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1735507A - 交流發電機之整流單元 - Google Patents

交流發電機之整流單元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1735507A
TW201735507A TW105108322A TW105108322A TW201735507A TW 201735507 A TW201735507 A TW 201735507A TW 105108322 A TW105108322 A TW 105108322A TW 105108322 A TW105108322 A TW 105108322A TW 201735507 A TW201735507 A TW 201735507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rectifying unit
heat dissipating
dissipating member
lead frame
positive electrod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510832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I584559B (zh
Inventor
Charles Jack Chen
Hung-Chih Chang
Chun-Yuan Wang
Ping-Feng Tsai
Original Assignee
Victory Ind Corporation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Victory Ind Corporation filed Critical Victory Ind Corporation
Priority to TW10510832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I584559B/zh
Priority to CN201610246800.0A priority patent/CN107204716A/zh
Priority to US15/456,525 priority patent/US20170271961A1/en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58455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584559B/zh
Publication of TW20173550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735507A/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5/00Casings; Enclosures; Supports
    • H02K5/04Casings or enclosures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 form or construction thereof
    • H02K5/22Auxiliary parts of casings not covered by groups H02K5/06-H02K5/20, e.g. shaped to form connection boxes or terminal boxes
    • H02K5/225Terminal boxes or connection arrangement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MAPPARATUS FOR CONVERSION BETWEEN AC AND AC, BETWEEN AC AND DC, OR BETWEEN DC AND DC, AND FOR USE WITH MAINS OR SIMILAR POWER SUPPLY SYSTEMS; CONVERSION OF DC OR AC INPUT POWER INTO SURGE OUTPUT POWER; CONTROL OR REGULATION THEREOF
    • H02M7/00Conversion of a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ac power output
    • H02M7/003Constructional details, e.g. physical layout, assembly, wiring or busbar connec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11/00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dynamo-electric machines with electric components or with devices for shielding, monitoring or protection
    • H02K11/04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dynamo-electric machines with electric components or with devices for shielding, monitoring or protection for rectification
    • H02K11/049Rectifiers associated with stationary parts, e.g. stator core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11/00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dynamo-electric machines with electric components or with devices for shielding, monitoring or protection
    • H02K11/04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dynamo-electric machines with electric components or with devices for shielding, monitoring or protection for rectification
    • H02K11/049Rectifiers associated with stationary parts, e.g. stator cores
    • H02K11/05Rectifiers associated with casings, enclosures or bracket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7/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common to different types of electric apparatus
    • H05K7/20Modifications to facilitate cooling, ventilating, or heating
    • H05K7/2089Modifications to facilitate cooling, ventilating, or heating for power electronics, e.g. for inverters for controlling motor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Synchronous Machinery (AREA)

Abstract

本發明係關於一種車用交流發電機整流單元,其包含:一導線架;一正極散熱構件,該正極散熱構件耦合至該導線架之一部分;一負極散熱構件,該負極散熱構件包含兩個互不接觸之負極構件,且該等負極構件之每一者耦合至與該導線架之該部分具有高度差之該導線架之另一部分;其中該導線架設置於該正極散熱構件上方,該正極散熱構件設置於該負極散熱構件上方。

Description

交流發電機之整流單元
本發明係有關於一交流發電機之整流單元,特別是關於一種用於車用三相交流發電機之整流單元。
交流發電機是發電機的一種,係用於將機械能轉換成交流電流形式的電能。車用的交流發電機,係利用引擎輸出動力驅動發電機轉子的轉動,以將引擎之機械能轉換成電能對電瓶充電,藉以對裝設於汽車上之電器部分供電使用。
車用交流發電機主要結構一般具有一環形定子、一轉子以及一整流單元。藉由轉子在定子中的迅速轉動,使得纏繞在定子上的導線與轉子形成的磁場產生相對運動,進而在導線中產生感應電動勢(電壓)而產生感應電流。原則上,由環形定子及轉子組合所產生的電流係為交流電型式。惟輸出電流若要能夠供給電瓶以及車輛電子零件所需之電流,尚需藉由整流單元將輸出之交流電轉換為直流電。此外,車用交流發電機具有一包覆環形定子、轉子以及整流單元之外殼,此外殼通常由包覆整流單元之一保護蓋與包覆環形定子與轉子之組合的另一殼體組成,而整流單元具有突伸出外殼之外的輸出端用以輸出電流,而為避免人員或異物誤觸該輸出端,通常使用一絕緣套套設於該輸出端上。
習知的車用交流發電機採用多種不同型式的習知整流單元,例如美國公告第US6,617,723號專利以及美國公告第US6,060,802號專利 所揭露的習知整流單元。惟設計整流單元結構時,除考量整流電路之配置,尚需考量多種設計因子,例如整流單元各部分結構,例如導線架,散熱片,整流子接腳等等之配置是否能夠有效利用物理空間,整流單元之尺寸是否佔用車用交流發電機總成過大之體積,整流單元是否具有良好散熱能力以避免車輛在使用中的高溫狀態下造成過熱而減低輸出效能等等影響因子。以上習知整流單元並未能實現綜合各方面的較佳化設計。有鑑於此,為有效增進發電機的輸出效能,並同時縮小發電機佔用之體積,針對現有整流單元各部份之結構進行較佳的設計,以在提升效能之餘同時縮減體積是業界所企盼的。
本發明之一目的在於提供一具有較小尺寸的交流發電機整流單元。
本發明之另一目的在於提供一具有較佳散熱效能的交流發電機整流單元。
為達成上述目的,本發明之一實施例揭露一種車用交流發電機整流單元,包含:一導線架;一正極散熱構件,該正極散熱構件耦合至該導線架之一部分;一負極散熱構件,該負極散熱構件包含兩個互不接觸之負極構件,且該等負極構件之每一者耦合至與該導線架之該部分具有高度差之該導線架之另一部分;其中該導線架設置於該正極散熱構件上方,該正極散熱構件設置於該負極散熱構件上方。
如下進一步參考附圖來說明本發明之內容,其中該等附圖係概要地顯示依照本發明之內容所呈現之較佳實施例。應了解,本發明在任何方面皆不侷限於下述實施例。
1‧‧‧整流單元
4‧‧‧輸出端構件
5‧‧‧保護蓋
6‧‧‧絕緣套
10‧‧‧導線架
12‧‧‧框架部
14‧‧‧終端元件部
14a‧‧‧第一終端元件部
14b‧‧‧第二終端元件部
14c‧‧‧第三終端元件部
20‧‧‧正極散熱構件
21‧‧‧第一面
22‧‧‧第二面
23‧‧‧穿孔
24‧‧‧環形凸緣
25‧‧‧整流子
26‧‧‧引腳
27‧‧‧內周緣
28‧‧‧外周緣
29‧‧‧舌片
30‧‧‧負極散熱構件
30a‧‧‧第一負極構件
30b‧‧‧第二負極構件
31‧‧‧缺口
32‧‧‧缺口
33‧‧‧穿孔
35‧‧‧整流子
36‧‧‧引腳
37‧‧‧內周緣
38‧‧‧外周緣
41‧‧‧螺栓
42‧‧‧柱型螺帽
43‧‧‧墊片
50‧‧‧凸出部
51‧‧‧開口
61‧‧‧柱體
62‧‧‧凸緣
63‧‧‧缺口
64‧‧‧穿孔
65‧‧‧凸部
66‧‧‧蓋部
70‧‧‧絕緣件
80‧‧‧鉚釘
121‧‧‧端面
122‧‧‧端面
123‧‧‧安裝孔
141‧‧‧第一階塊
142‧‧‧第二階塊
143‧‧‧第三階塊
281‧‧‧導流片
282‧‧‧散熱孔
291‧‧‧穿孔
292‧‧‧穿孔
382‧‧‧散熱孔
411‧‧‧外螺紋
412‧‧‧末端
421‧‧‧外周面
422‧‧‧凹槽
1411‧‧‧接腳構件
1421‧‧‧接腳構件
1422‧‧‧短柱
1423‧‧‧空間
1431‧‧‧終端接腳構件
T‧‧‧開口
θ‧‧‧角
圖1係為依據本發明一實施例之車用交發電機整流單元示意圖; 圖2係為依據本發明一實施例之車用交發電機整流單元之另一視角之示意圖(輸出端構件及整流子省略);圖3係為依據圖2之視角所呈現之導線架示意圖;圖4係為依據圖1所示結構之俯視圖;圖5係為輸出端構件朝上穿設並固定於整流單元之正極散熱構件的示意圖;圖6係為根據本發明之一實施例的保護蓋示意圖;圖7係為根據本發明之一實施例的絕緣套示意圖;圖8係為依據本發明一實施例之絕緣套、保護蓋與整流單元組合後之部分截面圖;以及圖9係為依據本發明一實施例之絕緣套、保護蓋與整流單元組合後之俯視圖。
圖1係依據本發明一實施例之車用交發電機整流單元示意圖,圖2係該實施例以另一視角觀察下之另一示意圖(輸出端構件及整流子省略)。如圖1及圖2所示,整流單元1主要係包含一導線架10,一正極散熱構件20及一負極散熱構件30。該導線架10係具有一大致呈U字型的框架部12,該框架部具有朝上之一端面121、朝下之一端面122、及複數個形成於其上的安裝孔123(見圖3之依據圖2之視角之導線架10之示意圖)。該導線架10另設置有分布於其上之終端元件部14,其包含第一終端元件部14a、第二終端元件部14b及第三終端元件部14c。如圖1及圖3所示,該等終端元件部14a、14b及14c之每一者皆呈現階梯狀結構,且各自由一第一階塊141、一第二階塊142及一第三階塊143依序所組成。該第一階塊141係自該導線架10之該框架部12徑向向外突伸之片狀結構,且較佳與該框架部12共平面。由圖1觀之,該第二階塊142係自該第一階塊141之外緣向下延伸一階梯之結構,該第三階塊 143係自該第二階塊142之外緣向下延伸一階梯之結構。該第一階塊141與該第二階塊142具有第一高度差,該第二階塊142與該第三階塊143具有第二高度差,第一高度差大於第二高度差。此外,自該第一階塊141之兩側分別水平沿伸有一接腳構件1411,自該第二階塊142之兩側分別水平沿伸有一接腳構件1421,且該第三階塊143之朝上之端面具有一對終端接腳構件1431。
另參照圖3,其顯示圖1中導線架10的相反側。關於本發明中各實施例之描述係以圖1所示車用交發電機整流單元的安置方向為基準,界定元件的向上或向下的朝向,在靠近該導線架10之兩端側的第一終端元件部14a及第三終端元件部14c之各者之該第二階塊142朝下之端面具有一自該朝下端面突伸之短柱1422,每一該等終端元件部14a及14c之該第三階塊143朝下之端面係低於該第二階塊142朝下之端面,且該第三階塊143與該短柱1422之間形成一空間1423。此外,位於該等終端元件部14a及14c之間的第二終端元件部14b,其第二階塊142朝下之端面具有兩個並排且自該第二階塊142朝下之端面突伸之短柱1422,而其第三階塊143朝下之端面係低於第二階塊142朝下之端面,且該第三階塊143與該兩個短柱1422之間形成一空間1423。
再參照圖1及圖2,整流單元1之正極散熱構件20係耦合至導線架10之一部分。詳言之,正極散熱構件20係具有相對應於導線架10之框架部12之複數個安裝孔123之複數個安裝孔(未圖示)。於耦接正極散熱構件20至導線架10時,係將該正極散熱構件20的複數個安裝孔之每一者對準相對應之該導線架10的複數個安裝孔123之每一者,並於該正極散熱構件20之該等安裝孔之每一者下方安置具有一穿孔的一環形絕緣件70。隨後該等對準的導線架之安裝孔123、正極散熱構件20之安裝孔以及絕緣件70係以一鉚釘80穿過,以將該正極散熱構件20耦接固定至該導線架10。此時,該正極散熱構件20的朝上之第一面21係接 觸該導線架之朝下之端面122,且該等絕緣件80朝上之端面至少部分地接觸該正極散熱構件20的朝下之第二面22。
又,該正極散熱構件20具有複數個分布於其中的穿孔,在本實例中係較佳具有六個穿孔23,且該六個分布於正極散熱構件20中的穿孔23在該正極散熱構件20與該導線架10結合的狀態下,係分別位於該導線架10之每一該等終端元件部14a、14b及14c的第一階塊141的兩側。此外,該等個穿孔23之每一者,係自該正極散熱構件20之第一面21延伸至自第二面22朝下突起之一環形凸緣24的一端緣。該等穿孔23的每一者用於容納一圓盤狀整流子25。如圖1所示,其中位於該等穿孔23中的整流子25不與該正極散熱構件20的該第一面22齊平而有下陷之高度落差。在一較佳實施例中,位於該等穿孔23中的整流子25之朝下之端面與環形凸緣24的端緣齊平。再者,容納於該等穿孔23的每一者之整流子25,具有自其朝上延伸的一引腳26。每一引腳26電連接至相對應之自第一終端元件部14a、第二終端元件部14b及第三終端元件部14c之一者之第一階塊141側方延伸出之接腳構件1411。此一結構的優點在於,當該等穿孔23中的整流子25不與該正極散熱構件20的該第一面22齊平而具有高度上內陷的落差時,能降低整流子25之引腳26的所占用的高度,而有效減小整體整流單元1的整體結構高度,進一步縮小車用交流發電機所佔用的體積,而節省引擎室空間。
圖4係依據圖1所繪製之俯視圖。參照圖1及圖4,整流單元1之正極散熱構件20係大致呈現具有一開口T之圓盤狀構件,該口T係由正極散熱構件20的內周緣27在徑向方向上形成。如圖4中可見,該正極散熱構件20於鄰近該開口T處,其相對之內周緣27係大致呈徑向向外擴大之型態,而形成一角θ,該角θ之大小大致為14°。在本發明的其他實施例中,該角θ的範圍可在5°到60°之間。該正極散熱構件20的內周緣27之一部分係呈現鋸齒狀,以增加正極散熱構件20的散熱 表面積。除此之外,該正極散熱構件20之外周緣28具有自其延伸向下彎弧之複數個導流片281,該等導流片281係用以導引來自車用交流發電機之散熱風扇(未圖示)之氣流,以使氣流能夠有效地被導引至發電機內部中。為增加整流單元10之散熱效能,在該正極散熱構件20中另設有複數個散熱孔282,以增加散熱表面積。
參照圖1及圖4,一輸出端構件4係安裝於該整流單元1之正極散熱構件20之上,以輸出車用交流發電機所產生之電流。參照圖1、圖2及圖4,該正極散熱構件20具有自其外周緣28朝下延伸之舌片29,且該舌片29上具有一穿孔291(見圖2)以供在徑向方向上穿設一輸出端構件4。該正極散熱構件20上另具有一穿孔292,且在如圖5所示之另一實施例中,該輸出端構件係藉由穿設於該穿孔292中且在其軸向方向上朝上延伸的方式安裝在該正極散熱構件20上。
繼續參照圖1至圖3,整流單元1之負極散熱構件30,係包含一第一負極構件30a及一第二負極構件30b。該第一負極構件30a及第二負極構件30b各自大致呈現一弧狀盤體,且彼此對稱的設置並各自耦接至該導線架10之另一部分。詳言之,第一負極構件30a具有對應於導線架10之第一終端元件部14a的第二階塊142之短柱1422的一缺口31,以及對應於導線架10之第二終端元件部14b的第二階塊142之短柱1422之一者的一缺口32。同樣地,第二負極構件30b具有對應於導線架10之第三終端元件部14c的第二階塊142之短柱1422的一缺口31,以及對應於導線架10之第二終端元件部14b的第二階塊142之短柱1422之另一者的一缺口32。
藉由將第一負極構件30a的缺口31及32分別對準相對應的導線架10之第一終端元件部14a及第二終端元件部14b的短柱1422,可將該第一負極構件30a的缺口31及32分別卡合於導線架10之第一終端元件部14a及第二終端元件部14b的短柱1422之上,使該第一負極構件30a耦 接至該導線架10,且該第一負極構件30a之朝上之端面,接觸導線架10之第一終端元件部14a及第二終端元件部14b之第二階塊142朝下之端面。同樣地,藉由將第二負極構件30b的缺口31及32分別對準相對應的導線架10之第三終端元件部14c及第二終端元件部14b的短柱1422,可將該第二負極構件30b的缺口31及32分別卡合於導線架10之第三終端元件部14c及第二終端元件部14b的短柱1422之上,使該第二負極構件30b耦接至該導線架10,且該第二負極構件30b之朝上之端面,接觸導線架10之第三終端元件部14c及第二終端元件部14b之第二階塊142朝下之端面。
又,該第一負極構件極30a以及該第二負極構件30b各自具有複數個分布於其上的穿孔,例如本實例中所示的較佳的三個穿孔33。詳言之,該第一負極構件30a於鄰近其缺口31之兩側設置各設置有一個穿孔33,因此於該第一負極構件30a與該導線架10組裝後,該缺口31兩側之該等穿孔33係對應於該導線架10之第一終端元件部14a的第二階塊142的兩側處。另該第一負極構件30a於鄰近其缺口32之一側設置再設置有一個穿孔33,因此於該第一負極構件與該導線架10組裝後,該缺口32一側之該穿孔33係對應於該導線架10之第二終端元件部14b的第二階塊142的一側處。上述該等穿孔33的每一者容納一圓盤狀整流子35。此外,位於該等穿孔33中的整流子35與該負極散熱構件30a朝上之端面齊平。再者,容納於該等穿孔33的每一者之整流子35,具有自其朝上延伸的一引腳36。每一引腳36電連接至相對應之自第一終端元件部14a之第二階塊142側方或第二終端元件部14b之第二階塊142側方延伸出之接腳構件1421。
同樣地,該第二負極構件30b於其缺口31之兩側設置各設置有一個穿孔33,因此於該第二負極構件30b與該導線架10組裝後,鄰近該缺口31兩側之該等穿孔33係對應於第三終端元件部14c的第二階塊142 的兩側處。另該第二負極構件30b於其鄰近缺口32之一側設置再設置有一個穿孔33,因此於該第二負極構件30b與該導線架10組裝後,鄰近該缺口32一側之該穿孔33係對應於第二終端元件部14b的第二階塊142的一側處。上述該等穿孔33的每一者容納一圓盤狀整流子35。如圖1所示,位於該等穿孔33中的整流子35與該第二負極散熱構件30b朝上之端面齊平。再者,容納於該等穿孔33的每一者之整流子35,具有自其朝上延伸的一引腳36。每一引腳36電連接至相對應之自第三終端元件部14c之第二階塊142側方或第二終端元件部14b之第二階塊142側方延伸出之接腳構件1421。
如圖2所示,該負極散熱構件30的第一負極構件30a及第二負極構件30b各自之內周緣37之一部分係呈現鋸齒狀,第一負極構件30a及第二負極構件30b各自之外周緣38之一部分亦呈現鋸齒狀,以增加負極散熱構件30的散熱表面積。為增加整流單元10之散熱效能,在該負極散熱構件30的第一負極構件30a及第二負極構件3b上亦設有複數個散熱孔382,以增加散熱表面積。又,本發明之整流單元之尺寸特點之一如照圖4所示,其中由第一負極構件30a及第二負極構件30b所構成的負極散熱構件30的最大半徑,係不超過該正極散熱構件20的最大半徑。根據此一尺寸特徵,可縮減車用交流發電機所需的徑向尺寸,而達到縮小車用交流發電機所佔用的體積,節省引擎室空間。
續參照圖1及圖4,在此一實施例中,輸出端構件4係穿設於該正極散熱構件20之舌片29上之穿孔291,並固定該該正極散熱構件20之舌片29上。該輸出端構件4包含一螺栓41,一柱型螺帽42,並可進一步包含一墊片43。該螺栓41具有外螺紋411以及一末端412,該螺栓41係自該舌片29自內側徑向向外穿過該穿孔291,該墊片43係自該螺栓41之末端412套入該螺栓41並接觸該舌片29徑向朝外之端面,且隨後該柱型螺帽42係以其內螺紋嚙合該螺栓41之外螺紋411並迫緊該墊片 42,而將該螺栓41固定於該整流單元1之該舌片29上。該柱型螺帽42之外周面421係設有至少一凹槽。在本實施例中,該至少一凹槽較佳為沿該外周面420環繞形成之環形凹槽422。
圖5係為輸出端構件朝上穿設固定於整流單元之正極散熱構件之示意圖。在此一實施例中,輸出端構件4係穿設於該正極散熱構件20之第一面21上之穿孔292中,並固定在該正極散熱構件20上。如圖5所示,該螺栓41係自該正極散熱構件20之第二面22朝上穿過該穿孔292,該墊片43係自該螺栓41之末端412套入並接觸正極散熱構件20之第一面21,且隨後該柱型螺帽42係以其內螺紋嚙合該螺栓41之外螺紋411並迫緊該墊片42,而將該螺栓41固定於該整流單元1之該正極散熱構件20上。
在本發明之一實施例中,整流單元1係被一保護蓋包覆於其內,且輸出端構件穿出保護蓋上的一開口而部分露出保護蓋之外。此外,一絕緣套通常用以接合於保護蓋並套設該輸出端構件,使輸出端構件之末端可穿出絕緣套的一端面之外,藉此防止人員進行車輛保養維護工作時誤觸。圖6係為根據本發明之一保護蓋示意圖。如圖6所示,保護蓋5係用以包覆整流單元1,且保護蓋5具有形成一開口51之一輪廓,使輸出端構件的一部分(包含一部分的螺栓41以及一部分的柱型螺帽42)突伸於該開口51之外。在一較佳實施例中,該保護蓋5之輪廓係為自該保護蓋5之頂表面朝上延伸突出之一凸出部50,且開口51形成於該凸出部50之中。該凸出部50具有例如可大致為方形的一外周面,且該凸出部50頂部端面之開口51可供輸出端構件4之至少一部分經由該開口51穿出該保護蓋5之外。
另外,圖6中亦揭示一絕緣套6。同時參閱圖6及圖7,其中圖7展示自另一視角觀察之絕緣套結構。絕緣套6係包含中空之一柱體61,柱體61之上具有一凸緣62,且該凸緣62之半徑較佳地略大於柱體61之 半徑。凸緣62具有一缺口63,一穿孔64係貫穿該柱體61及該凸緣62之中,以供輸出端構件4穿設於其中。柱體61中之穿孔64的內周壁上,具有至少一凸部65,例如在本實施例中的兩個凸部65,凸部65係以具有撓性之材料形成。又,一蓋部66係自柱體61的外周壁向外延伸,蓋部66具有與保護蓋5之凸出部50之外周緣相符之內輪廓,使得絕緣套6之蓋部66可覆蓋並停駐於保護蓋5之凸出部50上。
圖8為依據本發明之絕緣套、保護蓋與整流單元組合後之部分截面圖。參閱圖8,絕緣套6之柱體61的內周壁內徑係略大於或大致等於輸出端構件4之柱型螺帽42的外徑。因此,當將絕緣套6沿螺栓41之軸向方向套合至該輸出端構件4時,輸出端構件4的柱型螺帽42之外周面421將迫使絕緣套6之具有可撓性之凸部65變形,隨著絕緣套6向下移動,最終具有可撓性之凸部65將進入柱型螺帽42的凹槽422中,此時可撓性凸部65不再受柱型螺帽42之外周面421壓迫而回復原狀,藉此卡入柱型螺帽42之凹槽422中,而使絕緣套6套設至該輸出端構件4之定點位置,並使該輸出端構件4之螺栓41的一末端412經由絕緣套之穿孔64突出於絕緣套6之凸緣62的頂部端面之外。於此同時,絕緣套6的蓋部66因其內輪廓與保護蓋5之凸出部50之外周面形狀相符之故,完整覆蓋保護蓋5之凸出部50並停駐於其上。組裝完成後的絕緣套、保護蓋與整流單元之俯視圖可參閱圖9。由圖6及圖9可知,保護蓋5之凸出部50之外周面輪廓以及絕緣套6的蓋部66之內輪廓為非圓形,且在本實施例中為呈現至少部分矩形之型態。此一非圓形的輪廓型態之功效在於使絕緣套6能夠在使用時,防止因車輛或引擎振動導致絕緣套6相對於保護蓋5產生轉動的狀況,而能夠有效的定位絕緣套6之位置。另外,由於絕緣套6採用由可撓性凸部65卡入輸出端構件4之柱型螺帽42之凹槽422中以裝設絕緣套6之固定方式,工作人員於安裝或移除絕緣套6時,僅需將絕緣套6直接插置卡合於柱型螺帽42,或是直接將絕 緣套6自柱型螺帽42拔除即可,毋須鬆脫保護蓋以及車用交流發電機之外殼,而有效提升工作效率。
本發明之具體實施例係說明如上,惟本領域之技藝者當可在不脫離本發明之精神下,對本發明做任何的修改及潤飾,然此等修改及潤飾當仍屬本發明所界定之範圍。
1‧‧‧整流單元
4‧‧‧輸出端構件
10‧‧‧導線架
12‧‧‧框架部
14‧‧‧終端元件部
14a‧‧‧第一終端元件部
14b‧‧‧第二終端元件部
14c‧‧‧第三終端元件部
20‧‧‧正極散熱構件
23‧‧‧穿孔
25‧‧‧整流子
26‧‧‧引腳
27‧‧‧內周緣
29‧‧‧舌片
30‧‧‧負極散熱構件
30a‧‧‧第一負極構件
30b‧‧‧第二負極構件
35‧‧‧整流子
36‧‧‧引腳
38‧‧‧外周緣
41‧‧‧螺栓
42‧‧‧柱型螺帽
43‧‧‧墊片
121‧‧‧端面
122‧‧‧端面
123‧‧‧安裝孔
141‧‧‧第一階塊
142‧‧‧第二階塊
143‧‧‧第三階塊
281‧‧‧導流片
282‧‧‧散熱孔
411‧‧‧外螺紋
412‧‧‧末端
421‧‧‧外周面
422‧‧‧凹槽
1411‧‧‧接腳構件
1421‧‧‧接腳構件
1431‧‧‧終端接腳構件

Claims (20)

  1. 一種車用交流發電機整流單元,包含:一導線架;一正極散熱構件,該正極散熱構件耦合至該導線架之一部分;一負極散熱構件,該負極散熱構件包含兩個互不接觸之負極構件,且該等負極構件之每一者耦合至與該導線架之該部分具有高度差之該導線架之另一部分;其中該導線架設置於該正極散熱構件之上方,該正極散熱構件設置於該負極散熱構件之上方。
  2. 如請求項1之車用交流發電機整流單元,其中該導線架具有複數個終端元件部,且該正極散熱構件具有複數個分布於其上的穿孔,該等複數個穿孔的每一者容納一圓盤狀整流子。
  3. 如請求項2之車用交流發電機整流單元,其中該正極散熱構件之該複數個穿孔之每一者,自該正極散熱構件之一第一面延伸至自該正極散熱構件之一第二面朝向該負極散熱構件突起之一環形凸緣的一端緣,其中該第一面相對於該第二面。
  4. 如請求項3之車用交流發電機整流單元,其中位於該穿孔中的該整流子之一端面自該正極散熱構件的該第一面向下凹陷。
  5. 如請求項3之車用交流發電機整流單元,其中位於該穿孔中的該整流子之一端面與該環形凸緣的端面齊平。
  6. 如請求項2至5任一項之車用交流發電機整流單元,其中容納於該正極散熱構件之該等複數個穿孔的每一者之該整流子具有一引腳,其連接至自相對應之該導線架之該等終端元件部之一者。
  7. 如請求項6之車用交流發電機整流單元,其中該引腳係自該整流子朝上延伸,並連接至自相對應之該等終端元件部之一者延伸出之一接腳構件。
  8. 如請求項1之車用交流發電機整流單元,其中該導線架具有複數個終端元件部,且該負極散熱片之該等負極構件具有複數個分布於其上的穿孔,該等複數個穿孔的每一者容納一圓盤狀整流子。
  9. 如請求項8之車用交流發電機整流單元,其中容納於該負極散熱片之該等複數個穿孔的每一者之該整流子,具有一連接至相對應之該導線架之該等終端元件部之一者之引腳。
  10. 如請求項9之車用交流發電機整流單元,其中該引腳係自該整流子朝上延伸,並連接至自相對應之該等終端元件部之一者延伸出之一接腳構件。
  11. 如請求項1之車用交流發電機整流單元,其中該正極散熱構件大致呈圓盤狀,且其內周緣在徑向方向上形成一開口。
  12. 如請求項11之車用交流發電機整流單元,其中鄰近該開口處該正極散熱構件之相對內周緣徑向向外擴大。
  13. 如請求項11之車用交流發電機整流單元,其中該正極散熱構件之該內周緣的一部分為鋸齒狀。
  14. 如請求項11之車用交流發電機整流單元,其中該正極散熱構件之外周緣具有自其延伸向下彎弧之複數個導流片。
  15. 如請求項11之車用交流發電機整流單元,其中該正極散熱構件之外周緣進一步包含一朝下延伸之舌片,且該舌片上具有一穿孔以供在徑向方向上安裝一輸出端構件。
  16. 如請求項11之車用交流發電機整流單元,其中該正極散熱構件具有一穿孔,以供在其軸向方向上安裝一輸出端構件。
  17. 如請求項11之車用交流發電機整流單元,其中該等負極構件之各者大致呈一弧狀盤體。
  18. 如請求項17之車用交流發電機整流單元,其中該等負極構件之各者之內周緣之一部分為鋸齒狀。
  19. 如請求項17之車用交流發電機整流單元,其中該等負極構件之各者之外周緣之一部分為鋸齒狀。
  20. 如請求項17之車用交流發電機整流單元,其中該負極散熱構件的最大半徑不超過該正極散熱構件的最大半徑。
TW105108322A 2016-03-17 2016-03-17 交流發電機之整流單元 TWI58455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5108322A TWI584559B (zh) 2016-03-17 2016-03-17 交流發電機之整流單元
CN201610246800.0A CN107204716A (zh) 2016-03-17 2016-04-20 交流发电机的整流单元
US15/456,525 US20170271961A1 (en) 2016-03-17 2017-03-12 Rectifier Unit of AC Generator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5108322A TWI584559B (zh) 2016-03-17 2016-03-17 交流發電機之整流單元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I584559B TWI584559B (zh) 2017-05-21
TW201735507A true TW201735507A (zh) 2017-10-01

Family

ID=5936760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5108322A TWI584559B (zh) 2016-03-17 2016-03-17 交流發電機之整流單元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20170271961A1 (zh)
CN (1) CN107204716A (zh)
TW (1) TWI584559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098329B (zh) * 2017-12-22 2023-06-20 山东大学 一种汽车发电机整流桥自动装配装置及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1557666A (en) * 1975-12-20 1979-12-12 Lucas Industries Ltd Multiphase full wave rectifier assembly
ITTO980517A1 (it) * 1998-06-12 1999-12-12 Magneti Marelli Manufacturing Dispositivo raddrizzatore a ponte per un alternatore.
US6661662B2 (en) * 2001-02-21 2003-12-09 Transpo Electronics, Inc. Vehicular modular design multiple application rectifier assembly
JP4471126B2 (ja) * 2006-09-07 2010-06-02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車両用交流発電機
US7531925B2 (en) * 2007-04-24 2009-05-12 Remy International, Inc. High current capacity rectifier package
JP4389974B2 (ja) * 2007-06-26 2009-12-24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車両用交流発電機
TWM373073U (en) * 2009-07-03 2010-01-21 Victory Ind Corp Improved fixed structure of commutator for generator rectifier
JP5439430B2 (ja) * 2011-05-17 2014-03-12 日立オートモティブシステムズ株式会社 車両用交流発電機
FR2978884B1 (fr) * 2011-08-05 2014-09-12 Valeo Equip Electr Moteur Connecteur, dispositif de redressement de courant muni d'un tel connecteur et machine electrique equipee d'un tel dispositif de redressement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204716A (zh) 2017-09-26
US20170271961A1 (en) 2017-09-21
TWI584559B (zh) 2017-05-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0820283B1 (ko) 고강도 히트싱크를 갖는 정류기를 구비한 차량용교류발전기
JP4313404B2 (ja) 車両用交流発電機
US8450891B2 (en) Device for rectifying current of electric rotary machine and rotary electric machine including such device
EP2149969B1 (en) Ac generator for vehicle
JP2000253625A (ja) 車両用交流発電機
TWI590566B (zh) 車用交流發電機之輸出端構件、絕緣套與保護蓋總成
TWI584559B (zh) 交流發電機之整流單元
US20100007231A1 (en) Alternator
JPH1056762A (ja) 車両用交流発電機
CN109831053A (zh) 外转子电机驱动器的散热结构、电机和离心风机
JP2017189052A (ja) インバータ一体形回転電機
US20230170833A1 (en) Inverter unit
JP4056751B2 (ja) 車両用交流発電機の整流装置
JP3543876B2 (ja) 交流発電機
JP5805233B2 (ja) 車両用交流発電機
KR20180020050A (ko) 블로워모터
JP4389974B2 (ja) 車両用交流発電機
CN100477452C (zh) 用于电机的电子封装装置
WO2021181829A1 (ja) インバータ一体型モータ
JP6817495B1 (ja) 電力変換装置
JP2019117836A (ja) リアクトル
CN216390679U (zh) 一种一体化永磁电动机的散热结构
US20080259571A1 (en) Semiconductor device used for a rectifier of a vehicle alternator
KR101740476B1 (ko) 차량용 교류 발전기
KR20170119792A (ko) 팬 모터 및 이를 갖는 전자 기기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M4A Annulment or lapse of patent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