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1700809A - 監測紡織機之產品的方法及裝置和紡織機 - Google Patents

監測紡織機之產品的方法及裝置和紡織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1700809A
TW201700809A TW105109628A TW105109628A TW201700809A TW 201700809 A TW201700809 A TW 201700809A TW 105109628 A TW105109628 A TW 105109628A TW 105109628 A TW105109628 A TW 105109628A TW 201700809 A TW201700809 A TW 201700809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yarn
monitoring
test
feeders
sensor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510962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I620845B (zh
Inventor
斯凡 舒爾瑟斯
湯瑪士 史多伊貝爾
Original Assignee
美名格 艾羅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美名格 艾羅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美名格 艾羅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170080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70080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62084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620845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DTEXTILES; PAPER
    • D04BRAIDING; LACE-MAKING; KNITTING; TRIMMINGS; NON-WOVEN FABRICS
    • D04BKNITTING
    • D04B15/00Details of, or auxiliary devices incorporated in, weft knitting machines, restricted to machines of this kind
    • D04B15/38Devices for supplying, feeding, or guiding threads to needles
    • D04B15/48Thread-feeding devices
    • DTEXTILES; PAPER
    • D04BRAIDING; LACE-MAKING; KNITTING; TRIMMINGS; NON-WOVEN FABRICS
    • D04BKNITTING
    • D04B15/00Details of, or auxiliary devices incorporated in, weft knitting machines, restricted to machines of this kind
    • D04B15/38Devices for supplying, feeding, or guiding threads to needles
    • DTEXTILES; PAPER
    • D04BRAIDING; LACE-MAKING; KNITTING; TRIMMINGS; NON-WOVEN FABRICS
    • D04BKNITTING
    • D04B35/00Details of, or auxiliary devices incorporated in, knitting machin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D04B35/10Indicating, warning, or safety devices, e.g. stop motions
    • DTEXTILES; PAPER
    • D04BRAIDING; LACE-MAKING; KNITTING; TRIMMINGS; NON-WOVEN FABRICS
    • D04BKNITTING
    • D04B35/00Details of, or auxiliary devices incorporated in, knitting machin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D04B35/10Indicating, warning, or safety devices, e.g. stop motions
    • D04B35/12Indicating, warning, or safety devices, e.g. stop motions responsive to thread consumption
    • DTEXTILES; PAPER
    • D04BRAIDING; LACE-MAKING; KNITTING; TRIMMINGS; NON-WOVEN FABRICS
    • D04BKNITTING
    • D04B35/00Details of, or auxiliary devices incorporated in, knitting machin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D04B35/10Indicating, warning, or safety devices, e.g. stop motions
    • D04B35/14Indicating, warning, or safety devices, e.g. stop motions responsive to thread breakage
    • D04B35/16Indicating, warning, or safety devices, e.g. stop motions responsive to thread breakage with detectors associated with a series of thread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extile Engineering (AREA)
  • Knitting Machines (AREA)

Abstract

在用於監測紡織機之產品的方法中,至少二喂紗器(2、3、4)或至少二喂紗器(2、3、4)之二群組的紗線供給被監測。用於該等喂紗器(2、3、4),在每一案例中,藉由該等喂紗器(2、3、4)之紗線供給路徑中的感測器裝置(19),產生紗線供給路徑(△XF)之每長度單位具有一測量脈衝(I)的感測器信號(S)。該等感測器信號(S)被控制裝置所監測,且選擇性地,用於該紡織機的停止信號(ST)被產生。 測試事件係藉由時鐘單元(T)、由被指派為監測喂紗器之至少二個該等喂紗器(2、3、4)、或由被指派為監測群組的群組(G)、及被供給至該控制裝置的感測器信號(S)所決定。以每一測試事件,該控制裝置檢查至少一測量脈衝(I)是否已在每一喂紗器(2、3、4)或喂紗器(2、3、4)之每一群組(G)的感測器信號(S)中被產生。

Description

監測紡織機之產品的方法及裝置和紡織機
本發明有關用於根據該等申請專利範圍獨立項之序文來監測紡織機之產品的方法及裝置、及對應之紡織機。
於紡織技術的領域中,正推進產品之監測係廣泛想要的。據此,將複數紗線供給至紡織機之監測係由EP 0 752 631 B1得知。感測器裝置被提供,其偵測該等紗線的供給狀態,它們以該等感測器裝置被供給至該機器,尤其是該紗線之運動或停止、張力及速度。該等感測器裝置被連接至基於該等感測器信號控制該機器之操作的控制器。該控制器經由至少一通訊線被連接至該等感測器裝置。
個別地,基於為該紡織機之操作位置的函數之周期性參考信號,該控制器由該等感測器單元請求有關該等紗線的供給狀態之資料。以來自該等感測器裝置的資料,該控制器控制該紡織機之操作。當一差異發生在由至少一感測器裝置所獲得之資料對應的儲存資料之間時,其中斷該紡織機的操作。
用於紡織機、尤其是圓編機之產品監測/調整裝置及對應方法被敘述在EP 1 370 720 B1中。該裝置包含數個紡織系統、數個喂料器及電腦化單元,其中該等喂料器被連接至該電腦化單元。該產品監測/調整裝置接收觸發信號。
於操作期間,根據至少二個不同之紗線喂料原理,紗線由數個以非積極的方式喂料之喂料器被供給至該積極式紡織系統。關於此點,個別數量的紗線基於該等喂料器中的取樣實際旋轉信號被連續地測量。該等個別紗線數量係在該電腦化單元中與譬如精心傑作之設定紗線數量比較,且資訊及/或調整措施係源自該比較。用於該等比較,容差範圍被界定,該等容差範圍在其寬度中被設計成順應紗線品質及/或紗線路徑參數。不同的容差範圍之超越被使用於觸發不同的措施、諸如警報信號、調整措施或關掉該紡織機。該等個別紗線數量亦被使用於決定總紗線數量及/或紗線重量,其中它們被轉換或轉變成相同之數量或重量單位。
該紡織機以其機器控制、該產生品監測/調整裝置、及該等喂料器係經由匯流排系統、譬如控制器區域網路(CAN)匯流排系統或菊鏈被連結。
在上面所命名的文件中,關於該紗線供給之狀態(EP 0 752 631 B1)或紗線數量(EP 1 370 720 B1)的個別資料被偵測。於中心控制器中,被指派為參考信號或觸發信號之同步性信號係供給至該中心控制器,該資料被評估及被使用於該控制,且選擇性地中斷該紡織機的操作。
在基於EP 1 370 720中所敘述之個別紗線數量的產品監測之案例中,給定量值的紗線數量係與設定紗線數量比較。該等個別紗線數量被決定,譬如,用於紡織路徑,其對應 於該圓編機的紡織圓筒的一或更多旋轉。
再者,於喂紗器中之機械式紗線感測器的使用係譬如由WO 2008/083691 A1得知,如果紗線破裂時,其譬如產生用於該紡織機之停止信號。
EP 2 270 269 B1敘述用於偵測由紗線供給裝置至設置在下游的機器之紗線的退繞之停止的方法。該紗線供給裝置具有固定不動式鼓輪及感測器,一脈衝係憑由該鼓輪退繞之迴圈經過其感測器信號產生。當從該最後脈衝所測量之時間超越用於二脈衝間之時距的設定值時,該機器被停止。該設定值視該紗線回縮比率而定被實時更新。
在EP 2 270 269 B1中所敘述之方法的案例中,其係很迅速地且即時密集地決定該個別紗線回縮比率。特別地是,視每一案例中之回縮比率而定其係密集地決定二脈衝及該設定值間之時間。
本發明之目的係改良監測紡織機之產品的方法及裝置。特別地是,如果該紗線停車或斷紗,本發明之目的係以減少之工作量達成該紡織機的快速停止。
此目的係藉由該等申請專利範圍獨立項所達成。
根據本發明之方法有關紡織機的產品之監測。紡織機譬如被製成為圓編機或緯編機。
圓編機包含譬如數個或大量完全相同或不同的喂紗器。喂紗器係譬如正喂紗器、紗線拉緊控制式喂紗器、或儲存喂紗器。這些喂紗器被使用,譬如當紡織物件係以圖案被製 成時。
在儲存喂紗器之案例中,該紗線供給係藉由從一捲繞本體退繞該紗線來施行。
於紗線拉緊控制式喂紗器的案例中,該紗線供給被施行,其中該紗線係經由傳動捲繞本體被供給。關於此點,該紗線張力係藉由變動該捲繞本體之旋轉的比率所測量及控制。
於正喂紗器之紗線供給的案例中,該紗線係與該紡織機之速率同步地供給。關於此點,該正喂紗器的捲繞本體係譬如經由齒輪箱及帶齒皮帶、藉由該紡織機之驅動而被驅動。
用於具有圖案的紡織物件之製造,譬如,提花織機或橫條織機被使用。於提花織機的案例中,一喂紗器係與一紡織站有關聯。於橫條織機之案例中,二或更多喂紗器係與一紡織站有關聯,其中交互或同時地供給不同、譬如不同著色的紗線至該紡織站。與紡織站有關聯之喂紗器被指派為一群喂紗器。
特別地是,本發明有關用於監測至少二喂紗器或至少二喂紗器的至少二群組之紗線供給、亦即用於至少二紡織站的紗線供給之方法。
用於該供給紗線之喂料器,於每一案例中,每長度單位的紗線供給路徑具有一測量脈衝之感測器信號係藉由感測器裝置所產生,其被配置在該喂紗器的紗線供給路徑中。所產生之感測器信號係藉由控制裝置所監測。選擇性地,用於該紡織機的停止信號係藉由該控制裝置所產生。
為了監測一群喂紗器,其被檢查其喂紗器之感測器信號的至少一者是否指示一紗線供給。
為了監測該等喂紗器或該等群組之感測器信號,測試事件藉由時鐘單元被供給至該控制裝置。
測試事件被指派為在其發生之後的事件,且藉由該控制裝置之感測器信號的監測被開始。
以每一測試事件,該控制裝置監測至少一測量信號是否已在來自該等喂紗器之每一者或該等群組的每一者之感測器裝置的感測器信號中產生。
測試事件係藉由來自至少二喂紗器之感測器信號或來自至少二群組的喂紗器之感測器信號的時鐘單元所決定。該等喂紗器被命名為監測喂紗器,其感測器信號係藉由該時鐘單元被使用來決定測試事件。對應地,被使用來決定該等測試事件之群組被命名為監測群組。
為了監測該等感測器信號,於每一案例中,在一測試事件的決定期間,用於每一喂紗器或用於每一群組之測量脈衝的數目被決定。測量脈衝的數目在每一監測之後被重新設定至零。
該等感測器信號的監測係藉由測試事件所觸發,該測試事件已藉由來自該等感測器信號本身、且事實上來自至少二監測喂紗器或至少二監測群組之感測器信號的時鐘單元所決定。具有低工作量,換句話說,使用待監測之感測器信號,萬一該紗線之停車或斷紗時,這允許該紡織機的快速停止。
數個、亦即至少二個監測喂紗器或監測群組之感測器信號被使用於測試結果的決定,以致選擇性地,該等紡織站之操作的不同模式諸如紡織或浮針能被考慮。
於一實施例中,4至16個監測喂紗器或監測群組被使用。在該等紡織站之不同操作模式的案例中或於監測喂紗器 或監測群組之故障的案例中,這允許測試結果之安全決定。
於一實施例中,所有喂紗器或所有群組被用作監測喂紗器或分別監測群組。情況是這樣,譬如,如果只有一些,譬如,高達16個喂紗器或群組被監測。
於一實施例中,在每一案例中,當至少M個測量脈衝已藉由來自該等監測喂紗器之N個或來自N個監測群組的感測器信號被供給至該時鐘單元時,測試事件係藉由該時鐘單元所決定。
必需由監測喂紗器的感測器信號或由監測群組所供給之測量脈衝的數目M係至少2。首先,測量脈衝之數目M係2至5。
該監測喂紗器或監測群組之數目N係至少1,M個測量脈衝將由該等監測喂紗器或監測群組被供給。首先,該數目N係1至10。
停止信號之產生被更迅速地實施,則該等數目N及M越小。然而,具有很低的數目,錯誤關機之風險增加。
於一實施例中,如果該監測裝置包含二喂紗器,兩者亦為監測喂紗器,亦即,兩喂紗器的感測器信號被供給至該時鐘單元。測試脈衝被產生,譬如,當該等感測器信號S之其中一者已傳輸二測量脈衝至該時鐘單元時,其中該等感測器信號的數目N被設定至1,且測量脈衝之數目M被設定至2。相同者應用於具有二群組的喂紗器之該監測裝置的實施例。
於一實施例中,該等測試事件藉由當作測試命令之時鐘單元被供給至該控制裝置。譬如,程式命令被指派為測試命令,實施感測器信號的監測之控制裝置的程式係經過該程式命令被開始。如果測試事件已藉由其被決定,測試命令係藉 由該時鐘單元所產生。
於一實施例中,該等測試事件藉由當作測試信號的測試脈衝之時鐘單元被供給至該控制裝置。於每一案例中,當測試事件中已藉由其被決定時,該測試信號的一測試脈衝係藉由該時鐘單元所產生。
於一個另一選擇中,該等感測器信號係在該控制裝置之分開的控制單元中被監測。該等分開的控制單元之每一者係與喂紗器有關聯,其中該喂紗器的感測器信號被供給至該控制單元。該控制單元譬如被整合於該等喂紗器中。用於該監測,譬如,具有測試脈衝的測試信號被供給至所有分開之控制單元。用於每一測試脈衝,該等分開的控制單元監測至少一測量脈衝是否已於其自己之感測器信號中被產生。選擇性地,譬如,如果情況不是這樣,該個別、分開的控制單元產生用於該紡織機之停止信號。
於進一步的另一選擇中,該等感測器信號係在該控制裝置之中心控制單元中被監測。用於此目的,該等感測器信號被供給至該中心控制單元。藉由該時鐘單元所決定之測試事件亦被供給至該中心控制單元。用於每一測試事件,該中心控制單元監測至少一測量脈衝是否已於每一感測器信號中被產生。選擇性地,其產生一用於該紡織機的停止信號。於一實施例中,該等測試事件被供給至該中心控制單元當作該測試信號之測試脈衝。
於一實施例中,該紗線供給路徑的長度單位對應於由該喂紗器的捲繞本體退繞之一紗線捲或該紗線捲的一部份。於儲存喂紗器之案例中,該等紗線捲係被動地退繞,換句話說,藉由該紡織機所退繞。於紗線拉緊控制式喂紗器的案例 中及於正喂紗器之案例中,該等紗線捲係主動地退繞、換句話說藉由傳動捲繞本體所供給。
於一實施例中,不同的喂紗器被監測。關於此點,其彼此匹配之感測器裝置的測量脈衝被使用。於另一選擇中,用於不同之喂紗器,每測量脈衝所退繞的長度單位係完全相同。
根據本發明在下文中所敘述之裝置包含對應於根據本發明的方法之特色及優點。
根據本發明用於監測紡織機的產品之裝置、在該下文中為監測裝置,包含至少二個喂紗器,使該等喂紗器的每一者係與感測器裝置有關聯。每一感測器裝置被構成來產生感測器信號,於每一案例中,每長度單位之紗線供給路徑具有一測量脈衝。
該監測裝置包含控制裝置,其被構成來監測該感測器裝置的感測器信號。該控制裝置選擇性地產生用於該紡織機之停止信號。
該監測裝置包含時鐘單元,其被構成來將測試事件供給至該控制裝置。
該時鐘單元被構成來決定來自被指派為監測喂紗器的喂紗器之至少二者、或被指派為監測群組的二群組之感測器信號的測試事件。
該控制裝置被構成來以每一測試事件測試至少一測量脈衝是否已在每一喂紗器或每一群組之感測器信號中產生。
於一實施例中,該時鐘單元被連接至4至16個監測喂紗器或監測群組的感測器裝置。
於一實施例中,該時鐘單元被構成來當其在每一 案例中已經過該等監測喂紗器的N個或該等監測群組之N個的感測器信號被供給以M個測量脈衝時,決定一測試事件,其中N係至少1,且M係至少2。
於一實施例中,該時鐘單元被構成來將該等測試事件供給至該控制單元當作測試命令。在每一案例中,當測試事件已被決定時,該時鐘單元被構成來產生測試命令。
於一實施例中,該時鐘單元被構成來將該等測試結果供給至該控制裝置當作測試信號之測試脈衝。在每一案例中,當測試事件已被決定時,該時鐘單元被構成來產生測試脈衝。
於一種另一選擇中,該控制裝置包含分開的控制單元,其每一者被連接至該喂紗器之感測器裝置。該等分開的控制單元被連接至該時鐘單元,用於接收具有該測試脈衝之測試信號。
於進一步的另一選擇中,該控制裝置包含中心控制單元。該中心控制單元被連接至該等喂紗器之感測器裝置,用於接收所有監測喂紗器的感測器信號。該中心控制單元被連接至該時鐘單元,用於接收該等測試事件。於另一選擇中,該中心控制單元被連接至該時鐘單元,用於接收具有測試脈衝的一測試信號。
於進一步之另一選擇中,該控制單元被連接至該時鐘單元,用於接收一測試命令。關於此點,該中心控制單元及該時鐘單元譬如被構成為程式單元。
於一實施例中,該等喂紗器包含捲繞本體,其中該紗線供給路徑的長度單位對應於一紗線捲或由該捲繞本體退繞之紗線捲的一部份。
根據本發明之紡織機係設有根據如所敘述的本發明之監測裝置的其中一者。
1‧‧‧圓編機
2‧‧‧儲存喂紗器
3‧‧‧張力控制式喂紗器
4‧‧‧正喂紗器
5‧‧‧導紗器圓環
6‧‧‧紡織站
7‧‧‧紡織圓筒
8‧‧‧三角
9‧‧‧紗線
10‧‧‧機架
11‧‧‧外殼
12‧‧‧機器控制裝置
13‧‧‧控制器
14‧‧‧儲存鼓輪
15‧‧‧外殼
16‧‧‧捲繞元件
17‧‧‧錐形制動器
18‧‧‧延伸支臂
19‧‧‧感測器裝置
20‧‧‧控制單元
21‧‧‧通訊連接
22‧‧‧控制連接
23‧‧‧紗線線軸
24‧‧‧橫條送紗器裝置
本發明將基於該等圖面中所概要地說明之範例被進一步說明。該等圖面顯示:圖1係具有根據本發明的裝置之元件的圓編機之概要視圖;圖2係儲存喂紗器;圖3係具有圓編機(提花機)的方塊圖,並具有根據本發明之第一範例的監測裝置;圖4係該第一範例之監測裝置的方塊圖;圖5係藉由該第一範例之時鐘單元產生測試信號的流程圖;圖6係藉由該第一範例之分開的控制單元監測感測器信號之流程圖;圖7係第二範例的監測裝置之方塊圖;圖8係藉由該第二範例的時鐘單元產生測試信號之流程圖;圖9係藉由該第二範例的中心控制單元監測該等感測器信號之流程圖;圖10係藉由第三範例的中心控制單元監測該等感測器信號之流程圖;圖11係具有根據本發明的第四範例之監測裝置的圓編機(橫條織機)之方塊圖; 圖12係藉由該第四範例的時鐘單元產生測試信號之流程圖;及圖13係藉由該第四範例的中心控制單元監測該等感測器信號之流程圖。
第一範例
根據本發明的裝置被提供用於監測圓編機1之產生。
圖1顯示具有根據本發明用於監測該紡織機之產品的裝置、在下文被命名為監測裝置之元件的圓編機1之概要視圖。
該圓編機1包含數個喂紗器,且其實,喂紗器被構成為儲存喂紗器2、為張力控制式喂紗器3、及為正喂紗器4。
該等喂紗器2、3、4被配置在該圓編機1的數個導紗器圓環5上。於圖1中,很少該等喂紗器被所說明,其中三個儲存喂紗器2被顯示在上導紗器圓環5上;三個紗線拉緊控制式喂紗器3被顯示在中間導紗器圓環5上;且三個正喂紗器4被顯示在下導紗器圓環5上。
譬如用於帶花紋的編織物、譬如提花織機編織物之產品,該圓編機1於其紡織裝置中包含數個紡織站6,其中,譬如,一喂紗器係與每一紡織站6有關聯。該紡織裝置包含譬如紡織圓筒7,其在圖1中藉由紡織三角8所覆蓋,且被指示為一箭頭。圖1亦顯示紗線9藉由儲存喂紗器2被供給至該紡織站6。
於圓編機1之案例中,該紡織裝置係已知以可旋轉 的方式配置在機架10中,其在低於該紡織裝置之區域中被外殼11所圍繞,且該導紗器圓環5係在該紡織裝置上方的區域中被附接於該機架上。特別是用於該紡織裝置之未被說明的驅動器之機器控制裝置12係沿著該外殼11配置。
根據本發明的第一範例之監測裝置被提供用於提花織機。其包含至少二個儲存喂紗器2及一控制器13。如圖1中所示,該控制器13係譬如以可分開的方式附接至該圓編機1之機架10的中間部份。
圖2顯示具有被具體化為儲存鼓輸14之捲繞本體的儲存喂紗器2。
該固定不動式儲存鼓輪14被配置在外殼15之前面。捲繞元件16被配置在該儲存鼓輪14的入口端部,用於紗線捲之捲繞至該儲存鼓輪14上。譬如,錐形制動器17被配置在該另一端部、亦即在該儲存鼓輪14之出口端部。該錐形制動器17係藉由該外殼15的延伸支臂18所支撐。
感測器裝置19及分開之控制單元20係與該儲存喂紗器2有關聯。
在每一案例中,該感測器裝置19被構成用於以紗線供給路徑的每長度單位△XF之測量脈衝I產生感測器信號。於此範例中,該紗線供給路徑△XF的長度單位對應於由該儲存鼓輪14退繞之一紗線捲。該感測器裝置19被構成來譬如當作光學感測器,其產生用於每一紗線捲退繞、亦即被動地退繞的測量脈衝I。於一範例中,該儲存鼓輪14之圓周及據此一紗線捲的長度係20公分、亦即該紗線供給路徑△XF之長度單位係20公分。
該分開的控制單元20包含譬如微處理器。其被構成為電子模組及/或程式單元。
該分開之控制單元20被構成來監測該感測器裝置19的感測器信號S,且選擇性地產生用於該圓編機1之停止信號ST。該分開的控制單元20被整合在該外殼15中及據此被整合於該儲存喂紗器2中,但為清楚之理由被分開地說明於圖2中。
圖3顯示具有該第一範例的監測裝置之圓編機1的方塊圖。於圖3中,該等儲存喂紗器2之其中八個及該監測裝置的控制器13被顯示。該等儲存喂紗器2係經由通訊連接21而連接至彼此及至該控制器13。
該等通訊連接21被構成為二線路,且被導引在該導紗器圓環5上及在該機架10之零件上。該等通訊連接21未在圖1中被說明。經由該等通訊連接21,資料於該等連接裝置之間被交換。該等通訊連接21譬如被構成為控制器區域網路匯流排(CAN-BUS)的二線路,藉此連續之資料傳輸被實施。
儲存喂紗器2的數目J係2至126、或超過126,其至少2個、較佳地係4至16個被用作監測喂紗器。
於此範例中,該監測裝置包含具有其感測器裝置19之48個儲存喂紗器2,亦即該等儲存喂紗器的數目J係48。關於這些儲存喂紗器2,16個被用作監測喂紗器。
該控制器13係經由控制連接22連接至該圓編機1,且其實連接至其機器控制裝置12。該控制連接22譬如被構成為控制線。另一選擇係,其像該等通訊連接21被構成為CAN-BUS連接。
於每一案例中,圖3之方塊圖說明自紗線線軸23經由該儲存喂紗器2至該圓編機1的紡織圓筒7上之紡織站6的一紗線9之路徑。
圖4顯示此監測裝置的方塊圖,其中僅只該等儲存 喂紗器2、其感測器裝置19、及其分開之控制單元20的其中六個被顯示。
該監測裝置之控制裝置特別是經過該等儲存喂紗器2的分開之控制單元20被形成。該控制裝置亦包含被整合在該控制器13中的控制單元K,用於該等分開之控制單元20的其中一者之停止信號ST的重定路線。
該監測裝置包含時鐘單元T,其亦被整合在該控制器13中。圖4中之控制器13係藉由環繞該時鐘單元T及該控制單元K的虛線所說明。
該時鐘單元T被連接至該16個監測喂紗器之感測器裝置19。於圖4中,其明顯的是該時鐘單元T經由該控制連接21被連接至用作監測喂紗器之三個左手側儲存喂紗器2的感測器裝置19。
該時鐘單元T被構成來決定及供給當作測試信號S3之測試脈衝T3,測試源自該等監測喂紗器的感測器信號S。亦即,該時鐘單元被構成來產生測試信號S3之測試脈衝T3。特別地是,於每一案例中,當至少M個測量脈衝I已由該等監測喂紗器的至少N個感測器信號S被供給至該時鐘單元T時,該時鐘單元T被構成來產生一測試脈衝T3。
該分開之控制單元20被連接至該時鐘單元T,用於該測試信號S3的接收。該等分開之控制單元20的每一者被構成,以用該測試信號S3之每一測試脈衝T3測試至少一測量脈衝I是否已在其自身的感測器信號S中產生。如果情況不是這樣,其被構成來產生停止信號ST及將停止信號ST傳輸至該控制單元K。該控制單元K被構成來重定該停止信號ST經由該控制連接22至該圓編機1之機器控制裝置12的路線。
該控制器13被構成為電子裝置,且譬如設有微處理器。該時鐘單元T及該控制單元K被構成為電子模組及/或該控制器13之程式單元。
用於該圓編機1的監測,所有儲存喂紗器2之紗線供給係於操作期間被監測。用於每一喂紗器2,該紗線供給路徑△XF的每長度單位、亦即由該儲存喂紗器2之儲存鼓輪14退繞的每紗線捲具有一測量脈衝I的感測器信號S係藉由該個別感測器裝置19所產生。藉由監測至少一測量脈衝I是否已隨著每一測試脈衝T3而產生,該個別之分開的控制單元20監測該感測器信號S。如果情況不是這樣,其產生用於該圓編機1之停止信號ST。
來自該等監測喂紗器的感測器信號S之測試事件被該時鐘單元T所決定,且被供給當作測試信號S3的測試脈衝T3。亦即,測試脈衝T3係藉由該時鐘單元T所產生。在每一案例中,當至少M個測量脈衝I已藉由該等監測喂紗器之感測器信號S的至少N個被供給至該時鐘單元T時,測試脈衝T3被產生。
該等感測器信號之數目N係至少一、較佳地係1至10。該等測量脈衝的數目M係至少二、較佳地係2至5。
於此範例中,該等測量脈衝之數目M被設定在3,且該等感測器信號的數目N被設定在2。
於另一選擇中,該等數目N及M係能以可變之方式調整的,視該紗線的品質及/或該物件及/或其他參數而定。
基於流程圖,圖5顯示藉由該時鐘單元T自該等監測喂紗器之感測器信號S產生測試脈衝T3。
隨著該第i個監測喂紗器的感測器信號S之測量脈衝Ii的輸入,此感測器信號S之測量脈衝的數目Mi被增量:Mi=Mi+1。
如果該數目Mi對應於該設定數目M或係大於該設定數目M,感測器信號S之數目NF被增量:NF=NF+1。如果情況不是這樣,該方法被重新開始。
如果感測器信號S的數目NF對應於該設定數目N或係大於該設定數目N,測試信號S3的測試脈衝T3係藉由該時鐘單元T所產生。
隨此之後,所有數目Mi及該數目NF被重新設定至零。測試脈衝T3的產生係重新開始。
基於一流程圖,圖6顯示藉由該對應分開之控制單元20監測感測器信號S。
在該監測程序的起初、亦即隨著藉由該時鐘單元T開始測試脈衝T3之產生,如在圖5中所說明,藉由該感測器裝置19所供給的感測器信號S之測量脈衝Mj的數目係藉由該對應分開之控制單元20所累加。這未在圖6中被說明。
一旦測試脈衝T3已被產生及供給,該分開的控制單元20監測測量脈衝Mj之數目是否係大於零。
如果情況不是這樣,用於該圓編機1的停止信號ST係藉由該控制單元20所產生及經由該控制連接22供給至該圓編機1之機器控制裝置12。
在每一監測,該個別的數目Mj藉由該分開之控制單元20被設定至零。
該感測器信號S的監測被重新開始。該程序等候新的測試脈衝T3。在此時刻期間,該感測器裝置19之測量脈衝I係再次被累加於該數目Mj中。
該等感測器信號S的監測係藉由所有分開之控制單元20平行地實施。
在該第一範例的一項另一選擇中,該控制器13被整合進入該圓編機1之機器控制裝置12。
於另一選擇中,該監測裝置包含具有傳動捲繞本體的數個紗線拉緊控制式喂紗器3。
用於紗線拉緊控制式喂紗器3之感測器裝置譬如被構成為編碼器,其被配置在該傳動捲繞本體上。用於該捲繞本體的給定旋轉角度且據此用於給定之紗線供給路徑△XF,該編碼器被構成來產生具有測量脈衝之感測器信號。測量脈衝的紗線供給路徑△XF對應於一紗線捲或紗線捲之一部份,該部份係主動地退繞、亦即由該捲繞本體所供給。
於進一步的另一選擇中,該監測裝置包含儲存喂紗器2及/或紗線拉緊控制式喂紗器3兩者及/或正喂紗器。
譬如像該紗線拉緊控制式喂紗器,用於正喂紗器4之感測器裝置被構成來在其捲繞本體上當作編碼器。
於一實施例中,隨著監測裝置中的不同喂紗器之使用,其感測器裝置被構成彼此匹配,其中用於該等不同喂紗器的測量脈衝對應於完全相同之紗線供給路徑△XF。
第二範例
除了在該下文中所呈現的特色以外,該第二範例對應於該第一範例。
圖7顯示該第二範例之監測裝置的方塊圖。該監測裝置亦包含具有其感測器裝置19之48個監測儲存喂紗器2。對於這些,該等儲存喂紗器2的16個被用作監測喂紗器。於圖7中,該等儲存喂紗器2及其感測器裝置19之其中六個被說明。選擇性地,用於進一步控制功能的本分開控制單元未被顯示。
該監測裝置之控制裝置包含中心控制單元ZK,其 隨同該時鐘單元T被整合於該控制器13中。用於接收該感測器信號S,該中心控制單元ZK係經由該通訊連接21連接至所有感測器裝置19,且內部地、亦即在該控制器13內連接至該時鐘單元T。
以來自該時鐘單元T的測試信號S3之每一測試脈衝T3,該中心控制單元ZK被構成來測試至少一測量脈衝I是否已於該監測儲存喂紗器2的每一感測器信號S中被產生。其被構成來經由該控制連接22產生停止信號ST及重定停止信號ST至該圓編機1之機器控制裝置12的路線。
於操作期間,該中心控制單元ZK視藉由該控制器13之時鐘單元T所供給的測試脈衝T3而定監測所有感測器信號S。其監測至少一測量脈衝I是否已於每一感測器信號S中被產生。如果情況不是這樣,以該等感測器信號S之其中一者,用於該圓編機1的停止信號ST係藉其所產生及被導引至該機器控制裝置12。
參考流程圖,圖8顯示藉由來自該等監測喂紗器之感測器信號的時鐘單元T產生測試脈衝T3,中對應於該第一範例且在此參考圖5被說明。
參考流程圖,圖9顯示藉由該中心控制單元ZK監測所有感測器信號S。
於每一案例中,在該監測程序之最初、亦即在藉由該時鐘單元T的測試脈衝T3之圖8中所說明的產生之最初,由該感測器裝置19所供給的感測器信號S之測量脈衝Ij的數目Mj係藉由該中心控制單元ZK所累加。這不在圖9中被說明。
一旦測試脈衝T3已被產生及供給,用於該儲存喂紗器2之感測器信號由j=1至j=J,該中心控制單元ZK監測該測量脈衝Ij的數目Mj是否係大於零。於此範例中,該數目J如所論及 為48。
如果情況不是這樣,用於該圓編機1之停止信號ST係藉由該中心控制單元所產生,且經由該控制連接22供給至該圓編機1的機器控制裝置12。
在每一監測之後,該等感測器信號的測量脈衝I之數目Mj被設定至零。
該等感測器信號S的監測被重新開始。亦即,該程序等候新的測試脈衝T3。在此時刻期間,該等感測器裝置19之測量脈衝Ij又於該等數目Mj中被累加。
第三範例
該第三範例的監測裝置及監測方法對應於該第二範例之那些者,除了在該下文中所呈現的特色以外。
於此範例中,該中心控制單元ZK及該時鐘單元T被一起整合在該控制器13中。該控制器13係經過其至該通訊連接21之端子而與所有儲存喂紗器2連接,用於接收所有感測器裝置19的感測器信號S。
該控制器13之時鐘單元T被連接至該等監測喂紗器的感測器裝置19。其被構成由該16個監測喂紗器之感測器信號S決定測試事件。
該中心控制單元ZK被連接至所有感測器裝置19。用於此目的,其被構成以由該時鐘單元T所供給之每一測試事件來測試至少一測量脈衝I是否已在每一喂紗器2的感測器信號S中被產生。如果情況不是這樣,其被構成來產生停止信號ST及重定停止信號ST經由該控制連接22至該圓編機1之機器控制裝置12的路線。
該時鐘單元T及該中心控制單元ZK譬如被構成為 程式單元,其中該時鐘單元T之測試事件被傳送至該中心控制單元ZK當作測試命令T3*。在此範例中不需要具有測試脈衝的測試信號。
於操作期間,所有儲存喂紗器2之紗線供給被該監測裝置所監測。
參考流程圖,圖10顯示藉由該時鐘單元T產生當作測試命令T3*的測試事件,且藉由該測試命令T3*所開始,藉由該中心控制單元ZK監測所有感測器信號S。
亦以此方法,在該監測方法之最初、亦即隨著藉由該時鐘單元T開始產生當作測試命令T3*的測試事件,藉由該等感測器裝置19所供給之感測器信號S的測量脈衝Ij之數目Mj於每一案例中被累加。這不在圖10中被說明。
以該第i個監測喂紗器的感測器信號S之測量脈衝Ii的輸入,用於此監測喂紗器之測量脈衝Ii的數目Mi係藉由該時鐘單元所增量:Mi=Mi+1。
如果該數目Mi對應於或係大於該設定數目M,該等監測喂紗器之感測器信號S的數目NF被增量:NF=NF+1,在此該等測量脈衝Ii之數目Mi已抵達該設定數目N。如果情況不是這樣,該方法被重新開始。
如果該等感測器信號S的數目NF對應於或係大於該設定數目N,測試命令T3*係藉由該時鐘單元T所產生,該中心控制單元ZK等待該測試命令。如在該流程圖中所指示,該測試命令T3*之明確顯示係不需要的。其係需要該時鐘單元T將該測試命令T3*供給至該中心控制單元ZK,且該中心控制單元ZK以所有感測器信號S之監測所開始。
亦即,一旦該測試事件已發生,亦即,該數目NF 的上面命名之訊問已被確實地回答,用於所有該J個儲存喂紗器2,該中心控制單元ZK監測該測量脈衝Ij之數目Mj是否係大於,零。
如果情況不是這樣,以該等儲存喂紗器2的其中一者,用於該圓編機1之停止信號ST係藉由該中心控制單元ZK所產生,且經由該控制連接22被供給至該圓編機1的機器控制裝置12。
在每一監測之後,該等數目Mi、該等數目Mj、及該數目NF被設定至零。該等感測器信號S的監測被重新開始。
第四範例(橫條織機)
該第四範例之監測裝置及監測方法對應於該第二範例的那些者,除了在該下文中所呈現的特色以外。
圖11顯示具有根據本發明之第四範例的監測裝置之圓編機1的方塊圖,其被提供用於橫條織機。於此範例中,在每一案例中之二儲存喂紗器2的群組G之紗線供給被監測。群組G的二儲存喂紗器2供給譬如不同顏色之紗線9。該儲存喂紗器2的數目係亦48個,且據此,該群組之數目JG係24個。該等群組有8個被用作監測群組。
於圖11中,該等群組的其中四個被顯示,於每一案例中,具有二個儲存喂紗器2及該監測裝置之控制器13。該等群組G的每一個被以虛線標示。在每一案例中,群組G之二儲存喂紗器2係與該等紡織站6的其中一者有關聯。該圓編機1包含在該等紡織站6之每一者的橫條送紗器裝置24,其在該紡織站6的上游被配置於該紗線脫針中。該橫條送紗器裝置24被構成來選擇及供給該二儲存喂紗器2之紗線9的其中一者至該紡織站6。
於操作期間,視藉由該時鐘單元T供給至該控制 器13之測試脈衝T3而定,該中心控制單元ZK監測該等感測器信號S。其監測至少一測量脈衝I是否已於一群組的感測器信號S中被產生。如果情況不是這樣,以一群組,用於該圓編機1之停止信號ST係藉其產生,並決定至該機器控制裝置12的路線。
基於流程圖,圖12顯示藉由來自該等監測群組之感測器信號的時鐘單元T之測試脈衝T3的產生。
以該第i個監測群組之感測器信號S的測量脈衝Ii之輸入,該測量脈衝Ii的數目Gi被增量:Gi=Gi+1。
如果該數目Gi對應於或係大於該設定數目M,該群組G之數目NG被增量:NG=NG+1。如果情況不是這樣,該方法被重新開始。
如果該群組G的數目NG對應於或係大於該設定數目N,該測試信號S3之測試脈衝T3係藉由該時鐘單元T所產生。
隨此之後,該等數目Gi及該數目NG被重新設定至零。測試脈衝T3的產生被重新開始。
基於流程圖,圖13顯示藉由該中心控制單元ZK監測該群組G之感測器信號S。
隨著該監測方法的開始、亦即隨著開始產生圖12中所說明之測試脈衝T3,於每一案例中,藉由該感測器裝置19所供給的感測器信號S之測量脈衝Ij的數目Gj被該中心控制單元ZK所累加。這未在圖13中被說明。
一旦測試脈衝T3已被產生及供給,用於由j=1至j=JG之群組的感測器信號S,該中心控制單元ZK監測該等測量脈衝之數目Gj是否大於零。於此範例中,該數目JG如所論及為24。
如果情況不是這樣,用於該圓編機1的停止信號 ST係藉由該中心控制單元ZK所產生,且經由該控制連接22被供給至該圓編機1之機器控制裝置12。
在每一監測之後,該等感測器信號S的測量脈衝I之數目Gj被設定至零。
該等感測器信號S的監測被重新開始。亦即,該程序等候新的測試脈衝T3。在此時刻期間,該等群組之測量脈衝Ij再次被累加於該等數目Gj中。
1‧‧‧圓編機
2‧‧‧儲存喂紗器
6‧‧‧紡織站
7‧‧‧紡織圓筒
9‧‧‧紗線
13‧‧‧控制器
21‧‧‧通訊連接
22‧‧‧控制連接
23‧‧‧紗線線軸

Claims (10)

  1. 一種用於監測紡織機之產品的方法,其中至少二喂紗器(2、3、4)或至少二喂紗器(2、3、4)之至少二群組(G)的紗線供給、亦即用於至少二紡織站(6)之紗線供給被監測,其中,用於該等喂紗器(2、3、4)的每一者,具有用於其紗線供給路徑(△XF)之每一長度單位的一測量脈衝(I)之感測器信號(S)係藉由感測器裝置(19)所產生,其中該等感測器信號(S)被控制裝置所監測,且選擇性地,用於該紡織機的停止信號(ST)被產生,其特徵在於該等測試事件係藉由時鐘單元(T),由被指派為監測喂紗器之至少二個該等喂紗器(2、3、4)、或由被指派為監測群組的至少二個該等群組、及被供給至該控制裝置之感測器信號(S)所決定,並以每一測試事件,該控制裝置監測至少一測量脈衝(I)是否已在每一喂紗器或每一群組(G)的感測器信號(S)中被產生。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用於監測紡織機之產品的方法,其中在每一案例中,當M個測量脈衝(I)已經過該等感測器信號(S)由該等監測喂紗器或監測群組之N個被供給至該時鐘單元(T)時,測試事件係藉由該時鐘單元(T)所決定,其中N係至少1,且M係至少2。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或2項用於監測紡織機之產品的方法,其中該等測試事件藉由該時鐘單元(T)被供給至該控制裝置當作測試信號(S3)之測試脈衝(T3),其中在每一案例中,當測試事件已被決定時,該測試信號(S3)之測試脈衝(T3)係藉由該時鐘單元(T)所產生。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用於監測紡織機之產品的方法, 其中該等感測器信號(S)係在該控制裝置之分開的控制單元(20)中被監測,該等控制單元之每一者係與喂紗器(2、3、4)有關聯,且其感測器信號(S)被供給至該等控制單元,其中具有該等測試脈衝(T3)的測試信號(S3)被供給至所有分開之控制單元(20)。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或2項用於監測紡織機之產品的方法,其中該紗線供給路徑(△XF)之長度單位對應於由該喂紗器的捲繞本體退繞之一紗線捲、或對應於該退繞紗線捲的一部份。
  6. 一種用於監測紡織機之產品的裝置,該紡織機設有至少二喂紗器(2、3、4)或設有至少二喂紗器(2、3、4)之至少二群組(G)、亦即用於到至少二紡織站(5)的紗線供給,其中一感測器裝置(19)係與該等喂紗器(2、3、4)之每一者有關聯,其中每一感測器裝置(19)被構成來產生感測器信號(S),具有用於紗線供給路徑(△XF)的每一長度單位之測量脈衝(I),具有控制裝置,該控制裝置被構成來監測該等感測器裝置(19)的感測器信號(S),且選擇性地,產生該紡織機用之停止信號(ST),其特徵在於時鐘單元(T),其被構成來決定測試事件及將測試事件供給至該控制裝置,該等測試事件來自被指派為監測喂紗器的喂紗器(2、3、4)之至少二者的感測器信號(S)、或來自被指派為監測群組之群組(G)的至少二者,其中該控制裝置被構成來以每一測試事件測試至少一 測量脈衝(I)是否已在每一喂紗器(2、3、4)或每一群組(G)之感測器信號(S)中產生。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用於監測紡織機之產品的裝置,其中在每一案例中,當M個測量脈衝(I)已藉由來自該等監測喂紗器之N個或來自該等監測群組的N個之感測器信號(S)被供給至該時鐘單元時,該時鐘單元(T)被構成來決定一測試事件,其中N係至少1,且M係至少2。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或7項用於監測紡織機之產品的裝置,其中該時鐘單元(T)被構成來供給該等測試結果當作測試信號(S3)之測試脈衝(T3),其中於每一案例中,當測試事件已被決定時,該時鐘單元被構成來產生一測試脈衝(T3)。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或7項的任一項用於監測紡織機之產品的裝置,其中該等喂紗器(2、3、4)包含捲繞本體,其中該紗線供給路徑(△XF)之長度單位對應於一紗線捲、或對應於由該等捲繞本體退繞的紗線捲之一部份。
  10. 一種紡織機,具有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6或7項的任一項之裝置。
TW105109628A 2015-03-30 2016-03-28 監測紡織機之產品的方法及裝置和紡織機 TWI620845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102015104903.1 2015-03-30
DE102015104903.1A DE102015104903B3 (de) 2015-03-30 2015-03-30 Verfahren und Vorrichtung zur Überwachung der Produktion einer Strickmaschine sowie Strickmaschine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700809A true TW201700809A (zh) 2017-01-01
TWI620845B TWI620845B (zh) 2018-04-11

Family

ID=5552741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5109628A TWI620845B (zh) 2015-03-30 2016-03-28 監測紡織機之產品的方法及裝置和紡織機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EP (1) EP3075690B1 (zh)
CN (1) CN106012269B (zh)
DE (1) DE102015104903B3 (zh)
TW (1) TWI620845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2019104681B3 (de) * 2019-02-25 2020-04-23 Memminger-IRO Gesellschaft mit beschränkter Haftung Verfahren und System mit Fadenliefergeräten zur Überwachung der Produktion einer Strickmaschine

Family Cites Familie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IT1275465B (it) * 1995-07-03 1997-08-07 Tiziano Barea Dispositivo di controllo dell'alimentazione di una pluralita' di fili o filati ad una macchina tessile avente mezzi sensori codificati e metodo per il suo controllo
DE10112795A1 (de) * 2001-03-16 2002-09-26 Iro Ab Verfahren zur Produktionsüberwachungs/Einstellung einer Strickmaschine, und Produktionsüberwachungs/Einstellungs-Vorrichtung
CN2571800Y (zh) * 2002-08-15 2003-09-10 林忠民 针织机喂纱器的停车器
ES2289254T3 (es) * 2003-10-22 2008-02-01 Luigi Omodeo Zorini Maquina textil y su respectivo procedimiento de control.
DE102005050126B3 (de) * 2005-10-18 2007-04-19 Fraunhofer-Gesellschaft zur Förderung der angewandten Forschung e.V. Vorrichtung und Verfahren zur überwachten Fadenführung in einer Strickmaschine
CN101568677B (zh) * 2006-12-22 2011-08-10 蒙明格-埃罗有限公司 具有改进止挡元件的丝线传输装置
ATE530687T1 (de) * 2009-07-03 2011-11-15 Lgl Electronics Spa Verfahren zur erkennung des anhaltens der garnabwicklung von einer garnzufuhr mit stationärer trommel
EP2415916B1 (en) * 2010-08-04 2015-03-04 L.G.L. Electronics S.p.A.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etecting accidental stops of the yarn on a knitting line
ITTO20120261A1 (it) * 2012-03-22 2013-09-23 Lgl Electronics Spa Metodo di alimentazione/recupero del filato per macchine tessili, ed apparato per l'esecuzione di tale metodo.
DE102012103535B3 (de) * 2012-04-20 2013-10-10 Memminger-Iro Gmbh Vorrichtung und Verfahren zur Überwachung der Produktion einer Strickmaschine
CN203113045U (zh) * 2013-03-15 2013-08-07 中山市斯玛特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电脑横机纱嘴工作检测报警装置
DE102013110988B4 (de) * 2013-10-02 2019-08-29 Memminger-Iro Gmbh Verfahren und Vorrichtung zur Überwachung der Produktion einer Strickmaschine sowie Strickmaschin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3075690A1 (de) 2016-10-05
EP3075690B1 (de) 2021-12-22
TWI620845B (zh) 2018-04-11
CN106012269A (zh) 2016-10-12
CN106012269B (zh) 2021-07-06
DE102015104903B3 (de) 2016-06-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6381594B2 (ja) 複数本の糸を用いて運転される繊維機械に、糸を一定の取り込み長で供給する方法及び装置
JP5005686B2 (ja) 二重制御ループ方法及び一定張力での繊維機械への糸の供給を確保する装置
JP6002214B2 (ja) 一定の張力と一定の速度又は量で糸を繊維機械に供給する方法及び装置
CN102884234B (zh) 用于以恒定的张力和速度向加工机供给纱或线的改进方法和设备
JP2009173445A5 (zh)
KR101861196B1 (ko) 편물 라인에서 사고로 인한 실의 정지를 검출하기 위한 방법 및 장치
TR201707952T4 (tr) Bi̇r örgü maki̇nesi̇ni̇n üreti̇mi̇ni̇ i̇zlemek i̇çi̇n kullanilan yöntem ve düzenek
TWI709675B (zh) 絲線進給裝置及用於以絲線進給裝置將絲線進給至圓編針織機的方法
EP3103749B1 (en) Method for controlling the consumption rate of a yarn being unwound from an accumulation feeder toward a textile machine, and apparatus for carrying out such method
EP2981642B1 (en) Process for draft control on feeding of elastic yarn
US20040154339A1 (en) Method for monitoring/adjusting production in a knitting machine and monitoring/adjusting device therefor
TWI620845B (zh) 監測紡織機之產品的方法及裝置和紡織機
EP2532776B1 (en) A process for of adjusting the size of knitted articles under production in circular knitting machines for knitwear or hoisery
US7814627B2 (en) Process for treating threads by knitting-unraveling
CN107620154A (zh) 用于控制纱线从纬纱喂纱器退绕的方法
EP2631339B1 (en) Controlled-tension yarn-feeding apparatus for textile machines, with yarn recovering func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