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1636901A - 用於驗證安全物品之行動攜帶型設備及操作攜帶型驗證設備之方法 - Google Patents

用於驗證安全物品之行動攜帶型設備及操作攜帶型驗證設備之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1636901A
TW201636901A TW105111113A TW105111113A TW201636901A TW 201636901 A TW201636901 A TW 201636901A TW 105111113 A TW105111113 A TW 105111113A TW 105111113 A TW105111113 A TW 105111113A TW 201636901 A TW201636901 A TW 201636901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security
portable
operator
imaging
verification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511111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陶偉狄邁赫迪
費雪文費德
Original Assignee
西克帕控股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西克帕控股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西克帕控股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163690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636901A/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7CHECKING-DEVICES
    • G07CTIME OR ATTENDANCE REGISTERS; REGISTERING OR INDICATING THE WORKING OF MACHINES; GENERATING RANDOM NUMBERS; VOTING OR LOTTERY APPARATUS; ARRANG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FOR CHECKING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G07C9/00Individual registration on entry or exit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1/00Security arrangements for protecting computers, components thereof, programs or data against unauthorised activity
    • G06F21/30Authentication, i.e. establishing the identity or authorisation of security principals
    • G06F21/31User authentication
    • G06F21/34User authentication involving the use of external additional devices, e.g. dongles or smart card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1/00Security arrangements for protecting computers, components thereof, programs or data against unauthorised activity
    • G06F21/30Authentication, i.e. establishing the identity or authorisation of security principals
    • G06F21/31User authentication
    • G06F21/32User authentication using biometric data, e.g. fingerprints, iris scans or voiceprint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1/00Security arrangements for protecting computers, components thereof, programs or data against unauthorised activity
    • G06F21/30Authentication, i.e. establishing the identity or authorisation of security principals
    • G06F21/31User authentication
    • G06F21/33User authentication using certificat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1/00Security arrangements for protecting computers, components thereof, programs or data against unauthorised activity
    • G06F21/70Protecting specific internal or peripheral components, in which the protection of a component leads to protection of the entire computer
    • G06F21/86Secure or tamper-resistant housings
    • GPHYSICS
    • G07CHECKING-DEVICES
    • G07CTIME OR ATTENDANCE REGISTERS; REGISTERING OR INDICATING THE WORKING OF MACHINES; GENERATING RANDOM NUMBERS; VOTING OR LOTTERY APPARATUS; ARRANG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FOR CHECKING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G07C9/00Individual registration on entry or exit
    • G07C9/20Individual registration on entry or exit involving the use of a pass
    • G07C9/22Individual registration on entry or exit involving the use of a pass in combination with an identity check of the pass holder
    • G07C9/25Individual registration on entry or exit involving the use of a pass in combination with an identity check of the pass holder using biometric data, e.g. fingerprints, iris scans or voice recognition
    • G07C9/257Individual registration on entry or exit involving the use of a pass in combination with an identity check of the pass holder using biometric data, e.g. fingerprints, iris scans or voice recognition electronically
    • GPHYSICS
    • G07CHECKING-DEVICES
    • G07DHANDLING OF COINS OR VALUABLE PAPERS, e.g. TESTING, SORTING BY DENOMINATIONS, COUNTING, DISPENSING, CHANGING OR DEPOSITING
    • G07D13/00Handling of coins or of valuable papers, characterised by a combination of mechanisms not covered by a single one of groups G07D1/00 - G07D11/00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221/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security arrangements for protecting computers, components thereof, programs or data against unauthorised activity
    • G06F2221/21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21/00 and subgroups addressing additional information or applications relating to security arrangements for protecting computers, components thereof, programs or data against unauthorised activity
    • G06F2221/2111Location-sensitive, e.g. geographical location, GP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221/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security arrangements for protecting computers, components thereof, programs or data against unauthorised activity
    • G06F2221/21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21/00 and subgroups addressing additional information or applications relating to security arrangements for protecting computers, components thereof, programs or data against unauthorised activity
    • G06F2221/2143Clearing memory, e.g. to prevent the data from being stolen
    • GPHYSICS
    • G07CHECKING-DEVICES
    • G07CTIME OR ATTENDANCE REGISTERS; REGISTERING OR INDICATING THE WORKING OF MACHINES; GENERATING RANDOM NUMBERS; VOTING OR LOTTERY APPARATUS; ARRANG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FOR CHECKING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G07C9/00Individual registration on entry or exit
    • G07C9/20Individual registration on entry or exit involving the use of a pass
    • G07C9/22Individual registration on entry or exit involving the use of a pass in combination with an identity check of the pass holder
    • G07C9/25Individual registration on entry or exit involving the use of a pass in combination with an identity check of the pass holder using biometric data, e.g. fingerprints, iris scans or voice recognition
    • G07C9/26Individual registration on entry or exit involving the use of a pass in combination with an identity check of the pass holder using biometric data, e.g. fingerprints, iris scans or voice recognition using a biometric sensor integrated in the pas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4INFORMATION OR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HAVING AN IMPACT ON OTHER TECHNOLOGY AREAS
    • Y04SSYSTEMS INTEGRATING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POWER NETWORK OPERATION, COMMUNICATION OR INFORMATION TECHNOLOGIES FOR IMPROVING THE ELECTRICAL POWER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DISTRIBUTION, MANAGEMENT OR USAGE, i.e. SMART GRIDS
    • Y04S40/00Systems for electrical power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distribution or end-user application management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communication or information technologies, or communication or information technology specific aspects supporting them
    • Y04S40/20Information technology specific aspects, e.g. CAD, simulation, modelling, system security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Software System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Image Input (AREA)
  • Lock And Its Accessories (AREA)

Abstract

一種用於驗證、證實與認證一安全物品之行動攜帶型設備,該設備包含:一罩殼,其安全地容納該設備之組件;一驗證裝置,其可操作以驗證該安全物品;一電源,較佳為太陽能型、不同類型的電池組、不間斷電源供應器、不同類型的充電設施及/或任何能源;一成像裝置,其用於在相反方向及/或多個方向上同時成像;一可程式化且可組態控制面板;一資訊處理單元;及一列印裝置,其用於在該安全物品上列印及/或加特殊標記,其中該成像裝置可攜帶地耦接至該驗證裝置;並且其中該控制面板被配置為連接至該資訊處理單元與該設備之其他組件的一介面命令及控制中心。該方法涉及:判定該攜帶型驗證設備之一註冊操作者是否得到證實;及若該註冊操作者得到證實,則允許存取該攜帶型驗證設備之一驗證裝置。該系統包括:該攜帶型驗證設備;及一遠端伺服器,其可操作以與該攜帶型驗證設備通信。

Description

用於驗證安全物品之行動攜帶型設備及操作攜帶型驗證設 備之方法
本發明係關於一種用於驗證安全物品之攜帶型設備及驗證安全物品之現場可部署方法。更特定言之,本發明係關於在現場執行以下操作中的任一個的可用性:判定安全物品是否為真,判定安全物品之使用者是否被授權,及/或識別此使用者。
當前,建立的邊境通道、交通樞紐(如機場)、海關部門及其他建立之場所處均安裝有固定設備用於驗證安全物品,諸如身份證明文件與允許進入特定區域(諸如地理區域)之文件,並識別此安全物品之使用者以評估該使用者是否為該物品之授權使用者並評估是否允許使用者進入該特定區域。然而,此固定設備不可用於在現場之行動部署,在現場,亦需要確認安全物品之有效性、個人之身份,個人是否為安全物品之授權使用者,及/或是否允許個人進入特定區域。
安全物品通常受自不同技術領域中選取、由不同供應商製備且體現在安全物品之不同構成部分中的 若干層不同安全元件或特征之保護。要突破安全物品之保護,偽造者需獲取全部暗示材料並存取所需全部處理技術,此並非可實現的任務。防偽特征(如,用於安全物品)一般可分類為「隱蔽」防偽特征與「公然」防偽特征。「隱蔽」防偽特征所提供的保護依賴於此類特征需要專門的偵測設備與知識之概念,而「公然」防偽特征依賴於可由不受協助的人偵測之概念。
頒予Mugica等人之美國專利第8,659,650號揭示了一種用於生物統計與傳記資料收集的攜帶型設備。所揭示之Mugica等人的設備包括以下各者中的任一個:具有整合通信裝置之攜帶型電腦;一符合軍用標準之可鎖定與加固之下部殼體;一指紋讀取器;一掌紋讀取器;一簽名板;一血管模式掃描器;一憑證印表機;一憑條印表機;一智慧卡讀取器;一RFID讀取器;一條形碼讀取器;一磁條讀取器;一護照或ID讀取器;一MRZ程式碼讀取器;一光學讀取器;一鍵台;一網路攝像頭;一數位相機;一攝影機;一虹膜擷取裝置;一虹膜掃描器,及照明相機成像物體之橫向照明源。照明源之亮度可調整。相機安裝於附接部分與次要樞轉部分上,其允許相機相對於水平面在各方向上傾斜達180度,並以順時針或逆時針方向橫向遙拍直達135度或180度。Mugica等人之設備之人員註冊模組控制週邊設備之操作,包括:獲取影像;獲取指紋;分 析指紋數量與品質;列印登記資料;列印ID卡;開燈與關燈;及獲取虹膜影像。
然而,Mugica等人之設備無法操作以確認安全物品之真實性,個人是否為安全物品之授權使用者,及/或是否允許個人進入特定區域。此外,Mugica等人之設備缺少保護Mugica等人之設備之操作者及個人之生物統計與傳紀資料免於由Mugica等人之設備收集的防偽特征之補充。
因此,本發明之目標在於提供一種攜帶型與防篡改式設備及一種用於驗證安全物品之現場可部署方法,以便評估該安全物品是否為真並判定使用者是否為安全物品之授權使用者。較佳地,本發明之攜帶型設備與現場可部署方法在安全性、可靠性、速度、成本、操作簡便程度與自動化中之一個或多個方面得以改良。
所述目標及問題由任何獨立請求項之標的物解決。進一步較佳的實施例由附屬請求項定義。
依據本發明之一個實施例,提供一種用於驗證、證實與認證安全物品之行動攜帶型設備。該設備包含:(a)一罩殼,其安全地容納該裝置之組件;(b)一驗證裝置,且可操作以驗證安全物品;(c)一電源,較佳為太陽能型、不同類型的電池組、不間斷電源供應器、不同類型充電設施及/或任何能源;(d)一成像裝置,其用於在相反方向及/或多個方向上同時成像;(e) 一可程式化且可組態控制面板;(f)一資訊處理單元;及(g)一列印裝置,其用於在安全物品上列印及/或加特殊標記;其中該成像裝置可攜帶地耦接至該驗證裝置,並且其中該控制面板被組態成連接至該資訊處理單元與設備之其他組件之間的一處理板之一介面命令及控制中心。
依據本發明,可攜帶地耦接意謂可將額外電源連接至單元以延長操作壽命,無需插入至外部電源。擴展電池組源安裝於作為攜帶裝置之一部分之隔室內側,該攜帶裝置可安裝至該單元以便於移動該單元。
依據本發明之行動設備適合於在現場使用。無需任何進一步之基礎設施即可安全完成驗證與列印。此外,藉由配備介面板,設備在篡改攻擊之情況下更為安全。較佳之多語言控制面板與介面板有助於整合於單元中的各組件與處理電腦之間的通信。該介面板為於不同組件之間進行加密與通信之主「腦」。其藉由管理每個組件與處理單元之間的通信而亦消除了對第三方軟體與驅動程式之需要。該介面板亦在未經授權之個人損壞單元方面管理資訊之篡改與自毀管理。換言之,該介面板安全地管理組件之間的通信,監控並管理篡改單元情況下之所需活動,如安全地擦除資料與程式之破壞性活動,藉由發送圖片或信號而試圖傳送盡可能多地關於試圖篡改單元之個人的資訊,管理該單元之位置,及將不 同類別資訊摻合至一個資料集內,如操作者ID與該操作者所擷取之資料。
依據本發明之裝置中之印表機可為動態驗證戳記印表機。所需列印之產品可為護照、證書、簽證等。該驗證裝置可為驗證戳記印表機。印表機可包括一對平行且有間隔之滾筒,用於引導需列印之物體。該印表機可包括一後擋板,用於接觸需列印之物體之邊緣。該後檔板可為可移動的,以引導需列印之物體。該印表機較佳應適合於列印小冊子,以及一疊不同厚度之紙張或單張列印品。
罩殼或外殼經設定尺寸以支援驗證裝置之組件。該罩殼可經設定尺寸以容納該驗證裝置。該罩殼可為攜帶型的。
電源可為任何種類之電源,諸如太陽能面板,任何種類之電池組(可或不可再充電),充電設施,諸如汽車點煙器,及/或任何能源,諸如交流電。
依據本發明之較佳實施例,該控制面板包含一處理電路與一任何種類之記憶體電路,如可擦除、不可擦除、可擦除且可重寫等。此外,該資訊處理單元可為一計算裝置。
該罩殼可包括一手柄以便攜帶。該罩殼可被組態成一閉合組態與一打開組態中之每一個。該罩殼可經設定尺寸以將驗證裝置容納於罩殼內部。該罩殼可進一步包含一手柄、一個或若干個輪子及/或一鎖。該罩殼 可附接至第二電池組單元之可移除式電池組攜帶盒。此單元可配備輪子,以使該單元可在輪子上移動。此情況下,輪子未建置為罩殼之一部分。因此,輪子為配件,並且並非箱子之必要部分。
該成像裝置可進一步包含一成像支援部件,其中該成像支援部件可定位以允許該成像裝置擷取,較佳同時擷取,該設備之操作者與位於另一位置處之個人之影像,該另一個位置諸如大體上成像裝置聚焦之對側或任意側或位置。該成像裝置可包括一擷取裝置,其可指導該成像裝置聚焦以擷取影像。如此,聲音或噪聲作為事件之方向,以便成像裝置或相機可分別向該方向移動並擷取影像。相機聚焦發生噪聲的方向以擷取盡可能多的證據。可將聲音或噪音級別程式化至介面板內的單元中。
依據本發明之又一較佳實施例,成像裝置可操作以同時擷取具有360度視圖之影像。當罩殼處於其打開組態中時,成像裝置可操作而以360度視圖同時擷取設備周圍之影像。該成像裝置可為具有擷取大角度視圖能力或包括多個成像透鏡之單個裝置,以機械向上或向下移動移動臂以囊括360度角,且支援部件可耦接至外殼。該成像裝置支援部件可於其內部耦接至罩殼。當罩殼處於其打開組態中時,可定位成像裝置支援部件,以允許成像裝置在相反方向上同時擷取影像。該成像裝置亦可為多個成像裝置。此類影像監視,即監測發生之 事件,以便其可中繼至總部以保護運營商並作為適當活動之證據。該成像裝置能夠與聲音及/或視訊信號耦接,以增強並補充對操作者、資料、系統及/或所有上述各者的組合之保護。
該成像裝置支援部件可定位以允許該成像裝置自該設備之操作者同時擷取設備之操作者以及位於該設備之對側上之個人或若干個人/物體之影像。如此,不僅位於操作者之前的個人可能會受成像擷取監視,操作者亦受監視。對於本發明之此較佳實施例,該設備進一步包含一影像及/或語音記錄。語音辨識可用於偵測正回應辦公人員之主體,或為自動饋送資訊進行操作者語音辨識。語音記錄亦可用於擷取操作者與主體之間的通信,以確保記錄過程之證據,從而避免在法庭上濫用或可能使用證據。類似於執勤過程中擷取視訊及音訊之新型警車。語音偵測裝置可指導成像裝置之聚焦,進行本地記錄或藉由通信方法之一或兩者的組合進行傳送。第一多個成像裝置可操作以擷取驗證裝置使用之影像。當罩殼處於其打開組態中時,可定位成像裝置支援部件,以允許第一多個成像裝置擷取驗證裝置使用之影像。當罩殼處於其打開組態中時,可定位成像裝置支援部件,以允許成像裝置擷取與設備相關之裝置使用之影像。該設備可包括一第二成像裝置,其可在罩殼處於其該打開組態時進行操作以擷取驗證裝置使用之影像。
該設備可包括多個驗證裝置。一個或多個成像裝置可為隱蔽的。一個或多個成像裝置可為偽裝式的。一些成像裝置可為隱藏式相機,以保護單元或單元之區段。此等隱藏式相機亦可提供篡改單元之證據。該成像裝置支援部件可旋轉地耦接至罩殼。該成像裝置支援部件可耦接至罩殼。該成像裝置支援部件可彈性地耦接至罩殼。該成像裝置支援部件可定位於置於罩殼內部之儲存位置。當罩殼處於其打開位置時,該成像裝置支援部件可定位於自罩殼突出之操作位置。當操作者將罩殼自閉合位置移至其打開位置時,可對該成像裝置支援部件進行操作,以將其自儲存位置自動移動至其操作位置。操作者在將罩殼自其閉合位置移至其打開位置的同時,第一多個成像裝置可操作以擷取操作者之影像。
如上所述,該罩殼係可鎖定的。該罩殼可包括一鎖。該罩殼可為防篡改的。該罩殼可包括用於感測該罩殼之篡改的篡改感測器。該篡改感測器可包括多根電線且用於判定其中之一根電線是否被切斷。該多根電線可沿著該罩殼之內表面配置。該多根電線可能被封套所隱藏。該封套可能由織物材料製成。該篡改感測器可包括一運動感測器。
該設備可包括一資訊處理單元。該資訊處理單元可為一台電腦。該資訊處理單元可包括一通信模組。該設備可包括一通信裝置。該設備可包括一個人通信裝置銜接站。該資訊處理單元可包括一第一顯示器。 該設備可包括一第二顯示器。該資訊處理單元可包括一第一操作者輸入裝置。該設備可包括一第二操作者輸入裝置。
該設備可包括該驗證裝置。該設備可包括一護照讀取器。該驗證裝置可為一護照讀取器。該驗證裝置可為照亮一物體之電磁輻射之來源。該來源可為可操作的,以產生紫外線(UV)。該來源可為可操作以產生紅外線(IR)。該來源可操作以產生可見光。該驗證裝置可包括一鏡,用於重定向可見光,以便提供向上定向光。
該設備可包括一生物統計裝置。該驗證裝置可為該生物統計裝置。該驗證裝置可為一指紋讀取器。該生物統計裝置可旋轉地耦接至該罩殼。該生物統計裝置可於一生物統計裝置儲存組態與一生物統計裝置操作位置之間旋轉。該生物統計裝置處於其生物統計裝置操作位置時,其可與該罩殼外部相鄰。
該設備可包括一電池組。該設備可包括一太陽能面板,用於為該設備提供電源。該設備可包括一電池組充電器,用於為電池組充電。該太陽能面板可操作以為電池組充電器提供電源。該設備可包括易於自罩殼外面接取之外部易接取電力插座,以接收電源。該設備可操作以使用自外部電源插座接收之電力為電池組充電。該設備可包括一外部可視狀態指示器,其可自該罩 殼外面可見。該外部可視狀態指示器可指示該電池組之充電狀態。
該設備可包括一輔助電池組盒。該輔助電池組盒可包括兩個輪子。該輔助電池組盒可包括一手柄。該設備可包括多個支柱。該設備可包括一可伸縮支柱。該設備可包括一折叠支柱。每個支柱可為一可伸縮支柱。每個支柱可為一折叠支柱。
該設備可進一步包含一通信模組,用於與例如伺服器之遠端基礎架構通信。
依據本發明之又一較佳實施例,該設備進一步包含一光源,較佳為護照讀取器之外部之紫外光及/或可見光。此類光源較佳安裝於封套裏面並協助辦公人員/操作者手動並視覺檢視文件特徵,如紫外線特徵與水印,例如護照ID頁面、貨幣或任何ID或保密且具有價值之文件。
依據本發明之另一方面,提供一種操作一攜帶型驗證設備之方法,用於驗證上文定義之安全物品。該方法包括:(a)在該設備之罩殼之打開組態中,最佳反復地判定該攜帶型驗證設備之註冊操作者是否得到證實及/或在附近;及(b)若該註冊操作者得到證實及/或在附近,則允許及/或維持存取該攜帶型驗證設備之驗證裝置。
依據本發明之一較佳實施例,操作者藉由近接感測器、影像及/或生物統計進行證實。篡改之實例可藉由運動感測器及/或電線偵測。
依據本發明之又一較佳實施例,一經偵測到篡改,裝置上現有與正操作之所儲存資料軟體、解決方案及/或程式碼將被傳輸及/或刪除及/或裝置之組件被停用。該裝置將被組態為與另一類似或不同裝置(如伺服器或在遠端監控每個裝置活動之計算裝置)進行即時或非即時通信。
作為偵測篡改攻擊之另一措施,該控制面板將被撤銷啟動或自毀所有敏感組件、資料與程式。
其他儲存於該裝置上之軟體、解決方案、程式碼及資料可能被傳輸及/或刪除及/或裝置之組件被停用。因此,該控制面板或介面可藉由感測器及/或嵌入在罩殼中之保護屏進行組態。藉由聲音偵測器可能會偵測到篡改意圖,例如爆炸級別、偵測操作者語音不正確之語音偵測、傳輸至中心之即時影像。此等偵測會引起自中心或其他裝置監控之遠端信號。此外,能夠偵測到加密處於錯誤格式及/或使用錯誤加密密鈅甚至能夠啟動自毀動作。
進一步提供一種操作一攜帶型驗證設備之方法。該方法包括:(a)判定攜帶型驗證設備之註冊操作者是否得到證實;及(b)若註冊操作者得到證實,則允許存取攜帶型驗證設備之驗證裝置。判定攜帶型驗證設 備之註冊操作者是否得到證實可包括當該攜帶型設備包含一可操作驗證安全物品之驗證裝置時,判定攜帶型驗證設備之註冊操作者是否得到證實。判定攜帶型驗證設備之註冊操作者是否得到證實可包括當該攜帶型驗證設備包含第一多個在相反方向上同時成像之成像裝置時,判定攜帶型驗證設備之註冊操作者是否得到證實。判定攜帶型驗證設備之該註冊操作者是否得到證實可涉及當該攜帶型驗證設備包含可操作以驗證安全物品的驗證裝置以及第一多個以相反方向同時成像之成像裝置(該第一多個成像裝置可攜帶地耦接至該驗證裝置)時,判定該攜帶型驗證設備之註冊操作者是否得到證實。
判定該攜帶型驗證設備之註冊操作者是否得到證實可包括偵測該攜帶型驗證設備之打開。偵測該攜帶型設備之打開可包括偵測該攜帶型驗證設備之便攜箱之打開。判定該攜帶型驗證設備之註冊操作者是否得到證實可包括驗證該註冊操作者之接近度。驗證該註冊操作者之接近度可包括藉由該攜帶型驗證設備量測之近接感測器量測該註冊操作者之接近度。驗證該註冊操作者之接近度可包括引起對該註冊操作者之行動電話之呼叫。驗證該註冊操作者之接近度可包括拒絕存取該攜帶型驗證設備之特征。判定該攜帶型驗證設備之註冊操作者是否得到證實可包括驗證該註冊操作者之影像。驗證該註冊操作者之影像可包括藉由該攜帶型驗證設備之相機擷取操作場景之影像。驗證該註冊操作者之影像可包 括引起對該註冊操作者之行動電話之呼叫。驗證該註冊操作者之影像可包括拒絕存取該攜帶型驗證設備之特征。判定該攜帶型驗證設備之註冊操作者是否得到證實可包括驗證該註冊操作者之生物統計。驗證該註冊操作者之生物統計可包括量測該攜帶型驗證設備之操作者之生物統計。驗證該註冊操作者之生物統計可包括引起對該註冊操作者之行動電話之呼叫。驗證該註冊操作者之生物統計可包括拒絕存取該攜帶型驗證設備之特征。
該方法可包括監控該註冊操作者之接近度。該方法可包括監控該註冊操作者之影像。該方法可包括偵測攜帶型驗證設備之閉合。該方法可包括偵測該便攜箱之閉合。該方法可包括拒絕存取該攜帶型驗證設備之特征。依據本發明之另一方面,提供一種用於操作攜帶型驗證設備之系統。該系統包括該攜帶型驗證設備及一可操作以與該攜帶型驗證設備通信之遠端伺服器。
依據本發明之另一方面,提供一種用於驗證安全物品之系統。該系統包括一攜帶型驗證設備及一可操作以與該攜帶型驗證設備通信之遠端伺服器。
在檢閱以下本發明之實施例附圖與請求項之說明之後,對於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而言,本發明之其他方面與特征將變得顯而易見。
10‧‧‧設備
12‧‧‧便攜箱
14‧‧‧感測器
16‧‧‧襯墊
18‧‧‧成像裝置外殼
20‧‧‧成像裝置組
22‧‧‧鉸鏈
26‧‧‧相機
28‧‧‧相機
30‧‧‧相機
32‧‧‧相機
34‧‧‧相機
36‧‧‧指紋讀取器
38‧‧‧指紋讀取器視窗
42‧‧‧護照讀取器
44‧‧‧插槽
46‧‧‧照明裝置
48‧‧‧鏡
50‧‧‧光源
54‧‧‧印表機
56‧‧‧印表機插槽
58‧‧‧檢修孔蓋板
60‧‧‧輥
62‧‧‧饋送輥
64‧‧‧夾緊輥部件
66‧‧‧列印託盤
68‧‧‧推板
70‧‧‧相機
72‧‧‧控制面板
74‧‧‧筆記型電腦
76‧‧‧通信模組
82‧‧‧電池組源
84‧‧‧電源插座
86‧‧‧電池組充電器
90‧‧‧外部充電狀態指示器
92‧‧‧按鈕開關
94‧‧‧指紋讀取器鉸鏈
96‧‧‧太陽能面板
98‧‧‧太陽能面板
100‧‧‧攜帶型配件
102‧‧‧輪子
104‧‧‧手柄
106‧‧‧隔室
108‧‧‧操作位置配件
110‧‧‧折疊支柱
112‧‧‧折疊支柱夾
114~172‧‧‧區塊
以實例所闡明之圖示僅為本發明之實施例: 圖1為本發明第一實施例之用於驗證安全物品之攜帶型設備之透視圖;圖2為圖1所示攜帶型設備之透視圖,展示電源插座;圖3為圖1所示攜帶型設備之印表機之列印機制之透視圖;圖4為圖1所示依據本發明第二實施例之攜帶型設備之透視圖;圖5為圖1所示攜帶型設備之透視圖,展示太陽能面板;圖6為圖1或圖2所示攜帶型設備之透視圖,展示鉸接式太陽能面板;圖7為圖6所示鉸接式太陽能面板之透視圖,以儲存組態展示鉸接式太陽能面板;圖8為圖1或圖2所示攜帶型設備之透視圖,展示攜帶型配件;圖9為圖1或圖2所示攜帶型設備之透視圖,展示操作位置配件;圖10為依據本發明之第一或第二實施例之一操作攜帶型驗證設備之方法之流程圖;圖11為圖10所示方法的部分之流程圖,展示藉由攜帶型驗證設備之近接感測器量測註冊操作者之接近度之步驟;圖12為圖10所示方法的部分之流程圖,展示藉由攜帶型驗證設備之相機擷取操作場景之影像之步驟;以及 圖13為圖10所示方法的部分之流程圖,展示量測攜帶型驗證設備之操作者之生物統計之步驟。
一種用於驗證安全物品之攜帶型設備,包括:(a)驗證該安全物品之驗證構件;以及(b)以相反方向同時成像之成像構件,其中該成像構件可攜帶地耦接至該驗證構件。該設備可包括涵蓋該驗證構件與該成像構件之罩殼構件。
參考圖1及圖2,依據本發明之第一實施例之設備大體在10處所示。該設備10為自含式設備,且單人攜帶該設備時具有便攜性。該設備10可用於以下任意之或多個功能:驗證安全物品,判定安全物品是否為真,判定個人身份,判定安全物品使用者是否為該安全物品之授權使用者,判定安全物品使用者之安全證書,判定安全物品使用者之授權級別,判定安全物品使用者是否允許存取特定區域,列印安全物品上之認證印章,列印認證證書以及相關功能。
安全物品通常定義為包括至少一個旨在保護安全物品應對偽造或作弊之防偽特征。安全物品實例包括但不限於:不同大小之文件,具體已知之文件,裝訂文件,書本型文件,散頁文件,層狀文件,單張文件,卡片式文件及卡片。文件型安全物品實例包括但不限於:護照;身份證;簽證;駕照;識別徽章(如職員使用之徽章);金融交易卡(如銀行卡、信用卡及交易卡); 存取文件或卡;門票;公共交通票或憑證;出生證明;允許個人獲取醫療服務之健康卡等等。在某些情況下,安全物品可為需防止偽造或作弊之任何有價值之物件。價值物件式安全物品實例包括但不限於:鈔票;文憑;證書(如學歷證書與證券);紀念品及藝術品(如畫作)。安全物品可包括電子處理器及/或電子存儲媒體,如在智慧卡中。安全物品可包括機器可讀區(MRZ),用於顯示依據標準程式碼編碼之機器可讀資訊。
呈現在本文中所述的安全物品上及/或中之防偽特征可為隱蔽防偽特征,公然防偽特征或公然與隱蔽防偽特征。呈現在該安全物品上或中之該防偽特征可包括:序號;列印文字,列印顏料,圖案或構成防偽墨水之程式碼;凹板列印顏料或圖案;安全線或帶;視窗;纖維;片狀物;金屬薄片;貼花紙;全像圖;縮印相片;3-D安全絲帶;及/或水印。該列印文字可為與安全物品使用者(未示出)相關之傳記資訊或其部分,與安全物品使用者之生物統計資料或其部分,及/或機器可讀區(MRZ)或其部分。呈現在該安全物品上或中之該防偽特征為機器可讀防偽特征。在此使用之術語「機器可讀防偽特征」係指防偽特征,其展示至少一個獨特物理特性,該特性可藉由使用防偽特征偵測器量測。機器可讀防偽特征包含至少一個機器可讀物質,其中該機器可讀物質係指一材料,該材料可帶有在使用防偽特征偵測器時量測之資訊。包括機器可讀防偽特征之實例可以混合 或包含在墨水或組合物中,以藉由使用特定防偽特征偵測器進行其驗證授予一驗證該墨水/組合物或包含該墨水/組合物或包含該墨水/組合物之物品之方法。然而,通常,該防偽特征之物理特性可能於包含光學性質、磁特性、導電特性、基質組合物特性之群組及其組合中選取。基質組合物特性之實例為纖維分佈格局,如美國第7,850,077號所揭示,其以引用之方式併入本文中。
仍然參考圖1與圖2,第一實施例中的設備10包括一外殼,如圖1與圖2中所示之便攜箱12,用於容納一個或多個驗證裝置(如下將詳述)。該便攜箱12可於圖1與圖2所示閉合位置與打開位置之間旋轉。在第一實施例中,該設備10包括一感測器14,用於指示該便攜箱12是否位於其閉合位置或打開位置。例如,該感測器14可以冰箱門燈開關之方式操作。該便攜箱12在閉合時,最佳為可鎖定的。較佳地,該便攜箱12符合工業及/或軍事標準,例如強度、耐久性、防水性、其他已知特徵或任何其中組合。該便攜箱12可能由任何合適材料或材料組合製成,包括例如一種或多種金屬,如鋼、鋁、鈦;塑料;纖維;增強型塑料;及陶瓷等等。
一些實例中,便攜箱12為防篡改型。在一些實施例中,便攜箱12可包括在該便攜箱12整個內表面周圍延伸之襯墊16,包括其蓋部分,用於偵測篡改實例。該襯墊16最好部分由織物所覆蓋(如圖1與圖2所示),以隱藏此篡改檢測特征,並且適合美學目標。在一些實 施例中,該襯墊16區段沿著該便攜箱12之底部配置,並且在該便攜箱12處於其閉合位置時,沿著該便攜箱12之蓋子配置之襯墊16區段重疊。在第一實施例中,該襯墊16包括多根大體上互相平行延伸之電線,其可能諸如以帶狀形式緊固在一起。在一些實施例中,使用多個襯墊16或襯墊16區段。例如,多個襯墊16區段可能被重疊,以產生一格電線。該電線未彼此電接觸。安裝低壓電源至電線,如藉由安裝每根電線之相對端至該低壓電源之相對電壓端。該設備10包括電子電路,用於量測每根電線之電阻,穿過每根電線之電流及/或呈現在每根電線上之電壓,以便偵測出引起電路開路之斷線,從而有利於允許嘗試自外部鑽入該便攜箱12之偵測或篡改該便攜箱12。在一些實施例中,該設備10包括一內部運動感測器,用於偵測篡改意圖。在一些實施例中,可操作該設備10自動計算開啟該便攜箱12之鎖之失敗嘗試次數,并可程式化至傳輸及/或刪除依據開啟便攜箱12之具體失敗嘗試次數之當前儲存資料。
在如圖1與圖2所示之第一實施例中,設備10包括成像裝置外殼18,用於遮住多個成像裝置,如圖1與圖2中所示之成像裝置組20。在如圖1與圖2所示之實施例中,該成像裝置外殼18藉由鉸鏈22可旋轉地連接至便攜箱12。圖1示出處於儲存位置中之該成像裝置外殼18,並且圖2示出處於操作位置中之該成像裝置外殼18。在如圖1與圖2所示之實施例中,該成像裝置外殼18 可繞該鉸鏈22在儲存與操作位置之間旋轉任意角度,並且設備10之操作者(未示出)可手動旋轉,如在該設備10之設定期間。在一些實施例中,該成像裝置外殼18可彈性偏斜至特定位置,如操作位置。在此實施例中,當該便攜箱12開啟時,可操作成像裝置外殼18將其自其儲存位置(圖1)自動移動至其操作位置(圖2)。在一些實施例中,成像裝置18以電動驅動,因此在驅動時及/或一旦便攜箱12打開至足夠程度時,其可操作以自動移動至操作位置。在一些實施例中,該成像裝置外殼18藉由旋轉型及/或鉸接式連接(未示出)連接至該便攜箱12,以允許該成像裝置外殼18採用不同角度之各種位置。在一些實施例中,該成像裝置外殼18具有曲面(未示出),例如具有球形、球根或以其他方式之圓形形狀,同時包括多個以不同方向指向之相機。
在第一實施例中,成像裝置組20包括至少兩個成像裝置,如在相反方向上同時成像之相機24(圖1)與相機26(圖2)。該設備10藉由同時具有處於操作狀態之相機24與相機26在相反方向上進行同時成像操作,因此促進該設備10之操作者與安全物品使用者之間交互的直觀記錄之監控與收集,其中安全物品使用者通常位於該設備10之對側。
在一些實施例中,成像裝置組20包括其他成像裝置,如相機28(圖1)、相機30(圖1)、相機32(圖2)與相機34(圖2)中之任何一個或多個。在一些 實施例中,該成像裝置組20可操作以擷取使用設備10之影像,包括擷取便攜箱12開啟時之影像。在一些實施例中,成像裝置組20可操作以擷取使用一個或多個設備10之驗證裝置之影像。在一些實施例中,使用該設備10之該驗證裝置操作裝置組20以擷取個人影像,從而有利於該驗證裝置之使用之直觀記錄之監控與收集,以便進一步認證該個人(可為該安全物品使用者)之任何所產生之驗證裝置。在一些實施例中,該成像裝置組20可操作而以360度視圖擷取周圍之影像,如圍繞該設備10之大體水平之360度視圖,以促進該設備10之操作者與所有其他圍繞該設備10之個人之直觀記錄之監控與收集,其中該所有其他個人與該設備10之操作者潛在交互。在一些實施例中,該成像裝置組20可操作以擷取試圖開啟便攜箱12之影像,包括能夠對其進行操作以偵測篡改設備10之事件。
在第一實施例中,該設備10可操作以偵測個人之生物特徵,如該安全物品使用者,該設備10之該操作者及該設備10之維護或維修技師等等。例如,可按照驗證設備之方式操作第一實施例中的成像裝置組20,以擷取後續影像,包括進行即時影像處理以獲取與接近該設備10之個人相關之生物資料。例如,該成像裝置組20可操作以擷取身體部分之影像,以進行視覺或幾何識別,如面部、虹膜、視網膜、耳垂(外耳)、手指、手、靜脈或其他身體部位之影像。在一些實施例中,該成像 裝置組20可操作以擷取該安全物品使用者或其他個人之運動之影像,影像可能用於識別步態,以進行步態分析或其他行為分析。例如,可變化地,該成像裝置組20可操作以擷取相片或視訊之一或同時擷取該兩者。例如,可變化地,可對該相機24至34之任意一個或多個進行程式化、遠端控制或其任何組合。
在一些實施例中,該設備10包括一個或多個自該成像裝置組20分離之其他相機(未示出)。例如,在一些實施例中,該設備10包括直接明確用於擷取便攜箱12之下部與上部(如蓋)之間間隔的影像,以便在便攜箱12開啟時盡可能快地擷取正開啟該便攜箱12之個人之影像。
仍然參考圖1與圖2,在第一實施例中,設備10包括作為驗證裝置之生物統計掃描器,如圖1與圖2所示之該指紋讀取器36。在第一實施例中,該指紋讀取器36具有指紋讀取器視窗38,其經設定尺寸以接納一隻手之多根手指。例如,在一些實施例中,圖1與圖2所示之指紋讀取器36作為掌紋讀取器操作或用其替換。在第一實施例中,該指紋讀取器36可操作以產生回應其讀取操作之程式碼。該設備10可以設備10之操作者之密碼之方式使用該指紋讀取器36產生之程式碼,例如,以允許或拒絕任何或所有其功能之操作,及/或允許或拒絕存取該設備10之任何特征。此外或替代地,該設備10可使用指紋讀取器36產生之程式碼識別個人,如安全物品使用 者,以及藉由與其他由設備10判定或以其他方式適用其之識別特征作比較而確認個人身份。儘管在第一實施例中,指紋讀取器36較佳經設定尺寸以接納並支援指紋,並且較佳操作於對指紋進行生物掃描,通常,藉由該設備10之生物掃描器可獲取任何其他適當生物資料(如藉由將相機置於該讀取器視窗38之後的方式)。可變化地,該設備10可包括以任何其他適當形式之生物資料擷取裝置作為生物掃描器或生物讀取器(未在圖1與圖2中直接示出),其可採用某種形式之外殼光圈,例如以視窗38示出並且針對指紋讀取器36進行說明。
此外或替代地,當該設備被用於進行血管分析之近紅外光,用於擷取骨密度之超聲換能器,以及用於獲取與所需類型生物統計資訊相關之生物統計資料之任何所需設備照明時,該設備10可包括掌紋讀取器,用於擷取血氧水平之脈搏血氧儀,氣味偵測器,單色電荷耦合裝置(CCD)陣列,以擷取靜脈之紅外影像。
在第一實施例中,該設備10包括麥克風40,用於擷取該設備10附近之音訊資訊,從而促進該設備10之操作者與安全物品使用者及/或其他個人之間交互之錄音的監控與收集。例如,在第一實施例中,可依據操作者指示對該設備10進行操作,以記錄音訊資料,儲存音訊資料及刪除音訊資料。在一些實施例中,該麥克風隱藏而不可見。在一些實施例中,該設備10可操作以執行語音辨識。
仍然參考圖1與圖2,在第一實施例中,該設備10包括作為驗證裝置之安全物品掃描器,如圖1與圖2所示之護照讀取器42。第一實施例之護照讀取器42包括插槽44,用於收納與隨後彈出護照或其他安全物品。在一些實施例中,該護照讀取器42包括自接收插槽44分離之第二插槽(未示出),用於彈出安全物品。在圖1與圖2之第一實施例中,護照讀取器42經設定尺寸以收納向其識別頁面開啟之護照並且偵測與該護照相關之一個或多個防偽特征。例如,可變化地,該護照讀取器42經設定尺寸以在插槽44處收納紙質文件(如票、清關表格或其他旅行文件、出生證明),可為塑料卡之卡(如駕照、身份證、信用卡或借記卡)、小冊子、其他文件、其他安全物品或其他任何其組合。通常,此類護照、ID或任何有價值之文件讀取器擷取持有者相片(如有)與來自該文件之現有RFID晶片或模式識別之傳紀與生物統計格式之資料。進一步較佳地,在不同光源下完成該護照或有價值之文件之檢查,如日光、紫外光及/或紅外線。此為檢查可變固持器之紫外顏色資訊之良好工具,紅外線用於檢查一些篡改特征與墨水真實性或其他可使用紅外線以檢查安全性。
在一些實施例中,護照讀取器42可具有在美國專利第7,850,077號及/或世界專利第2014180840號中揭示的功能性,每一專利均以引用之方式併入本文中。
仍然參考圖1與圖2,第一實施例中該設備10包括作為驗證裝置之如圖1與圖2所示之該照明裝置46。該照明裝置46可較佳操作產生可見電磁輻射以及電磁譜之紫外線範圍。特別地,操作該照明裝置46以不同形式之光照明該安全物品,以便可進行目測或突出該安全物品之防偽特征。圖1與圖2所示實施例中該照明裝置46包括鏡48,其通常為以向上角度(當該便攜箱12置於其打開位置時)置放並位於可見光(如白色)之光源50(未在圖1與圖2中直接可見)下方之平面鏡48。該鏡48之定位與位置有利於以合適距離置放於該鏡48上方之該照明裝置46前方之防偽特征(如鈔票)提供可見光背光,從而有利於對該安全物品及其防偽特征(如水印)進行可視檢查。
在一些實施例中,該鏡48之角度可手動及/或電子控制進行調整。在一些實施例中,既可藉由手動及/或電子控制調整可見光源50之亮度與顏色其中之一或同時調整兩者。
第一實施例之照明裝置46亦包括自該照明裝置46向下指向(當該便攜箱12處於其打開位置時)紫外線輻射之光源52(未在圖1與圖2中直接可見),從而有利於引導紫外線輻射遠離個人之眼,同時為置放於該照明裝置46之前方或稍微下方之合適接近度內的安全物品提供紫外照明。
在一些實施例中,設備10可操作以擷取置放在接近該照明裝置46之安全物品之影像,如藉由包括所置放至少一個相機之該成像裝置組20擷取置放在接近該照明裝置46之典型尺寸之安全物品之影像。此外或或者,與照明裝置46接近置放之安全物品之影像可藉由自該成像裝置組20分離之該設備10之一個或多個其他相機(未示出)擷取。
通常,照明裝置46可操作以在電磁譜之任意或多個波長範圍內產生與反射電磁能,如硬X射線(HX)輻射、軟X射線(SX)輻射、遠紫外(EUV)輻射、進紫外(NUV)輻射、電磁譜之可視區域內光、進紅外(NIR)輻射、中紅外(MIR)輻射、遠紅外(FIR)輻射及其任何組合。
在第一實施例中,該光源50與52每個均包括一個或多個光二極體(LED),以產生各自照明。通常,照明裝置46可包括任意電磁能之合適光源,例如包括LED、直接化學光源、白熾燈源、氣體或其他基於放電之光源,X射線發光管、固態源、雷射及其任何組合。
可變化地,該光源52之角度、亮度與其他特征之任何一個或多個可手動及/或電子控制進行調整。
仍然參考圖1與圖2,在第一實施例中,該設備10包括作為驗證裝置之印表機54。印表機54可為任意適當類型,包括戳記印表機54,用於在安全物品上列印官方戳記(如簽證或其他護照戳記)。監管併入本文 之參考用於在安全物品上列印,但應當理解,在一些實施例中,該印表機54可操作以列印防偽證書或其他發行文件、貼紙或便籤或類似於該安全物品分離之物。
第一實施例之印表機54包括印表機插槽56,用於收納與彈出安全物品或其他物品。可變化地,印表機插槽56與印表機54之尺寸將依據需列印物品之尺寸而異。在第一實施例中,印表機54較佳為戳記印表機54,經設定尺寸以在標準尺寸之護照上列印簽證或其他戳記。在一些實施例中,印表機54包括自印表機插槽56分離之第二插槽(未示出),用於彈出安全物品或其他物品。
在一些實施例中,印表機54包括可移動之檢修孔蓋板58,用於為印表機54機制提供入口,諸如在印表機堵塞情況下可能滿足需要。
依據本發明之較佳實施例,印表機54機制之入口以及尤其是防偽墨水受操作者之生物統計資料、加密密鈅或任何機械或電子密鑰或感測器之保護。在一個實例中,可移動之檢修孔蓋板58僅可在操作者具有經生物統計資料驗證之相應權利時移動。
參考圖3,在第一實施例中,印表機54包括以下之物:印表機插槽56、輥60及用於收納與彈出安全物品之間的饋送輥62。通常,輥60由不鏽鋼或類似材料製成,饋送輥62包括塗膠之或以其他方式之夾緊輥部件64,以接觸安全物品。在第一實施例中,印表機54包括 垂直定向(如圖1與圖2所示,當便攜箱12處於其通常操作定向時)之列印託盤66,其依據需列印之安全物品或其他物品之預期尺寸來設定尺寸。在一些實施例中,印表機54包括推板68,以協助向上移動安全物品,諸如在於印表機54列印及/或彈出安全物品期間。在此類實施例中,操作印表機54以協調饋送輥62之滾動與推板68之移動,以避免安全物品上不適當彎曲力。
仍然參考圖3,在一些實施例中,印表機54包括成像裝置,諸如相機70,為插入印表機54內之物品成像,諸如列印前,促進需在物品上列印之合適位置或區域之判定(如用於列印護照戳記的未列印區),及/或列印後,促進列印品質之判定,如質控目的。於世界專利第2014180840號所揭示之列印相關特征以引用之方式併入本文中。諸如,在一些實施例中,操作印表機54以接收使用者輸入指示在列印應發生處嵌入印表機54之項目之位置或區域,並在所指示位置或區域進行列印。
返回參考圖1與圖2,在第一實施例中,設備10包括資訊處理單元,諸如控制面板72。在第一實施例中,控制面板72包括觸控螢幕顯示器。控制面板72之顯示器可為任意適當形式,包括液晶顯示器(LCD),發光二極體顯示器(LED顯示器)、有機發光二極體顯示器(OLEO顯示器)、真空螢光顯示器(VFO)等等。在一些實施例中,控制面板72包括鍵盤或其他接收使用 者輸入之按鈕組。控制面板72操作以提供關於設備10操作之狀態資訊,包括設備10裝置(如驗證裝置)之操作;為使用者輸入提示操作者;接收使用者輸入;並執行關於設備10及其裝置(包括設備10驗證裝置)的控制操作。
在第一實施例中,控制面板72包括處理電路與記憶體電路(未在圖中直接可見)。處理電路可為或包括用於資訊處理之中央處理單元(CPU)或任何合適電子電路。記憶體電路可為或包括任何合適數位儲存媒體,並且通常儲存程式資料及/或量測資料,包括儲存程式程式碼,用於指導控制面板72以及設備10(更普遍地)之操作。
在一些實施例中,設備10包括呈攜帶型計算單元(諸如掌上型電腦、筆記型電腦、平板電腦、個人數位助理(PDA)等等)形式之資訊處理單元。如圖1與圖2所示,第一實施例之設備10包括控制面板72與筆記型電腦74。可變化地,各種設備10控制與使用者介面功能可能由控制面板72、筆記型電腦74或由控制面板72與筆記型電腦74兩者執行。例如,在一些實施例中,可操作控制面板72與筆記型電腦74之一或兩者以接收自印表機54之影像;提示操作者列印應發生之位置或區域之指示;接收為使用者輸入位置或區域之指示;傳送指示位置或區域之命令至印表機54;以及執行基於自印表機54接收之影像之列印品質之自動評價。
依據又一較佳實施例,成像裝置20以及諸多其他組件與組件可作為筆記型電腦之一部分或整合於筆記型電腦中。
在第一實施例中,設備10包括通信模組76(未在圖中直接可見),用於與通常遠離設備10之遠端伺服器(未示出)進行通信。可變化地,例如,通信模組76可為筆記型電腦74之一部分,控制面板72之一部分,同時自筆記型電腦74與控制面板72或其任何組合分離。通信模組76較佳能夠操作以提供設備10與遠端伺服器之間的通信。在第一實施例中,設備10操作以引起通信模組76將在設備10處產生資料傳輸至遠端伺服器。可變化地,設備10可操作以立即傳輸一旦在設備10處產生之此類資料,隨後批量傳輸或以其任何組合傳輸。在第一實施例中,設備10操作以刪除已傳輸至遠端伺服器之資料。通信模組76可操作以藉由任意適當無線通信方式進行通信,通信方式包括衛星、行動電話、無線電、其他通信鏈接及其任何組合。於世界專利第WO2014180840號所揭示關於資訊處理與通信之特征以引用之方式併入本文中。
在一些實施例中,至少該設備10之部分特征及/或裝置可操作以由遠端伺服器進行遠端控制。此外或替代地,該設備10在一些實施例中可操作以將由該設備10(包括其驗證裝置)產生之資料傳輸至遠端伺服器, 進行遠端儲存。在一些實施例中,設備10操作以自其已經傳輸至遠端伺服器之自身記憶資料中刪除。
在一些實施例中,與允許操作設備10之特定個人有關資訊可儲存於設備10及/或遠端伺服器中。每個此類個人可引用為設備10之註冊操作者。諸如,不同個人可能註冊為操作不同設備10單元。
在一些實施例中,設備10操作以判定註冊操作者至設備10之接近度(距離)。諸如,在一些實施例中,設備10包括近接感測器78,其包括無線收發器(未在圖1與圖2中直接可見),其可操作以與旨在由註冊操作者所佩戴之相應收發器(傳呼器單元、射頻識別標籤或類似設備)進行通信。然而,較佳調整由無線收發器所產生之輻射能,由此,通信僅在近接感測器78及其相應收發器均位於可列舉距離內時建立。
在一些實施例中,設備10操作以判定其位置,諸如藉由具有位置識別模組,其可為基於衛星(GPS、GLONASS、GALlLEO等等)及/或基於蜂巢網路(GSM、3GPP、UMTS、GPRS、LTE等等)之任何一個。在此類實施例中,通常可操作設備10以將其位置通信至遠端伺服器,包括藉由加密通信通信器位置。因此,在一些實施例中,操作呈現有註冊操作者之每個設備10與位置識別裝置以判定其各自位置;以及基於GPS(或類似)讀數操作設備10以判定或接收(如自遠端伺服器)計算接近度。
在第一實施例中,設備10操作以傳輸資料及其他量測資訊至遠端伺服器,包括傳輸視訊與音訊資料。諸如,以所需速率操作成像裝置組20以擷取影像,其可為於任意地點並以每隔幾分鐘、或等於或大於60幀/秒之完整視訊速率所擷取之影像。在第一實施例中,操作設備10將所擷取影像與音訊傳輸至遠端伺服器,諸如作為單獨資料流及/或作為同步資料流傳輸。
仍然參考圖1與圖2,在第一實施例中,設備10可包括行動電話固持器。通常,設備10之操作者之行動電話由行動電話固持器固持。在一些實施例中,設備10包括行動電話銜接與充電站(未示出)。在一些實施例中,可調整行動電話固持器以適應不同尺寸之行動電話。在一些實施例中,可使用不同尺寸之行動電話固持器置換該行動電話固持器,以適應各種行動電話及其類似者。
在第一實施例中,設備10包括電源組電池組源82(未在圖中直接可見),包含至少一個為設備10裝置提供電源之可再充電電池組。
參考圖2,在第一實施例中,設備10包括電源插座84,用於來自交流電(AC)電源處之交流電源。在第一實施例中,設備10包括電池組充電器86(未在圖中直接可見),用於在藉由電源插座84接收交流電源時為電池組源82充電。在一些實施例中,設備10操作以判定電池組源82之充電狀態。在此類實施例中,操作控制 面板72、筆記型電腦74,或同時操作控制面板72與筆記型電腦74以顯示充電狀態。此外或替代地,在一些實施例中,設備10包括自控制面板72與筆記型電腦74分離之指示器,用於指示充電狀態。在一些實施例中,操作控制面板72與筆記型電腦74之一或兩者以控制電池組用充電器86之操作。
在一些實施例中,設備10包括圖2所示之外部電源插座88。在此類實施例中,當便攜箱12處於其閉合位置時,包括鎖定閉合時,操作設備10以接收為電源組電池組源82充電之電源。在此類實施例中,設備10可包括自便攜箱12外部易見之外部充電狀態指示器90。在此類實施例中,設備10較佳包括外部充電狀態指示燈90所必須按住之按鈕開關92,以暫時顯示充電狀態,從而有利於減少設備10所消耗之電源,以自外部指示充電狀態。
設備10,包括其各種功能與裝置(包括驗證裝置),可能具有多個狀態,諸如喚醒與睡眠模式。睡眠模式有利於在特別設備10特征或裝置未在使用中時節約用電。在一些實施例中,每當便攜箱12處於其閉合位置時,所有設備10特征與裝置通常會處於睡眠模式。然而,在各種實施例中,當設備10處於與便攜箱12處於其閉合位置相關之睡眠模式中,操作設備10以執行某些功能。諸如,在第一實施例中,在處於與閉合位置相關之睡眠模式中時,設備10操作以偵測便攜箱12正自其閉 合位置改變為其開啟位置。在一些實施例中,每當便攜箱12處於其閉合位置時,設備10以操作執行篡改偵測。在一些實施例中,當設備10處於睡眠模式中,包括當便攜箱12處於其閉合位置,設備10操作以傳達其位置,包括藉由加密通信進行通信。只要足夠電源可用於設備10即執行睡眠與喚醒模式操作,以執行此操作。
參考圖4,當便攜箱12位於其打開組態時,依據第二與較佳實施例之設備10操作以允許指紋讀取器36自便攜箱12向外延伸,從而促進指紋讀取器36之使用便利性。在第二實施例中,指紋讀取器36藉由指紋讀取器鉸鏈94旋轉安裝至便攜箱12。在第二實施例中,指紋讀取器鉸鏈94允許指紋讀取器36在儲存位置之間手動旋轉,其中指紋讀取器36完全置於便攜箱12內,且其操作位置如圖4所示。在一些實施例中,一旦便攜箱12開啟,則指紋讀取器36操作以自動移動至其操作位置。此外或或者,一旦藉由控制面板72與筆記型電腦74之一或兩者發佈命令,則設備10可操作以引起指紋讀取器36自動移動至其操作位置。只要有可能,引用第一實施例之設備10特征與方法或系統被解釋為引用第一與第二實施例之其中一者或兩者。
參考圖5,依據任一實施例(包括第一與第二實施例之其中一者或兩者),設備10可包括可再生能源電源,諸如圖5所示之太陽能面板96。太陽能面板96較佳可於儲存位置之間旋轉(未示出),其中其與便攜 箱12相鄰並以最小限度自便攜箱12突出,且操作位置以一角度自便攜箱12突出。較佳地,太陽能面板96自便攜箱12突出之角度可調整,且在一些實施例中可電子控制。
參考圖6與圖7,依據任一實施例(包括第一與第二實施例之其中一者或兩者),除太陽能面板96(圖5)外或作為其代替,設備10可包括連接至便攜箱12內部之一個或多個太陽能面板98。諸如,當便攜箱12處於其閉合(鎖定)位置時,圖6與圖7所示兩個太陽能面板98接合連接至便攜箱12其內部,從而有利於為受便攜箱12保護之太陽能面板在儲存期間提供儲存位置(圖7)。
參考圖8,依據任一實施例(包括第一與第二實施例之其中一者或兩者),設備10可包括攜帶型配件100,其具有一對輪子102與手柄104。在一些實施例中,攜帶型配件100可移動安裝於便攜箱12。在一些實施例中,手柄104是可伸縮的。在一些實施例中,便攜配件包括隔室106,通常沿著便攜箱12之外側延伸。在圖8所示實施例中,隔室106具有與輪子102之間距離同等之長度,與設備10之高度同等之高度,與輪子102及/或手柄104之寬度同等之寬度。其他尺寸亦係可能的。在一些實施例中,隔室106經設定尺寸以包含一個或多個與電池組源82相結合或代替使用之備用電池組。可變化地,備用電池組可為夾式電池組、電纜連接電池組、外部連接電池組、其他電池組類型與以其任何 組合之形式。在使用外部連接電池組之實施例中,設備10包括電氣連接,其可為工業或軍用級連接,自便攜箱12之牆壁穿過延伸。在一些實施例中,此類連接為防水型及/或密封形連接。
參考圖9,依據任一實施例(包括第一與第二實施例之其中一者或兩者),設備10可包括操作位置配件108,其具有多個折疊支柱110。諸如,操作位置配件108包括多個折疊支柱110,每個均可以便攜臺的方式旋轉入操作位置中(以虛線示出)。在一些實施例中,折疊支柱110可伸縮或者長度具有可調整性,以允許設定於操作位置中時調整便攜箱12之高度。諸如,折疊支柱110可包括折疊支柱夾112,用於以可調整之長度夾住每個折疊支柱110。在一些實施例中,操作位置配件108可移動安裝於便攜箱12。
參考圖8與圖9,攜帶型配件100與操作位置配件108較佳經設定尺寸以允許攜帶型配件100與操作位置配件108之同時拆卸安裝,從而有利於允許配件100與108就任何給定設備10而言之使用之一、均不使用或均使用。
儘管本文所述之某些裝置適應於便攜箱12內,通常,便攜箱12可適應於包括相機、錄音機、距離偵測器、熱偵測器、觸覺感測器、振動感測器、磁能偵測器、超聲波偵測器、超聲換能器、超聲波收發器、運動偵測器、文件掃描器、印表機、衝壓裝置、揚聲器、 麥克風、顯示器、傳紀資訊擷取裝置、生物統計資料擷取裝置、輸出裝置。安全物品接收裝置、安全物品支援物、處理器、通信裝置、(連續)電源設備、電池組、加熱系統、冷卻系統及其組合之群組中選取之任何設備。
在一些實施例中,設備10包括加熱系統,以促進在戶外、寒冷環境中(如苔原)設備10裝置或其他於便攜箱12內調整之操作。此外或或者,一些實施例中設備10包括冷卻系統,以促進在戶外、炎熱環境中(如沙漠)設備10裝置或其他於便攜箱12內調整之操作。通常,冷卻系統包括以已知製冷單元或類似之壓縮機與冷凝器。可變化地,可採用各種不同能力之加熱及/或冷卻系統。
依據任一實施例(包括第一與第二實施例之其中一者或兩者),設備10可包括溫度控制配件,其自外部安裝至便攜箱12之外部。可變化地,溫度控制配件可包括加熱系統、冷卻系統或同時包括加熱系統與冷卻系統。在包括至少一個冷卻系統之情況下,溫度控制配件較佳藉由密封安裝至編寫者12之外部,以在符合工業及/或軍用標準情況下保持水密性及其他品質,同時仍允許存在冷卻液之通道,如空氣穿過便攜箱12之孔(未示出)。較佳地,此孔被於外部安裝之溫度控制系統之密封罩殼所環繞。在具有外部安裝溫度控制配件實施例中,攜帶型配件100(圖8)及/或操作位置配件108(圖 9)可被拆卸地安裝至便攜箱12與溫度控制配件所結合之外部。
因此,提供一驗證安全物品之攜帶型設備,該設備包含:(a)可操作以驗證該安全物品之驗證裝置;及(b)第一組多個以相反方向同時成像之成像裝置,其中,該第一組多個成像裝置可攜帶地耦接至該驗證裝置。
操作方法
參考圖10,依據任一實施例(包括第一與第二實施例之其中一者或兩者),控制面板72及/或筆記型電腦74記憶體電路或設備10之其他電子存儲媒體包括程式碼塊,該程式碼塊包含用於指導處理電路(如設備10之CPU),以執行通常於114處所示方法之步驟。此外或或者,此類程式碼塊可形成電腦程式產品之部分,包含以信號軸承媒體體現於電腦可執行指令中,諸如,其可為可記錄之電腦可讀媒體或信號傳輸型媒體。由此類程式碼塊所指導之處理電路可被引用為設備10之處理器。
如上所述,當便攜箱12處於其閉合位置時,設備10特征與裝置通常會處於睡眠模式。如下所述之設備10之操作之方法基於設備10之註冊操作者為個人,便攜箱12最初處於其閉合位置且便攜箱10最初處於睡眠模式之場景。對於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而言,其他變化可能顯而易見,且本文說明並不旨在限制設備10之能力。
當電源為設備10之處理器供電時,該處理器被引導至開始執行區塊116之指令。當便攜箱12處於其閉合位置且設備10處於其睡眠模式時,區塊116指導處理器偵測便攜箱12之打開(每當打開可能發生時)。
當處理器藉由區塊116偵測處於開啟狀態之便攜箱12,區塊118再指導處理器驗證設備10之註冊操作者之接近度。
參考圖11,120處大體所示為指導處理器執行區塊118(圖10)之步驟之典型方法。方法120在區塊122處執行,其指導該處理器藉由該近接感測器78量測該註冊操作者之接近度。區塊124指導該處理器判定該註冊操作者之近接感測器78是否接近於設備10。通常,處理器接收近接感測器78關於註冊操作者之相應收發器是否接近設備10之距離收發器之指示。在一些實施例中,判定設備10之第一位置,判定註冊操作者之第二位置,計算第一與第二位置之間的距離,並比較計算距離與先前儲存臨限值。在一些實施例中,在經過足夠的時間後,操作處理器以判定註冊操作者未接近於設備10,期間未自近接感測器78處接收指示。
若藉由區塊124判定註冊操作者并不接近設備10,則,區塊126指導該處理器發起電話呼叫,諸如註冊操作者之行動電話。該註冊操作者之電話可為任何合適類型,包括衛星電話、蜂巢式電話、雙向無線電、網路電話等等。在至少第一與第二實施例中,該處理器 藉由向該遠端伺服器傳送該註冊操作者未得到證實之指示發起電話呼叫。在遠端伺服器上,自動系統或主叫方可能使用與該註冊操作者之註冊相關之先前儲存之電話號碼撥打該註冊操作者之電話。自動電話撥號特徵所採用電話系統諸如可為標準語音通信網路。在自動電話呼叫情況下,諸如可能採用自動撥號器與互動式語音應答(IVR)單元。在IVR情況下,該IVR可能提示個人接聽來電並藉由電話機按鍵輸入程式碼,以確認該註冊操作者之身份。在主叫方情況下,主叫方在呼叫期間可能受語音互相作用,以確認接聽來電者身份。不論哪種情況,若該註冊操作者接聽來電並提示確認其身份,註冊操作者請求自身定位接近於該設備10,並且開啟其相應距離收發器及/或位置識別裝置,若未進行此操作。若是遠端電話呼叫,則遠端伺服器通常將電話呼叫結果通信至該設備10之處理器。
儘管上述區塊126與電話呼叫至電話有關,可使用涉及任何相關通信技術及/或裝置的任何合適個人通信技術。藉由非限制性實例,可能採用文字訊息(如SMS)代替語音呼叫。
當執行區塊126時,區塊128接著指導該設備10處理器判定該註冊操作者之身份是否被電話呼叫所證實。
若該處理器藉由區塊128判定該註冊操作者之身份被電話呼叫所證實,則該處理器指導返回至區塊 122,以藉由該近接感測器78以上述方式重新判定該註冊操作者之接近度。
若該處理器藉由區塊128判定該註冊操作者之身份未被電話呼叫所認證,則區塊130指導該處理器拒絕存取設備10特征及/或裝置,諸如驗證裝置。可變化地,拒絕存取設備10特征及/或裝置可包括以下任意一個或多個:藉由應用過高電壓電源,如UV輻射之電磁輻射,其他相關自毀技術或其任何組合將該設備10處理器進入睡眠模式;使一個或多個驗證裝置進入睡眠模式;傳輸所有當前儲存於該設備10中資料至該遠端伺服器;刪除所有當前儲存於該設備10中資料;以及自毀硬體及或韌體組件,如電子存儲器媒體。
為便於照明方法120展示無休止(即無限)循環之情況,其中該處理器經由區塊124判定該註冊操作者為位於該設備10之接近度內,並且亦經區塊128判定該註冊操作者之身份得到證實,通常,一旦判定註冊操作者未在特定有限次數內未位於足夠接近度內,則該處理器將繼續進行至區塊130。
在一些實施例中,忽略區塊126與128,且若該處理器藉由區塊124判定註冊操作者為接近於該設備10,則將方法繼續直接應用於區塊130。
區塊130執行後,該處理器涉及結束方法114(圖10)。結束方法114可包括諸如設定設備10或選定之設備10特征及/或裝置為睡眠模式。
若該處理器藉由區塊124判定該註冊操作者接近於該設備10,則執行區塊132。通常,區塊132指導該處理器儲存指示於記憶體中,諸如指示認證接近度之註冊標記。程序在進行圖10之區塊118後返回至該方法114。
返回參考圖10,區塊134指導該處理器驗證該設備10之該註冊操作者之影像。
參考圖12,136處通常所示為指導該處理器執行區塊134(圖10)之步驟之典型方法。方法136開始在區塊138處執行,其指導該處理器引起該設備10之相機,諸如該成像裝置組20之一個或多個相機24至34,以擷取操作場景之影像。通常,該操作場景包括該設備10之操作者一般將會置身於該設備10之前並面對該控制面板72及/或該筆記型電腦74。
區塊140接著指導該處理器判定該註冊操作者之先前儲存影像是否匹配藉由執行區塊138所擷取之影像,如已在該註冊操作者之註冊期間所獲取之並儲存於該遠端伺服器上之影像。通常,執行影像處理以對執行區塊138所擷取影像中人臉面部進行識別,如在該遠端伺服器上執行影像處理。一經面部識別,則將自擷取影像中所導出的人類面部特徵與該註冊操作者相關之先前所儲存面部特徵相比較。諸如,此類比較可於遠端伺服器上執行或藉由設備10執行。比較結果既可由該設備10處理器判定又可由其接收。因此,該設備10操作處理 器以判定註冊操作者之先前儲存影像是否與執行區塊138所擷取影像相匹配。
若該處理器藉由區塊140判定所比較影像不相匹配,則該處理器指導執行圖12所示區塊142。在至少第一與第二實施例中,區塊142與區塊126(圖11)相同。區塊142執行後,區塊144接著指導該處理器判定該註冊操作者之身份是否被區塊142之電話呼叫所認證。
若該處理器藉由區塊144判定該註冊操作者之身份被電話呼叫所認證,則該處理器指導返回至區塊138,以上述方式重新擷取該操作場景之其他影像。
若該處理器藉由區塊144判定該註冊操作者之身份未被電話呼叫所認證,則該處理器指導執行區塊146。在至少第一與第二實施例中,區塊146與區塊130(圖11)相同。
儘管方法136展示無休止(即無限)循環,其中該處理器經由區塊140判定,所儲存與所擷取影像不相配且亦經區塊144判定該註冊操作者之身份得到證實,通常,一旦區塊特定有限次數內不與所儲存與所擷取影像匹配,則該處理器將繼續至區塊146。
在一些實施例中,忽略區塊142與144,且若該處理器藉由區塊140判定所儲存與所擷取影像不相配,則將方法繼續直接應用於區塊146。
區塊146執行後,該處理器涉及結束方法114(圖10)。結束方法114可包括諸如設定該設備10或選定之設備10特征及/或裝置為睡眠模式。
若該處理器藉由區塊140判定與該註冊操作者相關之儲存影像與藉由執行區塊138所擷取之影像相匹配,則執行區塊148。通常,區塊148指導該處理器儲存指示於記憶體中,諸如指示認證該註冊操作者之影像之註冊標記。程序在進行圖10之區塊134後返回至該方法114。
返回參考圖10,區塊150指導該處理器驗證該設備10之該註冊操作者之生物統計。通常,除任何生物統計資訊之外之生物統計為該註冊操作者之相機擷取影像或可自其處獲取。
參考圖13,152處通常所示為指導該處理器執行區塊150(圖10)之步驟之典型方法。方法152在區塊154處開始執行,其指導該處理器藉由該處理器判定該註冊操作者之生物統計。在至少第一與第二實施例中,該處理器由區塊154指導以提示該設備10操作者將其手指及/或手掌置放在指紋讀取器36(圖1與圖2)指紋讀取器視窗38上;以掃描操作此操作之個人之指紋;並且將指紋儲存於記憶體中。在一些實施例中,亦可操作該設備10以擷取置放手指及/或手掌於指紋讀取器36上之個人之影像,並且將此類影像傳輸至該遠端伺 服器,以進行進一步認證。在一些實施例中,執行區塊154包括傳輸該掃描指紋至該遠端伺服器。
區塊156指導該處理器判定該註冊操作者之先前儲存生物統計資料(如掃描指紋),諸如在該註冊操作者之註冊期間已經先前獲取且儲存於該遠端伺服器上之生物統計資料,是否與由區塊154判定之生物統計相匹配。該設備10及/或於該遠端伺服器處可能採用任何適當比較技術,如此操作該設備10處理器以判定或接收關於指示該註冊操作者之先前儲存生物統計是否匹配經執行區塊154所獲得之生物統計之判定。
若該處理器藉由區塊156判定所比較生物統計不相匹配,則該處理器指導執行圖13所示區塊158。在至少第一與第二實施例中,區塊158與區塊126(圖11)及區塊142(圖12)相同。區塊158執行後,區塊160接著指導該處理器判定該註冊操作者之身份是否被區塊158之電話呼叫所認證。
若該處理器藉由區塊160判定該註冊操作者之身份被電話呼叫所認證,則該處理器指導返回至區塊154,以上述方式重新測定該註冊操作者之生物統計。
若該處理器藉由區塊160判定該註冊操作者之身份未被電話呼叫所認證,則該處理器指導執行區塊162。在至少第一與第二實施例中,區塊162與區塊130(圖11)及區塊146(圖12)相同。
儘管方法152展示無休止(即無限)循環,其中該處理器經由區塊156判定,所儲存與所擷取影像不相配且亦經區塊160判定該註冊操作者之身份得到證實,通常,一旦區塊特定有限次數內不與所儲存與所量測生物統計匹配,則該處理器將繼續至區塊162。
在一些實施例中,忽略區塊158與160,且若該處理器藉由區塊156判定所儲存與所判定生物統計不相匹配,則將方法繼續直接應用於區塊162。
區塊162執行後,該處理器涉及結束方法114(圖10)。結束方法114可包括諸如設定該設備10或選定之設備10特征及/或裝置為睡眠模式。
若該處理器藉由區塊156判定與該註冊操作者相關之儲存生物統計與藉由執行區塊154所量測之生物統計相匹配,則執行區塊164。通常,區塊164指導該處理器儲存指示於記憶體中,諸如指示認證該註冊操作者之生物統計之註冊標記。程序在進行圖10之區塊150後返回至方法114。
返回參考圖10,區塊166指導該處理器以允許存取設備10特征。在至少第一與第二實施例中,允許存取設備10特征包括允許護照讀取器42與印表機54之使用,諸如分別導致至少護照讀取器42與印表機54自其睡眠模式進入其喚醒模式。
區塊168接著指導該設備10處理器以監控過該註冊操作者之接近度與影像。在至少第一與第二實 施例中,該設備10處理器操作以對該近接感測器78至輸出信號執行定期或連續監控。若在任何時候,該近接感測器78指示該註冊操作者未接近於該設備10或設備10相機無法擷取該註冊操作者之影像,該設備10可操作以將驗證裝置,尤其是護照讀取器42與印表機54,返回至其各自睡眠模式,包括立即返回。在一些實施例中,驗證裝置在返回至其各自睡眠模式前,該處理器將導致電話呼叫至該註冊操作者之行動電話。在一些實施例中,無法成功維持該註冊操作者之存在之指示及/或與該註冊操作者進行電話聯絡將導致當前儲存於該設備10記憶體中資料傳輸至該遠端伺服器及/或自該設備10記憶體處刪除。在一些實施例中,無法成功維持該註冊操作者之存在之指示及/或與該註冊操作者進行電話聯絡,缺少設備10特征之有序閉合將導致設備10之選定硬體及/或韌體組件之自動自毀。
在一些實施例中,該設備10處理器指導維持定期或連續通信,其可為與該遠端伺服器之加密通信。在此類實施例中,若設備10與遠端伺服器之間的通信丟失,則該處理器可被指導導致當前儲存資料之刪除。此外或替代地,在一些實施例中,一旦該設備10與該遠端伺服器之間的丟失通信,該處理器涉及導致該設備10之硬體及/或韌體之自毀。
區塊170指導該處理器隨時偵測該便攜箱12之閉合。在至少第一與第二實施例中,該感測器14 (圖1與圖2)輸出連接至該處理器,以便操作該處理器以監控或以其他方式接收該感測器14之指示該便攜箱12之閉合之輸出信號。
一旦偵測該便攜箱12之閉合,區塊172指導該處理器拒絕存取設備10特征。本文所述之區塊130(圖11)、區塊146(圖12)及區塊162(圖13)之說明適用於圖10之區塊172。
仍參考圖10,當區塊172執行後,該處理器指導結束方法114。
為便於說明,本文所述之方法114具有方法114執行不同步驟之特定順序。然而,可變化地,方法114之步驟可以不順序執行,包括藉由諸如多任務處理器同時執行。諸如,區塊118、134及150可以不同於圖10所示順序執行。在一些實施例中,註冊操作者之影像試圖在嘗試認證註冊操作者之接近度前認證。可變化地,一個或多個區塊118、134及150可忽略。此外或或者,可藉由作為驗證裝置之麥克風40操作設備10以記錄音訊資料;在該設備10處執行語音辨識或在遠端伺服器上引起語音辨識算法;在設備10處執行比較或在該遠端伺服器上引起在與該註冊操作者相關之儲存語音簽章與在該設備10處所記錄音訊資料或其語音辨識結果之間執行比較;及藉由此類音訊工具驗證註冊操作者。儘管圖10展示區塊170與172在區塊166與168後執行,通常,可隨時執行區塊170與172,包括回應便攜箱12 之閉合之異步偵測。在一些實施例中,操作該設備10及/或該設備10與該遠端伺服器所形成之系統以並行執行本文所述之方法與步驟。
因此,提供一操作一攜帶型驗證設備之方法,該方法包含:(a)判定攜帶型驗證設備之註冊操作者是否被證實;及(b)若註冊操作者得到證實,則允許存取攜帶型驗證設備之驗證設備。
其他特征與實施例
依據其他實施例,本文所述之防偽特征為表示程式碼之顏料,程式碼係於包括特殊字元、一系列字母數位字元與其組合之群組中選取。或者,本文所述之防偽特征為1維條形碼、一堆1維條形碼,2維條形碼(諸如資料矩陣或QR程式碼)或3維條形碼。此程式碼可包含額外或冗餘呈編碼形式之資訊,所以其通常在無密鑰或程式時解碼編碼資訊時,為不可讀或不可理解。當本文所述之防偽特征為表示程式碼之顏料,該顏料最佳為肉眼不可見。
在一些實施例中,本文所述之防偽特征之物理性質包括光學性質。本文所述之安全物品之光學性質指代來自發光物體之任何光譜以預訂顏色(預定波長)選擇性光纖回射(電磁輻射),其位於可見區(400至700nm),紅外線區(700至10,000nm,較佳為700至2500nm)或電磁譜(即位於整個波長範圍且較佳為200nm至2500nm)之紫外區(小於400nm)。該 光學性質較佳於包括反射光強度、反射波長、光學可變屬性、紅外吸收光強度、紅外吸收波長、發射光強度、發射波長、光偏振與其組合之群組中選取。此外,本文所述之防偽特征至光學特性可能較佳於包括光干涉特徵、紅外線吸收特徵、發射特性、光偏振特性與其組合之群組中選取。
光學可變元件為安全列印領域所熟知。光變元件(亦在本技術領域引用為側向彩色元件或變色元件)展示視角或入射角相關顏色,以及藉由常見可用彩色掃描、列印及複製辦公設備保護安全物品應對偽造及/或違法複製。該光學可變特徵以不同視角給予不同色彩印象。「不同色彩印象」,其指示該組件展示至少一個CIELAB(1976)系統之參數之差異,較佳展示不同「a*」值,不同「L*」值或不同「b*」值或展示兩個或三個以不同視角於「a*」、「b*」及「L*」中選取之不同值。與依據不同視角展示不同色彩或色彩印象之光變特征形成對比,色彩不變特性包括不展示色彩變更或色彩印象依據視角變化而變更之特徵。光學可變防偽特征之典型實例包含光學可變顏料,如膽甾相液晶聚合物塗層,或者可包括由光變墨水所構成之列印顏料,該光變墨水包括光變顏料,如薄膜干擾顏料、干擾塗層顏料、膽甾相液晶顏料或其混合物。
薄膜干擾顏料展示光變特徵為本領域技術人員所熟知並且在美國專利第4,705,300;美國專利第 4,705,356號;美國專利第4,721,271號;美國專利第5,084,351號;美國專利第5,214,530號;美國專利第5,281,480號;美國專利第5,383,995號;美國專利第5,569,535號,美國專利第5,571,624號與在與此等相關之文件中所揭示。薄膜干擾顏料包含法布里-珀羅(Fabry-Perot)反射器/電媒體/吸收器多層結構及更為較佳地包括一法布里-珀羅吸收器/電媒體/反射器/電媒體/吸收器多層結構,其中,吸收層部分傳輸與部分反射,該電媒體層為傳輸層,反射層反射具體用於安全領域中之入射光。
干擾塗層顏料包括但不限於:結構包括一於包括金屬芯,如鈦、銀、鋁、銅、鉻、鍺、鉬或塗有金屬氧化物所製成一層或多層鉭之群組中選取之材料,以及包括由合成或天然雲母、其他層狀硅酸鹽(如滑石、高嶺土與絲雲母)、玻璃(如鵬硅酸鹽)、二氧化硅(SiO2)、氧化鋁(Al2O3)、二氧化鈦(TiO2)、石墨與其中塗有一層或多層金屬氧化物(如二氧化鈦、氧化鋯、氧化錫、氧化鉻、氧化鎳與氧化銅)之混合物所製成芯之結構,本文以實例說明之該結構已在Chem.Rev.99(1999)(G.Pfaff與P.Reynders,第1963頁至第1981頁)與世界專利第20081083894號中說明。
膽甾相液晶以螺旋形超晶體結構垂直於其分子縱軸之形式展示分子順序。螺旋上層機構位於貫穿該 液晶材料之週期折射頻率調製之起源,其反過來導致所判定光之波長之選擇性傳輸與反射(干擾濾波器效效應)。膽甾相液晶聚合物可藉由使一個或多個交聯物質(向列化合物)與手性相主導以對準與定位而獲得。藉由具體改變包括溫度與溶劑濃度之可選取因素,以及變更手性組件之性質與向列及手性化合物之比率來調整螺距(即完成螺旋配置360°全程旋轉之上方距離)。受紫外線輻射之交聯藉由固定所需螺旋形式以預定義狀態凍結螺距,如此所產生膽甾相液晶材料之顏色則不再取決於外部因素,如溫度。
膽甾相液晶材料可接著藉由隨後碾碎該聚合物至所需粒度被塑造成膽甾相液晶顏料。由膽甾相液晶材料及其製備物所製成塗料、薄膜及顏料之實例於專利美國專利第5,211,877號;美國專利第5,362,315;美國專利第6,423,246號;歐洲專利第1 213 338 A1號;歐洲專利第1 046 692 A1號及歐洲專利第0 601 483 A1號中所揭示,各揭示以引用之方式併入本文中。
應當注意,本文所述之光變防偽特征之光變特徵不限制於該電磁譜之可見範圍。諸如,該光變防偽特征可能以至少一個視角展示所選取反射帶之不同位置及/或可見、紅外或紫外範圍內不同CIE(1976)色彩指標參數及/或自可見範圍至紅外範圍,或自紫外範圍至可見範圍,或自紫外範圍至紅外範圍之變色特性。
可藉由照明該光變防偽特征執行光變防偽特征之機器驗證,以便形成以第一視角由該防偽特征反射及/或折射第一束光以及以第二視角由該防偽特征反射及/或折射第二束光,該第一及第二束光具有光變防偽特征所導致之不同光譜成分,擷取該第一束光及第二束反射及/或折射光並且比較該可感知反射及/或折射光/顏色與兩種參考顏色。此類偵測器之實例可見於世界專利第2004/097716 A1號、第20121001077 A1號及第2013/045082 A1號中。
通常,本發明之至少一些實施例之防偽特征偵測器可按照或類似於以下說明而實施。首先,世界專利第2004/097716 A1號揭示了一種合適的防偽特征偵測器,以偵測光變防偽特征之物理性質。世界專利第2004/097716 A1號揭示了一種裝置,其包含具有不同光譜特性之至少兩種光源,以為光變防偽特征提供連續照明;具有會聚光學之至少兩種光電偵測器,以收集至少以兩種預定於與不同觀測角度之該防偽特征之反射光,並傳遞對應於該收集光強度之電信號;類比轉數位轉換、處理、控制及記憶工具,以控制該光源,數位化與儲存所反射強度值,以比較該強度值與先前儲存相應參考值,及以自比較結果中獲得可靠性指標,所有均依據預定義之算法並使用預建立之決策基準,特徵在於該裝置包含廣角照明光學器件,以將該光源之光引導至該防偽特征。
世界專利第2012/001077 A1號揭示了一種合適的防偽特征偵測器,以偵測光變防偽特征之物理性質。世界專利第2012/001077 A1號揭示了一種裝置,其包括:a)一光源,其經組態以照明該光學可變防偽特征,以便以第一視角形成由該防偽特征反射之第一束光以及以第二視角形成由該防偽特征反射之第二束光,該第一與第二束光具有該光學可變特征結果之不同光譜成分;b)一棱鏡,其折射該第二束光,以便重新定向該第二反射光;c)一光學感測器,其同時擷取該第一束光與該第二反射光;及d)一處理單元,其基於該所擷取第一束光與該第二反射光判定該光學可變防偽特征之光學特徵。世界專利第2013/045082 A1號揭示了一種合適的防衛特征偵測器,以偵測光變防衛特征之物理特徵,該裝置包含一光折射材料板,該板具有兩個表面與一排位於至少該表面其中之一上之光折射突出部或凹處,並置於該裝置中,以便在偏離彼此情況下,提供直接視圖與穿過該板至至少該光變防偽特征之部分上之視圖,穿過該板之視圖為角度偏轉視圖,其係由於光於突出部或凹處上折射而產生。
基於發射特性之防偽特征作為發光材料為本領域所知。發光材料在安全應用中作為標記材料廣泛使用。發光材料可為無機材料(無機主晶或摻雜發光離子之玻璃)、有機或有機金屬(發光離子與有機配體複合物)物質。發光材料可以在電磁譜中吸收某些類型能量, 即紫外線、VIS及紅外線區,在其上作用並隨後發射至少部分此吸收之能量作為電磁輻射。藉由暴露特定波長光並分子發射光偵測發光材料。下變頻發光材料以高頻率(短波長)吸收電磁輻射並且以低頻率(長波長)至少重發射部分電磁輻射。上頻率發光材料以低頻率吸收電磁輻射並且以高頻率至少重發射部分電磁輻射。發光材料之光發射來源於原子或分子中激發態。發光材料可分為:(i)磷光材料,其中,在您激發輻射移除後觀察到時間延遲輻射發射(通常,衰減壽命自約大於1μs至100s),以及(ii)螢光材料,其中,一旦觀察到激發,則激起輻射發射(通常,衰減壽命小於1μs)。螢光與磷光化合物均適合機讀防偽特征之實現。在磷光情況下,亦需要執行衰減特徵之量測並用作機讀特征。
偵測發光安全特徵之物理性質之防偽特征偵測器可包含使用激發光照明發光防偽特征之光源及光感測器(亦在本領域稱為光偵測器),用於量測與背景輻射強度相對之發光強度。相位偵測器可用於抑制背景信號。依據用於偵測發光材料之部分光譜,該光源可為白熾燈,通常為使用機械或光電裝置傳遞脈動光之波長約在400nm至2500nm之間,或閃光燈(如氙氣高壓閃光燈)或雷射燈或在紫外線、可見光或紅外區中發射之發光二極體(LED),通常為波長約在250nm至1000nm之間。該光源可能由驅動電流(如LED)或由驅動電壓(如放電燈)通電。該光感測器或光電偵測器可為 諸如二極體(單個或陣列)、光電晶體管或光敏電阻電路、線型CMOS或CCD感測器。
包含紅外(IR)吸收材料之防偽特征於安全應用中所廣泛熟知與應用。由於電子躍遷位於如上所定義之光譜範圍約700nm與2500nm之間,其是基於電磁輻射之吸收。在機器驗證安全文件之域中,較佳範圍在700nm至1500nm之間,且最較佳範圍在800nm至1000nm之間。諸如,紅外吸收特征已經由自動貨幣處理單元於鈔票中使用,應用於銀行業與自動售貨應用(自動取款機、自動售貨機等)中,以便識別通貨券及驗證其真實性,尤其是自彩色影印機所製造複物品中區別開。紅外吸收材料包括無機材料、包含大量顯示紅外吸收為作為協同效應之紅外吸收原子或離子或實體之玻璃。紅外吸收有機化合物及紅外吸收有機金屬化合物(陽離子複合物與其配體,其中,單獨陽離子及/或單獨配體或兩者結合具有紅外吸收屬性)。紅外吸收化合物之典型實例包括其中炭黑、醌二銨或銨鹽、聚次甲基(如青色素、方酸菁、甲基螢光染料),酞菁或萘酞菁型(紅外吸收PI系統)、二硫綸、誇特銳烯酰亞胺、金屬(諸如過渡金屬或鑭系)、鹽類(諸如氟化物、氯化物、溴化物、碘化物、硝酸鹽、亞硝酸鹽、亞硫酸鹽、硫酸鹽、磷酸鹽、碳酸、硼酸鹽、苯甲酸鹽、乙酸鹽、氯酸鹽、六硼化物、鉬酸鹽、錳酸鹽、高鐵酸鹽、硫酸酯、有機磺酸、有機磷酸酯及膦羧基鎢酸鹽)、金屬氧化物(諸 如摻銦錫氧化物、奈米微粒形式銻氧化錫、摻錫氧化物、SnO4晶體之協同性質)、金屬氮化物。包含過渡元素化合物,且紅外吸收是過渡元素原子或離子之三維外殼內電子躍遷之結果的紅外吸收化合物(諸如世界專利第2007/060133 A2號中所述的化合物)亦將用於本發明。
防偽特征之機器驗證包含一個或多個可能藉由使用紅外驗證裝置執行之紅外吸收化合物,紅外驗證設備包含一個或多個紅外源、一個或多個紅外偵測器、類比轉數位轉換器及處理器。該防偽特征包含一個或多個由一個或多個紅外源同時或隨後照明之紅外吸收化合物,該一個或多個紅外偵測器偵測對應於由該防偽特征反射之光強度之信號,該類比轉數位轉換器轉換該信號為數位資訊,該處理器將其與儲存於資料庫中參考相比較。該紅外驗證裝置接著輸出正信號(指示該防偽特征為真)或負信號(指示該防偽特征為假)。可選地,該紅外驗證裝置可包含一個或多個光擴散元件(如冷凝器),一個或多個透鏡總成(如聚焦或准直透鏡),一個或多個反射元件(如鏡,尤其為半透明鏡),一個或多個光分散或繞射元件(如棱鏡、全像圖或光柵)及一個或多個濾光器。在一配置中,該紅外光源照明包含以給定角度穿過擴散器或冷凝器之一個或多個紅外吸收化合物的防偽特征,且該紅外偵測器接收易相同角度穿過准直透鏡總成之反射光。可選棱鏡、全像圖或光柵既可 能被置於紅外光源與該防偽特征之間,以使用單色輻射照明該防偽特征,亦可位於該防偽特征與該偵測器之間,以該偵測器提供單色反射光。
在另一配置中(於世界專利第00/070536 A1號中所說明),紅外光穿過聚焦透鏡總成射出並藉由半透明鏡偏離至防偽特征,照明方向大體上與該防偽特征垂直。自安全裝置反射偏離之光藉由第二透鏡總成平行並指向棱鏡與全像圖,以產生光譜,且亦以一方向大體上垂直於該防偽特征。最後,所產生光譜聚焦於第三透鏡總成朝向包含多個紅外偵測器的偵測器總成,每個均對電磁譜之紅外區之不同且有限之範圍敏感。
依據所使用之電磁譜之區域,該紅外源可包含一個或多個紅外LED(尤其為GaAs與AIGaAs),一個或多個半導體雷射二極體(尤其為InGaAsP),一個或多個白熾燈(如鎢),一個或多個鹵素燈,一個或多個熱輻射器(鎳鉻合金),一個或多個氙氣燈或其組合。對於包含一個或多個紅外吸收化合物的防偽特征之機器驗證,較佳紅外源為GaAs與AIGaAs LED,以及InGaAsP雷射二極體。紅外偵測器於包括光電放大器、熱偵測器與量子偵測器之群組中選取。對於紅外吸收化合物之機器驗證,較佳為量子偵測器。該形式包括光電偵測器,如Ge(800至1800nm)或InGaAs(700至1700nm),光導偵測器,如PbS(1000至3600nm)或PbSe(1500至5800nm)及CCO或CMOS感測器 (400至1000nm)。特別較佳為Ge或InGaAs偵測器,其對可作為陣列配置之窄頻紅外源敏感(即「波長選取」偵測器),因此隨波長而變產生一連串反射光之強度。CCO與CMOS感測器之優勢在於其可作為線型感測器或作為二維感測器,該二維感測器能夠提供包含一個或多個紅外吸收化合物之防偽特征之影像。在任何情況下,偵測器所提供之回應既可為依據單點照明像以一個或多個波長反射光之強度,亦可為防偽特征之整體影像,將回應與參考相比較以輸出正或負信號。
防偽特征包含一個或多個可包括顏料、影像、標記、文字、數位或代碼(如條形碼或二維碼)之紅外吸收化合物。該防偽特征可由包含一個或多個紅外吸收化合物之塗佈組合物構成,或可由包含一個或多個紅外吸收化合物之第一部分與包含一個或多個化合物於電磁譜(如UV或可見)之另一區域中吸收之第二部分構成。當該第二部分包含於該電磁譜之可見區域中吸收之化合物,該防偽特征可能以該第一與第二部分建立影像之方式構思,由塗佈組合物所構成兩部分之顏色在可見光譜中相匹配。因此,該兩部分對於人眼在本質上是無法辨別的。該第一與第二部分可能相鄰,諸如相互重疊或以間隙隔開。在此情況下,該驗證裝置可包含一個或多個於光譜可見部分中發射之源(諸如紅及/或綠LED)及一個或多個於光譜之紅外部分中發射之源(諸如一個或多個選擇性波長之GsAs LED),該偵測器為CMOS 或CCO感測器。可選地,該驗證裝置可經由紫外源(如紫外LED)完成,如專利2005/0139681中所闡明。該防偽特征接著相繼由一個或多個可見源,一個或多個紅外源及一個或多個可選紫外源照明,且該CMOS或CCO感測器在每種照明下拍攝防偽特征之圖片。此提供一組可單獨使用或以任何方式組合使用之影像,單獨圖片或組合圖片接著與儲存於資料庫中引用影像相比較。
有可能以此種方式實現極其高品質輸出正或負信號。如專利WO 01/024106 A1中所示,其中,三種不同光源(紫外、可見、紅外)用於照明(按順序)印有三種不同塗佈組合物之二維條形碼,每個均包含於三個各自區域吸收之化合物。對應於三個各自區域之該二維條形碼之影像依次油感測器(如CMOS或CCO感測器)拍攝,且接著組合此等影像以產生一個包含與三個各自區域相關之資訊之多維條形碼。或者,自訂感測器可能設計有對三個各自區域敏感之濾波器(以像素級),以便二維條形碼可能被三個不同光源同時且大體上照明,且多維條形碼可能於一照面中產生。
基於光偏轉特性之防偽特征之實例包括膽甾相液晶材料。如上所述,膽甾相液晶以螺旋形超晶體結構垂直於其分子縱軸之形式展示分子順序。螺旋分子排列之特殊情況導致膽甾相液晶材料展示分散未偏振入射光至不同偏振組合物之性質,即左或右圓偏轉反射光取決於旋轉螺旋之感覺。由於人眼無法偵測其接收光之偏 振狀態,諸如膽甾相液晶材料之圓偏振效應,偏手性差異可藉由量測自該膽甾相液晶材料反射光之偏振之機測而偵測。
基於防偽特征之偵測膽甾相液晶材料之防偽特征偵測器可包括一個或多個光源及一個或多個包括一個或多個偏振選擇組件之接收器。該一個或多個光源可能於環境光、白熾燈、雷射二極體、發光二極體及所有具有濾色器之類型光源中選取。該一個或多個偏振選擇組件可為被動工具,以偏振濾波器,即左或右圓偏轉濾波器或毗鄰兩者。此允許藉由判定該材料發射光之偏振狀態判定螺距膽甾相液晶材料之旋轉感覺。或者,基於防偽特征之膽甾相液晶材料之驗證可能藉由使用自至少一個偏振光源之圓偏振光而執行。
或者,基於防偽特征之膽甾相液晶材料之驗證可能藉由使用光電驗證裝置而執行,該設備包含至少一個與圓偏振濾波器及/或與圓偏振光源所結合之光電池組或包含與圓偏振濾波器及/或圓偏振光源所結合之光電相機,如線型CCO感測器陣列、二維CCO影像感測器陣列、線型CMOS影像感測器陣列或二維CMOS影像感測器陣列。可選地,本文所述之圓偏振濾波器或圓偏振光源可與濾色器相結合,以選取特定光譜域並增強自液晶材料反射光與自背景反射光之對比率。此類偵測器之實例可見於美國專利第6,570,648號與世界專利第2009/121605 A1號中。
依據其他實施例,該防偽特征之物理性質包括不同光學性質之組合,譬如光變特性與反射能力以及光學可變特性與光偏振特性。基於光變特性與光偏振特性之防偽特征之典型事例包括基於本文所述之防偽特征之膽甾相液晶材料。
依據其他實施例,本文所述之防偽特征之物理性質包括磁性質。磁性材料作為標識材料廣泛應用於安全應用中,以給予安全物品一附加、隱蔽及安全之元件,其可藉由電子方式輕易感測。磁性化合物展示鐵磁型或亞鐵磁型之特定與可檢測磁性,並包括永磁化合物(矯頑性Hc>1000A/m硬磁化合物)與可磁化化合物(依據IEC60404-1(2000)矯頑性Hc 1000A/m軟磁化合物)。磁性化合物之典型實例包括鐵、鎳、鈷、錳及其磁性合金、羰基鐵、二氧化鉻CrO2、磁性氧化鐵(如Fe2O3;Fe3O4)、磁性鐵氧體、M(II)Fe(III)2O4及六角鐵氧體M(II)Fe(III)12O19、磁性石榴石M(III)3Fe(III)5O12(如釔鐵石榴石Y3Fe5O12)及其具有永久磁化之磁同構替代產品與粒子(如CoFe2O4)。磁性材料以磁通密度B對所施加外部磁場H之依賴性為顯著特徵。
在低磁場H下,磁通密度B大約與H成比例,即B=μH(μ為相對導磁率)。磁化功能B(H)之非線型行為通常於高磁場H處觀察到,其中μ最終等於一, 即接近磁化飽及。對於諸多磁性材料,在將磁場H之強度自飽及值減少至零時,B保持在某個定值Br,稱之為剩磁。如要將B再次返回至零,稱之為矯頑磁性之負磁場Hc必須應用於材料。此種行為稱之為磁滯,且此類材料之B(H)曲綫或磁化特性稱之為磁滯曲綫。
防偽特征之機器驗證包含一個或多個可能藉由使用磁性偵測設備(磁性偵測器)執行之磁性材料,磁性設備包含一個或多個磁性感測器、類比轉數位轉換器及處理器。可選地,該磁性偵測裝置可包含一個或多個永久磁鐵及/或電磁鐵形式之磁化單元,以及一個或多個放大器。該一個或多個磁性感測器與該可選一個或多個磁化單元可移動地安裝於一個或多個線型引線上或安裝於一個或多個圓筒上,並具有一個或多個步進馬達(線型或圓型)。或者,該一個或多個磁性感測器與該一個或多個可選磁化單元可作為多組或陣列提供,每組或陣列處理器自身線型引線或圓筒及其自身步進機(線型或圓型),並能夠獨立移動。攜帶該防偽特征之該安全物品包含一個或多個接著可經由文件指導單元傳達至該磁性偵測單元之磁性材料。由於電壓、電阻或電流之變異取決於所使用磁性感測器之類型,該一個或多個磁性感測器與包含在該磁性偵測單元中之該一個或多個可選磁化在安裝於一個或對個線型引線上時可向前或向後移動,或當其一起或以單獨群組或陣列形式安裝於一個或 多個柱體上時,以所選序列與所需速度循環移動,以偵測包含於該防偽特征內之資訊。在可選放大與數位轉換後,偵測資訊接著被傳送至該處理器,其中,其與包含於資料庫中參考值與臨限值相比較。接著輸出正或負信號。
當該防偽特征包含一個或多個高矯頑力材料(擁有剩磁),該一個或多個磁性感測器測控該剩磁之強度。當該防偽特征包含一個或多個低矯頑力材料(不具有可量測之剩磁且需要外部磁場H進行磁化),由於存在該一個或多個低矯頑力材料之導磁率,該一個或多個磁性感測器會量測磁場H之變異。外部磁場可由一個或多個永久磁鐵,及/或一個或多個電磁鐵所提供。有利地,該一個或多個永久磁鐵及/或該一個或多個電磁鐵包括於該一個或多個磁性感測器內。
通常,磁性感測器為一可用作偵測磁場之感測器。依據該磁性材料與該磁性偵測裝置之具體實施例,可能使用不同類型之磁性感測器。已知磁性感測器諸如電感式感測器(包含線圈),磁通門感測器(包含具有兩個繞線線圈之薄鐵磁芯,一個用於勵磁,一個用於偵測),磁阻感測器,其基於所應用之磁場經歷阻力增加,霍爾效應感測器,其中產生基於所應用之磁場之電壓,以及磁光感測器。適合於磁性化合物之機器偵測之磁阻感測器包括經典磁阻感測器、各向異性磁阻感測器(AMR)與巨磁阻感測器(GMR)。通常,經由該 防偽特征所產生之信號包含一個或多個依據該一個或多個磁性感測器之磁性材料,且該一個或多個特可選磁化單元比較弱,因此需要放大電路。有利地,為限制放大電路誘發之噪聲以及相關信噪比之降低之目的該一個或多個磁性感測器之每一個擁有其自身放大電路,或者,當以組或陣列提供該一個或多個磁性感測器時,放大電路與該組或陣列耦接。
該一個或多個磁性材料可能被整合於需直接列印或塗層於該安全物品上之塗層組合物中,或者藉由列印或塗層組要應用或整合於該安全物品中之螺紋、條帶、金屬薄片。該塗層組合物可以諸如以程式碼、影像、特征、文字或顏料之形式,既可連續地應用,建立輕易偵測平原區,亦僅可在特定區域應用。當該塗層組合物作為文字列印,可使用稱之為磁墨水字符識別(MICR)感測器之特定類型磁性感測器讀取該文字,如專利US 2009/152 356 A1所述。
除該一個或多個磁性材料外,該塗層組合物可包含於電磁譜之紫外、可見或紅外區中吸收之色素或顏料。整個防偽特征可由包含一個或多個磁性材料之塗層組合物構成,或由包含該一個或多個磁性材料之第一部分構成,以及不包括磁性材料之第二部分構成。該防偽特征可能以該第一與第二部分建立影像之方式構思,由塗佈組合物所構成兩部分之顏色在可見光譜中相匹配。因此,該兩部分對於人眼在本質上是無法辨別的, 該第一部分包含一個或多個僅可使用上述磁性偵測裝置偵測之磁性材料。該第一與第二部分可能相鄰,相互重疊或以間隙隔開。
有利地,該防偽特征包含一個或多個可能由多個具有不同磁性之磁區構成,互相相鄰,且相互重疊或之間存在間隙。諸如,專利US 2013/082105 A1揭示一檢查具有安全元件與多個磁區之價值文件之方法,其包括至少具有高矯頑力磁性材料之高矯頑力磁區,具有低矯頑力磁性材料之低矯頑力磁區,以及可選地,組合磁區,其同時包含該高矯頑力磁性材料與該低矯頑力磁性材料。可基於其具體磁回應準確地區分此三個磁區。
依據其他實施例,本文所述之防偽特征之物理性質包括光學性質之組合,尤其是光學可變性與磁特性。基於光學可變次特性之防偽特征之典型實例包括但不限於:磁性薄膜干擾材料、磁性包覆顏料與磁性膽甾相液晶材料。磁性薄膜干擾材料,尤其為磁性薄膜干擾顏料粒子為本領域技術人員所熟知並在專利,如美國專利第4,838,648號;世界專利第2002/073250 A2號;歐洲專利第0 686 675 81號;世界專利第2003/000801 A2號;美國專利第6,838,166號;世界專利第2007/131833 A1號;歐洲專利第2 402 401 A1號與在個中引用之文件中所揭示。磁性薄膜干擾顏料粒子之典型實例包含具有五層法布里-珀羅多層結構之 顏料粒子及/或具有六層法布里-珀羅多層結構之顏料粒子及/或具有七層法布里-珀羅多層結構之顏料粒子。五層法布里-珀羅多層結構包括吸收器/電媒體/反射器/電媒體/吸收器多層結構,其中,該反射器及/或該減震器亦為磁層。六層法布里-珀羅多層結構包括吸收器/電媒體/反射器/磁性/電媒體/吸收器多層結構。七層法布里-珀羅多層結構包括吸收器/電媒體/反射器/磁性/反射器/電媒體/吸收器多層結構。
磁性膽甾相液晶顏料粒子展示光變特徵包括但不限於:磁性單層膽甾相液晶顏料粒子與磁性多層膽甾相液晶顏料粒子。此類顏料粒子實例於世界專利第2006/063926 A1號;美國專利第6,582,781號;及美國專利第6,531,221號中所揭示。世界專利第2006/063926 A1號揭示由此獲取具有高亮度之單層與顏料粒子以及具有其他特定性質之變色性質,如可磁化性。所揭示單層與顏料粒子,其藉由通信該單層由此獲取,包括三維交聯式甾相液晶混合物與磁性奈米顆粒。美國專利第6,582,781號與美國專利第6,410,130號揭示薄片狀膽甾多層顏料粒子,其包含序列A1/B/A2,其中,A1與A2可能相同或不同,且每個均包含至少一個膽甾層,且B為吸收全部或部分由層A1與A2所傳輸之光之夾層,並賦予磁性質至該夾層。美國專利第6,531,221號揭示薄片狀膽甾多層顏料粒子,其包 含序列A/B與可選序列C,其中,A與C未吸收層,包含賦予磁性質之顏料粒子,且B為膽甾層。
依據其他實施例,本文所述之防偽特征之物理性質包括導電性質。包含一個或多個導電材料之防偽特征可藉由簡單偵測裝置偵測,如與該防偽特征接觸之電極電路。有利地,該偵測裝置包含非接觸式電子工具,如電感或電容式感測器。電容式感測器使用以高頻率(通常於500kHz至1MHz)振盪之電場。包含一個或多個導電材料之防偽特征之電容式感測器變更感測器之電容,其反過來在感測器中產生一電流。感測器電子產生一校準電壓,其與電流大小成比例,由此指示包含一個或多個導電材料之防偽特征之存在或缺乏。電感式感測器使用經交流電流通過一個或多個線圈所產生之振盪磁場。當該振盪磁場與該包含一個或多個導電材料之防偽特征交互時,產生一渦流(亦稱之為感應電流),其產生一抵抗電感式感測器之振盪場之振盪磁場。反過來又在電感式感測器中產生一電流,該電流經感測器電子轉換成一校準電壓,如先前電容式感測器所述。在安全領域中,電容感測器通常為較佳,原因為無需與環境(基質或周圍硬體)互相作用即能夠偵測小導電元件。諸如,美國專利第5,650,729號描述一導電條偵測器,其包含由拉長導電元件及橫向隔開導電部件定義之電容器。當導電帶大體上平行於電容器經過之元件時,監控電路監 控器之電容器電容變更並指示電容變更是由於導電條之存在。
除該一個或多個導電材料外,該防偽特征亦可包含一個或多個對感應電流及/或感應電壓作出反應之材料,如電致發光材料或電致變色材料。此情況下,該防偽特征之該一個或多個導電材料使用發光材料或該電致變色材料至顏色變更射出之光進行間接偵測。
該導電材料可為一塊塗層於聚合物基質(如PET、PVC或BOPP(雙軸取向聚丙烯))上之金屬,如鋁、銅、鎳、鐵、鉛、鋅及錫,及其合金,以螺紋(鍍金屬或部分脫金屬)、條帶、金屬薄片或貼花紙形式,應用至或嵌入至該安全物品之基質中。在最簡單形式中,金屬線可能於該基質(塑料如BOPP、木漿或棉槳)處理。該一個或多個導電材料可能亦嵌入在聚合物基體中,如美國專利第2014/291495號所說明。該基體包含一個或多個不導電、透明或非透明熱塑性聚合物,諸如PC(聚碳酸酯,尤其為雙酚A聚碳酸酯)、PET(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MMA(聚甲基丙烯酸甲酯)、TPU(熱塑性聚氨酯彈性體)、PE(聚乙烯)、PP(聚丙烯)、PI(聚醯亞胺)、PVC(聚氯乙烯)、聚苯乙烯、聚丙烯酸酯及甲基丙烯酸酯、乙烯基酯及共聚物及/或其混合物。
該一個或多個嵌入在聚合物基體中的導電材料(例如為以金屬奈米微粒,尤其是銀奈米粒子、以一 個或多個導電層處理之顏料表面(如美國專利第7,416,688號所說明))包含導電線芯之顏料(如歐洲專利第2 220171 B1號所說明)、導電混合氧化物,如ZnO(氧化鋅)、ITO(銦錫氧化物)或ATO(摻銻二氧化錫),及碳衍生物,如富勒烯、石墨烯與碳奈米管(尤其稱之為MWNT,表示多壁碳奈米管,極易生產並展示高於SWNT(單壁碳奈米管)之導電性)。有利地,以一個或多個導電層處理之顏料表面係基於低廉型芯材料,如由導電層圍繞之二氧化鈦、合成或天然雲母,其他層狀矽酸鹽、二氧化硅或氧化鋁。較佳為以導電層處理之顏料表面(亦稱為沿著塗層或列印之方向定位之葉狀顏料)能夠展示高縱橫比,從而提高安全物品之導電性。或者,高共軛聚合物可用作一個或多個導電材料。其可具有不需要聚合物基體之優勢,且其能夠構建透明柔性層。此類高共軛聚合物在世界專利第2013/135339 A2號、世界專利第2013/120590 A1號、世界專利第2013/159862 A1號及世界專利第20131159863 A1號中示出說明。較佳高共軛聚合物為聚苯胺、聚噻吩(尤其為PEDOT/PSS,藉由共聚3,4-乙烯二氧噻吩與苯乙烯磺酸鹽獲得)、聚芴、聚對苯乙烯及聚吡咯。特別較佳為PEDOT/PSS,其展示良好導電性(接近ITO(銦錫氧化物))、高透明性與良好柔韌性及機械阻力。有利地,且出於先前所解釋之原因,該防偽特征包含:一個或多個導電材料可包含一個或多 個發光材料。該一個或多個發光材料於包含發光分子(同樣溶解於聚合物基體中)、發光顏料(分散在該聚合物基體中)、半導體量子點(如CdSe、ZnS、ZnSe、CdZnSe、CdS、InAs、InP、CdSeS)、發光聚合物(於美國專利2014/291495中全面說明)及表面為一層發光層之顏料之群組中選取。或者或此外,該防偽特征包含一個或多個可包含一個或多個電致變色材料之導電材料。該一個或多個電致變色材料可能於包括聚合物電致變色材料、非聚合物電致變色材料與由此混合物之群組中選取。電致變色材料之詳細清單可於美國專利第8,243,356號中查看,其以引用之方式併入本文中。
儘管已經說明與闡述本發明之實施例,但此類實施例應當僅視為本發明之例證。本發明可包括本文未詳細說明或闡述之變體。因此,依照相應請求項,本文中描述與闡明之實施例不應解釋為對本發明的限制。
10‧‧‧設備
12‧‧‧便攜箱
14‧‧‧感測器
16‧‧‧襯墊
18‧‧‧成像裝置外殼
20‧‧‧成像裝置組
22‧‧‧鉸鏈
28‧‧‧相機
30‧‧‧相機
36‧‧‧指紋讀取器
38‧‧‧指紋讀取器視窗
42‧‧‧護照讀取器
44‧‧‧插槽
46‧‧‧照明裝置
48‧‧‧鏡
50‧‧‧光源
54‧‧‧印表機
56‧‧‧印表機插槽
58‧‧‧檢修孔蓋板
72‧‧‧控制面板
74‧‧‧筆記型電腦
76‧‧‧通信模組
82‧‧‧電池組源
86‧‧‧電池組充電器

Claims (17)

  1. 一種用於驗證、證實與認證一安全物品之行動攜帶型設備,該設備包含:(a)一罩殼,其安全地容納該設備之組件;(b)一驗證裝置,其可操作以驗證該安全物品;(c)一電源,較佳為太陽能型、不同類型的電池組、不間斷電源供應器、不同類型充電設施及/或任何能源;(d)一成像裝置,其用於在相反方向及/或多個方向上同時成像;(e)一可程式化且可組態控制面板;(f)一資訊處理單元;及(g)一列印裝置,其用於在該安全物品上列印及/或加特殊標記,其中該成像裝置可攜帶地耦接至該驗證裝置;且其中該控制面板被配置成連接至該資訊處理單元及該設備之其他組件的一介面命令及控制中心。
  2. 如請求項1所述之設備,其中該控制面板包含一處理電路與一記憶體電路。
  3. 如請求項1或2所述之設備,其中該資訊處理單元為一計算裝置。
  4. 如請求項1所述之設備,其中該罩殼可組態 成一閉合與一開啟組態。
  5. 如請求項1所述之設備,其中該罩殼進一步包含一手柄、一個或若干個輪子及/或一鎖。
  6. 如請求項1所述之設備,其進一步包含一成像支援部件,其中該成像支援部件可定位以允許該成像裝置擷取,較佳同時擷取,該設備之一操作者與如大體上在對側的位於另一位置處之一個人之影像。
  7. 如請求項1所述之設備,其進一步包含一生物統計裝置。
  8. 如請求項1所述之設備,其進一步包含一通信模組,用於與該遠端基礎架構進行通信。
  9. 如請求項1所述之設備,其進一步包含一光源,較佳為在護照讀取器之外部的紫外光及/或可見光。
  10. 如請求項1所述之設備,其中該電源包含一個或多個蓄電池。
  11. 如請求項1所述之設備,其中該電源包含太陽能面板。
  12. 如請求項1所述之設備,其進一步包含一篡改偵測件,較佳為一運動感測器及/或電線。
  13. 一種用於操作如前述請求項中任一項所述之用於驗證一安全物品之一攜帶型設備的方法,該 方法包含以下步驟:(a)在該設備之一罩殼之一打開組態中,較佳反復地判定該攜帶型驗證設備之一註冊操作者是否被證實及/或在附近;及(b)若該註冊操作者被證實及/或在附近,則允許及/或維持對該攜帶型驗證設備之一驗證裝置的存取。
  14. 如請求項13所述之方法,其中該操作者之該證實藉由近接感測器、影像及/或生物統計而發生。
  15. 如請求項13或14所述之方法,其中篡改實例係由一運動感測器及/或電線所偵測。
  16. 如請求項15所述之方法,其中在偵測到篡改的情況下,控制面板將被撤銷啟動。
  17. 如請求項15所述之方法,其中在偵測到篡改后,即刻傳輸及/或刪除軟體、解決方案、程式碼及/或所儲存資料,及/或停用該裝置之組件。
TW105111113A 2015-04-10 2016-04-08 用於驗證安全物品之行動攜帶型設備及操作攜帶型驗證設備之方法 TW201636901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201562145924P 2015-04-10 2015-04-10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636901A true TW201636901A (zh) 2016-10-16

Family

ID=5575226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5111113A TW201636901A (zh) 2015-04-10 2016-04-08 用於驗證安全物品之行動攜帶型設備及操作攜帶型驗證設備之方法

Country Status (10)

Country Link
US (1) US10713347B2 (zh)
EP (1) EP3281182B1 (zh)
JP (1) JP6682743B2 (zh)
CN (1) CN107438851B (zh)
CA (1) CA2978660C (zh)
MY (1) MY188552A (zh)
RU (1) RU2703124C2 (zh)
TW (1) TW201636901A (zh)
UA (1) UA123007C2 (zh)
WO (1) WO2016162479A1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1288479B2 (en) 2017-04-28 2022-03-29 The Board Of Trustees Of The Leland Stanford Junior University Acoustic biometric touch scanner
TWI766985B (zh) * 2017-04-28 2022-06-11 李蘭史丹佛學院理事會 聲學生物特徵觸摸掃描儀及生成生物特徵圖像的方法
TWI782074B (zh) * 2017-08-22 2022-11-01 荷蘭商露明控股公司 生物特徵識別系統,行動裝置以及區分物件之生物組織與非生物材料之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774455B2 (en) 2011-03-02 2014-07-08 Raf Technology, Inc. Document fingerprinting
US9443298B2 (en) 2012-03-02 2016-09-13 Authentect, Inc. Digital fingerprinting object authentication and anti-counterfeiting system
US9964488B2 (en) * 2015-09-21 2018-05-08 UbiQD, Inc. Methods of authenticating security inks
JP6592107B2 (ja) * 2015-12-18 2019-10-16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生体認証装置およびシステム
US10037537B2 (en) 2016-02-19 2018-07-31 Alitheon, Inc. Personal history in track and trace system
EP3236401A1 (en) 2016-04-18 2017-10-25 Alitheon, Inc. Authentication-triggered processes
US10740767B2 (en) 2016-06-28 2020-08-11 Alitheon, Inc. Centralized databases storing digital fingerprints of objects for collaborative authentication
US10915612B2 (en) 2016-07-05 2021-02-09 Alitheon, Inc. Authenticated production
US10902540B2 (en) * 2016-08-12 2021-01-26 Alitheon, Inc. Event-driven authentication of physical objects
US10839528B2 (en) 2016-08-19 2020-11-17 Alitheon, Inc. Authentication-based tracking
US10468129B2 (en) * 2016-09-16 2019-11-05 David Lyle Schneider Biometric medical antifraud and consent system
EP3549363B1 (en) * 2016-11-29 2023-04-26 P&P Ultra G Ltd. Preventing unauthorized use of devices
EP3336781A1 (en) * 2016-12-13 2018-06-20 Sigma-Aldrich International GmbH Electronics assembly for wireless transmission of at least one status information
CN106603569A (zh) * 2017-01-03 2017-04-26 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 多生物特征融合社会保险身份认证系统和身份认证方法
DE102017116736B3 (de) * 2017-07-25 2018-12-13 Infineon Technologies Ag Chipkartenmodul, verfahren zum herstellen eines chipkartenmoduls, chipkarte und verfahren zum prüfen eines chipkartenmoduls
US11062118B2 (en) 2017-07-25 2021-07-13 Alitheon, Inc. Model-based digital fingerprinting
US11087013B2 (en) 2018-01-22 2021-08-10 Alitheon, Inc. Secure digital fingerprint key object database
US10963670B2 (en) 2019-02-06 2021-03-30 Alitheon, Inc. Object change detection and measurement using digital fingerprints
EP3734506A1 (en) 2019-05-02 2020-11-04 Alitheon, Inc. Automated authentication region localization and capture
EP3736717A1 (en) 2019-05-10 2020-11-11 Alitheon, Inc. Loop chain digital fingerprint method and system
CN110287738B (zh) * 2019-06-06 2024-05-17 深圳市金泰克半导体有限公司 数据存储装置及其数据保护方法
US11238146B2 (en) 2019-10-17 2022-02-01 Alitheon, Inc. Securing composite objects using digital fingerprints
EP3859603A1 (en) 2020-01-28 2021-08-04 Alitheon, Inc. Depth-based digital fingerprinting
EP3885982A3 (en) 2020-03-23 2021-12-22 Alitheon, Inc. Hand biometrics system and method using digital fingerprints
EP3885984A1 (en) 2020-03-23 2021-09-29 Alitheon, Inc. Facial biometrics system and method of using digital fingerprints
EP3929806A3 (en) 2020-04-06 2022-03-09 Alitheon, Inc. Local encoding of intrinsic authentication data
US11663849B1 (en) 2020-04-23 2023-05-30 Alitheon, Inc. Transform pyramiding for fingerprint matching system and method
EP3916631A1 (en) 2020-05-28 2021-12-01 Alitheon, Inc. Irreversible digital fingerprints for preserving object security
EP3926496A1 (en) 2020-06-17 2021-12-22 Alitheon, Inc. Asset-backed digital security tokens
US11989969B2 (en) * 2020-06-26 2024-05-21 Zkteco Usa Biometric information imaging device
US20220108000A1 (en) * 2020-10-05 2022-04-07 Lenovo (Singapore) Pte. Ltd. Permitting device use based on location recognized from camera input
CN112268936B (zh) * 2020-10-15 2022-07-19 苏州大学 可用于低浓度二氧化氮的克酮酸菁聚合物传感器及其制备方法
KR102331150B1 (ko) * 2021-03-12 2021-12-01 주식회사 위즈브레인 복합 지휘 통제 장비
US11322254B1 (en) * 2021-06-07 2022-05-03 Abdulkadir Mohamed Hussein Personal wellness and wellbeing information system
US11994919B2 (en) * 2021-06-28 2024-05-28 Dell Products L.P. Lock for a portable information handling system
USD1028968S1 (en) 2022-03-22 2024-05-28 Xerox Corporation Roller bag and workstation
US11778111B1 (en) 2022-03-22 2023-10-03 Xerox Corporation Mobile device with slide-out office equipment
WO2024041965A1 (en) * 2022-08-23 2024-02-29 Sicpa Holding Sa Security ink composition and machine-readable security feature derived therefrom

Family Cites Families (6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135812A (en) 1979-12-28 1992-08-04 Flex Products, Inc. Optically variable thin film flake and collection of the same
US5084351A (en) 1979-12-28 1992-01-28 Flex Products, Inc. Optically variable multilayer thin film interference stack on flexible insoluble web
US5569535A (en) 1979-12-28 1996-10-29 Flex Products, Inc. High chroma multilayer interference platelets
US5383995A (en) 1979-12-28 1995-01-24 Flex Products, Inc. Method of making optical thin flakes and inks incorporating the same
US4705356A (en) 1984-07-13 1987-11-10 Optical Coating Laboratory, Inc. Thin film optical variable article having substantial color shift with angle and method
US4705300A (en) 1984-07-13 1987-11-10 Optical Coating Laboratory, Inc. Thin film optically variable article and method having gold to green color shift for currency authentication
US4721271A (en) 1985-02-14 1988-01-26 The Boeing Company Devices and method for rocket booster vectoring to provide stability augmentation during a booster launch phase
US4838648A (en) 1988-05-03 1989-06-13 Optical Coating Laboratory, Inc. Thin film structure having magnetic and color shifting properties
DE3830592A1 (de) 1988-09-08 1990-04-12 Consortium Elektrochem Ind (meth)acryloxygruppen enthaltende fluessigkristalline polyorganosiloxane
US5214530A (en) 1990-08-16 1993-05-25 Flex Products, Inc. Optically variable interference device with peak suppression and method
GB9221926D0 (en) 1992-10-19 1992-12-02 Rue De Systems Ltd Conductive strip detector
DE4240743A1 (de) 1992-12-03 1994-06-09 Consortium Elektrochem Ind Pigmente mit vom Betrachtungswinkel abhängiger Farbigkeit, ihre Herstellung und Verwendung
DE4419173A1 (de) 1994-06-01 1995-12-07 Basf Ag Magnetisierbare mehrfach beschichtete metallische Glanzpigmente
IT1277955B1 (it) * 1995-12-22 1997-11-12 Italdata S R L Sistema di sicurezza per il riconoscimento di dati, in particolare identita' personale
DE19737618A1 (de) 1997-08-28 1999-03-04 Consortium Elektrochem Ind Maschinendetektierbare Sicherheitsmarkierung mit erhöhter Fälschungssicherheit, Herstellung der Sicherheitsmarkierung und Sicherheitssystem umfassend diese Sicherheitsmarkierung
DE59810413D1 (de) 1997-09-02 2004-01-22 Basf Ag Mehrschichtige cholesterische pigmente
JP2001515094A (ja) 1997-09-02 2001-09-18 ビーエーエスエフ アクチェンゲゼルシャフト コレステリック効果層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DE19820225A1 (de) 1998-05-06 1999-11-11 Basf Ag Mehrschichtige cholesterische Pigmente
US6274873B1 (en) 1998-11-18 2001-08-14 Dna Technologies Inc. Spectrum analyzer for reading authentication marks
EP1046692B1 (de) 1999-04-15 2002-08-07 Consortium für elektrochemische Industrie GmbH Thermostabile Pigmente, Filme und Effektbeschichtungen sowie Mischungen zu deren Herstellung
DE19924628A1 (de) * 1999-05-28 2000-11-30 Giesecke & Devrient Gmbh Einrichtung und Verfahren zur biometrischen Authentisierung
WO2001024106A1 (en) 1999-09-27 2001-04-05 Sicpa Holding S.A. Multi-dimensional barcode and apparatus for reading a multi-dimensional barcode
US20030028588A1 (en) * 2000-08-01 2003-02-06 Mcconnell Evan Mobile teaching system
EP1213338B1 (de) 2000-11-16 2003-07-23 Consortium für elektrochemische Industrie GmbH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von Plättchen
EP2287778B1 (en) * 2001-02-12 2015-04-22 Symbol Technologies, Inc. Data symbol calibration in RFID tags
EP1239307A1 (en) 2001-03-09 2002-09-11 Sicpa Holding S.A. Magnetic thin film interference device
US20020160194A1 (en) 2001-04-27 2002-10-31 Flex Products, Inc. Multi-layered magnetic pigments and foils
US6839128B2 (en) 2002-03-08 2005-01-04 Canadian Bank Note Company, Ltd. Optoelectronic document reader for reading UV / IR visible indicia
EP1473657A1 (en) 2003-04-29 2004-11-03 Sicpa Holding S.A. Method and device for the authentication of documents and goods
US20080148059A1 (en) * 2003-07-25 2008-06-19 Shapiro Michael F Universal, Biometric, Self-Authenticating Identity Computer Having Multiple Communication Ports
JP5584382B2 (ja) 2004-05-17 2014-09-03 メルク パテント ゲゼルシャフト ミット ベシュレンクテル ハフツング 透明導電性顔料
EP1810211A4 (en) 2004-08-23 2009-10-21 Mehdi Talwerdi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PROTECTED IDENTIFICATION OF SECURITY ELEMENTS IN VALUE ARTICLES
CN101087864B (zh) 2004-12-16 2014-11-26 西柏控股股份有限公司 具有特定性能的胆甾型单层和单层颜料、它们的生产和用途
US9330246B2 (en) * 2005-11-09 2016-05-03 Paul J. Munyon System and method for inhibiting access to a computer
ES2321008T5 (es) 2005-11-25 2012-06-01 Sicpa Holding Sa Tinta para huecograbado que absorbe en el infrarrojo
EP1854852A1 (en) 2006-05-12 2007-11-14 Sicpa Holding S.A. Coating composition for producing magnetically induced images
JP4819644B2 (ja) * 2006-10-12 2011-11-24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情報処理システム、情報処理方法、情報処理装置
US20100011992A1 (en) 2007-01-11 2010-01-21 Patrice Bujard Pigment mixtures
US20080259155A1 (en) * 2007-04-20 2008-10-23 Mclelland Tom Online Video Operator Management System
EP1988514A1 (en) 2007-05-04 2008-11-05 Acreo AB Security document circuit
FR2919739B1 (fr) * 2007-08-03 2009-12-04 Oberthur Card Syst Sa Procede de traitement de donnees protege contre les attaques par generation de fautes et dispositif associe
US20090152356A1 (en) 2007-12-14 2009-06-18 Honeywell International Inc. Non-contact magnetic pattern recognition sensor
KR20100114029A (ko) 2007-12-19 2010-10-22 메르크 파텐트 게엠베하 전기전도성 코어를 갖는, 강렬한 색채를 갖고/갖거나 광변성인 안료
GEP20135974B (en) 2008-04-02 2013-11-25 Sicpa Holding Sa Identification and authentication by liquid crystal material markings usage
US8264529B2 (en) * 2009-02-25 2012-09-11 T-Mobile Usa, Inc. Camera pod that captures images or video when triggered by a mobile device
US8659650B2 (en) * 2009-06-19 2014-02-25 Smartmatic International Corporation Portable apparatus for biometric and biographic data collection, storage and delivery, and method therefor
EP2565812B1 (en) * 2010-04-26 2016-12-28 Panasonic Corporation Manipulation monitoring system, management device and manipulation management method
EP2580745B1 (de) 2010-06-09 2017-08-16 Giesecke+Devrient Currency Technology GmbH Verfahren und vorrichtung zur prüfung von wertdokumenten
MX2012012818A (es) 2010-06-29 2013-01-24 Sicpa Holding Sa Metodo y dispositivo para la medicion de las propiedades opticas de una marca opticamente variable aplicada a un objeto.
US20120001116A1 (en) 2010-06-30 2012-01-05 Jds Uniphase Corporation Magnetic multilayer pigment flake and coating composition
TW201314196A (zh) 2011-09-26 2013-04-01 Sicpa Holding Sa 光學可變實體驗證裝置及方法
DE102011119821A1 (de) 2011-12-01 2013-06-06 Bundesdruckerei Gmbh Elektrooptisches Sicherheitselement
AU2012352206B2 (en) * 2011-12-15 2015-04-09 3M Innovative Properties Company A personalized security article and methods of authenticating a security article and verifying a bearer of a security article
US20130169815A1 (en) * 2011-12-29 2013-07-04 Mark Douglas Carney Equipment enclosures with remote logging, authorization and monitoring
WO2013120590A1 (en) 2012-02-15 2013-08-22 Merck Patent Gmbh Conjugated polymers
TWI635111B (zh) 2012-03-16 2018-09-11 馬克專利公司 共軛聚合物
US9673397B2 (en) 2012-04-25 2017-06-06 Merck Patent Gmbh Conjugated polymers
KR20150016255A (ko) 2012-04-25 2015-02-11 메르크 파텐트 게엠베하 공액 중합체
AT513243A1 (de) * 2012-06-18 2014-02-15 Thomas Dipl Ing Fh Dipl Ing Weiss Verfahren bzw. System zur eindeutigen Kennzeichnung eines Objekts
EP2696306A1 (en) * 2012-07-30 2014-02-12 Eka A/S System and device for authenticating a user
CN103106393B (zh) * 2012-12-12 2016-08-17 袁培江 一种基于机器人平台的嵌入式人脸识别智能身份认证系统
PL2994891T3 (pl) 2013-05-06 2022-03-14 Sicpa Holding Sa Przyrząd do odczytu i drukowania na książeczce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1288479B2 (en) 2017-04-28 2022-03-29 The Board Of Trustees Of The Leland Stanford Junior University Acoustic biometric touch scanner
TWI766985B (zh) * 2017-04-28 2022-06-11 李蘭史丹佛學院理事會 聲學生物特徵觸摸掃描儀及生成生物特徵圖像的方法
US11803728B2 (en) 2017-04-28 2023-10-31 The Board Of Trustees Of The Leland Stanford Junior University Acoustic biometric touch scanner
TWI782074B (zh) * 2017-08-22 2022-11-01 荷蘭商露明控股公司 生物特徵識別系統,行動裝置以及區分物件之生物組織與非生物材料之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A123007C2 (uk) 2021-02-03
EP3281182A1 (en) 2018-02-14
CN107438851B (zh) 2021-09-28
US20180121643A1 (en) 2018-05-03
US10713347B2 (en) 2020-07-14
RU2703124C2 (ru) 2019-10-15
RU2017138113A3 (zh) 2019-09-20
CA2978660C (en) 2024-03-12
EP3281182B1 (en) 2022-02-16
RU2017138113A (ru) 2019-05-13
CA2978660A1 (en) 2016-10-13
WO2016162479A1 (en) 2016-10-13
JP2018520395A (ja) 2018-07-26
JP6682743B2 (ja) 2020-04-15
CN107438851A (zh) 2017-12-05
MY188552A (en) 2021-12-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713347B2 (en) Mobile, portable apparatus for authenticating a security article and method of operating the portable authentication apparatus
RU2711864C2 (ru) Одновременные аутентификация защищенного изделия и идентификация пользователя защищенного изделия
CN107209967B (zh) 同时进行安全制品的验证和安全制品使用者的识别
CN107209965B (zh) 同时进行安全制品的验证和安全制品使用者的识别
JP5521040B2 (ja) 識別されるように構成されたタグまたは物体を識別可能な読み取り装置、関連の方法、およびシステム
RU2322695C2 (ru) Листовой материал, а также устройства и способы изготовления и обработки такого листового материала
KR20230058480A (ko) 보안 마킹, 보안 마킹을 판독하기 위한 방법 및 디바이스, 보안 마킹으로 마킹된 보안 문서, 및 상기 보안 문서를 검증하기 위한 방법 및 시스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