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1715330A - 可彎摺機構及可彎摺顯示裝置 - Google Patents

可彎摺機構及可彎摺顯示裝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1715330A
TW201715330A TW104144575A TW104144575A TW201715330A TW 201715330 A TW201715330 A TW 201715330A TW 104144575 A TW104144575 A TW 104144575A TW 104144575 A TW104144575 A TW 104144575A TW 201715330 A TW201715330 A TW 201715330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main
track
auxiliary
bendable
rotating shaft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414457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I574146B (zh
Inventor
李健儒
葉永輝
Original Assignee
財團法人工業技術研究院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財團法人工業技術研究院 filed Critical 財團法人工業技術研究院
Priority to US15/099,611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US10168733B2/en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57414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574146B/zh
Publication of TW20171533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715330A/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FDISPLAYING; ADVERTISING; SIGNS; LABELS OR NAME-PLATES; SEALS
    • G09F9/00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 G09F9/30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in which the desired character or characters are formed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 G09F9/301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in which the desired character or characters are formed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flexible foldable or roll-able electronic displays, e.g. thin LCD, OLED

Landscapes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Abstract

一種可彎摺機構適用於連接在多個承載單元的兩相鄰者之間,使得這兩相鄰的承載單元彼此相對移動,以展開或彎曲安裝在各承載單元的一承載表面上的一軟性顯示面板。可彎摺機構包括一主要軌道及一主要轉軸。主要軌道固接於兩相鄰的承載單元之一。主要轉軸固接於這兩相鄰的承載單元之另一並耦接至主要軌道,以在主要軌道內平移及旋轉。經由可彎摺機構連接兩相鄰的承載單元,使得承載單元之間彼此相對運動(例如平移、旋轉或兩者同時),以彎曲軟性顯示面板的至少一部分。

Description

可彎摺機構及可彎摺顯示裝置
本發明是有關於一種顯示裝置,且特別是有關於一種可彎摺機構及採用此可彎摺機構的可彎摺顯示裝置。
由於軟性顯示面板具有薄型、輕量化及可彎曲的特性,軟性顯示面板的應用趨向多樣性發展。軟性顯示面板可通過彎摺或捲收的方式來縮小其佔有空間。就彎摺方式而言,施加在軟性顯示面板上的張力必須獲得控制,軟性顯示面板本身不能受到擠壓造成永久性折痕,而軟性顯示面板在使用時需要整面受到支撐。
本發明提供一種可彎摺機構,適用於可彎摺顯示裝置。
本發明提供一種可彎摺顯示裝置,適用於提供大顯示面積及佔有小收藏空間。
本發明的一種可彎摺機構,適用於連接在多個承載單元的兩相鄰者之間,使得這兩相鄰的承載單元彼此相對移動,以展開或彎曲安裝在各承載單元的一承載表面上的一軟性顯示面板。可彎摺機構包括一主要軌道及一主要轉軸。主要軌道固接於兩相鄰的承載單元之一。主要轉軸固接於這兩相鄰的承載單元之另一並耦接至主要軌道,以在主要軌道內平移及旋轉。
本發明的一種可彎摺顯示裝置,其包括多個承載單元、一軟性顯示面板及至少一對可彎摺機構。各承載單元具有一承載表面。軟性顯示面板安裝在這些承載表面上。這對可彎摺機構連接於這些承載單元的兩相鄰者之間,使得這兩相鄰的承載單元彼此相對移動。各可彎摺機構包括一主要軌道及一主要轉軸。主要軌道固接於這兩相鄰的承載單元之一。主要轉軸固接於這兩相鄰的承載單元之另一並耦接至主要軌道,以在主要軌道內平移及旋轉。
本發明的一種可彎摺顯示裝置,其包括多個承載單元、一軟性顯示面板及至少一對可彎摺機構。各承載單元具有一承載表面。軟性顯示面板安裝在這些承載表面上。這對可彎摺機構連接於這些承載單元的兩相鄰者之間,使得兩相鄰的承載單元彼此相對移動。各可彎摺機構包括一軸部、一軸承及一止擋部。軸部固接於兩相鄰的承載單元之一。軸承固接於兩相鄰的承載單元之另一並與軸部配合,使得軸部與軸承彼此相對旋轉。止擋部固接於兩相鄰的承載單元之一或另一。當止擋部相對地止擋兩相鄰的承載單元,這些承載表面有間隔地配置。
基於上述,在本發明中,經由可彎摺機構連接兩相鄰的承載單元,使得承載單元之間彼此相對運動(例如平移、旋轉或兩者同時),以彎曲軟性顯示面板的至少一部分。此外,可經由向內彎摺或向外彎摺的運作方式,將軟性顯示面板隱藏或暴露出軟性顯示面板的至少一部分。
為讓本發明的上述特徵和優點能更明顯易懂,下文特舉實施例,並配合所附圖式作詳細說明如下。
請參考圖1及圖2A,在本實施例中,可彎摺顯示裝置100包括兩個承載單元110、一軟性顯示面板120及一對可彎摺機構130。各承載單元110具有一承載表面110a。軟性顯示面板120安裝在這些承載表面110a上。這對可彎摺機構130連接這兩個承載單元110,使得這兩個承載單元110彼此相對移動,以展開或彎曲軟性顯示面板120。
在本實施例中,各可彎摺機構130包括一主要軌道131及一主要轉軸132。主要軌道131固接於兩相鄰的承載單元110之一(例如左側的承載單元110)並具有一第一主要位置點131a及一第二主要位置點131b。主要轉軸132固接於這兩相鄰的承載單元110之另一(例如右側的承載單元110)並耦接至主要軌道131,以在主要軌道131內平移及旋轉。
如圖2A圖所示,當主要轉軸132沿著主要軌道131移動至位於主要軌道131的第一主要位置點131a時,這些承載表面110a相互平行配置。因此,軟性顯示面板120在使用時可受到這些承載表面110a所支撐。
如圖2A至圖2B所示,當主要轉軸132位於主要軌道131的第一主要位置點131a時,主要轉軸132相對於主要軌道131的自轉使得右側的承載單元110相對於左側的承載單元110旋轉,如圖2B所示,當向內(往上)彎摺軟性顯示面板120時,部分右側的承載單元110會向下位移。在本實施例中,承載單元110是左凸右凹設計,其中主要轉軸132是設置在右(凹)的承載單元110的一延伸部上,所以當彎摺時承載單元110的延伸部會往下位移。因此,可以消除軟性顯示面板120的張力。
如圖2B至圖2D所示,當主要轉軸132沿著主要軌道131移動至位於主要軌道131的第二主要位置點131b時,這些承載表面110a有間隔地配置,使得這些承載表面110a面對面,如圖2D所示,其中兩承載表面110a的間距將由主要軌道131的曲率半徑決定或控制,機構設計者可以依據軟性顯示面板120的撓曲能力或者使用情境來調整主要軌道131的曲率半徑,因此軟性顯示面板120在彎摺狀態下可以保有其曲率半徑,使得位在摺疊區的軟性顯示面板120不會受到擠壓。因此,軟性顯示面板120的局部可在不超過變形的程度下被彎曲。
在圖1及圖2A至圖2D所示的實施例中,已揭露經由單軌與單軸向內彎摺的運作方式。在圖3A及圖4A至圖4D所示的實施例中,將揭露經由雙軌與雙軸向內彎摺的運作方式。
請參考圖3A及圖4A,相較於圖1及圖2A的實施例,在本實施例中,可彎摺顯示裝置100的各可彎摺機構130更包括一輔助軌道133及一輔助轉軸134。輔助軌道133固接於這兩相鄰的承載單元110之一(例如左側的承載單元110)並具有一第一輔助位置點133a及一第二輔助位置點133b。輔助轉軸134固接於這兩相鄰的承載單元110之另一(例如右側的承載單元110)並耦接至輔助軌道133,以在輔助軌道133內平移及旋轉。其中透過輔助軌道133與輔助轉軸134的設置,可以幫助軟性顯示面板120在展開與摺疊過程更加平穩。
在圖3B及圖3C中,繪示兩相鄰承載單元110與可彎摺機構130的實體模型,主要軌道131及輔助軌道133設在左側的承載單元110所延伸出的一部分,而主要轉軸132及輔助轉軸134則設在右側的承載單元110所延伸出的一部分。
如圖4A圖所示,當主要轉軸132沿著主要軌道131移動至位於主要軌道131的第一主要位置點131a,且輔助轉軸134沿著輔助軌道133移動至位於輔助軌道133的第一輔助位置點133a時,這些承載表面110a相互平行配置,且主要軌道131與軟性顯示面板120位於這些承載表面110a的同一側。因此,軟性顯示面板120在使用時可受到這些承載表面110a所支撐。
如圖4A至圖4B所示,當主要轉軸132位於主要軌道131的第一主要位置點131a時,主要轉軸132相對於主要軌道131的自轉使得右側的承載單元110相對於左側的承載單元110旋轉。如圖4B所示,當向內(往上)彎摺軟性顯示面板120時,部分右側的承載單元110會向下位移。在本實施例中,承載單元110是左凸右凹設計,其中主要轉軸132是設置在右(凹)的承載單元110的延伸部上,所以當彎摺時承載單元110的延伸部會往下位移。因此,可以消除軟性顯示面板120的張力。
如圖4B至圖4D所示,當主要轉軸132沿著主要軌道131移動至位於主要軌道131的第二主要位置點131b時,且輔助轉軸134沿著輔助軌道133移動至位於輔助軌道133的第二輔助位置點133b,這些承載表面110a有間隔地配置,使得這些承載表面110a面對面,如圖4D所示,其中兩承載表面110a的間距將由主要軌道131的曲率半徑決定或控制,機構設計者可以依據軟性顯示面板120的撓曲能力或者使用情境來調整主要軌道131的曲率半徑,因此軟性顯示面板120在彎摺狀態下可以保有其曲率半徑,使得位在摺疊區的軟性顯示面板120不會受到擠壓。因此,軟性顯示面板120的局部可在不超過變形的程度下被彎曲。
在本實施例中,輔助軌道133包括一擺動段133c及延續自擺動段133c的一同動段133d。如圖4A至圖4B所示,當主要轉軸132在第一主要位置點131a旋轉且輔助轉軸134沿著擺動段133c旋轉及平移時,這兩相鄰的承載單元110沿著對應的主要轉軸132彼此相對旋轉。如圖4B至圖4C所示,當主要轉軸132沿著主要軌道131移動且輔助轉軸134沿著輔助軌道133的同動段133d移動時,這兩相鄰的承載單元110彼此相對旋轉及平移。
在圖1及圖2A至圖2D所示的實施例中,已揭露經由單軌與單軸向內彎摺的運作方式。如圖2A所示,當這些承載表面110a相互平行配置時,主要軌道131與軟性顯示面板120位於這些承載表面110a的同一側。在圖5及圖6A至圖6D所示的實施例中,將揭露經由單軌與單軸向外彎摺的運作方式。如圖6A所示,當這些承載表面110a相互平行配置時,主要軌道131與軟性顯示面板120分別位於這些承載表面110a的兩側。
如圖6A圖所示,當主要轉軸132沿著主要軌道131移動至位於主要軌道131的第一主要位置點131a時,這些承載表面110a相互平行配置。因此,軟性顯示面板120在使用時可受到這些承載表面110a所支撐。
如圖6A至6B所示,當主要轉軸132位於主要軌道131的第一主要位置點131a時,主要轉軸132相對於主要軌道131的自轉使得右側的承載單元110相對於左側的承載單元110旋轉。如圖4B所示,當向外(往下)彎摺軟性顯示面板120時,部分右側的承載單元110會向上位移。在本實施例中,承載單元110是左凸右凹設計,其中主要轉軸132是設置在右(凹)的承載單元110的延伸部上,所以當彎摺時承載單元110的延伸部會往上位移。因此,可以消除軟性顯示面板120的張力。
如圖6B至圖6D所示,當主要轉軸132沿著主要軌道131移動至位於主要軌道131的第二主要位置點131b時,這些承載表面110a有間隔地配置,使得這些承載表面110a背對背,如圖6D所示,其中兩承載表面110a的間距將由主要軌道131的曲率半徑決定或控制,機構設計者可以依據軟性顯示面板120的撓曲能力或者使用情境來調整主要軌道131的曲率半徑,因此軟性顯示面板120在彎摺狀態下可以保有其曲率半徑,使得位在摺疊區的軟性顯示面板120不會受到擠壓。因此,軟性顯示面板120的局部可在不超過變形的程度下被彎曲。
值得注意的是,如圖5所示,在向外彎摺的運作方式之下,這兩相鄰承載單元110之間存在一間距g (縮減左側的承載單元110的凸出部),以不影響軟性顯示面板120的彎曲,例如避免位在彎摺區的軟性顯示面板120向外彎摺時頂到左側的承載單元110的凸出部。
在圖3A及圖4A至圖4D所示的實施例中,將揭露經由雙軌與雙軸向內彎摺的運作方式。如圖4A所示,當這些承載表面110a相互平行配置時,主要軌道131與軟性顯示面板120位於這些承載表面110a的同一側。在圖7及圖8A至圖8D所示的實施例中,將揭露經由雙軌與雙軸向外彎摺的運作方式。如圖8A所示,當這些承載表面110a相互平行配置時,主要軌道131與軟性顯示面板120分別位於這些承載表面110a的兩側。
如圖8A圖所示,當主要轉軸132沿著主要軌道131移動至位於主要軌道131的第一主要位置點131a,且輔助轉軸134沿著輔助軌道133移動至位於輔助軌道133的第一輔助位置點133a時,這些承載表面110a相互平行配置,且主要軌道131與軟性顯示面板120分別位於這些承載表面110a的兩側。因此,軟性顯示面板120在使用時可受到這些承載表面110a所支撐。
如圖8A至圖8B所示,當主要轉軸132位於主要軌道131的第一主要位置點131a時,主要轉軸132相對於主要軌道131的自轉使得右側的承載單元110相對於左側的承載單元110旋轉。
如圖8B至圖8D所示,當主要轉軸132沿著主要軌道131移動至位於主要軌道131的第二主要位置點131b時,且輔助轉軸134沿著輔助軌道133移動至位於輔助軌道133的第二輔助位置點133b,這些承載表面110a有間隔地配置,使得這些承載表面110a背對背。因此,軟性顯示面板120的局部可在不超過變形的程度下被彎曲,完成摺疊軟性顯示面板120的動作。
值得注意的是,如圖7所示,在向外彎摺的運作方式之下,這兩相鄰承載單元110之間存在一間距g,以不影響軟性顯示面板120的彎曲。
相較於圖1及圖2A的單軌內摺的實施例,在圖9及圖10的實施例中,可彎摺顯示裝置100包括三個承載單元110及兩對可彎摺機構130,而這些承載單元110可以釘書針的方式向內彎摺,完成摺疊軟性顯示面板120的動作。在圖11及圖12的實施例中,可彎摺顯示裝置100包括三個承載單元110及兩對可彎摺機構130,而這些承載單元110可以類似釘書針的方式向外彎摺,完成摺疊軟性顯示面板120的動作。在圖13及圖14的實施例中,可彎摺顯示裝置100包括三個承載單元110及兩對可彎摺機構130,而這些承載單元110可以Z字形的方式彎摺,完成摺疊軟性顯示面板120的動作。
相較於圖3A及圖4A的雙軌內摺的實施例,在圖15及圖16的實施例中,可彎摺顯示裝置100包括三個承載單元110及兩對可彎摺機構130,而這些承載單元110可以釘書針的方式向內彎摺,完成摺疊軟性顯示面板120的動作。在圖17及圖18的實施例中,可彎摺顯示裝置100包括三個承載單元110及兩對可彎摺機構130,而這些承載單元110可以類似釘書針的方式向外彎摺,完成摺疊軟性顯示面板120的動作。在圖19及圖20的實施例中,可彎摺顯示裝置100包括三個承載單元110及兩對可彎摺機構130,而這些承載單元110可以Z字形的方式彎摺,完成摺疊軟性顯示面板120的動作。
在圖1及圖2A的單軌內摺的實施例中,主要軌道131與軟性顯示面板120位於這些承載表面110a的同一側而突出自這些承載表面110a。然而,在圖21A的實施例中,可彎摺機構130的主要軌道131下降至這些承載表面110a的下方,且主要轉軸132也下降至這些承載表面110a的下方。因此,如圖21A至圖21C所示,兩相鄰的承載單元110彼此相對平移及旋轉。依照所設定的下降距離及所限定的旋轉角度,兩相鄰的承載單元110可彼此傾斜或垂直,以彎曲軟性顯示面板120的至少一部分。此外,相似於圖21A至圖21C的實施例,如圖22A至圖22B所示,多個承載單元110可經由多個可彎摺機構130彼此相對平移及旋轉,使得這些承載單元110彎摺軟性顯示面板120的部分。通過主要軌道131及主要轉軸132的下降設計,可減少各可彎摺機構130所佔的整體高度。
在圖23A及圖23B的實施例中,採用三個以上的承載單元110及兩個以上的可彎摺機構130,其中可彎摺機構130可以是上述這些實施例之一,使得軟性顯示面板120可向內捲收。此外,在圖24A及圖24B的實施例中,採用三個以上的承載單元110及兩個以上的可彎摺機構130,其中可彎摺機構130可以是上述這些實施例之一,使得軟性顯示面板120可向外捲收。
在圖25及圖26A的實施例中,可彎摺顯示裝置100包括兩個承載單元110、一軟性顯示面板120及至少一對可彎摺機構130。各承載單元110具有一承載表面110a。軟性顯示面板120安裝在這些承載表面110a上。各可彎摺機構130連接於這些承載單元110的兩相鄰者之間,使得這兩相鄰的承載單元110彼此相對移動,各可彎摺機構130包括一連接元件136及一對轉軸138。這對轉軸138將這兩相鄰的承載單元110分別樞接至連接元件136。如圖26A至圖26C所示,各承載單元110經由對應的轉軸138相對於連接元件136旋轉。因此,當各承載單元110經由對應的轉軸138相對於連接元件136旋轉一預設角度時,這些承載表面110a有間隔地配置,使得這些承載表面110a面對面,如圖26C所示,其中兩承載表面110a的間距將由這對對轉軸138的距離決定,因此軟性顯示面板120在彎摺狀態下可以保有其曲率半徑,使得位在摺疊區的軟性顯示面板120不會受到擠壓。因此,軟性顯示面板120的局部可在不超過變形的程度下被彎曲。
在圖25及圖26A至圖26C所示的實施例中,已揭露經由雙軸向內彎摺的運作方式。在圖27及圖28A至圖28C所示的實施例中,將揭露經由雙軸向外彎摺的運作方式。如圖28A至圖28C所示,各承載單元110經由對應的轉軸138相對於連接元件136旋轉。因此,當各承載單元110經由對應的轉軸138相對於連接元件136旋轉一預設角度時,這些承載表面110a有間隔地配置,使得這些承載表面110a背對背。因此,軟性顯示面板120的局部可在不超過變形的程度下被彎曲,完成摺疊軟性顯示面板120的動作。值得注意的是,如圖27所示,在向外彎摺的運作方式之下,這兩相鄰承載單元110之間存在一間距g,以不影響軟性顯示面板120的彎曲。
請參考圖29及圖30A,相較於圖1及圖2A的實施例,在本實施例中,可彎摺顯示裝置100的各可彎摺機構130的主要軌道131更朝向承載表面110a的另一側延伸,因而達到單軌內摺及單軌外摺的功能。具體說明如下。
如圖30A圖所示,當主要轉軸132沿著主要軌道131移動至位於主要軌道131的第一主要位置點131a時,這些承載表面110a相互平行配置。因此,軟性顯示面板120在使用時可受到這些承載表面110a所支撐。
如圖30A及圖30B所示,當主要轉軸132位於主要軌道131的第一主要位置點131a時,主要轉軸132相對於主要軌道131的自轉使得右側的承載單元110相對於左側的承載單元110逆時鐘地旋轉。當主要轉軸132沿著主要軌道131移動至位於主要軌道131的第二主要位置點131b時,這些承載表面110a有間隔地配置,使得這些承載表面110a面對面,如圖30B所示,其中兩承載表面110a的間距將由主要軌道131的曲率半徑決定或控制,機構設計者可以依據軟性顯示面板120的撓曲能力或者使用情境來調整主要軌道131的曲率半徑,因此軟性顯示面板120在彎摺狀態下可以保有其曲率半徑,使得位在摺疊區的軟性顯示面板120不會受到擠壓。因此,軟性顯示面板120的局部可在不超過變形的程度下被彎曲。
如圖30A及30C所示,當主要轉軸132位於主要軌道131的第一主要位置點131a時,主要轉軸132相對於主要軌道131的自轉使得右側的承載單元110相對於左側的承載單元110順時鐘地旋轉。當主要轉軸132沿著主要軌道131移動至位於主要軌道131的第三主要位置點131e時,這些承載表面110a有間隔地彼此背對,使得這些承載表面110a背對背。因此,軟性顯示面板120的局部可在不超過變形的程度下被彎曲。
圖30A至圖30C的主要軌道131在承載表面110a的上方和下方的分段的曲率半徑也可以是不同。
在上述實施例中,所提到的所有旋轉均是有限度的旋轉。因此,在上述實施例中,可經由至少一個檔塊或至少一個止擋部來限制旋轉的角度範圍,以確保軟性顯示面板120能夠處於展開狀態或在彎曲後不產生摺痕。
在圖31A及圖31B的實施例中,可彎摺顯示裝置100包括兩個承載單元110、一軟性顯示面板120及至少一對可彎摺機構130。各承載單元110具有一承載表面110a。軟性顯示面板120安裝在這些承載表面110a上。各可彎摺機構130連接於這些承載單元110的兩相鄰者之間,使得這兩相鄰的承載單元110彼此相對移動。各可彎摺機構130包括一軸部139a及一軸承139b,而軸部139a及軸承139b相互配合,使得軸部139a與軸承139b可彼此沿著軸線A相對旋轉。各承載單元110的一偏軸110b(或連接軸)則遠離軸線A有一段距離來固接至軸部139a或軸承139b,且這兩段距離不同。因此,各承載單元110可沿著軸線A作衛星運動,因而相對於軸線A改變這些承載表面110a的相對位置。如圖31B所示,右側的承載單元110翻轉至左側的承載單元110的上方。因此,這些承載表面110a相互平行且面對面地配置,使得軟性顯示面板120的局部可在不超過變形的程度下被彎曲。
在圖32A及圖32B中,繪示兩相鄰承載單元110與可彎摺機構130的實體模型,其組裝後如圖33A所示。在本實施例中,各可彎摺機構130更可包括一止擋部139c。軸部139a可形成自圖32A的承載單元110所延伸出的一部分,而軸承139b及止擋部139c則可形成自圖32A的承載單元110所延伸出的一部分。在另一實施例中,止擋部139c也可形成自圖32B的承載單元110所延伸出的一部分。
如圖33A所示,這兩個承載單元110經由這對可彎摺機構130相互旋轉至相互併攏,使得這些承載表面110a相互平行配置,且這些承載表面110a向下偏離軸部139a的軸線A。因此,軟性顯示面板120在使用時可受到這些承載表面110a所支撐。
如圖33A至圖33B所示,當軸部139a相對於軸承139b旋轉至承載單元110抵靠於止擋部139c時,這些承載表面110a有間隔地配置,使得這些承載表面110a面對面。因此,軟性顯示面板120的局部可在不超過變形的程度下被彎曲。
圖31A及圖31B的實施例是內摺形式。不過,也可將圖31A及圖31B的實施例仿造上述實施例的方式,改為外摺形式,於此不再贅述。
綜上所述,在本發明中,經由可彎摺機構連接兩相鄰的承載單元,使得承載單元之間彼此相對運動(例如平移、旋轉或兩者同時),以彎曲軟性顯示面板的至少一部分。此外,可經由向內彎摺或向外彎摺的運作方式,將軟性顯示面板隱藏或暴露出軟性顯示面板的至少一部分。
雖然本發明已以實施例揭露如上,然其並非用以限定本發明,任何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在不脫離本發明的精神和範圍內,當可作些許的更動與潤飾,故本發明的保護範圍當視後附的申請專利範圍所界定者為準。
100‧‧‧可彎摺顯示裝置
110‧‧‧承載單元
110a‧‧‧承載表面
110b‧‧‧偏軸
120‧‧‧軟性顯示面板
130‧‧‧可彎摺機構
131‧‧‧主要軌道
131a‧‧‧第一主要位置點
131b‧‧‧第二主要位置點
131c‧‧‧擺動段
131d‧‧‧同動段
131e‧‧‧第三主要位置點
132‧‧‧主要轉軸
133‧‧‧輔助軌道
133a‧‧‧第一輔助位置點
133b‧‧‧第二輔助位置點
134‧‧‧輔助轉軸
136‧‧‧連接元件
138‧‧‧轉軸
139a‧‧‧軸部
139b‧‧‧軸承
139c‧‧‧止擋部
A‧‧‧軸線
圖1是本發明的一實施例的可彎摺顯示裝置的示意圖。 圖2A至圖2D繪示圖1的可彎摺顯示裝置的轉換過程。 圖3A是本發明的另一實施例的可彎摺顯示裝置的示意圖。 圖3B及圖3C繪示兩相鄰承載單元與可彎摺機構的實體模型。 圖4A至圖4D繪示圖3A的可彎摺顯示裝置的轉換過程。 圖5是本發明的另一實施例的可彎摺顯示裝置的示意圖。 圖6A至圖6D繪示圖5的可彎摺顯示裝置的轉換過程。 圖7是本發明的另一實施例的可彎摺顯示裝置的示意圖。 圖8A至圖8D繪示圖7的可彎摺顯示裝置的轉換過程。 圖9是本發明的另一實施例的可彎摺顯示裝置的示意圖。 圖10繪示圖9的可彎摺顯示裝置於展開的狀態。 圖11是本發明的另一實施例的可彎摺顯示裝置的示意圖。 圖12繪示圖11的可彎摺顯示裝置於展開的狀態。 圖13是本發明的另一實施例的可彎摺顯示裝置的示意圖。 圖14繪示圖13的可彎摺顯示裝置於展開的狀態。 圖15是本發明的另一實施例的可彎摺顯示裝置的示意圖。 圖16繪示圖16的可彎摺顯示裝置於展開的狀態。 圖17是本發明的另一實施例的可彎摺顯示裝置的示意圖。 圖18繪示圖18的可彎摺顯示裝置於展開的狀態。 圖19是本發明的另一實施例的可彎摺顯示裝置的示意圖。 圖20繪示圖20的可彎摺顯示裝置於展開的狀態。 圖21A至圖21C繪示本發明的另一實施例的可彎摺顯示裝置的轉換過程。 圖22A至圖22B繪示本發明的另一實施例的可彎摺顯示裝置的轉換過程。 圖23A至圖23B繪示本發明的另一實施例的可彎摺顯示裝置的轉換過程。 圖24A至圖24B繪示本發明的另一實施例的可彎摺顯示裝置的轉換過程。 圖25是本發明的另一實施例的可彎摺顯示裝置的示意圖。 圖26A至圖26C繪示圖25的可彎摺顯示裝置的轉換過程。 圖27是本發明的另一實施例的可彎摺顯示裝置的示意圖。 圖28A至圖28C繪示圖25的可彎摺顯示裝置的轉換過程。 圖29是本發明的另一實施例的可彎摺顯示裝置的示意圖。 圖30A至圖30C分別繪示圖29的可彎摺顯示裝置呈現平坦狀態、內摺狀態及外摺狀態。 圖31A及圖31B分別是本發明的另一實施例的可彎摺顯示裝置於展開狀態與摺疊狀態的示意圖。 圖32A及圖32B繪示兩相鄰承載單元與可彎摺機構的實體模型。 圖33A及圖33B分別繪示圖32A及圖32B的兩相鄰承載單元與可彎摺機構的實體模型於組合後呈現展開狀態及內摺狀態。
100‧‧‧可彎摺顯示裝置
110‧‧‧承載單元
110a‧‧‧承載表面
120‧‧‧軟性顯示面板
130‧‧‧可彎摺機構
131‧‧‧主要軌道
131a‧‧‧第一主要位置點
131b‧‧‧第二主要位置點
132‧‧‧主要轉軸

Claims (25)

  1. 一種可彎摺機構,適用於連接在多個承載單元的兩相鄰者之間,使得該兩相鄰的承載單元彼此相對移動,以展開或彎曲安裝在各該承載單元的一承載表面上的一軟性顯示面板,該可彎摺機構包括: 一主要軌道,固接於兩相鄰的承載單元之一;以及 一主要轉軸,固接於該兩相鄰的承載單元之另一並耦接至該主要軌道,以在該主要軌道內平移及旋轉,使得該些承載表面相互平行地配置、相互傾斜地配置或相互有間隔地配置。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可彎摺機構,其中該主要軌道具有一第一主要位置點及一第二主要位置點,且當該主要轉軸沿著該主要軌道移動至位於該主要軌道的該第一主要位置點時,該些承載表面相互平行配置。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的可彎摺機構,其中當該主要轉軸沿著該主要軌道移動至位於該主要軌道的該第二主要位置點時,該些承載表面有間隔地配置。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可彎摺機構,其中當該些承載表面相互平行配置時,該主要軌道與該軟性顯示面板位於該些承載表面的同一側。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可彎摺機構,其中當該些承載表面相互平行配置時,該主要軌道與該軟性顯示面板分別位於該些承載表面的兩側。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可彎摺機構,更包括: 一輔助軌道,固接於該兩相鄰的承載單元之一;以及 一輔助轉軸,固接於該兩相鄰的承載單元之另一並耦接至該輔助軌道,以在該輔助軌道內平移及旋轉。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所述的可彎摺機構,其中該輔助軌道具有一第一輔助位置點及一第二輔助位置點,且當該主要轉軸沿著該主要軌道移動至位於該主要軌道的該第一主要位置點,且該輔助轉軸沿著該輔助軌道移動至位於該輔助軌道的該第一輔助位置點時,該些承載表面相互平行配置。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所述的可彎摺機構,其中當該主要轉軸沿著該主要軌道移動至位於該主要軌道的該第二主要位置點,且該輔助轉軸沿著該輔助軌道移動至位於該輔助軌道的該第二輔助位置點時,該些承載表面有間隔地配置。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所述的可彎摺機構,其中該輔助軌道包括一擺動段及延續自該擺動段的一同動段,當該主要轉軸在該第一主要位置點旋轉且該輔助轉軸沿著該擺動段旋轉及平移時,該兩相鄰的承載單元沿著對應的該主要轉軸彼此相對旋轉,且當該主要轉軸沿著該主要軌道移動且該輔助轉軸沿著該輔助軌道的該同動段移動時,該兩相鄰的承載單元彼此相對旋轉及平移。
  1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所述的可彎摺機構,其中該主要軌道更包括一第三主要位置點,當該主要轉軸沿著該主要軌道移動至位於該主要軌道的該第三主要位置點時,該些承載表面位於該軟性顯示面板之間。
  11. 一種可彎摺顯示裝置,包括: 多個承載單元,各承載單元具有一承載表面; 一軟性顯示面板,安裝在該些承載表面上;以及 至少一對可彎摺機構,連接於該些承載單元的兩相鄰者之間,使得該兩相鄰的承載單元彼此相對移動,各該可彎摺機構包括, 一主要軌道,固接於該兩相鄰的承載單元之一;以及 一主要轉軸,固接於該兩相鄰的承載單元之另一並耦接至該主要軌道,以在該主要軌道內平移及旋轉,使得該些承載表面相互平行地配置、相互傾斜地配置或相互有間隔地配置。
  1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1項所述的可彎摺顯示裝置,其中該主要軌道具有一第一主要位置點及一第二主要位置點,且當該主要轉軸沿著該主要軌道移動至位於該主要軌道的該第一主要位置點時,該些承載表面相互平行配置。
  1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2項所述的可彎摺顯示裝置,其中當該主要轉軸沿著該主要軌道移動至位於該主要軌道的該第二主要位置點時,該些承載表面有間隔地配置。
  1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3項所述的可彎摺顯示裝置,其中該主要軌道更包括一第三主要位置點,當該主要轉軸沿著該主要軌道移動至位於該主要軌道的該第三主要位置點時,該些承載表面位於該軟性顯示面板之間。
  1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1項所述的可彎摺顯示裝置,其中當該些承載表面相互平行配置時,該主要軌道與該軟性顯示面板位於該些承載表面的同一側。
  1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1項所述的可彎摺顯示裝置,其中當該些承載表面相互平行配置時,該主要軌道與該軟性顯示面板分別位於該些承載表面的兩側。
  1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1項所述的可彎摺顯示裝置,更包括: 一輔助軌道,固接於該兩相鄰的承載單元之一;以及 一輔助轉軸,固接於該兩相鄰的承載單元之另一並耦接至該輔助軌道,以在該輔助軌道內平移及旋轉。
  1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7項所述的可彎摺顯示裝置,其中該輔助軌道具有一第一輔助位置點及一第二輔助位置點,且當該主要轉軸沿著該主要軌道移動至位於該主要軌道的該第一主要位置點,且該輔助轉軸沿著該輔助軌道移動至位於該輔助軌道的該第一輔助位置點時,該些承載表面相互平行配置。
  1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7項所述的可彎摺顯示裝置,其中當該主要轉軸沿著該主要軌道移動至位於該主要軌道的該第二主要位置點,且該輔助轉軸沿著該輔助軌道移動至位於該輔助軌道的該第二輔助位置點時,該些承載表面有間隔地配置。
  2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7項所述的可彎摺顯示裝置,其中該輔助軌道包括一擺動段及延續自該擺動段的一同動段,當該主要轉軸在該第一主要位置點旋轉且該輔助轉軸沿著該擺動段旋轉及平移時,該兩相鄰的承載單元沿著對應的該主要轉軸彼此相對旋轉,且當該主要轉軸沿著該主要軌道移動且該輔助轉軸沿著該輔助軌道的該同動段移動時,該兩相鄰的承載單元彼此相對旋轉及平移。
  2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7項所述的可彎摺顯示裝置,其中當該些承載表面相互平行配置時,該主要軌道與該軟性顯示面板位於該些承載表面的同一側。
  2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7項所述的可彎摺顯示裝置,其中當該些承載表面相互平行配置時,該主要軌道與該軟性顯示面板分別位於該些承載表面的兩側。
  23. 一種可彎摺顯示裝置,包括: 多個承載單元,各承載單元具有一承載表面; 一軟性顯示面板,安裝在該些承載表面上;以及 至少一對可彎摺機構,連接於該些承載單元的兩相鄰者之間,使得該兩相鄰的承載單元彼此相對移動,各該可彎摺機構包括: 一軸部,固接於該兩相鄰的承載單元之一;以及 一軸承,固接於該兩相鄰的承載單元之另一並與該軸部配合,使得該軸部與該軸承彼此相對旋轉。
  2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3項所述的可彎摺顯示裝置,其中該軸部與該軸承沿著一軸線彼此相對旋轉,使得該些承載單元可沿著該軸線作衛星運動,以相對於該軸線改變該些承載表面的相對位置。
  2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3項所述的可彎摺顯示裝置,其中該至少一對可彎折機構更包括: 一止擋部,固接於該兩相鄰的承載單元之一或另一,其中當該止擋部相對地止擋該兩相鄰的承載單元時,這些承載表面有間隔地配置。
TW104144575A 2015-10-23 2015-12-31 可彎摺機構及可彎摺顯示裝置 TWI57414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15/099,611 US10168733B2 (en) 2015-10-23 2016-04-15 Foldable body and foldable display apparatus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201562245291P 2015-10-23 2015-10-23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I574146B TWI574146B (zh) 2017-03-11
TW201715330A true TW201715330A (zh) 2017-05-01

Family

ID=5861467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4144575A TWI574146B (zh) 2015-10-23 2015-12-31 可彎摺機構及可彎摺顯示裝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06611566B (zh)
TW (1) TWI574146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911508B (zh) * 2017-11-28 2020-06-09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装置及其弯折程度的检测方法
WO2019173940A1 (zh) * 2018-03-12 2019-09-19 深圳市柔宇科技有限公司 弯折组件与柔性显示装置
CN109813595B (zh) * 2018-12-28 2021-04-27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弯折夹具
CN114067688B (zh) * 2021-11-18 2024-04-23 合肥维信诺科技有限公司 屏体翻折治具和屏体翻折方法
CN114582233B (zh) * 2022-03-02 2023-08-25 安徽繁盛显示科技有限公司 导轨随动弯折机构

Family Cites Families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0461918B1 (ko) * 2002-06-25 2004-12-14 김시환 휴대용 표시장치
KR20060028947A (ko) * 2004-09-30 2006-04-04 김시환 휴대용 표시장치
JP4267687B1 (ja) * 2008-10-30 2009-05-27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折り畳み式携帯端末装置
TW201128594A (en) * 2010-02-11 2011-08-16 Ind Tech Res Inst Flexible display device
TWM395341U (en) * 2010-08-04 2010-12-21 Micro Star Int Co Ltd Foldable electronic apparatus
KR101144136B1 (ko) * 2010-11-30 2012-05-24 주식회사 케이에이치바텍 와이드 디스플레이부를 갖는 폴더형 휴대단말기
EP2546721B1 (en) * 2011-07-11 2020-12-30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Flexible display with display support
KR101346146B1 (ko) * 2011-12-23 2013-12-31 주식회사 세네카 플렉시블 디스플레이장치용 힌지모듈
CN103294113A (zh) * 2012-03-02 2013-09-11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具有可折叠显示屏幕的电子装置
EP2728434B1 (en) * 2012-11-02 2017-07-26 BlackBerry Limited Support for a flexible display
KR102034585B1 (ko) * 2013-07-09 2019-10-21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디스플레이 장치
CN104571292A (zh) * 2013-10-21 2015-04-29 英业达科技有限公司 可携式电子装置
KR20150099677A (ko) * 2014-02-22 2015-09-01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플렉서블 디스플레이 소자를 구비한 접철식 전자 기기
KR102292148B1 (ko) * 2014-03-13 2021-08-24 가부시키가이샤 한도오따이 에네루기 켄큐쇼 표시 장치의 제작 방법, 및 전자 기기의 제작 방법
TWM484165U (zh) * 2014-04-18 2014-08-11 Au Optronics Corp 摺疊式電子裝置
CN203982278U (zh) * 2014-07-14 2014-12-03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可折叠电子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I574146B (zh) 2017-03-11
CN106611566B (zh) 2020-04-17
CN106611566A (zh) 2017-05-0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574146B (zh) 可彎摺機構及可彎摺顯示裝置
US10168733B2 (en) Foldable body and foldable display apparatus
US20200267851A1 (en) Screen supporting device and foldable flexible display device
CN103106845B (zh) 显示系统
KR20210020155A (ko) 회전 샤프트 연결 메커니즘 및 절첩식 장치
KR102034585B1 (ko) 디스플레이 장치
US20160374228A1 (en) Flexible display apparatus
TWI707225B (zh) 可折疊顯示裝置
WO2021227653A1 (zh) 柔性屏支撑装置和柔性显示终端
TW201910960A (zh) 軟性顯示設備及支撐裝置
RU2481497C2 (ru) Планетарный механизм парусной установки
TW202037252A (zh) 折疊式裝置的轉軸模組(五)
CN108649313A (zh) 一种基于刚柔混用剪叉机构的可展开曲面桁架机构
US9309011B2 (en) Adapted torque motorisation system for deployable spatial structures
TW201719034A (zh) 樞轉機構
CN111129695B (zh) 基于可动接头的构架式展开天线中心杆装置
CN106325381B (zh) 一种电子设备及其翻转机构
JP2019184031A (ja) 伸縮アーム構造体
TWM619429U (zh) 鉸鏈結構及具有其的電子裝置
RU2681978C1 (ru) Складной механизм
CN209859508U (zh) 一种适用于显示设备的内折式铰链机构
JP2006053396A (ja) 駆動機構、および該機構を備えたマイクロミラー装置
US11953950B2 (en) Articulated hinge device and electronic device using the same
CN107785645A (zh) 一种偏馈式构架反射器展开与指向调整机构
CN109695624A (zh) 软性显示设备及支撑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