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1637538A - 顯示面板 - Google Patents

顯示面板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1637538A
TW201637538A TW104110662A TW104110662A TW201637538A TW 201637538 A TW201637538 A TW 201637538A TW 104110662 A TW104110662 A TW 104110662A TW 104110662 A TW104110662 A TW 104110662A TW 201637538 A TW201637538 A TW 201637538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metal layer
display panel
sidewall
metal
substrat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411066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I606771B (zh
Inventor
陳韻升
孫銘謙
Original Assignee
群創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群創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群創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to TW10411066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I606771B/zh
Priority to US14/808,300 priority patent/US9627466B2/en
Priority to KR1020150117178A priority patent/KR101957547B1/ko
Publication of TW20163753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637538A/zh
Priority to US15/456,691 priority patent/US9911944B2/en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60677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606771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0/00Organic light-emitting devices
    • H10K50/8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10K50/84Passivation; Containers; Encapsulations
    • H10K50/842Containers
    • H10K50/8426Peripheral sealing arrangements, e.g. adhesives, sealant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0/00Organic light-emitting devices
    • H10K50/8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10K50/84Passivation; Containers; Encapsulations
    • H10K50/841Self-supporting sealing arrangement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0/00Organic light-emitting devices
    • H10K50/8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10K50/84Passivation; Containers; Encapsulations
    • H10K50/842Containers
    • H10K50/8423Metallic sealing arrangement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10OLED displays
    • H10K59/12Active-matrix OLED [AMOLED] displays
    • H10K59/121Active-matrix OLED [AMOLED] displays characterised by the geometry or disposition of pixel elements
    • H10K59/1213Active-matrix OLED [AMOLED] displays characterised by the geometry or disposition of pixel elements the pixel elements being TFT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10OLED displays
    • H10K59/12Active-matrix OLED [AMOLED] displays
    • H10K59/121Active-matrix OLED [AMOLED] displays characterised by the geometry or disposition of pixel elements
    • H10K59/1216Active-matrix OLED [AMOLED] displays characterised by the geometry or disposition of pixel elements the pixel elements being capacitor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10OLED displays
    • H10K59/12Active-matrix OLED [AMOLED] displays
    • H10K59/131Interconnections, e.g. wiring lines or terminals
    • H10K59/1315Interconnections, e.g. wiring lines or terminals comprising structur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owering the resistance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8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10K59/87Passivation; Containers; Encapsulations
    • H10K59/871Self-supporting sealing arrangements
    • H10K59/8721Metallic sealing arrangement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8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10K59/87Passivation; Containers; Encapsulations
    • H10K59/871Self-supporting sealing arrangements
    • H10K59/8722Peripheral sealing arrangements, e.g. adhesives, sealant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Geometry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 Electroluminescent Light Sources (AREA)

Abstract

本發明係提供一種顯示面板,包括:一第一基板;一第一金屬線,設於該第一基板上,其中該第一金屬線具有一第一表面與一第一側壁,其中該第一側壁係與該第一表面連接,且該第一側壁具有一內凹形狀;以及一膠材,覆蓋該第一表面及該第一側壁。

Description

顯示面板
本發明係關於一種顯示面板,尤指一種具有特殊形狀設計之金屬層之顯示面板。
隨著顯示器技術不斷進步,所有的顯示裝置均朝體積小、厚度薄、重量輕等趨勢發展,故目前市面上主流之顯示器裝置已由以往之陰極射線管發展成平面顯示器,如液晶顯示裝置或有機發光二極體顯示裝置等。其中,液晶顯示裝置或有機發光二極體顯示裝置可應用的領域相當多,舉凡日常生活中使用之手機、筆記型電腦、攝影機、照相機、音樂播放器、行動導航裝置、電視等顯示裝置,大多數均使用該些顯示面板。
雖然液晶顯示裝置或有機發光二極體顯示裝置已為市面上常見之顯示裝置,特別是液晶顯示裝置的技術更是相當成熟,但隨著顯示裝置不斷發展且消費者對顯示裝置之顯示品質要求日趨提高,各家廠商無不極力發展出具有更高顯示品質的顯示裝置。其中,薄膜電晶體基板之結構,也為影響顯示品質之因素之一。
有鑑於此,即便目前液晶顯示裝置或有機發光二極體顯示裝置已為市面上常見之顯示裝置,但仍需針對薄膜電晶體基板提出改良以期能發展出具有更佳顯示品質之顯示裝 置,以便符合消費者需求。
本發明係關於一種顯示面板,藉由設計非顯示區之金屬線形狀以增加膠材於金屬線上的附著力,同時設計顯示區之金屬線形狀,以降低顯示區中之金屬線阻抗。
本發明之一實施態樣係提供一種顯示面板,包括:一第一基板;一第一金屬線,設於該第一基板上,其中該第一金屬線具有一第一表面與一第一側壁,其中該第一側壁係與該第一表面連接,且該第一側壁具有一內凹形狀;以及一膠材,覆蓋該第一表面及該第一側壁。
於此實施態樣中之顯示面板中,該第一金屬線包括一第一金屬層及一第二金屬層,該第二金屬層位於該第一金屬層及該第一基板間,且該膠材覆蓋該第一金屬層。
於此實施態樣中之顯示面板中,該第二金屬層之第一側壁相較於該第一金屬層之第一側壁遠離該第一基板之一基板邊緣。
於此實施態樣中之顯示面板中,該第一金屬線更包括一第三金屬層,且該第二金屬層位於該第一金屬層與該第三金屬層之間,其中該膠材更位於該第一金屬層與該第三金屬層之間。
於此實施態樣中之顯示面板中,該第二金屬層之第一側壁相較於該第一金屬層及該第三金屬層之第一側壁遠離該第一基板之一基板邊緣。
於此實施態樣中之顯示面板中,該第一表面與該 第一側壁夾一銳角。
於此實施態樣中之顯示面板中,該第一金屬線更具有一第二表面,位於該第一表面之反側且與該第一側壁連接,且該第二表面與該第一側壁夾一銳角。
於此實施態樣中之顯示面板中,該膠材為一玻璃膠材。
於此實施態樣中之顯示面板中,該第一基板具有一顯示區及設於該顯示區外之一非顯示區,該第一金屬線設於該非顯示區中,且該顯示面板更包括:一絕緣層,設於該第一基板上,且該絕緣層具有一接觸孔,設置於該顯示區;一第二金屬線,設於該接觸孔中,具有一第三表面,該第三表面具有一中間區與一週緣區,其中該週緣區相對於該中間區鄰近該接觸孔之一側壁,且該中間區較該週緣區凸出。
本發明之另一實施態樣係提供一種顯示面板,包括:一第一基板,具有一顯示區;一絕緣層,設於該第一基板上,且該絕緣層具有一接觸孔,設置於該顯示區;一第二金屬線,設於該接觸孔中,具有一第三表面,該第三表面具有一中間區與一週緣區,其中該週緣區相對於該中間區鄰近該接觸孔之一側壁,且該中間區較該週緣區凸出。
於此實施態樣中之顯示面板中,該第二金屬線包括一第四金屬層及第五金屬層,該第五金屬層位於該第一基板及該第四金屬層間,且該第四金屬層具有該第三表面及一第二側壁,其中該第三表面與該第二側壁連接並夾一鈍角。
於此實施態樣中之顯示面板中,更包括一有機顯 示介質,設於該第二金屬線上。
於此實施態樣中之顯示面板中,相對於該中間區之該第二金屬線厚度大於相對於該週緣區之該第二金屬線厚度。
於此實施態樣中之顯示面板中,該第一基板更具有一設於該顯示區外之非顯示區,且該顯示面板更包括:一設於該非顯示區中之第一金屬線,其中該第一金屬線具有一第一表面與一第一側壁,該第一側壁係與該第一表面連接,且該第一側壁具有一內凹形狀;以及一膠材,覆蓋該第一表面及該第一側壁。
於此實施態樣中之顯示面板中,該膠材為一玻璃膠材。
於此實施態樣中之顯示面板中,該第一金屬線包括一第一金屬層及一第二金屬層,該第二金屬層位於該第一金屬層及該第一基板間,且該膠材覆蓋該第一金屬層。
於此實施態樣中之顯示面板中,該第一金屬線更包括一第三金屬層,且該第二金屬層位於該第一金屬層與該第三金屬層之間,其中該膠材更位於該第一金屬層與該第三金屬層之間。
於此實施態樣中之顯示面板中,該第二金屬層之第一側壁相較於該第一金屬層及該第三金屬層之第一側壁遠離該第一基板之一基板邊緣。
於此實施態樣中之顯示面板中,該第一表面與該第一側壁夾一銳角。
於此實施態樣中之顯示面板中,該第一金屬線更具有一第二表面,位於該第一表面之反側且與該第一側壁連接,且該第二表面與該第二側壁夾一銳角。
於本發明前述實施態樣所提供之顯示面板中,藉由設計非顯示區之金屬線形狀,特別是將非顯示區之金屬線之側壁設計成具有一內凹形狀,而得以提升膠材於塗佈過程中對於金屬線之附著力,而避免膠材的剝落。同時,藉由設計顯示區之金屬線形狀,特別是將接觸孔中之金屬線設計成中央區較週緣區凸出,而可增加金屬線的截面積,進而降低顯示面板操作中之金屬線阻抗。在此,顯示區的金屬線形狀並不具有如非顯示區之金屬線的內凹形狀,而是顯示區金屬線之表面與側壁間夾一鈍角而使得金屬線側壁呈現一相對平滑的斜線形狀,藉此可避免如非顯示區金屬線之表面與側壁間所夾的銳角所造成的電荷累積而有尖端放電的情形產生,而得以防止顯示區之抗靜電能力降低。
101‧‧‧主動層
102‧‧‧第一絕緣層
103‧‧‧下層金屬層
104‧‧‧第二絕緣層
105‧‧‧上層金屬層
11‧‧‧第一基板
111‧‧‧基板邊緣
1121‧‧‧接觸孔
115‧‧‧第一金屬線
1151‧‧‧第一表面
1152‧‧‧第一側壁
1153‧‧‧第二表面
115a‧‧‧第一金屬層
115b‧‧‧第二金屬層
115c‧‧‧第三金屬層
116‧‧‧第二金屬線
1161‧‧‧第三表面
1162‧‧‧第二側壁
116a‧‧‧第四金屬層
116b‧‧‧第五金屬層
116c‧‧‧第六金屬層
12‧‧‧第二基板
13‧‧‧膠材
14‧‧‧支撐元件
15‧‧‧有機發光二極體單元
151‧‧‧第一電極
152‧‧‧有機顯示介質
153‧‧‧第二電極
16‧‧‧畫素界定層
A‧‧‧顯示區
B‧‧‧非顯示區
C‧‧‧電容區
D1,D2,D3‧‧‧距離
TFT1,TFT2‧‧‧薄膜電晶體元件區
P1‧‧‧中間區
P2‧‧‧週緣區
θ1,θ2‧‧‧銳角
θ3‧‧‧鈍角
圖1係本發明一較佳實施例之有機發光二極體顯示面板剖面示意圖。
圖2係本發明一較佳實施例之有機發光二極體顯示面板之電路佈線示意圖。
圖3係本發明一較佳實施例之有機發光二極體顯示面板之薄膜電晶體基板示意圖。
圖4A係本發明一較佳實施例之有機發光二極體顯示面 板之顯示區及非顯示區之部分剖面示意圖。
圖4B係本發明另一較佳實施例之有機發光二極體顯示面板之顯示區及非顯示區之部分剖面示意圖。
以下係藉由特定的具體實施例說明本發明之實施方式,熟習此技藝之人士可由本說明書所揭示之內容輕易地了解本發明之其他優點與功效。本發明亦可藉由其他不同的具體實施例加以施行或應用,本說明書中的各項細節亦可針對不同觀點與應用,在不悖離本創作之精神下進行各種修飾與變更。
圖1係本發明一較佳實施例之有機發光二極體顯示面板剖面示意圖。於有機發光二極體顯示面板之製作過程中,先提供一第一基板11及一第二基板12。其中,第一基板11上設置有一有機發光二極體單元15及一畫素界定層16,其中每一畫素界定層16係設於兩相鄰之有機發光二極體單元15間。同時,第二基板12上則設置有複數支撐元件14,並於第二基板12之邊緣先形成有一膠材13(於本實施例中,為一玻璃膠材),且膠材13係透過點膠及加熱燒結製程接合於第二基板12上。接著,將第一基板11及第二基板12進行對組,其中第二基板12上之支撐元件14係對應於畫素界定層16之未形成有畫素開口161之區域。而後,以雷射加熱的方式,使膠材13與第一基板11進行接合,而製得本實施例之有機發光二極體顯示面板。
於本實施例中,第一基板11及第二基板12均為玻璃基板。此外,本實施例之有機發光二極體顯示面板包括一顯示區A及一非顯示區B,所謂之非顯示區B即走線分布之區域, 而所謂之顯示區A則為佈設有前述有機發光二極體單元15以及薄膜電晶體元件(圖未示)之區域。再者,於本實施例中,每一有機發光二極體單元15可分別發出紅光、綠光及藍光,但其他實施例並不僅限於此;舉例來說,有機發光二極體單元15可為一白光有機發光二極體單元,於此情形下,第一基板11或第二基板12之其中一側更需設置一彩色濾光元件(圖未示)。
此外,於本實施例之有機發光二極體顯示面板中,有機發光二極體單元15包括於第一基板11上依序疊置之一第一電極151、一有機顯示介質152及一第二電極153;其中,第一電極151與第一基板11上之薄膜電晶體元件(圖未示)電性連接,而畫素界定層16係設於第一電極151與有機顯示介質152間,且透過畫素界定層16之畫素開口161以定義出光區域。
再者,於本實施例之有機發光二極體顯示面板中,第一電極151可選用本發明所屬技術領域已知之反射電極或透明電極,而第二電極153可選用本發明所屬技術領域已知之透明電極或半透明電極。其中,反射電極可為Ag、Ge、Al、Cu、Mo、Ti、Sn、AlNd、ACX、APC等所製成之電極;透明電極可為透明氧化物電極(TCO電極),如ITO電極或IZO電極;而半透明電極可為一金屬薄膜電極,如鎂銀合金薄膜電極、金薄膜電極、鉑薄膜電極、鋁薄膜電極等。此外,若需要,本發明第二電極153可選用透明電極與半透明電極之複合電極,如:TCO電極與鉑薄膜電極之複合電極。在此,僅以包含有第一電極151、有機顯示介質152及第二電極153之有機發光二極體元件作為舉例,但本發明並不限於此;其他本技術領域常用 之有機發光二極體元件均可應用於本發明之有機發光二極體顯示面板中,例如:包括電子傳輸層、電子注入層、電洞傳輸層、電洞注入層、及其他可幫助電子電洞傳輸結合之層之有機發光二極體元件均可應用於本發明中。
圖2係本實施例之有機發光二極體顯示面板之一畫素單元之電路佈線示意圖。如圖2所示,於本實施例之有機發光二極體顯示面板中,每一畫素單元分別包括:一掃描線、一資料線、一電容線、一電源供給線、一開關薄膜電晶體元件(如圖2之開關TFT所示)、一驅動薄膜電晶體元件(如圖2之驅動TFT所示)、一儲存電容、及一分別與第一電極及第二電極極連接之有機發光二極體元件(如圖2之OLED所示)。
圖3係本實施例之有機發光二極體顯示面板之薄膜電晶體基板之剖面示意圖。請同時參照圖1及圖3,本實施例之薄膜電晶體基板包括:一第一基板11;以及其上方所設置之薄膜電晶體元件。如圖3所示,於圖1之顯示區A中,首先,提供一第一基板11,其上方更形成有一主動層101,其係由非晶矽雷射退火後所形成之多晶矽層。接著,於第一基板11上依序形成一第一絕緣層102、一下層金屬層103、及一第二絕緣層104。其中,位於薄膜電晶體元件區TFT1,TFT2中之下層金屬層103係作為一閘極;而第一絕緣層102係作為一閘極絕緣層,其材料為本技術領域常用之絕緣層材料,如氧化矽、氮化矽等;同樣的,第二絕緣層104也可使用前述本技術領域常用之絕緣層材料所製成。而後,再於第二絕緣層104上形成一上層金屬層105。其中,位於薄膜電晶體元件區TFT1,TFT2中之上 層金屬層105更貫穿第一絕緣層102及第二絕緣層104,而做為源極及汲極,以與主動層101電性連接。如此,則完成本實施例之薄膜電晶體基板。
於本實施例中,薄膜電晶體基板包含有兩個薄膜電晶體元件區TFT1,TFT2,其中薄膜電晶體元件區TFT1係對應於圖2之開關TFT,薄膜電晶體元件區TFT2則對應於圖2之驅動TFT。此外,於本實施例中,除了薄膜電晶體元件區TFT1,TFT2外,更同時形成一電容區C,其對應於圖2之儲存電容。在此,薄膜電晶體基板上之薄膜電晶體元件係為低溫多晶矽薄膜電晶體;然而,於其他實施例中,薄膜電晶體之態樣與結構並不僅限於圖3所示之薄膜電晶體元件。此外,於本發明其他實施例中,薄膜電晶體元件並非僅包括如圖3所示之各層別,亦可包括其他層別,如緩衝層及其他絕緣層,以幫助各層之間之附著性及薄膜電晶體元件之電性。
於本實施例中,上層金屬層可以本技術領域已知之方法所形成,例如沉積法、電鍍法等。在此,為了提升上層金屬層於非顯示區之附著力並降低上層金屬層於顯示區中的阻抗,可於形成上層金屬層後利用遮罩進行後續圖案化製程(如,使用遮罩進行蝕刻),以使上層金屬層具有預定圖案;或者直接以印刷法形成具有預定圖案之上層金屬層。
而後,將詳細描述本實施例之上層金屬層於顯示區及非顯示區上結構之差別。
請參照圖4A,其為本實施例之有機發光二極體顯示面板之顯示區及非顯示區之部分剖面示意圖,其中圖4A左 側所示為圖1之非顯示區B之部分剖面示意圖,而右側所示為圖1之顯示區A且特別是圖3區域E之部分剖面示意圖。
如圖4A所示,於本實施例之有機發光二極體顯示面板之非顯示區中,顯示面板包括:一第一基板11,具有一基板邊緣111;一第一金屬線115,設於第一基板11上,其中第一金屬線115為前述所形成之上層金屬層所包括之其中之一金屬線,且第一金屬線115具有一第一表面1151、一第二表面1153及一第一側壁1152,其中,第二表面1153位於第一表面1151之反側,且第一側壁1152位於第一表面1151及第二表面1153間並與第一表面1151及第二表面1153連接;以及一膠材13,覆蓋第一表面1151及第一側壁1152。更具體而言,膠材13係覆蓋部分第一表面1151及整個第一側壁1152。
於本實施例中,第一金屬線115之第一側壁1152具有一內凹形狀。更具體而言,第一金屬線115包括一第一金屬層115a、一第二金屬層115b及一第三金屬層115c,第二金屬層115b位於第一金屬層115a及第一基板11間且位於第一金屬層115a與第三金屬層115c之間。因此,膠材13係覆蓋第一金屬層115a,且更位於第一金屬層115a與第三金屬層115c之間。換言之,對應第二金屬層115b之第一側壁1152相較於對應第一金屬層115a及第三金屬層115c之第一側壁1152遠離第一基板11之基板邊緣111;即對應第二金屬層115b之第一側壁1152上之任一端點與第一基板11之基板邊緣111延伸線之距離D2,大於對應第一金屬層115a及第三金屬層115c之第一側壁1152上之端點與第一基板11之基板邊緣111延伸線之最短距離D1,D3。 更換言之,第一金屬線115之第一表面1151與第一側壁1152夾一銳角θ1,且第二表面1153與第一側壁1152夾另一銳角θ2;於本實施例中,銳角θ1,θ2並無特殊限制,只要是介於0度及90度間之角度即可。此外,第一側壁1152除了具有一內凹形狀外,更具有一不規則表面。
如上所述,於本實施例之薄膜電晶體基板中,第一金屬線115係設計成其第一側壁1152具有一內凹形狀,而可增加第一金屬線115與膠材13間的附著力,膠材13於塗佈時不易剝落,而提升顯示面板之良率。此外,更藉由將第一金屬線115之第一側壁1152設計成一不規則表面,而更進一步提升第一金屬線115與膠材13間的附著力。
然而,若於顯示區中之金屬線設計成如非顯示區之第一金屬線具有一內凹形狀,則靠近金屬線表面之尖角容易累積電荷,使得抗靜電能力降低。因此,於本發明之有機發光二極體顯示面板中,顯示區中之金屬線與非顯示區中之金屬線設計並不相同。
如圖3及圖4A所示,於本實施例之有機發光二極體顯示面板之顯示區中,顯示面板包括:一第一基板11;一絕緣層(第一絕緣層102及第二絕緣層104),設於第一基板11上,且絕緣層(第一絕緣層102及第二絕緣層104)具有一接觸孔1121;一第二金屬線116,設於接觸孔1121中,其中第二金屬線116為前述所形成之上層金屬層所包括之其中之一金屬線,且第二金屬線116具有一第三表面1161及一與第三表面1161連接之第二側壁1162,第三表面1161具有一中間區P1與一週緣區 P2,其中週緣區P2相對於中間區P1鄰近接觸孔1121之側壁,且中間區P1較週緣區P2凸出。更具體而言,中間區P1之第二金屬線116厚度大於相對於週緣區P2之第二金屬線116厚度。藉由將第二金屬線116之中間區P1設計成較週緣區P2凸出,可增加第二金屬線116之截面積,藉此可降低第二金屬線116之阻抗,而提升薄膜電晶體元件之電性。
此外,於本實施例之有機發光二極體顯示面板之顯示區中,第二金屬線116包括一第四金屬層116a、一第五金屬層116b及一第六金屬層116c,其中第五金屬層116b位於第一基板11及第四金屬層116a間且位於第四金屬層116a及第六金屬層116c間。在此,第四金屬層116a具有第三表面1161及第二側壁1162,其中第三表面1161與第二側壁1162係夾一鈍角θ3。於本實施例中,鈍角θ3之角度並無特別限制,只要是介於90度至180度間之角度即可。
請比較圖4A左側所示之非顯示區及右側所示之顯示區,可發現非顯示區之第一金屬線115之第一側壁1152為一內凹且不規則表面,而顯示區之第二金屬線116之第二側壁1162為一相對平滑之斜面;特別是,非顯示區之第一金屬線115其第一表面1151及第二表面1153與第一側壁1152分別夾銳角θ1,θ2,而顯示區之第二金屬線116其第三表面1161與第二側壁1162係夾一鈍角θ3。因此,於本實施例之顯示面板中,顯示區之第二金屬線116不會有如同非顯示區之第一金屬線115之尖角產生,故可避免顯示區有電荷累積的現象,而提升顯示區元件之抗靜電能力。
圖4B為本發明之另一較佳實施例之有機發光二極體顯示面板之顯示區及非顯示區之部分剖面示意圖。其中,本發明另一實施例之有機發光二極體顯示面板製作方法及結構係與前述實施例相同,除了本發明另一實施例之顯示面板中之第一金屬線115不包括第三金屬層115c,而第二金屬線116不包括第六金屬層116c。因此,第一金屬線115僅包括一第一金屬層115a及一第二金屬層115b,第二金屬層115b位於該第一金屬層115a及第一基板11間,且膠材13覆蓋第一金屬層115a;同時,第二金屬層115b之第一側壁1152相較於第一金屬層115a之第一側壁1152遠離第一基板11之基板邊緣111。
於本實施例中,如圖3、圖4A及圖4B所示,下層金屬層103及作為第一金屬線115及第二金屬線116之上層金屬層105之材料並無特殊限制,可為本技術領域常用之金屬電極材料。於本發明之前述實施例中,下層金屬層103之材料為鉬,第一金屬層115a之材料為鈦,第二金屬層115b之材料為鋁,第三金屬層115c之材料為鈦,第四金屬層116a之材料為鈦,第五金屬層116b之材料為鋁,且第七金屬層116c之材料為鈦。
於本發明之前述實施例所提供之薄膜電晶體基板中,所述之第一金屬線與第二金屬線可為同一條導線或不同條導線,並無特殊限制,只要是符合前述條件即可。
於本發明之實施例中,係以有機發光二極體顯示面板作為舉例;然而,於本發明之其他實施例中,前述之薄膜電晶體基板亦可用於液晶顯示面板上。當前述薄膜電晶體基板應用於液晶顯示面板上時,所得之液晶顯示面板更與背光模組 組設,以提供一液晶顯示裝置。
本發明前述實施例所製得之顯示面板,亦可與本技術領域已知之觸控面板合併使用,而做為一觸控顯示裝置。
本發明前述實施例所製得之顯示面板或觸控顯示裝置,可應用於本技術領域已知之任何需要顯示螢幕之電子裝置上,如顯示器、手機、筆記型電腦、攝影機、照相機、音樂播放器、行動導航裝置、電視等。
11‧‧‧第一基板
111‧‧‧基板邊緣
1121‧‧‧接觸孔
115‧‧‧第一金屬線
1151‧‧‧第一表面
1152‧‧‧第一側壁
1153‧‧‧第二表面
115a‧‧‧第一金屬層
115b‧‧‧第二金屬層
115c‧‧‧第三金屬層
116‧‧‧第二金屬線
1161‧‧‧第三表面
1162‧‧‧第二側壁
116a‧‧‧第四金屬層
116b‧‧‧第五金屬層
116c‧‧‧第六金屬層
13‧‧‧膠材
D1,D2,D3‧‧‧距離
P1‧‧‧中間區
P2‧‧‧週緣區
θ1,θ2‧‧‧銳角
θ3‧‧‧鈍角

Claims (20)

  1. 一種顯示面板,包括:一第一基板;一第一金屬線,設於該第一基板上,其中該第一金屬線具有一第一表面與一第一側壁,其中該第一側壁係與該第一表面連接,且該第一側壁具有一內凹形狀;以及一膠材,覆蓋該第一表面及該第一側壁。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顯示面板,其中該第一金屬線包括一第一金屬層及一第二金屬層,該第二金屬層位於該第一金屬層及該第一基板間,且該膠材覆蓋該第一金屬層。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之顯示面板,其中該第二金屬層之第一側壁相較於該第一金屬層之第一側壁遠離該第一基板之一基板邊緣。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之顯示面板,其中該第一金屬線更包括一第三金屬層,且該第二金屬層位於該第一金屬層與該第三金屬層之間,其中該膠材更位於該第一金屬層與該第三金屬層之間。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所述之顯示面板,其中該第二金屬層之第一側壁相較於該第一金屬層及該第三金屬層之第一側壁遠離該第一基板之一基板邊緣。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顯示面板,其中該第一表面與該第一側壁夾一銳角。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顯示面板,其中該第一金屬線更具有一第二表面,位於該第一表面之反側且與該第一側壁連接,且該第二表面與該第一側壁夾一銳角。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顯示面板,其中該膠材為 一玻璃膠材。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顯示面板,其中該第一基板具有一顯示區及設於該顯示區外之一非顯示區,該第一金屬線設於該非顯示區中,且該顯示面板更包括:一絕緣層,設於該第一基板上,且該絕緣層具有一接觸孔,設置於該顯示區;一第二金屬線,設於該接觸孔中,具有一第三表面,該第三表面具有一中間區與一週緣區,其中該週緣區相對於該中間區鄰近該接觸孔之一側壁,且該中間區較該週緣區凸出。
  10. 一種顯示面板,包括:一第一基板,具有一顯示區;一絕緣層,設於該第一基板上,且該絕緣層具有一接觸孔,設置於該顯示區;一第二金屬線,設於該接觸孔中,具有一第三表面,該第三表面具有一中間區與一週緣區,其中該週緣區相對於該中間區鄰近該接觸孔之一側壁,且該中間區較該週緣區凸出。
  1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0項所述之顯示面板,其中該第二金屬線包括一第四金屬層及第五金屬層,該第五金屬層位於該第一基板及該第四金屬層間,且該第四金屬層具有該第三表面及一第二側壁,其中該第三表面與該第二側壁連接並夾一鈍角。
  1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0項所述之顯示面板,更包括一有機顯示介質,設於該第二金屬線上。
  1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0項所述之顯示面板,其中相對於該中間區之該第二金屬線厚度大於相對於該週緣區之該第二金屬線厚度。
  1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0項所述之顯示面板,其中該第一 基板更具有一設於該顯示區外之非顯示區,且該顯示面板更包括:一設於該非顯示區中之第一金屬線,其中該第一金屬線具有一第一表面與一第一側壁,該第一側壁係與該第一表面連接,且該第一側壁具有一內凹形狀;以及一膠材,覆蓋該第一表面及該第一側壁。
  1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4項所述之顯示面板,其中該膠材為一玻璃膠材。
  1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5項所述之顯示面板,其中該第一金屬線包括一第一金屬層及一第二金屬層,該第二金屬層位於該第一金屬層及該第一基板間,且該膠材覆蓋該第一金屬層。
  1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6項所述之顯示面板,其中該第一金屬線更包括一第三金屬層,且該第二金屬層位於該第一金屬層與該第三金屬層之間,其中該膠材更位於該第一金屬層與該第三金屬層之間。
  1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7項所述之顯示面板,其中該第二金屬層之第一側壁相較於該第一金屬層及該第三金屬層之第一側壁遠離該第一基板之一基板邊緣。
  1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4項所述之顯示面板,其中該第一表面與該第一側壁夾一銳角。
  2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4項所述之顯示面板,其中該第一金屬線更具有一第二表面,位於該第一表面之反側且與該第一側壁連接,且該第二表面與該第二側壁夾一銳角。
TW104110662A 2015-04-01 2015-04-01 顯示面板 TWI60677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4110662A TWI606771B (zh) 2015-04-01 2015-04-01 顯示面板
US14/808,300 US9627466B2 (en) 2015-04-01 2015-07-24 Display panel
KR1020150117178A KR101957547B1 (ko) 2015-04-01 2015-08-20 디스플레이 패널
US15/456,691 US9911944B2 (en) 2015-04-01 2017-03-13 Display panel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4110662A TWI606771B (zh) 2015-04-01 2015-04-01 顯示面板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637538A true TW201637538A (zh) 2016-10-16
TWI606771B TWI606771B (zh) 2017-11-21

Family

ID=5701708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4110662A TWI606771B (zh) 2015-04-01 2015-04-01 顯示面板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2) US9627466B2 (zh)
KR (1) KR101957547B1 (zh)
TW (1) TWI606771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733504A (zh) * 2015-03-18 2015-06-24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Oled基板及制备方法、oled面板及显示装置
TWI606771B (zh) 2015-04-01 2017-11-21 群創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顯示面板
CN110164880B (zh) * 2015-06-09 2022-05-10 群创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
CN105097885B (zh) * 2015-09-01 2018-07-27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Oled面板及其封装方法、显示装置
CN107221554B (zh) * 2017-06-08 2020-06-05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oled器件及制造方法
KR102006697B1 (ko) * 2018-01-31 2019-08-02 청주대학교 산학협력단 전기변색 디바이스용 다층박막 투명전극 및 이의 제조방법
TWI681554B (zh) * 2018-05-10 2020-01-01 友達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畫素陣列基板及其驅動方法
KR102617812B1 (ko) * 2018-05-10 2023-12-27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유기발광 표시 장치
CN109633993B (zh) * 2019-01-18 2023-08-25 惠科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534743A (en) * 1993-03-11 1996-07-09 Fed Corporation Field emission display devices, and field emission electron beam source and isolation structure components therefor
US6160316A (en) 1998-03-04 2000-12-12 Advanced Micro Devices, Inc. Integrated circuit utilizing an air gap to reduce capacitance between adjacent metal linewidths
JP3502800B2 (ja) 1999-12-15 2004-03-02 新光電気工業株式会社 半導体装置の製造方法
KR100380280B1 (ko) 2000-12-22 2003-04-18 주식회사 하이닉스반도체 반도체장치의 배선 및 배선연결부 및 그 제조방법
TWI333808B (en) * 2005-05-05 2010-11-21 Himax Tech Inc A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a film printed circuit board
JP5046521B2 (ja) * 2006-01-18 2012-10-10 株式会社半導体エネルギー研究所 発光装置
US8471467B2 (en) 2009-02-05 2013-06-25 Koninklijke Philips Electronics N.V. Encapsulated electroluminescent device
FR2958795B1 (fr) * 2010-04-12 2012-06-15 Commissariat Energie Atomique Dispositif optoelectronique organique et son procede d'encapsulation.
JP2012054359A (ja) 2010-08-31 2012-03-15 Toshiba Corp 半導体装置および半導体装置の製造方法
US9117820B2 (en) * 2012-08-08 2015-08-25 United Microelectronics Corp. Conductive line of semiconductor device
KR101903055B1 (ko) * 2013-06-28 2018-11-14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유기발광 디스플레이 장치 및 그 제조방법
TWI606771B (zh) 2015-04-01 2017-11-21 群創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顯示面板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9627466B2 (en) 2017-04-18
KR20160118122A (ko) 2016-10-11
US20160293688A1 (en) 2016-10-06
US9911944B2 (en) 2018-03-06
TWI606771B (zh) 2017-11-21
US20170186996A1 (en) 2017-06-29
KR101957547B1 (ko) 2019-06-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606771B (zh) 顯示面板
US10032842B2 (en) Slim-bezel flexible display device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US11723239B2 (en) Display device
TWI570899B (zh) 薄膜電晶體基板
TWI553836B (zh) 顯示裝置
WO2018086211A1 (zh) 柔性tft基板及其制作方法
TW201917882A (zh) 有機發光二極體顯示器
US10734608B2 (en) Display panel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and display device including display panel
TWI662301B (zh) 偏光片、顯示裝置及製造顯示裝置的方法
US11112918B2 (en) Touch display device having fingerprint recognition function
US11522153B2 (en) 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 display device with bonding terminal on non-light-emitting surface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OLED display device with bonding terminal on non-light-emitting surface
WO2020199300A1 (zh) 一种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
WO2021169608A1 (zh) 显示面板及其制造方法、显示装置
CN110649082B (zh) 显示面板
CN204760383U (zh) 显示面板
CN204179081U (zh) 薄膜晶体管基板
CN105428365B (zh) 薄膜晶体管基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