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1809487A - 固定裝置 - Google Patents

固定裝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1809487A
TW201809487A TW105123457A TW105123457A TW201809487A TW 201809487 A TW201809487 A TW 201809487A TW 105123457 A TW105123457 A TW 105123457A TW 105123457 A TW105123457 A TW 105123457A TW 201809487 A TW201809487 A TW 201809487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sleeve
plate
head
rod body
groov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512345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I576519B (zh
Inventor
吳明德
Original Assignee
恒昌行精密工業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恒昌行精密工業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恒昌行精密工業有限公司
Priority to TW10512345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I576519B/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57651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576519B/zh
Publication of TW20180948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809487A/zh

Links

Landscapes

  • Insertion Pins And Rivets (AREA)

Abstract

本發明為有關一種固定裝置,該套筒內部設有穿孔,且套筒表面環設有複數凹槽,而套筒置入於外套管之容置空間內,其容置空間內壁面設有至少一個可於複數凹槽上作滑動之凸肋,再於容置空間內設有具嵌持孔之頭部,且頭部與套筒間設有彈性元件,而套筒下方設有固定於頭部上之固定件,其具有嵌固於嵌持孔內之鉚接部,且鉚接部下方延伸有設於穿孔內之桿體,而桿體表面設有二相對之縱切面及弧面,再於桿體底部朝外設之擋止部頂部形成有導斜面,當套筒固定於第一板材上時,可利用第二板材剖槽二側抵持面推抵導斜面,使桿體穿過剖槽進入卡固槽,彈性元件復位使擋止部位於卡固槽內,再旋動外套管達到確實定位,且再次轉動外套管及按壓外套管或頭部,便可將第二板材向外拆離,以達到拆裝快速之效用。

Description

固定裝置
本發明係提供一種固定裝置,尤指固定組件利用擋止部之導斜面供第二板材剖槽二側推移,使桿體穿過剖槽進入卡固槽,彈性元件復位再旋動外套管,以將擋止部位於卡固槽形成定位,且再旋動外套管並推動外套管或頭部即可拆離第二板材,達到確實定位及拆裝方便之效用。
按,隨著電子科技不斷的進步,許多產品都會使用到螺絲或插梢來作定位,例如抽屜、鍵盤架、機板組等具活動伸縮構造之產品,並利用螺絲或插梢使滑軌、滑槽在移動到特定位置時形成定位,讓使用者便可在滑軌及滑槽不移動的狀態下進行配線作業、設備移動或搬運等,例如電信局機櫃、電腦伺服器、工作機台等利用複數裝置、機構所組裝構成之設備,而目前滑軌、滑槽在移動時之定位方式則會利用螺絲或插梢讓板件與板件在層疊狀態下產生滑移形成定位,以利工作人員作業。
再者,一般電腦或工業用電腦之伺服器機箱內部通常為設置有主機板、電源供應器、硬碟及風扇等電子裝置,但因每家主機板製造廠商所制定的主機板規格大都不相同,使得機箱之底板上需要設置許多的銅柱,並將主機板平放於複數銅柱上後,再利用螺絲為分別由主機板上之通孔穿過後鎖入於銅柱內鎖接固定成為一體,不過隨著製造廠商之機殼出 貨量的成長,其底板上之銅柱設置的數量亦將倍數增加,此種利用螺絲鎖入於銅柱內將主機板與底板鎖接固定方式,不但容易受到機殼內部有限空間的限制,讓使用者在作業上花費較多的時間及人力,亦不利於快速組裝,造成整體組裝工序愈趨於繁瑣與耗費工時及操作上十分不便之缺點,則有待從事於此行業者重新設計來加以有效解決。
是以,要如何設法解決上述習用之缺失與不便,即為從事此行業之相關業者所亟欲研究改善之方向所在。
故,發明人有鑑於上述缺失,乃搜集相關資料,經由多方評估及考量,並以從事於此行業累積之多年經驗,經由不斷試作及修改,始設計出此種固定裝置的發明專利者。
本發明之主要目的乃在於該第二板材剖槽二側之抵持面接觸固定件擋止部之導斜面並進行抵推,便會將固定件之桿體伸出到套筒之穿孔外部,使頭部底面抵壓彈性元件產生彈性變形,其待桿體持續穿過剖槽並進入到卡固槽內後,其彈性元件便會彈性復位,並帶動外套管、頭部及固定件隨之復位,則擋止部之導斜面便會抵貼於卡固槽之漸縮斜面,並受到卡固槽止擋,即可旋動外套管來使桿體之弧面止擋於卡固槽相鄰於剖槽側壁處形成確實定位,而當第二板材需要拆離第一板材時,僅需旋動外套管並按壓外套管或頭部表面,便可讓桿體伸出至套筒之穿孔外部,並讓導斜面脫離卡固槽之漸縮斜面,此時便可施力拆離第二板材,由於固定組件之結構簡單,僅需對位裝入第二板材再旋動外套管便會形成確實定位,且以手指旋動及推動就可以拆離第二板材,所以便可在具確實定位效果下 同時達到拆裝方便之目的。
本發明之次要目的乃在於該剖槽之窄部的間距為等於或大於桿體二相對縱切面之間距,且小於二相對弧面之間距,所以使用者可透過旋轉外套管的方式,來使弧面止擋於卡固槽相鄰於剖槽側壁處,即可避免使用者不小心按壓到外套管或頭部表面,且固定件之擋止部脫離卡固槽限制時,其第二板材可從推入反方向退出外部,以達到使第二板材確實定位於固定組件上之目的。
1‧‧‧固定組件
11‧‧‧套筒
111‧‧‧穿孔
1111‧‧‧容置槽
112‧‧‧凹槽
113‧‧‧定位部
1131‧‧‧環狀溝槽
12‧‧‧外套管
120‧‧‧容置空間
121‧‧‧凸肋
122‧‧‧套接孔
123‧‧‧嵌固槽
124‧‧‧扳動部
1241‧‧‧扳塊
1242‧‧‧拉環
13‧‧‧頭部
130‧‧‧嵌持孔
131‧‧‧基部
132‧‧‧卡掣凸環
1321‧‧‧嚙合面
133‧‧‧凸部
14‧‧‧彈性元件
15‧‧‧固定件
151‧‧‧鉚接部
152‧‧‧桿體
1521‧‧‧縱切面
1522‧‧‧弧面
153‧‧‧擋止部
1531‧‧‧導斜面
1532‧‧‧切面
2‧‧‧第一板材
21‧‧‧孔洞
3‧‧‧第二板材
31‧‧‧剖槽
311‧‧‧窄部
32‧‧‧卡固槽
321‧‧‧漸擴斜面
33‧‧‧抵持面
第一圖 係為本發明較佳實施例固定組件之立體外觀圖。
第二圖 係為本發明較佳實施例固定組件之立體分解圖。
第三圖 係為本發明較佳實施例固定組件之另一立體分解圖。
第四圖 係為本發明較佳實施例組裝前之立體外觀圖。
第五圖 係為本發明較佳實施例第二板材組裝前之側視剖面圖。
第六圖 係為本發明較佳實施例第二板材組裝後之側視剖面圖。
第七圖 係為本發明較佳實施例第二板材旋轉鎖固之側視剖面圖。
第八圖 係為本發明較佳實施例第二板材旋轉拆離之側視剖面圖。
第九圖 係為本發明另一實施例固定組件之立體外觀圖。
第十圖 係為本發明再一實施例固定組件之立體外觀圖。
為達成上述目的與功效,本發明所採用之技術手段及其構造、實施之方法等,茲繪圖就本發明之較佳實施例詳加說明其特徵與功能 如下,俾利完全瞭解。
請參閱第一、二、三、四圖所示,係為本發明較佳實施例固定組件之立體外觀圖、固定組件之立體分解圖、固定組件之另一立體分解圖及組裝前之立體外觀圖,由圖中可清楚看出,本發明固定裝置係包括固定組件1、第一板材2及第二板材3,其中:該固定組件1為包括套筒11、外套管12、頭部13、彈性元件14及固定件15,其中該套筒11內部貫設有穿孔111,並於穿孔111頂部設有擴大孔徑之容置槽1111,且套筒11外表面環狀等距凹設有複數凹槽112,而套筒11底部設有定位部113,且定位部113外表面上設有環狀溝槽1131,再於套筒11上方處設有外套管12,其外套管12內部具有供套筒11置入之容置空間120,並於容置空間120內壁面處設有至少一個位於複數凹槽112上作滑動之縱向凸肋121,而容置空間120上方形成有縮小孔徑之套接孔122,且容置空間120內壁面相鄰於套接孔122處凹設有環狀嵌固槽123,再於外套管12表面朝外形成有扳動部124,而外套管12之容置空間120內設有頭部13,其頭部13具有嵌固於套接孔122內之基部131,並於基部131中央處貫設有嵌持孔130,而基部131周緣處朝外形成有嵌入於嵌固槽123內之卡掣凸環132,又卡掣凸環132外表面設有齒狀之嚙合面1321,且基部131底部並位於嵌持孔130周緣處設有隆起之凸部133,而頭部13之凸部133與套筒11之容置槽1111間抵持設有彈性元件14,再於套筒11下方處設有穿入穿孔111並固定於頭部13上之固定件15,其固定件15具有壓 花狀且嵌固於嵌持孔130內之鉚接部151,並於鉚接部151下方延伸有穿設於套筒11的穿孔111內之桿體152,且桿體152外表面相對二側剖設有縱切面1521,再於固定件15外表面相對於縱切面1521另二側形成有弧面1522,而桿體152底部朝外凸設有擋止部153,並於擋止部153頂部形成有傾斜狀之導斜面1531,再於擋止部153外表面平行或垂直於縱切面1521位置設有至少一個切面1532。
該第一板材2為設有供套筒11的定位部113形成固定之孔洞21。
該第二板材3為平行於第一板材2進行組裝,並於第二板材3一側由外朝內剖設有呈漸縮狀以供固定件15的桿體152穿置之剖槽31,且剖槽31末端漸縮形成有窄部311,再於窄部311延伸有等於或大於桿體152外徑之卡固槽32,且卡固槽32遠離第一板材2一側壁面設有朝外漸擴狀且斜度相同於導斜面1531以供擋止部153退回之漸擴斜面321,而第二板材3位於剖槽31二側表面末端設有朝外漸縮以供抵推擋止部153之導斜面1531讓桿體152伸出套筒11的穿孔111外側之抵持面33。
上述固定組件1之頭部13較佳實施為可利用塑料以包覆射出方式一體成型有外套管12,但於實際應用時,亦可將頭部13之卡掣凸環132與外套管12利用組裝方式嵌卡固定成為一體,舉凡運用本發明說明書及圖式內容所為之簡易修飾及等效結構變化,均應同理包含於本發明之專利範圍內,合予陳明。
再者,上述擋止部153之導斜面1531與擋止部153底面間之夾角較佳為介於60°~120°間,以使第二板材3容易推入定位;且該第二板材3剖槽31之窄部311的間距為等於或大於桿體152二相對縱切面1521之間距,同時小於二相對弧面1522之間距。
當本發明之固定組件1欲組裝於第一板材2上時,係先將固定組件1套筒11之定位部113底面處抵靠於第一板材2之孔洞21周緣處,再利用沖壓治具沖壓於固定組件1之頭部13上,以使彈性元件14受力呈一彈性變形狀態,便可藉由頭部13底面來抵壓於套筒11頂部,以連帶將套筒11之定位部113向下鉚入於孔洞21處結合定位,並利用定位部113之環狀溝槽1131來將套筒11穩固的迫緊於孔洞21處結合定位成為一體,藉以完成固定組件1組裝於第一板材2之作業。
上述套筒11之定位部113較佳為利用鉚接的方式來結合於第一板材2上,但於實際應用時,亦可透過表面黏著技術(SMT)、熔接、卡榫結合或其它可將套筒11固定於第一板材2上之結合方式,舉凡可達成前述效果之形式皆應受本發明所涵蓋,此種簡易修飾及等效之結構變化,均應同理包含於本發明之專利範圍內,合予陳明。
請參閱第五、六、七、八圖所示,係為本發明較佳實施例第二板材組裝前之側視剖面圖、第二板材組裝後之側視剖面圖、第二板材旋轉鎖固之側視剖面圖及第二板材旋轉拆離之側視剖面圖,由圖中可以清楚看出,本發明於使用時,係先將第二板材3平行於第一板材2的方向, 並使第二板材3之剖槽31二內側壁面對正於桿體152之二縱切面1521,再進行插入之動作,插入的過程中會使第二板材3之抵持面33接觸於擋止部153之導斜面1531並進行抵推,由於抵持面33為朝外漸縮,便可讓抵持面33末端伸入到導斜面1531與套筒11之間的空隙,而當抵持面33接觸至導斜面1531,且第二板材3持續推移時,其抵持面33便會將固定件15朝遠離套筒11方向推抵,以使固定件15之桿體152往套筒11之穿孔111外部方向伸出,同時帶動外套管12及頭部13隨之位移,以使頭部13底面抵壓於彈性元件14產生彈性變形,直到擋止部153之導斜面1531抵持第二板材3之剖槽31二側壁面,同時,其桿體152便會進入至剖槽31內,而當第二板材3再持續位移時,便可使桿體152通過窄部311而進入到卡固槽32內,由於卡固槽32遠離第一板材2一側壁面之漸擴斜面321為朝外漸擴狀,所以當擋止部153之導斜面1531移動到卡固槽32時,便會脫離抵持狀態,使彈性元件14呈彈性復位狀態,並連帶推動外套管12及頭部13復位,且固定件15亦會隨之朝套筒11位移復位,以將固定件15之擋止部153定位於卡固槽32中,並藉由擋止部153之導斜面1531抵貼於卡固槽32之漸擴斜面321上來呈一穩固定位。
且待擋止部153之導斜面1531抵貼於卡固槽32之漸擴斜面321後,便可扳動外套管12之扳動部124上呈一旋動,並使凸肋121越過凹槽112處,以旋轉九十度滑動位移至另一凹槽112處形成擋止定位,並連帶固定件15旋動,以使桿體152之縱切面1521方向錯位於第二板材3之剖槽31內側壁面,進而使桿體152之 弧面1522抵貼於卡固槽32相鄰於剖槽31之窄部311側壁處,由於第二板材3組裝於第一板材2之後,其桿體152之弧面1522為抵貼於卡固槽32相鄰於剖槽31之窄部311側壁處,且擋止部153之導斜面1531為抵貼於卡固槽32之漸擴斜面321,所以在第二板材3受到外力施加朝進入方向位移時,其施力無法推動固定件15移動讓桿體152伸出,藉使第二板材3無法脫離第一板材2,便可達到確實定位之功效。
而當第二板材3需要拆離第一板材2時,先再次扳動外套管12之扳動部124以呈一順向或反向旋動,並帶動於凸肋121越過另一凹槽112處,以順向或反向旋轉九十度滑動位移至另一或原先之凹槽112內形成擋止定位,並連帶固定件15上相對之縱切面1521對正於第二板材3之剖槽31內側壁面,再按壓外套管12或頭部13表面,以連動固定件15向下活動位移,而固定件15之桿體152便會伸出至套筒11之穿孔111外部,並讓固定件15之擋止部153脫離卡固槽32內的限制,同時,其頭部13底面便會抵壓彈性元件14產生彈性變形,此時即可施力於第二板材3使其朝向推入反方向退出,其桿體152便可穿過剖槽31至第二板材3外部,而手指停止施力後,其彈性元件14便會彈性復位,並帶動外套管12、頭部13及固定件15隨之復位,讓桿體152再次進入到套筒11之穿孔111內,便可供進行下一次的第二板材3組裝動作。
上述之固定組件1於未使用或於第二板材3組裝後,其固定件15之桿體152有局部露出於套筒11之穿孔111外部,其可視 彈性元件14之高度或第二板材3所設卡固槽32之厚度而改變,其僅具供第二板材3組裝時推抵讓桿體152於穿孔111中產生位移及未受力時於穿孔111中位移產生復位之功能即可,非因此即侷限本發明之專利範圍,如利用其他修飾及等效結構變化,均應同理包含於本發明之專利範圍內,合予陳明。
再請搭配參閱第一、九、十圖所示,係為本發明較佳實施例固定組件之立體外觀圖、另一實施例固定組件之立體外觀圖及再一實施例固定組件之立體外觀圖,由圖中可清楚看出,本發明外套管12之扳動部124為可於表面相對二側朝外凸設有扳塊1241(如第一圖)或於表面一側朝外凸設有扳塊1241(如第九圖),亦或者於表面一側朝外凸設有拉環1242(如第十圖),其僅需可供使用者旋動外套管12的結構即可,故舉凡可達成前述效果之形式皆應受本發明所涵蓋,此種簡易修飾及等效之結構變化,均應同理包含於本發明之專利範圍內,合予陳明。
本發明由於固定組件1之結構簡單,且拆裝時又有導引效果,又不需利用手工具或是手部轉動螺絲,僅需對位裝入第二板材3,再旋動外套管12便會形成確實定位,且欲將第二板材3拆離,僅需藉由手指來旋動外套管12,再推壓外套管12或頭部13表面即可將第二板材3拆離,所以便可在具確實定位效果下同時達到拆裝方便之效果。
再者,本發明剖槽31之窄部311的間距為等於或大於桿體152二相對縱切面1521之間距,且小於二相對弧面1522之間距,所以使用者可透過旋轉外套管12的方式,來使弧面1522止擋 於卡固槽32相鄰於剖槽31側壁處,即可避免使用者不小心按壓到外套管12或頭部13表面,且固定件15之擋止部153脫離卡固槽32限制時,防止第二板材3可從推入反方向退出外部之效果,以達到使第二板材3確實定位於固定組件1上之效用。
是以,以上所述僅為本發明之較佳實施例而已,非因此侷限本發明之專利範圍,本發明固定裝置為利用固定組件1之固定件15底部擋止部153之導斜面1531,來供第二板材3二側抵持面33推移,以使固定件15之桿體152穿過剖槽31進入卡固槽32內,待彈性元件14彈性復位後,再旋動外套管12,藉使擋止部153位於卡固槽32內形成確實定位,且使用者即可再次旋動外套管12並推動外套管12或頭部13,即可將第二板材3拆離於固定組件1上,進而達到確實定位及拆裝方便之效用,故舉凡可達成前述效果之實施方式、操作步驟等皆應受本發明所涵蓋,此種簡易修飾及等效實施內容變化,均應同理包含於本發明之專利範圍內,合予陳明。
綜上所述,本發明上述固定裝置於實際應用、實施時,為確實能達到其功效及目的,故本發明誠為一實用性優異之研發,為符合發明專利之申請要件,爰依法提出申請,盼 審委早日賜准本案,以保障發明人之辛苦研發、創設,倘若 鈞局審委有任何稽疑,請不吝來函指示,發明人定當竭力配合,實感德便。
1‧‧‧固定組件
11‧‧‧套筒
111‧‧‧穿孔
1111‧‧‧容置槽
112‧‧‧凹槽
12‧‧‧外套管
120‧‧‧容置空間
121‧‧‧凸肋
122‧‧‧套接孔
124‧‧‧扳動部
1241‧‧‧扳塊
13‧‧‧頭部
130‧‧‧嵌持孔
131‧‧‧基部
132‧‧‧卡掣凸環
1321‧‧‧嚙合面
14‧‧‧彈性元件
15‧‧‧固定件
151‧‧‧鉚接部
152‧‧‧桿體
1521‧‧‧縱切面
1522‧‧‧弧面
153‧‧‧擋止部
1531‧‧‧導斜面
1532‧‧‧切面

Claims (10)

  1. 一種固定裝置,係包括固定組件、第一板材及第二板材,其中:該固定組件為包括套筒、外套管、頭部、彈性元件及固定件,其中該套筒內部貫設有穿孔,且套筒外表面環狀等距凹設有複數凹槽,而套筒底部設有定位部,再於套筒上方處設有外套管,其外套管內部具有供套筒置入之容置空間,並於容置空間內壁面處設有至少一個位於複數凹槽上作滑動之縱向凸肋,而外套管之容置空間內設有頭部,其頭部中央處貫設有嵌持孔,而頭部與套筒間抵持設有彈性元件,再於套筒下方處設有穿入穿孔內並固定於頭部上之固定件,其固定件具有嵌固於嵌持孔內之鉚接部,並於鉚接部下方延伸有穿設於穿孔內之桿體,且桿體外表面相對二側剖設有縱切面,再於固定件外表面相對於縱切面另二側形成有弧面,而桿體底部朝外凸設有擋止部,並於擋止部頂部形成有傾斜狀之導斜面;該第一板材為設有供套筒的定位部固定之孔洞;該第二板材為平行於第一板材,並於第二板材一側由外朝內剖設有呈漸縮狀以供固定件的桿體穿過之剖槽,且剖槽末端具有以供外套管旋動而擋止於弧面上之窄部,再於窄部一側延伸有供桿體置入之卡固槽,而卡固槽遠離第一板材一側壁面設有朝外漸擴狀以供擋止部退回之漸擴斜面,且第二板材位於剖槽二側表面末端設有朝外漸縮以供抵推擋止部之導斜面讓桿體伸出套筒的穿孔外側之抵持面。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固定裝置,其中該套筒之穿孔頂部為設有擴大孔徑且供彈性元件一端抵持之容置槽。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固定裝置,其中該套筒之定位部外表面上為設有環狀溝槽。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固定裝置,其中該外套管之容置空間上方為形成有縮小孔徑之套接孔,並於容置空間內壁面相鄰於套接孔處凹設有環狀嵌固槽,再於外套管表面朝外形成有扳動部,而該頭部上方凸設有嵌固於套接孔內之基部,並於基部周緣處朝外形成有嵌入於嵌固槽內之卡掣凸環,且卡掣凸環外表面設有齒狀之嚙合面,再於基部底部並位於嵌持孔周緣處設有隆起之且供彈性元件套設之凸部。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所述固定裝置,其中該扳動部為設有至少一個扳塊或拉環。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固定裝置,其中該固定件之擋止部外表面平行或垂直於縱切面位置為設有至少一個切面。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固定裝置,其中該擋止部之導斜面與擋止部底面間之夾角為介於60°~120°之間。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固定裝置,其中該第二板材剖槽之窄部的間距為等於或大於桿體二相對縱切面之間距,且小於二相對弧面之間距。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固定裝置,其中該第二板材所設卡固槽外徑為等於或大於桿體之外徑,且該卡固槽之漸擴斜面為具有相同於擋止部的導斜面之斜度。
  10. 一種固定裝置,其固定組件係包括套筒、外套管、頭部、彈性元件及固定件,其中: 該套筒內部貫設有穿孔,且套筒外表面環狀等距凹設有複數凹槽,而套筒底部設有定位部;該外套管設置於套筒上方處,其外套管內部具有供套筒置入之容置空間,並於容置空間內壁面處設有至少一個位於複數凹槽上作滑動之縱向凸肋;該頭部為設置於外套管之容置空間內,其頭部中央處貫設有嵌持孔;該彈性元件為抵持於頭部與套筒之間;該固定件為設置於套筒下方處且穿入穿孔內並固定於頭部,其固定件具有嵌固於嵌持孔內之鉚接部,並於鉚接部下方延漸有穿設於穿孔內之桿體,且桿體外表面相對二側剖設有縱切面,再於固定件外表面相對於縱切面另二側形成有弧面,而桿體底部朝外凸設有擋止部,並於擋止部頂部形成有傾斜狀之導斜面。
TW105123457A 2016-07-25 2016-07-25 Fixtures TWI57651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5123457A TWI576519B (zh) 2016-07-25 2016-07-25 Fixtures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5123457A TWI576519B (zh) 2016-07-25 2016-07-25 Fixtures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I576519B TWI576519B (zh) 2017-04-01
TW201809487A true TW201809487A (zh) 2018-03-16

Family

ID=5924084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5123457A TWI576519B (zh) 2016-07-25 2016-07-25 Fixtures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I576519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813015B (zh) * 2021-09-06 2023-08-21 恒昌行精密工業有限公司 旋轉定位裝置及其旋動機構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640326B (zh) * 2017-10-25 2023-12-29 深圳市科卫泰实业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快速装配及失控保护功能的无人机挂载吊舱
CN110030239A (zh) * 2019-04-30 2019-07-19 裴前东 一种滑入式刚性板体的固定结构
TWI711768B (zh) * 2019-08-07 2020-12-01 伍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扣體結構
TWI722608B (zh) * 2019-10-21 2021-03-21 恒昌行精密工業有限公司 定位裝置
CN116951251B (zh) * 2023-09-21 2023-12-15 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物资分公司 一种招标信息数据显示的液晶屏装配结构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403655A (en) * 1920-04-20 1922-01-17 Clamert Mfg Company Securing device
US3911537A (en) * 1973-10-29 1975-10-14 Harry E Mazur Fastener
JPS5856427Y2 (ja) * 1979-12-03 1983-12-26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軸受保持構造
JPS6011534Y2 (ja) * 1982-01-20 1985-04-17 東芝テック株式会社 照明器具の反射笠取付装置
CH687829A5 (fr) * 1994-05-04 1997-02-28 Maurice Petignat Dispositif d'assemblage de deux éléments l'un à l'autre.
CA2270085A1 (en) * 1999-04-23 2000-10-23 Constantinos J. Joannou Latch fastener mechanism for thin sheet materials
DE202004002953U1 (de) * 2004-02-26 2004-04-29 Winkler, Wilhelm Verbindungseinheit
FR2957391B1 (fr) * 2010-03-12 2012-04-13 Lisi Automotive Rapid Dispositif de fixation de type "quart de tour"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813015B (zh) * 2021-09-06 2023-08-21 恒昌行精密工業有限公司 旋轉定位裝置及其旋動機構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I576519B (zh) 2017-04-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201809487A (zh) 固定裝置
US10294971B2 (en) Fixing device
TWM545383U (zh) 固定裝置
TWI637113B (zh) Offset fixing device
US20170020021A1 (en) Server housing
CN107842540B (zh) 固定装置及其固定组件
US9253915B2 (en) Latch mechanism
TWI501717B (zh) Fixtures
US7585126B2 (en) Screwless fixing assembly
TWI463077B (zh) Plate - to - board fast positioning device and its assembling method
TWI683609B (zh) 免工具安裝之伺服器固定裝置
TWM534783U (zh) 固定裝置
TW201406254A (zh) 電子裝置殼體
CN211423090U (zh) 固定装置
TWM529775U (zh) 固定裝置
CN114630542A (zh) 固定组件及板对板固定装置
TWM481571U (zh) 固定裝置
TWM482240U (zh) 固定裝置
TWM471121U (zh) 板材定位裝置
US10302108B2 (en) Fixing device
TWM457087U (zh) 板對板快速定位裝置
TWM463025U (zh) 板對板快速定位裝置
TWI500471B (zh) Plate - to - board fast positioning device and its cooperation components
TWI511640B (zh) 具有按壓式蓋板之機殼
CN112445294B (zh) 固定组件、壳体组件以及电子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