/公斤體重/天,更佳約0.01至約50 mg/kg/天,且仍更佳約0.1至約20 mg/kg/天。有效量係預防或治療諸如HBV之病毒感染的量。 必要時,活性化合物之有效每日劑量可作為單次劑量/天投與,或在一天內以適當間隔視情況以單位劑型分別作為2、3、4、5、6或超過6次子劑量投與。經口或藉由吸入遞送之化合物通常以每天一至四次劑量投與。藉由注射遞送之化合物通常每天一次或每隔一天一次投與。藉由輸注遞送之化合物通常以每天一至三次劑量投與。當一天內投與多次劑量時,劑量可在約4小時、約6小時、約8小時或約12小時間隔內投與。 雖然本發明化合物有可能單獨投與,但較佳以醫藥組合物(諸如本文所描述之醫藥組合物)形式投與該化合物。因此使用本發明化合物之方法包括以醫藥組合物投與該化合物,其中至少一種本發明化合物在投與之前與醫藥學上可接受之載劑摻合。本發明之化合物組合免疫調節劑之用途 本文所描述之化合物及組合物可與充當免疫調節劑(例如,共刺激分子之活化劑)或免疫抑制性分子抑制劑或疫苗之一或多種治療劑組合使用或投與。漸進式死亡1 (Programmed Death 1;PD-1)蛋白質係T細胞調節因子之經擴展CD28/CTLA4家族之抑制性成員(Okazaki等人 (2002) Curr Opin Immunol 14: 391779-82;Bennett等人 (2003) J. Immunol. 170:711-8)。PD-1表現於活化B細胞、T細胞及單核球上。PD-1係不利地調節TCR信號之免疫抑制性蛋白質(Ishida, Y.等人 (1992) EMBO J. 11:3887-3895;Blank, C.等人 (2006年12月29日電子版) Immunol. Immunother. 56(5):739-745),且在慢性感染中上調。PD-1與PD-L1之間的相互作用可充當免疫檢查點,其可導致例如浸潤性淋巴細胞減少、T細胞受體介導之增殖減少及/或癌細胞或受感染細胞之免疫逃避(Dong等人 (2003) J. Mol. Med. 81:281-7;Blank等人 (2005) Cancer Immunol. Immunother. 54:307-314;Konishi等人 (2004) Clin. Cancer Res. 10:5094-100)。可藉由抑制PD-1與PD-L1或PD-L2之局部相互作用逆轉免疫抑制;當亦阻斷PD-1與PD-L2之相互作用時,該效應係相加的(Iwai等人 (2002) Proc. Nat'l. Acad. Sci. USA 99:12293-7;Brown等人 (2003) J. Immunol. 170:1257-66)。免疫調節可藉由結合於免疫抑制蛋白(例如PD-1)或調節抑制蛋白之結合蛋白(例如PD-L1、PD-L2)來達成。 在一個實施例中,本發明之組合治療包括免疫調節劑,其為免疫檢查點分子之抑制性分子的抑制劑或拮抗劑。在另一實施例中,免疫調節劑結合於自然抑制免疫抑制性檢查點分子之蛋白質。當與抗病毒化合物組合使用時,此等免疫調節劑可增強抗病毒反應,且因此相對於用單獨抗病毒化合物治療而增強功效。 術語「免疫檢查點」係指CD4及CD8 T細胞之細胞表面上之一組分子。此等分子可有效充當「閘」以下調或抑制適應性免疫反應。免疫檢查點分子包括(但不限於)漸進式死亡1 (PD-1)、細胞毒性T-淋巴細胞抗原4 (CTLA-4)、B7H1、B7H4、OX-40、CD137、CD40及LAG3,其直接抑制免疫細胞。可充當適用於本發明方法之免疫檢查點抑制劑之免疫治療劑包括(但不限於)PD-L1、PD-L2、CTLA4、TIM3、LAG3、VISTA、BTLA、TIGIT、LAIR1、CD160、2B4及/或TGFR β之抑制劑。抑制性分子之抑制作用可藉由在DNA、RNA或蛋白質層級的抑制作用來進行。在一些實施例中,抑制核酸(例如dsRNA、siRNA或shRNA)可用於抑制抑制性分子之表現。在其他實施例中,抑制性信號之抑制劑係多肽,例如可溶配位體,或抗體或其抗原結合片段,其結合至抑制性分子。 「與……組合」不欲意謂療法或治療劑必須同時投與及/或調配成一起遞送,但此等遞送方法屬於本文所述之範疇內。免疫調節劑可與一或多種本發明化合物及視情況一或多種額外治療劑(therapies/therapeutic agents)同時、在其之前或之後投與。組合中之治療劑可以任何順序投與。一般而言,各製劑將以根據彼製劑所確定的劑量及/或時程來投與。另外應瞭解,此組合中所用之治療劑可在單一組合物中一起投與或在不同組合物中分開投與。通常,預期組合中所用之每一種治療劑的用量不超過其單獨使用時的量。在一些實施例中,組合用量將低於個別使用量。 在某些實施例中,本文所述之抗病毒化合物與一或多種免疫調節劑組合投與,該一或多種免疫調節劑係PD-1、PD-L1及/或PD-L2之抑制劑。各此類抑制劑可為抗體、其抗原結合片段、免疫黏附素、融合蛋白或寡肽。該等免疫調節劑之實例在此項技術中已知。 在一些實施例中,免疫調節劑係選自MDX-1106、Merck 3475或CT-011之抗PD-1抗體。 在一些實施例中,免疫調節劑係免疫黏附素(例如包含與恆定區(例如免疫球蛋白序列之Fc區)融合之PD-Ll或PD-L2之胞外或PD-1結合部分的免疫黏附素。 在一些實施例中,免疫調節劑係PD-1抑制劑,諸如AMP-224。 在一些實施例中,免疫調節劑係PD-Ll抑制劑,諸如抗PD-Ll抗體。 在一些實施例中,免疫調節劑係選自YW243.55.S70、MPDL3280A、MEDI-4736、MSB-0010718C或MDX-1105之抗PD-Ll結合拮抗劑。MDX-1105 (亦稱為BMS-936559)係WO2007/005874中所描述之抗PD-Ll抗體。抗體YW243.55.S70係WO 2010/077634中所描述之抗PD-Ll。 在一些實施例中,免疫調節劑係尼沃單抗(nivolumab) (CAS登記號:946414-94-4)。尼沃單抗之替代名稱包括MDX-1106、MDX-1106-04、ONO-4538或BMS-936558。尼沃單抗係完全人類IgG4單株抗體,其特異性阻斷PD-1。特異性結合於PD-1之尼沃單抗(純系5C4)及其他人類單株抗體揭示於US 8,008,449、EP2161336及WO2006/121168中。 在一些實施例中,免疫調節劑係抗PD-1抗體派立珠單抗(Pembrolizumab)。派立珠單抗(亦稱為拉立珠單抗(Lambrolizumab)、MK-3475、MK03475、SCH-900475或KEYTRUDA®;Merck)係人類化IgG4單株抗體,其結合於PD-1。派立珠單抗及其他人類化抗PD-1抗體揭示於Hamid, O.等人 (2013)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 369 (2): 134-44、US 8,354,509及WO2009/114335及WO2013/079174中。 在一些實施例中,免疫調節劑係皮立珠單抗(Pidilizumab) (CT-011;Cure Tech),結合於PD1之人類化IgG1k單株抗體。皮立珠單抗及其他人類化抗PD-1單株抗體揭示於WO2009/101611中。 適用作用於本文所揭示之方法中之免疫調節劑的其他抗PD1抗體包括AMP 514 (Amplimmune)及US 8,609,089、US 2010028330及/或US 20120114649中所揭示之抗PD1抗體。在一些實施例中,抗PD-L1抗體係MSB0010718C。MSB0010718C (亦稱為A09-246-2;Merck Serono)係單株抗體,其結合於PD-L1。 在一些實施例中,免疫調節劑係MDPL3280A (Genentech/Roche),結合於PD-L1之人類Fc最佳化IgG1單株抗體。MDPL3280A及其他針對PD-L1之人類單株抗體揭示於美國專利第7,943,743號及美國公開案第20120039906號中。適用作本發明方法之免疫調節劑之其他抗PD-L1結合劑包括YW243.55.S70 (參見WO2010/077634)、MDX-1105 (亦稱作BMS-936559)及WO2007/005874中所揭示之抗PD-L1結合劑。 在一些實施例中,免疫調節劑係AMP-224 (B7-DCIg;Amplimmune;例如揭示於WO2010/027827及WO2011/066342中),其為阻斷PD1與B7-H1之間的相互相用的PD-L2 Fc融合可溶性受體。 在一些實施例中,免疫調節劑係諸如BMS-986016之抗LAG-3抗體。BMS-986016 (亦稱作BMS986016)係結合於LAG-3之單株抗體。BMS-986016及其他人類化抗LAG-3抗體揭示於US 2011/0150892、WO2010/019570及WO2014/008218中。 在某些實施例中,本文所揭示之組合療法包括共刺激分子或抑制性分子(例如共抑制性配位體或受體)之調節劑。 在一個實施例中,共刺激分子之共刺激調節劑(例如促效劑)選自OX40、CD2、CD27、CDS、ICAM-1、LFA-1 (CD11a/CD18)、ICOS (CD278)、4-1BB (CD137)、 GITR、CD30、CD40、BAFFR、HVEM、CD7、LIGHT、NKG2C、SLAMF7、NKp80、CD160、B7-H3或CD83配位體之促效劑(例如促效抗體或其抗原結合片段或可溶性融合體)。 在另一實施例中,本文所揭示之組合療法包括免疫調節劑,其為共刺激分子,例如與包括CD28、CD27、ICOS及/或GITR之共刺激域的正信號相關的促效劑。 例示性GITR促效劑包括例如GITR融合蛋白及抗GITR抗體(例如,二價抗GITR抗體),諸如描述於美國專利第6,111,090號、歐洲專利第090505B1號、美國專利第8,586,023號、PCT公開案第WO 2010/003118及2011/090754號中之GITR融合蛋白,或描述於例如美國專利第7,025,962號、歐洲專利第1947183B1號、美國專利第7,812,135號、美國專利第8,388,967號、美國專利第8,591,886號、歐洲專利第EP 1866339號、PCT公開案第WO 2011/028683號、PCT公開案第WO 2013/039954號、PCT公開案第WO2005/007190號、PCT公開案第WO 2007/133822號、PCT公開案第WO2005/055808號、PCT公開案第WO 99/40196號、PCT公開案第WO 2001/03720號、PCT公開案第WO99/20758號、PCT公開案第WO2006/083289號、PCT公開案第WO 2005/115451號、美國專利第7,618,632號及PCT公開案第WO 2011/051726號中之抗GITR抗體。 在一個實施例中,所用之免疫調節劑係可溶性配位體(例如CTLA-4-Ig),或結合於PD-L1、PD-L2或CTLA4之抗體或其抗體片段。舉例而言,抗PD-1抗體分子可與抗CTLA-4抗體(舉例而言,例如伊派利單抗(ipilimumab))組合投與。例示性抗-CTLA4抗體包括曲美單抗(Tremelimumab) (IgG2單株抗體,可獲自Pfizer,先前稱為替西單抗(ticilimumab),CP-675,206);及伊派利單抗(CTLA-4抗體,亦稱為MDX-010,CAS編號477202-00-9)。 在一個實施例中,抗PD-1抗體分子在用如本文所描述之本發明化合物治療後投與。 在另一實施例中,抗PD-1或PD-L1抗體分子與抗LAG-3抗體或其抗原結合片段組合投與。在另一實施例中,抗PD-1或PD-L1抗體分子與抗TIM-3抗體或其抗原結合片段組合投與。在又其他實施例中,抗PD-1或PD-L1抗體分子與抗LAG-3抗體及抗TIM-3抗體或其抗原結合片段組合投與。本文中所述之抗體之組合可例如以單獨抗體形式分開投與,或例如以雙特異性或三特異性抗體分子形式連接。在一個實施例中,投與包括抗PD-1或PD-L1抗體分子及抗TIM-3或抗LAG-3抗體或其抗原結合片段之雙特異性抗體。在某些實施例中,本文中所述之抗體之組合用於治療癌症,例如,如本文所述之癌症(例如實體腫瘤)。前述組合之功效可在此項技術中已知之動物模型中測試。舉例而言,測試抗PD-1及抗LAG-3之協同效應之動物模型描述於例如Woo等人(2012) Cancer Res. 72(4):917-27)中。 可用於組合治療之例示性免疫調節劑包括(但不限於)例如阿托珠單抗(afutuzumab) (可購自Roche®);派非格司亭(pegfilgrastim) (Neulasta®);來那度胺(lenalidomide) (CC-5013,Revlimid®);沙立度胺(thalidomide) (Thalomid®);艾可米得(actimid) (CC4047);及細胞激素,例如IL-21或IRX-2 (包括介白素1、介白素2及干擾素γ之人類細胞介素的混合物,CAS 951209-71-5,可購自IRX Therapeutics)。 可與本發明之抗病毒化合物組合使用之該等免疫調節劑之例示性劑量包括約1至10 mg/kg (例如3 mg/kg)之抗PD-1抗體分子的劑量,及約3 mg/kg之抗CTLA-4抗體(例如伊派利單抗)的劑量。 使用本發明之抗病毒化合物組合免疫調節劑之方法之實施例的實例包括此等可與本文揭示之式I化合物或其任何亞屬或種類一起使用的實施例: i. 一種治療個體中病毒感染之方法,包含向個體投與如本文所述之式(I)化合物及免疫調節劑。 ii. 如實施例i之方法,其中該免疫調節劑係共刺激分子之活化劑或免疫檢查點分子之抑制劑。 iii. 如實施例i及ii中任一項之方法,其中該共刺激分子之活化劑係OX40、CD2、CD27、CDS、ICAM-1、LFA-1 (CD11a/CD18)、ICOS (CD278)、4-1BB (CD137)、GITR、CD30、CD40、BAFFR、HVEM、CD7、LIGHT、NKG2C、SLAMF7、NKp80、CD160、B7-H3及CD83配位體中之一或多者的促效劑。 iv. 如上述實施例i至iii中任一項之方法,其中該免疫檢查點分子抑制劑選自PD-1、PD-L1、PD-L2、CTLA4、TIM3、LAG3、VISTA、BTLA、TIGIT、LAIR1、CD160、2B4及TGFR β。 v. 如實施例i至iii中任一項之方法,其中該免疫檢查點分子抑制劑選自PD-1、PD-L1、LAG-3、TIM-3或CTLA4或其任何組合之抑制劑。 vi. 如實施例i至v中任一項之方法,其中該免疫檢查點分子抑制劑係可溶性配位體或結合於免疫檢查點分子之抗體或其抗原結合片段。 vii. 如實施例i至vi中任一項之方法,其中該抗體或其抗原結合片段來自IgG1或IgG4 (例如人類IgG1或IgG4)。 viii. 如實施例i至vii中任一項之方法,其中該抗體或其抗原結合片段經改變,例如經突變,以提高或降低以下各項中之一或多者:Fc受體結合、抗體糖基化、半胱胺酸殘基之數目、效應細胞功能或補體功能。 ix. 如實施例i至viii中任一項之方法,其中抗體分子係對PD-1或PD-L1具有第一結合特異性及對TIM-3、LAG-3或PD-L2具有第二結合特異性之雙特異性或多特異性抗體分子。 x. 如實施例i至ix中任一項之方法,其中該免疫調節劑係選自尼沃單抗、派立珠單抗或皮立珠單抗之抗PD-1抗體。 xi. 如實施例i至x中任一項之方法,其中該免疫調節劑係選自YW243.55.S70、MPDL3280A、MEDI-4736、MSB-0010718C或MDX-1105之抗PD-L1抗體。 xii. 如實施例i至x中任一項之方法,其中該免疫調節劑係抗LAG-3抗體分子。 xiii. 如實施例xii之方法,其中該抗LAG-3抗體分子係BMS-986016。 xiv. 如實施例i至x中任一項之方法,其中該免疫調節劑係藉由注射(例如皮下或經靜脈內)以約1至30 mg/kg之劑量(例如約5至25 mg/kg、約10至20 mg/kg、約1至5 mg/kg或約3 mg/kg)例如一週一次至每2、3或4週一次投與的抗PD-1抗體分子。 xv. 如實施例xiv之方法,其中該抗PD-1抗體分子以約10至20 mg/kg之劑量每隔一週投與。 xvi. 如實施例xv之方法,其中該抗PD-1抗體分子,例如尼沃單抗經靜脈內以約1 mg/kg至3 mg/kg、例如約1 mg/kg、2 mg/kg或3 mg/kg之劑量每兩週投與。 xvii. 如實施例xv之方法,其中該抗PD-1抗體分子,例如尼沃單抗經靜脈內以約2 mg/kg之劑量以3週間隔投與。 如本文所述之化合物可藉由下文流程中之通用合成途徑以及此項技術中已知之其他起始物質及方法合成。此等方法之特定實例更詳細地描述於實例中。流程 1 . 合成 Z1 = N 化合物之通用方法。 起始5-溴-吡啶-3-醇可用鹼性次氯酸鹽氯化,且使用習知方法烷基化以引入R11 。所需R3 基隨後可藉由已知方法安置,諸如醇鹽取代以引入烷氧基。此處之實例說明溴吡啶中間體與酮在鹼及Pd催化劑錯合物存在下偶合;此方法可用以視需要引入環狀或非環狀酮。羰基隨後經由例如還原胺化轉化為受保護胺;用第三丁氧基羰基 (tBoc)保護允許後續溴化及金屬化,以在如所示之吡啶環上引入甲醯基。在tBoc基去除保護基後,進行環化以產生環狀亞胺。此亞胺部分在乙醇中加熱時與(E)-2-(乙氧基亞甲基)-3-側氧基丁酸乙酯縮合以形成最終環,其隨後在DME中加熱時經四氯醌氧化,隨後水解,得到式(I)化合物。 流程2描繪自具有所需R3 基(諸如甲氧基)之可用2-碘-6-溴吡啶起始生成異構吡啶化合物之方法。在使用溴取代基以引入所需R4 基(諸如-OR11 )之後,剩餘步驟類似於針對流程1所描述之彼等。流程 2 . 合成 Z2 = N 化合物之通用方法。 通用合成程序 用於合成本發明化合物之所有起始物質、建構嵌段、試劑、酸、鹼、脫水劑、溶劑及催化劑均為市售可得的或可藉由一般熟習此項技術者已知的有機合成方法(Houben-Weyl第4版 1952, Methods of Organic Synthesis, Thieme, 第21卷)來產生。用於合成本發明化合物之通用方法藉由下文之實例,且藉由公開之PCT申請案WO2015/113990及WO2015/173164中所揭示之方法說明。縮寫清單 Ac 乙醯基 ACN 乙腈 AcOEt / EtOAc 乙酸乙酯 AcOH 乙酸 aq 水性 Bn 苯甲基 Bu 丁基(nBu = 正丁基,tBu = 第三丁基) CDI 羰基二咪唑 DBU 1,8-二氮雜雙環[5.4.0]-十一-7-烯 Boc2 O 二碳酸二第三丁酯 DCE 1,2-二氯乙烷 DCM 二氯甲烷 DIAD 偶氮二甲酸二異丙酯 DiBAl-H 氫化二異丁基鋁 DIPEA N-乙基二異丙胺 DMA N,N-二甲基乙醯胺 DMAP 二甲胺基吡啶 DMF N,N'-二甲基甲醯胺 DMSO 二甲亞碸 EDC 1-乙基-3-(3-二甲胺基丙基)碳化二亞胺 EI 電噴霧電離 Et2 O 二乙醚 Et3 N 三乙胺 Ether 二乙醚 EtOAc 乙酸乙酯 EtOH 乙醇 FA 甲酸 FC 急驟層析 h 小時 HCl 鹽酸 HOBt 1-羥基苯并三唑 HPLC 高效液相層析 H2 O 水 IPA 異丙醇 L 公升 LC-MS 液相層析質譜 LiHMDS 雙(三甲基矽烷基)醯胺鋰 Me 甲基 MeI 碘甲烷 MeOH 甲醇 mg 毫克 min 分鐘 mL 毫升 MS 質譜 Pd/C 鈀/炭 PG 保護基 Ph 苯基 Ph3 P 三苯基膦 Prep 製備型 Rf 前沿比 RP 反相 Rt 滯留時間 rt 室溫 SFC 超臨界流體層析 SiO2 矽膠 T3P® 丙基膦酸酐 TBAF 氟化四丁銨 TBDMS 第三丁基二甲基矽烷基 TEA 三乙胺 TFA 三氟乙酸 THF 四氫呋喃 TLC 薄層層析 TsCl 甲苯磺醯氯 在此文本之範疇內,除非上下文另外指示,否則不為本發明化合物之特定所需最終產物之成分的可容易移除基團指定為「保護基」。此類保護基對官能基之保護、保護基自身及其分解反應描述於例如標準參考著作中,諸如Science of Synthesis: Houben-Weyl Methods of Molecular Transformation. Georg Thieme Verlag, Stuttgart, Germany. 2005. 41627 pp. (URL: http://www.science-of-synthesis.com (電子版,第48卷));J. F. W. McOmie, 「Protective Groups in Organic Chemistry」, Plenum Press, London and New York 1973,在T. W. Greene及P. G. M. Wuts, 「Protective Groups in Organic Synthesis」, 第三版, Wiley, New York 1999中,在「The Peptides」; 第3卷 (編者: E. Gross及J. Meienhofer), Academic Press, London and New York 1981中,在「Methoden der Organischen Chemie」(Methods of Organic Chemistry), Houben Weyl, 第4版, 第15/I卷, Georg Thieme Verlag, Stuttgart 1974中,在H.-D. Jakubke及H. Jeschkeit, 「Aminosäuren, Peptide, Proteine」 (Amino acids, Peptides, Proteins), Verlag Chemie, Weinheim, Deerfield Beach, 及 Basel 1982中,且在Jochen Lehmann, 「Chemie der Kohlenhydrate: Monosaccharide und Derivate」 (Chemistry of Carbohydrates: Monosaccharides and Derivatives), Georg Thieme Verlag, Stuttgart 1974中。保護基之特徵為其可容易例如藉由溶劑分解、還原、光解或者在生理條件下(例如藉由酶促裂解)移除(亦即不發生非所需的副反應)。 具有至少一個成鹽基團之本發明化合物之鹽可以本身已知之方式製備。舉例而言,具有酸基之本發明化合物之鹽可例如藉由用金屬化合物(諸如適合之有機羧酸之鹼金屬鹽,例如2-乙基己酸之鈉鹽)、有機鹼金屬或鹼土金屬化合物(諸如相對應氫氧化物、碳酸鹽或碳酸氫鹽,諸如氫氧化鈉或氫氧化鉀、與相對應鈣化合物或氨或適合之有機胺之碳酸鹽或碳酸氫鹽)處理本發明化合物來形成,較佳使用化學計量量或僅少量過量的成鹽試劑。本發明化合物之酸加成鹽以習用方式獲得,例如藉由用酸或適合陰離子交換試劑處理化合物。含有酸及鹼性成鹽基團(例如游離羧基及游離胺基)之本發明化合物之內部鹽可例如藉由用例如弱鹼,或藉由用離子交換劑處理將鹽(諸如酸加成鹽)中和至等電點來形成。 鹽可以習用方式轉化成游離化合物;金屬及銨鹽可例如藉由用適合酸處理來轉化,且酸加成鹽例如藉由用適合鹼性劑處理來轉化。 可根據本發明獲得之異構體之混合物可以本身已知之方式分離成個別異構體;非對映異構體可例如藉由在多相溶劑混合物之間分配、再結晶及/或層析分離(例如經由矽膠)或藉由例如經由逆相管柱之中壓液相層析分離;且外消旋體可例如藉由用光學純成鹽試劑形成鹽且分離可例如藉助於分步結晶或藉由經由光學活性管柱材料之層析如此獲得之非對映異構體混合物來分離。 中間體及最終產物可根據標準方法進行處理及/或純化,例如使用層析法、分佈法、(再)結晶及其類似方法。 實例 藉由以下實例說明本發明,該等實例不應理解為限制性的。在所有實例中所用之分析為此項技術中沿用已久的:此等分析中功效之論證一般視為個體中功效之預測。一般條件: 使用電噴霧電離在LC-MS系統上運行質譜。此等係WATERS Acquity Single Quard偵測器。[M+H]+ 係指單同位素分子量。 NMR頻譜係在開放存取Varian 400或Varian 500 NMR譜儀上運行。頻譜係在298K下量測且使用溶劑峰參考。1 H NMR之化學位移以百萬分率(ppm)報導。 質譜係在以下條件之一者下在LC-MS系統上運行: 1. 配備有SQD偵測器之Waters Acquity UPLC-H類系統。 管柱:ACQUITY UPLC HSS C18 (50*2.1) mm,1.8u。 管柱溫度:環境。 移動相:A) 0.1% FA + 5 mM乙酸銨於水中。 B) 0.1% FA於乙腈中。 梯度:5-5%溶劑B,0.40 min;5-35%溶劑B,0.80 min;35-55%溶劑B,1.2 min, 55-100%溶劑 B,2.5 min。 流動速率:0.55 mL/min。 化合物係藉由Waters光電二極體陣列偵測器偵測。 2. 配備有ZQ 2000偵測器之Waters LCMS系統。 管柱:X-BRIDGE C18 (50*4.6) mm,3.5u。 管柱溫度:環境。 移動相:A) 0.1% NH3於水中。 B) 0.1% NH3於乙腈中。 梯度:5-95%溶劑B,5.00 min。 流動速率:1.0 mL/min。 化合物係藉由Waters光電二極體陣列偵測器偵測。 Waters ACQUITY UPLC系統且配備有ZQ 2000 MS系統。 管柱:Phenomenex之Kinetex,2.6 μm,2.1×50 mm 管柱溫度:50℃ 梯度:2-88% (或00-45%或65-95%)溶劑B,歷經1.29 min時段 流動速率:1.2 mL/min。 化合物係藉由Waters光電二極體陣列偵測器偵測。實例 1.1 3 - 甲氧基 - 2 -( 3 - 甲氧基丙氧基 )- 10 , 10 - 二甲基 - 6 - 側氧基 - 6 , 9a , 10 , 11 , 12 , 12a - 六氫環戊 [ h ] 吡啶并 [ 2 , 1 - f ][ 1 , 6 ] 㖠啶 - 7 - 甲酸 [ 1 . 1 ] 步驟 1 6 - - 3 - 甲氧基 - 2 -( 3 - 甲氧基丙氧基 ) 吡啶 [ 1 . 1a ] 向100 mL經烘箱乾燥、氮氣吹掃之圓底燒瓶中裝入氫化鈉(1.695 g,42.4 mmol)及DMF (17.5 mL)。歷經20 min緩慢添加3-甲氧基丙醇(4.19 ml,43.8 mmol)。再過20分鐘後,作為單個部分添加2-溴-6-碘-3-甲氧基吡啶(8.87g,28.3 mmol)。燒瓶裝配有回流冷凝器且加熱至100℃。3 h時,將反應混合物冷卻至室溫且傾入至170 mL DCM中。有機相用飽和碳酸氫鹽水溶液、鹽水洗滌,且經Na2 SO4 乾燥。將溶液過濾並濃縮至18 g矽藻土上。材料藉由矽膠管柱層析用100% DCM溶離純化,得到產物(7.04 g,77%產率)。LC-MS (m/z):324.0 [M+H]+ , 0.76 min。1 H NMR (500 MHz, CDCl3 ):7.21 (d, 1H,J = 7.9 Hz), 6.73 (d, 1H,J = 8.2 Hz), 4.44 (t, 2H,J = 6.6 Hz), 3.83 (s, 3H), 3.54 (t, 2H,J = 6.3 Hz), 3.35 (s, 3H), 2.09 (五重峰, 2H,J = 6.3 Hz)。步驟 2 5 -( 5 - 甲氧基 - 6 -( 3 - 甲氧基丙氧基 ) 吡啶 - 2 - )- 2 , 2 - 二甲基環戊 - 1 - [ 1 . 1b ] 向250 mL圓底燒瓶中裝入Pd2 (dba)3 (298 mg,0.325 mmol)、第三丁醇鈉(6.87 g,71.5 mmol)、氧雜蒽膦(Xantphos) (376 mg,0.65 mmol)及1.1a (7.0 g,21.6 mmol)於THF (108 mL)中之混合物且用N2 噴射15分鐘。添加2,2-二甲基環戊酮(7.29 g,65.0 mmol)且燒瓶裝配有回流冷凝器。混合物在70℃下加熱2小時。用EtOAc及水稀釋混合物並過濾。分離各層且用EtOAc萃取水層兩次。合併之有機層經Na2 SO4 乾燥,過濾,濃縮於矽藻土上,且藉由矽膠管柱層析,0至50%之EtOAc/庚烷純化,得到產物(3.5 g,53%產率)。LC-MS (m/z):308.3 [M+H]+1 H NMR (400 MHz, CDCl3 ):6.97 (d, 1H,J = 7.8 Hz), 6.72 (d, 1H,J = 7.8 Hz), 4.41 (m, 2H), 3.82 (s, 3H), 3.51 (m, 2H), 3.33-3.39 (m, 4H), 2.33-2.43 (m, 1H), 2.22-2.30 (m, 1H), 1.97-2.09 (m, 3H), 1.73-1.82 (m, 1H), 1.14 (s, 6H)。步驟 3 ( 5 -( 3 - - 5 - 甲氧基 - 6 -( 3 - 甲氧基丙氧基 ) 吡啶 - 2 - )- 2 , 2 - 二甲基環戊基 ) 胺基甲酸第三丁酯 [ 1 . 1c ] 向燒瓶中裝入1.1b (5.8 g,18.9 mmol)及EtOH (47 ml)。添加乙酸銨(21.8 g,283 mmol),隨後添加氰基硼氫化鈉(2.372 g,37.7 mmol)。燒瓶裝配有回流冷凝器且混合物加熱至80℃持續20 h。冷卻至室溫後,添加40 mL之5 M NaOH水溶液且攪拌混合物1 h且隨後用EtOAc萃取。合併之有機層經Na2 SO4 乾燥,過濾且濃縮,得到產物胺。將油溶解於THF(28 mL)及水(9.5 mL)中。添加NaOH (1.3 g,28.3 mmol)及Boc2 O (6.18 g,28.3 mmol)。攪拌2 h後,將反應物傾入至EtOAc及水中。分離各層且用EtOAc萃取水層。合併之有機層經Na2 SO4 乾燥,過濾並濃縮,得到粗製經BOC保護之胺中間體。將粗材料溶解於MeCN (95 mL)中且添加NBS (3.70 g,20.8 mmol)。藉由LC-MS在1 h時判定反應完全。混合物用EtOAc稀釋且用飽和NaHCO3 水溶液及鹽水連續洗滌,經Na2 SO4 乾燥,過濾,且濃縮於14 g矽藻土上。材料藉由矽膠管柱層析,0至40%之EtOAc/庚烷純化,得到產物1.1c (7.6 g,82%產率)。LC-MS (m/z):487.3, 489.3 [M+H]+步驟 4 3 - 甲氧基 - 2 -( 3 - 甲氧基丙氧基 )- 7 , 7 - 二甲基 - 6a , 8 , 9 , 9a - 四氫 - 7H - 環戊 [ h ][ 1 , 6 ] 㖠啶 [ 外消旋 1 . 1d - I 及外消旋 1 . 1d - II ] 向50 mL圓底燒瓶中裝入1.1c (1.08 g,2.2 mmol),抽空且用氬氣回填兩次。添加THF (11 mL)且將溶液冷卻至-78℃。逐滴添加甲基鋰(1.523 ml,2.437 mmol)。15 min後,逐滴添加正丁基鋰(1.064 ml,2.66 mmol)。45 min後,添加DMF (0.68 ml,8.8 mmol)。30 min時藉由添加MeOH (0.3 mL)淬滅反應。升溫至室溫後,將混合物分配於EtOAc與飽和NH4 Cl水溶液之間。分離各層,且用EtOAc萃取水層。合併之有機層經Na2 SO4 乾燥,過濾且濃縮。將剩餘材料溶解於DCM (11 mL)中且添加TFA (9.7 mL)。30 min後,在旋轉蒸發器(旋轉式蒸發器)上移除揮發物。所得油用EtOAc及水稀釋。用NH4 OH將pH調節至11,分離各層,且用EtOAc萃取水層兩次。合併之有機層經Na2 SO4 乾燥,過濾,且濃縮於3 g矽藻土上。材料藉由矽膠管柱層析,0至100%之丙酮/庚烷純化,得到產物外消旋1.1d-II (380 mg,54%產率)及外消旋1.1d-I (110 mg,16%產率)。 較小極性產物外消旋1.1d-II:LC-MS (m/z):319.3 [M+H]+ 。 較大極性產物外消旋1.1d-I:LC-MS (m/z):319.3 [M+H]+步驟 5 3 - 甲氧基 - 2 -( 3 - 甲氧基丙氧基 )- 10 , 10 - 二甲基 - 6 - 側氧基 - 6 , 9a , 10 , 11 , 12 , 12a - 六氫環戊 [ h ] 吡啶并 [ 2 , 1 - f ][ 1 , 6 ] 㖠啶 - 7 - 甲酸乙酯 [ 1 . 1e ] 向2 mL微波小瓶裝入外消旋1.1d-I (110 mg,0.34 mmol)、2-(乙氧基亞甲基)-3-側氧基丁酸乙酯(0.5 mL,2.8 mmol)及EtOH (1.0 mL)。隨後將小瓶密封且加熱至110℃維持24小時。在真空下移除揮發物,得到黑色液體。隨後添加DME (0.69 mL),隨後添加對四氯醌(158 mg,0.34 mmol)。隨後在100℃下加熱混合物2小時。冷卻至室溫後,材料藉由矽膠管柱層析,0至70%之IPA/EtOAc純化,得到呈外消旋混合物之產物。LCMS (m/z):457.2 [M+H]+ 。 藉由對掌性層析法(ChiralPak® OD-H,SFC 21×250 mm,SFC = 5 mL/min,CO2 /EtOH = 80/20)分離外消旋材料,得到產物1.1e-I (峰1,tR 1.74 min)及1.1e-II (峰2,tR 2.82 min)。此等峰係化合物1.1e之順稠合異構體之經分離對映異構體。步驟 6 ( 3 - 甲氧基 - 2 -( 3 - 甲氧基丙氧基 )- 10 , 10 - 二甲基 - 6 - 側氧基 - 6 , 9a , 10 , 11 , 12 , 12a - 六氫環戊 [ h ] 吡啶并 [ 2 , 1 - f ][ 1 , 6 ] 㖠啶 - 7 - 甲酸 [ 1 . 1 - I ] [ 1 . 1 - II ] 向1.1e-II (22 mg,0.048 mmol)於THF (0.24 mL)中之溶液中添加氫氧化鋰(0.096 mL,1.0 M,0.096 mmol),且在室溫下攪拌混合物1小時。溶液隨後藉由添加4.0 N HCl水溶液酸化且用EtOAc萃取。合併之有機層經Na2 SO4 乾燥,過濾,且濃縮,得到產物1.1-II (10.5 mg,39.8%產率)。LCMS (m/z):429.2 [M+H]+1 H NMR (500 MHz, DMSO-d6 ): 8.59 (s, 1H), 7.82 (s, 1H), 7.62 (s, 1H), 4.74 (d, 1H,J = 8.8 Hz), 4.46 (dt, 1H,J = 10.9, 6.6 Hz), 4.37 (dt, 1H,J = 10.6, 6.6 Hz), 3.91 (s, 3H), 3.76 (td, 1H,J = 5.4, 2.1 Hz), 3.46 (t, 2H,J = 6.4 Hz), 3.24 (s, 3H), 2.54 (m, 1H), 2.12 (dq, 1H,J = 13.2, 8.0 Hz), 1.98 (五重峰, 2H,J = 6.6 Hz), 1.57 (m, 1H), 1.31 (dt, 1H,J = 12.8, 7.6 Hz), 1.16 (s, 3H), 0.39 (s, 3H)。 遵循針對合成1.1-II所描述之程序自中間體1.1e-I合成化合物1.1-I。LCMS (m/z):429.2 [M+H]+ 。應注意1.1-I及1.1-II係順稠合異構體之分離對映異構體:未測定此等異構體之絕對立體化學。實例 1.2 6 - 異丙基 - 2 - 甲氧基 - 3 -( 3 - 甲氧基丙氧基 )- 10 - 側氧基 - 5 , 10 - 二氫 - 6H - 吡啶并 [ 2 , 1 - f ][ 1 , 6 ] 㖠啶 - 9 - 甲酸 [ 1 . 2 ] 步驟 1 1 -( 5 - 甲氧基 - 6 -( 3 - 甲氧基丙氧基 ) 吡啶 - 2 - )- 3 - 甲基丁 - 2 - [ 1 . 2a ] 向250 mL圓底燒瓶中裝入Pd2 (dba)3 (152 mg,0.16 mmol)、第三丁醇鈉(3.51 g,36.6 mmol)、氧雜蒽膦(192 mg,0.332 mmol)及1.1a (3.58 g,11.0 mmol)於THF (55 mL)中之混合物且用N2 噴射15分鐘。添加3-甲基丁酮(2.86 g,33.2 mmol)且燒瓶裝配有回流冷凝器。混合物在65℃下加熱1.5小時。混合物用EtOAc稀釋且用水及鹽水洗滌。合併之有機層經Na2 SO4 乾燥,過濾,濃縮於矽藻土上,且藉由矽膠管柱層析,0至50%之EtOAc/庚烷純化,得到產物(2.84 g,91%產率)。LC-MS (m/z):282.3 [M+H]+步驟 2 ( 1 -( 3 - - 5 - 甲氧基 - 6 -( 3 - 甲氧基丙氧基 ) 吡啶 - 2 - )- 3 - 甲基丁 - 2 - ) 胺基甲酸第三丁酯 [ 1 . 2b ] 向50 mL圓底燒瓶中裝入1.2a (2.8g,10.1 mmol)及甲醇(33.6 mL)。添加乙酸銨(11.6 g,151 mmol),隨後添加氰基硼氫化鈉(1.27 g,20.2 mmol)。在室溫下攪拌18小時後,添加15 mL之20% NaOH。30 min後,用EtOAc萃取混合物。合併之有機層經Na2 SO4 乾燥,過濾且濃縮。將材料溶解於THF (15 mL)及水(5 mL)中。添加NaOH (0.60 g,15.2 mmol)及Boc2 O (3.31 g,15.2 mmol)。攪拌30 min後,將反應混合物分配於EtOAc與水之間。分離各層且用EtOAc萃取水層。合併之有機層經Na2 SO4 乾燥,過濾且濃縮。將油溶解於MeCN (34 mL)中且添加NBS (1.98 g,11.1 mmol)。45 min後,用水及EtOAc稀釋反應混合物。分離各層且有機層用1.0 M NaOH水溶液、飽和Na2 S2 O3 水溶液及鹽水洗滌,且經Na2 SO4 乾燥。過濾後,將溶液濃縮於矽藻土上且藉由矽膠管柱層析,0至20%之EtOAc/庚烷純化,得到呈白色固體狀之產物。LC-MS (m/z):461.1, 463.1 [M+H]+1 H NMR (500 MHz, CDCl3 ):7.12 (s, 1H), 5.04 (d, 1H,J = 8.2 Hz), 4.45 (t, 2H,J = 6.3), 3.83-3.86 (m, 4H), 3.55 (t, 2H,J = 6.3 Hz), 3.36 (s, 3H), 2.98 (dd, 1H,J = 13.9, 4.1 Hz), 2.78 (m, 1H), 2.10 (五重峰, 2H,J = 6.3 Hz), 1.82 (m, 1H), 1.35 (s, 9H), 0.96 (m, 6H)。步驟 3 7 - 異丙基 - 3 - 甲氧基 - 2 -( 3 - 甲氧基丙氧基 )- 7 , 8 - 二氫 - 1 , 6 - 㖠啶 [ 1 . 2c ] 經烘箱乾燥之10 mL圓底燒瓶在流動氬氣下冷卻且裝入1.2b (500 mg,1.1 mmol)。添加THF (5.4 mL)且將燒瓶冷卻至-78℃。添加MeLi (1.6 M於Et2 O中,0.725 mL,1.16 mmol)。20 min後,逐滴添加n-BuLi之己烷溶液(0.52 µl,2.5 M,1.30 mmol)。1 h後,添加DMF (0.34 mL,4.33 mmol)。1 h後,緩慢添加1.5 mL MeOH。將混合物分配於EtOAc (15 mL)與飽和NH4 Cl水溶液(5 mL)之間。分離各層,且用EtOAc萃取水層。合併之有機層經Na2 SO4 乾燥,過濾且濃縮。將剩餘材料溶解於DCM (3 mL)及TFA (3 mL)中。15 min後藉由LC-MS判定反應完全,且在真空中移除揮發物。將所得油溶解於EtOAc及水中,且用NH4 OH將pH調節至11。分離各層。用EtOAc再萃取水層兩次。合併之有機層經Na2 SO4 乾燥,過濾且濃縮於矽藻土上。材料藉由矽膠管柱層析,0至50%之丙酮/庚烷純化,得到產物1.2c。LC-MS (m/z):293.2 [M+H]+1 H NMR (500 MHz, CDCl3 ):8.23 (d, 1H,J = 2.8 Hz), 6.95 (s, 1H), 4.52 (m, 2H), 3.89 (s, 3H), 3.56 (t, 2H,J = 6.3 Hz), 3.39 (m, 1H), 3.36 (s, 3H), 2.69 (dd, 1H,J = 16.7, 6.3 Hz), 2.56-2.63 (m, 1H), 2.04-2.15 (m, 3H), 1.08 (d, 3H,J = 6.9 Hz), 1.04 (d, 3H,J = 6.9 Hz)。步驟 4 6 - 異丙基 - 2 - 甲氧基 - 3 -( 3 - 甲氧基丙氧基 )- 10 - 側氧基 - 5 , 10 - 二氫 - 6H - 吡啶并 [ 2 , 1 - f ][ 1 , 6 ] 㖠啶 - 9 - 甲酸乙酯 [ 1 . 2d ] 向8 mL微波小瓶裝入EtOH (1.5 mL)中之1.2c (175 mg,0.599 mmol)。添加2-(乙氧基亞甲基)-3-側氧基丁酸乙酯(0.446 mL,2.39 mmol)且隨後密封小瓶,並加熱至85℃。20 h後,在真空下移除揮發物。將剩餘材料溶解於DME (1.2 mL)中且添加對四氯醌(177 mg,0.72 mmol)。隨後將小瓶密封且在100℃下加熱1 h。冷卻至室溫後,將反應混合物濃縮於矽藻土上。材料藉由矽膠管柱層析,0至70%之IPA/EtOAc純化,得到產物1.2d (135 mg)。LC-MS (m/z):431.4 [M+H]+步驟 5 6 - 異丙基 - 2 - 甲氧基 - 3 -( 3 - 甲氧基丙氧基 )- 10 - 側氧基 - 5 , 10 - 二氫 - 6H - 吡啶并 [ 2 , 1 - f ][ 1 , 6 ] 㖠啶 - 9 - 甲酸 [ 1 . 2 ] 向1.2d (135 mg,0.314 mmol)於THF (3.31 mL)中之溶液中添加LiOH (1.0 M於水中,0.314 mL,0.314 mmol),且在室溫下攪拌混合物1小時。溶液隨後藉由添加4.0 N HCl水溶液酸化且用EtOAc萃取。合併之有機層經Na2 SO4 乾燥,過濾且濃縮。殘餘物藉由逆相HPLC純化,得到呈白色固體狀之1.2 (22.3 mg,14%產率)。LCMS (m/z):429.2 [M+H]+1 H NMR (500 MHz, DMSO-d6 ): 8.84 (s, 1H), 7.84 (s, 1H), 7.52 (s, 1H), 4.54 (dd, 1H,J = 9.5, 5.4 Hz), 4.39 (m, 2H), 3.90 (s, 3H), 3.44-3.50 (m, 3H), 3.24 (s, 3H), 3.03 (d, 1H,J = 16.8 Hz), 1.98 (五重峰, 2H,J = 6.4 Hz), 1.71 (m, 1H), 0.86 (d, 3H,J = 6.6 Hz), 0.70 (d, 3H,J = 6.6 Hz)。實例 2.1. 6 -( 第三丁基 )- 2 - 甲氧基 - 3 -( 3 - 甲氧基丙氧基 )- 10 - 側氧基 - 5 , 10 - 二氫 - 6H - 吡啶并 [ 1 , 2 - h ][ 1 , 7 ] 㖠啶 - 9 - 甲酸 [ 2 . 1 ] 步驟 1. 5 - - 2 - 氯吡啶 - 3 - [ 2 . 1a ] 5-溴吡啶-3-醇向NaOH (2.40 g,115 mmol)於水(96 mL)中之溶液中添加5-溴吡啶-3-醇(10.0g,57.5 mmol),隨後添加NaOCl水溶液(60 ml之10%溶液)。在室溫下攪拌反應混合物16小時且隨後用乙酸(7 ml)淬滅。藉由過濾分離沈澱並用水(200 mL)洗滌。在高真空下乾燥之後,獲得7.0 g產物(59%)。1 H NMR (400 MHz, DMSO d6):11.36 (s, 1H), 8.01 (d,J = 2.1 Hz, 1H), 7.50 (d,J = 2.2 Hz, 1H)。步驟 2. 5 - - 2 - - 3 -( 3 - 甲氧基丙氧基 ) 吡啶 [ 2 . 1b ] 向2.1a (7.0 g,33.6 mmol)於DMF (140 mL)中之溶液中添加Cs2 CO3 (16.5g,50.5 mmol)及1-溴-3-甲氧基丙烷(6.18g,40.4mmol)。隨後在室溫下攪拌所得反應混合物18小時。添加水(500 ml)且用EtOAc萃取混合物。有機層用水、鹽水洗滌,經硫酸鈉乾燥且濃縮。殘餘物藉由矽膠管柱層析,3%至5%之EtOAc/己烷純化,得到產物2.1b (4.5 g,48%產率)。1 H NMR (400 MHz, DMSO d6):8.12 (t,J = 3.5 Hz, 1H), 7.89 (d,J = 2.0 Hz, 1H), 4.20 (t,J = 6.3 Hz, 2H), 3.48 (dd,J = 8.0, 4.1 Hz, 2H), 3.25 (s, 3H), 1.99 (dd,J = 12.5, 6.3 Hz, 2H)。步驟 3. 5 - - 2 - 甲氧基 - 3 -( 3 - 甲氧基丙氧基 ) 吡啶 [ 2 . 1c ] 向NaOMe於MeOH中之溶液(25%,34.7 mL)中添加2.1b (4.5 g,16.07 mmol)且反應混合物回流持續2小時。在室溫下冷卻後,添加EtOAc及鹽水。有機相經Na2 SO4 乾燥,過濾,且濃縮。殘餘物藉由矽膠層析,5%之EtOAc/庚烷純化,得到產物2.1c (3.1 g,70%產率)。1 H NMR (400 MHz, DMSO d-6):7.79 (dd,J = 9.4, 2.3 Hz, 1H), 7.50 (d,J = 2.0 Hz, 1H), 4.07 (q,J = 6.5 Hz, 2H), 3.96 - 3.84 (m, 3H), 3.44 (dd,J = 7.8, 4.7 Hz, 2H), 3.24 (s, 3H), 2.02 - 1.86 (m, 2H)。步驟 4. 1 -( 6 - 甲氧基 - 5 -( 3 - 甲氧基丙氧基 ) 吡啶 - 3 - )- 3 , 3 - 二甲基丁 - 2 - [ 2 . 1d ] 在氮氣氛圍下向2.1c (2.9 g,10.5 mmol)於1,4二噁烷(52.5 mL)中之溶液中添加3,3二甲基丁-2-酮(5.25g,52.5mmol)及第三丁醇鈉(3.33 g,34.6 mmol)。向以上反應混合物中添加4,5-雙(二苯膦基)-9,9-二甲基二苯并哌喃(Xanthphos)(0.182 g,0.32 mmol)及Pd2 (dba)3 (0.144 g,0.16 mmol)。反應瓶隨後用氮氣吹掃且加熱至110℃持續16 h。冷卻至室溫後,藉由矽藻土過濾混合物且矽藻土用乙酸乙酯洗滌。濾液用水、鹽水洗滌,經Na2 SO4 乾燥且濃縮。殘餘物藉由管柱層析,40%之EtOAc/庚烷純化,得到產物2.1d (1.6 g,52%產率)。1 H NMR (400 MHz, DMSO d-6):7.46 (d,J = 1.6 Hz, 1H), 7.07 (d,J = 1.7 Hz, 1H), 4.00 (dt,J = 13.0, 6.8 Hz, 2H), 3.91 - 3.80 (m, 5H), 3.50 - 3.41 (m, 2H), 3.24 (s, 3H), 2.03 - 1.92 (m, 2H), 1.15 (d,J = 6.6 Hz, 9H)。步驟 5. 1 -( 6 - 甲氧基 - 5 -( 3 - 甲氧基丙氧基 ) 吡啶 - 3 - )- 3 , 3 - 二甲基丁 - 2 - [ 2 . 1e ] 向2.1d (1.6 g,5.4 mmol)於MeOH (11.0 mL)中之溶液中添加NH4 OAc (6.26 g,81.35 mmol)及NaBH3 CN (0.68 g,10.8 mmol)且在室溫下攪拌所得混合物18小時。添加NaOH水溶液(20%)且攪拌混合物20 min。反應混合物用EtOAc萃取。有機層用水、鹽水洗滌,經Na2 SO4 乾燥且濃縮,得到產物2.1e (1.35 g,84%產率)。步驟 6. ( 1 -( 6 - 甲氧基 - 5 -( 3 - 甲氧基丙氧基 ) 吡啶 - 3 - )- 3 , 3 - 二甲基丁 - 2 - ) 胺基甲酸第三丁酯 [ 2 . 1f ] 向2.1e (1.3 g,4.39 mmol)於THF/水(10.4 mL,3/1)中之混合物添加氫氧化鈉(0.263 g,6.59 mmol)及Boc酸酐(1.44g,6.59 mmol),且在室溫下攪拌所得混合物2 h。隨後將混合物添加至水且用EtOAc萃取。分離之有機層經Na2 SO4 乾燥且濃縮。粗材料藉由矽膠管柱層析,20%之EtOAc/己烷純化,得到產物。2.1f (1.2 g,69%產率)。1 H NMR (400 MHz, DMSO d-6): 7.485 (d,J = 1.7 Hz, 1H), 7.185 (t,J = 6.6 Hz, 1H), 6.614-6.639 (d,J = 10.0 Hz, 1H), 4.003-4.019 (m, 2H), 3.8 (m, 3H), 3.5 (m, 2H), 3.2 (m, 4H), 2.7 (dd,J = 16.4, 14.0 Hz, 1H), 2.3 (m, 1H), 1.953 (m, 2H), 1.358 (m, 9H), -0.906 (s, 9H)。步驟 7. ( 1 -( 2 - - 6 - 甲氧基 - 5 -( 3 - 甲氧基丙氧基 ) 吡啶 - 3 - )- 3 , 3 - 二甲基丁 - 2 - ) 胺基甲酸第三丁酯 [ 2 . 1g ] 向2.1f (1.0g,2.52 mmol)於CH3 CN (10.0 ml)中之溶液中添加NBS (0.494 g,2.77 mmol)且在室溫下攪拌所得混合物3 h。隨後將混合物添加至水且用EtOAc萃取。有機層用NaOH水溶液(2.0 N)洗滌,經Na2 SO4 乾燥且濃縮,得到產物(0.8 g,67%產率)。1 H NMR (400 MHz, DMSO d-6):7.309(s, 1H), 6.626-6.651 (d,J = 10.1 Hz, 1H), 4.003-4.040 (dd,J = 6.7, 4.9 Hz, 2H), 3.991 (s, 3H), 3.476-3.491 (dd,J = 11.6, 5.6 Hz, 2H), 3.327 (d,J = 5.0 Hz, 3H), 2.841-2.879( d, 1H),2.332-2.385 (dd,J = 13.4, 2.1 Hz, 1H), 1.996-2.037 (m, 2H), 1.202 (s, 9H), 0.883 (s, 9H)。步驟 8 ( 1 -( 2 - 甲醯基 - 6 - 甲氧基 - 5 -( 3 - 甲氧基丙氧基 ) 吡啶 - 3 - )- 3 , 3 - 二甲基丁 - 2 - ) 胺基甲酸第三丁酯 [ 2 . 1h ] 在-78℃下向2.1g (0.8 g 1.68 mmol)於THF (10.0 ml)中之溶液中添加n-Buli (2.5 M於己烷中,2.7 mL,6.73 mmol)。1 h後,逐滴添加DMF (0.615 g 8.42 mmol)且在-78℃下攪拌所得混合物4 h。隨後將混合物添加至飽和NH4 Cl水溶液且用EtOAc萃取。有機層經Na2 SO4 乾燥且濃縮,得到產物2.1h (0.6 g,84%產率)。步驟 9 製備 6 -( 第三丁基 )- 2 - 甲氧基 - 3 -( 3 - 甲氧基丙氧基 )- 5 , 6 - 二氫 - 1 , 7 - 㖠啶 [ 2 . 1i ] 向2.1h (0.6 g,1.42 mmol)於DCM (6.0 mL)中之溶液中添加TFA (0.3 mL,40.3 mmol)且在室溫下攪拌溶液2 h。隨後將混合物添加至水中且用DCM萃取。有機層經Na2 SO4 乾燥且濃縮。粗材料藉由矽膠管柱層析,40%之EtOAc/己烷純化,得到產物2.1i (0.6 g,95%產率)。1 H NMR (400 MHz, CDCl3 ): 8.30 (d,J = 2.9 Hz, 1H), 6.88 (s, 1H), 4.16 (t,J = 6.6 Hz, 2H), 4.03 (s, 3H), 3.58 (t,J = 6.0 Hz, 2H), 3.38 (s, 3H), 3.13 (d,J = 4.6 Hz, 1H), 2.71 - 2.57 (m, 2H), 2.24 - 2.11 (m, 2H), 1.08 (s, 9H)。步驟 10 6 -( 第三丁基 )- 2 - 甲氧基 - 3 -( 3 - 甲氧基丙氧基 )- 10 - 側氧基 - 5 , 10 , 11 , 11a - 四氫 - 6H - 吡啶并 [ 1 , 2 - h ][ 1 , 7 ] 㖠啶 - 9 - 甲酸乙酯 [ 2 . 1j ] 在110℃下加熱2.1i (0.28 g. 0.92 mmol)及(E)-2-(乙氧基亞甲基)-3-側氧基丁酸乙酯(0.629 g,3.38 mmol)於EtOH (2.8 mL)中之混合物18 h。在真空下移除溶劑。粗材料不經進一步純化即用於下一步驟。步驟 11 6 -( 第三丁基 )- 2 - 甲氧基 - 3 -( 3 - 甲氧基丙氧基 )- 10 - 側氧基 - 5 , 10 - 二氫 - 6H - 吡啶并 [ 1 , 2 - h ][ 1 , 7 ] 㖠啶 - 9 - 甲酸乙酯 [ 2 . 1k ] 向2.1j (0.2 g,0.45 mmol)於DME (20 mL)中之溶液中添加對四氯醌(0.121 g,0.49 mmol),且將反應混合物加熱至回流持續2 h。在減壓下移除溶劑,且粗材料藉由矽膠管柱層析,8%之MeOH/DCM純化,得到產物2.1k (0.08 g,40%產率)。1 H NMR (400 MHz, DMSO d-6):8.358 (s, 1H), 4.88 (s, 1H), 7.365 (s, 1H), 6.991 (d,J = 6.3 Hz, 1H), 4.186-4.115 (dd,J = 14.1, 7.1 Hz, 2H), 4.059- 4.023 (m, 2H), 3.9 (dd,J = 14.2, 7.1 Hz, 2H), 3.5 (s, 3H), 3.2 (t,J = 6.2 Hz, 2H), 2.1 (s, 3H), 1.24-1.16 (d,J = 7.2 Hz, 3H), 0.83 (s, 9H)。步驟 12 6 -( 第三丁基 )- 2 - 甲氧基 - 3 -( 3 - 甲氧基丙氧基 )- 10 - 側氧基 - 5 , 10 - 二氫 - 6H - 吡啶并 [ 1 , 2 - h ][ 1 , 7 ] 㖠啶 - 9 - 甲酸 [ 2 . 1 ] 在室溫下向2.1k (0.08 g,0.18 mmol)於THF (2 mL)中之溶液中添加LiOH·H2 O (0.012 g,0.27 mmol)及水。在室溫下攪拌1 h後,在真空下移除溶劑。將殘餘物溶解於水中且用HCl水溶液酸化至pH 4至5。混合物用DCM萃取。有機層經Na2 SO4 乾燥且濃縮。粗材料藉由製備型HPLC純化,得到產物2.1 (0.022 g,29%產率)。1 H NMR (400 MHz, DMSO d-6):16.51 (s, 1H), 8.74 (d,J = 28.7 Hz, 1H), 7.41 (d,J = 4.7 Hz, 2H), 4.63 (d,J = 6.4 Hz, 1H), 4.14 (d,J = 6.5 Hz, 2H), 3.97 (s, 3H), 3.52 - 3.41 (m, 3H), 3.26 (s, 3H), 2.05 - 1.94 (m, 2H), 0.81 (d,J = 41.2 Hz, 9H)。實例 2.2 2 - 甲氧基 - 3 -( 3 - 甲氧基丙氧基 )- 7 , 7 - 二甲基 - 11 - 側氧基 - 4b , 5 , 6 , 7 , 7a , 11 - 六氫環戊 [ f ] 吡啶并 [ 1 , 2 - h ][ 1 , 7 ] 㖠啶 - 10 - 甲酸 [ 2 . 2 ] 步驟 1. 5 -( 6 - 甲氧基 - 5 -( 3 - 甲氧基丙氧基 ) 吡啶 - 3 - )- 2 , 2 - 二甲基環戊 - 1 - [ 2 . 2a ] 在室溫下向5-溴-2-甲氧基-3-(3-甲氧基丙氧基)吡啶(5.0 g,18.2 mmol)於無水1,4二噁烷(100 mL)中之溶液中添加2,2二甲基環戊酮(6.1 g,54.5 mmol,3.0當量)及第三丁醇鈉(5.76 g,90.0 mmol,3.3當量)。隨後用氮氣吹掃反應混合物持續10分鐘。隨後添加4,5-雙(二苯膦基)-9,9-二甲基二苯并哌喃(0.182 g,0.32 mmol)及Pd2 (dba)3 (0.315 g,0.545 mmol,0.03當量)且再次用氮氣吹掃混合物持續10分鐘。將所得混合物加熱至110℃持續16小時。冷卻至室溫後,經由矽藻土過濾反應混合物。濾液用水及鹽水洗滌,經硫酸鈉乾燥且濃縮。粗材料藉由矽膠管柱層析,40%之EtOAc/庚烷純化,得到產物3.4 g (61%產率)。1 H NMR (400 MHz, DMSO d-6):7.50 (d,J = 1.6 Hz, 1H), 7.04 (d,J = 1.7 Hz, 1H), 3.99 (dd,J = 13.7, 7.3 Hz, 2H), 3.91 - 3.81 (m, 3H), 3.54 (dd,J = 11.8, 8.6 Hz, 1H), 3.46 (t,J = 6.2 Hz, 2H), 3.24 (s, 3H), 2.26 (dd,J = 12.6, 6.5 Hz, 1H), 2.09 (tt,J = 11.6, 5.9 Hz, 1H), 1.96 - 1.86 (m, 3H), 1.79 (td,J = 12.0, 6.5 Hz, 1H), 1.05 (d,J = 24.2 Hz, 6H)。步驟 2. 5 -( 6 - 甲氧基 - 5 -( 3 - 甲氧基丙氧基 ) 吡啶 - 3 - )- 2 , 2 - 二甲基環戊 - 1 - [ 2 . 2b ] 向2.2a (3.4 g,11.1 mmol,1.0當量)於MeOH (21.0 mL)中之溶液中添加NH4 OAc (12.79 g,166.05 mmol,15.0當量)及NaBH3 CN (1.394 g,22.1 mmol,2.0當量),且在室溫下攪拌所得混合物18小時。反應藉由添加20% NaOH水溶液淬滅且在室溫下攪拌混合物20 min。隨後用EtOAc萃取混合物。有機層用水及鹽水洗滌,經Na2 SO4 乾燥且濃縮,得到產物3.0 g (88%產率)。粗材料不經進一步純化即用於下一步驟。步驟 3. ( 5 -( 6 - 甲氧基 - 5 -( 3 - 甲氧基丙氧基 ) 吡啶 - 3 - ) - 2 , 2 - 二甲基環戊基 ) 胺基甲酸第三丁酯 [ 2 . 2c ] 向2.2b (3.0 g,9.74 mmol,1.0當量)於THF/水(3/1,12 mL)中之溶液中添加氫氧化鈉(0.584 g,14.61 mmol,1.5當量)及Boc酸酐(3.18 g,14.61 mmol)。混合物隨後在室溫下攪拌2 h。將混合物添加至水且用EtOAc萃取。有機層經Na2 SO4 乾燥且濃縮。粗材料藉由矽膠管柱層析,20%之EtOAc/己烷純化,得到產物3.0 g (75%產率)。步驟 4. ( 5 -( 2 - - 6 - 甲氧基 - 5 -( 3 - 甲氧基丙氧基 ) 吡啶 - 3 - ) - 2 , 2 - 二甲基環戊基 ) 胺基甲酸第三丁酯 [ 2 . 2d ] 向2.2d (3.0 g,7.35 mmol,1.0當量)於CH3 CN中之溶液中添加NBS (1.43 g,8.08),且在室溫下攪拌所得溶液3 h。隨後將混合物添加至水且用EtOAc萃取。有機層用NaOH (2.0 N)水溶液洗滌,經硫酸鈉乾燥且濃縮。粗材料藉由矽膠管柱層析純化,在真空下蒸發,得到粗材料。其藉由矽膠層析,9%至18%之EtOAc/庚烷純化,得到產物2.2d-I (1.1 g,較小極性異構體)及2.2d-II (0.3 g,較大極性異構體)。 2.2d-I:1 H NMR (400 MHz, DMSO d-6): 7.26 (s, 1H), 6.76 (d,J = 9.9 Hz, 1H), 4.08 - 3.95 (m, 3H), 3.91 - 3.82 (m, 4H), 3.45 (t,J = 6.1 Hz, 2H), 3.24 (s, 3H), 2.16 (d,J = 9.3 Hz, 1H), 1.98 - 1.93 (m, 2H), 1.60 (dd,J = 10.4, 6.2 Hz, 1H), 1.52 (dd,J = 9.0, 3.6 Hz, 1H), 1.33 (s, 9H), 0.95 (d,J = 49.7 Hz, 6H)。 2.2d-II:1 H NMR (400 MHz, DMSO d-6): 7.32 (s, 1H), 6.68 (d,J = 10.4 Hz, 1H), 4.13 - 4.02 (m, 3H), 3.88 - 3.79 (m, 4H), 3.68 - 3.61 (m, 2H), 3.49 - 3.46 (m, 2H), 3.30 - 3.19 (m, 6H), 1.99 (dt,J = 12.9, 6.4 Hz, 3H), 1.83 - 1.71 (m, 2H), 1.17 (d,J = 9.7 Hz, 9H), 1.03 - 0.88 (m, 6H)。步驟 5. 7 - 甲氧基 - 8 -( 3 - 甲氧基丙氧基 )- 3 , 3 - 二甲基 - 2 , 3 , 3a , 9b - 四氫 - 1H - 環戊 [ f ][ 1 , 7 ] 㖠啶 [ 2 . 2e - II ] 在-40℃下向2.2d-II (300 mg,0.615 mmol)於THF (3.1 mL)中之溶液中添加MeLi (Et2 O中之1.6 M溶液,0.42 mL,0.67 mmol)。15 min後,添加BuLi (0.985 mL,2.5 M於己烷中,2.46 mmol)。在-40℃下攪拌45 min後,添加DMF (0.286 mL,3.69 mmol)且在-40℃下攪拌反應溶液30 min。隨後藉由添加飽和NH4 Cl水溶液使反應淬滅。升溫至室溫後,用EtOAc萃取混合物。有機層經Na2 SO4 乾燥,過濾並濃縮。 粗材料隨後溶解於DCM (2.8 mL)中且添加TFA (0.88 mL,11.45 mmol)。30分鐘後,在真空下移除揮發物。所得油用EtOAc及水稀釋。用NH4 OH將pH調節至11,分離各層,且用EtOAc萃取水層。合併之有機層經Na2 SO4 乾燥,過濾且濃縮。殘餘物藉由矽膠管柱層析,0至50%之丙酮/庚烷純化,得到產物120 mg (66%產率)。LCMS 319.3 [M+H]+步驟 6. 2 - 甲氧基 - 3 -( 3 - 甲氧基丙氧基 )- 7 , 7 - 二甲基 - 11 - 側氧基 - 4b , 5 , 6 , 7 , 7a , 11 - 六氫環戊 [ f ] 吡啶并 [ 1 , 2 - h ][ 1 , 7 ] 㖠啶 - 10 - 甲酸乙酯 [ 2 . 2f ] 向2.2e-II (160 mg,0.50 mmol)於EtOH (1.0 mL)中之溶液中添加(Z)-2-(乙氧基亞甲基)-3-側氧基丁酸乙酯(281 mg,1.507 mmol)。隨後將小瓶密封且在110℃下加熱18 h。冷卻至室溫後,在真空下移除溶劑。將殘餘物溶解於DME (1.0 mL)中且添加對四氯醌(148 mg,0.603 mmol)。將小瓶密封且在100℃下加熱1 h。濃縮混合物且殘餘物藉由矽膠管柱層析,0至50%之MeOH/EtOAc純化,得到產物120 mg (52%產率)。LCMS:457.3 [M+H]+步驟 7. 2 - 甲氧基 - 3 -( 3 - 甲氧基丙氧基 )- 7 , 7 - 二甲基 - 11 - 側氧基 - 4b , 5 , 6 , 7 , 7a , 11 - 六氫環戊 [ f ] 吡啶并 [ 1 , 2 - h ][ 1 , 7 ] 㖠啶 - 10 - 甲酸 [ 2 . 2 - 1 ] [ 2 . 2 - 2 ] 向2.2f (40 mg,0.088 mmol)於THF (0.4 mL)中之溶液中添加LiOH (1.0 M於水中,0.18 mL,0.18 mmol),且在室溫下攪拌混合物1 h。反應物藉由添加1.0 N HCl水溶液酸化直至pH = 2,且隨後用DCM萃取。合併有機層且濃縮。將殘餘物溶解於MeOH及DEA中且藉由對掌性SFC純化,(AD管柱(ChiralPak® AD-H,SFC 21×250mm),流動速率80 mL/min,CO2 /IPA 75/25),得到產物2.2-I (tR = 3.41 min)9 mg及2.2-II (tR = 4.94 min)10 mg。 2.2-I:LCMS: 429.3 [M+H]+1 H NMR (400 MHz, CDCl3 ): 0.57 (s, 3 H), 1.25 (s, 3 H), 1.48 - 1.78 (m, 2 H), 2.06 - 2.25 (m, 3 H), 2.31 - 2.47 (m, 1 H), 3.37 (s, 3 H), 3.51 - 3.65 (m, 2 H), 3.77 - 3.90 (m, 1 H), 4.06 (s, 3 H), 4.12 - 4.25 (m, 3 H), 6.96 (s, 1 H) 7.76 (s, 1 H) 8.40 (s, 1 H) 2.2-II: LCMS:429.2 [M+H]+1 H NMR (400 MHz, CDCl3 ): 0.57 (s, 3 H), 1.25 (s, 3 H), 1.48 - 1.78 (m, 2 H), 2.06 - 2.25 (m, 3 H), 2.31 - 2.47 (m, 1 H), 3.37 (s, 3 H), 3.51 - 3.65 (m, 2 H), 3.77 - 3.90 (m, 1 H), 4.06 (s, 3 H), 4.12 - 4.25 (m, 3 H), 6.96 (s, 1 H) 7.76 (s, 1 H) 8.40 (s, 1 H)步驟 8. 2 - 甲氧基 - 3 -( 3 - 甲氧基丙氧基 )- 7 , 7 - 二甲基 - 11 - 側氧基 - 4b , 5 , 6 , 7 , 7a , 11 - 六氫環戊 [ f ] 吡啶并 [ 1 , 2 - h ][ 1 , 7 ] 㖠啶 - 10 - 甲酸 [ 2 . 2 - III ] [ 2 . 2 - IV ] 2.2-III及2.2-IV之外消旋混合物遵循針對使用2.2d-I之實例2.2f所描述之程序合成。產物藉由對掌性SFC分離(AD管柱,流動速率80 mL/min,CO2 /IPA 75/25),得到產物2.2-III (tR = 4.25 min)及2.2-IV (tR 5.83 min)。 2.2-III:LCMS: 429.3 [M+H]+ 。 2.2-IV:LCMS: 429.4 [M+H]+ 。 化合物2.2-I、2.2-II、2.2-III及2.2-IV表示化合物2.2之順及反異構體之經分離對映異構體,且尚未明確測定其具體立體化學。如下文所示,然而,在本文揭示之生物化學分析中所有均具活性。實例 2.3 合成 12 - - 2 - 甲氧基 - 3 -( 3 - 甲氧基丙氧基 )- 7 , 7 - 二甲基 - 11 - 側氧基 - 4b , 5 , 6 , 7 , 7a , 11 - 六氫環戊 [ f ] 吡啶并 [ 1 , 2 - h ][ 1 , 7 ] 㖠啶 - 10 - 甲酸 步驟 1 12 - - 2 - 甲氧基 - 3 -( 3 - 甲氧基丙氧基 )- 7 , 7 - 二甲基 - 11 - 側氧基 - 4b , 5 , 6 , 7 , 7a , 11 - 六氫環戊 [ f ] 吡啶并 [ 1 , 2 - h ][ 1 , 7 ] 㖠啶 - 10 - 甲酸乙酯 [ 2 . 3a ] 在50℃下向ZnI2 (200 mg,0.628 mmol)及7-甲氧基-8-(3-甲氧基丙氧基)-3,3-二甲基-2,3,3a,9b-四氫-1H-環戊[f][1,7]㖠啶(2.2e-II) (200 mg,0.628 mmol)於無水CH3 CN (2 mL)中之懸浮液中逐滴添加粗製(Z)-2-(乙氧基亞甲基)-4,4-二氟-3-((三甲基矽烷基)氧基)丁-3-烯酸乙酯(1.1 g,3.77 mmol)於無水DMF (3 mL)中之溶液,且攪拌反應混合物隔夜。隨後將反應混合物傾入至10% HCl水溶液中,且用二氯甲烷萃取。有機層用鹽水洗滌,經MgSO4 乾燥且濃縮。殘餘物藉由矽膠管柱層析,0至30%之MeOH/EtOAc純化,得到產物(300 mg,定量產率)。LC-MS (m/z):475.3 [M+H]+步驟 2 12 - - 2 - 甲氧基 - 3 -( 3 - 甲氧基丙氧基 )- 7 , 7 - 二甲基 - 11 - 側氧基 - 4b , 5 , 6 , 7 , 7a , 11 - 六氫環戊 [ f ] 吡啶并 [ 1 , 2 - h ][ 1 , 7 ] 㖠啶 - 10 - 甲酸 [ 2 . 3 ] 向2.3a (300 mg,0.632 mmol)於THF (0.5 mL)中之溶液中添加NaOH (1.26 mL,1.0 M於水中,1.26 mmol)且在室溫下攪拌反應混合物18小時。反應混合物隨後藉由添加2.0 ml 1.0 N HCl水溶液酸化,且用二氯甲烷萃取。有機層用鹽水洗滌,經MgSO4 乾燥,且濃縮。殘餘物藉由對掌性SFC (AD管柱,100 mL/min,CO2 /MeOH = 80/20)純化,得到兩種對映異構體2.3-I及2.3-II。 2.3-I:t R 1.69 min。 2.3-II:t R 2.84 min。LC-MS (m/z):447.2 [M+H]+1 H NMR (400 MHz, CDCl3 ) 8.35 (s, 1H), 7.02 (s, 1H), 4.19 (qd,J = 9.3, 2.9 Hz, 3H), 4.06 (s, 3H), 3.83 (t,J = 6.4 Hz, 1H), 3.58 (q,J = 5.1 Hz, 2H), 3.37 (s, 3H), 2.28 (ddt,J = 17.5, 13.6, 6.3 Hz, 2H), 2.15 (p,J = 6.3 Hz, 2H), 1.68 (ddd,J = 12.8, 7.7, 4.8 Hz, 1H), 1.49 (dt,J = 13.1, 8.3 Hz, 1H), 1.26 (s, 3H), 0.58 (s, 3H)。實例 -4.1. 2 , 3 - 二甲氧基 - 7 , 7 - 二甲基 - 11 - 側氧基 - 4b , 5 , 6 , 7 , 7a , 11 - 六氫環戊 [ c ] 吡嗪并 [ 2 , 3 - a ] 喹嗪 - 10 - 甲酸 [ 4 . 1 ] 步驟 -1. 2 , 3 - 二甲氧基 吡嗪 [ 4 . 1a ] 在氮氣氛圍下將甲醇中之25%甲醇鈉(36.48 g,675.67 mmol)逐滴添加至2,3-二氯吡嗪(10.0 g,67.56 mmol)。在室溫下攪拌反應物24 h,藉由TLC監測。在反應完成後,餾出反應混合物。粗產物用水(500 mL)稀釋且用DCM (3 × 300 mL)萃取。合併之有機層用鹽水洗滌,經Na2 SO4 乾燥。粗材料不經管柱純化直接用於下一步驟,得到產物4.1a (8.5 g)。LCMS (m/z):141.0 [M+H]+步驟 -2. 5 - - 2 , 3 - 二甲氧基 吡嗪 [ 4 . 1b ] 在氮氣氛圍下向4.1a (8.5 g,60.71 mmol)於DMF (85 mL)中之溶液中添加N-溴丁二醯亞胺(11.88 g,84.91 mmol)且在室溫下攪拌反應混合物48小時。冷卻至-40℃後,將反應混合物添加至1.0 N Na2 S2 O3 水溶液且在0℃下攪拌30分鐘。隨後藉由過濾收集固體,且隨後用H2 O洗滌。材料進一步藉由矽膠管柱層析(EtOAc/己烷,0至2%)純化,得到產物(6.0 g,45%產率)。LCMS (m/z): 219.0 [M+H]+1 H NMR (400 MHz, CDCl3 ) 7.71 (s, 1H), 4.01 (d, J = 14.0 Hz, 6H)。步驟 -3. 5 -( 5 , 6 - 二甲氧基 吡嗪 - 2 - )- 2 , 2 - 二甲基環戊 - 1 - [ 4 . 1c ] 向燒瓶中裝入4.1b (6.0 g,27.39 mmol)、Pd(OAc)2 (0.18 g,0.80mmol)、Mephos (0.57g,1.56 mmol)及NaOtBu (3.93 g,40.93 mmol)。使反應混合物脫氣30分鐘且隨後添加二甲基環戊酮(6.12g,54.64 mmol)及甲苯(60 mL)。混合物用氮氣再吹掃30分鐘且隨後在60℃下加熱5小時。在室溫下冷卻後,藉由矽藻土過濾混合物且矽藻土用EtOAc洗滌。濃縮濾過物且殘餘物藉由矽膠管柱層析(EtOAc/己烷,0至5%)純化,得到產物(2.1 g,31%產率)。LCMS (m/z):251.0 [M+H]+1 H NMR (400 MHz, DMSO-d6) 7.59 (s, 1H), 3.86 (d, J = 20.7 Hz, 4H), 3.61 (t, J = 9.5 Hz, 1H), 2.48 (s, 1H), 2.28 - 2.17 (m, 1H), 1.95 (dt, J = 12.5, 4.7 Hz, 1H), 1.87 - 1.74 (m, 1H), 1.07 (s, 3H), 0.86 (s, 1H)。步驟 -4. 5 -( 5 , 6 - 二甲氧基 吡嗪 - 2 - )- 2 , 2 - 二甲基環戊 - 1 - [ 4 . 1d ] 在室溫下向4.1c (2.1 g,8.4 mmol)於MeOH (17 mL)中之溶液中添加乙酸銨(9.70 g,38.80 mmol)及NaCNBH3 (1.04 g,16.8 mmol)且在60℃下加熱混合物24小時。在室溫下冷卻後,添加20% NaOH水溶液且在室溫下攪拌混合物20分鐘。隨後用EtOAc萃取反應混合物。合併之有機層用水、鹽水洗滌,經Na2 SO4 乾燥且濃縮。粗材料(2.4公克)不經進一步純化即用於下一步驟中。LCMS (m/z):252.0 [M+H]+1 H NMR (400 MHz, DMSO-d6): 7.50 (s, 1H), 4.02 (d, J = 7.1 Hz, 1H), 4.02 - 3.91 (m, 1H), 3.87 (dd, J = 10.5, 5.6 Hz, 13H), 2.72 (dt, J = 26.6, 9.7 Hz, 2H), 1.97 (s, 3H), 1.91 - 1.78 (m, 1H), 1.81 - 1.71 (m, 1H), 1.64 (ddd, J = 22.4, 16.0, 5.9 Hz, 1H), 1.52 (dp, J = 12.3, 4.0, 3.6 Hz, 2H), 1.26 - 1.16 (m, 2H), 1.15 (t, J = 7.1 Hz, 3H), 1.05 (d, J = 5.5 Hz, 1H), 0.98 (d, J = 15.1 Hz, 5H), 0.96 - 0.83 (m, 1H), 0.88 (s, 1H), 0.83 (s, 3H)。步驟 -5. ( 5 -( 5 , 6 - 二甲氧基 吡嗪 - 2 - )- 2 , 2 - 二甲基環戊基 ) 胺基甲酸第三丁酯 [ 4 . 1e ] 向4.1d (2.4 g,9.56 mmol)於THF/水(24 mL. 1/1比率)中之溶液中添加NaOH (0.56 g,14.0 mmol)。20分鐘後,逐滴添加Boc酸酐(3.12 g,14.3 mmol)且在室溫下攪拌混合物30分鐘。隨後將反應混合物添加至水且用EtOAc萃取。合併有機層,用鹽水洗滌,經Na2 SO4 乾燥且濃縮,得到產物。粗材料(3.2公克)不經進一步純化即用於下一步驟中。LCMS (m/z):352.0 [M+H]+步驟 -6. ( 5 -( 3 - - 5 , 6 - 二甲氧基 吡嗪 - 2 - )- 2 , 2 - 二甲基 環戊基 ) 胺基甲酸第三丁酯 [ 4 . 1f ] 在氮氣氛圍下向4.1e (3.2 g,9.11 mmol)於CH3 CN (32 mL)中之溶液中添加N-溴丁二醯亞胺(1.78 g,5.08 mmol)且在室溫下攪拌反應混合物45分鐘。反應混合物隨後用水(100 mL)稀釋且用EtOAc萃取。合併之有機層用鹽水洗滌,經Na2 SO4 乾燥且濃縮,得到產物(3.8 g)。LCMS (m/z):431.0 [M+H]+1 H NMR (400 MHz, DMSO-d6): 11.08 (s, 2H), 5.76 (s, 1H), 4.09 - 3.98 (m, 2H), 4.00 - 3.90 (m, 4H), 3.88 (t, J = 5.9 Hz, 4H), 3.43 (d, J = 8.2 Hz, 1H), 2.57 (s, 8H), 1.99 (s, 1H), 1.56 (s, 1H), 1.47 (s, 18H), 1.46 (s, 3H), 1.39 (s, 3H), 1.44 - 1.35 (m, 1H), 1.31 (s, 4H), 1.26 - 1.14 (m, 3H), 1.19 - 1.00 (m, 2H), 1.02 (s, 1H), 0.90 (s, 1H)。步驟 -7. ( 5 -( 5 , 6 - 二甲氧基 - 3 - 乙烯基吡嗪 - 2 - )- 2 , 2 - 二甲基 環戊基 ) 胺基甲酸第三丁酯 [ 4 . 1g ] 向4.1f (3.8 g,8.83 mmol)於正丙醇(40 mL)中之溶液中添加乙烯基三氟硼酸鉀(2.36 g,17.61 mmol)及三乙胺(2.66 g,26.33 mmol)。混合物用氮氣吹掃30分鐘,隨後添加PdCl2 dppf (0.64 g,0.87 mmol)且混合物再次用氮氣吹掃30分鐘。在90℃下攪拌所得混合物2小時。在室溫下冷卻後,藉由矽藻土過濾混合物且矽藻土床用EtOAc洗滌。濃縮濾過物,得到產物(3.2 g)。LCMS (m/z):378.0 [M+H]+1 H NMR (400 MHz, DMSO-d6): 7.74 (s, 5H), 7.60 (s, 2H), 7.52 (s, 1H), 5.78 (d, J = 16.7 Hz, 1H), 3.99 - 3.88 (m, 10H), 1.61 - 1.52 (m, 1H), 1.47 - 1.35 (m, 5H), 1.29 (d, J = 8.8 Hz, 3H), 1.16 (d, J = 5.6 Hz, 1H), 1.07 (s, 14H), 1.00 (s, 1H), 0.89 (s, 3H)。步驟 -8. ( 5 -( 3 - 甲醯基 - 5 , 6 - 二甲氧基 吡嗪 - 2 - )- 2 , 2 - 二甲基 環戊基 ) 胺基甲酸第三丁酯 [ 4 . 1h ] 向4.1g (3.2 g,8.48 mmol)於1,4-二噁烷及水(32 mL,1/1比率)中之溶液中添加四氧化鋨(0.043 g,0.11 mmol)及2,6-二甲基吡啶(1.81 g,16.97 mmol)。30分鐘後,添加NaIO4 (7.23 g,33.95 mmol)且在室溫下攪拌反應物3小時。反應混合物隨後用水(100 mL)稀釋且用EtOAc萃取。合併有機層,用鹽水洗滌,經Na2 SO4 乾燥且濃縮,得到產物(3.2 g)。LCMS (m/z):380.0 [M+H]+1 H NMR (400 MHz, DMSO-d6): 4.65 (s, 1H), 4.03 (q, J = 7.1 Hz, 3H), 4.01 - 3.89 (m, 1H), 3.92 - 3.78 (m, 1H), 3.34 (s, 12H), 1.99 (s, 3H), 1.91 (s, 1H), 1.57 (s, 1H), 1.48 - 1.33 (m, 4H), 1.34 - 1.10 (m, 6H), 1.02 (s, 1H), 0.94 - 0.81 (m, 2H)。步驟 -9. 2 , 3 - 二甲氧基 - 7 , 7 - 二甲基 - 6a , 8 , 9 , 9a - 四氫 - 7H - 環戊 [ 5 , 6 ] 吡啶并 [ 3 , 4 - b ][ 4 . 1i ] 在0℃下向4.1h (3.2 g,8.44 mmol)於DCM (32 mL)中之溶液中逐滴添加TFA (32 mL)。在室溫下攪拌15分鐘後,濃縮混合物。添加水且混合物藉由添加氨水溶液鹼化至pH = 11。混合物用EtOAc萃取。合併有機層,用水、隨後鹽水洗滌,經Na2 SO4 乾燥,且濃縮。殘餘物藉由矽膠管柱層析(EtOAc/己烷,30%至40%)純化,得到產物(0.6 g)。LCMS (m/z):262.0 [M+H]+1 H NMR (400 MHz, DMSO-d6):8.19 (d, J = 2.9 Hz, 2H), 4.08 - 3.85 (m, 19H), 3.14 - 3.04 (m, 1H), 3.07 - 2.94 (m, 4H), 2.00 (t, J = 6.3 Hz, 2H), 1.98 - 1.85 (m, 1H), 1.70 (d, J = 3.0 Hz, 6H), 1.35 (s, 1H), 1.24 (s, 2H), 1.16 (s, 7H), 1.01 (s, 7H), 0.95 - 0.82 (m, 2H)。步驟 -10. 2 , 3 - 二甲氧基 - 7 , 7 - 二甲基 - 11 - 側氧基 - 4b , 5 , 6 , 7 , 7a , 11 - 六氫環戊 [ c ] 吡嗪并 [ 2 , 3 - a ] 喹嗪 - 10 - 甲酸乙酯 [ 4 . 1j ] 在110℃下加熱4.1i (0.6 g,2.29 mmol)及(E)-2-(乙氧基亞甲基)-3-側氧基丁酸乙酯(0.68 g,2.81 mmol)於EtOH (6 mL)中之混合物18小時。隨後濃縮混合物。將殘餘物溶解於無水DME (7.0 mL)中且添加對四氯醌(0.85 g,3.49 mmol)。將所得混合物加熱至回流持續3小時,其後在真空下移除溶劑。向殘餘物添加二乙醚且藉由過濾收集沈澱。收集之固體藉由矽膠管柱層析(DCM中之MeOH,1%至3%)進一步純化,得到產物(0.2 g)。材料藉由對掌性SFC (AD管柱,0.1%二乙胺於IPA/MeOH 1/1中)分離,得到異構體4.1j-I及4.1j-II。 4.1j-I:LCMS (m/z):400.0 [M+H]+1 H NMR (400 MHz, DMSO-d6): 8.39 (d, J = 7.9 Hz, 1H), 7.04 - 6.96 (m, 1H), 4.00 (s, 4H), 3.94 (d, J = 13.5 Hz, 1H), 3.76 (s, 1H), 3.68 (d, J = 12.0 Hz, 0H), 1.89 (d, J = 16.1 Hz, 3H), 1.44 (s, 2H), 1.30 - 1.21 (m, 6H)。 4.1j-II:LCMS (m/z):400.0 [M+H]+1 H NMR (400 MHz, DMSO-d6): 8.39 (d, J = 8.0 Hz, 1H), 7.04 - 6.96 (m, 1H), 4.00 (s, 6H), 3.94 (d, J = 13.5 Hz, 1H), 3.76 (s, 1H), 1.89 (d, J = 14.0 Hz, 2H), 1.44 (s, 3H), 1.30 - 1.22 (m, 8H)。步驟 -11. 2 , 3 - 二甲氧基 - 7 , 7 - 二甲基 - 11 - 側氧基 - 4b , 5 , 6 , 7 , 7a , 11 - 六氫環戊 [ c ] 吡嗪并 [ 2 , 3 - a ] 喹嗪 - 10 - 甲酸 [ 4 . 1 - I ] [ 4 . 1 - II ] 向4.1j-I (30 mg)於THF (3 mL)及水(1 mL)中之溶液中添加LiOH (5 mg,0.12 mmol)。在室溫下攪拌2小時後,反應混合物用冰冷水稀釋且用1.0 N HCl水溶液酸化。過濾沈澱並用水洗滌,得到產物4.1-I (12 mg)。LCMS (m/z):372.0 [M+H]+1 H NMR (400 MHz, TFA):8.89 (s, 1H), 7.79 (s, 1H), 3.88-3.81 (m, 6H), 3.43-3.52 (m, 1H), 2.04 (m, 1H), 1.71-1.80 (m, 3H), 1.24 (s, 3H), 1.07(s, 3H)。 化合物4.1-II由4.1j-II遵循相同水解程序製備。LCMS (m/z):372.0 [M+H]+1 H NMR (400 MHz, DMSO-d6):16.28 (s, 1H), 8.60 (s, 1H), 7.42 (s, 1H), 4.15 (d, J = 13.9 Hz, 1H), 4.04 (d, J = 3.0 Hz, 6H), 3.85 - 3.72 (m, 1H), 1.16 (s, 2H), 1.92 (d, J = 14.8 Hz, 3H), 1.46 (s, 3H), 1.29 (s, 3H)。 其他式(I)化合物,包括以下化合物,可藉由類似方法使用此項技術中已知之起始物質製備。; 其中R1 係H或F;且 Z1 及Z2 各自選自N及CH,其限制條件為Z1 及Z2 中之至少一者係N。生物實例 HBV 細胞株 HepG2-純系42,具有HBV ayw病毒株之穩定整合1.3單元複本之Tet誘導性HBV表現細胞株,係基於Tet誘導性HepAD38細胞株藉由稍微修改產生。Ladner SK,等人,Antimicrobial Agents and Chemotherapy . 41(8):1715-1720 (1997)。HepG2-純系42細胞在補充有10%胎牛血清(Life Technologies)、最終濃度0.5 mg/mL之G-418 (Corning, Manassas, VA, USA)及5 µg/mL多西環素(Sigma, St. Louis, MO, USA)之DMEM/F-12 + Glutamax™ (Life Technologies, Carlsbad, CA, USA)中培養,且保持於5% CO2 37℃下。HBsAg 分析 HepG2-純系42細胞以6.0 × 104 個細胞/孔之濃度接種於黑色透明底部96孔盤中。接種後24小時,用200 µl/孔之含有化合物於DMSO中之五倍連續稀釋液的媒劑處理細胞。DMSO單獨用作無藥物對照。所有孔中之最終DMSO濃度係0.5%。 HBsAg ELISA套組(Alpha Diagnostic International, San Antonio, TX, USE, 目錄號4110)用於測定分泌之HBV sAg之含量(半定量)。HBSAg ELISA分析遵循如所描述之製造商協定進行。 步驟1. 用移液管吸取100 µL經化合物或DMSO處理之樣品中之每一者至HBsAg ELISA盤中。密封盤且在室溫下培育60分鐘。 步驟2. 抽出樣品且用洗滌緩衝劑洗滌三次。將100 µ之抗體-HRP結合物分配至各孔。在室溫下培育30分鐘。 步驟3. 抽出樣品且用洗滌緩衝劑洗滌三次。向所有孔添加100 µL之TMB基質且在室溫下培育15分鐘。 步驟4. 將100 µL之停止溶液分配至各孔。量測ELISA盤在450 nm下之吸光度。劑量反應曲線 生成劑量反應曲線,且EC50 值定義為與DMSO對照相比HBsAg分泌減少50%時的化合物濃度。 EC50 值如下測定: 1. 測定HBsAg分泌抑制百分比。使用以下等式計算HBsAg分泌抑制之抑制百分比: (XC - MB )/(MD - MB ) 其中XC 係來自經化合物處理之孔的吸光度信號;MB 係第12欄(無細胞 + HBsAg ELISA樣品緩衝液)之平均吸光度信號(背景信號)且MD 係來自經DMSO處理之孔的平均吸光度信號。隨後藉由非線性回歸使用四參數曲線邏輯等式計算EC50 值。 所採用之曲線擬合模型係XLFit劑量反應單點模型(One Site Model)204:y = (A+((B-A)/(1+(10^((C-x)*D))))) 其中A係最小y值,B係最大y值,C係logEC50值且D係傾斜係數。 對於實例1.1之化合物1.1-I,HBsAg分析中之EC50 係550 nM。 對於實例1.1之化合物1.1-II,HBsAg分析中之EC50 係0.8 nM 對於實例1.2之化合物1.2,HBsAg分析中之EC50 係11 nM。 對於實例2.1之化合物2.1,HBsAg分析中之EC50 係0.3 nM 對於實例2.2之化合物2.2-I,HBsAg分析中之EC50 係0.5 nM。 對於實例2.2之化合物2.2-II,HBsAg分析中之EC50 係5.0 nM 對於實例2.2之化合物2.2-III,HBsAg分析中之EC50 係43.6 nM 對於實例2.2之化合物2.2-IV,HBsAg分析中之EC50 係20.0 nM 對於實例2.3之化合物2.3-I,HBsAg分析中之EC50 係20 nM。 對於實例2.3之化合物2.3-II,HBsAg分析中之EC50 係0.7 nM。 對於實例4.1之化合物4.1-I,HBsAg分析中之EC50 係83 nM。 對於實例4.1之化合物4.1-II,HBsAg分析中之EC50 係193 nM。

Claims (20)

  1. 一種式(I)化合物,其中: R1 係H、鹵基或C1 -C3 烷基; Z1 係N或CR2 ;其中R2 選自H、鹵基及C1 -C3 烷基; Z2 係N或CR5 ,其中R5 選自H、鹵基、CN、C1 -C3 烷基、C3 -C6 環烷基、C1 -C3 鹵烷基、C1 -C3 烷氧基及C1 -C3 鹵烷氧基; 其限制條件為Z1 及Z2 中之至少一者係N; R3 係H、C1 -C3 烷基或C1 -C3 烷氧基; R4 選自R11 、-OR11 、-SR11 及-NRR11 ; R11 係C1 -C10 烷基、C3 -C6 環烷基、(C3 -C6 環烷基)-C1 -C4 烷基、氧雜環丁烷基、四氫呋喃基或四氫哌喃基,其各自視情況經至多三個選自以下之基團取代:鹵基、CN、-OR、C1 -C4 烷基、C1 -C3 鹵烷氧基、-NR2 及含有一或兩個選自N、O及S之雜原子作為環成員之4至7員雜環基,該雜環基視情況經一或兩個選自鹵基、側氧基、CN、R、-OR及-NR2 之基團取代; R在每次出現時獨立地選自H及視情況經一至三個選自鹵基、-OH、C1 -C3 烷氧基、側氧基、CN、-NH2 、-NH(C1 -C3 烷基)、-N(C1 -C3 烷基)2 及環丙基之基團取代之C1 -C3 烷基; 且直接連接至同一原子之兩個R基團可視情況結合在一起形成3至6員環,該原子可為C或N,該環可視情況含有選自N、O及S之額外雜原子作為環成員,且可經至多兩個選自-OH、側氧基、C1 -C3 烷基及C1 -C3 烷氧基之基團取代; R6 係H、鹵基、C1 -C3 烷氧基或C1 -C6 烷基; R7 係H、鹵基、C1 -C3 烷氧基或C1 -C6 烷基; R8 係H或C1 -C6 烷基; R9 係H、苯基、C1 -C6 烷基、C3 -C6 環烷基、-O-(C1 -C6 烷基)、(C3 -C6 環烷基)-C1 -C4 烷基或含有至多三個選自N、O及S之雜原子作為環成員之5或6員雜芳基,其中各烷基、苯基、雜芳基及環烷基視情況經至多三個選自鹵基、-OR、-NR2 、CN及-SO2 (C1 -C4 烷基)之基團取代; 或R9 與一個選自R6 及R7 之基團結合在一起連同間插原子形成3至7員環烷基環或含有N、O或S作為環成員之3至7員雜環;其中該3至7員環烷基或3至7員雜環視情況經至多三個選自R、-OR、-NR2 、鹵基、CN、COOR、CONR2 及側氧基之基團取代; W係-COOR10 、-C(O)NH-SO2 R、-C(O)NH-SO2 NR2 、5-四唑基或1,2,4-噁二唑-3-基-5(4H)-酮; R10 係H或視情況經一或兩個選自鹵基、-OR、側氧基、CN、-NR2 、COOR及CONR2 之基團取代之C1 -C6 烷基; 或其醫藥學上可接受之鹽。
  2. 如請求項1之化合物或其醫藥學上可接受之鹽,其中R1 係H或F。
  3. 如前述請求項中任一項之化合物或其醫藥學上可接受之鹽,其中Z1 係N。
  4. 如前述請求項中任一項之化合物或其醫藥學上可接受之鹽,其中Z2 係N。
  5. 如請求項1至3中任一項之化合物或其醫藥學上可接受之鹽,其中R3 係C1 -C3 烷氧基。
  6. 如前述請求項中任一項之化合物或其醫藥學上可接受之鹽,其中R4 係-OR11
  7. 如前述請求項中任一項之化合物或其醫藥學上可接受之鹽,其中R5 係H。
  8. 如前述請求項中任一項之化合物或其醫藥學上可接受之鹽,其具有下式:, 其中R9 與R7 及間插原子結合在一起形成3至7員環烷基環或含有N、O或S作為環成員之3至7員雜環;其中該環烷基或雜環視情況經至多三個選自R、-OR、-NR2 、鹵基、CN、COOR、CONR2 及側氧基之基團取代;或其醫藥學上可接受之鹽。
  9. 如請求項1至7中任一項之化合物,其具有下式:, 其中R9 係C1 -C6 烷基;或其醫藥學上可接受之鹽。
  10. 如前述請求項中任一項之化合物或其醫藥學上可接受之鹽,其中R11 係C1 -C4 烷基,視情況經至多兩個選自以下之基團取代:鹵基、CN、-OR、C1 -C3 鹵烷氧基及含有一或兩個選自N、O及S之雜原子作為環成員之4至7員雜環基,該雜環基視情況經一或兩個選自鹵基、側氧基、CN、R、-OR及-NR2 之基團取代。
  11. 如請求項1至10中任一項之化合物或其醫藥學上可接受之鹽,其中R11 選自-CH2 CH2 OMe、-CH2 CH2 CH2 OMe及-CH2 -OEt。
  12. 如請求項1至6中任一項之化合物或其醫藥學上可接受之鹽,其中 R9 與一個選自R6 及R7 之基團結合在一起形成4至6員環烷基環或含有N、O或S作為環成員之5至6員雜環;其中該環烷基或雜環視情況經至多三個選自R、-OR、-NR2 、鹵基、CN、COOR、CONR2 及側氧基之基團取代。
  13. 如請求項1之化合物,其選自: ; 其中Z1 係N,且Z2 係CH; 或其醫藥學上可接受之鹽。
  14. 如請求項1之化合物,其選自: ; 其中Z1 係CH,且Z2 係N; 或其醫藥學上可接受之鹽。
  15. 如請求項1之化合物,其選自: ; 其中Z1 係N,且Z2 係N; 或其醫藥學上可接受之鹽。
  16. 1、1.2、1.3、2.1、2.2、2.3及4.1中任一者之化合物或其醫藥學上可接受之鹽。
  17. 一種醫藥組合物,其包含與至少一種醫藥學上可接受之載劑摻合之如前述請求項中任一項之化合物。
  18. 一種治療B型肝炎感染之方法,其包含向患有B型肝炎感染之患者投與如請求項1至16中任一項之化合物或如請求項17之醫藥組合物。
  19. 如請求項18之方法,其中如請求項1至16中任一項之化合物或如請求項17之醫藥組合物與選自以下之額外治療劑組合使用:干擾素或聚乙二醇化干擾素、HBV聚合酶抑制劑、病毒進入抑制劑、病毒成熟抑制劑、蛋白殼組裝抑制劑、HBV核心調節劑、逆轉錄酶抑制劑、TLR促效劑或免疫調節劑。
  20. 一種抑制B型肝炎病毒複製之方法,其包含使該B型肝炎病毒在活體外或活體內與如請求項1至16中任一項之化合物接觸。
TW106130881A 2016-09-09 2017-09-08 作為抗病毒劑之多環吡啶酮化合物 TW201811788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201662385681P 2016-09-09 2016-09-09
US62/385,681 2016-09-09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811788A true TW201811788A (zh) 2018-04-01

Family

ID=6000967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6130881A TW201811788A (zh) 2016-09-09 2017-09-08 作為抗病毒劑之多環吡啶酮化合物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TW (1) TW201811788A (zh)
WO (1) WO2018047109A1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1505551B2 (en) 2018-04-12 2022-11-22 Arbutus Biopharma Corporation Methods for preparing substituted pyridinone-containing tricyclic compounds
TWI794190B (zh) * 2016-11-07 2023-03-01 加拿大商愛彼特生物製藥公司 含有取代的吡啶酮之三環化合物及其使用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7011552A1 (en) 2015-07-13 2017-01-19 Enanta Pharmaceuticals, Inc. Hepatitis b antiviral agents
MX2018010805A (es) 2016-03-07 2019-03-28 Enanta Pharm Inc Agentes antivirales contra la hepatitis b.
JP2019521972A (ja) 2016-06-10 2019-08-08 エナンタ ファーマシューティカルズ インコーポレイテッド B型肝炎抗ウイルス剤
US11130740B2 (en) 2017-04-25 2021-09-28 Arbutus Biopharma Corporation Substituted 2,3-dihydro-1H-indene analogs and methods using same
AR111419A1 (es) 2017-04-27 2019-07-10 Novartis Ag Compuestos fusionados de indazol piridona como antivirales
CN110066278B (zh) 2017-06-01 2021-06-08 广东东阳光药业有限公司 稠合三环类化合物及其在药物中的应用
IL272941B2 (en) 2017-08-28 2023-03-01 Enanta Pharm Inc Antiviral agents for viral hepatitis b
SI3692040T1 (sl) * 2017-10-05 2023-05-31 Glaxosmithkline Intellectual Property Development Limited Kemijske spojine
TW201927789A (zh) 2017-12-06 2019-07-16 美商因那塔製藥公司 B型肝炎抗病毒試劑
US10723733B2 (en) 2017-12-06 2020-07-28 Enanta Pharmaceuticals, Inc. Hepatitis B antiviral agents
JP2021507906A (ja) 2017-12-20 2021-02-25 ノバルティス アーゲー 抗ウイルス剤としての融合三環式ピラゾロ−ジヒドロピラジニル−ピリドン化合物
US11058678B2 (en) 2018-01-22 2021-07-13 Enanta Pharmaceuticals, Inc. Substituted heterocycles as antiviral agents
WO2019177937A1 (en) 2018-03-12 2019-09-19 Arbutus Biopharma, Inc. Substituted 2-pyridone tricyclic compounds, analogues thereof, and methods using same
US10729688B2 (en) 2018-03-29 2020-08-04 Enanta Pharmaceuticals, Inc. Hepatitis B antiviral agents
WO2019246427A1 (en) * 2018-06-22 2019-12-26 Arbutus Biopharma Corporation Crystalline forms of pyridinone-containing tricyclic compounds and methods of preparing and using same
WO2020051375A2 (en) * 2018-09-05 2020-03-12 Children's Medical Center Corporation Papd5 inhibitors and methods of use thereof
UY38383A (es) 2018-09-21 2020-04-30 Enanta Pharm Inc Heterociclos funcionalizados como agentes antivirales
EP3856740A4 (en) 2018-09-30 2021-12-15 Sunshine Lake Pharma Co., Ltd. CONDENSED TETRACYCLIC COMPOUNDS AND USES THEREOF IN MEDICINE
AU2019385477A1 (en) 2018-11-21 2021-06-10 Enanta Pharmaceuticals, Inc. Functionalized heterocycles as antiviral agents
EP3941921A4 (en) * 2019-03-20 2023-05-03 Arbutus Biopharma Corporation THERAPEUTIC METHODS OF HEPATITIS B TREATMENT
US11236111B2 (en) 2019-06-03 2022-02-01 Enanta Pharmaceuticals, Inc. Hepatitis B antiviral agents
US11472808B2 (en) 2019-06-04 2022-10-18 Enanta Pharmaceuticals, Inc. Substituted pyrrolo[1,2-c]pyrimidines as hepatitis B antiviral agents
US11760755B2 (en) 2019-06-04 2023-09-19 Enanta Pharmaceuticals, Inc. Hepatitis B antiviral agents
WO2021007488A1 (en) 2019-07-11 2021-01-14 Enanta Pharmaceuticals, Inc. Substituted heterocycles as antiviral agents
US11236108B2 (en) 2019-09-17 2022-02-01 Enanta Pharmaceuticals, Inc. Functionalized heterocycles as antiviral agents
CN110724140B (zh) * 2019-11-04 2020-10-20 中国医学科学院医药生物技术研究所 二氢喹嗪酮羧酸类化合物及其应用
WO2021188414A1 (en) 2020-03-16 2021-09-23 Enanta Pharmaceuticals, Inc. Functionalized heterocyclic compounds as antiviral agents

Family Cites Families (4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0090505B1 (en) 1982-03-03 1990-08-08 Genentech, Inc. Human antithrombin iii, dna sequences therefor, expression vehicles and cloning vectors containing such sequences and cell cultures transformed thereby, a process for expressing human antithrombin iii, and pharmaceutical compositions comprising it
US6111090A (en) 1996-08-16 2000-08-29 Schering Corporation Mammalian cell surface antigens; related reagents
EP1947183B1 (en) 1996-08-16 2013-07-17 Merck Sharp & Dohme Corp. Mammalian cell surface antigens; related reagents
WO1999020758A1 (en) 1997-10-21 1999-04-29 Human Genome Sciences, Inc. Human tumor necrosis factor receptor-like proteins tr11, tr11sv1, and tr11sv2
AU2591599A (en) 1998-02-09 1999-08-23 Genentech Inc. Novel tumor necrosis factor receptor homolog and nucleic acids encoding the same
ES2295040T3 (es) 1999-07-12 2008-04-16 Genentech, Inc. Promocion o inhibicion de la angiogenesis y cardiovascularizacion mediante homologos del ligando / receptor del factor de necrosis del tumor.
CN1753912B (zh) 2002-12-23 2011-11-02 惠氏公司 抗pd-1抗体及其用途
CA2514733A1 (en) 2003-02-28 2004-09-16 Transform Pharmaceuticals, Inc. Pharmaceutical co-crystal compositions of drugs such as carbamazepine, celecoxib, olanzapine, itraconazole, topiramate, modafinil, 5-fluorouracil, hydrochlorothiazide, acetaminophen, aspirin, flurbiprofen, phenytoin and ibuprofen
NZ543654A (en) 2003-05-23 2009-05-31 Wyeth Corp GITR ligand and GITR ligand-related molecules and antibodies and uses thereof
EP1660126A1 (en) 2003-07-11 2006-05-31 Schering Corporation Agonists or antagonists of the clucocorticoid-induced tumour necrosis factor receptor (gitr) or its ligand for the treatment of immune disorders, infections and cancer
JP2007518399A (ja) 2003-12-02 2007-07-12 ジェンザイム コーポレイション 肺癌を診断および治療する組成物並びに方法
GB0409799D0 (en) 2004-04-30 2004-06-09 Isis Innovation Method of generating improved immune response
US20060002932A1 (en) 2004-06-04 2006-01-05 Duke University Methods and compositions for enhancement of immunity by in vivo depletion of immunosuppressive cell activity
PT2343320T (pt) 2005-03-25 2018-01-23 Gitr Inc Anticorpos anti-gitr e as suas utilizações
CN105315373B (zh) 2005-05-09 2018-11-09 小野药品工业株式会社 程序性死亡-1(pd-1)的人单克隆抗体及使用抗pd-1抗体来治疗癌症的方法
KR101607288B1 (ko) 2005-07-01 2016-04-05 이. 알. 스퀴부 앤드 선즈, 엘.엘.씨. 예정 사멸 리간드 1 (피디-엘1)에 대한 인간 모노클로날 항체
WO2007133822A1 (en) 2006-01-19 2007-11-22 Genzyme Corporation Gitr antibodies for the treatment of cancer
KR101562580B1 (ko) 2007-06-18 2015-10-22 머크 샤프 앤 도메 비.브이. 사람 프로그램된 사멸 수용체 pd-1에 대한 항체
WO2009009116A2 (en) 2007-07-12 2009-01-15 Tolerx, Inc. Combination therapies employing gitr binding molecules
MX2010008786A (es) 2008-02-11 2010-12-01 Curetech Ltd Anticuerpos monoclonales para tratamiento de tumores.
WO2009114335A2 (en) 2008-03-12 2009-09-17 Merck & Co., Inc. Pd-1 binding proteins
KR20110044992A (ko) 2008-07-02 2011-05-03 이머전트 프로덕트 디벨롭먼트 시애틀, 엘엘씨 TGF-β 길항제 다중-표적 결합 단백질
AR072999A1 (es) 2008-08-11 2010-10-06 Medarex Inc Anticuerpos humanos que se unen al gen 3 de activacion linfocitaria (lag-3) y los usos de estos
PL2350129T3 (pl) 2008-08-25 2015-12-31 Amplimmune Inc Kompozycje antagonistów PD-1 i sposoby stosowania
WO2010027828A2 (en) 2008-08-25 2010-03-11 Amplimmune, Inc. Pd-1 antagonists and methods of use thereof
US8586023B2 (en) 2008-09-12 2013-11-19 Mie University Cell capable of expressing exogenous GITR ligand
SG196798A1 (en) 2008-12-09 2014-02-13 Genentech Inc Anti-pd-l1 antibodies and their use to enhance t-cell function
EP3192811A1 (en) 2009-02-09 2017-07-19 Université d'Aix-Marseille Pd-1 antibodies and pd-l1 antibodies and uses thereof
RU2646139C1 (ru) 2009-09-03 2018-03-01 Мерк Шарп И Доум Корп. Анти-gitr-антитела
GB0919054D0 (en) 2009-10-30 2009-12-16 Isis Innovation Treatment of obesity
EP2504028A4 (en) 2009-11-24 2014-04-09 Amplimmune Inc SIMULTANEOUS INHIBITION OF PD-L1 / PD-L2
CN105693861A (zh) 2009-12-29 2016-06-22 新兴产品开发西雅图有限公司 异二聚体结合蛋白及其应用
WO2013039954A1 (en) 2011-09-14 2013-03-21 Sanofi Anti-gitr antibodies
PT2785375T (pt) 2011-11-28 2020-10-29 Merck Patent Gmbh Anticorpos anti-pd-l1 e usos destes
TWI519515B (zh) 2011-12-21 2016-02-01 諾維拉治療公司 B型肝炎抗病毒劑
AR091649A1 (es) 2012-07-02 2015-02-18 Bristol Myers Squibb Co Optimizacion de anticuerpos que se fijan al gen de activacion de linfocitos 3 (lag-3) y sus usos
EA201691261A1 (ru) 2014-01-30 2016-11-30 Ф. Хоффманн-Ля Рош Аг Новые дигидрохинолизиноны для лечения и профилактики инфекции, вызванной вирусом гепатита b
CR20160337A (es) 2014-03-07 2016-09-20 Hoffmann La Roche Nuevas heteroarildihidropirimidinas 6-fusionadas para el tratamiento y la profilaxis de la infección por virus de la hepatitis b
CA2948080A1 (en) 2014-05-13 2015-11-19 F. Hoffmann-La Roche Ag Novel dihydroquinolizinones for the treatment and prophylaxis of hepatitis b virus infection
US9637485B2 (en) * 2014-11-03 2017-05-02 Hoffmann-La Roche Inc. 6,7-dihydrobenzo[a]quinolizin-2-one derivatives for the treatment and prophylaxis of hepatitis B virus infection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794190B (zh) * 2016-11-07 2023-03-01 加拿大商愛彼特生物製藥公司 含有取代的吡啶酮之三環化合物及其使用方法
US11505551B2 (en) 2018-04-12 2022-11-22 Arbutus Biopharma Corporation Methods for preparing substituted pyridinone-containing tricyclic compounds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8047109A1 (en) 2018-03-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201811788A (zh) 作為抗病毒劑之多環吡啶酮化合物
TWI747879B (zh) 作為抗病毒劑之四環吡啶酮化合物
US11234977B2 (en) Fused tricyclic pyrazolo-dihydropyrazinyl-pyridone compounds as antivirals
US10975078B2 (en) Fused indazole pyridone compounds as antivirals
TW201819380A (zh) 作為抗病毒劑之稠合四環吡啶酮化合物
JP2021514982A (ja) インドール−2−カルボニル化合物及びb型肝炎治療のためのそれらの使用
WO2017216686A1 (en) 8,9-fused 2-oxo-6,7-dihydropyrido-isoquinoline compounds as antivirals
WO2017216685A1 (en) Pentacyclic pyridone compounds as antivirals
CN111315749A (zh) 新颖的二氢异噁唑化合物及其在治疗乙型肝炎中的用途
CA3093445A1 (en) Aminopyrazine diol compounds as pi3k-.gamma. inhibito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