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1808040A - 傳輸數據的方法、終端設備和網絡側設備 - Google Patents

傳輸數據的方法、終端設備和網絡側設備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1808040A
TW201808040A TW106123102A TW106123102A TW201808040A TW 201808040 A TW201808040 A TW 201808040A TW 106123102 A TW106123102 A TW 106123102A TW 106123102 A TW106123102 A TW 106123102A TW 201808040 A TW201808040 A TW 201808040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terminal device
value
signal power
threshold
network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612310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I737767B (zh
Inventor
楊寧
唐海
Original Assignee
廣東歐珀移動通信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廣東歐珀移動通信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廣東歐珀移動通信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180804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80804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73776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737767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10Connection setup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12Wireless traffic scheduling
    • H04W72/1263Mapping of traffic onto schedule, e.g. scheduled allocation or multiplexing of flows
    • H04W72/1268Mapping of traffic onto schedule, e.g. scheduled allocation or multiplexing of flows of uplink data flow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6/00Synchronisation arrangements
    • H04W56/0005Synchronisation arrangements synchronizing of arrival of multiple uplink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4/00Supervisory,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 H04W24/02Arrangements for optimising operational condi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6/00Synchronisation arrangements
    • H04W56/0055Synchronisation arrangements determining timing error of reception due to propagation delay
    • H04W56/006Synchronisation arrangements determining timing error of reception due to propagation delay using known positions of transmitter and receive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6/00Synchronisation arrangements
    • H04W56/0055Synchronisation arrangements determining timing error of reception due to propagation delay
    • H04W56/0095Synchronisation arrangements determining timing error of reception due to propagation delay estimated based on signal strength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64/00Locating users or terminals or network equipment for network management purposes, e.g. mobility managemen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70Services for machine-to-machine communication [M2M] or machine type communication [MTC]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64/00Locating users or terminals or network equipment for network management purposes, e.g. mobility management
    • H04W64/006Locating users or terminals or network equipment for network management purposes, e.g. mobility management with additional information processing, e.g. for direction or speed determin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0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 H04W72/04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based on the type of the allocated resource
    • H04W72/0446Resources in time domain, e.g. slots or fram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4/00Network topologies
    • H04W84/02Hierarchically pre-organised networks, e.g. paging networks, cellular networks, WLAN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 or WLL [Wireless Local Loop]
    • H04W84/04Large scale networks; Deep hierarchical networks
    • H04W84/042Public Land Mobile systems, e.g. cellular system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發明實施例提出了一種傳輸數據的方法、終端設備和網絡側設備。該方法包括:確定終端設備滿足重用第一時間提前量(timing advance,TA)值的預設條件;根據該第一TA值進行數據傳輸,其中,該第一TA值是該終端設備上一次數據傳輸所使用的。本發明實施例的傳輸數據的方法、終端設備和網絡側設備,能夠降低延時,以及减少系統的信令開銷。

Description

傳輸數據的方法、終端設備和網絡側設備
本發明涉及通信技術領域,並且更具體地,涉及一種傳輸數據的方法、終端設備和網絡側設備。
目前,終端設備在傳輸數據時,需要獲取時間提前量(timing advance,TA)值,然後使用TA值進行數據傳輸或接入移動通信系統。在第五代移動通信技術5G新型無線電(new radio,NR)原型系統中,終端設備要支持大量的支持小包傳輸的業務,譬如說物聯網(internet Of things,IOT)中的終端設備。其中,該支持小包傳輸的業務的特點是需要傳輸的包都很小,而每次傳輸完以後,終端設備會釋放與基站的連接(connection release)。當終端設備在進行下次數據傳輸時,還需要重新獲取TA值,才能開始傳輸數據。這樣帶來的問題是,對於移動性不强的終端設備,重新獲取TA值的過程必然會增大延時,而且還增加了系統的信令開銷。基於此,極需提出一種方法來解决該問題。
本發明實施例提供了一種傳輸數據的方法、終端設備和網絡側設備,能夠降低延時,以及减少信令開銷。
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種傳輸數據的方法,包括:
確定終端設備滿足重用第一時間提前量TA值的預設條件;
根據該第一TA值進行數據傳輸,其中,該第一TA值是該終端設備上一次數據傳輸所使用的。
在本發明實施例中,終端設備確定該終端設備滿足重用第一TA值的預設條件,並根據該第一TA值進行數據傳輸,其中,該第一TA值是該終端設備上一次數據傳輸所使用的,能夠降低延時,以及减少信令開銷。
可選地,重用第一TA值的預設條件可以與終端設備的位置變化信息相關。
可選地,預設條件可以根據位置變化信息對應的一些量化值進行設定,比如位置變化信息對應的地理位置值、移動距離值、或者參考信號接收功率(reference signal receiving power,RSRP)值等。
在本發明實施例中,位置變化信息可以代表終端設備在位置發生變化時所引起的一些可能會隨著位置變化而發生變化的信息,比如,發生變化的距離值、發生變化的RSRP值等等,對此不作限定。
可選地,在一些可能的實現方式中,確定終端設備滿足重用第一時間提前量TA值的預設條件,包括:
確定該終端設備的當前位置與該終端設備進行上一次數據傳輸的位置之間的距離不大於距離閾值。
因此,終端設備確定該終端設備滿足重用第一TA值的預設條件,並根據該第一TA值進行數據傳輸,其中,該第一TA值是該終端設備上一次數據傳輸所使用的,能夠降低延時,以及减少信令開銷。進一步地,終端設備所滿足的預設條件可以通過比較終端設備的移動距離與距離閾值之間的關係來確定。
可選地,在本發明實施例中,“不大於距離閾值”也可以變換爲“小於距離閾值”,其大小關係可以按照需要進行設定或調整,對此不作限定。
可選地,在一些可能的實現方式中,該方法還包括:
接收網絡側設備發送的該距離閾值。
這裏,該距離閾值可以是接收網絡側設備發送的,也可以是協議裏約定好的。
可選地,在一些可能的實現方式中,接收網絡側設備發送的該距離閾值,包括:
接收網絡側設備通過廣播消息或信令發送的該距離閾值。
在本發明實施例中,終端設備可以接收基站通過廣播消息或專用信令等形式發送的距離閾值,例如,專用信令可以爲無線資源控制(radio resource control,RRC)信令,對此不作限定。
可選地,在一些可能的實現方式中,確定終端設備滿足重用第一時間提前量TA值的預設條件,包括:
確定該終端設備的信號功率值大於信號功率下限閾值,且小於信號功率上限閾值,其中,該信號功率上限閾值大於該信號功率下限閾值。
可選地,在一些可能的實現方式中,該信號功率值可以是參考信號接收功率RSRP值,其對應的信號功率上限閾值爲RSRP上限閾值,其對應的信號功率下限閾值爲RSRP下限閾值。可選地,下面出現的信號功率值亦然。
在本發明實施例中,RSRP值代表終端設備在(long term evolution,LTE)網絡中無線信號强度的關鍵參數,反應了終端設備所測得的基站信號强度,可以用來描述終端設備的位置變化信息。
因此,終端設備確定該終端設備滿足重用第一TA值的預設條件,並根據該第一TA值進行數據傳輸,其中,該第一TA值是該終端設備上一次數據傳輸所使用的,能夠降低延時,以及减少系統的信令開銷。進一步地,終端設備所滿足的預設條件可以通過比較終端設備的信號功率值與信號功率上限閾值和信號功率下限閾值來確定。
可選地,在一些可能的實現方式中,該方法還包括:
接收網絡側設備發送的該信號功率上限閾值和該信號功率下限閾值。
可選地,在一些可能的實現方式中,接收網絡側設備發送的該信號功率上限閾值和該信號功率下限閾值,包括:
接收基站通過廣播消息或信令發送的該信號功率上限閾值和該信號功率下限閾值。
在本發明實施例中,終端設備可以接收基站通過廣播消息或專用信令等形式發送的該信號功率上限閾值和該信號功率下限閾值,對此不作限定。
可選地,在本發明實施例中,該信號功率上限閾值和該信號功率下限閾值也可以是終端設備和網絡側設備在協議裏約定好的,對此不作限定。
可選地,在一些可能的實現方式中,確定終端設備滿足重用第一時間提前量TA值的預設條件,包括:
在預定時間段內,確定該終端設備的信號功率值大於信號功率下限閾值,且小於信號功率上限閾值,其中,該信號功率上限閾值大於該信號功率下限閾值。
可選地,在一些可能的實現方式中,該方法還包括:
接收該網絡側設備發送的指示信息,該指示信息用於指示該預定時間段。
可選地,在一些可能的實現方式中,網絡側設備發送的用於指示終端設備的預定時間段的指示信息,也可以攜帶於廣播消息或信令中。
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種傳輸數據的方法,包括:
接收終端設備在確定該終端設備滿足重用第一時間提前量TA值的預設條件時根據該第一TA值傳輸的數據,其中,該第一TA值是該終端設備上一次數據傳輸所使用的。
在本發明實施例中,網絡側設備可以接收終端設備根據第一TA值發送的數據,該第一TA值是終端設備上一次傳輸所使用的。並且,終端設備是在確定其滿足重用第一TA值的預設條件時,重用該第一TA值的。這樣,網絡側設備無需重新爲終端設備計算新的TA值,從而降低了時延,减少了系統的信令開銷。
可選地,在一些可能的實現方式中,重用第一TA值的預設條件可以與終端設備的位置變化信息相關。
可選地,在一些可能的實現方式中,在接收終端設備在確定該終端設備滿足重用第一TA值的預設條件時根據該第一TA值傳輸的數據之前,該方法還包括:
向該終端設備發送距離閾值;
其中,接收終端設備在確定該終端設備滿足重用第一TA值的預設條件時根據第一時間提前量TA值傳輸的數據,包括:
接收該終端設備在確定該終端設備的當前位置與該終端設備進行上一次數據傳輸的位置之間的距離不大於該距離閾值時,根據該第一TA值傳輸的數據。
可選地,向該終端設備發送距離閾值,包括:
通過廣播消息或信令向該終端設備發送該距離閾值。
因此,網絡側設備可以接收終端設備在確定該終端設備滿足重用第一TA值的預設條件時根據該第一TA值傳輸的數據,其中,該第一TA值是該終端設備上一次數據傳輸所使用的,避免了網絡側設備重新爲終端設備計算新的TA值,能夠降低延時,减少系統的信令開銷。進一步地,網絡側設備可以向終端設備發送距離閾值,以便於終端設備根據距離閾值確定其滿足重用第一TA值的預設條件。
可選地,在一些可能的實現方式中,在接收終端設備在確定該終端設備滿足重用第一TA值的預設條件時根據該第一TA值傳輸的數據之前,該方法還包括:
向該終端設備發送信號功率上限閾值和信號功率下限閾值,其中,該信號功率上限閾值大於該信號功率下限閾值;
其中,接收終端設備在確定該終端設備滿足重用第一TA值的預設條件時根據該第一TA值傳輸的數據,包括:
接收該終端設備在確定該終端設備的參考信號接收功率信號功率值大於信號功率下限閾值,且小於信號功率上限閾值時,根據該第一TA值傳輸的數據。
可選地,在一些可能的實現方式中,信號功率值可以是參考信號接收功率RSRP值。
可選地,在一些可能的實現方式中,向該終端設備發送信號功率上限閾值和信號功率下限閾值,包括:
通過廣播消息或信令向該終端設備發送該信號功率上限閾值和該信號功率下限閾值。
可選地,在一些可能的實現方式中,該方法還包括:
向該終端設備發送指示信息,該指示信息用於指示預定時間段;
其中,該接收終端設備在確定該終端設備滿足重用第一TA值的預設條件時根據該第一TA值傳輸的數據,包括:
接收該終端設備在該預定時間段內,在確定該終端設備的信號功率值大於信號功率下限閾值,且小於信號功率上限閾值時,根據該第一TA值傳輸的數據。
可選地,在具體實現時,該預定時間段可以理解爲網絡側設備爲終端設備設定的定時器,譬如在多少分鐘內,只要終端設備測得基站信號强度不大於一個範圍,則重用第一TA值。
因此,網絡側設備可以接收終端設備在確定該終端設備滿足重用第一TA值的預設條件時根據該第一TA值傳輸的數據,其中,該第一TA值是該終端設備上一次數據傳輸所使用的,避免了網絡側設備重新爲終端設備計算新的TA值,能夠降低延時,减少系統的信令開銷。進一步地,網絡側設備可以向終端設備發送信號功率上下限閾值,以便於終端設備根據信號功率上下限閾值確定其滿足重用第一TA值的預設條件。
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種終端設備,用於執行上述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任意可能的實現方式中的方法。具體地,該裝置包括用於執行上述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任意可能的實現方式中的方法的單元。
第四方面,提供了一種網絡側設備,用於執行上述第二方面或第二方面的任意可能的實現方式中的方法。具體地,該裝置包括用於執行上述第二方面或第二方面的任意可能的實現方式中的方法的單元。
第五方面,提供了一種終端設備。該終端設備包括處理器、存儲器和通信介面。處理器與存儲器和通信介面連接。存儲器用於存儲指令,處理器用於執行該指令,通信介面用於在處理器的控制下與其他網元進行通信。該處理器執行該存儲器存儲的指令時,該執行使得該處理器執行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任意可能的實現方式中的方法。
第六方面,提供了一種網絡側設備。該網絡側設備包括處理器、存儲器和通信介面。處理器與存儲器和通信介面連接。存儲器用於存儲指令,處理器用於執行該指令,通信介面用於在處理器的控制下與其他網元進行通信。該處理器執行該存儲器存儲的指令時,該執行使得該處理器執行第二方面或第二方面的任意可能的實現方式中的方法。
第七方面,提供了一種計算機可讀存儲介質,該計算機可讀存儲介質存儲有程式,該程式使得終端設備執行上述第一方面,及其各種實現方式中的任一種傳輸數據的方法。
第八方面,提供了一種計算機可讀存儲介質,該計算機可讀存儲介質存儲有程式,該程式使得終端設備執行上述第二方面,及其各種實現方式中的任一種傳輸數據的方法。
爲了更清楚地說明本發明實施例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或現有技術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圖式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圖式僅僅是本發明的一些實施例,對於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性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圖式獲得其他的圖式。
下面將結合本發明實施例中的圖式,對本發明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是本發明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於本發明中的實施例,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在沒有作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於本發明保護的範圍。
應理解,本發明實施例的技術方案可以應用於各種通信系統,例如:全球移動通訊(global system of mobile communication,GSM)系統、碼分多址(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CDMA)系統、寬帶碼分多址(wideband 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WCDMA)系統、通用分組無線業務(general packet radio service,GPRS)、長期演進(long term evolution,LTE)系統、LTE頻分雙工(Frequency Division Duplex,FDD)系統、LTE時分雙工(time division duplex,TDD)、通用移動通信系統(universal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 system,UMTS)、等目前的通信系統,以及,尤其應用於未來的5G系統或5G新型無線電(new radio,NR)原型系統。
還應理解,本發明實施例中,網絡側設備也可以稱爲網絡設備或基站等,基站可以是GSM或CDMA中的基站(base transceiver station,BTS),也可以是WCDMA中的基站(nodeB),還可以是LTE中的演進型基站(evolutional node b,eNB或eNodeB),或者是未來5G網絡中的基站設備等,本發明對此並不限定。
還應理解,在本發明實施例中,終端設備可以經無線接入網(radio access network,RAN)與一個或多個核心網(core network)進行通信,終端設備可稱爲接入終端、用戶設備(user equipment,UE)、用戶單元、用戶站、移動站、移動台、遠方站、遠程終端、移動設備、用戶終端、終端、無線通信設備、用戶代理或用戶裝置。終端設備可以是蜂窩電話、無繩電話、會話啓動協議(session initiation protocol,SIP)電話、無線本地環路(wireless local loop,WLL)站、個人數字處理(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PDA)、具有無線通信功能的手持設備、計算設備或連接到無線調制解調器的其它處理設備、車載設備、可穿戴設備以及未來5G網絡中的終端設備等。
圖1是一個場景示意圖。應理解,爲了便於理解,這裏引入圖1中的場景爲例進行說明,但並不對本發明構成限制。圖1中示出了終端設備11、終端設備12、終端設備13和基站21。
如圖1所示,終端設備11可以與基站21進行通信,終端設備12可以與基站21進行通信,終端設備13與基站21進行通信。或者,終端設備12也可以與終端設備11進行通信。或者,作爲另一種情形,終端設備13與基站21進行通信。終端設備在接入移動通信系統或進行數據傳輸時,需要獲取時間提前量(timing advance,TA)。其中,該TA值可以表示終端設備與基站21的距離,或者,引入TA值是爲了上行同步的,便於之後發送上行數據。
TA值的獲取過程爲:終端設備向基站發送一個已知序列,例如非競爭接入場景或競爭接入場景中的隨機接入前導序列(random access preamble),基站根據該已知序列計算出TA值,並將該TA值發送給終端設備,其中,該TA值可以攜帶於基站給終端設備發送的隨機接入響應消息(random access response,RAR)中。例如,終端設備可以接收基站發送的RAR消息,該RAR消息中包括TA值。可選地,該RAR消息中還可以包括上行授權(UL grant),其中,該上行授權指示上行傳輸資源,用於該終端設備發送上行數據;小區臨時標識(temporary C-RNTI,TC-RNTI)信息,用於小區內標識終端設備。
然而,在現有技術中,當終端設備的位置變化範圍比較小時,TA值仍然需要在每次進行數據傳輸時重新計算,重複所述“TA值的獲取過程”,然後才能根據獲取的TA值開始數據傳輸,這樣會導致一定的延時。此外,由於需要重複所述“TA值的獲取過程”,還增加了系統的信令開銷。基於此,本專利的終端設備或網絡側設備試圖使得終端設備在滿足某些條件的情况下,沿用上次數據傳輸的TA值進行數據傳輸,以達到降低延時,以及减少信令開銷的目的。
圖2示出了根據本發明實施例的傳輸數據的方法200的示意性流程圖。該方法200可以由終端設備執行,例如,該終端設備可以是圖1中的終端設備11、終端設備12或終端設備13。如圖2所示,該方法200包括以下步驟:
S210,確定終端設備滿足重用第一時間提前量TA值的預設條件;
可選地,預設條件可以根據終端設備的位置變化信息對應的一些量化值進行設定,比如位置變化信息對應的地理位置值、移動距離值、或者參考信號接收功率(reference signal receiving power,RSRP)值等,對此不作限定。
比如,可選地,可以在協議裏約定好RSRP門限值,只要終端設備的RSRP值處於該RSRP門限值內,終端設備就可以確定其位置變化信息滿足預設條件。可選地,RSRP門限值也可以是基站指示給終端設備的。
需要說明的是,在本發明實施例中,位置變化信息可以代表終端設備在位置發生變化時所引起的一些可能會隨著位置變化而發生變化的信息,比如,發生變化的距離值、發生變化的RSRP值等等,對此不作限定。
S220,根據該第一TA值進行數據傳輸,其中,該第一TA值是該終端設備上一次數據傳輸所使用的。
具體而言,在終端設備判斷其(比如,位置變化信息)滿足重用第一TA值的預設條件時,可以根據該第一TA值進行數據傳輸,並且,該第一TA值是終端設備在上一次數據傳輸時所使用的TA值。這樣,終端設備可以跳過向網絡側設備發送已知序列的過程,直接使用上一次數據傳輸的TA值,避免了等待網絡側設備重新計算TA值的過程,能夠降低延時,以及减少信令開銷。
換言之,終端設備在確定其滿足重用第一TA值的預設條件時,可以直接重用上一次傳輸的TA值。譬如,終端設備在與基站的一次連接建立中獲得了TA值,完成數據傳輸後釋放與基站的連接;當下一次終端設備進行接入系統或數據傳輸時,若終端設備判斷其位置變化信息符合預設條件,則可以跳過發送隨機接入前導序列(preamble)的過程,直接使用上次獲得的TA值接入系統或發送數據,其中,發送數據的所使用的資源可以是基站預先調度(pre-scheduling)的上行授權(UL grant)資源,或者是基於競爭(contention based)隨機接入時基站發送的上行授權資源。
可選地,第一TA值可以是終端設備在開機進行初始接入時獲取的,例如,在小區附著(attach)時,終端設備會獲得第一TA值。
可選地,終端設備與基站建立連接後,在進行數據發送時,可以根據基站的指示對TA值進行更改,從而獲取第一TA值。
可選地,第一TA值也可以是終端設備在越區切換(即小區切換)過程中獲得的。比如,終端設備在切換到目標小區後,可以獲得目標小區的新的TA值,例如第一TA值。
應理解,在本發明實施例中,終端設備的第一TA值可以通過多種方式進行獲取,上述只是舉例進行描述,並不對本發明構成限制。
還應理解,在本發明實施例中,不論終端設備是通過哪種方式獲取的第一TA值,只要終端設備的位置變化信息滿足預設條件,均可以重用該第一TA值。換言之,本發明並不限定第一TA值的獲取方式。
在本發明實施例中,終端設備確定該終端設備滿足重用第一TA值的預設條件,並根據第一TA值進行數據傳輸,其中,該第一TA值是該終端設備上一次數據傳輸所使用的,能夠降低延時,以及减少信令開銷。
應理解,“第一TA值”引入“第一”只是爲了描述方便,並不對本發明構成具體限定。
可選地,作爲一個實施例,S210可以包括:
確定該終端設備的當前位置與該終端設備進行上一次數據傳輸的位置之間的距離不大於距離閾值。
具體而言,終端設備確定位置變化信息滿足預設條件可以是:終端設備確定其當前位置與其上一次數據傳輸的位置之間的距離不大於距離閾值。在滿足這個預設條件時,終端設備就可以沿用上一次數據傳輸的TA值進行數據傳輸。
例如,若終端設備獲取到第一TA值時對應的位置是A,移動後終端設備的位置是B,而B到A的距離小於一個預設的門限值,則終端設備可以重複使用該第一TA值。
應理解,在本發明實施例中,“不大於距離閾值”也可以變換爲“小於距離閾值”,其大小關係可以按照需要進行設定或調整,對此不作限定。
需要說明的是,可選地,該距離閾值不限於是終端設備的移動距離對應的距離閾值,也可以表示終端設備移動後所在位置的對應距離的距離閾值。例如,終端設備當前位置B所對應的距離是k,距離閾值爲n,而k小於n,則終端設備也可以確定其位置變化信息是滿足預設條件的。
可選地,作爲一個實施例,該方法200還可以包括:
接收網絡側設備發送的該距離閾值。
具體而言,終端設備可以接收網絡側設備發送的該距離閾值或距離門限值。然後,終端設備在根據該距離閾值判斷其移動距離滿足預設條件時,根據第一TA值進行數據傳輸。
可選地,終端設備在與網絡側設備建立連接後,可以向網絡側設備彙報自己的地理位置信息。網絡側設備可以向終端設備配置地理位置信息範圍(比如距離閾值),使得終端設備的地理位置信息在滿足地理位置信息範圍時,可以重用TA值。
可選地,接收網絡側設備發送的該距離閾值,包括:
接收網絡側設備通過廣播消息或信令發送的該距離閾值。
在本發明實施例中,終端設備可以接收網絡側設備通過廣播消息或專用信令等形式發送的距離閾值,例如,專用信令可以爲無線資源控制(radio resource control,RRC)信令,對此不作限定。
可選地,在本發明實施例中,該距離閾值也可以是終端設備和網絡側設備在協議裏約定好的,對此不作限定。
因此,本發明實施例的傳輸數據的方法,終端設備確定該終端設備滿足重用第一TA值的預設條件,並根據該第一TA值進行數據傳輸,其中,該第一TA值是該終端設備上一次數據傳輸所使用的,能夠降低延時,以及减少信令開銷。進一步地,終端設備所滿足的預設條件可以通過比較終端設備的移動距離與距離閾值之間的關係來確定。
可選地,作爲一個實施例,S210可以包括:
確定該終端設備的信號功率值大於信號功率下限閾值,且小於信號功率上限閾值,其中,該信號功率上限閾值大於該信號功率下限閾值。
比如,可選地,作爲一個實施例,S210可以包括:
確定該終端設備的參考信號接收功率RSRP值大於RSRP下限閾值,且小於RSRP上限閾值,其中,該RSRP上限閾值大於該RSRP下限閾值。
具體而言,終端設備確定位置變化信息滿足預設條件可以是:終端設備確定其參考信號接收功率RSRP值大於RSRP下限閾值,且小於RSRP上限閾值,其中,該RSRP上限閾值大於該RSRP下限閾值。在滿足這個預設條件時,終端設備也可以沿用上一次數據傳輸的TA值進行數據傳輸。
應理解,在本發明實施例中,信號功率值不限於RSRP值,也可以是其他合理的可以表徵終端設備重用第一TA值的預設條件的功率值,對此不作限定。
在本發明實施例中,RSRP值代表終端設備在LTE網絡中無線信號强度的關鍵參數,反應了終端設備測得的基站信號强度,可用來描述終端設備的位置變化信息。
例如,在終端設備根據第一TA值進行上一次數據傳輸時,終端設備對應的RSRP值爲100分貝db,RSRP下限閾值爲95db,RSRP上限閾值爲105db。那麽,只要終端設備對應的RSRP值在95-105db內,均可以採用100db對應的第一TA值進行數據傳輸。或者,換一種情形,也可以認爲,當終端設備的變化值在正負5db之間,均可以重用該第一TA值。
又例如,終端設備可以以基站爲中心,進行弧形移動,終端設備所在的位置會有對應的RSRP值。其中,若終端設備在該弧形區域範圍內進行移動,則終端設備均可以重用TA值。
可選地,作爲一個實施例,該方法200還可以包括:
接收網絡側設備發送的該信號功率上限閾值和該信號功率下限閾值。
比如,可選地,作爲一個實施例,該方法200還可以包括:
接收網絡側設備發送的該RSRP上限閾值和該RSRP下限閾值。
具體而言,終端設備可以接收網絡側設備發送的該RSRP上限閾值和該RSRP下限閾值,然後在根據該RSRP上限閾值和該RSRP下限閾值判斷終端設備的RSRP值滿足預設條件時,根據第一TA值進行數據傳輸。
可選地,接收網絡側設備發送的該RSRP上限閾值和該RSRP下限閾值,包括:
接收網絡側設備通過廣播消息或信令發送的該RSRP上限閾值和該RSRP下限閾值。
在本發明實施例中,終端設備可以接收網絡側設備通過廣播消息或專用信令等形式發送的該RSRP上限閾值和該RSRP下限閾值,對此不作限定。
可選地,在本發明實施例中,該RSRP上限閾值和該RSRP下限閾值也可以是終端設備和網絡側設備在協議裏約定好的,對此不作限定。
可選地,作爲一個實施例,S210還包括:
在預定時間段內,確定該終端設備的信號功率值大於信號功率下限閾值,且小於信號功率上限閾值,其中,該信號功率上限閾值大於該信號功率下限閾值。
比如,可選地,作爲一個實施例,S210還包括:
在預定時間段內,確定該終端設備的RSRP值大於RSRP下限閾值,且小於RSRP上限閾值,其中,該RSRP上限閾值大於該RSRP下限閾值。
具體而言,在預定時間段內,如果終端設備確定其RSRP值大於RSRP下限閾值,且小於RSRP上限閾值,其中,該RSRP上限閾值大於該RSRP下限閾值,那麽終端設備可以在該預定時間段內重用第一TA值進行數據傳輸。
可選地,該方法200還包括:
接收該網絡側設備發送的指示信息,該指示信息用於指示該預定時間段。
具體而言,終端設備可以接收網絡側設備發送的指示信息,該指示信息用於指示該預定時間段。比如,在具體實現時,該預定時間段可以是基站爲終端設備設定的定時器,譬如在多少分鐘內,只要終端設備測得基站信號强度不大於一個範圍,則重用第一TA值。其中,信號强度即可以用終端設備的RSRP值表示,範圍可以用RSRP上限閾值和RSRP下限閾值表示。
可選地,在本發明實施例中,網絡側設備發送的用於指示終端設備的預定時間段的指示信息,也可以攜帶於廣播消息或信令中。
應理解,在本發明實施例中,本發明僅以距離閾值、RSRP上限閾值和RSRP下限閾值爲例進行說明,終端設備還可以根據其他可以表徵終端設備的位置變化範圍的合理的信息或指標,對預設條件進行判斷,對此不作具體限定。
因此,本發明實施例的傳輸數據的方法,終端設備確定該終端設備滿足重用第一TA值的預設條件,並根據該第一TA值進行數據傳輸,其中,該第一TA值是該終端設備上一次數據傳輸所使用的,能夠降低延時,以及减少系統的信令開銷。進一步地,終端設備所滿足的預設條件可以通過比較終端設備的RSRP值與RSRP上限閾值和RSRP下限閾值來確定。
應理解,在本發明的各種實施例中,上述各過程的序號的大小並不意味著執行順序的先後,各過程的執行順序應以其功能和內在邏輯確定,而不應對本發明實施例的實施過程構成任何限定。
前面從終端設備的角度描述了根據本發明實施例的傳輸數據的方法,下面將從網絡側設備的角度描述根據本發明實施例的傳輸數據的方法。應理解,爲了簡潔,對於與終端設備側的一些重複的概念或者內容將不作贅述。
圖3示出了根據本發明另一實施例的傳輸數據的方法300的示意性流程圖。該方法300可以由網絡側設備執行,例如,該網絡側設備可以是圖1中的基站21。如圖3所示,該方法300包括以下步驟:
S310,接收終端設備在確定該終端設備滿足重用第一時間提前量TA值的預設條件時根據該第一TA值傳輸的數據,其中,該第一TA值是該終端設備上一次數據傳輸所使用的。
在本發明實施例中,網絡側設備可以接收終端設備根據第一TA值發送的數據,該第一TA值是終端設備上一次傳輸所使用的。並且,終端設備是在確定其位置變化信息滿足預設條件時,重用該第一TA值的。這樣,網絡側設備無需重新爲終端設備計算新的TA值,從而降低了時延,减少了系統的信令開銷。
可選地,作爲一個實施例,在S310之前,該方法300還包括:
向該終端設備發送距離閾值;
其中,S310包括:
接收該終端設備在確定該終端設備的當前位置與該終端設備進行上一次數據傳輸的位置之間的距離不大於該距離閾值時,根據該第一TA值傳輸的數據。
具體而言,網絡側設備可以向終端設備發送距離閾值,使得終端設備可以根據該距離閾值來判斷其是否滿足預設條件。當終端設備確定其當前位置與該終端設備進行上一次數據傳輸的位置之間的距離,不大於該終端設備的距離閾值時,網絡側設備可以接收終端設備重用該第一TA值向網絡側設備發送的數據。
可選地,向該終端設備發送距離閾值,包括:
通過廣播消息或信令向該終端設備發送該距離閾值。
具體而言,網絡側設備向終端設備發送距離閾值時,可以通過廣播消息或專用信令(比如,RRC信令)等多種形式進行發送,對此不作限定。
因此,網絡側設備可以接收終端設備在確定該終端設備滿足重用第一TA值的預設條件時根據該第一TA值傳輸的數據,其中,該第一TA值是該終端設備上一次數據傳輸所使用的,避免了網絡側設備重新爲終端設備計算新的TA值,能夠降低延時,减少系統的信令開銷。進一步地,網絡側設備可以向終端設備發送距離閾值,以便於終端設備根據距離閾值確定其滿足重用第一TA值的預設條件。
可選地,作爲一個實施例,在S310之前,該方法300還包括:
向該終端設備發送信號功率上限閾值和信號功率下限閾值,其中,該信號功率上限閾值大於該信號功率下限閾值;
其中,S310包括:
接收該終端設備在確定該終端設備的信號功率值大於信號功率下限閾值,且小於信號功率上限閾值時,根據該第一TA值傳輸的數據。
比如,可選地,作爲一個實施例,在S310之前,該方法300還包括:
向該終端設備發送參考信號接收功率RSRP上限閾值和RSRP下限閾值,其中,該RSRP上限閾值大於該RSRP下限閾值;
其中,S310包括:
接收該終端設備在確定該終端設備的參考信號接收功率RSRP值大於RSRP下限閾值,且小於RSRP上限閾值時,根據該第一TA值傳輸的數據。
具體而言,網絡側設備可以向終端設備發送RSRP上限閾值和RSRP下限閾值,使得終端設備可以根據該RSRP上限閾值和該RSRP下限閾值來判斷其是否滿足預設條件。當終端設備確定其RSRP值大於RSRP下限閾值,且小於RSRP上限閾值時,網絡側設備可以接收該終端設備重用該第一TA值向網絡側設備發送的數據。
可選地,向該終端設備發送RSRP上限閾值和RSRP下限閾值,包括:
通過廣播消息或信令向該終端設備發送該RSRP上限閾值和該RSRP下限閾值。
具體而言,網絡側設備向終端設備發送RSRP上限閾值和RSRP下限閾值時,可以通過廣播消息或專用信令(比如,RRC信令)等多種形式進行發送,對此不作限定。
可選地,該方法300還包括:
向該終端設備發送指示信息,該指示信息用於指示預定時間段;
其中,該接收終端設備在確定該終端設備的位置變化信息滿足預設條件時根據第一時間提前量TA值傳輸的數據,包括:
接收該終端設備在該預定時間段內,在確定該終端設備的參考信號接收功率RSRP值大於RSRP下限閾值,且小於RSRP上限閾值時,根據該第一TA值傳輸的數據。
具體而言,網絡側設備可以向終端設備發送指示信息,該指示信息用於指示終端設備的預定時間段,以便於終端設備在該預定時間段內,在確定該終端設備的RSRP值大於RSRP下限閾值,且小於RSRP上限閾值時,根據該第一TA值向網絡側設備發送數據。
可選地,在具體實現時,該預定時間段可以理解爲網絡側設備爲終端設備設定的定時器,譬如在多少分鐘內,只要終端設備測得基站信號强度不大於一個範圍,則重用第一TA值。
因此,網絡側設備可以接收終端設備在確定該終端設備滿足重用第一TA值的預設條件時根據該第一TA值傳輸的數據,其中,該第一TA值是該終端設備上一次數據傳輸所使用的,避免了網絡側設備重新爲終端設備計算新的TA值,能夠降低延時,减少系統的信令開銷。進一步地,網絡側設備可以向終端設備發送RSRP上下限閾值,以便於終端設備根據RSRP上下限閾值確定其位置變化信息滿足重用第一TA值的預設條件。
應理解,在本發明的各種實施例中,上述各過程的序號的大小並不意味著執行順序的先後,各過程的執行順序應以其功能和內在邏輯確定,而不應對本發明實施例的實施過程構成任何限定。
上文從終端設備和網絡側設備詳細描述了根據本發明實施例的傳輸數據的方法,下面將描述根據本發明實施例的終端設備和網絡側設備。
圖4示出了根據本發明實施例的終端設備400的示意性框圖。如圖4所示,該終端設備400包括:
確定模塊410,用於確定終端設備400滿足重用第一時間提前量TA值的預設條件;
傳輸模塊420,用於根據該第一TA值進行數據傳輸,其中,該第一TA值是該終端設備400上一次數據傳輸所使用的。
在本發明實施例中,終端設備確定該終端設備滿足重用第一TA值的預設條件,並根據該第一TA值進行數據傳輸,其中,該第一TA值是該終端設備上一次數據傳輸所使用的,能夠降低延時,以及减少信令開銷。
可選地,作爲一個實施例,該確定模塊410具體用於:
確定該終端設備400的當前位置與該終端設備400進行上一次數據傳輸的位置之間的距離不大於距離閾值。
可選地,如圖4-1,圖4-1爲圖4所描述的裝置的一種變型結構,該終端設備400還包括:
第一接收模塊430,用於接收網絡側設備發送的該距離閾值。
可選地,作爲一個實施例,該確定模塊410具體用於:
確定該終端設備400的信號功率值大於信號功率下限閾值,且小於信號功率上限閾值,其中,該信號功率上限閾值大於該信號功率下限閾值。
可選地,如圖4-2,圖4-2爲圖4所描述的裝置的一種變型結構,該終端設備400還包括:
第二接收模塊440,用於接收網絡側設備發送的該信號功率上限閾值和該信號功率下限閾值。
可選地,該確定模塊410具體用於:
在預定時間段內,確定該終端設備400的參考信號接收功率信號功率值大於信號功率下限閾值,且小於信號功率上限閾值,其中,該信號功率上限閾值大於該信號功率下限閾值。
可選地,如圖4-3,圖4-3爲圖3所描述的裝置的一種變型結構,該終端設備400還包括:
第三接收模塊450,用於接收該網絡側設備發送的指示信息,該指示信息用於指示該預定時間段。
可選地,該第一接收模塊430具體用於:
接收網絡側設備通過廣播消息或信令發送的該距離閾值。
可選地,該第二接收模塊440具體用於:
接收網絡側設備通過廣播消息或信令發送的該信號功率上限閾值和該信號功率下限閾值。
根據本發明實施例的終端設備400可執行根據本發明實施例的傳輸數據的方法200,並且該終端設備400中的各個模塊的上述和其它操作和/或功能分別爲了實現前述各個方法的相應流程,爲了簡潔,在此不再贅述。
因此,本發明實施例的終端設備400,通過確定該終端設備400滿足重用第一TA值的預設條件,並根據第一TA值進行數據傳輸,其中,該第一TA值是該終端設備400上一次數據傳輸所使用的,能夠降低延時,以及减少系統的信令開銷。
應注意,本發明實施例中,傳輸模塊420可以由發送器實現,接收模塊420可以由接收器實現,確定模塊410可以由處理器實現。如圖5所示,終端設備500可以包括處理器501、接收器502、發送器503和存儲器504。其中,存儲器504可以用於存儲處理器501執行的代碼等。處理器501用於執行存儲器504所存儲的代碼。
終端設備500中的各個組件通過總線系統505耦合在一起,其中總線系統505除包括數據總線之外,還包括電源總線、控制總線和狀態信號總線。
圖6是本發明一個實施例的系統芯片的示意性結構圖。圖6的系統芯片600包括輸入介面610、輸出介面620、至少一個處理器630、存儲器640,該輸入介面610、輸出介面620、該處理器630以及存儲器640之間通過總線650相連,該處理器630用於執行該存儲器640中的代碼,當該代碼被執行時,該處理器630實現圖2中由終端設備執行的方法。
圖4所示的終端設備400或圖5所示的終端設備500或圖6所示的系統芯片600能夠實現前述圖2方法實施例中由終端設備所實現的各個過程,爲避免重複,這裏不再贅述。
圖7示出了根據本發明實施例的網絡側設備700的示意性框圖。如圖7所示,該網絡側設備700包括:
接收模塊710,用於接收終端設備在確定該終端設備滿足重用第一時間提前量TA值的預設條件時根據該第一TA值傳輸的數據,其中,該第一TA值是該終端設備上一次數據傳輸所使用的。
在本發明實施例中,網絡側設備可以接收終端設備根據第一TA值發送的數據,該第一TA值是終端設備上一次傳輸所使用的。並且,終端設備是在確定其滿足重用第一TA值的預設條件時,重用該第一TA值的。這樣,網絡側設備無需重新爲終端設備計算新的TA值,從而降低了時延,减少了系統的信令開銷。
可選地,作爲一個實施例,如圖7-1,圖7-1爲圖7所描述的裝置的一種變型結構,該網絡側設備700還包括:
第一發送模塊720,用於向該終端設備發送距離閾值;
其中,該接收模塊710具體用於:
接收該終端設備在確定該終端設備的當前位置與該終端設備進行上一次數據傳輸的位置之間的距離,不大於該第一發送模塊720發送的該距離閾值時,根據該第一TA值傳輸的數據。
可選地,該第一發送模塊720具體用於:
通過廣播消息或信令向該終端設備發送該距離閾值。
可選地,作爲一個實施例,如圖7-2,圖7-2爲圖7所描述的裝置的一種變型結構,該網絡側設備700還包括:
第二發送模塊730,用於向該終端設備發送參考信號接收功率信號功率上限閾值和信號功率下限閾值,其中,該信號功率上限閾值大於該信號功率下限閾值;
其中,該接收模塊710具體用於:
接收該終端設備在確定該終端設備的參考信號接收功率信號功率值大於該第二發送模塊730發送的該信號功率下限閾值,且小於該第二發送模塊730發送的該信號功率上限閾值時,根據該第一TA值傳輸的數據。
可選地,作爲一個實施例,如圖7-3,圖7-3爲圖7所描述的裝置的一種變型結構,該網絡側設備700還包括:
第三發送模塊740,用於向該終端設備發送指示信息,該指示信息用於指示預定時間段;
其中,該接收模塊710具體用於:
接收該終端設備在該預定時間段內,在確定該終端設備的參考信號接收功率信號功率值大於信號功率下限閾值,且小於信號功率上限閾值時,根據該第一TA值傳輸的數據。
可選地,該第二發送模塊730具體用於:
通過廣播消息或信令向該終端設備發送該信號功率上限閾值和該信號功率下限閾值。
根據本發明實施例的網絡側設備700可執行根據本發明實施例的傳輸數據的方法300,並且該網絡側設備700中的各個模塊的上述和其它操作和/或功能分別爲了實現前述各個方法的相應流程,爲了簡潔,在此不再贅述。
因此,本發明實施例的網絡側設備700,接收終端設備在確定該終端設備滿足重用第一TA值的預設條件時根據該第一TA值傳輸的數據,其中,該第一TA值是該終端設備上一次數據傳輸所使用的,避免了網絡側設備重新爲終端設備計算新的TA值,能夠降低延時,减少系統的信令開銷。
應注意,本發明實施例中,接收模塊710由接收器實現,第一發送模塊720、第二發送模塊730、第三發送模塊740可以由發送器實現。如圖8所示,網絡側設備800可以包括處理器801、接收器802、發送器803和存儲器804。其中,存儲器804可以用於存儲處理器801執行的代碼等。處理器801用於執行存儲器804所存儲的代碼。
網絡側設備800中的各個組件通過總線系統805耦合在一起,其中總線系統805除包括數據總線之外,還包括電源總線、控制總線和狀態信號總線。
圖9是本發明實施例的系統芯片的一個示意性結構圖。圖9的系統芯片900包括輸入介面910、輸出介面920、至少一個處理器930、存儲器940,所述輸入介面910、輸出介面920、所述處理器930以及存儲器940之間通過總線950相連,所述處理器930用於執行所述存儲器940中的代碼,當所述代碼被執行時,所述處理器930實現圖3中由網絡側設備執行的方法。
圖7所示的網絡側設備700或圖8所示的網絡側設備800或圖9所示的系統芯片900能夠實現前述圖3方法實施例中由網絡側設備所實現的各個過程,爲避免重複,這裏不再贅述。
可以理解,本發明實施例中的處理器可以是一種集成電路芯片,具有信號的處理能力。在實現過程中,上述方法實施例的各步驟可以通過處理器中的硬件的集成邏輯電路或者軟件形式的指令完成。上述的處理器可以是通用處理器、數字信號處理器(digital signal processor,簡稱“DSP”)、專用集成電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簡稱“ASIC”)、現成可編程門陣列(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簡稱“FPGA”)或者其他可編程邏輯器件、分立門或者晶體管邏輯器件、分立硬件組件。可以實現或者執行本發明實施例中的公開的各方法、步驟及邏輯框圖。通用處理器可以是微處理器或者該處理器也可以是任何常規的處理器等。結合本發明實施例所公開的方法的步驟可以直接體現爲硬件譯碼處理器執行完成,或者用譯碼處理器中的硬件及軟件模塊組合執行完成。軟件模塊可以位於隨機存儲器,閃存、唯讀存儲器,可編程唯讀存儲器或者電子抹除式可編程存儲器、寄存器等本領域成熟的存儲介質中。該存儲介質位於存儲器,處理器讀取存儲器中的信息,結合其硬件完成上述方法的步驟。
可以理解,本發明實施例中的存儲器可以是易失性存儲器或非易失性存儲器,或可包括易失性和非易失性存儲器兩者。其中,非易失性存儲器可以是唯讀存儲器(read-only memory,簡稱“ROM”)、可編程唯讀存儲器(programmable ROM,簡稱“PROM”)、抹除式可編程唯讀存儲器(erasable PROM,簡稱“EPROM”)、電抹除式可編程唯讀存儲器(electrically EPROM,簡稱“EEPROM”)或閃存。易失性存儲器可以是隨機存取存儲器(random access memory,簡稱“RAM”),其用作外部高速緩存。通過示例性但不是限制性說明,許多形式的RAM可用,例如靜態隨機存取存儲器(static RAM,簡稱“SRAM”)、動態隨機存取存儲器(dynamic RAM,簡稱“DRAM”)、同步動態隨機存取存儲器(synchronous DRAM,簡稱“SDRAM”)、雙倍數據速率同步動態隨機存取存儲器(double data rate SDRAM,簡稱“DDR SDRAM”)、增强型同步動態隨機存取存儲器(enhanced SDRAM,簡稱“ESDRAM”)、同步連接動態隨機存取存儲器(synchlink DRAM,簡稱“SLDRAM”)和直接內存總線隨機存取存儲器(direct rambus RAM,簡稱“DR RAM”)。應注意,本文描述的系統和方法的存儲器旨在包括但不限於這些和任意其它適合類型的存儲器。
另外,本文中術語“系統”和“網絡”在本文中常被可互換使用。本文中術語“和/或”,僅僅是一種描述關聯對象的關聯關係,表示可以存在三種關係,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單獨存在A,同時存在A和B,單獨存在B這三種情况。另外,本文中字符“/”,一般表示前後關聯對象是一種“或”的關係。
應理解,在本發明實施例中,“與A相應的B”表示B與A相關聯,根據A可以確定B。但還應理解,根據A確定B並不意味著僅僅根據A確定B,還可以根據A和/或其它信息確定B。
應理解,在本發明的各種實施例中,上述各過程的序號的大小並不意味著執行順序的先後,各過程的執行順序應以其功能和內在邏輯確定,而不應對本發明實施例的實施過程構成任何限定。
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可以意識到,結合本文中所公開的實施例描述的各示例的單元及算法步驟,能夠以電子硬件、或者計算機軟件和電子硬件的結合來實現。這些功能究竟以硬件還是軟件方式來執行,取决於技術方案的特定應用和設計約束條件。專業技術人員可以對每個特定的應用來使用不同方法來實現所描述的功能,但是這種實現不應認爲超出本發明的範圍。
所屬領域的技術人員可以清楚地瞭解到,爲描述的方便和簡潔,上述描述的系統、裝置和單元的具體工作過程,可以參考前述方法實施例中的對應過程,在此不再贅述。
在本申請所提供的幾個實施例中,應該理解到,所揭露的系統、裝置和方法,可以通過其它的方式實現。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裝置實施例僅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單元的劃分,僅僅爲一種邏輯功能劃分,實際實現時可以有另外的劃分方式,例如多個單元或組件可以結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個系統,或一些特徵可以忽略,或不執行。另一點,所顯示或討論的相互之間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連接可以是通過一些介面,裝置或單元的間接耦合或通信連接,可以是電性,機械或其它的形式。
所述作爲分離部件說明的單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開的,作爲單元顯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單元,即可以位於一個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個網絡單元上。可以根據實際的需要選擇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單元來實現本實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發明各個實施例中的各功能單元可以集成在一個處理單元中,也可以是各個單元單獨物理存在,也可以兩個或兩個以上單元集成在一個單元中。
所述功能如果以軟件功能單元的形式實現並作爲獨立的產品銷售或使用時,可以存儲在一個計算機可讀取存儲介質中。基於這樣的理解,本發明的技術方案本質上或者說對現有技術做出貢獻的部分或者該技術方案的部分可以以軟件產品的形式體現出來,該計算機軟件產品存儲在一個存儲介質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計算機設備(可以是個人計算機,服務器,或者網絡設備等)執行本發明各個實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驟。而前述的存儲介質包括:USB硬碟、移動硬碟、唯讀存儲器(read-only memory,ROM)、隨機存取存儲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磁碟或者光盤等各種可以存儲程式代碼的介質。
以上所述,僅爲本發明的具體實施方式,但本發明的保護範圍並不局限於此,任何熟悉本技術領域的技術人員在本發明揭露的技術範圍內,可輕易想到變化或替換,都應涵蓋在本發明的保護範圍之內。因此,本發明的保護範圍應以申請專利範圍的保護範圍爲准。
11、12、13、400、500‧‧‧終端設備
21‧‧‧基站
200、300‧‧‧方法
S210、S220、S310‧‧‧步驟
410‧‧‧確定模塊
420‧‧‧傳輸模塊
430‧‧‧第一接收模塊
440‧‧‧第二接收模塊
450‧‧‧第三接收模塊
501、630、801、930‧‧‧處理器
502、802‧‧‧接收器
503、803‧‧‧發送器
504、640、804、940‧‧‧存儲器
505、805‧‧‧總線系統
600、900‧‧‧系統芯片
610、910‧‧‧輸入介面
620、920‧‧‧輸出介面
650、950‧‧‧總線
700、800‧‧‧網絡側設備
710‧‧‧接收模塊
720‧‧‧第一發送模塊
730‧‧‧第二發送模塊
740‧‧‧第三發送模塊
圖1是一個應用場景的示意圖。
圖2是根據本發明實施例的傳輸數據的方法的示意性流程圖。
圖3是根據本發明另一實施例的傳輸數據的方法的示意性流程圖。
圖4是根據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終端設備的示意性框圖。
圖4-1是根據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終端設備的另一示意性框圖。
圖4-2是根據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終端設備的另一示意性框圖。
圖4-3是根據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終端設備的另一示意性框圖。
圖5是根據本發明實施例的終端設備的結構框圖。
圖6是根據本發明實施例的系統芯片的示意性結構圖。
圖7是根據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網絡側設備的示意性框圖。
圖7-1是根據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網絡側設備的另一示意性框圖。
圖7-2是根據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網絡側設備的另一示意性框圖。
圖7-3是根據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網絡側設備的另一示意性框圖。
圖8是根據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網絡側設備的結構框圖。
圖9是根據本發明實施例的系統芯片的示意性結構圖。
200‧‧‧方法
S210、S220‧‧‧步驟

Claims (30)

  1. 一種傳輸數據的方法,其中,包括: 確定一終端設備滿足重用一第一時間提前量TA值的預設條件;以及 根據所述第一TA值進行數據傳輸,其中,所述第一TA值是所述終端設備上一次數據傳輸所使用的。
  2.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確定所述終端設備滿足第一重用時間提前量TA值的預設條件,包括: 確定所述終端設備的當前位置與所述終端設備進行上一次數據傳輸的位置之間的距離不大於一距離閾值。
  3.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方法還包括: 接收一網絡側設備發送的所述距離閾值。
  4.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確定所述終端設備滿足重用第一時間提前量TA值的預設條件,包括: 確定所述終端設備的信號功率值大於一信號功率下限閾值,且小於一信號功率上限閾值,其中,所述信號功率上限閾值大於所述信號功率下限閾值。
  5.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方法還包括: 所述接收所述網絡側設備發送的所述信號功率上限閾值和所述信號功率下限閾值。
  6.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4或5項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確定所述終端設備滿足重用第一時間提前量TA值的預設條件,還包括: 在一預定時間段內,確定所述終端設備的信號功率值大於所述信號功率下限閾值,且小於所述信號功率上限閾值,其中,所述信號功率上限閾值大於所述信號功率下限閾值。
  7.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方法還包括: 接收所述網絡側設備發送的一指示信息,所述指示信息用於指示所述預定時間段。
  8.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接收網絡側設備發送的所述距離閾值包括: 接收所述網絡側設備通過廣播消息或信令發送的所述距離閾值。
  9.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接收所述網絡側設備發送的所述信號功率上限閾值和所述信號功率下限閾值,包括: 接收所述網絡側設備通過廣播消息或信令發送的所述信號功率上限閾值和所述信號功率下限閾值。
  10. 一種傳輸數據的方法,其中,包括: 接收一終端設備在確定所述終端設備滿足重用一第一時間提前量TA值的預設條件時根據所述第一TA值傳輸的數據,其中,所述第一TA值是所述終端設備上一次數據傳輸所使用的。
  11.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0項所述的方法,其中,在所述接收所述終端設備在確定所述終端設備滿足重用第一時間提前量TA值的預設條件時根據所述第一TA值傳輸的數據之前,所述方法還包括: 向所述終端設備發送一距離閾值; 其中,所述接收所述終端設備在確定所述終端設備滿足重用第一時間提前量TA值的預設條件時根據所述第一TA值傳輸的數據,包括: 接收所述終端設備在確定所述終端設備的當前位置與所述終端設備進行上一次數據傳輸的位置之間的距離不大於所述距離閾值時,根據所述第一TA值傳輸的數據。
  12.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1項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向所述終端設備發送所述距離閾值,包括: 通過廣播消息或信令向所述終端設備發送所述距離閾值。
  13.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0項所述的方法,其中,在所述接收所述終端設備在確定所述終端設備滿足重用第一時間提前量TA值的預設條件時根據所述第一TA值傳輸的數據之前,所述方法還包括: 一向所述終端設備發送一信號功率上限閾值和一信號功率下限閾值,其中,所述信號功率上限閾值大於所述信號功率下限閾值; 其中,所述接收所述終端設備在確定所述終端設備滿足重用第一時間提前量TA值的預設條件時根據所述第一TA值傳輸的數據,包括: 接收所述終端設備在確定所述終端設備的信號功率值大於所述信號功率下限閾值,且小於所述信號功率上限閾值時,根據所述第一TA值傳輸的數據。
  14.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3項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方法還包括: 向所述終端設備發送一指示信息,所述指示信息用於指示一預定時間段; 其中,所述接收所述終端設備在確定所述終端設備的位置變化信息滿足預設條件時根據第一時間提前量TA值傳輸的數據,包括: 接收所述終端設備在所述預定時間段內,在確定所述終端設備的信號功率值大於所述信號功率下限閾值,且小於所述信號功率上限閾值時,根據所述第一TA值傳輸的數據。
  15.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3或14項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向所述終端設備發送所述信號功率上限閾值和所述信號功率下限閾值,包括: 通過廣播消息或信令向所述終端設備發送所述信號功率上限閾值和所述信號功率下限閾值。
  16. 一種終端設備,其中,包括: 一確定模塊,用於確定一終端設備滿足重用一第一時間提前量TA值的預設條件;以及 一傳輸模塊,用於根據所述第一TA值進行數據傳輸,其中,所述第一TA值是所述終端設備上一次數據傳輸所使用的。
  17.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6項所述的終端設備,其中,所述確定模塊具體用於: 確定所述終端設備的當前位置與所述終端設備進行上一次數據傳輸的位置之間的距離不大於一距離閾值。
  18.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7項所述的終端設備,其中,所述終端設備還包括: 一第一接收模塊,用於一接收一網絡側設備發送的所述距離閾值。
  19.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6項所述的終端設備,其中,所述確定模塊具體用於: 確定所述終端設備的參考信號接收功率信號功率值大於一信號功率下限閾值,且小於一信號功率上限閾值,其中,所述信號功率上限閾值大於所述信號功率下限閾值。
  20.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9項所述的終端設備,其中,所述終端設備還包括: 一第二接收模塊,用於所述接收所述網絡側設備發送的所述信號功率上限閾值和所述信號功率下限閾值。
  21.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9或20項所述的終端設備,其中,所述確定模塊具體用於: 在一預定時間段內,確定所述終端設備的信號功率值大於所述信號功率下限閾值,且小於所述信號功率上限閾值,其中,所述信號功率上限閾值大於所述信號功率下限閾值。
  22.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21項所述的終端設備,其中,所述終端設備還包括: 一第三接收模塊,用於接收所述網絡側設備發送的一指示信息,所述指示信息用於指示所述預定時間段。
  23.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8項所述的終端設備,其中,所述第一接收模塊具體用於: 接收所述網絡側設備通過廣播消息或信令發送的所述距離閾值。
  24.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20項所述的終端設備,其中,所述第二接收模塊具體用於: 接收所述網絡側設備通過廣播消息或信令發送的所述信號功率上限閾值和所述信號功率下限閾值。
  25. 一種網絡側設備,其中,包括: 一接收模塊,用於接收一終端設備在確定所述終端設備滿足重用一第一時間提前量TA值的預設條件時根據所述第一TA值傳輸的數據,其中,所述第一TA值是所述終端設備上一次數據傳輸所使用的。
  26.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25項所述的網絡側設備,其中,所述網絡側設備還包括: 一第一發送模塊,用於向所述終端設備發送一距離閾值;以及, 其中,所述接收模塊具體用於: 接收所述終端設備在確定所述終端設備的當前位置與所述終端設備進行上一次數據傳輸的位置之間的距離,不大於所述第一發送模塊發送的所述距離閾值時,根據所述第一TA值傳輸的數據。
  27.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26項所述的網絡側設備,其中,所述第一發送模塊具體用於: 通過廣播消息或信令向所述終端設備發送所述距離閾值。
  28.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25項所述的網絡側設備,其中,所述網絡側設備還包括: 一第二發送模塊,用於向所述終端設備發送參考信號接收功率一信號功率上限閾值和一信號功率下限閾值,其中,所述信號功率上限閾值大於所述信號功率下限閾值; 其中,所述接收模塊具體用於: 接收所述終端設備在確定所述終端設備的信號功率值大於所述第二發送模塊發送的所述信號功率下限閾值,且小於所述第二發送模塊發送的所述信號功率上限閾值時,根據所述第一TA值傳輸的數據。
  29.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28項所述的網絡側設備,其中,所述網絡側設備還包括: 一第三發送模塊,用於向所述終端設備發送一指示信息,所述指示信息用於指示一預定時間段;以及, 其中,所述接收模塊具體用於: 接收所述終端設備在所述預定時間段內,在確定所述終端設備的信號功率值大於所述信號功率下限閾值,且小於所述信號功率上限閾值時,根據所述第一TA值傳輸的數據。
  30.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28或29項所述的網絡側設備,其中,所述第二發送模塊具體用於: 通過廣播消息或信令向所述終端設備發送所述信號功率上限閾值和所述信號功率下限閾值。
TW106123102A 2016-08-19 2017-07-10 傳輸數據的方法、終端設備和網絡側設備 TWI737767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CN2016/096066 2016-08-19
WOPCT/CN2016/096066 2016-08-19
PCT/CN2016/096066 WO2018032508A1 (zh) 2016-08-19 2016-08-19 传输数据的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侧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808040A true TW201808040A (zh) 2018-03-01
TWI737767B TWI737767B (zh) 2021-09-01

Family

ID=6119629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6123102A TWI737767B (zh) 2016-08-19 2017-07-10 傳輸數據的方法、終端設備和網絡側設備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Link
US (1) US10849146B2 (zh)
EP (1) EP3490275B1 (zh)
JP (1) JP6900464B2 (zh)
KR (1) KR20190039288A (zh)
CN (1) CN109565696B (zh)
TW (1) TWI737767B (zh)
WO (1) WO2018032508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447648B (zh) * 2019-01-16 2021-09-1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相关设备以及系统
CN111836351B (zh) * 2019-04-22 2023-06-23 普天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功率分配方法及装置
CN113597794B (zh) * 2019-08-06 2024-02-23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随机接入的方法和设备
CN116456445A (zh) * 2020-06-24 2023-07-18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无线通信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
US11943722B2 (en) 2021-03-31 2024-03-26 Apple Inc. Uplink timing synchronization maintenance in secondary cell group

Family Cites Familie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50053099A1 (en) * 2003-09-05 2005-03-10 Spear Stephen L. Timing advance determination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devices and methods
CN1744464A (zh) 2004-08-31 2006-03-08 西门子(中国)有限公司 时分-同步码分多址接入系统中用户设备测量报告的修正方法
FI20065197A0 (fi) * 2006-03-27 2006-03-27 Nokia Corp Nousevan siirtotien synkronointiparametrin voimassaolon päättely pakettiradiojärjestelmässä
EP2367386B1 (en) * 2010-03-12 2020-08-12 BlackBerry Limited Timing advance enhancements for cellular communications
EP2469942A1 (en) * 2010-12-21 2012-06-27 Research in Motion UK Limited RACH procedures and power level for MTC devices
CN102547836B (zh) 2010-12-23 2014-07-02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设计院有限公司 一种确定移动终端的运动轨迹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2651908B (zh) * 2011-02-28 2015-01-2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传输数据的方法及设备
JP2013021496A (ja) * 2011-07-11 2013-01-31 Fujitsu Ltd 移動局、及び送信制御方法
EP2827660A1 (en) 2013-07-16 2015-01-21 Alcatel Lucent Mobile terminal and base station
US20160345348A1 (en) * 2014-01-28 2016-11-24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evice-to-device terminal for transmitting control channel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JP2015207951A (ja) * 2014-04-22 2015-11-19 株式会社Jvcケンウッド 端末装置、基地局装置、通信システム、通信方法
CN104703120B (zh) * 2015-04-01 2018-12-25 南京佰联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移动通信方法和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6900464B2 (ja) 2021-07-07
EP3490275A4 (en) 2019-05-29
US10849146B2 (en) 2020-11-24
TWI737767B (zh) 2021-09-01
JP2019531009A (ja) 2019-10-24
CN109565696A (zh) 2019-04-02
CN109565696B (zh) 2021-03-19
EP3490275B1 (en) 2021-03-31
KR20190039288A (ko) 2019-04-10
WO2018032508A1 (zh) 2018-02-22
EP3490275A1 (en) 2019-05-29
US20190191449A1 (en) 2019-06-2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736993B2 (en) Random access method, terminal device and network device
US20220386184A1 (en) Mobility management method, terminal, and base station
TWI737767B (zh) 傳輸數據的方法、終端設備和網絡側設備
US9942910B2 (en)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data on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 user equipment, and access point
TW201804858A (zh) 發送和接收尋呼消息的方法、接入網設備和終端設備
TW201824906A (zh) 用於非連續接收的數據傳輸方法和裝置
WO2020134726A1 (zh) 随机接入统计信息的上报方法及装置
US11617213B2 (en) Method for random access, and terminal device and network device
WO2021175185A1 (zh)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US11523432B2 (en) Signal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device
WO2020107429A1 (zh) 随机接入的方法和设备
WO2021087929A1 (zh) 一种随机接入的方法和装置
WO2020057519A1 (zh) 调度方法、设备与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WO2020087476A1 (zh) 传输系统信息的方法和设备
TWI749312B (zh) 一種擁塞控制方法、設備及裝置
EP3606181B1 (en) Method for terminal device to access network and terminal device
TW201924463A (zh) 確定非競爭隨機存取資源的方法、網路設備和終端設備
TW202007215A (zh) 波束故障恢復實現方法、裝置、晶片及電腦程式
JP2018529291A (ja) 音声ベアラセットアップの方法及びアクセスネットワークデバイス
TWI676381B (zh) 發送隨機接入前導的方法和終端設備
WO2021120126A1 (zh) 无线通信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
CN115515087A (zh) 一种会话建立方法、设备、装置及存储介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