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1632948A - 立體檢像器及/或立體取景器 - Google Patents
立體檢像器及/或立體取景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TW201632948A TW201632948A TW104108180A TW104108180A TW201632948A TW 201632948 A TW201632948 A TW 201632948A TW 104108180 A TW104108180 A TW 104108180A TW 104108180 A TW104108180 A TW 104108180A TW 201632948 A TW201632948 A TW 201632948A
- Authority
- TW
- Taiwan
- Prior art keywords
- stereoscopic
- viewfinder
- stereoscopic image
- hood
- stereo
- Prior art date
Links
Landscapes
- Studio Devices (AREA)
Abstract
提供一種立體檢像器及/或立體取景器,該立體檢像器及/或立體取景器在屋外進行立體影像的攝影或鑑賞之際,易於視認電子顯示器所顯示之立體影像,又可簡便搬運。
一種立體檢像器/立體取景器,具備:安裝於液晶顯示器D上並可折疊的遮光罩10;及放大鏡20,其具有觀看立體影像SR、SL的一對透鏡21R、21L,及收容一對透鏡21R、21L且經由鉸鏈部23安裝於遮光罩10的前方內壁面11a而相對於液晶顯示器D可平行地展開的透鏡保持器22。
Description
本發明係有關一種立體檢像器及/或立體取景器,特別是有關在鑑賞立體影像時所用的立體檢像器及/或在攝影立體取景器影像時所用的立體取景器。
自昔就知悉一種用觀察者的兩眼經由透鏡以立體視覺方式觀賞在相互分離的2點所攝影之不同視點的一對立體影像之立體檢像器或在攝影上述的立體影像時所用的立體取景器。
關於此種立體檢像器,可知悉一種光學檢像器,其係在將上方殼體和下方殼體經由褶皺樞紐連結而成的塑膠盒內配置著2片螢幕與具有一對透鏡並藉由褶皺樞紐而樞裝自如地設置於下方殼體者(例如,參照專利文獻1)。
又,關於立體取景器,例如可知悉一種被安裝於作為數位立體相機等之電子機器的攝像單元下方且用左右一對接眼透鏡分別觀察被配置在機身內的左右一對TFT彩色液晶顯示器者(例如,參照專利文獻2)。
〔專利文獻1〕:特表平10-500493號公報
〔專利文獻2〕:特開2006-303832號公報
然而,就上述那種立體檢像器而言,在光學透鏡變大且觀看數位立體相機等之電子顯示器時,光學透鏡的焦點距離變長,必須使透鏡從電子顯示器疏離讓外形變大。且具有在屋外鑑賞立體影像時因外光的影響導致電子顯示器的亮度相對降低而不易視認立體影像之問題。
又,就上述那種立體取景器而言,具有機身易大型化且在拍攝屋外立體影像時的攜帶性不佳的問題。
於是,衍生出為了在屋外進行立體影像的攝影、鑑賞時可易於視認顯示於電子顯示器上的立體影像且簡便地搬運所應解決之技術性課題,本發明之目的在於解決此課題。
本發明係為達成上述目的而提案者,請求項1所記載之發明提供一種立體檢像器及/或立體取景器,係被使用於具備顯示一對立體影像的電子顯示器之電子機器,該立體檢像器及/或立體取景器之特徵為,具備:遮光罩,被安裝於前述電子顯示器上且可折疊;及放大鏡,具備觀看前述立體影像的一對透鏡,經由鉸鏈部被安裝於前述遮光罩的內壁面而可對前述電子顯示器平行地展開。
依此構成,在屋外進行立體影像的攝影或鑑賞之際,因遮光罩防止外光朝電子顯示器侵入,故易於視認電子顯示器所顯示之立體影像,又因為遮光罩可折小並收納,故能於屋外簡便地搬運。
請求項2所記載之發明提供一種立體檢像器及/或立
體取景器,其除了如請求項1所記載之立體檢像器及立體取景器的兼用構造之構成外,還具備放大鏡升降機構,使前述放大鏡可在與前述電子顯示器垂直的垂直方向升降。
依此構成,因放大鏡可對電子顯示器遠近移動,故可因應於觀察者的視度調節放大鏡的視度。
請求項3所記載之發明提供一種立體檢像器及/或立體取景器,其除了如請求項2所記載之立體檢像器及立體取景器的兼用構造之構成外,前述放大鏡升降機構係可使前述放大鏡比前述遮光罩還能在垂直方向的上方升降。
依此構成,因為將放大鏡與電子顯示器的距離確保為比遮光罩的高度還大,故能無關乎遮光罩高度而因應於觀察者的視度來調整放大鏡的視度。
請求項4所記載之發明提供一種立體檢像器及/或立體取景器,其除了如請求項2所記載之立體檢像器或立體取景器的兼用構造之構成外,另外前述放大鏡升降機構具備:立柱,其經由鉸鏈部被連結於前述放大鏡,以可於垂直方向升降地安裝於前述遮光罩的內壁面;蝸桿螺紋,被安裝於該立柱的側方且可繞在前述垂直方向延伸的旋轉軸旋動;及輸入齒輪,以可嚙合於該蝸桿螺紋方式配置,使前述蝸桿螺紋旋動並使前述立柱升降。
依此構成,因為光是讓輸入齒輪旋動,立柱係透過蝸桿螺紋在垂直方向升降,使得放大鏡對電子顯示器遠近移動,故可因應攝影者的視度而容易地進行視度調整。
請求項5所記載之發明提供一種立體檢像器及/或立體取景器,其除了如請求項4所記載之立體檢像器及立體取景器的兼用構造之構成外,在前述輸入齒輪的齒溝還配設有妨礙前述
蝸桿螺紋與前述輸入齒輪之嚙合的升降限制器。
依此構成,透過將限制器介設在蝸桿螺紋與輸入齒輪之間使蝸桿螺紋的旋動被制止俾定位立柱及放大鏡,故可因應觀察者的視度進行視度調整並固定放大鏡和電子顯示器的相對位置。
請求項6所記載之發明提供一種立體檢像器及/或立體取景器,其除了如請求項1所記載之立體檢像器及立體取景器的兼用構造外,具備隔板,其跨設於前述遮光罩的內壁面與和該內壁面對向的對向壁面之間,用以區隔前述一對透鏡的視野。
依此構成,因隔板區隔一對透鏡的角度視野,故觀察者變得易於獲得一對立體影像的立體視覺。
請求項7所記載之發明提供一種立體檢像器及/或立體取景器,其除了如請求項6所記載之立體檢像器及立體取景器的兼用構造外,前述隔板係將一方端部以可繞垂直於前述電子顯示器的旋動軸旋動地經由鉸鏈部安裝於前述遮光罩的後方內壁面。
依此構成,隔板係可因應於遮光罩展開時、收納時作開閉。
請求項8所記載之發明提供一種立體檢像器及/或立體取景器,其除了如請求項7所記載之立體檢像器及立體取景器的兼用構造外,還具備旋動限制器,其在前述遮光罩被折疊之際,可將前述隔板一體固定於前述遮光罩以限制前述隔板的旋動,在前述遮光罩被展開之際,可將前述隔板與前述遮光罩斷開。
依此構成,於遮光罩收納時,可抑制隔板不慎展開,且於遮光罩展開時,可容易地展開隔板。
請求項9所記載之發明提供一種立體檢像器及/或立體取景器,其除了如請求項8所記載之立體檢像器及立體取景器的兼用構造之構成外,前述旋動限制器還具備鉤部,其以可於形成在前述遮光罩的對向壁面之插通孔內滑動地配置,勾掛前述隔板的另一方端部。
依此構成,光使限制器滑動就能讓隔板從對向壁面斷開。
請求項10所記載之發明提供一種立體檢像器及/或立體取景器,其除了如請求項1所記載之立體檢像器及立體取景器的兼用構造外,還具備透鏡間距離調整機構,可調整前述一對透鏡間的透鏡間距離。
依此構成,可因應於觀察者的眼睛間隔,調整一對透鏡間的透鏡間距離。
請求項11所記載之發明提供一種立體檢像器及/或立體取景器,其除了如請求項10所記載之立體檢像器及立體取景器的兼用構造之構成外,前述透鏡間距離調整機構還具備一對透鏡保持器,其繞垂直於前述電子顯示器的旋轉軸並將前述透鏡可旋動地收容。
依此構成,透過使透鏡保持器繞旋轉軸旋動,可因應觀察者的眼寬來調整一對透鏡間的透鏡間距離。
請求項12所記載之發明提供一種立體檢像器及/或立體取景器,其除了如請求項11所記載之立體檢像器及立體取景器的兼用構造之構成外,前述透鏡間距離調整機構還具備扇形齒輪,其在前述一對透鏡保持器彼此對向之對向面分別形成並可相互嚙合。
依此構成,在旋動一對透鏡保持器之際,透過扇形齒輪彼此嚙合,一方的透鏡保持器會與另一方的透鏡保持器之旋動動作連動,故而可減輕伴隨著透鏡間距離之調整的作業負擔。
請求項13所記載之發明提供一種立體檢像器及/或立體取景器,其除了如請求項11所記載之立體檢像器及立體取景器的兼用構造外,前述透鏡間隔調整機構還具備前述透鏡保持器的過旋轉限制器及過接近限制器。
依此構成,因為限制器會抑制透鏡保持器間隔的過度旋轉,故可將透鏡間隔調整成期望的範圍內。
請求項14所記載之發明提供一種立體檢像器及/或立體取景器,其除了如請求項11所記載之立體檢像器及立體取景器的兼用構造之構成外,前述透鏡間距離調整機構具備具有比左右的透鏡分別還大的孔之底板,在底板上設置左右一對透鏡保持器,底板與一對透鏡保持器係以各個下端部的銷為中心可旋動的方式連結,在底板的中心部設置用以將凸輪軸可旋轉地立設的孔,於其孔立設將左右用的二個凸輪固定的凸輪軸,左右的透鏡保持器的側端部藉由彈簧分別被抵接在其左右用的凸輪,具備若以手指轉動凸輪軸的上端部即可藉由左右的凸輪使透鏡保持器的間隔被調整成適合於觀察者的狀態之機構。
依此構成,光轉動凸輪軸就可調整左右的透鏡間隔,又可將機構整體小型化。
請求項15所記載之發明提供一種如請求項1至14中任一項之立體檢像器及/或立體取景器,係附在數位立體相機上作使用以顯示一對立體影像的電子顯示器方式之立體檢像器及/或立體取景器,其建構成:將左右相同的視准圖樣藉由軟體顯示
於左右的顯示畫面。
依此構成,在將立體檢像器及/或立體取景器安裝於立體相機作為立體取景器使用的情況,透過以可看見左右的圖案融合成一個立體影像,且可於立體影像圖案的對面側看見要攝影的立體映像之方式進行攝影,可攝影正常的立體映像。
請求項16所記載之發明提供一種如請求項1至14中任一項之立體檢像器及/或立體取景器,其中建構成:藉由使左右的電子顯示器顯示白色作用成背光,將立體幻燈片插入設置在電子顯示器上部的長孔而得以觀賞被形成於薄片上的立體幻燈片。
依此構成,可將電子顯示器作為背光利用,即使是電子顯示器,亦可觀看薄片式的立體幻燈片。
請求項17所記載之發明提供一種如請求項1至14中任一項之立體檢像器及/或立體取景器,其中將立體檢像器/或立體取景器安裝於立體相機時,於安裝位置的單側設置面接頭機構,以彈簧加壓其面接頭機構,將接頭的齒數設為扣除能以360°/90°=4除盡的數後的N,分度角度設為360/N,n設為整數,使旋動在n(360°/N)>90°成立之n的最小數的旋轉角度,將其旋動的中間位置建構成在將顯示器實際旋動90°後的位置上設置限制器,在其位置固定。
依此構成,不會有顯示器等物因自重而落下的情形,在將顯示器往下方位置降下時,有可能會因面接頭(face coupling)的分度效果而引起要朝比下方位置還更下側旋動的作用,又,在將顯示器往上方提高時亦可能會引起要朝比上方位置還更上側旋動的作用,故若在其近前的上下範圍90°的位置利用限
制器予以制止的話就不會有在一般狀態下顯示器不慎移動的情形。
本發明在屋外進行立體影像的攝影之際易於視認被顯示在電子顯示器的立體影像,又,在作為立體檢像器使用時亦能折疊自如且簡便地搬運。又,因為電子顯示器亦能作為背光利用,故亦可作為薄片方式的立體檢像器使用。
1‧‧‧立體檢像器/立體取景器
2‧‧‧立體相機
10‧‧‧遮光罩
11‧‧‧前方壁部
11a‧‧‧前方內壁部
11b‧‧‧狹縫
11c‧‧‧限制器銷
12‧‧‧後方壁部
12a‧‧‧後方內壁部
12b‧‧‧插通孔
13‧‧‧左方壁部
13a‧‧‧中央鉸鏈部
14‧‧‧右方壁部
14a‧‧‧中央鉸鏈部
15‧‧‧遮光罩框
16‧‧‧立柱
16a‧‧‧側端部
16b‧‧‧上端部
16c‧‧‧支撐臂
16d‧‧‧限制器孔
16e‧‧‧限制器銷
17‧‧‧蝸桿螺紋
17a‧‧‧蝸桿軸
17b‧‧‧蝸桿
17c‧‧‧微調旋鈕
18‧‧‧輸入齒
18a‧‧‧旋轉軸
18b‧‧‧突出部
18c‧‧‧(表示升降限制器位置的)標記
19‧‧‧幻燈片保持器
19a‧‧‧長孔
19b‧‧‧排出桿
20‧‧‧放大鏡
21L、21R‧‧‧一對透鏡
22、22R、22L‧‧‧透鏡保持器
22a‧‧‧上端部
22b‧‧‧對向面
22c‧‧‧缺口部
22d‧‧‧內周面
23‧‧‧鉸鏈部
23a‧‧‧旋鈕
24‧‧‧支撐台
25R、25L‧‧‧銷
26R、26L‧‧‧扇形齒輪
27‧‧‧過旋動限制器
27a‧‧‧過接近限制器
27b‧‧‧過疏離限制器
30‧‧‧隔板
30a‧‧‧支撐側端部(一方端部)
30b‧‧‧旋動側端部(另一方端部)
40‧‧‧旋動限制器
41‧‧‧鉤部
42‧‧‧U字狀彈簧
43‧‧‧引導部
50‧‧‧透鏡單元
51L、51R‧‧‧一對透鏡
52L、52R‧‧‧一對透鏡保持器
53L、53R‧‧‧底板上的一對孔
54L、54R‧‧‧銷
55L、55R‧‧‧一對凸輪
56‧‧‧凸輪軸
57‧‧‧彈簧
58‧‧‧墊圈
59‧‧‧止動螺絲
60‧‧‧遮光罩
61‧‧‧前部側壁
62‧‧‧後部側壁
63、64‧‧‧側壁
65‧‧‧遮光罩框
71‧‧‧用以豎起透鏡單元的把手
72、73‧‧‧設於顯示器的孔
74、75‧‧‧設於相機側的銷
76‧‧‧銷移動零件
77、78‧‧‧面接頭
79‧‧‧螺旋彈簧
80‧‧‧螺絲
81‧‧‧接頭定位銷
82‧‧‧限制器
83‧‧‧銷移動用孔
710‧‧‧用以豎起透鏡單元的把手
240‧‧‧底板
P‧‧‧視准圖樣
D‧‧‧液晶顯示器
SL、SR‧‧‧一對立體影像
SS‧‧‧立體幻燈片
A1、A2、A3‧‧‧旋轉軸
B‧‧‧眼睛間隔
X‧‧‧放大鏡升降機構
Y‧‧‧透鏡間距離調整機構
V‧‧‧垂直方向
H‧‧‧水平方向
W1‧‧‧顯示間隔
WR、WL‧‧‧顯示窗
WD‧‧‧資料顯示窗
W0‧‧‧畫面寬度
W2‧‧‧顯示窗WR、WL的寬度
S‧‧‧標準尺度顯示畫面
L0‧‧‧標準尺度顯示畫面S的距離
L1‧‧‧液晶顯示器D的距離
[圖1]表示本發明第1實施例的立體檢像器/立體取景器之立體圖。
[圖2]表示一對立體影像的顯示間隔之示意圖。
[圖3]表示利用軟體在電子顯示器上顯示左右相同圖案的一例,係為表示立體影像的示意圖,(a)表示高寬比3:4的圖,(b)表示高寬比1:1.41的圖(c)表示高寬比1:1.5的圖,(d)表示高寬比9:16的圖。
[圖4]表示在電子顯示器顯示攝影資訊的狀態之示意圖。
[圖5]表示遮光罩已折疊的狀態之立體圖。
[圖6]表示遮光罩已折疊的狀態之立體圖。
[圖7]表示本發明第2實施例的立體檢像器/立體取景器之部份欠缺的立體圖。
[圖8]表示圖7所示的立體檢像器/立體取景器的第1變形例之立體圖。
[圖9]表示圖7所示的立體檢像器/立體取景器的第2變形例之立體圖。
[圖10]表示本發明第3實施例的立體檢像器/立體取景器之立體圖。
[圖11]表示圖10所示的隔板與限制器的要部放大剖面圖。
[圖12]表示本發明第4實施例的立體檢像器/立體取景器之立體圖。
[圖13]表示圖12所示的放大鏡與透鏡間隔距離調整機構之平面圖。
[圖14a]表示立體檢像器/立體取景器的其他實施形態之解說圖。
[圖14b]表示立體檢像器/立體取景器的其他實施形態之解說圖。
[圖14c]表示立體檢像器/立體取景器的其他實施形態之解說圖。
[圖15]其他形態的遮光罩之立體圖。
[圖16]表示立體取景器既安裝於立體相機的狀態之立體圖。
[圖17a]表示立體取景器既安裝於立體相機的狀態之立體圖。
[圖17b]表示立體取景器既安裝於立體相機的狀態之剖面圖。
本發明為達成在屋外進行立體影像的攝影或鑑賞之際易於視認電子顯示器所顯示之立體影像且簡便搬運之目的,係透過以下構成來實現,即一種立體檢像器及/或立體取景器,係用在具備用以顯示一對立體影像的電子顯示器之電子機器,其具備:安裝於電子顯示器上並可折疊的遮光罩;及放大鏡,其備有觀看立體影像的一對透鏡且經由鉸鏈部安裝於遮光罩的內壁部而相對於電子顯示器可平行地展開。
以下,針對本發明第1實施例的立體檢像器/立體取景器,依據圖1至圖6來作說明。
如圖1所示,立體檢像器/立體取景器1係應用於具備作為電子顯示器的液晶顯示器D之未圖示的數位立體相機,作為檢像器及取景器使用。此外,液晶顯示器D亦可為有機EL。
數位立體相機係可為透鏡與攝像元件分別具備2個,亦可為透鏡與攝像元件分別具備3個且因應與被攝體之距離而能變更攝影透鏡的光軸間距離者等。
如圖2所示,一對立體影像SR、SL係以可投影於標準尺度顯示畫面S上的方式被顯示。此處,「標準尺度顯示畫面S」係指觀看立體影像SR、SL的觀察者之視野一致的位置。一對立體影像SR、SL間的顯示間隔W1係在觀察者的眼睛間隔設為B,從眼睛到液晶顯示器D的距離設為L1,從觀察者的眼睛到標準尺度顯示畫面S的距離設為L0時,依W1=B(1-L1/L0)的關係式所設定。
因此,一對立體影像SL、SR若在液晶顯示器D上以相互被分離了顯示間隔W1的程度作顯示即可,如圖3所示,於液晶顯示器D設置相互疏離了顯示間隔W1程度的一對顯示窗WR、WL,亦可讓各顯示窗WR、WL分別顯示立體影像SR、SL。例如,從眼睛到標準尺度顯示畫面S的距離L0設為2500mm,標準尺度顯示畫面寬度W0設為1800mm,顯示窗WR、WL的寬度W2設為55mm時,則從眼睛到液晶顯示器D的距離L1為,1800/55=32.7272 2500/32.7272=76.39(mm),成為76.39mm。
此外,後述的檢像器之透鏡(左右一對放大鏡)20的焦點距離,理論上是76.39mm,但使用70mm~80亦無妨。有為了調整使用者的視度需依使用者的視度再修正的情況(亦有視度極端偏離標準值的人使用更是上述範圍外之焦點距離的放大鏡較佳的情況)。又,當觀察者的眼睛間隔B設為65mm,則一對立體影像SR、SL間的顯示間隔W1係依上述關係式成為W1=B(1-L1/L0)=65(1-76.39/2500)=63.01mm。
又,亦可讓視准圖樣P重疊於立體影像SR、SL並任意地顯示於顯示窗WR、WL。藉此,不論是攝影時或攝影後亦
可簡單地確認被攝體的構圖。作為立體相機的取景器使用的情況,可看見此視准圖樣P的立體影像的距離因為是在左右的視野一致的位置,所以可在2500mm的距離看見。
但因為此2500mm是設定值,故不受此所限定。在攝影立體照片的情況,應以在此視准圖樣的對面側可看見被攝體的立體影像的方式拍攝。若是在比起視准圖樣的立體影像還近前側可看見被攝體的立體影像之情況,則所看見的視准圖樣成為雙像。而即使是在比視准圖樣還近前側看見被攝體的立體影像,若未見在背後映像的視准圖樣偏離的話則為可攝影的良好範圍。
又,顯示窗WR、WL的高寬比亦可任意地變更。特別是透過將顯示窗WR、WL的寬度W2一邊保持一定一邊變更高度,使得高寬比變更前後可將一對立體影像SR、SL間的顯示間隔W1保持一定。
又,較佳為,如圖4所示,將用以顯示於攝影時或攝影後所顯示的立體影像SR、SL的解像度等之攝影資料或編集資料的資料顯示窗WD顯示在液晶顯示器D中除了顯示窗WR、WL以外的區域。藉此,回避攝影資料或編集資料被重疊並顯示於立體影像SR、SL上的情況,而變得容易看見立體影像SR、SL。
此外,雖然在左右的畫面顯示的視准圖樣在攝影上無論如何是需要的,不過亦可依覺得膩煩的情況(依攝影者的喜好),作成安裝於相機僅於作為立體取景器在攝影時顯示、藉按壓鈕等切換ON/OFF並顯示,或僅於半按快門按鈕時依數秒鐘的計時器作顯示。又,亦可在作為立體檢像器使用時作為檢査用而顯示視准圖樣。但一般在攝影時是將視准圖樣顯示,在作為立體檢像器使用時設為非顯示即可。
其次依據圖1,針對本實施例的立體檢像器/立體取景器1的構造作說明。立體檢像器/立體取景器1具備被安裝於液晶顯示器D上的遮光罩10與可和液晶顯示器D平行地展開的一對放大鏡20。
遮光罩10係以沿著矩形的液晶顯示器D的周緣分別立設的前方壁部11、後方壁部12、左方壁部13及右方壁部14所構成,遮光罩10係如後述可折疊。前方壁部11的下部係相對於遮光罩框15可繞旋轉軸A1旋動地固定。左方壁部13可構成為可在中央鉸鏈部13a往內側彎曲。又,右方壁部14係構成為在中央鉸鏈部14a可往內側彎曲。
此外,遮光罩10可為對液晶顯示器D裝卸自如者,亦可為與液晶顯示器D一體安裝者。
放大鏡20具備一對透鏡21R、21L與收容一對透鏡21R、21L的透鏡保持器22。
一對透鏡21R、21L係以透鏡21R、21L的光軸間距離是等於一般的觀察者的眼睛間隔B(例如,65mm)之方式被配置在透鏡保持器22內。
透鏡保持器22係經由鉸鏈部23被安裝在遮光罩10的前方內壁11a,可繞鉸鏈部23的旋轉軸A2旋動90°。透過將透鏡保持器22由前方內壁面11a大致抬起90°,可將放大鏡20與液晶顯示器D大致平行地展開。此外,圖1中的符號23a係使透鏡保持器22旋動的旋鈕。
其次,針對遮光罩10的折疊程序,依據圖5及6作說明。此外,在圖5及圖6,省略放大鏡20。
如圖5所示,遮光罩10為,藉由將左方壁部13及
右方壁部14分別大致折疊成一半,使後方壁部12朝前方壁部11在遮光罩框15上一邊滑動一邊將前方壁部11倒向內側,可將遮光罩10緊湊地折疊。
又,如圖6所示,在啟動遮光罩10之際,僅將前方壁部11往上抬起,藉由設置在中央鉸鏈部13a、14a之未圖示的扭轉螺旋彈簧的勢能力使左方壁部13及右方壁部14擴展,可將遮光罩10簡便地展開。
如此,本實施例的立體檢像器/立體取景器1為,在屋外進行攝影或鑑賞立體影像之際,遮光罩10防止外光侵入於液晶顯示器D而易於視認被顯示在液晶顯示器D上的立體影像SR、SL。又,在收起遮光罩時,將遮光罩10折小,可簡便地搬運。
其次,針對本發明第2實施例的立體檢像器/立體取景器,依據圖7作說明。此處,針對在本實施例的立體檢像器/立體取景器與上述的第1實施例的立體檢像器/立體取景器共通的構成,省略重複的說明。
立體檢像器/立體取景器1具備使放大鏡20可在與液晶顯示器D垂直的垂直方向V升降的放大鏡升降機構X。
放大鏡升降機構X具備:嵌入於在前方內壁面11a中央沿著垂直方向V形成的剖面字狀狹縫11b之立柱16;在立柱16的側端部16a沿著垂直方向V延伸設置的蝸桿螺紋17;及與蝸桿螺紋17嚙合的輸入齒輪18。
立柱16經由鉸鏈部23被連接於放大鏡20。具體言之,透鏡保持器22的上端部22a經由鉸鏈部23連結於立柱16的上端16b。
立柱16係和前方壁部11獨立地設置,在狹縫11b內於垂直方向V升降自如,比起前方壁部11還更能往垂直方向V的上方上昇。亦即,除了前方壁部11的上端的高度(例如,50mm)以外,再加上比前方壁部11的上端還朝上方突出的立柱16的長度(例如,15mm)的份量,可讓液晶顯示器D與放大鏡20疏離。藉此,可使放大鏡20上昇到比遮光罩10的高度還長的設置距離(例如,65mm)。
此外,於前述段落[0051]的中途提及「...使用70mm~80亦無妨。...」,而上述提及「…比遮光罩10的高度還長的距離(例如65mm)...」,乍看似認為有矛盾,但那是因為實際上在窺看放大鏡的情況下之物體與放大鏡的距離係比放大鏡的焦點距離稍短的緣故。
在立柱16的側端部16a,從上部及下部朝與垂直方向V垂直的水平方向H突設有支撐臂16c。
蝸桿螺紋17具備可旋動地支撐於支撐臂16c的蝸桿軸17a與形成在蝸桿軸17a的周面的蝸桿17b。蝸桿螺紋17係和輸入齒輪18的旋動連動而繞蝸桿軸17a旋動,與蝸桿螺紋17的旋動連動地升降。
在蝸桿軸17a的上端,設有與蝸桿軸17a一體安裝且使蝸桿螺紋17繞蝸桿軸17a旋動的微調旋鈕17c。
輸入齒輪18係被突設於前方內壁11a的旋轉軸18a所軸支。此外,在輸入齒輪18方面,例如使用蝸輪或螺旋齒輪等。
輸入齒輪18具有從前方壁部11朝外方突出的突出部分18b。觀察者可經由突出部分18b使輸入齒輪18繞旋轉軸18a旋動。
在輸入齒輪18的齒溝配設有妨礙蝸桿17b與輸入齒輪18之嚙合的未圖示的升降限制器。當蝸桿17b與配設著升降限制器的齒溝嚙合時,蝸桿螺紋17的旋動就被制止。此外,符號18c係表示配置升降限制器的位置,亦即表示輸入齒輪18的旋轉極限位置之標記。
升降限制器係只要為妨礙蝸桿17b與輸入齒輪18之嚙合即可,例如,可以是在齒溝上貼附金屬片以填補齒溝所形成者,可以是在齒溝上熔接金屬片以填補齒溝所形成者,亦可為在進行切齒時不切削成齒而留下一個齒溝所形成者。
其次針對使放大鏡20升降的放大鏡升降機構X的作用,依據圖面來說明。
在觀察者要使放大鏡20上昇時,使輸入齒輪18的突出部分18b繞旋轉軸18a順時鐘旋動。要使放大鏡20下降時,使輸入齒輪18的突出部分18b繞旋轉軸18a逆時鐘旋動。此外,由於放大鏡20的升降係可變更上述的輸入齒輪18的旋動方向作切換,故以下針對使放大鏡20上昇的情況作說明。
蝸桿17b和輸入齒輪18嚙合,蝸桿螺紋17是和輸入齒輪18的旋動連動而在垂直方向V的朝上方向上昇。
當立柱16持續上昇達到放大鏡20與液晶顯示器D之距離與放大鏡20的焦點距離一致時,則升降限制器介設在蝸桿17b和輸入齒輪18之間,蝸桿螺紋17的旋動停止,立柱16與放大鏡20被定位。
因此,透過可因應於放大鏡20的焦點距離與觀察者的視度來配置升降限制器而得以簡單地進行視度調整並將放大鏡20固定。
再者,由於經由微調旋鈕17c使蝸桿螺紋17稍微旋動,立柱16與放大鏡20僅稍微升降,故可微調放大鏡20相對於液晶顯示器D的位置。
如此,本實施例的立體檢像器/立體取景器1除了可獲得第1實施例的立體檢像器/立體取景器之效果以外,還可調整放大鏡20的視度。
此外,如圖8所示,放大鏡升降機構X亦可由立柱16、設於立柱16下部的限制器孔16d、及被插通於限制器孔16d而將立柱16定位在期望的位置之限制器銷16e所構成。藉此,在使立柱16上昇到期望的位置後,光是將限制器銷16e插通於限制器孔16d即可定位立柱16,故能以低成本設置放大鏡升降機構X。
又,如圖9所示,遮光罩10亦可為,在遮光罩框15下方配置幻燈片保持器19並以遮光罩框15與幻燈片保持器19形成插入銀鹽立體幻燈片SS的長孔19a,使液晶顯示器D顯示白色俾作為銀鹽立體幻燈片SS的背光者。由於觀察者的眼睛與銀鹽立體幻燈片SS之距離比觀察者的眼睛與液晶顯示器D之距離還短,故藉由使放大鏡20在垂直方向V升降來進行視度調整,觀察者可任意地選擇銀鹽立體幻燈片SS與液晶顯示器D。
此乃本發明的特徵之一。亦即,視度調整係依各個使用者而異,因此有必要可調整成因各個使用者而異的值,同時,例如,在是相同使用者作使用的情況,有必要隨時可立即調整成一定的位置,圖7所示之構造係具備該要素。
又,在觀看液晶顯示器的情況與觀看銀鹽立體照片的情況,有必要變動焦點之調整,但此調整係僅轉動圖7的微調旋鈕17c就能對應。
而且,若調整一次,其調整位置在使用時會被調整到一定位置。圖示省略,例如,在微調旋鈕17c的外側溝等處利用彈簧等按住限制器,設置所謂點擊止動機構(click stop mechanism),或針對旋轉事先賦予阻力俾不容易旋轉,則調整位置係始終再出現於一定位置。
又,圖9中,亦可設置排出桿19b俾在將銀鹽立體幻燈片SS插入於長孔19a時載置銀鹽立體幻燈片SS。藉此,可容易取放銀鹽立體幻燈片SS。又,在將液晶顯示器進行白色顯示作為背光使用時,會有液晶的像素間的黑色線顯目的情形。此黑色線若在觀看銀鹽立體幻燈片時醒目,則有畫質變非常低的問題。
因此,為使光線散射而插入漫射體。漫射體只要是白色的薄片狀薄片即可,可與立體幻燈片同時2片插入,但在觀看立體幻燈片時應採用某些什麼方法預先作固定(圖示省略)。此外,漫射體與立體幻燈片之間盡可能疏離即可。
其次,針對本發明第3實施例的立體檢像器/立體取景器,依據圖10、11作說明。此處,針對在本實施的立體檢像器/立體取景器與上述的第1實施例的立體檢像器/立體取景器共通的構成,省略重複的說明。
立體檢像器/立體取景器1具備區隔一對透鏡21R、21L的視野之隔板30。
隔板30的支撐側端部30a係透過未圖示的鉸鏈部被安裝在和前方內壁面11a對向的後方內壁面12a,隔板30可繞與液晶顯示器D垂直的旋轉軸A3旋動。又,在隔板30的支撐側端部30a,藉由鉸鏈部之未圖示的扭轉螺旋彈簧使紙面之順時鐘的勢能力繞展開隔板30的方向,亦即圖10中的旋轉軸A3作用。
隔板30的旋動側端部30b係處在與垂直方向V平行的狀態,且被勾掛在可於水平方向H滑動的旋動限制器40並一體固定於遮光罩10的後方壁部12。
旋動限制器40具備:L字狀的鉤部41,其插通被形成於遮光罩10的後方壁部12之插通孔12b內並以前端勾掛於隔板30的旋動側端部30b;U字狀彈簧42,賦予鉤部41從水平方向H的外側往內側的力;及引導部43,其在鉤部41的前端從水平方向H的外側朝向內側形成錐狀。
其次針對使隔板30展開的程序作說明。
在放大鏡20被以平行於液晶顯示器D展開的狀態,當鉤部41在插通孔12b內從水平方向H的內側滑往外側時,則隔板30與鉤部41的勾掛被解除,成為隔板30繞旋轉軸A3旋動。
扭轉螺旋彈簧的勢能力使隔板30旋動迄至隔板30的旋動側端部30b抵接設於放大鏡20下方的限制器銷11c,隔板30被跨設在前方內壁面11a與後方內壁面12a之間。
其次,針對將隔板30固定於後方內壁面12a的程序作說明。
當使隔板30的旋動側端部30b旋動到旋動限制器40的引導部43時,則隔板30係使U字狀彈簧42的鉤部41一邊抵抗從水平方向H的外側朝內側賦予的勢能力,一邊使鉤部41從水平方向H的內側往外側滑動。
在隔板30的旋動側端部30b與旋動限制器40的引導部43分離前,當隔板30與後方內壁面12a近接時,則藉由U字狀彈簧42的勢能力,使鉤部41從水平方向H的外側往內側滑動並勾掛於隔板30的旋動側端部30b,隔板30被固定於後方內
壁面12a。
如此,本實施例的立體檢像器/立體取景器1除了可獲得第1實施例的立體檢像器/立體取景器1之效果以外,藉由隔板30區隔一對立體影像SR、SL的視野而變得易於獲得一對立體影像SR、SL的立體視覺。又,隔板30可因應於遮光罩10展開時、收納時而作開閉。
其次,針對本發明第4實施例的立體檢像器/立體取景器,依據圖12及13作說明。此處,針對在本實施例的立體檢像器/立體取景器與上述的第1實施例的立體檢像器/立體取景器共通的構成,省略重複的說明。
放大鏡20係由一對透鏡21R、21L、將透鏡21R、21L分別收容的一對透鏡保持器22R、22L、及載置一對透鏡保持器22R、22L並經由鉸鏈部23被連結於前方壁部11的支撐台24所構成。
一對透鏡保持器22R、22L係被突設於支撐台24的銷25R、25L分別軸支。銷25R、25L間的距離被設定為65mm,一對透鏡的光軸間距離(以下,稱為「透鏡間距離」)通常被設定成與銷25R、25L間的距離相等的65mm。
銷25R、25L分別配置在一對透鏡的上方。此外,銷25R、25L的具體配置位置只要是可調整透鏡間距離之處即可,除了將一對透鏡的中心連結之直線狀以外,若以將銷25R、25L彼此連結的直線與連結透鏡的中心之直線成為平行的方式作配置,則可為任何場所。
可調整一對透鏡21R、21L間的透鏡間距離之透鏡間距離調整機構Y係具備:上述的一對透鏡保持器22R、22L;及在
一對透鏡保持器22R、22L彼此的對向面22b形成相互可嚙合之扇形齒輪26R、26L。
藉此,因為當以使一對透鏡21R、21L彼此相互接近的方式旋動透鏡保持器22R、22L時,透鏡間距離變窄,使一對透鏡21R、21L彼此相互疏離的方式旋動透鏡保持器22R、22L時,透鏡間距離變寬,故可因應觀察者的眼寬來調整一對透鏡21R、21L間的透鏡間距離。
又,在透鏡保持器22R、22L旋動之際,因扇形齒輪26R、26L彼此嚙合會使透鏡保持器22R、22L連動地旋動,故而可減輕伴隨著透鏡間距離之調整所帶來的作業負擔。
又,透鏡間距離調整機構Y具備:透鏡保持器22R、22L的旋動之過旋動限制器27。過旋動限制器27係具備:防止一對透鏡保持器22R、22L過度接近之過接近限制器27a;及防止一對透鏡保持器22R、22L過度疏離之過疏離限制器27b。
過接近限制器27a係在透鏡保持器22R、22L的後部從對向面22b突設的突片,與透鏡保持器22R、22L一體形成。過接近限制器27a係以在透鏡間距離達到既定的下限值(例如,58mm)之際過接近限制器27a會彼此抵接之方式配置。過接近限制器27a的具體配置位置或長度係因應於透鏡間距離的下限值作任意設定。
過疏離限制器27b係配置在透鏡保持器22R、22L的對向面22b的一部份被切成矩形的缺口部22c內並立設於支撐台上的銷。過疏離限制器27b係以在透鏡間隔達到既定的上限值(例如,72mm)之際於缺口部22c的內周面22d抵接過疏離限制器27b之方式作配置。過疏離限制器27b的配置位置或大小係因應透鏡
間距離的上限值被任意設定。
藉此,過旋動限制器27抑制透鏡保持器22R、22L過度的旋動,可於期望的範圍內靈活地調整一對透鏡21R、21L間之透鏡間距離。
如此,本實施例的立體檢像器/立體取景器1除了第一實施例的立體檢像器/立體取景器1能獲得之效果以外,還可因應觀察者的眼睛間隔來調整透鏡間距離。
其次針對第5實施例作說明。顯示在圖14a、b、c的左右一對透鏡單元50係與顯示在圖12的立體檢像器/立體取景器1不同的實施形態,透鏡單元除外的顯示器D、遮光罩10及立柱16等係與圖12共通的部分。
顯示在圖14a的透鏡單元50為,底板240是以對顯示器D可旋動90°的狀態被安裝在下部。在該底板240之左右的下部安裝後述的透鏡保持器52R、52L並開設有使之旋動的左右的支點之銷54R、54L的孔(無記號)。又,將透鏡51R、51L重疊的部分係以即便讓透鏡保持器52R、52L旋動亦不會干渉的方式開設有比透鏡還大的孔53R、53L。
亦即,左右的透鏡保持器52R、52L藉由左右的銷54R、54L並以各個銷54R、54L為中心旋動自如地安裝在底板240上。而且,左右的透鏡保持器52R、52L係因彈簧57而被施加朝向相互接近的方向之力。
更在左右的透鏡保持器52R與52L的左右方向之中間部,對在底板開設的孔(無記號)插入凸輪軸56,於該凸輪軸56安裝凸輪55R、凸輪55L,透過用手指轉動凸輪軸56的頭部,俾最後調整左右的透鏡51R、51L之間隔。
圖14b係以凸輪軸56為中心的部份剖面圖,表示凸輪55R推壓透鏡保持器52R的端面之狀態,凸輪55L推壓透鏡保持器52L之狀態。凸輪55R、55L實際上為1mm左右的極薄物件,為防止浮起,以安裝圖14b的墊圈58較佳。墊圈58係朝向軸壓入,即便一起旋轉亦無妨。
圖14c係凸輪軸56與凸輪55R和凸輪55L之組立狀態的一例,在凸輪軸56上形成鍵槽,俾相對於凸輪軸56保持凸輪55R、凸輪55L的旋轉方向的位置。此鍵槽可為兩道,但設置兩道溝有必要正確地分度,且縱使是小的軸,溝還是必須藉機械加工來進行,因需耗費很大勞力,故以設置一道溝較佳。
而且,凸輪55R及55L,因為外形及孔是利用壓機沖切(厚度1mm前後),所以即使鍵槽相對於孔嵌合的部分之位置是與55R和55L彼此相反,似亦無太大問題。又,雖認為凸輪55R與55L之外形係僅將相同凸輪轉動180°而已,但因透鏡保持器52R與透鏡保持器52L的端面變成不平行,故因接觸角的變化而不能使用相同輪廓的凸輪,有必要製作兩種凸輪。
又,左右的透鏡之間隔調整係亦有即便左右的透鏡之移動量非完全相同亦可之情況。於該情況,左右用的凸輪亦可使用相同者。
此外,左右的凸輪係在厚度方向的左右間產生階差。因此,在與凸輪55R、55L相抵接的透鏡保持器52R與52L亦須有階差,但透鏡保持器52R與52L的厚度係1mm左右,且因凸輪的厚度亦是1mm左右,所以事先將左右任一透鏡保持器52R與52L的端面在成為上側的凸輪的位置折曲即可。
又,係為在普通的相機作使用者,在圖15中圖示的
遮光罩60亦被使用。在折疊此遮光罩60時,係將左右的側壁63、64以左右任一順序折疊,之後,折疊後部側壁62,最後折疊前部側壁61。在使用此遮光罩60時稍有不便,但成本低廉,在經濟上是有利的。
顯示在圖15的遮光罩係其他實施例係不同於在圖5及圖6顯示的遮光罩,無法經簡單操作而進行開閉。在要開啟圖15的遮光罩時,首先,開啟前部側壁61,接著,開啟後部側壁62,之後,以開啟左右的側壁63或64任一的順序開啟。又,要關閉圖示的遮光罩時,以和開啟時相反順序將左右的側壁63或64依序關閉,之後,關閉後部側壁62,再關閉前部側壁61即可。如此一來,在開閉上比起圖5顯示的遮光罩還耗費時間及勞力,但其設計容易且製造費亦少。
圖示省略,亦可為在此圖15所圖示的遮光罩組裝有圖1的放大鏡20及顯示在圖3的顯示器(圖案)、圖7顯示的第2實施例或圖10的第3實施例之立體檢像器/立體取景器、以及立體相機2之構成。圖16係將立體取景器1安裝於立體相機2作使用的情況之圖,成為顯示器可朝上方旋動90°的構造,圖示係朝箭頭方向旋動90°的情況。
圖17係既將立體取景器1安裝於立體相機2的構造之一例,將顯示器的孔72及73設為安裝孔。設於顯示器的孔73係僅為設於顯示器旁的孔73,但孔72為設於面接頭78中心的(亦可為面接頭的孔)。光以設於相機側的銷74及75包夾該孔72及73就可安裝。
螺絲80係以在緊固時讓螺絲前端比面接頭77及78旋轉時的最大長度還再稍帶有間隙的方式事先調整長度。若是單
純安裝則只要螺絲80即可,但要發揮點擊作用效果時就有必要用螺旋彈簧79事先加壓。再者,因為銷75會因為螺旋彈簧79而從銷移動用孔83跳出,故藉由銷移動用零件76來防止跳出,同時因為銷移動用零件76在實際上從立體相機2卸下立體取景器1時,銷75會依螺旋彈簧79而前進,故而無需耗費讓銷75後退的工夫。
所以銷移動用零件76亦是必要。單就作用來說,倒是不需要螺絲80,但若不慎讓銷移動零件76移動則會導致立體取景器1瞬間從立體相機2落下。所以關於防止落下方面一定需要螺絲80。
又,接頭77被壓入於設在相機側的銷74(圖17b中,在剖面形狀上帶有「階差」,但在圖示的表現上,即使沒有這樣的階差亦無妨)。此外,藉由接頭定位銷81定位旋轉方向的位置。此時顯示器側的接頭78係被一體成型,被預先定位。此外,由於設於相機側的銷74的前端與接頭78的孔係形成鬆配合狀態,故即便是稍微傾斜狀態亦可容易地安裝。於是,若放鬆螺絲80使銷移動用零件76往右方向移動,則銷75的前端會比起銷移動用孔83的左端面還要後退,故而可安裝顯示器D。
又,具備有讓顯示器D及遮光罩不因重力等而降下之面接頭77及78。面接頭機構係始終螺旋彈簧79經由銷75作用。再者相機本體與顯示器D彼此自體成為旋動的下限方向的限制器,上方向的極限值係開啟90°(不受90°所限定)的位置,限制器82會在其極限位置作用。由於面接頭77、78作用,可能會有旋動超過90°的情形,所以藉由上下方向的限制器使旋動受限制而具有可防止所謂顯示器在收納時等不慎旋動(swivel)之效果。
又,圖示倒是省略,考慮在從相機卸下作為立體檢像器使用時,將可卸除記憶體設於顯示器側,或應事先設成可連接構造。又,建構成可使用電池或外部電源,顯示器驅動機構應設於立體檢像器側(顯示器側)。
要應用本發明的立體檢像器及立體取景器的兼用構造之電子機器只要是具備可顯示立體影像的電子顯示器者即可,例如亦可為行動電話、數位相機、影像生成裝置。
此外,本發明可在不悖離本發明的精神進行各種改變,且本發明當然可及於該改變者。
1‧‧‧立體檢像器/立體取景器
10‧‧‧遮光罩
11‧‧‧前方壁部
11a‧‧‧前方內壁部
12‧‧‧後方壁部
13‧‧‧左方壁部
13a、14a‧‧‧中央鉸鏈部
14‧‧‧右方壁部
15‧‧‧遮光罩框
20‧‧‧放大鏡
21L、21R‧‧‧一對透鏡
22‧‧‧透鏡保持器
23‧‧‧鉸鏈部
23a‧‧‧旋鈕
A1、A2‧‧‧旋轉軸
SL、SR‧‧‧一對立體影像
D‧‧‧液晶顯示器
Claims (17)
- 一種立體檢像器及/或立體取景器,係被使用於具備顯示一對立體影像的電子顯示器之電子機器,該立體檢像器及/或立體取景器之特徵為,具備:遮光罩,被安裝於前述電子顯示器上且可折疊;及放大鏡,具備觀看前述立體影像的一對透鏡,經由鉸鏈部被安裝於前述遮光罩的內壁面而可對前述電子顯示器平行地展開。
- 如請求項1之立體檢像器及/或立體取景器,其具備放大鏡升降機構,使前述放大鏡可在與前述電子顯示器垂直的垂直方向升降。
- 如請求項2之立體檢像器及/或立體取景器,其中前述放大鏡升降機構係使前述放大鏡比前述遮光罩還能在垂直方向的上方升降。
- 如請求項2之立體檢像器及/或立體取景器,其中前述放大鏡升降機構具備:立柱,其經由鉸鏈部被連結於前述放大鏡,以可於垂直方向升降地安裝於前述遮光罩的內壁面;蝸桿螺紋,被安裝於該立柱的側方且可繞在前述垂直方向延伸的旋轉軸旋動;及輸入齒輪,以可嚙合於該蝸桿螺紋方式配置,使前述蝸桿螺紋旋動並使前述立柱升降。
- 如請求項4之立體檢像器及/或立體取景器,其中在前述輸入齒輪的齒溝,配設有妨礙前述蝸桿螺紋與前述輸入齒輪之嚙合的升降限制器。
- 如請求項1之立體檢像器及/或立體取景器,其具備隔板,其跨設於前述遮光罩的內壁面與和該內壁面對向的對向壁面之間,用以區隔前述一對透鏡的視野。
- 如請求項6之立體檢像器及/或立體取景器,其中前述隔板係將一方端部以可繞垂直於前述電子顯示器的旋動軸旋動地經由鉸鏈部安裝於前述遮光罩的後方內壁面。
- 如請求項7之立體檢像器及/或立體取景器,其中具備旋動限制器,其在前述遮光罩被折疊之際,可將前述隔板一體固定於前述遮光罩以限制前述隔板的旋動,在前述遮光罩被展開之際,可將前述隔板與前述遮光罩斷開。
- 如請求項8之立體檢像器及/或立體取景器,其中前述旋動限制器具備鉤部,其以可於被形成在前述遮光罩的對向壁面之插通孔內滑動地配置,勾掛前述隔板的另一方端部。
- 如請求項1之立體檢像器及/或立體取景器,其具備透鏡間距離調整機構,可調整前述一對透鏡間的透鏡間距離。
- 如請求項10之立體檢像器及/或立體取景器,其中前述透鏡間距離調整機構具備一對透鏡保持器,其繞垂直於前述電子顯示器的旋轉軸並將前述透鏡可旋動地收容。
- 如請求項11之立體檢像器及/或立體取景器,其中前述透鏡間距離調整機構具備扇形齒輪,其在前述一對透鏡保持器彼此對向之對向面分別形成並可相互嚙合。
- 如請求項11之立體檢像器及/或立體取景器,其中前述透鏡間距離調整機構具備過旋動限制器,其限制前述透鏡保持器的過度旋動。
- 如請求項11之立體檢像器及/或立體取景器,其中前述透鏡間距離調整機構係具備具有比左右的透鏡分別還大的孔之底板,在底板上設置左右一對透鏡保持器,底板與一對透鏡保持器係以各個下端部的銷為中心可旋動的方式連結, 在底板的中心部設置用以將凸輪軸可旋轉地立設的孔,於其孔立設將左右用的二個凸輪固定的凸輪軸,左右的透鏡保持器的側端部藉由彈簧分別被抵接在其左右用的凸輪,具備若以手指轉動凸輪軸的上端部即可藉由左右的凸輪使透鏡保持器的間隔被調整成適合於觀察者的狀態之機構。
- 如請求項1之立體檢像器及/或立體取景器,其中建構成:將左右相同的視准圖樣藉由軟體顯示於左右的顯示畫面。
- 如請求項1至14中任一項之立體檢像器及/或立體取景器,其中建構成:藉由使左右的電子顯示器顯示白色作用成背光,將立體幻燈片插入設置在電子顯示器上部的長孔而得以觀賞被形成於薄片上的立體幻燈片。
- 如請求項1至14中任一項之立體檢像器及/或立體取景器,其中將立體檢像器/或立體取景器安裝於立體相機時,於安裝位置的單側設置面接頭機構,以彈簧加壓其面接頭機構,將接頭的齒數設為扣除能以360°/90°=4除盡的數後的N,分度角度設為360/N,n設為整數,使旋動在n(360°/N)>90°成立之n的最小數的旋轉角度,將其旋動的中間位置建構成在顯示器實際旋動90°後的位置上設置限制器,在其位置固定。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TW104108180A TWI596381B (zh) | 2015-03-13 | 2015-03-13 | Stereo viewfinder and / or stereo viewfinder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TW104108180A TWI596381B (zh) | 2015-03-13 | 2015-03-13 | Stereo viewfinder and / or stereo viewfinder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TW201632948A true TW201632948A (zh) | 2016-09-16 |
TWI596381B TWI596381B (zh) | 2017-08-21 |
Family
ID=5744322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TW104108180A TWI596381B (zh) | 2015-03-13 | 2015-03-13 | Stereo viewfinder and / or stereo viewfinder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TW (1) | TWI596381B (zh) |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04177431A (ja) * | 2002-11-22 | 2004-06-24 | Ricoh Co Ltd | モニター用ステレオビューアー |
JP4275643B2 (ja) * | 2005-04-19 | 2009-06-10 | 稔 稲葉 | ディジタルステレオカメラ又はディジタルステレオビデオカメラ |
JP2011039470A (ja) * | 2009-07-14 | 2011-02-24 | Tide Design Inc | 立体画像鑑賞装置 |
JP2011205558A (ja) * | 2010-03-26 | 2011-10-13 | Fujifilm Corp | 立体カメラ |
WO2012008133A1 (ja) * | 2010-07-12 | 2012-01-19 |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 ステレオビューア及び表示装置 |
-
2015
- 2015-03-13 TW TW104108180A patent/TWI596381B/zh not_active IP Right Cessation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TWI596381B (zh) | 2017-08-21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TWI440960B (zh) | Stereoscopic image pickup device | |
JP6517717B2 (ja) | 携帯用折り畳み式仮想現実機器 | |
WO2016143076A1 (ja) | ステレオビューワ及び/又はステレオビューファインダ | |
FR2883988A1 (fr) | Appareil photographique/camera video stereoscopique numerique, dispositif d'affichage et projecteur en trois dimensions, tireuse et visionneuse stereoscopique | |
JP4275643B2 (ja) | ディジタルステレオカメラ又はディジタルステレオビデオカメラ | |
KR101840741B1 (ko) | 휴대폰 연동형 셀프촬영장치 | |
JP5749842B2 (ja) | ステレオビューワ及び又はステレオビューファインダ | |
TWI596381B (zh) | Stereo viewfinder and / or stereo viewfinder | |
CN107852451B (zh) | 数字照相机 | |
TWI487369B (zh) | Digital camera | |
TW201728986A (zh) | 數位相機 | |
JP6069099B2 (ja) | ディジタルカメラ | |
KR200353705Y1 (ko) | 뷰 카메라 | |
JP2011142491A (ja) | モニター画面観察用ビュアー | |
JP3195939U (ja) | 表示画面拡大具 | |
JP3741089B2 (ja) | 撮影装置 | |
ES1279119U (es) | Camara óptica para dibujar | |
JP2615363B2 (ja) | 立体画像装置 | |
JP2001268403A (ja) | 撮像装置 | |
TWM438643U (en) | Attach-on three dimensional image frame of electronic device | |
JPH0583742U (ja) | パノラマ2枚撮りカメラ | |
JPH04346325A (ja) | カメラ | |
JPH0882832A (ja) | ファインダー装置を有するカメラ | |
JPH078857U (ja) | パノラマ写真様の写真撮影が可能なカメラ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MM4A | Annulment or lapse of patent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