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1633657A - 電源控制裝置及資訊處理裝置 - Google Patents

電源控制裝置及資訊處理裝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1633657A
TW201633657A TW104133695A TW104133695A TW201633657A TW 201633657 A TW201633657 A TW 201633657A TW 104133695 A TW104133695 A TW 104133695A TW 104133695 A TW104133695 A TW 104133695A TW 201633657 A TW201633657 A TW 201633657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power supply
battery
power source
voltage value
capacitor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413369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I591931B (zh
Inventor
Satoru Suwabe
Original Assignee
Toshiba Kk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oshiba Kk filed Critical Toshiba Kk
Publication of TW20163365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63365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59193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591931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26Power supply means, e.g. regulation thereof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7/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 H02J7/34Parallel operation in networks using both storage and other dc sources, e.g. providing buffering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9/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emergency or stand-by power supply, e.g. for emergency lighting
    • H02J9/04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emergency or stand-by power supply, e.g. for emergency lighting in which the distribution system is disconnected from the normal source and connected to a standby source
    • H02J9/06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emergency or stand-by power supply, e.g. for emergency lighting in which the distribution system is disconnected from the normal source and connected to a standby source with automatic change-over, e.g. UPS system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Emergency Management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Power Sources (AREA)
  • Stand-By Power Supply Arrangements (AREA)
  • Charge And Discharge Circuits For Batterie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提供使電池的長壽命化成為可能的電源控制裝置及資訊處理裝置。實施形態的電源控制裝置,係具備:針對外部電源的電壓值是否成為小於等於既定的第1基準電壓值進行判定的外部電源監視手段;藉前述外部電源監視手段而判定為前述外部電源的電壓值為小於等於既定的第1基準電壓值時,將對於前述系統控制部的電源供應,從藉前述外部電源的電源供應切換成藉電容器的電源供應的第1切換手段;針對前述電容器的電荷量是否成為小於等於既定的基準電荷量進行判定的電容器監視手段;以及來自前述電容器的電源供應時,前述電容器監視手段判定為電容器的電荷量成為小於等於既定的基準電荷量時,將對於前述系統控制部的電源供應,從藉前述電容器的電源供應切換成藉電池的電源供應的第2切換手段。

Description

電源控制裝置及資訊處理裝置
本發明之實施形態,係關於電源控制裝置及資訊處理裝置。
在通信機器、播放機器、工廠設備等之產業系統領域所使用的資訊處理裝置,係要求高可靠性。為此,在資訊處理裝置的內部或外部設置輔助電源裝置,即使在系統稼動中發生停電、電源故障等的情況下,仍一定時間對於資訊處理裝置進行電源的支援,從而使系統繼續動作,防止程式、資料等的破壞等之障礙發生。
使用於輔助電源裝置的電池方面係通常使用可充電的2次電池。2次電池方面係存在鉛蓄電池、鎳鎘電池、鎳氫電池、鋰離子電池等,此等2次電池係存在充放電次數越增壽命越短如此的課題。
在不間斷電源裝置的先前技術方面,存在日本發明專利公開公報2010-16996A。
本發明所欲解決之問題,係在於提供使電池的長壽命化為可能的電源控制裝置、及資訊處理裝置。
本發明之實施形態,係具有示於以下的特徵。為了解決上述課題,實施形態的電源控制裝置,係從外部電源接受電源供應,往資訊處理裝置的系統控制部供應電源,具備:從前述外部電源接受電源供應而蓄電的電容器;從前述外部電源接受電源供應而充電的電池;針對前述外部電源的電壓值是否成為小於等於既定的第1基準電壓值進行判定的外部電源監視手段;藉前述外部電源監視手段而判定為前述外部電源的電壓值為小於等於既定的第1基準電壓值時,將對於前述系統控制部的電源供應,從藉前述外部電源的電源供應切換成藉前述電容器的電源供應的第1切換手段;來自前述電容器的電源供應時,針對前述電容器的電荷量是否成為小於等於既定的基準電荷量進行判定的電容器監視手段;前述電容器監視手段判定為電容器的電荷量成為小於等於既定的基準電荷量時,將對於前述系統控制部的電源供應,從藉前述電容器的電源供應切換成藉前述電池的電源供應的第2切換手段;以及將藉前述第2切換手段的輸出電源供應至前述系統控制部的電源供應手段。
此外,實施形態的資訊處理裝置,係具備系統控制部、從外部電源接受電源供應而往前述系統控制部供應電源的電源控制裝置,前述電源控制裝置,係具備:從前述外部電源接受電源供應而蓄電的電容器;從前述外 部電源接受電源供應而充電的電池;針對前述外部電源的電壓值是否成為小於等於既定的第1基準電壓值進行判定的外部電源監視手段;藉前述外部電源監視手段而判定為前述外部電源的電壓值為小於等於既定的第1基準電壓值時,將對於前述系統控制部的電源供應,從藉前述外部電源的電源供應切換成藉電容器的電源供應的第1切換手段;針對前述電容器的電荷量是否成為小於等於既定的基準電荷量進行判定的電容器監視手段;來自前述電容器的電源供應時,前述電容器監視手段判定為電容器的電荷量成為小於等於既定的基準電荷量時,將對於前述系統控制部的電源供應,從藉前述電容器的電源供應切換成藉電池的電源供應的第2切換手段;以及將藉前述第2切換手段的輸出電源供應至前述系統控制部的電源供應手段。
1‧‧‧資訊處理裝置
2‧‧‧電源單元
3‧‧‧CPU基板
4‧‧‧硬式磁碟機
5‧‧‧光學驅動器
6‧‧‧冷卻扇
7‧‧‧EDLC(雙電層電容器)
8‧‧‧電池(2次電池)
9‧‧‧AC/DC轉換電路
10‧‧‧AC電源監視電路
11‧‧‧EDLC切換電路
12‧‧‧電池切換電路
13‧‧‧EDLC監視電路
14‧‧‧電池監視電路
15‧‧‧內部控制電路
16‧‧‧擴充卡
17‧‧‧DC電源降壓電路
18‧‧‧RTC及備用記憶體
19‧‧‧電源控制裝置
20‧‧‧系統控制部
21a‧‧‧ELDC裝卸用連接器
21b‧‧‧電池裝卸用連接器
22‧‧‧DC電源切換電路
[圖1]具備是本發明的第1實施形態的電源控制裝置的資訊處理裝置的構成圖。
[圖2]依本發明的第1實施形態的電源控制裝置的電源支援的流程圖。
[圖3]具備是本發明的第2實施形態的電源控制裝置的資訊處理裝置的構成圖。
[圖4]依本發明的第2實施形態的電源控制裝置的電源支援的流程圖。
[圖5]具備是本發明的第3實施形態的電源控制裝置的資訊處理裝置的構成圖。
以下,針對具備實施形態的電源控制裝置的資訊處理裝置,參照圖式作說明。
(第1實施形態)
圖1係具備是本發明的第1實施形態的電源控制裝置的資訊處理裝置的構成圖。
圖1中資訊處理裝置1,係包含電源控制裝置19與系統控制部20。電源控制裝置19係將外部的AC電源轉換成DC電源,而往系統控制部20供應DC電源的電源控制裝置。電源控制裝置19係具備電源單元2、EDLC(雙電層電容器(Electric Double Layer Capacitor))7、EDLC切換電路11、EDLC監視電路13、電池(2次電池)8、電池切換電路12。系統控制部20係藉CPU的作業系統(以下,稱作OS)而進行系統控制的處理部。系統控制部20係具備CPU基板3、硬碟4、光學驅動器5、冷卻扇6。
電源單元2係具備AC/DC轉換電路9與AC電源監視電路10。AC/DC轉換電路9,係針對是從外部所輸入的商用電力的AC電源進行整流而轉換成DC電源的電路。AC/DC轉換電路9的輸出係連接於後述的 EDLC切換電路11。AC電源監視電路10,係如下電路:針對AC電源的AC電源電壓是否降低至小於等於預先設定的AC電源判定基準電壓值(第1基準電壓值)進行判定,從而針對AC電源是否電壓降低進行監視。檢測出AC電源的電壓降低的情況下,AC電源監視電路10係對後述的EDLC切換電路11,作為檢測信號而輸出AC電源電壓降低檢測信號。
EDLC切換電路11係針對使往系統控制部20供應的DC電源為來自AC/DC轉換電路9的DC電源或為藉EDLC7的DC電源進行切換的電路,與EDLC7及後述的電池切換電路12連接。
未發生AC電源的電壓降低時,AC電源監視電路10不檢測AC電源的電壓降低,故EDLC切換電路11不由AC電源監視電路10接收AC電源電壓降低檢測信號。並且,EDLC切換電路11,係藉來自AC/DC轉換電路9的DC電源經由電池切換電路12對系統控制部20供應DC電源,同時蓄電於EDLC7。藉此,EDLC7係具有作為蓄電電路的功能。另一方面,發生AC電源的電壓降低的情況下,AC電源監視電路10會檢測AC電源的電壓降低,故EDLC切換電路11係由AC電源監視電路10接收AC電源電壓降低檢測信號。此時,EDLC切換電路11,係將經由電池切換電路12的往系統控制部20的DC電源供應,代替來自AC/DC轉換電路9的DC電源而切換成來自EDLC7的DC電源。
EDLC監視電路13係針對蓄於EDLC7的電荷的殘量進行監視的電路。EDLC監視電路13係藉EDLC7往系統控制部20供應DC電源時,在EDLC7的電荷的殘量降低至小於等於預先設定的判定基準電荷量的情況下,對電池切換電路12輸出表示EDLC7的電荷量降低的EDLC電荷量降低檢測信號。
電池切換電路12係針對使往系統控制部20的DC電源的供應為來自AC/DC轉換電路9的DC電源或來自EDLC7的DC電源、或為藉電池8的DC電源的供應進行切換的電路,連接於電池8與系統控制部20的各種電路。
電池切換電路12係從AC/DC轉換電路9接受DC電源時,對系統控制部20供應DC電源同時,對電池8充電。另一方面,發生AC電源的電壓降低,從EDLC7供應DC電源,且從EDLC監視電路13接收EDLC電荷量降低檢測信號的情況下,電池切換電路12係將往系統控制部20的DC電源供應,從EDLC7切換成電池8,切換成藉電池8的電源支援。
系統控制部20的CPU基板3,係具備內部控制電路15、擴充卡16、DC電源降壓電路17、即時時鐘電路(以下,稱作RTC)及記憶體18等。此等電路,係被從電池切換電路12供應DC電源。內部控制電路15係藉CPU的OS針對系統進行控制的電路。擴充卡16係供於擴充系統處理部20的功能用的內置印刷基板的卡。DC 電源降壓電路17係供於對後述的RTC及記憶體18供應DC電源用的電路,使電壓下降至RCT及記憶體18的動作電壓。RTC及記憶體18係如下的記憶元件:在系統控制部20未被供應DC電源,而資訊處理裝置1的系統停止的期間,藉一次電池等之DC電源(未圖示)而驅動,保存時間、資料等。RTC及記憶體18係接受藉DC電源降壓電路17而電源降壓的DC電源的供應。
此外,除上述的電路以外,硬式磁碟機4、光學驅動器5、冷卻扇6被連接於CPU基板3,被從電池切換電路12供應DC電源。
EDLC裝卸用連接器21a係安裝EDLC7的連接器,作成可從電源控制裝置19裝卸EDLC7。此外,電池裝卸用連接器21b係安裝電池8的連接器,作成可從電源控制裝置19裝卸電池8。於此,系統控制部20係從電池切換電路12接受DC電源的供應,故對於電源控制裝置19,成為負載的部分。EDLC7及電池8,係可依系統控制部20的構成(負載)而調整EDLC7、電池8等所輸出的DC電源的容量。例如,配合與硬式磁碟機4、擴充卡16等的連接數的增加,EDLC7及電池8進行與增設、大容量等者的交換,使得可變更EDLC7、電池8等所輸出的DC電源的容量。
此外,EDLC7及電池8係裝卸時,亦可作成可分別獨立而裝卸,從而進行EDLC7、電池8等所輸出的DC電源的容量調整。此外,亦可構成使EDLC7及電 池8為一體的單元,而使得可按單元進行裝卸。
圖2係第1實施形態的電源控制裝置19的電源支援的流程圖。參照流程圖說明關於本實施形態的作用。
本實施形態的電源控制裝置19,係在電源單元2內的AC/DC轉換電路9中將從外部所供應的電源的AC電源轉換成DC電源。電源單元2係針對以AC/DC轉換電路9所轉換的DC電源,經由EDLC切換電路11及電池切換電路12對系統控制部20開始供應(步驟S1)。並且,接受DC電源的供應的系統控制部20係啟動CPU的OS(步驟S2)。以AC/DC轉換電路9所轉換的DC電源,係供應至系統控制部20,同時經由EDLC切換電路11而供應至EDLC7,蓄電於EDLC7,進一步經由電池切換電路12而往電池8,將電池8充電(步驟S3)。
此外,AC電源監視電路10係監視AC電源的狀態,針對AC電源的AC電源電壓是否降低至小於等於預先設定的AC電源判定基準電壓值(第1基準電壓值)(AC電源電壓是否電壓降低)進行判定(步驟S4)。未判定為AC電源電壓降低至小於等於AC電源判定基準電壓值(第1基準電壓值)的情況下,亦即AC電源電壓未被認為電壓降低時(步驟S4的NO),係不輸出AC電源電壓降低檢測信號。藉此,從AC/DC轉換電路9,繼續往EDLC7、電池8、系統控制部20供應DC電 源。另一方面,AC電源監視電路10,係判定為AC電源電壓降低至小於等於AC電源判定基準電壓值的情況(步驟S4的YES)下,對EDLC切換電路11輸出AC電源電壓降低檢測信號。
EDLC切換電路11,係從AC電源監視電路10接收AC電源電壓降低檢測信號時,代替來自AC/DC轉換電路9的DC電源的供應,而將蓄電電路的EDLC7的DC電源供應至系統控制部20,從而進行藉EDLC7的電源支援(步驟S5)。
接著,EDLC監視電路13,係針對電源支援中的蓄電電路的EDLC7的電荷的容量(殘量)進行監視,判定是否降低至小於等於預先設定的判定基準電荷容量的容量(步驟S6)。
於EDLC監視電路13,判定為EDLC7的容量超過判定基準電荷容量(步驟S6的NO),且於AC電源監視電路10持續判定AC電源電壓在電壓降低的情況(步驟S7的YES)下,係持續來自EDLC7的電源支援。另一方面,於AC電源監視電路10檢測出AC電源電壓的復電的情況下,亦即AC電源監視電路10判定為AC電源電壓恢復成超過AC電源判定基準電壓值(第1基準電壓值)的值的情況(步驟S7的NO)下,AC電源監視電路10,係停止往EDLC切換電路11的AC電源電壓降低檢測信號的輸出。EDLC切換電路11係來自AC電源監視電路10的AC電源電壓降低檢測信號的輸出被停止時,切 換為將往系統控制部20的DC電源供應,從蓄電電路的EDLC7,恢復至電源單元2的AC/DC轉換電路9。
此外,於步驟S6,EDLC監視電路13判定為EDLC7的容量低於小於等於判定基準電荷容量的情況(步驟S6的YES)下,EDLC監視電路13係對電池切換電路12作為檢測信號而輸出EDLC電荷量降低檢測信號。接收EDLC電荷量降低檢測信號的電池切換電路12,係切換成代替EDLC7而從電池8供應DC電源,亦即切換成藉電池8的支援(步驟S8),從電池8對系統控制部20供應DC電源(步驟S9)。
針對本實施形態,使AC電源的電壓降低係除電壓的降低以外,亦包含不足1秒的停電(以下,稱作瞬停)、大於等於1秒的停電者。此外,於其他實施形態亦作成如此。
藉此本實施形態係瞬停等可僅以來自EDLC7的電源供應而支援系統控制部20的情況下,可不進行來自電池8的電源供應,而進行電源的支援。此外,一般瞬停係發生頻率比大於等於1秒的停電多,故僅藉EDLC7的電源供應的機會變多。由此,與僅電池8的電源供應比較下,電池的充放電次數會減少,故具有可使電池8長壽命化的效果。
(第2實施形態)
圖3係示出第2實施形態的構成者。本實施形態係於 第1實施形態的電源控制裝置附加電池監視電路14的構成。電池監視電路14,係供應來自電池8的DC電源時,監視電池8的電壓,電池8的電壓降低至小於等於預先設定的電池判定基準電壓值(第2基準電壓值)的情況下,對CPU基板3的內部控制電路15輸出表示電池8的電壓降低的電池電壓降低檢測信號。
內部控制電路15,係被經由電池切換電路12從電池8供應DC電源,針對硬碟4、光學驅動器5進行控制。內部控制電路15,係從電源單元2內的AC電源監視電路10接收AC電源電壓降低檢測信號,且從電池監視電路14接收電池電壓降低檢測信號的情況下,將CPU的OS關閉,OS的關閉結束後,為了停止DC電源的輸出而將DC電源輸出控制信號,輸出至電源單元2內的AC/DC轉換電路9及電池切換電路12。於此,設成至少OS的關閉的處理係含於OS的控制處理。
此外,於本實施形態,係如同第1實施形態,RTC及記憶體18係從電池切換電路12接受DC電源,接受以DC電源降壓電路17予以電源降壓的DC電源的供應。
再者,於本實施形態,係如同第1實施形態,亦可作成可使EDLC7及電池8可從本實施形態的電源控制裝置進行裝卸,而依系統控制部20的構成(負載)調整EDLC7、電池8等所輸出的DC電源的容量。裝卸時,亦可作成EDLC7及電池8係可分別獨立而裝卸, 而進行EDLC7、電池8等所輸出的DC電源的容量調整。此外,亦可構成使EDLC7及電池8為一體的單元,而使得可按單元進行裝卸。
圖4係第2實施形態的電源控制裝置的電源支援的流程圖。參照流程圖說明關於本實施形態的作用。
本實施形態的流程圖,係第1實施形態的至來自電池8的支援切換的往系統控制部20的電源供應的步驟S1至步驟S9,係與第1實施形態相同的處理故省略說明。
電池切換電路12為了進行藉電池8的支援而進行切換(步驟S8),對系統控制部20供應電池8的DC電源時(步驟S9),電池監視電路14監視電源支援中的電池28的DC電源的電壓,判定電池8的DC電源的電壓是否降低至小於等於電池判定基準電壓值(第2基準電壓值)(步驟S10)。
於電池監視電路14,判斷為電池8的電壓超過電池判定基準電壓值(第2基準電壓值)(步驟S10的NO)且於AC電源監視電路10持續判斷為AC電源電壓在電壓降低的情況下,亦即AC電源監視電路10持續判定AC電源電壓為小於等於AC電源判定基準電壓值(第1基準電壓值)的情況(步驟S11的YES)下係使從電池8供應DC電源的電源支援繼續。
另一方面,AC電源監視電路10檢測出AC電源電壓的復電的情況下,亦即,AC電源監視電路10判 定為AC電源電壓恢復成超過AC電源判定基準電壓值(第1基準電壓值)的值的情況(步驟S11的NO)下,AC電源監視電路10係使往EDLC切換電路11及電池切換電路12的AC電源電壓降低檢測信號的輸出停止。電池切換電路12係來自AC電源監視電路10的AC電源電壓降低檢測信號的輸出被停止時,切換為將往系統控制部20的DC電源供應,從來自電池8的DC電源供應,恢復至從電源單元2的AC/DC轉換電路9的DC電源供應。
此外,於步驟S10,電池監視電路14判斷為電池8的電壓低於小於等於電池判定基準電壓值(第2基準電壓值)的情況(步驟S10的YES)下,電池監視電路14係對CPU基板3內的內部控制電路15輸出電池電壓降低檢測信號。接收電池電壓降低檢測信號的內部控制電路15,係強制開始OS的關閉處理(步驟S12),而使OS的關閉處理結束(步驟S13)。使OS的關閉處理結束後(步驟S13),電源單元2內的AC電源監視電路10,係判定AC電源的電壓降低是否持續(步驟S14)。
於此判定,持續判定AC電源電壓在電壓降低的情況,係AC電源監視電路10持續判定AC電源電壓為小於等於AC電源判定基準電壓值(第1基準電壓值)的情況(步驟S14的YES)。此情況下,係AC電源監視電路10係將AC電源電壓降低檢測信號輸出至內部控制電路15。從AC電源監視電路10接收AC電源電壓降低檢測信號的內部控制電路15係將連接於CPU基板3的電路 的位址設定為1後,對電池切換電路12輸出電源供應停止的DC電源輸出控制信號。藉此,藉電池8的往系統控制部20的DC電源的供應被停止(步驟S16)。另一方面,於AC電源監視電路10判定為AC電源恢復的情況下,亦即AC電源監視電路10判定為AC電源電壓恢復成超過AC電源判定基準電壓值(第1基準電壓值)的值的情況(步驟S14的NO)下,AC電源監視電路10係停止往內部控制電路15的AC電源電壓降低檢測信號的輸出。內部控制電路15係來自AC電源監視電路10的AC電源電壓降低檢測信號的輸出被停止時,對連接於CPU基板3的電路的位址輸入0而重置(步驟S15)。之後,由於AC電源的恢復,電源單元2係針對DC電源,經由EDLC切換電路11及電池切換電路12對系統控制部20開始供應(步驟S1)。內部控制電路15,係從電源單元2恢復DC電源的供應,再啟動CPU的OS(步驟S2)。
另外,OS關閉處理結束後AC電源恢復的情況(步驟S14的NO)下,內部控制電路15,係為了使小於等於第1判定基準電壓值的電壓及小於等於第2判定基準電壓值的電壓不會被施加至系統處理部20,而對AC/DC轉換電路9及電池切換電路12輸出電源供應停止的DC電源輸出控制信號,暫時停止往系統控制部20的DC電源的供應亦可。之後,內部控制電路15係停止DC電源輸出控制信號的輸出,從電源單元2使DC電源的供應恢復(步驟S1),可將OS再啟動(步驟S2)。
此外,於本實施形態,係從內部控制電路15從電池監視電路14接收電池電壓降低檢測信號的情況下,開始OS的關閉處理(步驟12),惟亦可在關閉處理前,設成睡眠模式、休止狀態等之省電狀態,等待AC電源的恢復,未恢復的情況下,進行關閉處理。作成於此等OS的控制處理至少含有OS的關閉處理。
根據以上,本實施形態,係具有如下的效果:OS關閉後,監視外部電源的電壓,判斷為復電的情況下係可自動恢復來自電源單元2的DC電源輸出。
此外,本實施形態,係具有如下的效果:停電長時間持續,發生電池8的電源容量不足所致的電壓降低,回避系統控制部20的CPU的OS未被正常結束的事態。此外,亦避免電池8被完全放電而使得壽命降低。
再者,本實施形態係如同第1實施形態,瞬停等可僅以來自EDLC7的電源供應而支援系統控制部20的情況下,可不進行來自電池8的電源供應,而進行電源的支援。由此與僅電池8的電源供應比較下,電池的充放電次數會減少,故具有可使電池長壽命化的效果。
(第3實施形態)
圖5係示出第3實施形態的構成者。本實施形態係於第2實施形態進一步具備從電池8直接供應往RTC及記憶體18的電源供應的DC電源切換電路22。DC電源切換電路22,係於AC電源檢測出低於第1基準電壓值的電壓 降低的情況下,從電池8往RTC及記憶體18直接供應DC電源。
從外部的AC電源進行DC電源供應的情況下,往RCT及記憶體18所供應的DC電源係經由電池切換電路12而供應。於此,在AC電源監視電路10判定為AC電源的電壓降低低於AC電源判定基準電壓值(第1基準電壓值)的情況下,從AC電源監視電路10對DC電源切換電路22輸出AC電源電壓降低檢測信號。DC電源切換電路22,係從接收來自AC電源監視電路10的AC電源電壓降低檢測信號時,切換成不經由電池切換電路12,而從電池8直接將電池8的DC電源供應至DC電源降壓電路17。之後,AC電源的電壓超過AC電源判定基準電壓值(第1基準電壓值)的情況下,DC電源切換電路22係切換成經由電池切換電路12,而往RTC及記憶體18接受DC電源的供應。
此外,AC電源的電壓降低持續,電池8的電壓低於電池判定基準電壓值(第2基準電壓值),內部控制電路15結束OS的關閉處理的情況下,DC電源切換電路22係切換成從電池8直接將電池8的DC電源供應至DC電源降壓電路17。RTC及記憶體18係消耗電力比內部控制電路15、擴充卡等小,故資訊處理裝置1停止的期間,即使電池8的電壓低於電池判定基準電壓值(第2基準電壓值),以依電池8的殘留的容量的電壓仍可充分保存資料。
此外,OS關閉處理後,AC電源恢復的情況下,係往RCT及記憶體18的電源供應變成來自AC電源的電源供應,再度切換往來自電池切換電路12的電源供應。
藉此本實施形態,係資訊處理裝置的電源供應停止後仍可從電池8往RTC及記憶體18供應電源。為此,使得可節省一般使用的1次電池等。
本實施形態,係如同第1實施形態及第2實施形態,亦可作成可使EDLC7及電池8可從本實施形態的電源控制裝置進行裝卸,而依系統控制部20的構成(負載)調整EDLC7、電池8等所輸出的DC電源的容量。裝卸時,亦可作成EDLC7及電池8係可分別獨立而裝卸,而進行EDLC7、電池8等所輸出的DC電源的容量調整。此外,亦可構成使EDLC7及電池8為一體的單元,而使得可按單元進行裝卸。
另外,針對第1實施形態至第3實施形態,電源控制裝置,係雖存在於與系統控制部20相同的框體內,惟亦可作成作為來自外部的連接的不間斷電源裝置而獨立的框體。
此外,針對第1實施形態至第3實施形態,雖舉EDLC作說明,惟只要為電容器,無須限定為EDLC。
雖就本發明之幾個實施形態作了說明,惟此等實施形態係作為例子而提示者,並未意圖限定發明之範 圍。此等新穎的實施形態,係能以其他的各種形態作實施,在不脫離發明之要旨的範圍下,可進行各種的省略、置換、變更。此等實施形態和其變化係包含於發明之範圍和要旨,同時包含於申請專利範圍所記載之發明與其均等之範圍。
1‧‧‧資訊處理裝置
2‧‧‧電源單元
3‧‧‧CPU基板
4‧‧‧硬式磁碟機
5‧‧‧光學驅動器
6‧‧‧冷卻扇
7‧‧‧EDLC(雙電層電容器)
8‧‧‧電池(2次電池)
9‧‧‧AC/DC轉換電路
10‧‧‧AC電源監視電路
11‧‧‧EDLC切換電路
12‧‧‧電池切換電路
13‧‧‧EDLC監視電路
15‧‧‧內部控制電路
16‧‧‧擴充卡
17‧‧‧DC電源降壓電路
18‧‧‧RTC及備用記憶體
19‧‧‧電源控制裝置
20‧‧‧系統控制部
21a‧‧‧ELDC裝卸用連接器
21b‧‧‧電池裝卸用連接器

Claims (10)

  1. 一種電源控制裝置,從外部電源接受電源供應,往資訊處理裝置的系統控制部供應電源,具備:從前述外部電源接受電源供應而蓄電的電容器;從前述外部電源接受電源供應而充電的電池;針對前述外部電源的電壓值是否成為小於等於既定的第1基準電壓值進行判定的外部電源監視手段;藉前述外部電源監視手段而判定為前述外部電源的電壓值為小於等於既定的第1基準電壓值時,將對於前述系統控制部的電源供應,從藉前述外部電源的電源供應切換成藉前述電容器的電源供應的第1切換手段;來自前述電容器的電源供應時,針對前述電容器的電荷量是否成為小於等於既定的基準電荷量進行判定的電容器監視手段;前述電容器監視手段判定為前述電容器的電荷量成為小於等於前述既定的基準電荷量時,將對於前述系統控制部的電源供應,從藉前述電容器的電源供應切換成藉前述電池的電源供應的第2切換手段;以及將藉前述第2切換手段的輸出電源供應至前述系統控制部的電源供應手段。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電源控制裝置,其中,前述電容器,係可與前述第1切換手段作裝卸。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或2項之電源控制裝置,其中,前述電池,係可與前述第2切換手段作裝卸。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電源控制裝置,其中,構成連接於前述第1切換手段的前述電容器、連接於前述第2切換手段的前述電池成為一體的單元,前述單元可與前述第1切換手段及第2切換手段作裝卸。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4項中任1項之電源控制裝置,其進一步具備:來自前述電池的電源供應時,針對前述電池的電壓值是否成為小於等於既定的第2基準電壓值進行判定的電池監視手段;以及前述電池監視手段判定為前述電池的電壓值成為小於等於既定的第2基準電壓值時,將判定結果輸出至系統控制部的通知手段。
  6. 一種資訊處理裝置,具備系統控制部、從外部電源接受電源供應而往前述系統控制部供應電源的電源控制裝置,前述電源控制裝置,係具備:從前述外部電源接受電源供應而蓄電的電容器;從前述外部電源接受電源供應而充電的電池;針對前述外部電源的電壓值是否成為小於等於既定的第1基準電壓值進行判定的外部電源監視手段;藉前述外部電源監視手段而判定為前述外部電源的電壓值為小於等於既定的第1基準電壓值時,將對於前述系統控制部的電源供應,從藉前述外部電源的電源供應切換 成藉電容器的電源供應的第1切換手段;來自前述電容器的電源供應時,針對前述電容器的電荷量是否成為小於等於既定的基準電荷量進行判定的電容器監視手段;前述電容器監視手段判定為電容器的電荷量成為小於等於既定的基準電荷量時,將對於前述系統控制部的電源供應,從藉前述電容器的電源供應切換成藉電池的電源供應的第2切換手段;以及將藉前述第2切換手段的輸出電源供應至前述系統控制部的電源供應手段。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之資訊處理裝置,其中,前述電源控制裝置,係進一步具備:來自前述電池的電源供應時,針對前述電池的電壓值是否成為小於等於既定的第2基準電壓值進行判定的電池監視手段;以及前述電池監視手段判定為前述電池的電壓值成為小於等於既定的第2基準電壓值時,將判定結果輸出至系統控制部的通知手段。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之資訊處理裝置,其中,前述系統控制部,係具備:從前述電源控制裝置,被通知前述電池的電壓值成為小於等於既定的第2基準電壓值時,進行OS的控制處理的系統控制手段。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8項之資訊處理裝置,其中,前述系統控制手段,係結束前述OS的控制處理後,藉前 述外部電源監視手段而判定為前述外部電源的電壓值超過既定的第1基準電壓值時,進行前述OS的啟動。
  1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9項中任1項之資訊處理裝置,其中,前述系統控制部,係具備將前述外部電源的電壓值成為小於等於既定的第1基準電壓值時的該資訊處理裝置的資料作保存的記憶元件,前述電源控制裝置,係進一步具備藉前述外部電源監視手段而判定為前述外部電源的電壓值成為小於等於前述第1基準電壓值時,將藉前述電池的電源供應直接供應至前述記憶元件的DC電源切換手段。
TW104133695A 2014-10-21 2015-10-14 Power control device and information processing device TWI591931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4214921A JP6392073B2 (ja) 2014-10-21 2014-10-21 電源制御装置および情報処理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633657A true TW201633657A (zh) 2016-09-16
TWI591931B TWI591931B (zh) 2017-07-11

Family

ID=5576089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4133695A TWI591931B (zh) 2014-10-21 2015-10-14 Power control device and information processing device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JP (1) JP6392073B2 (zh)
KR (1) KR20170020498A (zh)
CN (1) CN106663962A (zh)
SG (1) SG11201702878RA (zh)
TW (1) TWI591931B (zh)
WO (1) WO2016063866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3525317B1 (en) * 2016-10-07 2023-11-29 Sony Interactive Entertainment Inc. Electrical device
EP3672023B1 (en) * 2018-12-17 2021-09-01 ABB Schweiz AG An ups device for electric power distribution installations
JP7184021B2 (ja) * 2019-11-15 2022-12-06 横河電機株式会社 電力制御回路
JP7018095B2 (ja) * 2020-07-07 2022-02-09 華邦電子股▲ふん▼有限公司 電源制御回路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3109624A (ja) * 1989-09-22 1991-05-09 Yokogawa Electric Corp 電源制御装置
JP2001333545A (ja) * 2000-05-19 2001-11-30 Nec Corp 電源装置、電子機器及びその停止復旧方法並びに記録媒体
JP4398335B2 (ja) * 2003-09-29 2010-01-13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直流バックアップ電源装置、ディスクアレイ装置、及び直流バックアップ電源
JP4542483B2 (ja) * 2005-08-31 2010-09-15 日立コンピュータ機器株式会社 スイッチング電源装置及びディスクアレイシステム
JP5050718B2 (ja) * 2007-08-06 2012-10-17 富士電機株式会社 電力変換装置及び電力変換制御方法
JP2010016996A (ja) * 2008-07-03 2010-01-21 Sanken Electric Co Ltd 無停電電源装置
CN101702535A (zh) * 2009-11-25 2010-05-05 成都市华为赛门铁克科技有限公司 供电装置及供电方法
CN103678178B (zh) * 2013-10-10 2017-06-0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存储系统的掉电处理方法及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6063866A1 (ja) 2016-04-28
KR20170020498A (ko) 2017-02-22
JP6392073B2 (ja) 2018-09-19
JP2016082824A (ja) 2016-05-16
TWI591931B (zh) 2017-07-11
CN106663962A (zh) 2017-05-10
SG11201702878RA (en) 2017-05-3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533509B2 (en) Device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secondary battery
US9780601B2 (en) Battery assisted power
US11188135B2 (en) Battery controller, electronic device, battery pack, and battery controlling method
US10431976B2 (en) Mechanism to extend the peak power capability of a mobile platform
TWI591931B (zh) Power control device and information processing device
US20160018868A1 (en) Power management circuit and electronic device employing the same
TW201426277A (zh) 減少靜置電池耗電的方法
JP2009050085A (ja) 二次電池パック
US9787133B2 (en) Hot-pluggable uninterruptible power supply module
US20190004578A1 (en) Electronic device
JP2007074866A (ja) 誤動作防止装置
JP5179454B2 (ja) コンピュータおよび電源装置
JP4435000B2 (ja) 電池制御回路、該電池制御回路を備えた電子機器、充電制御プログラム、充電制御方法
KR102167429B1 (ko) 에너지 저장 장치의 과방전 방지 및 재기동 장치 및 방법
JP5317245B2 (ja) 二次電池パック
TWI463764B (zh) 電源管理系統及方法
TW201011513A (en) Multi-output voltage battery module and electronic device using the same
JP2011176980A (ja) 電源装置
US11670958B2 (en) Electrical apparatus, power supply system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electrical apparatus
TWI524627B (zh) To avoid excessive discharge of the battery module power supply
US20130159735A1 (en) Power management system and method
EP4047772B1 (en) Battery module supporting automated low-voltage charging
TWI601968B (zh) Battery monitoring module for vehicle, monitoring method, battery module and vehicle thereof
JP5063259B2 (ja) コンピュータシステムとこのコンピュータシステムに使用されるバッテリモジュール
JP2011172338A (ja) 携帯機器の電源制御回路及び携帯機器の電源制御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M4A Annulment or lapse of patent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