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1632438A - 無接端平面條帶及無接端平面條帶之製造方法 - Google Patents

無接端平面條帶及無接端平面條帶之製造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1632438A
TW201632438A TW104130397A TW104130397A TW201632438A TW 201632438 A TW201632438 A TW 201632438A TW 104130397 A TW104130397 A TW 104130397A TW 104130397 A TW104130397 A TW 104130397A TW 201632438 A TW201632438 A TW 201632438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woven fabric
strip
layer woven
reinforcing layer
flat strip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413039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Yuki Sato
Original Assignee
Nitta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tta Corp filed Critical Nitta Corp
Publication of TW20163243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632438A/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GTRANSPORT OR STORAGE DEVICES, e.g. CONVEYORS FOR LOADING OR TIPPING, SHOP CONVEYOR SYSTEMS OR PNEUMATIC TUBE CONVEYORS
    • B65G15/00Conveyors having endless load-conveying surfaces, i.e. belts and like continuous members, to which tractive effort is transmitted by means other than endless driving elements of similar configuration
    • B65G15/30Belts or like endless load-carriers
    • B65G15/32Belts or like endless load-carriers made of rubber or plastics
    • B65G15/34Belts or like endless load-carriers made of rubber or plastics with reinforcing layers, e.g. of fabric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5/00Feeding articles separated from piles; Feeding articles to machines
    • B65H5/02Feeding articles separated from piles; Feeding articles to machines by belts or chains, e.g. between belts or chain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Delivering By Means Of Belts And Rollers (AREA)
  • Laminated Bodies (AREA)
  • Belt Conveyors (AREA)

Abstract

提供一種可以提高接合部之耐久性的無接端平面條 帶及無接端平面條帶之製造方法。 其特徵為包括:芯體層織布12、在前述芯體 層織布12之上面和下面來透過彈性體層14、16而進行層積之第1強化層織布18及第2強化層織布20、以及層積於前述第1強化層織布18上面之表面材料層22;前述第1強化層織布18及前述第2強化層織布20係比起前述芯體層織布12,在長邊方向,具有低拉伸剛性,同時,在幅寬方向,具有相同於前述芯體層織布12之相同程度之高拉伸剛性,兩端部呈對向而進行接合之接合部係藉由指形接頭而形成。

Description

無接端平面條帶及無接端平面條帶之製造方法
本發明係關於一種使用於搬送裝置或動力傳達裝置之無接端平面條帶及無接端平面條帶之製造方法。
向來,在成為加工瓦楞紙板來成為瓦楞紙箱之製箱機之撓性折疊膠水機之折疊部,在包括滑輪凸緣之許多個之小直徑滑輪,繞掛無接端平面條帶,並且,在滑輪間,以扭轉無接端平面條帶之狀態來使用,以夾住被搬送物之狀態,來進行搬送。使用於該撓性折疊膠水機之折疊部之無接端平面條帶係使用平面條帶,該平面條帶係包括:條帶之芯體層織布、接合.層積於其芯體層織布兩面之織布層、以及其織布層之一邊之面之表面材料層(例如專利文獻1)。平面條帶係具有兩端部呈對向而進行接合之接合部而成為無接端平面條帶,繞掛於滑輪間。
【先前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日本特開2006-264944號公報
但是,使用於撓性折疊膠水機之折疊部等之無接端平面條帶係繞掛於複雜配置之許多之滑輪,並且,以扭轉於滑輪間之狀態,來繞掛於滑輪,夾持瓦楞紙板之被搬送物而進行搬送,因此,由於重覆之彎曲而發生主要在短期間來破損接合部等之意外。
因此本發明之目的係提供一種可以提高接合部之耐久性無接端平面條帶及無接端平面條帶之製造方法。
本發明之無接端平面條帶,係帶狀之平面條帶之兩端部呈對向而進行接合的無接端平面條帶,其特徵為:前述平面條帶係包括:芯體層織布、在前述芯體層織布之上面和下面來透過彈性體層而進行層積之第1強化層織布及第2強化層織布、以及層積於前述第1強化層織布之上面之表面材料層;前述第1強化層織布及前述第2強化層織布係比起前述芯體層織布,在長邊方向,具有低拉伸剛性,同時,在幅寬方向,具有相同於前述芯體層織布之相同程度之高拉伸剛性,前述兩端部呈對向而進行接合之接合部係指形接頭。
本發明之無接端平面條帶之製造方法,係帶狀之平面條帶之兩端部呈對向而進行接合來形成的無接端平面條帶之製造方法,其特徵為:前述平面條帶係包括:芯體層織布、在前述芯體層織布之上面和下面來透過彈性體層而進行層積之第1強化層織布及第2強化層織布、以及層積於前述第1強化層織布之上面之表面材料層;包括:呈互補形狀地形成前述兩端部而成為指形接頭之製程以及前述兩端部呈對向而進行 熱熔合之製程;前述進行熱熔合之製程係進行於前述平面條帶之上面之溫度為無熔融前述表面材料層之溫度。
如果是藉由本發明的話,則接合部係藉由指形接頭而形成,因此,可以提高接合部之耐久性。
10‧‧‧平面條帶
12‧‧‧芯體層織布
12A‧‧‧縱線
12B‧‧‧橫線
14‧‧‧第1彈性體層(彈性體層)
16‧‧‧第2彈性體層(彈性體層)
18‧‧‧第1強化層織布(強化層織布)
18A‧‧‧縱線
18B‧‧‧橫線
20‧‧‧第2強化層織布(強化層織布)
20A‧‧‧縱線
20B‧‧‧橫線
22‧‧‧表面材料層
24、26‧‧‧兩端部
27‧‧‧模具
28‧‧‧下模
30‧‧‧上模
32‧‧‧溝槽
34‧‧‧矽板片
36‧‧‧接合部
38‧‧‧無接端平面條帶
100‧‧‧折疊部
110‧‧‧被搬送物
120‧‧‧被搬送物
130‧‧‧入口部
135‧‧‧出口部
140‧‧‧下傳送條帶
150‧‧‧下折疊部
160‧‧‧驅動用滑輪
162‧‧‧凸緣
170‧‧‧小滑輪
180‧‧‧縱向設置滑輪
190‧‧‧上側吸入條帶
200‧‧‧彎曲試驗機
210‧‧‧試驗片
220‧‧‧支持台
230‧‧‧加壓用楔子
310‧‧‧試驗用條帶
320‧‧‧驅動滑輪
330‧‧‧從動滑輪
340‧‧‧中間滑輪
圖1係顯示本實施形態之平面條帶之構造之縱向剖面圖。
圖2係使用於本實施形態之無接端平面條帶之製造方法之說明之立體圖。
圖3係顯示本實施形態之無接端平面條帶之使用狀態之立體圖。
圖4係顯示本實施形態之無接端平面條帶捲繞於滑輪之狀態之部分剖面圖。
圖5係顯示平面條帶之彎曲彈性率之測定方法之示意圖。
圖6係顯示無接端平面條帶之扭轉耐久行進試驗機之示意圖。
圖7係顯示無接端平面條帶之彎曲行進試驗機之示意圖。
圖8係顯示無接端平面條帶之扭轉耐久行進試驗之結果之圖形。
圖9係顯示無接端平面條帶之彎曲行進試驗之結果之示意圖。
在以下,參考圖式而就本發明之實施形態,詳細 地進行說明。
1.整體構造
圖1所示之平面條帶10係包括在厚度方向之中央部分來涵蓋平面條帶10之全長而進行延伸之芯體層織布12。在芯體層織布12之上面及下面,包括作為彈性體層之第1及第2彈性體層14、16。此外,在本圖,以下方側來作為下面(內圍面)側並且以上方側來作為上面(外圍面)側而進行說明。
在第1彈性體層14之上面,層積作為強化層織布之第1強化層織布18。在第2彈性體層16之下面,層積作為強化層織布之第2強化層織布20。在第1強化層織布18之上面,層積表面材料層22。表面材料層22及第2強化層織布20係分別形成平面條帶10之外圍面及內圍面。平面條帶10之外圍面及內圍面係各個接觸到後面敘述之各種滑輪。
芯體層織布12係藉由沿著平面條帶10之長邊方向來進行延長之縱線12A以及沿著平面條帶10之幅寬方向來進行延長之橫線12B而形成之織布。
芯體層織布12係藉由使用具有伸縮性之線,來作為縱線12A,而在平面條帶10之長邊方向,具有伸縮性。此外,芯體層織布12係藉由使用具有非伸縮性之高剛性線,來作為織布之橫線12B,而在平面條帶10之幅寬方向,具有高剛性。
在第1彈性體層14及第2彈性體層16,橡膠或熱塑性彈性體係構成為聚合物成分,配合需要而添加各種添加劑。作為橡膠係使用天然橡膠、異戊二烯橡膠、丁二烯橡膠、 苯乙烯-丁二烯橡膠、乙烯-丙烯橡膠、氯丁二烯橡膠、氯化聚乙烯、環氧氯丙烷橡膠、丁腈橡膠、丙烯酸橡膠、胺基甲酸乙酯橡膠等之單體或者是這些單體之混合物。作為熱塑性彈性體係可以使用聚胺基甲酸乙酯系彈性體、聚酯系彈性體、聚醯胺系彈性體、聚烯烴系彈性體等之單體或者是這些單體之混合物。第1彈性體層14及第2彈性體層16係由前述構造而適度地選擇來形成,但是,第1彈性體層14及第2彈性體層16係可以是相同之構造,並且,也可以是不同之構造。
第1強化層織布18係藉由沿著平面條帶10之長邊方向來進行延長之縱線18A以及沿著平面條帶10之幅寬方向來進行延長之橫線18B而形成之織布。第2強化層織布20係也同樣藉由沿著平面條帶10之長邊方向來進行延長之縱線20A以及沿著平面條帶之幅寬方向來進行延長之橫線20B而形成之織布。
第1強化層織布18及第2強化層織布20之縱線18A、20A係使用鋼性低於前述芯體層織布12之縱線12A之線。因此,第1強化層織布18及第2強化層織布20係比起芯體層織布12,在平面條帶10之長邊方向,還具有更低之剛性。
此外,第1強化層織布18及第2強化層織布20之橫線18B、20B係使用在相同於前述芯體層織布12之橫線12B之相同程度之非伸縮性之高剛性線。因此,第1強化層織布18及第2強化層織布20係在平面條帶10之幅寬方向,具有相同於前述芯體層織布12之相同程度之高剛性。
也就是說,芯體層織布12之縱向(長邊方向)之 拉伸剛性為20~71N/mm同時芯體層織布12之幅寬(幅寬方向)之拉伸剛性為5~20N/mm係最適當。
此外,第1強化層織布18及第2強化層織布20之縱(長邊)方向之拉伸剛性為2~30N/mm同時第1強化層織布18及第2強化層織布20之幅寬(幅寬方向)之拉伸剛性為5~20N/mm係最適當。
芯體層織布12之縱線12A、第1強化層織布18之縱線18A以及第2強化層織布20之縱線20A係例如複合絲,使用聚酯系、聚醯胺系、聚乙烯基系、聚酯系、聚丙烯酸系、聚乙烯系、聚丙烯系、聚胺基甲酸乙酯系、聚氟碳系、含氟系等之合成纖維線。
芯體層織布12之橫線12B、第1強化層織布18之橫線18B以及第2強化層織布20之橫線20B係例如張緊線或單纖絲,使用聚酯系、聚醯胺系、聚乙烯基系、聚酯系、聚丙烯酸系、聚乙烯系、聚丙烯系、聚胺基甲酸乙酯系、聚氟碳系、含氟系等之合成纖維線。
芯體層織布12、第1強化層織布18及第2強化層織布20係由前述構造而適度地選擇來形成,但是,可以是相同之構造,並且,也可以是不同之構造。
在表面材料層22,橡膠或熱塑性彈性體係構成為聚合物成分,配合需要而添加各種添加劑。作為橡膠係使用天然橡膠、異戊二烯橡膠、丁二烯橡膠、苯乙烯-丁二烯橡膠、乙烯-丙烯橡膠、氯丁二烯橡膠、氯化聚乙烯、環氧氯丙烷橡膠、丁腈橡膠、丙烯酸橡膠、胺基甲酸乙酯橡膠等之單體或者 是這些單體之混合物。作為熱塑性彈性體係配合條帶之用途而適度地使用聚胺基甲酸乙酯系彈性體、聚酯系彈性體、聚醯胺系彈性體、聚烯烴系彈性體等之單體或者是這些單體之混合物。
2.製造方法
接著,說明使用正如前面之敘述而構成之平面條帶10來製造無接端平面條帶之方法。
首先,測定平面條帶10之長度。該狀態下之長度係成為適合於使用之規定之長度。接著,呈互補之形狀地沖裁平面條帶10之兩端部24、26而成為指形接頭,來進行切斷。以對向之狀態,將沖裁成為指形接頭之平面條帶10之兩端部24、26,設置於模具27。模具27係由下模28和上模30而組成。在下模28,形成收納平面條帶10之溝槽。溝槽32係具有概略相同於平面條帶10幅寬之幅寬,呈直線地形成而開放兩端。
首先,將平面條帶10嵌入於下模28之溝槽32。接著,在平面條帶10之呈對向之兩端部24、26之上側,搭載矽板片34。矽板片34係形成為具有概略相同於溝槽32之幅寬和長度之矩形狀。下模28之溝槽32之深度係形成為更加大於合併平面條帶10之厚度和矽板片34之厚度之部分。藉此而在溝槽32之內來搭載平面條帶10之兩端部24、26和矽板片34之狀態,使得矽板片34之上面,成為稍微低於下模28之上面之位置。
此外,將上模30搭載於矽板片34之上。上模30 係形成為具有概略相同於矽板片34之幅寬和長度之矩形狀。像這樣,藉由下模28和上模30而覆蓋平面條帶10之兩端部24、26。
接著,以藉由下模28和上模30而覆蓋平面條帶10之兩端部24、26之狀態,將模具27裝設於沖壓器具(未圖示)。沖壓器具係形成為在下側加熱板和上側加熱板之間,夾住模具27,加熱至規定之溫度,同時,可以施加規定之壓力。
下模28係最好是藉由下側加熱板而加熱於175~190℃之溫度。如果是175~190℃之溫度範圍的話,則確實地熱熔合兩端部24、26。上模30係最好是藉由上側加熱板而熱熔合兩端部24、26,同時,加熱於無熔融表面材料層22之溫度、例如140~155℃之溫度。此外,施加於模具27之壓力係最好是例如0.15~0.25MPa。
以藉由規定之溫度來加熱下模28和上模30並且藉由規定之壓力來加壓之狀態,保持規定之時間、例如5分鐘。藉此而熔合兩端部24、26之第1彈性體層及第2彈性體層,接合兩端部而形成接合部36。
在實際上,上側加熱板係無包括熱源(加熱器),在設置模具27之前,以接觸到下側加熱板之狀態,藉由下側加熱板而進行加熱。在結束預熱後,設置模具27。模具27係藉由僅加熱下側加熱板而控制在前述溫度範圍。
在經過規定之時間後,使得下側加熱板和上側加熱板,成為40℃以下,冷卻平面條帶10之接合部36。藉著在充分地冷卻接合部36之後,由模具27來取出,而得到無接端 平面條帶38。
3.作用及效果
正如圖3所示,無接端平面條帶38係使用在撓性折疊膠水機之折疊部100之下折疊部150。在撓性折疊膠水機之折疊部100,還另外使用形成為無端狀之左右1組之上側吸入條帶190和形成為無端狀之左右1組之下傳送條帶140。
在下折疊部150,無接端平面條帶38係繞掛於例如驅動用滑輪160、小滑輪170和縱向設置滑輪180等。在本圖,無接端平面條帶38係在縱向設置滑輪180和驅動用滑輪160之間,扭轉成為90度之角度而進行繞掛。
藉由此種構造而使得平面條帶10,摩擦.傳導驅動用滑輪160之動力,在驅動用滑輪160和小滑輪170及縱向設置滑輪180之間,行進於箭號A方向。
成為印刷加工及箱子成形加工之瓦楞紙板之被搬送物110係由上游製程之印刷.箱子成形加工製程開始,供應至撓性折疊膠水機之折疊部100之入口部130。接著,被搬送物110係藉由上側吸入條帶190和下傳送條帶140及下折疊部150之無接端平面條帶38而夾住上下,來進行搬送。也就是說,供應至折疊部之入口部130之被搬送物110係在藉由下傳送條帶140而進行搬送之間,在瓦楞紙板之白色連接部,供應糊漿。接著,在使用平面條帶10之下折疊部150,被搬送物110係沿著格線而進行彎曲及接合。接著,成為彎曲及接合之瓦楞紙板之被搬送物120係在折疊部之出口部135,承受後面製程。
此外,滑輪160、170、180係正如圖4所示,在兩側,設置凸緣162。無接端平面條帶38係一邊之側部,接觸到凸緣162之一邊,同時行進。像這樣,滑輪160、170、180係防止無接端平面條帶38之脫輪。
如果是正如前面之敘述而藉由本實施形態之無接端平面條帶38的話,則藉由指形接頭而形成接合部36,因此,可以提高接合部36之耐久性。
並且,無接端平面條帶38係可以藉由前述第1強化層織布18及第2強化層織布20,比起前述芯體層織布,還在長邊方向,具有更加低之拉伸剛性,而抑制因為在滑輪上之彎曲來造成之內部應力,可以防止短期間之條帶破損。
此外,無接端平面條帶係前述第1強化層織布18及第2強化層織布20,在幅寬方向,具有相同於前述芯體層織布12之相同程度之高拉伸剛性,因此,可以防止滑輪160、170、180對於凸緣162之搭上。
由以上而使得本實施形態之無接端平面條帶38係具有良好之耐久性,因此,可以有助於瓦楞紙箱之有效率之製造。
4.實施例 (1)實施例1 (試料)
實施例1之無接端平面條帶38係使用聚酯系織布(厚度:0.8mm、織布之條帶長邊方向拉伸剛性:71N/mm、織布之條帶幅寬方向拉伸剛性:7.9N/mm),來作為芯體層織 布12,使用胺基甲酸乙酯系黏著劑(厚度:0.55mm),來作為第1彈性體層14和第2彈性體層16,使用聚酯系織布(厚度:0.6mm、織布之條帶縱(長邊)方向拉伸剛性:2N/mm、織布之條帶橫(幅寬)方向拉伸剛性:12.4N/mm),來作為第1強化層織布18和第2強化層織布20,使用硫化橡膠(厚度:4mm),來作為表面材料層22,接合部36係藉由指形接頭而接合。
比較例1之無接端平面條帶係使用聚酯系織布(厚度:0.65mm、織布之條帶縱(長邊)方向拉伸剛性:23N/mm、織布之條帶橫(幅寬)方向拉伸剛性:10.6N/mm),來作為芯體層織布,使用硫化橡膠(厚度:0.3mm),來作為第1彈性體層和第2彈性體層,使用聚酯系織布(厚度:0.65mm、織布之條帶縱(長邊)方向拉伸剛性:23N/mm、織布之條帶橫(幅寬)方向拉伸剛性:10.6N/mm),來作為第1強化層織布和第2強化層織布,使用硫化橡膠(厚度:4.5mm),來作為表面材料層22,無接端狀條帶之接合部係藉由束緊接頭而接合。此外,束緊接頭係藉由相對於長邊方向呈直角地切斷平面條帶之兩端部,安裝於該兩端部,接頭之間呈對向,在接頭之中央,插入防鬆用插銷,而接合兩端部。
(評價方法及結果)
就無接端平面條帶之性能試驗方法而進行說明。試驗係進行:測定在無接端平面條帶之長邊方向之拉伸剛性之拉伸試驗、測定無接端平面條帶之長邊方向及條帶幅寬方向之彎曲彈性率之彎曲試驗以及無接端平面條帶之扭轉耐久行進 試驗。
無接端平面條帶之拉伸試驗係藉由拉伸試驗機(自動圖形AG-2000B)而進行固定幅寬之試驗用條帶。在藉由拉伸試驗機而沿著長度方向以固定之拉伸速度來拉伸無接端平面條帶之試驗片之時,檢測一定之延伸率(例如相對於原本之長度而成為3%)之拉伸力,以該值來作為在其延伸率之拉伸剛性。通常,拉伸剛性係藉由每單位毫米幅寬而表示。拉伸試驗係準備幅寬:20mm×長度:500mm之平面條帶,以拉伸速度:50m/min、測定環境:23℃×50% RH而進行拉伸試驗。
無接端平面條帶之彎曲試驗係根據彎曲彈性率JIS K 7203-1982及熱硬化性塑膠一般試驗方法JIS K 6911-1979之規程。正如圖5所示,彎曲試驗機200係保持一定之支點間隔(跨距),藉由左右之支持台220而支撐具有矩形剖面之試驗片210,在其中央,碰觸加壓用楔子230,施加彎曲荷重F,測定試驗片210之彎曲Y。
由該彎曲荷重F之值及試驗片210之彎曲Y之值,根據下列之公式而算出彎曲彈性率Eb(MPa)。
Eb=(L3.F)/(4bh3.Y)
在此,F係表示彎曲荷重(N),L係表示支點間隔(mm),b係表示試驗片210之幅寬(mm),h係表示試驗片210之厚度(mm),Y係表示試驗片210之彎曲(mm)。彎曲試驗係準備幅寬:80mm×長度:10mm之平面條帶,以支點間隔L:60mm、彎曲速度:2.0m/min、測定環境:23℃×50% RH而進行彎曲試驗。
扭轉耐久行進試驗係正如圖6所示,使用包括1個之驅動滑輪320和從動滑輪330之扭轉耐久行進試驗機。試驗用條帶310係在由驅動滑輪320開始至從動滑輪330之間,扭轉180度,並且,在由從動滑輪330開始至驅動滑輪320之間,扭轉180度,繞掛於驅動滑輪320和從動滑輪330。驅動滑輪320和從動滑輪330之直徑係100mm。試驗用條帶310之條帶安裝伸長率為1.0%,行進速度為10m/sec,行進於試驗用條帶310而直到發生異常為止。該條帶扭轉耐久行進試驗機係合併驅動滑輪320和從動滑輪330而包括2個之滑輪,因此,試驗用條帶310係以1次之周圍旋轉而彎曲2次。
在此,試驗用條帶310係以在連續行進後而發生異常時,作為條帶之耐久壽命,藉由彎曲次數=條帶之周圍旋轉次數×2次/周圍旋轉而進行表示。扭轉耐久行進試驗係準備幅寬20mm×長度1000mm之無接端平面條帶,進行於測定環境:常溫環境下。將實施例1及比較例1之無接端平面條帶之構造及各試驗結果,顯示於表1。
【表1】
在表1之下側,一併顯示前述拉伸試驗、彎曲試驗及條帶扭轉耐久行進試驗之結果。在拉伸試驗之結果,實施例1之長邊方向之拉伸剛性係比起比較例1而還更加大8%,在條帶之驅動,確保必要之長邊方向之充分之高剛性。
在彎曲試驗之結果,實施例1之長邊方向之彎曲彈性率係相對於比較例1之彎曲彈性率而成為45%,具有長邊 方向之充分高之柔軟性。此外,實施例1之幅寬方向之彎曲彈性率係相對於比較例1之彎曲彈性率而成為大約200%,確保無接端平面條帶幅寬方向之充分高之彎曲剛性。
在條帶扭轉耐久行進試驗之結果,實施例1之無接端平面條帶38係即使是2.2億次以上之彎曲次數,也無發生異常,包括充分之耐久性。相對於此,比較例1之無接端平面條帶係在220萬次之彎曲次數,於平面條帶之接合部,發生破斷。認為這個係低於比較例1之平面條帶長邊方向之柔軟性,所以,提高因為在小直徑之滑輪上之彎曲時之彎曲而造成之內部應力。
正如以上,如果是藉由本實施例1的話,則可以藉由使用平面條帶10,該平面條帶10具有芯體層織布12和第1強化層織布18及第2強化層織布20,芯體層織布12在長邊方向及幅寬方向具有高剛性,第1強化層織布18和第2強化層織布20具有長邊方向之高柔軟性和幅寬方向之高剛性,而防止平面條帶10對於凸緣162之搭上,防止因為在小直徑滑輪之彎曲來造成之短期間之條帶破損。結果,可以長期間無交換條帶地使用裝置,可以有效率地製造瓦楞紙箱。
(2)實施例2 (試料)
實施例2之無接端平面條帶38係使用聚酯系織布(厚度:0.8mm、織布之條帶長邊方向拉伸剛性:71N/mm、織布之條帶幅寬方向拉伸剛性:7.9N/mm),來作為芯體層織布12,使用胺基甲酸乙酯系黏著劑(厚度:0.55mm),來作為 第1彈性體層14和第2彈性體層16,使用聚酯系織布(厚度:0.6mm、織布之條帶縱(長邊)方向拉伸剛性:2N/mm、織布之條帶橫(幅寬)方向拉伸剛性:12.4N/mm),來作為第1強化層織布18和第2強化層織布20,使用硫化橡膠(厚度:4mm),來作為表面材料層22,接合部36係藉由指形接頭而接合。
比較例2之無接端平面條帶係除了藉由熱固定接頭而將接合部予以接合以外,其餘相同於實施例2而進行製作。
(評價方法及結果)
就無接端平面條帶之性能試驗方法而進行說明。試驗係進行無接端平面條帶之扭轉耐久行進試驗和彎曲行進試驗。
扭轉耐久行進試驗係除了行進速度為15.7m/sec以外,相同於前述實施例1而進行扭轉耐久行進試驗。將其結果顯示於圖8。可以由本圖而確認:實施例2之無接端平面條帶38係藉由成為指形接頭而比起比較例2,具有更加良好之扭轉耐久性。
此外,彎曲行進試驗係正如圖7所示,使用包括1個之驅動滑輪320、從動滑輪330和中間滑輪340之彎曲行進試驗機。試驗用條帶310係在由驅動滑輪320開始至從動滑輪330之間,藉由中間滑輪340而彎曲至下方,繞掛於驅動滑輪320和從動滑輪330。驅動滑輪320和從動滑輪330之直徑係100mm。
試驗用條帶310之條帶安裝伸長率為1.0%,行進 速度為15.7m/sec,行進於無接端平面條帶而直到發生異常為止。該彎曲行進試驗機係合併驅動滑輪320、從動滑輪330和中間滑輪340而包括3個之滑輪,因此,試驗用條帶310係以1次之周圍旋轉而彎曲3次。
在此,試驗用條帶310係以在連續行進後而發生異常時,作為條帶之耐久壽命,藉由彎曲次數=條帶之周圍旋轉次數×3次/周圍旋轉而進行表示。彎曲行進試驗係準備幅寬20mm×長度1000mm之試驗用條帶310,進行於測定環境:常溫環境下。將其結果顯示於圖9。可以由本圖而確認:實施例2之無接端平面條帶38係藉由成為指形接頭而比起比較例2,還更加提高對於彎曲之耐久性。
(變化例)
本發明係並非限定於前述實施形態,可以在本發明之宗旨範圍內,適度地進行變更。
10‧‧‧平面條帶
12‧‧‧芯體層織布
12A‧‧‧縱線
12B‧‧‧橫線
14‧‧‧第1彈性體層(彈性體層)
16‧‧‧第2彈性體層(彈性體層)
18‧‧‧第1強化層織布(強化層織布)
18A‧‧‧縱線
18B‧‧‧橫線
20‧‧‧第2強化層織布(強化層織布)
20A‧‧‧縱線
20B‧‧‧橫線
22‧‧‧表面材料層

Claims (3)

  1. 一種無接端平面條帶,帶狀之平面條帶之兩端部呈對向而進行接合,其特徵為:前述平面條帶係包括:芯體層織布、在前述芯體層織布之上面和下面來透過彈性體層而進行層積之第1強化層織布及第2強化層織布、以及層積於前述第1強化層織布之上面之表面材料層;前述第1強化層織布及前述第2強化層織布係比起前述芯體層織布,在長邊方向,具有低拉伸剛性,同時,在幅寬方向,具有相同於前述芯體層織布之相同程度之高拉伸剛性,前述兩端部呈對向而進行接合之接合部係指形接頭。
  2. 一種無接端平面條帶之製造方法,帶狀之平面條帶之兩端部呈對向而進行接合來形成,其特徵為:前述平面條帶係包括:芯體層織布、在前述芯體層織布之上面和下面來透過彈性體層而進行層積之第1強化層織布及第2強化層織布、以及層積於前述第1強化層織布之上面之表面材料層;包括:呈互補形狀地形成前述兩端部而成為指形接頭之製程以及前述兩端部呈對向而進行熱熔合之製程;前述進行熱熔合之製程係進行於前述平面條帶之上面之溫度為無熔融前述表面材料層之溫度。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之無接端平面條帶之製造方法,其中,前述平面條帶之上面溫度係140~155℃。
TW104130397A 2014-09-16 2015-09-15 無接端平面條帶及無接端平面條帶之製造方法 TW201632438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4187531A JP2016060557A (ja) 2014-09-16 2014-09-16 無端平ベルト及び無端平ベルトの製造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632438A true TW201632438A (zh) 2016-09-16

Family

ID=5553313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4130397A TW201632438A (zh) 2014-09-16 2015-09-15 無接端平面條帶及無接端平面條帶之製造方法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JP (1) JP2016060557A (zh)
TW (1) TW201632438A (zh)
WO (1) WO2016043096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027231A (zh) * 2019-02-21 2019-07-19 河南省金久龙实业有限公司 一种防撕裂纤维线绳缠绕无接头环形输送带
WO2024008551A1 (en) * 2022-07-08 2024-01-11 Contitech Transportbandsysteme Gmbh Belt with reinforcing polyolefin fabric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478600B2 (ja) * 2005-03-25 2010-06-09 ニッタ株式会社 搬送用平ベルト
JP4671742B2 (ja) * 2005-04-14 2011-04-20 ニッタ株式会社 平ベルト
JP4972434B2 (ja) * 2007-03-13 2012-07-11 ニッタ株式会社 平ベルトの融着用治具および融着プレス装置
JP2010105335A (ja) * 2008-10-31 2010-05-13 Nitta Ind Corp 超音波を利用したベルトの継手加工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16060557A (ja) 2016-04-25
WO2016043096A1 (ja) 2016-03-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2009197896A (ja) 平ベルト
WO2015174480A1 (ja) 無端状平ベルト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H0760877A (ja) 幅広ベルト
JPH0531012B2 (zh)
JP4671742B2 (ja) 平ベルト
TW201930749A (zh) 兩面齒型皮帶
CN107407373B (zh) 传动带、传动带的制造方法、加强布及加强布的制造方法
JP2011133029A (ja) 平ベルト
TW201632438A (zh) 無接端平面條帶及無接端平面條帶之製造方法
KR101992805B1 (ko) 양면 전달용 로엣지 v벨트
KR101933204B1 (ko) 벨트 제조방법 및 2층접합기
JP6804847B2 (ja) 搬送ベルト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10053935A (ja) Vリブドベルト
JP4214161B2 (ja) 伝動ベルトの製造方法
US6503164B2 (en) Power transmission belt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power transmission belt
CN108884909B (zh) 多楔带的制造方法
JP2017100848A (ja) 無端状平ベルト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DE102008019540A1 (de)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eines schlauchförmigen Artikels, insbesondere eines endlos geschlossenen Antriebsriemens, unter Einsatz eines Textilschlauches
JP6510130B1 (ja) 帯状ベルト、無端ベルト、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WO2015111486A1 (ja) 平ベルト
JP6352724B2 (ja) 無端状平ベルト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6868575B2 (ja) 両面伝動ベルトの製造方法
JP2011126235A (ja) ベルト端部接合方法、無端ベルト製造方法、および無端平ベルト
JP7116023B2 (ja) 結合ベルトの製造方法
JP6062292B2 (ja) 搬送ベル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