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1724832A - 行動終端 - Google Patents

行動終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1724832A
TW201724832A TW105142364A TW105142364A TW201724832A TW 201724832 A TW201724832 A TW 201724832A TW 105142364 A TW105142364 A TW 105142364A TW 105142364 A TW105142364 A TW 105142364A TW 201724832 A TW201724832 A TW 201724832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disposed
mobile terminal
housing
acoustic element
display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514236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朴城撤
金永述
鄭寅燮
朴相勳
Original Assignee
摩達伊諾琴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摩達伊諾琴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摩達伊諾琴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172483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724832A/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02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elephone sets
    • H04M1/03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elephone transmitters or receivers, e.g. telephone hand-se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02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elephone sets
    • H04M1/03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elephone transmitters or receivers, e.g. telephone hand-sets
    • H04M1/035Improving the acoustic characteristics by means of 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he housing, e.g. ribs, walls, resonating chambers or caviti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6GENERATING OR TRANSMITTING MECHANICAL VIBRATIONS IN GENERAL
    • B06B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GENERATING OR TRANSMITTING MECHANICAL VIBRATIONS OF INFRASONIC, SONIC, OR ULTRASONIC FREQUENCY, e.g. FOR PERFORMING MECHANICAL WORK IN GENERAL
    • B06B1/00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generating mechanical vibrations of infrasonic, sonic, or ultrasonic frequency
    • B06B1/02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generating mechanical vibrations of infrasonic, sonic, or ultrasonic frequency making use of electrical energy
    • B06B1/06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generating mechanical vibrations of infrasonic, sonic, or ultrasonic frequency making use of electrical energy operating with piezoelectric effect or with electrostriction
    • B06B1/0644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generating mechanical vibrations of infrasonic, sonic, or ultrasonic frequency making use of electrical energy operating with piezoelectric effect or with electrostriction using a single piezoelectric element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6GENERATING OR TRANSMITTING MECHANICAL VIBRATIONS IN GENERAL
    • B06B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GENERATING OR TRANSMITTING MECHANICAL VIBRATIONS OF INFRASONIC, SONIC, OR ULTRASONIC FREQUENCY, e.g. FOR PERFORMING MECHANICAL WORK IN GENERAL
    • B06B1/00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generating mechanical vibrations of infrasonic, sonic, or ultrasonic frequency
    • B06B1/02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generating mechanical vibrations of infrasonic, sonic, or ultrasonic frequency making use of electrical energy
    • B06B1/06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generating mechanical vibrations of infrasonic, sonic, or ultrasonic frequency making use of electrical energy operating with piezoelectric effect or with electrostriction
    • GPHYSICS
    • G10MUSICAL INSTRUMENTS; ACOUSTICS
    • G10KSOUND-PRODUCING DEVICES; METHODS OR DEVICES FOR PROTECTING AGAINST, OR FOR DAMPING, NOISE OR OTHER ACOUSTIC WAVES IN GENERAL; ACOUSTIC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10K11/00Methods or devices for transmitting, conducting or directing sound in general; Methods or devices for protecting against, or for damping, noise or other acoustic waves in general
    • G10K11/18Methods or devices for transmitting, conducting or directing sound
    • G10K11/24Methods or devices for transmitting, conducting or directing sound for conducting sound through solid bodies, e.g. wir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02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elephone sets
    • H04M1/0202Portable telephone sets, e.g. cordless phones, mobile phones or bar type handsets
    • H04M1/0249Details of the mechanical connection between the housing parts or relating to the method of assembl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1/00Details of transducers, loudspeakers or microphones
    • H04R1/02Casings; Cabinets ; Supports therefor; Mountings therein
    • H04R1/025Arrangements for fixing loudspeaker transducers, e.g. in a box, furnitur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17/00Piezoelectric transducers; Electrostrictive transduc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7/00Diaphragms for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Cones
    • H04R7/02Diaphragms for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Cones characterised by the construction
    • H04R7/04Plane diaphragms
    • H04R7/045Plane diaphragms using the distributed mode principle, i.e. whereby the acoustic radiation is emanated from uniformly distributed free bending wave vibration induced in a stiff panel and not from pistonic mo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02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elephone sets
    • H04M1/0202Portable telephone sets, e.g. cordless phones, mobile phones or bar type handsets
    • H04M1/026Details of the structure or mounting of specific components
    • H04M1/0266Details of the structure or mounting of specific components for a display module assembl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2440/00Bending wave transducers covered by H04R, not provided for in its groups
    • H04R2440/05Aspects relating to the positioning and way or means of mounting of exciters to resonant bending wave pane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2460/00Details of hearing devices, i.e. of ear- or headphones covered by H04R1/10 or H04R5/033 but not provided for in any of their subgroups, or of hearing aids covered by H04R25/00 but not provided for in any of its subgroups
    • H04R2460/13Hearing devices using bone conduction transduc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2499/00Aspects covered by H04R or H04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in their subgroups
    • H04R2499/10General applications
    • H04R2499/11Transducers incorporated or for use in hand-held devices, e.g. mobile phones, PDA's, camera's

Abstract

本發明提供一種行動終端,所述行動終端包括:顯示器,用以顯示影像;窗口,安置於所述顯示器的一側上且能夠由使用者觸摸;殼體,安置於所述顯示器的相對於所述窗口的側表面的另一側上;以及聲學元件,安置於所述殼體的至少一個區域上。所述聲學元件藉由因振盪而發生的空氣振動來產生聲音或者以骨傳導方式傳送聲音。

Description

行動終端
本發明是有關於一種行動終端,且更具體而言,是有關於一種包括使用骨傳導方式的聲學元件的行動終端。
行動終端是具有語音及視訊呼叫功能、資訊輸入/輸出功能及資料儲存功能中的至少一者的可攜式行動電子裝置。因此,隨著行動終端的功能多樣化,行動終端正被實現為具有例如拍攝照片或視訊、播放音樂或電影(moving picture)檔案、玩遊戲及接收廣播等複雜功能的一種多媒體播放器。
已知行動終端使用揚聲器作為在語音呼叫或播放音樂期間藉由使空氣振動來產生空氣傳導聲音的單元。然而,當周圍雜訊(surrounding noise)較空氣傳導聲音大時,可能無法清楚地聽到空氣傳導聲音。
為解決上述限制,可將利用振動以骨傳導方式傳送聲音的聲學元件應用於行動終端。所述聲學元件可使用產生空氣振動或模擬使用者的聽覺神經的方式來傳送聲音。如上所述,由於聲學元件利用振動來傳送聲音,因此可對更加高效地傳送振動的結構加以考慮。 (先前技術文獻) 日本專利公開案第3929465號 韓國專利公開案第2014-0074299號
本發明提供一種包括利用振動以骨傳導方式傳送聲音的聲學元件的行動終端。
本發明亦提供一種將由聲學元件產生的振動以骨傳導方式高效地傳送至使用者的行動終端。
根據示例性實施例,一種行動終端包括:顯示器,用以顯示影像;窗口,安置於所述顯示器的一側上且能夠由使用者觸摸;殼體,安置於所述顯示器的相對於所述窗口的側表面的另一側上;以及聲學元件,安置於所述殼體的至少一個區域上,且所述聲學元件藉由因振盪而發生的空氣振動來產生聲音或者以骨傳導方式傳送聲音。
所述殼體可包括前殼體、後殼體及蓋殼體,且所述聲學元件可安置於所述前殼體、所述後殼體及所述蓋殼體中的至少一者的至少一個區域上。
所述行動終端可更包括界定於所述前殼體的至少一個區域中的開口或凹槽,且所述聲學元件的至少一部分可被插入至所述開口或所述凹槽中。
所述聲學元件可接觸所述顯示器。
所述聲學元件可包括模組殼體及安置於所述模組殼體的一個區域上的壓電振動構件。
所述模組殼體可具有圓的表面,所述圓的表面與和所述壓電振動構件接觸的表面相對。
所述模組殼體可包括預定的內側空間。
在所述模組殼體的所述內側空間中填充的材料可與所述模組殼體的材料不同。
所述模組殼體可具有敞開的一個側。
所述壓電振動構件可安置於所述模組殼體的內側空間中。
所述行動終端可更包括安置於所述模組殼體及所述壓電振動構件中的至少一者上的重量構件。
所述行動終端可更包括安置於所述模組殼體的至少一個區域上的加強材料。
所述加強材料可與所述壓電振動構件間隔開預定距離以覆蓋所述壓電振動構件。
所述行動終端可更包括安置於所述顯示器與所述殼體之間的支撐構件,且所述聲學元件可支撐於所述支撐構件上。
所述聲學元件可包括附裝於所述殼體上的壓電振動構件。
在所述聲學元件的至少一個區域上可施用有防水層。
根據示例性實施例,當使用骨傳導方式的聲學元件安裝於前殼體上時,由所述聲學元件產生的振動可被高效地傳送至終端主體的整個表面。亦即,當使用骨傳導方式的聲學元件設置於包括前殼體及後殼體的行動終端的前殼體上時,所述振動的傳送路徑可減小以降低振動的損耗並減輕由傳送路徑的分離而造成的回聲現象。
在下文中,將參照附圖詳細闡述示例性實施例。然而,本發明可實施為不同形式,且不應被視為僅限於本文中所述的實施例。確切而言,提供該些實施例是為了使本發明將透徹及完整並將向熟習此項技術者充分傳達本發明的範圍。
圖1是說明根據示例性實施例的行動終端的外觀的立體圖,圖1的(a)是前側立體圖,且圖1的(b)是後側立體圖。
參照圖1,電子裝置1000包括構成電子裝置1000的外觀的殼體1100。殼體1100可包括前殼體1110、後殼體1120、及蓋殼體1130。前殼體1100可具有具有板形狀的至少一部分以在前殼體1110的上側上設置顯示部1310。另外,可藉由與前殼體1110的至少一部分接觸來設置使用骨傳導方式的壓電聲學元件。後殼體1120設置於前殼體1110下方,且後殼體1120的至少一部分具有板形狀。在前殼體1110與後殼體1120之間可嵌有例如電路板等所有種類的部件。亦即,在前殼體1110與後殼體1120之間可界定有預定空間,且在所述空間中可安置有電路板等。同時,在後殼體1120的另一表面(即,與面對前殼體1110的一個表面相對的另一表面的預定區域)上可安置有電池1200,且在後殼體1120的後表面上可安置有蓋殼體1130以覆蓋電池1200。電池1200可嵌置於行動終端1000中或直接附裝至行動終端1000的外表面或從行動終端1000的外表面直接拆卸。此處,當電池1200是可拆卸的時,蓋殼體1130亦可為可拆卸的,且當電池1200被嵌置成固定的時,則蓋殼體1130亦可為固定的。同時,殼體1100可利用合成樹脂來進行注射成型(injection-molded)或由例如不銹鋼(STS)、鈦(Ti)及鋁(Al)等金屬材料製成。此處,前殼體1100、後殼體1120及蓋殼體1130可由相同的材料製成,或前殼體1100、後殼體1120及蓋殼體1130中的至少一者可由不同的材料製成。舉例而言,前殼體1100及後殼體1120可由金屬材料製成,且蓋殼體1130可由合成樹脂製成。
同時,在前殼體1110上可安置有顯示部1310、照相機模組1320a等。另外,在前殼體1110的側表面及後殼體1120的側表面上可安置有麥克風1330、側輸入部1340及介面1350。顯示部1310佔據前殼體1110的幾乎整個表面。亦即,顯示部1310安置於電子裝置的主體的前表面上以輸出視覺資訊。照相機模組1320a安置於顯示部1310上方,且在顯示部1310下方安置有前輸入部1360。另外,顯示部1310可與觸控感測器一起提供觸控螢幕。此處,壓電振動裝置可因應於使用者的輸入或觸控而提供回饋,且壓電振動裝置可接觸顯示部1310。作為另外一種選擇,壓電振動裝置可接觸前殼體1110。同時,當設置有觸控感測器時,可不向終端的前表面設置前輸入部1360。前輸入部1360可包括觸控鍵及推壓鍵或採用其中使用者利用觸摸感覺進行操作的方法。另外,側輸入部1340可接收調節音量的命令或轉換至顯示部1310的觸控辨識模式的命令。
在行動終端1000的後表面上可額外地安裝有照相機模組1320b。亦即,照相機模組1320b可設置於後殼體1120的預定區域上並經由蓋殼體1130而被暴露出。照相機模組1320b可具有與照相機模組1320a實質上相對的攝影方向及與照相機模組1320a的畫素不同的畫素。靠近照相機模組1320b可額外地安置有閃光燈(圖中未示出)。
圖2是根據示例性實施例的行動終端的示意性剖視圖,所述示意性剖視圖包含前殼體的至少一部分及顯示部。
參照圖2,根據示例性實施例的行動終端可包括:窗口100;顯示器200,安置於窗口100的一個側上;前殼體1110(310及320),安置於顯示器200的一個側上;以及聲學元件400,安置於前殼體1110的至少一部分上。此處,在行動終端中,窗口100、顯示器200及前殼體1110可沿向下的方向安置,窗口100及顯示器200可彼此緊密接觸,且在顯示器200與前殼體1110之間可界定有預定空間。亦即,包括窗口100及顯示器200的顯示部1310可安置於前殼體1110上,且聲學元件400可被安置成與前殼體1110的至少一部分接觸。
例如手指及尖筆等物體接觸窗口100。上述窗口100可由例如透光合成樹脂及強化玻璃(tempered glass)等可透光材料製成。窗口100可包括不可透光部分。亦即,窗口100可被劃分成經遮光處理(opaquely treat)的邊緣區域與被邊緣區域環繞的中心區域。邊緣區域置於前殼體1110的一個區域上且被前殼體1110的一個區域支撐,且所述中心區域可具有與顯示器200對應的表面區域。藉此,使用者可自外部辨識出自顯示器200輸出的可視資訊。另外,窗口100可利用黏合膜(圖中未示出)而牢固地固定至前殼體1110。黏合膜可對顯示器200與窗口100之間的間隙進行密封以防止在顯示器200與窗口100之間引入異物,且黏合膜可具有與窗口100的邊緣及前殼體1110的邊緣對應的環圈形狀。同時,由於根據示例性實施例的行動終端利用由聲學元件400產生的振動來傳送聲音,因此可不在窗口100中界定用於發出聲音的孔或溝槽。
顯示器200安置於窗口100的後表面上且容置於前殼體1110中。顯示器200電性連接至電路板(圖中未示出)以藉由控制部的控制而輸出可視資訊。顯示器200可具有與窗口100的可透光部分對應的表面區域。上述顯示器200可包括例如以下中的一者:液晶顯示器(liquid crystal display,LCD)、薄膜電晶體液晶顯示器(thin film transistor-liquid crystal display,TFT LDC)、有機發光二極體(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OLED)、可撓性顯示器(flexible display)及3D顯示器。另外,顯示器200可額外地包括觸控感測器(圖中未示出)來構成觸控螢幕。觸控感測器安置於窗口100與顯示器200之間以偵測窗口100上的觸控輸入。觸控感測器將產生於窗口100的特定部分上的電壓及電荷的振動轉換成電性輸入訊號。觸控感測器是可透光的以使由顯示器200提供的影像經由觸控感測器傳輸。在觸控感測器中,與窗口100的可透光部分對應的區域是輸入區域。觸控感測器可具有導電圖案,在所述導電圖案中,導電材料被圖案化於窗口100自身上或以沉積及印刷方法圖案化於單獨的膜上。可使用氧化銦錫(ITO)、碳奈米管(carbon nano tube,CNT)、導電聚合物、In2 O3 、SnO2 、Au等作為導電材料。觸控感測器可具有膜類型且附裝至窗口100的後表面。此處,在觸控感測器與窗口100之間可安置有用於將窗口100耦合至觸控感測器的黏合層。可使用光學透明黏合劑(optical clear adhesive,OCA)及超顯亮樹脂(super view resin,SVR)作為黏合層。另外,顯示器200可更包括壓力感測器。可使用包括第一電極及第二電極以及安置於第一電極與第二電極之間的介電層的壓力感測器,第一電極與第二電極彼此間隔開預定距離,且其中第一電極與第二電極之間的距離基於窗口100的推壓壓力而變化,且因此介電層的厚度會發生變化以使所述介電層的電容發生變化。因此,介電層可具有包括例如多個空氣隙在內的各種類型。作為另外一種選擇,可使用壓電層而非介電層作為壓力感測器。上述壓力感測器可安置於窗口100與顯示器200之間、安置於顯示器200與前殼體1110之間、或安置於窗口100與前殼體1110之間。顯示器200可與窗口100進行模塊化以提供一個總成。具體而言,當設置有觸控感測器及壓力感測器中的至少一者時,顯示器200作為觸控輸入裝置運作。
前殼體1110可支撐窗口100的邊緣且藉由與顯示器200間隔開而安置於顯示器200下方。亦即,前殼體1110可包括支撐部310及平板部320,支撐部310用於支撐窗口100的邊緣,平板部320與顯示器200的底表面間隔開且平板部320的一部分連接至支撐部310。此處,支撐部310可包括垂直部分及水平部分,垂直部分沿窗口100的邊緣垂直地設置,水平部分自垂直部分向內突出以支撐窗口100的邊緣。因此,垂直部分可環繞窗口100,且水平部分可接觸窗口100的邊緣以支撐窗口100。同時,顯示器200可安置於水平部分內部。結果,支撐部310可具有L形狀。同時,安置於窗口100下方的支撐部310的部分區域的厚度較顯示器200的厚度大。因此,在支撐部310的下方進行連接的平板部320可藉由與顯示器200間隔開預定距離而安置於顯示器200下方。同時,後殼體1120可與利用圖1所闡述的前殼體1110間隔開並安置於前殼體1110下方。在前殼體1110與後殼體1120之間界定有預定空間,且在所述空間中嵌置有所有種類的電子部件。在前殼體1110與後殼體1120之間可額外地安置有至少一個中間殼體(圖中未示出)。另外,在前殼體1110的預定區域(即,支撐部310的或平板部320的預定區域)中可界定有開口10。開口10可被界定成暴露出顯示器200的預定區域。
聲學元件400電性連接至安置於行動終端中的電路板(圖中未示出)以根據控制部的控制產生振動。聲學元件400藉由因振盪而發生的空氣振動來產生聲音或者以骨傳導方式及空氣傳導方式傳送聲音。聲學元件400可包括例如骨傳導揚聲器及骨傳導接收器。骨傳導揚聲器或骨傳導接收器以骨傳導方式傳送聲音。骨傳導利用如下現象:其中設置有作為將電性訊號轉換成振動訊號的轉換器的骨傳導變換器且聲音被傳導至頭骨並直接傳送至內耳而無需穿過耳膜。骨傳導是與代表如下現象的空氣傳導對應的概念:空氣中的聲音是藉由經由外聽道、耳膜及聽小骨到達內耳而被聽到。骨傳導變換器附裝至骨傳導揚聲器或骨傳導接收器,且骨傳導變換器用作將電性訊號轉換成振動訊號以傳送聲音的振動揚聲器。聲學元件400可利用壓電元件實現。亦即,聲學元件400可包括壓電振動元件,且壓電振動元件可除壓電元件之外更包括振動元件。舉例而言,聲學元件400可包括壓電元件及壓電振動元件,所述壓電振動元件包括附裝至壓電元件的一個表面的振動元件。稍後將詳細闡述包括壓電元件及振動元件的聲學元件的構造。聲學元件400可包括壓電元件以具有板形狀或被模塊化於模組殼體中。同時,聲學元件400可被插入至開口10中,且聲學元件400的至少一部分可接觸顯示器200。舉例而言,聲學元件400具有一個面對顯示器200的表面,所述表面自其邊緣至其中心部分突出,且因此,中心部分(即,最突出的區域)接觸顯示器200。聲學元件400安裝於前殼體1110上以將所產生的振動傳送至窗口100。
亦即,由於在安裝有聲學元件400的前殼體1110中,平板部320連接至支撐部310且支撐部310連接至窗口100,因此聲學元件400的振動可經由前殼體1110的平板部320及支撐部310而傳送至窗口100,且在呼叫期間當使用者的頭部接觸窗口100時使用者可藉由振動而聽到聲音。同時,除窗口100、顯示器200、前殼體1110及聲學元件400之外,根據示例性實施例的行動終端可更包括電路板(圖中未示出)及圖1所示的後殼體1120。後殼體1120可耦合至前殼體1110以覆蓋聲學元件400,且在後殼體1120中可界定有排放聲學元件400的周圍空氣的排放孔(圖中未示出)。藉此,可減輕或消除由聲學元件400的後表面產生的諧振現象。另外,蓋殼體1130可被設置成覆蓋後殼體1120。因此,可將聲學元件400提供於後殼體1120或蓋殼體1130。亦即,可將聲學元件400提供於後殼體1120或蓋殼體1130以及前殼體1110。
另外,聲學元件400可接觸前殼體1110且以各種方式經由前殼體1110而接觸顯示器200。在圖2至圖8中示出該些各種實施例。
如圖3所示,具有一個平的表面的聲學元件400被插入至在前殼體1110的平板部320中界定的開口10中以接觸顯示器200。
另外,如圖4所示,聲學元件400可在聲學元件400的上側的一部分與前殼體1110的平板部320接觸的同時被插入至開口10中。亦即,聲學元件400可包括被插入至開口10中的一部分、以及另一部分,所述另一部分寬度較大且因此不會被插入至開口10中且被開口10的入口的平板部320支撐。因此,由於聲學元件400的至少一部分被平板部320支撐,因此聲學元件400的至少一部分可被插入至開口10中。此處,支撐區域的厚度可小於被插入至開口10中的區域的厚度,且向支撐區域提供黏合構件以將聲學元件400附裝至平板部320。
如圖5所示,在前殼體1110的平板部320中可界定有溝槽20,且聲學元件400可被插入至溝槽20中。此處,儘管開口10穿過支撐部310或平板部320以經由支撐部310或平板部320而暴露出顯示器200,然而可藉由移除支撐部310或平板部320的一部分以使得能夠保留預定厚度來界定溝槽20。
如圖6所示,聲學元件400可設置於前殼體1110的一個表面上而無需在前殼體1110中界定開口10或溝槽20。亦即,聲學元件400可安置於平板部320的不與顯示器200面對的另一表面的預定區域上。
作為另外一種選擇,聲學元件400可直接附裝至窗口100的一個區域。亦即,如圖7所示,聲學元件400可安置於其上未設置顯示器200的區域(即,顯示器200的外側區域)上,且在此種情形中,前殼體1110的支撐部310的形狀可有所變化。
同時,前殼體1110的形狀可有所變化,且聲學元件400可設置於前殼體1110的預定區域上。舉例而言,如圖8所示,前殼體1110可藉由接觸窗口100的邊緣而固定以環繞窗口100,且聲學元件400可安置於前殼體1110的一個區域上。舉例而言,聲學元件400可接觸前殼體1110的安置於窗口100下方且其上未設置有顯示器200的區域。作為另外一種選擇,如圖9所示,前殼體1110可不包括平板部320,且在此種情形中,聲學元件400可設置於支撐窗口100的支撐部310下方。亦即,支撐部310的水平部分可具有一個與窗口100接觸以支撐窗口100的表面以及其上設置有聲學元件400的另一表面。
圖10至圖13是說明根據示例性實施例的聲學元件的剖視圖。
參照圖10,根據示例性實施例的聲學元件400可包括:模組殼體410;壓電振動構件420,設置於模組殼體410中;以及黏合構件430,將壓電振動構件420的至少一部分附裝至模組殼體410。模組殼體410會放大壓電振動構件420的振動並將振動傳送至行動終端。亦即,模組殼體410放大壓電振動構件420的振動以將經放大的振動傳送至行動終端。模組殼體410可具有具有內側空間的近似六面體形狀。亦即,模組殼體410可包括:平面部分411、垂直部分412,自外側向上延伸;以及突出部分413,自垂直部分412的上側向外突出。平面部分411可具有預定厚度。此處,平面部分411的厚度可較壓電振動構件420的厚度大。舉例而言,平面部分411的厚度可較壓電振動構件420的厚度大兩倍至四倍。另外,可由垂直部分412來界定用於容置壓電振動構件420的空間。因此,慮及壓電振動構件420及黏合構件430的厚度,垂直部分412可具有與壓電振動構件420和黏合構件430的厚度相同的高度。另外,如圖4所示,當聲學元件400被插入至前殼體1110的開口10中時,突出部分413使得聲學元件400能夠被前殼體1110支撐。此處,突出部分413及前殼體1110的外表面可藉由在前殼體1110上施用黏合劑而附裝並固定至彼此。作為另外一種選擇,突出部分413可螺釘耦合(screw-couple)至前殼體1110以將聲學元件400固定至前殼體1110。同時,壓電振動構件420可包括壓電元件且更包括振動元件。亦即,壓電振動構件420可包括壓電元件並根據所施加的電壓而垂直地擴張及收縮,且更包括振動元件以將壓電元件的擴張及收縮轉換成彎曲變形,藉此在垂直方向上產生振動。
如圖11所示,在平面部分411上方及下方可設置有第一平面部分411a及第二平面部分411b以在第一平面部分411a與第二平面部分411b之間界定有內側空間。亦即,第一平面部分411a與第二平面部分411b可垂直地彼此間隔開預定距離,且在第一平面部分411a及第二平面部分411b的外側上可設置有垂直部分以在第一平面部分411a與第二平面部分411b之間界定有預定空間。所述空間可用作使由壓電振動構件420產生的振動發生諧振的諧振空間。同時,在所述空間中可填充有不同種類的材料。舉例而言,在所述空間中設置的材料可與壓電振動構件420及模組殼體410中的每一者的材料不同,例如,矽酮。由於如上所述在所述空間中填充有不同種類的材料,因此可對振動特性進行調整。
如圖12所示,平面部分411可具有一個圓的表面。亦即,如圖12所示,一個表面可為圓的,且所述圓的表面可經由前殼體1110而接觸顯示器200。亦即,平面部分411可經由前殼體1110而與顯示器200線接觸(line-contact),如圖2所示。
作為另外一種選擇,如圖13所示,第一平面部分411a與第二平面部分411b彼此垂直地間隔開以在模組殼體410中界定預定空間。另外,在第一平面部分411a與第二平面部分411b之間的空間中可填充有不同種類的材料。
圖14至圖25是說明根據其他示例性實施例的聲學元件的剖視圖。
參照圖14,所述聲學元件可包括:模組殼體410;壓電振動構件420,設置於模組殼體410中;以及黏合構件430,將壓電振動構件420附裝至模組殼體410。此處,模組殼體410可具有具有一個敞開的側的近似ㅁ形狀。亦即,模組殼體410可包括:近似矩形形狀的平面部分411;垂直部分412,在一個方向上自平面部分411的各邊緣中的每一者延伸;以及延伸部分413,自垂直部分412的各邊緣中的每一者向內延伸。此處,延伸部分413可面對平面部分411且具有敞開的中心部分。亦即,模組殼體410可具有具有預定內側空間及一個敞開的側的結構。在模組殼體410中可設置有壓電振動構件420,且壓電振動構件420可利用黏合構件430而附裝至平面部分411。另外,在壓電振動構件420附裝至模組殼體410之後,在模組殼體410中可界定有預定空間。亦即,由於模組殼體410的垂直部分412被設置成高於壓電振動構件420和黏合構件430的厚度,因此在模組殼體410中可界定有預定空間。此處,模組殼體410可放大壓電振動構件420的振動並將經放大的振動傳送至行動終端。亦即,模組殼體410的平面部分411可用作振動板。
參照圖15,壓電振動構件420可利用黏合構件430而附裝至具有近似ㅁ形狀的模組殼體410的一側,所述近似ㅁ形狀具有預定的內側空間及一個敞開的側。此處,壓電振動構件420可附裝至模組殼體410的外表面(即,模組殼體410的平面部分411)。此處,自模組殼體410至壓電振動構件420的高度可與圖14中模組殼體410的高度相同。當然,模組殼體410可根據模組殼體410所安裝至的行動終端的預定區域的大小及高度而具有各種高度。
參照圖16,在模組殼體410的內部可進一步設置有用於放大壓電振動構件420的振動的重量構件500。重量構件500具有近似六面體形狀,所述近似六面體形狀具有預定長度、預定寬度及預定厚度。此處,重量構件500可利用黏合構件(圖中未示出)而固定至模組殼體410。重量構件500因壓電振動構件420的振動而與壓電振動構件420一起振動並將自身的重量添加至振動。與在僅壓電振動構件420振動時相比較,當在重量構件500耦合至模組殼體410時重量構件500的重量被添加至振動情況下的結果是振動主體的重量增大以增強振動力、同時諧振頻率降低。作為另外一種選擇,重量構件500可安置於壓電振動構件420上以接觸壓電振動構件420。亦即,重量構件500可接觸模組殼體410或壓電振動構件420。
參照圖17,壓電振動構件420可利用黏合構件430而附裝至具有預定內側空間及一個敞開的側的模組殼體410的一側。此處,模組殼體410可具有近似ㄷ形狀,所述近似ㄷ形狀包括具有近似矩形形狀的平面部分411及在一個方向上自平面部分411的邊緣延伸的垂直部分412。另外,壓電振動構件420可在與垂直部分412的設置方向相對的方向上安置於平面部分411的一個表面上。此處,模組殼體410會放大壓電振動構件420的振動並將經放大的振動傳送至行動終端。因此,模組殼體410的平面部分411可用作振動板。
參照圖18,壓電振動構件420可安置於具有預定內側空間及一個敞開的側的模組殼體410的一側上,且重量構件500可安置於模組殼體410的另一個側上。亦即,壓電振動構件420可設置於模組殼體410的平面部分411的一個表面上,且重量構件500可設置於模組殼體410的平面部分411的另一表面上。因此,重量構件500可設置於模組殼體410的內部,且壓電振動構件420可設置於模組殼體410的外部。
參照圖19,壓電振動構件420可利用黏合構件430而附裝至具有近似ㄷ形狀的模組殼體410的一側,所述近似ㄷ形狀具有一個敞開的側。此處,模組殼體410可具有近似ㄷ形狀,所述近似ㄷ形狀包括具有近似矩形形狀的平面部分411及在一個方向上自平面部分411的邊緣延伸的垂直部分412。另外,壓電振動構件420可在與垂直部分412的設置方向相對的方向上安置於平面部分411的一個表面上。另外,可更設置有加強件(stiffener)440以覆蓋模組殼體410及壓電振動構件420。亦即,在移除模組殼體410的垂直部分412的預定區域的預定寬度之後,可設置具有近似ㄷ形狀的加強件440來接觸所述區域。可將加強件440設置成保護壓電振動構件420並增強模組殼體410的強度。此處,加強件440可接觸模組殼體410的垂直部分412且與壓電振動構件420間隔開。因此,壓電振動構件420可安置於加強件440的內部。即使在此種情形中,在模組殼體410的內部或在壓電振動構件420上仍可更設置有重量構件。
參照圖20,加強件440可設置於模組殼體410的內部。亦即,加強件440可在模組殼體410的內部設置於平面部分411及垂直部分412上。
參照圖21,加強件440可設置於模組殼體410的平面部分411的一側上,且壓電振動構件420可利用黏合構件430而設置於加強件440上方。
參照圖22,模組殼體410可包括平面部分411及自平面部分411的邊緣延伸預定高度的垂直部分412,且壓電振動構件420可利用黏合構件430而設置於垂直部分412上。亦即,儘管在圖14至圖20中闡述的示例性實施例中壓電振動構件420設置於平面部分411上,然而壓電振動構件420可如圖22中所闡述般設置於垂直部分412上。因此,壓電振動構件420具有被垂直部分412支撐的邊緣及與平面部分411間隔開預定距離的其餘部分。因此,在壓電振動構件420與平面部分411之間可界定有預定空間。
參照圖23,模組殼體410可沿壓電振動構件420的邊緣而設置。亦即,模組殼體410可不包括平面部分且可沿壓電振動構件420的形狀而設置。舉例而言,當壓電振動構件420具有圓形形狀時,模組殼體410可具有圓形環形狀。
同時,聲學元件400可僅包括壓電振動構件420而不包括模組殼體。亦即,如圖24所示,黏合構件430可設置於壓電振動構件420的一個區域上,例如,壓電振動構件420的邊緣,且壓電振動構件420可利用黏合構件430而附裝至行動終端的預定區域。另外,在此種情形中,在壓電振動構件420的一個表面上可設置有重量構件500,如圖25所示。
同時,根據示例性實施例的聲學元件400可包括壓電元件及振動元件。亦即,壓電振動構件420可包括壓電元件且更包括振動元件。所述壓電元件可具有例如具有預定厚度的矩形板形狀。作為另外一種選擇,除圓形形狀之外,壓電元件亦可具有例如正方形形狀、矩形形狀、橢圓形形狀及多邊形形狀等各種形狀。亦即,根據聲學元件400及模組殼體410的形狀,壓電元件可具有各種形狀。壓電元件可包括板體及安置於所述板體的至少一個表面上的壓電層。舉例而言,壓電元件可被設置成其中壓電層設置於板體的兩個表面上的雙壓電晶片(bimorph)型壓電元件,或其中壓電層設置於板體的一個表面上的單壓電晶片(unimorph)型壓電元件。可層疊至少一個壓電層來提供所述壓電層,且較佳地,可層疊多個壓電層來提供所述壓電層。另外,可在壓電層的上部部分及下部部分中的每一者上設置有電極。亦即,可交替地層疊多個壓電層及多個電極來實現壓電元件。此處,可利用例如鋯鈦酸鉛(Pb、Zr、Ti,PZT)、鈮酸鈉鉀(Na、K、Nb,NKN),或鈦酸鈉鉍(Bi、Na、Ti,BNT)及聚合物系壓電材料來提供壓電層。作為另外一種選擇,可在不同的方向或相同的方向上將壓電層極化且接著與彼此進行層疊。亦即,當在板體的一個表面上設置所述多個壓電層時,可在不同的方向或相同的方向上交替地設置所述壓電層中的每一者的極化方向(polarization)。同時,所述板體可由例如金屬或塑膠等具有以下性質的材料製成:所述材料在維持其中層疊有壓電層的結構的同時會產生振動。然而,壓電元件可不使用壓電層及所述板體。舉例而言,可將未進行極化的壓電層設置於壓電元件的中心部分上,且可在所述壓電層的上方及下方層疊以彼此不同的方向進行極化的所述多個壓電層以提供壓電元件。同時,在壓電元件的一個表面的上部部分上可設置有電極圖案(圖中未示出),驅動訊號施加至所述電極圖案。可將至少兩個電極圖案設置成彼此間隔開並連接至連接端子(圖中未示出)以經由連接端子自例如輔助行動裝置等電子裝置接收聲學訊號。
另外,可更設置附裝至壓電元件的振動元件。所述振動元件可具有與壓電元件的形狀相同的形狀且大小較壓電元件的大小大。壓電元件可利用黏合劑而附裝於壓電元件的頂表面上。振動元件可由聚合物系材料或紙漿系(pulp-based)材料製成。舉例而言,振動元件可由樹脂膜製成。舉例而言,楊氏比率(Young’s ratio)為約1百萬帕(MPa)至約10百萬帕的具有大的損耗係數(loss coefficient)的材料,例如乙烯丙烯橡膠系材料(ethylene propylene rubber-based material)及苯乙烯丁二烯橡膠系材料(styrene butadiene rubber-based material)。
同時,在壓電振動構件420的至少一部分上可更設置有塗佈層(圖中未示出)。塗佈層可由例如聚對二甲苯(parylene)等防水材料製成。聚對二甲苯可被施用於壓電元件的頂表面及側表面上以及振動元件的在其中壓電元件附裝於振動元件的狀態下由壓電元件暴露出的頂表面及側表面上。亦即,聚對二甲苯可設置於壓電元件的頂表面及側表面以及振動元件的頂表面及側表面上。作為另外一種選擇,聚對二甲苯可在其中壓電元件附裝於振動元件的狀態下被施用於壓電元件的頂表面及側表面上以及振動元件的頂表面、側表面及底表面上。亦即,聚對二甲苯可設置於壓電元件的頂表面、側表面及底表面上以及振動元件的頂表面、側表面及底表面上。另外,當壓電元件設置於在振動元件的中心部分中界定的開口上時,可將聚對二甲苯設置於壓電元件的頂表面及側表面以及由開口暴露出的底表面上且同時設置於振動元件的頂表面、側表面及底表面上。由於在壓電元件及振動元件的至少一個表面上設置有聚對二甲苯,因此可防止引入濕氣從而防止氧化。此外,利用由例如聚合物等薄的材料製成的振動元件而產生的離心振動(eccentric vibration)可得到改善,且因應速度可因振動元件的硬度增大而得到提高以減輕深度聲學特性(deep acoustic characteristics)並使上部暫存器(register)穩定化。另外,可根據聚對二甲苯的塗佈厚度來調整諧振頻率。另外,聚對二甲苯可僅被施用於壓電元件上或壓電元件的頂表面、側表面及底表面上。此外,聚對二甲苯可被施用於耦合至壓電元件的可撓性印刷電路板(flexible printed circuit board,FPCB)上以向壓電元件供電。由於在壓電元件上設置有聚對二甲苯,因此可防止濕氣被引入至壓電元件中,且可防止壓電元件的氧化。另外,由於對形成厚度進行了調整,因此可對諧振頻率進行調整。同時,當聚對二甲苯設置於可撓性印刷電路板上時,由位於可撓性印刷電路板、焊料與元件之間的接合產生的雜訊可得到改善。上述聚對二甲苯可根據壓電元件或振動元件的材料及特徵而被施用成具有不同的厚度。舉例而言,聚對二甲苯的厚度可較壓電元件或振動元件的厚度小,例如,約0.1微米至約10微米的厚度。舉例而言,為了施用聚對二甲苯,當在汽化器中藉由第一次加熱而對聚對二甲苯進行汽化並將聚對二甲苯轉換成二聚物狀態(dimmer state),且接著藉由第二次加熱而將聚合物熱分解成單體狀態並加以冷卻時,聚對二甲苯可自單體狀態轉換成聚合物狀態且被施用於壓電振動構件420的至少一個表面上。同時,例如聚對二甲苯等防水層可被施用於壓電振動構件420的至少一部分上及模組殼體410的至少一部分上。
同時,根據示例性實施例及其他示例性實施例的聲學元件400可安裝於圖26所示的行動終端上。亦即,如圖26所示,所述行動終端可包括:窗口100;顯示器200,安置於窗口100的一側上;前殼體,安置於顯示器200的一側上;以及聲學元件400,安置於前殼體1110的至少一部分上。另外,前殼體1110可包括:支撐部310,支撐窗口100的邊緣;以及平板部320,與顯示器200的底表面間隔開且平板部320的一部分連接至支撐部310。此處,在支撐部310的至少一部分上可設置有聲學元件400。亦即,支撐部310的其上設置有聲學元件400的至少一部分可被移除,且聲學元件400可設置於經移除的區域上。此處,其上未設置有聲學元件400的支撐部310可包括垂直部分及水平部分,且支撐部310的垂直部分的內側及水平部分的上側的其上設置有聲學元件400的至少一部分可被移除。
另外,如圖27所示,在顯示器200與前殼體1110之間可設置有支撐構件600,且可藉由支撐構件600的預定區域而支撐聲學元件400。亦即,在顯示器200與前殼體1110的平板部320之間的預定區域上可設置有支撐構件600,支撐構件600可包括在水平方向上向內突出的突出部分,且包括壓電振動構件410的聲學元件400可被設置成由所述突出部分支撐。此處,壓電振動構件410可包括壓電元件411及振動元件412,且振動元件412的邊緣可支撐於所述突出部分上且壓電元件411可設置於振動元件412的至少一個表面上。
儘管已參照具體實施例闡述了行動終端,但所述行動終端並非僅限於此。因此,熟習此項技術者將容易地理解,在不背離由隨附申請專利範圍界定的本發明的精神及範圍的條件下,可對本發明作出各種潤飾及修改。
10‧‧‧開口
20‧‧‧溝槽
100‧‧‧窗口
200‧‧‧顯示器
310‧‧‧支撐部
320‧‧‧平板部
400‧‧‧聲學元件
410‧‧‧模組殼體
411‧‧‧平面部分/壓電元件
411a‧‧‧第一平面部分
411b‧‧‧第二平面部分
412‧‧‧垂直部分/振動元件
413‧‧‧突出部分/延伸部分
420‧‧‧壓電振動構件
430‧‧‧黏合構件
440‧‧‧加強件
500‧‧‧重量構件
600‧‧‧支撐構件
1000‧‧‧電子裝置/行動終端
1100‧‧‧殼體
1110‧‧‧前殼體
1120‧‧‧後殼體
1130‧‧‧蓋殼體
1200‧‧‧電池
1310‧‧‧顯示部
1320a、1320b‧‧‧照相機模組
1330‧‧‧麥克風
1340‧‧‧側輸入部
1350‧‧‧介面
1360‧‧‧前輸入部
結合附圖閱讀以下說明可更詳細地理解示例性實施例,在附圖中:
圖1是說明根據示例性實施例的行動終端的外觀的立體圖。
圖2至圖9是說明根據示例性實施例的行動終端的示意性剖視圖。
圖10至圖13是說明根據另一示例性實施例的聲學元件的示意性剖視圖。
圖14至圖25是說明根據其他示例性實施例的聲學元件的示意性剖視圖。
圖26至圖27是說明根據其他示例性實施例的行動終端的示意性剖視圖。
10‧‧‧開口
100‧‧‧窗口
200‧‧‧顯示器
310‧‧‧支撐部
320‧‧‧平板部
400‧‧‧聲學元件
1110‧‧‧前殼體

Claims (16)

  1. 一種行動終端,包括: 顯示器,用以顯示影像; 窗口,安置於所述顯示器的一側上且能夠由使用者觸摸; 殼體,安置於所述顯示器的相對於所述窗口的側表面的另一側上;以及 聲學元件,安置於所述殼體的至少一個區域上, 其中所述聲學元件藉由因振盪而發生的空氣振動來產生聲音或者以骨傳導方式傳送聲音。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行動終端,其中所述殼體包括前殼體、後殼體及蓋殼體,且所述聲學元件安置於所述前殼體、所述後殼體及所述蓋殼體中的至少一者的至少一個區域上。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的行動終端,更包括界定於所述前殼體的至少一個區域中的開口或凹槽,且所述聲學元件的至少一部分被插入至所述開口或所述凹槽中。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所述的行動終端,其中所述聲學元件接觸所述顯示器。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行動終端,其中所述聲學元件包括模組殼體及安置於所述模組殼體的一個區域上的壓電振動構件。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所述的行動終端,其中所述模組殼體具有圓的表面,所述圓的表面與和所述壓電振動構件接觸的表面相對。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所述的行動終端,其中所述模組殼體包括預定的內側空間。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所述的行動終端,其中在所述模組殼體的所述內側空間中填充的材料與所述模組殼體的材料不同。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所述的行動終端,其中所述模組殼體具有敞開的一個側。
  1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所述的行動終端,其中所述壓電振動構件安置於所述模組殼體的內側空間中。
  1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所述的行動終端,更包括安置於所述模組殼體及所述壓電振動構件中的至少一者上的重量構件。
  1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所述的行動終端,更包括安置於所述模組殼體的至少一個區域上的加強材料。
  1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2項所述的行動終端,其中所述加強材料與所述壓電振動構件間隔開預定距離以覆蓋所述壓電振動構件。
  1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行動終端,更包括安置於所述顯示器與所述殼體之間的支撐構件,且所述聲學元件支撐於所述支撐構件上。
  1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行動終端,其中所述聲學元件包括附裝於所述殼體上的壓電振動構件。
  1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至第15項中任一項所述的行動終端,其中在所述聲學元件的至少一個區域上施用有防水層。
TW105142364A 2015-12-24 2016-12-21 行動終端 TW201724832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20150186678 2015-12-24
KR1020160171809A KR20170076567A (ko) 2015-12-24 2016-12-15 이동 단말기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724832A true TW201724832A (zh) 2017-07-01

Family

ID=5935711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5142364A TW201724832A (zh) 2015-12-24 2016-12-21 行動終端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20200267248A1 (zh)
JP (1) JP2019502303A (zh)
KR (1) KR20170076567A (zh)
CN (1) CN108370394A (zh)
TW (1) TW201724832A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2490349B1 (ko) * 2017-12-11 2023-01-18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전자 기기
CN110049415B (zh) * 2019-03-19 2021-06-0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振动发声装置和电子设备
US11218798B2 (en) 2019-04-09 2022-01-04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Electronic device including a display panel speaker
KR20210007076A (ko) 2019-07-09 2021-01-20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표시 장치
CN210381291U (zh) * 2019-08-09 2020-04-21 瑞声科技(南京)有限公司 移动终端
CN112558686A (zh) * 2019-09-26 2021-03-26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功能模组及终端设备
KR20210109075A (ko) 2020-02-26 2021-09-06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표시 장치
WO2021210699A1 (ko) * 2020-04-14 2021-10-21 주식회사 엠플러스 진동 및 음향 발생 장치를 포함하는 휴대 단말
CN112261186B (zh) * 2020-10-23 2022-08-05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

Family Cites Families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712294B2 (ja) * 2002-11-08 2011-06-29 株式会社半導体エネルギー研究所 表示装置
JP2005045691A (ja) * 2003-07-24 2005-02-17 Taiyo Yuden Co Ltd 圧電振動装置
US20070223744A1 (en) * 2006-03-23 2007-09-27 Epson Imaging Devices Corporation Electro-optic device and electronic apparatus
JP2013255212A (ja) * 2011-09-13 2013-12-19 Kddi Corp 通話装置
EP2763379A4 (en) * 2011-09-30 2015-08-05 Kyocera Corp PORTABLE ELECTRONIC APPARATUS
KR101332553B1 (ko) * 2011-12-20 2013-11-22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이동 단말기
JP5973218B2 (ja) * 2012-04-26 2016-08-23 京セラ株式会社 電子機器
CN202679440U (zh) * 2012-06-08 2013-01-16 瑞声光电科技(常州)有限公司 带骨传导功能的通信装置
CN203104764U (zh) * 2013-03-20 2013-07-31 西安康弘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手机用压电陶瓷骨传导受话器两点支撑安装结构
JP6169881B2 (ja) * 2013-04-26 2017-07-26 京セラ株式会社 電子機器
KR102061748B1 (ko) * 2013-05-07 2020-01-03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표시 장치
KR101319974B1 (ko) * 2013-05-20 2013-10-18 주식회사 이노칩테크놀로지 압전 진동 장치
KR102204384B1 (ko) * 2013-09-16 2021-01-18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표시 장치
CN103702247A (zh) * 2013-12-31 2014-04-02 深圳天珑无线科技有限公司 骨传导受话器安装方法及移动终端
JP6243771B2 (ja) * 2014-03-26 2017-12-06 京セラ株式会社 携帯端末
CN105120039B (zh) * 2015-09-02 2018-05-15 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移动终端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19502303A (ja) 2019-01-24
US20200267248A1 (en) 2020-08-20
KR20170076567A (ko) 2017-07-04
CN108370394A (zh) 2018-08-0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201724832A (zh) 行動終端
JP6728276B2 (ja) 表示装置
KR102116107B1 (ko) 표시 장치
KR101383702B1 (ko) 표시 장치 유닛
JP6474562B2 (ja) 表示装置
JP5676003B2 (ja) 携帯電子機器
JP5734473B2 (ja) 電子機器
JP5833706B2 (ja) 電子機器
US20130335211A1 (en) Electronic device
TW201723751A (zh) 輸入裝置以及具有該輸入裝置的電子設備
WO2014020877A1 (ja) 電子機器
US9888323B2 (en) Electronic apparatus
KR101569382B1 (ko) 표시 장치 유닛
US9826314B2 (en) Electronic apparatus
US9992313B2 (en) Electronic device
WO2015199138A1 (ja) 電子機器
KR102458174B1 (ko) 전자 기기
KR20220159930A (ko) 전자 기기
KR102186361B1 (ko) 표시 장치
KR102183085B1 (ko) 표시 장치
KR20200136865A (ko) 표시 장치
JP2014027619A (ja) 電子機器
JP2014027621A (ja) 電子機器
JP2014027633A (ja) 電子機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