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1801019A - 互助式保險方法與互助式保險系統 - Google Patents

互助式保險方法與互助式保險系統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1801019A
TW201801019A TW105119649A TW105119649A TW201801019A TW 201801019 A TW201801019 A TW 201801019A TW 105119649 A TW105119649 A TW 105119649A TW 105119649 A TW105119649 A TW 105119649A TW 201801019 A TW201801019 A TW 201801019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insurance
mutual
members
premium
item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511964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馬梅銓
Original Assignee
馬梅銓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馬梅銓 filed Critical 馬梅銓
Priority to TW10511964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201801019A/zh
Priority to CN201710488154.3A priority patent/CN107545506A/zh
Publication of TW20180101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801019A/zh

Links

Landscapes

  • Financial Or Insurance-Related Operations Such As Payment And Settlement (AREA)

Abstract

本發明係一種互助式保險方法係供在互助保險群讓複數會員進行保險互助,每一該等會員的資格為有效會員、無效會員與出險會員之至少其中一者,該方法步驟包含(a)接收該等會員的保險互助資料;(b)自該保險互助資料決定該等會員的資格;(c)將該無效會員移出該互助保險群;(d)判斷該有效會員提出之出險請求;(e)驗證該出險請求的真偽性;(f)計算該出險會員的出險金;以及(g)根據該互助保險群中該有效會員的總數,計算保險金。本發明除方法外,另提供一種互助式保險系統。

Description

互助式保險方法與互助式保險系統
本發明是關於互助保險的技術領域,特別是一種供在互助保險群讓複數會員進行保險互助的互助式保險方法與互助式保險系統。
傳統的互助會起始於西元1989年,初期反應良好;但是於後因入不敷出,導致資金斷鏈。傳統互助會的經營模式透過會員選擇會員組合,在該會員組合中,若有該會員往生,則其餘的會員各自繳納固定額度的互助金,以支付往生的該會員。藉由該會員組合,可以達到互助的功效。在互助過程中,實際上是一種實支實付的保險的型態。
然而,傳統的互助會存在一些缺失,例如:
1) 在執行該互助金與該會員組合的過程中,隨著往生的該會員之數量下降,該互助金也隨之下降。
2) 該會員組合一般為社會團體,雖主管單位為政府機構,但往往該社會團體的財務狀況並非獨立的或透明的。
3) 往生的該會員的資格未規範,經常發生弊端,時常發生假參加,真領互助金的情事。
4) 參加該會員組合者多為高往生率的族群,其月死亡率可能高達2%-3%,與全國月死亡率(0.05%)相較,明顯高出40至60倍。因此,該會員組合通常會事先篩除具有高死亡率的該會員,以限制該會員組合的該會員人數,一般限制在5,000人之內。
5) 固定額度的互助金,無法有效地進行資金的配置,容易造成該會員組合之該會員的財務壓力。
有鑑於此,本發明提出一種互助式保險方法與互助式保險系統,以解決習知技術的缺失。
本發明之第一目的提供一種互助式保險方法,係供在一互助保險群讓複數會員進行保險互助,以達到在該互助保險群內該等會員之間互助保險的目的。
本發明之第二目的提供前述互助式保險方法,係依照繳費紀錄將該等會員資格區分為有效會員與無效會員,以達到維持該等會員的權利。
本發明之第三目的提供前述互助式保險方法,係將該無效會員移出該互助保險群,以避免該無效會員仍可參與該互助保險。
本發明之第四目的提供前述互助式保險方法,係在該有效會員提交出險請求之後,驗證該出險請求之資料(例如死亡證明書)的真偽性,以判斷該有效會員的身分確實已經轉換成出險會員。
本發明之第五目的提供前述互助式保險方法,能夠在確認該出險會員的身分之後,計算該出險會員的出險金。
本發明之第六目的提供前述互助式保險方法,能夠確認該互助保險群中該有效會員的總數,並且計算保險金,以通知該有效會員繳納該保險金。
本發明之第七目的提供前述互助式保險方法,係以互助保險平台的方式存在於網際網路,該等會員可以透過該互助保險平台執行前述方法。
本發明之第八目的提供前述互助式保險方法,係根據該保險金與與該出險金之至少其中一者的預定比率產生管理費,以供該互助保險平台的運作。
本發明之第九目的提供前述互助式保險方法,透過第三方機構信託管理該保險金、該出險金與該管理費之至少其中一者,以提高金流交付的信賴程度。
本發明之第十目的提供前述互助式保險系統,供執行一互助式保險方法。
為達上述目的及其它目的,本發明係提供一種互助式保險方法,供在一互助保險群讓複數會員進行保險互助,每一該等會員的資格為有效會員、無效會員與出險會員之至少其中一者,該互助式保險方法包含:步驟(a)接收每一該等會員的保險互助資料,該保險互助資料至少包含繳費紀錄與會員個資;步驟(b)自該保險互助資料決定該等會員的資格,該等會員的資格為該無效會員時,執行步驟(c),以及該等會員的資格為該有效會員時,執行步驟(d);步驟(c)該無效會員移出該互助保險群;步驟(d)確認該有效會員提出出險請求,提出該出險請求則執行步驟(e),以及未提出該出險請求則執行步驟(f);步驟(e)驗證該出險請求的真偽性,判定為偽時,維持該有效會員,以及判定為真時,該有效會員轉成該出險會員,該出險會員退出該互助保險群並執行步驟(f);步驟(f)計算該出險會員的出險金,供支付該出險會員;以及步驟(g)根據該互助保險群中該有效會員的總數,計算保險金,供該有效會員繳納該保險金。
為達上述目的及其它目的,本發明係提供一種互助式保險系統,係供在一互助保險群讓複數會員進行保險互助。該互助式保險平台包含輸入單元、保險群模塊、會員資格模塊、出險判斷模塊、處理模塊與通知模塊。該輸入單元供該等會員傳送保險互助資料。該保險群模塊供儲存該等會員的該保險互助資料。該會員資格模塊係接收該保險互助資料,以決定該等會員的資格。其中,每一該等會員的資格為有效會員、無效會員與出險會員之至少其中一者。該出險判斷模塊係判斷該出險會員的真實性。該處理模塊係連接該保險群模塊、該會員資格模塊與該出險判斷模塊,該處理模塊計算該有效會員之保險金與該出險會員之出險金,以及將該無效會員移出該互助保險群。該通知模塊係連接該處理模塊。該通知模塊根據該保險金與該出險金之其中一者,對該有效會員與該出險會員之至少其中一者產生對應的繳費通知。
相較於習知技術,本發明提供互助式保險方法與互助式保險系統透過有效的管制方法以及透明化的金流,可以消除傳統互助會所產生的缺失。
為充分瞭解本發明之目的、特徵及功效,茲藉由下述具體之實施例,並配合所附之圖式,對本發明做一詳細說明,說明如後:
請參考圖1,係本發明第一實施例之互助式保險方法的流程圖。於圖1中,該互助式保險方法能夠在互助保險群讓複數會員進行保險互助。每一該等會員的資格可為有效會員、無效會員與出險會員。
該互助式保險方法的步驟起始於步驟S11,係接收每一該等會員的保險互助資料。該保險互助資料可為紙本型態或是電子檔案型態。其中,該保險互助資料至少包含繳費紀錄與會員個資。該繳費紀錄可為該會員的每一期的繳費歷史等。其中每一期可以日、月、季或年為計算。該會員個資可為入群時間/年資、入群狀態、會員資格等。
步驟S12,係自該保險互助資料決定該等會員的資格。若該等會員的資格為該無效會員時,則執行步驟S13,以及該等會員的資格為該有效會員時,執行步驟S14。
步驟S13,係該無效會員移出該互助保險群。該無效會員失去該互助保險群中該有效會員的權利,以及維持或失去該出險會員的權利。
步驟S14,係確認該有效會員是否提出出險請求,例如該出險請求可為死亡證明書、診斷證明、受損證明、鑑定報告等。提出該出險請求時則執行步驟S15,以及未提出該出險請求時則執行步驟S16。
步驟S15,係驗證該出險請求的真偽性。舉例而言,驗證該出險請求中當事人的身分、醫院印章、出具單位等。若該出險請求判定為偽時,則維持(或稱恢復,若該會員的資格不為有效會員時)該有效會員,以及判定為真時,該有效會員轉成該出險會員,以及該出險會員退出該互助保險群並執行步驟S16。
步驟S16,係計算該出險會員的出險金,供支付該出險會員。舉例而言,該出險金的計算可為固定的金額或按出險條件計算。其中,該出險條件例如可為基於入群年資、檢傷程度、繳納總金額、有效會員存續期間等。
步驟S17,係根據該互助保險群中該有效會員的總數,計算保險金,供該有效會員繳納該保險金。舉例而言,該保險金可為固定金額、該出險金的總額除以有效會員的總數等、入群年資等。
請參考圖2,係本發明第二實施例之互助式保險方法的流程圖。於圖2中,該互助式保險方法除包含第一實施例中的步驟S11至S17之外,更包含步驟S21、S22。
步驟S21,係在步驟S17之後,通知該有效會員將該保險金提交至第三方機構,例如該第三方機構可為金融平台、金流平台、第三方支付平台、信託基金、銀行、郵局、公正機構等。
步驟S22,係在步驟S21之後,該第三方機構自該保險金提撥該出險金給該出險會員。
請參考圖3,係本發明第三實施例之互助式保險方法的流程圖。於圖3中,該互助式保險方法除包含第一實施例中的步驟S11至S17之外,更包含步驟S31、S32、S33。
步驟S31,係在步驟S16之後,根據該出險金計算管理費。其中,該管理費為該出險金的預定比率,例如該預訂比率的範圍為0.1%至50%。
值得注意的是,配合步驟S31,使得在步驟S17中,除該有效會員繳納該保險金之外,更需要繳納該管理費。
步驟S32,係在步驟S31之後,通知該有效會員將該保險金與該管理費提交至該第三方機構。
步驟S33,係在步驟S32之後,該第三方機構自該保險金提撥該出險金給該出險會員,以及該第三方機構將該管理費提撥給管理者。該管理者為該互助保險群的管理者。
請參考圖4,係本發明第四實施例之互助式保險方法的流程圖。於圖4中,該互助式保險方法除包含第一實施例中的步驟S11至S17之外,更包含步驟S41。
步驟S41,係在步驟S17之後,判斷該保險金的繳納狀態。若該繳納狀態為未繳納時,對該有效會員發出補繳通知。值得注意的是,該補繳通知可不限於一次或是多次。
請參考圖5,係本發明第五實施例之互助式保險系統的方塊示意圖。於圖5中,該互助式保險系統10能夠在互助保險群2讓複數會員4之間進行保險互助。於此,該互助保險群2係以一個為例說明,於另一實施例中,該互助保險群2的數量可不限於一個。
該互助式保險系統10包含輸入單元12、保險群模塊14、會員資格模塊16、出險判斷模塊18、處理模塊20與通知模塊22。
該輸入單元12能夠讓該等會員4傳送保險互助資料DA,該保險互助資料DA可為紙本或是電子型態。該輸入單元12可以傳送實體型態資料(例如紙件)或是電子型態資料(例如數位檔案)。
該保險群模塊14能夠儲存該等會員4的該保險互助資料DA。該保險群模塊14可例如為資料庫,藉由標記或是位址址指向一個或多個互助保險群2。
該會員資格模塊16係接收該保險互助資料DA。該會員資格模塊16可用來決定該等會員4的資格。其中每一該等會員4的資格可為有效會員42、無效會員44與出險會員46之至少其中一者。
該出險判斷模塊18判斷該出險會員的真實性。舉例而言,該出險判斷模塊18可以透過例如死亡證明書、診斷證明、受損證明、鑑定報告等來畔對該出險會員46的真實性。
該處理模塊20連接該保險群模塊14、該會員資格模塊16與該出險判斷模塊18。該處理模塊20計算該有效會員42之保險金I與該出險會員46之出險金CG,以及將該無效會員44移出該互助保險群2。
該通知模塊22連接該處理模塊20。該通知模塊22根據該保險金I與該出險金CG之其中一者,對該有效會員42與該出險會員46之至少其中一者產生對應的繳費通知BI,例如該通知模塊22可以透過電話、郵件、網路、即時通等執行該繳費通知的傳達。
請參考圖6,係本發明第六實施例之互助式保險系統的方塊示意圖。於圖6中,該互助式保險系統10’除包含第五實施利之該輸入單元12、該保險群模塊14、該會員資格模塊16、該出險判斷模塊18與該通知模塊22之外,更包含第三方單位24。再者,本實施例中的該處理模塊20’不同於第五實施例的該處理模塊20。
該第三方單位24連接該處理模塊20’。該第三方單位24匯集該出險金CG與該保險金I。
該處理模塊20’除執行第五實施例中該處理模塊20的內容之外,更包含計算管理費MF。其中,該管理費MF關聯於該出險金CG與該保險金I之至少其中一者。
於另外一實施例中,該第三方單位24匯集該出險金CG、該保險金I與該管理費MF。
本發明在上文中已以較佳實施例揭露,然熟習本項技術者應理解的是,該實施例僅用於描繪本發明,而不應解讀為限制本發明之範圍。應注意的是,舉凡與該實施例等效之變化與置換,均應設為涵蓋於本發明之範疇內。因此,本發明之保護範圍當以申請專利範圍所界定者為準。
S11-S17‧‧‧方法步驟
S21-S22‧‧‧方法步驟
S31-S33‧‧‧方法步驟
S41‧‧‧方法步驟
2‧‧‧互助保險群
4‧‧‧會員
42‧‧‧有效會員
44‧‧‧無效會員
46‧‧‧出險會員
10、10'‧‧‧互助式保險系統
12‧‧‧輸入單元
14‧‧‧保險群模塊
16‧‧‧會員資格模塊
18‧‧‧出險判斷模塊
20、20'‧‧‧處理模塊
22‧‧‧通知模塊
24‧‧‧第三方單位
DA‧‧‧保險互助資料
I‧‧‧保險金
CG‧‧‧出險金
BI‧‧‧繳費通知
MF‧‧‧管理費
圖1係本發明第一實施例之互助式保險方法的流程圖。 圖2係本發明第二實施例之互助式保險方法的流程圖。 圖3係本發明第三實施例之互助式保險方法的流程圖。 圖4係本發明第四實施例之互助式保險方法的流程圖。 圖5係本發明第五實施例之互助式保險系統的方塊示意圖。 圖6係本發明第六實施例之互助式保險系統的方塊示意圖。
S11-S17‧‧‧方法步驟

Claims (17)

  1. 一種互助式保險方法,係供在一互助保險群讓複數會員進行保險互助,每一該等會員的資格為一有效會員、一無效會員與一出險會員之至少其中一者,該互助式保險方法包含: (a) 接收每一該等會員的一保險互助資料,該保險互助資料至少包含一繳費紀錄與一會員個資; (b) 自該保險互助資料決定該等會員的資格,該等會員的資格為該無效會員時,執行步驟(c),以及該等會員的資格為該有效會員時,執行步驟(d); (c) 該無效會員移出該互助保險群; (d) 確認該有效會員提出一出險請求,提出該出險請求時則執行步驟(e),以及未提出該出險請求時則執行步驟(f); (e) 驗證該出險請求的真偽性,判定為偽時,維持該有效會員,以及判定為真時,該有效會員轉成該出險會員,該出險會員退出該互助保險群並執行步驟(f); (f) 計算該出險會員的一出險金,供支付該出險會員;以及 (g) 根據該互助保險群中該有效會員的總數,計算一保險金,供該有效會員繳納該保險金。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互助式保險方法,其中在步驟(f)更包含依照一出險條件計算該出險金。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之互助式保險方法,其中該出險條件係判斷該出險會員的一繳納總金額、一入群年資、一檢傷程度與一有效會員存續期間之至少其中一者。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互助式保險方法,其中在步驟(f)之後更包含步驟(h),根據該出險金計算一管理費。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所述之互助式保險方法,其中該管理費為該出險金的一預定比率。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所述之互助式保險方法,其中該步驟(g)更包含該有效會員繳納該管理費。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所述之互助式保險方法,其中在該步驟(g)之後執行步驟(i),通知該有效會員將該保險金與該管理費之至少其中一者提交至一第三方機構。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所述之互助式保險方法,其中在該步驟(i)之後執行步驟(j),該第三方機構自該保險金提撥該出險金給該出險會員,以及該第三方機構將該管理費提撥給一管理者。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互助式保險方法,其中在該步驟(g)之後執行步驟(k)通知該有效會員將該保險金提交至一第三方機構。
  1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9項所述之互助式保險方法,其中在該步驟(k)之後執行步驟(l),該第三方機構自該保險金提撥該出險金給該出險會員。
  1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互助式保險方法,其中在該步驟(g)之後執行步驟(m),判斷該保險金的一繳納狀態,該繳納狀態為未繳納時,對該有效會員發出一補繳通知。
  1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互助式保險方法,其中在該步驟(g)中,該保險金決定自固定金額、該出險金的總額除以有效會員的總數與入群年資之至少其中一者。
  13. 一種互助式保險系統,係供在一互助保險群讓複數會員進行保險互助,該互助式保險平台包含: 一輸入單元,供該等會員傳送一保險互助資料; 一保險群模塊,供儲存該等會員的該保險互助資料; 一會員資格模塊,係接收該保險互助資料,以決定該等會員的資格,其中每一該等會員的資格為一有效會員、一無效會員與一出險會員之至少其中一者; 一出險判斷模塊,係判斷該出險會員的真實性; 一處理模塊,係連接該保險群模塊、該會員資格模塊與該出險判斷模塊,該處理模塊計算該有效會員之一保險金與該出險會員之一出險金,以及將該無效會員移出該互助保險群;以及 一通知模塊,係連接該處理模塊,該通知模塊根據該保險金與該出險金之其中一者,對該有效會員與該出險會員之至少其中一者產生對應的一繳費通知。
  1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3項所述之互助式保險系統,其中該處理模塊更包含計算一管理費,其中該管理費關聯於該出險金與該保險金之至少其中一者。
  1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4項所述之互助式保險系統,更包含一第三方單位,該第三方單位連接該處理模塊,該第三方單位匯集該出險金、該保險金與該管理費。
  1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3項所述之互助式保險系統,更包含一第三方單位,該第三方單位連接該處理模塊,該第三方單位匯集該出險金與該保險金。
  1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3項所述之互助式保險系統,更包含一稽核單元,該稽核單元連接該處理模塊,該稽核單元判斷該有效會員繳納該保險金的一繳納狀態,以決定發出一補繳通知。
TW105119649A 2016-06-23 2016-06-23 互助式保險方法與互助式保險系統 TW201801019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5119649A TW201801019A (zh) 2016-06-23 2016-06-23 互助式保險方法與互助式保險系統
CN201710488154.3A CN107545506A (zh) 2016-06-23 2017-06-23 互助式保险方法与互助式保险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5119649A TW201801019A (zh) 2016-06-23 2016-06-23 互助式保險方法與互助式保險系統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801019A true TW201801019A (zh) 2018-01-01

Family

ID=6097061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5119649A TW201801019A (zh) 2016-06-23 2016-06-23 互助式保險方法與互助式保險系統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07545506A (zh)
TW (1) TW201801019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785304B (zh) * 2020-01-30 2022-12-01 國泰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 互助保險系統及互助保險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596772A (zh) * 2018-04-26 2018-09-28 陈伟德 一种互联网自建保险生态体系的系统和方法
CN108876641A (zh) * 2018-08-10 2018-11-23 普惠互保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物联互助式保险方法及系统
CN109872239A (zh) * 2018-12-14 2019-06-11 深圳壹账通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互保业务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0084704A (zh) * 2019-03-15 2019-08-02 北京水滴互联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互助保障服务器、系统及互助保障方法
CN110163553A (zh) * 2019-03-27 2019-08-23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一种项目的缴费金额结算系统、方法及装置
CN110264369B (zh) * 2019-04-16 2023-08-08 创新先进技术有限公司 费用计算的核对方法、装置、电子设备以及存储介质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783005A (zh) * 2009-01-19 2010-07-21 乔美国际网路股份有限公司 互助式生死合险的方法与系统
TWI403972B (zh) * 2009-05-07 2013-08-01 Shacom Com Inc 互助式保險處理系統與方法
CN102194198A (zh) * 2010-03-17 2011-09-21 乔美国际网络股份有限公司 处理装置及用于该处理装置的互助式保险处理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785304B (zh) * 2020-01-30 2022-12-01 國泰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 互助保險系統及互助保險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545506A (zh) 2018-01-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201801019A (zh) 互助式保險方法與互助式保險系統
US20210398121A1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a private sector monetary authority
US20200372578A1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managing a talent based exchange
US20200394650A1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a private sector monetary authority
US20220084027A1 (en) Blockchain based account funding and distribution
US20200167773A1 (en) Linked Multiple Blockchain System
US20190080405A1 (en) System and method of providing a remediation to token offerings
US20160155126A1 (en) Method for Implementing and Integrating Biometric Markers, Identification, Real-Time Transaction Monitoring with Fraud Detection and Anti-Money Laundering Predictive Modeling Systems
US9928548B2 (en) Guarantor mortgages
JP2021514507A (ja) 相手方の信用性を値に基づいて証明するための方法およびシステム
WO2020216053A1 (zh) 用于处理分布式数据的方法、设备、装置和介质
US11430063B2 (en) Trading proposal arrangement, system and method
WO2014143720A2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a private sector monetary authority
CN111967985B (zh) 一种基于区块链的承兑汇票管理方法
US11907937B2 (en) Specialty application electronic exchange mitigation platform
CN114240588A (zh) 基于区块链的年金计划对账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US20210056621A1 (en)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improving cash flow
Ma Taking a byte out of Bitcoin regulation
US20210081960A1 (en) Systems, methods, and storage media for providing information relating to suspicious financial activities to investigative agencies
Sheckels et al. Investigating and prosecuting transnational telefraud schemes: the India-based call center scam and Costa Rica telemarketing fraud cases
WO2018232756A1 (zh) 互助式保险方法与互助式保险系统
TWM549396U (zh) 審查商家營運狀況系統
TW201901573A (zh) 審查商家營運狀況方法及金融伺服器單元
King Banking bitcoin-related businesses: A primer for managing BSA/AML risks
Hoogmartens et al. Deregulatory Potential of Blockchain Technology for Peer-to-Peer Len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