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1805513A - 動作鎖 - Google Patents

動作鎖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1805513A
TW201805513A TW105125856A TW105125856A TW201805513A TW 201805513 A TW201805513 A TW 201805513A TW 105125856 A TW105125856 A TW 105125856A TW 105125856 A TW105125856 A TW 105125856A TW 201805513 A TW201805513 A TW 201805513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lock
wheels
pressed
wheel
locking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512585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尤俊德
Original Assignee
富爾億實業有限公司
和企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富爾億實業有限公司, 和企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富爾億實業有限公司
Priority to TW10512585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201805513A/zh
Publication of TW20180551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805513A/zh

Links

Landscapes

  • Lock And Its Accessories (AREA)

Abstract

本發明關於一種動作鎖,其包括一殼體及設於該殼體上的一鎖鉤、一鎖制機構及一驅動裝置。其中,該鎖制機構包括設於該殼體內的一鎖制本體及設於該鎖制本體上的一鎖舌及複數密碼輪。該鎖舌係可相對於該鎖制本體活動,以鎖制或釋放該鎖鉤,而該些密碼輪係可被轉動,以決定是否允許該鎖舌移動。該驅動裝置包括設於該殼體內的一驅動本體及設於該驅動本體上且外露於該殼體的一歸零鈕及複數解鎖鍵。該歸零鈕可被按壓以使該鎖制機構之該些密碼輪從一非解鎖狀態回歸至一歸零狀態;而在該歸零鈕被按壓後,該些解鎖鍵可被重複按壓數次以對該些密碼輪輸入一組密碼,使得該些密碼輪從該歸零狀態轉動至一解鎖狀態,以使該鎖舌解除對該鎖鉤之鎖制。

Description

動作鎖
本發明係關於一種鎖具,尤指一種利用按壓動作來到達到解鎖目的之動作鎖。
傳統之鎖具是利用鑰匙或是直接撥動號碼輪的方式達到解鎖的目的。然而,另一種鎖具是不需要鑰匙也沒有撥號輪來用於解鎖,而是利用按壓或是推動按鈕的動作來達到解鎖目的,姑且在此稱其作動作鎖。
如美國專利第6,718,803號所示,其係揭露一種動作鎖。該動作鎖沒有鑰匙孔也沒有外露的密碼輪,只有一個可被上下左右推動的一活動鈕。當欲解鎖時,使用者須先按壓該動作鎖的鎖鉤兩次,使其歸零,再根據一組推動次序(也就是密碼),依序朝特定方位推動該活動鈕,以達成解鎖目的。當欲變更密碼時,使用者須先撥動該動作鎖後方的一特定鈕至一密碼變更位置,才得以進行密碼變更。
美國專利第8,555,686號係顯示另一種動作鎖,其亦不具鑰匙孔也沒有外露的密碼輪。當欲解鎖時,使用者須先按壓該動作鎖前方的一歸零鈕,使其歸零,再根據一組按壓次序(也就是密碼),按壓鎖殼前方的複數解鎖鍵,以達成解鎖目的。當欲變更密碼時,使用者也是必須先撥動該動作鎖後方的一特定鈕至一密碼變更位置,才得以進行密碼變更。
本發明提供一種新的動作鎖,其包括一殼體、一鎖鉤、一鎖制機構及一驅動裝置。該鎖鉤設於該殼體上。該鎖制機構包括設於該殼體內的一鎖制本體及設於該鎖制本體上的一鎖舌及複數密碼輪,其中該鎖 舌係可相對於該鎖制本體活動,以鎖制或釋放該鎖鉤,該些密碼輪係可被轉動,以決定是否允許該鎖舌移動。該驅動裝置包括設於該殼體內的一驅動本體及設於該驅動本體上且外露於該殼體的一歸零鈕及複數解鎖鍵,其中該歸零鈕可被按壓以使該鎖制機構之該些密碼輪從一非解鎖狀態回歸至一歸零狀態;而在該歸零鈕被按壓後,該些解鎖鍵可被重複按壓數次以對該些密碼輪輸入一組密碼,使得該些密碼輪從該歸零狀態轉動至一解鎖狀態,以使該鎖舌解除對該鎖鉤之鎖制。
較佳地,該驅動裝置更包括多個按壓旋轉機構,對應該些解鎖鍵;每一解鎖鍵具有至少一推抵部,而每一按壓旋轉機構包括一傳動輪,對應該至少一推抵部,使得該解鎖鍵在被按壓一下時能驅動該對應的傳動輪旋轉一預定角度。
較佳地,該傳動輪係以非同軸的方式與其中一對應的密碼輪嚙合,使得在該解鎖鍵被按壓一下時,該傳動輪旋轉該預定角度的同時會驅動對應的密碼輪反轉另一角度。
【較佳地,該些解鎖鍵之其中一者具有兩推抵部,分別對應該按壓旋轉輪機構之兩個傳動輪,使得該解鎖鍵在被按壓一下時能同時驅動該兩傳動輪轉動。
較佳地,每一按壓旋轉機構之傳動輪更於其端面形成有一方位凸,該方位凸包括一本體及延伸自該本體的一指針尾;該歸零鈕具有多個導向槽,其形狀對應該些傳動輪之方位凸的本體之一輪廓,以在該歸零紐被按壓時,將該些方位凸之本體連同該指針尾導向一預定方位,以將該些傳動輪轉至一歸正狀態,進而帶動該些對應的密碼輪歸回至該歸零狀態。
較佳地,該鎖鉤在被解除鎖制後,該鎖鉤可進一步朝著該殼體被按壓至一密碼變更位置,以允許該些解鎖鍵被重複按壓另一組次數,以變更該組密碼,使得該歸零鈕再被按壓時,該些密碼輪將回歸到另一新的歸零狀態。
較佳地,該鎖制機構更包括一連動件,可活動地設於該鎖制本體上,當該鎖鉤被按壓至該密碼變更位置時,該連動件會水平位移,同時帶動該鎖制本體及其內之該鎖舌及該些密碼輪垂直上移,以使該些密 碼輪脫離該些傳動輪之嚙合。
較佳地,該鎖制機構更包括一扭力彈簧,該扭力彈簧具有兩引腳,其中一引腳係抵靠於該鎖舌的一端面,以積蓄一水平彈力,迫使該鎖舌卡制於該鎖鉤的一卡槽,而另一引腳係抵靠於該鎖制本體的一頂面,以積蓄一垂直彈力,迫使該鎖制本體及其內之該鎖舌及該些密碼輪垂直下移。
藉由上述之配置,本發明之動作鎖得以透過其外部的一歸零鈕使其內部的密碼輪從一非解鎖狀態回歸至一歸零狀態,並在歸零後,透過外部的複數解鎖鍵之重複按壓而輸入一組密碼,使得該些密碼輪從該歸零狀態轉動至一解鎖狀態,藉以解除鎖鉤之鎖制。此外,本發明之動作鎖有別於傳統動作鎖之密碼變更方式,而是達成仿傳統掛鎖的慣用模式,能夠符合透過按壓鎖鉤來達到變更密碼的目的。
100‧‧‧動作鎖
1‧‧‧殼體
11、12‧‧‧半殼
2‧‧‧鎖鉤
20‧‧‧根部端
201‧‧‧卡槽
202‧‧‧缺槽
203‧‧‧導斜面
21‧‧‧壓縮彈簧
3‧‧‧鎖制機構
30‧‧‧鎖制本體
301‧‧‧凸三角
302‧‧‧導斜面
31、32‧‧‧密碼輪
310、320‧‧‧缺口
33‧‧‧鎖舌
330‧‧‧舌尖
331‧‧‧止擋塊
34‧‧‧連動件
340‧‧‧本體
341‧‧‧三角塊
342‧‧‧導斜面
343‧‧‧凹三角
344‧‧‧導斜面
35‧‧‧扭力彈簧
351、352‧‧‧引腳
36‧‧‧壓縮彈簧
37‧‧‧支撐桿
4‧‧‧驅動裝置
40‧‧‧驅動本體
401‧‧‧穿孔
402‧‧‧限位肋
403‧‧‧導斜面
41-43‧‧‧解鎖鍵
411、421、422、431‧‧‧推抵部
410、420、430‧‧‧壓縮彈簧
44‧‧‧按壓旋轉機構
440‧‧‧心軸
441‧‧‧受壓件
442‧‧‧轉向件
443‧‧‧壓縮彈簧
444‧‧‧傳動輪
445‧‧‧導斜面
446‧‧‧凸肋條
447‧‧‧內環齒
448‧‧‧外環齒
449‧‧‧方位凸
449a‧‧‧本體
449b‧‧‧指針尾
46‧‧‧歸零鈕
461‧‧‧壓縮彈簧
462‧‧‧導向槽
第一圖係本發明動作鎖的外觀示意圖。
第二圖係本發明動作鎖的另一外觀示意圖。
第三圖係本發明動作鎖的立體分解示意圖。
第四圖係本發明動作鎖的另一立體分解示意圖。
第五圖係本發明動作鎖的鎖制機構之立體分解示意圖。
第六圖係本發明動作鎖的鎖制機構之另一立體分解示意圖。
第七圖係本發明動作鎖的內部配置示意圖,顯示該鎖舌卡於該鎖鉤的卡槽。
第八圖類似於第七圖,顯示該鎖鉤脫離該鎖舌之卡掣。
第九圖係本發明動作鎖的驅動裝置之立體分解示意圖。
第十圖係本發明動作鎖的驅動裝置之另一立體分解示意圖。
第十一圖係本發明動作鎖的驅動裝置之本體及按壓旋轉機構的立體分解示意圖。
第十二圖係本發明動作鎖的一局部前視圖。
第十三圖係沿著第十二圖之XIII-XIII線剖切的一局部斷面圖。
第十四圖係本發明動作鎖的俯視圖。
第十五圖係沿著第十四圖之XV-XV線剖切的一局部斷面圖。
第十六A至十六B圖係顯示該按壓旋轉機構被按壓時的作動過程。
第十七圖係沿著第十四圖之XVII-XVII線剖切的一局部斷面圖,顯示該些密碼輪處於一解鎖狀態。
第十八圖類似於第十七圖,顯示該些密碼輪處於一非解鎖狀態。
第十九A至二十二B圖係顯示本發明動作鎖的解鎖過程。
第二十三圖係顯示本發明動作鎖部分元件的立體分解示意圖。
第二十四圖係顯示本發明動作鎖部分元件的另一立體分解示意圖。
第二十五及二十六圖係顯示該鎖鉤按壓導致密碼輪抬升的過程。
第二十七及二十八圖係顯示密碼輪與傳動輪脫離的狀態。
第二十九A至三十三B圖係顯示本發明動作鎖的變更密碼的過程。
第一及二圖係顯示本發明動作鎖100的一較佳實施例之外觀。如第三及四圖所示,該動作鎖100大致包括由兩半殼11、12所組成的一殼體1,以及設於該殼體1上之一鎖鉤2、一鎖制機構3及一驅動裝置4。其中,該鎖鉤2於其根部端20的一前側壁界定有一卡槽201,朝向該鎖制機構3的一鎖舌33,且於根部端20的一後側壁界定有一缺槽202,朝向該鎖制機構3的一連動件34。此外,該缺槽202之內壁形成有一導斜面203。
參閱第五及六圖,該鎖制機構3除了包含前述之鎖舌33及連動件34之外,更包括設於該殼體1內的一鎖制本體30、設於該鎖制本體30內的兩個密碼輪31、32、貫穿該鎖制本體30的兩根支撐桿37、設於該鎖制本體30上方的一扭力彈簧35及設於該連動件34旁側的一壓縮彈簧36。其中,該鎖舌33係可活動地設於該鎖制本體30內,而該連動件34係可活動地設於該鎖制本體30的後側,且該兩支撐桿37除了貫穿該鎖制本體30,更串起該鎖舌33、該兩密碼輪31、32及該連動件34,以將該些組件組設在一起。當該些密碼輪31、32處於一非解鎖狀態時,如第七圖所示,該鎖舌33的一舌尖330係卡入該鎖鉤2之卡槽201,藉以鎖制該鎖鉤2。反之,當該些密碼輪31、32處於一解鎖狀態時,該鎖舌33可相對該鎖制本體30 橫向位移,解除對該鎖鉤2之鎖制,如第八圖所示。亦即,該鎖鉤2可被拉升,而在此拉升的過程中,該鎖舌33逐漸橫向縮入該鎖制本體30內,直到其舌尖330完全脫離鎖鉤2之卡槽20為止。
如第九及十圖所示,該驅動裝置4包括設於該殼體1內的一驅動本體40、設於該驅動本體40前側且外露於該殼體1的多個解鎖鍵41-43、設於該驅動本體40後側的兩個按壓旋轉機構44以及設於該驅動本體40底側且外露於該殼體1的一歸零鈕46。其中,該歸零鈕46可被向上按壓,以使該鎖制機構3之該些密碼輪31、32從一非解鎖狀態回歸至一歸零狀態;而在該歸零鈕46被按壓後,該些解鎖鍵41-43可被重複按壓,以對該些密碼輪31、32輸入一組密碼,使得該些密碼輪31、32從該歸零狀態轉動至一解鎖狀態,以使該鎖舌33解除對該鎖鉤2之鎖制。
根據上述,本發明之動作鎖100的操作使用方式是在該鎖鉤2被該鎖制機構3鎖制而無法移動之狀態下,使用者可先按壓該歸零鈕46,再按壓該些解鎖鍵41-43,以輸入該組密碼,以使該些密碼輪31、32轉動至該解鎖狀態,以使該鎖舌33解除對該鎖鉤2之鎖制。此時,使用者便可以施力將該鎖鉤2相對該殼體1往上拉(如第八圖所示),以開啟該動作鎖100。反之,若該些解鎖鍵41-43被按壓的次數與預設的按壓次數不符,也就是密碼不正確時,該鎖舌33將維持在鎖制該鎖鉤2之狀態(如第七圖所示),而無法開啟該動作鎖100。
詳言之,參閱第十圖並配合第十一圖的放大圖所示,該驅動本體40界定有貫穿其前、後側之複數穿孔401,每一穿孔401的孔壁環設有間隔排列之複數限位肋402,每一限位肋402的端面形成一導斜面403。兩旁側的解鎖鍵41、43各具有一推抵部411、431,而居中的解鎖鍵42則是具有兩個推抵部421、422。該些解鎖鍵41-43之推抵部411、421、422、431係插設於該驅動本體40之穿孔401之前端。此外,該些解鎖鍵41-43各具有一扭力彈簧410、430或壓縮彈簧420,使得每一解鎖鍵41-43在每次被按壓一次時就能從一原始位置移動一段距離後再彈回該原始位置,而得以被重複按壓多次。同樣地,該歸零鈕46亦具有一壓縮彈簧461,故也能在被按壓後自動彈回原位。
參閱第十一圖,該兩按壓旋轉輪機構44之結構相同,分別 用以在其前方的受壓件441被該些解鎖鍵41、42、43按壓一下時,能對應使其後方的傳動輪444朝一時針方向(順時針或逆時針)轉動一預定角度,例如60度。第十二圖係呈現該些解鎖鍵41、42、43與該歸零鈕46之位置相對關係,而第十三圖是沿著第十二圖之XIII-XIII線剖切之局部斷面圖。如第十三圖所示,兩旁側的解鎖鍵41、43之推抵部411、431分別抵頂該兩按壓旋轉輪機構44之受壓件441,而居中的該解鎖鍵42之兩推抵部421、422,亦是分別抵頂該兩按壓旋轉輪機構44之受壓件441。換句話說,按壓旁側的任一解鎖鍵41(或43)只能驅使一個對應的傳動輪444轉動,而按壓中間的該解鎖鍵42便可同時驅使兩個傳動輪444轉動。
具體而言,復參閱第十一圖,每一按壓旋轉輪機構44除了包含前述之受壓件441及傳動輪444之外,更包括同軸的一轉向件442、一心軸440及一壓縮彈簧443。其中,該受壓件441之係插設於該驅動本體40之穿孔401的後端,且該受壓件441之後端的端面之中心處界定有一接收槽(圖未示)。此外,該受壓件441之後端的端面之外環處更形成有高低起伏之複數導斜面445。該轉向件442的前端插設於該受壓件441後側的接收槽,而該轉向件442的後端之端面界定有一軸洞(圖未示),且該轉向件442的後端之四周環設有複數凸肋條446。此外,該轉向件442的該些凸肋條446的前端係分別抵靠於該受壓件441後端對應的導斜面445,如第十六A圖所示。該心軸440之前端係插設於該轉向件442後側之軸洞,而該心軸440之後端係貫穿該傳動輪444。該壓縮彈簧443係套設於該心軸440上,且夾設於該轉向件442與該傳動輪444之間,以提供該轉向件442之回復力。該傳動輪444套設於該心軸440上,且具有複數內環齒447及複數外環齒448,其中該傳動輪444之該些內環齒447係用以與該轉向件442之該些凸肋條446嚙合,而該傳動輪444之該些外環齒448係用以與該些密碼輪31、32之外環齒(未標號)嚙合,如第十五圖所示。
第十六A至十六C圖係顯示該按壓旋轉輪機構44的作動情形,也就是如何透過按壓該受壓件441達到該傳動輪444轉動的目的。值得注意的是,該按壓旋轉輪機構44作動之過程需搭配該驅動本體40之特殊設計。如前所述,該驅動本體40之每一穿孔401的孔壁環設有間隔排列之限位肋402,且每一限位肋402的端面形成一導斜面403。為便於說明起見, 該驅動本體40之限位肋402連同其導斜面403係被展開攤平顯示,且與立體的按壓旋轉輪機構44並列呈現。
如第十六A圖所示,當該受壓件441尚未受到該解鎖鍵41(42或43)之推抵部411(421、422或431)的按壓時,該轉向件442的每一凸肋條446係部分地受該驅動本體40之該些限位肋402卡制而無法轉向。再者,此時的該轉向件442之凸肋條446係尚未與該傳動輪444之內環齒447嚙合。
如第十六B圖所示,當該受壓件441受到按壓時,該轉向件442的每一凸肋條446朝該傳動輪444的方向移動,逐漸退離該驅動本體40之限位肋402的卡制,而能沿著該受壓件441之導斜面445轉動一小角度。與此同時,該轉向件442的凸肋條446已進入該傳動輪444的中心內部與該傳動輪444之內環齒447嚙合,故該受壓件441在沿著該受壓件441之導斜面445轉動時,該傳動輪444也能隨著該受壓件441一起轉動。
如第十六C圖所示,當該受壓件441不再被按壓而回到其原位時,該轉向件442的每一凸肋條446續沿著該驅動本體40之限位肋402的導斜面403繼續轉動一小角度,並同時逐漸脫離該傳動輪444之內環齒447的嚙合。
從上述的作動過程可知,該受壓件441在被按壓一下時,該傳動輪444便能對應旋轉一預定角度。換言之,使用者從該殼體1的外部按壓一下該解鎖鍵41(42或43)便可使該傳動輪444對應轉動該預定角度,且若重複按壓該解鎖鍵41(42或43),更可使對應的傳動輪444轉動更多的角度。又,如第十五圖所示,由於該傳動輪444係以非同軸的方式與對應的密碼輪31(32)相互嚙合,因此該傳動輪444轉動該預定角度的同時會驅動對應的密碼輪31(32)反轉另一角度。如此一來,若使用者從該殼體1的外部按壓一下該解鎖鍵41(42或43),將可使該密碼輪31(32)對應轉動一預定角度,且若重複按壓該解鎖鍵41(42或43),更可使該密碼輪31(32)轉動更多的角度。
參閱第十七圖並配合第五及六圖所示,該兩密碼輪31、32的前側各界定有一缺口310、320(第五圖),分別對應該鎖舌33的後側之兩止擋塊331(第六圖)。第十七圖係顯示該兩密碼輪31、32處於一解鎖狀 態,此時的該兩密碼輪31、32之缺口310、320係朝同一方向,允許該鎖舌33橫向位移。反之,第十八圖係顯示該兩密碼輪31、32處於一非解鎖狀態,此時的該兩密碼輪31、32之缺口310、320係朝不同方向,因此該兩密碼輪31、32將會阻擋該鎖舌33的兩止擋塊331,而不允許該鎖舌33位移。舉例來說,如第十九A圖所示,當該兩密碼輪31、32處於一非解鎖狀態時,該些密碼輪31、32之缺口310、320係朝向不同的方位,此時該些密碼輪31、32恰好擋住該鎖舌33後側之兩止擋塊331的移動路徑,使得該鎖舌33無法動彈。反之,如第二十二A圖所示,當該兩密碼輪31、32處於一解鎖狀態時,該些密碼輪31、32之缺口310、320皆朝向右方,此時該些密碼輪31、32的缺口310、320恰好可供接收該鎖舌33後側之兩止擋塊331,使得該鎖舌33可以往左移一小段距離,而完全內縮至該鎖制本體30內,如第八圖所示。
參閱第四或十圖,每一按壓旋轉機構44之傳動輪444更於其端面形成有一方位凸449。亦如第十九B圖所示,該傳動輪444之方位凸449包括一本體449a及延伸自該本體449a的一指針尾449b。另一方面,參閱第九及十圖,該歸零鈕46具有兩個導向槽462,其形狀對應該兩傳動輪444之方位凸449的本體449a之一輪廓,如第十九B圖所示,以在該歸零紐46被按壓時,將該些方位凸449之本體449a連同該指針尾449b導向一預定方位,以將該些傳動輪444轉至一歸正狀態,如第二十B圖所示。此時,該些傳動輪444之轉動會同時帶動與其嚙合的密碼輪31、32轉動至一歸零狀態,如第二十A圖所示。當不再受到按壓後,該歸零紐46會因其後方的壓縮彈簧461(第九圖)之彈力推使而退回其原始位置,如第二十一B圖所示,而該些密碼輪31、32則仍維持在該歸零狀態,如第二十一A圖所示。
值得注意的是,該些密碼輪31、32的歸零狀態不同於其解鎖狀態,其缺口310、320仍係朝向不同的方位,且與該非解鎖狀態(第十九A圖)時的方位不盡相同。較確切地說,該些密碼輪31、32的歸零狀態是指該些密碼輪31、32的缺口310、320各自位於其初始位置,朝向各自原先的特定方位,如第二十A或二十一A圖所示。就整體而言,該動作鎖100在每一次解鎖前,使用者須先按壓該歸零鈕46使該些密碼輪31、32先回到 其歸零狀態,再透過該些解鎖鍵41-43之按壓來轉動該些密碼輪31、32,以達到解鎖之目的。
在本實施例中,每按壓旁側之解鎖鍵41或43一次,對應的傳動輪444以及密碼輪31或32便會轉動60度,故連續按壓該解鎖鍵41或43三次,便能使對應的密碼輪31或32轉動180度。以第二十一A圖為例,該兩密碼輪31、32之缺口310、320原先分別是朝左及朝右上方。當使用者按壓該解鎖鍵41三次後,對應的密碼輪31便可從原先其缺口朝左的狀態(第二十一A圖)逆時針旋轉180度至其缺口朝右的狀態(第二十二A圖);同理,當使用者對另一解鎖鍵43按壓五次後,對應的密碼輪31便可從其原位置(第二十一A圖)逆時針旋轉270度至其缺口朝右的狀態(第二十二A圖),使得該兩密碼輪31、32進入該解鎖狀態,如第十七圖所示,以允許該鎖舌33橫向位移,解除對該鎖鉤2之鎖制。此時,該兩傳動輪444背後的方位凸449則係參差不齊,如第二十二B圖所示。換言之,在本例中,使用者可透過按壓左側的該解鎖鍵41三次以及按壓右側的該解鎖鍵43五次這樣的組合或密碼來開啟該動作鎖100。除此之外,使用者亦可透過按壓居中的該解鎖鍵42三次以及按壓該解鎖鍵43二次的這樣組合來開啟該動作鎖100,此乃由於每次按壓中間的該解鎖鍵42能同時帶動該兩密碼輪31、32轉動,故該解鎖鍵42的三次按壓能取代旁側兩解鎖鍵41、43各三次的按壓。總之,只有當該兩密碼輪31、32實際轉動角度分別都對應符合其預設的角度時,該些密碼輪31、32才會從其歸零狀態轉動至其開鎖狀態。
參閱第二十三及二十四圖,如前所述,該鎖鉤2之根部端20的缺槽202係朝向該鎖制機構3的連動件34,且該缺槽202之內壁形成有該導斜面203。此外,該鎖制本體30的後側形成有一凸三角301,且該凸三角301具有一導斜面302。相對地,該連動件34包括一本體340及自該本體340延伸的一三角塊341。該本體340形成有一凹三角343,與該鎖制本體30之凸三角301相互扣合。該本體340之凹三角343亦具有一導斜面344,與該鎖制本體30之凸三角301的導斜面302相互貼靠。此外,該連動件34之三角塊341亦具有一導斜面342,對應於該鎖鉤2之根部端20的導斜面203。
參閱第二十五至二十八圖,其係顯示使用者可透過按壓該 鎖鉤2的方式使該些密碼輪31、32與對應的傳動輪444脫離,進而執行密碼變更的設定。首先,密碼變更的設定必須是在密碼正確時,也就是該兩密碼輪31、32處於該解鎖狀態時,此時該鎖鉤2可朝著該殼體1被按壓,使得該鎖舌33(第二十四圖)內縮至該鎖制本體30內。與此同時,如第二十五圖所示,該鎖鉤2之按壓使得其根部端20的導斜面203貼靠至該連動件34的三角塊341之導斜面342,進而迫使該連動件34整個橫向位移。此外,由於該鎖制本體30之凸三角301的導斜面302原本就與該連動件34之本體340的凹三角343之導斜面344相互貼靠,因此,該連動件34在橫向位移的過程中會連動該鎖制本體30及其內的該兩密碼輪31、32及該鎖舌33整個垂直上移,進而使得該兩密碼輪31、32脫離其下方的兩傳動輪444,如第二十七或二十八圖所示。
如上所述,使用者可利用按壓該鎖鉤2的方式使該兩密碼輪31、32脫離該兩傳動輪444,以允許該些解鎖鍵41-43被重複按壓另一組次數,來變更密碼設定,使得該歸零鈕46若再次被按壓時,該些密碼輪31、32將會回歸到另一新的歸零狀態。
舉例而言,參閱第二十九A至三十三B圖,其係顯示該動作鎖100之密碼變更設定的過程。首先,如第二十九A圖所示,該兩密碼輪31、32係處於該解鎖狀態,其缺口310、320係皆朝向右方;而如第二十九B圖所示,該兩傳動輪44後側或背側的方位凸449分別指向不同的方位。當該鎖鉤2被按壓至一密碼變更位置時,該兩密碼輪31、32得以脫離該兩傳動輪444之嚙合,如第三十A及三十B圖所示,此時該兩密碼輪31、32之缺口310、320及該兩傳動輪44之方位凸449的方位皆不變。如第二十六圖所示,該鎖鉤2可進一步向外旋轉至一卡掣位置,使該兩密碼輪31、32與該兩傳動輪44保持在相互脫離的狀態,以方便使用者進行密碼之變更。接著,使用者可再透過重複按壓該些解鎖鍵41-43的方式間接使該兩傳動輪444旋轉至新的角度,如第三十一B圖所示,此時的該兩方位凸449之方位已被改變,而該兩密碼輪31、32之缺口310、320的方位則仍維持不變,如第三十一A圖所示。
待該些解鎖鍵41-43按壓設定完成後,也就是新密碼設定完成後,該鎖鉤2可被旋轉回正位,並立即被其下方的一壓縮彈簧21彈回上 方的原始位置,如第二十五圖所示。與此同時,該連動本體340及該鎖制本體30也分別受到旁邊的該壓縮彈簧36及上方的該扭力彈簧35之驅使而各自回至其原始位置,使得該些密碼輪31、32也同步回到與該些傳動輪444嚙合的狀態,如第三十二A及三十二B圖所示。
值得一提的是,如第五圖所示,該扭力彈簧35具有兩引腳351、352,其中一引腳351係抵靠於該鎖舌33的一端面,以積蓄一水平彈力,迫使該鎖舌33在正常情況下是卡制於該鎖鉤2的卡槽201,如第七圖所示,而另一引腳352係抵靠於該鎖制本體30的頂面,以積蓄一垂直彈力,迫使該鎖制本體30及其內之該鎖舌33及該些密碼輪31、32可從一被抬升的位置,如第二十六圖所示,垂直下移,回至其各自的原始位置,如第二十五圖所示,而在該鎖舌33垂直下移的過程中,該引腳351所積蓄的水平彈力同步驅使該該鎖舌33橫向位移,再度卡入該鎖鉤2的卡槽201。
最後,如第三十三B圖所示,若再次按壓該歸零鈕46時,該些傳動輪444之方位凸449將會被再次導正,使得與其嚙合之該些密碼輪31、32將回歸到另一新的歸零狀態,如第三十三A圖所示,有別於原先的歸零狀態,如第二十A圖所示。
藉由上述設置,本發明之動作鎖100得以透過其外部的一歸零鈕46使其內部的密碼輪31、32從一非解鎖狀態回歸至一歸零狀態,並在歸零後,透過外部的複數解鎖鍵41-43之重複按壓而輸入一組密碼,使得該些密碼輪31、32從該歸零狀態轉動至一解鎖狀態,藉以解除鎖鉤2之鎖制。此外,本發明之動作鎖有別於傳統動作鎖之密碼變更方式,而是達成仿傳統掛鎖的慣用模式,能夠符合透過按壓鎖鉤來達到變更密碼的目的。
無論如何,任何人都可以從上述例子的說明獲得足夠教導,並據而了解本發明內容確實不同於先前技術,且具有產業上之利用性,及足具進步性。是本發明確已符合專利要件,爰依法提出申請。
100‧‧‧動作鎖
1‧‧‧殼體
11、12‧‧‧半殼
2‧‧‧鎖鉤
41-43‧‧‧解鎖鍵

Claims (8)

  1. 一種動作鎖,包括:一殼體;一鎖鉤,設於該殼體上;一鎖制機構,包括設於該殼體內的一鎖制本體及設於該鎖制本體上的一鎖舌及複數密碼輪,其中該鎖舌係可相對於該鎖制本體活動,以鎖制或釋放該鎖鉤,該些密碼輪係可被轉動,以決定是否允許該鎖舌移動;及一驅動裝置,包括設於該殼體內的一驅動本體及設於該驅動本體上且外露於該殼體的一歸零鈕及複數解鎖鍵,其中該歸零鈕可被按壓以使該鎖制機構之該些密碼輪從一非解鎖狀態回歸至一歸零狀態;而在該歸零鈕被按壓後,該些解鎖鍵可被重複按壓數次以對該些密碼輪輸入一組密碼,使得該些密碼輪從該歸零狀態轉動至一解鎖狀態,以使該鎖舌解除對該鎖鉤之鎖制。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動作鎖,其中該驅動裝置更包括多個按壓旋轉機構,對應該些解鎖鍵;每一解鎖鍵具有至少一推抵部,而每一按壓旋轉機構包括一傳動輪,對應該至少一推抵部,使得該解鎖鍵在被按壓一下時能驅動該對應的傳動輪旋轉一預定角度。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之動作鎖,其中該傳動輪係以非同軸的方式與其中一對應的密碼輪嚙合,使得在該解鎖鍵被按壓 一下時,該傳動輪旋轉該預定角度的同時會驅動對應的密碼輪反轉另一角度。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之動作鎖,其中該些解鎖鍵之其中一者具有兩推抵部,分別對應該按壓旋轉輪機構之兩個傳動輪,使得該解鎖鍵在被按壓一下時能同時驅動該兩傳動輪轉動。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之動作鎖,其中每一按壓旋轉機構之傳動輪更於其端面形成有一方位凸,該方位凸包括一本體及延伸自該本體的一指針尾;該歸零鈕具有多個導向槽,其形狀對應該些傳動輪之方位凸的本體之一輪廓,以在該歸零紐被按壓時,將該些方位凸之本體連同該指針尾導向一預定方位,以將該些傳動輪轉至一歸正狀態,進而帶動該些對應的密碼輪歸回至該歸零狀態。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之動作鎖,其中該鎖鉤在被解除鎖制後,該鎖鉤可進一步朝著該殼體被按壓至一密碼變更位置,以允許該些解鎖鍵被重複按壓另一組次數,以變更該組密碼,使得該歸零鈕再被按壓時,該些密碼輪將回歸到另一新的歸零狀態。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所述之動作鎖,其中該鎖制機構更包括一連動件,可活動地設於該鎖制本體上,當該鎖鉤被按壓至該密碼變更位置時,該連動件會水平位移,同時帶動該鎖制本體 及其內之該鎖舌及該些密碼輪垂直上移,以使該些密碼輪脫離該些傳動輪之嚙合。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所述之動作鎖,其中該鎖制機構更包括一扭力彈簧,該扭力彈簧具有兩引腳,其中一引腳係抵靠於該鎖舌的一端面,以積蓄一水平彈力,迫使該鎖舌卡制於該鎖鉤的一卡槽,而另一引腳係抵靠於該鎖制本體的一頂面,以積蓄一垂直彈力,迫使該鎖制本體及其內之該鎖舌及該些密碼輪垂直下移。
TW105125856A 2016-08-12 2016-08-12 動作鎖 TW201805513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5125856A TW201805513A (zh) 2016-08-12 2016-08-12 動作鎖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5125856A TW201805513A (zh) 2016-08-12 2016-08-12 動作鎖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805513A true TW201805513A (zh) 2018-02-16

Family

ID=6201415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5125856A TW201805513A (zh) 2016-08-12 2016-08-12 動作鎖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201805513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5079840B2 (ja) コンビネーションロックの自動ゼロセット装置
US20050210937A1 (en) Pushbutton lock
EP3055467B1 (en) Key and lock
KR101037503B1 (ko) 조합형 자물쇠
US9175504B2 (en) Mechanical combination lock
CN105298225A (zh) 插锁
CN110159081B (zh) 机械密码锁
JP4383420B2 (ja) 符号錠装置
CN104912386B (zh) 离合式锁头及钥匙
TW201805513A (zh) 動作鎖
CN108915420B (zh) 一种扣锁
CN109763717A (zh) 一种拉链锁
JP5623480B2 (ja) 錠装置
CN102926588B (zh) 一种错位传动式十字机械防盗锁
JP3170520U (ja) 二重ロック構造改良
CN212295952U (zh) 闭锁装置以及能封闭锁眼的防盗锁具
CN209908142U (zh) 一种锁具
TW201615947A (zh) 圓筒鎖
CN205908125U (zh) 一种带密码锁的把手锁
CN204645853U (zh) 一种密码锁
JP2007177423A (ja) シリンダ錠
JP6110909B2 (ja) シリンダー錠
CN204691413U (zh) 一种机械密码锁
JP6097358B2 (ja) シリンダー錠
TWI615537B (zh) 保險箱之鎖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