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1740157A - 環景鏡頭 - Google Patents

環景鏡頭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1740157A
TW201740157A TW105114062A TW105114062A TW201740157A TW 201740157 A TW201740157 A TW 201740157A TW 105114062 A TW105114062 A TW 105114062A TW 105114062 A TW105114062 A TW 105114062A TW 201740157 A TW201740157 A TW 201740157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lens
refractive power
object side
image
optical axis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511406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葉精中
Original Assignee
信泰光學(深圳)有限公司
亞洲光學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信泰光學(深圳)有限公司, 亞洲光學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信泰光學(深圳)有限公司
Priority to TW10511406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201740157A/zh
Publication of TW20174015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740157A/zh

Links

Abstract

一種環景鏡頭包括一第一鏡頭及一第二鏡頭。第一鏡頭沿著一第一光軸從一第一物側至一第一像側依序包括一第一透鏡、一第二透鏡、一第一稜鏡、一第三透鏡、一第四透鏡、一第五透鏡、一第六透鏡及一第七透鏡。第一透鏡及第二透鏡具有負屈光力。第三透鏡之屈光力與第五透鏡之屈光力相反。第二鏡頭沿著一第二光軸從一第二物側至一第二像側依序包括一第八透鏡、一第九透鏡、一第二稜鏡、一第十透鏡、一第十一透鏡、一第十二透鏡、一第十三透鏡及一第十四透鏡。第八透鏡及第九透鏡具有負屈光力。第十透鏡之屈光力與第十二透鏡之屈光力相反。

Description

環景鏡頭
本發明係有關於一種環景鏡頭。
習知的鏡頭不便於拍攝環景影像,使用者通常需以手動方式將鏡頭掃過360度的景物且拍攝出數張照片,才能合成出環景影像,無法像一般拍照可站立於定點位置拍攝。所以需要有另一種新架構的環景鏡頭,讓使用者只需站立於定點位置,只需拍攝一次,就可拍攝出環景影像。
有鑑於此,本發明之主要目的在於提供一種環景鏡頭,其鏡頭厚度較薄,但是仍具有良好的光學性能,使用者只需站立於定點位置拍攝一次,就可輕易拍出環景影像。
本發明之環景鏡頭包括一第一鏡頭。第一鏡頭沿著一第一光軸從一第一物側至一第一像側依序包括一第一透鏡群、一第一稜鏡及一第二透鏡群。第一透鏡群具有負屈光力,第一透鏡群沿著第一光軸從第一物側至第一像側依序包括一第一透鏡及一第二透鏡,第一透鏡具有負屈光力,第二透鏡具有負屈光力。第一稜鏡包括一第一入射面、一第一反射面及一第一出射面,第一入射面面向第二透鏡之像側面。第二透鏡群具有正屈光力,第二透鏡群沿著第一光軸從第一物側至第一像側依序包括一第三透鏡、一第四透鏡、一第五透鏡、一第六透鏡及一第七透鏡,第三透鏡之 物側面面向第一稜鏡之第一出射面,第三透鏡之屈光力與第五透鏡之屈光力相反。
其中第一鏡頭滿足以下條件:0.2TTL11m 0.4;其中,TTL1為第一透鏡之物側面至一第一成像面於第一光軸上之一間距,此間距之單位為mm,θ 1m為第一鏡頭之一最大半視角,此最大半視角之單位為度。
其中第七透鏡為非球面透鏡,第三透鏡至第七透鏡的屈光力依序為正正負正正。
其中第一鏡頭滿足以下條件:-4f1/R12 -0.667;其中,f1為第一透鏡之有效焦距,R12為第一透鏡之像側面之曲率半徑。
其中第一鏡頭滿足以下條件:4ER11/ff 8;其中,ER11為第一透鏡之物側面之有效半徑,ff為第一鏡頭之有效焦距。
其中第一鏡頭滿足以下條件:37Vd3-Vd5 50;其中,Vd3為第三透鏡之阿貝係數,Vd5為第五透鏡之阿貝係數。
其中第一鏡頭可更包括一光圈,設置於第三透鏡與第四透鏡之間。
本發明之環景鏡頭可更包括一第二鏡頭,其中第二鏡頭沿著一第二光軸從一第二物側至一第二像側依序包括一第三透鏡群、一第二稜鏡及一第四透鏡群。第三透鏡群具有負屈光力,第三透鏡群沿著第二光軸從第二物側至第二像側依序包括一第八透鏡及一第九透鏡,第八透鏡具有負屈光力,第九透鏡具有負屈光力。第二稜鏡包括一第二入射面、一第二反射面及一第二出射面,第二入射面面向第九透鏡之像側面。第四透鏡群具有正屈光力,第四透鏡群沿著第二光軸從第二物側至第二像側依序包 括一第十透鏡、一第十一透鏡、一第十二透鏡、一第十三透鏡及一第十四透鏡,第十透鏡之物側面面向第二稜鏡之第二出射面,第十透鏡之屈光力與第十二透鏡之屈光力相反。第一物側與第二物側互為相反方向,第一像側與第二像側互為相反方向。
其中第二鏡頭滿足以下條件:0.2TTL22m 0.4;-4f8/R82 -0.667;4ER81/fs 8;以及37Vd10-Vd12 50;其中,TTL2為第八透鏡之物側面至一第二成像面於第二光軸上之一間距,此間距之單位為mm,θ 2m為第二鏡頭之一最大半視角,此最大半視角之單位為度,f8為第八透鏡之有效焦距,R82為第八透鏡之像側面之曲率半徑,ER81為第八透鏡之物側面之有效半徑,fs為第二鏡頭之有效焦距,Vd10為第十透鏡之阿貝係數,Vd12為第十二透鏡之阿貝係數。
其中第十四透鏡為非球面透鏡,第十透鏡至第十四透鏡的屈光力依序為正正負正正。
其中第二鏡頭可更包括一光圈,設置於第十透鏡與第十一透鏡之間。
為使本發明之上述目的、特徵、和優點能更明顯易懂,下文特舉較佳實施例並配合所附圖式做詳細說明。
1、2、3‧‧‧環景鏡頭
11、21、31‧‧‧第一鏡頭
12、22、32‧‧‧第二鏡頭
LG11、LG21、LG31‧‧‧第一透鏡群
LG12、LG22、LG32‧‧‧第二透鏡群
L11、L21、L31‧‧‧第一透鏡
L12、L22、L32‧‧‧第二透鏡
L13、L23、L33‧‧‧第三透鏡
L14、L24、L34‧‧‧第四透鏡
L15、L25、L35‧‧‧第五透鏡
L16、L26、L36‧‧‧第六透鏡
L17、L27、L37‧‧‧第七透鏡
P11、P21、P31‧‧‧第一稜鏡
ST11、ST21、ST31‧‧‧光圈
OF11、OF21、OF31‧‧‧濾光片
IMA11、IMA21、IMA31‧‧‧成像面
IMA12、IMA22、IMA32‧‧‧成像面
OA11、OA21、OA31‧‧‧光軸
OA12、OA22、OA32‧‧‧光軸
S11、S12、S13、S14、S18‧‧‧面
S19、S110、S111、S112、S113‧‧‧面
S114、S115、S116、S117、S118、S119‧‧‧面
S21、S22、S23、S24、S28‧‧‧面
S29、S210、S211、S212、S213‧‧‧面
S214、S215、S216、S217、S218、S219‧‧‧面
S31、S32、S33、S34、S38‧‧‧面
S39、S310、S311、S312、S313‧‧‧面
S314、S315、S316、S317、S318、S319‧‧‧面
S15、S25、S35‧‧‧第一入射面
S16、S26、S36‧‧‧第一反射面
S17、S27、S37‧‧‧第一出射面
第1圖係依據本發明之環景鏡頭之第一實施例的透鏡配置與光路示意圖。
第2A圖係第1圖之第一鏡頭之縱向像差圖。
第2B圖係第1圖之第一鏡頭之場曲圖。
第2C圖係第1圖之第一鏡頭之畸變圖。
第3圖係依據本發明之環景鏡頭之第二實施例的透鏡配置與光路示意圖。
第4A圖係第3圖之第一鏡頭之縱向像差圖。
第4B圖係第3圖之第一鏡頭之場曲圖。
第4C圖係第3圖之第一鏡頭之畸變圖。
第5圖係依據本發明之環景鏡頭之第三實施例的透鏡配置與光路示意圖。
第6A圖係第5圖之第一鏡頭之縱向像差圖。
第6B圖係第5圖之第一鏡頭之場曲圖。
第6C圖係第5圖之第一鏡頭之畸變圖。
請參閱第1圖,第1圖係依據本發明之環景鏡頭之第一實施例的透鏡配置與光路示意圖。環景鏡頭1包括一第一鏡頭11及一第二鏡頭12。第一鏡頭11用於擷取一第一物側之影像。成像時,來自第一物側之光線最後成像於一第一成像面IMA11上。第二鏡頭12用於擷取一第二物側之影像。成像時,來自第二物側之光線最後成像於一第二成像面IMA12上。上述第一物側與第二物側互為相反方向、第一像側與第二像側互為相反方向。當第一鏡頭11與第二鏡頭12之視角(Field of View)大於等於180度時,則可將第一成像面IMA11上之影像與第二成像面IMA12上之影像經影像處理合成為視角達360度的環景影像。所以說,在第一物側與第二物側固定 不變下,環景鏡頭1只需拍攝一次,就可攝得環景影像。本實施例中第一鏡頭11與第二鏡頭12實為相同的兩支鏡頭,所以第一鏡頭11與第二鏡頭12之各透鏡之相關參數、各個透鏡之非球面表面參數、需滿足的條件、光學性能等皆相同,所以底下僅針對第一鏡頭11之各透鏡之相關參數、各個透鏡之非球面表面參數、需滿足的條件、光學性能等進一步說明,第二鏡頭12則省略不說明。第一鏡頭11沿著一第一光軸OA11從第一物側至第一像側依序包括一第一透鏡群LG11、一第一稜鏡P11、一第二透鏡群LG12及一濾光片OF11。第一透鏡群LG11沿著第一光軸OA11從第一物側至第一像側依序包括一第一透鏡L11及一第二透鏡L12,第一透鏡群LG11具有負屈光力,第一透鏡L11為凸凹透鏡具有負屈光力,其物側面S11為凸面,像側面S12為凹面,物側面S11與像側面S12皆為球面表面。第二透鏡L12為凸凹透鏡具有負屈光力,其物側面S13為凸面,像側面S14為凹面,物側面S13與像側面S14皆為非球面表面。第一稜鏡P11其第一入射面S15、第一反射面S16及第一出射面S17皆為平面,來自第二透鏡L12之光線由第一入射面S15進入第一稜鏡P11,再經第一反射面S16反射改變光線行進方向,由第一出射面S17離開第一稜鏡P11,第一稜鏡P11之主要功能在於改變入射光線的行進方向,以達到縮短第一鏡頭11之厚度。第二透鏡群LG12沿著第一光軸OA11從第一物側至第一像側依序包括一第三透鏡L13、一光圈ST11、一第四透鏡L14、一第五透鏡L15、一第六透鏡L16及一第七透鏡L17。第二透鏡群LG12具有正屈光力,第三透鏡L13為雙凸透鏡具有正屈光力,其物側面S18為凸面,像側面S19為凸面,物側面S18與像側面S19皆為球面表面。第四透鏡L14為雙凸透鏡具有正屈光力,其物側面S111為 凸面,像側面S112為凸面,物側面S111與像側面S112皆為球面表面。第五透鏡L15為雙凹透鏡具有負屈光力,其物側面S113為凹面,像側面S114為凹面,物側面S113與像側面S114皆為球面表面。第六透鏡L16為雙凸透鏡具有正屈光力,其物側面S114為凸面,像側面S115為凸面,物側面S114與像側面S115皆為球面表面。上述第五透鏡L15與第六透鏡L16膠合成一膠合透鏡。第七透鏡L17為凸凹透鏡具有正屈光力,其物側面S116為凸面,像側面S117為凹面,物側面S116與像側面S117皆為非球面表面。濾光片OF11其物側面S118與像側面S119皆為平面。
另外,為使本發明之環景鏡頭能保持良好的光學性能,第一實施例中的第一鏡頭11需滿足底下四條件:
其中,TTL11為第一透鏡L11之物側面S11至成像面IMA11於光軸OA11上之間距,此間距之單位為mm,θ 11m為第一鏡頭11之最大半視角,此最大半視角之單位為度,f11為第一透鏡L11之有效焦距,R112為第一透鏡L11之像側面S12之曲率半徑,ER111為第一透鏡L11之物側面S11之有效半徑,f1f為第一鏡頭11之有效焦距,Vd13為第三透鏡L13之阿貝係數,Vd15為第五透鏡L15之阿貝係數。
利用上述透鏡、光圈ST11、第一稜鏡P11之設計,使得第一鏡頭11能有效的縮短厚度、有效的修正像差。
表一為第1圖中第一鏡頭11之各透鏡之相關參數表,表一資料顯示,第一實施例之第一鏡頭11之有效焦距等於1.409mm、光圈值等於2.889。
表一中各個透鏡之非球面表面凹陷度z由下列公式所得到:z=ch2/{1+[1-(k+1)c2h2]1/2}+Ah4+Bh6+Ch8+Dh10+Eh12+Fh14
其中:c:曲率;h:透鏡表面任一點至光軸之垂直距離;k:圓錐係數;A~F:非球面係數。
表二為表一中各個透鏡之非球面表面之相關參數表,其中k為圓錐係數(Conic Constant)、A~F為非球面係數。
第一實施例之第一鏡頭11,其第一透鏡L11之物側面S11至成像面IMA11於光軸OA11上之間距TTL11=30.118mm,最大半視角θ 11m=95度,第一透鏡L11之有效焦距f11=-11.841mm,第一透鏡L11之像側面S12之曲率半徑R112=5.215mm,第一透鏡L11之物側面S11之有效半徑ER111=8.055mm,第一鏡頭11之有效焦距f1f=1.409mm,第三透鏡L13之阿貝係數Vd13=64.2,第五透鏡L15之阿貝係數Vd15=23.8,由上述資料可得到TTL11/θ 11m=0.32、f11/R112=-2.271、ER111/f1f=5.7、Vd13-Vd15=40.4,皆能滿足上述條件(1)至條件(4)之要求。
另外,第一實施例之第一鏡頭11的光學性能也可達到要求,這可從第2A至第2C圖看出。第2A圖所示的,是第一實施例之第一鏡頭11的縱向像差(Longitudinal Aberration)圖。第2B圖所示的,是第一實施例之第一鏡頭11的場曲(Field Curvature)圖。第2C圖所示的,是第一實施例之第一鏡頭11的畸變(Distortion)圖。
由第2A圖可看出,第一實施例之第一鏡頭11對波長為0.438μm、0.486μm、0.546μm、0.587μm、0.656μm之光線所產生的縱向像差值介於-0.05mm至0.05mm之間。由第2B圖可看出,第一實施例之第一鏡頭11對波長為0.438μm、0.486μm、0.546μm、0.587μm、0.656μ m之光線,於子午(Tangential)方向與弧矢(Sagittal)方向之場曲介於-0.02mm至0.09mm之間。由第2C圖(圖中的5條線幾乎重合,以致於看起來只有一條線)可看出,第一實施例之第一鏡頭11對波長為0.438μm、0.486μm、0.546μm、0.587μm、0.656μm之光線所產生的畸變介於-100%至0%之間。顯見第一實施例之第一鏡頭11之縱向像差、場曲、畸變都能被有效修正,從而得到較佳的光學性能。
請參閱第3圖,第3圖係依據本發明之環景鏡頭之第二實施例的透鏡配置與光路示意圖。環景鏡頭2包括一第一鏡頭21及一第二鏡頭22。第一鏡頭21用於擷取一第一物側之影像。成像時,來自第一物側之光線最後成像於一第一成像面IMA21上。第二鏡頭22用於擷取一第二物側之影像。成像時,來自第二物側之光線最後成像於一第二成像面IMA22上。上述第一物側與第二物側互為相反方向、第一像側與第二像側互為相反方向。當第一鏡頭21與第二鏡頭22之視角(Field of View)大於等於180度時,則可將第一成像面IMA21上之影像與第二成像面IMA22上之影像經影像處理合成為視角達360度的環景影像。所以說,在第一物側與第二物側固定不變下,環景鏡頭2只需拍攝一次,就可攝得環景影像。本實施例中第一鏡頭21與第二鏡頭22實為相同的兩支鏡頭,所以第一鏡頭21與第二鏡頭22之各透鏡之相關參數、各個透鏡之非球面表面參數、需滿足的條件、光學性能等皆相同,所以底下僅針對第一鏡頭21之各透鏡之相關參數、各個透鏡之非球面表面參數、需滿足的條件、光學性能等進一步說明,第二鏡頭22則省略不說明。第一鏡頭21沿著一第一光軸OA21從第一物側至第一像側依序包括一第一透鏡群LG21、一第一稜鏡P21、一第二透鏡群LG22及一 濾光片OF21。第一透鏡群LG21沿著第一光軸OA21從第一物側至第一像側依序包括一第一透鏡L21及一第二透鏡L22,第一透鏡群LG21具有負屈光力,第一透鏡L21為凸凹透鏡具有負屈光力,其物側面S21為凸面,像側面S22為凹面,物側面S21與像側面S22皆為球面表面。第二透鏡L22為凸凹透鏡具有負屈光力,其物側面S23為凸面,像側面S24為凹面,物側面S23與像側面S24皆為非球面表面。第一稜鏡P21其第一入射面S25、第一反射面S26及第一出射面S27皆為平面,來自第二透鏡L22之光線由第一入射面S25進入第一稜鏡P21,再經第一反射面S26反射改變光線行進方向,由第一出射面S27離開第一稜鏡P21,第一稜鏡P21之主要功能在於改變入射光線的行進方向,以達到縮短第一鏡頭21之厚度。第二透鏡群LG22沿著第一光軸OA21從第一物側至第一像側依序包括一第三透鏡L23、一光圈ST21、一第四透鏡L24、一第五透鏡L25、一第六透鏡L26及一第七透鏡L27。第二透鏡群LG22具有正屈光力,第三透鏡L23為雙凸透鏡具有正屈光力,其物側面S28為凸面,像側面S29為凸面,物側面S28與像側面S29皆為球面表面。第四透鏡L24為雙凸透鏡具有正屈光力,其物側面S211為凸面,像側面S212為凸面,物側面S211與像側面S212皆為球面表面。第五透鏡L25為雙凹透鏡具有負屈光力,其物側面S213為凹面,像側面S214為凹面,物側面S213與像側面S214皆為球面表面。第六透鏡L26為雙凸透鏡具有正屈光力,其物側面S214為凸面,像側面S215為凸面,物側面S214與像側面S215皆為球面表面。上述第五透鏡L25與第六透鏡L26膠合成一膠合透鏡。第七透鏡L27為凸凹透鏡具有正屈光力,其物側面S216為凸面,像側面S217為凹面,物側面S216與像側面S217皆為非球面表面。濾光片 OF21其物側面S218與像側面S219皆為平面。
另外,為使本發明之環景鏡頭能保持良好的光學性能,第二實施例中的第一鏡頭21需滿足底下四條件:
其中,TTL21為第一透鏡L21之物側面S21至成像面IMA21於光軸OA21上之間距,此間距之單位為mm,θ 21m為第一鏡頭21之最大半視角,此最大半視角之單位為度,f21為第一透鏡L21之有效焦距,R212為第一透鏡L21之像側面S22之曲率半徑,ER211為第一透鏡L21之物側面S21之有效半徑,f2f為第一鏡頭21之有效焦距,Vd23為第三透鏡L23之阿貝係數,Vd25為第五透鏡L25之阿貝係數。
利用上述透鏡、光圈ST21、第一稜鏡P21之設計,使得第一鏡頭21能有效的縮短厚度、有效的修正像差。
表三為第3圖中第一鏡頭21之各透鏡之相關參數表,表三資料顯示,第二實施例之第一鏡頭21之有效焦距等於1.389mm、光圈值等於2.883。
表三中各個透鏡之非球面表面凹陷度z由下列公式所得到:z=ch2/{1+[1-(k+1)c2h2]1/2}+Ah4+Bh6+Ch8+Dh10+Eh12+Fh14
其中:c:曲率;h:透鏡表面任一點至光軸之垂直距離;k:圓錐係數;A~F:非球面係數。
表四為表三中各個透鏡之非球面表面之相關參數表,其中k為圓錐係數(Conic Constant)、A~F為非球面係數。
第二實施例之第一鏡頭21,其第一透鏡L21之物側面S21至成像面IMA21於光軸OA21上之間距TTL21=30.366mm,最大半視角θ 21m=95度,第一透鏡L21之有效焦距f21=-11.884mm,第一透鏡L21之像側面S22之曲率半徑R212=5.216mm,第一透鏡L21之物 側面S21之有效半徑ER211=8.061mm,第一鏡頭21之有效焦距f2f=1.389mm,第三透鏡L23之阿貝係數Vd23=65,第五透鏡L25之阿貝係數Vd25=22,由上述資料可得到TTL21/θ 21m=0.32、f21/R212=-2.278、ER211/f2f=5.8、Vd23-Vd25=43,皆能滿足上述條件(5)至條件(8)之要求。
另外,第二實施例之第一鏡頭21的光學性能也可達到要求,這可從第4A至第4C圖看出。第4A圖所示的,是第二實施例之第一鏡頭21的縱向像差(Longitudinal Aberration)圖。第4B圖所示的,是第二實施例之第一鏡頭21的場曲(Field Curvature)圖。第4C圖所示的,是第二實施例之第一鏡頭21的畸變(Distortion)圖。
由第4A圖可看出,第二實施例之第一鏡頭21對波長為0.438μm、0.486μm、0.546μm、0.587μm、0.656μm之光線所產生的縱向像差值介於-0.05mm至0.05mm之間。由第4B圖可看出,第二實施例之第一鏡頭21對波長為0.438μm、0.486μm、0.546μm、0.587μm、0.656μm之光線,於子午(Tangential)方向與弧矢(Sagittal)方向之場曲介於0mm至0.1mm之間。由第4C圖(圖中的5條線幾乎重合,以致於看起來只有一條線)可看出,第二實施例之第一鏡頭21對波長為0.438μm、0.486μm、0.546μm、0.587μm、0.656μm之光線所產生的畸變介於-100%至0%之間。顯見第二實施例之第一鏡頭21之縱向像差、場曲、畸變都能被有效修正,從而得到較佳的光學性能。
請參閱第5圖,第5圖係依據本發明之環景鏡頭之第三實施例的透鏡配置與光路示意圖。環景鏡頭3包括一第一鏡頭31及一第二鏡頭32。第一鏡頭31用於擷取一第一物側之影像。成像時,來自第一物側之 光線最後成像於一第一成像面IMA31上。第二鏡頭32用於擷取一第二物側之影像。成像時,來自第二物側之光線最後成像於一第二成像面IMA32上。上述第一物側與第二物側互為相反方向、第一像側與第二像側互為相反方向。當第一鏡頭31與第二鏡頭32之視角(Field of View)大於等於180度時,則可將第一成像面IMA31上之影像與第二成像面IMA32上之影像經影像處理合成為視角達360度的環景影像。所以說,在第一物側與第二物側固定不變下,環景鏡頭3只需拍攝一次,就可攝得環景影像。本實施例中第一鏡頭31與第二鏡頭32實為相同的兩支鏡頭,所以第一鏡頭31與第二鏡頭32之各透鏡之相關參數、各個透鏡之非球面表面參數、需滿足的條件、光學性能等皆相同,所以底下僅針對第一鏡頭31之各透鏡之相關參數、各個透鏡之非球面表面參數、需滿足的條件、光學性能等進一步說明,第二鏡頭32則省略不說明。第一鏡頭31沿著一第一光軸OA31從第一物側至第一像側依序包括一第一透鏡群LG31、一第一稜鏡P31、一第二透鏡群LG32及一濾光片OF31。第一透鏡群LG31沿著第一光軸OA31從第一物側至第一像側依序包括一第一透鏡L31及一第二透鏡L32,第一透鏡群LG31具有負屈光力,第一透鏡L31為凸凹透鏡具有負屈光力,其物側面S31為凸面,像側面S32為凹面,物側面S31與像側面S32皆為球面表面。第二透鏡L32為凸凹透鏡具有負屈光力,其物側面S33為凸面,像側面S34為凹面,物側面S33與像側面S34皆為非球面表面。第一稜鏡P31其第一入射面S35、第一反射面S36及第一出射面S37皆為平面,來自第二透鏡L32之光線由第一入射面S35進入第一稜鏡P31,再經第一反射面S36反射改變光線行進方向,由第一出射面S37離開第一稜鏡P31,第一稜鏡P31之主要功能在於改 變入射光線的行進方向,以達到縮短第一鏡頭31之厚度。第二透鏡群LG32沿著第一光軸OA31從第一物側至第一像側依序包括一第三透鏡L33、一光圈ST31、一第四透鏡L34、一第五透鏡L35、一第六透鏡L36及一第七透鏡L37。第二透鏡群LG32具有正屈光力,第三透鏡L33為雙凸透鏡具有正屈光力,其物側面S38為凸面,像側面S39為凸面,物側面S38與像側面S39皆為球面表面。第四透鏡L34為雙凸透鏡具有正屈光力,其物側面S311為凸面,像側面S312為凸面,物側面S311與像側面S312皆為球面表面。第五透鏡L35為雙凹透鏡具有負屈光力,其物側面S313為凹面,像側面S314為凹面,物側面S313與像側面S314皆為球面表面。第六透鏡L36為雙凸透鏡具有正屈光力,其物側面S314為凸面,像側面S315為凸面,物側面S314與像側面S315皆為球面表面。上述第五透鏡L35與第六透鏡L36膠合成一膠合透鏡。第七透鏡L37為凸凹透鏡具有正屈光力,其物側面S316為凸面,像側面S317為凹面,物側面S316與像側面S317皆為非球面表面。濾光片OF31其物側面S318與像側面S319皆為平面。
另外,為使本發明之環景鏡頭能保持良好的光學性能,第三實施例中的第一鏡頭31需滿足底下四條件:
其中,TTL31為第一透鏡L31之物側面S31至成像面IMA31於光軸OA31上之間距,此間距之單位為mm,θ 31m為第一鏡頭31之最大 半視角,此最大半視角之單位為度,f31為第一透鏡L31之有效焦距,R312為第一透鏡L31之像側面S32之曲率半徑,ER311為第一透鏡L31之物側面S31之有效半徑,f3f為第一鏡頭31之有效焦距,Vd33為第三透鏡L33之阿貝係數,Vd35為第五透鏡L35之阿貝係數。
利用上述透鏡、光圈ST31、第一稜鏡P31之設計,使得第一鏡頭31能有效的縮短厚度、有效的修正像差。
表五為第5圖中第一鏡頭31之各透鏡之相關參數表,表五資料顯示,第三實施例之第一鏡頭31之有效焦距等於1.39mm、光圈值等於2.88。
表五中各個透鏡之非球面表面凹陷度z由下列公式所得到:z=ch2/{1+[1-(k+1)c2h2]1/2}+Ah4+Bh6+Ch8+Dh10+Eh12+Fh14
其中:c:曲率;h:透鏡表面任一點至光軸之垂直距離;k:圓錐係數;A~F:非球面係數。
表六為表五中各個透鏡之非球面表面之相關參數表,其中k為圓錐係數(Conic Constant)、A~F為非球面係數。
第三實施例之第一鏡頭31,其第一透鏡L31之物側面S31至成像面IMA31於光軸OA31上之間距TTL31=30.6696mm,最大半視角θ 31m=95度,第一透鏡L31之有效焦距f31=-11.03mm,第一透鏡L31之像側面S32之曲率半徑R312=5.17mm,第一透鏡L31之物側面S31之有效半徑ER311=7.919mm,第一鏡頭31之有效焦距f3f=1.39mm,第三透鏡L33之阿貝係數Vd33=64.2,第五透鏡L35之阿貝係數Vd35=23,由上述資料可得到TTL31/θ 31m=0.32、f31/R312=-2.133、ER311/f3f=5.7、Vd33-Vd35=41.2,皆能滿足上述條件(9)至條件(12)之要求。
另外,第三實施例之第一鏡頭31的光學性能也可達到要求,這可從第6A至第6C圖看出。第6A圖所示的,是第三實施例之第一鏡頭31的縱向像差(Longitudinal Aberration)圖。第6B圖所示的,是第三實施例之第一鏡頭31的場曲(Field Curvature)圖。第6C圖所示的,是第三實施例之第一鏡頭31的畸變(Distortion)圖。
由第6A圖可看出,第三實施例之第一鏡頭31對波長為 0.438μm、0.486μm、0.546μm、0.587μm、0.656μm之光線所產生的縱向像差值介於-0.05mm至0.05mm之間。由第6B圖可看出,第三實施例之第一鏡頭31對波長為0.438μm、0.486μm、0.546μm、0.587μm、0.656μm之光線,於子午(Tangential)方向與弧矢(Sagittal)方向之場曲介於0.01mm至0.11mm之間。由第6C圖(圖中的5條線幾乎重合,以致於看起來只有一條線)可看出,第三實施例之第一鏡頭31對波長為0.438μm、0.486μm、0.546μm、0.587μm、0.656μm之光線所產生的畸變介於-100%至0%之間。顯見第三實施例之第一鏡頭31之縱向像差、場曲、畸變都能被有效修正,從而得到較佳的光學性能。
1‧‧‧環景鏡頭
11‧‧‧第一鏡頭
12‧‧‧第二鏡頭
LG11‧‧‧第一透鏡群
LG12‧‧‧第二透鏡群
L11‧‧‧第一透鏡
L12‧‧‧第二透鏡
L13‧‧‧第三透鏡
L14‧‧‧第四透鏡
L15‧‧‧第五透鏡
L16‧‧‧第六透鏡
L17‧‧‧第七透鏡
P11‧‧‧第一稜鏡
ST11‧‧‧光圈
OF11‧‧‧濾光片
OA11、OA12‧‧‧光軸
IMA11、IMA12‧‧‧成像面
S11、S12、S13、S14、S18、S19‧‧‧面
S110、S111、S112、S113、S114‧‧‧面
S115、S116、S117、S118、S119‧‧‧面
S15‧‧‧第一入射面
S16‧‧‧第一反射面
S17‧‧‧第一出射面

Claims (11)

  1. 一種環景鏡頭,包括:一第一鏡頭;其中該第一鏡頭沿著一第一光軸從一第一物側至一第一像側依序包括:一第一透鏡群,該第一透鏡群具有負屈光力,該第一透鏡群沿著該第一光軸從該第一物側至該第一像側依序包括一第一透鏡以及一第二透鏡,該第一透鏡具有負屈光力,該第二透鏡具有負屈光力;一第一稜鏡,該第一稜鏡包括一第一入射面、一第一反射面以及一第一出射面,該第一入射面面向該第二透鏡之像側面;以及一第二透鏡群,該第二透鏡群具有正屈光力,該第二透鏡群沿著該第一光軸從該第一物側至該第一像側依序包括一第三透鏡、一第四透鏡、一第五透鏡、一第六透鏡以及一第七透鏡,該第三透鏡之物側面面向該第一稜鏡之該第一出射面,該第三透鏡之屈光力與該第五透鏡之屈光力相反。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環景鏡頭,其中該第一鏡頭滿足以下條件:0.2TTL11m 0.4其中,TTL1為該第一透鏡之物側面至一第一成像面於該第一光軸上之一間距,該間距之單位為mm,θ 1m為該第一鏡頭之一最大半視角,該最大半視角之單位為度。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環景鏡頭,其中該第七透鏡為非球面透鏡,且該第三透鏡至第七透鏡的屈光力依序為正正負正正。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環景鏡頭,其中該第一鏡頭滿足以下條件: -4f1/R12 -0.667其中,f1為該第一透鏡之有效焦距,R12為該第一透鏡之像側面之曲率半徑。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環景鏡頭,其中該第一鏡頭滿足以下條件:4ER11/ff 8其中,ER11為該第一透鏡之物側面之有效半徑,ff為該第一鏡頭之有效焦距。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環景鏡頭,其中該第一鏡頭滿足以下條件:37Vd3-Vd5 50其中,Vd3為該第三透鏡之阿貝係數,Vd5為該第五透鏡之阿貝係數。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環景鏡頭,其中該第一鏡頭更包括一光圈,設置於該第三透鏡與該第四透鏡之間。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環景鏡頭,更包括一第二鏡頭,其中該第二鏡頭沿著一第二光軸從一第二物側至一第二像側依序包括:一第三透鏡群,該第三透鏡群具有負屈光力,該第三透鏡群沿著該第二光軸從該第二物側至該第二像側依序包括一第八透鏡以及一第九透鏡,該第八透鏡具有負屈光力,該第九透鏡具有負屈光力;一第二稜鏡,該第二稜鏡包括一第二入射面、一第二反射面以及一第二出射面,該第二入射面面向該第九透鏡之像側面;以及一第四透鏡群,該第四透鏡群具有正屈光力,該第四透鏡群沿著該第二光軸從該第二物側至該第二像側依序包括一第十透鏡、一第十一透鏡、一第十二透鏡、一第十三透鏡以及一第十四透鏡,該第十透鏡之物側面 面向該第二稜鏡之該第二出射面,該第十透鏡之屈光力與該第十二透鏡之屈光力相反;其中該第一物側與該第二物側互為相反方向,該第一像側與該第二像側互為相反方向。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8項所述之環景鏡頭,其中該第二鏡頭滿足以下條件:0.2TTL22m 0.4;-4f8/R82 -0.667;4ER81/fs 8;以及37Vd10-Vd12 50;其中,TTL2為該第八透鏡之物側面至一第二成像面於該第二光軸上之一間距,該間距之單位為mm,θ 2m為該第二鏡頭之一最大半視角,該最大半視角之單位為度,f8為該第八透鏡之有效焦距,R82為該第八透鏡之像側面之曲率半徑,ER81為該第八透鏡之物側面之有效半徑,fs為該第二鏡頭之有效焦距,Vd10為該第十透鏡之阿貝係數,Vd12為該第十二透鏡之阿貝係數。
  1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8項所述之環景鏡頭,其中該第十四透鏡為非球面透鏡,且該第十透鏡至第十四透鏡的屈光力依序為正正負正正。
  1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8項所述之環景鏡頭,其中該第二鏡頭更包括一光圈,設置於該第十透鏡與該第十一透鏡之間。
TW105114062A 2016-05-06 2016-05-06 環景鏡頭 TW201740157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5114062A TW201740157A (zh) 2016-05-06 2016-05-06 環景鏡頭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5114062A TW201740157A (zh) 2016-05-06 2016-05-06 環景鏡頭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740157A true TW201740157A (zh) 2017-11-16

Family

ID=6102270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5114062A TW201740157A (zh) 2016-05-06 2016-05-06 環景鏡頭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201740157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794556A (zh) * 2019-11-01 2020-02-14 江西联创电子有限公司 广角镜头及全景摄像系统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794556A (zh) * 2019-11-01 2020-02-14 江西联创电子有限公司 广角镜头及全景摄像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491915B (zh) 廣角鏡頭
TWI542902B (zh) 廣角鏡頭
TWI534471B (zh) 廣角鏡頭
CN107346058B (zh) 环景镜头
TWI476436B (zh) 成像鏡頭
TW201525521A (zh) 近紅外線鏡頭
TWI683129B (zh) 成像鏡頭(十四)
TWI480576B (zh) 廣角鏡頭
TWI766956B (zh) 成像鏡頭(二十四)
TWI701457B (zh) 廣角鏡頭
TWI690742B (zh) 成像鏡頭(三十三)
US20200096746A1 (en) Wide-Angle Lens Assembly
TWI491913B (zh) 成像鏡頭
TWI676819B (zh) 鏡頭裝置(三)
TW201819981A (zh) 成像鏡頭(十六)
TW201740157A (zh) 環景鏡頭
TWI771127B (zh) 成像鏡頭(六十二)
TWI749970B (zh) 廣角鏡頭(三十一)
TW201917439A (zh) 光學鏡頭
TW201738605A (zh) 廣角鏡頭(十一)
CN108627952B (zh) 光学镜头
TWI774306B (zh) 成像鏡頭(五十九)
TWI767679B (zh) 廣角鏡頭(三十二)
TWI663419B (zh) 成像鏡頭(十三)
TWI746031B (zh) 成像鏡頭(四十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