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1629452A - 輪胎標記裝置 - Google Patents

輪胎標記裝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1629452A
TW201629452A TW104103934A TW104103934A TW201629452A TW 201629452 A TW201629452 A TW 201629452A TW 104103934 A TW104103934 A TW 104103934A TW 104103934 A TW104103934 A TW 104103934A TW 201629452 A TW201629452 A TW 201629452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tire
roller
axis
marking device
unit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410393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I561804B (en
Inventor
松永邦夫
上田達也
今村守宏
米田浩明
Original Assignee
三菱重工機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三菱重工機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三菱重工機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to TW10410393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I561804B/zh
Publication of TW20162945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62945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56180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561804B/zh

Links

Landscapes

  • Tyre Moulding (AREA)

Abstract

該輪胎標記裝置係用以在輪胎作標記的輪胎標記裝置,其係具備有:印字部,其係可在輪胎印字;旋轉位置調整滾輪,其係抵接於輪胎的一部分,且自身旋轉,藉此使輪胎繞著輪胎的軸線旋轉;及旋轉驅動部,其係使旋轉位置調整滾輪旋轉。

Description

輪胎標記裝置
本發明係關於用以在輪胎作標記的輪胎標記裝置。
在試驗/檢查用以計測輪胎的不均一性的輪胎均勻性機器(tire uniformity machine)、或用以計測輪胎失衡的平衡試驗機等所完成的輪胎的設備係被要求具備有在輪胎作標記的輪胎標記裝置(以下亦簡稱為「標記裝置」)。
在標記裝置係被要求將○形或△形等標記,打點(作標記)在輪胎的側壁上且由計測結果及判定基準所決定的輪胎的周方向的位置(相位)。
關於該標記的形狀及顏色,近年來要求多樣化,有在輪胎要求複數標記的情形。
在輪胎作標記的位置的種類係有在所決定的輪胎的相位上要求作標記者、及容許在側壁上的任意相位 上作標記者。
若在輪胎作複數標記,已知有在輪胎的側壁上,以輪胎的徑方向錯開位置作複數標記,或以輪胎的周方向錯開位置作複數標記。亦已知將以輪胎的徑方向錯開位置、及以周方向錯開位置加以組合,來增加標記數。
以該類標記裝置而言,例如在專利文獻1等,在可朝上下方向移動的上輪緣與下輪緣之間夾著輪胎,使兩輪緣繞著輪胎的軸線旋轉,藉此使輪胎以周方向旋轉。藉由使輪胎旋轉,將在輪胎作標記的位置以周方向錯開。
作標記係在標記裝置的印字部進行。在印字部係藉由加熱區塊來加熱標記頭,並且藉由彈簧,以由輪胎分離的方向被彈壓。可藉由驅動汽缸抵抗彈簧力而推入標記頭,透過標記帶(marking tape),標記頭按壓輪胎的預定表面而將標記進行熱轉印來附記。
[先前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日本特開2002-122500號公報
但是,若在輪胎作複數標記,為了錯開在輪 胎作標記的位置,有標記裝置的構成變得複雜的問題。
本發明係鑑於如上所示之問題點而完成者,目的在提供可以簡單構成使輪胎相對印字部進行旋轉的輪胎標記裝置。
為解決上述課題,本發明係提出以下手段。本發明之一態樣的輪胎標記裝置係用以在輪胎作標記的輪胎標記裝置,其特徵為:具備有:印字部,其係可在前述輪胎印字;旋轉位置調整滾輪,其係抵接於前述輪胎的一部分,且自身旋轉,藉此使前述輪胎繞著前述輪胎的軸線旋轉;及旋轉驅動部,其係使前述旋轉位置調整滾輪旋轉。
藉由該態樣,由於具備有旋轉位置調整滾輪、及旋轉驅動部,因此可使輪胎繞著軸線旋轉。若輪胎繞著軸線旋轉,藉由印字部被作標記的輪胎的周方向的位置會偏移。
此外,在上述輪胎標記裝置中,亦可前述旋轉驅動部係具備有:直動部,其係在直線上進行進退驅動;及轉換部,其係將前述直動部的前述進退驅動的力轉換成前述旋轉位置調整滾輪的一方向的旋轉力。
藉由該態樣,利用轉換部來轉換直動部在直線上進行進退驅動的動作,藉此可使旋轉位置調整滾輪以一方向旋 轉。
此外,在上述輪胎標記裝置中,亦可前述轉換部係具備有:旋轉傳達部,其係容許前述旋轉位置調整滾輪僅以一方向旋轉,藉由前述直動部的前進,使前述旋轉位置調整滾輪以一方向旋轉,並且在前述直動部的後退係使前述旋轉位置調整滾輪空轉。
藉由該態樣,藉由使直動部反覆前進,可使旋轉位置調整滾輪僅以一方向旋轉。
此外,在上述輪胎標記裝置中,亦可具備有:中心位置調整機構,其係使滾輪由周方向的複數位置抵接於前述輪胎的胎面來調整前述輪胎的位置,前述旋轉位置調整滾輪係藉由前述中心位置調整機構的至少1個前述滾輪所構成。
藉由該態樣,調整輪胎位置的中心位置調整機構的滾輪兼為旋轉位置調整滾輪,因此若輪胎標記裝置具備有中心位置調整機構,可僅追加簡單的功能來使輪胎旋轉。
此外,在上述輪胎標記裝置中,亦可具備有:旋轉量檢測部,其係檢測前述輪胎繞著前述輪胎的軸線旋轉的旋轉量;及直動控制部,其係根據前述旋轉量檢測部的檢測結果來控制前述直動部,前述直動控制部係若以前述旋轉量檢測部被檢測到的前述輪胎的前述旋轉量比目標旋轉量為更小時,係使前述直動部再度前進。
藉由該態樣,即使在旋轉位置調整滾輪與輪胎之間滑 動,輪胎未充分旋轉的情形下,亦可以輪胎的旋轉量成為目標旋轉量的方式進行調節。
此外,在上述輪胎標記裝置中,亦可具有搬送部,該搬送部具備有:第一滾輪,其係側面可抵接於前述輪胎的側壁中相對前述輪胎的軸線的一方側;第二滾輪,其係側面可抵接於相對前述輪胎的軸線的另一方側;及搬送驅動部,其係使前述第一滾輪繞著前述第一滾輪的軸線旋轉,並且使前述第二滾輪繞著前述第二滾輪的軸線旋轉,且搬送前述輪胎,前述搬送驅動部係使前述第一滾輪繞著前述第一滾輪的軸線以正向旋轉,且使前述第二滾輪繞著前述第二滾輪的軸線以反向旋轉,藉此使前述旋轉位置調整滾輪藉由前述第一滾輪及前述第二滾輪所構成。
藉由該態樣,搬送驅動部使第一滾輪以正向旋轉,並且使第二滾輪以反向旋轉,藉此第一滾輪及第二滾輪上的輪胎繞著軸線旋轉。搬送部的第一滾輪及第二滾輪兼為旋轉位置調整滾輪,藉此即使在輪胎標記裝置具備有搬送部的情形下,亦可使輪胎標記裝置的構成較為簡單。
藉由本發明之輪胎標記裝置,可以簡單構成使輪胎相對印字部進行旋轉。
1‧‧‧標記裝置(輪胎標記裝置)
10‧‧‧搬送部
15‧‧‧分割搬送道
16A‧‧‧第一搬送道
16B‧‧‧第二搬送道
17A‧‧‧第一驅動滾輪(第一滾輪)
17B‧‧‧第二驅動滾輪(第二滾輪)
17aA、17aB、18aA、18aB‧‧‧軸線
18A‧‧‧第一被動滾輪
18B‧‧‧第二被動滾輪
19A、19B‧‧‧支持構件
20A‧‧‧第一滾輪驅動馬達
20B‧‧‧第二滾輪驅動馬達
21‧‧‧搬送驅動部
24A、24B‧‧‧連結構件
25A、25B‧‧‧腳部
26A、26B‧‧‧支持構件
30‧‧‧一體搬送道
31‧‧‧第三驅動滾輪
31a、32a‧‧‧軸線
32‧‧‧第三被動滾輪
33‧‧‧支持構件
34‧‧‧滾輪驅動馬達
36A、36B‧‧‧定位部
37A、37B‧‧‧支持台
38A、38B、39A、39B‧‧‧保持臂
38aA‧‧‧軸構件
38bA‧‧‧軸線
40A、40B、41A、41B‧‧‧齒輪
42A、42B‧‧‧臂驅動汽缸
44A、44B‧‧‧驅動滾輪(旋轉位置調整滾輪、滾輪)
45A‧‧‧滾輪本體
46A‧‧‧外側凸部
48A、48B‧‧‧旋轉驅動部
49A‧‧‧直線
50A、50B‧‧‧空氣汽缸(直動部)
50aA‧‧‧汽缸本體
50bA‧‧‧桿件
50cA、50cB、70‧‧‧汽缸驅動部
51A‧‧‧連結構件
51aA‧‧‧第二端部
52A‧‧‧離合器機構(旋轉傳達部)
53A‧‧‧轉換部
57A、57B‧‧‧滾輪
59‧‧‧中心位置調整機構
61‧‧‧輪胎檢測感測器
64‧‧‧支持構件
65‧‧‧旋轉量檢測部
66‧‧‧空氣汽缸
66a‧‧‧桿件
66b‧‧‧汽缸本體
67‧‧‧連結構件
68‧‧‧旋轉軸
71‧‧‧檢測滾輪
72‧‧‧編碼器
80‧‧‧頭部
81‧‧‧支持台
82‧‧‧基座
83A~83F‧‧‧印字銷(印字部)
83aA、83aD、83aE、83aF‧‧‧擴徑部
84A~84F‧‧‧空氣汽缸
84aA、84aB、84aC、84aD、84aE、84aF‧‧‧汽缸本體
84bA、84bB、84bC、84bD、84bE、84bF‧‧‧桿件
86‧‧‧加熱區塊
87‧‧‧加熱手段
88‧‧‧導引板
88a‧‧‧貫穿孔
90A、90D、90E、90F‧‧‧螺旋彈簧
92A~92F‧‧‧汽缸驅動部
100‧‧‧色帶供給/捲取部
101A、101B‧‧‧色帶供給單元
102A、102B‧‧‧色帶捲取單元
104A、104B‧‧‧輔助基座
105A、105B‧‧‧供給滾輪
106A、106B‧‧‧導引滾輪
109A、109B‧‧‧輔助基座
110A、110B‧‧‧導引滾輪
111A、111B‧‧‧捲取馬達
111aA、111aB‧‧‧本體
111bA、111bB‧‧‧旋轉軸
112A、112B‧‧‧捲取滾輪
120‧‧‧控制單元
121‧‧‧匯流排
122‧‧‧直動控制部
123‧‧‧主控制部
130‧‧‧連結機構
131‧‧‧連結構件
132‧‧‧連接部
D‧‧‧搬送方向
D1‧‧‧上游側
D2‧‧‧下游側
E1‧‧‧方向(一方向)
E2‧‧‧方向
F1‧‧‧正向
F2‧‧‧反向
P1~P6‧‧‧位置
T‧‧‧輪胎
T1‧‧‧側壁
T2‧‧‧胎面
T6‧‧‧軸線
R1、R2‧‧‧墨水色帶
圖1係顯示本發明之一實施形態之輪胎標記裝置的全體構成的概要的圖。
圖2係同輪胎標記裝置的區塊圖。
圖3係同輪胎標記裝置的搬送道的平面圖。
圖4係同搬送道的正面圖。
圖5係顯示同搬送道的第一定位部的內部構造的圖。
圖6係同第一定位部的驅動滾輪的斜視圖。
圖7係同搬送道的保持臂及旋轉驅動部的平面圖。
圖8係同輪胎標記裝置的旋轉量檢測部的正面圖。
圖9係使同輪胎標記裝置的頭部及色帶供給/捲取部的一部分破斷的正面圖。
圖10係使同頭部及色帶供給/捲取部的一部分破斷的側面圖。
圖11係模式顯示本發明之變形例之實施形態中之輪胎標記裝置之轉換部的圖。
圖12係模式顯示同轉換部的作用的圖。
以下一邊參照圖1至圖12,一邊說明本發明之輪胎標記裝置之一實施形態。
如圖1及2所示,本實施形態之標記裝置1係用以在輪胎T作標記(印字)者,具備有:由下方支持輪胎T來 進行搬送的搬送部10;被配置在搬送部10的上方的頭部80;被安裝在頭部80的色帶供給/捲取部100;及控制搬送部10、頭部80及色帶供給/捲取部100的控制單元120。
如圖3及4所示,搬送部10係在搬送部10的搬送方向D的上游側D1具有:第一搬送道16A及第二搬送道16B朝搬送部10的寬幅方向排列作配置的分割搬送道15;及被配置在搬送部10的下游側D2的一體搬送道30。在本實施形態中,第一搬送道16A及第二搬送道16B的構成相同,因此關於第一搬送道16A的構成,係在數字或英文小寫附加英文大寫「A」,關於第二搬送道16B相對應的構成,則係在同一數字或英文小寫附加英文大寫「B」來顯示。藉此,省略重複說明。關於後述的定位部36A、36B、印字銷83A~83F、色帶供給單元101A、101B等,亦同樣地進行說明。
例如,第一搬送道16A之後述第一驅動滾輪17A及第二驅動滾輪17B的構成為相同。
在第一搬送道16A,各第一驅動滾輪(第一滾輪)17A、第一被動滾輪18A係在寬幅方向的兩端部,藉由支持構件19A,以可繞各自的軸線17aA、18aA旋轉的方式予以支持。第一驅動滾輪17A的上面的高度與第一被動滾輪18A的上面的高度係大致相一致、或第一驅動滾輪17A的上面被配置為稍高。第一驅動滾輪17A及第一 被動滾輪18A係沿著搬送方向D交替配置。第一驅動滾輪17A、第一被動滾輪18A係被配置在軸線17aA、18aA與水平面呈平行的同一面上。
在各第一驅動滾輪17A連接有未圖示之皮帶。在該皮帶連接有圖2所示之第一滾輪驅動馬達20A的旋轉軸。第一滾輪驅動馬達20A的旋轉軸係可切換成正向(第一方向)及反向(第二方向)來進行驅動。以第一滾輪驅動馬達20A及第二滾輪驅動馬達20B構成搬送驅動部21。
如圖3及4所示,在各第一驅動滾輪17A、第一被動滾輪18A、第二驅動滾輪(第二滾輪)17B、及第二被動滾輪18B上配置輪胎T。此時,以至少第一驅動滾輪17A的側面抵接於輪胎T的側壁T1中相對輪胎T的軸線T6的一方側、且輔助性地第一被動滾輪18A的側面相抵接的方式配置輪胎T。以至少第二驅動滾輪17B的側面抵接於側壁T1中相對軸線T6的另一方側,且輔助性地第二被動滾輪18B的側面相抵接的方式配置輪胎T。滾輪17A、18A及滾輪17B、18B係分別抵接於輪胎T的其中一方側壁T1。
藉由使第一滾輪驅動馬達20A的旋轉軸以正向旋轉,如圖3所示各第一驅動滾輪17A繞著軸線17aA以正向F1旋轉。藉由使第二滾輪驅動馬達20B的旋轉軸以正向旋轉,各第二驅動滾輪17B繞著軸線17aB以正向F1旋轉。此時,被配置在各驅動滾輪17A、17B上的輪胎 T係由上游側D1朝向下游側D2被搬送。支持被搬送的輪胎T的各第一被動滾輪18A及第二被動滾輪18B係進行隨著輪胎T的移動而旋轉的共轉。
如上所示,驅動滾輪17A、17B係將輪胎T進行旋轉驅動的滾輪,被動滾輪18A、18B係隨著進行旋轉的輪胎T而被動的滾輪。
另一方面,若使滾輪驅動馬達20A、20B的旋轉軸以反向旋轉,第一驅動滾輪17A繞著軸線17aA以反向F2旋轉,第二驅動滾輪17B繞著軸線17aB以反向F2旋轉。此時,被配置在各驅動滾輪17A、17B上的輪胎T係由下游側D2朝向上游側D1被搬送。
在第一搬送道16A中,如圖3及4所示,一對支持構件19A係藉由連結構件24A而相連接。
連結構件24A係被安裝在被設在朝上下方向延伸的腳部25A的支持構件26A。由於腳部25A的下端部被配置在未圖示之地板面上,第一搬送道16A係在由地板面以上方分離的位置被支持。
一體搬送道30係構成為與搬送道16A、16B相同。亦即,如圖3所示,在一體搬送道30中,各第三驅動滾輪31、第三被動滾輪32係在寬幅方向的兩端部藉由支持構件33,以可繞著各自的軸線31a、32a旋轉的方式予以支持。支持構件33被安裝在前述支持構件26A、26B。
在各第三驅動滾輪31連接有未圖示之皮帶。在該皮帶連接有第三滾輪驅動馬達34(參照圖2)的旋轉軸。第三滾輪驅動馬達34的旋轉軸係可切換成正向及反向來進行驅動。
在支持構件26A設有第一定位部36A。
在第一定位部36A,係一對保持臂38A、39A以可以保持臂38A、39A的第一端部為中心進行旋轉(擺動)的方式被支持在支持台37A上。保持臂38A、39A係可藉由臂驅動汽缸42A(參照圖2),透過齒輪40A、41A,以各自的第一端部為中心,在與水平面呈平行的面上進行旋轉。保持臂38A係被配置在比保持臂39A更為下游側D2。
如圖5所示,在保持臂38A的第二端部設有圓柱狀的軸構件38aA。在該軸構件38aA係以可旋轉的方式支持有圖5及6所示之驅動滾輪(旋轉位置調整滾輪、滾輪)44A。
驅動滾輪44A係以可繞與水平面呈正交的軸線旋轉的方式被支持。
如圖5及6所示,驅動滾輪44A係具有:圓筒狀的滾輪本體45A、及由滾輪本體45A的外周面突出且沿著滾輪本體45A的軸線延伸的複數外側凸部46A。複數外側凸部46A係以朝滾輪本體45A的周方向互相分離的方式作配置。
構成驅動滾輪44A的滾輪本體45A及外側凸部46A係可使用鋼製的時序滑輪構成、或以尼龍或聚縮醛(POM)等樹脂一體形成。
其中,亦可形成為驅動滾輪44A未具備有複數外側凸部46的構成,並且在驅動滾輪44A使用滾輪本體45A的外周面的摩擦係數變大的材料。
如圖7所示,在保持臂38A係安裝有用以使驅動滾輪44A旋轉的旋轉驅動部48A。
旋轉驅動部48A係如圖5及7所示,具有:在直線49A上進行進退驅動的空氣汽缸(直動部)50A;以可旋轉的方式與空氣汽缸50A的前進方向的前端部相連接的連結構件51A;及被安裝在連結構件51A之周知的離合器機構(旋轉傳達部)52A。其中,以連結構件51A及離合器機構52A構成轉換部53A。
空氣汽缸50A係如圖7所示,桿件50bA以可相對汽缸本體50aA作進退的方式被插通在汽缸本體50aA內而構成。在汽缸本體50aA係透過未圖示的管件(tube)而連接有空氣壓縮機等可進行壓縮空氣之供給/排出的汽缸驅動部50cA(參照圖2)。
若藉由汽缸驅動部50cA對汽缸本體50aA內的頭側供給壓縮空氣,桿件50bA相對汽缸本體50aA作前進。另一方面,若藉由汽缸驅動部50cA對汽缸本體50aA內的桿件側供給壓縮空氣,桿件50bA即相對汽缸本體50aA 作後退。
其中,在本實施形態中,作為直動部的空氣汽缸50A係以壓縮空氣進行驅動,但是直動部亦可以油壓或磁力等進行驅動。
桿件50bA的前進方向的前端部與連結構件51A的第一端部係指以可利用省略符號的銷等進行旋轉的方式相連接。
如圖5所示,連結構件51A的第二端部51aA係形成為圓筒狀。在第二端部51aA的筒孔內係以可旋轉的方式相對第二端部51aA插通有保持臂38A的軸構件38aA。在該第二端部51aA的外周面固定有前述離合器機構52A。離合器機構52A係被配置在驅動滾輪44A的滾輪本體45A的筒孔內。
離合器機構52A係限制驅動滾輪44A相對離合器機構52A繞著軸構件38aA的軸線38bA以方向(一方向)E1進行旋轉。另一方面,容許驅動滾輪44A相對離合器機構52A,繞著軸線38bA以方向E2進行旋轉。
如上所示所構成的旋轉驅動部48A係桿件50bA相對汽缸本體50aA如圖7的位置P3所示作前進時,連結構件51A繞著軸線38bA以方向E2進行旋轉,且移動至位置P4。此時,離合器機構52A與驅動滾輪44A相連接,離合器機構52A及驅動滾輪44A連同連結構件51A的第二端部51aA一起繞著軸線38bA以方向E2 進行旋轉。
另一方面,若桿件50bA相對汽缸本體50aA作後退時,連結構件51A繞著軸線38bA以方向E1進行旋轉。此時,離合器機構52A與驅動滾輪44A的連接被解除,驅動滾輪44A並不旋轉(空轉)。
其中,亦可構成為當桿件50bA前進時,驅動滾輪44A未旋轉,當桿件50bA後退時,則驅動滾輪44A進行旋轉。
如上所示,離合器機構52A係容許驅動滾輪44A相對連結構件51A的第二端部51aA繞著軸線38bA僅以方向E2進行旋轉。
轉換部53A係將空氣汽缸50A的進退驅動的力轉換成驅動滾輪44A繞著軸線38bA之方向E2的旋轉力。
旋轉驅動部48A具備有:空氣汽缸50A、及轉換部53A,以轉換部53A轉換空氣汽缸50A在直線49A上進行進退驅動的動作,藉此驅動滾輪44A以方向E2進行旋轉。
若藉由汽缸驅動部50cA來進行桿件50bA的前進及後退,驅動滾輪44A繞著軸線38bA旋轉一定角度。
將桿件50bA的前進及後退形成為組,反覆預定次數,藉此驅動滾輪44A進行旋轉一定角度的預定次數倍的所謂寸動驅動。
圖3所示之被動滾輪57A以可旋轉的方式被支持在保持臂39A的第二端部。被動滾輪57A係如後所述隨著進行旋轉的輪胎T而被動者。
在支持構件26B設有第二定位部36B。以第一定位部36A及第二定位部36B構成中心位置調整機構59。
第二定位部36B的保持臂38B係被配置在比保持臂39B更為上游側D1。
第一定位部36A及第二定位部36B係以夾著分割搬送道15的下游側D2的端部相對向的方式作配置。
在如上所示所構成的中心位置調整機構59中,輪胎檢測感測器61(參照圖2)檢測以搬送部10被搬送的輪胎T來到第一定位部36A與第二定位部36B之間所規定的標記位置P1的情形。以輪胎檢測感測器61而言,係可適當選擇周知的接觸式或非接觸式的感測器來使用。
輪胎檢測感測器61係將檢測結果傳送至控制單元120。
當以輪胎檢測感測器61檢測到輪胎T已來到標記位置P1時,如以下所示進行控制。
其中,中心位置調整機構59係在未調整輪胎T的位置的平常時,保持臂38A、39A、38B、39B以與輪胎T的搬送方向D成為平行的方式被配置,不會妨礙輪胎T的搬送。
驅動臂驅動馬達40A、41A、40B、41B,使保持臂38A、39A、38B、39B旋轉,且使滾輪44A、57A、44B、57B由周方向的複數位置抵接於輪胎T的胎面T2。
若藉由汽缸驅動部50cA、50cB,藉由寸動驅動來旋轉驅動滾輪44A、44B時,輪胎T係以繞著軸線T6的預定方向進行旋轉。
若輪胎T旋轉,被動滾輪57A、57B係被動共轉。
藉由將驅動滾輪44A、44B進行寸動驅動,輪胎T的軸線T6的位置被調整(輪胎T被定中心)。
如上所示,在本實施形態中,調整輪胎T的位置的中心位置調整機構59的驅動滾輪44A、44B兼為使輪胎T繞著軸線T6旋轉的旋轉位置調整滾輪。
其中,在本實施形態中,係以中心位置調整機構59所具有的2個驅動滾輪44A、44B的驅動力,使輪胎T繞著軸線T6旋轉。但是,驅動輪胎T的驅動滾輪數並非為該限制,可為1個,亦可為3個以上。
如圖8所示,在腳部25A係透過支持構件64安裝有旋轉量檢測部65。
在旋轉量檢測部65,係在空氣汽缸66的桿件66a的前端部,透過連結構件67安裝有旋轉軸68。桿件66a係以可進退的方式被插通在空氣汽缸66的汽缸本體66b內。汽缸本體66b係藉由前述的支持構件64被固定在腳 部25A。
在汽缸本體66b係透過未圖示的管件連接有汽缸驅動部70(參照圖2)。
若藉由汽缸驅動部70對汽缸本體66b內的頭側供給壓縮空氣,桿件66a相對汽缸本體66b作前進。另一方面,若藉由汽缸驅動部70對汽缸本體66b內的桿件側供給壓縮空氣,桿件66a相對汽缸本體66b作後退。
旋轉軸68係以與水平面呈正交的方式作配置。旋轉軸68係藉由連結構件67,以可繞著旋轉軸68的軸線旋轉的方式被支持。
分別在旋轉軸68的下方的端部安裝有檢測滾輪71,在上部安裝有編碼器72。桿件66a前進時,檢測滾輪71移動至位置P5,檢測滾輪71的側面抵接在位於標記位置P1的輪胎T的胎面T2。在輪胎T繞著軸線T6旋轉的旋轉量(旋轉角度)、與旋轉軸68繞著軸線旋轉的旋轉量之間係有一定的關係。
編碼器72係檢測旋轉軸68的旋轉量,補正檢測結果來檢測輪胎T的旋轉量。編碼器72係將檢測結果傳送至控制單元120。
頭部80係如圖1、9、及10所示,具有:被支持在支持台81上的基座82;被支持在基座82的6支印字銷(印字部)83A~83F;及將印字銷83A~83F進行進退驅動的6個空氣汽缸84A~84F。其中,印字銷83A ~83F係簡略記載印字銷83A、83B、83C、83D、83E、83F者。關於空氣汽缸84A~84F等亦同。
印字銷83A~83F係形成為朝上下方向延伸的棒狀。印字銷83A~83F係以構成以印字銷83A、83B、83C由側面觀看為重疊的1列,並且構成以印字銷83D、83E、83F由側面觀看為重疊的其他1列的方式被配置成棋盤狀。由正面觀看,印字銷83A與印字銷83D、印字銷83B與印字銷83E、印字銷83C與印字銷83F分別相重疊。
印字銷83B係形成為直線狀。印字銷83A、83C係長邊方向的中央部彎曲成曲柄狀而形成。藉此,印字銷83A、83B、83C係與上方的端部的間距相比,下方的端部的間距較小。在印字銷83A、83B、83C的下面雖未圖示,形成有○形或△形等由端面突出的形狀。
印字銷83D、83E、83F係構成為與印字銷83A、83B、83C相同。
在印字銷83A的上方的端部設有擴徑部83aA(擴徑部83aD、83aE、83aF未圖示)。
印字銷83A~83F係藉由形成在被安裝在基座82的加熱區塊86的未圖示之導引孔,以相對基座82以上下方向作進退的方式予以導引。在加熱區塊86內係配置有具有加熱器等的加熱手段87(參照圖2)。加熱手段87係藉由對加熱器施加預定電力,將被插通在導引孔的 印字銷83A~83F進行加熱。
在比加熱區塊86更為下方配置有導引板88,導引板88被安裝在基座82。在導引板88形成有可供印字銷83A~83F的下方的端部插通的貫穿孔88a。
在印字銷83A的擴徑部83aA的下面與加熱區塊86的上面之間配置有螺旋彈簧(coil spring)90A(螺旋彈簧90D、90E、90F並未圖示)。螺旋彈簧90A係被插通在印字銷83A。
螺旋彈簧90A係朝上方彈壓印字銷83A。在空氣汽缸84A未朝下方彈壓印字銷83A的狀態下,印字銷83A的下面係被配置在比導引板88的下面更為上方。
空氣汽缸84A係以桿件84bA可相對汽缸本體84aA作進退的方式被插通在汽缸本體84aA內而構成(汽缸本體84aD、84aE、84aF、桿件84bD、84bE、84bF並未圖示)。
汽缸本體84aA係被安裝在基座82。在汽缸本體84aA係透過未圖示的管件連接有汽缸驅動部92A(參照圖2)。
若藉由汽缸驅動部92A對汽缸本體84aA內的頭側供給壓縮空氣,桿件84bA即相對汽缸本體84aA朝下方移動而前進。此時,抵抗螺旋彈簧90A的彈壓力而使印字銷83A前進,藉此印字銷83A的下面係以相較於導引板88的下面更為下方突出。被加熱的印字銷83A將後述之墨水 色帶(ink ribbon)R1按壓在輪胎T的側壁T1,藉此在輪胎T作標記。
另一方面,若藉由汽缸驅動部92A對汽缸本體84aA內的桿件側供給壓縮空氣,接受螺旋彈簧90A的彈壓力,桿件84bA相對汽缸本體84aA朝上方移動而後退。
色帶供給/捲取部100係如圖9及10所示,具有:被固定在頭部80的基座82的色帶供給單元101A、101B、及色帶捲取單元102A、102B。
在色帶供給單元101A,係供給滾輪105A及導引滾輪106A以可旋轉的方式被支持在被固定在基座82的輔助基座104A。在供給滾輪105A係被捲繞有例如紅色的墨水色帶R1。以墨水色帶R1而言,使用藉由被加壓及加熱而使墨水被轉印的熱轉印類型的色帶。
由供給滾輪105A被捲出的墨水色帶R1係以一定的張力作用在墨水色帶R1的方式被捲繞在導引滾輪106A之後,被導引至導引板88的下面。
墨水色帶R1係夾著導引板88的貫穿孔88a而與印字銷83A、83B、83C的下面相對向。
在色帶供給單元101B的供給滾輪105B係被捲繞有例如黃色的墨水色帶R2。供給滾輪105B進行旋轉的面、與供給滾輪105A進行旋轉的面係以基座82的厚度方向,亦即墨水色帶R1、R2的寬幅方向偏移。
墨水色帶R2係夾著導引板88的貫穿孔88a而與印字銷83D、83E、83F的下方的端面相對向。
在色帶捲取單元102A,係導引滾輪110A以可旋轉的方式被支持在被固定在基座82的輔助基座109A,並且固定有捲取馬達111A的本體111aA。在捲取馬達111A的旋轉軸111bA係連接有捲取滾輪112A。在捲取滾輪112A係捲繞有墨水色帶R1。
由導引板88被送出的墨水色帶R1係在被捲繞在導引滾輪110A之後,被捲繞在捲取滾輪112A。
另一方面,墨水色帶R2係被捲繞在捲取滾輪112B。
控制單元120係如圖2所示,具有:與匯流排121相連接的直動控制部122、及主控制部123。在匯流排121係連接有:搬送部10的滾輪驅動馬達20A、20B、34、臂驅動汽缸42A、42B、汽缸驅動部50cA、50cB、70、輪胎檢測感測器61、編碼器72、頭部80的加熱手段87、汽缸驅動部92A~92F、及色帶供給/捲取部100的捲取馬達111A、111B。
直動控制部122及主控制部123係分別由計時器、運算元件、記憶體、及控制程式等所構成。
直動控制部122係根據旋轉量檢測部65的編碼器72的檢測結果,驅動汽缸驅動部50cA、50cB而控制空氣汽缸50A、50B。
主控制部123係控制汽缸驅動部50cA、50cB以外的 滾輪驅動馬達20A、20B、34等。
接著,說明如以上所構成的標記裝置1的作用。
若將標記裝置1起動,控制單元120的主控制部123係使滾輪驅動馬達20A、20B、34的旋轉軸以正向旋轉。驅動滾輪17A、17B、31以正向F1旋轉。藉由加熱手段87將加熱區塊86加熱,藉此將印字銷83A~83F加熱至預定的溫度。
以輪胎均勻性機器等試驗裝置結束預定的試驗/檢查的輪胎T係被配置在分割搬送道15上。
輪胎T係在藉由試驗裝置使作標記的周方向的位置經調整的狀態下,被配置在分割搬送道15上。
輪胎T係藉由驅動滾輪17A、17B,由上游側D1朝向下游側D2被搬送。由試驗裝置對標記裝置1的控制單元120,被傳送輪胎T的外徑、在輪胎T所作的標記的形狀或顏色等資訊。
在該例中,說明由試驗裝置被傳送將顏色互相不同的2種類的形狀在輪胎T作標記的指示。
若輪胎T被搬送至標記位置P1,輪胎檢測感測器61係檢測輪胎T已來到標記位置P1,將檢測結果傳送至控制單元120的直動控制部122及主控制部123。
直動控制部122係驅動臂驅動汽缸42A、42B而使滾輪44A、57A、44B、57B抵接於輪胎T的胎面T2。此 時,滾輪44A、57A、44B、57B係移動至圖3的位置P6。
為作第一標記,驅動汽缸驅動部92A,連同空氣汽缸84A的桿件84bA一起使印字銷83A前進。墨水色帶R1被加壓及加熱,藉此在輪胎T的側壁T1作例如紅色○形的標記。驅動捲取馬達111A使捲取滾輪112A旋轉,且將墨水色帶R1捲取一定長度在捲取滾輪112A。
接著為作第二標記,驅動汽缸驅動部50cA、50cB,將驅動滾輪44A、44B進行寸動驅動,藉此調整輪胎T的位置。在驅動滾輪44A形成有外側凸部46A,藉此可提高驅動滾輪44A與輪胎T的摩擦力。
若驅動滾輪44A、44B使輪胎T繞著軸線T6旋轉,隨著進行旋轉的輪胎T,被動滾輪57A、57B被動旋轉。
若主控制部123驅動汽缸驅動部70而使桿件66a前進時,檢測滾輪71的側面抵接於輪胎T的胎面T2。
直動控制部122係將驅動滾輪44A、44B進行寸動驅動預定次數,使輪胎T繞著軸線T6旋轉預定的目標旋轉量。此時,抵接於輪胎T的檢測滾輪71係繞著軸線旋轉。旋轉量檢測部65係檢測輪胎T的旋轉量,將檢測到的輪胎T的旋轉量轉換成訊號而傳送至直動控制部122,確認是否已旋轉預定的目標旋轉量。
若該旋轉量小於目標旋轉量,考慮即使將驅動滾輪44A、44B進行寸動驅動,驅動滾輪44A、44B與 輪胎T之間亦會滑動,輪胎T不會充分旋轉。此時,直動控制部122係更加驅動汽缸驅動部50cA、50cB而使空氣汽缸50A、50B的桿件50bA、50bB前進。
其中,亦可之後另外反覆進行藉由旋轉量檢測部65檢測輪胎T的旋轉量、及根據檢測結果來使空氣汽缸50A、50B前進。
此外,隨著輪胎T的外徑變大,將驅動滾輪44A、44B進行寸動驅動預定次數時,輪胎T繞著軸線T6旋轉的旋轉量(角度)變小。因此,亦可隨著輪胎T的外徑變大,增加進行寸動驅動的次數。
亦可按照輪胎T、與軸線T6、與在輪胎T的側壁T1作標記的位置的距離,使將驅動滾輪44A、44B進行寸動驅動的次數改變。
主控制部123係例如驅動汽缸驅動部92E來使印字銷83E前進。藉由墨水色帶R2被加壓及加熱,在與輪胎T的側壁T1的○形標記為在周方向不同的位置進行例如以黃色作出△形標記。
如此一來,可在由在輪胎T作出第一標記的位置朝周方向錯開的位置,依序實施第二標記之後的作標記。
主控制部123若驅動汽缸驅動部70而使桿件66a後退時,檢測滾輪71由輪胎T的胎面T2分離。
直動控制部122係驅動臂驅動汽缸42A、42B而使滾輪44A、57A、44B、57B由輪胎T分離。
作2個標記的輪胎T藉由一體搬送道30由標記位置P1朝向下游側D2被搬送。
如以上說明所示,藉由本實施形態之標記裝置1,由於具備有驅動滾輪44A、44B及旋轉驅動部48A、48B,可使輪胎T繞著軸線T6旋轉。若輪胎T繞著軸線T6旋轉,藉由印字銷83A~83F被作標記的輪胎T的周方向的位置即會偏移。
如上所示,可以簡單構成使輪胎T相對印字銷83A~83F進行旋轉。
旋轉驅動部48A具備有:空氣汽缸50A、及轉換部53A,在轉換部53A轉換空氣汽缸50A在直線49A上進行進退驅動的動作。藉此,可使驅動滾輪44A以方向E2旋轉。
標記裝置1具備有離合器機構52A而使空氣汽缸50A反覆前進,藉此可使驅動滾輪44A僅以方向E2旋轉。
調整輪胎T的位置的中心位置調整機構59的驅動滾輪44A、44B兼為使輪胎T繞著軸線T6旋轉的旋轉位置調整滾輪。因此,若標記裝置1具備有中心位置調整機構59,並非追加新的裝置,而僅追加簡單的功能,即可使輪胎T旋轉。
標記裝置1係具備有:旋轉量檢測部65、及直動控制部122。藉此,即使在驅動滾輪44A、44B與輪胎T之間滑動,而輪胎T未充分旋轉的情形下,亦可以輪胎T的 旋轉量成為目標旋轉量的方式進行調節。
以上參照圖示,詳述本發明之一實施形態,惟具體構成並非侷限於該實施形態,亦包含未脫離本發明之要旨的範圍的構成的變更、組合、刪除等。
例如,在前述實施形態中,轉換部53A係設為連結構件51A及離合器機構52A,但是轉換部亦可為圖11所示之連結機構130。連結機構130係具有:第一端部被安裝在驅動滾輪44A的連結構件131、及以可旋轉的方式將連結構件131的第二端部與桿件50bA的前端部相連接的連接部132。
由圖11所示之狀態,如圖12所示若桿件50bA前進,桿件50bA與連結構件131的連接角度改變,驅動滾輪44A以方向E2旋轉。另一方面,如圖11所示若桿件50bA後退,驅動滾輪44A以方向E1旋轉。
在實施形態中,旋轉位置調整滾輪設為中心位置調整機構59的驅動滾輪44A、44B。但是,旋轉位置調整滾輪並非限定於此,亦可為例如分割搬送道15的第一驅動滾輪17A及第二驅動滾輪17B。此時,驅動滾輪17A、17B係抵接於輪胎T的側壁T1,滾輪驅動馬達20A、20B成為旋轉驅動部。滾輪驅動馬達20A、20B使第一驅動滾輪17A繞著軸線17aA以正向F1旋轉,並且使第二驅動滾輪17B繞著軸線17aB以反向F2旋轉,藉此驅動滾輪17A、17B上的輪胎T繞著軸線T6旋轉。
搬送部10的驅動滾輪17A、17B兼為旋轉位置調整滾輪,藉此即使在標記裝置1具備有搬送部10的情形下,亦可使標記裝置1的構成較為簡單。
旋轉量檢測部65係設為以編碼器72檢測抵接於輪胎T的檢測滾輪71的旋轉。但是,編碼器72亦可設為直接檢測中心位置調整機構59的驅動滾輪44A、44B的旋轉,亦可設為檢測位於分割搬送道15的標記位置P1的滾輪17A、17B、18A、18B的旋轉。
若考慮到驅動滾輪44A、44B與輪胎T之間的滑動為可忽略般為較少時,標記裝置1亦可未具備有旋轉量檢測部65。
關於標記裝置,亦可形成為具備有繞著旋轉軸旋轉的圓盤部,在該圓盤部將複數印字銷以圓盤部的周方向互相隔著間隔的形態。在複數印字銷之中的1個印字銷的上方設置空氣汽缸,使圓盤部繞著旋轉軸旋轉,藉此改變以空氣汽缸按壓的印字銷。藉此,可改變在輪胎T所作的標記的形狀。
[產業上可利用性]
可適用於使輪胎旋轉來作標記的標記裝置。
1‧‧‧標記裝置(輪胎標記裝置)
10‧‧‧搬送部
15‧‧‧分割搬送道
16A‧‧‧第一搬送道
16B‧‧‧第二搬送道
17A‧‧‧第一驅動滾輪(第一滾輪)
17B‧‧‧第二驅動滾輪(第二滾輪)
17aA、17aB、18aA、18aB‧‧‧軸線
18A‧‧‧第一被動滾輪
18B‧‧‧第二被動滾輪
19A、19B‧‧‧支持構件
26A、26B‧‧‧支持構件
30‧‧‧一體搬送道
31‧‧‧第三驅動滾輪
31a、32a‧‧‧軸線
32‧‧‧第三被動滾輪
33‧‧‧支持構件
36A、36B‧‧‧定位部
37A、37B‧‧‧支持台
38A、38B、39A、39B‧‧‧保持臂
40A、40B、41A、41B‧‧‧齒輪
44A、44B‧‧‧驅動滾輪(旋轉位置調整滾輪、滾輪)
48A、48B‧‧‧旋轉驅動部
50A、50B‧‧‧空氣汽缸(直動部)
57A、57B‧‧‧滾輪
59‧‧‧中心位置調整機構
D‧‧‧搬送方向
D1‧‧‧上游側
D2‧‧‧下游側
F1‧‧‧正向
F2‧‧‧反向
P1、P6‧‧‧位置
T‧‧‧輪胎
T1‧‧‧側壁
T2‧‧‧胎面
T6‧‧‧軸線

Claims (6)

  1. 一種輪胎標記裝置,其係用以在輪胎作標記的輪胎標記裝置,其係具備有:印字部,其係可在前述輪胎印字;旋轉位置調整滾輪,其係抵接於前述輪胎的一部分,且自身旋轉,藉此使前述輪胎繞著前述輪胎的軸線旋轉;及旋轉驅動部,其係使前述旋轉位置調整滾輪旋轉。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輪胎標記裝置,其中,前述旋轉驅動部係具備有:直動部,其係在直線上進行進退驅動;及轉換部,其係將前述直動部的前述進退驅動的力轉換成前述旋轉位置調整滾輪的一方向的旋轉力。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之輪胎標記裝置,其中,前述轉換部係具備有:旋轉傳達部,其係容許前述旋轉位置調整滾輪僅以一方向旋轉,藉由前述直動部的前進,使前述旋轉位置調整滾輪以一方向旋轉,並且在前述直動部的後退係使前述旋轉位置調整滾輪空轉。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至第3項中任一項之輪胎標記裝置,其中,具備有:中心位置調整機構,其係使滾輪由周方向的複數位置抵接於前述輪胎的胎面來調整前述輪胎的位置, 前述旋轉位置調整滾輪係藉由前述中心位置調整機構的至少1個前述滾輪所構成。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或第3項之輪胎標記裝置,其中,具備有:旋轉量檢測部,其係檢測前述輪胎繞著前述輪胎的軸線旋轉的旋轉量;及直動控制部,其係根據前述旋轉量檢測部的檢測結果來控制前述直動部,前述直動控制部係若以前述旋轉量檢測部被檢測到的前述輪胎的前述旋轉量比目標旋轉量為更小時,係使前述直動部前進。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或第5項之輪胎標記裝置,其中,具有搬送部,該搬送部具備有:第一滾輪,其係側面可抵接於前述輪胎的側壁中相對前述輪胎的軸線的一方側;第二滾輪,其係側面可抵接於相對前述輪胎的軸線的另一方側;及搬送驅動部,其係使前述第一滾輪繞著前述第一滾輪的軸線旋轉,並且使前述第二滾輪繞著前述第二滾輪的軸線旋轉,且搬送前述輪胎,前述搬送驅動部係使前述第一滾輪繞著前述第一滾輪的軸線以正向旋轉,且使前述第二滾輪繞著前述第二滾輪的軸線以反向旋轉, 前述旋轉位置調整滾輪係藉由前述第一滾輪及前述第二滾輪所構成。
TW104103934A 2015-02-05 2015-02-05 Tire marking apparatus TWI561804B (en)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4103934A TWI561804B (en) 2015-02-05 2015-02-05 Tire marking apparatus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4103934A TWI561804B (en) 2015-02-05 2015-02-05 Tire marking apparatus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629452A true TW201629452A (zh) 2016-08-16
TWI561804B TWI561804B (en) 2016-12-11

Family

ID=5718214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4103934A TWI561804B (en) 2015-02-05 2015-02-05 Tire marking apparatus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I561804B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746396B2 (en) * 2013-06-14 2017-08-29 Mitsubishi Heavy Industries Machinery Technology Corporation Tire transport method, tire transport and fastening apparatus, and tire inspection system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I561804B (en) 2016-12-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0855963B1 (en) Thermal ink transfer decorating apparatus
JP5814266B2 (ja) タイヤ・マーキング装置
TWI642922B (zh) 輪胎特性值量測裝置及輪胎特性值量測系統
KR101936534B1 (ko) 타이어 마킹 장치
TWI448677B (zh) Marking device
JP6132970B2 (ja) タイヤマーキング装置
KR101870588B1 (ko) 인자 장치 및 타이어 마킹 장치
CN101386134A (zh) 用于机床的载运架装置
TW201629452A (zh) 輪胎標記裝置
KR101301383B1 (ko) 소둔로 내 스트립 사행보정장치
CN102770361A (zh) 包括衡平式辊的印刷媒介张紧设备
TWI564175B (zh) 輪胎標記裝置
TWI615286B (zh) 印字裝置以及輪胎標記裝置
FI59950B (fi) Automatisk teckentryckande anordning
JP2011203155A (ja) マーキング装置
JP2580462B2 (ja) ベルト調整装置
JP2002005774A (ja) タイヤのマーキング装置
JP2575269B2 (ja) 印刷機の版胴位置決め装置
JP2018058316A (ja) 熱転写印刷装置、熱転写印刷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JPH06210888A (ja) サーマルヘッドプリンタ
JPH0459565A (ja) クリーシング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M4A Annulment or lapse of patent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