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1808225A - 適於配置於一醫療裝置上之可拋棄式黏性基板 - Google Patents

適於配置於一醫療裝置上之可拋棄式黏性基板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1808225A
TW201808225A TW106125733A TW106125733A TW201808225A TW 201808225 A TW201808225 A TW 201808225A TW 106125733 A TW106125733 A TW 106125733A TW 106125733 A TW106125733 A TW 106125733A TW 201808225 A TW201808225 A TW 201808225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medical device
substrate
charging station
housing
structurally designed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612573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I705796B (zh
Inventor
克理斯汀森克里斯丁
豪格藍默騰
杰伯森湯米
維達百克卡斯登
Original Assignee
瑞士商瑞士新時代舒意適Sa協會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瑞士商瑞士新時代舒意適Sa協會 filed Critical 瑞士商瑞士新時代舒意適Sa協會
Publication of TW20180822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80822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70579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705796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5/00Measuring for diagnostic purposes; Identification of persons
    • A61B5/24Detecting, measuring or recording bioelectric or biomagnetic signals of the body or parts thereof
    • A61B5/25Bioelectric electrodes therefor
    • A61B5/279Bioelectric electrodes therefor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uses
    • A61B5/296Bioelectric electrodes therefor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uses for electromyography [EMG]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5/00Measuring for diagnostic purposes; Identification of persons
    • A61B5/45For evaluating or diagnosing the musculoskeletal system or teeth
    • A61B5/4538Evaluating a particular part of the muscoloskeletal system or a particular medical condition
    • A61B5/4542Evaluating the mouth, e.g. the jaw
    • A61B5/4557Evaluating bruxism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5/00Measuring for diagnostic purposes; Identification of persons
    • A61B5/68Arrangements of detecting, measuring or recording means, e.g. sensors, in relation to patient
    • A61B5/6801Arrangements of detecting, measuring or recording means, e.g. sensors, in relation to patient specially adapted to be attached to or worn on the body surface
    • A61B5/683Means for maintaining contact with the body
    • A61B5/6832Means for maintaining contact with the body using adhesives
    • A61B5/6833Adhesive patch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256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operational features of apparatus; Accessories for medical measuring apparatus
    • A61B2560/02Operational features
    • A61B2560/0204Operational features of power management
    • A61B2560/0214Operational features of power management of power generation or supply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256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operational features of apparatus; Accessories for medical measuring apparatus
    • A61B2560/04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apparatus
    • A61B2560/0456Apparatus provided with a docking unit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2562/00Details of sensor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sensor housings or probes; Accessories for sensors
    • A61B2562/04Arrangements of multiple sensors of the same type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2562/00Details of sensor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sensor housings or probes; Accessories for sensors
    • A61B2562/04Arrangements of multiple sensors of the same type
    • A61B2562/043Arrangements of multiple sensors of the same type in a linear array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2562/00Details of sensor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sensor housings or probes; Accessories for sensors
    • A61B2562/16Details of sensor housings or probes; Details of structural supports for sensors
    • A61B2562/164Details of sensor housings or probes; Details of structural supports for sensors the sensor is mounted in or on a conformable substrate or carrier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NELECTROTHERAPY; MAGNETOTHERAPY; RADIATION THERAPY; ULTRASOUND THERAPY
    • A61N1/00Electrotherapy; Circuits therefor
    • A61N1/02Details
    • A61N1/04Electrodes
    • A61N1/0404Electrodes for external use
    • A61N1/0408Use-related aspects
    • A61N1/0452Specially adapted for transcutaneous muscle stimulation [TM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NELECTROTHERAPY; MAGNETOTHERAPY; RADIATION THERAPY; ULTRASOUND THERAPY
    • A61N1/00Electrotherapy; Circuits therefor
    • A61N1/02Details
    • A61N1/04Electrodes
    • A61N1/0404Electrodes for external use
    • A61N1/0472Structure-related aspects
    • A61N1/0492Patch electrod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NELECTROTHERAPY; MAGNETOTHERAPY; RADIATION THERAPY; ULTRASOUND THERAPY
    • A61N1/00Electrotherapy; Circuits therefor
    • A61N1/18Applying electric currents by contact electrodes
    • A61N1/32Applying electric currents by contact electrodes alternating or intermittent currents
    • A61N1/36Applying electric currents by contact electrodes alternating or intermittent currents for stimulation
    • A61N1/36014External stimulators, e.g. with patch electrode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50/00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wireless supply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50/10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wireless supply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using inductive coupling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Surgery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Patholog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Heart & Thoracic Surgery (AREA)
  • Medical Informatics (AREA)
  • Molecular Biolog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Biophysics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Physical Education & Sports Medicine (AREA)
  • Dentistry (AREA)
  • Oral & Maxillofacial Surgery (AREA)
  • Orthopedic Medicine & Surgery (AREA)
  • Rheumatology (AREA)
  • Electrotherapy Devices (AREA)
  • Orthopedics, Nursing, And Contraception (AREA)
  • Measurement And Recording Of Electrical Phenomena And Electric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Living Body (AREA)

Abstract

本發明係關於一種可拋棄式黏性基板、一種醫療裝置及一種充電站。特定言之,該基板可適於配置於該醫療裝置上,該醫療裝置可對應地在該充電站中進行充電。該醫療裝置可用於磨牙症之監測及治療。

Description

適於配置於一醫療裝置上之可拋棄式黏性基板
用於監測身體或將電能施加於身體之醫療裝置在此項技術中係眾所周知的。舉例而言,(例如)出於診斷目的可藉由量測肌肉收縮中涉及之電信號而監測肌肉,或(例如)出於治療目的可藉由將電信號施加於皮膚而刺激肌肉。可由電極提供此監測及刺激,且為了確保與皮膚接觸,該等電極可具備一黏性的且導電的材料。導電黏性固態水凝膠及液態凝膠可將此電介面提供至皮膚。導電材料在電極製造商處應用於電極,使得該材料無法從電極移除且無法被再使用。然而,一旦具有導電材料之電極已與一患者接觸,通常不期望將具有相同導電材料之相同電極應用於一不同患者。因此,為了可再使用電極,電極及導電材料必須經結構設計使得可應用及移除導電材料且在需要時重新應用新導電材料。此操作通常係純手動的且在醫療裝置係家用的情況下,甚至可能係由患者應用導電材料。為了在應用中協助使用者,可使導電材料成為由使用者在使用之前不久應用於醫療裝置之一可拋棄式黏性基板(亦稱為「凝膠墊」)之部分。為了使醫療裝置最佳地運作,極為重要的是將該黏性基板精確放置於正確的位置處(例如,相對於電極),以使醫療裝置最佳地運作。
應形成黏性基板之圓周輪廓(即,外部形狀)及導電材料之配置,使得該基板容易應用於醫療裝置且使得導電材料匹配電極之結構設計。本發明在一第一態樣中係關於一種較佳適於配置於具有電極(諸如EMG電極)之一醫療裝置上之可拋棄式黏性基板。該基板較佳在該基板之一第一側上包括例如經結構設計以用於將該基板附接至該醫療裝置的至少一第一黏著劑,例如,一第一黏性層。該基板可進一步在該基板之一第二相對側上包括較佳經結構設計以用於將該基板附接至該醫療裝置之一使用者之皮膚的至少一第二黏著劑,例如,一第二黏性層。該基板可進一步包括導電接觸區域,其等可經結構設計以用於在該等電極與例如該醫療裝置之一使用者之皮膚之間提供電連接。該基板之該圓周輪廓可圍繞該基板之平面中之任何兩個垂直旋轉軸可旋轉地非對稱。 然而,發明人已認知,即使先前技術基板與一醫療裝置上之一特定電極結構設計匹配且向使用者提供如何應用該基板之指導,在諸多實例中使用者仍以錯誤方式應用該基板(尤其在其中該基板係一雙面膠帶之情況下,即,黏著劑在該基板之兩側上),而該導電材料通常提供於該基板之僅一(黏著劑)側上,該側必須與使用者之皮膚接觸。此可導致該導電材料無法配置為正確結構設計以便確保皮膚與電極之間的電連接。問題係至少最初該醫療裝置可正確地運作,此係因為即使不正確地配置,該基板仍可在皮膚與電極之間建立一(不良)電連接,其「愚弄」該醫療裝置及因此使用者相信該基板被正確地配置。解決方案係確保該基板具有可確保與一特定醫療裝置成一對一對應關係之一形狀及/或一結構設計。即,該基板必須經結構設計使得其僅可以一種獨特方式安裝於該醫療裝置上。一種解決方案為該基板係非對稱的,例如,該基板之圓周輪廓係非對稱的,例如沿穿過該基板(之中間/中心)之一軸非對稱及/或沿穿過該基板(之中間/中心)之兩個軸(例如,垂直軸)非對稱。在一項實施例中,當前揭示之基板圍繞任何旋轉軸(例如,該基板之平面中之任何旋轉軸)及/或圍繞垂直於該基板之平面之一旋轉軸非對稱。因此,該基板之圓周輪廓可經結構設計以在該基板之平面中係橫向不可逆的。亦可從該基板上之導電接觸區域之位置提供非對稱性,此係因為導電接觸區域之配置通常適於匹配電極之位置。 即使該基板係非對稱的,若該基板之圓周輪廓經結構設計以匹配該醫療裝置之一形狀(即,該醫療裝置之一電極總成、一狹槽、凹槽、痕跡、凹口等之形狀),則亦可係有利的,在其上或其中該基板可依其中導電接觸區域之導電材料依正確結構設計面向該醫療裝置之使用者之皮膚之唯一結構設計附接。 本發明之另一態樣係關於一種用於監測一個人之肌肉活動之醫療裝置,其包括:一外殼,用於容納一電源、一控制單元及一處理單元;兩個翼,其等可彎曲地附接至該外殼之相對側;及至少三個電極(諸如EMG電極),其等安裝及分佈於該外殼及各翼上,使得該等電極實質上在跨該外殼及該等翼之一平面中延伸。例如,中間之一參考電極及兩個外信號電極。該醫療裝置可經結構設計使得該等翼可撓地及/或彈性地適於1)該個人之皮膚之局部外形;2)該個人之移動,及/或該個人之肌肉屈曲及/或外展。該醫療裝置較佳經結構設計以將一可拋棄式黏性基板(諸如如本文中所揭示之可拋棄式黏性基板之一基板)收納於該外殼之表面上之電極平面中。 本發明之又一態樣係關於一種用於一無線電池驅動醫療裝置之充電站,該充電站包括具有一上蓋之一外殼,該上蓋具有經成形以依一對一對應關係固持該醫療裝置之一凹口。該凹口之外形可至少部分經修圓,使得該凹口經結構設計以匹配一修圓狀醫療裝置,例如,如本文中所揭示之醫療裝置。 一進一步態樣係關於部件之一套組,其包括如本文中所揭示之醫療裝置及充電站,其中該醫療裝置及該充電站經結構設計使得該醫療裝置匹配該充電站之凹口。
本發明係關於一種可拋棄式黏性基板、一種醫療裝置及一種充電站。特定言之,該基板可適於配置於該醫療裝置上,該醫療裝置可在運用或不運用該基板的情況下,對應地在該充電站中進行充電。該醫療裝置可用於磨牙症之監測及治療。基板 如上文所述,本發明之一第一態樣係關於一種可拋棄式黏性基板。在一項實施例中,該基板適於配置於具有EMG電極之一醫療裝置上,該基板包括:該基板之一第一平面側上之一第一黏性層,其經結構設計以用於將該基板附接至該醫療裝置;該基板之一第二相對平面側上之一第二黏性層,其經結構設計以用於將該基板附接至該醫療裝置之一使用者之皮膚;及導電接觸區域,其等經結構設計以用於在該等EMG電極與該醫療裝置之一使用者之皮膚之間提供電連接,其中該基板之圓周輪廓圍繞該基板之平面中之任何兩個垂直旋轉軸可旋轉地非對稱。在一項實施例中,該基板之圓周輪廓圍繞該基板之平面中之每個垂直旋轉軸非對稱。該基板可例如沿該等導電接觸區域之延伸方向呈長形。在WO 2014/001520中揭示用於一醫療裝置之一先前技術基板。 該基板較佳經結構設計以在諸如本文中所揭示之一醫療裝置與該醫療裝置之一使用者之皮膚之間形成一黏性接合。該基板較佳經進一步結構設計以在該等EMG電極與該使用者之皮膚之間形成一導電連接。該基板較佳係撓性的及/或可彎曲的。該基板之厚度可小於2 mm,更佳小於1 mm,然而在電極接觸區域周圍之一有限區域中,該導電材料可將該基板之高度增大至約2 mm,即,該基板之一最大厚度小於3 mm,更佳小於2.5 mm,最佳小於2.2 mm。 圖1a至圖1c、圖3a至圖3b、圖4及圖6中展示當前揭示之基板之一項實施例。基板1實質上呈平面形且包括三個導電接觸區域4,其中一第一黏性表面2經結構設計以用於將該基板附接至一醫療裝置,且一第二黏性表面3 (與第一黏性表面2相對)經結構設計以用於與皮膚黏性接觸,使得在該醫療裝置與該醫療裝置之一使用者之皮膚之間建立黏性及導電接觸。在所闡釋實施例中,基板1之導電接觸區域4未配置成一線(其在圖1b可見)——導電接觸區域4實際上經配置使得導電接觸區域4之中心依循一圓之一弧且亦形成一等腰三角形。基板1之圓周輪廓亦實質上依循在圖6中視覺化之導電接觸區域之彎曲部。基板1之圓周輪廓進一步包括亦在6中視覺化之兩個切口5、5’。 圖4中進一步視覺化圖1中所例示之基板之設計。圖4a對應於圖1b。圖4b展示已反映於圖4中所展示之(垂直) Y軸中的圖4a之基板。此一反映對應於圍繞基板1之平面中穿過基板1之中心且與Y軸平行的一軸之一180°旋轉。圖4c展示已反映於圖4中所展示之(水平) X軸中的圖4a之基板。此一反映對應於圍繞基板1之平面中穿過基板1之中心且與X軸平行的一軸之一180°旋轉。最後,圖4d展示反映於X軸中之圖4b之基板,其亦對應於反映於Y軸中之圖4c之基板。圖4d亦係圖4a中之基板圍繞垂直於該基板之平面之一軸之180°旋轉之結果。 圖5展示在定位於當前揭示之充電站41之一項實施例中時的當前揭示之醫療裝置21之一項實施例之底部。圖2中亦繪示醫療裝置21。醫療裝置21包括三個電極23、23’、30及突部25、25’,且經結構設計以將一可拋棄式黏性基板收納於該等電極之頂部上且收納於該等突部之間。圖4之基板1經結構設計以匹配醫療裝置21。圖4展示醫療裝置21之一使用者在面對將基板1應用於醫療裝置21之任務時將在其間進行選擇之基板1之四個最可能定向,此係因為圖4a至圖4d中之導電接觸區域4係沿醫療裝置21之電極23、23’、30之縱向延伸部配置。在比較圖4與圖5時,明顯僅在基板1如圖1中所繪示般配置時,基板1將匹配圖5中之醫療裝置21: · 參考圖4c,基板1之彎曲部及切口5、5’以及導電接觸區域4之配置確保圖4c中所繪示之基板之定向無法附接至醫療裝置21。 · 參考圖4d,基板1之彎曲部及導電接觸區域4之配置確保圖4d中所繪示之基板之定向無法附接至醫療裝置21。 · 參考圖4b,基板1之切口5、5’確保圖4b中所繪示之基板之定向無法附接至醫療裝置21。 因此,運用圖4b之定向,僅切口5、5’防止基板1附接至該醫療裝置——若一使用者在醫療裝置21上嘗試基板1之此圖4b結構設計,則突部25、25’使得無法將該基板附接至該醫療裝置。圖式僅係例示性的但繪示一可拋棄式黏性基板可具備一非對稱圓周輪廓,其幫助一使用者依正確定向及結構設計將該基板應用在一醫療裝置上以確保該醫療裝置之正確操作。 在一項實施例中,該基板包括該等導電接觸區域之至少三者,其中該圓周輪廓沿垂直於連接最外接觸區域之中心之一線的一軸軸向地非對稱。 在一進一步實施例中,該基板包括該等導電接觸區域之配置為彼此成固定等腰三角形關係之至少三者,其中該基板之圓周輪廓沿穿過中間接觸區域之中心之一軸軸向地非對稱,該軸垂直於連接該等最外接觸區域之中心之一線。 在又一進一步實施例中,該基板之圓周輪廓係沿該基板之平面中之一長軸軸向地非對稱且沿垂直於該基板之平面中之該長軸的一軸軸向地非對稱。 該基板可經結構設計以匹配該醫療裝置上之一或多個狹槽及/或凹槽,較佳使得該基板及該醫療裝置具有一對一附接對應關係。一種提供與一狹槽/凹槽之一對應關係之方式係在該基板之圓周輪廓中提供一個、兩個或更多個切口。各切口可例如經成形如同如圖6中所例示之一非對稱波脈衝。各切口可經修圓,亦如圖式中所例示。此外,切口可沿該基板之圓周輪廓非對稱地配置。一個可能結果係該基板之圓周輪廓可實質上呈S形,如圖式中所見。因此,切口之形狀可經結構設計以匹配該醫療裝置上之一狹槽/凹槽,使得該基板及該醫療裝置具有一對一附接對應關係。圖6中視覺化切口5、5’之一例示性形狀,其中虛線指示無切口5、5’之基板1之圓周輪廓。 在一進一步實施例中,該基板包括孔徑。較佳地,該等接觸區域之各者至少部分環繞一對應孔徑,且該等孔徑之位置及大小較佳經結構設計以匹配該醫療裝置之EMG電極之位置及大小。當前揭示之基板可包括此等孔徑之配置為彼此成一固定空間關係之至少三者,諸如配置為彼此成一固定三角形關係。至少三個孔徑可經配置使得該等孔徑之中心不在一線上。可能地,至少三個孔徑可經配置使得該等孔徑之中心位於一線上,該線係具有從60 mm至200 mm之一半徑的一圓之一弧。在另一實施例中,該等孔徑之中心配置為一三角形配置,其中如此界定之三角形之最長邊不大於40 mm。該等孔徑之此等配置係在圖6中例示且視覺化,其中一虛線指示基板1之彎曲及該等孔徑之配置。 當前揭示之基板可進一步包括定位於該基板之各平面側上的兩層可移除保護性薄片(如圖3a至圖3b中所繪示),即,基板1夾置於此等保護性薄片9與9’之間。基板1用此等薄片9、9’儲存以保護及維持黏性層2、3之黏度。保護性薄片9、9’較佳經結構設計以在使用基板1之前移除且可經配置使得一個薄片9’首先從該基板移除,曝露附接至醫療裝置21之基板1之黏性側2。在附接至醫療裝置21之後,可從基板1移除另一保護性薄片9。 圖3亦繪示在圖3b中之切穿圖解中最佳視覺化之導電接觸區域4之一可能結構設計,圖3b展示環繞三個孔徑但僅在基板1之應附接至使用者之皮膚之側3上曝露的三個導電接觸區域4,而導電接觸區域4不延伸貫穿基板1之全部厚度。醫療裝置 如前文所述,本發明之另一態樣係關於一種用於監測一個人之肌肉活動之醫療裝置,其包括:一外殼,用於容納一電源、一控制單元及一處理單元;兩個翼,其等可彎曲地附接至該外殼之相對側;及至少三個電極(諸如EMG電極),其等安裝及分佈於該外殼及各翼上,使得該等電極實質上在橫跨該外殼及該等翼之一平面中延伸。在PCT申請案WO 2004/087258、WO 2009/036769、WO 2009/036770及WO 2010/099796中揭示例如用於磨牙症之監測及治療之例示性醫療裝置及EMG電極總成。此等文獻之全文以引用的方式併入本文。 在圖式中,尤其在圖2、圖5及圖7至圖13中展示當前揭示之醫療裝置之一例示性實施例,其中該醫療裝置實質上看似一大黃蜂。運用當前揭示之醫療裝置,亦可達成供家用/私用之一無線一體式磨牙症監測及治療裝置(在夜間亦既容易使用又可舒適佩戴之一裝置)。如上文所述,該醫療裝置較佳經結構設計使得該等翼可能可撓地及/或彈性地適於1)該個人之皮膚之局部外形;2)該個人之移動,及/或該個人之肌肉屈曲及/或外展。該等翼之撓性幫助提供與太陽穴區域之肌肉之一更佳接觸,其中該外形可呈凹形及凸形兩者。該等翼之撓性進一步幫助在例如肌肉收縮期間且通常在使用者移動時維持與使用者之接觸。 因此,當前揭示之醫療裝置可經結構設計使得該兩個翼可在該等電極之平面中彈性地彎曲。該兩個翼可鉸接式地附接至該外殼,如圖12中例示性地繪示,其中各翼之上電極側藉由由該外殼之殼體中之一長形凹槽形成的一薄化連接可彎曲地附接至該外殼之上側。據此,各翼之下側(與該等電極相對)與該外殼之間的連接可藉由該翼之適於在該外殼之一對應邊緣上滑動之一邊緣而形成。 當前揭示之醫療裝置較佳經結構設計使得「在休息時」電極實質上配置於電極平面中,但在受到一壓力/力時,翼可從此平面彈性地撓曲。然而,該醫療裝置較佳經結構設計使得兩個翼之各者具有從該電極平面之一預定義最大角偏轉。該預定義最大角偏轉可大於±5°,更佳大於±10°。該預定義最大角偏轉可進一步較佳小於±30°,甚至更佳小於±20°且最佳小於±15°。如圖12b、圖12c及圖12d中所繪示,翼22、22’可圍繞由具有一凸輪表面34之外殼28之壁之最內側38界定的一軸旋轉。對於右翼22,翼22之預定義最大角偏轉可由鄰接外殼28之內壁38之介面35向上界定。從介面35至內壁38之距離判定翼22可向上彎曲之量。向下彎曲係受凸輪表面34之限制,即,形成於凸輪表面34與翼22之下側33之間的角間隙界定翼22之向下彎曲之最大角。 如上文關於非對稱基板所論述,極為重要的是任何不熟練使用者可利用當前揭示之醫療裝置且可正確地使用它。正確使用可暗示使用者必須將一可拋棄式黏性基板應用在電極上以便提供與使用者皮膚之黏性及導電接觸。若在一基板與一醫療裝置之間提供一對一對應關係,則可確保每次正確地應用該基板。一種提供此對應關係之方式係在該醫療裝置上提供其中該基板以一獨特方式配合之某種圖案或痕跡。此可由在該醫療裝置之外殼上從電極平面延伸之一或多個突部提供,如圖式中例示性地繪示(圖11中最顯而易見),其中圖中之透視視野增強提供於醫療裝置21之電極側上之兩個突部25、25’。可使突部之輪廓非對稱以便匹配一對應非對稱基板。突部之最大高度較佳小於對應基板之厚度。例如,突部之最大高度可小於1 mm。 如圖式中所例示,電極平面中之(諸)突部之輪廓可經成形為一非對稱波。此外,該(等)突部可經修圓,較佳該(等)之外形及輪廓經修圓,以避免可致使使用者不舒適之尖銳邊緣。亦如圖式中所例示,該等突部之(至少)兩者可經配置以在該裝置之表面上形成一狹槽。該等突部較佳係非對稱地配置。 因此,當前揭示之醫療裝置較佳經結構設計以將一可拋棄式黏性基板收納於該外殼之表面上之電極平面中,其中該基板經結構設計以在該醫療裝置與個人皮膚之間形成一黏性接合,且經結構設計以在該等電極與使用者皮膚之間形成一導電連接。此外,該醫療裝置可經結構設計以依一對一對應關係將一可拋棄式黏性基板收納於電極平面中之該外殼之表面上。例如,該醫療裝置可經結構設計以將一可拋棄式黏性基板收納於上述狹槽中。 在當前揭示之醫療裝置之一較佳實施例中,該外殼及該等翼至少部分由可模製塑膠製成,且其中該等電極及將該等電極連接至該控制單元之端子鑄造及/或嵌入至外殼及翼中之模製塑膠中。圖9、圖12c及圖12d中繪示此之一實例,其中電極端子30’、32及32’嵌入至該外殼及該等翼中。 一種避免導線之方式係提供無線充電。因此,在一較佳實施例中,當前揭示之醫療裝置經結構設計使得可對電源無線充電。該醫療裝置較佳亦經結構設計以用於儲存對應於來自肌肉活動之經量測及/或經處理信號之資料且經結構設計以用於與一端子(例如,本文中所揭示之充電站)交換資料。 資料交換較佳係無線的,例如藉由醫療裝置與端子/充電站之間的紅外通信。在一進一步實施例中,該醫療裝置包括:兩個中空管,其等嵌入於外殼中;以及一紅外傳輸器及一紅外接收器,其等安裝於外殼中,該等IR單元之各者定位於外殼中,在從該等IR單元延伸至外殼之殼體之該等中空管之一者之端處,藉此經由該等中空管提供該雙向紅外通信。該等中空管藉此用作一種用於IR光之波導。此在圖10中例示及繪示且在下文進一步詳細描述。 在該較佳實施例中,當前揭示之醫療裝置經結構設計以用於經由該等電極接收及監測電信號,及/或經由該等電極將電刺激提供至該個人。較佳地,該醫療裝置經結構設計以用於經由該等電極接收及監測電信號,且其中該處理單元經結構設計以用於處理該等經接收信號以便偵測該磨牙症,且其中該醫療裝置經結構設計以回應於該磨牙症偵測而產生一回饋信號,該回饋係以經由該等電極提供至該裝置之一使用者之電刺激之形式。 可如在2015年5月7日申請且標題為「Automatic detection of teeth clenching and/or teeth grinding」之審查中的申請案PCT/EP2015/060091中所揭示般自動提供磨牙症偵測。此申請案之全文以引用的方式併入本文。充電站 如前文所述,本發明之另一態樣係關於一種用於一無線電池驅動醫療裝置之充電站,該充電站包括具有一上蓋之一外殼,該上蓋具有經成形以依一對一對應關係固持該醫療裝置之一凹口。在圖式中,尤其在圖5、圖7、圖10、圖13及圖14中繪示一例示性充電站。 亦如圖式中所例示,該凹口之外形可至少部分經修圓,使得該凹口經結構設計以匹配一修圓狀醫療裝置,例如,如文本中所揭示之醫療裝置。例如,該凹口之外形至少部分經修圓,使得一修圓狀醫療裝置可滑動至該凹口中。例如,該凹口之外形至少部分呈碗形,及/或至少部分呈橢圓體,如圖13中所例示。 在一較佳實施例中,當前揭示之充電站經結構設計使得在該醫療裝置定位於該凹口中時,該醫療裝置可藉由在該醫療裝置之表面之一預定義第一區域上下推而滑出該凹口。因此,該充電站可經結構設計使得該醫療裝置牢固地定位於充電器(如同一蜂巢中之一大黃蜂)中,但亦使得該裝置可容易藉由在醫療裝置之一預定義部分上推動而拾取。此係由圖7d中之大黑箭頭例示。額外地,該充電站可經結構設計使得當該醫療裝置定位於該凹口中時,則當在該醫療裝置之表面之一預定義第二區域上下推時,該醫療裝置固定於該凹口中,如由圖7b中之大黑箭頭例示。可在將一可拋棄式黏性基板附接於該醫療裝置上期間利用此特徵。該凹口中之此固定可藉由該充電站之上蓋上之一突部(可覆蓋、延伸及/或突出於該凹口之至少一部分上方之一突部)而提供,較佳使得在該醫療裝置定位於該凹口中時,該突部覆蓋該醫療裝置之至少一部分。因此,該充電站可經結構設計使得當在該醫療裝置之表面之第二區域上下推時,該醫療裝置之表面之一相對側與該突部銜接,使得該醫療裝置固定於該凹口中,如由圖7b中之突部46例示。 亦如圖式中所例示,該充電站之凹口可經結構設計使得在該醫療裝置定位於該凹口中時,該醫療裝置之上側實質上與該蓋之上側齊平。 用於一對應醫療裝置之充電站中之一凹口之一進一步優點係其提供將一電感線圈配置於該凹口周圍的選項,使得可在該醫療裝置定位於該凹口中時提供該裝置之無線充電。因此,該充電站之外殼較佳亦包括環繞該凹口且經結構設計使得該醫療裝置可在定位於該凹口中時被無線充電之一電感線圈。 當前揭示之充電站可經進一步結構設計以用於與該醫療裝置無線地交換資料。運用該外殼中之凹口,可確保該醫療裝置每次總是適當地且依正確結構設計配置。此可用來將紅外通信用於醫療裝置與充電站之間的相互資料交換,此係因為IR通信通常需要傳輸器與接收器之間的一正確視線。 在進一步實施例中,當前揭示之充電站包括一視覺發信單元(諸如LED)之總成,該總成定位於該外殼中且經結構設計以指示1)對定位於該凹口中之一醫療裝置之電池充電之狀態;及/或2)充電站與定位於該凹口中之一醫療裝置之間的資料交換之狀態。該視覺發信單元總成可經結構設計以在指示充電狀態及/或資料交換狀態時,於上蓋上及/或透過上蓋可見。此例示在圖14中,其中LED 48定位於該充電站之一電路板處。中空管48’通向上蓋49;然而,上蓋49之上表面係未破損的。然而,來自LED 48之光可穿透該上蓋,使得該等LED可用作視覺發信單元。 此外,該視覺發信單元總成可經結構設計使得在啟動發信單元之一預定義時間週期之後及/或在停用充電站之一預定義時間週期之後,發信單元實質上不可見及/或處於非作用中。若該醫療裝置用於監測及治療夜間磨牙症,則該充電站可很好地定位於臥室中。因此,運用一自動關燈功能,該充電站在夜間不照亮臥室。該充電站可進一步包括一觸敏區域(諸如一電容式觸敏區域),該觸敏區域定位於該上蓋上,且經結構設計使得當該觸敏區域啟動時,該視覺發信單元總成指示充電狀態及/或資料交換狀態達一預定義時間週期。此提供請求例如充電狀態之選項,即使發信單元已關閉。 在一進一步實施例中,當前揭示之充電站之外殼包括一防滑底部表面,該防滑底部表面較佳經結構設計以提供與一支撐表面之一防滑接觸,即,以便為該醫療裝置提供一結實且堅固的支撐,該醫療裝置在其被放置於該充電站中時不移動。該外殼可進一步包括一重量板,該重量板較佳經結構設計以增大該充電站在定位於一支撐表面上時之穩定性。 當前揭示之充電站可經進一步結構設計以與計算裝置(諸如一智慧型電話、個人電腦等)交換資料。與一計算裝置之資料交換可係無線的,諸如藉由藍芽通信。實例 圖2a中繪示當前揭示之醫療裝置21之一實例,其展示該裝置21之一透視仰視圖。醫療裝置21係所有圖式(尤其圖2b、圖2c、圖5、圖7b、圖7d、圖8、圖9、圖10、圖11、圖12a至圖12d及圖14)中所繪示之相同例示性醫療裝置,且所使用之編號在所有圖中係一致的。該醫療裝置包括鉸接式地連接至外殼28之兩個翼:右翼22及左翼22’,如圖2c中之俯視圖中所繪示。各翼上之一中心EMG電極30及一EMG電極23、23’提供從電極平面24稍微突出之共三個EMG電極,其上可應用一可拋棄式黏性非對稱基板1。 兩個按鈕27、27'提供於該外殼之相對端處:前按鈕27’及後按鈕27。該等按鈕之一者用來增大在偵測磨牙症時提供至使用者之刺激位準,另一按鈕用來減小此刺激位準。此等按鈕係使用者可在該裝置自身上獲得之唯一控制件且此等按鈕足以控制裝置21——諸多其他特徵係自動的,例如,自動開始-停止、自動調整背景/雜訊位準及自動調整用於提供一刺激信號之磨牙症之臨限位準。可經由一計算裝置(諸如一智慧型電話)提供及控制額外控制件及輸入設定,該計算裝置可經配置以經由充電站41例如藉由在該計算裝置上運行之軟體(例如,一App)與裝置21通信。 醫療裝置21之外殼28之底側從電極平面24稍微突出且兩個突部25、25’延伸至電極平面24中,使得僅具有如圖1中之基板1之輪廓之一基板可在界定於突部25與25’之間的狹槽/凹槽/痕跡中應用於電極平面24。 圖12c至圖12d展示醫療裝置21之不同切穿正視圖圖解。電池29在外殼28中可看。翼22、22’鉸接式地附接至外殼28。各翼22、22’之上電極側藉由由外殼28之殼體中之一長形凹槽31、31’形成的一薄化連接可彎曲地附接至該外殼之上側。外殼28具有用來允許翼22、22’向下彎曲之兩個凸輪表面34、34’。翼22、22’之下側33、33’之介面36、36’在翼22、22’彎曲期間構成接觸點。翼22、22’可向上及向下彎曲,且若例如右翼22向上彎曲(相對於圖12中之醫療裝置21之定向),則兩個表面34、36將相對彼此滑動,但向下突出邊緣35最終將阻擋翼22依翼22之一預定義彎曲角進一步向上彎曲。從邊緣35至內壁38之距離判定翼22可向上彎曲之量。 使翼22向下彎曲係受凸輪表面34之限制,即,形成於凸輪表面34與翼22之下側33之間的角間隙界定翼22之向下彎曲之最大角,此係因為在翼22向下彎曲時,凸輪表面34最終將鄰接翼22之內下側33,從而防止翼22進一步向下彎曲。對左翼22’提供判定最大彎曲角之相同配置。對於圖12中之例示性醫療裝置21,翼22、22’能夠向上及向下彎曲近似15°,即,共30°之一最大偏轉。 圖7a中繪示當前揭示之充電站41之一實例,其展示該裝置41之一透視俯視圖。充電站41係至少部分在圖5、圖7a至圖7d、圖10、圖13a至圖13c及圖14中所繪示之相同例示性充電站。此特定充電站41經結構設計以匹配所闡釋醫療裝置21 (並對醫療裝置21充電)。充電站41包括具有一上蓋42之一外殼,該上蓋42具有經成形以依一對一對應關係固持醫療裝置21之一凹口44。如圖式中所見,凹口44之外形至少部分經修圓,使得凹口44經結構設計以使一醫療裝置21與外殼28之一經修圓的上表面匹配。在圖7b中,醫療裝置21定位於該凹口(座)中且一基板1已應用於裝置21之電極表面。大黑箭頭指示若裝置21在該箭頭所指向之區域處被向下推動,則稍微延伸於凹口44上方之突部46確保裝置21固定於凹口44中。此係用來確保裝置21正確地配置於凹口44中之一良好方式且其亦係用來在將基板1附接至裝置21上時將裝置21固定於該凹口中之一方式。 在如圖7d中所繪示推動該裝置之相對側時,裝置21及凹口44之圓形表面提供該裝置滑出凹口44,亦如圖7d中所指示。外殼中之凹口44在充電期間提供裝置之一簡練整合,但亦藉由簡單地使裝置21滑出凹口44而提供裝置21之一容易移除。 圖7c展示無上蓋42之充電站41。現可見下蓋45且亦可見該凹口之輪廓/邊緣43及一電感線圈之跡線37,使得可提供醫療裝置21之無線充電。在展示電路板46之圖13a至圖13b中已進一步拆卸充電站41。可見,凹口44藉由螺桿47直接附接至該電路板。在展示凹口(座) 44之一特寫之圖13c中更清楚地看見該電感線圈(未展示)之跡線37。 圖14中之切穿圖解展示上蓋42中之三個中空管48’,使得電路板46上之三個LED 48在近似由箭頭49所指示之位置處穿透上蓋42可見。 圖10中展示另一切穿圖解,其中裝置21定位於充電器41中。兩個IR通信單元51、51’定位於充電站41中且兩個IR通信單元54、54’定位於裝置21中,從而提供共四個IR單元。如圖式中所見,IR單元係成對的且面向彼此,從而在充電站41中之一傳輸器與裝置21中之一接收器之間且在充電站41中之一接收器與裝置21中之一傳輸器之間提供一視線。此視線係穿透中空管道/管52、52’、53、53’提供。進一步細節 - 項目 現將參考以下項目進一步詳細地描述本發明: 1. 一種用於監測一個人之肌肉活動之醫療裝置,其包括: - 一外殼,其用於容納一電源、一控制單元及一處理單元; - 兩個翼,其等可彎曲地附接至該外殼之相對側;及 - 至少三個電極,諸如EMG電極,其等安裝且分佈於該外殼及各翼上,使得該等電極實質上在橫跨該外殼及該等翼之一平面中延伸。 2. 如項目1之醫療裝置,其中該醫療裝置經結構設計使得該等翼可能可撓地及/或彈性地適於1)該個人之皮膚之局部外形;2)該個人之移動,及/或該個人之肌肉屈曲及/或外展。 3. 如前述項目中任一項之醫療裝置,其中該醫療裝置經結構設計使得該兩個翼可在該等電極之平面中彈性地彎曲。 4. 如前述項目中任一項之醫療裝置,其中該兩個翼鉸接式地附接至該外殼。 5. 如前述項目中任一項之醫療裝置,其中各翼之上電極側藉由由該外殼之殼體中之一長形凹槽形成的一薄化連接可彎曲地附接至該外殼之上側,該等長形凹槽形成該等翼之彎曲軸。 6. 如前述項目中任一項之醫療裝置,其中各翼之下側(與該等電極相對)與該外殼之間的連接係藉由該翼之適於在該外殼之一對應邊緣上滑動的一邊緣而形成。 7. 如前述項目中任一項之醫療裝置,其中該醫療裝置經結構設計使得該兩個翼之各者具有從該電極平面之一預定義最大角偏轉。 8. 如前述項目7之醫療裝置,其中至少部分藉由界定橫跨該外殼之邊緣朝向各翼之該下側的一斜度之凸輪表面判定各翼之該預定義最大角偏轉。 9. 如前述項目7至8中任一項之醫療裝置,其中至少部分藉由形成於各翼之內邊緣上之一或多個突部判定該預定義最大角偏轉,該等突部適於依該等翼之一預定義角偏轉銜接該外殼之該內邊緣。 10. 如前述項目7至9中任一項之醫療裝置,其中該最大角偏轉大於±5°,更佳大於±10°,及/或小於±30°,甚至更佳小於±20°且更佳近似±15°。 11. 如前述項目中任一項之醫療裝置,其進一步包括在該外殼上從該電極平面延伸之一或多個突部。 12. 如前述項目11之醫療裝置,其中該電極平面中之該(等)突部之輪廓經成形為一非對稱波。 13. 如前述項目11至12中任一項之醫療裝置,其中該(等)突部呈圓形。 14. 如前述項目11至13中任一項之醫療裝置,其包括該等突部之經配置以在該裝置之表面上形成一狹槽之至少兩者。 15. 如前述項目11至14中任一項之醫療裝置,其包括該等突部之經非對稱地配置以在該裝置之該表面上形成一狹槽之至少兩者。 16. 如前述項目中任一項之醫療裝置,其經結構設計以將一可拋棄式黏性基板收納於該外殼之該表面上之該電極平面中,該基板經結構設計以在該醫療裝置與該個人之皮膚之間形成一黏性接合且經結構設計以在該等電極與該使用者之皮膚之間形成一導電連接。 17. 如前述項目11至16中任一項之醫療裝置,其經結構設計以依一對一對應關係將一可拋棄式黏性基板收納於該電極平面中之該外殼之該表面上。 18. 如前述項目14至17中任一項之醫療裝置,其經結構設計以將一可拋棄式黏性基板收納於該狹槽中。 19. 如前述項目17至18中任一項之醫療裝置,其中該可拋棄式黏性基板係如項目1至77中任一項之基板。 20. 如前述項目中任一項之醫療裝置,其中該外殼及該等翼至少部分由可模製塑膠製成,且其中該等電極及將該等電極連接至該控制單元之端子鑄造及/或嵌入至該外殼及該等翼中之模製塑膠中。 21. 如前述項目中任一項之醫療裝置,其經結構設計使得可對該電源無線充電。 22. 如前述項目中任一項之醫療裝置,其經結構設計以用於儲存對應於來自肌肉活動之經量測及/或經處理信號之資料且經結構設計以用於與一端子交換資料。 23. 如前述項目22之醫療裝置,其中該資料交換係無線的。 24. 如前述項目22至23中任一項之醫療裝置,其中藉由紅外通信提供該資料交換。 25. 如前述項目22至24中任一項之醫療裝置,其進一步包括:兩個中空管,其等嵌入於該外殼中;以及一紅外傳輸器及一紅外接收器,其等安裝於該外殼中,該等IR單元之各者定位於外殼中,在從該等IR單元延伸至該外殼之殼體之該等中空管之一者之端處,藉此經由該等中空管提供該雙向紅外通信。 26. 如前述項目22至25中任一項之醫療裝置,其進一步包括:兩個中空管,其等嵌入於該外殼中;以及一紅外傳輸器及一紅外接收器,其等安裝於該外殼中,該等IR單元之各者定位於外殼中,在從該等IR單元延伸至該外殼之殼體之該等中空管之一者之端處,藉此經由該等中空管提供該雙向紅外通信。 27. 如前述項目中任一項之醫療裝置,其中該醫療裝置經結構設計以用於經由該等電極接收及監測電信號,及/或經由該等電極將電刺激提供至該個人。 28. 如前述項目中任一項之醫療裝置,其中該醫療裝置經結構設計以用於經由該等電極接收及監測電信號,且其中該處理單元經結構設計以用於處理該等經接收信號以便偵測該磨牙症,且其中該醫療裝置經結構設計以回應於該磨牙症偵測而產生一回饋信號,該回饋係以經由該等電極提供之電刺激之形式。 29. 一種用於一無線電池驅動醫療裝置之充電站,該充電站包括具有一上蓋之一外殼,該上蓋具有經成形以依一對一對應關係固持該醫療裝置之一凹口。 30. 如前述項目29之充電站,其中該凹口之外形可至少部分呈圓形,使得該凹口經結構設計以匹配一圓形醫療裝置。 31. 如前述項目29至30中任一項之充電站,其中該凹口之外形可至少部分呈圓形,使得一圓形醫療裝置可滑動至該凹口中。 32. 如前述項目29至31中任一項之充電站,其中該凹口之外形至少部分呈碗形,及/或至少部分呈橢圓體。 33. 如前述項目29至32中任一項之充電站,其經結構設計使得在該醫療裝置定位於該凹口中時,該醫療裝置可藉由在該醫療裝置之表面之一預定義第一區域上下推而滑出該凹口。 34. 如前述項目29至33中任一項之充電站,其經結構設計使得當該醫療裝置定位於該凹口中時,則當在該醫療裝置之表面之一預定義第二區域上下推時,該醫療裝置固定於該凹口中。 35. 如前述項目29至34中任一項之充電站,其中該上蓋包括一突部,該突部覆蓋、延伸及/或突出於該凹口之至少一部分上方,較佳使得在該醫療裝置定位於該凹口中時,該突部覆蓋該醫療裝置之至少一部分。 36. 如前述項目34至35中任一項之充電站,其經結構設計使得當在該醫療裝置之表面之第二區域上下推時,該醫療裝置之表面之一相對側與該突部銜接,使得該醫療裝置固定於該凹口中。 37. 如前述項目29至36中任一項之充電站,其中該凹口經結構設計使得在該醫療裝置定位於該凹口中時,該醫療裝置之上側與該該蓋之上側實質上齊平。 38. 如前述項目29至37中任一項之充電站,其中該外殼進一步包括一電感線圈,該電感線圈環繞該凹口且經結構設計使得該醫療裝置可在定位於該凹口中被無線充電。 39. 如前述項目29至38中任一項之充電站,其經進一步結構設計以用於與該醫療裝置無線地交換資料。 40. 如前述項目29至39中任一項之充電站,其中藉由紅外通信提供該資料交換。 41. 如前述項目29至40中任一項之充電站,其進一步包括一視覺發信單元總成,諸如LED,該總成定位於該外殼中且經結構設計以指示1)對定位於該凹口中之一醫療裝置之電池充電之狀態;及/或2)充電站與定位於該凹口中之一醫療裝置之間的資料交換之狀態。 42. 如前述項目41之充電站,其中該視覺發信單元總成經結構設計以在指示該充電狀態及/或該資料交換狀態時,於該上蓋上及/或穿透該上蓋可見。 43. 如前述項目41至42中任一項之充電站,其中該視覺發信單元總成經結構設計使得在啟動該等發信單元之一預定義時間週期之後及/或在停用該充電站之一預定義時間週期之後,該等發信單元實質上不可見及/或處於非作用中。 44. 如前述項目41至43中任一項之充電站,其進一步包括一觸敏區域,諸如一電容式觸敏區域,該觸敏區域定位於該上蓋上且經結構設計使得當該觸敏區域啟動時,該視覺發信單元總成指示充電狀態及/或資料交換狀態達一預定義時間週期。 45. 如前述項目29至44中任一項之充電站,其中該外殼包括一防滑底部表面(經結構設計以提供與一支撐表面之一防滑接觸)。 46. 如前述項目29至45中任一項之充電站,其中該外殼包括一重量板,該重量板經結構設計以增大該充電站在定位於一支撐表面上時之穩定性。 47. 如前述項目29至46中任一項之充電站,其經結構設計以與一計算裝置交換資料,諸如一智慧型電話、個人電腦等。 48. 如前述項目47之充電站,其中與一計算裝置之該資料交換係無線的,諸如藉由藍芽通信。 49. 部件之一套組,其包括如前述項目1至28中任一項之醫療裝置及如前述項目29至48中任一項之充電站,其中該醫療裝置及該充電站經結構設計使得該醫療裝置匹配該充電站之該凹口。 50. 一種適於配置於具有EMG電極之一醫療裝置上之可拋棄式黏性基板,該基板包括: - 該基板之一第一平面側上之一第一黏性層,其經結構設計以用於將該基板附接至該醫療裝置; - 該基板之一第二相對平面側上之一第二黏性層,其經結構設計以用於將該基板附接至該醫療裝置之一使用者之皮膚;及 - 導電接觸區域,其等經結構設計以用於在該等EMG電極與該醫療裝置之一使用者之皮膚之間提供電連接。 51. 如前述項目中任一項之基板,其中該基板之圓周輪廓在該基板之平面中係橫向不可逆的。 52. 如前述項目中任一項之基板,其包括該等導電接觸區域之至少三者,其中該圓周輪廓沿垂直於連接最外接觸區域之中心之一線的一軸軸向地非對稱。 53. 如前述項目中任一項之基板,其包括該等導電接觸區域之配置為彼此成固定等腰三角形關係之至少三者,其中該基板之該圓周輪廓沿穿過中間接觸區域之中心之一軸軸向地非對稱,該軸垂直於連接該等最外接觸區域之該等中心之一線。 54. 如前述項目中任一項之基板,其中該基板之該圓周輪廓沿穿過該基板之該中心之一軸非對稱。 55. 如前述項目中任一項之基板,其中該基板之該圓周輪廓沿穿過該基板之中心之兩個軸,較佳垂直軸非對稱。 56. 如前述項目中任一項之基板,其中該基板之該圓周輪廓圍繞任何旋轉軸,諸如該基板之該平面中之任何旋轉軸非對稱。 57. 如前述項目中任一項之基板,其中該基板之該圓周輪廓圍繞垂直於該基板之該平面之一旋轉軸非對稱。 58. 如前述項目中任一項之基板,其中該基板之該圓周輪廓經結構設計以匹配該醫療裝置上之一狹槽/凹槽,使得該基板及該醫療裝置具有一對一附接對應關係。 59. 如前述項目中任一項之基板,其進一步包括該基板之該圓周輪廓中之兩個切口。 60. 如前述項目中任一項之基板,其進一步包括該基板之該圓周輪廓中之至少兩個切口,其中各切口經成形如同一非對稱波脈衝。 61. 如前述項目59至60中任一項之基板,其中各切口呈圓形。 62. 如前述項目59至61中任一項之基板,其中該等切口沿該基板之該圓周輪廓非對稱地配置。 63. 如前述項目59至62中任一項之基板,其中該等切口之形狀經結構設計以匹配該醫療裝置上之一狹槽/凹槽,使得該基板及該醫療裝置具有一對一附接對應關係。 64. 如前述項目中任一項之基板,其中該基板之該圓周輪廓沿該基板之該平面中之一長軸軸向地非對稱,且沿垂直於該基板之該平面中之該長軸之一軸軸向地非對稱。 65. 如前述項目中任一項之基板,其中該基板之該圓周輪廓實質上呈S形。 66. 如前述項目中任一項之基板,其進一步包括孔徑。 67. 如前述項目中任一項之基板,其進一步包括配置為彼此成一固定空間關係之至少三個孔徑。 68. 如前述項目中任一項之基板,其進一步包括配置為彼此成一固定三角形關係之至少三個孔徑。 69. 如前述項目中任一項之基板,其進一步包括經配置使得該等孔徑之中心不在一線上之至少三個孔徑。 70. 如前述項目中任一項之基板,其進一步包括經配置使得該等孔徑之中心位於一線上之至少三個孔徑,該線係具有從60 mm至200 mm之一半徑的一圓之一弧。 71. 如前述項目66至70中任一項之基板,其中該等接觸區域之各者至少部分環繞一對應孔徑。 72. 如前述項目66至71中任一項之基板,其中該等孔徑之該等中心配置成一三角形配置,其中該如此界定之三角形之最長邊不大於40 mm。 73. 如前述項目66至72中任一項之基板,其中該等孔徑之位置及大小經結構設計以匹配該醫療裝置之該等EMG電極之位置及大小。 74. 如前述項目中任一項之基板,其經結構設計以在該醫療裝置與該使用者之皮膚之間形成一黏性接合。 75. 如前述項目中任一項之基板,其經結構設計以在該等EMG電極與該使用者之皮膚之間形成一導電連接。 76. 如前述項目中任一項之基板,其中該基板係撓性的及/或可彎曲的。 77. 如前述項目中任一項之基板,其進一步包括定位於該基板之各平面側上之兩層可移除保護性薄片。
1‧‧‧可拋棄式黏性非對稱基板/基板
2‧‧‧第一黏性表面/黏性層/黏性側
3‧‧‧第二黏性表面/黏性層/側
4‧‧‧導電接觸區域
5‧‧‧切口
5’‧‧‧切口
9‧‧‧保護性薄片
9’‧‧‧保護性薄片
21‧‧‧醫療裝置
22‧‧‧右翼
22’‧‧‧左翼
23‧‧‧EMG電極
23’‧‧‧EMG電極
24‧‧‧電極平面
25‧‧‧突部
25’‧‧‧突部
27‧‧‧後按鈕
27’‧‧‧前按鈕
28‧‧‧外殼
29‧‧‧電池
30‧‧‧中心EMG電極
30’‧‧‧電極端子
31‧‧‧長形凹槽
31’‧‧‧長形凹槽
32‧‧‧電極端子
32’‧‧‧電極端子
33‧‧‧下側/內下側
33’‧‧‧下側
34‧‧‧凸輪表面
34’‧‧‧凸輪表面
35‧‧‧介面/邊緣
36‧‧‧介面/表面
36’‧‧‧介面
37‧‧‧跡線
38‧‧‧最內側/內壁
41‧‧‧充電站
42‧‧‧上蓋
43‧‧‧輪廓/邊緣
44‧‧‧凹口
45‧‧‧下蓋
46‧‧‧突部/電路板
47‧‧‧螺桿
48‧‧‧LED
48’‧‧‧中空管
49‧‧‧上蓋
51‧‧‧IR通信單元
51’‧‧‧IR通信單元
52‧‧‧中空管道/管
52’‧‧‧中空管道/管
53‧‧‧中空管道/管
53’‧‧‧中空管道/管
54‧‧‧IR通信單元
54’‧‧‧IR通信單元
圖1a展示當前揭示之非對稱可拋棄式黏性基板之一項實施例之一透視圖式。 圖1b係圖1a之基板之一正視圖。 圖1c展示圖1a之基板之一透視圖解。 圖2a展示其上可應用圖1之基板之當前揭示之醫療裝置之一項實施例之一透視仰視圖。 圖2b展示圖2a之醫療裝置之一透視俯視圖。 圖2c展示圖2a之醫療裝置之一俯視圖。 圖3a展示夾置於兩個保護性箔片之間的圖1之基板之一透視圖解。 圖3b係圖3a之基板及箔片之一切穿透視圖解。 圖4展示在反映於基板之平面中之兩個垂直軸中/圍繞基板之平面中之兩個垂直軸旋轉時的圖1之基板。 圖5展示在定位於當前揭示之充電站之一項實施例中時的圖2之醫療裝置之底部。 圖6展示圖1之基板,其中已突顯基板之圓周輪廓中之兩個切口。 圖7a展示具有用於容置一醫療裝置之一凹口的當前揭示之充電站之一項實施例之一透視圖解。 圖7b展示圖7a之充電站之一透視圖解,其中圖2之醫療裝置已放置於充電器中且其中圖1之基板已應用於醫療裝置之底部上。 圖7c展示圖7a之充電站之一透視圖解,其中已移除上蓋。 圖7d展示在從圖7a之充電站移除圖2之醫療裝置之程序期間的充電站及醫療裝置之一透視圖解。 圖8展示其上已應用圖1之基板之圖2之醫療裝置之底部。 圖9展示圖2之醫療裝置之外殼之一部分之一切穿透視圖解,其中電極外殼係可見的。 圖10展示圖7a之充電站與圖2之醫療裝置之一切穿透視圖解,其中IR通信單元係可見的。 圖11展示圖2之醫療裝置之一透視圖解,其中醫療裝置之突部係可見的。 圖12a係從圖2之醫療裝置之背面之一視圖。 圖12b展示圖2之醫療裝置之一切穿透視圖解,其至少部分繪示撓性翼之鉸接式附接。 圖12c展示圖2之醫療裝置之一切穿透視圖解,其展示電極外殼。 圖12d展示從圖2之醫療裝置之背面之一切穿視圖。 圖13a展示圖7a之充電站的凹口及一電路板之一透視圖解。 圖13b對應於圖13a,其展示電路板及凹口附接。 圖13c係圖13a中之凹口之一透視特寫圖,其繪示用於無線充電之一電感線圈之一跡線。 圖14展示圖7a之充電站與凹口中之圖2之醫療裝置之一透視切穿圖解,其中用於指示充電狀態之燈管係可見的。
1‧‧‧可拋棄式黏性非對稱基板/基板
3‧‧‧第二黏性表面/黏性層/側
4‧‧‧導電接觸區域

Claims (1)

  1. 一種用於監測一個人之肌肉活動之醫療裝置,其包括: 一外殼,用於容納一電源、一控制單元及一處理單元; 兩個翼,其等可彎曲地附接至該外殼之相對側;及 至少三個電極,諸如EMG電極,其等安裝及分佈於該外殼及各翼上,使得該等電極實質上在跨該外殼及該等翼之一平面中延伸。
TW106125733A 2015-06-30 2016-06-29 用於監測一個人之肌肉活動之醫療裝置 TWI705796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15174601.3 2015-06-30
EP15174601 2015-06-30
EP15174601.3 2015-06-30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808225A true TW201808225A (zh) 2018-03-16
TWI705796B TWI705796B (zh) 2020-10-01

Family

ID=53498893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5120650A TWI603713B (zh) 2015-06-30 2016-06-29 適於配置於一醫療裝置上之可拋棄式黏性基板
TW106125733A TWI705796B (zh) 2015-06-30 2016-06-29 用於監測一個人之肌肉活動之醫療裝置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5120650A TWI603713B (zh) 2015-06-30 2016-06-29 適於配置於一醫療裝置上之可拋棄式黏性基板

Country Status (12)

Country Link
US (1) US10779749B2 (zh)
EP (1) EP3316775B1 (zh)
JP (1) JP6840924B2 (zh)
CN (1) CN107847179B (zh)
AR (1) AR105205A1 (zh)
BR (1) BR112017028236B1 (zh)
CA (1) CA2989731A1 (zh)
DK (1) DK3316775T3 (zh)
ES (1) ES2765195T3 (zh)
RU (1) RU2719953C2 (zh)
TW (2) TWI603713B (zh)
WO (1) WO2017001470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1134085A1 (en) * 2019-12-28 2021-07-01 Jeff Bennett Apparatus and method of treating an approaching physiological event and increasing an intensity of the event
USD849955S1 (en) * 2015-02-12 2019-05-28 Sunstar Suisse Sa Medical instrument with sensor for treatment of bruxism
KR101808605B1 (ko) * 2016-12-22 2018-01-18 김재범 전파 전달이 가능하거나 방열특성을 가지는 전도층이 코팅된 비전도성 프레임
USD862715S1 (en) * 2017-06-06 2019-10-08 Jiangsu Alphay Medical Device Co., Ltd. Health-regain device
CN112566548A (zh) * 2018-03-20 2021-03-26 格拉夫威尔科技公司 可替换式传感器系统和方法
US11612344B2 (en) * 2018-11-02 2023-03-28 Biocircuit Technologies, Inc. Electrode-based systems and devices for interfacing with biological tissue and related methods
JP6591097B1 (ja) * 2019-01-09 2019-10-16 株式会社レーベン 粘着シート
US11484265B2 (en) * 2019-06-06 2022-11-01 Biointellisense, Inc. Adhesive device
CN112716500A (zh) * 2019-10-28 2021-04-30 苏州匡迪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便携式心电图机
USD1015545S1 (en) * 2019-11-20 2024-02-20 Advancer Technologies, Llc Electromyography device
US11583218B2 (en) * 2019-11-20 2023-02-21 Advancer Technologies, Llc EMG device

Family Cites Families (2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385473B1 (en) * 1999-04-15 2002-05-07 Nexan Limited Physiological sensor device
US6602201B1 (en) 2000-07-10 2003-08-05 Cardiodynamics International Corporatio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determining cardiac output in a living subject
WO2007026347A1 (en) * 2005-09-01 2007-03-08 Power Paper Ltd Double-sided patch
US8214007B2 (en) * 2006-11-01 2012-07-03 Welch Allyn, Inc. Body worn physiological sensor device having a disposable electrode module
CN201073301Y (zh) * 2007-06-15 2008-06-18 张卫红 一次性医用蝶形电极贴
WO2009036769A2 (en) * 2007-09-21 2009-03-26 Medotech A/S Electrode assemblies and bruxism monitoring apparatus
JP5669927B2 (ja) * 2010-04-08 2015-02-18 メッド ストーム イノヴェーション エーエス 使い捨て電極パッチ
US8690800B2 (en) * 2010-05-18 2014-04-08 Erik Lillydahl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reducing subconscious neuromuscular tension including bruxism
US20120089000A1 (en) * 2010-10-08 2012-04-12 Jon Mikalson Bishay Ambulatory Electrocardiographic Monitor For Providing Ease Of Use In Women And Method Of Use
CN201929957U (zh) * 2011-01-14 2011-08-17 魏邦敏 一种烧伤植皮用面积计算贴
IL218146A (en) 2012-02-16 2016-02-29 New N I Medical (2011) Ltd Biomedical electrode assembly
EP2854937A4 (en) * 2012-05-31 2016-06-15 Zoll Medical Corp MULTIFUNCTIONAL BIOMEDICAL ELECTRODE FOR LONG-TERM PORT
CN104427933A (zh) * 2012-06-29 2015-03-18 盛势达瑞士股份公司 凝胶垫分配器
US9510762B2 (en) * 2012-09-04 2016-12-06 Lkc Technologies, Inc. Electrode arrays
AU2013323176A1 (en) * 2012-09-28 2015-04-16 Cardiac Insight, Inc. Flexible, lightweight physiological monitor
CA2886648A1 (en) * 2012-10-12 2014-04-17 Delta, Dansk Elektronik, Lys Og Akustik A monitoring device
KR20140004168U (ko) 2012-12-28 2014-07-08 주식회사 씨유메디칼시스템 심전도 측정용 전극패드
KR20140088390A (ko) * 2013-01-02 2014-07-10 (주) 태웅메디칼 생체신호 측정용 패치형 전극
EP3003139B1 (en) * 2013-06-06 2024-02-07 LifeLens Technologies, Inc. Modular physiologic monitoring systems, kits, and methods
CN105451805B (zh) 2013-09-16 2017-05-03 皇家飞利浦有限公司 生物医学电极极板
CA2977584C (en) * 2015-02-24 2024-03-05 Elira Therapeutics, Inc.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enabling appetite modulation and/or improving dietary compliance using an electro-dermal patch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AR105205A1 (es) 2017-09-13
BR112017028236A2 (pt) 2018-09-04
ES2765195T3 (es) 2020-06-08
TW201707649A (zh) 2017-03-01
RU2018102711A3 (zh) 2019-11-11
TWI603713B (zh) 2017-11-01
CN107847179A (zh) 2018-03-27
RU2018102711A (ru) 2019-07-31
JP2018526051A (ja) 2018-09-13
CA2989731A1 (en) 2017-01-05
EP3316775B1 (en) 2019-11-20
WO2017001470A1 (en) 2017-01-05
RU2719953C2 (ru) 2020-04-23
US10779749B2 (en) 2020-09-22
JP6840924B2 (ja) 2021-03-10
BR112017028236B1 (pt) 2022-11-16
EP3316775A1 (en) 2018-05-09
CN107847179B (zh) 2021-07-23
DK3316775T3 (da) 2020-03-02
TWI705796B (zh) 2020-10-01
US20180184939A1 (en) 2018-07-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705796B (zh) 用於監測一個人之肌肉活動之醫療裝置
US10071237B2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therapeutic electrical stimulation
US9220896B2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therapeutic electrical stimulation
CN108853724B (zh) 神经电刺激装置
US20170028196A1 (en) Therapeutic stimulation system
EP3471824A1 (en) External charger for an implantable medical device having alignment and centering capabilities
EP3432979B1 (en) External charger for an implantable medical device for adjusting charging power based on determined position using at least one sense coil
AU2017286412B2 (en) External charger for an implantable medical device for determining position and optimizing power transmission using resonant frequency as determined from at least one sense coil
JP2021513378A (ja) 加熱および/または冷却パッド
CN108392200B (zh) 一种心电监测设备的电极组件及其心电监测设备
CN103315747B (zh) 一种测量系统
JP2016527057A (ja) 治療システム
JP7199276B2 (ja) 筋肉電気刺激装置
TWI566802B (zh) 智慧行動智能電療機
TWI831711B (zh) 離子導入裝置、容置模組及操作控制電路之方法
TW202312940A (zh) 用於經皮刺激的多電極墊片
EP4237073A1 (en) Flexible transcutaneous nerve stimulation device
EP3311735A1 (en) Flexible apparat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